社区大党委制实施方案
2023年推进方案(6篇)

推进方案篇一根据市委组织部《关于印发<关于全面实行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推进区域化党建工作的意见>的通知》(津党组发[20xx]13号)文件要求,为进一步推进区域化党建工作,现就我区全面实行街道“大工委”和社区“大党委”,制定实施办法如下:一、总体要求实行街道“大工委”和社区“大党委”,要按照“区域统筹、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共建共享”的原则,创新党组织设置,完善体制机制,整合服务资源,不断强化街道社区党组织在区域内各项事务中的领导、统筹、协调功能,全力构建以街道工委为核心,以社区党组织为基础,辖区单位党组织共同参与的区域化党建格局。
各街道工委要充分认识实行街道“大工委”和社区“大党委”的重要性,积极争取驻区单位党组织的支持,到20xx年底,现有街道和社区全部建成“大工委”和“大党委”,今后,新建街道和社区一律组建“大工委”和“大党委”。
二、委员设置2、兼职委员的主要职责。
(1)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执行上级党组织的决议、决定,按照职责分工组织党员和群众开展各项活动;(2)参与讨论辖区内党的建设、社会事业、社会治安、城市管理、社区建设等重大事项,参与研究、制定辖区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对各项工作提出意见建议;(3)协助街道社区党组织发挥好领导核心作用,指导辖区范围内居民自治和各类群团、社会组织开展工作;(4)协助街道社区党组织充分利用和整合辖区内各类服务资源,形成工作合力,完善服务体系;(5)完成党组织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3、兼职委员的产生程序。
主要采取聘任方式产生,社区兼职委员也可采取选任方式产生。
兼职委员的产生应遵循广泛推荐、组织遴选、上级批复、组织聘用、全面公示等五个步骤。
(1)广泛推荐。
街道工委和社区党委、支部(总支)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研究酝酿,提出初步意向人选。
(2)组织遴选。
街道工委、社区党委、支部(总支)召开会议,对兼职委员初步人选进行研究讨论,投票表决通过拟聘用的兼职委员人员名单,报上级党组织批准。
社区重点党建项目实施方案

社区重点党建项目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
近年来,我国社区党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面临着一些新情况、新问题。
为了进一步加强社区党建工作,提升党建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我们制定了本社区重点党建项目实施方案。
二、项目目标。
本项目的目标是通过实施一系列重点党建项目,推动社区党建工作向纵深发展,提升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增强党员的组织观念和服务意识,全面提高社区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三、项目内容。
1. 推进党员教育培训工作。
通过开展党性教育、党规党纪学习等形式,提高党员的政治觉悟和业务能力,增强党员的党性修养和服务意识。
2. 加强社区治理能力建设。
建立健全社区治理机制,强化社区党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作用,提升社区治理的科学化、法治化水平,促进社区和谐稳定发展。
3. 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组织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动员和引导广大党员和群众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和社会公益事业,增强社区凝聚力和服务能力。
4. 加强党建文化建设。
通过举办党建文化活动、创建党建品牌等方式,营造浓厚的党建氛围,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党员和群众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项目实施。
1. 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
对各项党建项目进行细化,明确责任部门、责任人和具体实施措施,确保项目实施有序进行。
2. 加强组织领导和督促检查。
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加强对项目实施的组织领导和督促检查,确保项目按时、按质完成。
3. 积极争取各方支持。
积极争取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等各方面的支持,共同推动项目实施取得更好成效。
4. 加强宣传和舆论引导。
通过多种形式宣传项目实施的重要意义和成效,引导广大党员和群众积极参与和支持党建项目实施。
五、项目保障。
1. 加强资金保障。
充分利用各类政府专项资金和社会捐助等渠道,确保项目实施所需资金的充分保障。
2. 健全工作机制。
建立健全项目实施的工作机制,明确各项工作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社区党委规章制度

社区党委规章制度【篇一:社区党委工作职责】社区党委工作职责社区党组织是党在社区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社区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
主要职责是:1、宣传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和执行上级党组织和本级党组织的决议;2、讨论决定社区建设、管理、服务工作中的重要问题,组织党员和群众参加社区建设;3、领导社区工作站、居民委员会、综治办和社区群众组织、协调开展社区各项工作;4、全面加强社区党组织自身建设,做好党员的服务教育管理和发展党员工作。
社区党委工作制度党委(支委)会集体决策制度:每月至少召开一次社区党委(支委)委员会议,传达贯彻上级党委、政府的重要指示,讨论决定社区建设、管理、服务工作的重大问题,科学决策、统揽全局,强化领导核心作用。
社区组织联席协调工作制度:每周召开一次社区组织联席会议,统筹安排和协调落实社区各项工作。
社区党员群众议事制度:每月召开一次社区党员和居民群众代表会议,听取、收集党员和居民群众对社区工作的意见建议,讨论、反映居民群众普遍关心的各种问题,为党组织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社区“大党委”(总支、支部)会商共建制度:每季度召开一次社区“大党委”(总支、支部)会议,共同研究商议区域性党建问题,协调开展公益共建活动,充分整合和共享利用社区资源。
“四报告一评议”制度:每半年召开一次民主评议会议,社区党员和居民群众代表、驻社区单位代表、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参加,听取社区党委和工作站、居委会、综治办的工作报告,并进行民主评议和测评,评议结果作为社区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
党委(支委)委员联系楼院群众制度:社区党委(支委)成员每人至少联系一个居民楼院和5户以上居民,定期开展走访、调研、服务活动,密切与社区群众的联系。
社区党员活动日制度:每月相对固定一天为社区党员活动日,落实组织生活,组织开展党员教育和党员志愿者服务、义务奉献等服务群众活动。
“双创双争”制度:开展以创建“五好”社区党组织、创建星级模范楼院党支部(党小组)和争当社区管理先锋、争做服务群众模范为主要内容的“双创双争”活动。
大工委和大党委制

大工委和大党委制柿铺街道党工委关于开展区域化党建工作的实施意见为深入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进一步加强街道、社区党的建设,发挥街道党工委在创新社会管理中的核心领导作用,充分整合辖区内各类党的建设资源,构建区域化党建工作新格局。
经街道党工委研究决定,提出区域化党建工作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提升街道、社区党建工作水平,按照“区域统筹、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共建共享”的原则,创新党组织设置,整合党建资源,不断增强完善街道、社区党组织在区域内各项事务中的领导、统筹、协调功能,全力构建以街道党工委为核心,以社区党组织为基础,辖区单位党组织共同参与的区域化党建新格局,为实现“现代服务业明星街、新型工业名牌街、城乡一体化示范街”——“三街”目标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二、总体目标坚持“横向并联、纵向贯通、覆盖全面”的原则,探索建立和健全“街道大工委”和“社区大党委”领导体制,着力打造大格局、大协调、大服务、大保障的网络化街道社区党建共同体,有效带动区域内各类基层党组织积极参与区域党建、经济、社会等事务,加强辖区社会管理,拓宽为民服务渠道。
坚持从群众和辖区单位实际需要出发,创新工作载体,广泛开展多层次的双向服务,实现党的组织、活动和影响在区域内全覆盖,合力促进辖 1 区的繁荣和谐。
三、主要措施以党组织在街道、社区范围内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动态延伸、全面覆盖为目标,按照“有利于开展党的工作,有利于实现资源整合,有利于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有利于发挥党组织和党员作用”的原则,进一步建立健全组织体系、工作机制和活动方式。
建立健全区域联建组织体系1、成立街道大工委。
推行街道大工委“1+3”模式,街道大工委按“区委包点领导+街道党工委成员+辖区单位党组织聘任委员”的模式设置。
街道大工委“第一书记”区委包点领导担任,书记街道党工委书记兼任,副书记办事处主任和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兼任,委员街道党工委委员和辖区内规模较大、党员较多的单位党组织书记兼任。
社区党建活动实施方案

社区党建活动实施方案社区党建活动实施方案1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密结合社区建设的实际,以服务社区群众为核心,加强和改进社区党总支建设为重点,积极构建社区党总支工作的新局面。
不断创造社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充分发挥社区内党员的模范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为和谐社区的建立提供坚实的组织保证。
二、工作目标经过三年的努力,我们社区的党总支将达到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发展业绩好、群众反应好、五个好的目标要求,真正成为老百姓心目中的好社区。
三、工作措施要成为老百姓心目中的好社区就要做到:第一: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认真执行上级党组织的决议,团结、组织党员和群众完成本社区所担负的各项任务。
第二:加强党支部自身的建设,搞好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发挥党员在社区服务与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20--年,社区党委将采取集中培训、分散培训、分层培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同时将理论学习、知识传授、实地考察、交流研讨融为一体,力争做到丰富多彩。
1、集中培训。
社区每月举办一次社区党员大培训,社区党委广大党员由社区党委统一安排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采取举办党员专题培训班方式进行集中培训。
社区党委成员及党员代表每月参加四次集中学习,加强社区党委领导班子建设,充分发挥社区党委成员的领头羊作用。
2、分散培训。
为方便党员学习,增加党员的学习频率,社区所属党支部按照三会一课的要求,每季度举办一次支部书记上党课,由各党支部组织党员进行座谈研讨、交流体会、党员自学形式的学习。
根据党员实际情况与个人需求,每月5日、15日、25日及每月最后一天,组织党员干部参加远程教育集中学习,增强干部队伍素质,提高党员的致富带富能力。
3、提高质量和效果。
教育培训的内容要贴近党员的思想工作实际,符合党员的现实需求,教育培训方式要使不同情况党员乐于参加、便于参加。
社区建立大党委实施方案(通用篇)

社区建立大党委实施方案(通用篇)1. 引言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领导机关在基层进行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联系党员和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对于发挥党的优势和力量,实现党的领导在基层的有效落实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社区治理体系建设的不断推进,建立和发展党的基层组织成为推动社区建设的重要抓手。
本篇实施方案旨在指导和推动社区建立大党委工作的具体实践。
2. 为什么要建立社区大党委社区大党委是党组织在社区一级的重要推动力量,建立社区大党委有以下几个重要原因:(1)加强党对社区事务的领导。
社区是党的群众基础,建立社区大党委能够更好地发挥党的领导作用,提高党组织对社区事务的统一领导能力。
(2)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社区大党委是党员的集中表现和组织,通过建立社区大党委能够更好地凝聚党员的力量,提升党组织的影响力。
(3)加强党员队伍建设。
建立社区大党委可以促使党员更好地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推动党员队伍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
(4)提升社区治理能力。
建立社区大党委可以通过党组织的组织力量和政治优势,推动社区治理能力的提升,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好的服务。
3. 社区大党委的组成和职责(1)组成:社区大党委由社区内所有党员组成,由大党委书记、副书记和委员若干人组成。
(2)职责:社区大党委负责推动党的方针政策在社区的贯彻落实,协助社区干部做好社区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和群众工作,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组织开展党员群众活动,协助社区开展基层民主监督等。
4. 建立社区大党委的步骤和具体措施(1)明确建立社区大党委的目标和意义。
通过党的组织生活会、党课等形式,向党员宣传建立社区大党委的目标和意义,争取党员的理解和支持。
(2)组织大党委选举。
在社区党员大会上选举产生大党委书记、副书记和委员。
选举原则是民主、公开、平等、竞争,确保选举结果公正和合法。
(3)完善大党委的组织机构和工作制度。
明确大党委的组织结构、职责分工和工作程序,建立健全大党委的工作制度和议事规则。
社区打造党建实施方案

社区打造党建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党建工作在社区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社区是党的基层组织,也是党建工作的重要阵地。
加强社区党建工作,对于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促进社区居民自治、提高社区治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制定并实施社区党建实施方案势在必行。
二、目标设定。
1. 建立健全社区党建工作机制,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到社区层面;2. 提高社区居民的党性觉悟和政治素养,增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3. 推动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美丽宜居社区。
三、实施方案。
1. 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社区党建工作机制。
(1)成立社区党建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职责和分工;(2)建立健全社区党建工作档案,做好工作记录和资料归档;(3)加强对社区基层党组织的指导和监督,确保党建工作落到实处。
2.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党员和居民的政治觉悟。
(1)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增强党员的党性觉悟和责任意识;(2)组织开展社区党建知识培训,提高党员和居民的政治素养;(3)利用社区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加强党建工作宣传,营造浓厚的党建氛围。
3. 推动社区治理现代化,建设美丽宜居社区。
(1)开展社区环境整治行动,提升社区环境卫生和美观程度;(2)加强社区安全防范,维护社区的平安稳定;(3)组织开展社区文化活动,丰富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四、保障措施。
1. 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确保党建工作有序推进;2. 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厚的党建氛围,提高党员和居民的参与度;3. 加强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五、工作预期。
通过社区打造党建实施方案的实施,预期能够建立起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社区党组织,推动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美丽宜居社区,为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提供坚强组织保证和基础支撑。
六、结语。
社区打造党建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需要全体党员和社区居民的共同努力和支持。
希望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能够建设出更加美好的社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关于社区建立大党委实施方案【六篇】

关于社区建立大党委实施方案【六篇】中文单词,发音是Zǒngjie意思是总结。
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社区建立大党委实施方案的文章6篇 ,欢迎品鉴!社区建立大党委实施方案1工作背景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社区党员构成和组织类型日趋多样,社区与驻区单位联系日趋紧密。
然而党的领导体系垂直管理模式和条块分割下的属地管理体制,一直是基层党建工作难以突破的瓶颈。
当前社区与驻区单位在党的组织互不隶属、行政上互不关联、管理上条块分割的现状,使社区党建工作与驻区单位党建工作呈现出三难:一是党建工作协调沟通难。
由于缺乏驻区单位党组织参与支持社区党建的有效平台和激励约束机制,致使社区党组织横向协调的权威性较小,驻区单位和社区党建工作之间协调沟通难。
有的单位置身社区之外,不情愿为社区出力,有的单位想为群众办事,却无正常渠道。
二是服务资源优势互补难。
近年来,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服务职能逐渐分离、下移,社区承担了大量的社会服务职能。
同时,离退休人员、下岗职工、外来务工人员和各类流动人口大量涌入社区,对社区服务资源需求加大。
然而,社区服务资源相对较少,驻区单位服务资源对外开放不足,资源优势互补较难,制约了社区服务能力的提升。
三是在职党员在社区作用发挥难。
协管党员达412人,直管党员仅73人,其中协管党员大多处于工作在单位、生活在单位社区的脱钩状态,在社区建设中缺少发挥作用的平台。
由于缺乏有效地激励约束机制,多数居住在社区的在职党员八小时外参与社区共建意识比较淡薄,参与社区活动较少,在职党员在社区发挥作用不够。
针对原有的社区党组织在设置、职能和运行机制等方面已不适应社会发展的实际,以及新的形势和任务对社区党建工作提出的新要求,该社区以条块结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驻共建为原则,围绕党建工作联做、党建资源联享、精神文明联创、服务难题联解、公益事业联办、生活环境联建的目标开展党建实践探索,突破了街道社区党建封闭单一的格局,建立起社区党委这一新型的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
社区党总支成立实施方案

社区党总支成立实施方案一、背景和意义。
社区党总支的成立是党组织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加强基层党建工作、推动社区治理现代化的需要。
社区党总支的成立,有利于加强党对社区工作的领导,提高社区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战斗力和凝聚力,更好地发挥党在社区治理中的领导核心作用,推动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二、成立目标。
社区党总支的成立目标是,建立健全的党组织领导体制,加强党对社区工作的领导,提高社区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战斗力和凝聚力,推动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三、成立原则。
1. 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2. 坚持服务大局,服务群众;3. 坚持依法治理,依法履职;4. 坚持民主集中制,发挥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成立任务。
1. 建立健全的党组织领导体制;2. 加强党对社区工作的领导;3. 提高社区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战斗力和凝聚力;4. 推动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五、实施方案。
1. 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工作规划;2. 加强组织建设,完善党组织制度;3. 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提高党员素质;4. 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5.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营造良好政治生态。
六、保障措施。
1. 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责任;2.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党员意识;3. 加强监督检查,确保执行到位;4. 加强督促指导,推动工作落实。
七、预期效果。
1. 党组织领导更加有力,社区治理更加科学;2. 党员队伍更加强大,社区工作更加有力;3. 社区基层党组织更加健全,社区治理更加高效;4. 社区治理体系更加完善,社区治理能力更加现代化。
八、总结。
社区党总支的成立是推动社区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是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举措。
我们将按照实施方案,全面推进社区党总支的成立工作,努力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为推动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力量。
全面推行街道“大工委”和社区“大党委”工作机制实施方案(最新)

全面推行街道“大工委”和社区“大党委”工作机制实施方案为进一步提升街道社区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构建区域化党建工作新格局,按照x党委组织部《关于全面推行街道“大工委”和社区“大党委”工作机制的通知》(x〔x〕154号)精神,区委决定全面推行街道“大工委”和社区“大党委”工作机制,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合理设置街道“大工委”和社区“大党委”工作机制,就是由街道、社区党组织分别与辖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各级组织、居民群众共同组建区域性党组织,整合利用区域内各种资源,通过组织联建、党员联管、活动联搞、资源联用、服务联做等形式,推动街道社区党建从封闭运行、自我服务向开放运行、共同服务转变,逐步构建条块结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驻共建的街道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
1.组织设置。
街道“大工委”由街道和辖区单位党组织共同组建,设书记1名,副书记1-2名,委员数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一般设7-15名。
书记由街道党工委书记兼任,副书记从委员中推荐产生,委员由街道党工委成员、街道区域内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驻区单位党组织负责人、驻街道的党代表等兼任。
社区“大党委”由社区和辖区单位党组织共同组建,设书记1名,副书记1-2名,委员数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一般设7-15名。
书记由社区党组织书记兼任,副书记从委员中推荐产生,委员由社区党组织成员、社区范围内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驻区单位党组织负责人、社区物业公司及小区业委会中的党员、驻社区的党代表等兼任。
街道“大工委”和社区“大党委”委员属于兼职,不占现有编制和职数,其任期同街道、社区党组织任期一致,出现空缺及时补充配备。
2.主要职责。
街道“大工委”和社区“大党委”要紧紧围绕贯彻落实上级党委的重大决策部署,组织委员讨论决定区域内社会管理、党建工作、社区建设以及居民群众关心的重大问题等;整合区域内党建资源、基础设施资源及其他各类社会资源,统筹协调各类基层党组织,策划并组织开展共驻共建活动;研究讨论区域内党员教育管理等事项,引导在职党员在居住地亮明身份、发挥作用。
金马社区“大党委”工作制度

金马社区“大党委”工作制度
一、金马社区“大党委”会议的宗旨是交流、协调、评议、创优、共建,最大限度地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大事共抓、文明共建。
二、参加社区“大党委”会议的人员包括:“大党委”班子成员及辖区单位党组织负责人,居委会、业委会、物业管理公司以及工、青、妇等社区各类组织负责人。
三、社区“大党委”会议的主要任务
(一)通报和交流社区各单位事项,不定期组织各单位开展专项走访、研究等活动;
(二)对社区党建工作和社区建设管理中的重大事项进行协商,协调各方的行动;
(三)讨论研究基层党建工作中带有共性的问题,对社区党建和社区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四)协调驻社区单位和在职党员参与社区建设、管理和服务,共同解决社区居民提出的热点、难点问题;
(五)施展社区各单位的资本优势,努力创造环境优美整洁、社会秩序安定、服务周到便利、居民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文化社区。
四、社区“大党委”会议原则上每季度召开1次。
遇到重大事情,可随时召开。
五、社区各单位应遵守工作会议制度及有关规定,积极完成社区“大党委”布置的各项任务,并为社区开展活动提供支持。
...街道...社区“大党委”联席会议制度

**社区“大党委”联席会议制度(征求意见稿)为加强社区党建工作,密切社区辖区各单位党组织之间的沟通和联系,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社区党建工作新路子,共同营造良好的社区环境,促进社区和谐稳定,特制定社区“大党委”联席会议制度。
第一条社区“大党委”联席会议是适应当前发展要求,以提高社区党建工作水平、形成党建工作合力为目标,把条块单位党建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基层党建工作制度。
参与联席会议的各成员单位之间是民主、平等、合作的关系。
第二条社区“大党委”联席会议的宗旨是交流、协调、评议、共建,最大限度地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大事共抓、辖区共治。
第三条社区“大党委”联席会议成员单位为:社区党委,兼职副书记和兼职委员单位。
第四条社区“大党委”联席会议成员单位义务:一是成员单位应遵守联席会议的规章制度,积极完成联席会安排的各项工作和任务,认真执行联席会议达成的决议或意见;二是成员单位之间应互助互利,及时提供本单位的工作经验和信息,相互学习,平等交流,尽可能做到社区辖区资源共享;三是在协商的基础上,帮助成员单位解决其他成员单位提出的协作要求。
第五条社区“大党委”联席会议成员单位权利:一是向社区“大党委”提出意见、建议和批评的权利;二是向社区“大党委”提出协作要求的权利。
第六条社区“大党委”联席会议主要任务:(一)通报和交流成员单位党建工作情况以及其他重大事项,不定期组织成员单位开展专项(专题)走访、学习等活动。
(二)对社区党建工作和社区建设管理中的重大事项进行协商,协调各方的行动。
(三)讨论研究基层党建工作中带有共性的问题,对社区党建和社区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四)组织开展社区“大党委”活动,定期评选表彰“参与社区活动优秀党员”、“参与社区活动先进党组织”。
(五)协调驻社区单位和社区在职党员参与社区建设、管理和服务,共同解决社区居民提出的热点、难点问题;做好在职党员入社区接受二次管理和服务工作。
(六)增强凝聚力,开展健康有益的社区活动。
2017年社区大党委建设实施方案

2017年社区大党委建设实施方案进一步提升街道社区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构建区域化党建工作新格局。
下面是美文网小编整理的2017年社区大党委建设实施方案,欢迎大家阅读参考!【2017年社区大党委建设实施方案1】为进一步健全延伸社区“135”党建工作机制,整合社区党建资源,推动社区党建工作,经研究,决定在社区全面开展大党委建设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基本原则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宽领域、强化服务的总体目标,进一步加强党组织带头人和班子建设,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与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统筹基层党建工作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提升基层党组织服务中心工作、服务人民群众的能力,更好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现党建工作效益最大化。
二、具体要求在社区全面开展大党委建设,要在组织建设上实现“”,在党员管理上实现“三双”,在工作实施上实现“三制”,构建社区大党委工作格局。
(一)进一步夯实“大党委”组织建设基础1.联片整合。
要将社区辖区内机关企事业单位、非公企业、社会组织党组织纳入社区党建范畴。
社区党组织以党委的形式开展工作,对于党员人数较多的辖区大单位,将其党组织书记作为社区大党委兼职副书记,其余党组织负责人作为兼职委员,参与社区大党委相关学习、会议和日常工作,进一步整合社区党建工作资源,继续推进商会、楼宇、商业街等党组织组建工作,探索特色型联合党组织设置模式。
要建立社区与辖区单位互访制度,定期邀请辖区单位参与社区活动,加强与辖区单位交流,实现在党建工作、文明创建等方面工作“互联互帮互促”。
同时,要依托新闻媒体、宣传栏、信息简报等方式,对辖区单位参与和支持社区建设的好做法、好经验及时进行宣传报道。
2.联席议事。
要健全社区党建联席会制度,将辖区文明单位、共建单位、挂点部门、非公企业、社会组织、业委会、物业公司和群团组织列为社区党建联席会成员单位,定期围绕区域内各类重大事项,共同研究协商、作出决定。
要建立党建联席议事会信息台帐,对议定事项进行任务分解,逐项实行跟踪督办,确保各议定事项落实到位。
社区党委工作计划(7篇)

社区党委工作计划(7篇)社区党委工作计划(精选7篇)社区党委工作计划篇1为认真贯彻落实统筹基层党建工作文件精神,扎实有效地开展党建结对共建活动,按照区委要求,结合街道实际,特制定路街道党建结对共建工作计划如下: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__届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中心工作,以党建统筹为龙头,以资源统筹为重点,广泛开展街道社区党组织结对共建活动,积极架设机关与基层的桥梁,织造联结干部与群众的纽带,努力营造结对共建、共融互动的浓厚氛围。
通过结对共建活动,加大社区党组织的自身建设,进一步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推动社区工作跃上新台阶,提高整体工作水平,通过结对共建活动,切实加强市级机关党员的党性锻炼,强化责任意识,转变工作作风,充分发挥市级机关党组织在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中的引领作用。
二、目标任务一是共建堡垒工程。
积极开展与结对社区的党建共建活动。
在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等方面,充分发挥机关党组织的示范、引领作用。
帮助社区建好党员活动室等宣传教育阵地,与社区共同开展党员和干部的学习培训,携手创建学习型党组织、争当学习型党员,以创先争优活动为有力抓手和有效载体,不断提高党员队伍素质和服务群众的水平,共同发挥好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二是共建文明社区。
与结对社区共同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倡导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破除陈规陋习,形成知荣辱、扬正气、树新风、促和谐的文明风尚;帮助结对社区制订完善实施文明创建规划,扎实推进文明社区、文明楼院、文明家庭等创建活动,不断提高社区文明程度,共建科教、文化、体育先进社区。
三是共建平安社区。
协助社区组织开展民主法治建设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居民法制意识和安全防范能力,推进和深化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全面提高干部群众民主法治意识,增强法律观念,促进基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大工委和大党委制

大工委和大党委制柿铺街道党工委关于开展区域化党建工作的实施意见为深入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进一步加强街道、社区党的建设,发挥街道党工委在创新社会管理中的核心领导作用,充分整合辖区内各类党的建设资源,构建区域化党建工作新格局。
经街道党工委研究决定,提出区域化党建工作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提升街道、社区党建工作水平,按照“区域统筹、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共建共享”的原则,创新党组织设置,整合党建资源,不断增强完善街道、社区党组织在区域内各项事务中的领导、统筹、协调功能,全力构建以街道党工委为核心,以社区党组织为基础,辖区单位党组织共同参与的区域化党建新格局,为实现“现代服务业明星街、新型工业名牌街、城乡一体化示范街”——“三街”目标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二、总体目标坚持“横向并联、纵向贯通、覆盖全面”的原则,探索建立和健全“街道大工委”和“社区大党委”领导体制,着力打造大格局、大协调、大服务、大保障的网络化街道社区党建共同体,有效带动区域内各类基层党组织积极参与区域党建、经济、社会等事务,加强辖区社会管理,拓宽为民服务渠道。
坚持从群众和辖区单位实际需要出发,创新工作载体,广泛开展多层次的双向服务,实现党的组织、活动和影响在区域内全覆盖,合力促进辖 1 区的繁荣和谐。
三、主要措施以党组织在街道、社区范围内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动态延伸、全面覆盖为目标,按照“有利于开展党的工作,有利于实现资源整合,有利于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有利于发挥党组织和党员作用”的原则,进一步建立健全组织体系、工作机制和活动方式。
建立健全区域联建组织体系1、成立街道大工委。
推行街道大工委“1+3”模式,街道大工委按“区委包点领导+街道党工委成员+辖区单位党组织聘任委员”的模式设置。
街道大工委“第一书记”区委包点领导担任,书记街道党工委书记兼任,副书记办事处主任和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兼任,委员街道党工委委员和辖区内规模较大、党员较多的单位党组织书记兼任。
社区建立大党委实施方案 社区大党委实施方案 社区大党委实施方案

社区建立大党委实施方案社区大党委实施方案社区大党委实施方案精品文档,仅供参考社区建立大党委实施方案社区大党委实施方案社区大党委实施方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突出社区党组织政治属性,优化服务功能,深化五个基本建设,本站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的社区建立大党委实施方案社区大党委实施方案,供大家参考选择。
社区建立大党委实施方案社区大党委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关于实施社区党建工作全面提升计划的意见》(鄂组通〔2015〕39号)、《关于深入开展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为群众服务工作的意见》(鄂组通〔2014〕5 号)和《中共英山县委、英山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建设的意见》(英发〔2014〕9号)精神,进一步增强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健全基层社会组织,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提高社区党组织政治引领、服务群众、治理社区的能力,夯实党在城市的执政基础,全面提升社区党建工作水平,构建区域化党建工作新格局,结合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突出社区党组织政治属性,优化服务功能,深化五个基本建设,健全组织领导体系、服务群众体系、宣传教育体系、民主管理体系、和谐稳定体系,在条件具备的社区建立社区大党委,统筹区域组织资源和工作力量,紧紧围绕居民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创新社会管理途径,推动共驻共建,健全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规范严密、职责明确、运转有序、坚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体系,努力把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群众满意、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二、基本原则1.坚持党的领导,把握正确方向。
努力实现党的领导、政府行政指导、群众自治的有效衔接和共性互动。
2.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群众。
城市社区党建工作实施方案党建工作实施方案

城市社区党建工作实施方案党建工作实施方案城市社区党建工作实施方案为抓好城市社区党建工作,促进城市社区党组织更好发挥政治功能、服务功能,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城市党建工作格局,根据《关于落实进一步党建责任全面突破各领域基层党建工作的意见》,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健全组织体系,规范组织职责1.健全社区网格化党组织体系。
构建“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三级责任体系。
充实8个社区党委力量,由3名街道中层干部和5名居委会党支部书记担任城市社区党委、党总支书记。
依托街区、片区、居民小区等,以500-1000户左右为标准划分网格,建立51个网格党支部。
根据党员分布情况,以楼栋或院落为单位成立多个党小组。
2.配齐配强工作力量。
规范社区专职工作者配备,社区办、物业办面向全县公开遴选4名工作人员;县人社局已分两次招录21名专职工作人员;充实工作力量,8个社区年前配备涉军公益性岗位70人;根据社区户数划分,推选网格长、楼长、楼洞长。
二、加强保障力度,夯实运行基础1.完善提升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功能。
整合社区服务用房,按照方便群众活动需求,进一步完善服务场所设置。
每个社区规划建设一个党建阵地,构建成“党建+”志愿服务基地。
全力打造3处“一站式”党群服务中心示范点,探索建成“智慧社区”,提升城市基层治理水平。
2.加大经费保障,确保社区“有钱办事”。
一是建立社区工作运转经费保障机制。
由县财政编制社区工作预算经费,按时拨款到位;制定经费使用办法,确保专款专用。
二是络组织工作人员报酬财政保障制度。
将工作人员报酬纳入县级财政预算,解决后顾之忧,确保干事有劲头,激发社区服务活力。
3.强化管理培训,确保社区“有人办事”。
一是强化管理,制定社区工作人员守则,完善社区管理制度。
二是强化监督,街道不定期巡查工作人员在班在岗情况。
三是强化学习,定期组织社区干部学习政策理论、业务技能等,提高工作水平和服务意识。
XX社区大党委兼职委员制度

xx街道xx社区大党委兼职委员制度
针对城市社区辖区单位较多但相互沟通不畅、党建资源丰富但整合利用不够的问题,xx社区创新社区党委委员结构设置,探索推行“兼职委员”制度,把有一定影响力、关心支持社区工作的辖区单位党组织负责人推选为社区党委成员,统筹开展区域内各项党建工作,构建了以社区为主体、辖区单位和党员共同参与的区域化党建格局。
一、建立协商议事工作机制。
兼职委员定期参与社区党组织重大决
策和重要活动,并通过现场调研、电话咨询、信函建议等方式参与社区重大失误研究、商讨、决策。
二、建立联动处理工作机制。
社区党组织不定期将一些工作难度大
或需要辖区单位协助解决的事项向兼职委员反馈,引导他们发挥自身优势,参与或发动相关单位或其他社区资源协作解决社区发展难题。
三、建立分工协作工作机制。
社区党组织根据兼职委员的单位优势
和个人特长,对每位兼职委员进行合理分工,充分发挥各自所长。
四、建立双重管理制度。
实行“兼职委员”原单位和社区双重管理,
把“兼职委员“在社区工作的表现纳入原单位的个人年度考核,作为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区大党委制实施方案篇一:关于建立社区大党委的实施意见[1]绵涪组组?2011?21号中共&&市XX区委组织部关于印发《XX区社区“大党委”运行机制的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试验区、商贸城党工委,各乡镇党委、街道党工委,区委各部委、区级各部门单位党组(党委),各人民团体党组(党委):现将《XX区社区“大党委”运行机制的实施意见(试行)》印发给你们。
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积极探索实践,不断总结提升。
中共&&市XX区委组织部2011年6月3日XX区社区“大党委”运行机制的实施意见(试行)根据党的十七大关于“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精神,为不断深化创先争优活动,推动社会管理创新,统筹城市区域社会性、群众性、公益性事业协调发展,构建新型区域化大党建格局,特提出XX区社区“大党委”运行机制的实施意见如下:一、深刻认识构建社区“大党委”运行机制的重要意义1、构建社区“大党委”运行机制是城市社区快速发展的新要求。
随着改革的深入推进和社会的变革,城市社区群众的构成、就业方式和利益需求日益多样化,驻区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的类别日益多元化,社区外来人口的复杂化,社区承担的各类社会事务日益繁重。
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10?27号)出台之后,省、市、区相继出台了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指导性文件,这些都对新形势下城市社区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2、构建社区“大党委”运行机制是新形势下城市党建工作的新需要。
当前,传统的社区党建工作机制已难以适应新形势下区域化党建的需要,社区党组织与驻区单位党的组织关系互不隶属、行政隶属关系互不关联、管理格局条块分割,呈现出“三难”状况:一是党建工作协调沟通难。
由于缺乏有效载体和平台,社区党组织横向协调的力度很小,社区党组织和驻区单位党组织之间协调沟通较少。
二是服务资源优势互补难。
近年来,由于社会化管理程度不断提升,社区服务资源缺口不断扩大,而社区党组织服务资源相对较少,驻区单位服务资源对外开放不足,资源难以整合、优势难以互补,制约了社区整体服务能力的提升。
三是在职党员在居住地社区作用发挥难。
由于缺乏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居住在社区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在职党员参与社区共建的意识淡薄,参与社区活动较少,作用发挥不够。
建立社区“大党委”,就是要通过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突破社区党建“封闭单一”的传统模式,适应社区发展的新变化和新要求,推进社区资源共享、党员共管、活动共抓、和谐共建,构建更加开放、更加民主、更加和谐、更加有效的社区党建新机制。
二、社区“大党委”运行机制的主要内容1、构建社区“大党委”运行机制的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发展和稳定的大局,以“条块结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驻共建”为原则,建立完善社区“大党委”运行机制,推进社区党建从单一型走向复合型,从垂直管理走向区域整合,通过依靠区域内所有党组织的组织优势、职能优势和人才优势,实现社区党建资源和社会资源的共建共享,进一步健全完善以社区“大党委”为核心的社区组织体系,为城市社区经济社会快速可持续和谐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2、社区“大党委”的性质。
社区“大党委”是研究、协调社区党建和社区工作的区域化党建组织,是区域化社区工作的领导核心,实行“大事共议、实事共办、要事共决、急事共商”议事原则。
“大党委”隶属于街道党工委,接受其党建工作的领导;辖区内的每个党组织都是社区“大党委”的成员单位,社区“大党委”对辖区内的居委会、党组织关系无归属的新经济新社会组织等党组织实行直接管理;对有上级党组织、关系不在本街道的其他企事业单位、政府职能部门及其派出机构党组织,在不改变其党组织隶属关系的基础上实行双重管理。
3、社区“大党委”的主要模式。
建立社区“大党委”主要采用两种模式,一是可以在条件成熟的较大社区单独设置,成立“社区党委”;二是可以由几个相邻或较小的社区联合建立,成立“联合党委”。
社区“大党委”以书记每月或每季度定期召集党委会为主要形式研究讨论工作,遇有重大问题,联合党委党委会可随时召开。
4、社区“大党委”的组织设置和委员产生、任职条件。
社区“大党委”设党委书记1名,原则上由驻区单位有影响力和号召力的“一把手”担任(社区党组织书记履行常务副书记职责),或由现任社区党组织书记担任;专、兼职副书记2-3名,其中设专职副书记1名,由现任社区党组织成员担任;兼职副书记和委员由驻区单位党组织负责人或办公室主任(中共党员)担任;委员人数不限,原则上辖区内的党组织均应有1名以上同志进入社区“大党委”任委员,以确保社区“大党委”在成员构成上更具代表性,更具有统筹各方的能力。
社区“大党委”的产生实行“推荐任命”的方式,即由选举产生的现任社区党组织成员直接进入,其他委员由党员代表大会在辖区单位党组织负责人、社区党员民警、非公企业党组织、新社会组织党组织负责人中推选产生,报街道党工委审批、区委组织部备案。
委员应具备下列基本条件:一是热心街道、社区事务;二是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三是能够正常参加“大党委”的相关活动。
5、社区“大党委”的主要工作目标和工作职责。
社区“大党委”的主要工作目标:实施“党建工作联做、社区资源联享、精神文明联创、服务难题联解、公益事业联办、生活环境联建”,深化党建服务群众工作,共创美好和谐社区。
社区“大党委”的主要工作职责:——讨论决定重大事项。
结合辖区单位和社区实际,讨论决定社区建设与管理、社区服务、社区文化、社区民主自治、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方面的重大问题;发挥辖区资源优势,全面抓好社区内的社会性、群众性、公益性工作。
——搭建社区工作的服务平台。
积极推进“四有一化”建设,构建社区“大党委”工作和服务体系,建立健全机制制度,完善社区功能,从服务和解决问题入手,科学设计和实施各类载体活动,加强和改进社区建设。
做好协调服务工作,服务“机关干部进社区”活动,监督和协调政府职能部门派驻社区人员的工作;服务“共驻共建”,协调与辖区单位、共建单位的关系,协调与社区服务区、协管区的关系,促进社区和驻区单位事业的合力发展,维护辖区稳定;服务“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共创新时期文明社区、和谐家园。
——加强区域化党的建设。
创新党的组织设置,特别是要加强“两新”组织的建党工作;加强对辖区党员的教育管理,提升党员服务社区的意识与能力,建立《在职党员双向管理办法》和《社区党员积分量化考核办法》,抓好流动党员和在职党篇二:社区建立大党委实施方案**社区建立大党委实施方案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社区党员构成和组织类型日趋多样,社区与驻区单位联系日趋紧密。
然而党的领导体系垂直管理模式和条块分割下的属地管理体制,一直是基层党建工作难以突破的瓶颈。
当前社区与驻区单位在党的组织互不隶属、行政上互不关联、管理上条块分割的现状,使社区党建工作与驻区单位党建工作呈现出“三难”,即党建工作协调沟通难、服务资源优势互补难和在职党员在社区作用发挥难。
为了进一步加强我社区建设,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的先锋模范作用,促进社区单位党组织间的广泛联系,建立起资源共享、共驻共建的大社区党建新格局,全面提升社区党建工作水平,不断为巩固全国文明镇成果添砖加瓦,特制定社区大党委建设工作实施方案:一、工作目标社区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驻共建”为原则,围绕“党建工作联做、党建资源联享、精神文明联创、服务难题联解、公益事业联办、生活环境联建”的目标开展党建实践探索,突破了原有社区党建“封闭单一”的格局,建立起“社区大党委”这一新型的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
篇三:站北社区大党委实施方案北社区“大党委”实施方案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社区党员构成和组织类型日趋多样,社区与驻区单位联系日趋紧密。
然而党的领导体系垂直管理模式和条块分割下的属地管理体制,一直是基层党建工作难以突破的瓶颈。
面对发展中的机遇,站北社区党委作为社区工作的领导核心,进一步整合区域资源,拓展党建工作领域,为实现党建工作的全覆盖,实现文化站北、实力站北、和谐站北的目标,现制定组建站北社区“大党委”实施方案如下:一.指导思想与总体思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建立对区域内党群工作统一领导、统一管理、统一协调的领导体系总要求,必须立足形势,统筹全局,以驻区单位党建工作为依托,以健全和完善党建工作共建协作机制为关键,以共同利益、共同需求为纽带的社区党建工作模式,推进社区党建工作从垂直管理向区域整合,实现社区党建工作“条块结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驻共建”。
二.工作目标与任务(一)工作目标建立健全常抓不懈的工作机制,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快速有序发展,实现“利益共存,资源共享,共驻共建,双向服务,共赢共进”的目的。
(二)工作任务1.建立大党委的领导小组并确定组织成员。
2.建立健全工作机制。
根据上级授权,在社区辖盖范围内围绕“统领全局、协调各方”发挥作用。
其具体职责是:(1)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积极组织贯彻落实市委、区委的决议、决定,团结、组织党员和群众,保证党和政府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实现政令畅通。
(2)讨论和决定社区建设与管理、发展与改革,民主自治,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方面的重大问题,全面领导和统筹协调区域范围内的社会性、群众性、公益性工作。
(3)领导和指导社区行政党委、综合党委和党建协调委员会开展工作,负责抓好其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4)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和党员、干部队伍的建设与管理。
落实党性、党风、党纪教育,促进廉政建设;落实党管干部原则,按照管理权限和规定的程序,选拔、考察、推荐任免干部,发展党员。
(5)负责辖区内的思想、宣传、统战、信访、保密、武装、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等工作。
(6)领导社区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组织,协调其党政群各组织的关系,支持其按照各自章程独立地开展工作。
(7)支持街公共事务管理委员会依法行使各项行政管理职权,保证各项工作任务和改革措施在本辖区的贯彻落实。
(8)完成上级党委交办的其它任务。
3.加强阵地建设,完善服务功能。
社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作为开展区域化党建工作的基本平台,规范设置“一站式”服务大厅,实现“有牌子、有阵地、有专人、有电脑、有电话、有窗口、有专栏、有制度”。
三、主要举措(一)创新组织设置在社区党工委基础上,将规模较大、影响力大的辖区单位党组织负责人吸纳为社区党工委委员,共同讨论研究区域经济、社会、稳定等重大事项。
1、组织体系。
“1+X”模式,其中“1”是指以社区为主体,“X”是指吸纳驻街单位派驻党员作为社区党组织领导班子兼职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