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质剂的用图学习资料
《食品腐败变质》课件

03
食品腐败变质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可能会引发社会恐慌和信任危机,影响社会稳定。
可分为酶促变质、微生物变质和化学变质。酶促变质是由于酶的作用引起的食品变质;微生物变质是由于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引起的食品变质;化学变质是由于食品中的化学反应引起的变质。
根据原因分类
可分为轻度变质、中度变质和重度变质。轻度变质是指食品的感官、理化和生物学特性略有改变,但仍可食用;中度变质是指食品的感官、理化和生物学特性明显改变,食用价值降低;重度变质是指食品的感官、理化和生物学特性严重改变,不可食用。
食品再加工
将动物性食品腐败变质后制成饲料,用于养殖业。
饲料化利用
将食品废弃物堆肥发酵后制成有机肥料,用于农业种植。
肥料化利用
将食品废弃物分类收集,便于后续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分类收集
采用生物降解、高温灭菌等方法,消除食品废弃物的有害成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无害化处理
通过合理利用食品废弃物,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促进可持续发展。
谷物类食品在储存过程中易受潮、发霉和生虫,导致品质下降和营养成分损失。
总结词
谷物类食品主要包括大米、面粉、玉米等,在储存过程中容易受到湿度、温度和虫害等因素的影响,发生受潮、发霉和生虫等现象。受潮是指谷物类食品吸收水分,导致品质下降;发霉是指谷物类食品表面生长霉菌,导致营养成分损失;生虫是指谷物类食品受到虫害侵袭,影响食用安全。谷物类食品变质后,不仅口感和外观变差,还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危害。
根据程度分类
02
食品腐败变质的原因
irune bin in of de ( of ( by = g rec,i
,its,us (巫被迫 if planet◎
氢氧化钠变质的探究 ppt课件

酚酞,现象为__变__红_。其结论是_________
__变__质__的__固__体_中__存__在__N_a_OH___。??????
12
第三站:除去杂质
• 要除去氢氧化钠中变质形成的碳酸钠
NaOH( Na2CO3)
取样品溶于水,配成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适量的氢氧 化钡溶液或氢氧化钙溶液,然后过滤,就得到氢氧化钠溶液, 再蒸发,就得到氢氧化钠固体。 Na2CO3+Ca(OH)2== CaCO3↓+ 2NaOH
17
18
课堂检测
• (1)密封保存 • (2) 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 (3)过量的稀盐酸 ;碳酸钠;白色沉淀
生成;红 • (4)不合理;碳酸钠溶液也呈碱性,也能
使酚酞变红。
19
_______N__a_2_C__O_3__+__C_a_C__l_2_=__C__a_C_O__3_↓_+__2_N__a_C__l______________,
氢氧化钠固体变质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_____2_N__a_O__H__+_C__O__2__=_=__N_a__2_C_O__3_+_H__2_O_;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与结论
(1)取少量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 水振荡至全部溶解 (2)用PH试纸测(1)溶液的PH值
乙同学的方案及实验:
无色溶液
溶液的PH>7,说明氢氧化钠固体没 有变质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与结论
(1)取少量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 水振荡至全部溶解
无色溶液
(2)向(1)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氯 现象A,说明氢氧化钠固体已变质
引起食品变质腐败的主要因素及其作用PPT精选文档

1
❖ 问题一 ▪ 什么是食品的变质?
❖ 问题二 ▪ 食品变质腐败有哪些现象?
❖ 问题三 ▪ 引起食品变质腐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
全世界每年因各种原因所造成腐烂变 质的食品占食品年总产量的45%!
——国际制冷学会
3
☆ 减少食品的浪费 ☆ 提高食品的质量 ☆ 保障人民的健康
食品腐败变质
Nonenzyme /Oxidation
非酶/氧化
Water
Others
水分
Vermin/Rodent
其它
害虫/啮齿动物
损伤、残留有
害物、乙烯
15
一、生物学因素
1、微生物
▪ 微生物广泛分布于自然界,食品中不可避免的会受到一定类 型和数量的微生物的污染,造成食品的腐败与变质。而且, 由微生物污染所引起的食品腐败变质是最为重要和普遍的。
▪ 多酚氧化酶催化酚类物质氧化,引起褐色聚合物形成 。 ▪ 果胶酶促使果蔬植物中的果胶物质分解,使组织软化。 ▪ 脂肪氧化酶催化脂肪氧化,导致食品产生异味。 ▪ 抗坏血酸氧化酶催化抗坏血酸氧化,导致营养素损失。 ▪ ……
21
a.酶促褐变
❖定义
▪ 在酚酶的作用下,使果蔬中的酚类物质氧化而呈现 褐色,这种现象称为酶促褐变。
❖ 无氧呼吸
▪ 消耗营养物质→产生有害物质→机体中毒→加速劣变
23
2、非酶化学反应——非酶褐变
❖定义
▪ 在食品贮藏与加工过程中,常发生与酶无关的褐变 作用,称为非酶褐变。
❖非酶褐变的机制
▪ 基本上已知有三种类型的机制在起作用: 羰氨反应褐变作用 焦糖化褐变作用 抗坏血酸氧化褐变作用
24
《变质反应》课件

CHAPTER
06
结论
总结
01
02
03
04
05
本次ppt课件主要介绍了 变质反应的基本概念、 分类、影响因素以及应 用等方面的内容,通过 本次学习,我们对变质 反应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
在变质反应的基本概念 方面,我们了解到变质 反应是一种化学反应, 其中物质在固态下发生 化学变化,生成新的物 质。
详细描述
变质反应通过改变物质的化学性质,可以生成新的化学品和 材料。在化学工业中,这些新的化学品和材料可用于制造各 种产品,如塑料、纤维、橡胶等。
应用二
总结词
变质反应在环保领域也有着重要的应 用。
详细描述
通过变质反应,可以处理工业废水、 废气等污染物,将其转化为无害或低 害的物质,从而达到环保的目的。这 有助于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
应用三
总结词
变质反应在医学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详细描述
通过变质反应,可以合成一些具有特定药理作用的化合物,用于治疗各种疾病。例如,一些抗癌药物 就是通过变质反应合成的。此外,变质反应还可以用于药物的研发和优化,以提高药物的疗效和降低 副作用。
CHAPTER
05
变质反应的影响
影响一
01
02
03
CHAPTER
03
变质反应的机理
机理一
总结词
化过程中,物质之间相互转化的过程。它涉及到分子 间的相互作用和能量转化,是化学反应的重要理论基础。
机理二
总结词
原子层面的变化
详细描述
变质反应的机理还涉及到原子层面的变化。在化学反应中,原子会重新组合形成 新的分子或物质。这个过程涉及到原子之间的键合和断裂,是变质反应的本质。
复习课:氢氧化钠变质的探究课件

3. 向烧杯中加入氯化钙溶液,观察沉淀生 成。
05
06
4. 过滤除去沉淀,将滤液蒸发结晶,得到 纯净的氢氧化钠。
实验结果分析
实验现象
滴加酚酞试液后,若溶液不变色,说明氢氧化钠已经变质。加入氯化钙溶液后,会产生白色沉淀。
结果分析
由于氢氧化钠吸收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生成了碳酸钠和水,导致氢氧化钠变质。通过加入氯化钙溶 液,可以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过滤除去沉淀后得到纯净的氢氧化钠。
详细描述
可以选择酚酞指示剂,因为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加入酚酞后应呈现红色。如果 氢氧化钠变质,其酸性会增强,指示剂的颜色可能会发生变化,例如变成黄色或 橙色。通过观察指示剂颜色的变化,可以初步判断氢氧化钠是否变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测定pH值
总结词
通过测定氢氧化钠样品的pH值,可以更准确地判断其是否变质。
详细描述
使用pH试纸或pH计测定氢氧化钠样品的pH值,如果测得的pH值小于10(对于未变质的氢氧化钠),则说明样 品已经变质。因为未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的pH值应为10或更大。通过比较测得的pH值与正常范围的差异,可以 更准确地判断氢氧化钠是否变质。
05 氢氧化钠变质的实际应用
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氢氧化钠变质后,可以用于中和 反应实验,探究酸碱中和反应的
原理和过程。
氢氧化钠变质后,可以用于制备 盐类物质,例如碳酸钠、碳酸氢 钠等,探究盐类的性质和制备方
法。
氢氧化钠变质后,可以用于探究 碱的通性,例如与非金属氧化物、 酸、盐等物质的反应,探究碱的
吸湿性
氢氧化钠具有吸湿性,容 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发 生潮解。
化学性质
强碱性
氢氧化钠是一种强碱,能 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有关氢氧化钠变质的探究课件(共16张PPT)

如何检验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的程度呢?
(完成学案环节二探究2,4分钟后同学汇报展 示。)
氢氧化钠是否完全变质,其实质是检验 有无__N_a_O_H____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取少量待测
液于试管中,向其
中滴加过量的
有白色沉淀生成
BaCl2溶液
溶液变成红色
(2)再向其中滴
加无色酚酞试液
【提出问题】这瓶试剂可能是什么溶液呢?
【交流讨论】甲根据受损标签的情况判断,这瓶试剂阅资料】Ⅰ.初中化学常见的含钠化合物有NaCl、NaOH、
Na2CO3、NaHCO3。 Ⅱ.测定室温(20℃)时,四种物质的溶解度的数据如下:
物质
NaCl
NaOH
Na2CO3 NaHCO3
Company Logo
拓展迁移
如何检验一瓶氢氧化钙溶液是否变质 ?变质程度?(设计实验方案,
可小组内讨论3min)
探究实验的基本思路
提出问题 假设、猜想 设计方案 实验验证 分析得出结论 交流评价
小试牛刀
甲、乙两同学帮助老师整理实验室时,发现有一瓶 试剂标签残缺,只剩下“Na”和“10%”字样(如 图)。已知它是无色液体,是初中化学常用的试剂。 甲、两同学决定对其成分进行探究:
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及化学方程式
取样于试管中,产生大量
滴加
的气泡
该溶液是_N_a__2_C_O__3_,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
_N_a_2_C_O_3_+_2_H_C_l_=_2_N_a_Cl+H2O
【拓展与应用】
+CO2↑
甲确定该溶液,选择了与乙不同的试剂,甲选择的试剂是
氯___化___钡溶(液要求类别不同)。
第一章 药物的变质反应PPT课件

NH
NH C NH2 O
OO
O OH
OH CHONH
OH
CH3
CH3
CH2OH OH
OH
可编辑课件PPT
9
5、其他类药物的水解
(1)酰肼基:如异烟肼
O
O C NHNH2
—C—NH—NH2
(2)磺酰脲基:甲苯磺丁脲 N
(3)活泼卤素:环磷酰胺 (4)肟类结构:碘解磷定可编辑课件PPT10源自(二)影响药物水解的结构因素
可编辑课件PPT
27
N CH 3 H
HO
O 吗啡
可编辑课件PPT
OH
28
维生素E结构式
CH3
R2
O
HO R1
可编辑课件PPT
29
HO HO
OH C CH2NHCH3 H 肾上腺素
可编辑课件PPT
30
COONa OH
NH2 对氨基水杨酸钠?
可编辑课件PPT
31
3、芳伯氨基
*含有芳伯氨基的药物容易被氧化成有
自动氧化反应
贮存过程
可编辑课件PPT
22
(一)药物的自动氧化过程
键的断裂形式: (1)均裂自动氧化:
C—H
(2)异裂自动氧化:
O—H
H+ +O2-
C·+H ·
N—H
H+ +N3-
可编辑课件PPT
23
(二)具有自动氧化的官能团
1、碳碳双键:代表药物—VitA
可编辑课件PPT
24
2、酚羟基
含有酚羟基的药物均易被氧化,数目越多, 越易被氧化。在碱性条件下,更易被氧化, 生产有色的醌类化合物。
中考复习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变质(共30张PPT)

5、解释与结论 NaOH与空气中的CO2反应生成Na2CO3 导致变质。 6、拓展与应用 Ca(OH)2与NaOH同属碱类物质, 也易于二氧化碳反应导致变质,两者 都应该密封保存。
思维拓展: 氢氧化钠变质和氢氧化钙变质的对比分析
NaOH Ca(OH)2
CO2 +Ca(OH)2 CaCO3 +H 2O
指示剂
紫色石蕊溶液 无色酚酞溶液
氯化铵溶液 氯化铜溶液 氯化铁溶液
思考: 在实验方案中,能不能直接用酚酞检验? 为什么?
不可以,因为碳酸钠溶液也显碱性,也能使酚酞变红。 用酚酞检验NaOH前先除去Na2CO3,排除实验干扰。除 去Na2CO3又不影响NaOH的检验的方法 除去Na2CO3的常见方法 原理
酸(稀盐酸或 稀硫酸) 碱【Ca(OH)2或 Ba(OH)2溶液】
盐【CaCl2 或 BaCl2溶液】
不行,生成的NaCl,引入新杂质
CaCl2+Na2CO3=2NaCl+CaCO3↓
例 1 :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发现一瓶未盖好瓶
盖的氢氧化钠固体,他们对这瓶氢氧化钠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这瓶氢氧化钠是否变质? 【猜想与假设】猜想 1. 没有变质; 猜想 2. 部分变质 猜想 3. 完全变质。 【交流与讨论】氧化钠变质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 ;
(1) 打开止水夹 K ,先对装置 A 和 B (已连接)通入已 除去 CO 2 的空气一会儿,以排尽装置 A 和 B 中含有 的 ,再接上装置 C 和 D 。
( 2 )关闭止水夹 K ,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杂质不与盐 酸反应),装置 A 中样品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为 。 ( 3 )待装置 A 中的反应结束后,再一次打开止水夹 K , 继续往装置通入已除去 CO 2 的空气一会儿。根据 _______________ 定律,装置 _________ (填标号) 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差就是产生 CO 2 的质量,由此计算出 该样品中 Na 2 CO 3 的质量分数。若没有装置 D ,将会使 测定结果 ______ (选填“偏大”或“偏小”)。
氢氧化钠变质PPT课件

沉淀
氢氧化钠
[实验结论] 该氢氧化钠溶液 部分 (填“部分”或“全部”)变质。
[反思与评价] (1)氢氧化钠溶液露置于空气中容易变质,请写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2NaOH+CO2= Na2CO3+H2O
。
(2)在上述[实验探究2]中,小明提出可用氢氧化钙溶液代替氯化钙溶液,
你认为该方案 不可行(填“可行”或“不可行”)。
.
1
氢氧化钠变质的探究之旅
肥乡区第三中学 高益丰
.
2
第一站
我想知道 这些氢氧化钠变质了吗?
NaOH变质的原因: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
.
3
检验NaOH是否变质:
思路分析:实质是检验CO32-,选择的试剂能和CO32______________,但不能和OH-产生同样的现象。
.
7
?
小明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将已经变质的氢氧 化钠固体配成溶液后,滴入少量的稀盐酸, 并没有观察到有气泡冒出。小明百思不得其 解,请你帮他想想问题的所在?
.
8
则先: NaOH+HCl= NaCl+H2O
。
后: Na2CO3+2HCl= 2NaCl+H2O+CO2↑
。
原因是:Na2CO3 和 HCl反应生成的CO2气体会被NaOH溶液吸收, 小所结以:只(1有)有在关N氢aO氧H被化消钠耗的完变时质才问会题有,气考体查生氢成入的试剂要能反应生成沉淀,且所加试剂的量要足量,沉淀 要经洗涤、烘干、称量,操作要正确。
.
14
牛刀小试:
题1、四位同学分别用下列四种方法检验NaOH溶液是否已经变质(含有Na2CO3)
食品的腐败变质

ppt课件
15
• 二、食品的加热杀菌保藏
• (一) 微生物的耐热性及影响加热杀菌的 因素
• 食品的腐败常常是由于微生物和酶所致。 食品通过加热杀菌和使酶失活,可久贮不
坏,但必须不重复染菌,因此要在装罐装
瓶密封以后灭菌,或者灭菌后在无菌条件 下充填装罐。
ppt课件
16
• 食品加热杀菌保藏的方法主要有:
ppt课件
7
• 3.肉、鱼、蛋类的腐败变质
• 肉类腐败变质,先是由于乳酸菌、酵母菌 和其他一些革兰氏阴性细菌 同时可产生各 种异味,如哈喇味、酸味、泥土味和恶臭 味等。
ppt课件
8
• 四、食品腐败变质的结果 • (一)感官性状改变 • (二)降低食品营养 • (三)引起中毒或潜在性危害
ppt课件
4
• 三、微生物引起食品腐败变质的原因与机理
• (一)微生物引起食品腐败变质的原因
• 1.微生物因素:主要指细菌、霉菌、酵母菌属等 微生物因素对食品的营养成分进行分解、破坏。
• 2.环境因素:主要指温度、湿度、阳光、空气、 水分等环境因素为微生物提供分解、破坏食品营 养的条件。
• 3.食品本身因素:主要指食品本身所含的酶类、 营养成分、水、PH等。
ppt课件
5
• (二)常见食品腐败变质的机理
• 1.新鲜果蔬和果汁的腐败变质 • 开始引起新鲜水果变质的微生物是酵母菌
和霉菌。引起蔬菜变质的主要是酵母菌、 霉菌和少数细菌。
ppt课件
6
• 2.乳及乳制品的腐败变质
• 为微生物所腐败变质。
• 鲜乳中污染微生物主要来源于乳房内的污染微生 物和环境中的微生物。微生物引起炼乳变质,一 是产生凝乳,使炼乳凝固成块;二是产气乳,使 炼乳产气,使罐膨胀爆裂;三是由一些分解酪蛋 白的芽孢杆菌作用,使炼乳产生苦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变质剂的用图
铝合金变质剂的变质效果和特点
1)钠盐变质剂变质方法 Na可使共晶硅的结晶由短圆针状变为细粒状,并降低共晶温度,增加过冷度,细化晶粒。
其细化效果,对冷的慢的砂型、石膏型铸件而言比较好,还有分散铸件(铸锭)缩窝的作用,这对要求气密性好的铸件有重要的作用。
钠盐变质法的成本低,制备也比较简单,适合批量小、要求不很高的产品,其缺点是:钠是化学活泼性元素,在变质处理中氧化、烧损激烈、冒白色烟雾,对人体和环境都有危害,操作也不太安全,特别是易使坩埚腐蚀损坏,它的充分变质有效时间短,一般不超过1h。
钠还使Al-Mg系合金的粘性增加,恶化铸造性能,当钠量多时,还会使合金的晶粒催化,所以Al-Mg系合金和含Mg 量高于2%的Al-Si合金,一般都不用钠盐变质剂来进行变质处理,以免出现所谓“钠脆”现象
2)铝锶中间合金变质法这是国外使用的较多的一种长效变质方法。
加入量为炉料总重量的0.04-0.05%的Sr。
其优点是变质效果比钠盐好,氧化烧损也比钠盐小,有效变质持续时间长,对坩埚的腐蚀性也比钠盐小,因而可使坩埚的使用寿命延长。
这种变质法操作也比使用钠盐安全卫生,不产生对人体和环境有害的气体,变质效果也比钠盐好,一般有80-90%的良好变质合格率。
其缺点是:成本比钠盐高,要预先配制成中间合金(否则就要采用锶盐变质剂),没有钠盐那样的有分散铸件缩窝的作用。
3)铝锑中间合金变质法这种方法也是用的较多的一种长效变质方法。
加入量为炉料总重量的0.2-0.3%的Sb,可获得长效变质效果,即使到铝合金重熔,此变质效果仍起作用。
其变质效果与合金的冷却速度有关,冷却速度快(如在金属型中铸造),变质效果好;冷却速度慢(如在石膏型、砂型中铸造),则变质效果差。
但应注意,已经过钠盐或锶盐或铝锶中间合金变质过的铝合金不能再加Sb来变质,因为这样会形成Na3Sb化合物而使合金的晶粒粗大、性能变坏,从而反使钠、锶的变质效果降低。
4)SR813磷复合细化剂和SR814磷盐复合细化剂孕育法这是近年开发的一种适合过共晶型铝硅合金的初晶Si的细化剂。
因为P在铝合金液中形成AlP的微细结晶核种,细化晶粒的效果很好,有效持续孕育时间也长,但它会与Na、Sr、Sb形成化合物,降低它们对共晶硅结晶的细化效果,所以,已经使用Na、Sr、Sb作过变质处理的铝合金,不要再加P来作变质处理。
5)铝钛中间合金变质法其中含有4%左右的钛,钛是细化晶粒效果很好的元素,形成的TiAl3成为初晶α枝晶的异质结晶核种,能有效地细化晶粒和防止铸造裂纹,对易产生铸造裂纹的Al-Cu-Mg合金(如ZL207)很合适。
由于钛量太多,又是通过与炉料一起熔化、扩散、融合来细化晶粒的,故其细化效果虽没有钛硼熔剂好,但仍可达到一级晶粒的效果。
其次是TiAl3的密度比铝合金液大,如合金保温时间过长,就有可能沉降,凝聚成夹杂物,要严格注意。
6)钛硼熔剂细化法由于钛硼熔剂中同时含有Ti和B两种细化晶粒作用很强的元素,它们在铝合金液中形成TiAl3和TiB2,未熔化的TiAl3和不熔化的TiB2(其相对密度4.4,熔点
为2900℃)都残留在铝合金液中,成为铝合金的初晶α枝晶组织的有效异质结晶种。
这种熔剂细化晶粒的优点是:①因为有Ti、B两个细化晶粒的元素和Ti含量为Al-Ti中间和金的8倍,故细化晶粒的效果非常好,比Al-Ti中间合金的效果大很多;②处理成本比用Al-Ti中间合金低很多;③熔剂成块状,省去了熔化配制中间合金的许多费用,烧损也少;④储存省面积,很简便,且块文档冲亿季,好礼乐相随 mini ipad移动硬盘拍立得百度书包重标准化,用前无需称重;⑤熔剂块自沉降、自扩散、利用率高、简化了操作,改善了劳动条件和减轻了劳动强度;⑥适用范围广,既适用铸造铝合金,又适用变形铝合金;既适用纯铝,又适用铝合金。
其缺点是:TiB2和TiAl3一样,密度也比铝合金大,如保温时间过长,也会自沉降,凝聚成夹杂物。
7)铝钛硼丝细化法这是一种最先进的细化晶粒的现代科技方法。
其优点是:①细化效果好,细化剂实际利用率高,使用量大大节省;②由于细化剂均匀地进入所有待细化的铝合金液,故细化后的组织均匀,无粗细晶粒交错的混晶区,从而大大提高了合金的强度和延伸率,减少了裂纹等废品;③避免了上述TiAl3和TiB2的沉降,凝集所引起的夹杂和熔炉的结瘤,减少了清炉和洗炉的工作量;④很适合长时间大批量的连续铸造;⑤实现了细化处理自动化无人化,省人省事;⑥使细化处理和合金液凝固时间大为缩短,提高了生产效率;⑦因无TiAl3和TiB2等夹杂物的沉降、凝集,使产品在阳极氧化处理后的表面质量好,特别是箔材、印刷板、激光全息膜、饮料罐和食品罐等薄或超薄铝材的最理想的细化剂。
很适用作变形铝合金的晶粒细化处理。
8)稀土变质法利用Al-RE中间合金的稀土变质法,是在铝合金液温度为720-760℃时,加入占炉料总重量的0.2-1.0%的Al-RE中间合金。
其优点是它对α(Al)及共晶组织均有明显的细化效果,还兼有较好的精炼净化作用,可显著提高合金的机械性能,变质有效时间也长。
缺点是当操作不当时,会使稀土氧化,烧损也较大,还可能产生高熔点的偏聚物沉降。
9)铝钡中间合金变质法这是利用1-4%Ba-Al中间合金或钡盐来对铝合金液进行变质处理的方法。
其优点是变质过程中无吸气倾向,合金经变质处理强度高,不腐蚀坩埚,也不污染环境。
缺点是变质效果不如钠,变质效果受冷却速度的影响大,变质后合金的延伸率提高不多。
10)纯碲变质法其加入量为炉料总重量的0.05-0.1%,处理温度为740℃左右。
其优点是变质后合金的性能与钠变质的相当,合金重熔后其变质效果基本不变。
缺点是变质效果也受合金的冷却速度的影响,且变质效果不够稳定。
11)用K2ZrF6变质法用含K2ZrF698%的锆盐来对铝合金作变质处理,加入量为炉料总重量的0.5-1%,在730-750℃时加入。
它对α(Al)及共晶硅均有细化作用,也有精炼作用,K2ZrF6不吸潮,储存使用都很方便,对铸件壁厚不敏感。
缺点是处理时对环境有一定的污染,容易产生夹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