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知识:探测火星 冠名“天问”

合集下载

1975年至2023年中探测火星取得的成就

1975年至2023年中探测火星取得的成就

1975年至2023年中探测火星取得的成就1975年至2023年中探测火星取得的成就火星,这颗神秘的红色星球,自古以来就吸引着人类的好奇心。

自1975年至2023年,人类对火星的探测取得了许多令人振奋的成就。

从最早的“火星9号”到最近的“天问一号”,每次探测都是人类对未知世界的一次次勇敢尝试。

让我们一起来回顾这段时间内火星探测取得的伟大成就。

1. 火星9号(1975年)火星9号是苏联于1971年发射的首颗火星探测器,它成功地进行了火星环绕器任务,成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枚进入火星轨道的航天器。

这次任务为后续的火星探测奠定了基础,成为了人类探索火星的第一步。

在这次探测任务中,火星9号传回了大量的有关火星大气、表面和磁场等方面的数据,为之后对火星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2. 火星车(1997年至今)1997年,美国宇航局成功地在火星表面放置了第一辆火星车——“机遇号”,这标志着人类首次在火星表面进行了实地探索。

之后,“好奇号”和“毅力号”火星车的成功登陆,更是为人类揭开了火星表面的神秘面纱,不断向我们展示火星的风土人情和地质特征。

这些火星车的工作成果得益于它们携带着先进的科学仪器,通过探测火星的大气、土壤和地质构造,为地球科学家提供了大量宝贵的数据,推动了对火星的深入了解。

3. 火星大气和挥发物演化(MAVEN)任务(2013年至今)美国宇航局于2013年成功发射了MAVEN探测器,这是一项旨在研究火星大气和失去大气的过程的任务。

通过对火星大气的长时间观测,科学家们发现了大量与火星大气和气候演变有关的信息。

这项任务的成功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火星为何失去了大气层,并为未来火星生态恢复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4. 天问一号(2021年)2021年,中国国家航天局成功发射了“天问一号”探测器,这是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标志着中国成为了继美国、苏联和欧洲之后第四个拥有火星探测能力的国家。

通过“天问一号”探测器,中国成功实现了对火星的轨道飞行、着陆和巡视,这是中国航天历史上的重大突破。

解读“天问一号”中国人为什么要探测火星

解读“天问一号”中国人为什么要探测火星

解读“天问一号”:中国人为什么要探测火星?苏萌为什么要去火星各种科幻电影里,经常出现人类把火星当作移民太空的目的地,最近也有不少火星题材的科幻电影找我咨询相关的内容。

火星之所以成为人类太空移民的首选地,首先是因为它是与地球相对距离比较近的邻居之一,与地球同处于太阳系的“宜居带”中。

另外,很多学者认为火星曾经具备非常宜居的行星环境,也是太阳系内跟地球环境最相似的行星。

火星实际上拥有支持生命所需的所有资源,未来人类有可能通过开发、改造与利用,形成新科技文明,让人类实现在另一个星球的繁衍,成为多星球、跨星际的物种。

当然这一切的实现都依赖于人类未来能大规模登陆火星、必要物资运输往返于地球与火星,我们需要学会如何有效地利用太阳能,将火星本地的物质转化为可以利用的资源,在火星建立越来越多适合居住的城市,并最终将它改造成一个更适合居住的星球——人类的第二家园。

今天我们走出的就是通向这个激动人心的未来的第一步。

26个月一次的太空旅行关于火星探测,一个常见的名词就是“火星冲日”,每26个月才会出现一次的天文现象。

如何理解这一现象对于火星探测的意义呢?在太阳系这个“操场”上,八大行星在各自的跑道上逆时针绕着太阳跑。

地球在第三跑道,火星在第四道,即便跟火星挨着跑道距离“不算远”,也是到月球距离的140倍到1 000倍。

地球的公转周期是365天,火星的公转周期是687天(也就是说火星上一年相当于地球上两年的时间),两者会合周期是779.9天。

由于行星公转的非均匀性,可以说地球和火星处于最近点的时间间隔为780天,就是约26个月,也就意味着一旦错过发射窗口就需要再等两年。

2020年是两年一次的火星年,而今年的7月中旬至8月中旬则是最佳的“火星探测窗口月”。

2020年10月14日将迎来 “火星冲日” 的天文学现象,也就是说到时火星、地球和太阳所处的轨道位置将能大致形成一条直线,火星和地球的距离也将相对最近(今年的距离大约是6 700万千米)。

“天问一号”启程“探火”

“天问一号”启程“探火”

“天问一号”启程“探火” 随着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的成功发射,火星探测走进人们的视野。

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计划一次性完成对火星的“环绕、着陆、巡视探测”三项任务,实现多个工程及科学目标。

图 /东方ICFaming Yu Chuangxin 热点聚焦“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2000多年前,屈原一首《天问》 抒发了古人对宇宙万物的好奇和追问。

2000多年后,我国“天问一号”的升空,则为这份“问卷”标注了当代科学的一种回答。

7月23日12时41分,我国首个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搭载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

升空后,它将经历7个月左右的长途跋涉,于2021年2月左右抵达火星,进而变轨进入停泊轨道,4月择机登陆。

国家航天局总工程师葛小春介绍,“天问”的名称源于屈原长诗《天问》,表达了中华民族追求真理的坚韧与执着,体现了对自然和宇宙空间探索的文化传承,寓意探求科学真理征途漫漫,追求科技创新永无止境。

据了解,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名称和图形标识全球征集活动于2016年8月启动,共收到工程名称35 912个,工程图形标识7439个。

经专家评审筛选,分别产生工程名称和图形标识前8名,之后又在网络上开展了为期两个多月的公众线上投票。

这8个工程候选名称分别为“天问”“凤凰”“追梦”“朱雀”“凤翔”“腾龙”“麒麟”“火星”。

经过网络投票,“天问”排名第一,得票31.7万余张。

专家表示,《天问》出自《楚辞》,作品对天地、自然和人世等一切事物现象进行想象与发问,从宇宙之本源,到阴阳之俱化;从天地之构造,到星辰之往亘。

以“天问”作为工程名称,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髓,易于广大群众接受,便于记忆和传播,也彰显了中国人迈向更远深空的决心和毅力,引导公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理想情怀。

火星探测任务的图形标识同样通过征集和网络投票,同时组织了专业设计团队和知名专家进行优化设计。

天问探火知识

天问探火知识

天问一号火星探测任务是中国迈向深空探测的一大步,以下是关于天问探火的一些知识:
1. 任务目标:天问一号的任务目标是实现火星环绕、着陆和巡视探测,这包括对火星的形貌、土壤、大气、水文等科学探测,以及对火星环境进行全球性、综合性探测。

2. 重要历程:天问一号探测器在2020年7月23日发射,经过大约200天的旅程,成功在2021年5月15日成功降落在火星北半球的乌托邦平原。

3. 科学仪器:天问一号携带了多种科学仪器,包括火星轨道器、着陆器和巡视器上的各种科学仪器,用于收集火星的科学数据。

4. 成果:天问一号已经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科学成果,包括首次在火星上发现了水的存在,以及观测到了火星上的气候变化和地质特征。

5. 中国火星探测计划:天问一号是中国火星探测计划的第二颗探测器,未来中国还计划实现火星采样返回任务,进一步深化对火星的科学研究。

总的来说,天问一号火星探测任务是中国深空探测的里程碑,为我们带来了对火星全新的认识,并为中国未来的深空探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24前沿科技科普知识竞赛题库

2024前沿科技科普知识竞赛题库

2024前沿科技科普知识竞赛题库1.公有云平台是否已经成为推动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是)2.现阶段什么元素是最重要的半导体材料?(硅)3.散裂中子源可以“看穿”材料的微观结构吗?(可以)4.我国“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飞向火星,其飞行速度必须超过第几宇宙速度?(第二宇宙速度)5.空间站的水会循环使用吗?(会)6.太阳系中最大的天体是?(太阳)7.火星上存在液态水吗?(存在)8.卫星可以估算农作物产量,检测病虫害情况,展现了卫星的什么技术?(遥感技术)9.我国信息安全的核心技术是?(密码技术)10.中国空间站专属“快递员”是我国研制的什么系列货运飞船?(天舟系列)11.“蛟龙号”的最大下潜深度为?。

(7000米)12.手机“摇一摇”操作是靠手机里的什么传感器实现的?(加速度传感器)13.中国拥有的自主卫星导航系统是什么?(北斗系统)14.我国首款按照国际标准研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客运大飞机是什么型号?(C919)15.我国第一台每秒钟运算一亿次以上的巨型计算机称作?(银河)16.航天器内部通常采用“镂空”的什么设计?(正六边形蜂巢设计)17.福建舰是我国第一艘采用何种起飞技术的航空母舰?(电磁弹射)18.圆满完成国际首次环大洋洲载人深潜科考航次任务的载人潜水器的名称是什么?(奋斗者号)19宇宙中数量最多的元素是?(氢元素)20.2013年-2015年,我国的超级计算机连续6次称雄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榜单,这个超级计算机是。

(天河二号)21.国际上首个独立掌握火星着陆巡视探测技术的国家是?(中国)22.中国空间站最多可以同时驻留多少名航天员。

(6名)23.我国“嫦娥”系列月球探测器中,成功实现月球表面取样返回的是?(嫦娥五号)24.我国科学家研制的深海软体机器人潜入万米深海仍然活动自如,其研究灵感来源于深海的?(狮子鱼)25.著名的“图灵测试”主要用于考察计算机的什么水平?(人工智能水平)26.“祖冲之”系列量子计算机是利用什么进行量子计算?(超导量子)27.2020年11月,什么深海载人潜水器潜入马里亚纳海沟,推动中国进入载人深潜的新时代。

火星探测技术的最新成果

火星探测技术的最新成果

火星探测技术的最新成果自从人类开始探索宇宙以来,对于微弱的火星探险就一直颇为关注,人们一直憧憬着在这个红色星球上实现人类居住的梦想。

火星探索的最新成果也一直成为了各方热议的话题,这里将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火星探测技术的最新成果。

一、探测火星的方法探测火星一直是人类的一个难题。

因为探测火星需要科学家不断研制新的探测工具,新的探测技术。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火星探测使用了许多各种各样的方法。

一种方法是火星轨道器,它通过卫星拍摄火星的表面,从而重建火星的地貌和成分。

另一种方法是陆地探测车,它可以直接探测火星的表面,测试其物理和化学性质。

最近几年,研究人员开始使用无人机探测器。

这种探测器可以飞到高空,然后飞越陡峭的旷野地带,穿过火山峡谷,探测火星的地形和构造。

二、“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登陆最近,中国火星探测器于2021年成功着陆。

“天问一号”是一艘火星探测器,它首次降落在了火星的乌托邦平原上,这个平原是火星最大的撞击坑。

探测器搭载了一个带有高清摄像头的着陆器,还有所有火星探测任务的关键科学仪器,如毫米波雷达和激光测距仪。

该探测器的任务是探测火星的大气、土壤和地形,并寻找生命的痕迹等。

三、美国的Perseverance探测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火星探测器Perseverance是火星探测技术的又一个里程碑。

这艘探测器于2021年2月18日成功降落在火星表面。

Perseverance探测器长14英尺,重2,260磅,是NASA有史以来最大的火星车。

它搭载了一些前所未有的科学仪器,包括一个用于搜寻生命的取样器和一个能分析火星大气的天体物理光谱仪。

取样器可以采集火星表面上的土壤和岩石样本,并把样品运回到地球上,让地球上的科学家来研究,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突破。

如果这个任务成功,这将是地球上第一次将从行星体表面采集的样品带回地球。

四、欧洲航天局的ExoMars欧洲航天局和俄罗斯联邦航天局(ROSCOSMOS)已经启动了一项名为ExoMars的联合火星项目。

2021北京中考物理一模科普阅读汇编

2021北京中考物理一模科普阅读汇编

2021一模科普阅读汇编1.请阅读《天问一号》并回答26题。

天 问 一 号2020年4月24日,中国行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系列”,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一号”,后续行星任务依次编号。

“天问一号”探测器是由一架轨道飞行器和一辆火星车(图25所示)构成,它的最大亮点是要一次性完成火星“环绕、着陆和巡视”三大任务,对火星开展全球性、综合性的环绕探测,在火星表面开展区域巡视探测。

2020年7月23日,“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运载着“天问一号”探测器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

火箭飞行约2167秒后,成功将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开启火星探测之旅,迈出了我国行星探测第一步。

7月27日,控制“天问一号”探测器在飞离地球约120万公里处回望地球,利用光学导航敏感器对地球、月球成像,获取了地月合影。

2021年2月5日20时,“天问一号”探测器发动机点火工作,顺利完成地火转移段第四次轨道中途修正,以确保按计划实施火星捕获。

国家航天局同步公布了“天问一号”传回的首幅火星图像(图26所示)。

截至2021年2月9日,“天问一号”已在轨飞行约201天,探测器各系统状态良好,飞行里程超过4.65亿公里,已完成四次中途修正等工作,离着陆火星还需约3个月时间。

“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的成功发射、持续飞行以及后续的环绕、降落和巡视,是我国综合国力和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标志。

中国开展并持续推进深空探测,对保障国家安全、促进科技进步、提升国家软实力以及提升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26.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在火箭点火升空的过程中,“天问一号”探测器相对于地球是 (选填“静止”或“运动”)的;“天问一号”探测器的机械能 。

(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2)“天问一号”探测器是利用 向地球传递信息的。

(选填“电磁波”或“超声波”)(3)2020年7月27日,“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将地月合影传到地球大约需要 s 的时间。

公共基础知识中国火星探测任务

公共基础知识中国火星探测任务

公共基础知识中国火星探测任务火星探测是指人类通过向火星发射空间探测器,对火星进行的科学探测活动。

大约每隔26个月就会发生一次火星冲日,火星冲日意味着这时可以使用较小花费将探测器送往火星,因此人类的火星探测活动通常也会每隔26个月出现一次高潮。

【拓展】火星冲日时,地球位于太阳和火星之间,离地球最近,亮度是一年中最亮的。

一、天问一号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于2013年全面启动论证,2016年1月批准立项。

2020年4月24日,中国行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系列”,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一号”,后续行星任务依次编号。

2020年7月23日,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升空,正式开启了中国人自主探测火星之旅。

天问一号的名称来源于中国古代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长诗《天问》,表达了中华民族对真理追求的坚韧与执着,体现了对自然和宇宙空间探索的文化传承,寓意探求科学真理征途漫漫,追求科技不断创新永无止境。

天问一号探测器由环绕器、着陆器和巡视器组成,总重量达到5吨左右。

环绕探测是火星探测的主要方式之一,也是行星探测开始阶段的首选方式。

二、祝融号2021年4月24日,我国首辆火星车名称揭晓,“祝融号”脱颖而出。

祝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尊为最早的火神,象征着用火照耀大地、带来光明。

首辆火星车命名为祝融,寓意点燃我国星际探测的火种,指引人类对浩瀚星空的接续探索和自我超越。

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

2021年6月11日,国家航天局公布了由“祝融号”火星车拍摄的着陆点全景、火星地形地貌、“中国印迹”和“着巡合影”等影像图。

首批科学影像图的发布,标志着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祝融号火星车火星表面移动过程视频是人类首次获取火星车在火星表面的移动过程影像。

2022年5月11日,祝融号国际首次利用巡视器上的短波红外光谱仪在火星原位探测到含水矿物。

祝融号登上火星的小知识

祝融号登上火星的小知识

祝融号登上火星的小知识
祝融号(Zhurong)是中国首次登陆火星的探测器,于2021年5月15日成功着陆在乌托邦平原。

祝融号是由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Tianwen-1)搭载的火星车,是中国继“嫦娥”和“玉兔”之后的又一次太空探索成果。

祝融号的名字源自于中国神话中的火神祝融,其名称也寓意着中国太空探索的热情和技术的突破。

祝融号的任务是进行地质勘测、环境检测和寻找生命迹象等方面的科学实验。

祝融号配备有多项科学探测设备,包括高分辨率相机、矿物成分分析仪、环境气象仪等多种测量仪器。

这些设备可以为科学家提供火星的详细地质结构、表面特征和环境情况,有助于科学家探究火星的成因和可能的生命存在条件。

在登陆火星后,祝融号进行了多次漫游和巡视,并在火星表面上展开了各项科学实验。

祝融号首先利用高分辨率相机拍摄了火星表面的照片,并为科学家提供了火星表面的三维地形图。

接着,祝融号使用了矿物成分分析仪进行了地质样品的分析,以确定火星表面的矿物组成。

最后,祝融号使用环境气象仪对火星的气候和环境进行了详细的监测和分析。

祝融号的成功登陆标志着中国太空科技的再次飞跃,也彰显了中国在太空探索领域的巨大潜力和实力。

未来,科学家将继续借助祝融号这一探测器,深入探究火星的成因和环境,并努力寻找火星是否存在可能的生命迹象。

中国火星探测的故事

中国火星探测的故事

中国火星探测的故事
中国火星探测的故事可以从2020年开始讲起。

在那一年,中
国航天局成功发射了自己的火星探测器,并定名为"天问一号"。

天问一号是中国第一个火星探测任务,这也是中国探索外太空的一大里程碑。

探测器搭载了多个科学仪器,包括高分辨率相机、矿物学检测仪等,旨在研究火星的地质构造、大气环境以及寻找火星上的水和生命的迹象。

天问一号按计划于2021年2月10日到达火星。

在数月的飞行后,探测器进入火星轨道,并进行了多次轨道调整以确保正确进入目标着陆区域。

在成功进入轨道后,探测器开始着陆准备。

2021年5月14日,天问一号成功着陆在火星表面,这是中国
首次成功实现火星着陆。

随后,探测器展开太阳能板,并释放出一辆名为"祝融号"的火星车。

祝融号火星车搭载了各种科学仪器,可以行驶数百米,并通过高分辨率相机和激光光谱仪来进行火星表面的勘测和采样。

火星车还可以进行地质钻探,并将采样的土壤和岩石样本送回天问一号进行分析。

自着陆以来,天问一号和祝融号火星车已经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科学成果。

它们成功拍摄了火星表面的高清照片,并探测到了火星的大气成分以及火星土壤中的水分。

这些发现对于了解火星的地质历史、大气环境以及寻找火星上的生命迹象都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火星探测的故事还在继续,天问一号和祝融号火星车将继续展开科学探索,为人类对火星的认识做出新的贡献。

中国航天部门也已经计划了未来的火星探测任务,包括样品返回任务和火星探测站的建设,这将进一步推动中国在航天领域的发展和国际合作。

(历年真题)2022年事业单位考试科学技术专题训练(附解析)

(历年真题)2022年事业单位考试科学技术专题训练(附解析)

(历年真题)2022年事业单位考试科学技术专题训练(附解析)1、(2020年新疆)2020年7月23日,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探测器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启程。

随着长征五号遥四火箭的点火升空,我国拉开了向更遥远的深空探测的序幕。

A.天问一号B.凤凰一号C.火星一号D.朱雀一号【答案】A【解析】第一步,看提问方式。

本题属于选是题。

本题考查科技成就。

第二步,辨析选项。

2020年4月24日,中国行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系列”,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一号”。

2020年7月23日,“天问一号”由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托举,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

2、(2020年新疆)2019年12月29日23时,新疆首个光热发电项目——()一次并网成功。

该项目是国家首批光热发电示范项目之一,可实现年供电量1.983亿度。

A.中核克拉玛依100MW光热发电项目B.伊犁尼勒克县大唐60MW光热发电项目C.新疆华能电气股份有限公司2×5万千兆光热发电项目D.哈密熔盐塔式50MW光热发电项目【答案】D【解析】第一步,看提问方式。

本题属于选是题。

本题考查科技成就。

第二步,辨析选项。

2019年12月29日23时,新疆首个光热发电项目——哈密熔盐塔式50MW光热发电项目一次并网成功。

该项目建成投产后,预计可实现年供1.983亿度清洁电力,每年可节约标煤6.19万吨,对推动我国光热发电产业技术进步具有积极的示范效应。

3、(2020年新疆)2020年3月2日,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华龙一号”全球首堆——中核集团()热态性能试验基本完成,为后续机组装料、并网发电等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A.福清核电5号机组B.海阳核电1号机组C.阳江核电4号机组D.田湾核电2号机组【答案】A【解析】第一步,看提问方式。

本题属于选是题。

本题考查科技成就。

第二步,辨析选项。

2020年3月2日,“华龙一号”全球首堆——中核集团福清核电5号机组热态性能试验基本完成,为后续机组装料、并网发电等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天问的名词解释是什么

天问的名词解释是什么

天问的名词解释是什么天问,作为一个名词,可以在多种语境中使用。

它不仅仅是一个单一的词汇,而是一个富有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的词语。

在不同的文化和语言中,天问有着不同的解释。

首先,从汉语的角度来看,天问是指中国的一个探测火星的任务,也是中国第一个火星探测任务。

天问的字面意思是“询问天地”,蕴含着人类向宇宙探索的精神和勇气。

这个探测任务代表着中国航天科技的进步和发展,也是中国迈向航天强国的一步。

其次,在道教的文化传统中,天问是指仙人向天地问事的意思。

在道教的信仰中,仙人常常与天地相通,可以获得天地的智慧和指导。

天问也可以理解为人类对于宇宙的思考和探索。

在道教的哲学中,人类通过天问来寻求自身的生活智慧和灵感,以提升自身的修行境界。

此外,在现代汉字词典中,天问被解释为一个成语,意味着对神秘事物的思考和询问。

它代表了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和渴望,引领人们不断追寻真理的旅程。

天问的使用范围广泛,可以用于形容任何对未知领域的研究和思考。

然而,天问不仅仅是在中文中有涵义,它也在其他语言和文化中有着不同的解释。

比如,在英语中,天问可以被翻译为"questioning the heavens",它代表了人类在面对宇宙时的思考和质疑。

在西方文化中,天问被视为一种哲学和科学的探索,人们通过质疑和寻找答案来拓宽人类的认知边界。

总之,天问是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词语。

从字面意义来看,它代表了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和求知欲望。

从不同语言和文化的角度来看,天问也有着不同的解释和应用。

作为一个名词,天问在中华文化和国际社会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鼓励人们勇敢地探索未知,追寻知识和智慧。

无论是中国的火星探测任务,还是道教中的心灵探索,亦或是对于宇宙的思考,天问都是人类渴望了解宇宙和自身的表现。

天问代表着人类对于人生和宇宙的永恒追问,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和源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是太阳系由内往外数的第四颗行星,属于类地行星,直径约为地 球的一半,质量为地球的十分之一。自转轴倾角、自转周期均与地球相近,公转一周约为地球公转 时间的两倍。我国古时候将火星称为"荧惑星",位置和亮度时常变动,意味着“荧荧火光,离离乱 惑”。西方古代(古罗马)称为"战神玛尔斯星"。 2.火星地形 火星的橘红色外表是地表的赤铁矿(氧化铁)。火星基本上属于沙漠行星,地表沙丘、砾石遍布, 没有稳定的液态水体,以二氧化碳为主的大气既稀薄又寒冷,沙尘悬浮其中,每年常有尘暴发生。 与地球相比,地质活动不活跃,地表地貌大部分是由于远古较活跃的时期形成有密布的陨石坑、火 山与峡谷,包括太阳系最高的山(奥林帕斯山)和最大的峡谷(水手号峡谷)。除此之外火星独特之处还 在于南北半球有明显差别,南方是古老、充满陨石坑的高地,北方则是较年轻的平原火星两极皆有 主要以水和冰组成的极冠,而且上面覆盖的干冰会随季节消长。 二、关于中国首次探测火星计划 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在宇航技术 研究方面取得了历史性的重大突破!2020年4月24日是第五个“中国航天日”,在这一天我国开始宣 布探测火星任务名称。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不仅要实现环绕火星全球遥感探测,还要突破火星 进入、下降、着陆、巡视、远距离测控通信等关键技术,使我们真正进入深空,揭开火星的神秘面 纱。 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将通过一次发射任务,实现对火星的“环绕、着陆、巡视”三个目标, 开展火星全球性和综合性探测,并对火星表面重点地区精细巡视勘察。这是其他国家第一次实施火 星探测时未有的,面临的挑战也前所未有。 1.中国行星探测任务命名由来 此次火星探测任务正式名称为“天问一号”。该名称源于屈原的长诗《天问》,作品对天地、 自然和人世等一切事物现象进行想象与发问,从宇宙之本源,到阴阳之俱化;从天地之构造,到星辰 之往亘。以“天问”作为工程名称,表达了中华民族追求真理的坚韧与执着,体现了对自然和宇宙 空间探索的文化传承,寓意探求科学真理征途漫漫,追求科技创新永无止境。 2.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标识及其具体含义 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标识呈“揽星九天”图形,太阳系八大行星依次排开,表达了宇宙的五 彩缤纷,呈现了科学发现的丰富多彩。开放的椭圆轨道整体倾斜向上,展示了独特字母“C”的形 象,代表了中国行星探测(China),体现着国际合作精神(Cooperation),标志着深空探测进入太空 能力等多重含义,展现出中国航天开放合作的理念。 此次标识设计以行星探测重大工程作为一个整体概念,统一命名并设计标识。根据不同行星探 测任务,标识下方的“Mars”(火星)标志以行星英文名称进行替代。 3.关于火星探测器 中国火星探测器分为环绕器与着陆器两部分,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五院抓总研制。预 计在今年7月,探测器由航天科技集团一院抓总研制的长征五号遥四火箭发射升空。 【小试牛刀】(多选)火星已成为主要航天国家的探测热点和空间技术战略制高点,能否成功地对 火星进行科学探测,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航天科技实力的重要标志。关于我国2020年首次火星探测 任务说法正确的是( ) A.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一号” B.实现对火星的“环绕、着陆、巡视”三个目标 C.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标识呈“揽星九天”图形,太阳系八大行星依次排开 D.火星探测器由长征五号B遥四火箭发射升空 【答案】ABCD。
科学技术是一国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中国的科技实力不断增强,2019年更是取得了诸多战 略性的成就。2020年上半年,“嫦娥四号”、“玉兔二号”、“鹊桥号”等科技新闻便频繁进入公 众视野。而在2020年我国不仅在探月工程上有全新的突破,而且开始启动探测火星计划,这更加证 实了中国科技的实力。本章主要对火星自身和探测工程的相关知识做详细的讲解,让我们一起来解 开火星的神秘面纱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