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未来教师培训的一些想法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小学教师培训编者按:

2009年11月25日至12月4日,在长春举办了教育部“国培计划—培训者研修项目”东北师范大学班。在培训班上,东北师范大学校长史宁中教授作为国家数学课标组组长和教材审定组组长,基于组织课标修订和教材审定工作经验,结合具体教学案例,为参训学员做了题为“关于未来教师培训的一些想法”的报告。在报告中所提出的关于教育理念、培训原则、《课标》精神、操作方案等四个问题,值得深思,发人深省。现摘要发表,切盼读者能获新的启迪。

当前,国家非常重视教师培训工作,明年还要加大培训力度,计划拨出五个亿来进行教师培训。国家之所以要加大培训力度,主要是想解决“上好学”的问题。前一段时间,国家花费了很多财力解决“能上学”的问题。从今年开始(总体讲有两三年的时间)要解决“上好学”的问题。解决“上好学”的问题,关键在于校长、在于教师,所以国家对校长和教师的培训加大了力度。最近,

国家正在制定中长期的教育规划,在这个规划中,还会提到对未来教师的培训问题。教师培训不是短期行为,将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而且,规定了每五年必须参加多少培训。

下面我主要从教育理念、培训的原则、如何体现《课标》精神、具体培训操作方案等四个方面来阐述关于未来教师培训的一些想法。

第一,关于教育理念。一名好教师,至少应该具备以下几条:热爱教育事业、有很好的教育理念、学科知识和教学方法。热爱教育事业很重要,一个人能不能做好教师工作,很

重要的在于是不是热爱这项事业。

从事工作有几种形式:一种是有责任

感,另一种则是作为一种谋生手段。其中,责任感非常重要。从表象上看,一个老师好不好,往往看教学方法。其实,教学方法只是一个表象,它的本质还在于教育理念、教学知识。一个人只是热爱教育事业是不够的,还要有教育理念。

过去的教育理念是以知识为本。现在的高中新课标推出以前,我们使用的是教学大纲。我曾主持参加了高中数学大纲1999年版的审定工作。当时,我们关心的主要是两件事,即高中学生在数学方面应该学点什么

和学到什么程度,

这种想法导致了当时的老师们也只关心两个问题,即:应当教哪些内容和应当教到什么程度。因此,过去的教学目标只是以知识技能为核心的一维目标,因此中国的教育形成了一个特色,就是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核心内容的“双基”教育,即基础知识扎实、基本技能

熟练。基础知识包括两方面,即概念的记忆和定理的理解;基本技能就是演算的技能、证明的技能。这种教育

观念直接导致了考试是为了考察规定的内容教师是否教了,学生是否掌

握了。而现在的教育理念应该是以人

为本。一名好教师应该有自己的教育理念,一所学校也应该有自己学校的教育理念。理念可以是不一样的,但是,最核心的内容是不能变的,即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过去以知识为本的教育理念不能说好还是不好,它完全是为了适应经济时代大工业革命

的需要,所以叫培养螺丝钉———它培养的是专门性人才。而现在不一样,现在是后工业时代、是知识经济时

代,人们已无法在学生学校学习时期预测他未来一定做什么工作,这样就需要我们培养的人不是专门性人才,而是适应未来工作的需要、能够终身

学习的人才。

以人为本的理念提的人很多,但解释得还不够。

那么到底什么是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呢?我认为,以人为本的教育应该是尊重的教育和注重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教育。尊重的教育,第一要站在学生的立场思考问题,即由过去重视如何教变为未来重视如何学,而重视学生如何学,就必须站在受教育者这个角度来思考问

关于未来教师培训的一些想法

史宁中

东北师范大学校长总第282期

2010年第1期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

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

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

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

教师发展论坛

3

题。首先,我们要知道教育是什么。很多教科书上都说,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国家意志的体现。但是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和一名中小学教师来讲,这样理解是不够的,这会让学生的学习变得被动。教育还应该是人生存的需要,是人的一种本能。孩子愿意接受教育应该是一种本能,人的本能都是热爱学习、喜欢接受学习的。在这个意义上,没有不愿意念书的孩子,只有不懂得教书的老师,这是根本理念。未来的教育除了要发挥人类学习的本能愿望,更应当充分彰显人和动物在本能学习方面的最大区别。我们要思考,到底应该教给学生什么?这要求我们还要尊重教育规律,注重学生不同阶段的思维特点和理解能力,并在教学中顺应这种规律的发展。接下来谈谈培养学生素质的教育,素质教育现在谈的非常多,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个是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第二个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这两个是素质教育的根本,因为创新人才是在基础教育阶段培养的。过去提出创新人才的时候,认为这都是大学时期或大学以后培养的。其实,创新人才是在基础教育阶段培养的,因为一个在18岁以前没有独立思考过问题的人不会成为创新人才,所以创新人才问题必须从基础教育抓起。创新人才的培养可以概括为: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机遇,而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几乎都是在基础教育阶段培养的。

第二,关于培训原则。培训要逐步落实应用于学科之内,通过学科具体的知识来体现素质教育,来体现《课标》精神。即不仅仅在理念上做文章,也不仅仅在教学方法上做文章,而要深入进去,通过对学科内容的更好的理解,学会站在学生的立场思考问题,所以在培训路径上逐渐从理念到操作,从形式走向实质。而培训方

法是多种多样的,例如:专家报告、实

例分析、现场点评、学员研讨等。学员

研讨是很重要的,一个问题必须经过

本人的思考,我们对学生提出这个要

求,事实上,我们在培训的时候对老

师也提出这个要求,他们必须经过本

人的思考,而促进学员思考最好的方

法就是学员研讨。根据他们的新近所

学和过去已有的经验来一起思考这

些问题,通过讨论来获得一种理念,

获得对知识具体内涵的把握。另外,

未来的培训我们还要注意拓展学员

的视野、丰富评价的方法和加强对教

育教学实践的反思。

第三,关于《课标》精神。《课标》

精神有两条很重要,一个是总体目

标,一个是内容目标。过去的教学大

纲只有总体目标,即基本知识和基本

技能(双基目标),现在又有了体现过

程,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内容目

标。为了更好地体现人的全面成长,

培养创新人才,未来我们还要在基本

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加上学科

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变“双基”

为“四基”。学科的基本思想就是要知

道一个学科研究的最基本的东西是

什么,最基本的思维方法是什么。数

学的本质是研究对象之间的关系,包

括数量关系、图形关系和随机关系。

数学发展所依赖的基本思想是:抽

象、推理、模型。“基本活动经验”就是

对学生进行一种经验的教育、过程的

教育。以知识为本的教育是一种结果

的教育,我们过去的教育教的都是结

果,而没有教给学生智慧。智慧是什

么呢?人的智慧表现于过程,如学生

解题的过程、实验的过程、游戏的过

程,表现在过程中的东西是无法通过

结果教育来实现的,而必须通过过程

的教育,让学生亲身参与、亲身感悟。

过程的教育不仅仅是知识产生的过

程,更应强调学生的参与,帮助学生

学会思考问题。就像康德所说,“所有

的知识都产生于直观,然后进入概

念,最后以理念终止。”而直觉是通过

过程而非结果培养出来的。

第四,关于操作方案。在培训方

案实施中,不要只讲一些脱离实际的

理念,而是要把这个理念落到实处,

这是很重要的。首先,不论教数学的,

还是教语文的教师,都要关注学生的

全面成长。第一,教师要培养学生的

学习兴趣,第二,教师要培养学生良

好的学习习惯,第三,教师要培养学

生良好的身心素质,即活泼开朗、能

与他人合作,能宽待包容他人。这三

点所有的教师都能教——

—无论是语

文教师还是数学教师,通过讲课、通

过言传身教来教给孩子们。其次,体

现以人为本,要实现从如何教到如何

学的转变,要关注、研究学生的学习

过程,包括:理解的过程、思考的过

程、发表想法的过程,帮助学生积累

基本活动经验,培养学生的教学直

观。此外,还有要站在学生的立场思

考问题,不能挫伤学生的思考热情,

教学过程中启发学生思考,与学生一

起思考。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讲课

不一定要有多精彩,因为教学的目的

不是为了表现老师自己的精彩,而是

为了启发学生的思考,根本出发点是

从教师教变为学生学。我们不能只教

给学生规定性的东西,而应让学生自

己学会思考和判断。我们教会学生思

考,在某种程度上便奠定了学生学习

的信心。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

从如何教到如何学的转变,关键在于

把握核心教学内容,探索教学内容可

能的教育价值以及实现教育价值的

途径。▲

(此文为报告录音摘要整理稿)

总第282期

2010年第1期

教师发展论坛4

中小学教师培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