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四年级新版地方课程教案——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道廉洁的涵义,学会做一个正直的人;理解廉洁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形成规则意 识、程序意识、自律意识,提高判断能力。
二、人与自然的和谐
•苗述地理位置、气候特征、地形概况等自然环境的基本状况。
•既述资源和陆地资源的基本状况; 阐明人多地少、资源相对贫乏的基本省情;认同合理 开发、利用和保护资源,以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意义。
•知道有关的法律常识;增强国家意识、权利义务意识、守法用法意识;提高分辨是非、 自我约束、自我保护能力,预防违法犯罪行为。
•说出人口发展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关系;了解我国人口发展的状况,知道中国 的人口问题和基本政策;正确地看待和分析各种人口现象,确立科学的人口意识,增强社会 责任感。
■简述青春期性生理、性心理、性道德及性保健等方面的知识;辨别和抵制不健康的性信 息,提高自我教育的意识和能力;提高与异性平等交往的能力,学会调适自己的心理和行为; 提高在性健康方面的自我保护和防御的能力。
•既述经济发展的状况,举例说明区域经济的内涵和特点;认同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既
述国防与个人、与国家的关系,知道基本的国防理论;学习初步的队列训练、三防”、射击、
战场救护等军事技能;增强保卫和平、保卫祖国的责任意识和国防观念。
•简述建设和谐社会的基本措施;关注社会发展的状况和前景,确立为中华民族复兴而 学习的自觉性和紧迫感。
•知道常见的各种自然灾害的成因、 分布及危害程度;举例说明自然灾害的防范措施;提 高遇到自然灾害时的自救能力。
•举例说出重大科技成果;概述科学技术进步对人类生活、社会发展和自然环境的影响。
•既述环境状况,知道环境保护的法律和措施;养成有利于环境保护的行为;增强环境保护的 意识和责任感。
•知道循环经济的内涵和基本措施; 尝试节约资源、回收利用废弃物等活动;增强资源忧 患意识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
人与社会
2
9
10.30—11.3
人与社会
2
10
11.6—11.10
人与社会
2
11
11.13—11.17
人与社会
2
12
11.20—11.24
人与自然
2
13
11.27—12.1
面向全体学生 《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课程的 内容标准有较大的灵活性,以适应不同学校的条件和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有个性 地发展。
提高科学和人文素养 科学和人文素养是公民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科学和人文素 养是指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生产实践、经济活动和个人决策所具有的科学知识、探究能力以 及正确对待自己与他人、自然环境与社会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和人文 素养是《标准》实施中的核心任务。
地方通用课程是一门必修课程,是省内中小学教学中普遍适用的地方课程,内容包括除 国家必修课程外的在义务教育阶段中的各项专题教育,以及社会、经济、人文历史等。
体现地方特点 《标准》充分利用自然风光、名胜古迹、风土人情、特色产品和著名人物 等丰富的课程资源,选择参与社会生活应具有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以及关于浙江省情的 基本知识,密切学生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关心社会,增强学 生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能力。
倡导体验性学习 把真实的社会生活情景引入课堂,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的 针对性和有效性。《标准》倡导体验性学习,学生在面对真实的、发生在身边的事物,研究社 会现实问题,参与社区生活、社区服务等各种活动,才能主动地探求社会生活的本源,才能 形成作为合格公民应具有的判断能力和行动能力。
学生通过地方课程的学习,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发展:
•说出毒品的危害,知道有关禁毒的法律知识;拒绝毒品诱惑,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提高
禁毒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既述艾滋病的基本知识、预防方法和措施;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正确对待艾滋病病毒感 染者和患者。
•形成对自我的正确认识,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养成健全的人格 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教学进度表
(四)年级地方课( 第一)学期
周次
日期
教学内容
课时数
备注
1
9.14—9.8
魅力辽宁
2
2
9.11—9.15
魅力辽宁
2
3
9.18—9.22
人与自我
2
4
9.25—9.30
人与自我
2
5
10.1—10.8
十放假
6
10.9—10.源自文库3
人与自我
2
7
10.16—10.20
人与自我
2
8
10.23—10.27
(一)人自身的和谐。获得有关人身安全、心理健康、青春期、法律、预防毒品和艾滋 病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形成自我约束、自我反省的精神,以一种文明的、有教养、有自省意 识的人文素养统领自己的精神世界。
(二)人与自然的和谐。初步认识人与自然共生共存的关系,养成尊重自然、珍爱自然 的态度,提倡绿色环保式的生活。
地方教案
(四年上)
(2017
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
四年组
课程标准对小学地方学科教学提出的总目标
地方课程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根据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具体 实际,面向局部地方,满足地方或社区对学生发展的具体要求和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而设置 的课程。它与国家课程、学校课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共同促进学生的科学与人文素养、创 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国际视野与民族精神、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的发展,对国家的兴盛、 社会的进步和个人的终身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三、人与社会的和谐
•概述行政区划和历史沿革;了解悠久的历史,体验文化的深厚意蕴,关注当前社会生活 的变化。
•举例说出民间的风俗习惯,知道地域文化的基本特征。
•概述重要的文化遗存和文化胜迹;知道耕读传家”重视教育的传统和教育发展的现状; 认识文化的丰富内涵。
•举例说出民间艺术的形式和内容;尝试学习某种民间艺术;体验民间艺术的文化内涵。
(三)人与社会的和谐。通过了解浙江社会的发展历程,弘扬健康向上、努力进取的人 文素养,培养尊重法治和民主、遵守社会约束与行为规则、关注弱势群体等基本素养。
课程的具体目标是:
一、人自身的和谐
•知道交通安全、校园安全、家居安全、疾病预防和灾害逃生等方面的基本常识;养成遵 守交通规则的行为习惯,学会灾害逃生的基本技能。
二、人与自然的和谐
•苗述地理位置、气候特征、地形概况等自然环境的基本状况。
•既述资源和陆地资源的基本状况; 阐明人多地少、资源相对贫乏的基本省情;认同合理 开发、利用和保护资源,以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意义。
•知道有关的法律常识;增强国家意识、权利义务意识、守法用法意识;提高分辨是非、 自我约束、自我保护能力,预防违法犯罪行为。
•说出人口发展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关系;了解我国人口发展的状况,知道中国 的人口问题和基本政策;正确地看待和分析各种人口现象,确立科学的人口意识,增强社会 责任感。
■简述青春期性生理、性心理、性道德及性保健等方面的知识;辨别和抵制不健康的性信 息,提高自我教育的意识和能力;提高与异性平等交往的能力,学会调适自己的心理和行为; 提高在性健康方面的自我保护和防御的能力。
•既述经济发展的状况,举例说明区域经济的内涵和特点;认同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既
述国防与个人、与国家的关系,知道基本的国防理论;学习初步的队列训练、三防”、射击、
战场救护等军事技能;增强保卫和平、保卫祖国的责任意识和国防观念。
•简述建设和谐社会的基本措施;关注社会发展的状况和前景,确立为中华民族复兴而 学习的自觉性和紧迫感。
•知道常见的各种自然灾害的成因、 分布及危害程度;举例说明自然灾害的防范措施;提 高遇到自然灾害时的自救能力。
•举例说出重大科技成果;概述科学技术进步对人类生活、社会发展和自然环境的影响。
•既述环境状况,知道环境保护的法律和措施;养成有利于环境保护的行为;增强环境保护的 意识和责任感。
•知道循环经济的内涵和基本措施; 尝试节约资源、回收利用废弃物等活动;增强资源忧 患意识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
人与社会
2
9
10.30—11.3
人与社会
2
10
11.6—11.10
人与社会
2
11
11.13—11.17
人与社会
2
12
11.20—11.24
人与自然
2
13
11.27—12.1
面向全体学生 《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课程的 内容标准有较大的灵活性,以适应不同学校的条件和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有个性 地发展。
提高科学和人文素养 科学和人文素养是公民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科学和人文素 养是指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生产实践、经济活动和个人决策所具有的科学知识、探究能力以 及正确对待自己与他人、自然环境与社会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和人文 素养是《标准》实施中的核心任务。
地方通用课程是一门必修课程,是省内中小学教学中普遍适用的地方课程,内容包括除 国家必修课程外的在义务教育阶段中的各项专题教育,以及社会、经济、人文历史等。
体现地方特点 《标准》充分利用自然风光、名胜古迹、风土人情、特色产品和著名人物 等丰富的课程资源,选择参与社会生活应具有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以及关于浙江省情的 基本知识,密切学生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关心社会,增强学 生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能力。
倡导体验性学习 把真实的社会生活情景引入课堂,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的 针对性和有效性。《标准》倡导体验性学习,学生在面对真实的、发生在身边的事物,研究社 会现实问题,参与社区生活、社区服务等各种活动,才能主动地探求社会生活的本源,才能 形成作为合格公民应具有的判断能力和行动能力。
学生通过地方课程的学习,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发展:
•说出毒品的危害,知道有关禁毒的法律知识;拒绝毒品诱惑,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提高
禁毒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既述艾滋病的基本知识、预防方法和措施;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正确对待艾滋病病毒感 染者和患者。
•形成对自我的正确认识,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养成健全的人格 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教学进度表
(四)年级地方课( 第一)学期
周次
日期
教学内容
课时数
备注
1
9.14—9.8
魅力辽宁
2
2
9.11—9.15
魅力辽宁
2
3
9.18—9.22
人与自我
2
4
9.25—9.30
人与自我
2
5
10.1—10.8
十放假
6
10.9—10.源自文库3
人与自我
2
7
10.16—10.20
人与自我
2
8
10.23—10.27
(一)人自身的和谐。获得有关人身安全、心理健康、青春期、法律、预防毒品和艾滋 病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形成自我约束、自我反省的精神,以一种文明的、有教养、有自省意 识的人文素养统领自己的精神世界。
(二)人与自然的和谐。初步认识人与自然共生共存的关系,养成尊重自然、珍爱自然 的态度,提倡绿色环保式的生活。
地方教案
(四年上)
(2017
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
四年组
课程标准对小学地方学科教学提出的总目标
地方课程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根据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具体 实际,面向局部地方,满足地方或社区对学生发展的具体要求和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而设置 的课程。它与国家课程、学校课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共同促进学生的科学与人文素养、创 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国际视野与民族精神、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的发展,对国家的兴盛、 社会的进步和个人的终身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三、人与社会的和谐
•概述行政区划和历史沿革;了解悠久的历史,体验文化的深厚意蕴,关注当前社会生活 的变化。
•举例说出民间的风俗习惯,知道地域文化的基本特征。
•概述重要的文化遗存和文化胜迹;知道耕读传家”重视教育的传统和教育发展的现状; 认识文化的丰富内涵。
•举例说出民间艺术的形式和内容;尝试学习某种民间艺术;体验民间艺术的文化内涵。
(三)人与社会的和谐。通过了解浙江社会的发展历程,弘扬健康向上、努力进取的人 文素养,培养尊重法治和民主、遵守社会约束与行为规则、关注弱势群体等基本素养。
课程的具体目标是:
一、人自身的和谐
•知道交通安全、校园安全、家居安全、疾病预防和灾害逃生等方面的基本常识;养成遵 守交通规则的行为习惯,学会灾害逃生的基本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