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与“三大步”励志教育的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积极心理学与“三大步”励志教育

背景:

2017年3月28日,在“三大步”励志教育成都简阳市石桥中学全国现场会上,“三大步”励志教育创始人王军老师作了题为《积极心理学与“三大步”励志教育》的主题报告,首次就积极心理学规律的相关研究及在励志教育中的应用向参会专家及代表进行了阐述。

核心概述:

1.积极心理学是近年来心理学发展史上一大重要进展,其给予学生积极力量和幸福人生目的,产生了革命性的育人力量。

2.积极心理学在“三大步”励志教育中八个方面的典型应用。内容要点:

一、积极心理学规律对教育的革命性贡献:定义幸福的人生目的,给学生以积极力量。

1.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的历史。

从二战开始,心理学(psychology)将研究对象及内容逐步放在了心理问题的研究上,从而形成了一门类似病理学的学科。其研究的内容,比如《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心理障碍,婚姻危机,毒品滥用和性犯罪等(学习焦虑、学习苛求和学习绝望等)。

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领域的一场革命,它从积极的角度研究传统心理学研究的东西。积极心理学关注人的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将幸福定义为生活常态和人生目标,相比之下,“回避”了人的心理问题。大量的行之有效的应用研究,为人们的幸福感提供的直接的技术支持。美国心理学会主席马丁·塞里格曼(Martin E. P. Seligman)即是其创始人之一。

积极心理学很早就被哈佛大学作为公共选修课,并在2006年被评为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目前在美国已有200多所院校开设积极心理学课程。英国、意大利、墨西哥、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大学,从2006年开始,相继开设了积极心理学硕士、博士项目。

2.积极心理学对于个体发展的意义。

(1)提升个体的主观幸福感(个体对已有生活状态的一种肯定态度和欣悦感受);

(2)使个体学会并保持乐观(乐观型解释风格);

(3)使个体形成积极人格。

二、积极心理学在“三大步”励志教育中的典型应用。

1.定义励志教育。

励志教育是依据积极心理学和教育学的基本规律,通过激发和唤醒学生内在的人生追求,帮助学生从积极的角度观察自我、他人和社会,提高对积极因素的领悟能力,以学生外显和潜在的积极力量和积极品质为出发点,以增强学生的积

极体验为主要途径,启迪、塑造并坚定其人生信仰,使其获得生命自觉,让学生用自己的力量成长,用自己的意志战胜挫折,从而达到成人成才和幸福人生目的的教育。

2.制定励志教育教学大纲。

“三大步”励志教育通过对积极心理学6大美德24项积极力量的研究,将其转化为道德认知的内容,并从当下中学存在的德育问题和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切入,制定了励志教育的教学大纲。

3.心理资源和常态累积:每日常态和每周常态。

积极心理学认为,个体存在一定的积极能量积累,这种积累可以理解为一种心理能量,积极的人和消极的人,这种资源会有明显的差异,而心理资源主要为意志和行为提供心理的积极支持。

研究认为,青少年最消耗心理资源的活动是:情绪调节、思想抑制和抗拒诱惑,中国学生更多表现为在“被学习”、“被考试”、“被成长”中和与考试与家长的博弈中的消耗。

心理资源低下或者耗尽的结果是:悲观、抑郁,堕落,失去信心,习得性无助。

“三大步”励志教育的英文名称为“三步积极教育模式”即“Positive Education of 3-step Model”简称“3step PE”。

“三大步”励志教育的核心贡献:对心理资源的常态积累。每日常态:学生励志每日三大步,第一步“读”,集体朗读

励志信(对应于道德情感);第二步“思”,冥想反思并填写成长册(对应于道德情感);第三步“行”,自我评价道德行为。每周常态:1.主题班会课;2.主题活动课;3.全员育人导师制。

4.“三大步”励志教育课题组的核心贡献:习惯养成教育。

关于心理资源,有一个重要的研究,就是习惯与心理资源的关系,研究认为,习惯行为不消耗或消耗极少的心理资源。

习惯,是在潜意识支配下的行为,而反复刺激是改变潜意识的最好方法。一个德育主题,在“三大步”励志教育的德育模式中,持续进行二十一天,每天三次,同样的道德认知内容重复六十多次,大量的重复、高强度的正能量输入,成为学生改掉坏习惯、树立好习惯的强大动力。

5.冥想及在“三大步”励志教育中的应用。

积极心理学认为,冥想是增加心理资源的重要方式,通过冥想,可以调节情绪和注意力,并逐步累积个体的心理资源。实际上,冥想在宗教、气功、太极和瑜伽中有广泛的应用。

“三大步”励志教育中,关于冥想的应用是在第二步,填写成长册(对应于道德情感)之前,主要采取静思冥想。道德情感的反省,是道德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

6.对“学习型”习得性无助的研究及成效。

"习得性无助"是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1967年在研究动物时提出的,他用狗作了一项经典实验,起初把狗关在笼子里,只要蜂音器一响,就给以难受的电击,狗关在笼子里逃避不了电击,多次实验后,蜂音器一响,在给电击前,先把笼门打开,此时狗不但不逃而是不等电击出现就先倒在地开始呻吟和颤抖,本来可以主动地逃避却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这就是习得性无助。

课题组研究认为,学习型的“习得性无助”具体表现为三类心理状态:学习绝望,学习焦虑,学习苛求。

对应策略和成果:用“三大步”做法和课程体系向学生“大剂量”输入积极力量,短时间丰富心理资源,而丰富的心理资源很成功地激发了学生潜能力,成功实现了既定目标,个别学生实现了巅峰体验。

成果:《亮剑高考》教材、系列励志信和课件资源。7.用仪式定义道德认知内容。

集体朗读励志信,给道德认知内容一个定义,增加学生认同度。将对美德的敬重,用“全体起立,挺胸抬头,双手捧信,齐声朗读”的形式进行,通过这种神圣的仪式,给道德认知内容一个定义。中国因梦想而辉煌,人生因梦想而精彩,捧起人生梦想,读出中华精神。

根据积极心理学规律,积极的心理暗示对道德价值内化作用巨大,集体朗读励志信,其形式就是一种积极的暗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