疟原虫血片制作染色
镜疟原虫技术(1)
6
血片制作(取血方法)
• 采血部位以耳垂较为合适,也可在手指末端采血,婴 儿可从拇趾或足跟取血。先用75%酒精棉球消毒取血部 位,待酒精干后,用左手拇指和食指轻轻捻转耳垂边 缘或夹住被检者手指尖稍下方,右手持消毒针,迅速 刺入取血部位1-2mm,不宜过深或过浅。然后用左手大 拇指、食指和右手中指协同挤出血滴。
19
血片制作与染色的注意事项
• • • • 载玻片使用前一定要清洁,否则会影响血片制作和镜检结果。 厚血膜干燥时不要加热,否则会使疟原虫变形,影响镜检结果。 配制母液时过滤可除去杂质颗粒,有助于提高镜检质量。 固定薄血膜时,不要将甲醇接触到厚血膜,否则染色时厚血膜 将不能溶血。 • 冲洗染液时,水流要轻缓,不要冲掉厚血膜。
镜检疟原虫技术
2012.3
1
主要内容
• 血片制作与染色 • 疟原虫形态与鉴别 • 疟原虫镜检
2
血片制作与染色
• 血片制作 • 血片染色
3
血片制作(所需用具)
• • • • • 载玻片 75%的酒精棉球 采血针 记号笔 玻片盒
4
血片制作(血膜的制作)
• 用于检查疟原虫的血涂片有两种: 一种是将血液涂成薄膜状,称薄血膜; 一种是将血液涂成圆盘形,称厚血膜。 • 薄血膜上的血细胞要求平辅在玻片上面。
20
血片制作和染色(质量判定标准)
好:厚薄血膜均好,或薄血膜好,厚血 膜中。 中:薄血膜中,厚血膜好或中。 差:薄血膜差,或厚薄血膜均差。
21
血片制作和染色(质量规范)
好 厚 血 膜 血 片 制 作 质 量 血量 位置 直径 外观 4.0-5.0mm3 玻片右1/3 0.8-1.0cm 圆形,厚膜均匀,边缘 整齐 中 略多或略少 稍偏右 0.7-0.8或1.0-1.2cm 圆形,稍不均,不整齐 差 过多或过少 偏右过多 <0.7或>1.2cm 厚薄不均匀影响着 色
疟原虫镜检技术操作规范
疟原虫镜检技术操作规范疟原虫镜检是诊断疟疾、确定虫种及发现传染源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具有严格的操作程序和技术要求,为了统一方法、规范程序、提高血检质量,特制定本操作规范。
一、血片制作(一)所需器材载玻片玻片3张(1张作载玻片,1张作推片,1张作采血后滴于玻片备血用)采血针采用一次性采血针。
玻片盒存放50或100片玻片的木质或塑料盒。
皮肤消毒液、棉签或酒精棉球75%的酒精、安尔碘、碘伏等皮肤表面消毒剂。
记号笔用于玻片上书写血检病人基本信息。
(二)操作步骤1、载玻片基本信息登记取1张载玻片,首先用目测法将载玻片从右(磨砂处为右)到左等分成6格,接着用记号笔在第1、2格即(磨砂处)写下血检病人基本信息:编号、姓名、制片日期结果(镜检结束后补写)。
载玻片上信息应与血检登记表中的项目对应。
如图12、采血采血部位为手指末端或耳垂,婴儿可从拇趾或足跟取血。
用消毒剂消毒取血部位皮肤后,以一次性采血针迅速刺入取血部位1~2mm 深,约挤出1-2滴血,滴于玻片上(以备涂制厚薄血膜用)。
3、涂制血膜用推片的左下角刮取玻片上的血液4~5μl,涂于载玻片的第三格(靠近磨砂侧),由里向外一个方向旋转2~4圈,涂成直径为0.8~1.2cm的圆形厚血膜;再用该角沾取血液1~1.5μl血置于载玻片的中心点即(第四格前缘中点);接着用干棉球或卫生纸擦净推片角上的血渍;最后用推片的下缘置载玻片的中心点(1~1.5μl血液处),当血液在载玻片与推片之间向两侧扩展至约2cm宽时,使两玻片保持25°~35°角,从右向左迅速推成舌状薄血膜,即(薄血膜涂在第4格前缘至第6格中部)。
如(图1)、(图2)疟原虫镜检涂制血膜方法示意图2薄血膜厚度应以红细胞之间互相接触而不相互重叠为佳,(直观透过玻片能清晰看到报纸上的字);厚血膜的厚度以一个油镜视野内可见到5~10个白细胞为宜。
二、固定(一)所需器材1、甲醇2、器具玻璃棒、吸管(二)操作步骤薄血膜固定薄血膜晾干后,用玻璃棒沾取或用吸管吸取少量甲醇平铺于薄血膜上,起固定薄血膜作用,(注意不能固定厚血膜)。
7疟原虫及虫卵显微镜检查
粪便水洗沉淀法
肝吸虫卵
大小:最小虫卵(30×20μm) 形状:芝麻、西瓜子 颜色:淡褐色
卵壳厚薄:较厚,疣状突起
卵盖:肩峰突起 卵内含物:梨形毛蚴
肺吸虫卵
大小:比受精蛔虫卵大 形状:椭圆、多态 颜色:金黄色 卵壳厚薄:厚薄不均 卵盖:大、倾斜 卵内含物:卵细胞、 卵黄细胞
文本内容
姜片虫卵
大小:最大的虫卵 形状:长椭圆形 颜色:淡黄色 卵壳厚薄:薄、均匀 卵盖:较小 内含物:卵细胞、 卵黄细胞
疟原虫显微镜检查
张永海 2014.6
病原学检查---厚薄血膜法
2
血涂片制作及染色 1.材料 :载玻片,消毒棉球,酒精,剪刀,蜡笔,吸 管,蒸馏水,培养皿,姬氏或瑞氏染液,缓冲液等。 方法:薄血膜加厚血膜 厚血膜涂片: 优点:检出率高,用于定性。 缺点:不易鉴别虫种 薄血膜涂片: 优点:容易辨认虫种 缺点:易漏检。
虫卵显微镜检查
粪便检查法
生理盐水涂片法
基本原理:生理盐水作为粪便的稀释剂 ,使病原 体在等渗环境下保持原有形态和活力以利于观察。 适用:产卵量较多或较大的寄生虫。
实验材料:载玻片、盖玻片、竹签、滴管、大便 杯生理盐水、显微镜。
生理盐水涂片法--步骤
1)滴一滴生理盐水在载玻片中央。
2)用竹签取米粒大小的粪便,在生理盐水中混 匀,其厚度能透过粪膜隐约辨认玻片下的字迹为 宜,注意去除粪便渣滓。一般在低倍镜下检查, 镜检顺序,由上至下,由左至右,不要遗漏。如 发现可疑物再转高倍镜观察,加盖玻片 。
棉拭子法
试剂:生理盐水、饱和盐水 (2)仪器:棉棒、载玻片、试管、青霉素小瓶 (3)操作步骤 ①将棉签浸入试管中的生理盐水中,取出时拧去过 多的水滴。 ②清晨排便之前在肛门周围擦拭。
血疟原虫检查标准操作程序
血疟原虫检查标准操作程序1 检验目的应用瑞氏-吉姆萨染色法对制备好的血片进行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判断是否感染疟原虫。
2 检测原理瑞氏染料由酸性染料伊红和碱性染料亚甲蓝组成。
将适量伊红、美蓝溶解在甲醇中,即为瑞氏染料。
瑞氏染色既有物理的吸附作用,又有化学的亲和作用。
各种细胞成分化学性质不同,对各种染料的亲和力也不一样。
核与酸性染料伊红结合,染成粉红色;胞质与碱性染料美蓝或天青结合,染蓝色;胞质中含有血红蛋日白消化分解后的产物-疟色素,疟色素不着色,为棕黄色或棕褐色。
3 性能特征无4 标本要求(包括病人准备、容器、样本类型等)4.1 病人准备:间日疟及三日患者应在发作后数小时至10余小时采血,此时,早期滋养体已发育成易于鉴别形态的晚期滋养体;恶性疟患者,应在发作后20小时左右采血。
4.2 标本类型:静脉全血4.3 标本容器: EDTA-K2抗凝管4.4 标本存放:4.4.1未检测标本的存放:放在工作台标本架。
4.4.2已拉测标本的存放:检毕标本排列于样本架,置检毕标本台,由卫生员统一转入2-8℃标本冷藏库保存7天,血片用乙酸乙酯脱油保存于存片盒。
4.5 标本运输:室温条件下运输。
4.6 标本拒收标准:参照《用户手册》4.7 检测时限: 1小时。
5 仪器和试剂5.1 试剂名称:瑞姬氏染色液5.1.1瑞姬氏染色液:瑞氏染料0.5g、姬氏染料0.5g,加入500ml甲醇中,混匀溶解后备用。
5.1.2pH6.5磷酸盐缓沖液:磷酸二氢钾0.3g、磷酸氢二钠0.2g,加入100ml蒸馏水中溶解。
5.2 试剂来源:珠海贝索。
5.3 仪器:普通光学显微镜。
6 环境和安全:6.1 检测环境:应符合《显微镜标准操作程序》相关要求。
6.2 设备的安全操作:详见《显微镜标准操作程序》。
6.3 生物安全:6.3.1血液标本的运送必须保证运送过程中的生物安全,防止溢出。
血液标本溢出后,应该立即对污染的环境和设备进行消毒处理。
2011年发热患者血检疟原虫血片制作及染色过程回顾性分析
2011年发热患者血检疟原虫血片制作及染色过程回顾性分析摘要为了提高疟原虫检出率,选取本院发热患者末梢血制成厚薄血片进行染色镜检,通过对血片的制作加以标准化,染液严格按标准配置,并对染色各步骤严格控制,做出的血片染色良好,背景清晰,極大方便了疟原虫检查,提高了疟原虫检查的工作效率。
关键词疟原虫;血片;染色疟疾是由疟原虫寄生于人体、经蚊传播的寄生虫病,临床表现以周期性发冷、发热、出汗和脾大、贫血为特征。
为按期实现本县消除疟疾任务目标,落实好各项防治措施,根据《山东省全球基金疟疾项目两年工作计划》和《山东省消除疟疾实施方案》的要求,结合本县实际防控,制定了具体的技术方案,对全县各医疗卫生单位的检验人员进行了全员培训,现将血片制作及染色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总结如下。
1 血片制作之前,一定要将玻片清洗干净,玻片的清洁与否影响血片的质量。
新载玻片常有游离碱质,应用清洗液或10%盐酸或铬酸洗液浸泡24 h,然后再彻底清洗,晾干,最后用干净柔软的棉巾将玻片擦净晾干[1]。
已用过的载玻片应先浸泡于洗涤剂溶液中1~2 d,或浸泡于煮沸的5%肥皂水1 h左右,再移到新配置的洗涤剂溶液中1~2 h,再用热水将肥皂和血膜洗去,用清水反复冲洗,然后擦干或烤干备用[2]。
2 将血片分为6等份,第1、2格贴标签及编号备用,厚血膜涂在第3格中央,薄血膜涂在第4格前缘至第6格中部[3]。
用推片的左下角,从取血部位刮取4~5 μl血量,使血滴与平置的载玻片接触,用推片的一角将血由内向外旋转2~4圈,涂成厚薄均匀,直径为0.8~1.0 cm左右的圆形厚血膜,过厚易于脱落,过薄达不到检出率的要求。
制薄血膜时,用推片一端边缘的中点,从取血部位取1~1.5 μl血量,使血滴与平置的载玻片接触,待血液沿推片边缘展开约2 cm长度时(玻片宽度为2.5 cm,即两边稍留一点),使推片与载玻片呈30~45°,均匀而迅速的轻轻从右向左推成舌状薄膜,制成的薄血膜应在玻片上形成平铺的血细胞,细胞之间互相接触而不相互重叠,每张载玻片上分别做1个薄血膜和1个厚血膜。
疟原虫检验技术(4)
1.瑞氏染剂的配制 1.瑞氏染剂的配制
瑞氏染剂粉 甘油(中性) 甘油(中性) 甲醇(中性 甲醇 中性) 中性
0.2g
3ml 无中性的也可 无中性的也可) 3 (无中性的也可 97 ml
将瑞氏染粉放入乳钵中,加入甘油充分研磨, 将瑞氏染粉放入乳钵中,加入甘油充分研磨,然后 加入甲醇10 ,混合后倒入干燥、 加入甲醇 ml,混合后倒入干燥、清洁的棕色玻璃瓶 内,分次将甲醇倒入乳钵内,至乳钵内染剂洗净为止, 分次将甲醇倒入乳钵内,至乳钵内染剂洗净为止, 配制好的染液充分摇匀即可使用。 配制好的染液充分摇匀即可使用。
染色: ③染色:
• 快染:5:1(20%),5滴水,1滴染液(原液),染5分钟清水 快染: 20% 滴水, 滴染液(原液) 冲洗即成。 冲洗即成。 • 慢染:20:1(5%),20滴水,1滴染液(原液),染30分钟用 慢染:20: 20滴水 滴水, 滴染液(原液) 30分钟用 清水冲洗。 清水冲洗。 • 待片水干后镜检。 待片水干后镜检。
二、制片
1.薄血膜涂制 1.薄血膜涂制 2.厚血膜涂制 2.厚血膜涂制 • 薄血膜 厚血膜 标记处
1.薄血膜涂制: 薄血膜涂制:
1.薄血膜涂制 1.薄血膜涂制 (1)先用75%酒精棉球将耳垂消毒 先用75%酒精棉球将耳垂消毒, (1)先用75%酒精棉球将耳垂消毒,待酒精干后用采 血针迅速刺入耳垂近下端边缘处。 血针迅速刺入耳垂近下端边缘处。 (2)用左手的拇指与食指以及右手的中指向相对的方 (2)用左手的拇指与食指以及右手的中指向相对的方 向将耳垂轻轻挤压出血。 向将耳垂轻轻挤压出血。 (3)取一张洁净的载玻片 将它的左1/3 取一张洁净的载玻片, 1/3的表面接触 (3)取一张洁净的载玻片,将它的左1/3的表面接触 耳垂上的血滴(不要将玻片接触耳垂上的皮肤), 耳垂上的血滴(不要将玻片接触耳垂上的皮肤), 使一小滴血在玻片上。血量1 1.5mm .1/4火柴头 使一小滴血在玻片上。血量1-1.5mm3 .1/4火柴头 大小。 大小。
疟原虫(MP)厚血片检查法(手工法)的标准操作规程
疟原虫(MP)厚血片检查法(手工法)的标准操作规程1. 实验原理应用瑞氏染色法对制备好的厚血片进行染色后在显微镜下查找疟原虫。
2. 标本采集2.1标本采集前病人准备:间日疟及三日疟患者应在发作后数小时至10余小时采血;恶性疟患者,应在发作后20h 左右采血。
2.2标本种类:全血或末梢血2.3标本要求:厚血片的溶血要及时。
3. 标本储存:厚血片的放置期限在夏季不超过48h,冬季不超过 62h。
4. 标本运输:室温运输。
5. 标本拒收标准:细菌污染。
6. 操作步骤6.1 在洁净玻片上,滴患者血液2滴。
6.2 用推片角将血液由内向外转涂成直径约1cm、厚薄均匀的血膜,在室温中自然干燥。
6.3 在干燥的血膜上滴加蒸馏水数滴,完全覆盖血膜,溶血数分钟。
脱去血红蛋白的血膜呈浅灰色,倾去溶血液。
6.4 不必待干,进行瑞氏染色。
6.5 干后镜检。
7. 结果判断与分析:在油镜下观察20个视野或以上才能报告“未检出疟原虫”;发现虫体后还应在薄血片上进行分类鉴别。
8. 临床意义:本实验有利于提高疟原虫的阳性检出率。
9. 操作性能:快速简便、阳性检出率高、利于人群普查初筛10. 方法局限性10.1 易受溶血不完全的影响。
10.2 经验缺乏者易受其他杂物的影响。
10.3 存在主观判断的失误10.4 不易鉴别出疟原虫的种类。
11. 参考文献中国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编.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二版).1997,85-86 12. 注意事项12.1 染色后,水洗时不要先倒去染液,应让清水流进染液,使沉渣冲走。
12.2 注意区别易与疟原虫混淆的其他杂物。
疟原虫镜检血片的制作与染色课件
厚血膜外观:圆形厚薄均匀,无划痕。过厚易于脱 落,过薄达不到检出率的要求。
4.推制薄血膜
用干棉球抹净玻片角上的血渍,然后将推片下缘 平抵载玻片的中线,当血液在载玻片与推片之间 向两侧扩展至约2cm宽时,使两玻片保持25~35° 角,从右向左迅速向前推成舌状薄血膜,厚度 应以红细胞之间互相接触而不相互重叠为佳。
吉姆萨(Giemsa)染液由天青、伊红组成。染料中天青是 碱性的,伊红是酸性的。染色的原理是基于在酸性染料中具 有染色作用的阴离子和细胞内的碱性物质相结合,而碱性染 料中的阳离子和细胞内的酸性物质相结合,所以酸性的细胞 成分被碱性染料所染色,而碱性的细胞组分则被酸性染料染 色。
嗜酸性颗粒为碱性蛋白质,与酸性染料伊红结合,染粉红色, 称为嗜酸性物质;细胞核蛋白和淋巴细胞 胞浆为酸性,与 碱性染料美蓝或天青结合,染紫蓝色,称为嗜碱性物质;中 性颗粒呈等电状态与伊红和天青均可结合,染淡紫色,称为 中性物质。
(2) 采血针:使用一次性釆血针。
(3) 玻片盒:
(4) 75%乙醇棉球:用于采血前后的消毒。
(5) 标签记号笔:用于玻片上书写号码。
2. 采血部位及取血方法 采血部位以耳垂较为 合适,也可在手指末端采血,婴儿可从拇趾或 足跟取血。先用75%乙醇棉球消毒取血部位后, 以一次性采血针迅速刺入取血部位1~2mm深, 然后用左手大拇指、食指和右手中指协同挤出 血滴。
2. 染色用水
常用的染液的稀释用水和染色的冲洗用水,是中 性的蒸馏水或经煮沸过滤的冷开水,也可用井水、 河水、泉水或雨水。为了使血膜着色较好,应用 pH7.0~7.2水效果最佳。
可配制缓冲液用于染液的稀释和染色后的冲洗。 配制pH6.6~7.4缓冲液时,先制备好两种贮备液。 贮备液Ⅰ为每1 000ml蒸馏水含9.5g 磷酸氢二钠, 贮备液Ⅱ为每1 000ml蒸馏水含9.07g 磷酸二氢钾。 配制pH6.6~7.4的缓冲液时,将两种贮备液按一定 比例混合后,用蒸馏水稀释成各种浓度的溶液。
检查疟原虫的血涂片制作与染色
检查疟原虫的血涂片制作与染色基本原理:疟原虫寄生在红细胞内,经染色后可对疟原虫形态做出鉴定。
材料准备:75%酒精、采血针、推片、载玻片、吉氏染液、甲醇、滴管、刻度管.(1)清洁载玻片的方法:将载玻片用清水清洗干净后晾干,再在稀释清洁液中浸泡1~2天,取出后用水冲洗干净,最后用蒸馏水冲洗,烘干,经95%酒精浸泡后,擦干。
清洗过的玻片用干净无油的纸包好备用。
(2)吉氏染液配制:○1原液配制,吉氏染剂粉1g,甲醇50ml,中性甘油50ml。
将吉氏染粉置乳钵中,加少量甘油充分研磨(30min以上),继续边加甘油边研磨,至加完为止。
然后转入烧瓶内,置55~60恒温水浴中,充分震摇使溶解(约2h),冷却后加入甲醇,储于棕色瓶中,塞紧瓶塞,充分摇匀,1~3周后过滤,即为原液,配制时要研磨充分,不可混入水,配好后要密封,放置越久染色性能越好;○2工作液临时配制:将吉氏原液用pH 6.8~7.2的PBS作1:15~1:20稀释混匀即可。
操作方法:采用疟原虫感染小鼠做血涂片并染色.(但以下采血以人为例)(1)采血:1时间据各种疟原虫在人外周血中出现的规律,间日虐和三日疟患者可在发作后任何时间取血,但以发作后10h 以内最佳,恶性疟原应在发作开始后不久做血检,患者刚开始发作时原虫密度较低可能检测不到,所以应在第二次发作时再做一次以免漏诊:2部位成人可在耳垂或指尖,婴儿宜在脚跟或者大拇指:3方法先用75%酒精给皮肤消毒,右手持一次性无菌采血针迅速刺入皮肤2mm,轻轻挤压周围皮肤,弃去第一滴血,再取1滴作薄血膜,2滴作厚血膜。
薄血膜取血量少,涂面大,原虫分散,但形态清晰,易作虫种鉴别:厚血膜血量多,RBC集中,在原虫数量较少时便于发现,但因制作时细胞相互挤压堆积,原虫形态难认。
(2)涂片:1薄血膜制作取1滴置于洁净载玻片上,用1张磨口边缘作推片。
推片时用力要均匀,一次推成,保证血膜应呈舌形,RBC分布均匀。
2厚血膜制作用推片一角取血2滴,治愈薄血膜片右方用推片角由里向外顺一个方向旋转,使血滴形成直径约1cm的圆形血膜。
疟原虫镜检操作流程
疟原虫镜检血片制作与染色操作流程
1.填写登记表在“疟疾发热病人血检登记本”上为患者编号并登记其相关信息。
2.清洁玻片
3.玻片编号
用目测法将玻片分成六等分,左侧第一和等二等份用于编号。
同一患者玻片上号码应与登记本上一致。
4.采血
5.涂制厚片
(1)血量: 4~5微升
(2)位臵:玻片第三等份中央的位臵
(3)血膜大小:0.8~1.0厘米
6.涂制薄血膜
(1)血量: 1~1.5微升
(2)位臵:玻片第四至第六等份的位臵。
涂制薄血膜的血应滴在玻片中央稍偏右的位臵
(3)血膜大小:2.0厘米(宽)×2.5厘米(长)
7.吉氏染色液配制
(1)2%的吉氏染色液配制方法98毫升蒸馏水加入2毫升吉氏原液,混匀后即为2%的吉氏染色液。
也可用1支试管,按1毫升蒸馏水加入1滴吉氏原液的比例稀释染液,混匀后用于染色。
(2)注意事项2%的吉氏染色液必须现配现用。
8.吉氏染色方法
(1)待厚血膜干燥
(2)甲醇固定薄血膜
(3)待甲醇挥发干净
(4)滴2%的吉氏染液覆盖厚薄血膜,染色30分钟。
(5)取出染好的血片,连同染液在清水中轻轻漂洗一遍,洗去表面吸附的杂质。
(6)放臵干燥处晾干。
血膜面朝上,注意不要放反了。
疟原虫检验技术(1)知识讲解
白细胞计数(国际标准) 。
白细胞原虫密度计数法
操作2 (慢染) 量筒 内量2ml缓冲液或净水, 再滴加吉氏原液4滴,混匀 ,滴入待染标本上,染色 30min。清水缓缓冲洗,晾 干镜检。
成批血片染色
将已固定薄血膜的血片插入染色缸,倒入3%吉氏染 液(3毫升吉氏染色液加缓冲液或净水97毫升,混匀) 浸没血片,染色30分钟。 (如染液稀释液不合标准时,得酌情增减染色时间 和浓度),然后用清水轻轻将染液漂洗干净,将染 色片插于晾干板上晾干,包装,待镜检。
● 半定量计数法 (厚血膜) 优点:方法简便 缺点:只能定性,不宜作为定量分析
● 红细胞感染密度计算法 (薄血膜)
白细胞原虫密度计数法
➢ 镜检厚血膜,按视野顺序,记录200个白细胞中的 疟原虫数,如果原虫密度较低(200个白细胞中小 于100个疟原虫),可增加白细胞,计数500个。
➢ 密度单位:原虫数/μl ➢ 计算公式:疟原虫数 ÷ 计数的白细胞数 × 患者
吉氏染液(原液)的配置
吉氏染粉 (Azure B type) 甘油 (纯) 甲醇 (纯)
5g 250ml 250ml
●吉氏粉放入研钵中,加少量甘油充分研磨, 然后边加边磨, 直至甘油加完,将研磨的染液倒入棕色瓶中,在 研钵中加 入少许甲醇清洗研钵,然后倒入棕色瓶中,再放入甲醇清洗 ,反复数次,直至甲醇用完。盖好瓶盖,将染液充分摇匀, 置于室内,每天晃动数分钟,存放一周后经过滤即可使用。 保存时间越长染色效果越好。
原虫镜检---金标准
●当前分子生物学、血清学技术快速发展, 但是厚薄血片的检查仍被认为是不可替 代的确诊疟疾的 “金标准”
疟原虫镜检技术
细胞计数(国际标准) 。
白细胞疟原虫计数法
●例如 计数200 WBC中有35个疟原虫,在不知患
者白细胞数的情况下,以每微升血8 000个白细 胞计数, 由此计算出每微升血液疟原虫密度为: 35(计数的疟原虫数)÷200(计数的白细胞)x 8000(每微升血白细胞数) =1400 / μl 答:该患者的疟原虫密度为1400 / μl。
2. 原虫细胞浆呈条带状或方形
3. 成熟裂殖体呈菊花状 4. 裂殖子数通常为6-12个 5. 齐氏点(西门氏点)较少见
卵形疟原虫形态特征
1. 被寄生红细胞正常大小或略涨大,边 缘呈彗星状也称齿轮状 2. 疟原虫通常呈椭圆形 3. 薛氏点与间日疟相似
4. 裂殖子数通常为6-12
● 四种人体疟原虫都有双核和多重感染现象
red cell
A typical Plasmodium malariae presentation
Female patient, arrived from Brazil two weeks previously. Flu like symptoms since arrival.
● 间日疟原虫分布于我国大部分地区, 中部 地区病例较多 ● 病程良性, 有复发
三日疟 P.malariae
●遍及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特别是东、西非洲,呈片状、 块状分布 ●三日疟在我国非常少见,只在南方有散在报告
卵形疟 (蛋形疟) P.ovale
● 主要分布非洲。缅甸、东南亚有散在报告 ● 在我国卵形疟消灭
P. ovale
(P.m.)
(P.o.)
恶性疟 P.falciparum
● 分布热带、亚热带地区,是非洲的重要疾病 ● 我国流行区域为云南省和海南省 ● 四种疟原虫中致病力最强,无免疫力者 感染 后出现急性症状,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脑 型疟)
疟原虫的镜检技术-制片染色
注意:蛋白质和氨基酸都是两性电解质,要求染 液的pH值7.0-7.2较好。 染液偏酸时,所带的正电荷增加,易于伊红结合, 使红细胞和疟原虫的核染成鲜红色,而淋巴细胞 和原虫的胞浆着色较差;反之,当染液偏碱时, 红细胞和嗜伊红白细胞的颗粒等被染成紫蓝色, 不易观察。
姬氏染液的染色方法
血片干燥后,先用甲醇或无水酒精固定薄血膜(瑞氏不需固定), 再用清水对厚血膜溶脱血红蛋白(新制作的也可直接染色),然后 再进行染色。 成批血片染色:将已用甲醇固定薄血膜的血片插入染色缸,倒入 3%姬氏染液稀释液(3毫升姬氏原液加缓冲液或蒸馏水97毫升, 混匀)浸没血片,同时对厚薄血膜染色30-40min(根据当地实际 情况,酌情增减染色时间),然后用清水轻轻将染液漂洗干净, 将血片标本(血膜面朝下)插于晾干板上晾干,包装,镜检。 单张血片染色:将处理好的血膜,加姬氏母液2-3滴,加缓冲液 或蒸馏水1ml,混合均匀,染色15-20分钟左右,然后用清水轻轻 将片上的染液冲洗干净,晾干镜检。(勿直接倾倒掉玻片上的染 液,防止渣滓附着在玻片上冲不掉影响镜检) 较理想的染色结果是红细胞为淡红或淡紫红色,疟原虫的胞质呈 蓝色,核为紫红色,疟色素为棕褐色。
染液的种类
疟原虫的染色,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是瑞氏 (Wright stain)和姬氏染液(Giemsa stain)。 这些染液中的主要染剂都包含美蓝、伊红和由美 蓝氧化所成的天青,所以称多色性染剂。 我们主要用姬氏染液,它具有方便,染色效果稳 定,便于长期保存的优点。瑞氏染色,染色时间 短,但染色效果不如姬氏稳定,主要在门诊量大 的门诊实验室使用。
染液的染色原理
是染料与被染物的阴阳离子互相吸附而结合的一 种化学反应。 红、白细胞和疟原虫所含蛋白质的氨基酸电离出 的阴阳离子与酸碱染料伊红、美蓝有色集团所带 的阴阳离子相互结合便被染上不同的颜色。 疟原虫和白细胞的胞浆被染成蓝色,红细胞、疟 原虫和白细胞核被染成紫红色。
疟原虫检验技术
正确的推片姿势
标准的疟疾厚薄血膜片位置
各种不同的疟疾血片涂制法:
标准血片
门诊发热病人血片 居民普查血片
厚薄血膜的标准
●厚血膜血量适宜,不宜过多或过少
●薄血膜平整,无皱折和空泡.红细胞单层排列
血片染色
两种染色方法: ●吉氏染色法 ●瑞氏染色法
常用吉氏染色法
吉氏染液(原液)的配置
吉氏染粉 (Azure B typ来自) 5g疟原虫人类四种疟原虫的 基 本特征
感染人的疟原虫有四种:
恶性疟原虫 P. falciparum 间日疟原虫 P. vivax 三日疟原虫 P. malariae 卵形疟原虫 P. ovale
恶性疟 P.falciparum
● 四种疟原虫中致病力最强 ● 无免疫力者感染后出现急性症状,不及时治
疗可危及生命 ● 在我国主要流行云南省和海南省
2. 显微镜下选择红细胞排列整齐密集,无重迭的视 野( 300-500红细胞/视野)
3. 按一定顺序移动血片记数红细胞的同时,记录疟 原虫数
4. 如果能见到疟原虫,但是记数5000~10000个红细胞 时却没有感染红细胞,那么设定感染率为<1%
如何确定疟原虫血片为阴性
● 检查全部厚血膜未查见疟原虫 ● 最少检查100个厚血膜油镜视野未查见
感染红细胞边 缘破碎状
薛氏点明显疟 色素棕黄色,类 似间日疟原虫
种
周 围 血 红细胞形态
疟原虫形态
中发育
阶段
大小
点彩
胞浆
疟色素
裂殖子数
恶 性 疟 原 环状体
虫
配子体
正常
常见 茂氏 点
环状体钎细, 常见2个核
粗黑,配子 体中明显
疟原虫镜检技术-血片制作、染色及疟原虫形态鉴别
白细胞原虫密度计数法
镜检厚血膜,按视野顺序,记录200个白细胞中的 疟原虫数,如果原虫密度较低(200个白细胞中小 于100个疟原虫),可增加白细胞,计数500个。
密度单位:原虫数/μl
计算公式:疟原虫数 ÷ 计数的白细胞数 × 患者 每微升血白细胞数 = 疟原虫数/μl血。 如果不知患者的白细胞数,则每微升血以8000个 白细胞计数(国际标准) 。
疟原虫镜检技术
-血片制作、染色及疟原虫形态鉴别
寄生人体的四种疟原虫
间日疟原虫 [P. vivax,P.v] 恶性疟原虫 [P.Falciparum,P.f] 三日疟原虫[P.Malariae,P.m] 卵形疟原虫[P.Ovale,P.o] 我国常见间日疟原虫和恶性疟原虫;另二种少见, 为国外输入病例。
白细胞原虫密度计数法
从血膜的左上角开始,横向。 计数1个视野后,每次间隔5个视野,再计数。
厚血膜
白细胞原虫密度计数方法
成批血片染色 将已固定薄血膜的血片插入染色缸,倒入3%吉氏染 液(3毫升吉氏染色液加缓冲液或净水97毫升,混匀) 浸没血片,染色30分钟。 (如染液稀释液不合标准时,得酌情增减染色时间 和浓度),然后用清水轻轻将染液漂洗干净,将染 色片插于晾干板上晾干,包装,待镜检。
厚血膜溶血染色
放置多时未染色的血片(2天以上,薄片已用甲 醇固定),染色之前,须在厚血膜上用清水进 行溶血,待血膜全部溶解后用3%-5%吉氏染色 液染色30分钟。然后用清水漂洗干净,晾干。
用水过酸,可致感染的 RBC上的点彩染不出来; 用水过碱,则使薄血膜 上的RBC染成灰蓝色, 致使R的胞浆难以辨论。
血片染色
第一步:薄血膜 的固定
厚血膜充分干燥, 用甲醇固定薄血膜, 平放待干
疟原虫血涂片及形态识别
二、疟原虫各期的形态特点:
间日疟原虫大滋养体
间日疟原虫大滋养体:
薛氏点 疟色素
模式图
返回
实物照片
间日疟原虫早期裂殖体
恶性疟原虫环状体
间日疟原虫成熟裂殖体
间日疟原虫雄配子体
间日疟原虫雌配子体:
模式图
返回
实物照片
间日疟原虫雌配子体
恶性疟原虫雌配子体
恶性疟原虫雄配子体
间日疟原虫环状体
.
一、疟原虫血涂片:
1、薄血膜血涂片:指血膜制备应薄些,其他制备要求 同一般血涂片。涂片在显微镜下红细胞应不重叠,这 有利于观察红细胞内疟原虫一大滴,滴于玻片上,以推片的 一角,将血滴自内向外做螺形摊开,使之成为直径约1cm 大小、厚薄均匀的厚血膜。待厚血膜完全干后,(如再用 火焰固定有助于细胞粘在玻片上),加2-3滴蒸馏水在厚血 膜上使红细胞溶解,待血膜呈灰白色时,去掉血膜上的水, 血膜干后进行瑞氏染色,并在油镜下观察。厚片法疟原虫 的检出率比薄片法高,但由于厚片中疟原虫结构不清楚而 易误认为杂质,环转体也不易观察到,所以对于经验不足 的检验人员来说厚片法也很容易漏诊。
疟疾血膜制作及染色技术
疟疾血膜制作及染色技术一、血片的制作1.材料准备载玻片:新玻片浸入有液态洗涤剂的清水中10-20分钟,干净棉巾逐个擦拭,再用清水冲洗干净,晾干备用。
1. 2. 采血针:一次性 . 玻片盒:防止污染和昆虫吸食血膜 1. 4. 75%酒精棉球:采血前后消毒 . 记号笔:玻片上书写号码2.血片的制作(厚、薄血膜)用于检查疟原虫的血涂片有两种:一种是将血液涂成薄膜状,称薄血膜;一种是血液涂成圆盘状,称厚血膜。
最好一张玻片上同时制作厚、薄两种血膜。
薄血膜涂片薄血膜取洁净的载玻片1张,左手持载玻片平置,右手持推片,推片一端边缘的中点刮取血液~微升(相当于1/4火柴头大小),使血滴与平置的载玻片中线接触,待血液向两侧扩展约2cm宽时,以25°~35°夹角均匀而迅速地向左推成舌状薄血膜(约长)。
厚度以薄血膜上的红细胞之间互相接触而不相互重叠为佳。
厚血膜涂片用推片的一角刮取4~5微升血量(相当于火柴头大小),使血滴涂于载玻片的中央偏右处,由里向外一个方向旋转2圈,涂成直径~的圆形厚血膜,血膜厚薄均匀,过厚易于脱落,过薄达不到检出率的要求(厚度以1个油镜视野内可见5~10个白细胞为宜)。
血膜位置通常将厚、薄血膜涂在一张载玻片上。
方法是将载片分为6等分,第1、2格备贴标签及编用;厚血膜涂在第3格中央;薄血膜涂在第4格前缘至第6格中部。
血片的制作编号血膜制成后,立即在玻片面上写上受检者的号码(姓名)、单位(地址)、制片日期、以防差错;待血膜干后依次按顺序插入标本盒内。
血膜制作注意事项1. 清洗玻片,且勿碰撞、磨损2. 刚涂制的血膜要平放在标本盒内3. 血膜应自然干燥,要充分干燥。
二、血片染色:(吉氏染液的染色方法)1. 血膜染色前的处理固定薄血膜血片干燥后,用吸有甲醇的吸管在薄血膜表面轻轻涂抹,自然干燥。
注意固定时甲醇不要接触厚血膜,否则会影响厚血膜的溶血。
溶解厚血膜血片干燥后,用滴管滴水于厚血膜上,待血膜呈灰白色时,将水倒去,晾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10/29
13
血片的染色
(一)染液的种类及染色原理
染液种类:目前所用的血片染色液,虽然名称 很多,但都是从罗门诺夫斯基氏创造的染液 变化过来的。总的可分为水溶液和酒精溶液 两大类,前者包括罗氏、西氏(Simon)、 J.S.B氏染液等,后者包括利氏 (Leishman)、瑞氏和吉氏染液(被国家推 荐使用)等。这些染液中的主要染剂都包含 美兰、伊红和由美兰氧化所成的天青,所以 称为多色性染剂。
血膜干燥后,用甲醇或无水酒精固定薄血膜,用过滤 清水或自来水对厚血膜溶血,然后再进行染色。
成批血片染色:将已固定薄血膜的血片插入染 色缸,倒入2%吉氏染液稀释液(2毫升原液加中性 蒸馏水98毫升稀释均匀即成),同时对厚薄血膜染 色30分钟(如染液不合标准时,得酌情增减染色时 间),然后用清水轻轻将染液冲去,再用清水轻轻冲 洗一次,干净后将血片标本(血膜面朝下)插于晾干 板上,待干镜检。
旧玻片处理 用过的玻片浸泡洗涤剂溶液中1~2天 或者浸泡于煮沸好的5%肥皂水中1~2小时,逐个 擦去玻片上的旧血膜痕迹,用清水漂洗干净擦干擦 亮。
洗净载玻片处理 每10~20张用白纸包好或者装原
玻片盒里再放入塑料袋内,保存于干燥环境中备用。
2019/10/29
3
取血部位及方法
取血部位及方法 取血部位以耳垂较为合 适,也可在手指末端采血,婴儿可从拇趾 或足跟取血。先用75%酒精棉球消毒取 血部位后,以一次性采血针迅速刺入取血 部位1~2毫米深,然后用左手大拇指、食 指和右手中指协同挤出血滴。
2019/10/29
20
影响染色效果的因素
血片染色好坏除了与玻片是否清洁,血片 制作质量好坏等有关外,还受到以下几个 因素的影响:
(1)染料溶剂的质量 染料、甲醇和甘油 如果不纯,常使配制的染液偏酸或偏碱而 影响染色效果。因此必须用分析纯的甲醇 和中性甘油,而且在配制时所用的器具必 须干净而无水份。
Whatman(沃特曼)903号;将滤纸切成 10*2cm大小的纸片,以口径为1.2cm的大孔 管,在滤纸上压出两个圆形印迹备用。
载玻片的清洗
载玻片 用以涂制血膜的载玻片,必须清洁无油迹。 有油迹的载玻片涂制的厚血膜容易脱落,薄血膜涂 不均匀。
新玻片处理 应浸于有液态洗涤剂清水中10~20分 钟,然后用干净棉巾逐个擦拭,再用清水冲洗干净, 晾干后用干净柔软的棉巾擦亮备用。也可以95%的 乙醇浸泡5~10分钟,再用纱布擦干擦亮备用。
2019/10/29
15
血片的染色 (一)染液的种类及染色原理
染色原理:美兰与伊红都不能使原虫和白细胞 的核着色,必须由天青作为媒介(染媒)才 能使其着色。天青虽然也是碱性染剂,但又 具有染媒作用,使原虫核和白细胞核等原来 只能染上极淡兰色的结构染上显著的酸性染 剂伊红,这样,就使白细胞粗大的核染成显 著的既兰又红的紫兰色,而较小或菲薄的原 虫核和淋巴细胞原浆中的颗粒染成紫红色。
2019/10/29
19
血片的染色 (三)吉氏染液血片染色方法
单张血片染色:薄血膜经甲醇固定干燥后,用 2%吉氏染液稀释液1~2毫升,滴入血片标 本上染色30分钟左右,或用中性蒸馏水1~2 毫升,加吉氏母液1~2滴,混合均匀后滴入 血片标本上,染色20~30分钟,然后用清水 轻轻将片上的染液冲洗干净,晾干镜检。
染液混入瓶内,至25毫升甲醇 洗净钵中甘油染液为止,塞紧瓶
2、甘油25毫升
塞,充分摇匀,置于55~60℃ 3、甲醇25毫升
水浴中或温箱内24小时或室温
内3~5天,多加摇动,即成原
液。吉氏染液是目前较优良的血
膜染剂,即使在炎热天气中,亦
可经久不变。
2019/10/29
18
血片的染色 (三)吉氏染液血片染色方法
略多或略少
过多或过少
薄血 膜
位置 直径 外观
玻片1/2~1/3处
2.0~2.5cm
舌状厚薄均匀, 无划痕
稍偏右或偏左 稍大或稍小 舌状稍不均
偏右或偏左过多 过多或过少 厚薄不匀呈波浪型,有划痕
2019/10/29
26
影响染色效果的因素
(7)染色后不要直接将染液残渣倒掉,应 沿玻片或染色缸边缘加水使染液表面一层溢 出,并轻轻冲洗,以免染液色素颗粒沾污染 片血膜。
2019/10/29
27
配制pH6.6~7.4缓冲液两种贮备液用量表
溶液Ⅰ
溶液Ⅱ
pH
ml
磷酸氢二钠含
ml
磷酸二氢钾含
量(g)
2019/10/29
4
采血时间
取血时机 现症病人一般可随时取血,疟疾普 查时可不考虑取血时机。但在诊断或需要某期 疟原虫作标本时,则应掌握适宜的取血时机。
间日疟在寒热发作时,外周血液中主要可见环 状体期;发作后数小时,环状体发育到滋养体 期,疟色素形成,形态较易辩认,为诊断疟疾 的有利时机;36~48小时,可检出裂殖体; 发作一、二次后,配子体出现较多。
血片的染色 (一)染液的种类及染色原理
染色原理:伊红是酸性水溶性钠盐,美兰是碱性 水溶性盐酸盐,当它们各自溶化水中时,就离 解为带阳电和阴电的离子。伊红主要离解为酸 性的阳离子,在遇到碱性的蛋白质如血红蛋白、 嗜伊红白血球颗粒等即可结合成不易溶于水的 沉淀物染成红色。美兰主要离解为碱性的美兰 离子,美兰就与疟原虫、淋巴和大单核细胞的 胞浆、嗜碱性白细胞的颗粒等酸性蛋白质结合 染成兰色。
2019/10/29
23
影响染色效果的因素
(4)染液的稀释浓度 染液的浓度高其着 色就快而深,从而疟原虫寄生红细胞的薛 氏点粗大显著,但颜色常偏碱;染液浓度 过低则染色时间久,颜色偏酸,薛氏点不 明显或消失。
2019/10/29
24
影响染色效果的因素
(5)染色时间 染色时间长染色效果好, 反之较差。室温高则着色快,染色时间可 略缩短,气温低可适当延长。因此染色时 间应根据染液的质量、新旧、稀释浓度和 气温而适当增减。
2019/10/29
16
血片的染色 (一)染液的种类及染色原理
注意:蛋白质是二性电解质,当其处于较等电点为酸的溶液中时, 便呈碱的作用,即与酸或阴离子结合,这就说明为何在染液偏 酸时,伊红的着色力强,使红细胞着色鲜艳而淋巴细胞和原虫 的胞浆着色不显著;反之,蛋白质在偏碱的溶液中呈酸的作用 而中和碱基,也就说明为何染液偏碱时,红细胞和嗜伊红白细 胞的颗粒等被染成紫兰色。
2019/10/29
9
血片编号
血膜制成后,立即将受检者的个人编 号写在玻片磨砂面上(血片的编号要 与血检登记本上编号一致)以防差错。
2019/10/29
10
制作血膜的注意事项
1. 玻片清洗时,避免玻片碰撞、 磨损。制作血膜的载玻片必须完 全清洁而毫无油渍或污垢。制片 时,手指只能持载片的边缘,不 能接触玻片表面,以免油污使薄 血膜产生空白区以及厚血膜脱落。 作为推片的玻片边缘一定要平滑, 才能使推出的血膜均匀一致。
2019/10/29
11
制作血膜的注意事项
2. 刚涂制的血膜要平放在标本盒内或者 实验台面上。厚血膜未干前勿使标本片倾 斜,以免未干的血膜倾向一侧,造成血膜 厚薄不均,厚处不易溶血和着色而影响检 查结果;晾干血膜时应注意防尘、防止苍 蝇、蟑螂等昆虫吮吸血膜,干后应及时装 入标本盒内。新木制标本盒需敞开放置一 段时间,让木醇挥发后才能使用,以免厚 血膜血红蛋白被其固定,不能溶血或染色 效果不佳。
血片制作和染色质量标准
项目
检查 内容
好
质量标准
中
差
血量 4~5ц l
略多或略少
过多或过少
厚血 膜
位置 直径
玻片右1/3 0.8~1.0cm
稍偏右
0.7~0.8 或1.0~ 1.2cm
偏右过多 <0.7或>1.2cm
血片 制作
外观 血量
圆形厚膜均匀, 边缘整齐
1~1.5ц l
圆形稍不均不整齐 厚薄不匀影响着色
薄血膜 取洁净的载玻片2张, 1张平置在桌上,以左手拇 指,食指夹持载玻片两端 (手指切勿接触玻片表面), 用另一张边缘平滑(最好为 磨口边缘)的载玻片做推片, 用推片一端边缘的中点从取 血部分刮取约1~1.5微升的 血量(相当于1/4火柴头大 小),使血滴与平置的载玻 片接触,并形成25~35度 夹角,待血液向两侧扩展约 2厘米宽度时,均匀而迅速 地轻轻向左推出(约2.5厘 米长)且边缘带有“舌状” 的薄血膜。
恶性疟较理想的取血时间是在发作后至20小 时内取血,初发患者退热后常查不到疟原虫。
2019/10/29
5
涂制血膜规则
用于检查疟原虫的血涂片有两种:一种是将血液涂呈 薄膜状,称薄血膜;一种是血液涂成圆盘状,称厚血膜。
薄血膜上的血细胞要求平辅在玻片上面。 涂片顺序,先厚后薄;位置分配,血片自左向右:薄厚-标签;推薄片用玻片短边。
伊红在水溶液内遇到美兰或天青,即可互相化合而产生沉 淀从而失去染色力,因此,吉氏染液的母液绝对不能进水。
2019/10/29
17
血片的染色
(二)吉氏染液母液配置方法
取吉氏粉0.5克置于研钵中,
加少量甘油充分研磨,再加再磨,
至25毫升加完为止,倒入60或 100毫升、吉氏粉0.5克
2019/10/29
12
制作血膜的注意事项
3. 血膜让其自然干燥,切忌用太阳晒或火烤, 干透后才能用甲醇固定薄血膜。夏天标本尽可 能24~48小时内固定染色;冬天也不能超过 72小时。放置时间越久,厚血膜越不易溶血, 染色效果也差。若不能及时染色,薄血膜宜先 用甲醇固定(1~3分钟)然后用过滤清水或自 来水对厚血膜溶血,晾干后包好置干燥器于冰 箱内保存,用时将干燥器置室温中1~2小时后 取出染色。
量(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