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环境监测井建井技术要求

合集下载

地下水环境监测井建井技术要求

地下水环境监测井建井技术要求

地下水环境监测井建井技术要求吉林省地下水协会2016年5月10日目录第一章、概论 (1)第二章、规范性引用文件 (4)第三章、环境监测井的设立原则 (5)第四章、设立方法 (6)第五章、监测井建设要求 (8)第六章、监测井材料质量要求 (13)第七章、物探测井技术要求 (15)第八章、抽水试验及样品采集要求 (16)第九章、辅助设施建设要求 (21)第十章、高程测量技术要求 (26)第一章、概论1、监测井意义用钻孔法完成的监测地下水水位、水温、水质变化情况的专用井。

其施工方法和常规水井相似,完井后在井中放置监测仪器,并定时采取水样进行分析测试。

监测井布置在污染源集中区点,在国外已采用水平井大面积测控地下水污染情况。

2、地下水环境监测井分类为准确把握地下水环境质量状况和地下水体中污染物的动态分布变化情况而设立的水质监测井。

地下水环境监测井通常包含井口保护装置、井壁管、封隔止水层、滤水管、围填滤料、沉淀管和井底等组成部分。

按设立目的可分为简易监测井和标准监测井;按井结构可分为单管单层监测井、单管多层监测井、巢式监测井和丛式监测井等。

简易环境监测井简易监测井是为了进行临时性调查,初步确定污染范围和污染物种类所设立的临时性环境监测井。

标准环境监测井标准环境监测井是为了连续、长期对有代表性的地下水点位进行水质监测所设立的长期性环境监测井。

单管单层监测井指在一个钻孔内安装单根井管监测单一目标含水层的监测井。

单管多层监测井指在一个钻孔内安装单根井管监测不同深度的两个及两个以上目标含水层的监测井。

巢式监测井指在一个钻孔中安装多根不同长度井管分别监测不同深度的两个及两个以上目标含水层的监测井。

丛式监测井指在一个监测点(场地、区域)附近分别钻多个不同深度的监测井,每个监测井分别监测不同深度的目标含水层。

井位筛选依据监测任务需要,从现有的各种地下水井中筛选出符合地下水监测要求的井作为地下水环境监测井位使用。

废井依据一定的程序,对失去地下水监测功能的监测井进行回填封闭处理。

住建部 地下水监测工程技术标准

住建部 地下水监测工程技术标准

住建部地下水监测工程技术标准一、监测点布设在地下水监测工程中,监测点的布设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应根据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和地下水状况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监测点的位置和数量。

监测点应具有代表性,能够反映地下水的动态变化。

同时,监测点的布设应遵循经济性原则,尽量减少监测设备的投入和运行成本。

二、监测设备选型与安装选择合适的监测设备是地下水监测工程的关键。

应根据监测项目和监测要求,选择精度高、稳定性好的监测设备。

在安装监测设备时,应确保设备的安装位置和高度符合技术要求,避免设备损坏和监测数据失真。

同时,应加强设备的验收和测试,确保设备性能稳定可靠。

三、数据采集与传输数据采集与传输是地下水监测工程的核心环节。

应建立完善的数据采集与传输系统,确保数据的实时性和准确性。

在数据采集过程中,应定期对设备进行校准和标定,保证数据的可靠性。

同时,应加强数据传输的保密性和安全性,防止数据泄露和被篡改。

四、数据处理与分析数据处理与分析是地下水监测工程的重要环节。

应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提取有用的信息,为地下水资源的评价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在数据处理过程中,应遵循规范化的数据处理流程,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应加强数据处理和分析结果的应用,为地下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五、监测报告编写监测报告是地下水监测工程的重要成果之一。

应根据监测数据和数据处理结果,编写内容完整、表述准确的监测报告。

报告中应包括监测点布设、设备选型与安装、数据采集与传输、数据处理与分析等方面的详细描述和分析结果。

同时,应对监测数据进行趋势分析和预测,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六、监测系统运行与维护监测系统的运行与维护是地下水监测工程长期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

应建立健全的维护管理制度,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

同时,应对监测系统进行定期的校准和标定,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应及时处理各种故障和问题,避免影响监测工作的正常进行。

国控地下水监测站点硬件建设标准

国控地下水监测站点硬件建设标准

国控地下水监测站点硬件建设标准一、引言随着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地下水的监测和保护变得尤为重要。

国家为了保障国民的饮用水安全,成立了国控地下水监测站点。

本文将详细讨论国控地下水监测站点硬件建设的标准,为保障地下水的监测工作提供依据。

二、硬件建设标准2.1 站点选址要求1.应在充分代表区内地下水类型和水质的地点选址。

2.距离可能的污染源和干扰因素的最小距离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3.周边环境应稳定,无市政、工业废水等明显的干扰。

4.车辆交通便利,并保证现场设施正常运行所需的电力供应。

5.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土地使用条件,无争议和纠纷。

2.2 观测井建设2.2.1 常规观测井建设要求1.观测井应垂直、完整,有良好的密闭性和稳定性。

2.观测井深度应符合地下水资源分布情况,以满足监测需求。

3.观测井底部应设置过滤管,以确保水样的代表性。

4.观测井墙面应平整、洁净,内部应做防腐处理,以防止污染。

5.观测井需要有稳定的井盖和井口设施,以保护井内设备。

2.2.2 特殊观测井建设要求1.对于水位观测井,应采用导水管制作井壁,以确保水位观测的准确性。

2.对于水质观测井,应设置专用采样管,以保证取样的准确性。

3.对于水温观测井,应设置专用温度传感器,并采用防护措施,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可信度。

4.对于插入式地下水自动监测仪器,应进行固定,以防止设备被损坏或被移动。

2.3 仪器设备采购和使用要求1.采购的仪器设备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并获得认可的检测机构的认证。

2.仪器设备应能够准确测量地下水位、水质和水温,并具备较高的灵敏度和稳定性。

3.仪器设备应具备自动化采集、存储和传输数据的功能,以提高监测效率。

4.仪器设备应具备远程监测和远程控制的能力,以便及时响应异常情况。

5.仪器设备应有良好的维护保养手册和操作指南,以及及时的技术支持和维修服务。

2.4 数据管理和传输要求1.监测站点应建立完善的数据管理系统,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类、存储和备份。

地下水监测井施工步骤

地下水监测井施工步骤

地下水监测井的建设要求及规范地下水监测井的建设根据《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4―2004)进行,新凿监测井一般在地下潜水层即可,按以下步骤进行:1、用φ110~130mm的钻具钻孔,至潜水层再往下3米.2、用扩孔器或φ170mm的钻具进行扩孔。

3、安装Φ168mm的钢管及Φ60-70mm的PVC管,PVC管底部1米为滤水管,其余为盲水管。

滤水管应安装于水井底端,水井顶端的盲水管上需安装一个10厘米长的管帽。

井的顶端一般超过地面0。

5-1米。

4、为了避免滤料与含水层产生不必要的化学反应干扰地下水的化学性质,选取纯净石英砂(一般40目或60目)作为滤料。

将石英砂注入Φ60-70mm的PVC管和Φ168mm的钢管之间,直至石英砂高出滤水管部分约30cm,然后投入30—40cm高的黄泥土形成一个环型密封圈起隔离作用,再灌入混凝土,以密封地下水监测井.在灌入混凝土的过程中,必须边灌混凝土边拔Φ168mm钢管,直至混凝土灌至孔口位置,留下1。

5m左右钢管(其中地表以上0.5m)于监测井中,最后用混凝土修筑井台,安装井盖,并放置井牌.监测井建成后,需要清洗监测井,以去除细颗粒物质堵塞监测井并促进监测井与监测区域之间的水力连通。

使用专用设备进行洗井,清洗地下水用量需大于5倍井容积。

每次清洗过程中抽取的地下水,要进行pH值和温度的现场测试。

洗井过程需持续到取出的水不混浊,细微土壤颗粒不再进入水井;洗出的每个井容积水的pH值和温度连续三次的测量值误差需小于10%,洗井工作才能完成.完成洗井工作24小时后才能进行地下水样品的采集.在水样采集完毕后,对监测井位置进行水平勘测,并将监测井位置标示在地图上。

施工步骤:滤管选择。

地下水环境监测井现场施工设计方法

地下水环境监测井现场施工设计方法

第三章施工部署3.1施工部署本工程由5眼地下水环境监测井建设、井台、水准点、标志牌建设等组成..为确保工程质量、确保工期;我们采取以下方案措施..由于场地地下水环境以有机物污染为主;监测井管井须由坚固、耐腐蚀、对地下水水质无污染的材料制成;本次选用316L不锈钢作为监测井管材;监测井的深度根据监测目的、所处含水层类型及其埋深和厚度来确定;尽可能超过第一含水层的隔水底板以下0.5;监测井顶角偏斜不得超过1°;监测井井管内径50mm;一径到底;中途不变径..滤水管长度等于监测目的层中含水层总厚度;滤水段透水性能良好;向井内注入灌水段1m井管容积的水量;水位复原时间不超过10min;滤水材料应对地下水水质无污染;监测井目的层与其它含水层之间止水良好;监测井不得穿透潜水含水层下的隔水层的底板;设计动水位以下的含水层段应安装滤水管;反滤层厚度不小于50mm;井身结构详见图3-1成井后应进行抽水洗井;监测井应设明显标识牌;井孔口应高出地面300mm;井孔口安装盖保护帽;孔口地面应采取防渗措施;井周围设置4根警示柱..图3-1井身结构示意图3.2施工准备3.2.1人员动员周期接到业主开工通知后将利用三天时间进行施工总动员;首先由项目部经理召集各部门和施工队用一天时间进行管理层的施工动员;其次由各部门负责人和施工队长用两天时间对其管辖范围的管理人员;施工作业班组长及施工人员进行施工动员..动员工作的主要内容:①介绍本次地下水监测的基本情况和建设意义;②讲述有工程的概况和施工特点、施工方法和注意事项;③强化对工期、质量、安全、环保和成本意识教育;④明确该工程创优目标、体系、措施..经过逐级动员;力求做到:①施工动员普及率达95%以上;②全体施工人员了解工程基本情况;清楚施工特点及注意事项;明确施工方法及创优目标;做到心中有数;③提高思想意识;振奋精神;以饱满的热情;高昂的士气上扬;做到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以实际行动按期、优质、安全地完成施工任务..3.2.2设备、人员、材料到场计划根据工程进度安排和建设单位;监理工程师需求;人员物资及设备分期分批进入现场;并根据情况随时加以调整..第一批施工人员和部分先期使用的机械设备;在接到开工通知书后的三天内驻现场;机械设备以汽车运输至施工现场..首批机械设备有一辆指挥车;一辆载重机车及部分测试仪器..进场后主要工作包括:详细了解、调查施工现场、清理场地、修建临时房屋;选择材料供应商;办理有关证件手续;征求建设单位、监理工程师意见及进行工程咨询..第二批施工人员及设备在接到开工通知书后五天内进驻工地;机械设备有一台发电机;一台XY-100型钻机及先期开工应配备的其它大型机械设备;尽快形成规范施工能力;备足配件;进行机械设备测试;设立各种施工作业标志;为工程开工做好一切准备..第三批施工人员和设备根据实际需要在工程全面开展之前及时时入施工现场..3.2.3技术准备第一批施工人员进驻现场后即开始技术准备工作;技术准备分为内业技术准备工作和外业技术准备工作..内业技术准备工作主要包括:①认真阅读;审核施工图纸;学习施工规范;编写审核报告;②进行临时工程设计;③编写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及质量计划并进行技术交底;④编写各种施工工艺标准;保证措施及关键和特殊工序施工方案和作业指导书;⑤结合工程施工特点;编写技术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提供材料采购计划;⑥备齐必要的参考资料;⑦对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外业技术准备工作主要包括:①现场详细调查与地质水文踏勘;②与设计单位办理现场桩撅交接手续;并及时进行复测护与护桩;将测量成果报监理工程师及业主审核批准后再进行施工测量放样;③各种工程材料料源的调查与合格性测试分析并编写试验报告;④各种仪器设备的测试计量和检验;并办理计量合格证书;进行状态标识;⑤施工作业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搜集..技术准备按时间进行分前、中、后三个阶段;前期打基础;中期搞强化;后期抓完善;技术准备工作坚决做到准备项目齐全;执行标准正确;内容完善齐备;超前计划布局;及时指导交底;重在检查落实..3.2.4工地清理施工人员进驻现场后立即开展场地清理工作;严格按照图纸所示及现场实际情况;清理工程征地界范围内阻碍施工的各种建筑物、障碍物以及树杆、树墩、树根等其它杂物..清理场地范围为施工需要最小使用范围..项目经理部积极协助业主办理施工用地的征用、拆迁及渠道停水工作;急用先办;保证工程顺利进行..3.3施工顺序本工程主要为打井工程及标志牌工程..施工顺序如下:钻机进场→钻机整平→挖掘泥浆循环池→钻进→导向管试孔→水文测井→下井壁管→填滤料→洗井→安装水泵→抽水试验→整理资料→提交竣工报告书→竣工验收..第四章施工方案4.1基本思路结合以往经验;拟采用XY-100型钻机施工;其钻孔深度可达100米;且钻进速度快;成井质量好;出水量大;能确保工程质量及工期要求..4.2钻机安装①钻机安装必须布置合理;安装水平、周正、稳固牢靠..②设备安装完毕后;要检查井孔中心;转盘中心;天车三者是否在一条垂直线上..③固定机械底座的螺杆必须符合规格要求;并将带有垫片的防松螺帽拧紧;以防松动..④安装机械传动的皮带轮对正连接;皮带松紧适度;接头牢固;传动系统和运转突出部位必须设置防护罩或防护栏杆..⑤雷雨季节铁塔上必须按有关规定设避雷针..⑥电焊机、电动机及其起动装置的金属外壳和配电盘的金属框架;必须按有关规定设接地或接零保护..⑦安装钻具;安装水笼头;接通高压胶皮管、钻杆和钻头;并将方杆卡于转盘中心..4.3泥浆坑排渣坑的挖掘泥浆坑排渣坑位于钻机前方;本工程挖2m×2m×2m的泥浆坑排渣坑;若离水源过远;供水时间间隔过大;应加挖一个2m×2m×2m的畜水坑;同时应连通泥浆坑排渣坑与井孔的进、排水渠道..4.4钻进4.4.1钻进的一般操作①钻进前;应对钻机进行严格的检查;不得使用磨损严重的转盘补心、钻杆、钻头;同时应对机械进行润滑..②开始钻进时;应轻压、慢转;以防出现孔斜;发现钻机阻力大时;要及时提动钻具..地层由软变硬时;要少加压;由硬变软时;应将钻杆稍提起;再慢慢加压;防止出现钻斜井孔..出现地层变化或发生孔内事故时;提钻时;要准确丈量机上余尺;停钻时;应将钻具提至安全位置或提出孔外;同时保证井孔内水压;必要时循环泥浆;防止井孔坍塌..③监测井井管采用内径50mm;填滤厚度不小于50mm;孔径采用150mm..④凿进至设计深度后;应进行电测井;再结合地层分析;含水层厚度;进行水量初步估计..⑤凿进至设计深度及设计直径后;应用导向管试孔直井;导向管安装在钻头上方;上接钻杆..直井时;边放下钻具;边回转钻杆;同时开动水泵可将孔底稠泥浆和岩屑排出孔外;导向管直井器应轻松放到孔底;方可视为达到设计要求..4.5水文测井采用视电阻率测井顶部梯度和底部梯度电阻率测井、电位电阻率测井、自然电位测井、自然伽马测井;对测井曲线进行现场解译;根据岩芯、岩屑样品进行校核;结合区域水文地质剖面等因素;确定综合解译成果..4.6下井壁管①井壁管:内径Ф50mm;采用316L不锈钢钢管;要求井管圆正垂直;弯曲度符合要求;管口齐平并打坡口..滤水管技术数据:内径Ф50mm;根据测井数据确定滤水器位置及长度;过滤器长度等于监测目的含水层的总厚度..过滤器开孔率在25%~30%..沉降管:直径与滤水管相同;长度5m;管底用钢板焊接封死..②下井壁管采用钢丝绳托盘下管法;为使井管处于钻孔中心;井管需安装扶正器;扶正器安装间隔为10m..③下管前进行冲洗、换浆..冲孔时应将冲孔钻杆下放到孔底;用大泵量冲孔排渣;待孔内岩渣排净后;将冲洗液粘度降低至18~20s;密度降低至1.1~1.15g/cm3..④胶车必须安装水平、周正、稳固可靠;钢丝绳直径不少22mm;无毛刺;缩径现象..⑤下管应缓慢;吊重钢丝绳应松放均匀;速度一致..⑥井壁钢管焊采用对口焊;管口必须平整、水平;吊装好后;必须垂直;使两管口对准吻合;然后四面点焊;防止集中集中烧焊;导致井壁管歪斜;焊接好后;保持自然冷缺;再下入孔内..⑦心绳随井管下入孔内;应保持一定的余量;销钉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受力后不弯曲..4.7滤料的填设自上而下;沉淀管外围用直径0.6~1.2cm球状或扁平状的粘土粒填充;滤水管及上部井管60cm处的外围均需用滤料填实..围填滤料的厚度为50mm;填料时采用循环水填砾法;并多次回填;确保过滤层材料没有架桥;避免出现环状滤层失稳的现象..滤料规格根据钻孔揭露含水层具体情况而定..在过滤层上下部环状间隙使用止水材料进行封隔;使用的材料为膨润土和水泥;采用水泥浆封隔时;在过滤层上方填入至少20cm厚的粒径为0.1~0.2mm的石英砂层作为缓冲层;防止水泥浆通过砾石进入到过滤器和井中..4.8水泵安装本工程拟选用1WZB--35T自吸泵;由钻井队进行安装..4.9洗井及抽水试验洗井采用活塞与压缩空气联合洗井;达到井水中不含有泥浆等管井施工物质;井水无色透明后;对洗井效果进行检验;抽水1h后;检查井水含砂量;含砂量质量比小于1/200000方可认定洗净井合格;洗井合格后;方可进行抽水试验..抽水试验至少进行1个降深的定量抽水试验;抽水稳定时间不少于8h;抽水稳定时间水位变化不超过降深值的1%;涌水量变动值不超过正常流量的5%..最后进行水位恢复观测..抽水试验结束前;对抽出井水的含砂量进行测定;供水管井含砂量的体积比应小于1/200000;5.0封孔用黏土和水泥封孔;在止水顶面上宜投入黏土球至地面下2m;用水泥封井至地面;与井台建设相衔接..5.1井台井口保护筒使用不锈钢材质;井管直径保护筒内径为240mm;井盖中心部分应用高密度树脂材料;避免数据无线传输信号被屏蔽;井口锁头应用异型锁;避免偷盗行为;保护筒高50cm;下部应埋入水泥平台中10cm起到固定作用..警示柱直径4cm;用碳钢材质;长1m;漆成黄黑相间色;其中高出水泥平台0.5m;埋在水泥平台下0.5m..水泥平台为厚15cm;边长为50~100cm的正方形水泥台;水泥台四角须磨圆;并各设置一根警示柱..第五章质量安全保证措施5.1质量保证措施本工程质量目标确保“优良”;施工中将认真贯彻我单位“科学管理、精心施工、信守承诺、持续改进”的质量方针;本着满足顾客要求为宗旨;实现质量承诺为准则;领先行业标准为目标的企业承诺;以对业主和建设方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执行ISO9000质量管理标准;采用先进技术、工艺和设备;制定严格的质量管理计划;实行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质量控制;确保目标实现..5.1.1认真贯彻ISO9000质量管理标准;建立完善的质量体系..5.1.1.1成立以项目经理为主任;总工程师为副主任;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的质量管理委员会;实施工程质量管理工作;质量保证体系见质量保证体系框图..5.1.1.2项目部设质量科;并配备专职质检工程师;施工队设专职质检员;在施工过程中自下而上按照“跟踪检查”、“复检”、“抽检”三个检测等级分别实施检测任务;制定严格的质检程序;实行质量一票否决制..检验质量保证程序..5.1.1.3建立从项目经理、施工队长到操到工人的岗位质量责任制;管生产必须管质量;建立严格的质量考核制度;实行优质优价的政策;将经济效益与质量挂钩..5.1.1.4项目部成立中心试验室;在总工程师的领导下;开展检测检验工作;对现场工艺参数进行控制并及时反馈各种信息;用数据指导施工..5.1.2抓好施工过程的质量管理工作..5.1.2.1成立以总工程师为组长的试验检测小组;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检测..5.1.2.2加强技术培训与技术交流;组织专业技术人员上技术课;讲解各项工程施工要点;关键工序;施工培训不合格者不得上岗..5.1.2.3严格三级质量检验;加强工序质量控制..每道工序完成后;由工班先进行自检;然后由施工队专职质检工程师进行检验;再由项目部质检工程师检查;自检合格后报请监理工程师检查;并做好质量记录;每道工序验收合格后才能转入下道工序施工..5.1.2.4定期组织质量检查与质量分析会;分析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出整改措施;并在施工中认真贯彻执行..5.1.3采取各种技术措施;把好施工质量关..5.1.3.1严把原材料进场关..对于主材如水泥、钢材、管材等应进行抽检复验;不合格产品严禁进场;对于地材如砂子、碎石等应进行试验分析;严格控制其粒径及含泥量不超过设计要求..5.1.3.2严把模板质量关..模板安装应牢固、紧密;选用的脱模剂应确保混凝土外观光洁;混凝土采用一次性连续浇注;减少施工接缝..5.1.3.3坚持施工过程中的试验值班制度..现场应对每车混凝土进行坍落度检查;并有施工记录;混凝土试件强度检测频率应达到规定要求..5.1.3.4混凝土采用拌合站集中拌和;罐车运输;混凝土泵送入仓为主;以确保混凝土的整体施工质量..混凝土浇注时应由熟练工作进行分层布料;严格控制混凝土输送速度;防止漏捣或过振等现象的发生;杜绝混凝土的质量通病..5.1.3.5附属工程砌筑砂浆全部采用机械拌和..5.2安全保证措施5.2.1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安全领导小组;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建立岗位责任制;做到规范施工;安全操作..5.2.1.2强化安全机构;设专职安全员;负责日常安全管理工作..5.2.1.3建立健全各项安全制度及防护措施..A、制定各类机械的运行规则及安全作业制度..B、制定用电安全须知及电路架设养护作业制度;现场电源实施箱式防护;均应设置自动保护装置..C、制定施工现场保安制度..D、执行有关劳动保护法规定的措施..E、健全通讯系统;保证各工地与指挥部、处界之间联络畅通;在事故易发点设专人巡查;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和处理..5.2.1.4深化安全教育;强化安全意识..工作人员上岗前必须进行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牢记“安全第一”的宗旨;安全员应持证上岗..5.2.1.5抓好现场管理;搞好文明施工..易燃易爆品要妥善保管;工程材料须合理堆放;施工信号标示齐备;风水管路、供电线路使用正确..5.2.1.6加强班组建设;选好班组长、安全员;积极执行:“三工、三检”和“周一”的安全活动;集思广益;发现问题;找出隐患;杜绝“三违”;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5.2.1.7认真实施标准化作业;严肃施工纪律和劳动纪律;杜绝违章指挥与违章操作;保证防护设施的投入;使安全生产建立在管理科学、技术先进、防护可靠的基础上..5.2.1.8其他有关的实施性安全规则..A、对机械的操作与管理;严格按照安全细则与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杜绝出现因搅拌、摔落、触电而亡的事故..B、对临时便道做好养护维修;确保晴雨通畅;对司机进行长期的安全教育;避免在运输过程中发生车辆交通事故..C、混凝土拌合站、预制厂设置位置均应高于洪水位标高;不受汛期影响;满足防洪安全要求..D、电焊机要有可靠的接地;焊钳把线要绝缘好..E、个人防护: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凡从事两米以上;无法采取可靠防护设施;高处作业的人员均要系好安全带;从事电气焊、剔凿等作业的人员要使用面罩或护目镜;特种人员持证上岗;并佩戴相应的劳动保护用品..F、临时用电安全:临时配电线路按规范架设整齐..架空线采用绝缘导线;不采用塑胶软线;不能成束架空敷设或沿地面明显敷设;施工机具、车辆及人员应与线路保持安全距离;如达不到规范规定的最小距离时;采用可靠防护措施..变压器、配电箱均搭设防护棚及设置围档..施工现场所用的220V电源照明;按规定布线和装设灯具;并在电源一侧加装漏电保护器;灯体与手柄坚固;绝缘良好;电源引线使用橡皮电缆线;不准使用塑胶线..G、机械安全:对现场所有机械进行安装、使用检测、自测记录;并每周不小于两次的定期检查..5.2.1.9施工现场消防安全建立健全消防保卫管理体系;设专人负责;统一管理;切实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编制有效的消防预案;对义务消防人员组织定期的教育和培训;熟悉掌握防火、灭火知识和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

地下水环境监测井建井技术指南

地下水环境监测井建井技术指南

地下水环境监测井建井技术指南一、建井目的和要求地下水环境监测井是指为了对地下水环境进行监测和采样而钻造的孔洞。

其目的是为了了解地下水环境的污染情况,评估地下水资源的质量,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护地下水资源。

地下水环境监测井建井的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选择适宜的井位:建井位置应选择在可能受到污染的地下水体附近,如化工厂、垃圾填埋场等。

同时应考虑到地下水流动方向,以保证监测井对地下水流动的覆盖范围。

2.符合钻井技术规范:地下水监测井建井应符合国家相应的钻井技术规范,保证井身的垂直度和井径的精确。

3.考虑监测需求:建井时应根据监测需求确定井深和采样井段数量,以保证监测井能够满足后续的采样和监测需要。

4.保护井眼:地下水监测井应有严格的井眼保护措施,防止污染物进入井内。

这包括沉淀层的设置、套管的应用和井筒材料的选择等。

5.标识和记录:每个地下水环境监测井建井完成后都应进行标识和记录。

标识应有唯一编号,并独立保存相关的建井记录和监测数据。

二、建井工艺和流程1.井位选择:根据地下水流动方向和污染源位置,选择适当的建井位置。

2.钻孔前准备:确定井深和钻井方法,并准备相应的钻具和设备。

3.钻孔施工:根据井径和井深要求,采用相应的钻进方法进行钻孔施工。

4.沉淀层设置:在钻孔底部设置沉淀层,用以防止井水中的悬浮颗粒物进入井筒。

5.套管安装:根据钻孔的不同岩层情况,选择合适的套管类型和长度,并进行安装。

6.井筒保护:为了避免井筒塌方、滑坡等安全隐患,需要进行井筒的支护和固结。

7.井眼设置:在井筒顶部安装井眼,用以保护井眼免受外界污染。

8.井斜插管和标识:根据需求,在井筒内安装井斜插管,并为井眼设置唯一编号和标识。

9.记录和交接:完成建井后,记录相关的建井数据和现场情况,并进行交接。

三、钻井设备和工具1.钻机:选择适宜的钻机,能够满足建井的深度和直径需求。

2.钻具:根据地层情况选择合适的钻具,包括钻头、钻铤、钻杆等。

3.探头和传感器:安装在钻杆上,用于实时监测钻孔的倾斜度和方向。

地下水环境监测井建井技术指南

地下水环境监测井建井技术指南

地下水环境监测井建井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二〇一三年七月目录前言 (1)1 适用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环境监测井的设立原则 (2)5 环境监测井的设计要求 (6)6 环境监测井施工技术要求 (7)7 环境监测井井口保护装置要求 (12)8 环境监测井验收与资料归档要求 (12)9 环境监测井维护和管理要求 (12)10环境监测井废井要求 (12)附录A (1)附录B (20)附录C (22)附录D (29)前言为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落实《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20年),保护地下水环境,规范地下水环境监测井的建设、维护、和废止等,制定本指南。

本指南规定了地下水环境监测井布设方法、建设和废止等要求。

本指南附录A~B为资料性附录。

地下水环境监测井建井技术指南1 适用范围本指南规定了地下水环境监测井的建设、维护、管理和废止等有关要求。

适用于饮用水水源地(补给区)、矿山开采区、工业污染源(工业园区、工业园区外工业污染源及工业废弃场地)、危险废物处置场、垃圾填埋场、石油化工生产销售区、农业污染源(再生水灌溉区、规模化养殖场)、高尔夫球场等区域的地下水调查和监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GB 50021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DZ/T 0181 水文测井工作规范DZ/T 0148 水文地质钻探规程DZ/T 0133 地下水动态监测规程DZ/T 0091 岩心钻探规程HJ/T 164-2004 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CJJ 10-86 供水管井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96 供水管井技术规范DD 2008-01 地下水污染地质调查评价规范HJ610-2011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3 术语和定义3.1地下水环境监测井为准确把握地下水环境质量状况和地下水体中污染物的动态分布变化情况而设立的水质监测井。

河北地下水环境监测点位布设技术规范

河北地下水环境监测点位布设技术规范

河北省地下水环境监测点位布设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国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有关规定,为规范地下水监测点位布设,建立健全地下水环境监测网络,开展地下水环境动态监测,掌握地下水环境质量,防治地下水污染,保护地下水环境,特制订本技术规范。

本标准规定了适用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地下水环境监测点位布设原则、布设要求以及地下水监测井的建设与管理等。

本标准由河北省环境保护厅科技处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省环境科学学会、河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柳领君,于海,韩雪,杜静,马佰衡,赵文英,田军月,崔倩,袁世辉,苏海燕,曹亚明,张明华,齐欧,孙丽,沈绍进,程飞,杜鹏芳,耿媛媛,王婷,白进杰,张洪波本标准由河北省环境保护厅负责解释。

本规范为首次发布,于***年***月***日起实施。

1适用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4地下水环境监测点位布设原则 (5)4.1 总体原则 (5)4.2 分类原则 (5)5地下水环境监测点位布设要求 (6)5.1地下水环境监测点位布设总体要求 (6)5.2地下水环境敏感区安全常态监测点位布设要求 (7)5.3 区域地下水常规监测点位布设要求 (7)5.4地下水重点污染源应急监控区点位布设要求 (8)5.5漏斗区地下水监测点位布设要求 (18)6 地下水监测井的建设与管理 (18)附录A (20)附录B (22)河北省地下水环境监测点位布设技术规范1适用范围本技术规范适用于全省范围内地下水环境监测点位的布设。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HJ/T164-2004 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 610-2011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T338-2007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SL183-2005 地下水监测规范GB/T 14848-93 地下水质量标准GB6816水质词汇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GB 16889-2008 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8-2001 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 50156-2002 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DZ 44-86 城镇及工矿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20年)》(环发〔2011〕128号)《华北平原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环发〔2013〕49号)《关于开展全国地下水基础环境状况调查评估工作的通知》(环办〔2011〕102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08-8-15,2008年10月1日起执行)《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标〔2001〕101号)3术语和定义3.1 地下水groundwater狭义指埋藏于地面以下岩土孔隙、裂隙、溶隙饱和层中的重力水,广义指地表以下各种形式的水。

地下水环境监测井建井技术规范

地下水环境监测井建井技术规范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地下水环境监测井建井技术规范篇一:地下水样品采集技术指南地下水样品采集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二〇一三年七月目录前言................................................. (1)1适用范围................................................. ..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4地下水样品的采集和现场监测 (1)5监测报表格式................................................. . (8)附录a水样保存、容器的洗涤和采样体积 (11)附录b地下水采样参考方法 (13)附录c土壤采样技术 (2)2附录d常见的采样器具及其所适用采样的样品种类 (22)前言为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落实《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xx~2020年),保护地下水环境,规范地下水样品的采集过程,保证地下水样品的代表性,制定本指南。

本指南规定了地下水样品的采集、保存及现场监测质量保证等。

本指南附录a、b、c、d为资料性附录。

地下水样品采集技术指南1适用范围本指南规定了地下水水样采集、保存及现场监测质量保证等内容,适用于地下水型饮用水源地、场地地下水的监测。

2规范性引用文件gb/t14848-93地下水质量标准gb12997水质采样方案设计技术规定gb12998水质采样技术指导gb12999水质采样样品的保存和管理技术规定dz/t0064.2地下水质检验方法水样的采集和保存hj/t164-20xx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dd20xx-01地下水污染地质调查评价规范gbj145土的分类标准当上述标准和规范被修订时,应使用其最新版本。

地下水环境监测井施工设计方案

地下水环境监测井施工设计方案

本工程由 5 眼地下水环境监测井建设、井台、水准点、标志牌建设等组成. 为确保工程质量、确保工期,我们采取以下方案措施.由于场地地下水环境以有机物污染为主,监测井管井须由坚固、耐腐蚀、对地下水水质无污染的材料制成,本次选用316L 不锈钢作为监测井管材;监测井的深度根据监测目的、所处含水层类型及其埋深和厚度来确定,尽可能超过第一含水层的隔水底板以下0.5,监测井顶角偏斜不得超过1°,监测井井管内径50mm,一径到底,中途不变径。

滤水管长度等于监测目的层中含水层总厚度,滤水段透水性能良好,向井内注入灌水段1m 井管容积的水量,水位复原时间不超过10min,滤水材料应对地下水水质无污染,监测井目的层与其它含水层之间止水良好,监测井不得穿透潜水含水层下的隔水层的底板,设计动水位以下的含水层段应安装滤水管,反滤层厚度不小于50mm ,(井身结构详见图3-1)成井后应进行抽水洗井,监测井应设明显标识牌,井(孔)口应高出地面300mm,井(孔)口安装盖(保护帽),孔口地面应采取防渗措施,井周围设置4 根警示柱。

图3—1 井身结构示意图3 。

2 。

1 人员动员周期接到业主开工通知后将利用三天时间进行施工总动员,首先由项目部经理召集各部门和施工队用一天时间进行管理层的施工动员,其次由各部门负责人和施工队长用两天时间对其管辖范围的管理人员,施工作业班组长及施工人员进行施工动员。

动员工作的主要内容:①介绍本次地下水监测的基本情况和建设意义;②讲述有工程的概况和施工特点、施工方法和注意事项;③强化对工期、质量、安全、环保和成本意识教育;④明确该工程创优目标、体系、措施。

经过逐级动员,力求做到:①施工动员普及率达95%以上;②全体施工人员了解工程基本情况,清晰施工特点及注意事项,明确施工方法及创优目标,做到心中有数;③提高思想意识,振奋精神,以饱满的热情,高昂的士气上扬,做到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以实际行动按期、优质、安全地完成施工任务。

地下水监测井施工方案

地下水监测井施工方案

地下水监测井施工方案1. 引言地下水监测井是针对地下水环境的监测和调查所设计的一种设施。

它能够提供地下水位、水质和水温等数据,为环境保护、地质勘探和水资源管理等领域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本文将介绍地下水监测井的施工方案。

2. 施工前准备在开始施工之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以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2.1 资料收集与分析在选址和设计地下水监测井时,需要进行资料的收集与分析。

包括但不限于地质构造、地下水位、水质状况等资料。

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分析,能够确定最佳的监测井的位置、井口形式以及井筒的材料等。

2.2 设计方案制定根据收集到的资料,制定地下水监测井的设计方案。

设计方案需要考虑监测井的井口形式、井筒的材料和尺寸、以及井壁和井孔的防渗措施等。

2.3 材料和设备准备根据设计方案确定所需的材料和设备,并进行采购准备。

常见的材料包括钻杆、套管、滤沙管等,设备包括钻机、泵等。

3. 施工流程3.1 地面工程准备在施工现场进行地面工程准备。

包括场地平整、临时搭建施工基地等。

3.2 井筒钻探根据设计方案,使用钻机进行井筒钻探。

钻机需根据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钻头和钻具,以确保钻探过程的顺利进行。

3.3 井筒套管在钻探完成后,需要将井筒套管到位。

套管的选择需根据设计方案中的要求。

3.4 砂滤层设置在井筒内设置砂滤层,以过滤地下水中的杂质。

砂滤层的厚度和颗粒大小需根据设计方案确定。

3.5 井底管安装在井筒中安装井底管。

井底管常用于测量地下水位,需根据监测目的确定安装位置和长度。

3.6 井口结构建设根据设计方案,建设井口结构,包括井盖、梯子等。

井口结构需保证井口的安全和密封性。

4. 施工质量控制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质量控制措施,以确保施工的质量。

4.1 施工现场管理建立施工现场管理制度,包括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现场卫生等。

4.2 施工记录及监测数据采集对施工过程进行详细记录,并及时采集监测数据。

记录和数据的准确性对于后续的数据分析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2019年地下水环境监测井建井技术规范.doc

2019年地下水环境监测井建井技术规范.doc

地下水环境监测井建井技术规范篇一:地下水样品采集技术指南地下水样品采集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二〇一三年七月目录前言 (1)1 适用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地下水样品的采集和现场监测 (1)5 监测报表格式 (8)附录 A 水样保存、容器的洗涤和采样体积 (11)附录B 地下水采样参考方法 (13)附录C 土壤采样技术 (22)附录 D 常见的采样器具及其所适用采样的样品种类 (22)前言为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落实《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20年),保护地下水环境,规范地下水样品的采集过程,保证地下水样品的代表性,制定本指南。

本指南规定了地下水样品的采集、保存及现场监测质量保证等。

本指南附录A、B、C、D为资料性附录。

地下水样品采集技术指南1适用范围本指南规定了地下水水样采集、保存及现场监测质量保证等内容,适用于地下水型饮用水源地、场地地下水的监测。

2规范性引用文件GB/T 14848-93 地下水质量标准GB 12997 水质采样方案设计技术规定GB 12998 水质采样技术指导GB 12999 水质采样样品的保存和管理技术规定DZ/T 0064.2 地下水质检验方法水样的采集和保存HJ/T 164-2004 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DD 2008-01 地下水污染地质调查评价规范GBJ 145 土的分类标准当上述标准和规范被修订时,应使用其最新版本。

3术语和定义3.1地下水环境监测指通过采集并分析具有代表性的地下水水样,掌握地下水环境质量状况变化趋势及监测点位附近水质动态变化情况。

3.2地下水样品采集指通过使用适当的工具,从地下水监测点位中取(转载于: 小龙文档网:地下水环境监测井建井技术规范)得具有代表性的地下水样品。

4地下水样品的采集和现场监测4.1 采样频次和采样时间4.1.1 确定采样频次和采样时间的原则依据不同的水文地质条件和地下水监测井使用功能,结合当地污染源、污染物排放实际情况,力求以最低的采样频次,取得最有时间代表性的样品,达到全面反映调查对象的地下水质状况、污染原因和规律的目的。

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164-2020

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164-2020

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 164-2020代替 HJ/T 164-20041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地下水环境监测点布设、环境监测井建设与管理、样品采集与保存、监测项目和分析方法、监测数据处理、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以及资料整编等方面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区域层面、饮用水源保护区和补给区、污染源及周边等区域的地下水环境的长期监测。

其他形式的地下水环境监测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引用了下列文件或其中的条款。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6889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8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9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T 4883 数据的统计处理和解释正态样本离群值的判断和处理GB/T 8170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GB/T 14848地下水质量标准HJ 25.2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监测技术导则HJ 168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标准制修订技术导则HJ 494水质采样技术指导HJ 630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技术导则HJ 1019 地块土壤和地下水中挥发性有机物采样技术导则DZ/T 0270 地下水监测井建设规范DZ/T 0308 区域地下水质监测网设计规范SL 58水文测量规范RB/T 214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能力评价检验检测机构通用要求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地下水 groundwater地表以下饱和含水层的重力水。

3.2潜水 phreatic water地表以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以上具有自由水面的地下水。

13.3承压水 confined water充满于上下两个相对隔水层间的具有承压性质的水。

3.4水文地质条件 hydrogeological condition地下水埋藏和分布、含水介质和含水构成等条件的总称。

3.5水文地质单元 hydrogeological unit具有统一补给边界和补给、径流、排泄条件的地下水系统。

地下水监测井建设要求精编版

地下水监测井建设要求精编版

地下水监测井建设要求精编版地下水是珍贵的自然资源,对于水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监测地下水的变化和确保地下水的质量,地下水监测井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是地下水监测井建设的要求。

首先,地下水监测井的建设应遵循科学规划和环境保护的原则。

在确定地下水监测井的位置时,应根据地下水的分布情况和地质条件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

同时,应尽量选择不会影响周围环境的地点建设,并避免对地下水资源和水源地造成潜在的污染和破坏。

其次,地下水监测井的建设应符合相关的技术标准和规范。

在地下水监测井的设计、施工和验收过程中,应参照国家和行业标准,确保监测井的建设符合技术要求。

监测井的设计应合理,施工过程中应采取严密的施工控制措施,确保井筒垂直、井壁稳定和井底密封,以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再次,地下水监测井的建设应合理选择井径和井深。

井径的选择应根据地下水的渗透性和含水层厚度等因素进行合理的确定。

井深的选择应考虑到地下水位的变化范围和不同季节的降水量等因素,以确保监测井能够全面、准确地监测地下水的变化。

另外,地下水监测井的建设应注意井身的防护和标识。

井身的防护主要是为了防止污染和破坏,应设置井盖和井口防护装置,以防止人为因素对井身造成不良影响。

同时,在地下水监测井的附近应设置标识牌和警示符号,以提醒人们遵守保护和利用地下水的相关规定,确保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最后,地下水监测井的建设应建立健全的监测网络和数据管理系统。

在建设地下水监测井时,应考虑到监测网络的布局和覆盖范围,以确保地下水监测的全面性和连续性。

同时,应建立完善的数据管理系统,对监测数据进行及时、准确的采集和分析,以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推动地下水资源的保护和治理工作。

总之,地下水监测井的建设要求涉及到科学规划、环境保护、技术标准、井径井深选择、井身防护和标识、监测网络和数据管理系统等多个方面。

只有在建设过程中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才能够确保地下水监测井的质量和功能的实现,从而提高地下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水平。

地下水环境监测井建井技术指南

地下水环境监测井建井技术指南

地下水环境监测井建井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二〇一三年七月目录前言 (1)1适用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4 环境监测井的设立原则 (2)5环境监测井的设计要求 (6)6环境监测井施工技术要求 (7)7环境监测井井口保护装置要求 (12)8 环境监测井验收与资料归档要求 (12)9环境监测井维护和管理要求 (12)10环境监测井废井要求 (12)附录A (1)附录B (20)附录C (22)附录D (29)前言为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落实《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20年),保护地下水环境,规范地下水环境监测井的建设、维护、和废止等,制定本指南。

本指南规定了地下水环境监测井布设方法、建设和废止等要求。

本指南附录A~B为资料性附录。

地下水环境监测井建井技术指南1 适用范围本指南规定了地下水环境监测井的建设、维护、管理和废止等有关要求。

适用于饮用水水源地(补给区)、矿山开采区、工业污染源(工业园区、工业园区外工业污染源及工业废弃场地)、危险废物处置场、垃圾填埋场、石油化工生产销售区、农业污染源(再生水灌溉区、规模化养殖场)、高尔夫球场等区域的地下水调查和监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GB 50021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DZ/T 0181 水文测井工作规范DZ/T 0148 水文地质钻探规程DZ/T 0133 地下水动态监测规程DZ/T 0091 岩心钻探规程HJ/T 164-2004 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CJJ 10-86 供水管井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96 供水管井技术规范DD 2008-01 地下水污染地质调查评价规范HJ610-2011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3 术语和定义3.1地下水环境监测井为准确把握地下水环境质量状况和地下水体中污染物的动态分布变化情况而设立的水质监测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下水环境监测井建井技术要求吉林省地下水协会2016年5月10日目录第一章、概论 (1)第二章、规范性引用文件 (2)第三章、环境监测井的设立原则 (3)第四章、设立方法 (4)第五章、监测井建设要求 (6)第六章、监测井材料质量要求 (10)第七章、物探测井技术要求 (11)第八章、抽水试验及样品采集要求 (12)第九章、辅助设施建设要求 (16)第十章、高程测量技术要求 (20)第一章、概论1、监测井意义用钻孔法完成的监测地下水水位、水温、水质变化情况的专用井。

其施工方法与常规水井相似,完井后在井中放置监测仪器,并定时采取水样进行分析测试。

监测井布置在污染源集中区点,在国外已采用水平井大面积测控地下水污染情况。

2、地下水环境监测井分类为准确把握地下水环境质量状况与地下水体中污染物的动态分布变化情况而设立的水质监测井。

地下水环境监测井通常包含井口保护装置、井壁管、封隔止水层、滤水管、围填滤料、沉淀管与井底等组成部分。

按设立目的可分为简易监测井与标准监测井;按井结构可分为单管单层监测井、单管多层监测井、巢式监测井与丛式监测井等。

简易环境监测井简易监测井就是为了进行临时性调查,初步确定污染范围与污染物种类所设立的临时性环境监测井。

标准环境监测井标准环境监测井就是为了连续、长期对有代表性的地下水点位进行水质监测所设立的长期性环境监测井。

单管单层监测井指在一个钻孔内安装单根井管监测单一目标含水层的监测井。

单管多层监测井指在一个钻孔内安装单根井管监测不同深度的两个及两个以上目标含水层的监测井。

巢式监测井指在一个钻孔中安装多根不同长度井管分别监测不同深度的两个及两个以上目标含水层的监测井。

丛式监测井指在一个监测点(场地、区域)附近分别钻多个不同深度的监测井,每个监测井分别监测不同深度的目标含水层。

井位筛选依据监测任务需要,从现有的各种地下水井中筛选出符合地下水监测要求的井作为地下水环境监测井位使用。

废井依据一定的程序,对失去地下水监测功能的监测井进行回填封闭处理。

第二章、规范性引用文件对监测井进行施工及监测要符合国家标准GB 50021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DZ/T 0181 水文测井工作规范DZ/T 0148 水文地质钻探规程DZ/T 0133 地下水动态监测规程DZ/T 0091 岩心钻探规程HJ/T 164-2004 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CJJ 10-86 供水管井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96 供水管井技术规范DD 2008-01 地下水污染地质调查评价规范HJ610-2011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第三章、环境监测井的设立原则基本原则(1)环境监测井在建设、使用与废止过程中的基本原则就是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2)监测井位置与监测层位选择应符合地下水监测工作要求。

监测层位一般为浅层地下水,特殊情况下可覆盖深层目标含水层。

(3)以饮用水源、污染源为监测重点。

围绕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与水源地补给径流范围内重要的污染源或潜在的污染源布设监测井。

(4)同时兼顾背景区域与特征污染源区监测。

应在地下水污染源的上游、中心、两侧及下游区分别布设监测井,以评估地下水的污染状况; (5)布设地下水监测井之前,应收集本地区有关资料,并做现场水文地质踏勘与周边地区调查走访。

(6)根据范围与对象不同,水源地及周边地下水宜进行分层监测,水源地的地下水的补给区、主径流带及已识别的污染区为监测重点,监测点可适当加密。

污染源及周边地区地下水水质的监测工作以浅层地下水为主,兼顾有水力联系的深层承压水,在实际操作时,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度调整监测点密度,应以发现污染问题、基本摸清污染情况为原则灵活掌握布点数量与精度。

第四章、设立方法1、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①总体采用网格布点,区域布点方法,优先在污染源区域下游布点,上游、中部稀疏,地下水的补给区、主径流带及已识别的污染区为监测重点,监测点可适当加密。

②以开采层为监测重点,反映地下水总体水质状况,同事兼顾与地下水存在水利联系的地表水,重点监控地下水已污染区段或水质异常区段,充分考虑工业、农业、矿山、城市等活动对地下水水质的潜在影响。

③存在多个含水层时,应在与目标含水层存在水力联系的含水层中布设监测点。

④调查范围小于50km2时,水质监测点至少在7个/层以上,调查范围为50~100km2时,水质监测点至少在10~20个/层以上,调查范围大于100km2时,每增加25km2水质监测点应至少增加1个点/层。

⑤岩溶水地区(特别就是南方岩溶发育地区)监测点的布设重点追踪地下暗河,以地下河系统为单元、按地下河系统径流网(由主管道与支管道组成)形状与规模布设采样点,原则上主管道上不得少于3个采样点,重点支管道上不得少于2个采样点。

并在与地下水有密切水力联系的地表水处,设置1~2个地表水监测点。

2、石油化工生产销售区①在加油站(储油库)场址范围内,尽量靠近埋地油罐与加油岛附近地下水下游方向各布设1口污染源扩散监测井。

每个加油站(储油库)共需布设至少2口污染源扩散监测井。

建议污染源扩散监测井距加油机、埋地油罐的距离不超过10m,且监测井应该避开地下管线及其她地下与地上构筑物。

②若加油站(储油库)场地处于喀斯特岩溶区域:可不用建立监测井,尽量采用区域中经常使用的民井、生产井、泉水以及地下暗河的出口处作为监测点;监测点的数量不少于1个;可以加油站(储油库)地下水上游方向处民井、生产井、泉水以及地下暗河入口等作为背景监测点。

3、工业园区①工业园区上游10~100m范围内,以明显不受园区污染影响的地方布设不少于1个监测点。

②工业园区下游在距离园区边界0~1000m,沿地下水流方向布设地下水监测点不少于3个。

③垂直于地下水流向在工业园区两侧10~200m范围内各布设监测点1个。

④工业园区内部监测点要求10~20个/100km2,若面积大于100km2时,每增加15km2监测点至少增加1个;工业园区监测点总数要求不少于3个。

监测点的布设宜位于主要污染源附近的地下水下游处,同类型污染源布设1个监测点为宜。

⑤以浅层地下水监测为主,如浅层地下水已被污染且下游存在地下水水源地,则在园区内增加1个主开采层(园区周边以饮用水开采为主的含水层段)地下水的监测点。

4、工业园区外工业污染源及废弃场地①背景值监测井应布在地下水上游方向,工业污染区地理边界(厂区边界)外50m处布置1个监测点。

第五章、监测井建设要求5、1监测井井径要求设计钻孔为直孔,孔径≥350mm,井壁管直径≥168mm,具体井径要求按照《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初步设计》执行。

5、2监测井监测层位要求滤水管长度应等于监测目的层中含水层总厚度。

对巨厚(大于30m)含水层可适当减少滤水管长度,减少长度宜不超过含水层厚度的25%。

在多层含水层组中,滤水管应安置在主要含水层部位。

对于多层含水层地下水系统应实行分层监测。

根据当地实际,可采用分层监测井组或一孔多井技术。

有稳定隔水层(或相对隔水层)的多层(组)含水层系统,按层(组)分层监测。

没有稳定隔水层(或相对隔水层)的含水层系统,根据岩性特征,可按一定间隔设置分层监测层。

5、3钻探工艺要求采用回转正循环钻进法取芯时,粘性土与完整基岩平均采取率应大于70%,单层不少于60%;砂性土、疏松砂砾岩、基岩强烈风化带、破碎带平均采取率应大于40%,单层不少于30%。

无岩芯间隔,宜不超过3m。

对取芯特别困难的巨厚(大于30m)卵砾石层、流沙层、溶洞充填物与基岩强烈风化带、破碎带,无岩芯间隔,宜不超过5m,个别不超过8m。

当采用物探测井验证时,采取率可以放宽。

采取率的计算应以实际钻进岩层为准,无充填的溶洞、废矿坑及允许不取芯孔段的进尺,不参与计算;凡从取粉管内捞取的岩粉,不得放入岩芯内计算。

采用反循环钻进连续取芯法钻进时,要及时对地面接收的岩土样进行地层描述与编录,按钻孔设计要求留取缩样,并按要求进行测井。

为提高岩芯采取率,岩芯管长度原则上不超过4m,严禁超管钻进。

软、流缩地层采用钢丝钻头、阀式钻头钻进,提高岩芯采取率。

在供水水源地及其她敏感地段钻探施工,宜采用套管护壁钻进工艺减少井液漏失。

井液中不得添加有毒有害物质。

综合试验钻孔取芯间隔不小于3m,取样按初步设计严格采取。

同一地质时代地层应至少采集1个岩土样。

松散层每个岩土样采集量不少于1kg,基岩岩芯采取率应不低于50%,保证探井揭露的各层土层。

记录各岩土样的采集深度,进行编号,并现场填写“岩土样采集单”。

岩土样应密封、妥善保存,并根据规范要求定名。

钻孔孔斜不应大于1度/100m。

松散层孔壁与管壁的环状间隙不小于100mm,下管时应设扶正器,保证井管位于孔中心。

5、4简易水文观测在监测井土建施工过程中,应进行简易水文地质观测,内容有:初见静止水位、静止水位、恢复水位、孔内水位变化、循环液温度变化、循环液消耗漏失、自流、钻具放空及其她异常观象,并形成纸质材料汇总到原始资料中。

5、5监测井钻探终孔要求当目标含水层(组)为厚度不大于30m的潜水含水层时,应凿穿整个含水层(组);含水层(组)厚度大于30m时,应凿至多年最低水位以下10m处方可终孔。

当目标含水层(组)为厚度不大于10m的承压含水层时,应凿穿整个含水层(组);含水层(组)厚度大于10m时,应凿至该含水层(组)顶板以下不小于10m处方可终孔。

5、6井管过滤器要求当地下水监测目标含水层为松散岩层孔隙水,过滤器所处位置的含水层岩性为中粗砂、砾石、卵石时,采用骨架过滤器或缠丝过滤器;过滤器所处位置的含水层岩性为细砂、粉细砂时,采用填砾过滤器。

当地下水监测目标含水层为基岩裂隙水与岩溶水时,过滤器采用骨架过滤器或缠丝过滤器,若岩层稳定可不安装过滤器。

(1)当地下水监测目标含水层为松散岩层孔隙水,过滤器所处位置的含水层岩性为中粗砂、砾石、卵石时,宜采用骨架过滤器或缠丝过滤器;抽水孔过滤器骨架管孔隙率,应大于15%。

过滤器所处位置的含水层岩性为细砂、粉细砂时,宜采用填砾过滤器。

钢管开孔率为25~30%(开孔率为井管开孔面积与相应的井管表面积的比值,用百分比表示)。

过滤器包网网眼、缠丝缝隙尺寸由含水层的相对密度来确定,具体见下表。

非填砾过滤器进水缝隙尺寸表过滤器,填砾尺寸根据含水介质粒度确定如下:a)当砂土类含水层的η1小于10 时,填砾过滤器的滤料规格,宜采用下式计算: D5O =(6~8)d5O。

b)当碎石土类含水层的d20小于2mm 时,填砾过滤器的滤料规格,宜采用下式计算: D5O =(6~8)d20c)当碎石土类含水层的d20大于或等于2mm 时,应充填粒径10~20mm 的滤料。

d)填砾过滤器滤料的η2值应小于或等于2。

滤料的不均匀系数,即η2 = D60/ D10e)d10、d20、 d60为含水层土试样筛分中能通过网眼的颗粒,其累计质量占试样总质量分别为10%、20%、60%时的最大颗粒直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