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提取纯化工艺

合集下载

人参茎叶总皂苷提取,纯化工艺优化研究

人参茎叶总皂苷提取,纯化工艺优化研究

人参茎叶总皂苷提取,纯化工艺优化研究人参是一种珍贵的中药材,其主要有效成分之一为人参皂苷。

在人参中,人参皂苷主要存在于人参的茎叶部分。

人参茎叶总皂苷的提取和纯化工艺是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

人参茎叶总皂苷的提取工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粉碎、提取、浓缩和干燥。

而在提取和纯化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包括溶剂的选择、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以及分离纯化技术等。

这些因素的选择将直接影响到人参茎叶总皂苷的提取率和纯度,因此对提取和纯化工艺的优化研究尤为重要。

粉碎是提取工艺的第一步。

一般来说,粉碎后的颗粒越小,人参茎叶总皂苷的提取率就越高。

选择合适的粉碎设备和粉碎时间非常重要。

为了保证提取物的质量,还需要注意粉碎温度和粉碎过程中的防潮处理。

提取是人参茎叶总皂苷提取工艺中最为关键的一步。

在进行提取前,需要选择合适的溶剂。

常用的溶剂有乙醇、丙酮、乙酸乙酯等。

不同的溶剂对人参茎叶总皂苷的提取效果有所差异,因此需要进行实验比较,选择最适合的溶剂。

在提取过程中,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也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一般来说,较高的提取温度和较长的提取时间会提高人参茎叶总皂苷的提取率,但是过高的温度和过长的时间又会导致人参皂苷的降解,因此需要在提取过程中进行温度和时间的控制。

提取次数也会影响人参茎叶总皂苷的提取率。

通常情况下,多次提取可以提高提取率,但是次数过多又会增加生产成本。

需要在提取次数和提取率之间进行平衡。

是提取物的浓缩和干燥。

在这一步骤中,通常会使用浓缩设备将提取液浓缩,然后进行干燥得到人参茎叶总皂苷的粉末。

在这一步骤中,需要注意控制温度和湿度,以防止人参茎叶总皂苷的变性和降解。

总的来看,人参茎叶总皂苷的提取和纯化工艺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多种因素的选择和控制。

在进行工艺优化研究时,需要综合考虑提取率、纯度、产率以及生产成本等因素,以找到最适合的提取工艺。

只有在提取工艺得到优化和改进后,才能更好地发挥人参茎叶总皂苷的药用价值。

中药中有效成分的提取纯化方法

中药中有效成分的提取纯化方法

中药中有效成分的提取纯化方法中药中的有效成分是指具有药理活性且对人体有疗效的化学物质,其提取和纯化是中药研究和开发的重要环节。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纯化方法。

1.水提法水提法是中药有效成分提取的常用方法之一,适用于水溶性成分的提取。

一般可以采用浸提、冷煮法、热煮法等方式进行水提。

浸提是将药材浸泡在适量的水中,使其成分溶解到水中;冷煮法是在室温下将药材与水一起放入容器中进行提取;热煮法是在加热条件下,将药材与水一起煮沸提取。

水提法提取的水提液可以进一步进行浓缩、净化和干燥等工艺步骤以得到纯化的有效成分。

2.有机溶剂提取法有机溶剂提取法是提取中药有效成分的常用方法之一、有机溶剂如乙醇、甲醇、醚类等可以与中药中的有效成分发生物理或化学作用,使其溶解到有机溶剂中。

一般可以采用浸提、渗漉、浸渍等方式进行有机溶剂提取。

提取过程中,还可以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微波辅助提取等技术来加速提取过程。

有机溶剂提取的提取液可以通过蒸馏、浓缩和干燥等工艺步骤得到纯化的有效成分。

3.萃取法萃取法是一种通过有机溶剂的多次萃取来提取中药有效成分的方法。

一般采用的有机溶剂有醚类、醇类等。

首先将药材与有机溶剂混合,经过多次摇匀和分离,使有机溶剂中的有效成分逐渐增多。

最后通过蒸馏、浓缩和干燥等工艺步骤得到纯化的有效成分。

萃取法具有提取效率高、提取时间短等优点,适用于中药有效成分的大规模提取。

4.分离纯化方法提取得到的有效成分通常含有多种物质,需要进行分离纯化才能得到单一有效成分。

常用的分离纯化方法有:(1) 薄层色谱法 (Thin-layer chromatography, TLC):通过在薄层上施加样品使样品中的组分在薄层材料上沿毛细力向上升动而分离,再用相关试剂显色来确定有效成分的位置。

(2) 柱层析法(Column chromatography):将提取液经过特定填料装填到柱中,根据成分的亲和性差异,在流动相的作用下使其分离。

《中药提取工艺》课件

《中药提取工艺》课件
蒸馏分离
对于挥发性成分,可采用蒸馏 法进行分离纯化。
03
CATALOGUE
中药提取物质量标准
提取物成分分析
成分鉴定
对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和鉴定,明确其化学 结构。
含量测定
对提取物中主要成分的含量进行测定,确保其符合规定的标 准。
提取物质量评价
物理性质评价
对提取物的物理性质如颜色、气味、 溶解度等进行评估。
中药提取工艺研究进展
新型中药提取工艺研究
超声波提取技术
01
利用超声波的振动和空化作用,加速植物细胞壁的破裂,提高
有效成分的提取率。
微波辅助提取技术
02
利用微波的穿透力和热效应,使植物细胞内的有效成分快速释
放,提高提取效率。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
03
利用超临界流体的特殊性质,实现对植物中脂溶性成分的高效
总结词
传统与现代相结合
详细描述
黄芪皂苷类成分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如抗炎、抗氧化、抗 肿瘤等,是中药提取工艺中的重要研究对象。
详细描述
采用传统的水提法和现代的超声波辅助提取法相结合,可 以有效提取黄芪中的黄芪皂苷类成分,具有较高的提取效 率和纯度。
总结词
药理活性强
总结词
临床应用广泛
详细描述
黄芪皂苷类成分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糖 尿病等疾病,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03
质量控制
中药提取工艺在质量控制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提取工艺的研究
和控制,可以保证中药制剂和中药新药的原料质量和稳定性,提高产品
的质量和安全性。
02
CATALOGUE
中药提取工艺流程
原料选择与预处理

中草药有效成分分离与精制常用方法的原理_理论说明

中草药有效成分分离与精制常用方法的原理_理论说明

中草药有效成分分离与精制常用方法的原理理论说明1. 引言1.1 概述中草药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资源。

中草药中含有许多有效成分,如生物碱、黄酮类、香豆素等,这些成分对人体具有治疗和保健作用。

然而,中草药中的有效成分通常存在于复杂混合物中,并且含量较低,因此需要进行分离与精制处理才能获得纯净的有效成分。

1.2 文章结构本篇文章将围绕中草药有效成分的分离与精制方法展开论述。

首先介绍了这些方法的原理,包括分离方法原理和精制方法原理。

随后,详细探讨了这两类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范围、关键步骤以及注意事项。

最后,从理论层面总结了分离方法原理和精制方法原理的重要性,并对未来中草药有效成分分离与精制领域提出展望和建议。

1.3 目的本文旨在全面介绍和解释中草药有效成分分离与精制常用方法的原理,并通过对应用范围、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的讨论,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方法。

同时,通过总结原理的重要性以及对未来的展望和建议,提升对中草药有效成分分离与精制领域的认识,并促进该领域的发展与创新。

2. 中草药有效成分分离与精制常用方法的原理:2.1 分离方法原理:中草药有效成分的分离是通过一系列化学、物理或生物学的方法将其中的有用成分与其他杂质进行分离,以达到纯化和提纯的目的。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分离方法原理:2.1.1 薄层色谱法(TLC):薄层色谱法是根据不同化学物质在薄层固定相上表现出不同行为以实现它们之间的分离。

这种方法通常使用硅胶或其他固定相涂覆在玻璃或铝板上,并使用溶剂系统将混合物带上样。

随着溶剂前进,不同成分会显示出不同程度的移动性,从而实现它们之间的分离。

2.1.2 气相色谱法(GC):气相色谱法利用了样品中化合物在气体载流子带动下通过固定相填充柱时发生吸附和解吸作用而分离。

该方法要求待测物质具有足够高的挥发性,并且需要选择适当的固定相来实现对样品的分离。

2.1.3 液相色谱法(HPLC):液相色谱法基于样品中化合物在液体流动相与固定相之间的吸附分配行为而进行分离。

中药原料提纯实验报告(3篇)

中药原料提纯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理解中药原料中杂质的存在形式及其对药效的影响。

2. 掌握中药原料提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 通过实验操作,提高中药原料的纯度,为后续的制剂提供优质原料。

二、实验原理中药原料提纯的原理主要是利用溶剂萃取、沉淀、离心、过滤等方法,将中药原料中的杂质分离出来,提高其纯度。

实验中常用的方法有:1. 溶剂萃取法:利用不同溶剂对中药原料中有效成分和杂质的溶解度差异,将有效成分从原料中萃取出来。

2. 沉淀法:通过加入适当的沉淀剂,使中药原料中的杂质形成沉淀,从而实现分离。

3. 离心法:利用离心力将中药原料中的悬浮物、沉淀物等分离出来。

4. 过滤法:利用滤纸、滤膜等将中药原料中的固体杂质过滤掉。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烧杯、玻璃棒、漏斗、滤纸、离心机、抽滤装置、烘箱等。

2. 试剂:中药原料(如:黄芪、人参等)、溶剂(如:乙醇、水等)、沉淀剂(如:硫酸铵、硫酸钠等)、酸碱指示剂等。

四、实验步骤1. 溶剂萃取法(1)将中药原料粉碎成粉末,过筛。

(2)将粉末加入适量的溶剂中,搅拌溶解。

(3)静置一段时间,使有效成分充分溶解。

(4)过滤,收集滤液。

(5)将滤液浓缩至一定浓度,干燥,得到提纯的中药原料。

2. 沉淀法(1)将中药原料粉末加入适量的溶剂中,搅拌溶解。

(2)加入适量的沉淀剂,观察沉淀形成情况。

(3)过滤,收集沉淀。

(4)将沉淀用溶剂洗涤,去除杂质。

(5)干燥,得到提纯的中药原料。

3. 离心法(1)将中药原料粉末加入适量的溶剂中,搅拌溶解。

(2)将溶液离心,收集沉淀。

(3)将沉淀用溶剂洗涤,去除杂质。

(4)干燥,得到提纯的中药原料。

4. 过滤法(1)将中药原料粉末加入适量的溶剂中,搅拌溶解。

(2)过滤,收集滤液。

(3)将滤液浓缩至一定浓度,干燥,得到提纯的中药原料。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溶剂萃取法通过溶剂萃取法,中药原料中的有效成分得到了较好的提取,提纯效果明显。

2. 沉淀法通过沉淀法,中药原料中的杂质得到了有效去除,提纯效果较好。

中药的浸提、分离与纯化

中药的浸提、分离与纯化
①过细的粉末对药液和成分的吸附量增加,造成有 效成分的损失。②药材粉碎过细,破裂的组织细胞 多,浸出的杂质多。③药材粉碎过细给某些浸提操 作带来困难,例如渗漉时易堵塞等。因此,浸提时 宜用薄片或粗粉(通过一号筛或二号筛)。
精品文档
2、中药成分:主要影响解吸、溶解与扩散阶 段。分子小、溶解度大有利于浸提,以后者影 响显著。易溶性物质的分子即使大,也能先浸 出来。例如,在用稀乙醇浸出马钱子时,较大分 子的马钱子碱比士的宁(少两个—0CH3基)先进 入最初部分的浸液中。
精品文档
3、浸提温度:温度高有利于浸提。 ①促进药物成分的扩散,提高浸出效果。 ②但温度也不宜太高。浸提温度高能使中药中 某些不耐热成分或挥发性成分分解、变质或挥 发散失。 此外,高温浸提液中,往往无效杂质较 多,放冷后会因溶解度降低和胶体变化而出现沉 淀或浑浊,影响制剂质量和稳定性。
因此浸提过程温度要适当。
精品文档
浸出成分:不同浓度乙醇可浸出除多糖、蛋白质 外的大多数化学成分。 ①一般乙醇含量在90%以上时,适于浸提挥发油、 有机酸、树脂、叶绿素等; ②乙醇含量在5O%-70%时,适于浸提生物碱、苷类 等; ③乙醇含量在50%以下时,适于浸提苦味质、蒽醌 苷类化合物等; ④乙醇含量大于40%时,能延缓许多药物,如酯类 、苷类等成分的水解,增加制剂的稳定性; ⑤乙醇含量达20%以上时具有防腐作用。 适用提取方法:渗滤法、浸渍法、回流法、连续 回流法。
精品文档
三、常用浸提溶剂:用于中药浸出的液体称浸 提溶剂。 优良的溶剂应具备以下条件: ①最大限度地溶解和浸出有效成分,最低限度 地浸出无效成分和有害物质; ②不与有效成分发生化学变化,亦不影响其稳 定性和药效; ③比热小,安全无毒,价廉易得。
精品文档

中药前提取工艺

中药前提取工艺

中药深加工工艺3.2.1主体工艺简述我国中药生产工艺技术已从传统的作坊式加工工艺向现代化生产方式过渡,制药技术上已经形成适宜中药功效及成分特点的提取、分离、浓缩、纯化、精制、干燥、成型等较为先进成熟的工艺和设备。

中药的剂型也由传统的丸、散、膏、丹、汤等发展到片剂、胶囊、颗粒剂、气雾剂、注射剂等现代化制药的主要经典剂型。

⑤炮制:炮制可使药材增强疗效、缓和药性、矫正气味、保存药效、便于粉碎等。

中药品种繁多,炮制方法也因药而异,大体可归纳为5类,即修制、水制、火制、水火共制和其它方法(不水不火制),其工艺有炒、炙、煅、蒸、煮、炖等,根据作用辅料不同,又有不同的炮制方法,如在炙法中有酒炙、醋炙、蜜炙、姜炙、药汁炙等。

(2)后加工阶段后加工阶段是提取出药物的有效成分,通过物理过程制成不同的中成药剂型,主要包括水提、醇提、浓缩、制剂等。

(3)中成药生产过程及产污特点提取全成分,药用机理复杂;生产过程产污节点多,单个节点产污量小,产污过程主要集中在前处理阶段;药渣产生量大,有机污水浓度较高。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主要有冲洗废水、溶剂提取工艺有机废气和废渣。

其废水中所含污染成分是粗药材洗涤工程中产生的泥沙和少量药材成分,中药材经饮片工序加工后的饮片(生药)供提取工序使用。

中药材前处理提取工艺流程及产污位置见下图:图3-3 胶囊剂工艺流程产污节点图胶囊剂生产工艺选用国内外成熟的制粒工艺,设备选用一步制粒机和先进取药液经桶装运输至口服液车间,经压滤后泵入配液罐,与加入的水与淀粉等辅料减半均匀后,通过管道输送至灌封车间,经全自动灌封机灌装封口。

最后通过蒸汽灭菌、灯检、包装、入库。

该工艺在清膏压滤阶段会产生少量废渣,灯检工段会出现微量的不合格产品,包装过程中会产生少量的废弃包装材料。

3.2.1.4熊胆粉生产工艺流程该工序工艺流程及产污位置见下图。

2中药常用纯化技术

2中药常用纯化技术

六、分馏法
分馏法是利用各成分沸点 的差异进行提取分离的方 法,用于分离液体混合物。 在天然药物有效成分研究 中,挥发油及一些液体生 物碱的分离常用此法。
七、萃取
(一)液液萃取
溶剂萃取又称为液—液萃取 ,在中药研究 中,萃取分离法主要用于有效成分的分离和富集。 如果被萃取组分是有色化合物,则可以取有 机相直接进行光度测定,这种方法称为萃取光度 法。 萃取光度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选择性。
去除蛋白质、糊化淀粉、黏液质、油脂、脂溶性色素、树
脂、树胶、部分糖类等杂质。
①药材成分在水和乙醇中的溶解性。 含醇量50%-60% 除淀粉、多糖等杂质 > 75% 除蛋白质等杂质 >80% 除全部蛋白质、多糖、无机盐等杂质 ②根据工业生产的实际情况。
水提醇沉法的操作要点
药材水提——浓缩至1:1或1:2——加95%乙醇——冷藏——

用:
分配系数: 利用成分在溶剂中溶解性能差异 改变pH值:游离或成盐(生物碱、黄酮等)
洗涤:极性溶剂—亲脂性溶剂,亲脂性溶剂-极性溶剂,去除杂
质。
萃取操作
1简单萃取 2.逆流连续萃取 3.pH值梯度萃取法 4.逆流分溶法 5.液滴逆流分配法
1.简单萃取法
两相溶剂萃取法是分离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常用方法。 少量样品的萃取用分液漏斗操作。
Light phase
杂质
溶质 萃取剂 原溶剂
Heavy phase
实验室液液萃取过程
分液漏斗
有机相 水相
一般萃取3-4次即可
液液萃取优点:溶剂萃取具有选择性好、
回收率高、设备简单、操作简便、快速,以 及易于实现自动控制等特点,因此一直受到 广泛重视。
缺点:费时费工,萃取溶剂易挥、易 燃、有毒。

分离纯化工艺ppt课件

分离纯化工艺ppt课件


亲脂性
苷元、生物碱、树脂、醛、酮、 醇、醌、有机酸、某些苷类
乙醚、氯仿
中等极 性
小 中 大
某些苷类(如强心苷等) 某些苷类(如黄酮苷等) 某些苷类(如皂苷、蒽醌苷等)
氯仿:乙醇 (2:1) 乙酸乙酯
正丁醇
亲水性 强亲水性
极性很大的苷、糖类、氨基酸、 丙酮、乙醇、
某些生物碱盐
甲醇
蛋白质、粘液质、果胶、糖类、 氨基酸、无机盐类
•机械分离处理的是两相或两相以上的混合物, 通过机械处理简单地就可将各相加以分离, 不涉及传质过程,例如过滤、沉降、离心分 离、旋风分离和压榨等。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 传质分离处理的既可是均相体,也可是非均相体,通过单 个组分的物理-化学特性的差异进行分离,一般是依靠平 衡和速率两种途径来实现。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3)温度调节 对蛋白质溶液进行溶剂沉淀分离,一般 在低温条件下进行,大多数酶和蛋白质的溶解度随温度降 低而降低,可以利用温度差进行蛋白质分级沉淀。 (4)pH值的调节 蛋白质溶液中的溶质溶解度受pH值影 响,一般在等电点的溶解度最低。将pH值调节到溶液中多 数蛋白质带有相同的净电荷,可减少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 用,防止共沉淀。利用改变溶液的pH值可实现有选择的分 段沉淀。 (5)离子强度的调节 低浓度的中性盐类增加蛋白质在 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并且对蛋白质具有保护作用,防止 变性。要将蛋白质从低离子强度的溶液中沉淀出来往往需 要更高的溶剂浓度。

药品生产过程中的药物提取与纯化技术

药品生产过程中的药物提取与纯化技术

优点:操作简单, 成本低,适用于 热稳定性好的药
物。
缺点:需要较高 的温度,可能会 破坏药物的结构
和活性。
应用:常用于提 取挥发性药物, 如薄荷油、樟脑
等。
原理:利用超临界流体的溶解能力来提取药物 优点:高效、环保、无溶剂残留 应用:广泛应用于天然药物、合成药物和生物药物的提取 注意事项:需要精确控制温度和压力,以防止超临界流体的相变和分解
制定质量标准的依据:药品生产质 量管理规范(GMP)、药品注册管 理办法等法律法规
质量标准的实施:通过生产过程中 的质量控制措施,确保药品的质量 符合标准要求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质量标准的内容:包括药品的纯度、 杂质含量、稳定性等指标
质量标准的修订:根据药品生产和 监管的实际情况,对质量标准进行 修订和完善
原料质量控制:确保原料的质量和纯度 生产过程控制:监控生产过程中的温度、压力、时间等参数 产品质量检验:对提取和纯化后的药物进行质量检验,确保其符合标准 环境质量控制:保持生产环境的清洁和卫生,防止污染和交叉污染
提取方法:水煎煮法、醇提法、水 醇法等
实例:黄连提取与纯化、人参提取 与纯化、当归提取与纯化等
,
汇报人:
定义:从药物原料 中分离出有效成分
的过程
提取方法:溶剂提 取、水蒸气蒸馏、 超临界流体萃取等
目的:提高药物的 纯度和疗效,减少
副作用
提取设备:提取罐、 离心机、过滤器等
药物纯化的目的:确保药物的 安全性和有效性,减少不良反 应,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和保质 期。
药物纯化的定义:通过物理、 化学或生物方法将药物中的杂 质去除,提高药物的纯度和质 量。
原理:利用溶剂对药物成 分的溶解能力进行提取

中药的浸提分离与纯化

中药的浸提分离与纯化

解吸与溶解阶段
解吸:
溶剂克服成分之间或成分与细胞壁之间的亲和力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溶解:
相似相溶原理
浸出成分扩散阶段
浓度差是渗透扩散的推动力 Fick’s 第一扩散公式
dc ds DF dt dx
ds为在dt时间内物质扩散量, D为扩散系数, F为扩散面 dc/dx为浓度梯度, dt为扩散时间, 负号表示扩散趋向平衡时浓度降低 R为摩尔气体常数, T为绝对温度, N为阿伏加德罗常数, γ为扩散物分子半径, η为黏度
变化比较敏感 , 即当提取温度 T 与临界 温度Tc的比值在 1-1.2 时 (1<T/Tc<1.2), 压力的较小改变会引起流体密度的较大变 化 , 由此可调节流体对溶质的溶解能力 , 以达到分离的目的。
提取的过程:压缩-提取-减压-分离
特点 1.提取与蒸馏的双重作用,效率高 2.技术要求高,费用大,适用于含量低、
促进生物碱溶出,提高其稳定性 使有机酸游离便于有机溶剂浸提 除去酸不溶性的杂质
常用:硫酸、盐酸、醋酸、酒石酸、枸橼 酸
•碱
增加有效成分的溶解度与稳定性
• 甘油、表面活性剂
四、常用的浸提方法与设备
煎煮法 浸渍法 渗漉法 回流法 水蒸气蒸馏法 超临界流体提取法 重点:每种方法的应用特点与操作的要点
不适用于:
料液中固体物含量少,颗粒细而轻的
2 .离心分离法
概念:
通过离心技术使料液中固体与液体或两种不相混 溶的液体,产生大小不同的离心力而达到分离的方 法。
原理:利用混合液密度差来分离料液。 适用于:
含不溶性微粒的粒径很小或粘度很大的滤浆; 两种密度不同且不相混溶的液体混合物的分离, 用沉降法和一般的滤过方法难以进行时。

第六章 中药的浸提、分离与纯化XXXX

第六章 中药的浸提、分离与纯化XXXX
6.溶剂pH
根据浸出有效成分(部位)理化性质调整浸提溶剂的 pH值有利于有效成分提取。
7.浸提压力
使部分细胞壁破裂有利浸出 加速溶剂润湿、渗透、扩散 缩短浸提时间
新技术的应用—强化浸提(提高浸提效率、提高制 剂质量,缩短浸提时间)
• 超声波浸提 • 胶体磨浸提 • 流化浸提 • 电磁场下浸提 • 电磁振动下浸提 • 脉冲浸提
3.浸提温度
适当提高温度,有利于扩散浸出 高温过高 不耐热成分破坏
挥发性成分的破坏 浸提杂质多 不利扩散浸出 浸提应控制适当温度
4.浸提时间
时间太长会导致有效成分酶解、大量杂质溶出等 时间太短会导致有效成分浸出不完全
5.浓度梯度
增大浓度梯度可提高浸出效果 增加浓度差的办法
①搅拌②更换新溶剂 ③溶剂循环流动④流动溶剂
㈡常用浸提辅助剂:
1.酸
促进生物碱浸出,提高部分生物碱稳定性
使有机酸游离,便于有机溶剂浸提
除去酸不溶性杂质
常用酸:硫酸、盐酸、醋酸、酒石酸等 加酸操作注意:
(1)用量以维持浸提所需pH值即可,以免造成不良 反应和成份的水解; (2)一次性加于最初少量浸提液中,不可在全部浸提 溶剂中加。
2.碱
使挥发性成分随水蒸气一并馏出,并经冷凝分取挥发性成分 的一种提取方法。 1.基本原理: 道尔顿定律——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的蒸气总压等与该温 度下各组份饱和蒸汽压(分压)之和。 2.特点:用于具有挥发性、能随水蒸汽蒸馏而不被破坏,与水不 发生反应,难溶或不溶于水的成分提取。 3.类型 共水蒸馏法(直接加热法) 通水蒸汽蒸馏法 水上蒸馏法
剂;有效成分含量低的中药提取 不经滤过处理可直接收集渗漉液 不适用:新鲜及易膨胀中药、无组织结
构中药;

中药提取方法概论

中药提取方法概论

中药提取方法概论中药提取是指将中药材中的有效成分通过一定的方法提取出来,以便于制剂、制药和临床应用。

中药提取方法的研究和应用对于中药制剂的制备、中药质量控制和中药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中药提取方法及其优缺点,同时展望中药提取方法的未来发展趋势。

1、常用的中药提取方法(1)浸提法浸提法是一种将中药材浸泡在溶剂中,通过浸泡使有效成分溶解在溶剂中,然后分离出溶剂和有效成分的方法。

浸提法具有操作简单、适用范围广等优点,但提取效率较低,需要大量的溶剂,且提取时间较长。

(2)渗漉法渗漉法是一种将中药材置于装有溶剂的渗漉器中,溶剂从渗漉器底部不断渗入,将有效成分溶解在溶剂中,然后从上部收集溶剂和有效成分的方法。

渗漉法具有提取效率高、溶剂用量少等优点,但操作较复杂,需要一定的设备条件。

(3)升华法升华法是一种通过加热、加压或化学反应等手段使中药材中的固体有效成分转变为气态,再通过冷却、冷凝等手段使气态有效成分凝结为固体的方法。

升华法具有操作简单、提取效率高等优点,但不适用于所有类型的中药材,且提取出的有效成分纯度较低。

2、中药提取工艺中药提取工艺是指将中药材通过一定的方法提取出有效成分的整个过程。

提取工艺的影响因素包括中药材的性质、溶剂的选择、提取温度和时间等。

根据不同的提取方法和中药材的性质,可以制定不同的提取工艺流程,如水提法、醇提法、超声波辅助提取法等。

在提取过程中,还需要注意防止污染和交叉污染,保证中药材的质量和安全。

3、中药提取液处理中药提取液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从中药材中提取出的有效成分溶解在溶剂中的混合物。

为了获得更纯净的有效成分,需要对中药提取液进行处理。

常见的处理方法包括离心、净化、浓缩和干燥等。

(1)离心离心是一种利用离心力将溶液中的固体和液体或不同密度液体进行分离的方法。

在中药提取液处理中,离心可以去除提取液中的固体杂质和大分子物质,提高提取液的纯度。

(2)净化净化是指从中药提取液中去除杂质、降低或消除无效或有害成分的过程。

甘草酸提取纯化工艺研究进展

甘草酸提取纯化工艺研究进展

文献综述
中药多糖的提取方法主要包括溶剂提取法、超声波辅助提取法、酶辅助提取 法等。其中,溶剂提取法是最常用的方法,包括水提、醇提、酸提、碱提等。而 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和酶辅助提取法则在特定条件下具有一定的优势。分离纯化工 艺主要包括除杂、沉淀、透析、干燥等步骤。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是多糖提取纯 化工艺研究的重要内容,其中包括分子量、单糖组成、硫酸根含量、热稳定性、 抗氧化性、免疫调节性等方面。
研究结果
通过对比不同提取工艺参数,发现超声波辅助提取方法相较于传统方法具有 更高的提取效率。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乙醇浓度60%,超声波功率400 W,提取 时间30 min,料液比1:20。在此条件下,甘草黄酮和甘草酸的提取率分别达到 90.2%和87.6%。
产品质量评估方面,通过HPLC分析,结果显示甘草黄酮和甘草酸的产品纯度 分别为95.3%和93.8%,回收率分别为97.1%和96.4%。说明该工艺能够得到高纯 度的甘草黄酮和甘草酸产品。
结论
本次演示对中药多糖提取纯化工艺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和分析,总结了前人研 究的主要成果和不足之处。在此基础上,本次演示提出了一些新的研究思路和方 法,为中药多糖提取纯化工艺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然而, 中药多糖提取纯化工艺的研究仍存在许多未知领域需要进一步探讨,
结果与讨论
通过实验研究,本次演示得出以下结论:首先,采用溶剂提取法结合超声波 辅助或酶辅助技术可以提高中药多糖的提取效率;其次,分离纯化过程中采用分 级沉淀、透析和干燥等技术可以获得高纯度的多糖;此外,优化后的提取纯化工 艺可以显著提高多糖的收率和纯度,同时保持了多糖的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最 后,实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中药多糖提取纯化工艺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可以为 中药多糖的工业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中药乙醇提取具体步骤

中药乙醇提取具体步骤

中药乙醇提取完整步骤一、粉碎药材1. 挑选优质中药材:选择无霉变、无杂质、无虫蛀的中药材。

2. 清理药材:将中药材表面的泥沙、灰尘等杂质清理干净。

3. 粉碎药材:将清理好的中药材放入粉碎机中,粉碎成细小的颗粒。

注意不要粉碎过细,以免影响药效。

二、浸泡药材1. 挑选乙醇:选择纯度较高的乙醇,如95%医用乙醇或99.9%工业乙醇。

2. 浸泡药材:将粉碎的药材放入浸泡容器中,加入适量乙醇,以淹没药材为准。

3. 密封容器:将容器密封,放置在阴凉通风处浸泡24-48小时,期间需偶尔摇晃容器,使药材充分浸泡。

三、提取有效成分1. 过滤残渣:将浸泡后的药渣过滤,留下药液。

2. 提取有效成分:采用加热回流法或超声波辅助法等方法,提取药液中的有效成分。

3. 纯化有效成分:根据需要,采用沉淀、吸附、萃取等纯化技术,进一步分离和纯化有效成分。

四、过滤残渣1. 选择合适的过滤介质:根据药液的性质和过滤需求,选择合适的过滤介质,如滤纸、滤膜等。

2. 过滤残渣:将过滤介质放入过滤器中,将药液缓慢倒入过滤器,过滤掉残渣和杂质。

五、回收乙醇1. 蒸馏乙醇:将过滤后的药液进行蒸馏,分离出其中的乙醇。

2. 回收乙醇:将蒸馏后的乙醇进行回收,可供再次使用。

六、浓缩药液1. 降低药液温度:将药液冷却至适当温度,以防止浓缩过程中温度过高。

2. 浓缩药液:采用减压浓缩或常压浓缩等方法,将药液进行浓缩。

注意浓缩过程中要不断搅拌药液,避免焦糊。

七、干燥成品1. 选择干燥方法:根据药液的性质和干燥需求,选择合适的干燥方法,如烘干、晾干、真空干燥等。

2. 干燥成品:将浓缩液放入适宜的容器中,放入干燥箱或烘烤箱中干燥,直到药物含水量达到要求。

八、包装储存1. 包装:根据药品标准和客户需求,选择合适的包装材料和规格,进行药品包装。

2. 储存:将包装好的药品放在阴凉干燥处储存,注意避免潮湿、高温和阳光直射。

同时要定期检查药品质量,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总结:以上是中药乙醇提取的完整步骤,包括粉碎药材、浸泡药材、提取有效成分、过滤残渣、回收乙醇、浓缩药液、干燥成品和包装储存等方面。

乙醇提取植物中的中药成分的操作方法

乙醇提取植物中的中药成分的操作方法

乙醇提取植物中的中药成分的操作方法乙醇提取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成分提取方法,下面是50条关于乙醇提取植物中的中药成分的操作方法的详细描述。

1. 材料准备:准备需要提取的草药或植物材料,确保材料的新鲜度和质量。

2. 选择合适浓度的乙醇:根据不同草药的成分特性,选择合适浓度的乙醇溶剂,一般常用浓度在60%-95%之间。

3. 材料碎破:将草药或植物材料进行粉碎或切碎,增加提取效率。

4. 确定样品和溶剂比例:根据草药的含量和需求,确定合适的样品和溶剂比例,一般常用的比例为1:5-1:20。

5. 溶剂预处理:对乙醇溶剂进行预处理,如去除杂质和杀菌消毒处理,确保提取后的成分纯净。

6. 提取温度控制:根据不同草药成分的特性,选择合适的提取温度,通常在40-60℃之间,避免过高的温度对药物成分的破坏。

7. 提取时间确定:根据草药成分的特性和提取效果,确定合适的提取时间,一般在1-3小时之间。

8. 提取方法选择:根据不同草药成分的特性选择适合的提取方法,常见的有浸泡法、煮沸法、回流法等。

9. 震荡提取法:将草药和乙醇溶剂放置于容器中,通过震荡设备进行提取,提高提取效率。

10. 浸泡提取法:将草药和乙醇溶剂加入密封容器中,静置一定的时间进行提取,提取时间越长,提取效果越好。

11. 煮沸提取法:将草药和乙醇溶剂加入锅中,加热至沸腾,保持一段时间进行提取。

12. 回流提取法:使用回流设备进行提取,将草药和乙醇溶剂置于提取瓶中,通过加热产生气压,提高提取效率。

13. 液液提取法:将草药和乙醇溶剂混合,搅拌一段时间,利用溶剂的溶解性将药物成分提取出来。

14. 超声波提取法:将草药和乙醇溶剂放置于超声波提取仪中,利用超声波的物理效应进行提取,提高提取效果。

15. 过滤提取液:将提取液通过滤纸或滤网进行过滤,去掉不溶物和杂质。

16. 浓缩提取液:将提取液通过低温浓缩、真空浓缩或蒸馏等方法进行浓缩,除去大部分溶剂,得到浓缩物。

17. 残渣处理:对提取后的残渣进行处理,如使用水煮、熏干或研磨等方法,得到提取物。

中药多糖的提取纯化工艺研究进展

中药多糖的提取纯化工艺研究进展

收稿日期:2020-12-09基金项目:贵州省一流大学一流专业“中药学”实验平台建设项目(黔教高发[2017]158号);贵中医科院内[2019]76号作者简介:田燕荣(1997—),本科生,专业:中药学;通信作者:杨菁(1988—),硕士,实验师,研究方向:中药(民族药)有效成分及质量标准研究。

中药多糖的提取纯化工艺研究进展田燕荣,梁晓飞,何维维,杨菁(贵州中医药大学,贵州贵阳 550025)摘要:目的:对中药多糖的的提取纯化工艺研究进展进行总结概括。

方法:通过查阅国内外参考文献,对中药多糖的提取纯化研究进展进行分析总结。

结果:中药多糖的常用提取方法有水提法、酸碱浸提法、酶辅助提取法、微波/超声辅助提取法;常用的纯化方法有除蛋白法、沉淀法和柱色谱法。

结论:随着人们对多糖药用价值的开发利用,多糖的提取纯化工艺也在不断提高,以获得更高纯度的多糖。

关键词:中药多糖;提取;纯化中图分类号:R28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21X(2021)06-0081-03ResearchStatusofPolysaccharidesFromTraditionalTianYanrong,LiangXiaofei,HeWeiwei,YangJing(GuizhouUniversity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Guiyang 550025,China)Abstract:Objective:TosummarizetheresearchprogressofextractionandpurificationofPolysaccharidefrom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Methods:Theextractionandpurificationofpolysaccharidesfrom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wereanalyzedandsummarizedbyreferringtodomesticandforeignreferences.Results:Thecommonextractionmethodsincludsewaterextraction,acid-baseextraction,enzyme-assistedextraction,andmicrowave-assisted/ultrasound-assistedextraction.AndThecommonpurificationmethodsincludeSevagemethodforremovingproteins,precipitationmethodandcolumnchromatography.Conclusion:Withthedevelopmentandutilizationofthemedicinalvalueofpolysaccharides,theextractionandpurificationtechnologyofpolysaccharidesisalsoimprovingconstantlytoobtainhigherpuritypolysaccharides.Keywords: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polysaccharide;extraction;purification 多糖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在植物、动物、微生物以及藻类等体内都有分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提取纯化方法
浸提法 渗漉法 回流提取法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SFE)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SFE) 超声法 蒸馏法
静置沉降 离心分离 乙醇或絮凝剂沉淀法 板框压滤 膜分离技术 树脂吸附法 如大孔树脂法和离子交换树脂法
2 提取用溶媒
选择原则: 选择原则: 有效成分溶解度大, 有效成分溶解度大,无效成分溶解度小 不与药材中成分发生化学变化 安全、经济、 安全、经济、来源方便 尽量避免使用一、 尽量避免使用一、二类有机溶剂 常用溶剂: 常用溶剂: 水 不同浓度的乙醇
二、评价指标
原则:客观、可量化、科学、 原则:客观、可量化、科学、合理的 考虑方面:化学成分、生物学指标、环保、 考虑方面:化学成分、生物学指标、环保、工艺经济 指标:有效成分、 指标:有效成分、指标成分含量 得率、 得率、转移率 指标的选择: 指标的选择: 应与药理作用相吻合 尽可能兼顾其他成分 检测方法较成熟
三、工艺条件优化
原则:科学、合理的试验设计, 原则:科学、合理的试验设计,对工艺条件优化 保证工艺的稳定、 保证工艺的稳定、减少批间质量差异 考虑的方面: 考虑的方面: 新建立的方法,应进行方法的可行性、 新建立的方法,应进行方法的可行性、可靠性研究 考察新材料的安全性,控制可能引入的残留物。 考察新材料的安全性,控制可能引入的残留物。
(二)浓缩与干燥工艺
便于制剂成型 考虑的方面: 考虑的方面: 物料的性质 影响浓缩、干燥效果的因素 影响浓缩、 注意受热不稳定的成分
1 浓缩方法
蒸发:常压、减压、膜式蒸发 蒸发:常压、减压、
2 干燥方法
对流式干燥:厢式、气流、喷雾等干燥设备 对流式干燥:厢式、气流、 传导式干燥: 传导式干燥:真空和冷冻干燥器 辐射干燥: 辐射干燥:远红外干燥器 介电加热干燥: 介电加热干燥:微波干燥器
提取纯化工艺研究
黄建明
Tel: 51980132 E-mail: jmhuang@ Department of Pharmacognosy, School of Pharmacy
一、工艺路线设计 (一)提取纯化工艺 (二)浓缩与干燥工艺 二、评价指标 三、工艺条件优化
一、工艺路线设计
单因素实验设计法的特点: 单因素实验设计法的特点:
只能有一个变量,不能两个变量同时考察。 只能有一个变量,不能两个变量同时考察。 试验次数较多,N=rqs (s为因素个数,q为水平数 (s为因素个数 为因素个数, 试验次数较多, 为重复次数)。 ,r为重复次数)。 只有因素水平较少时才用此法。 只有因素水平较少时才用此法。 设计全面,数据可靠,结果可比性强, 设计全面,数据可靠,结果可比性强,能分析出 事物的内在规律。 事物的内在规律。
原则:科学性、 原则:科学性、先进性及生产的可行性 考虑的方面: 考虑的方面: 药物性质 剂型需要 新药类别 生产可行性、成本核算、 生产可行性、成本核算、环保等

(一)提取纯化工艺
原则:尽可能多地提取出有效成分, 原则:尽可能多地提取出有效成分,或根据 某一成分或某类成分的性质提取目的物。 某一成分或某类成分的性质提取目的物。 考虑的方面: 考虑的方面: 有效成分的存在状态、极性、溶解性等 有效成分的存在状态、极性、 除去成分的性质 拟制备的剂型与服用量
2 正交实验设计 按一定规律构造正交表来安排多因素试验的方案 例1:乙醇回流提取工艺条件的筛选 : 【处方】延胡索等 处方】 评价指标:君药延胡索有效成分--延胡索乙素 评价指标:君药延胡索有效成分--延胡索乙素 -- 影响回流提取的主要因素:提取次数、溶媒用量、 影响回流提取的主要因素 : 提取次数 、 溶媒用量 、 溶媒浓度、 溶媒浓度、提取时间等
表例1 表例1-1 批号 1 2 3 表例1 表例1-2 批号 1 2 3
乙醇浓度对渗漉效果的影响(n=3) 乙醇浓度对渗漉效果的影响(n=3) 乙醇浓度 80% 80% 70% 70% 60% 60% 人参总皂苷含量
乙醇用量对渗漉效果的影响(n=3) 乙醇用量对渗漉效果的影响(n=3) 乙醇用量 10倍 10倍 8倍 6倍 人参总皂苷含量
3 药物在提取中的变化
溶解度的变化 形成胶状物或沉淀物 有效成分分解 产生新的物质
工艺路线设计不当的例子 例 ****胶囊 ****胶囊
【制法】取丹参提取物,加辅料适量,装入胶囊, 制法】取丹参提取物,加辅料适量,装入胶囊, 即得。 即得。 丹参提取物制法:取经水煎后的丹参,干 丹参提取物制法:取经水煎后的丹参, 粉碎, 90%乙醇回流三次,第一次2小时, 燥,粉碎,加90%乙醇回流三次,第一次2小时, 第二、三次各1.5小时,滤过,滤液浓缩成浸膏, 1.5小时 第二、三次各1.5小时,滤过,滤液浓缩成浸膏, 加入浸膏10倍量的常水,边加边搅拌,静置, 10倍量的常水 加入浸膏10倍量的常水,边加边搅拌,静置,滤 沉淀物低温干燥,粉碎,过筛,即得。 过,沉淀物低温干燥,粉碎,过筛,即得。
(二)应用实例
1 单因素实验设计(全面试验法) 单因素实验设计(全面试验法) 只有一个变量,其余条件固定不变。 只有一个变量,其余条件固定不变。 例1: 松鹤胶囊 乙醇渗漉工艺条件的筛选 【处方】人参、灵芝、玉竹、山药、麦冬等 处方】人参、灵芝、玉竹、山药、 评价指标:君药人参有效成分--人参总皂苷 评价指标:君药人参有效成分--人参总皂苷 -- 影响渗漉效率的主要因素:溶媒的浓度 、 用量 、 渗 影响渗漉效率的主要因素 : 溶媒的浓度、用量、 漉速率等
(一)实验设计方法
单因素实验设计法、 单因素实验设计法、多因素实验设计法等 多因素实验设计法又包括了正交设计法、 多因素实验设计法又包括了正交设计法 、 均匀设计法等。 均匀设计法等。 对主要影响因素、水平取值的确定, 对主要影响因素、水平取值的确定,一般 可根据预试验结果来定。 可根据预试验结果来定。
因素水平表 如L9(34)、正交试验设计表及结 等参考有关统计学书籍。 果、方差分析表 等参考有关统计学书籍。
正交实验设计法的特点: 正交实验设计法的特点: 同时考察多个变量 所需的试验次数较单因素实验少得多
OK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