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侧倾计算
侧倾中心高度计算

侧倾中心高度计算
侧倾中心高度(Roll Center)是汽车悬挂系统设计中的一个重要指标,它用来描述车辆发生侧倾时重心高度的变化情况。
侧倾中心高度的计算方法因车辆的结构、悬挂系统类型和参数不同而略有不同,一般来说有以下几种常见的计算方法:
1. 几何法计算
几何法计算侧倾中心高度的方法比较简单,其中最直接的方法是采用三角函数法进行计算。
首先需要测量车辆的底盘高度、车身高度、前后轮距以及前后悬挂各自的斜率,然后根据三角函数计算得出侧倾中心高度。
2. 悬挂运动法计算
悬挂运动法计算侧倾中心高度的方法适用于采用独立式悬架的车辆。
该方法需要先建立车辆的模型,然后进行悬挂运动仿真,最终得出侧倾中心高度。
3. 基准线法计算
基准线法计算侧倾中心高度的方法比较简单,它是通过将车辆侧倾后的基准线作为参考线进行计算。
该方法需要先确定车辆侧倾后的基准线,然后在基准线上测量车轴与悬挂系统之间的距离,最终得出侧倾中心高度。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计算方法得出的结果可能会有所不同,因此在实际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计算方法,并对计算结果进行合理的检验和修正,以确保车辆的悬挂系统设计满足要求。
HQ6112A15型客车底盘悬架侧倾计算

设计计算 D
DES IGN AND CALCULATION
B209 龙门刨床的技术改造
岑其 (慈溪市汇丽机电有限公司,浙江 慈溪 315333)
摘 要:针对老式 B209 型龙门刨床存在的各种问题,对其进行了技术改造,将其改造成龙门铣床。文中重点介绍了改
造内容及改造效果。
关键词:龙门刨床;龙门铣床;技术改造
收稿日期:2006- 10- 24
机械工程师 2007 年第 2 期 111
L
Gu·1 h1+Gu·2 h2 B2
(7)
!s2=
△G!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b+△G!2c G!2
·B2=0.042rad=2°24′25″
考虑轮胎径向变形所产生的侧倾角为:
(11)
悬挂质量的横向力对侧倾轴之距,引起后轴内、外轮 之间载荷再分配
!w2=
△G!2E Cw·B2
=6.42- 3rad=0°22′04″
(12)
承性,车长 11m、轴距 5.7m 不变,并仍采用 6120QK 型发
动机;而离合器新采用了双片干式液压操纵气助力形式;
变速器采用了全同步器五十铃型;前桥、后桥、传动轴、车
架、制动系等均采用斯太尔型;悬架系、排气系采用了国
家科技攻关项目客车(JT6120 型)结构形式。整车经试制、
使用,效果尚佳。本文仅就对该车型不加装横向稳定杆的
×h2l1+h1l2 L
× Gu·1 h1 Gu·1 h1+Gu·2 h2
×1 B1
=4659.2 N
(1)
悬挂质量的横向力对侧倾轴之距,引起前轴内、外轮
之间载荷再分配:
" # △G!1b=Gs
u g
车辆侧倾角计算

车辆侧倾角计算车辆侧倾角是指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由于转弯、加速、制动等力的作用,车身向一侧倾斜的角度。
它是衡量车辆稳定性和操控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车辆侧倾角过大会影响行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因此正确地计算和控制车辆侧倾角具有重要意义。
车辆侧倾角的计算可以通过传感器或倾斜传感器来实现。
传感器通过测量车身的倾斜角度,将数据传输给车辆控制系统,从而实现对车辆侧倾角的监测和控制。
倾斜传感器通常安装在车辆的底盘或车身上,可以实时地检测车辆的侧倾情况。
车辆侧倾角的计算涉及到多个因素,包括车辆的重心高度、悬挂系统、车身结构等。
重心高度是影响车辆侧倾角的主要因素之一,重心越高,车辆侧倾角越大。
因此,车辆制造商通常会通过降低车身高度、调整悬挂系统等方式来降低车辆的重心,以减小车辆侧倾角,提高行驶的稳定性。
除了车辆自身因素,车辆侧倾角还与外部环境和行驶状态相关。
例如,在转弯时,车辆由于惯性作用会向外侧倾斜,侧倾角会相应增大;而在行驶过程中,由于地面的不平坦或突然转向等因素,车辆侧倾角也会发生变化。
因此,在计算车辆侧倾角时,需要考虑这些因素的综合影响。
车辆侧倾角的计算对于车辆的操控性和行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侧倾角过大会导致车辆失去平衡,增加翻车的风险;而侧倾角过小则可能影响车辆的操控性和行驶稳定性。
因此,车辆制造商在设计车辆悬挂系统和车身结构时,会根据车辆的使用情况和设计要求来合理计算和控制车辆的侧倾角。
为了有效控制车辆侧倾角,驾驶员也需要具备一定的驾驶技巧。
在行驶过程中,尽量平稳地转弯、制动和加速,避免突然的动作和剧烈的变道,从而减小车辆的侧倾角。
此外,合理选择车辆的速度和行驶路线,避免行驶在过于崎岖的道路或弯道过多的路段,也可以有效降低车辆的侧倾角。
车辆侧倾角是衡量车辆稳定性和操控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合理计算和控制车辆的侧倾角,可以提高车辆的行驶稳定性和安全性。
车辆制造商和驾驶员应共同努力,从车辆设计和驾驶技巧上入手,减小车辆的侧倾角,保障道路行驶的安全。
汽车最大侧倾稳定角的简化计算

汽车最大侧倾稳定角的简化计算作者:汪祖国来源:《汽车科技》2014年第02期摘要:汽车最大侧倾稳定角直观地反映了汽车的侧倾稳定性能,是影响汽车行车安全的一个重要指标。
本文对国内外在汽车静态侧倾稳定性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概括和总结,归纳了当前在汽车最大侧倾稳定角测量及计算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考虑悬架及轮胎变形的汽车静态侧倾简化模型,通过理论推导得出通过汽车质心高度计算汽车最大侧倾稳定角的公式,提出了一种考虑汽车悬架及轮胎变形时通过汽车质心高度换算最大侧倾稳定角的测量计算方法。
关键词:汽车侧倾稳定性;质心高度;侧倾稳定角中图分类号: U467.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5-2550(2014)02-0033-05目前我国对汽车侧倾稳定性的评价主要通过实际测量最大侧倾稳定角进行确定,但是实际测量存在较大的劳动强度和一定的翻车风险。
另外企业进行自主开发试验往往也不具备相应的实验条件。
因此寻求一种有效的计算侧倾稳定角的方法仍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国内外对汽车侧倾稳定角的计算方法按所建数学模型的不同通常可分为两种:一是将汽车整体作为一个刚体考虑,最简单的方法莫过于按照公式进行计算:(1)该公式在各类汽车研究文献中都是把它作为最简化、最基本的一个计算公式。
日本TRIALS 2-1971《机动车最大侧倾稳定角试验方法》中所采用的方法即是将汽车整体作为一个刚体考虑的结果。
该方法与采用公式(1)相比,原理一样,只是还考虑了以下两个因素:(1)质心位置的左右偏移对汽车向左向右侧倾的影响;(2)各轴轮距的不同对侧倾稳定性的影响。
当汽车质心位置处于汽车纵向对称平面上且各轴轮距一样时,则两种方法结果相同。
从公式可以看出,只要质心高度已知,其余参数非常容易获取,计算也相当简单。
但是这两种方法存在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没有考虑汽车悬架系统和轮胎刚度对汽车侧倾稳定性的影响。
因此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差异,只适用于估算。
运油半挂车的侧向稳定性计算

运油半挂车侧倾稳定性计算A :运油半挂车空载质心高度计算:广燕牌9400GYY 运油半挂车整备质量M 为10180KG ,各总成件质量及对应质心高度 分别如下:以上总成件质量及对应质心高度均经过严格计算,外购件现场过磅称重,各数据已做保守圆整处理。
则该半挂车空载质心高度H 为: H=(Σm*h )/M=(4990*2250+1210*970+220*500+100*525+110*950+1380*550+720*605+1320*550+130*610)/10180=1440 mm式中:M —— 总质量m i —— 各总成及零部件质量 h i —— 各总成及零部件质心高度B :运油半挂车侧倾稳定性计算:已知:本运油半挂车三根车桥的轮距及轮胎宽度均相同;轮距T N ---1.84m ;并装轮胎宽度MA---0.639m ;1. 根据6.2.1.2,并装轮胎车轴组的理论抗倾轮距: 22MA T T Ni i +==22639.084.1+ =1.95m2. 悬架装置侧倾刚度:已知:F GVi -着地点的轮胎垂直方向线性刚度,5500 kN/m 22i GVi DGiT F C ⨯=295.155002⨯==10457 kNm/rad3. 着地点计入地面倾斜作用的等效的侧倾刚度:已知:H N —簧上重量重心的高度,2.3m m i —着地点悬架滚动轴线名义高度,0.55m 2⎥⎦⎤⎢⎣⎡-⨯=i N N DGiDGMi m H H C C255.03.23.210457⎥⎥⎦⎤⎢⎢⎣⎡-⨯==18055 kNm/rad4. 轮胎侧倾刚度:已知:F RVi -着地点轮胎垂直方向线性刚度,10000KN/m22i RVi DGiT F C ⨯=295.1100002⨯==190125. 着地点的复合侧倾刚度: DRiDGMi DRiDGMi DRESi C C C C C +⨯=19012180551901218055+⨯== 9260 kNm/rad 6. 轮子离地时虚拟车辆侧倾角度:已知:Ai —第i 个悬架装置负载,22.33kN说明:该运油半挂车为3桥平均负载,由于半挂车后桥总负载6872Kg ,则每付悬挂装置分别负载2290Kg ,即2.29*9.75=22.33 kN DRESiii C T A i ⨯⨯=2φ9260295.133.22⨯⨯==0.0023rad 7. 对于半挂车,牵引销的作用:nT T nii K ∑==1式中:T k —半挂车轮距,单位为米(m )T i —第i 组带有并装轮胎的车轴组的理论抗倾轮距,单位为米(m )由于本半挂车6套并装双胎车轮组的轮距及轮胎宽度均相同,故其理论抗倾轮距也相同,均为1.95m ,则T k =1.95m ;牵引销的侧倾刚度:已知:A k —牵引销座上载重3308KG ,即32.41 kN4⨯=K DRESK A C= 32.41x4 = 129.64kNm/rad8. 车辆总重:T A = 10180Kg ,即99.8 KN9. 簧下总重:T U = 3410KG ,即33.42 KN ,主要含车轴1380Kg 、轮胎1320Kg 及其他附属装置 10. 有效轮距按:。
关于车辆侧倾稳定性计算法的分析

因此 可 以建 立 模 型 :上面 是 对称 的 刚性 车 身 ,下 面是 两对 分 别是 线 刚度 系数 为K的 (悬 挂 )弹 簧 l和 线 刚度 为 的 (轮 胎 )弹 簧 2。串联 合并 弹簧 系数设 为K ,如 图1N示 。
图1 等效 弹簧模 型
2.3 侧倾角刚度的推算 2.3.1 悬 挂 的侧 倾 角 刚度 定 义
2 对模拟计算判定法的理论建模
2.1 基 本 条 件 的假 设 …
a.车 轴侧 倾 中心设 定 于地 面 :模 拟等 效准 静态 地 面侧翻 。 b.假定 车 身 结构 是 刚性 的 :车身 部 分无 变形 ,且 不影 响 质心 偏 移 。 c.车辆 具有 对纵 向 中心线 的对 称性 :简化 左右 对称 ,车 辆质 心 在 对称 面上 。 d.轮 胎 和 悬 挂 的 负 载 与 变 形 关 系 是 线 性 的 :模 拟 准 静 态 侧
中图分类号 :U467.1 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者 :褚观耀 ,男,1986年 生 ,助理工程 师,现从事整车检 测与研 究工作 。
1 前 言 2012年 9月 1日 ,GB 7258—2012 《机 动 车 运 行 安全 技 术 条件 》
翻 ,有效 简化 准静态 时轮 胎和悬挂 的 变形特性 ,不影 响计 算结果 。 e.忽略 悬挂 水平 方 向的变 形 :不考 虑悬挂 水平 变形 的影 响 。
2.2 建立等效简化模型 由基 本 条 件 假 设 后 ,轮 胎 和 悬 挂 的 负 载 与 变 形 关 系 是 线 性
车辆倾覆性计算公式

车辆倾覆性计算公式车辆倾覆性是指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发生侧翻或翻滚的可能性,是评价车辆稳定性和安全性的重要指标。
在设计和制造车辆时,需要对车辆的倾覆性进行计算和评估,以确保车辆在各种路况和工况下都能够保持稳定性和安全性。
下面将介绍车辆倾覆性的计算公式及其相关内容。
车辆倾覆性计算公式可以分为静态稳定性计算和动态稳定性计算两种情况。
静态稳定性计算是指在车辆静止状态下对车辆的稳定性进行评估,动态稳定性计算是指在车辆运动状态下对车辆的稳定性进行评估。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两种情况下的计算公式。
静态稳定性计算公式:在静态稳定性计算中,车辆的倾覆性可以通过车辆的重心高度、重心位置和轴距等参数来进行计算。
一般来说,车辆的重心高度越低、重心位置越靠近车辆中心线、轴距越大,车辆的倾覆性就越低。
静态稳定性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F = (W h) / (b g)。
其中,F表示车辆的倾覆系数,W表示车辆的重量,h表示车辆的重心高度,b 表示车辆的轴距,g表示重力加速度。
通过这个公式,可以看出车辆的倾覆系数与车辆的重量、重心高度和轴距有关。
在设计和制造车辆时,可以通过调整车辆的重心位置和轴距来降低车辆的倾覆系数,从而提高车辆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动态稳定性计算公式:在动态稳定性计算中,车辆的倾覆性可以通过车辆的侧向加速度、转向角速度、横摆角等参数来进行计算。
一般来说,车辆的侧向加速度越大、转向角速度越大、横摆角越大,车辆的倾覆性就越高。
动态稳定性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F = (m a) / (h g)。
其中,F表示车辆的倾覆系数,m表示车辆的质量,a表示车辆的侧向加速度,h表示车辆的重心高度,g表示重力加速度。
通过这个公式,可以看出车辆的倾覆系数与车辆的质量、侧向加速度和重心高度有关。
在设计和制造车辆时,可以通过减轻车辆的质量、降低车辆的侧向加速度和降低车辆的重心高度来降低车辆的倾覆系数,从而提高车辆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综上所述,车辆倾覆性的计算公式可以帮助设计和制造车辆时对车辆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进行评估和优化。
车辆侧倾动力学模型推导

车辆侧倾动力学模型推导
车辆侧倾动力学模型的推导过程较为复杂,下面是一个简化的推导过程:
假设条件:
- 推导公式中一律为车身坐标系,并采用右手系;
- 前轮转角$\delta$较小。
推导过程:
轮胎侧偏力与侧偏角的关系为:
$F_y=k_y\delta$
其中,$F_y$为轮胎侧偏力,$k_y$为轮胎侧偏刚度,$\delta$为侧偏角。
当车辆发生侧倾时,车身会相对地发生侧向倾斜,使法向力在左、右轮间重新分配,影响着弹性轮胎的侧偏特性,还引起前轮定位参数发生变化以及侧倾转向,从而影响汽车稳态及瞬间转向特性等。
车辆侧倾动力学模型的建立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并且需要进行大量的实验验证和参数调整。
如果你需要更详细的信息,建议你咨询相关的汽车工程专家或者查阅相关的学术文献。
虚拟轴在三轴车侧倾计算中的应用

虚拟轴在三轴车侧倾计算中的应用李晓雷;李佳;冯秀将;付尊亮;黄接银【摘要】三轴车进行侧倾计算时比较困难.为了方便三轴车的侧倾计算,现提出一种利用虚拟轴对三轴车进行简化的方法.【期刊名称】《客车技术与研究》【年(卷),期】2019(041)002【总页数】3页(P42-43,56)【关键词】虚拟轴;三轴车;侧倾计算【作者】李晓雷;李佳;冯秀将;付尊亮;黄接银【作者单位】江西凯马百路佳客车有限公司,南昌330013;江西凯马百路佳客车有限公司,南昌330013;江西凯马百路佳客车有限公司,南昌330013;江西凯马百路佳客车有限公司,南昌330013;江西凯马百路佳客车有限公司,南昌33001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62.3+3二轴车侧倾理论计算比较简单,《汽车设计》上都有介绍[1]。
而三轴车侧倾理论计算文献相对较少,有些文献中的计算公式又出现了差错。
为了更好地解决三轴车的侧倾理论计算,现提出采用虚拟轴法对三轴车进行理论分析。
1 悬架侧倾中心的确定JXK6140DC3双层客车在开发时前、中、后悬架均采用V型推力杆的布置方案,如图1所示。
车辆转弯时侧向力引起整车侧倾,车轮上的侧向力以拉伸和压缩力的形式作用于上下V型推力杆上。
1) 前悬架。
上V型推力杆的虚拟作用点[2](类似于杆系运动分析中的“瞬时中心”)位于轴前的B点(两杆延长线交点,后面相同),下V型推力杆的虚拟作用点位于轴后的A点。
上下V型推力杆均围绕各自的虚拟作用点旋转,这两个虚拟作用点的连线就构成了前悬架的侧倾轴线[3]。
为了确保轴上的力矩平衡[4],A、B两点所受侧向力分配与前轴中心到A点的长度及到B点的长度成反比。
A、B两点距地面的高度不同,A、B两点在轴中心线上的合力一定在连接A、B两点的直线上,此直线与通过轮心的横向垂直面的交点O1就是前悬架的侧倾中心[5]。
2) 中悬架。
中悬架对应驱动桥,驱动桥悬架下推力杆为平行对称布置,上推力杆为V型布置。
最大侧倾角计算报告

最大侧倾角计算报告最大侧倾角计算报告一、概述最大侧倾角是指车辆在行驶时,通过转向或其他外力作用,使车辆左右轮产生不同程度偏转,最大的偏转角度即为最大侧倾角。
计算最大侧倾角可以帮助车主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车辆行驶特点,从而掌握正确的行驶姿态和驾驶技巧,提高行驶安全性。
二、最大侧倾角的计算公式最大侧倾角是通过计算车辆悬挂系统的角度,以及车辆重心所产生的滚转力矩来计算的。
计算公式如下:最大侧倾角=arctan((w*H)/(2*Fz*b))其中,w为车辆重量,H为车辆重心高度,Fz为轮胎垂向载荷,b为轮距。
三、最大侧倾角的影响因素1.车辆重心高度:车辆重心越高,最大侧倾角就越大。
2.轮距:轮距越大,车辆的稳定性越高,最大侧倾角就越小。
3.车辆重量:车辆重量越大,最大侧倾角就越大。
4.轮胎垂向载荷:轮胎垂向载荷越大,最大侧倾角就越小。
四、如何减小最大侧倾角1.降低车辆重心高度:可以通过改装车身结构、更换减震器等方式来降低车辆重心高度,从而减小最大侧倾角。
2.使用更宽的轮胎:通过使用更宽的轮胎,可以增加轮胎垂向载荷,从而减小最大侧倾角。
3.调整车辆配重:通过调整车辆前后配重比例,可以降低车辆重心高度,从而减小最大侧倾角。
4.驾驶技巧:掌握正确的驾驶技巧,例如在转弯前适当减速,避免急刹车等,也可以减小最大侧倾角。
五、注意事项1.最大侧倾角的计算并不完全准确,实际行驶中还有其他因素会影响车辆的稳定性。
2.车辆重心高度的改变需要谨慎,过低的重心会影响车辆通过性和舒适性。
3.更换轮胎时需要谨慎选择,选择过宽的轮胎会影响车辆通过性和燃油经济性。
结论:最大侧倾角的计算对车主掌握车辆行驶特点和驾驶技巧非常有帮助,但需要结合实际行驶情况和安全性来综合考虑。
车辆倾覆性计算公式

车辆倾覆性计算公式在交通事故中,车辆倾覆是一种严重的事故类型,可能会导致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因此,对车辆倾覆性进行准确的计算和评估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车辆倾覆性计算公式,并探讨其在交通安全领域的应用。
车辆倾覆性是指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发生侧翻或翻滚的可能性。
通常情况下,车辆倾覆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车辆的重心高度、转弯半径、车速、路面摩擦系数等。
为了准确评估车辆倾覆性,可以采用以下公式进行计算:F = (M g h) / (l r)。
其中,F表示车辆倾覆力矩,M表示车辆的质量,g表示重力加速度,h表示车辆的重心高度,l表示车辆的轮距,r表示车辆的转弯半径。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看到车辆倾覆性与车辆的质量、重心高度、轮距和转弯半径等因素有关。
一般来说,车辆的重心越高,倾覆性越大;车辆的质量越大,倾覆性越小;轮距越宽,倾覆性越小;转弯半径越小,倾覆性越大。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这个公式来评估不同车辆的倾覆性,并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例如,对于重心较高的车辆,可以加强车辆的稳定性设计,增加车辆的轮距,减小车辆的转弯半径等,以降低车辆的倾覆性。
对于质量较大的车辆,可以加强车辆的结构设计,提高车辆的稳定性等,以降低车辆的倾覆性。
此外,车辆倾覆性计算公式还可以用于交通安全管理和交通规划中。
通过对不同道路和交叉口的转弯半径进行评估,可以确定哪些地方存在较大的车辆倾覆风险,从而采取相应的交通管理措施,提高交通安全水平。
同时,对不同车辆类型的倾覆性进行评估,可以为交通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合理规划道路和交叉口的设计。
总之,车辆倾覆性计算公式是交通安全领域的重要工具,可以帮助我们准确评估车辆的倾覆风险,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通过科学的计算和评估,可以有效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率,保障交通安全,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车辆倾覆性的计算和评估工作,不断完善相关的理论和方法,为交通安全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货车翻转结构受力计算公式

货车翻转结构受力计算公式货车是一种用于运输货物的大型车辆,通常承载着重量巨大的货物。
在运输过程中,货车可能会面临各种外部力的作用,其中包括侧倾力。
当货车在行驶过程中遭遇侧倾力时,可能会导致翻车事故,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因此,对货车翻转结构的受力计算显得尤为重要。
在进行货车翻转结构受力计算时,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车身结构、车辆载荷、外部环境等。
其中,最主要的受力因素是侧倾力。
侧倾力是指在车辆行驶过程中,由于路面不平或者转弯时的离心力等原因,使车辆产生侧向倾斜的力。
这种力的作用会导致车辆产生侧倾,进而可能引发翻车事故。
为了对货车翻转结构进行受力计算,我们需要首先确定侧倾力的大小。
侧倾力的大小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车辆的重心高度、车辆的速度、路面的情况等。
一般来说,侧倾力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侧倾力 = 质量重心高度 sin(侧倾角)。
其中,质量是指车辆的总质量,重心高度是指车辆重心距离地面的垂直高度,侧倾角是指车辆侧向倾斜的角度。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初步估算出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可能受到的侧倾力。
在确定了侧倾力的大小之后,我们就可以进行货车翻转结构的受力计算。
在进行受力计算时,需要考虑车身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
一般来说,货车的车身结构是由车架和车厢组成的,而车架是承受侧倾力的主要结构。
在进行受力计算时,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公式来计算车架的受力情况:M = F h。
其中,M是指车架所受的弯矩,F是指侧倾力,h是指车架的高度。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初步估算出车架在受到侧倾力作用时所承受的弯矩大小。
除了车架的受力情况,我们还需要考虑车辆的稳定性。
在进行货车翻转结构受力计算时,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公式来计算车辆的侧倾稳定性:K = (h / b) tan(φ)。
其中,K是指车辆的侧倾稳定系数,h是指车辆的重心高度,b是指车辆的轴距,φ是指车辆的侧倾角。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初步估算出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侧倾稳定性情况。
罐式车侧倾角计算过程和计算方法

罐式车侧倾角计算过程和计算方法
对罐式运输车侧倾稳定角计算时重点考虑质心位置转移的影响。
为此,我们首先假设按通用类车辆计算出初始侧倾角θ0,同时根据容积几何形状和液位可以计算出流体质心的偏移量δ1,根据新的质心位置和悬架刚度可以计算出因质心转移而造成的车辆倾斜。
在此基础上按上述方法反复计算,直至新的质心转移量衰减到足够小而不至于引起左右悬架的倾斜为止。
此时确定的整车质心位置就是车辆的理论质心,而其到最近一侧车轮中心的距离就是车辆侧倾的理论轮距。
在这种状态下计算出的侧倾角θ既是车辆的理论侧倾角,再减去3°的修订值,得出最终的车辆侧倾稳定角α。
如图所示
根据GB7258 2012版要求,满载状态下最大侧倾角应大于等于23度。
上述计算比较繁琐。
根据实际经验,初始侧倾质心转移对车辆引
起的倾斜最大,二次到N次震荡过程引起的车辆倾斜极小,质心偏移量不超过初始偏移量的20%,因此可在初始偏移量的基础上乘1.2的系数即可确定最终整车的质心位置,进而计算出车辆侧倾稳定角α。
对搅拌车还要考虑旋向引起的质心偏移。
汽车侧倾计算

前悬架刚度K 800N/mm 前悬架板簧中心距d 950mm 前悬侧倾刚度Ct 3.61E+05N.m/°前悬侧倾刚度Ct
6.30E+03N.m/rad 后悬架刚度K
12000N/mm 后悬架板簧中心距d
1030mm 后悬侧倾刚度Ct
6.37E+06N.m/°后悬侧倾刚度Ct
1.11E+05N.m/rad 前横向稳定杆侧倾角
刚度KΦ
1.26E+05N.m/rad 后横向稳定杆侧倾角
刚度KΦ
1.77E+05N.m/rad 前悬架总侧倾刚度
1.33E+05N.m/rad 后悬架总侧倾刚度
2.44E+05N.m/rad
侧倾力臂h
500mm 悬上质量
30000Kg 侧向加速度
2m/s^2质心到前轴的投影距
离
3500mm 轴距
5000mm 前侧倾角(计算)
3.88°后侧倾角(计算)
4.93°
钢板弹簧如右图
侧倾计算
悬架为钢板弹簧悬架,汽车侧倾时绕侧倾轴转动悬架侧倾中心为悬架导向杆系合力作用线交点悬上质心到侧倾轴线的距离,具体值按
实际取
纵向多杆导向的悬架,若横向导向和纵向为V 型,则侧倾中心为V杆两斜线的延长线交点。
车身侧倾角

车身侧倾角计算一、非独立悬架的侧倾角刚度侧倾角刚度是指簧载质量所受侧倾力距与其侧倾角的比值,即产生单位侧倾角的侧倾力距。
见图1所示,M为车身侧倾时所受的侧倾力矩(单位:Nmm),其与弹簧所产生的恢复力矩相等;P为弹簧所产生的恢复力(单位:N),K0为单侧弹簧的刚度(单位:N/mm),B为弹簧中心距(单位:mm),Φ为车身侧倾角(单位:rad),它们之间有如下关系M=2P×B/2=PB (1)1P= K0f =K0BΦ(2)2式中f为在力P作用下弹簧所产生的挠度。
将式(2)带入式(1)得1M= B2K0Φ2因此悬架侧倾角刚度C为M 1C= = B2K0 (单位:Nmm/rad) (3)Φ 2由上式可见悬架的侧倾角刚度与弹簧中心距的平方成正比,增大弹簧中心距可显著提高侧倾角刚度。
二、横向稳定杆的侧倾角刚度1、对图2所示横向稳定杆的侧倾角刚度C h按下式计算:3 E I L2C h= ,Nmm/rad (4)2﹝L13-a3+(a+b)2L/2+4L22(b+c)﹞式中E——材料的弹性模量,E=2.1×105 MpaI ——稳定杆的截面惯性矩,mm4πd4I= (5)64d——稳定杆的直径,mmL——横向稳定杆两支撑端点间的距离,mma、b、c、L1、L2等的意义见图2,mm2、对图3所示横向稳定杆的侧倾角刚度C h按下式计算:3 E I L2C h= ,Nmm/rad (6)2L23+L12L+4L22 L三、横向稳定杆的设计根据整车侧倾角刚度的需要,给出横向稳定杆的侧倾角刚度C h后,可利用式(4)或(6)和式(5)求出稳定杆的直径d ,然后要进行应力校核。
1、最大扭转应力τ一般情况下,横向稳定杆的最大扭转应力τ在截面B(见图2、图3)的内侧,其大小与B处的圆角半径R有关。
计算公式如下:16QL2 K'τ = (单位:N/mm2)(7)πd3式中K'——曲度系数4C-1 0.615K'= +(8)4C-4 CC——弹簧指数C=(2R+d)/d (9)Q——作用在稳定杆端点A的力,NC hΦQ= (10)L稳定杆的最大扭转应力τ不应超过700N/mm2,通常为了减小扭转应力,推荐圆角半径R≥1.25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00
30000 2
3500
5000 3.88 4.93
悬上质心到侧倾轴线的距离,具体值按 实际取
mm
Kg m/s^2
mm
mm ° °
悬架侧倾中心为悬架导向杆系合力作用线交点 钢板弹簧如右图
纵向多杆导向的悬架,若横向导向和纵向为V 型,则侧倾中心为V杆两斜线的延长线交点
侧倾悬架板簧中心距d 前悬侧倾刚度Ct 前悬侧倾刚度Ct
后悬架刚度K 后悬架板簧中心距d 后悬侧倾刚度Ct 后悬侧倾刚度Ct
前横向稳定杆侧倾角 刚度KΦ 后横向稳定杆侧倾角 刚度KΦ
800 N/mm 950 mm 3.61E+05 N.m/° 6.30E+03 N.m/rad
12000 N/mm 1030 mm 6.37E+06 N.m/° 1.11E+05 N.m/rad
1.26E+05 N.m/rad
1.77E+05 N.m/rad
前悬架总侧倾刚度
1.33E+05 N.m/rad
后悬架总侧倾刚度
2.44E+05 N.m/rad
侧倾力臂h
悬上质量 侧向加速度 质心到前轴的投影距 离 轴距 前侧倾角(计算) 后侧倾角(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