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苏联史-苏联的改革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图两人分别是?他俩的探索分别是?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1921-1925)
斯大林模式
斯大林模式(1925---1953)
中央
权力_高__度__集__中__,排斥市场 的指令性_计__划___经济
地方
压抑地方_积__极__性__
工业 集体农庄
工人 农民
1、压抑企业__积__极__性 2、片面发展__重__工__业_,农业轻
苏联解体最根本的原因就是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 制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妨碍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的充分发挥。
• (3)结果:改革取得一定成效,但仍未突破 原来的计划经济体制,其执政后期趋于保 守,改革陷于停滞。与美国展开军备竞赛, 导致80年代经济全面滑坡。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1.背景:
综经合济导国基致没力础苏逐日有联渐趋思收衰衰想到退弱界预极端期军社混的事会乱效负矛担盾果非不常断沉积重聚
2.时间削:经弱19济了85发苏年展共每的况领愈导下地位 3.内经政容济治弱未:改改通人供化建革革货民不了立:膨生应中起提胀活求央能出现水现政实“象平象府现加严下严的平速重降重控稳发制过展力渡战的略领”导机构
第三部分
苏东剧变 苏联解体
识图:请在下图中指出二战后欧亚社会主义国家的地理方位
二、苏东剧变
1.苏联解体(1991年12月)
过程:改革导致社会矛盾重重---八一九事件---苏共分裂---《阿拉木图宣言》的签署 标志:1991年12月《阿拉木图宣言》的签署
原因
根本原因: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斯大林模式)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后者虽然进行根本性的变革,却背离了社会主 义方向。
苏联改革相同点:
• 目的上,都是为了解决斯大林体制弊端; • 内容上,都在农业、工业方面进行调整;并涉
及政治领域; • 失败原因上,改革过程脱离了苏联实际国情;
改革没有突破原有经济体制的框框。只是修补 性的改革,不能根除原有体制的弊病; • 结果上:结果成效 都不显著,可以说是失败的 改革。
19世纪初:维也纳体系 一战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二战后: 雅尔塔体系
苏联解体对 世界格局的 影响
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世界
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趋势发展, 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
苏东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启示
1、坚持党的领导,坚持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 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必须与本国实际相结合) 2、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3、要坚持民族平等,加强民族团结 4、警惕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 5、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
波兰人民共和国
波兰共和国
1989年12月
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 捷克和斯洛伐克联邦共
和国
和国
1990年4月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1990年10月
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
阿尔巴尼亚社会主义人民 共和国
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 和国
保加利亚共和国 阿尔巴尼亚共和国 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
1990年11月 1991年4月 1992年4月
增加农业投资,大规模开垦荒地。
工业改革 :下放权力,精简管理 机构
➢政治改革
提出反对个人崇拜,批判对斯大林的 个人迷信。对历史上的冤假错案进行平 反,使不少人的冤屈得以昭雪。
评价
• 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在一定程度上 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取得了一 定的成效(农业、工业)。 但是,在理论上没有突破斯大林的 模式,改革过于鲁莽,忽视国情, 只是在原有经济体制上的局部调整。
戈尔巴乔夫改革 (1985--1991)
赫鲁晓夫改革的背景
• 1)二战结束,苏联进入和平建设时 期;
• 2)斯大林体制的弊端日益暴露; • 3)农业的相对落后; • 4)斯大林的逝世。
原因:长期以来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模式住阻碍社会进步
♣ 如何改革?(改革措施)
农业改革
➢经济改革
削减农业税,提高农产品价格。
归纳: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史 理论:
空想——科学
实践:
首先:俄国十月革命胜利 多国:欧亚社会主义国家建立
挫折: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发展: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巨大
中国的改革
• 中国的改革步骤是什么? • 先农村,后城市; • 先试点,后推广,逐步推进 • 在改革的同时,中国还进行了什么? • 对外开放
拓展延伸
从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和中 国的改革历程中,你得出哪些认识。
1、要从体制上进行全面改革 2、把国家宏观调控和市场调节有机 结合 3、改革中要注意发扬社会主义民主 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4、改革过程中要实事求是,制定符 合国情的经济政治政策
如何看待社会主义建设发展与改革的道路
回顾:苏联经济发展与改革的历程
勃列日涅夫的改革
• (1)背景:1964年,勃列日涅夫执政, 为克服赫鲁晓夫改革造成的混乱局面进行 了改革。
(2)内容: • ①工业方面(改革的重点):推行新经济
体制,注意运用价值规律,扩大了企业的 经营自主权。
• ②农业方面:扩大农场和农庄的自主权; 降低农产品收购计划指标;提高农产品价 格,放松对个人副业的限制等。
苏东的艰难探索
1、苏东: 苏联和东欧(同属于社会主义阵营)
2、艰难探索:
社会主义探索。
第一部分
• 知道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推广
• 八个东欧国家和三个亚洲国家
识图:请在下图中指出二战后欧亚社会主义国家的地理方位
欧亚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
第二部分
苏联的改革之路 列宁 斯大林 赫鲁晓夫 勃列日涅夫 戈尔巴乔夫
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改革推行错误的路线、政策
外部原因:西方国家的实行“和平演变”政策
社会矛盾与民族矛盾的激化
东欧剧变
南斯拉夫一分为五 捷克斯洛伐克一分为二 推倒柏林墙——两德合并
东欧国家更名简表
原
名
新
名 更名时间
匈牙利人民共和国
匈牙利共和国
1989年10月
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
罗马尼亚
1989年12月
工业长期落后。
3、单一的__公__有___制
压抑工人、农民的
_积__极__性__
斯大林模式 存在的弊端:1.片面优先发展重工业;
改 革
2.为支持工业不惜损害农民利 益;
势 3.高度集中的体制,压抑了地
在 必
方和企业的积极性。
行
苏联的经济改革
赫鲁晓夫改革 (1953--1964)
勃列日涅夫改革 (1964--1982)
一位前苏联杂志主编这样讽刺戈尔巴乔夫
有人说:赫鲁晓夫 的改革把苏联改病了, 勃列日涅夫的改革把 苏联改残了,戈尔巴 乔夫的改革把苏联改 死了。你认为正确吗? 你觉得他们的改革有 何异同?
苏联三次经济改革的比较
不同:赫氏改革侧重农业,勃氏改革侧重 重工业,戈氏侧重经济体制入手;
前两者都取得一定的成效而后者未见成效转向 政治改革,最终导致苏联解体;前两者失败是 因为未改变原有体制,对斯大林体制进行修修 补补,
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思想 主张由“一党政治”向“多党政治”过渡
3.结果: 加快了苏Fra Baidu bibliotek的解体
4.实质:从根本上否定社会主义制度
思考:苏联经济改革的 目的就是要打破斯大林 模式,为什么戈尔巴乔 夫打破了斯大林模式, 其经济体制改革却仍然 遭到了失败?
“他摆弄这个国家,就像家庭主妇摆弄卷心 菜一样。他以为只要把外面的烂叶子剥掉,就会 有里边的好心子,他不停地剥下去,一直到剥光 为止。”
十月革命
确立政权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探索) 新经济政策(新的探索) 斯大林经济体制(确立)
社会主义(经济) 制度确立阶段
赫鲁晓夫改革(探索开始) 勃列日涅夫改革(趋于停滞) 戈尔巴乔夫改革(深化 失败)
社会主义经 济改革阶段
曲是社 折一会 的场主 。深义 必刻建 须的设 不革道 断命路 的,不 探是是 索艰一 改难帆 革的风 实复顺 践杂的 。的,
材料:上世纪初到90年代,红旗从克里姆林宫升起又降落
(1)这一升一降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2)苏东剧变是否意味着社会主义的失败?
(1)升(十月革命的胜利);降(苏联解体)
(2)红旗在克里姆林宫的升降说明社会主义运动自诞 生以来,其发展就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曲折前进的。 苏东剧变只是苏联模式(斯大林模式)的失败,但不 是社会主义的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