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消费现象与消费心理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明节消费现象与消费心理分析
摘要:转眼间,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又快到了。每到清明时节,人们都会不约而同地想到清明文明祭祀的问题。关于清明文明祭祀,可以说是每年必然谈论且谈论较多的老话题。我认为,尽管这是一个老话题,但在清明节来临之际我还得谈谈清明节的消费。每到此时,不少祭祀者都会携带着纸钱、馒头、面包、香烟和白酒等供品,赶到先人墓前,点香供品,焚烧纸钱,燃放爆竹等。人到之处火焰升腾、烟雾弥漫、响声不断;人走之后,烟灰废纸、塑料袋满地都是,一片狼籍。在祭奠活动中,有不少人也不注意文明祭奠的方式,而是乱挖耕地添坟,乱折树枝扫墓等等。有人则借机摆上“迷信”摊,看相算命,使这一节气平添了诸多迷信色彩。以上种种愚昧的行为和不文明的祭奠方式,且不说浪费资金,更重要的是污染了自然环境,破坏了生态环境,严重腐蚀着人们的思想,而且还极易引发火灾,酿成大祸。据中消协统计,我国每年在清明节期间用于祭祀焚烧的纸张达千吨以上。清明节当天,全国“白色消费”高达100多亿元。今年的清明节即将到来,本报记者调查发现,大部分市民仍会选择通过烧纸来祭奠逝去亲人。很多商家也瞅准这一商机开发出了各种各样的烧纸产品,甚至提出了个性化定制服务。如此全套和“高端”的服务也让岛城市民的“白色消费”成本逐年升高。如今,清明节去祭奠亲人少说也得花个百八十元。有关部门呼吁以鲜花祭祀逝者,这种祭祀方式既高雅又时尚,而且还能美化环境,希望更多的市民接受环保、低碳祭
奠方式。
关键字:清明节消费现象清明节消费心理低碳环保
一、今年的清明消费现象主要有:
(一)、菊花百合价涨旺销
昨日,记者在沂水路一家鲜花店看到,最近一段时间菊花卖得非常好,老板娘告诉记者:“我们这里现在一天能卖五六百枝,菊花是3.5元/枝,平时最多能卖20多枝,每枝2元,虽然价格涨了,但是近一周来卖得很火。”记者看到,清明节临近,菊花被店主摆在了门口最显要的位置,半个小时内,就有五个人来买花。
记者走访南山花卉市场发现,菊花、百合、康乃馨的价格均有所上涨。如一个花蕾的百合要8元,三个花蕾的百合则12元,花卉市场的一位老板表示,花肥贵了,花场租金升了,运输所需的油价也涨了……
(二)、网上流行绿色扫墓
在今年各路祭扫大军中,“网上祭扫”为这个传统节日注入了新元素。市民罗先生每年都去扫墓,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清明期间除了香烛、鲜花外,白酒、蛋糕、糖果、水果也是必备的,而经济条件好的人家还会买烧鸡等肉食品。一般过个清明,即使简单的消费,一个家庭也要花400元左右。算上家族聚餐和交通费用,清明期间大约花费2000元左右,而记者在“网上扫墓”等扫墓网上看到,人们可以通过在网上设立一个网上陵墓,然后在该网上陵墓进行上香献花等方式祭拜,最近几天此类网站更新速度非常快。目前网上扫墓是民政部发文明确提倡的绿色扫墓方式。
(三)、祭品市场也日益红火起来。
“香烛、冥币、金元宝等祭祀常用品的销量,近期成倍增长。”一位祭祀用品专卖店的老板告诉记者。与此同时,祭祀鲜花的销售也进入旺季。记者走访花卉市
场发现,菊花、百合、康乃馨的价格均有所上涨。如一只花蕾的百合要10元一枝,三只花蕾的百合则15元一枝;菊花也卖到20到30元一束。花卉市场的一位老板表示,花肥贵了,花场租金升了,运输所需的油价也涨了……花卉价格上涨与今年的物价上涨不无关系。
记者还了解到,用作祭祀品的苹果、橙子、柑子等水果的销量近期亦持续攀升。同时,一些台湾青枣、纽荷尔、山竹、莲雾和新疆库尔勒香梨的时新水果,也成为人们消费的新宠。
而在殡葬市场,一些祭祀用品店内的商品种类繁多,除了“冥币”、蜡烛、鞭炮等传统物品外,还出现很多“高级别墅”、“国际品牌轿车”等高档祭祀用品,价格从几元到几十元不等,甚至有一家店还销售“冥府驾驶
执照”。有业内人士指出,近年来在清明期间的祭扫中,很多人相互攀比形成了一种炫富之风。清明本是以扫墓为主,为逝者清扫墓地的尘土,献上水果和鲜花,表达对亲人的哀思。但这种炫富之风,使原本清静的墓地成了露天野餐会。供品急剧增多,不仅增加了垃圾清理工作量,也增加了运输成本。
(四)、拾荒者瞅准“白色商机”
清明节的祭祀开支不仅让鲜花店看到商机,甚至连拾荒者都瞅准了“白色商机”。在采访中,记者还留意到,除了祭奠的人群之外,还有不少衣衫破旧的拾荒者。知情人告诉记者,在祭奠者走后,拾荒者会从纸灰中捡出刚刚撒进去的祭品。其中,一些食品或者用品的包装盒很受拾荒者欢迎。“在这里,收入不少呢。”一名女拾荒者告诉记者:“到了清明节前后,来这里烧纸的人很多。我们在这里能捡到很多东西,一天光捡的纸壳多的时候都能卖二三十元钱呢。”在很多墓地,市民留下来的水果和肉类多被一些拾荒者捡走了。清明节前后,他们很多人甚至徒步好几里来“赶场”。
(五)、小长假兴起“祈福游”
除了传统的祭扫方式,随着游客出游观念的变化,清明假市民已悄悄形成出游习惯。记者从多家旅行社了解到,清明期间出游价格与平日周末价基本持平,而像泰山、普陀山、黄山等景点更受欢迎。淘宝旅行平台相关负责人也透露,连日来通过该网咨询佛教圣地及相关城市机票的人开始增多,其中年轻白领占了大多数。
(六)、寒食”青团早上市
清明自古以来就蕴有“寒食”文化。虽然寒食节日渐远去,但精华仍保留在各地民间的清明食俗上,至今流行江南的青团就是典型代表。
记者留意到,“青团”的身影老早就出现在超市、糕点店中。不过,今年的价格比往年上涨不少。“我的小孙子很喜欢吃青团,我上个礼拜就买了。”一位在超市里挑选青团的老伯说,“两盒清明团子分别是8.6元和11.8元。而去年这样的一盒只要6元。”
记者还看到,蔬菜市场上已经有人卖起了艾叶,适合喜欢自己制作青团的人们。同时,清明“团圆饭”预订也开始增多。一位酒店前台接待人员告诉记者,临近清明的这段时间,家庭团餐的预订比较火热。尤其近年来,海外华侨归乡祭祖增多,一般都会一家大小吃个“团圆饭”。
二|、今年的清明消费心理主要有:
(一)、20名祭祀人18人带烧纸(从众消费心理)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位于四方区的殡仪馆,发现沿街有不少卖烧纸的摊贩。摊上摆放着烧纸、纸币、纸元宝、纸马等各种祭奠品。一个姓李的摊贩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