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正负数》教材详解
《正负数》说课稿
《正负数》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正负数》。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正负数》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内容。
这部分知识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自然数、整数、小数和分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正负数的认识,不仅是对数的概念的拓展,也是为后续学习有理数的运算打下基础。
教材通过具体的情境,如温度计上的刻度、存折上的收支记录等,引导学生理解正负数的意义,并学会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的相反意义的量。
这样的编排,使学生能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二、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知识和思维能力,对于数的概念有了较为系统的认识。
在日常生活中,他们也或多或少地接触过正负数的相关知识,比如在天气预报中听到过零下温度的表示。
但是,对于正负数的数学意义和表示方法,学生可能还存在一些模糊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中,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操作,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正负数概念。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正负数的意义,会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相反意义的量。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数感和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正负数的意义,掌握正负数的表示方法。
教学难点:能够正确区分正负数,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
五、教法与学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将采用以下教法和学法:教法:情境教学法、直观演示法、启发引导法。
学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实践操作法。
六、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上课伊始,我通过多媒体展示一段天气预报的视频,让学生观察并记录各个城市的温度。
然后提问:“在记录温度时,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发现有的温度前面有“”号,有的没有。
小学数学_认识正负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认识正负数》教学设计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60—62页,认识正、负数。
教材分析:《中国的热极——认识正、负数》是青岛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的内容。
教材只安排了一个信息窗,它是在学生系统地认识自然数、小数和分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正、负数的相关知识对学生来说是数的又一次拓展,也是过去小学数学教材里没有的内容。
由于正、负数的意义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因此教材在编排上从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和生活经验出发,借助温度计和海拔示意图认识正、负数,由用正、负数表示生活熟悉的量,延伸到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的其他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认识正、负数》知识之前,已经系统认识了自然数和小数,并且对“分数”也有了初步的认识。
知道这些已学过的数的个数都是无限的。
学生对正、负数比较陌生,但是对用正、负数表示温度并不陌生。
基于学生具有这样的生活经验,本节课从温度的表示方法入手,借助温度计来学习正、负数的知识,融陌生的知识于熟悉的生活之中,便于学生理解掌握,同时在本节课上也应尽量通过数学思想的渗透,使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结构,为今后学习有理数及其运算做好铺垫。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感受和理解正、负数的意义,会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会正确读写正、负数。
2、过程与方法: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经历数学化,符号化的探究过程,能正确区分正数、负数和0。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用正、负数描述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量的过程中,体会正、负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在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正、负数,能够用正、负数表示意思相反的量,并会读写正、负数。
教学难点:正、负数的意义,对正、负数表示意思相反的量抽象地理解。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课前游戏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做个游戏放松一下,好吗?游戏的名字叫《截然相反》。
游戏的规则是:老师说一句话你们快速说出与它意思相反的话。
深度解读:四年级数学《正负数》教案各章知识点详解
深度解读:四年级数学《正负数》教案各章知识点详解。
一、正负数概念在数轴上有一条从左往右的水平线,这条线就是数轴。
将数轴从0点分为正负两部分,0点就是正负零的分界点。
数轴上的正方向是向右,负方向是向左。
对于对称轴的0点来说,向右移动的数是正数,向左移动的数是负数,所以正数和负数是相对的。
二、正负数的比较在数轴上,数越大离0越远,这就意味着正数比负数大。
另一方面,相反数是反向相等的,如-2和2是反向相等的,所以大小是相等的。
三、正负数的加法在正负数的加法中,同号相加是加法,异号相加是减法。
可以将“加减法”当做“收支平衡”来理解。
使一侧的值与另一侧相等即可。
四、正负数的减法正负数的减法是在同号求和的基础上再进行求和。
如在-7-(-3)的运算中,可以转换为-7+3的形式,再求和。
这种转换方法对于学生来说非常实用,因为可以避免一些看起来比较麻烦的计算。
五、正负数的乘法正数与正数相乘,结果为正;两个负数相乘,结果也为正;而两个数中有一个是负数时,结果为负数。
这就是正负数的乘法规则。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实际场景,如渐进图、面积、存款等,来进行教学,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正负数的乘法规则。
六、正负数的除法在正负数的除法中,除数和被除数异号时,商为负数;同号时,商为正数。
但是,要注意被除数和商的符号是一致的。
对于学生来说,可以通过实例进行讲解,让他们在实际场景中更好地掌握正负数的除法规则。
正负数作为重要的数学概念,对于学生的数学发展至关重要。
掌握正负数的概念和运算方法将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奠定基础,同时也将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数学及实际场景。
四年级数学《正负数》教案以其系统性和实用性,将为学生带来实质性的帮助,在正确引导和指导下,学生一定能够掌握正负数相关知识点,为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北师大版四年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正负数》说课稿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正负数》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正负数》是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的核心内容。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100以内数的认识、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的。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正负数的含义,掌握正负数的加减法运算,并能够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正负数的含义,掌握正负数的加减法运算,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学生能够自主探索正负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正负数的含义,掌握正负数的加减法运算。
2.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正负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律,能够灵活运用正负数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自主探究教学法和合作交流教学法。
通过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正负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组织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分享学习成果,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创设情境:教师出示温度计,引导学生观察温度计的示数,引出正负数的概念。
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气温还有一种表示方法,就是零下的温度,我们应该如何表示呢?从而引出正负数的表示方法。
2. 探究正负数的加减法运算(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正负数的加减法运算式,引导学生发现正负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律。
(2)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尝试解决正负数的加减法运算问题。
(3)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分享,总结正负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律。
3. 应用拓展(1)教师出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正负数的加减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2)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尝试解决实际问题。
(3)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分享,总结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4. 总结与反思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正负数的含义和加减法运算,能够理解正负数的表示方法,并能够运用正负数解决实际问题。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正负数》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正负数》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正负数》这一章节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数的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通过这一章节的学习,让学生能够理解正数和负数的概念,能够区分正数和负数,并能够进行正数和负数的运算。
在教材中,首先介绍了正数和负数的定义,让学生能够理解正数和负数的含义。
然后,通过具体的例题,让学生能够掌握正数和负数的运算方法。
最后,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让学生能够理解正数和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章节的时候,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数的概念,对数的大小有一定的理解。
但是,学生对正数和负数的理解可能还比较模糊,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子来进行讲解。
同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对正数和负数的运算有一定的困难,需要通过具体的例题来进行讲解和练习。
三. 说教学目标通过这一章节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掌握正数和负数的概念,能够区分正数和负数,并能够进行正数和负数的运算。
同时,希望学生能够理解正数和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 说教学重难点教学的重难点主要是正数和负数的理解和运算。
学生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子来理解正数和负数的含义,通过具体的练习来掌握正数和负数的运算方法。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会采用讲解法、示例法、练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通过讲解法,让学生理解正数和负数的概念;通过示例法,让学生掌握正数和负数的运算方法;通过练习法,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引入: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如温度计的读数,让学生初步接触正数和负数。
2.讲解:讲解正数和负数的定义,让学生能够理解正数和负数的含义。
3.示例:通过具体的例题,让学生掌握正数和负数的运算方法。
4.练习:让学生进行相关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应用: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让学生理解正数和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正数和负数的定义,正数和负数的运算方法,以及正数和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小学数学_认识正负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数学_认识正负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认识正负数》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青岛版)认识正负数。
【教学目标】1、结合现实生活,了解正、负数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方法,进一步理解正、负数的意义。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正、负数的意义【教学准备】抽拉式温度计模型两个、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谈话:同学们,课前我们对吐鲁番盆地做了初步的了解,老师这儿还有一组关于吐鲁番盆地的信息,想不想看一看?请看大屏幕,快速地读一读,你都了解到哪些数字信息?(根据学生的交流适当板书)那你知道零上13℃与零下3℃是什么意思吗?【设计意图】创设关于吐鲁番盆地的情境,引导学生搜集数字信息,提出数学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探究的方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二、自主探究,认识正、负数1、解决第一个红点问题,感受学习正、负数的必要性,初步了解正、负数的意义,学会读、写正、负数。
(1)借助温度计感知零上13℃与零下3℃的意义。
谈话:零上13℃与零下3℃是什么意思?能在温度计上表示出这两个温度吗?(根据学生的交流强调:零上13℃是从0℃往上数,零下3℃是从0℃往下数,一上一下是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2)用符号表示零上13℃与零下3℃。
①独立思考。
谈话:有了“零上”和“零下”我们知道它们是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如果把“零上”和“零下”去掉,用符号应该怎样表示零上13℃与零下3℃呢?先自己想一想、写一写,再和同位说说,准备班内交流。
预设1:零上13℃零下3℃预设2:→13℃←3℃预设3:↑13℃↓3℃预设4:+13℃-3℃②班内交流。
谈话:我们先来看这位同学的表示方法,(先展示直接用字表示的方法)你是怎么想的?(再展示用箭头表示的方法)你又是怎么想的?(根据交流适当评价:一个朝上、一个朝下,方向相反,可以表示相反的量;一个朝左,一个朝右,方向相反,可以表示相反的量;)我们再看这位同学的做法,(展示用“+”、“-”表示的方法,如果学生没有发现这种方法,教师要及时引导。
认识正负数
《认识正负数》教学设计海阳市凤城街道中心小学荣娟【教材与学情分析】(一)教材分析正负数的认识是在学生已经认识自然数、小数和分数的基础上编排的,是对数的认识的又一次扩展,是今后学习有理数及其运算的基础。
学生对正负数比较陌生,但是对用正、负数表示温度并不陌生,因为他们常常在天气预报等节目中见到。
基于学生具有这样的生活经验,教材从温度的表示方法入手,借助温度计来学习正、负数的知识,融陌生的知识于熟悉的生活之中,便于学生理解掌握。
(二)学情分析在学习“生活中的负数”之前,学生已经系统认识了整数和小数,并且对“分数”也有了初步的认识。
知道这些已学过的数的个数都是无限的。
学生由于生活经验,可能在某些地方已经知道了负数的存在。
基于这样的学习起点,本节课必须在学生认知冲突产生矛盾的前提下让学生体会“负数”产生的必要性。
并通过熟悉的生活情境让学生体会负数的意义。
同时在本节课上也应尽量通过数学思想的渗透,使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结构,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正、负数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结合生活情境了解负数的意义,学会用正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会正确读写负数;会正确比较正、负数的大小。
2.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感受符号的简洁及使用负数的优越性。
(二)过程与方法经历了一种数学化的再创造的过程:由繁到简、由文字叙述到符号表达,充分感悟正、负数产生的必要性。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切身感受正负数在生活中的应用,结合正负数史料引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在积极参与数学探索活动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正负数的意义,应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难点:比较正、负数的大小及对0的再认识。
【教学准备】多媒体、学生每人一张预习性作业纸、一张气温图、一份当堂巩固检测题【教学设计思路】1、设计意图(1)注重体现数学知识形成的逻辑性新知的形成往往是在旧知的迁移或是与旧知产生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形成的。
《认识正负数》说课稿
《负数》说课稿我说课的课题是《负数》,它是人教版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内容。
说课主要从教材分析、目标分析、教法和学法以及课程总结来展开。
首先是教材分析。
它是人教版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内容。
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自然数、小数、分数的基础上学习的,是对数的认识的一次拓展,在本单元将认识正负数在生活中的意义,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的现象。
认识负数,有助于学习有理数及其运算,并为之奠定基础。
再者是目标分析。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方面:会读写负数,了解正数负数是实际需要的,掌握会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会初步应用正负数来表示相反意义的量,学会比较数的大小。
2、情感与态度方面:通过实例来巩固,让学生感知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与生活。
注重培养学生基本的数学思想,建立起对立、统一的辩证思想。
3、过程与方法方面:使学生建立起运用负数解决问题的观念,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在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够用正负数表示相反的量,并会读写正负数,初步感知正负数的大小。
难点:正负数的意义,对正负数表示相反的量抽象地理解和感知正负数的大小,学会比较负数的大小。
然后是教法与学法。
教法主要运用情趣导入法、实践操作法和情景教学法。
在上课开始,首先对同学提问,从反义词切入,列举出一些反义词,如:伸长与缩短、上车与下车,然后让学生充当记录员,我口述“伸长8厘米”“缩短8厘米”“上车7人”“下车7人”,由此导入本节课的内容。
掌握正负数是用来表示相反意义是本节课的重点,可通过温度、水平面等实例并且辅助于课件,使学生更加形象真切的理解正负数的意义。
讲解完以后,给学生找出几个练习题,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自己实际的体验正负数,在练习中慢慢体会,正负数的意义,加深理解。
在教学中,要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学生要通过练习来体会本节课的内容,并且注重的学生的合作交流。
最后是反思总结,提高认识。
这个环节主要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总结本节课的知识,并且交流学习心得与体会,并且小组通过讨论,探讨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需要到负数。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7.2《正负数》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7.2《正负数》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正负数》这一节内容是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七章的第二节。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加减乘除等基本的数学运算,对数学有了初步的认识。
而正负数的引入,标志着数学运算从此步入了两个数轴的对称阶段,是学生数学思维的一次重要转折。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正负数的定义,正负数的加减法运算,以及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这些内容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数学知识,也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对于新知识有一定的接受能力。
然而,正负数的概念相对抽象,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举例来理解和掌握正负数的概念和运算。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正负数的定义,掌握正负数的加减法运算,能够运用正负数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学生能够体验正负数的产生和应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认识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负数的定义,正负数的加减法运算。
2.教学难点:正负数的加减法运算的规律和应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实践操作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举例来理解和掌握正负数的概念和运算。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生动形象地展示正负数的概念和运算,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正负数的产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讲解正负数的定义,通过实际操作和举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正负数的概念。
3.练习:让学生进行正负数的加减法运算,巩固所学知识。
4.应用: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学会运用正负数,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
5.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强调正负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律。
正负数认识教材分析
《正负数认识》教材分析平谷三小王翠平一、内容本质在一至四年级的数学教材里,“数与代数”领域主要教学整数的知识,这些整数都是自然数(0和正整数)。
负数是一个与正数的意义相反的数学概念,它的形成源于对生活中完全相反的事物数量的刻画。
负数的引入是数的概念的进一步扩充。
二、《标准》要求根据小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标准》只是在第二学段对负数提出简单要求:“再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量。
”三、纵向联系认识10 认识100 分数的多位数正数和以内的数以内的数初步认识的认识负数百分数认识11-20 万以内数小数的小数分数的意义各数的认识初步认识和性质四、本单元及本课时分析在一至四年级的数学教材里,“数与代数”领域主要教学整数的知识,这些整数都是自然数(0和正整数)。
本单元教学负数,是过去小学数学里没有的内容。
在小学数学里教学负数的知识(只涉及负整数的初步认识)出于两点考虑:第一,负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还是比较多的,学生经常有机会在生活中看到负数。
让他们学习一些负数的知识,有助于他们理解生活中遇到的负数的具体含义,从而拓宽数学视野。
第二,适量知道一些负数的知识,扩展对整数的认识范围,能更好地理解自然数的意义。
单元编排四道例题,具体内容的安排如下表:例1用负数表示低于零度的温度例2揭示正负数概念例3用负数表示低于海平面的海拔高度例4用正数和负数表示相反方向运动的路程(在数轴上表示并认识负数)本单元共4课时,正负数认识是第一课时。
全单元的教学内容分两部分编排。
第一部分是例1和例3,联系低于零度的温度和低于海平面的高度教学负数的知识,包括负数的具体含义,表示负数的符号以及负数的读写方法等内容。
学生在这两道例题中,初步接触负数,初步体会负数的含义,了解有关负数的一些基础知识。
第二部分是例4,教学负数的一些实际应用,用正数与负数区分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含义的数量,及正负数在数轴上的分布。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二课《正负数》说课课件附板书含反思及课堂练习和答案
二、说学情
四年级的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比较短,视察能力有限, 表达能力有限。这各阶段的学生可能还不会科学地表述出来。让学生明 白学习是为了应用,体会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为日常生活的数 字计算提供简便的方法。
三、说教学目标
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意义,学会用正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 反意义的量;会正确地读、写负数,能比较正负数的大小。 2.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经历数学化、符号化的过程,体会负数产生的必要 性。 3.在用正负数描述生活中具有相反量的过程中,体会正负数的作用,感受数学与 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2.谈话导入。 (1)“存款5000元”和“取款5000元”都能 用5000元表示吗?为什么? (2)怎样表示“存款5000元”和 “取款5000元”这类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呢?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 学习正负数。(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结合温度,回顾对正负数的认识。
(1)如何表示零上10℃? (2)0℃表示没有温度吗?生活中,除温度外,还有其他事物会用到像“+ 10”“-10”这样的数据吗?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结合相关实例,理解正负数的意义。 (1)用正负数表示收支情况。(课件出示教材86页爱心超市3个月的经营情况 ) 图中的16900元、-127元和15200元分别表示什么? (2)用正负数表示比赛得分情况。(课件出示教材86页知识比赛评分规则图)
九、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把教学内容在知识点不变的基础上,准确地把握本课的教学 目标,精心预设教学的各个环节,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思考空间,创设了多个贴 近学生认知规律且合适学生学习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了解负数 产生的背景,理解正负数及零的意义,掌握正负数的读写方法,能用正负数描述 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如温度、海拔高度等。
小学数学四年级《正负数》教案的详尽解析
很高兴在这里为大家分享一篇关于小学数学四年级《正负数》教案的详尽解析的文章。
《正负数》是小学生数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知识点,涉及到了数轴、有向数、数的相反数等概念,是培养小学生思维的一个重要环节。
下面我们将从课程目标、内容设计、教学策略以及评价分析四个方面为大家详细解析。
1.课程目标正负数的学习,应该达成以下目标:(1)学生理解数的相反数的概念、数的大小比较规则;(2)通过物品例子以及数线图示出正数、负数的大小关系及区别;(3)学生能够在数学运算中灵活使用正负数(加、减、乘、除);(4)学生能够应用正负数解决实际问题;(5)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内容设计为了达成上述课程目标,教师需要对《正负数》的教学内容进行详细设计。
以下是具体教学内容的分解:(1)概念理解:首先需要对正负数的概念进行介绍,例如:正数、负数、零以及数轴等相关概念。
(2)运用实例:通过使用实例,例如使用钱的概念进行数的大小比较,来加深学生对正数、负数的理解。
(3)使用数轴进行说明:利用数轴为学生进行正数、负数位置的标示,以及比较两个数的大小,让学生更加直观的了解正负数之间的数量大小关系。
(4)练习编排:将学习过程中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让学生练习运用正负数完成各种数值操作题,从中让学生发现并解决可能存在的问题。
(5)实际应用:将正负数融入实际应用场景中,例如描述温度变化、高低海拔、盈亏之类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掌握如何运用正负数解决实际生活中出现的问题。
3.教学策略为了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正负数,教师需要灵活运用各种各样的教学策略。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教学策略:(1)学生主体推导:鼓励学生以自己的思维方式进行推导,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多媒体辅助:引入多媒体教学方式,利用图像、动画、语音等多种形式进行呈现,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3)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策略:通过将学习内容与实际问题相连接,让学生通过解决问题来巩固知识点,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学习兴趣。
小观中心完小青岛版四下认识正负数课件
02
组合题
将多个知识点融合在一起,考查学生的综合 运用能力。
04
03
01
综合练习题
A
总结词
全面提高学生的正负数综合运用能力和问题解 决能力
跨学科题
结合其他学科的知识,如数学、物理等, 让学生综合运用不同领域的知识来解决问 题。
B
C
开放性问题
没有标准答案,引导学生发挥创新思维和想 象力,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字表示
正数在数轴上通常用带正号的数 字表示,例如+5、+10等。
符号表示
正数也可以用正号“+”表示, 例如+3、+0.5等。
负数的表示方法
数字表示
负数在数轴上通常用带负号的数字表 示,例如-5、-10等。
符号表示
负数也可以用负号“-”表示,例如-3 、-0.5等。
正负数在数轴上的表示
正数在数轴上通常位 于0的右侧,表示为 +5、+10等。
正负数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总结词:实际应用
详细描述:正负数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温度的表示、高度的测量 、收入的增加与减少等。
正负数在数学中的重要性
总结词
数学中的重要性
详细描述
正负数在数学中具有重要意义,它是代数运算的基础,也是解决许多数学问题的关键。
02 正负数的表示方法
正数的表示方法
正负数的减法运算
总结词
正负数减法运算规则
详细描述
正数减去正数相当于正数加负数;正数减去负数相当于减 去负数的绝对值;负数减去正数相当于加上正数的绝对值 ;负数减去负数相当于加上负数的绝对值。
举例
+8 - (+3) = +5,+2 - (-4) = +6,-10 - (+5) = -15,-3 - (-2) = -1。
《认识正负数》(教案)青岛版五年级下册数学
教案:《认识正负数》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正负数的概念,掌握正负数的表示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正负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正负数的概念2. 正负数的表示方法3. 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负数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
2. 教学难点: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现象,如温度计、海拔高度等,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其中的正负数。
2. 探究新知1. 正负数的概念通过实例引入正负数的概念,让学生理解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2. 正负数的表示方法讲解正负数的表示方法,如“ ”表示正数,“-”表示负数。
3. 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实例讲解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温度计、海拔高度等。
3. 巩固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正负数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
5.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与正负数相关的作业,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引入正负数的概念,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正负数的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六、板书设计1. 正负数的概念: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2. 正负数的表示方法:用“ ”表示正数,用“-”表示负数。
3. 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温度计、海拔高度等。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这个细节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正负数的概念,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详细补充和说明如下:一、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实例1. 温度计:温度是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最常见的应用之一。
温度计上的温度分为正数和负数,正数表示高温,负数表示低温。
认识正负数说课
认识正负数(说课)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认识正负数》第一课时,它是五年级下册第2到3页的内容。
一、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认识自然数、小数和分数的基础上编排的,是对数的认识的又一次扩展,是今后学校有理数及其运算的基础。
二、学生分析学生对正、负数比较陌生,但是对用正、负数表示温度并不陌生,因为它们常常在天气预报等节目中看到。
教材中借助温度计来学习正、负数的知识,便于学生理解掌握,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学习新知。
三、根据以上分析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1.结合现实情境,了解正、负数的意义;会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能借助温度计比较正、负数的大小。
2.在用正、负数描述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量的过程中,体会正、负数的作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难点:正确理解正、负数的意义,会用正、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两个量。
四、主要的教学方法由于正负数的意义比较抽象,所以在教学时充分利用信息窗提供的背景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并运用实物(存折,温度计等)和列举一些现实事例,帮助学生理解。
五、教学环节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由老师提出问题:你去哪些地方旅游过?你知道中国最热的地方是哪里吗?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然后课件出示情景图,让学生发现信息,引导学习提出与课本有关的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合作探索§小组合作学习第一个红点问题(1)有哪位同学知道零下13℃和-3℃表示什么意思吗?(这个问题学生比较熟悉,能很快解决)(2)13℃和-3℃可以怎样用数学符号表示呢?小组内进行交流,可能会出现不同的表示方法,学生展示完毕后,教师总结出:用一组相反的符号“+”和“-”表示零上和零下。
设计意图:通过合作交流获得新知,并体验由具体到抽象的符号化、数学化过程。
§小组合作学习第二个红点问题,进一步认识正负数。
《认识正负数》PPT课件
H
18
如果进了3个球记作 +3,那么失2球应记 作(-2 )。
H
19
如果小华家月收入2500元 记作+2500元,那么他家这个 月水、电、煤气支出200元应记 作(- 200 )元。
H
20
我知道
珠
+8844.43米
穆
朗
玛
峰
海平面
-155米
吐H鲁番盆地
21
生活应用
H
22
请你在表格内用正负数记录小明家的收支情况
H
30
结论:
0比所有的正数小 0比所有的负数大 所有的正数比所有的负数大
负数后面的数越大,这个负 数就越小
H
31
我记住
比0大的数叫做正数。 比0小的数叫做负数。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读出水银柱所表示的温度。
读作: -10℃
H
10
负数
比0℃低的温度用带“-”号的数表示, 如: -15℃;
正数
比0℃高的温度用带“+”号的数表示, 如:+1℃(“+”号可以省略不写)。
H
11
+14℃
0℃
0℃
-14℃
H
12
像5,7.6,20,100,……都是正数;可以在正 数前面添上“+”号,如+5,+7.6,+20,+100;
像-2,-3.4,-5,-20,……都是负数。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H
13
如果以0为界线,在0上方的数, 一个比一个大,叫正数,正数 前边可以加上“+”,“+”号叫 正号,如“+3”读作正3。 在实际生活中一般不加“+”号。
H
14
在0下方的数,叫负数,它们都 比0小,而且离0越远,数越小。 这些数前面都有“-”号,叫做负 号。如:“-3”读作负3。
认识正负数课件
教学对象
小学高年级学生
这个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和抽象思维能力。
学习过0和正数概念的学生
学生需要了解0和正数的概念和运算规则,才能更好地理解负数的概念和运算 规则。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掌握正负数的概念和表 示方法,了解正负数的意义和
实际应用。
过程与方法
通过情境创设、合作学习等方法 ,使学生经历正负数概念的建构 过程,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创 新能力。
精神。
结合生活实际
将正负数的概念与学生的实际 生活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发现 身边的正负数现象,培养学生
的应用能力。
鼓励创新
鼓励学生发挥创新精神,探索 正负数的不同应用和计算方法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
学习方法建议
注重实践
学生应该积极参与课堂实践活 动,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结 合起来,提高对正负数的理解
培养思维能力
01
02
03
培养抽象思维能力
通过学习正负数的概念, 能够从抽象的角度理解正 负数的意义,从而培养抽 象思维能力。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学习正负数的加减法运算 ,能够锻炼逻辑思维能力 ,提高思考问题的条理性 和严密性。
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通过学习正负数的混合运 算,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思 考问题,从而培养创新思 维能力。
在经济学中,收入为正数,支 出为负数。
03
正负数的表示方法
文字表示法
文字表示法就是用 文字来表述正负数 的概念。
负数:小于零的实 数,用“-”号表示 ,如-3、-5.6、-0.2 。
正数:大于零的实 数,用“+”号表示 ,如+5、+2.5、 +0.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识负数》教材详解
一.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初步认识负数,知道正
数和负数的读写方法。
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负数都小于0。
2. 使学生初步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激发学习数学
的兴趣。
二. 教学导入
方法一:由上课时班长喊“起立”,老师还礼学生说“坐下”,引出一个词语“相反”。
老师介绍在我们周围有很多的自然和社会现象中都存在着相反的情况,请看屏幕:(课件播放图片。
)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西方落下;公交车的站点有人上车和下车;繁华的街市上有买也有卖;激烈的赛场上有输也有赢……你能举出一些这样的现象吗?由此可以提示学生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方法二:做游戏。
1. 对接反义词,老师说“前”,学生回答“后”。
2. 教师做动作,学生对相反的动作。
老师提示:在生活中,也有许多类似的意思相反的情况存在,今天这节课,我们将研究如何用数学的方法表达这些内容。
方法三:同学之间做游戏,一个学生说一句话,让同桌说出相反的话来。
由此引出主题,老师出示图片(四个城市的最低温度资料,并用温度计显示),让学生试着表示出来。
三. 教材编写意图及教学建议
1.为什么要在系统学习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之前教学负数的认识? 认识负数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拓宽学生对数的认识,激发进一步学习数学的愿望。
在系统学习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之前教学负数的认识,主要有两点考虑:第一,让学生联系认识整数的已有经验,着重在整数范围内初步认识负数,把注意力集中于体会量的相反意义,有利于降低学习难度,有利于建立较为合理的有关数的认知结构。
第二,希望学生随着对小数和分数的进一步认识,逐步丰富对负数的感知,从而为第三学段理解有理数的意义以及进行有理数的运算打好基础。
2.要注意体会教材安排的认识负数的层次。
这部分内容一共安排了四道例题,第一课时教学例1和例2,第二课时教学例3和例4。
那么,例1、例2与例3、例4在教学内容和要求上的主
要区别是什么呢?例1、例2以及与之配合的练习题,学习素材只涉及气温与海拔高度。
作为相反意义的量,零上温度与零下温度,海平面以上的海拔高度与海平面以下的海拔高度都非常直观形象,因而用相应的正数和负数表示每一组相反意义的量就显得很自然,也便于学生理解。
例3、例4所涉及的盈亏金额、不同方向的路程等相反意义的量,相对来说,稍微抽象一些,理解的难度也相应大一些。
而且,教学例4后的“试一试”中,教材还进一步要求学生根据数轴上的点填出相应的正、负数,从而在更为抽象的层面上引导学生加深对负数的认识。
此外,与例3、例4相配合练习题中,涉及的素材也更加宽泛,有升降机上升和下降的米数,有评委评分时的加分与扣分,有存折上的存入与取出,有水库水位的上升与下降,有汽车上乘客的上车与下车等。
这样的安排有利于学生在建立初步认识的基础上,逐步丰富对负数含义的认识,并不断加深体会。
3.如何帮助学生认识正、负数与0的关系?
0是区分正、负数的标准,正确把握正、负数与0的关系,不仅关乎学生对正、负数含义的直观认识,而且决定学生能否建立有关数的合理的认知结构,并形成相应的数感。
教学例1、例2后,先要引导学生对例题所涉及的正、负数进行分类,通过分类形成对正、负数的初步认识。
但分类时最好不涉及0,以免造成学生认识上的混乱。
学生分类后,提出:0的正数,还是负数?让学生借助直观和交流,认识到:0作为正、负数的分界,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教学例3、例4后,要通过在数轴上填数,使学生进一步体会0的独特性,并明确: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事实上,所有相反意义的量,如果抛开具体内容,都可以归结为一个点在一条指定了方向的直线上移动时所形成的线段的度量。
4.要重视发挥两种不同特点的练习的作用。
为帮助学生巩固和加深对负数的认识,教材在练习一中安排了内容丰富、形式活泼的练习。
从教学功能来看,这些练习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类型。
第一种,是要求学生联系现实情境理解正、负数所表示的意义。
如第2题,让学生根据提供的正、负数判断里海水面和马里亚纳海沟最深处的海拔高度,是高于海平面,还是低于海平面。
第二种,是要求学生用正、负数表示现实情境中的数量。
如第9题,让学生用正数或负数表示一个水库的水位变化情况。
这两种类型的练习,前者属于理解知识,后者属于应用知识,它们的作用相辅相成。
教学中应注意恰当把
握。
5.不要涉及负数的大小比较及相关的计算。
概括地说,本单元的教学要求主要有两条:第一,使学生联系熟悉的生活情境初步认识负数的含义;第二,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因此,教学时,应注意不要涉及负数的大小比较及相关的计算,更不能提相关的教学要求。
但是,可以结合具体的例子使学生对负数的大小以及有理数运算的意义有所体会。
例如,教学例4后的“试一试”,可以先分步出示数轴:第一步,画出带箭头的直线后,标出表示0的点;第二步,向右等距地标出1、2等点;第三步,向左等距地标出-1、-2等点。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填出图中方框里的数,并讨论:-2接近2,还是接近0?4在3的左边,还是右边?-4在-3的左边,还是右边?-4接近-3,还是接近-1?等等。
再如,练习一的第10题,除了让学生根据表中的正数和负数回答教材提出的两个问题之外,还可以让学生说说:中间哪几站上车的人多,哪几站下车的人多?中间第1站上车比下车的多几人?中间第二站下车的比上车的多几人?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