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劳动生产率看中国近二十年来的工业发展及政策(一)
广西柳州市2025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广西柳州市2025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2024.11.19(考试时间 150分钟满分 15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第一个问题,对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认识问题。
在这个问题上,“四人帮”曾经喧嚣一时,颠倒是非,搞乱了人们的思想。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历来的观点。
早在一百多年以前,马克思就说过:机器生产的发展要求自觉地应用自然科学。
并且指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科学与生产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了。
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的作用。
现代科学技术正在经历着一场伟大的革命。
近三十年来,现代科学技术不只是在个别的科学理论上、个别的生产技术上获得了发展,也不只是有了一般意义上的进步和改革,而是几乎各门科学技术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出现了新的飞跃,产生了并且正在继续产生一系列新兴科学技术。
现代科学为生产技术的进步开辟道路,决定它的发展方向。
许多新的生产工具,新的工艺,首先在科学实验室里被创造出来。
一系列新兴的工业,如高分子合成工业、原子能工业、电子计算机工业、半导体工业、宇航工业、激光工业等,都是建立在新兴科学基础上的。
当然,不论是现在或者今后,还会有许多理论研究,暂时人们还看不到它的应用前景。
但是,大量的历史事实已经说明:理论研究一旦获得重大突破,迟早会给生产和技术带来极其巨大的进步。
当代的自然科学正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应用于生产,使社会物质生产的各个领域面貌一新,特别是由于电子计算机、控制论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正在迅速提高生产自动化的程度。
关于新型工业化道路问题
关于新型工业化道路问题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报告提出本世纪头二十年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基本实现工业化,大力推进信息化,加快建设现代化,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这个主要任务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根据世界经济科技发展新趋势和我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的客观要求提出的。
它高度概括了今后一个较长时期我国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目标和要求。
本文仅就基本实现工业化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问题,谈几点学习体会。
一、关于我国工业化所处的阶段和目标到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是十六大报告基于对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客观分析和基本实现工业化目标的正确估量提出的任务。
新中国成立后,从20世纪50年代到现在,我们已经为工业化奋斗了半个世纪,取得了重大进展。
我国已从落后的农业大国,转变成为拥有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并有一部分现代化水平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国家。
但是,对照国际经验和工业化国家的发展水平,我国工业化的任务尚未完成。
突出表现在:我国现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才接近1 000美元;城镇化水平比较低,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62%;三次产业生产结构和就业结构同工业化国家相比明显不合理:第一产业的从业人员占全社会劳动力的50%,而服务业的产值比重和就业比重明显偏低。
因此继续完成工业化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必须完成的历史任务。
国际上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工业化水平,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指标: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按照世界银行经济学家钱纳里等人提出的工业化阶段划分标准,按汇率法换算为1998年美元,工业化初期人均GDP为1 200~2 400美元,中期为2 400~4 800美元,高级阶段为4 800~9 000美元。
人均GDP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国民富裕程度的综合指标,它和工业化水平有直接的关系。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3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陈国栋同志的报告是一个重要文件。
请各大区区长主持讨论,细致地讨论,讨论两次至三次。
我基本上同意这个文件所述的意见。
但觉:(一)假定今年年成比去年确实好的情况之下,征购一千一百亿斤,力争办到,这是变被动为主动的第一着。
今年年成如果在秋收以后确实较去年好,确实证明无妄的时候,为什么不能征购到这个数目字呢?(二)下年度销售计划,我感觉不但一千另二十亿斤,是太多了,这个文件上调整为八百五十五亿斤,似乎也略为多了一点。
是否可以调整为八百亿斤,或者八百一十、二十亿呢?告诉农民,恢复糠菜半年粮,可不可以呢?苦一年、两年、三年,就翻过身来了。
多储备,少食用,以人定量,粮食归户……忙时多吃,闲时少吃,有稀有干,粮菜混吃,仍然可以吃饱吃好,可不可以这样做呢?(三)多产粮,是上策。
田头地角,零星土地,谁种谁收,不征不购,主要为了解决饲料,部分为了人用。
恢复私人菜园,一定要酌给自留地。
凡此种种,可以多收。
既已多收,可以多吃(例如菜)。
(四)好好地精细地安排过日子。
是否可以按照一九五七年的实际产量安排过日子呢?一九五七年的日子不是过得还不错吗?这样做,农民的粮食储备就可以增得较多了。
手里有粮,心里不慌,脚踏实地,喜气洋洋。
……以上几点意见,只供同志们此次讨论的参考,切勿下传。
不对之处,准备修改。
(摘自毛泽东《粮食问题》)【注】材料一是毛泽东于一九五九年七月五日为印发粮食部副部长陈国栋关于一九五九至一九六零年度粮食分配和粮食收支计划调整意见的报告写的批语,题目是毛泽东拟的。
此前毛泽东曾批示:“按人定量,忙时多吃,闲时少吃,忙时吃干,闲时半干半稀,杂以番薯、青菜、萝卜、瓜豆、芋头之类。
”材料二:一个国家唯有立足粮食基本自给,才能掌握粮食安全的主动权,才能保障国运民生。
新中国建立后齐齐哈尔工业发展历程及成就探析
新中国建立后齐齐哈尔工业发展历程及成就探析作者:杨宇来源:《理论观察》2021年第03期关键词:齐齐哈尔;工业;历程;成就中图分类号:F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1)03 — 0091 — 03新中国建立后,齐齐哈尔迅速发展建设形成了以装备制造为基础的工业城市。
七十余年来,齐齐哈尔工业经历不同发展阶段,为国家经济建设、现代化建设和国防建设做出了重大历史性贡献,同时也带动了地方经济发展,提高了齐齐哈尔城市地位。
齐齐哈尔作为黑龙江省第二大城市,是国家“一五”计划和“二五”计划时期投资兴建的老工业基地,70多年的工业建设历经了成长辉煌、低迷衰退、振兴复苏等阶段,每一次的兴盛发展都离不开改革和创新。
齐齐哈尔工业初期发展主要是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这一时期可以称之为齐齐哈尔工业成长的辉煌时期。
在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改变旧中国“一穷二白”的落后局面,建立现代化工业国家,就必须首先建立起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际环境不确定性和工业基础单薄性,促使中国优先选择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道路。
1950年伴随着朝鲜战争爆发,全国调整工业战略布局,为加强城市工业建设,先后将部分重点工厂北迁到齐齐哈尔,形成了亚洲最大的铁路货车修造企业齐齐哈尔机车车辆制造厂、机床行业“十八罗汉”中“探手罗汉”齐齐哈尔一机床厂、“沉思罗汉”齐齐哈尔二机床厂以及和平厂、建华厂、华安厂三大兵工企业,“一五”计划期间国家156项重点工程中被周恩来总理誉为“国宝”的第一重型机器厂、“掌上明珠”北满钢厂、富拉尔基热电厂3个项目落户齐齐哈尔,同时,苏联援建的红光糖厂、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制造厂和齐齐哈尔造纸厂等一批国营企业在齐齐哈尔陆续建设落地。
其工业产品很多产品在国内、省内占有重要位置。
其中大型石化设备锻焊结构热壁加氢反应器、大型成套连铸连轧设备、大型锻压设备、大型矿山采掘设备、核電设备、重型数控机床、大型铸锻件、铁路货车等都处于国内领先地位,代表着国家装备制造业的最高水平,并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2020年浙江省公考《申论》题(A类)及参考答案
2020年浙江省公考《申论》题(A类)一、注意事项1.本题本由给定资料与作答要求两部分构成。
考试时限为120分钟。
2.请在题本、答题卡指定位置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在准考证号对应的数字上填涂。
3.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上指定的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作答无效!4.待监考人员宣布考试开始后,方可开始答题。
5.所有题目一律使用现代汉语作答。
未按要求作答的,不得分。
6.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应立即停止作答,将题本、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翻过来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确认数量无误、允许离开后,方可离开。
二、给定材料材料1传统制造业是浙江实体经济的主体,是经济发展之基、富民之源,深刻地影响着浙江“两个高水平”建设。
无论是改革开放初期的工业化发展阶段、本世纪初加入世贸组织后的出口高增长阶段,还是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浙江率先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转型升级阶段,传统制造业都扮演了重要角色。
规模大、占比高、技术成熟的传统制造业不仅是现代产业体系的有机构成部分,还是新兴产业的孵化基础。
当前,浙江传统制造业正处于转型升级关键期和阵痛期,面临着一些亟需解决的困难和问题,素质性、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
根据2016年度统计数据测算,全省10个重点传统制造业用47%的工业用地、73%的能耗、85%的排放、43%的用工,贡献了43%的工业增加值和40%的税收,投入产出效益总体偏低。
在亩均税收、亩均增加值、研发经费支出与主营业务收入之比等关键指标上,总体低于全省制造业平均水平。
以纺织行业为例,浙江纺织行业规模上企业数量庞大,但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仅有3家,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14个百分点。
材料2纵观世界近现代史,制造业的持续发展和转型升级,是主要发达国家现代化的共同经验。
18世纪中后期,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启于英国,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个体工场手工生产为标志的现代制造业快速崛起,推动英国率先完成工业化。
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教材习题答案
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教材习题答案第一单元我们共同的世界第一课同住地球村第1课时开放互动的世界(P2·运用你的经验)1.(1)请指出上述事件关联的国家所处的位置。
这些事件涉及我们生活的哪些领域?(2)上述哪些事件与我们有联系?【参考答案】(1)中国处于亚洲,意大利处于欧洲,巴西处于南美洲,坦桑尼亚处于非洲。
这些事件涉及经济、娱乐、体育、文化领域。
(2)中国一个家庭旅馆接受来自澳大利亚游客的预订、巴西里约热内卢夏季奥运会、热播的中国电视剧与我们有联系。
(P3·探究与分享)2.近期有哪些国际新闻?请与同学交流并谈谈你的感受。
【参考答案】(1)国际新闻:①2021年10月30日至3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以视频方式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六次峰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多国人士认为,习近平主席就全球抗疫、经济复苏等提出的主张意义重大,充分展现了中国负责任大国的担当,将有力推动全球团结合作与共同发展。
(2)感受:国家间相互开放的程度不断加深,在政治、经济、文化各领域的开放范围也在不断扩展。
封闭、孤立、以邻为壑的现象尽管仍然存在,但已不是主流。
(P4·探究与分享)3.(1)是什么使“为孩子找水杯”这一难题得以解决?(2)其他国家发生的事情与我们有怎样的联系?【参考答案】(1)是互联网的发展,让消息可以共享,拉近了人们之间的距离。
(2)影响我们的生活,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P5·探究与分享)4.为什么一双鞋的“旅行”会以这种方式进行?【参考答案】因为经济全球化。
在全球化时代,商品设计、零部件生产、组装、销售、售后服务,可以在不同的国家进行。
(P6·探究与分享)5.(1)如果你的家乡生产质量上乘的手工制品,你如何让世界上更多的人了解并购买它们?(2)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影响商品交易是否成功的因素,除了产品质量、销售渠道、产品知名度之外,还有哪些因素也非常重要?【参考答案】(1)通过网络在网站上建立自己的网店,把手工制品的图片发到网站上;网上招代理商;等等。
高中政治 2023-2024学年上海市徐汇区高三(上)期末政治试卷
2023-2024学年上海市徐汇区高三(上)期末政治试卷一.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请将T涂黑,错误的请将F涂黑.每小题1分,共10分)1.(1分)从根本上说,商品价格的高低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决定的。
(判断对错)2.(1分)国家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这一改革可以推动产业转型、结构优化。
(判断对错)3.(1分)居民存款储蓄的意愿越强烈,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个国家社会保障体系越完善。
(判断对错)4.(1分)在国际关系中,主权国家维护国家利益就是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
(判断对错)5.(1分)某审计局对该市政府机关干部进行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属行政系统内部的监督。
(判断对错)6.(1分)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先天和后天的因素共同造就的。
(判断对错)7.(1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
(判断对错)8.(1分)我国各地博物馆图书馆相继建成并免费开放,保障了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判断对错)9.(1分)“眉头一皱,计上心来”说的是意识源自人的大脑。
(判断对错)10.(1分)新事物总是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产生。
(判断对错)二.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2分,31小题,共62分)11.(2分)2016年9月16日,苹果iPhone 7登陆全球25个国家和地区开售。
iPhone 7最低配置在中国的官方售价是6188元,这一价格是由( )决定的。
A.市场B.使用价值C.需求D.产量12.(2分)德国库卡是全球四大机器人企业之一,美的集团对库卡的收购意味着中国企业的国际并购转向对优质企业的强攻。
这类收购最直接的意义有( )①企业实现优势互补,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②企业实现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增强竞争力③企业创新,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④企业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促进绿色发展。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3.(2分)近年来,浙江省农村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农民专业合作社。
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的选择及其历史发展
中国社会主义⼯业化道路的选择及其历史发展东⽅论坛2012年第5期20世纪50年代,中国选择了社会主义⼯业化道路,这是⼀个不争的事实。
然⽽,对于中国为什么选择了社会主义⼯业化道路这个复杂的历史问题,却少有⼈作详细的研究,致使⼈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停留在肤浅的层⾯上——或者认为,中国要搞社会主义,所以选择了社会主义⼯业化道路;或者认为,中国要搞⼯业化,于是照搬了苏联经验。
这些观点,不⽆道理,但失之简单。
在此,试图作⼀番研究,从中架起⼀座沟通历史与现实的桥梁,以便深⼊地认识这个问题。
⼀、可供选择的两条不同的⼯业化道路所谓⼯业化,通俗地说,就是在全社会范围内,将以农业⽣产为主转变为以⼯业⽣产为主,同时以机器⽣产代替⼿⼯劳动,推动社会⽣产⼒快速发展。
实质上,就是由农业⽂明变为⼯业⽂明,是⼀场⽣产⼒的⾰命。
20世纪50年代,在中国决定迈开⼯业化步伐的时候,从世界上已实现⼯业化的国家所经历的实践看,可给中国提供两条不同的⼯业化道路,⼀条是资本主义国家(如英国、法国和美国等)实现⼯业化的道路,⼈们将其谓之资本主义⼯业化道路,⼀条是社会主义国家(如苏联)实现⼯业化的道路,⼈们将其谓之社会主义⼯业化道路。
从实践结果来看,这两条⼯业化道路都是成功的或⽐较成功的。
资本主义⼯业化⼤踏步地实践始于18世纪中叶英国的⼯业⾰命(亦称产业⾰命)。
早在14⾄15世纪,在欧洲地中海沿岸的⼀些城市,如⽶兰、佛罗伦萨等,稀疏地出现了使⽤雇佣劳动者的⼿⼯作坊为主的⽣产经营,即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随后,它作为⼀种新的⽣产⽅式迅速地发展起来。
与此同时,⼿⼯作坊主阶层迅速发展成为资产阶级,并登上历史舞台,逐步主宰了历史的发展。
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命标志着世界历史开始进⼊资本主义时代。
随后,北美英属殖民地、法国等国家的资产阶级相继⾰命,并获得成功,步⼊了资本主义⾏列。
18世纪中叶⾄19世纪,从英国开始然后迅速发展到欧美各国的⼯业⾰命,使⼤机器⽣产取代了⼿⼯⼯场劳动。
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部编版新高考) 第10讲 课题28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拓展深化
三线建设的战略目标及其基本认识 (1)战略目标:三线建设的第一个战略目标,是在西部构筑备战基地。西 部纵深地带,是保障国家安全的天然的战略后方。三线建设的第二个战 略目标,是平衡全国工业布局,促进西部的经济发展。 (2)基本认识:①这是新中国处在各种强大外来势力包围下,举全国之力 所进行的一场盛大的自强运动。②三线建设,凝聚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 中央领导集体在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中的战略眼光与构思,使新中国 有了安全的战略后方,也在客观上造成了新中国第一次对西部的开发。
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1962年初 国民经济的调整 召开的_七__千__人__大__会__,比较深入地总结了经验。1964年, (1960年冬开始) 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提出建设“四个现代化”的伟
大目标
2.探索中的失误
反右派斗争扩大化 1958年,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_多__快__好__省___地建设社会主 表现 义”的总路线
——摘编自陶希东《中国跨界区域管理:理论与实践探索》等
材料导读
三线建设的特点:服务于国防;一般是重工业;分布于西南地区。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试对三线建设的实施予以合理解释。 试答:_背__景__:__应__对__当__时__紧__张__的__国__际___局__势__;__国__家__工__业__东__西__部__布__局__不__合__理__; _2_0_世__纪__6_0_年__代__中__国__经__济__状__况__开__始__好__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现__实__意__义__:__巩__固__了__国__防__;__改___善__了__中__国__的__工__业__和__国__防__发__展__的__布__局__;__缩___小_ _了__中__国__沿__海__与__内__地__、__东__部__与___西__部__的__差__距__。__历__史__意__义__:__为__后__来__中__国___西__部_ _大__开__发__打__下__了__基__础__;__从__根__本___上__优__化__了__中__国__战__略__防__守__地__位__;__促__进__了__少___数_ _民__族__地__区__经__济__的__发__展__。__
从劳动生产率看中国近二十年来的工业发展及政策
从劳动生产率看中国近二十年来的工业发展及政策中国近二十多年来的经济体制改革及其所伴随而来的高速经济增长是举世瞩目的。
正如世界银行在《中国2020》中所指出的那样,中国正从一个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变,与此同时,中国正从一个指令性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
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西部大开发的实施,以及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为中国在未来二十年左右初步完成上述两个转变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先决条件。
一、中国改革时期经济增长的特点及劳动生产率的贡献综合西方所给出的结论,改革时期中国经济增长具有三个特点:第一是经济增长的高速度,二十年来中国经济增长基本上保持在8%左右。
2000年GDP相当于1980年的6倍以上,达10000亿现价美元,列世界第六位。
按PPP(实际购买力)法计算,则中国2000年GDP约达42000亿美元,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
第二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全方位性,从沿海到内地,增长速度都是空前的。
据世界银行的统计,如果把中国的三十个省份作为独立经济体,那么在1978和1995年间,世界上二十个增长最快的经济全部在中国。
第三,中国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依靠了(全要素)劳动生产率的贡献,平均每年的贡献约30%(1978-95)。
也就是说每年8%的增长有%来自劳动生产率的增长。
二、西方经济学增长理论的启示那么西方经济学理论对我们理解中国改革时期经济增长的特点有什么启示呢?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外许多学者一直试图以西方经济学中的行为模型来指导前指令性经济国家的转型,诸如,以市场为前提的新古典经济学厂商模型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产权理论。
尽管这些理论与模型在不同程度上解释了西方工业化国家的经济行为,但它们在转型经济国家的应用确实不是很成功甚至造成了极大的负面效果,如前苏联。
实际上,这些理论在中国也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特别是在近几年的改革实践中),但在改革初期所起的作用往往是潜移默化的。
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的改革一方面尽量吸收西方经济学理论的成果,但另一方面在政策实施过程中采取了相对谨慎的做法。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大单元达标测试(3)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Word版含解析)
(3)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同人民风雨同舟、血脉相通、生死与共,是我们党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
心里要始终装着父老乡亲,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都要想一想是不是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是不是有助于解决群众的难题,是不是有利于增进人民福祉。
这说明( )①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②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③坚持人民立场,一切从人民的需要出发④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内卷,本意是指人类社会在一个发展阶段达到某种确定的形式后,停滞不前或无法转化为另一种高级模式的现象。
当现有有限社会资源无法满足所有人的需求时,人们通过竞争来获取更多资源。
现指同行间竞相付出更多努力以争夺有限资源,从而导致个体“收益努力比”下降的现象。
可以看作是努力的“通货膨胀”。
从经济角度看,要解决内卷问题必须( )①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②重视创新驱动,以科技创新驱动经济转型升级③充分发挥市场在调节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④构建公平合理的分配制度,避免收入两极分化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同仁堂在北京朝阳区的知嘛健康店打造中医健康餐饮体验店,该店推出添加了中草药的咖啡,成了网红咖啡店,枸杞拿铁、益母草玫瑰拿铁、山楂陈皮美式,这些品类每天都能卖出上千杯。
中西结合玩跨界,让“同仁堂”这个老字号又火了一把。
根据材料,下列解读正确的有( )①中草药与咖啡的跨界结合创造了新的价值②添加了中草药的咖啡具有了新的使用价值③咖啡添加中草药目的是迎合求异消费心理④添加了中草药的咖啡更符合健康消费理念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4.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过程中,产业园区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是大势所趋。
关于中国劳动力优势的简要分析【毕业论文,绝对精品】
本科毕业论文论文题目:关于中国劳动力优势的简要分析作者:专业:工商管理指导老师:2012 年 2 月关于中国劳动力优势的简要分析内容提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人民币的升值,平均工资的增加,让中国劳动力成本是否还有优势的话题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
有人认为,我们一直作为招商引资“卖点”的劳动力成本优势正在消失。
在本文中,我从中国劳动力的历史出发,深度剖析了中国劳动力的历史和现状,探讨了中国劳动力优势降低的原因并以成本较低的东南亚各国的劳动力成本为例,力求探索出一条解决中国劳动力优势降低的道路。
关键词劳动力优势原因成本对策第一章研究的动因以及意义中国作为世界的工厂,人口最多的国家,劳动力富足一直是我国的优势,与劳动力息息相关的工业和制造业,中国所占比例一直居高不下,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突出贡献,随着印度的人口急剧增加,东南亚劳动力的低廉价格,使得东南亚劳动力价格始终保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准上,尤其在印度,人口增长较快,年轻劳动力储备充裕,预计到2030 年,印度年轻劳动力的储备量将超过中国,而且作为英语是官方语言的他们在国际化大趋势下,他们更具有英语方面的优势,在教育方面,印度的总体教育水平并不次于中国,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1 年底我国60 岁以上人口占比达到17.3,比上年提高了0.47 个百分点,但是15-64 岁的劳动人口略微下降0.1个百分点。
该怎么来看这一组数据变化所带来的影响?人口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趋势,处于劳动年龄人口数量的下降意味着劳动力短缺现象越来越严重,从今年的春节以后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劳动力短缺。
中国拥有着世界最庞大的制造业劳动力大军因此任何有关劳动力的变化都可能对国内乃到全球经济带来重要的影响。
过去我们通常关注于短期内通货膨胀、利率以及汇率的变化,现在是时候把关注重点放在能影响中国经济趋势的长期因素上。
第二章中国劳动力的历史和现状2.1 劳动力供需失衡 2.1.1 劳动力供给总量过剩随着国有经济进行战略性改组和结构大调整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我国大量的劳动力被释放出来.据估计2000 年底包括登记失业城镇新增劳动力新下岗职工机构改革中分流农转非等几项指标在内的我国未处于就业状态的劳动力数量约为2800 万3000 万人;此外农村约有 1.3 亿一1.5 亿剩余劳动力.未来10 年我国农业领域每年要转移850 万剩余劳动力城镇每年要安置200 万富余职工每年还有900万左右的新增劳动力加人劳动大军.不考虑城镇公开登记失业人口上述三者合计每年就有1950 万人需要就业而我国未来10 年伴随经济增长每年平均新增劳动力需求仅在675-1031 万之间即使劳动力需求达到最高预测值短年劳动力供给超过劳动力需求也有900 多万。
2023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题
2023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题一、常识判断。
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1、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22年10月16日至22日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下列有关报告内容表述正确的有:①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②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③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必须坚持胸怀天下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发扬斗争精神⑤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A、2项B、3项C、4项D、5项2、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下列有关内容表述正确的是:①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②健全社保基金保值增值和安全监管体系③加大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的调节力度④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推动解决周期性就业矛盾⑤深化以市场化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规范民营医院发展⑥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⑥C、②③⑤⑥D、①④⑤⑥3、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到,十八大以来“我们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用力,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
下列有关内容表述正确的是:①及时调整生育政策②人均预期寿命增长到八十八点二岁③城镇新增就业年均一千三百万人以上④互联网上网人数达十三亿三千万人⑤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一万六千五百元增加到三万五千一百元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十亿四千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百分之九十五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⑤C、②④⑤⑥D、①③⑤⑥4、习近平总书记常以回信的形式问候、勉励广大干部群众和专家学者。
2024年粤教新版高一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103
2024年粤教新版高一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103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 姓名:______ 班级:______ 考号:______总分栏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活动产生的影响是()A. 人类从各民族分散孤立的发展开始走向整体发展B. 有利于亚洲资本的原始积累C. 使白银大量流入欧洲,刺激了欧洲经济的发展D. 促进了非洲经济空前发展2、纵观近几年国际关系的发展,“伙伴关系”一词屡见报端,与“冷战”时期那种两极对立、剑拔弩张的气氛截然不同。
这种变化A. 表明国际政治新秩序已经建立B. 表明世界各国之间的利益冲突已经消失C. 反映出各主权国家利益和力量的变化而导致对外政策的调整D. 体现出随着世界经济联系的加强,各国国家利益趋同3、古代罗马人关于“法”留下了很多论述,其中体现了“法治”原则的是()A. 一切法律都和人或财产有关B. 因为法律统治执政官,所以执政官统治人民C. 我因为感觉到上帝的意志而笔削诸于法律D. 法律的功能在于命令、禁止、允许和惩罚4、【题文】“国民痛苦,水深火热;土匪军阀,为虎作伥;帝国主义,以枭以张。
本军兴师,救国救民;总理遗命,炳若晨星。
”誓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 辛亥革命B. 国民大革命C. 抗日战争D. 解放战争5、联邦德国成立初期,经济部长艾哈德说:“在现有条件下,国家必须有计划和有调节地为经济确定目标并且提出方向性的经济政策原则。
但是进而想把企业家弄成官府意志的奴隶和单纯的执行机器,那就必然毁灭一切人格价值并剥夺经济界最宝贵的动力。
”这表明联邦德国实行的经济政策是A. 由市场经济向计划经济过渡B. 完全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C. 政府调控与市场调节相结合D. 政府主导并扶持经济发展6、“我们正处在中国有史以来最大转变关头,第一次全民族一心一意地在血泊和瓦砾场中奋争以创造一个赫然在望的新时代。
”史学家张萌麟在这里写的“新时代”是指()A. 鸦片战争B. 甲午中日战争C. 抗日战争D. 太平天国运动7、【题文】18世纪70年代,英国城乡人口比例为1:2,19世纪初上升为2:3,最主要的原因是:A. 圈地运动使农民流入城市B. 大量吸收外来移民C. 大量人口迁入殖民地D. 工业革命改变了人口布局8、【题文】国家主席胡锦涛在首都各界纪念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五十周年大会上指出:“辛亥革命没有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历史命运;那时建立的资产阶级共和制没能保障人民的权利,最终在各种反动势力的冲击下归于失败。
中建一局一公司湖北公司招聘材料员考试真题及答案2022
中建一局一公司湖北公司招聘材料员考试真题及答案2022一、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1.2022年4月18日,国家植物园在北京正式揭牌,总规划面积近600公顷。
国家植物园计划重点收集三北地区乡土植物、北温带代表性植物、全球不同地理分区的代表植物及珍稀濒危植物()A.10万种以上B.3万种以上C.5万种以上D.8万种以上【答案】:B2.2022年3月20日,在新加坡举行的世界乒乓球职业大联盟(WTT)新加坡大满贯男单决赛中,中国选手()夺得冠军。
A.马龙B.林高远C.樊振东D.张继科【答案】:C3.2021年12月11日18时32分,中国第二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中核集团福建福清核电6号机组反应堆首次达临界顺利完成,标志着机组正式进入带功率运行状态,向建成投产迈出了重要一步。
作为中国核电走向世界的“国家名片”,“华龙一号”是()A.当前核电市场接受度最高的三代核电机型之一B.当前核电市场接受度最高的二代核电机型之一C.当前核电市场接受度最高的一代核电机型之一D.当前核电市场接受度最高的四代核电机型之一【答案】:A4.“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
”这句诗体现的哲理是( )。
A.意识具有能动的反作用1/ 13B.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有差别的C.量变是质变的基础D.事物发展有自身的客观规律【答案】:D5.久旱缺雨时,下雨对庄稼生长有益;雨涝成灾时,下雨对庄稼生长有害。
这说明 ( )A.事物的联系是现实的、具体的B.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事物的内部矛盾C.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无条件的D.事物的运动是客观的、绝对的【答案】:A6.假定一切物质都具有在本质上跟感觉相近的特性,反映的特性,这是合乎逻辑的。
这种观点( )A.客观唯物主义观点B.辩证唯物主义观点C.主观唯物主义观点D.朴素唯物主义观点【答案】:B7.在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上,马克思主义认为 ( )。
A.两者是彼此独立的历史发展过程B.前者体现了个人价值,后者体现了人的社会价值C.两者互为前提和基础D.前者是个人的理想,后者是社会的目标【答案】:C8.下列关于企业破产的说法,正确的是( )。
新中国成立年经济社会发展巨大成就
农村公共服务提升
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包括教 育、医疗、文化、体育等领域。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推进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和美丽乡 村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城乡一体化发展
城乡统筹发展
统筹城乡发展规划,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城乡要素流动顺畅
建立健全城乡要素流动机制,促进城乡资源优化配 置。
新中国成立年经济社会发 展巨大成就
xx年xx月xx日
contents
目录
• 新中国成立年经济发展成就 • 新中国成立年社会发展成就 • 新中国成立年城市发展成就 • 新中国成立年农业农村发展成就 • 新中国成立年国际交流与合作成就
01
新中国成立年经济发展成就
宏观经济成就
经济增长
新中国成立年来,中国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国内生产总值从1949年的67.9亿元增长到 2019年的99.1万亿元,年均增长8.1%。
城市化速度加快
城市化率每年增长0.88个百分点,城市化进程加速。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城市道路建设
城市道路长度增长了数十倍,城市交通状况得到 明显改善。
给水排水建设
城市供水管道长度增长数百倍,污水处理率大幅 提高。
电力燃气建设
城市供电和燃气管道覆盖率大幅提高,城市居民 生活条件得到改善。
城市环境改善
城市绿化
医疗卫生体系完善
医疗资源增加
新中国成立以来,医疗资源得到了大幅增加,包括医院、医生、 护士等各方面资源的投入,提高了医疗服务的可及性。
医疗保障体系建立
通过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等制度,实现了 全民基本医疗保险全覆盖,降低了居民的医疗负担。
初中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同步测试:期中测评(一)(同步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期中测评(一)(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请你选择(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每小题3分,共30分)1.2019年6月28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四次峰会在日本大阪举行。
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并发表题为《携手共进合力打造高质量世界经济》的重要讲话。
习近平主席强调,当前,中国经济稳中向好,我们将进一步推出若干重大举措,加快形成对外开放新局面,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这告诉我们()①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②我国对外开放的程度不断加深③当今世界封锁、孤立的现象已经不复存在④当今世界贫富差距问题已经消除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D.②③④2.2019年6月20日,在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举办的中美经贸摩擦关键议题研讨会上,与会专家表示,美国对华挑起经贸摩擦,给世界经济带来严重影响。
美国挑起经贸摩擦以来,严重扰乱了国际经贸秩序,破坏了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严重阻碍了世界经济的增长。
这些影响表明当今世界的基本特征之一是()A.国际格局多极化B.经济全球化C.国际格局政治化D.文化多元化3.2019年3月26日至29日,博鳌亚洲论坛2019年年会在海南博鳌举行,其主题为“共同命运共同行动共同发展”。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博鳌亚洲论坛演讲时表示,亚洲是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的一支重要力量,是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引擎。
推动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是亚洲各国的共同目标,我们愿与亚洲各国和衷共济,抵御风险挑战,拓展发展空间。
上述材料说明我国()①在当今世界树立起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形象②已步入世界发达国家行列③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重要力量④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处于主导地位A.③④B.①②C.②③D.①③4.在国际事务中,中国坚持正确的“义利观”,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不断发展同周边国家睦邻友好关系,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树立“新安全观”,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把中国梦与世界各国人民的梦想紧密联系在一起。
我国工业化的发展道路及其方向
我国工业化的发展道路及其方向摘要:从我国工业化进程来看,在不同历史阶段,根据不同时期的国情和发展需要,历经了多个发展阶段,体现了不同的发展道路及其方向。
本文简述了我国工业化的发展道路及其方向,同时对我国工业化发展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总结,并简析了新型工业化的基本内涵。
关键词:工业化;发展阶段;发展模式;发展道路;新型工业化1 引言所谓工业化,主要是指工业在一国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以至取代农业,成为经济主体的过程。
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高度发达的工业社会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中国实现工业化的任务,是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出来的,从“一五”计划算起,我国为实现工业化已经奋斗了半个世纪,把一个落后的农业大国建设成为拥有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并有一部分达到现代化水平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但是,中国的工业化任务还没有完成,总体上看现在还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
工业化的任务不完成,现代化就难以实现。
因此,继续完成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重要而艰巨的历史任务。
①为此,研究我国工业化的发展道路及其方向,对于正确认识我国经济的发展进程,明确未来的奋斗目标,有着十分重要意义。
2 改革开放之前的工业化道路(优先发展重工业阶段1950~1978年)中国大规模工业化的起步,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其标志就是第一个五年计划规定的以“156项”建设为中心的经济建设,它是中国工业化的基石与里程碑。
新中国成立后,如何把中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建立起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当时可供选择的战略有两种,一种是西方资本主义工业化道路,即先发展轻工业,待积累了大量资金后,再发展重工业;另一种是苏联模式,即优先发展重工业,在较短的时间里使国家迅速工业化。
这两种战略各有利弊,但我国选择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这一选择符合当时的基本国情。
通过实行中央集权控制的计划经济体制,抑制了消费,并以农补工、以轻补重,从而使我国从一个工业十分落后的农业国较快步入工业化国家行列,这一阶段的工业化发展突出地表现出以下特征:重工业优先。
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演变与发展重心的转移
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演变与发展重心的转移电子商务Q1141 曾瑶 11150284[摘要]新中国成立来,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经历了从均衡发展到非均衡发展,再到协调发展的两个转变,相应的从空间特征看,我国的经济发展重心经过了从沿海向内地转移,再从内地转向沿海,然后转向东中西部协调发展几个阶段。
[关键字]经济发展战略、战略时期、经济重心、移动一、经济发展战略的定义所谓经济发展战略,是指在较长的时期内,例如五年十年二十年,根据对经济发展的各种因素及条件的估量,从关系经济发展全局的各个方面出发,考虑和制定经济发展所要达到的目标、所要着力的重点、所要经过的阶段以及为实现上述要求所要采取的力量部署和重大的政策措施。
现在普遍被认可的是中国近几年的发展战略也是和许多发展中国家一样是从所谓的传统的发展战略,即以国民生产总值的高速增长为主要目标的战略,过渡到所谓的新的发展战略,即以满足人们的基本需要为主要目标的战略。
但是中国是目前世界上少数的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并且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因此这决定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的演变必然有许多独特的地方。
二、经济发展战略时期划分从20世纪50年代到八十年代,我国的经济发展可以划分为以下的四个战略时期。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可以初步划定为时间段为一九五三年之一九五七年,这个时期的经济发展战略体现在一九五三年八月提出的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
“一五”计划就是这个总路线的总任务的具体化,其战略目标包括: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步实现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在发展生产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基础上逐步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
为实现上述目标当时所采取的经济发展战略措施有:优先发展重工业;相应发展轻工业和农业;正确处理建设和生活、积累和消费的关系;注意综合平衡等。
实践最好的验证了一五时期的经济发展战略的正确性,一五计划的许多人物都超额提前完成,工农业总产值和国民收入都有很大的增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劳动生产率看中国近二十年来的工业发展及政策(一)
中国近二十多年来的经济体制改革及其所伴随而来的高速经济增长是举世瞩目的。
正如世界银行在《中国2020》中所指出的那样,中国正从一个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变,与此同时,中国正从一个指令性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
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西部大开发的实施,以及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为中国在未来二十年左右初步完成上述两个转变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先决条件。
一、中国改革时期经济增长的特点及劳动生产率的贡献综合西方文献所给出的结论,改革时期中国经济增长具有三个特点:第一是经济增长的高速度,二十年来中国经济增长基本上保持在8%左右。
2000年GDP相当于1980年的6倍以上,达10000亿现价美元,列世界第六位。
按PPP(实际购买力)法计算,则中国2000年GDP约达42000亿美元,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
第二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全方位性,从沿海到内地,增长速度都是空前的。
据世界银行的统计,如果把中国的三十个省份作为独立经济体,那么在1978和1995年间,世界上二十个增长最快的经济全部在中国。
第三,中国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依靠了(全要素)劳动生产率的贡献,平均每年的贡献约30%(1978-95)。
也就是说每年8%的增长有2.4%来自劳动生产率的增长。
二、西方经济学增长理论的启示那么西方经济学理论对我们理解中国改革时期经济增长的特点有什么启示呢?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外许多学者一直试图以西方经济学中的行为模型来指导前指令性经济国家
的转型,诸如,以市场为前提的新古典经济学厂商模型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产权理论。
尽管这些理论与模型在不同程度上解释了西方工业化国家的经济行为,但它们在转型经济国家的应用确实不是很成功甚至造成了极大的负面效果,如前苏联。
实际上,这些理论在中国也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特别是在近几年的改革实践中),但在改革初期所起的作用往往是潜移默化的。
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的改革一方面尽量吸收西方经济学理论的成果,但另一方面在政策实施过程中采取了相对谨慎的做法。
与此同时,值得注意的是,西方经济学中的一些描述性模型的确在对中国经济的经验研究中得到了成功的应用。
Solow增长模型即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Solow增长模型是建立在资本,劳动和产出之间一一对应的函数关系基础上的。
该模型显示在资本劳动比很低的国家(如中国),资本投入的增加会大幅度增加人均产出。
另外,技术进步也会通过(全要素)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增加人均产出。
中国二十年来的实践与该模型的结论是相当一致的。
据世界银行的估算,197895年间,中国经济实物资本存量年平均增长8.8%,而劳动人数增长为2.4%。
资本存量高速增长的背后是由农业向工业的高速经济转型以及迅猛的技术进步。
其最终结果导致人均GDP在改革后的18年里翻了两翻。
Solow增长模型里面所提及的资本增长,对许多发展中国家来讲也就是指工业化投资。
由于工业化需要积累大量的资本,这就要求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初期保持一个高储蓄率用于进行对基础工业的投资。
Solow增长模型显示了一个有趣的现象。
在资本稀缺的工业化初期,
人为地提高储蓄率虽然会增加产出,但消费水平却会有一个大幅度的下降。
但经过一个时期后,消费水平会逐渐地超过提高储蓄率之前的水平。
这一经济学描述实际上与中国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所走过的工业化道路极其相近。
三、劳动生产率增长的背后及其与改革的关系Solow增长模型显示在推动人均GDP增长的两个要素,资本和生产率之间,资本驱动型的增长是不可持续的。
也就是说,在资本劳动比达到一定水平后,人均GDP 的增长会出现停滞。
尽管进一步增加储蓄率可以打破这一停滞,但经过一个时期后仍会在另一个人均GDP水平上出现新的停滞。
这是由于在此类模型中人们通常假定资本的边际产出率递减。
更为主要的是储蓄率不可能无限地增加。
而由不断地提高生产率来带动的增长则是可持续性的。
这是因为从理论上讲生产率的提高可以是无限的。
那么生产率的增长是由那些部份组成的呢?一个是技术进步(如新机器的采用),二是技术效率(如管理效率的提高和生产经验的积累),三是规模效益(组建和管理大企业乃至大国经济的能力以及知识本身,诸如知识产业等)。
现在我们来探讨一下中国改革政策对上述三个生产率组成部份的影响。
中国的技术进步实际上是在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下由政府主导的产业及技术政策推动的,其中包括引进外资和先进设备,对重点部门实行重点投入等。
技术效率的提高则是在市场竞争的前提下由乡镇企业所引发的并加之以国企的改革措施。
而规模效益恐怕是与政府为开发大国经济对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的重视与投入分不开的。
总体
上来说,中国劳动生产率在改革时期的增长是与政府的政策紧密相关的,这其中甚至包括乡镇企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