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绘画论争中保守派主张时代意义

合集下载

新文化时期的保守主义

新文化时期的保守主义

新文化运动中的“保守思想”——从传统到现代的另一种思考汪立洋(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陕西西安,710062)摘要:五四新文化运动对待传统的态度是复杂的,有激烈批判的一面,但也同样存在着注重传统的倾向,本文罗列了一些新文化运动时期各个派别显示出来的不同程度的保守思想,有些保守思想甚至出现在比较激进的人物身上,这些保守思想的出现,在当时中国的国情和所面对的国际形势来看,影响比较深刻。

关键词:保守思想传统新文化运动一.清末民初的保守思想进程及其演进(一)从清末的论战看保皇派的保守思想清末,从1903年到1908年,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保皇派和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进行了三次论战。

三场论战的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是君主还是共和;第二,是改良还是革命;第三,是维护还是改革封建土地所有制。

在20世纪初中国革命奔涌向前的时代里,这样的论战,反映的是资产阶级的不同阶层在将中国建设成资本主义国家的模式上的分歧,无论是康、梁所主张的君主立宪方式,还是孙中山所主张的民主共和方式,二者在理论上各有自身的价值。

相对于中国的封建制度而言,君主立宪也是一种先进的社会制度。

而君主立宪相对于革命派而言,则是一种洋务派在思想上的延续和发展,具有一定的保守性质。

两派各自的理论上表现出来的一定合理性也为以后康梁二人后来坚决的反对新文化运动埋下伏笔。

(二)西化派中的保守主义:共和派中的西化派也有类似的思想,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就是胡适在《文学改良诌议》发表后3个月的4月9日给陈独秀的信中说道:“此事之是非,非一朝一夕所能定……吾辈主张革命……绝不敢以吾辈主张为必是,而不容他人之匡正也。

”胡适虽然坚信自己的主张是正确的,但也不排斥别人的反对,认为可以用辩论的方式是反对者接受自身的观点。

而陈独秀回信道:“鄙意容纳异议,自由讨论,故为学术发达之原则,独至改良中国文学当以白话为正宗之说,其是非甚明,必不容反对者有讨论之余地,必以吾辈之主张者为绝对之是,而不容他人之匡正也。

“中国新艺术”与中国绘画现代性——论李长之《中国画论体系及其批评》

“中国新艺术”与中国绘画现代性——论李长之《中国画论体系及其批评》

135李晶东南大学艺术学院“中国新艺术”与中国绘画现代性—论李长之《中国画论体系及其批评》李长之(1910—1978)积极提倡“批评精神”,自觉建构中国现代文艺批评体系,不仅在文学领域成就卓著,在绘画理论和美术批评方面也颇有建树。

1936年,尚在清华大学读书的李长之完成了一份美学课程作业,题为《中国画论体系及其批评》。

1942年,他对该文进行了修订,并于1944年由独立出版社出版。

《中国画论体系及其批评》既是一部中国现代美术批评之作,也是一部有关中国传统绘画的美学之作,可以说是现代中国美学界对中国绘画批评的第一次系统观照,诚如梁实秋先生在《时与潮文艺》“书评副刊”中对该书的评价,“把复杂的中国画理编排归纳在这么一个体系里,这是著者苦心经营处”[1]。

长期以来,研究者的关注点主要集中于李长之的文学批评及相关成就上,对其在美术领域的建树没有足够重视。

但在现有为数不多的研究中,有学者注意到李长之在画论研究上的贡献,如刘洁认为他的画论研究是“中国传统画论进行现代转换的一次重要实践成果”[2];更进一步指出,李长之并未止步于对中国绘画的分析,其“更深意义实在于文艺美学”,在于以绘画之研究“找寻中国文艺可以复兴的精神【摘 要】 《中国画论体系及其批评》是李长之解决中国传统画论缺乏体系性问题的尝试之作,也是他一次重要的艺术批评实践。

他结合西方理论家玛尔霍兹、康德和温克尔曼等人的学术观点,采用“以西化中”和“以中化西”的思考方式,用西方的“壮美”与中国传统的“逸”概述中国绘画的价值,以回应20世纪早期“美术革命”关于中国绘画的现代性论争。

他在学理上对中国绘画理论和美术批评做了体系性建构,提出应根据所处时代境况改变绘画发展方向的议题,认为这不仅是一个绘画的美学问题,亦是古今、中西混杂下如何构造时代之民族精神,以实现民族复兴的重大命题。

【关键词】 李长之;《中国画论体系及其批评》;美术革命;中国新艺术;现代性[1] 梁实秋:《中国画论体系及其批评》,《时与潮文艺》第5卷第4期,1946年1月。

第八章 中国近代美术史

第八章   中国近代美术史

第十章民国与新中国初期的美术概述20 世纪上半叶是中国历史上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社会生活、意识形态以及思想文化、价值观念等,都在这短短的五六十年间发生了急剧的变化。

1919 年爆发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它对西方近现代文艺思潮的开放性、对中国古代思想道德的激烈批判性,给中国的文化艺术以巨大影响。

从20 年代至30 年代前期,西方哲学、政治学、美学、文学、心理学、教育学、美术、音乐被广泛引人,中西文化的交融与冲突,也成为美术发展的强大动力。

抗日战争爆发以后,民族危亡激发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意识,人们开始重新认识民族文化,对西方文化的引入有所冷却,那些学习西方写实手法,适宜抗战宣传的写实美术和大众喜闻乐见的美术形式受到空前重视。

1949 年以后,由于西方国家对新中国的敌视,以及意识形态的原因,中国对西方文化采取了抵制和批判的态度。

在当时形势下,我国从外国引进的主要是俄苏的写实主义美术。

在50 一60 年代,为中国革命服务、向大众普及的美术得到了充分发展。

在20 世纪美术的发展中,观念与思潮的变迁起着重要的作用。

民初,维新派思想家康有为的美术主张颇具号召力和影响力。

他抨击元以来的写意画传统,推崇以宋代院画为代表的工笔画传统,提出了“合中西而为画学新纪元”的主张。

维新派的另一个思想家,康有为的学生梁启超,提出“真美合一”的美术主张,认为“美术的关键”是“观察自然”。

同康、梁美术思想相近的是陈独秀、鲁迅、吕徵等。

陈独秀说:“改良中国画,断不能不采用西洋画写实的精神。

”并猛烈抨击清代以王石谷为代表的摹古风气,号召进行“美术革命”。

鲁迅亲自倡导和扶植了新木刻运动,晚年为介绍外国美术和培育中国新美术,做出了不可低估的贡献。

20 年代末到30 年代初,一批到外国学习艺术的留学生陆续回国。

他们办学校、搞创作、著文立说,参与美术运动,他们的艺术实践造成很大影响。

其中的校校者如林风眠、徐悲鸿、丰子恺等。

在现代美术史上,新型美术教育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谈谈对近代中国文化保守主义的认识

谈谈对近代中国文化保守主义的认识

谈谈对中国近代文化保守主义的认识文化保守主义是在中西文化双重危机的背景下产生的,中国近代以来的文化保守主义思潮也是在民族文化危机的背景下产生的。

中国的文化保守主义者,一方面在维护传统的基础上反省传统,一方面在批判西方的前提下学习西方,主张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本位,融会调和西方文化,重建中华民族的文化系统。

文化保守主义具有浓厚的民族主义色彩,具有强烈的文化优越意识,但值得注意的是,文化上保守并不意味着这些人的政治取向也都趋向保守。

中国近代以来的文化保守主义主要有五个派别。

分别是国粹派,代表人物是章太炎、邓实、刘师培、黄侃、马叙伦等;孔教派,代表人物有康有为、沈曾植、陈焕章、马其昶等;东方文化派,代表人物有杜亚泉、钱智修、梁漱溟、张君劢等;学衡派,主要人物是梅光迪、胡先啸、吴宓、柳诒征等;新儒家,代表人物是熊十力、梁漱溟、冯友兰、钱穆、张君劢等。

文化保守主义在中国近代的发展大致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清末民初时期,是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起源时期,此时主要是国粹派和孔教派的活动。

原因是中国文化受到西学冲击,中国文化存在危机,有识之士提出救亡必先救学,其次是受到日本学者保存国粹,可以强国思想的影响。

第二阶段是五四时期,是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兴盛时期。

文化保守主义在这一时期兴盛的原因是知识分子对五四新文化运动激烈反传统和主张西化的抗拒与回应,以及一战后西方兴起的东方文化救世论对中国知识分子影响。

第三阶段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文化保守主义思潮逐渐走向成熟。

在民族危机加强的历史背景下,中国本位文化派和新儒家得到了长足发展,尤以新儒家的发展最为亮眼。

从新儒学自身的发展来看,经过了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理论准备,对西方哲学的理解与消化,到三四十年代,伴随着一批留学欧美,并对西方哲学有相当研究的学者加入,新儒学逐渐走向成熟。

中国的文化保守主义自产生起,就注定不能置身近代的文化论战之外。

除五四运动以前国粹派和孔教派人物参与的文化论战外,文化保守主义者在五四以后先后参与了1919年问题与主义论战、1923年科玄论战、30年代的中西文化大论战、三四十年代新儒家与马克思主义者的论战。

也说近代史上的“激进分子”与“保守主义”

也说近代史上的“激进分子”与“保守主义”

也说近代史上的“激进分子”与“保守主义”也说近代史上的“激进分子”与“保守主义”在达成一些共识的同时,在诸如如何评价中国近代史上的“激进与保守”、“激进与保守”与其他社会思潮的关系、中国近代史上哪些人可以称为激进主义者,以下是小编收集关于也说近代史上的“激进分子”与“保守主义”,希望内容对您有帮助,感谢您得阅读。

也说近代史上的“激进分子”与“保守主义” 篇1过去讲中国近代史,人们常用的概念是“改良”与“革命”,贬前者褒后者,倒也泾渭分明;后来,“改良”与“革命”的概念渐被“保守”与“激进”代替,其褒其贬也有“待商量”之议。

笔者以为,对于一般读者来说,首先应该弄清楚这些概念的内涵。

“改良”与“革命”的概念为大家所熟悉,又有具体而实在的对象;“保守”与“激进”的概念,则需要有所解释。

从字面看,“保守”的意思是“维持原状,不求改进”;“激进”则指“急进”(见《现代汉语词典》)。

但这两个词用在历史、思想文化领域就不能仅取字面上的意思,还应该搞清楚其特定的词源涵义。

在思想史上,“保守主义”作为政治哲学,形成于18世纪末的英国,早期的一位代表者是写《法国革命论》(汉译本,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一书的伯克(E.Burke1729-1797),伯克在这本书中对法国大革命进行反思,认为英国“光荣革命”所体现的,对人身基本权利(生命权、财产权、信仰及言论自由权等)予以尊重和保护的传统,要比法国大革命用暴力摧毁一切的做法好得多。

伯克所倡导的,也是自由主义的一种理念,因而伯克后来又被认为是自由主义的经典作家之一。

“激进主义”也出自18世纪的英国,最初是一些政治精英分子要求对国会和社会问题进行根本性改革的主张(“激进”一词,在英文里,即Radi鄄cal,与“根本的”一词同),其原则也是秉持强烈的自由主义,后来法国大革命中的雅各宾派则以极端手段实现根本变革的政治行为,代表了一种激进主义。

可见,保守主义与激进主义均为近代性质的西方思想,它们都与自由主义有着某种渊源关系。

清末思潮维新派与保守派的斗争

清末思潮维新派与保守派的斗争

清末思潮维新派与保守派的斗争清末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也是一个动荡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中国社会出现了各种思潮,思想家和政治家对于中国的未来充满了激情和期望。

其中,维新派和保守派的斗争是该时期一个重要的方面。

他们代表了对中国未来走向的两种不同看法和理念。

本文将就清末思潮维新派与保守派的斗争进行探讨。

一、维新派与保守派的背景在清朝末年,国家面临着外患和内忧的双重压力。

西方列强侵略势力的不断加强,使得中国内外形势异常严峻。

同时,中国社会也存在着严重的自身矛盾和问题,如腐败的官僚体制、不平等的社会结构和封建思想的束缚等。

在这个背景下,维新派和保守派分别提出了自己的理念和对策。

二、维新派的观点和行动维新派主张通过思想启蒙和改革来振兴中国。

他们认为需要向西方学习,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制度,以此来提升中国的整体实力和国际地位。

维新派积极倡导学习日本的明治维新,并力图在中国实施类似的变革。

他们强调政治体制的改革,主张废除贪污腐败的官僚体制,推行宪政,建立现代法治国家。

同时,他们也非常重视教育和文化的发展,认为只有通过知识的普及和文化的推广,才能够让社会进步,实现国家的发展。

三、保守派的观点和行动保守派则强调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和独特性。

他们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国社会的根基和灵魂,应该坚持并加以发扬。

保守派主张以儒家思想为核心,传承和弘扬传统的道德价值观和社会伦理。

他们对于西方思想和文化持有怀疑和排斥的态度,认为这些思想和文化会破坏中国社会的稳定和传统的道德观念。

因此,保守派主张维护传统的社会秩序和政治体制,反对西方式的改革和变革。

四、维新派与保守派的斗争维新派和保守派在清末社会中形成了明显的对立。

他们争论的焦点主要是关于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改革的途径。

维新派认为只有通过改革来振兴中国,而保守派则担心改革会导致社会的动荡和秩序的破坏。

因此,他们在政治、教育、文化等方面都存在分歧和冲突。

维新派和保守派在清末思潮中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和斗争。

近代中国文化保守主义

近代中国文化保守主义

• 文化的民族性与现代性
• 吴宓(1894—1978) 陕西泾阳人。字雨 僧。东南大学文学 院教授。学贯中西, 融通古今,被誉为 “中国比较文学之 父”。与陈寅恪、 汤用彤并称“哈佛 三杰”
• 毛彦文(1898—1999) 浙江江山人。
• 梅光迪(1890— 1945)字迪生。安 徽宣城人。国立东 南大学洋文系主任。 服膺哈佛大学白璧 德教授的“新人文 主义”,认为中国 儒家文化能够救济 病入膏肓的西方文 化。
国粹主义的基本内容:1、古学复兴思想。 2、批判西方文化 3、中西文化思想。
第二阶段:五四时期是文化保守主义高涨的时代
一、 代表人物:东方文化派、学衡派。东方文化派成员有梁启超、梁 漱溟、章士钊、杜亚泉。学衡派成员有吴宓、梅光迪、柳诒徵、胡先 骕,因发行《学衡》杂志而得名。 二、五四时期文化保守主义高涨的主要原因 1、新文化运动的刺激 2、东方文化救世论的盛行 三、东方文化派与新文化派的论战: 第一、东西文化的性质问题。 第二、古今文化的关系问题。 第三、中国文化的发展问题。
近代中国文化保守主义思潮
• • 展 阶段与流派 什么是文化保守主义? 近代中国文化保守主义的发
校训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English Name • The Graduate School of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一、什么是文化保守主义?
二、近代中国文化保守主义的 发展阶段与流派
• 第一阶段:20世纪初是文化保守主义兴起的时代。代表人 物是以章太炎、刘师培、邓实、黄节、黄侃等人为首的国 粹派。鼓吹国粹主义的刊物有上海的《政艺通报》、《国 粹学报》以及广州的《保国粹旬报》。

中国画论名词解释[1]

中国画论名词解释[1]

一、名词解释1.解衣般礴:未必真有其事,借助虚构故事说明哲理为其目的。

说明了绘画创作的特殊性,本意是借绘画的特殊性,本意是借绘画的故事表现道家无为,“任自然”的思想,成为后世艺术家的口头禅,强调艺术创作需要更好的表现自我,而不受任何拘束。

不仅成为庄子哲学的形象化说明,也成为中国画论中的重要范畴。

屡屡被后人引用。

如清初的辉南田在其画礡中就说过:“作画须有解衣般礴若无人之意,然后化机在手,元气狼藉,不为先匠所拘,而游于法度之外矣。

2、笔墨当随时代:语出石涛《大涤子题画诗跋》。

傅抱石说:“思想变了,笔墨就不得不变。

笔墨不仅仅是对画家生活,感情的反映,也是对时代精神的反映,时代变化了,思想也变了,笔墨就应反映新的时代,歌颂新的时代精神和生活。

3、心师造化:姚最(公元535-602年),是南梁至陈时的画评家,在他的作品《续画品录》中提到:「学穷性表,心师造化。

」「性」指的是「本质」,「表」指的是「现象」。

意指对事物外在现象和内在本质都有透澈的认识,用自心去领会自然的法则。

这里的「造化」,除了指自然风景外,多少含有精神层面的「大自然运行的法则」之义。

5、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这句话出自唐朝的画家张璪,是中国绘画史上的不朽名句。

简单地说“造化”是大自然“心源”指的是内心的感悟,意指画家应以大自然为师,再结合内心的感悟,然后可创作出好的作品。

6、气韵生动:是指把对象的精神生动的表现出来,,使作品具有艺术感染力。

7、荆浩山水画论”六要”:一是气二是韵三是思四是景五是笔六是墨8、谢赫绘画”六法”:指南齐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总结的绘画创作的六种原则一气韵生动二骨法用笔三应物象形四随类赋彩五经营位置六传移模写;【顾恺之画论(第一法讲传神,第二法讲用笔,第三法讲造型,第四法讲敷色,第五法讲构图,第六法讲制作技巧)】9、”摄情”说:笔墨本无情,不可使运用笔墨者无情。

作画在摄情,不可使鉴画者不生情。

10、南北宗论是提出的。

南北宗论是文人思潮的一个反映,所以一经建立,使得到文人画家的赞同。

中国近代连环画的历史价值与社会意义

中国近代连环画的历史价值与社会意义

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街头出现了许多小人书出租摊,这些小书摊的出现正如茅盾在《连环图画小说》中所说:“这些小书摊无形中就成为上海大众最欢迎的活动图书馆,并且也是最厉害最普遍的民众教育的工具!”有感于连环画的潜在价值与意义,当时的文化界发起了一场有关连环画的论争。

以鲁迅、茅盾等为代表的一些文化界进步人士,全力支持发展连环画这一通俗的大众艺术形式,主张通过改良旧连环画并借助新连环画的作用以达到服务、教育、引导民众的目的。

而另一些作家却竭力反对并企图抹杀作为大众文艺形式的连环画,认为连环画缺乏艺术性,难登大雅之堂,指责连环画混淆了文学与绘画的界限,只会造成“文学不再是文学,变成连环图画之类,作家也不再是作家,变成煽动家之类”,“这样低级的形式还生产得出好的作品吗?确实,连环图画是产生不出托尔斯泰,产生不出弗洛培尔的……”。

针对这些作家关于连环画的谬论观点,鲁迅撰写了包括《连环图画辩护》《连环图画琐谈》《〈一个人的受难〉序》《看图识字》《论“第三种人”》等一系列有关连环画的文章予以回击,指出连环画“不但可以成为艺术,并且已经坐在‘艺术之宫’的里面了”,明确提出连环画“可以产生出米开朗基罗、达·芬奇那样伟大的画手”,并强调“倘要启蒙,实在也是一种利器”,“大众是要看的,大众是感激的!那么,连环画就会赢得尽可能多的大众的理解和喜爱,从而达到引导和教育大众的目的”。

肯定了连环画作为一种引导和教育民众的艺术表现形式的存在价值。

茅盾也在《连环图画小说》等文中,对连环画的价值与意义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因为那连环图画的部分不但可以引诱识字不多的读者,并且可以作为帮助那识字不多的读者渐渐‘自习’的看懂了那文字部分的阶梯。

这一种形式,如果很巧妙地应用起来一定将成为大众文艺的最有力的作品”。

这场出现在20世纪30年代初的有关连环画的论争,对中国连环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鲁迅的倡导之下,中国的木刻版画艺术家在向德国的现实主义版画艺术学习的过程中,创作了大批现实题材的优秀木刻版画作品,为中国近现代连环画朝着反映社会现实、服务社会大众、推动历史进步的正确方向发展奠定了基础。

近现代中国绘画艺术史重要节点

近现代中国绘画艺术史重要节点

近现代中国绘画艺术史重要节点引言中国绘画艺术源远流长,历经数千年的演变,涌现出许多独特的风格和流派。

近现代时期,中国绘画艺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受到了西方艺术的影响,形成了许多重要的发展节点。

本文将详细介绍近现代中国绘画艺术史的重要节点。

鸦片战争后的艺术变革(1840-1895)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时期的中国绘画艺术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许多艺术家开始反思传统绘画的局限性,寻求新的表现手法和题材。

一些画家开始尝试将西方绘画的透视、光影等技法融入到中国绘画中,出现了“海派”、“新安派”等新的艺术流派。

辛亥革命与民国时期的艺术探索(1911-1949)辛亥革命后,中国进入了民国时期,这一时期的中国绘画艺术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许多艺术家积极借鉴西方的艺术理念,推动了中国绘画的现代化进程。

例如,徐悲鸿提倡现实主义绘画,关注社会现实和人民生活;陈独秀则倡导新文化运动,主张“白话文”和“白话画”,强调艺术家的个性和创造力。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艺术发展(1949-1978)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绘画艺术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这一时期,政府高度重视文艺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了中国绘画艺术的繁荣发展。

艺术家们纷纷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以绘画为武器,服务于人民。

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反映社会主义建设成果和人民群众生活的优秀作品,如李可染的《万紫千红总是春》、齐白石的《和平鸽》等。

改革开放以来的艺术多元化(1978-至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绘画艺术进入了多元化的发展阶段。

随着国际交流的不断深入,中国艺术家们开始广泛吸收世界各国的艺术精华,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同时,国内艺术市场逐渐成熟,许多年轻艺术家脱颖而出,为中国绘画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

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有范曾的《孔子》、张仃的《长城》、吴冠中的《水乡》等。

结语近现代中国绘画艺术史的重要节点丰富多彩,各个时期的艺术成就相互交织,共同构成了中国绘画艺术辉煌的历程。

中国近代漫画的艺术风格及其当代启示

中国近代漫画的艺术风格及其当代启示

中国近代漫画的艺术风格及其当代启示【摘要】中国近代漫画作为中国当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表现形式。

本文首先介绍了中国近代漫画的历史背景,探讨了其起源与发展。

接着分析了中国近代漫画的艺术特点,包括线条简洁明快、色彩鲜艳等方面。

也探讨了中国近代漫画的题材和表现形式,如以社会生活为主题、具有讽刺性等特点。

随后分析了中国近代漫画对当代文化的影响,强调其在文化传播和社会批判方面的重要性。

探讨了中国近代漫画的当代发展及其对当代漫画产业的启示,强调了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性,以及漫画在文化传播中的重要作用。

通过这些分析,可以深入了解中国近代漫画的特点及其对当代文化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中国近代漫画、艺术风格、当代启示、历史背景、艺术特点、题材、表现形式、影响、发展、文化、产业、传承、创新、文化传播。

1. 引言1.1 中国近代漫画的艺术风格及其当代启示中国近代漫画的艺术风格丰富多样,既有传统绘画的影响,也融合了西方现代艺术的元素。

从线条运用到色彩搭配,从构图结构到人物表情,中国近代漫画呈现出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

这些风格的形成离不开当时社会文化的背景和艺术家们的创新实践。

中国近代漫画的当代启示是多方面的。

中国近代漫画的成功经验可以为当代漫画产业提供借鉴。

中国近代漫画的传承和创新精神值得当代漫画从业者们学习。

中国近代漫画对文化传播的重要作用也提醒着我们在当代文化传播中更好地发挥漫画的作用。

中国近代漫画的艺术风格及其当代启示对当代漫画产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2. 正文2.1 中国近代漫画的历史背景中国近代漫画的历史背景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一时期是中国社会快速变革和现代化进程的时期,也是中国近代漫画产生和发展的重要时期。

在这一时期,西方的漫画艺术和漫画文化逐渐传入中国,对中国的漫画创作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国近代漫画的发展受到了西方绘画、插图和漫画的影响,同时也受到了中国传统绘画和文化的熏陶。

中国近现代保守主义思潮之兴起与评价

中国近现代保守主义思潮之兴起与评价

东岳论丛【May.,2007Vol.28No.3 2007年5月(第28卷/第3期)(Dong Yue Tribune )中国近现代保守主义思潮之兴起与评价李 军(山东社会科学院儒学研究所,山东济南250002) [关键词]保守主义思潮;孔教派;国粹派;现代新儒家学派 [摘 要]20世纪以来中国的保守主义派别,主要有以康有为为代表的孔教派;邓实、黄节、刘师培、章炳麟等人组成的国粹派;本位文化派与国民党新保守主义和现代新儒家学派。

在现代哲学思潮中,影响比较大的主要是国民党新保守主义和现代新儒家学派,特别是现代新儒家学派。

它的产生标志着在早期保守主义和全盘西化思潮之后,对中国文化今后走向的一次较为冷静思考的结果,代表着保守主义思潮的最新阶段。

[中图分类号]B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353(2007)03-0110-05一、保守主义思潮的产生与发展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古老封闭的中国被西方列强以挟坚船利炮而来的不平等贸易打开大门,西方文化开始大量进入中国。

在此以前,西方文化自明末传教士时代开始,一直是以一种半遮半掩的面目进入中国的。

利玛窦神父为了使基督教在中国站稳,不得不在初期采用了“合儒”、“补儒”的方法。

在其“天主实义”,“畸人十篇”等书中,用天主教经院哲学来附会中国传统的“诗”“书”和孔子的思想,以达到最终“易儒”,“超儒”的目的。

但在1840年以后,同样是基督教的传教士,却用不着这样小心谨慎,可以公开传播基督教义。

至此,西方文化借助列强的军事和经济实力,开始大规模进入中国。

整个中国近代思想史,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西方思想文化进入中国的历史。

在这一段时间内,整个中国思想界,充斥着西化思潮与反西化思潮的争论。

梁漱溟曾在其代表作《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将西方文化在中国的发展过程归结为器物层面与政治制度层面两个阶段。

然而辛亥革命的失败,共和制度在中国的流产,使这种“中体西用”思想指导下的改革破产。

民国时期中国画改革对中国画发展之利弊

民国时期中国画改革对中国画发展之利弊

民国时期中国画改革对中国画发展之利弊民国时期是中国画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同时也是中国绘画改革的起点。

在这一时期,中国画面临着传统与现代的冲突,绘画家们纷纷探索新的绘画风格和表现手法,试图赋予中国画更广阔的艺术空间。

这一时期的绘画改革对中国画的发展既有利也有弊,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

一方面,民国时期的绘画改革为中国画开辟了新的艺术道路,推动了中国画的发展。

中国画改革的主要思潮是“旧带新”和“中国化西化”,这主要表现在绘画风格、题材、表现手法等方面。

绘画家们开始尝试采用西方的透视法、光影效果等画法,使中国画在绘画技法上得以更新。

在题材和题材选择上,中国画改革也倡导绘画家们创作关注当时社会现实的作品,使中国画走向现实主义和写实主义。

这些改革使得中国画得以与时代和社会相结合,增加了中国画的表现力和生命力,为中国画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民国时期的绘画改革也给中国画带来了一些问题和困扰。

改革运动中出现了“西化”倾向,使中国传统文化在绘画领域受到冲击,传统的中国画技法和题材被忽视和抛弃。

这对于中国画的传统价值和特色构成了一定的威胁,使得一些传统的中国画技法和题材逐渐失传,这对于中国画的传承和发展不利。

改革运动中也出现了“忽略传统”的倾向,使得一些绘画家过分追求西方写实主义和透视法,忽略了中国画自身的审美特色和文化内涵,导致了一些作品缺乏中国传统绘画的审美情趣和格调。

改革运动的不成熟和急功近利,使得一些作品流于形式,缺乏灵魂和内涵,导致了艺术现象的表面化和浮躁化,这对于中国画的发展不利。

民国时期的中国画改革对中国画的发展既有利也有弊。

中国画改革开拓了中国画的新领域,为中国画的现代化和现实化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使得中国画在绘画技法、题材和内容等方面得到更新和发展。

中国画改革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和困扰,如“西化”倾向、忽略传统、急功近利等,使得中国画传统文化价值受到冲击,继承和发展出现了一些问题。

对于中国画的发展,我们需要认真总结中国画改革的经验和教训,进一步深化对中国画的理解和把握,努力寻求中国画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结合之路,推动中国画更好地融入当代社会和世界艺术,使中国画在国际艺术舞台上展现出更加灿烂的光辉。

吴昌硕的艺术风格与时代意义

吴昌硕的艺术风格与时代意义

吴昌硕的艺术风格与时代意义吴昌硕,中国近代著名的画家、书法家。

他的艺术风格独具特色,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变化和人们的精神追求。

本文将从吴昌硕的艺术风格和时代意义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吴昌硕的艺术风格吴昌硕是中国近代绘画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

他的艺术风格独具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精美绝伦的花鸟画吴昌硕擅长画花鸟,他的花鸟画以线条流畅、构图精致、色调柔美而著称。

此外,他还注重用笔勾勒三维感和立体感,使画面更具透视感,表现出了对自然界的细致观察和描绘的深厚功底。

2.极具韵律美的书法作品吴昌硕的书法作品也非常出色。

他以行楷、行书和楷书为主要写法,笔画奔放有力,线条曲折有致,具有强烈的韵律美和节奏感。

他的书法作品,不仅字形美观,而且字体流畅,墨色浓重,非常具有书法艺术的魅力。

3.独树一帜的国画表现方式吴昌硕对国画的表现方式也做出了很大贡献。

他的国画作品不仅表现了物象的形态特征,更注重表达其内在的精神性。

他擅长表现山水、人物、花鸟等多种题材,颠覆了以往传统的表现方式,提出了独具特色的画法。

他的画作具有浑厚、鲜明、有力的特点,深刻地打破了传统的国画风格,奏响了一曲新时代的艺术之歌。

二、吴昌硕的时代意义吴昌硕作为中国近代著名的艺术家,他所代表的艺术风格和思想观念与当时的社会政治发展密不可分。

1.抗击民族危机的伟大时代吴昌硕生于晚清,成长于清朝末期和民国初年,是中国在民族危机之中崛起的一代艺术家。

在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他不仅在艺术上,还在政治上积极参与了抗击民族危机的伟大斗争。

他的艺术作品可以看做是中国民族文化复兴的一种表现形式。

2.拓宽中国传统艺术的发展空间吴昌硕所作的花鸟画、山水画和书法作品,继承了中国传统艺术的精华,同时结合了当代艺术的创新理念。

他的艺术成就,为中国近代绘画和书法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拓宽了中国传统艺术的发展空间。

3.对当代艺术的启示性意义吴昌硕的艺术风格和创作思路,深刻地影响了当代的艺术界。

中国近代文化保守主义评析

中国近代文化保守主义评析

中国近现代文化保守主义评析摘要:近现代文化保守主义是中国近代史上主要的思潮,本文对近代史上的文化保守主义的产生环境和根源加以分析,对“非典型”和“典型”的文化保守主义进行了简单的评价和区分,这其中“典型的文化保守主义”可以看做是儒家中庸思想的独特体现,是民族文化惰性的产物。

在此基础上对“典型文化保守主义”在当代文化建设的借鉴意义进行了阐述。

关键字:文化保守主义;文化变革;国粹派;现代新儒学;文化惰性;文化态度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进程,一面是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敲开古老中国的大门,中国的民族危机和国内矛盾的不断加深使中国所面临的“亡国灭种”的危机;一面是中华民族“睁眼看世界”学习西方的思想、器物,与列强抗争、争取民族解放的英勇历程。

其中,中华民族为争取自身的解放和寻找建国的航向成为整个中华民族实现复兴的主流。

文化思潮的探索成为这一主流中的中流砥柱。

不论是清末时期的洋务派思想、康有为的保皇思想、还是五四运动时期的全盘西化思想,亦或是后期的国粹派思想和新儒学思想。

可谓是流派众多、“百家争鸣”,让人联想到先秦时期的思想文化的繁荣。

中国近代以来的文化思想的流变,其背后的主要推动力是社会环境所决定的,清末一场场对外反抗战争的失败和民初的政局动乱,封建割据势力纵横中国。

在近代中国多灾多难的状况下,国人不得不一步步的反思,尝试过学习西方器物的方式却依然没有保全民族,仁人志士们开始尝试进行思想和文化上的反思和探索,一场遍及各各领域的文化运动在中国兴起。

总结近代以来的各路思潮、流派,根本上都是在围绕对中西方文明或文化在中国体制和文化革新中所占的比重所做的探索,虽然各种思潮的立场不同、激进或温和,仁人志士都是怀揣着一颗赤子之心,为国家的出路思考。

在笔者看来,不同的只是“思变”的程度,当代评价顽固派思想,几乎是以“迂腐”、“冥顽不化”毫无生机可言。

例如清末理学名臣倭仁,深受理学的影响,对于以恭亲王奕欣为代表的的洋务派痛加斥责,依然主张这“重人心轻技艺”,重谈“夏夷之防”①而对于以陈独秀和胡适的“全盘西化”思潮的评价也是“忘本”、“崇洋媚外”过于激进式的评论。

中国近现代美术史

中国近现代美术史

06
结论
研究成果总结
近现代美术史的发展脉络逐渐清晰
通过对近现代美术史的深入研究,我们逐渐揭示了这一时期美术发展的脉络和规律,对于 各个阶段的重要事件、代表人物和作品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与碰撞得到了深入探讨
在近现代美术史的研究中,我们深入探讨了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与碰撞,对于如何继承和发 扬传统艺术,以及如何吸收和借鉴西方现代艺术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
海派
总结词
海派是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的重要流派 之一,以上海地区的画家为代表,吸收 了传统与西方绘画艺术的精华,形成了 独特的艺术风格。
VS
详细描述
海派兴起于20世纪初,注重个性表达和 艺术创新,强调绘画的娱乐性和趣味性, 同时也关注现实社会问题。代表画家有吴 昌硕、任伯年、张大千等,他们的作品多 以上海地区的风土人情为题材,风格清新 自然,富有生活气息。
中国近现代美术史
目录
• 引言 • 中国近现代美术的起源与发展 • 中国近现代美术的主要流派与风格 • 中国近现代美术的重要人物及其作品 • 中国近现代美术的影响与价值 • 结论
01
引言
研究背景与意义
背景
中国近现代美术史是研究中国近现代时期(1840年至今)美 术的发展历程。这一时期,中国经历了巨大的社会变革,包 括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转型,对美术产生了深远影响。
03
中国近现代美术的主要流 派与风格
岭南画派
总结词
岭南画派是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的重要流派之一,以广东岭南地区的画家为代表,形成了独特的艺术 风格。
详细描述
岭南画派兴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注重写生和反映现实生活,强调色彩和光影的表现,具有浓厚的 地方特色。代表画家有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等,他们的作品多表现南方风景、民俗和民族形象, 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地方色彩。

“政治叙事”新中国17年绘画题材的历史转型共4页文档

“政治叙事”新中国17年绘画题材的历史转型共4页文档

“政治叙事”新中国17年绘画题材的历史转型(一)近代以来至建国后17年绘画题材的历史变革鸦片战争后,伴随着西方列强的政治、军事侵入,同时也带来了中国艺术第一次大规模面临西方艺术的冲击与挑战,于是出现了中西艺术观的不断论辩,中国艺术开始大胆借鉴西方艺术并进行自我革新。

这一纷繁复杂的艺术与社会时局深刻影响着中国传统绘画的发展,使绘画题材融入世俗情趣与高扬爱国主义相互交错,动摇了传统绘画题材以山水为主体的历史局面。

清末之际,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艺术市场的繁荣,绘画艺术已经开始出现“大众化”和世俗化的倾向,中国传统绘画的创作队伍文人画家也纷纷加入到这种世俗化的艺术潮流中,加快了传统绘画题材的世俗化转向,除选择传统封建思想的内容如封建习俗、祈求福禄、喜庆吉祥、宣传封建伦理纲常外,也开始将社会风俗、人物肖像、城乡风景等与现实生活相关的事物纳入到绘画题材的创作中,使绘画艺术开始渐渐接近普通民众。

“五四”直至新中国成立这一段时期,传统文人画也逐渐丧失其一统天下的历史地位,代之而起的是各种美术思潮、流派的纷争、革新派与保守派的论争、美术院校的建立、美术社团的成立、留学人员纷纷回国等,中国近代美术焕发出浓厚的时代气息。

在绘画题材方面,传统的山水画相对日渐式微,人物、花鸟画逐渐被社会广泛接受。

1930年7月,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成立,由于左翼联盟在绘画创作中从同情人民群众的遭遇到歌颂他们的觉醒,时刻将人民大众的苦难生活作为关注的对象,于是在绘画创中开辟了一片崭新的天地,推动了中国左翼美术运动的发展。

由鲁迅发起的新兴木刻运动在抗日救亡运动的感召下在当时发展得异常活跃,作品题材仅仅围绕时代主题,体现了一种救亡图存、反抗侵略的民族精神,充分发挥了绘画艺术的政治宣传作用。

从胡一川的《流离》、《饥民》和汪占非的《五死者》到江丰的《码头工人》、夏朋的《清道夫》、陈普之的《黄包车夫》等,创作者们对人民的苦难抱以深切的同情,时刻将自己的绘画创作与中华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在特殊年代,新兴版画艺术既发挥了战斗武器的作用,也将艺术与社会的密切关系作为一种社会特征呈现出来。

《传承与创新——中国近现代美术》教学设计

《传承与创新——中国近现代美术》教学设计
教学难点
深刻理解中国近现代美术的发展与社会变革的关系。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本、PPT
学生准备:课本
教学过程
中国近现代是激荡变革和砥砺开拓的时代,传统美术的继承与创新,中西美术的交流与互鉴,是中国近现代美术发展的主题。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近现代美术的进程交织在整体社会文化变革的潮流中,它既反映了社会生活内容和时代审美诉求,同时又遵循美术演变的内在逻辑,在继承与融汇中创新。在开放的社会环境中,中国美术呈现出丰富多彩的面貌和格局。
三、多样化艺术探索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迎来新的春天,经济繁荣和思想解放,为艺术家提供了更多的探索空间。艺术家既立足于本民族的优秀传统,又放眼世界,大胆吸收和借鉴外国美术的有益经验,进一步挖掘人性的真善美。艺术思潮活跃、题材丰富、表现方式和风格的多样化成为改革开放以来美术创作的重要特点。
课后作业
1.以一幅美术作品为例,谈一谈,美术和社会生活的关系以及艺术家为什么要有社会责任感?艺术能够发挥哪些社会功能?
艺术与科学的融合成为未来艺术创新的重要途径,继承与创新是中国近现代美术发展的主流。中国美术优秀的传统在近百年得到了延续,同时,西方美术的输入也激活了中国艺术家对传统的再认识,井激励艺术家从多方面进行新的探索。
人美版高一美术
《传承与创新——中国近现代美术》教学设计
课题
传承与创新——中国近现代美术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近现代美术代表性的作品,感知作品选材及内容所传达的时代信息,掌握作品表现的风格和特点,提升图像识读的能力,提升对中国近现代美术的鉴赏能力。
过程与方法:认知这个时期美术作品的多样性,对中国近现代美术经典作品进行探究和评价,形成对这个时期美术作品的审美判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近代绘画论争中保守派主张的时代意义摘要:“五四”以后,关于中国画前途问题的争论此起彼伏,改革派和保守派是在西方写实主义绘画观念与中国传统文人画观
念交锋中前进的。

以金城和陈师曾为代表的中国画学研究会主张“精研古法,博采新知”对中国传统精髓重新认知,强调文人画的精神价值。

开创古物陈列所,组织创办画刊,向世界展示中国艺术的精髓。

在青绿设色以及深研两宋绘画上有所突破。

保守派所做的努力对中国传统绘画的发展和继承具有积极的时代意义。

关键词:论争;探索;画学研究会;传承
中图分类号:j2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2-0173-01
一、中国近代传统绘画发展历程的时代背景
“五四”新文化运动,大批学子漂洋过海到西方学习新知,归国后,一部分大力提倡西方的教学方法和技巧,一部分研究如何走出传统绘画的瓶颈。

传统绘画在反传统的冲击中保有自己的立场,他们洞悉了“眩眼的繁复而迅速的思潮”背后终究目的是振兴中国绘画。

梁启超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但是他于1920年发表的《欧游心影录》中提出了“西方物质文明,中国精神文明”这无疑是对中国传统具有人文色彩价值绘画的肯定,这种主张被认为是“20世纪中国文化保守主义的崛起的标志”①。

1921年,杨光迪、吴宓在南京创办的刊物上提议“昌明国粹,融化新知”,虽然在当
时的环境中不被重视和肯定,但是文化保守主义的价值取向是耐人寻味的。

二、激烈的新旧论争
各界名流对于艺术的走向发表自己的言论,关于中国绘画走向的新旧论争此起彼伏。

1917年康有为在《万木草堂藏画目》发出这样的感慨:“中国近世之画,衰败极矣”;“吾国画疏浅,远不如之”。

同年,徐悲鸿在《中国画改良论》中“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画之可采入者融之”。

蔡元培在《以美育代宗教》中传达出的提倡新艺术的动机正是由于深感旧艺术的衰朽恶俗。

吕徵在《美术革命》一文中谈:“我国美术之弊,盖莫甚于今日,诚不可不极加革命也”。

陈独秀同样以《美术革命》为题,发出“革王画的命”的呐喊。

当然清朝独崇王画,陈陈相因,有其腐朽的一面,但是通过当时名流的只言片语也有一些激进,一定程度上夸大了写实技巧给绘画带来的创新成就。

以西画的写实作为参照,对传统中国画进行激烈地批判是时代的选择,但是在对传统的继承性上,缺少了正视传统的中国画的美学价值。

当时积极吸收西方绘画技巧,对中国绘画之颓唐进行进攻的称为“革新派”;坚持传统根基,珍视传统的乃“保守派”。

在上海、北京、广州各地出现了一批传统的中国知识分子、艺术家纷纷组织团体,以保存国粹、研究传统为宗旨的社团,抵制无限度的西化。

北方最大的是“中国画学研究会”以金城、周肇祥、陈师曾等为代表,其中金城主张“不率不忘,衍由旧章”以承继传统作为变
法创新的基础,进一步加深了对传统中国绘画的认识,得出两宋绘画可与西方绘画媲美的结论。

在此基础上,金城形成了以两宋工致严谨一派为中国绘画“常轨”正脉的艺术主张。

改变了戴熙曾云:“士大夫耻言北宗,马夏诸公不振久矣,余尝欲振北宗,惜力不逮也。

”②陈腐守旧思想。

王一亭评价金城:“新旧冶溶,故步不封”,复古中,金城实质上把它看作是一种以复古为革新的策略。

在“西学东渐”的社会大背景下,保守派在理论和社会活动上不断地给予反击。

陈师曾在1921年发表的《文人画之价值》作为文人画的总结性文章,“宜以本国之画为主体,舍我之短,采人之长”含蓄的表达了创新建立在传统的基础上。

对于以写生为主,表达写实情怀的西化体系加以批判,“抛弃古人的笔法,专意于写生,工则工矣,而其如非画何?此照片之所以无价值也,何则?仅有形似而无神韵故也。

”他强调:作画“是性灵的,是思想的,是活动的,不是机械的。


在江南,吴湖帆、潘天寿立场坚定的维护中国传统,吴湖帆针对明清写意画学衰颓倾向提倡宋元的规整,用唐宋的设色弥补南派的缺陷,追求在艺术表现力上的完美。

潘天寿对写意推崇备至。

黄宾虹一直徜徉在临摹和研究传统文化中,他以“朝斯夕斯,终日伏案”的态度研究古人,兼收并蓄,“不拘于一家,然后为得,”融会贯通,得宋元“浑厚华滋”成为一代大家。

在传统的青绿设色上有新的突破。

20世纪30年代中期开始,张大千渐用张僧繇的没骨法和北宗惯常的青绿设色法,所作的巨幅长
卷《华山云海图》,张大千自跋:“此卷初师僧舞法,既而略加勾勒,遂似李将军法。

”鲜艳大胆的色彩,既有传统的因素,又有新的变革。

郑振铎曾赞祁良的画:“最长于青绿山水画,尤能摹拟古代名作”。

③画作中浓郁青绿设色代替水墨淡色,浓郁饱满。

三、中国画学研究会的探讨
中国文艺界,“国学保存会、海上题襟馆金石书画会、文明雅集、豫园书画善会、宛米山房书画会、上海书画研究会等金石书画组织”
④等维护传统的画会相继成立,中国画学研究会应运而生。

中国画学研究会于1920年5月成立,研究会由金城、周肇祥、陈半丁、陈师曾等人发起,并得到了北洋政府总统徐世昌的赞助支持。

该会以保存国粹、精研古法、博采新知、与时代进化为宗旨,定期举办展览与作品观摩。

1920年——1942年间共举办十九次展览,是民国时期北方地区规模最大的组织。

1926年改组后中国画学研究会创办《艺林旬刊》两年后改为《艺林月刊》共刊出190期。

改善了坚持传统艺术的团体存在数量多但是没有统一领导组织的
问题,以抗衡西化力量,弘扬国粹。

古物陈列所的建立是金城把古玩真迹推向公众,接地气的一项有意的事件。

由于“内务部古物陈列所”对公众开放,人们得以观摩早期大师的作品,给画家们以很大的启发。

所有馆藏的书画艺术珍品都临以副本予以收藏。

在书画艺术领域,古物陈列所会定期拿出馆藏珍品供青年学员予以临摹,展览时间为“每周或旬、日一换,遇到节日临时做调整、珍品随时更展。

”而且这些馆藏品还是世人
只闻其名未见其身的稀世珍宝。

金城、陈师曾等人都曾到国外留学,国外的游历使他们对西方绘画以及东方的艺术有一个理性的认识,向大众推广传统艺术的时候,采用了西方的展览方式,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传统艺术的文化魅力。

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发展与传承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四、结语
文化保守在激进的思想潮流中保持了中国传统的纯粹性,不能不说是为了中国艺术的民族性做出了积极的维护。

传统的绘画总是在刚与柔,拙与巧,似与不似之间寻找自己的创新性,这也是受到中国哲学的影响,从而形成了国人特有的性格,含蓄的表达方式萦绕在艺术创作中。

以金城和陈师曾为代表的“保守派”在深厚的中国画研究和国学修养的基础上进行革新,在中国画的绘画领域内能够自由变通。

通过这种“变通”的态度将传统绘画一步步推进,保持中国画在形式上和受众的亲和力。

在当时的语境中坚持中国民族绘画语言,就目前来看,保持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纯粹性,使中国传统文化传承有序。

注释:
①张志民.中国山水画的现代性探索.
②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中国美术史教研室编著.中国美术简史(增订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5月版,第285页.
③郑振铎.近百年来中国绘画的发展.见《郑振铎艺术考古文
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
④黄可著.上海美术史札记.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年12月版,,第1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