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
纺织生产事故隐患的重大评定标准
纺织生产事故隐患的重大评定标准1. 背景纺织生产是一个潜在风险较高的行业,存在着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隐患。
为了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和员工的健康,评定纺织生产事故隐患的重大程度至关重要。
2. 评定标准下面是纺织生产事故隐患的重大评定标准:2.1 潜在危害性评定标准应考虑事故隐患的潜在危害性,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因素:- 火灾和爆炸风险;- 化学品泄露和中毒风险;- 电气设备故障和触电风险;- 机械设备安全风险;- 人为操作失误风险。
2.2 预防控制措施评定标准应考虑已采取的预防控制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因素:- 安全培训和教育;- 紧急预案和应急设施;- 安全设备和防护装备;- 定期维护和检查;- 线路和设备的合规性。
2.3 潜在影响程度评定标准应考虑事故发生后的潜在影响程度,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因素:- 人员伤亡和健康影响;- 环境破坏和污染;- 生产中断和经济损失;- 公众和社会声誉影响。
3. 评定流程评定纺织生产事故隐患的重大程度可以按照以下流程进行:1. 收集相关信息和数据,包括工作场所布局、设备清单、安全记录等。
2. 针对每个潜在隐患因素,评估其潜在危害性,并给予相应的风险等级。
3. 评估已采取的预防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并给予相应的控制等级。
4. 综合考虑潜在危害性和控制措施的等级,评估事故隐患的重大程度。
5. 根据评定结果,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和优先级。
4. 结论通过制定纺织生产事故隐患的重大评定标准,可以帮助企业识别和评估潜在的安全风险,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预防事故的发生。
这有助于提高工作环境的安全性,保障员工的健康,并最大程度地减少生产中断和经济损失的风险。
(完整版)工贸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2016
《工贸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2016版)》使用指南一、适用范围适用于指导冶金、有色、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等工贸行业企业班组和岗位人员使用《工贸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2016版)》(安监总管四〔2016〕31号文件附件,以下简称《手册》),自主开展岗位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工作,确定和控制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较大危险因素。
企业在开展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工作时,应充分结合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与运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岗位清单制定工作,统一部署,整体推动。
对已经开展了危险因素辨识和风险评价工作的企业,可以将辨识评价工作与《手册》的使用有机结合,将《手册》中的内容融入到企业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工作中。
二、术语和定义(一)较大危险因素。
可能发生较大以上事故的生产作业场所、环节、部位和作业行为。
(二)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
识别较大危险因素的位置及特性、可能导致事故后果以及确认其风险控制措施和管控状态的过程。
(三)风险。
某一特定危险发生的可能性与其造成后果的严重程度的结合。
三、手册获取企业登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网站进入“监管四司”子站,查询到《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印发开展工贸企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管控提升防范事故能力行动计划的通知》(安监总管四〔2016〕31号),按本企业所属行业下载相应《手册》;也可以其他方式获取。
四、手册学习企业根据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有关规定,确定时间和方式,在班组中统一组织《手册》的学习,班组长或安全员负责讲解,并结合岗位员工的自主学习,达到以下要求:1.确定《手册》与本班组岗位工作的适用性;2.各岗位操作人员必须熟练掌握《手册》中与本岗位的相关内容;3.学习中发现的不清楚的问题须通过讨论和咨询(由上级提供帮助)得到解决。
学习的时间长短和次数根据实际需要确定,以完成上述要求为准。
五、手册使用(一)现场对比。
企业统一部署,由班组安排具体时间,组织各岗位人员,持各自的《手册》,根据之前学习中初步确定的与本班组相关的各个条目内容,一一对照各自岗位的实际情况,包括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本“场所/环节/部位”所有的设施设备、操作、作业环境等现状,确定:1.在实际中是否存在《手册》描述的各个“较大危险因素”,或者是否有相近的情况;2.讨论实际情况与《手册》内容的不同点,确定更多相似和相关的“较大危险因素”状况;3.本班组的“较大危险因素”已采取的安全措施与《手册》中相应的“主要防范措施”的不同点;在现场进行对比工作的时候,要及时、准确和细致地做好记录。
织布厂作业活动安全生产风险辨识清单
物体打击
6
搬运工件
错误姿势或超重搬运工件
其它伤害
7
关闭开关电源
电源破损、设备短路
触电、火灾
并
纱
作
业
1
检查设备
设备的突起、锐边
机械伤害
2
开启电源开关
电源破损、设备短路
触电、火灾
3
调试设备
人体、衣物卷入设备或设备的突起、锐边
机械伤害
4
导纱线
人体、衣物卷入设备或设备的突起、锐边
机械伤害
5
并纱作业
人体、衣物卷入设备或工件等物件飞出
中毒 窒息
5
穿戴防护用品
未佩戴、选型错误、防护用品质量缺陷
中毒 窒息
6
有限空间作业
未按操作规程作业,应急救援不到位
中毒 窒息
7
作业结束,恢复现场
未按规定执行
中毒 窒息
高
处
作
业
1
风险分析
未对高处作业危险分析
高处坠落
2
作业审批
高处作业未审批、无监护
高处坠落
3
工器具准备
选型不正确、工器具质量缺陷
高处坠落
4
穿戴防护用品
未佩戴、选型错误、防护用品质量缺陷
高处坠落
5
高处作业
未按操作规程作业,应急救援不到位
高处坠落
6
作业结束,恢复现场
未按规定执行
高处坠落
织布厂作业活动安全生产风险辨识清单
名称
作业步骤
危险源
可能导致的
事故类型
无
梭
织
布
1
检查设备
设备的突起、锐边
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各行业
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各行业)一、化工和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试行)安监总管三(2017)121号依据有关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国家标准,以下情形应当判定为重大事故隐患:(一)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未依法经考核合格。
(二)特种作业人员未持证上岗。
(三)涉及“两重点一重大”的生产装置、储存设施外部安全防护距离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四)涉及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的装置未实现自动化控制,系统未实现紧急停车功能,装备的自动化控制系统、紧急停车系统未投入使用。
(五)构成一级、二级重大危险源的危险化学品罐区未实现紧急切断功能;涉及毒性气体、液化气体、剧毒液体的一级、二级重大危险源的危险化学品罐区未配备独立的安全仪表系统。
(六)全压力式液化燃储罐未按国家标准设置注水措施。
(七)液化烧、液氨、液氯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液化气体的充装未使用万向管道充装系统。
(A)光气、氯气等剧毒气体及硫化氢气体管道穿越除厂区(包括化工园区、工业园区)外的公共区域。
(九)地区架空电力线路穿越生产区且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在役化工装置未经正规设计且未进行安全设计诊断。
(十一)使用淘汰落后安全技术工艺、设备目录列出的工艺、设备。
(十二)涉及可燃和有毒有害气体泄漏的场所未按国家标准设置检测报警装置,爆炸危险场所未按国家标准安装使用防爆电气设备。
(十三)控制室或机柜间面向具有火灾、爆炸危险性装置一侧不满足国家标准关于防火防爆的要求。
(十四)化工生产装置未按国家标准要求设置双重电源供电,自动化控制系统未设置不间断电源。
(十五)安全阀、爆破片等安全附件未正常投用。
(十六)未建立与岗位相匹配的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或者未制定实施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十七)未制定操作规程和工艺控制指标。
(十八)未按照国家标准制定动火、进入受限空间等特殊作业管理制度,或者制度未有效执行。
(十九)新开发的危险化学品生产工艺未经小试、中试、工业化试验直接进行工业化生产;国内首次使用的化工工艺未经过省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组织的安全可靠性论证;新建装置未制定试生产方案投料开车;精细化工企业未按规范性文件要求开展反应安全风险评估。
(完整版)工贸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2016
《工贸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2016版)》使用指南一、适用范围适用于指导冶金、有色、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等工贸行业企业班组和岗位人员使用《工贸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2016版)》(安监总管四〔2016〕31号文件附件,以下简称《手册》),自主开展岗位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工作,确定和控制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较大危险因素。
企业在开展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工作时,应充分结合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与运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岗位清单制定工作,统一部署,整体推动。
对已经开展了危险因素辨识和风险评价工作的企业,可以将辨识评价工作与《手册》的使用有机结合,将《手册》中的内容融入到企业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工作中。
二、术语和定义(一)较大危险因素。
可能发生较大以上事故的生产作业场所、环节、部位和作业行为。
(二)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
识别较大危险因素的位置及特性、可能导致事故后果以及确认其风险控制措施和管控状态的过程。
(三)风险。
某一特定危险发生的可能性与其造成后果的严重程度的结合。
三、手册获取企业登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网站进入“监管四司”子站,查询到《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印发开展工贸企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管控提升防范事故能力行动计划的通知》(安监总管四〔2016〕31号),按本企业所属行业下载相应《手册》;也可以其他方式获取。
四、手册学习企业根据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有关规定,确定时间和方式,在班组中统一组织《手册》的学习,班组长或安全员负责讲解,并结合岗位员工的自主学习,达到以下要求:1.确定《手册》与本班组岗位工作的适用性;2.各岗位操作人员必须熟练掌握《手册》中与本岗位的相关内容;3.学习中发现的不清楚的问题须通过讨论和咨询(由上级提供帮助)得到解决。
学习的时间长短和次数根据实际需要确定,以完成上述要求为准。
五、手册使用(一)现场对比。
企业统一部署,由班组安排具体时间,组织各岗位人员,持各自的《手册》,根据之前学习中初步确定的与本班组相关的各个条目内容,一一对照各自岗位的实际情况,包括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本“场所/环节/部位”所有的设施设备、操作、作业环境等现状,确定:1.在实际中是否存在《手册》描述的各个“较大危险因素”,或者是否有相近的情况;2.讨论实际情况与《手册》内容的不同点,确定更多相似和相关的“较大危险因素”状况;3.本班组的“较大危险因素”已采取的安全措施与《手册》中相应的“主要防范措施”的不同点;在现场进行对比工作的时候,要及时、准确和细致地做好记录。
关于街道开展工贸企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管控提升防范事故能力行动的实施方案
关于街道开展工贸企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管控提升防范事故能力行动的实施方案为提高全街道工贸行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防范能力,有效预防和遏制各类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印发开展工贸企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管控提升防范事故能力行动计划的通知》(安监总管四〔X〕31号)及省市区有关工作要求,决定自X年至X年在全街道冶金、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等5个行业企业开展较大危险因素辨识管控、提升防范事故能力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并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思路和目标(一)总体思路。
按照国家安监总局和省市区安监局的统一部署,将较大危险因素辨识管控融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专项整治和日常监管中,坚持问题导向、分类指导、源头管控、标本兼治、注重实效的原则,坚持当前和长远相结合、抓基础建设和重点突破相结合,将较大危险因素辨识管控的责任和措施逐级落实到企业岗位,促进企业提升事故防范和安全管理能力。
(二)工作目标。
力争到X年,建立起“以较大危险因素辨识管控为重点,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为基础,以差异化监管和精准化执法为抓手,以层层落实企业岗位责任为核心”的工贸行业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使企业安全基础得到明显改善,各类重大事故隐患得到彻底整治,事故总量和死亡人数大幅下降,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得到有效杜绝,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得到有效控制,促进全街道安全生产形势根本好转。
二、工作任务根据省市实施范围和重点及我区实际,我区实施范围为:冶金、建材、轻工、纺织、机械制造等工贸行业企业,重点对上述行业中涉及金属冶炼、液氨制冷、可燃爆粉尘、喷涂作业及有限空间作业的生产经营单位进行管控。
(一)金属冶炼、有色和机械制造企业。
各相关企业要认真贯彻落实新安全生产法,严格执行《冶金企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规定》(安监总局令第26号)。
各村(社区)、相关科办要督促企业积极推进金属冶炼、有色和机械制造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依法查处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钢铁企业。
(完整版)工贸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2016
《工贸行业较大危险要素辨别与防备指导手册( 2016版)》使用指南一、合用范围合用于指导冶金、有色、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等工贸行业公司班组和岗位人员使用《工贸行业较大危险要素辨别与防备指导手册(2016 版)》(安监总管四〔2016〕31 号文件附件,以下简称《手册》),自主展开岗位危险要素辨别与防备工作,确立和控制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较大危险要素。
公司在展开较大危险要素辨别与防备工作时,应充足联合安全生产标准化创立与运转、隐患排查治理系统建设岗位清单拟订工作,一致部署,整体推进。
对已经展开了危险要素辨别微风险评论工作的公司,能够将辨别评论工作与《手册》的使用有机联合,将《手册》中的内容融入到公司危险要素辨别与防备工作中。
二、术语和定义(一)较大危险要素。
可能发生较大以上事故的生产作业场所、环节、部位和作业行为。
(二)较大危险要素辨别与防备。
辨别较大危险要素的地点及特征、可能致使事故结果以及确认其风险控制举措和管控状态的过程。
(三)风险。
某一特定危险发生的可能性与其造成结果的严重程度的联合。
三、手册获得公司登录国家安全看管总局网站进入“看管四司”子站,查问到《国家安全看管总局对于印发展开工贸公司较大危险要素辨别管控提升防备事故能力行动计划的通知》(安监总管四〔 2016〕31 号),按本公司所属行业下载相应《手册》;也能够其余方式获得。
四、手册学习公司依据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有关规定,确准时间和方式,在班组中一致组织《手册》的学习,班组长或安全员负责解说,并联合岗位职工的自主学习,达到以下要求:1.确立《手册》与本班组岗位工作的合用性;2.各岗位操作人员一定娴熟掌握《手册》中与本岗位的有关内容;3.学习中发现的不清楚的问题须经过议论和咨询(由上司供给帮助)获得解决。
学习的时间长短和次数依据实质需要确立,以达成上述要求为准。
五、手册使用(一)现场对照。
公司一致部署,由班组安排详细时间,组织各岗位人员,持各自的《手册》,依据以前学习中初步确立的与本班组有关的各个条目内容,一一比较各自岗位的实质状况,包含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本“场所/ 环节/ 部位”全部的设备设备、操作、作业环境等现状,确立:1.在实质中能否存在《手册》描绘的各个“较大危险要素”,或许能否有邻近的状况;2.议论实质状况与《手册》内容的不一样点,确立更多相像和有关的“较大危险要素”状况;3.本班组的“较大危险要素”已采纳的安全举措与《手册》中相应的“主要防备举措”的不一样点;在现场进行对照工作的时候,要实时、正确和仔细地做好记录。
轻工、纺织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
一般隐患
重大隐患
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不 需要停产停业即可整改排除的 隐患。
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 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或 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 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1 编制工作背景
隐患排查治理
国办发明电 〔2007〕16号
2007年5月
总局第16号令 2007年12月
国办发明电 〔2008〕15 2008号年2月
2 较大危险因素辨识、评价与控制
(2)工作危险分析(Job Hazard Analysis)
对工作进行结构化的有步骤的团队分析,是一种任务层次 上的危险&影响管理过程(HEMP)工具;
对任务的每个步骤都要进行危险的识别&评估并且制定适 当的控制措施和恢复方法;
工作执行过程的风险分析 。
2 较大危险因素辨识、评价与控制
国发
〔2010〕23 2010号年7月
1 编制工作背景
隐患排查治理
顺义会议
2011年10月
全国隐患排查治理 现场会在北京市顺
义区召开
安委办[2012]1号
2012年1月
关于建立安全 隐患排查治理
体系的通知
十八届三中全会
2013年11月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 深化改革若干重大
问题的决定
总局改革专题
2014年3月
较大危险因素
(2)物的因素
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设备、设施缺陷;防护缺陷;电危 害;噪声危害;振动危害;电磁辐射;运动物危害;明火; 能够造成灼伤的高温物体;能够造成冻伤的低温物体;粉尘 与气溶胶;作业环境不良;信号缺陷;标志缺陷;其它物理 危险有害因素。
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易燃易爆性物质;自燃性物质;有 毒物质;腐蚀性物质;其他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纺织企业安全风险辨识清单
23
并条机
齿轮传动部
齿轮传动部为旋转部位,可能会对人体造成机械伤害。
人员伤亡
经济损失
机械伤害
24
如果有棉花积累到传动部未得到及时清理,传动部的高温可能会引燃棉花导致火灾。
人员伤亡
经济损失
火灾
25
并条机
并条机落桶时未按规定在设备停妥后进行,可能导致机械伤害。
人员伤亡
经济损失
机械伤害
26
圈条盘
机器运转时用手托圈条盘,可能造成手被卷入机器,造成机械伤害。
人员伤亡
经济损失
机械伤害
2
防护罩松动或脱落,在机器运转过程中,可能导致人被卷入传动机构,造成机械伤害。
人员伤亡
经济损失
环境影响
机械伤害
3
抓棉机向近处运行时进入平台捡杂,可能导致机械伤害。
人员伤亡
经济损失
机械伤害
4
未严格执行装置顺序,先开风机,再启动小机,可能造成积花着火和爆炸。
人员伤亡
经济损失
火灾
其它爆炸
经济损失
火灾
30
锭壳
粗纱机锭壳挂花时未按固定停车摘取,罗拉上缠绕花时未按规定停车剥取,可能造成机械伤害。
人员伤亡
经济损失
机械伤害
31
精梳机
齿轮传动部
齿轮传动部为旋转部位,可能会对人体造成机械伤害。
人员伤亡
经济损失
机械伤害
32
传动部位
如果有棉花积累到传动部未得到及时清理,传动部位的高温可能会引燃棉花导致火灾。
人员伤亡
经济损失
火灾
33
精梳机
精梳机开车前或盘车头时未按规定前后招呼,挑锡林时未切断电源,可能造成人被卷入机器,造成机械伤害。
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
化工和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试行)安监总管三〔2017〕121号依据有关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国家标准,以下情形应当判定为重大事故隐患:(一)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未依法经考核合格。
(二)特种作业人员未持证上岗。
(三)涉及“两重点一重大”的生产装置、储存设施外部安全防护距离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四)涉及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的装置未实现自动化控制,系统未实现紧急停车功能,装备的自动化控制系统、紧急停车系统未投入使用。
(五)构成一级、二级重大危险源的危险化学品罐区未实现紧急切断功能;涉及毒性气体、液化气体、剧毒液体的一级、二级重大危险源的危险化学品罐区未配备独立的安全仪表系统。
(六)全压力式液化烃储罐未按国家标准设置注水措施。
(七)液化烃、液氨、液氯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液化气体的充装未使用万向管道充装系统。
(八)光气、氯气等剧毒气体及硫化氢气体管道穿越除厂区(包括化工园区、工业园区)外的公共区域。
(九)地区架空电力线路穿越生产区且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十)在役化工装置未经正规设计且未进行安全设计诊断。
(十一)使用淘汰落后安全技术工艺、设备目录列出的工艺、设备。
(十二)涉及可燃和有毒有害气体泄漏的场所未按国家标准设置检测报警装置,爆炸危险场所未按国家标准安装使用防爆电气设备。
(十三)控制室或机柜间面向具有火灾、爆炸危险性装置一侧不满足国家标准关于防火防爆的要求。
(十四)化工生产装置未按国家标准要求设置双重电源供电,自动化控制系统未设置不间断电源。
(十五)安全阀、爆破片等安全附件未正常投用。
(十六)未建立与岗位相匹配的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或者未制定实施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十七)未制定操作规程和工艺控制指标。
(十八)未按照国家标准制定动火、进入受限空间等特殊作业管理制度,或者制度未有效执行。
(十九)新开发的危险化学品生产工艺未经小试、中试、工业化试验直接进行工业化生产;国内首次使用的化工工艺未经过省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组织的安全可靠性论证;新建装置未制定试生产方案投料开车;精细化工企业未按规范性文件要求开展反应安全风险评估。
工贸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
附件《工贸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2016版)》使用指南一、适用范围适用于指导冶金、有色、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等工贸行业企业班组和岗位人员使用《工贸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2016版)》(安监总管四〔2016〕31号文件附件,以下简称《手册》),自主开展岗位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工作,确定和控制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较大危险因素。
企业在开展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工作时,应充分结合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与运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岗位清单制定工作,统一部署,整体推动。
对已经开展了危险因素辨识和风险评价工作的企业,可以将辨识评价工作与《手册》的使用有机结合,将《手册》中的内容融入到企业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工作中。
二、术语和定义(一)较大危险因素可能发生较大以上事故的生产作业场所、环节、部位和作业行为。
(二)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识别较大危险因素的位置及特性、可能导致事故后果以及确认其风险控制措施和管控状态的过程。
(三)风险某一特定危险发生的可能性与其造成后果的严重程度的结合。
三、手册获取企业登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网站进入“监管四司”子站,查询到《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印发开展工贸企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管控提升防范事故能力行动计划的通知》(安监总管四〔2016〕31号),按本企业所属行业下载相应《手册》;也可以其他方式获取。
四、手册学习企业根据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有关规定,确定时间和方式,在班组中统一组织《手册》的学习,班组长或安全员负责讲解,并结合岗位员工的自主学习,达到以下要求:1.确定《手册》与本班组岗位工作的适用性;2.各岗位操作人员必须熟练掌握《手册》中与本岗位的相关内容;3.学习中发现的不清楚的问题须通过讨论和咨询(由上级提供帮助)得到解决。
学习的时间长短和次数根据实际需要确定,以完成上述要求为准。
五、手册使用(一)现场对比企业统一部署,由班组安排具体时间,组织各岗位人员,持各自的《手册》,根据之前学习中初步确定的与本班组相关的各个条目内容,一一对照各自岗位的实际情况,包括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本“场所/环节/部位”所有的设施设备、操作、作业环境等现状,确定:1.在实际中是否存在《手册》描述的各个“较大危险因素”,或者是否有相近的情况;2.讨论实际情况与《手册》内容的不同点,确定更多相似和相关的“较大危险因素”状况;3.本班组的“较大危险因素”已采取的安全措施与《手册》中相应的“主要防范措施”的不同点;在现场进行对比工作的时候,要及时、准确和细致地做好记录。
(完整word版)纺织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
纺织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
与防范指导手册
二○一六年二月
前言
为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基础能力建设,提高纺织行业企业风险防范能力,有效预防和遏制各类事故的发生,特组织编写了《纺织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
本手册结合了纺织行业特点,针对易发生较大以上事故和多发事故的生产作业场所、环节、部位和作业行为,依据有关法规、标准和技术规范,通过运用经验法、类比法、事故分析法等方法,提出了纺织行业企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的主要内容及其防范措施,供有关企业在开展较大危险因素辨识及制订防范措施中参考,供监管部门作为重点执法检查内容参考。
纺织行业中的棉、毛、麻、丝绢、化纤和针织等纺织作业的工艺相似,本手册将这些作业的危险因素合并辨识。
纺织行业中的染整加工工艺流程均是类似的,因此单独辨识染整加工的危险因素。
家用纺织制成品制造是纺织作业和染整作业合并加工,其危险因素的相关内容及防范措施,在纺织加工和染整加工及服装行业中的相关部分查找。
由于纺织行业门类比较多,生产特点相差较大,加之编写时间和水平所限,本手册中难免存在不足之处,欢迎大家在参考使用的同时,多提宝贵意见,以便于及时改进完善。
目录
一、棉(麻、毛、丝绢和针织)纺织加工 (4)
二、染整加工 (10)
三、服装行业 (14)
四、非家用纺织制成品行业………………………………………………………………………………………………………………………………..(1
5)
五、公共部分…………………………………………………………………………………………………………………………………………………………………...............(16)
纺织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
纺织行业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清单
纺织行业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清单前言纺织行业是一个以纤维为原料,经过纺织加工制成面料、纱线等纺织品的行业。
在这个行业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危险源和安全风险,如机械设备的损伤、危险化学品的泄漏、工业粉尘等,这些因素都可能造成工人的安全事故和健康隐患。
为了保障工人的安全和减少相应的风险,需要对纺织行业的危险源进行辨识和评估。
本文将介绍如何有效地辨识纺织行业的危险源和如何进行相应的风险评价。
危险源辨识危险源指潜在的或者已经存在的因素,可能造成人身伤害、财产损失以及对环境造成危害。
在纺织行业中,危险源可以分成以下几个方面:机械设备•粗梳机、精梳机、纱机等设备可能会导致工人的手指、手臂、甚至是全身的损伤。
•机器的启动、停止、换瓦等操作可能会造成工人的挤压、碾压等伤害。
危险化学品•纺织行业生产过程中,常用的化学品包括催化剂、染色剂、漂白剂、加工助剂等。
如果这些化学品泄漏或者使用不当,会对工人的身体和健康造成潜在危害。
•危险化学品的储存、搬运、使用等操作可能会导致火灾或爆炸。
工业粉尘•纺织行业的生产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量的粉尘,如棉尘、毛尘、纱尘等,这些粉尘如果长期暴露在工人的周围空气中,对工人的健康会造成危害,如尘肺、哮喘等疾病。
•工业粉尘还存在着潜在的火灾爆炸危险。
人为疏忽和大意•工人在工作过程中疏忽大意可能会导致自身或其他工人的安全事故。
•工人如果没有接受过适当的培训和指导,可能会缺乏对安全操作的认知,从而增加工作中的安全风险。
风险评价清单对于纺织行业中的危险源,需要进行相应的风险评价,以辨识工作环境中的潜在风险并制定相应的措施,以保障工人的安全。
以下是纺织行业危险源风险评价清单。
机械设备风险影响风险等级风险措施机器挤压/碾压造成工人的手指或手臂等部位的伤害高a) 设备必须安装防护罩,定期检查防护罩的完整性。
b) 设备操作之前必须确认设备停止后确认无机械能需求之后再进行下一步操作。
机器切割造成工人手臂或全身的伤害高a) 机器必须配置安全设置,检查安全设置并确保其完整性。
工贸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2016版)
附件1工贸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2016版)使用指南一、适用范围适用于指导冶金、有色、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等工贸行业企业班组和岗位人员使用《工贸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2016版)》(安监总管四〔2016〕31号文件附件,以下简称《手册》),自主开展岗位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工作,确定和控制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较大危险因素。
企业在开展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工作时,应充分结合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与运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岗位清单制定工作,统一部署,整体推动。
对已经开展了危险因素辨识和风险评价工作的企业,可以将辨识评价工作与《手册》的使用有机结合,将《手册》中的内容融入到企业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工作中。
二、术语和定义(一)较大危险因素。
可能发生较大以上事故的生产作业场所、环节、部位和作业行为。
(二)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
识别较大危险因素的位置及特性、可能导致事故后果以及确认其风险控制措施和管控状态的过程。
(三)风险。
某一特定危险发生的可能性与其造成后果的严重程度的结合。
三、手册获取企业登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网站进入“监管四司”子站,查询到《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印发开展工贸企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管控提升防范事故能力行动计划的通知》(安监总管四〔2016〕31号),按本企业所属行业下载相应《手册》;也可以其他方式获取。
四、手册学习企业根据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有关规定,确定时间和方式,在班组中统一组织《手册》的学习,班组长或安全员负责讲解,并结合岗位员工的自主学习,达到以下要求:1.确定《手册》与本班组岗位工作的适用性;2.各岗位操作人员必须熟练掌握《手册》中与本岗位的相关内容;3.学习中发现的不清楚的问题须通过讨论和咨询(由上级提供帮助)得到解决。
学习的时间长短和次数根据实际需要确定,以完成上述要求为准。
五、手册使用(一)现场对比。
企业统一部署,由班组安排具体时间,组织各岗位人员,持各自的《手册》,根据之前学习中初步确定的与本班组相关的各个条目内容,一一对照各自岗位的实际情况,包括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本“场所/环节/部位”所有的设施设备、操作、作业环境等现状,确定:1.在实际中是否存在《手册》描述的各个“较大危险因素”,或者是否有相近的情况;2.讨论实际情况与《手册》内容的不同点,确定更多相似和相关的“较大危险因素”状况;3.本班组的“较大危险因素”已采取的安全措施与《手册》中相应的“主要防范措施”的不同点;在现场进行对比工作的时候,要及时、准确和细致地做好记录。
2022版《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
2022版《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工贸行业重大隐患判定标准本判定标准适用于判定冶金、有色、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烟草、商贸等行业(以下统称工贸行业)的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以下简称重大事故隐患),危险化学品、消防(火灾)、特种设备等有关行业领域对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另有规定的,适用其规定。
工贸行业重大事故隐患分为专项类重大事故隐患和行业类重大事故隐患,专项类重大事故隐患适用于相关工贸行业,行业类重大事故隐患仅适用于对应的行业。
一、专项类重大事故隐患(一)存在粉尘爆炸危险的行业领域(共10条)。
1.粉尘爆炸危险场所设置在非框架结构的多层建(构)筑物内,或其内部设有员工宿舍、会议室、休息室等场所。
2.不同类别的可燃性粉尘、可燃性粉尘与可燃气体等易加剧爆炸危险的介质共用一套除尘系统,不同防火分区的除尘系统互连互通。
3.干式除尘系统未规范采取泄爆、隔爆、惰化、抑爆、抗爆等控爆措施。
4.铝镁等金属粉尘除尘系统采用正压除尘方式;其他可燃性粉尘除尘系统采用正压吹送粉尘时,未规范采取火花探测消除等防范点燃源措施。
5.除尘系统采用重力沉降室除尘,或采用巷道式构筑物作为除尘风道。
6.铝镁等金属粉尘及木质粉尘的干式除尘系统未规范设置锁气泄灰装置,或未及时清卸灰仓内的积灰。
7.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立筒仓、收尘仓、除尘器内部等20区未采用符合要求的防爆型电气设备。
8.粉碎、研磨、造粒、砂光等易产生机械火花的工艺,未规范采取杂物去除或火花探测消除等防范点燃源措施。
9.未规范制定粉尘清理制度,未及时规范清理作业现场和相关设备设施积尘。
10.铝镁等金属粉尘的收集、贮存等场所未采取防水防潮、通风、氢气浓度监测等防火防爆措施。
(二)使用液氨制冷的行业领域(共2条)。
1.包装间、分割间、产品整理间等人员较多生产场所的空调系统采用氨直接蒸发制冷。
2.快速冻结装置未设置在单独的作业间内,且作业间内作业人员数量超过9人。
(三)存在有限空间作业的行业领域(共4条)。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的方法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的方法和内容一、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的方法选用哪种辨识方法,要根据分析对象的性质、特点、寿命的不同阶段和分析人员的知识、经验和习惯来定。
常用的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的方法有直观经验分析方法和系统安全分析方法。
(一)直观经验分析法直观经验分析方法适用于有可供参考先例、有以往经验可以借鉴的系统,不能应用在没有可供参考先例的新开发系统。
1.对照、经验法对照、经验法是对照有关标准、法规、检查表或依靠分析人员的观察分析能力,借助于经验和判断能力对评价对象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分析的方法。
2.类比方法类比方法是利用相同或相似工程系统或作业条件的经验和劳动安全卫生的统计资料来类推、分析评价对象的危险、有害因素。
(二)系统安全分析方法系统安全分析方法是应用系统安全工程评价方法中的某些方法进行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
系统安全分析方法常用于复杂、没有事故经验的新开发系统。
常用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有事件树、事故树等。
二、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的主要内容尽管现代企业千差万别,但如果能够通过事先对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找出可能存在的危险、危害,就能够对所存在的危险、危害采取相应的措施(如修改设计、增加安全设施等)从而大大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在进行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时,要全面、有序地进行,防止出现漏项,宜从厂址、总平面布置、道路运输、建(构)筑物、生产工艺、物流、主要设备装置、作业环境、安全措施管理等几方面进行。
识别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系统安全分析的过程。
(一)厂址从厂址的工程地质、地形地貌、水文、气象条件、周围环境、交通运输条件及自然灾害、消防支持等方面进行分析、识别。
(二)总平面布置从功能分区、防火间距和安全间距、风向、建筑物朝向、危险和有害物质设施、动力设施(氧气站、乙炔气站、压缩空气站、锅炉房、液化石油气站等)、道路、储运设施等方面进行分析、识别。
(三)道路运输从运输、装卸、消防、疏散、人流、物流、平面交叉运输和竖向交叉运输等方面进行分析识别。
纺织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
纺织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
二○一六年二月
前言
为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基础能力建设,提高纺织行业企业风险防范能力,有效预防和遏制各类事故的发生,特组织编写了《纺
织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
本手册结合了纺织行业特点,针对易发生较大以上事故和多发事故的生产作业场所、环节、部位和作业行为,依据有关法规、
标准和技术规范,通过运用经验法、类比法、事故分析法等方法,提出了纺织行业企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的主要内容及其防范措施,供有关企业在开展较大危险因素辨识及制订防范措施中参考,供监管部门作为重点执法检查内容参考。
纺织行业中的棉、毛、麻、丝绢、化纤和针织等纺织作业的工艺相似,本手册将这些作业的危险因素合并辨识。
纺织行业中的染整加工工艺流程均是类似的,因此单独辨识染整加工的危险因素。
家用纺织制成品制造是纺织作业和染整作业合并加工,其危险因
素的相关内容及防范措施,在纺织加工和染整加工及服装行业中的相关部分查找。
由于纺织行业门类比较多,生产特点相差较大,加之编写时间和水平所限,本手册中难免存在不足之处,欢迎大家在参考使用
的同时,多提宝贵意见,以便于及时改进完善。
目录
一、棉(麻、毛、丝绢和针织)纺织加工 (4)
二、染整加工 (10)
三、服装行业 (14)
四、非家用纺织制成品行业 (15)
五、公共部分…………………………………………………………………………………………………………………………………………………………………...............(16)
纺织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一、棉(麻、毛、丝绢和针织)纺织加工
精品文档考试教学资料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纺织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核心提示:纺织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纺织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二○一六年二月前言为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基础能力建设,提高纺织行业企业风险防范能力,有效预防和遏制各类事故的发生,特组织编了《纺织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
本手册结合了纺织行业特点,针对易发生较大以上事故和多发事故的生产作业场所、环节、部位和作业行为,依据有关法规、标准和技术规范,通过运用经验法、类比法、事故分析法等方法,提出了纺织行业企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的主要内容及其防范措施,供有关企业在开展较大危险因素辨识及制订防范措施中参考,供监管部门作为重点执法检查内容参考纺织行业中的棉、毛、麻、丝绢、化纤和针织等纺织作业的工艺相似,本手册将这些作业的危险因素合并辨识。
纺织行业中的染整加工工艺流程均是类似的,因此单独辨识染整加工的危险因素。
家用纺织制成品制造是纺织作业和染整作业合并加工,其危险因素的相关内容及防范措施,在纺织加工和染整加工及服装行业中的相关部分查找。
由于纺织行业门类比较多,生产特点相差较大,加之编写时间和水平所限,本手册中难免存在不足之处,欢迎大家在参考使用的同时,多提宝贵意见,以便于及时改进完善。
—1—目录一、棉(麻、毛、丝绢和针织)纺织加工(1)………………………………………………………………………………………………………………二、染整加工(7)………………………………………………………………………………………………………………………………………………三、服装行业(11)……………………………………………………………………………………………………………………………………………四、非家用纺织制成品行业(12)……………………………………………………………………………………………………………………………五、公共部分(13)……………………………………………………………………………………………………………………………………………………………………—1—纺织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一、棉(麻、毛、丝绢和针织)纺织加工序号场所/环节/部位较大危险因素易发生的事故类型主要防范措施依据(一)前纺工序1清梳棉(1)开松过程打击金属块、丝等杂物产生金属火花,设备、管道摩擦、撞击产生金属火花;(2)电气火花、违章动火和吸烟等点火源;(3)原料缠绕转动轴发热等引发火灾。
火灾中毒和窒息(1)排除金属杂物:在第一道抓棉应安装强力磁辊,在输棉管道等部位安装金属探(吸)除装置,将金属杂物从原料中分离,在输棉管中设置屏障,将打开、扯松的原料中的金属杂物排除;(2)控制与消除火源:严禁违章吸烟或外来火种进入,按规定配备灭火器材并定期维护和检测其性能,安装火灾自动报警和喷淋等系统;进入车间机动车采用防护完好的电瓶车或排气管加装火星熄灭防护装置,设置防火分区,采用A1、A2级不燃性建筑材料、装修材料,安装防火门进行分隔;(3)检查和清洁:及时清除机械设备的转动部位或照明灯具上的纤维、花絮缠绕、积聚,及时现场巡查清除可燃杂物。
《纺织工业企业安全管理规范》(AQ7002)《棉纺织企业安全生产规程》(AQ7003)2从抓棉至成卷的机械打手观察窗、检修门、轧点、传动、旋转,以及平台等部位(1)机械打手观察窗、检修门损坏或联锁装置缺失、无效,无警示标识;(2)机械轧点部位防护装置缺失或生头板缺失,无警示标识;机械伤害高处坠落(1)在抓棉机吸斗观察窗,混开棉机滚筒部位、滚筒顶盖、打手部位,开棉机打手部位和成卷机综合打手处等机械打手观察窗、检修门应安装电气联锁与机械联锁的保险装置,做到完整、可靠、有效;(2)当设备运转时,观察窗、检修门应确保无缺失,不可打开;《纺织工业企业安全管理规范》(AQ7002)《棉纺织企业安全生产规程》(AQ7003)《纺织机械安全要求》(GB/T7780《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GB4053—1—序号场所/环节/部位较大危险因素易发生的事故类型主要防范措施依据(3)机械传动、旋转部位防护装置缺失,无警示标识;(4)操作平台无防护栏或防护栏高度设置不符合要求;(5)处理故障违规操作;(6)擅自拆除联锁装置、防护装置;(7)不采取生头板操作。
(3)机械打手观察窗、检修门使用有机玻璃,厚度不小于3毫米,且无破损缺口;(4)机械打手采用网孔结构补风门时,其开口宽度、直径及圆孔的短轴尺寸必须小于12须大于92毫米;(5)成卷压辊棉层轧点部位配备生头防护装置,做到完整、有效,未采取自动成卷的设备应配备生头板;(6)按标准设置操作和检修平台。
3锡林抄针门、刺辊后车肚门,以及传动、旋转等部位(1)锡林道夫三角区无防护装置或联锁装置缺失、无效;(2)刺辊后车肚门无防护门,联锁装置缺失、无效,无警示标识,违规清洁刺辊后车肚。
机械伤害(1)锡林道夫三角区应安装安全档板,采取联锁装置,当设备运转时,抄针门打不开,做到完整、可靠、有效;(2)刺辊后车肚门安装防护装置,做到完整、有效;(3)剥棉部位应安装安全防护罩。
《纺织工业企业安全管理规范》(AQ7002)《棉纺织企业安全生产规程》(AQ7003)《纺织机械安全要求》(GB/T77804滤尘室(1)滤尘室部位设置不当;(2)滤尘室通风系统不良或滤尘除尘失效;(3)粉尘爆炸危险区域电气设备的选用和安装不符合要求,在粉尘云状态时发生电气短路及燃烧,导致粉尘爆炸;(4)有违章动火和烟头、打火机等外来火种;(5)粉尘、纤维、花絮积聚,发生自燃。
其他爆炸火灾中毒和窒息(1)合理设置滤尘室,与其他部门应按规定设置防火间距,禁止将滤尘室设置在车间的地下室、厂房的中心位置、多层建筑内、车间与车间之间,以及人员较多的地方,设置明显标志和安全防护区域;(2)与车间连在一起的滤尘室应设置建筑防火防爆分隔,有必要的泄压泄爆措施;(3)淘汰、更新落后的滤尘设备设施;(4)按标准规范设计、安装、使用和维护通风除尘系统,满足车间、生产除尘系统的吸风量和粉尘捕集要求;(5)控制与消除火源:严禁违章动火或外来火种进入滤尘室,及时清除粉尘积聚。
《严防企业粉尘爆炸五条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68号)《粉尘防爆安全规程》(GB15577)《纺织工业企业安全管理规范》(AQ7002)—2—(续表)序号场所/环节/部位较大危险因素易发生的事故类型主要防范措施依据5纱(线)烧毛(1)燃气管道腐蚀、超压等原因造成燃气泄漏;(2)避雷、接地设施缺失、无效,遭受雷电或静电聚积;(3)机械运转发生故障等原因发生纱或布燃烧造成火灾;(4)通风不良导致局部燃气积聚,易产生爆炸。
火灾爆炸(1)严格按照标准规范设计、安装燃气管道、贮罐、设置汽化室,建筑耐火等级应为一、二级,与其他部门保持符合规定的防火间距,设置明显标志和安全防护区域,禁止将汽化室、贮罐设置在厂房的中心位置、多层建筑内、车间与车间之间,以及人员较多的地方;(2)与车间连在一起的汽化室、贮罐应设置建筑防火防爆分隔,有泄压泄爆、遮挡强光、通风降温等设施;(3)管道、贮罐和设备的焊缝、阀门、法兰和与贮罐壁连接等处完好无泄漏,管道外敷防腐绝缘层,并加设阴极保护装置;(4)严禁违章吸烟、非工艺性火源或外来火种进入汽化室危险区域;(5)安装气体泄漏、火灾感温等装置和自动灭火喷淋设施;发生泄漏时,紧急关闭系统、停止设备运转,并及时扑灭烟火;(6)按规定落实通风排气、喷淋降温、遮挡强光等措施,防止燃气泄漏;并禁止使用容易产生静电、火星的工具;(7)改善烧毛作业环境,保持车间良好通风;(8)按规定发放、正确穿戴符合规定的劳动防护用品,禁止穿着产生静电、火星的服装进入危险工作区域;(9)现场设置警示标识和危险化学品MSDS。
《城镇燃气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83号)《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城镇燃气技术规范》(GB50494)《纺织工业企业安全管理规范》(AQ7002)《棉纺织企业安全生产规程》(AQ7003)(二)织造工序1浆纱(1)隔热防烫措施不落实;(2)潮湿环境导致绝缘失效。
灼烫触电(1)蒸汽管道、箱体、排气装置应当采取隔热防烫措施;(2)浆纱和浆纱烘箱设备内及潮湿处的电气装置、工作照明、电气线路应符合国家规定,采用安全电压及防水、防潮灯具。
《纺织工业企业安全管理规范》(AQ7002)《电气设备安全设计导则》(GB/T25295)《国家电气设备安全技术规范》(GB19517)—3—(续表)序号场所/环节/部位较大危险因素易发生的事故类型主要防范措施依据2丝绢行业的缫丝场所电气设备高湿度环境导致电气腐蚀。
触电和火灾(1)适当缩短更换周期;(2)加强检查和维护。
《电气设备安全设计导则》(GB/T25295)《国家电气设备安全技术规范》(GB19517)3毛纺行业的洗毛作业酸洗作业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或使用不当。
化学灼伤重点对面部、手部、上肢等重点部位的防护。
按标准配备和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用人单位劳动防护用品管理规范》(安监总厅安健〔2015〕124号)4麻纺行业的脱胶作业使用含氯物质作业不当造成氯气伤害。
急性中毒按标准配备和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用人单位劳动防护用品管理规范》(安监总厅安健〔2015〕124号)5化纤纺丝工序中筛料、干燥、纺丝、卷绕、成型和触及可燃、易燃原料(1)联苯醚泄漏,遇高热、明火或与氧化剂接触,引起燃烧;(2)有违章动火和烟头、打火机等外来火种;(3)纤维、花絮积聚,发生自燃;(4)电气火灾;(5)联苯醚泄漏燃烧(分解)产生有害气体;(6)法兰漏浆、联苯醚泄漏、喷丝板堵塞造成高温烫伤。
火灾中毒和窒息烫伤(1)严格维保检查,及时发现消除泄漏点;(2)及时巡查,清除机械设备的转动部位或照明灯具上的纤维缠绕和积聚;(3)严禁违章动火和外来火种进入;(4)安装火灾报警联动监控和自动灭火等装置;(5)联苯箱体和直(弯)管应完整无泄漏,联苯装置防爆膜应可靠、有效;(6)现场宜安装气体泄漏自动报警装置,在处理有毒有害气体泄漏或有烟雾的事故时应佩戴好防烟(毒)面具。
《纺织工业企业安全管理规范》(AQ7002)《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危险场所电气防爆安全规范》(AQ3009)—4—(续表)序号场所/环节/部位较大危险因素易发生的事故类型主要防范措施依据6化纤纺丝、集束、牵伸、卷曲、烘干、切断等生产环节(1)违章动火、吸烟等外来火种;(2)通风管道不畅积淀物起火;(3)电气火灾;(4)浸胶箱燃气泄漏。
火灾(1)严禁违章动火和外来火种进入,动火作业须按特级动火审批;(2)严禁热媒泄漏和热媒敞放,及时消除设备泄漏点,确保设备安全防护完好、有效,热媒泄漏应及时处理干净;(3)及时清除积聚设备、管道或照明灯具上的飞花、纤维以及可燃杂物;(4)定期保养通风管道,清洁积淀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