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经络系统的组成

合集下载

《中医基础理论》第五章经络练习题及答案

《中医基础理论》第五章经络练习题及答案

《中医基础理论》第五章经络练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经络的概念较确切的是下列哪一项?()A、经脉和络脉的总称B、气血运行的通道C、运行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D、感应传导的线路2、脾的经脉名称是:()A、手太阴B、足阳明C、足太阴D、手厥阴3、肝的经脉名称是:()A、足厥阴B、足太阳C、手太阴D、手阳明4、下列哪一经的名称是错误的?()A、足阳明胃经B、手少阳大肠经C、足太阴脾经D、手太阳小肠经5、足少阳经所属的脏腑是:()A、心包B、胆C、三焦D、胃6、手太阴经脉所络的脏腑是:()A、肺B、肾C、胃D、大肠7、手太阳经所属的脏腑是:()A、小肠B、膀胱C、肾D、心8、具有加强十二经脉互为表里两经之间的联系,补足正经不足作用的经脉是:()A、十五别络B、奇经八络C、十二经别D、十二经筋9、下列有表里关系的是哪一项?()A、手太阴与手太阳B、足厥阴与足少阳C、阴维与阳维D、任脉与督脉10、足太阴经所络的脏腑是:()A、胃B、肾C、脾D、膀胱11、足太阳经属何脏腑?()A、肾B、胃C、膀胱D、脾12、手足阳明经交接的部位在:()A、食指端B、小指端C、目内毗D、鼻翼旁13、上行到达头部巅顶的经脉是:()A、手少阳三焦经B、足少阳胆经C、足少阴肾经D、足厥阴肝经14、行于头面及头后部的经脉是:()A、足阳明胃经B、足厥阴肝经C、督脉D、足少阳胆经15、绕阴器,抵小腹的经脉是:()A、脾经B、肾经C、胃经D、肝经16、十二经脉中起于足大趾爪甲后丛毛际的是:()A、脾经B、肝经C、肾经D、胃经17、阳明经脉在头部经过的部位是:()A、头后部B、前额部C、头顶部D、头侧部18、有加强相表里的两条经脉之间在体表的联系作用的是:()A、经别 D、经筋 C、孙络 D、浮络19、心经的终点是:()A、中指端B、无名指端C、小指外侧端D、小指内侧端20、大肠经的起点是:()A、中指端B、食指端C、中焦D、拇指21、分布于躯干胸腹面的经脉是:()A、足阳明胃经B、足少阳胆经C、手少阳三焦经D、足太阳膀胱经22、手太阴肺经行于上肢的部位是:()A、外侧前缘B、内侧前缘C、内侧中线D、外侧后缘23、在手小指内侧端交于手太阳小肠经的经脉是:()A、手厥阴心包经B、手太阴肺经C、手少阳三焦经D、以上都不是24、下列各项中的哪一项,不属于肝经循行的部位?()A、巅顶B、少腹C、乳房D、外踝25、三焦经在肢体的循行部位是:()A、上肢外侧中线B、上肢内侧中线C、上肢外侧前缘D、上肢内侧前缘26、膀胱经在四肢循行的部位是:()A、上肢外侧后缘B、下肢外侧后缘C、上肢内侧前缘D、下肢内侧前缘27、十二经脉中循行于下肢外侧中线的是:()A、胃经B、小肠经C、胆经D、膀胱经28、十二经脉中循行于上肢外侧前缘的经脉是:()A、肺经B、小肠经C、三焦经D、大肠经29、十二经脉中循行于上肢内侧正中线的是:()A、心经B、心包经C、肺经D、三焦经30、足厥阴经的起点与何经的终端相接?()A、足少阳经B、足阳明经C、足太阳经D、手太阴经31、手阳明经的起端与何经的终端相接?()A、手少阴经B、足少阳经C、手太阴经D、手厥阴经32、手足三阳经交于:()A、手B、足C、胸腹D、以上都不是33、手三阳经的走向是:()A、从头走手B、从手走胸C、从手走头D、从头走足34、足三阳经的走向是:()A、从胸走足B、从头走足C、从手走足D、从足走头35、手三阴经的走向规律是:()A、从头走足B、从胸走手C、从足走腹 D从腹走胸36、足三阴经的走向规律是:()A、从足走腹B、从胸走足C、从头走足D、以上都不是37、头痛部位在头侧者与哪条经有关?()A、厥阴经B、太阳经C、阳明经D、少阳经38、头痛位于前额属:()A、少阳经B、阳明经C、太阳经D、以上都不是39、下列十二经脉流注次序中,哪个环节是错误的?()A、手太阴→手阳明→足阳明→B、足太阴→手少阴→手太阳→C、足太阳→手太阳→手少阴→D、手厥阴→手少阳→足少阳→40、根据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肾经之后接:()A、膀胱经B、小肠经C、心经D、心包经41、根据十二经脉流注次序,肝经之前接;()A、胆经B、胃经C、膀胱经D、小肠经42、循行于腹腔面正中线的经脉是:()A、心经B、任脉C、督脉D、胃经43、十二经脉中手阴经与足阴经交接之处是:()A、手指端B、足趾端C、头面部D、胸腹部44、十二经脉中,同名的手阳经和足阳经交接于:()A、手指末端B、胸中C、足趾D、头面部45、不是纵向循行的经脉是:()A、冲脉B、督脉C、任脉D、带脉46、起于胞中的三条经脉是:()A、冲、任、带B、任、督、带C、冲、任、督D、督、冲、带47、与月经关系最密切的奇经是:()A、冲脉任脉B、督脉带脉C、阴维阳维D、阴跷阳跷48、下列经脉中哪一条经脉是“主胞胎”的?()A、督脉B、带脉C、冲脉D、任脉49、称为“十二脉之海”的经脉是:()A、任脉B、冲脉C、督脉D、带脉50、具有“血海”之称的经脉是:()A、任脉B、冲脉C、督脉D、足厥阴肝经二、多项选择题1、循行经过下肢内侧的经脉有:()A、冲脉B、任脉C、脾经D、肾经E、肝经2、经络在病理上的作用是:()A、内脏病变反映于体表一定部位的的途径B、外邪由表入里的途径C、津液输送的途径D、感应传导的途径E、内脏病变相互影响的途径3、循行于背部体表的经脉有:()A、膀胱经B、肾经C、督脉D、冲脉E、肝经4、十二经脉中,阴经和阳经交接的部位是:()A、手指端B、胸中C、足趾端D、头面部E、腹部5、属于经脉的是;()A、十二经筋B、十二经脉C、十二经别D、奇经八脉E、浮络6、十二经脉中循行于面额部的经脉:()A、胃经B、小肠经C、大肠经D、膀胱经E、肺经7、十二经脉中,连目系的经脉有:()A、脾经B、心经C、肾经D、肝经E、肺经8、分布于胸腹的经脉有:()A、任脉B、肝经C、胃经D、脾经E、肾经9、从腋下走出的经脉的有:()A、肺经B、心经C、心包经D、脾经E、肝经10、下列几对经脉中有表里关系的是:()A、手少阴,手太阳B、手厥阴,手太阳C、足太阴,足阳明D、足厥阳,足太阳E、手阳明,手太阴11、任脉的生理功能是:()A、调节十二经气血B、孕育胎儿C、维系诸阴经D、总任一身之阴经E、同妇女带下有密切关系12、下列属于肝经循行部位的有:()A、阴器B、小腹、C、胁肋D、下肢内踝后缘E、巅顶13、起于胞中的经脉有:()A、肝经B、任脉C、冲脉D、带脉E、督脉14、经络的生理功能有:()A、调节气机升降B、沟通表里上下,联络脏腑器官C、运行气血,濡养脏腑组织D、调畅情志 E、感应传导调节各部分机能活动三、填空题1、经络学说,是研究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相互关系的学说。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试题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试题

第十份中医基础理论知识试题一、单选题1、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是 AA、以五脏为中心B、以六腑为中心C、以五官为中心D、以五体为中心E、以经络为中心2、中药性能中四气、五味是指 DA、虚、实、寒、冷;酸、甜、苦、辣、咸B、冷、暖、凉、热;辣、苦、酸、甜、腥C、寒、暖、冷、凉;酸、甜、苦、辣、涩D、寒、热、温、凉;辛、甘、酸、苦、咸E、冷、暖、温、凉;咸、甘、苦、辣、酸3、神昏暴厥多属 D A、忧伤B、悲伤C、惊伤D、怒伤E、思伤4、肾不纳气的临床表现为 B A、腰膝酸软,小便频数B、腰膝酸软,呼多吸少C、腰膝酸软,眩晕耳鸣D、腰膝酸软,五更泄泻E、腰膝酸软,发脱齿摇5、中医护理疾病的基本特点和原则是 AA、辨证施护B、辨病施护C、对症施护D、因人施护E、因时施护6、八纲是指 BA、风寒、暑热、阴阳、虚实B、阴阳、表里、虚实、寒热C、寒热、恶冷、虚实、表里;D、表里、寒热、恶冷、阴阳E、虚实、表里、冷热、风寒7、中医学“证”的概念是 CA、疾病的症状和体征B、疾病病理变化的总过程C、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D、患者主观的异常感觉E、患者的某些病态变化8、“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根本依据在于 AA、辨证论治B、对症治疗C、辨病治疗D、因人而异E、因病而异9、伤寒杂病论的作者是 BA、华佗B、张仲景C、孙思邈D、扁鹊E、巢元方10、瘟疫论的作者是 CA、叶天士B、刘河间C、吴有性D、吴鞠通E、朱丹溪11、正常舌象是 CA、淡白B、淡红C、薄红D、暗淡E、浅红12、下列不属于阳的属性有 DA、明亮B、温热C、外向D、物质E、上升13、阴阳的属性是 CA、绝对的B、不变的C、相对的D、量变的E、质变的14、五味入五脏是 AA、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肾B、酸入脾、甘入胃、辛入心、苦入肝、咸入肺C、酸入肾、苦入胃、甘入肺、辛入肝、咸入脾D、酸入心、甘入肝、辛入脾、苦入肺、咸入肾E、酸入胃、甘入心、辛入骨、苦入胃、咸入脑15、望舌主要是观察 BA、舌尖、舌中、舌根B、舌质、舌体、舌苔C、舌边、舌体、舌色D、舌下、舌头、舌体E、舌根、舌上、舌下16、下列哪些病人或部位应用针刺疗法 EA、头痛病人B、下肢截瘫病人C、中风病人D、类风湿病人E、孕妇的下腹、腰骶部17、人体内的阴精物质依赖阳气功能而产生,功能的发挥又靠物质提供能量,是属于阴阳的 BA、对立制约B、互根互用C、消长平衡D、相互转化E、以上均非18、“寒极生热,热极生寒”说明了阴阳的 DA、相互对立B、相互消长C、互根互用D、相互转化E、相互制约19、为患者实施药熨时,温度不宜超过 EA、30℃B、40℃C、50℃D、60℃E、70℃20、熏洗药温不宜过热,其温度一般为 DA、10-20℃B、20-30℃C、30-40℃D、50-70℃E、80-90℃21、舌苔时指附着于舌面上的一层 AA、苔垢B、斑疹C、颜色D、瘢痕E、颗粒22、在五行的生克关系中,一事物对另一事物有促进、资助、协同作用时,称为 CA、五行制化B、五行相克C、五行相生D、五行相约E、五行拮抗23、一种药物的毒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所抑制称为 BA、配伍B、相畏C、相使D、相杀E、相须24、按五行生克规律,五味入五脏,多食甘则伤 D A、心B、肺C、肝D、脾E、肾25、按五行生克规律,五味入五脏,多食咸则伤 E A、心B、肺C、肝D、脾E、肾26、属于阳中之阴的时间是 BA、上午B、下午C、前半夜D、后半夜E、子夜27、属于阴中之阳的时间是 DA、上午B、下午C、前半夜D、后半夜E、子夜28、“阴盛则阳病,阳盛则阴病”说明了阴阳的何种关系失调 AA、对立制约B、互根互用C、相互促进D、相互转化E、消长平衡29、按五行生克规律,五味入五脏,多食酸则伤 CA、心B、肺C、肝D、脾E、肾30、由冬至春到夏气候由寒逐渐变热是阴阳的 A A、阴消阳长过程B、阳消阴长过程C、寒极生热过程D、相互对立斗争E、以上均是31、从日中到黄昏是属于 BA、阳长阴消B、阴长阳消C、阳随阴长D、阴随阳长E、阴阳转化32、按五行生克规律,五味入五脏,多食苦则伤 A A、心B、肺C、肝D、脾E、肾33、五味中入肝的是 A A、酸B、苦C、甘D、辛E、咸34、五味中入肺的是 DA、酸B、苦C、甘D、辛E、咸35、脏象学说的主要特点是 DA、以脑为中心的整体观B、以经络为中心的整体观C、以六腑为中心的整体观D、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E、以精气神为中心的整体观36、藏象学说主要是研究 EA、脏腑的生理B、脏腑的病理C、脏腑之间的关系D、脏腑的解剖形态E、脏腑的生理病理及其相互关系37、脏与腑的分类主要是根据 BA、解剖形态的不同B、功能特点的不同C、分布部位的不同D、阴阳属性的不同E、经络属性的不同38、既是六腑又是奇恒之腑的是 CA、三焦B、心包C、胆D、女子胞E、脑39、下列不属奇恒之腑的是 AA、三焦B、脑C、胆D、髓E、女子胞40、五脏中不包括 DA、心B、肝C、肺D、女子胞E、肾41、两目干涩多因 CA、肝血不足B、C、肝阴不足D、肝经风热E、经络42、具有化生和贮藏精气功能的是 BA、六腑B、五脏C、脏腑D、奇恒之腑E、经络43、心主神志指的是 CA、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B、人的眼神C、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D、人的精神及眼神E、人的生命活动和情志活动44、人体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是 AA、血液B、津液C、水谷精、营气E、宗气45、肺“通调水道”的功能主要依赖于 DA、肺主气B、肺朝百脉C、肺合皮毛D、肺主宣发、肃降E、肺与大肠相表里46、“肺为水之上源”是由于 AA、肺主通调水道B、肺主宣发C、肺主肃降D、肺朝百脉E、肺主气47、久病衰竭,突然精神兴奋,欲饮欲食是C 的表现;A、有神 B、失神 C、假神 D、少神 E、以上均是48、下列哪项不是肺的功能 BA、主气B、主纳气C、主宣发D、主肃降D、主治节49、大肠的功能失常,可影响 CA、肾的气化B、肝的疏泄C、肺的肃降D、脾的健运E、脾的升清50、脾主运化是指 DA、运化水液B、运化水谷C、运化气血D、运化水谷和水液E、运化水谷和血液51、脾主统血的作用实际上是 AA、气的固摄作用B、气的温煦作用C、气的气化作用D、气的外卫作用E、气的推动作用52、具有发散作用的药味是 D A、咸B、酸C、苦D、辛E、甘53、饮食的消化吸收主要是 EA、脾的运化B、胃的受纳C、脾的升清D、胃的通降E、脾胃的升降54、被称为“水谷之海”的是 BA、脾B、胃C、大肠D、小肠E、六腑56、被称为“气血生化之源”的是 CA、心B、肝C、脾D、肺E、肾57、与维持正常呼吸关系最密切的脏腑是 BA、心与肺B、肺与肾C、肺与肝D、肺与脾E、肝与肾58、脉形细小如线属D 脉;A、浮脉 B、数脉 C、弦脉 D、细脉 E、缓脉59、和情志活动有密切相关的脏腑是 BA、肺的肃降B、肝的疏泄C、脾的运化D、肾的藏精E、心主血脉60、下列哪项与肝的疏泄无关 EA、情志的舒畅B、脾胃的升降C、血液的运行D、气机的调畅E、呼吸道的通畅61、辨证施护最后的阶段是 D A、评估B、计划C、诊断D、实施E、评价62、在肝主疏泄的各种功能表现中最根本的是 CA、促进血行B、促进脾胃的升降C、调畅气机D、调节情志E、促进胆汁的分泌和排泄63、护理吐血患者时,下列哪项不相宜 EA、静卧少动B、情绪安定C、忌辛辣食物D、食易消化食物E、多饮热水64、毛发的荣枯主要与哪两种物质有关 CA、气与血B、血与津液C、精与血D、精与津液E、精与气65、患者口气酸馊多见于 C A、热B、C、胃有宿食D、口腔不洁E、阴虚火旺66、“肾为气之根”主要是指 BA、肾藏精B、肾主纳气C、肾主骨D、肾为先天之本E、肾主生长发育67、四气的确定是 DA、从人体的器官感觉出来B、从疾病的性质中总结出来的C、从季节的不同变化总结出来的D、从药物作用于人体所发生的反应和获得的不同疗效中概括出来的E、以上都不是68、心与肺的关系主要体现了 DA、血液的生成和运行方面的关系B、调节气机和神志方面的关系C、心与肺相互制约方面的关系D、气与血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关系E、心气与宗气的关系69、人体阳气的根本是 CA、心阳B、卫阳C、肾阳D、胃阳E、脾阳70、表现为先后天相互资生关系的是 DA、心与肾B、心与脾C、肝与脾D、脾与肾E、肺与肾71、黎明时多属C 证;A、湿热证B、虚寒证C、肾阳虚D、证E、虚证72、与气的生成关系最密切的脏腑是 DA、心肝脾B、心肺肾C、肝脾肾D、肺脾肾E、心脾肾73、元气主要来源于 CA、水谷精气B、脏腑之气C、肾中精气D、胃气E、肺气74、辨证施护的最初阶段为 A A、评估B、计划C、诊断D、实施E、评价75、营气的作用是 CA、调节体温B、防御外邪C、化生血液D、温煦脏腑E、开合汗孔76、人体最根本的气是 AA、元气B、宗气C、营气D、卫气E、脏腑之气77、人体气的运动称作 BA、气化B、气机C、升降出入D、气机条畅E、气的转化78、血虚可导致气虚是因为 EA、气能生血B、气能行血C、气能摄血D、气能载血E、血能养气79、施艾条灸的部位先后次序应本着 AA、先上后下B、先下后上C、先左后右D、先左后右E、无次序要求80、、属 B A、补气药B、理气药C、和解药D、清热药E、泻药81、人体的生长发育主要取决于 EA、心血的滋养B、肺气的推动C、脾气的健运D、肝的藏血E、肾的藏精83、刮痧前要检查刮具边缘是否光滑,其目的是 D A、搞清刮具的质量B、搞清刮具的质量C、搞清刮具的质量D、搞清刮具的质量E、判断是否需蘸润滑剂83、临床出现多汗、多尿、或小便失禁、遗精等症是气的哪种功能异常 EA、气的推动作用B、气的气化作用C、气的温煦作用D、气的外卫作用E、气的固摄作用84、具有防御外邪,温养肌肤,调节腠理开合功能的气是 BA、元气B、卫气C、营气D、宗气E、中气85、脾为气血生化之源的生理基础是因为 CA、脾主升清B、脾固摄气血C、脾主运化水谷精、脾主运化水液E、脾为后天之本86、气虚可导致血瘀是因为 BA、气能生血B、气能行血C、气能摄血D、气能载血E、血为气之母87、心之华在 AA、面B、唇C、发D、爪E、皮88、肾之华在 CA、面B、唇C、发D、爪E、皮89、肝之窍在 CA、舌B、耳C、目D、鼻E、口90、肺之窍在 DA、舌B、耳C、目D、鼻E、口91、与肺相表里的脏腑是 DA、胃B、胆C、小肠D、大肠E、膀胱92、与心相表里的脏腑是 CA、胃B、胆C、小肠D、大肠E、膀胱93、主统血的脏腑是 CA、心B、肝C、脾D、肺E、肾94、推动血液运行的脏腑是 AA、心B、肝C、脾D、肺E、肾95、骨之余为 AA、齿B、爪C、发D、筋E、脉96、筋之余为 BA、齿B、爪C、发D、筋E、脉97、血之余为 CA、齿B、爪C、发D、筋E、脉98、心在志为 AA、喜B、怒C、思D、悲E、恐99、肝在志为 BA、喜B、怒C、思D、悲E、恐100、脑为 AA、髓之海B、气之海C、血之海D、水谷之海E、经脉之海101、胃为 DA、髓之海B、气之海C、血之海D、水谷之海E、经脉之海102、下列描述哪项与肾藏精有关 CA、视物清晰B、皮毛润泽C、头发乌黑光泽D、面色红润E、肌肉丰满103、下列描述哪项与肝藏血有关 AA、视物清晰B、皮毛润泽C、头发乌黑光泽D、面色红润E、肌肉丰满104、称为“先天之本”的脏腑是 EA、心B、肝C、脾D、肺E、肾105、称为“后天之本”的脏腑是 CA、心B、肝C、脾D、肺E、肾106、主调节血量的是 BA、心B、肝C、脾D、肺E、肾107、五脏的生理功能特点是 B A、传化水谷,传化物而不藏B、化生和贮藏精气,藏而不泻C、似脏非脏,似腑非腑D、既不似脏,又不似腑E、以上均不是108、爪甲的荣枯主要取决于 BA、津液B、肝血C、肾精D、气血E、心血109、人体骨骼的发育主要取决于 CA、津液B、肝血C、肾精D、气血E、心血110、经络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是 AA、经脉B、络脉C、奇经八脉D、孙络E、浮络111、六腑的生理功能特点是 A A、传化水谷,传化物而不藏B、化生和贮藏精气,藏而不泻C、似脏非脏,似腑非腑D、既不似脏,又不似腑E、以上均不是112、十二经脉中相表里的阴经与阳经交接于 AA、手足末端B、头部C、面部D、腹部E、胸部113、手太阴肺经循行走向 CA、从头走足B、从足走胸C、从胸走手D、从手走头E、从头走手114、前额两发角之间为 BA、12寸B、9寸C、18寸D、6寸E、3寸115、从胸到手的经脉是 AA、手太阴肺经B、手少阳三焦经C、足少阳胆经D、足太阳膀胱经E、足太阴脾经116、从足到胸腹的经脉是 EA、手太阴肺经B、手少阳三焦经C、足少阳胆经D、足太阳膀胱经E、足太阴脾经117、循行于上肢外侧的经脉是 BA、手太阴肺经B、手少阳三焦经C、足少阳胆经D、足太阳膀胱经E、足太阴脾经118、“六淫”是指 EA、六气B、风、寒、暑、湿、燥、火C、六种正常的气候变化D、六种不同的气候变化E、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119、风邪的致病特点是 AA、其性开泄B、易伤津血C、易于动血D、其性重浊E、其性凝滞120、观察心主血脉的功能是否正常,应主要观察 A A、面部颜色B、口唇颜色C、爪甲颜色D、头发光泽度E、毫毛荣枯121、阴阳的互根互用是指 D A、阴阳之间相互感应B、事物运动变化的形式C、相互对立又相互关联的事物属性D、阴和阳是对立统一的,两者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E、事物的阴阳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各自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122、致病具有关节疼痛,游走不定特点的邪气是 AA、风B、寒C、湿D、火E、暑123、发病迅速、临床症状变幻无常的致病因素是 CA、暑邪B、火邪C、风邪D、燥邪E、热邪124、寒邪的致病特点是 EA、其性开泄B、易伤津血C、易于动血D、其性重浊E、其性凝滞125、寒主收引是指 DA、寒性重浊黏滞B、寒邪损伤阳气C、寒邪阻滞气机D、使气机收敛,经络筋脉挛急E、寒为阴邪,易伤下部126、六淫中最易导致疼痛的邪气是 AA、寒邪B、火邪C、风邪D、燥邪E、湿邪127、易致气血凝结阻滞不通的邪气是 BA、风邪B、寒邪C、湿邪D、火邪E、暑邪128、暑邪伤人,所见气短,乏力症状,这是由于 CA、暑为阳邪,其性炎热B、暑邪伤人,可致食欲缺乏C、暑性升散,易于伤津耗气D、暑邪挟湿,湿邪困脾E、以上都不是129、由于暑性升散,故致病可见 CA、易伤人体上部及肌表B、易生风动血C、易耗气伤津D、易为阳热症状E、以上都不是130、多与湿邪夹杂为病的邪气是 DA、风邪B、热邪C、寒邪D、暑邪E、以上都不是131、下列属于湿性趋下所致的是 BA、小便清长B、妇女带下C、手足厥冷D、汗出恶风E、大便秘结132、易袭人体阴位的邪气是 CA、寒邪B、暑邪C、湿邪D、风邪E、燥邪133、六淫中最易阻滞气机的病邪是 BA、寒邪B、湿邪C、暑邪D、燥邪E、火热之邪134、症见头重如裹,肢体困重多为外感 CA、风邪B、寒邪C、湿邪D、暑邪E、火邪135、火邪、暑邪共同的致病特点是 AA、易耗气伤津B、易于动血C、易于挟湿D、易于生风E、易于伤肺136、具有燔灼、升腾、上炎特性的邪气是 DA、风B、寒C、燥D、火E、暑137、下列哪项不是火邪的致病特点 CA、易耗气伤津B、易于动血C、易于挟湿D、易于生风E、易致肿疡138、最易损伤人体阳气的病邪是 CA、风寒B、风寒湿C、寒湿D、湿热E、暑湿139、燥邪最易伤 AA、肺B、心C、肝D、脾E、肾140、燥邪致病最易损伤人体的 AA、津液B、气血C、肾精D、肝血E、阳气141、干咳少痰,或痰液胶黏难咳,多因感受哪种病邪 DA、风邪B、寒邪C、暑邪D、燥邪E、火邪142、具有升散,向上特性的邪气是 EA、风、燥B、暑、湿C、燥、火D、暑、燥E、风、火143、我国医学史上,开创临床辨证施护先河的着作是DA、皇帝内经B、肘后备急方C、诸病源候论D、伤寒杂病论E、中医基础144、下列哪一项是火、燥、暑共同的致病特点 CA、上炎B、耗气C、伤津D、动血E、生风145、气滞是指EA、腹内有肿块,按之坚硬,推之不移,痛有定处者B、腹胀腹满,扣之如鼓C、腹部按之如囊,小便不利D、皮下按之凹陷,举手即起E、肿块时聚时散,按之无形,痛无定处146、七情致病可直接伤及内脏,最易伤及哪几脏 EA、心脾肺B、心肺肝C、肺脾肾D、肝脾肾E、心肝脾147、导致气机紊乱逆于上的情志致病因素是 EA、思B、惊C、恐D、喜E、怒148、突然受惊可导致 EA、气缓B、气上C、气消D、气下E、气乱149、血瘀是指AA、腹内有肿块,按之坚硬,推之不移,痛有定处者B、腹胀腹满,扣之如鼓C、腹部按之如囊,小便不利D、皮下按之凹陷,举手即起E、肿块时聚时散,按之无形,痛无定处150、寒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是 BA、易伤阳气,使气机升降失常B、使气机收敛,故无汗C、多易伤肺D、易生风动血E、易于引起流行151、风邪致病 CA、易耗气伤津B、易损伤阳气C、易袭阳位D、易袭阴位E、易阻滞气机152、暑邪致病 AA、易耗气伤津B、易损伤阳气C、易袭阳位D、易袭阴位E、易阻滞气机153、寒邪致病 BA、易耗气伤津B、易损伤阳气C、易袭阳位D、易袭阴位E、易阻滞气机154、六淫中致病季节性最强的邪气是 CA、风邪B、湿邪C、暑邪D、燥邪E、火邪155、为百病之长的邪气是 AA、风邪B、湿邪C、暑邪D、燥邪E、火邪156、易致疮痈的邪气是 EA、风邪B、湿邪C、暑邪D、燥邪E、火邪157、“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意义是 DA、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B、邪气伤人,正气必然受损C、正气充足,与邪抗争,扶邪外出D、正气旺盛,邪气难以入侵E、以上都不是158、导致病证虚实的主要机制是 DA、气血的盛衰变化B、气机升降出入的失调C、阴精与阳气的偏盛偏衰D、正气与邪气的消长盛衰E、脏腑功能活动的盛衰变化159、阴阳失调中,阴阳偏衰以哪个脏为根本 DA、肝B、脾C、心D、肾E、肺160、患者出现午后发热,热度不甚高,五心烦热,常提示DA、里热证B、实热证C、阴血亏虚D、阴虚内热E、气虚两亏161、正气不足是人体发病的 BA、必备条件B、内在根据C、重要条件D、条件之一E、以上都不是162、煎煮时需要烊化的中药是 DA、麻黄B、大黄C、人参D、阿胶E、丹参163、经络系统的主体是AA、十二经脉B、奇经八脉C、十五络脉D、十二皮部E、脏腑164、关于“标”与“本”的含义,下列哪一项不正确 C A、病因与症状,病因为本B、正气与邪气,邪气为标C、先病为标,后病为本D、原发病为本,继发病为标E、正气为本165、“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属于 BA、反治法B、正治法C、标本兼治D、急则治标E、缓则治本166、坐浴法熏洗的频率最佳为 CA、每日1次B、每日2次C、每日1-3次D、隔日1次E、每周一次167、坐浴法熏洗的时间最佳为BA、10分钟B、20-30分钟C、30分钟D、15分钟E、40分钟168、下列各项中属治疗原则的是 D A、滋阴降火B、清热泻火C、疏散风热D、扶正祛邪E、益气补血169、眼部熏洗法药液的温度一般为AA、25℃B、30℃C、50-60℃D、15℃E、20℃170、扶正祛邪的基本原则是 CA、先扶正,后祛邪B、先祛邪,后扶正C、扶正不留邪,祛邪不伤正D、扶正与祛邪并用E、以扶正为主,兼以祛邪171、眼部熏洗法的时间最佳为 DA、30分钟B、10分钟C、20分钟D、15-30分钟E、20分钟以内172、全身熏洗法药液的温度最好保持在CA、50-60℃B、45-55℃C、38-45℃D、42-56℃E、40-50℃173、全身熏洗法的时间最好不超过CA、30分钟B、1小时C、40分钟D、15分钟E、20分钟174、寒因寒用适用于 AA、真热假寒B、真寒假热C、寒热错杂D、表寒里热E、阳虚里寒175、冬季用药,慎用寒凉,其理论根据是 B A、因人制宜B、因时制宜C、因地制宜D、治病求本E、祛除邪气176、老人慎泻,小孩慎补,其理论根据是 AA、因人制宜B、因时制宜C、因地制宜D、治病求本E、祛除邪气177、阳盛之体,慎用温热,其理论根据是 AA、因人制宜B、因时制宜C、因地制宜D、治病求本E、祛除邪气178、用通利药物治疗实性通泄症状的病证,属于 D A、因人制宜B、因时制宜C、因地制宜D、治病求本E、早治防变179、疮疡初起,为了消散肿块,药物宜敷满整个病变部位,并超过肿块CA、2cmB、C、1-2cmD、1-2cmE、5cm180、正气不足的治则是 EA、急则治其标B、缓则治其本C、逆治D、从治E、扶正181、临床上使用最多的贴药法 AA、膏贴B、药膜贴C、花贴D、皮贴E、以上均是182、不属于刮痧禁忌症的是CA、过于消瘦B、孕妇的腹部C、恶心呕吐D、五官孔窍处E、肌肉丰厚处183、治疗外感风寒表证宜选用哪种性能的药物 B A、甘温B、辛温C、辛凉D、苦寒E、苦温184、毒性是指药物对机体的 BA、刺激性B、损害性C、抵消性D、副作用E、治疗作用185、主治外感风寒,内伤湿滞的方剂是 AA、霍香正气散B、保和丸C、八正散D、银翘散E、荆防贩毒散186、银翘散能够治疗 BA、少阳证B、风热表证C、风寒表证D、里证E、表证187、肉桂与赤石脂同用,属药物配伍的 AA、相畏B、相杀C、相反D、相恶E、相使188、具有收敛固涩作用的是 AA、酸味B、咸味C、辛味D、苦味E、淡味189、石膏与知母配合能增强清热泻火的疗效,这种配伍关系是 AA、相须B、相恶C、相畏D、相杀E、相使190、下列除哪味药之外都是妊娠绝对禁用的药物 D A、麝香B、巴豆C、大戟D、半夏E、斑蝥191、在“十八反”中,下列除哪味药物外均与乌头相反 AA、玄参B、白芨C、贝母D、瓜蒌E、半夏192、能发散风寒,又能宣肺平喘的药物是 BA、细辛B、麻黄C、生姜D、桂枝E、紫苏193、苦杏仁的主要功效是 AA、止咳平喘B、清热化痰C、清热泻火D、清热利咽E、温化寒痰194、确定归经学说的理论基础是 EA、脏腑学说B、经络学说C、阴阳学说D、五行学说E、脏腑经络学说195、能清热泻火又能生津止渴的药物是 EA、黄芩B、黄连C、生地黄D、石膏E、地骨皮196、既能疏散风热又能清热解毒的药物是 E A、黄莲B、黄柏C、大黄D、知母E、金银花197、五味中具有能泻下、软坚作用的是 EA、辛B、甘C、酸D、苦E、咸198、甘味药的作用是 BA、发散行气行血B、补益缓急止痛C、收敛固涩D、软坚散结和泻下E、渗水利湿199、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功效的药物是 EA、三七B、熟地黄C、丹参D、当归E、川芎200、用手掌大鱼际、掌根或拇指指腹着力,腕关节或掌指做轻柔缓和的摆动,属于推拿手法中的B A、推法B、揉法C、摩法D、搓法E、提法201、汤剂的优点是 CA、缓慢,持久B、节约C、吸收快药效强D、方便E、口感适宜202、丸剂的优点是 AA、吸收慢药效持久B、不易变质C、无色无味D、适用儿童E、口感适宜203、补血的代表方是 BA、八珍汤B、四物汤C、四君子汤D、六味地黄丸E、肾气丸204、补气的代表方是 BA、八珍汤B、四君子汤C、肾气丸D、六味地黄丸E、四物汤205、养心安神的代表方是 BA、朱砂安神丸B、酸枣仁汤C、安宫牛黄丸D、朱砂丸E、苏合香丸206、适用于肺气上逆的代表方是 AA、苏子降气汤B、越鞠丸C、半夏厚补汤D、保和丸E、理中丸207、芳香化湿的代表方 BA、八正散B、平胃散C、五芩散D、真武汤E、羌活胜湿汤208、消食导滞的代表方是 BA、平胃散B、保和丸C、枳实消痞丸D、理中丸E、半夏厚朴汤209、石决明、牡蛎的作用是 EA、软坚散结B、收敛固涩C、清肝明目D、凉血止血E、平肝潜阳210、消导药中善消肉食积滞之要药是 AA、山楂B、麦芽C、神曲D、陈皮E、鸡内金211、辛味药的作用是 AA、发散行气活血B、补益缓急止痛C、收敛固涩D、软坚散结和泻下E、泻热燥湿212、咸味药的作用是 DA、发散行气活血B、补益缓急止痛C、收敛固涩D、软坚散结和泻下E、泻热燥湿213、苦味药的作用是 EA、发散行气活血B、补益缓急止痛C、收敛固涩D、软坚散结和泻下E、泻热燥湿214、能表示药物作用部位的是 CA、四气B、五味C、归经D、升降浮沉E、毒性215、能影响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作用的是 AA、四气B、五味C、归经D、升降浮沉E、毒性216、反映药物作用趋向的是 DA、四气B、五味C、归经D、升降浮沉E、毒性217、按摩时,用一指禅推法的频率最佳为DA、80-100次/分B、100-120次/分C、120-140次/分D、120-160次/分E、100-160次/分218、日间经常汗出兼有神疲乏力的是 AA、自汗B、盗汗C、战汗D、绝汗E、脱汗219、第七颈椎与第一胸椎棘突之间的穴位是 DA、命门穴B、至阳穴C、腰阳关穴D、大椎穴E、百会穴220、惊风证的面色是 DA、黑色B、黄色C、白色D、青色E、赤色221、按摩时,捏法不适用于 BA、头部B、额面部C、颈项部D、四肢E、腹部222、入睡后汗出,醒后汗止者为 BA、自汗B、盗汗C、战汗D、绝汗E、脱汗223、百日咳的咳嗽特点为 BA、咳声重浊B、咳声阵作,终止时作鹭鸶叫声C、咳声低、咳声不扬E、咳声紧闷224、全身战栗抖动,继而汗出的为 CA、自汗B、盗汗C、战汗D、绝汗E、脱汗225、观察舌苔以辨别病邪浅深的主要依据是 BA、舌苔的有无B、苔质的厚薄C、苔质的黄白D、苔质的润燥E、舌苔的真假226、下列哪项不属正常舌象 DA、舌质淡红B、舌体柔软C、舌体灵活D、舌体胖嫩E、舌苔薄白227、红舌的主病是 DA、瘀血B、寒证C、痰饮D、热证E、以上都不是228、脾虚病证的面色为 AA、黄色B、赤色C、青色D、白色E、黑色229、手足软弱无力、行动不灵而无痛者为 DA、中风后遗症B、痫证C、痹证D、痿证E、瘫痪230、神志不清,语无伦次,声高有力,称为 AA、谵语B、郑声C、独语D、错语E、夺气231、面色萎黄多属 BA、脾虚湿蕴B、脾胃气虚C、肝郁脾虚D、湿热黄疸E、寒湿阴黄232、胃火炽盛可表现为 BA、食欲缺乏B、消谷善饥C、嗜食异物D、饥不欲食E、恶闻食物233、潮热最基本的特征是 DA、低热B、五心烦热C、身热不扬D、按时发热或定时热甚E、骨蒸劳热234、妇女带下色白,清稀如涕,无臭味,多属 DA、冲任亏虚B、湿热下注C、肾虚失约D、脾虚湿盛E、肝经郁热235、在临床护理中,针法的常用范围不包括 BA、止痛B、升高体温C、解除尿闭D、调理脾胃E、以上都是236、针身与针柄连接的部分称为 AA、针根B、针尖C、针尾D、针杆E、针体237、艾条灸的类别不包括 CA、温和灸B、雀啄灸C、间接灸D、回旋灸E、以上均不包括238、神在全身皆有表现,但却突出地表现于 E。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重点[1]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重点[1]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重点[1]绪论一、中医学的学科属性(一)中医学属于自然科学范畴(二)中医学具有社会科学特性(三)中医学受到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四)中医学是多学科交互渗透的产中医学,是发祥于中国古代的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科学。

它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是以自然科学知识为主体、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相交融的科学知识体系。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中医学理论体系,是包括理、法、方、药在内的整体,是关于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科学知识体系。

它是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和思维方法,以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为生理病理学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治特点的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于战国至两汉时期。

《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等医学专著的成书,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

1.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基础与方法(1)有利的社会文化背景:战国时期是我国社会大变革的时期。

“诸子蜂起,百家争鸣”(2)医药知识的积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巨著——《黄帝内经》。

(3)对人体生命现象和自然现象的观察两种不同的观察方法,即直接观察法和整体观察法。

直接观察法,就是采用解剖方法直接观察人体。

整体观察法,是把活着的人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观察,通过分析人体对不同的环境条件和外界刺激的不同反应,结合已有的解剖知识,并运用精气、阴阳、五行学说进行类比推理,从而认识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一种方法。

(4)古代哲学思想对医学的渗透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确立战国至秦汉时期的《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等医学典籍的问世,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确立。

(1)理论框架的建立:《内经》不但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确立奠定了基础,同时也是中医学在理论与实践方面继续发展的基石。

《难经》相传系秦越人(扁鹊)所作。

该书内容简要,辨析精微。

经络腧穴学重点总结pdf

经络腧穴学重点总结pdf

经络腧穴学经络腧穴学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结构、功能以及腧穴的位置、特性和治疗作用。

以下是经络腧穴学的重点总结:一、经络系统概述1.经络定义:经络是人体内运行气血、联系脏腑和体表及全身各部的通道,是人体功能的调控系统。

2.经络组成:经络系统由经脉和络脉组成,其中经脉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以及附属于十二经脉的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络脉包括十五络脉和难以计数的浮络、孙络等。

3.经络作用:经络系统具有沟通内外、网络全身、运行气血、协调阴阳的作用。

二、腧穴概述1.腧穴定义: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气血输注出入的特殊部位,既是疾病的反应点,又是针灸临床的刺激点。

2.腧穴分类:腧穴可分为十四经穴、奇穴、阿是穴三类。

十四经穴是位于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的腧穴;奇穴是指未能归属于十四经脉的腧穴;阿是穴是指既无固定名称,亦无固定位置,而是以压痛点或其他反应点作为针灸施术部位的一类腧穴。

3.腧穴作用:腧穴具有近治作用、远治作用和特殊作用。

近治作用是指腧穴均能治疗其所在部位局部及邻近组织、器官的病证;远治作用是指腧穴对于十四经穴来说,尤其十二经络及所属腧穴均能治疗本经循行分布部位及其所属脏腑的远隔部位的病证;特殊作用是指某些腧穴具有双向的良性调整作用和相对的特异治疗作用。

三、经络腧穴的应用1.诊断:通过观察和检查经络腧穴的异常反应,可以推断疾病的性质、部位和脏腑经络的虚实状态。

2.治疗:通过刺激经络腧穴,可以调和阴阳、扶正祛邪、疏通经络,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常用的刺激方法包括针刺、艾灸、拔罐、刮痧等。

四、经络腧穴的注意事项1.安全性:在刺激经络腧穴时,应注意操作规范,避免损伤血管、神经等重要组织。

2.个体差异:不同人对经络腧穴的刺激反应可能存在差异,因此应根据个体差异调整刺激方法和强度。

3.禁忌证:对于有出血倾向、局部皮肤破损、感染等禁忌证的患者,应避免使用经络腧穴治疗。

中医基础理论-经络

中医基础理论-经络

第四章 经络
第二节 十二经脉
❖ (四)流注次序
第四章 经络
第二节 十二经脉
• 三、具体循行
• (一)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胃部,向下联络于大肠,回绕 过来沿着胃上口贲门,穿过膈肌,进入胸腔,属于肺脏。从 肺系横出腋下的体表部。此处有中府、云门穴,向上外形成 弧形曲线,下循上臂屈侧,走手少阴(屈侧尺侧缘)、手厥 阴之前,亦即上臂屈侧桡侧缘,经天府、侠白穴,下行肘中 桡侧缘的尺泽穴,沿前臂屈侧桡骨边缘(孔最穴),然后进 入寸口(桡骨远端桡动脉搏动处)有经渠、太渊穴,上向大 鱼际部,沿鱼际穴,出大指末端(少商穴)。
第四章 经络
第二节 十二经脉
• (二)分布规律 • (3)躯干部:
• 足三阴经分部在胸腹部 • 手三阴经,从腋下穿出 • 手三阳经循肩胛部 • 足三阳经则阳明经在前,太阳经在后,少阳经在体侧
• (4)腹面:内向外依次是足少阴经、足阳明 经、足太阴经和足厥阴经(肾胃脾肝)。
第四章 经络
第二节 十二经脉
• 分支:从缺盆上行,经颈旁 (天鼎、扶突穴)至面颊, 人下齿龈中,复返出来挟口角,通过足阳明胃经地 仓穴,绕至上唇鼻中央督脉的水沟穴 (人中),左脉 右行,右脉左行,分别至鼻孔两旁(迎香穴),与 足阳明胃经相接。
第四章 经络
第二节 十二经脉
• (二)手阳明大肠经
• 起于食指端——行于 上肢外侧前缘—络肺, 属大肠—止于鼻翼旁
• 手三阴经与手三阳经交接于手指末端 • 手三阳经与足三阳经交接于头面部( 头为诸阳之会) • 足三阳经与足三阴经交接于足趾末端 • 足三阴经与手三阴经交接于交接于胸腹部
第四章 经络
第二节 十二经脉
• 走向与交接规律
第四章 经络

中医基础理论练习试卷27-1 (1)

中医基础理论练习试卷27-1 (1)

中医基础理论练习试卷27-1(总分:8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 A1型题(总题数:40,分数:80.00)1.称为“血海”的经脉是()。

(分数:2.00)A.任脉B.督脉C.冲脉√D.带脉E.阴维脉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督脉、任脉、冲脉、带脉的基本功效。

2.主胎胞的经脉是()。

(分数:2.00)A.任脉√B.督脉C.冲脉D.带脉E.阴维脉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督脉、任脉、冲脉、带脉的基本功效。

3.十五别络的组成是()。

(分数:2.00)A.十二经别络加上任脉、督脉、冲脉B.十二经别络加上任、督脉之别络和脾之大络√C.十二经别络加上督脉络、脾大络、胃大络D.十二经别络加上督脉、冲脉的别络和胃大络E.十二经别络加上督脉、任脉之别络和胃大络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经络系统的组成。

4.可用“离、合、出、入”来概括其循行特点的是()。

(分数:2.00)A.十五别络B.十二经别√C.十二经筋D.十二经脉E.奇经八脉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经络系统的组成。

5.心的经络名称是()。

(分数:2.00)A.手少阴√B.足少阴C.手太阴D.手厥阴E.足太阴解析:6.十二经脉中循行于上肢外侧后缘的经脉()。

(分数:2.00)A.手阳明大肠经B.手少阴心经C.手太阳小肠经√D.手厥阴心包经E.手少阳三焦经解析:7.十二经脉中循行于下肢外侧中线的经脉是()。

(分数:2.00)A.足少阳胆经√B.足太阴脾经C.足阳明胃经D.足太阴膀胱经E.手少阳三焦经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十二经脉。

8.手少阳三焦经在肢体循行的部位是()。

(分数:2.00)A.上肢外侧前缘B.上肢内侧后缘C.上肢外侧中线√D.上肢内侧中线E.上肢内侧前缘解析:9.足少阴肾经在肢体上的循行是()。

(分数:2.00)A.下肢外侧中线B.下肢内侧中线C.下肢内侧后缘√D.下肢外侧前缘E.下肢内侧前缘解析:解析:本题考查足少阴肾经的概述。

10.足阳明胃经与他经相交是()。

中医基础理论-经络ppt

中医基础理论-经络ppt





三 阴


胸腹







十二经脉走向交接规律示意图
(二)十二经脉的交接规律
食指末端
手太阴肺经
手阳明大肠经
无名指端

手厥阴心包经
手少阳三焦经

小指端

手少阴心经
手太阳小肠经

足大趾
手 三 阳 经
足阳明胃经
足太阴脾经
足大趾后

足少阳胆经
足厥阴肝经


足小趾


足太阳膀胱经
足少阴肾经



分支2:从耳后分出,进入 耳中,出走耳前,经上关穴 (GB3:耳前,颧弓上缘,下 关正上方),在面颊部与前一
GB14 ),又向后折至风池穴 (GB20:枕骨下,斜方肌外侧凹陷 中,发际上1寸),沿颈下行至肩 上,左右交会于大椎穴,分开前行 入缺盆。
分支1:从耳后完骨穴分出, 经翳风穴进入耳中,出走耳前,过 听宫穴至目外眦后方。
分支:从手腕的后方(列 缺穴L7)分出,沿掌背侧走向 食指桡侧端(LI1商阳穴),交
(二)手阳明大肠经 起于食指桡侧端(商阳穴
LI1),经过手背行于上肢 (外侧)前缘,上肩,至肩关 节前缘,向后到第七颈椎棘突 下(大椎穴GV14),再向前下 行入缺盆(锁骨上窝),进入 胸腔络肺,向下通过膈肌下行 至大肠,属大肠。
二、经络系统的组成 人体的经络系统主要由经脉系统和络脉系统两大部分组成。
经脉系统
正经系统
十二经脉 十二经别 十二经筋 十二皮部

督脉、任脉
络 系

中医基础理论思维导图-简单高清脑图_知犀

中医基础理论思维导图-简单高清脑图_知犀

中医基础理论第一节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整体观念(1)人是一个有机整体(2)人与环境的统一性辨证论治(1)症、证、病的区别(2)辨证与论治的关系第二节阴阳学说阴阳的概念和属性事物阴阳属性的分析和运用阴阳的相互关系(1)阴阳的对立制约(2)阴阳的互根互用(3)阴阳的消长平衡(4)阴阳的相互转化阴阳学说的临床应用(1)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2)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第三节五行学说五行与五行学说(1)五行的特性(2)五行的分类五行的生克乘侮(1)五行的相生相克(2)五行的相乘相侮五行学说的临床应用(1)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2)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第四节藏象五脏(1)心(2)肺(3)脾(4)肝(5)肾五脏之间的关系五脏与志、液、体、华、窍的关系六腑(1)胆(2)胃(3)小肠(4)大肠(5)膀胱(6)三焦奇恒之腑(1)脑(2)女子胞五脏与六腑的关系(1)心与小肠(2)肺与大肠(3)脾与胃(4)肝与胆(5)肾与膀胱第五节气血津液气(1)气的生成(2)气的分类与分布(3)气的生理功能(4)气的运行血(1)血的生成(2)血的运行(3)血的生理功能(4)气与血的关系津液(1)津液的生成与分布(2)津液的代谢(3)津液的生理功能第六节经络经络系统的组成(1)经络与经络系统(2)经络系统的组成十二经脉(1)十二经脉走向和交接规律(2)十二经脉分布规律和流注次序奇经八脉(1)奇经八脉的特点和作用(2)督、任、冲、带脉的基本功能经络的生理功能经络的主要生理功能第七节体质体质的构成要素与分类(1)体质的构成要素(2)体质的分类体质学说的应用(1)指导养生防病(2)指导辨证治疗第八节病因外感病因(1)六淫(2)疠气内伤病因(1)七情内伤(2)饮食失宜病理产物性病因(1)痰饮(2)瘀血(3)结石其他病因(1)毒邪(2)药邪第九节发病与病机发病原理正气与邪气在发病中的辩证关系基本病机(1)邪正盛衰(2)阴阳失调(3)气血失调(4)津液失调第十节治未病与康复治未病(1)未病先防(2)既病防变(3)愈后防护康复康复的原则及常用疗法。

中医基础理论总结-第四章 经络

中医基础理论总结-第四章 经络

第四章经络第一节经络学说概述1.经络的基本概念经络:经脉和络脉的总称,试运行全身气血,联络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的通道经脉:经,路径。

经脉是主干,纵行于固定的路径,多行于深部络脉:络,网络。

络脉是分支,纵横交错,网络全身,深浅部皆有2.经络系统的组成手足三阴经气血循行的主要通道十二经脉(正经)手足三阳经奇经八脉:督脉,冲脉,任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经脉阳维脉。

有统帅,联络,调节十二经脉的作用经脉和络脉十二经别:从十二经脉别出的经脉。

有加强十二经脉中表里两经在体内联系的作用。

十五别络:加强表里两经在体表的联系和渗灌气血络脉孙络:细小的络脉浮络:浮现于体表的络脉经络系统属:十二经脉各与其本身脏腑直接相连内属络:十二经脉各与其相为表里的脏腑相连十二经筋:十二经脉所连属的筋肉系统。

具有连缀四肢百骸主外连司关节运动的功能十二皮部:十二经脉的功能活动反应于体表皮肤的分区第二节十二经脉1.十二经脉的名称太阴肺经手厥心包阴经行于上肢前缘少阴心经内侧中线属脏阴:分布于四肢内太阴脾经后缘侧面的经脉足厥阴肝经行于下肢少阴肾经阴阳阳明大肠经命名原则及手少阳三焦经行于上肢前缘具体名称太阳小肠经外侧中线阳:分布于四肢外阳明胃经后缘侧面的经脉足少阳胆经行于下肢太阳膀胱经脏腑脏为阴每一条阴经分别隶属于一脏腑为阳,每一条阳经分别隶属于一腑手:行于上肢起于或止于手的经脉,在经脉名前冠以手手足足:行于下肢起于或止于脚的经脉,在经脉名前冠以足2.十二经脉的走向规律手三阴经,从胸走手,交于手三阳经。

手三阳经,从手走头,交于足三阳经。

足三阳经,从头走足,交于足三阴经。

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至胸,交于手三阴经。

3.十二经脉的交接规律(1).十二经脉相表里的阴阳两经在四肢末端相交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交于食指端(商阳)手厥阴心包经与手少阳三焦经交于中指端(关冲)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交于小指端(少冲少泽)足阳明胃经与足太阴脾经交于足大趾(隐白)足少阳胆经与足厥阴肝经交于足大趾后(大敦)足太阳膀胱经与足少阴肾经交于足小趾(至阴)(2)同名手足阳经交于头面部(头为诸阳之会)手阳明大肠经与足阳明胃经交于鼻翼旁(迎香)手少阳三焦经与足少阳胆经交于目外眦(瞳子髎)手太阳小肠经与足太阳膀胱经交于目内眦(睛明)(3)同名手足阴经交接于胸中足太阴脾经与手少阴心经交于心中足厥阴肝经与手太阴肺经交于肺中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交于胸中4.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1)体内分布以纵行分布兼有或多或少的迂回曲折,交错出入,各经间及其与奇经和络脉之间多有交叉(2)体外分布头面部手足阳明经:面部额部手足阳经手足少阳经:侧头部手足太阳经:面颊部头顶头后部躯干部手三阳经行于肩胛部手手三阴经均从腋下走出足阳明胃经行于前(胸腹面)足少阳胆经行于侧面足足太阳经行于后(背面)足少阴肾经足三阴经均行于腹面,自内向外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胆经前缘:太阴阴经:在内侧面中线:厥阴四肢后缘:少阴前缘:阳明阳经:在外侧面中线:少阳后缘手少阴心经达目系手足阴经足太阴脾经连舌本,散舌下。

2024版《中医基础理论经络》ppt课件完整版

2024版《中医基础理论经络》ppt课件完整版
刮痧 通过在皮肤相关部位刮拭,使局部皮肤发红充血,从而起 到醒神救厥、解毒祛邪、清热解表、行气止痛、健脾和胃 等作用。
注意事项 艾灸和刮痧等操作前需了解患者体质和病情,选择合适的 部位和方法,注意防止烫伤和感染。同时,对于孕妇、心 脏病患者等特殊人群需谨慎操作。
19
05
临床应用举例与案例分析
2024/1/28
气血流通原理
中医认为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和源泉,经络则是气血运行的通道。气血 在经络中运行,周而复始,如环无端,以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当经络气 血运行不畅时,就会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
2024/1/28
6
02
经络与脏腑关系探讨
2024/1/28
7
脏腑功能在经络中体现
2024/1/28
脏腑功能通过经络实现相互联系
小儿消化不良
通过经络刺激,调整脾胃功能,促进消化吸收,改善小儿营养不良。
2024/1/28
产后缺乳
依据经络理论,采用针灸、推拿等方法,刺激乳腺分泌,增加乳汁 量。
22
运动损伤康复中经络应用
肌肉拉伤
运用经络穴位按摩或针灸,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肌肉修复。
韧带扭伤
通过经络治疗,调整关节稳定性,促进韧带修复,缓解疼痛和肿胀。
《中医基础理完论整经版络》ppt课件
2024/1/28
1
目录
2024/1/28
• 经络概述与基本概念 • 经络与脏腑关系探讨 • 常见穴位分类及其功能解析 • 针灸、拔罐等操作方法介绍 • 临床应用举例与案例分析 • 现代科技在经络研究中应用前景展望
2
01
经络概述与基本概念
2024/1/28
3
经络定义及作用

中医基础理论--经络学说

中医基础理论--经络学说

中医基础理论--经络学说经络学说是中医的基础理论之一,它是指人体经络系统的形态、分布、功能和调节机制的学说。

在中医理论体系中,经络学说是贯穿始终的重要理论,对于中医诊断、治疗和预防疾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经络学说最早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的古代经络学说,经过几千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

经络系统是人体的一个重要系统,它是由经络组成的,经络是连接器官、组织和组织之间的通道。

经络不仅在表面运行,同时也在深层组织和脏腑之中。

人体的经络系统相当于一个复杂的通信网络,贯穿全身,并进行信息传递、物质运输和调节功能。

按照经络学说,人体有十四条正经,包括三阳经、三阴经和八奇经。

其中三阳经包括足阳明胃经、手阳明大肠经和足太阳膀胱经;三阴经包括手太阴肺经、足太阴脾经和手少阴心包经;八奇经包括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三焦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足厥阴肝经和手少阳胆经。

每一条经络都与一定的脏腑相对应,通过经络可以传输血液、气、营养物质和信息,并调节身体的生理功能。

经络学说认为,人体的经络系统是一个能量场,通过经络可以感知和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情况。

正常情况下,经络系统中的气血运行畅通,维持着我们身体的健康状态。

然而,当气血运行不畅时,就会导致经络的堵塞和疏通不畅,从而引发疾病。

中医的治疗方法通常是通过调节经络系统,使气血恢复平衡,从而达到治病的目的。

根据经络学说,中医治疗一般采用针灸、推拿、中药等方法来调节经络系统。

针灸是将针刺入特定的穴位,通过刺激经络系统的气血运行来恢复身体的平衡;推拿是通过按摩身体表面的穴位,刺激经络系统,增强气血运行;中药则是通过服用草药来调节气血的流动,恢复人体的正常功能。

经络学说的研究对于中医的治疗和预防疾病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们不仅可以解释中医的一些疗效,也为中医诊断和治疗提供了依据。

经络学说的研究还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一些疾病的本质和产生的机制,为中医的临床实践提供指导。

中医基础理论-经络学说

中医基础理论-经络学说

中医基础理论-经络学说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

经,有路径之意。

经脉贯通上下,沟通内外,是经络系统的主干。

络,有网络之意。

络脉是经脉别出的分支,较经脉细小,纵横交错,遍布全身。

经络内属于脏腑,入络于肢节,沟通于脏腑与体表之间,将人体脏腑、组织、器官联结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并借此行气血、营阴阳,使人体各部的功能活动得以保持协调和相对平衡。

研究经络系统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之间的关系的理论,称为经络学说。

是中医学分析人体生理、病理和对疾病进行诊疗的主要依据之一。

“经络”一词首先见《内经》,《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说:“阴之与阳也,异名同类,上下相会,经络之相贯,如环无端。

”又如《灵枢·脉经》中说:“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经络学说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经络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循行部位、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表现,经络中血气的运行与自然界的关系,经脉循行路线上的穴位及其主治作用,经络与脏腑的关系等等。

经络学说的形成,是以古代的针灸、推拿、气功等医疗实践为基础,经过漫长的历史过程,结合当时的解剖知识和藏象学说,逐步上升为理论的,其间受到了阴阳五行学说的深刻影响。

《黄帝内经》的问世,标志着经络学说的形成。

《内经》中系统地论述了十二经脉的循行部位、属络脏腑。

......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经络学说在临床上可以应用于解释病理变化、协助疾病诊断,以及指导临床治疗三个方面。

1、解释病理变化经络与疾病的发生、传变有密切的关系。

某一经络功能异常,就易遭受外邪的侵袭,既病之后,外邪又可沿着经络进一步内传脏腑。

经络不仅是外邪由表入里的传变途径,而且也是内脏之间、内脏与体表组织间病变相互影响的途径。

2、协助疾病诊断由于经络有一定的循行部位和脏腑络属,可以反映所属脏腑的病证。

因而在临床上,就可以根据疾病所出现的症状,结合经络循行的部位及所联系的脏腑,作为临床诊断的依据。

如胁痛,多病在肝胆,胁部是肝经和胆经的循行之处。

中医基础理论10经络-PPT

中医基础理论10经络-PPT
分支:从腰部分出,沿脊柱两旁下行,穿过臀部,从 大腿后侧外缘下行至 腘窝中(委中穴)。
分支:从项部(天柱穴)分出下行,经肩胛内侧,从 附分穴挟脊(旁开3寸)下行至髀枢(大转子部,当环 跳穴),经大腿后侧至腘窝中与前一支脉会合,然后 下行穿过腓肠肌,出走于足外踝后,沿足背外侧缘至 足小趾外侧端(至阴穴),交于足少阴肾经。
分支:从手腕的后方 (列缺穴)分出,经手 背走向食指桡侧端(商 阳穴),交于手阳明大 肠经。
手太阴肺经主治
肺系疾病:咳嗽,气喘,咽喉肿 痛,咳血,胸痛。 外经病:肩背痛,肘臂挛痛,手 腕痛。
2.手阳明大肠经
起于食指桡侧端,经过手背行于 上肢伸侧前缘,上肩,至肩关节前 缘,向后到第七颈椎棘突下(大椎 穴),在向前下行入缺盆,进入胸 腔,络肺,向下通过膈肌下行,属 大肠。
至阴
[属性]井穴 [定位]足小趾外侧趾甲跟角旁0.1寸。 [主治]头面五官疾;胎位不正,滞产。 [操作]浅刺0.1寸。
胎位不正用灸法。
8.足少阴肾经
起于足小趾下,斜行于足心 (涌泉穴),出行于舟骨粗隆之 下,沿内踝后,分出进入足跟部, 向上沿小腿内侧后缘,至腘窝内 侧,上股内侧后缘入脊内(长强 穴),穿过脊柱至腰部,属肾, 络膀胱。
中医药学基础
经络
▪ 《灵枢·经脉》:“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 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 《扁鹊心书》:“学医不知经络,开口动手 便错。”
经络
概述 十二经脉 奇经八脉 经别、别络、经筋、皮部 经络的生理功能 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
概述
经络的基本概念 经络系统的组成
一、经络的基本概念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 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形体 官窍,沟通上下内外,感应传导 信息的通路系统,是人体结构的 重要组成部分。

中医络病学

中医络病学

中医络病学中医络病学是中医学的重要分支之一,它主要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其与疾病的关系。

作为中医学的核心理论之一,络病学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从定义、历史、理论基础、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定义中医络病学是指以人体经络系统为基础,探讨人体生理、病理及其诊断治疗的一门科学。

它主要包括经络的结构与功能、经脉与腧穴、经气血津液等内容,是中医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历史中医络病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在《黄帝内经》和《难经》等古籍中就有对于经络系统的描述。

在明清时期,针灸学家王冰曾撰写《针灸甲乙经》,其中详细说明了人体内外经脉及其分布规律。

此外,《伤寒杂病论》也对于经络系统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理论基础中医络病学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经络系统、经脉与腧穴、经气血津液等内容。

1. 经络系统经络是人体内部的一种特殊组织,它由气血和精神构成,是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载体。

经络系统包括十二正经、八奇经、十五络脉等,这些经络相互联系,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具有调节和平衡机体生理功能的作用。

2. 经脉与腧穴经脉是指人体内部气血运行的通道,它们在人体内部呈现出一定的分布规律。

而腧穴则是经脉上特定位置上散发出来的一种能量场,通过刺激这些穴位可以调节和平衡机体生理功能。

3. 经气血津液中医学认为,人体内部存在着多种物质和能量,在这些物质和能量之间形成了一种动态平衡状态。

其中,气、血、津液是最为重要的物质之一。

它们在人体内部通过经络系统进行运输和分布,对于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起着重要作用。

四、临床应用中医络病学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诊断通过观察脉象、舌象等,可以判断出机体内部经络系统的运行状态,从而辅助诊断疾病。

2. 治疗中医络病学认为,通过调节经络系统可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针灸、推拿、艾灸等。

3. 预防通过调节经络系统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力,预防各种慢性疾病的发生。

第四章 经络--本科《中医基础理论》

第四章 经络--本科《中医基础理论》

第四章经络经络学说,是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概念、构成、循行分布、生理机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形体官窍、精气血神之间相互联系的基础理论,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络学说贯穿于人体生理、病理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各个方面,与藏象、精气血津液等理论相互辅翼,深刻地阐释人体的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对临床各科,尤其是针灸、推拿、按摩、气功等,都起到极其有效的指导作用。

历代医家高度重视经络学说在中医学中的重要地位,早在《内经》中就有“经脉者,所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灵枢·经脉》)及“夫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学之所始,工之所止也”(《灵枢·经别》)的记载,后人更有“学医不知经络,开口动手便错。

盖经络不明,无以识病证之根源,究阴阳之传变”(宋-窦材《扁鹊心书》)之说。

第一节经络学说概述一、经络的基本概念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感应传导信息的通路系统,是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络,作为人体一种组织结构的名称,最早见于《内经》。

《灵枢·本藏》说:“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

”《灵枢·海论》说:“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

”均指出经络是一种运行气血,沟通联系脏腑肢节及上下内外的通道。

经络,分为经脉和络脉两大类。

经脉的“经”,有路径、途径之意。

正如《释名》中说:“经,径也,如径路无所不通。

”《医学入门》谓:“脉之直者为经。

”可见,经脉是经络系统中的主干,即主要通路。

络脉的“络”,有联络、网络之意。

正如《说文》所解释的“络,絮也。

”言其细密繁多。

《灵枢·脉度》说:“支而横者为络。

”可见络脉是经脉的分支,错综联络,遍布全身。

对于经脉和络脉的区别,《灵枢·经脉》有“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之论,《灵枢·脉度》又有“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之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1:
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
↑↓
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厥阴心包经←足少阴肾经←足太阳膀胱经
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循行分布规律是:凡属六脏(心、肝、脾、肺、肾和心包)的阴经分布于四 肢的内侧和胸腹部,其中分布于上肢内侧的为手三阴经,分布于下肢内侧的为足三阴经。凡属六腑 (胆、胃、大肠、小肠、膀胱和三焦)的阳经,多循行于四肢外侧、头面和腰背部,其中分布于上







经脉
经脉可分为正经和奇经两类。正经有十二,即手足三阴经和手足三阳经,合称“十二经脉”,是 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奇经有八条,即督、任、冲、带、阴跷、阳跷、阴维、阳维,合称“奇经八脉”, 有统率、联络和调节十二经脉的作用。十二经别,是从十二经脉别出的经脉,主要是加强十二经脉 中相为表里的两经之间的联系,还由于它通达某些正经未循行到的器官与形体部位,因而能补正经 之不足。
经络系统的组成
经络系统,由经脉、络脉、十二经筋和十二皮部所组成。经络在内能连属于脏腑,在外则连属 于筋肉、皮肤。(详见下表)
经络系统 — — (十二经脉) —手三阴经 —手太阴肺经 —手厥阴心包经 —手少阴心经 —手三阳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手阳明大肠经 —手少阳三焦经 —手太阳小肠经 —足三阴经 —足太阴脾经 —足厥阴肝经 —足少阴肾经 —足三阳经 —足阳明胃经 —足少阳胆经 —足太阳膀胱经 —
督脉,行于背部正中,其脉多次与手足三阳经及阳维脉交会,能总督一身之阳经,故称为“阳脉 之海”。督脉行于脊里,上行入脑,并从脊里分出属肾,它与脑、脊髓、肾又有密切联系。
冲脉,上至于头,下至于足,贯穿全身;成为气血的要冲,能调节十二经气血故称“十二经脉之 海”,又称“血海”。同妇女的月经有关。
带脉,起于季胁,斜向下行到带脉穴,绕身一周,如腰带,能约束纵行的诸脉。
奇经八脉
奇经八脉是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的总称。它们与十二 正经不同,既不直属脏腑,又无表里配合关系,其循行别道奇行,故称奇经。其功能有:1、沟通十 二经脉之间的联系;2、对十二经气血有蓄积渗灌等调节作用。
任脉,行于腹面正中线,其脉多次与手足三阴及阴维脉交会,能总任一身之阴经,故称:“阴脉 之海”。任脉起于胞中,与女子妊娠有关,故有“任主胞胎”之说。
十二经筋
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结聚于筋肉、关节的体系,是十二经脉的外周连属部分。其功能活动 有赖于经络气血的濡养,并受十二经脉的调节,故将其划分十二个系统,称为“十二经筋”。经筋的 作用主要是约束骨骼,利于关节屈伸活动,以保持人体正常的运动功能。
十二皮部
十二经脉及其所属络脉,在体表有一定的分布范围,与之相应,全身的皮肤也就划分为十二个 部分,称十二皮部。皮部,是十二经脉之气散布之所在,由于它居于人体最外层,所以是机体的卫 外屏障。
十二经脉通过手足阴阳表里经的联接而逐经相传,构成了一个周而复始、如环无端的传注系统。 气血通过经脉即可内至脏腑,外达肌表,营运全身。其流注次序是:从手太阴肺经开始,依次传至 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 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再回到手太阴肺经(表1)。其走向 和交接规律是:手之三阴经从胸走手,在手指末端交手三阳经;手之三阳经从手走头,在头面部交 足三阳经;足之三阳经从头走足,在足趾末端交足三阴经;足之三阴经从足走腹,在胸腹腔交手三 阴经。
肢外侧的为手三阳经,分布于下肢外侧的为足三阳经。手足三阳经的排列顺序是:“阳明”在前,“少 阳”居中,“太阳”在后;手足三阴经的排列顺序是:“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内踝上八 寸以下为“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
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是:手足三阴、三阳,通过经别和别络互相沟通,组成六对“表里相合”的 关系。其中,足太阳与足少阴为表里,足少阳与足厥阴为表里,足阳明与足太阴为表里。手太阳与 手少阴为表里,手少阳与手厥阴为表里,手阳明与手太阴为表里。
络脉
络脉是经脉的分支,有别络、浮络和孙络之分。别络是较大的和主要的络脉。十二经与督脉、 任脉各有一支别络,再加上脾之大络,合为“十五别络”。别络具有加强相为表里两经脉之间在体表 的联系。浮络是循于人体浅表部位而常浮现的络脉。孙络是细小的络脉。连属部,包括经筋和皮部, 是十二经脉与筋肉和体表的连属部分。
十二经脉
十二经脉又名十二正经,是经络系统的主体。其命名是根据其阴阳属性,所属脏腑、循行部位 综合而定的。它们分别隶属于十二脏腑,各经用其所属脏腑的名称,结合循行于手足、内外、前中 后的不同部位,并依据阴阳学说,给予不同的名称。十二经脉的名称为: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 经、手少阴心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 阴肾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
阴跷脉、阳跷脉:跷,有轻健跷捷之意。有濡养眼目、司眼睑开合和下肢运动的功能。
阴维脉、阳维脉:维,有维系之意。阴维脉的功能是“维络诸阴”;阳维脉的功能是“维络诸阳”。
十二经别
十二经别是十二正经离、入、出、合的别行部分,是正经别行深入体腔的支脉。十二经别都是 从十二经脉的四肢部位别出,阳经经别合于本经,阴经经别合于相表里的阳经。它有三个方面的生 理功能:1、加强了十二经脉中相为表里的两条经脉在体内的联系;2、别络对其它络脉有统率作用, 加强了人体的内部联系;3、灌注气血濡养全身。
十五络脉
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各自别出一络,加上脾之大络,共计十五条,称为十五络,分别以十五络 所发出的腧穴命名。其主要作用是加强阴阳、表里经之间在体表的联系。
孙络
从别络分出最细小的分支称为“孙络”,它的作用同浮络一样输布气血,濡养全身。
浮络
在全身络脉中,浮行于浅表部位的称为“浮络”,它分布在皮肤表面。其主要作用是输布气血以 濡养全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