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务有限公司危险源识别和风险评价控制程序

合集下载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确定控制措施程序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确定控制措施程序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确定控制措施程序一、危险源辨识1.检查和观察:对企业生产过程、设备和作业环境进行检查和观察,识别可能存在的危险源。

2.资料和文献调查:收集和分析相关的资料和文献,了解危险源的发生机理和特点,以及相应的控制措施。

3.经验和教训总结:总结以往的事故和事故隐患,查找造成这些事故的危险源,以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二、风险评价风险评价是指对识别出的危险源进行评估,确定其可能造成的伤害和损失,并评估发生概率。

风险评价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伤害和损失评估:根据危险源的性质和特点,评估其对人员、设备和环境的潜在伤害和损失。

2.发生概率评估:评估危险源发生的概率,包括因素如设备故障率、人员误操作率等。

3.风险等级确定:根据伤害和损失评估结果以及发生概率评估结果,确定危险源的风险等级,以便后续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三、确定控制措施确定控制措施是根据风险评价的结果,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以减少潜在的危险和风险。

确定控制措施的要点包括:1.原则和目标:制定安全和健康的原则和目标,确保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2.措施选择:根据风险等级和可能造成的伤害,选择适当的控制措施,包括工艺改进、工程控制、管理控制等不同层次的措施。

3.措施实施和监控:实施控制措施,并进行监控和评估,确保其可行性和效果。

4.应急预案:制定应急预案,以应对事故和紧急情况,减少损失和风险。

这些程序的实施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完成:1.建立相关制度和规范,明确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确定控制措施的职责和要求。

2.开展培训和宣传活动,以提高员工对危险源和风险的认识,并加强安全意识。

3.进行危险源辨识,通过检查、观察和调查等方式,识别和收集相关危险源的信息。

4.进行风险评价,根据危险源的主要特征和相关因素,进行伤害和损失评估,并评估发生概率。

5.根据风险评价的结果,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并进行实施和监控。

6.定期进行风险评估和控制措施的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管理程序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管理程序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管理程序是企业建立和执行安全管理体系的重要内容。

该程序主要包括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的制定和管理。

以下为具体描述。

一、危险源辨识危险源辨识是指识别和确定可能对安全生产造成伤害或场所、设备引发事故的因素和条件。

企业应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危险源辨识:1. 收集信息:企业应当收集与其生产过程、设备、物质等相关的危险源信息。

2. 列表化危险源:根据收集到的信息,企业需要将危险源进行分类,并制作成清单或者图表。

3. 确定危险源的特征:对于每一个危险源,企业需要明确其特征,比如危险源的性质、来源、可能引发的事故类型等。

4. 评估危险源的严重性:企业需要对每一个危险源进行评估,确定其对人员、财产和环境造成的潜在危害程度。

二、风险评价风险评价是指对危险源辨识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评判,确定危险源对安全生产的风险程度。

以下是风险评价的步骤:1. 识别潜在事故:企业应该根据危险源的特征和潜在危害进行分析,识别可能引发的事故类型。

2. 评估风险概率:企业需要根据历史数据、统计分析等方法,确定危险源引发事故的概率。

3. 评估风险后果:企业需要确定危险源引发事故后可能给人员、财产和环境造成的损失。

4. 综合评价风险:企业根据概率和后果的评估结果,综合评价危险源的风险程度。

三、控制措施管理控制措施管理是指对危险源风险进行控制和管理,减少事故的发生和损失的发生。

以下是控制措施管理的步骤:1. 制定控制措施:企业根据危险源的风险程度,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比如对危险源进行改造、使用安全设备、建立安全制度等。

2. 实施控制措施:企业需要将制定的控制措施付诸实施,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加强对危险源的控制。

3. 监督控制措施的执行:企业应该建立监督机制,对控制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4. 完善控制措施:企业应不断总结经验,及时完善和改进控制措施,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通过以上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管理程序的实施,企业能够有效地识别和评估危险源,制定和实施相应的控制措施,从而降低事故的发生概率和事故损失的程度,保障企业和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管理程序范本(二篇)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管理程序范本(二篇)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管理程序范本一、目的为了保障员工的安全健康,并提高工作环境的安全性,制定本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管理程序。

二、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所有部门和员工,包括办公室、工厂、仓库等。

三、定义1. 危险源:指在工作环境中可能引发事故或损害人员健康的因素或条件。

2. 风险评价:对危险源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进行评估,确定风险级别。

3. 控制措施:为降低或消除危险源而采取的措施。

四、程序1. 危险源辨识1.1 定期组织危险源辨识活动,确保对工作环境中的危险源进行全面、系统的识别和记录。

辨识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工作场所:检查设施、设备、机械、电气设备等是否存在潜在的危险源,如破损、老化、过载等。

- 动作姿势:识别是否存在需要长时间保持不良的工作姿势,是否存在需要频繁弯腰、抬重物等容易导致伤害的工作方式。

- 物料和化学品:识别是否存在危险物质的泄漏、泄露、滴漏等情况,是否存在不当存储、处理等操作。

- 环境:识别是否存在恶劣的工作环境,如高温、低温、噪声、振动等。

- 人员:识别是否存在潜在的人为错误,如操作不当、疲劳等。

- 其他:根据实际情况识别其他可能存在的危险源。

1.2 针对发现的危险源,进行详细记录,包括但不限于危险源的名称、位置、可能引发的风险、存在时间等信息。

2. 风险评价2.1 根据危险源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进行风险评价,确定风险级别。

评价过程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步骤:- 评估可能性:根据经验和专业知识,评估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包括常见的事故类型和频率。

- 评估严重程度:评估事故发生后可能引发的损失,包括人员伤亡、设备损坏、生产中断等。

- 确定风险级别:根据可能性和严重程度的评估结果,确定风险级别,分为高、中、低三级。

2.2 根据风险级别制定相应的风险管控方案,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措施:- 高风险:采取紧急措施,停止作业或暂时关闭相关设施,修改工艺流程,采购更安全的设备等。

- 中风险:制定详细的工作指导书,进行员工培训,加强巡检和维护工作,提供必要的个人防护设备等。

公司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程序

公司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程序

公司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程序1. 目的对所有进入施工现场人员的常规和非常规活动、所有设施进行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评价其危险程度,判定出重要危险源,从而进行有效控制。

2. 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生产经营活动范围内的危险源的辨识、风险评价、更新与管理控制。

3. 职责3.1公司安全部负责公司本部的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制定并实施风险控制计划。

3.2 各分局、项目部负责对本单位本项目部危险源的辨识与风险评价,制定并实施风险控制计划,每年年底向公司安全部上报重要危险源清单。

4. 工作程序4.1危险源辨识进行危险源辨识时要考虑各种常规活动(正常的工作、作业活动)、非常规活动(如临时性的施工作业、机械检修和维护等活动)、所有进入工作场所的人员,包括业主、设计人员、监理、分包方和访问者的活动以及工作场所的所有设备、设施等。

4.1.1辨识的主要范围a.水利水电施工、机电安装工程施工、铁路工程施工、公路路基工程、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钢结构工程施工及其他作业活动等;b.办公区、生活区、施工区、材料保管区和油库、炸药库等;c.工程施工项目地的环境条件;d.施工工序、作业类别、作业活动;e.设备、设施及危险作业类别或施工部位。

4.1.2辨识的时机a.新中标项目在开工前;b.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使用前;c.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与其它要求发生重大变化;d.相关方提出合理化要求或重要意见;e.内审、外审和管理评审的要求;f.发生遗漏的危险源或危险源发生变化;g.应急准备与响应的评审要求。

4.1.3 辨识方法a.预先识别法:根据项目设计文件、施工组织设计、工艺流程、设备、施工生产条件和施工人员的情况预先识别。

b.信息分析法:根据公司和本行业曾经发生过的各类事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c.现场观察法:对施工现场生产场所条件、设备运行、工艺程序、人员组成、安全管理进行现场观察。

d.员工座谈法:召集有关安全、技术和作业人员讨论分析存在的危险源。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管理程序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管理程序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管理程序第一部分:危险源辨识1. 目的危险源辨识是为了识别出工作环境中可能导致事故和伤害的潜在危险因素,以便采取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保障工作场所的安全和健康。

2. 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所有工作单位,包括办公场所、工厂、建筑工地等。

3. 责任危险源辨识由工作单位的安全管理人员负责组织和实施,各部门负责配合提供必要的信息和协助。

4. 过程(1)收集信息:收集工作场所的平面图、设备资料、工作流程等相关信息。

(2)实地考察:对各个区域进行实地考察,寻找潜在的危险源。

(3)记录发现:将辨识出的危险源记录下来,包括位置、性质、可能导致的风险等。

(4)分析和评估:对辨识出的危险源进行分析和评估,确定其对工作场所安全和健康的风险程度。

(5)制定控制措施:根据危险源的风险程度,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包括工程控制、管理控制和个体防护。

(6)执行和监督:执行制定的控制措施,并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其有效性。

性和符合性。

第二部分:风险评价1. 目的风险评价是对危险源辨识结果的综合分析和评估,确定危险源存在的风险程度和应采取的控制措施。

2. 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所有工作单位,包括办公场所、工厂、建筑工地等。

3. 责任风险评价由工作单位的安全管理人员负责组织和实施,各部门负责配合提供必要的信息和协助。

4. 过程(1)收集信息:收集危险源辨识结果、工作环境数据、人员暴露情况等相关信息。

(2)分析和评估: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和评估,确定危险源的风险程度。

(3)确定优先级:根据风险程度确定危险源的优先级,重点控制高风险的危险源。

(4)制定控制措施:根据危险源的优先级,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包括工程控制、管理控制和个体防护。

(5)执行和监督:执行制定的控制措施,并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其有效性。

性和符合性。

第三部分:控制措施管理1. 目的控制措施管理是为了确保危险源的控制措施有效实施和运行,保障工作场所的安全和健康。

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控制程序

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控制程序

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控制程序
该程序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1.危险源辨识:通过观察、调查和记录工作场所的活动和过程,识别潜在的危险源。

这些危险源可能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和心理等方面。

2.风险评估:对识别出的危险源进行评估,确定其对员工和环境的风险水平。

评估可以通过使用风险矩阵或其他风险评估工具来进行。

3.风险控制措施: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确定和实施适当的控制措施来减少或消除危险源。

这些控制措施可能包括工程控制、管理控制和个人防护措施等。

4.效果评估:评估已实施的控制措施的效果,以确保其有效性。

这可以通过监测和记录相关数据,进行工作场所巡视等方式来实施。

5.审查和改进:定期对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控制程序进行审查,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改进。

这可以通过组织内部的安全管理团队或外部专业机构来进行。

在实施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控制程序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预防原则:应通过在源头上控制和消除危险源,预防事故和伤害的发生。

2.全员参与:应鼓励员工参与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并促进全员参与安全管理的氛围。

3.依法合规:在实施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控制程序时,应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确保合规性。

4.持续改进:应定期审查和改进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控制程序,以提高其效能和适应性。

通过实施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控制程序,可以有效地减少工作场所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确保员工和其他相关方的安全和健康。

这一程序在各行各业都是至关重要的,无论是在制造业、建筑业、化工和石油行业还是在办公室等环境中,都能发挥重要作用。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管理控制程序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管理控制程序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管理控制程序一、危险源辨识1.收集信息:通过走访、观察、查阅资料等方式,收集与工作环境安全相关的信息,包括工作条件、工作过程、设备设施、材料等。

2.确定危险源:根据收集到的信息,确定潜在的危险源,包括物理、化学、生物等各种危险源。

3.评估危险源:对确定的危险源进行评估,包括危险源的性质、潜在危害、可能发生的频率等。

4.制定辨识报告:根据评估结果,制定危险源辨识报告,详细描述各个危险源及其可能的危害。

二、风险评价风险评价是指对危险源造成的潜在风险进行评估和量化。

风险评价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风险评价标准:根据相关法规和标准,确定风险评价的量化指标和标准。

2.评估风险:根据危险源辨识报告和风险评价标准,对危险源造成的潜在风险进行评估和量化。

3.制定评价报告:根据评估结果,制定风险评价报告,详细描述各个风险源的风险水平。

管理控制是指通过采取措施来控制和减少潜在的危险源造成的风险,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性和健康性。

管理控制程序包括以下步骤:1.制定管理控制措施:根据评估结果和风险评价报告,制定相应的管理控制措施,包括技术控制、工程控制、行政控制等。

2.实施控制措施:按照制定的控制措施,进行实施和监督,确保控制措施有效执行。

3.监测和评价:定期对控制措施进行监测和评价,及时调整和改进控制措施。

4.培训与教育:对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风险意识。

5.记录和报告:对管理控制的过程进行记录和报告,包括控制措施的执行情况、监测结果、评价结果等。

通过上述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管理控制程序的实施,可以有效地识别和评估潜在的危险源,并采取相应的管理控制措施,保障工作场所的安全性和健康性。

这对于预防事故的发生、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具有重要意义。

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价控制程序模版(三篇)

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价控制程序模版(三篇)

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价控制程序模版一、目的和适用范围本程序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危险源得到及时发现并进行风险评价,以及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风险控制。

适用于所有有危险源存在的场所和工作环境。

二、定义1. 危险源:指能够对人员、设备、环境或财产造成伤害或损失的物质、设备、工艺、作业方式或工作环境等。

2. 风险评价:对危险源的潜在危害和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和控制的过程。

3. 风险控制:通过采取相应的措施和管理方法,减少危险源造成的危害和风险,达到安全控制的目的。

三、工作流程1. 危险源识别a. 进行场所和工作环境的巡查,发现可能存在的危险源。

b. 制定危险源清单,详细列出各类危险源的种类、位置和特点。

2. 风险评价a. 对危险源进行潜在危害和风险的评估,计算风险值。

b. 根据评估结果确定危险源等级,将危险源进行分类管理。

3. 风险控制a. 针对不同等级的危险源,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b. 制定实施计划,明确责任人和工作内容。

c. 定期进行监测和检查,确保控制措施的有效性。

d. 随着危险源的变化,及时更新控制措施。

四、风险评价方法1. 风险矩阵评估法:根据危险源的潜在危害程度和发生频率,将其分别分级,计算出风险值。

2. 定性评估法:根据危险源的特点和经验,对其进行定性评价,确定风险等级。

五、风险控制措施1. 工程控制措施a. 对危险源进行技术改造,减少潜在危害和风险。

b. 使用安全设备和工具,保障人员的安全。

2. 管理控制措施a. 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和作业指导书,保证人员按规定操作。

b. 培训人员,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技能。

c. 进行临时设施和作业场所的管理,确保其安全性。

3. 个体防护措施a. 提供适当的防护装备和设施,保护人员的个体安全。

b. 提供紧急救援措施和设备,应急情况时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

六、监测与检查1. 定期对危险源进行监测,确保其风险评估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2. 随机抽查危险源的风险控制措施,检查其有效性和执行情况。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策划程序范文(三篇)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策划程序范文(三篇)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策划程序范文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策划程序是指针对企业的工作场所、工作过程和工作条件进行全面的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并制定相应的控制策划程序,以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健康和环境保护。

下面是一个关于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策划程序的范文,供参考。

一、危险源辨识程序1.确定辨识对象:确定需要进行危险源辨识的工作场所、工作过程和工作条件。

2.召集辨识小组:召集辨识小组,由不同部门的代表组成,在辨识过程中发挥各自的专业优势。

3.收集信息:收集与辨识对象有关的信息和资料,包括工艺流程、设备设施、物料危险性、人员行为等方面的信息。

4.分析辨识对象:对辨识对象进行详细的分析,确定潜在的危险源,包括物理、化学、生物、人为等方面的危险源。

5.评价危险源:对确定的危险源进行评价,综合考虑其频率、严重程度、暴露程度、可能性等因素,确定危险源的级别。

6.制定辨识报告:根据危险源的级别,制定辨识报告,包括危险源的描述、评价结果和建议的控制措施。

7.审查和确认:组织辨识小组对辨识报告进行审查和确认,确保评价结果准确可靠。

二、风险评价程序1.确定评价对象:确定需要进行风险评价的工作场所、工作过程和工作条件。

2.召集评价小组:召集评价小组,由专业人员组成,包括安全工程师、职业卫生师、环境工程师等。

3.评价标准:确定评价标准,包括国家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和企业内部标准等。

4.收集信息:收集与评价对象有关的信息和资料,包括事故记录、职业病发病率、环境污染指标等方面的信息。

5.分析评价对象:对评价对象进行详细的分析,确定存在的风险,包括人员伤害风险、职业病风险、环境污染风险等。

6.评估风险:根据评价标准,对确定的风险进行评估,综合考虑其概率、严重程度、可预见性、可控性等因素,确定风险的级别。

7.制定评价报告:根据风险的级别,制定评价报告,包括风险的描述、评估结果和建议的控制策略。

8.审查和确认:组织评价小组对评价报告进行审查和确认,确保评估结果准确可靠。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管理程序(2篇)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管理程序(2篇)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管理程序1、目的和适用范围充分辨识危险源,合理评价风险,进行风险控制策划,为管理体系运行和决策提供依据。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管理体系内各单位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措施的管理。

危险源: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其组合。

风险: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

风险评价:评估风险大小以及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的过程。

不可接受风险:指公司根据本程序辨识、评价的级别为二级(含二级)以上的,在体系运行中需特别关注、重点控制的风险。

三定四不推:指在风险控制计划的制定和实施中要做到定人员、定措施、定时间;班组能够解决的不推给车间、车间能够解决的不推给分厂、分厂能够解决的不推给公司。

管理方案:对风险需投资或加强培训实现职业健康安全目标,而明确相关职能和层次的职责和权限,制定方法、资源、时间表,并落实专项检查所采取的措施。

管理方案应通过年度检修计划、技改项目、固定资产投资计划、专项治理整改等方式实施。

3.1安全环保部负责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的组织、协调、监督检查,负责制定、修改程序并组织实施和检查。

3.2各单位负责实施本单位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措施,并配合安全环保部对不可接受风险进行确认。

4、工作程序4.1安全环保部每年第四季度组织进行一次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

4.2各单位依据安全环保部的安排,针对本单位区域内所有作业活动开展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工作,填写“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调查表”,编制本单位《不可接受风险及控制计划清单》,经本单位主管领导审核、单位领导批准后,受控发放,并将电子文本报安全环保部。

4.3安全环保部组织有关单位对各单位上报的《不可接受风险及控制计划清单》进行再次评价确认,确定《不可接受风险及控制计划清单》,经安全环保部主管领导审核,报管理者代表批准后受控下发各单位。

4.4各单位依据各自职责,按照“三定四不推”的原则制定管理方案和实施运行控制措施,降低或消除风险。

公司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控制措施管理程序规则

公司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控制措施管理程序规则

公司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控制措施管理程序规则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措施管理程序一、危险源辨识危险源辨识是识别和评估系统中存在的可能导致人员伤害或财产损失的风险的过程。

这个过程需要系统的全面性、科学性和安全性,以确保所有的潜在风险都被发现和评估。

1.1 辨识范围危险源辨识应覆盖公司所有的业务过程、活动和设备。

这包括但不限于:●公司的主要业务过程,如生产、储存、运输等;●各项设施设备,如机械、电器、化学品等;●各项操作程序,如工艺流程、设备操作等。

1.2 辨识方法常用的危险源辨识方法包括:●专家评审:组织专家对现有的系统进行评估,识别潜在的风险;●事故分析:对过去或类似的事故进行分析,找出潜在的风险;●员工反馈:鼓励员工提供他们对潜在风险的观察和想法。

二、风险评价风险评价是对已识别的危险源可能导致的事故及其影响进行评估的过程。

这个过程需要定性和定量的方法,以确定每个风险的大小和优先级。

2.1 评价范围风险评价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事故的严重程度;●事故发生的频率或概率。

2.2 评价方法常见的风险评价方法包括:●定量风险评估(QRA):使用数学模型对风险进行定量的评估;●定性风险评估(LTA):使用专业经验对风险进行主观的评估。

三、控制措施制定根据风险评价的结果,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以降低或消除风险。

3.1 控制措施选择选择控制措施时,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措施的有效性;●措施的经济性;●实施措施的可行性。

3.2 控制措施设计控制措施应具体明确,包含以下几个方面:●改善作业环境;●提高员工安全意识;●提供必要的防护装备;●制定清晰的操作规程;●建立有效的应急预案。

四、风险控制措施实施将选定的控制措施付诸实施,以达到降低或消除风险的目标。

4.1 实施过程监督实施过程中,应对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确保措施得到正确执行。

监督可以包括定期的现场检查,员工反馈等。

4.2 实施效果评估定期对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以确保措施的有效性。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程序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程序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程序危险源辨识是指对工作环境中可能导致事故或者伤害的因素进行识别和界定的过程。

风险评价则是在危险源辨识基础上,通过系统分析和评估,判断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以确定所面临的风险程度。

在确定了风险后,为了保护员工和环境的安全,必须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来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减少事故带来的损失。

本文将结合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程序三个方面,对危险源的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过程进行详细介绍。

一、危险源辨识危险源辨识是风险管理的基础,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步骤进行:1. 收集数据:收集与工作环境、工作过程以及使用的设备相关的数据,包括工艺流程、生产设备、材料等。

2. 识别危险源:根据收集到的数据,识别可能存在的危险源,包括物理、化学、生物、机械等各类危险源。

3. 程序评估:评估每个危险源对员工和环境的危害程度和可能性,确定其风险等级。

4. 制定措施:针对每个危险源,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包括消除危险源、降低风险等级、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等。

二、风险评价风险评价是在危险源辨识的基础上,对风险进行评估和分析的过程。

主要包括如下步骤:1. 风险识别:根据危险源辨识结果,识别出可能带来风险的因素。

2. 评估风险: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估,确定其可能性和严重程度,以及对员工和环境的危害程度。

3. 风险排序:根据评估结果,对风险进行排序,确定重点关注的风险。

4. 评估控制措施:评估已采取的控制措施的有效性,检查其是否能够在降低风险的同时保证工作效率。

三、控制程序控制程序是为了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减少事故带来的损失,采取的一系列控制措施和管理方法。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控制措施:1. 排除危险源:尽可能地消除危险源,例如更换设备、改变工艺流程等。

2. 采用工程控制:通过工程手段改变工作环境或设备的设计,减少人员与危险源直接接触,例如安装警示标识、安全护栏等。

3. 引入行政控制:通过制定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等,增加员工对安全意识的培养和遵守。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管理程序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管理程序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管理程序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管理程序一、概述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管理程序是指在工作、生产、经营等活动中,对潜在的危险源进行识别、评价,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并实施的过程。

该程序的目的是明确各项工作安全规范,保障职工生命安全和避免潜在风险对企业及社会环境造成的不可逆损失。

二、范围本程序适用于企业的所有业务活动,包括生产、经营、仓储、运输及其他相关活动。

三、危险源辨识(一)指定危险源辨识组,由专业人员组成,对企业内的全部作业环节进行危险源辨识。

(二)通过工艺流程图、安全检查记录、历史安全事故案例;合法、准确、权威的法律规定及其他有关资料、资讯的收集,全面了解企业的生产流程等主要工作环节,确定可能存在的危险源。

(三)对识别出的危险源进行分类归纳,剖析其特征,分析可能引发的各种危险情况和后果。

四、风险评价(一)对步骤三中识别出的危险源,按不同等级进行风险评价。

评价依据考虑危险源的类型、程度、频次、可能性、危害后果等综合因素,确定风险等级。

(二)对于评价等级高的风险源,开展深度分析,进一步分析可能性、后果的严重程度、处置难度等因素,判断风险可控性及对人体、财产、环境的危害程度等。

(三)评价报告编制:编制危险源评估报告,详细说明评估对象、评估过程、评估效果、评估方法、评估结论和建议等内容。

五、控制措施的制定和实施(一)根据危险源的等级和风险评价结果,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并实施。

(二)控制措施的制定包括技术、管理、人员等多个方面,确保措施的可操作性、可行性和有效性。

(三)控制措施的实施重点是防范措施的具体操作,以确保预防、减轻或消除危险源对人员、财产和环境等的危害。

六、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的监管(一)建立监督管理制度,严格监管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管理程序的实施情况。

(二)监管内容包括对控制措施的执行情况、风险评价效果和危险源辨识工作的质量进行检查、评价和监督。

印刷厂危险源识别和风险评价控制程序

印刷厂危险源识别和风险评价控制程序

印刷厂危险源识别和风险评价控制程序印刷厂作为一个涉及大量产品生产和处理的工业环境,需要高度关注安全风险和危险源的识别与控制。

本文将探讨印刷厂危险源的识别和风险评价控制程序。

一、危险源识别危险源指的是可能引发事故、危害人身健康和环境安全的因素。

针对印刷厂,常见的危险源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机械设备:如印刷机、切纸机等。

机械设备可能存在异常运行、故障、误操作等情况,导致工作人员受伤和设备损坏。

2. 化学品:如油墨、溶剂等。

化学品的储存、使用和处理可能引发火灾、中毒等风险。

3. 电气设备:印刷厂大量使用电气设备,存在电击、触电、电火灾等电气安全隐患。

4. 作业环境:如噪声、粉尘、高温等。

不良的作业环境可能影响工人的健康和劳动安全。

针对以上危险源,印刷厂需要建立有效的识别机制。

这可以通过开展安全检查、风险评估和隐患排查等方式实现。

印刷厂应配备专业的安全管理人员,并定期进行员工培训,提高大家对危险源的意识和识别能力。

二、风险评价控制程序1. 风险评估:对危险源进行全面评估,确定潜在风险的大小和可能的后果。

评估中应考虑危险源的频率、暴露时间、可能性等因素,并确定相关风险等级。

2. 风险控制措施:基于风险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措施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工艺改进:通过改良印刷工艺,减少或消除可能存在的危险源。

- 设备维护: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维护和检修,确保其安全性和可靠性。

- 安全设施:设置适当的安全设施,如防护罩、紧急停机开关等,以提供紧急情况下的保护。

- 个人防护用具:向员工发放并教育其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具,如安全帽、口罩等。

- 培训与教育:定期开展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对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的认知和遵守。

3. 风险监控:建立和实施有效的监控系统,对风险控制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验证和监测。

监控可以包括定期检查、巡视和记录等。

4. 紧急救援预案:制定紧急救援预案,明确危险源引发事故时的应急处理措施和责任分工,保障员工和设备的安全。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策划程序(三篇)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策划程序(三篇)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策划程序是指在安全管理中对潜在危险源进行识别、评估和控制的步骤和流程。

通过该程序,企业可以识别出可能对人员、设备或环境造成伤害的危险源,并制定相应的控制策略,以减少事故和伤害的发生。

下面将就该程序的具体内容进行详细介绍。

一、危险源辨识危险源辨识是指通过系统地对企业的工作场所、工作流程和工作设备进行观察和分析,识别出存在的潜在危险源。

危险源可以包括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机械因素和人为因素等。

具体的危险源辨识包括以下步骤:1. 收集信息:了解企业的工作场所、工作流程和工作设备情况,收集相关资料和数据,包括工艺流程图、设备清单、作业程序等。

2. 观察和分析:通过实地观察和分析,识别出可能存在的危险源。

例如,观察工作场所的布局、设备的工作状态和操作方式,分析可能存在的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条件。

3. 记录和整理:将识别出的危险源进行记录和整理,包括危险源的种类、位置、可能的影响和可能的控制措施等。

二、风险评价风险评价是指对辨识出的危险源进行评估,确定其可能对人员、设备和环境造成的风险程度。

风险评价的目的是为了确定风险的优先级,确定优先采取控制措施的危险源。

风险评价包括以下步骤:1. 确定风险的评估指标:根据不同的危险源,选择相应的评估指标。

评估指标可以包括可能的伤害程度、可能的发生频率、可能的影响范围等。

2. 进行风险评估:对辨识出的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估。

根据评估指标,对危险源进行量化或定性评估,确定其可能造成的风险程度。

3. 优先级排序:对评估结果进行排序,确定风险的优先级。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确定哪些危险源需要优先考虑,制定相应的控制策略。

三、控制策划控制策划是指根据危险源的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和控制计划。

控制策划包括以下内容:1. 制定控制措施:根据风险评估结果,确定应采取的控制措施。

控制措施可以包括工程控制、行政控制和个人防护等。

例如,在需要接触危险化学品的作业环境中,可以采取局部排风装置、防护屏障或穿戴防护设备等。

公司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程序:风险控制

公司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程序:风险控制

公司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程序:风险控制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程序本程序旨在明确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的方法、流程及相关责任,以确保公司能够识别和评估潜在的安全风险,并采取措施降低或消除风险。

一、危险源辨识1.1 目的:危险源辨识是识别和记录可能导致人身伤害、财产损失或环境破坏的潜在危险因素。

1.2 范围:危险源辨识涵盖公司的所有作业活动,包括但不限于生产、储存、运输、设备维修、实验研究等。

1.3 方法:采用系统的方法,如文献调查、专家评估、现场检查等进行危险源辨识。

二、风险评价2.1 目的:风险评价是对已识别的危险源进行评估,以确定其可能造成的伤害或损失的程度。

2.2 方法:采用定性和定量评价方法,如风险矩阵、风险树等,对每个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估。

2.3 记录:记录每个危险源的风险等级和相关的风险描述。

三、风险控制措施3.1 目的:风险控制措施是根据风险评价的结果,制定和实施旨在降低或消除风险的措施。

3.2 类型:风险控制措施可包括工程控制措施、管理控制措施以及个人防护措施。

3.3 实施:制定具体的实施计划,明确责任部门、时间表和预期成果。

四、风险报告4.1 目的:向管理层报告风险状况以及控制措施的实施情况,以便于及时决策和采取措施。

4.2 周期:应定期报告风险状况(如每季度或半年一次),并在发生重大风险事件时立即报告。

五、监控与检查5.1 目的:对已实施的风险控制措施进行监控和检查,以确保其有效性和合规性。

5.2 周期:应定期进行监控和检查(如每半年一次),并在特定情况下(如设备更新、作业变更等)进行专项检查。

六、应急预案6.1 目的:制定应急预案,以应对可能发生的重大风险事件。

6.2 内容:应急预案应包括预警系统、应急组织、通讯联络、应急设备和物资储备等。

6.3 演练:定期对应急预案进行演练,以提高应急响应能力。

七、持续改进7.1 目的:根据风险报告、监控与检查结果以及应急预案演练的结果,持续改进公司的风险管理流程和措施。

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价控制程序(三篇)

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价控制程序(三篇)

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价控制程序一、引言危险源是指具有潜在危险的工作环境、设备、物品或活动等。

在各种工作场所和工作环境中,存在各种潜在的危险源,如果不及时进行识别和控制,就会对工作人员的健康和安全造成潜在的威胁。

因此,建立完善的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价控制程序是保障工作场所安全的关键。

二、危险源识别危险源识别是指对工作场所的环境、设备、物品和活动等进行全面分析,识别潜在的危险源。

该过程应由专业技术人员负责,并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如实地考察、观察、调查问卷调查等。

识别出的危险源应根据其可能性和影响严重程度进行分类并记录。

1. 实地考察: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到工作场所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工作场所的情况和存在的潜在危险源。

考察内容包括场所的布局、设备使用情况、物品摆放情况等。

2. 观察:观察员应随时观察工作环境中出现的异常情况和潜在危险源,如电气设备的老化、水源的泄漏、工作人员的不当行为等。

3. 调查问卷调查:编制一份调查问卷,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工作人员对工作场所的安全问题的认识和存在的潜在危险源的了解情况。

4. 记录和分类:将识别出的危险源进行记录和分类,包括但不限于:机械设备的危险源、电气设备的危险源、化学品的危险源、物理因素的危险源等。

三、风险评价风险评价是指对识别出的危险源进行风险程度评估,并确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风险程度评估可采用量化和定性两种方式,确定风险程度后,应根据风险管控原则,制定相应的控制计划。

1. 风险程度评估:根据危险源的可能性和影响严重程度,对危险源进行评估。

可能性可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影响严重程度可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

根据可能性和影响严重程度的不同组合,将危险源的风险程度划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

2. 风险管控原则:根据风险程度的不同,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对于高风险的危险源,应采取立即控制措施以消除危险或降低风险;对于中风险的危险源,应采取适当控制措施以保持风险在可接受范围内;对于低风险的危险源,应采取日常管理措施以维持风险在可接受范围内。

公司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程序(含危险源辨识原则、方法、范围、依据、方法和步骤)

公司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程序(含危险源辨识原则、方法、范围、依据、方法和步骤)

公司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程序(含危险源辨识原则、方法、范围、依据、方法和步骤)1目的对公司生产经营活动、产品或服务中的危险源进行辨识,评价其风险级别,判定出不可承受的风险及重要危险源,并实施有效的管理和控制。

2范围适用于公司管理体系覆盖范围内的活动、产品或服务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策划。

3与本程序相关的标准条款GB/T28001:2011标准条款为:4.3.14术语和定义4.1危险源:可能导致伤害或健康损害或这些情况的组合的根源、状态或行为。

4.2 健康损害:由工作活动和/或与工作相关的状况引起或加重的可确认的对身体或精神有害的情况。

4.3 危险源辨识: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4.4 风险:可由事件或接触引起危险事件或接触危险发生的可能性和伤害或危害健康的程度。

4.5 风险评价:评价危险源导致的风险过程,包括考虑现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和确定风险是否可接受。

4.6可容许的风险:根据组织的法律义务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已降至组织可容许程度的风险。

4.7三种状态:正常状态:即正常的生产和运行状态;异常状态:即启动和关闭设备的瞬时状态或可合理预见的,对人身安全造成的影响;紧急状态:合理预见的紧急情况即突发性或偶然性的泄漏或污染事故,设备出现紧急故障,人为无法预测其潜在发生的时间。

4.8三种时态:过去:以往遗留的安全问题;现在:现有的、现存的污染及安全问题;将来:公司将来产生的安全问题。

5职责5.1安全保卫部负责组织各单位进行危险源辨识,对辨识出的危险源进行整理,组织公司评价组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进行评审,确定公司重要危险源。

5.2各相关职能部门负责提供危险源辨识的资料。

5.3各单位负责本单位危险源的辨识和风险评价工作,并将电子版本报送安全保卫部。

5.4管理者代表负责对公司重要危险源进行确认批准。

6通用工作流程6.1 资料准备6.1.1 各单位按职责要求提供危险源辨识相关资料6.2 危险源识别6.2.1危险源辨识的原则、方法、范围、依据,具体内容见附件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印务有限公司风险评价结果
1.目的:
辨识及评价公司范围的职业健康安全危害,评价其危险程度,判定出重大危险,进行有效控制。

2.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范围内的危害辨识的危险评价。

3.定义
3.1危险源:是指任何可能引发不安全事故的因素(含括公司内及公司周边居民区等可能会造成的不
安全因素)。

3.2风险评价:是指危险源可能对环境、安全造成危害的风险估测。

4.权责
4.1 总经理:审核全公司的《重大危险源清单》。

4.2各相关部门:各部门负责与各自生产活动相关的危险源识别(调查)。

依据全公司的《重大危
险源清单》编制具体的与各自生产活动相关的《重大危险源清单》。

5.内容
5.1 识别危险源的依据
5.1.1危险源识别重点(不限于):安全管理、脚手架、高处作业、明火作业、工作用电、工作机
具、易燃易爆物品、生活设施等。

5.1.2 各相关部门应按本程序规定的职责及范围、有关法律、法规各相关要求等,组织调查、识别
各项活动过程的危险源,包括:
A.七种类型(物理、化学、生物、生理、心理、行为、其他)----由于公司的所有活动(包括作业人员、非作业人员、供方各承包方提供的材料、设备、设施、技术、成品、劳务活动等)产生诸如高处坠落、触电事故、物体打击、机械伤害、坍塌事故、中毒(包括食物中毒)事故、火灾事故、爆炸事故、交通事故、等类型危险源给员工、公司、周围居民、地区带来的影响;
B.三种状态(正常、异常、紧急)-----正常情况、设备装拆抢修各恶劣天气条件等可预见的异常情况以及火灾等突发事件所伴随的潜在的重大危险源影响;
C.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将来)-----以往遗留的危险源问题,现有的危险源问题,以及计划中的活动可能带来的危险源问题等
5.2 危险源评价
5.2.1职业健康安全危害和重大的职业健康安全危害的辨识和危险评价的主要人员应接受培训。

5.2.2公司每年应进行至少一次职业健康安全危害和重大职业健康安全危害辨识和危险评价。

5.2.3重大职业健康安全危害的辨识与危险评价是公司制定OHS目标和指标的基础和依据。

5.2.4行政部统一编制《危险源评价表》、《重大危险源清单》格式,组织由相关技术、管理人员
组成的评价小组对各部门调查职业健康安全因素和初步评价出现的重大危险源。

5.2.5 危险源评价方法:D=L×E×C
A. 危险等级划分(D)
B.危险因素分值列表
5.3 重大危险源的确定
5.3.1行政部将评价结果形成全公司的《重大危险源清单》,清单中应说明危险源存在的过程及其
特性。

5.3.2 行政部将全公司的《重大危险源清单》报送总经理审批(确定)后向全公司公布。

5.4 危险源更新
5.4.1 遇有下列情况时,相关部门必须及时按5.1、5.2条款的要求对危险源重新识别、评价;
A.法律、法规变更或追加时;
B.相关方有重大抱怨时;
C.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时;
D.活动场所变化时或客户有特殊要求时
5.4.2 在对危险源重新识别、评价的基础上,相关部门应及时将新评价出的重大危险源按5.3条
款的要求确定,确保公司各部门的《重大危险源清单》能够得以及时更新。

5.5过程的监视与测量
5.5.1行政部对照公司下达的全公司《重大危险源清单》,经常抽查各相关部门的《重大危险源清
单》,检查其清单的适宜性、是否存在疏漏以及更新和执行情况,并作好相应的记录,一旦发现不符合,则参照公司的《不合格品管制程序》和《纠正预防和持续改进管制程序》作业,及时采取纠正及预防措施,追踪验证实施结果。

5.5.2 行政部每年对危险源识别、评价、确定、更新的执行情况做出总评价,确定改进的方向,在
年度计划中提出对危险源的识别、评价、确定、更新的新要求。

6.附件及应用表单:
----------------------------
精选资料
危险源评价表
单位:****印务有限公司 审批人:刘尚谦 填表人:刘俊涛 2016年7月1日
危险源评价表
精选资料
----------------------------
重大危险源清单
精选资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