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幼小衔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幼小衔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幼小衔接工作是教育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指幼儿园和小学之间的过渡阶段。
在这个过渡期间,孩子需要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老师需要关注孩子们的成长和发展,帮助他们顺利过渡到小学生活。
在幼小衔接工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采取一些对策来解决。
本文将就这些问题和对策进行分析和讨论。
一、存在的问题1. 教育理念不统一在幼儿园和小学之间,由于教育理念的不同,可能会导致幼小衔接工作中出现问题。
幼儿园注重发展幼儿的多方面能力,注重游戏和探究,而小学更加注重知识的学习和考试。
这种不统一的教育理念,可能会让孩子们在过渡期间感到困惑和焦虑,影响他们的学习和发展。
2. 学习环境的变化幼儿园和小学的学习环境是有很大不同的,幼儿园中注重游戏和自由活动,而小学中更加注重课堂学习和考试。
这种学习环境的变化,可能会让孩子们感到不适应,影响他们的学习和适应能力。
3. 缺乏个性化关注在幼小衔接阶段,每个孩子的成长和发展都有所不同,需要个性化的关注和帮助。
由于教师人数有限、工作量大等原因,很难真正做到个性化关注,可能会导致一些孩子的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
二、对策建议1. 加强教育理念的统一幼儿园和小学之间应该加强教育理念的交流和沟通,形成统一的教育理念。
要注重幼儿的发展,不仅仅是注重学习成绩,要注重幼儿的兴趣和特长,不仅仅是注重知识的灌输。
只有形成统一的教育理念,才能更好地促进幼小衔接工作的顺利进行。
2. 建立过渡期的适应课程针对幼儿园和小学之间学习环境的变化,可以建立过渡期的适应课程,让孩子们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可以在过渡期间增加一些有趣的教育活动,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适应新的学习环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 加强个性化关注针对孩子们个性化的成长和发展需求,可以加强个性化关注。
可以建立学生档案,详细记录每个孩子的学习情况、兴趣爱好、特长特点等,及时发现问题,给予及时有效的帮助。
当前幼小衔接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
当前幼小衔接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随着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中国的幼教和小学教育也在不断进步和完善。
尽管幼教和小学教育各自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在幼小衔接方面依然存在一些问题。
幼小衔接不良会给孩子的学习和成长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因此如何解决幼小衔接问题成为当前教育界亟待解决的重要任务。
本文将探讨当前存在的幼小衔接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当前存在的幼小衔接问题1. 课程内容不连贯幼儿园和小学的课程内容存在明显的断档和不连贯现象。
幼儿园侧重于游戏和启蒙教育,而小学则注重知识的传授和学习技能的培养。
这种课程内容的转变容易让孩子感到困惑和不适应,影响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2. 学习方法不同幼儿园和小学的学习方法存在较大的差异。
在幼儿园,老师注重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课堂上更多的是通过游戏和互动的方式进行教学;而在小学,学习更加注重书本知识和笔头功夫,老师传授知识的方式也更加正规和系统。
这种学习方法的差异容易造成幼儿无法适应小学的学习方式,导致学习困难。
3. 心理适应问题幼小衔接期,孩子面临着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转变,对于这种改变,有些孩子可能会出现心理适应的问题。
他们可能会感到不适应新的学校环境、老师和同学,从而影响孩子的学校生活和学习情绪。
4. 家长角色转变从幼儿园到小学,家长的角色也随之转变。
在幼儿园时,家长更多的是陪伴和照顾孩子,而到了小学,家长需要更多的参与到孩子的学习和教育中。
有些家长难以适应这种角色转变,导致幼小衔接出现问题。
1. 建立幼小衔接联席会议为解决幼小衔接问题,需要建立幼小衔接联席会议,由幼儿园和小学的教师和管理者共同参与,共同商讨幼小衔接问题,制定相应的对策和方案。
会议期间,可以就课程内容、学习方法、心理适应等方面进行深入研讨和交流,以便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2. 优化课程内容幼儿园和小学可以通过优化课程内容,建立有效的衔接机制,使孩子在幼儿园时就能够逐步适应小学的学习环境和学习内容。
幼小衔接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幼小衔接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幼小衔接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1. 问题的深入探讨幼小衔接问题是当前教育领域备受关注的一个重要议题。
幼小衔接,指的是孩子从幼儿园或托儿所顺利过渡到小学阶段的过程。
然而,现实中存在着许多问题,使得幼小衔接并不如人们期望的那样顺畅。
在深入探讨这一问题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来审视和解决这个问题。
1.1 缺乏顺畅的课程过渡很多幼儿园和小学教育计划之间缺乏有效的衔接。
幼儿园教育可能侧重于启蒙教育和游戏式学习,而小学教育则更加注重学术知识的传授和学习方法的培养。
这种差异导致孩子在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时面临着较大的挑战。
1.2 学习和生活习惯的转变孩子在幼儿园时通常过着比较自由、游戏化的生活,而到了小学阶段,学习和生活都要面临着较大的转变。
这种转变可能导致孩子在学校适应性上出现问题。
1.3 学校和家庭教育的配合不足幼小衔接问题也部分源自学校和家庭教育的配合不足。
家长和老师对于孩子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不一致,导致孩子在学校和家庭之间无法很好地切换。
2. 解决对策的提出针对上述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来解决幼小衔接存在的问题。
2.1 增进学校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幼儿园和小学之间应建立起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制定幼小衔接的相关方针和措施。
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需要教师之间相互配合,为孩子的学习和成长提供更好的环境。
2.2 家校合作,共同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学校应该积极地与家庭进行沟通和交流,引导家长正确教育孩子,帮助孩子适应幼小衔接时期的变化,比如通过在家庭中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帮助孩子更好地适应小学教育的生活和学习方式。
2.3 制定课程过渡规划幼儿园和小学应该在教育计划的制定上进行衔接,将启蒙教育和学术教育相结合,让孩子在过渡时期更加顺利。
3. 个人观点和总结回顾幼小衔接问题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解决起来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教育部门、学校、家庭和社会都应该为了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共同努力解决这一问题。
幼小衔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幼小衔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幼小衔接是指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之间的教育衔接。
幼儿园是儿童开始接受教育的地方,而小学是儿童正式开始接受义务教育的地方。
幼小衔接的质量不仅关系到幼儿园和小学的教学质量,也关系到儿童接下来的学习和发展。
然而,幼小衔接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采取对策来解决。
一、幼小衔接的存在问题1.1 学科衔接不连贯幼儿园的教育主要围绕游戏、活动、体验等,小学的教育则主要是知识传授和考试评估。
因此,在学科教学上往往存在断层,使得儿童在上小学时难以适应。
1.2 课程内容重复有些幼儿园为了追求教学效果,会在课程内容上与小学教学进行重叠。
这样既浪费了儿童的时间,又没有让儿童得到更好的教育体验。
1.3 评估方式不同幼儿园的教育主要依靠老师对儿童的实际观察和观察记录,小学则主要以考试为主要评估方式。
这样的不同评估方式既不利于儿童的适应性,也容易使得儿童失去学习信心。
1.4 学习方法不适应幼儿园的学习方式主要是游戏、互动等,而小学更强调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等方面,儿童不适应这种转变将导致学习困难。
二、对策2.1 安排衔接课程为了解决学科衔接不连贯的问题,学校可以针对幼小衔接问题设置幼小衔接课程,来加强幼儿和小学的学科衔接,使得幼小衔接的过程更加连贯。
2.2 做好师资队伍建设专业的幼小衔接教师有助于解决课程内容重复的问题,而专业的学科老师可以在知识传授的同时,通过小游戏、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吸收知识。
2.3 改变评估方式针对评估方式不同的问题,学校可以采取多种评估方式,通过考试、实践、个人表现等方式来考核学生,使得学生更能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2.4 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和学习方法学校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小学体系,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平衡学习和生活时间,同时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等机会,提高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学习能力。
小结:幼小衔接问题的解决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安排衔接课程、改进课程内容、改变评估方式、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和学习方法等方面。
幼小衔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幼小衔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幼小衔接工作是指学龄前阶段儿童和小学阶段学生之间的过渡和衔接工作,其目的是让儿童顺利适应小学生活,促进其综合素质的发展。
当前幼小衔接工作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家庭教育方式的不适应、幼儿园和小学之间信息沟通不畅等,导致幼小衔接工作效果不尽如人意。
本文将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对策,以期为幼小衔接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参考。
一、家庭教育方式的不适应是影响幼小衔接工作的关键问题之一。
家庭教育方式对儿童的认知、情感和行为产生着深远的影响,而不少家庭的教育方式与小学入学要求存在差异,导致孩子在入学后面临着适应问题。
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引导家长了解小学教育的特点与要求,配合学校教育,培养孩子健康的学习习惯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对策一:加强家庭教育指导。
学校可以邀请专业教育工作者开展家庭教育指导讲座,为家长提供小学教育相关知识,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方法。
可以通过家长会、家访等形式开展家校互动交流,积极倾听家长的意见和建议,提供针对性的帮助。
二、幼儿园和小学之间的信息沟通不畅也是影响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问题之一。
幼儿园和小学是儿童成长过程中重要的教育机构,但由于各自的工作职责和教学模式存在差异,导致二者之间信息沟通不畅,不能很好地了解幼儿的学习、生活和情感状态,从而无法有效地开展幼小衔接工作。
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加强幼小衔接工作的机制建设,促进幼儿园和小学之间的紧密合作与沟通。
对策二:加强幼小衔接工作的机制建设。
建立幼小衔接工作专门小组,由幼儿园和小学的教师、管理人员和家长代表组成,定期召开会议,就幼儿的学习、生活和情感发展情况进行交流与研究,制定具体的衔接方案和措施。
建立幼小衔接工作档案,记录幼儿在幼儿园时期的学习和成长情况,为小学教师提供参考,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幼儿,制定个性化的教育方案。
三、文化教育资源的匮乏也是制约幼小衔接工作的一个重要问题。
幼儿园和小学在文化教育资源的建设和利用上存在着不均衡,导致幼儿在学龄前阶段接触到的文化教育资源较为匮乏,难以适应小学的学习环境和学科要求。
幼小衔接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与解决策略
幼小衔接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与解决策略幼小衔接是指幼儿园阶段和小学阶段之间的教育衔接过渡工作。
幼小衔接的质量关系到孩子未来学习和发展的全面情况。
目前幼小衔接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例如幼小衔接过渡不平稳、教育内容衔接不紧密、学习方式切换困难等。
我们需要认真分析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期为幼小衔接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导。
一、幼小衔接中的突出问题1. 幼小衔接过渡不平稳在幼小衔接的过程中,由于教育体制、学习环境、学习内容的差异,孩子们容易出现过渡不平稳的情况。
在小学刚开始的阶段,幼儿可能会感到陌生、不适应,甚至出现情绪问题。
这对孩子的学习和发展都会产生不利影响。
2. 教育内容衔接不紧密幼儿园和小学的教育内容和方式有较大的差异,幼儿园更注重游戏、体验、情感为主,而小学更加强调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培养。
幼儿在进入小学后容易出现对新内容的不适应和学习能力的下降。
3. 学习方式切换困难幼儿园的教学方式以游戏为主,小学的教学方式以课堂教学为主。
这种方式的转变对幼儿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他们需要逐渐克服在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环境上的困难。
1. 建立幼小衔接机制教育部门应建立幼小衔接的工作机制,明确工作目标、任务和责任。
各幼儿园和小学要建立联系渠道,共同制定幼小衔接的工作方案,并通过多种形式,如家长会、教师座谈等,加强沟通交流,保障教育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2. 开展过渡适应教育小学在新生入学前,可以通过开展过渡适应教育,为幼儿提供适应小学生活的培训。
包括学校教师深入幼儿园开展教学活动,在游戏中引导幼儿适应小学教学环境,为幼儿顺利过渡做好辅导工作。
3. 加强家校合作学校和家长要加强沟通,共同关注幼儿的学习和生活情况,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家长可以在家里给予孩子适当的指导和鼓励,帮助他们调整心态,逐渐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4. 加强课程衔接幼儿园和小学可以在教育内容和教学方式上加强衔接,例如通过开发具有明显延续性的教学内容、设计小学化的教学环境等。
幼小衔接工作管理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幼小衔接工作管理的主要问题与对策幼小衔接工作管理的主要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教育内容与方法的差异:幼儿园与小学在教育内容和方法上存在明显的差异。
幼儿园注重通过游戏和体验式教学来培养幼儿的综合能力,而小学则更强调知识的传授和学科的分化。
这种差异导致幼儿在升入小学后难以适应新的学习方式和内容。
2.教师之间的协作不足:幼儿园教师和小学教师之间往往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作,导致幼儿的学习过渡存在断裂。
两者对于孩子的认知和发展可能存在不同的理解和认识,这也影响了幼小衔接的顺利进行。
3.家长参与度不高:家长在幼小衔接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他们往往对孩子的学习进程缺乏了解,也难以和学校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
这使得学校和家长之间的联系不畅,影响了幼儿在学校和家庭之间的过渡。
4.评价体系不完善:幼儿园和小学之间的评价标准和方法也存在差异,这使得幼儿在升入小学后可能面临评价体系的转变问题。
针对以上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加强教师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幼儿园和小学应定期组织教师之间的交流活动,分享教学经验和方法,增强彼此之间的理解和协作。
这样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适应从幼儿园到小学的学习过渡。
2.增强家长参与度:学校应积极开展家长教育活动,提高家长对幼小衔接重要性的认识,同时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使家长能够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
3.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学校应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注重幼儿全面发展,将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以更全面地了解幼儿的发展状况,为幼小衔接提供有力支持。
4.开展有针对性的幼小衔接活动:学校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开展有针对性的幼小衔接活动,如组织参观小学、开展模拟课堂等,帮助幼儿更好地了解小学的学习环境和生活方式。
总之,幼小衔接工作管理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包括教师、家长、学校以及相关政策制定者等。
只有形成合力,才能确保幼儿能够顺利地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实现教育的连贯性和整体性。
幼小衔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幼小衔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幼小衔接工作是指幼儿园和小学之间的过渡阶段,是孩子们从幼儿园步入小学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阶段,孩子们需要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而幼小衔接工作就是为了帮助孩子们顺利过渡到小学并适应新的学习生活。
在实际工作中,幼小衔接工作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着孩子们的顺利过渡和适应。
本文将探讨幼小衔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1. 学习内容的不连贯性在幼儿园阶段,孩子们主要是通过玩耍和活动来学习,学习内容较为简单和直观。
而在小学阶段,学习内容将更加丰富和复杂,需要孩子们较多的认知和逻辑能力。
由于幼儿园和小学的学习内容不连贯,孩子们在过渡阶段难以适应新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
2. 学习环境的变化幼儿园和小学的学习环境存在较大的差异,幼儿园注重游戏和自由,学习环境较为宽松和温馨;而小学注重纪律和学习,学习环境较为严肃和正式。
孩子们在过渡阶段需要适应新的学习环境,这对于一些孩子来说是一种挑战。
3. 家长的过度期望一些家长会在幼小衔接阶段给予孩子过高的期望,认为孩子应该在入学后即刻适应新的环境和学习内容,这种期望给孩子带来了较大的心理压力。
二、对策探讨1. 加强学校之间的沟通合作幼儿园和小学应该加强合作,建立流畅的信息传递和学习内容的连贯性。
通过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可以有效地帮助孩子们顺利过渡到小学。
2. 设计科学的过渡活动幼小衔接阶段应该设计一些科学的过渡活动,帮助孩子们逐步适应新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
这些过渡活动可以是一些简单的游戏,也可以是一些小型的实践活动,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逐步适应新生活。
家长应该更多地关注孩子的心理和情感变化,在孩子面临幼小衔接时要给予更多的理解和鼓励,尽量减少家长对孩子的过度期望。
学校也应该通过课程设置和家校联络等方式,加强家校合作,共同帮助孩子顺利过渡到小学。
4. 增设过渡课程学校可以增设一些过渡课程,帮助孩子们适应新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
当前幼小衔接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
当前幼小衔接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幼小衔接问题逐渐成为教育界和家长们关注的热点话题。
幼小衔接的良好与否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学业和心理健康发展,因此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解决。
本文将重点分析当前幼小衔接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当前幼小衔接存在的问题1. 学习内容不匹配幼儿园和小学之间的学习内容存在不匹配的问题,幼儿园注重的是启蒙教育,帮助孩子建立兴趣,培养基本的学习能力,而小学注重的是扎实的学习基础和学科知识的掌握。
幼小衔接之间的学习内容缺乏过渡和衔接,容易导致孩子在小学阶段学习的困难。
2. 学习方式转变困难幼儿园采用的多是游戏教学和体验式教学,而小学开始注重理性思维和逻辑性,这两种学习方式的转变对于幼儿来说是一个挑战。
孩子们可能无法适应这种转变,导致学习压力增加,学习兴趣减弱。
3. 家庭教育缺乏支持家庭教育在幼小衔接问题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很多家长缺乏对于幼小衔接的认识,往往只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忽视了孩子在幼儿园和小学阶段的过渡和发展。
这种情况导致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缺少了家庭的支持和指导。
二、解决对策1. 落实统一教育标准需要建立起统一的教育标准和教学指导纲要,在幼儿园和小学之间建立衔接课程,让孩子在过渡阶段接触到未来需要学习的知识和技能。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幼儿园和小学之间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的顺畅过渡。
2. 加强教师培训幼儿园和小学教师的培训需要更加系统和细化,老师们需要具备对幼小衔接的认识和专业知识,能够帮助孩子顺利完成幼小衔接。
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教师在幼小衔接期间能够给予孩子足够的支持和引导。
3. 增强学校互动需要建立幼儿园和小学之间的有效互动机制,可以举行家长会、教师交流会等各种形式,让幼儿园的老师和小学的老师能够相互了解孩子的学习成长情况,及时沟通孩子的问题和困难。
4. 家校合作家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家庭教育对于幼小衔接尤为重要。
幼儿园幼小衔接工作中的问题与解决办法
幼儿园幼小衔接工作中的问题与解决办法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幼小衔接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
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对于孩子们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
下面,我就来谈谈幼儿园幼小衔接工作中的问题与解决办法。
一、问题1.幼儿园与小学教育理念不同幼儿园注重培养孩子的兴趣、习惯和情感,而小学更注重知识的传授。
这种教育理念上的差异,导致幼小衔接过程中出现一定程度的矛盾。
2.幼儿园与小学课程设置脱节幼儿园课程注重游戏化、生活化,而小学课程则以学科知识为主。
这种课程设置的差异,使孩子们在进入小学时,很难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3.幼儿园与小学师资力量不匹配幼儿园教师擅长保育和教育,而小学教师擅长学科教学。
这种师资力量的不匹配,使得幼小衔接工作难以有效开展。
4.家长观念落后部分家长认为,幼儿园就是让孩子玩,小学才是真正学习。
这种观念导致家长对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视程度不高。
二、解决办法1.加强幼儿园与小学教育理念的沟通幼儿园和小学应加强沟通,共同探讨适合孩子们的教育理念。
幼儿园可以借鉴小学的教育理念,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同时保留自身的优势,关注孩子兴趣、习惯和情感的培养。
2.调整幼儿园课程设置幼儿园可以适当增加学科知识的内容,使课程设置更接近小学。
同时,小学也可以借鉴幼儿园的课程设置,注重游戏化、生活化,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3.培训幼儿园教师幼儿园可以组织教师参加小学教育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学科教学能力。
同时,小学教师也可以到幼儿园进行交流,了解幼儿园的教育特点。
4.更新家长观念幼儿园和小学可以通过家长会、讲座等形式,向家长宣传幼小衔接的重要性,更新家长的教育观念。
同时,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幼小衔接工作,共同为孩子们的成长创造良好环境。
5.建立幼小衔接机制幼儿园和小学可以建立长期的幼小衔接机制,定期开展交流活动,共同研究解决幼小衔接工作中的问题。
还可以建立幼小衔接档案,记录孩子们的成长过程,为他们的升学提供参考。
幼小衔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幼小衔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幼小衔接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一、幼儿教育质量不高。
由于幼儿教育和其他学科教育的思想、活动方式的差异,使得传统的小学教育难以满足幼儿的特殊发展需要,影响了幼小衔接的顺利进行。
二、家庭教育缺乏。
家庭是幼儿成长发展的重要环境,但是由于家庭环境复杂,家庭教育缺乏,导致幼儿学习能力不足,无法适应小学新的学习环境,影响了幼小衔接的效果。
三、家长担心的问题。
家长总是担心孩子在幼小衔接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如孩子的智力、情感等,这都会影响孩子的学习质量,而且不利于幼小衔接的顺利进行。
解决上述问题的对策主要有:
一、加强幼儿教育质量。
要建立一套完整的、以儿童需求为核心的课程体系,促进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的顺利衔接,保证孩子在学习中升华自我。
二、强化家庭教育。
要增强家长的家庭教育意识,促进家长正确的教育方式,以便孩子在家庭的熏陶下,有良好的个人品质和学习习惯,从而获得良好的学习成绩。
三、引导家长理性看待。
要引导家长正确的看待幼儿的学习,不要过分担心孩子的智力、情感等问题,正确的
引导孩子,让孩子在适宜的环境中学习,进而改善幼小衔接的顺利进行。
幼小衔接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幼小衔接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幼小衔接,作为儿童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承载着连接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的关键使命。
然而,在现实中,幼小衔接却面临着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若得不到妥善解决,将对儿童的后续学习和发展产生深远的负面影响。
深入剖析幼小衔接存在的问题,并探寻有效的解决对策,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幼小衔接存在的问题(一)教育理念的偏差幼儿园阶段,教育更多地注重儿童的全面发展、兴趣培养和个性塑造,强调游戏化教学和活动体验。
而小学则以知识传授和学科学习为主要任务,教学方式相对较为严谨和规范。
部分幼儿园和家长在幼小衔接过程中,未能正确理解小学教育的特点和要求,过于强调知识的提前灌输,忽视了儿童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导致儿童在进入小学后难以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
(二)教学内容的不衔接幼儿园和小学的教学内容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
幼儿园的课程内容相对简单、直观,以生活常识、艺术、体育等领域为主,而小学的课程则涵盖了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品德与社会等多个学科,知识的难度和深度逐渐增加。
这种教学内容的不衔接,使得儿童在知识储备和学习能力上存在差距,在小学一年级往往会出现学习困难、成绩不理想的情况。
(三)学习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小学的学习环境相对幼儿园更加严肃和规范,课堂纪律要求严格,学习任务也更加繁重。
小学的生活方式也与幼儿园有很大不同,如作息时间更加规律、自主管理要求更高等。
对于一些年幼的儿童来说,难以迅速适应这种学习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容易产生焦虑、抵触情绪,影响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四)教师和家长的交流不畅教师和家长是幼小衔接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两个主体,但在实际中,教师和家长之间的交流往往不够顺畅。
幼儿园教师对小学教育的了解不够深入,不能很好地指导家长进行幼小衔接工作;而家长对幼儿园教育的特点和要求也缺乏清晰的认识,无法与教师形成有效的合作。
这种交流不畅导致双方在教育观念、教育方法上存在差异,难以形成合力,影响幼小衔接的质量。
幼小衔接存在哪些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幼小衔接存在哪些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孩子从幼儿园升入小学,是成长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在这个过渡阶段,往往会出现一些问题,需要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共同关注并加以解决。
一、幼小衔接常见问题1、学习习惯和方法的差异幼儿园的学习以游戏和活动为主,注重培养孩子的兴趣和综合素质。
而小学则有较为严格的课堂纪律和学习任务,需要孩子具备一定的专注力和学习方法。
很多孩子在刚进入小学时,难以适应这种转变,导致学习效率低下。
2、生活自理能力不足在幼儿园,老师会给予孩子较多的生活照顾。
但到了小学,孩子需要自己管理书包、整理文具、系鞋带等。
如果孩子之前缺乏这方面的锻炼,可能会在学校遇到诸多不便。
3、心理压力和焦虑面对新的环境、老师和同学,以及学习任务的加重,孩子容易产生心理压力和焦虑情绪。
他们可能会担心自己能否适应小学的生活,能否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喜欢。
4、社交能力欠缺在幼儿园,孩子们的交往相对较为随意和自由。
而小学的社交环境更加复杂,需要孩子具备更好的沟通能力、合作能力和解决冲突的能力。
一些孩子可能会因为不善于与人交往而感到孤独和失落。
5、课程内容的衔接不畅幼儿园和小学的课程内容存在一定的差异。
例如,幼儿园可能更注重艺术、体育等方面的培养,而小学则侧重于语文、数学等学科知识。
如果衔接不当,孩子可能会在学习上感到吃力。
二、解决方案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家长和老师可以在孩子上小学前,逐渐引导他们养成按时完成任务、认真听讲、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例如,每天安排一定时间让孩子阅读、做简单的数学练习,培养他们的专注力和思维能力。
同时,教给孩子一些有效的学习方法,如如何预习、复习、做笔记等。
2、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日常生活中,家长要有意识地让孩子自己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穿衣、刷牙、整理玩具等。
还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孩子练习系扣子、系鞋带等技能。
进入小学前,让孩子学会自己整理书包、管理时间,为适应小学的生活做好准备。
3、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家长和老师要多与孩子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和感受,及时给予鼓励和支持。
幼小衔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幼小衔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幼小衔接是指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之间的衔接工作,是教育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幼小衔接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未来的学习和成长,因此各地对幼小衔接工作都给予了高度重视。
在实际工作中,幼小衔接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制约了幼小衔接工作的质量。
本文将针对幼小衔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解决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1. 教学内容不同步。
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学前教育强调通过游戏和体验式的教学方法培养幼儿的综合能力,而小学教育则更加注重知识的传授和学科的分化。
由于教学内容不同步,导致很多幼儿在升入小学后难以适应新的学习方式和内容。
2. 教师之间协作不足。
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之间的教师往往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作,导致幼儿的学习过渡存在断裂。
学前教师和小学教师之间往往对于孩子的认知和发展存在着不同的理解和认识,这也影响了幼小衔接的顺利进行。
3. 家长参与度不高。
家长在幼小衔接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很多家长对于孩子的学习进程缺乏了解,也很难和学校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
这使得学校和家长之间的联系不畅,影响了幼儿在学校和家庭之间的过渡。
4. 教育评价体系不完善。
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之间的评价标准和方法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学前教育更注重幼儿的全面发展,小学教育更加注重成绩和考试。
这导致幼小衔接时,学校往往无法全面了解幼儿的实际学习情况,更难进行个性化的教育。
二、对策建议1. 建立幼小衔接协调机制。
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应建立定期协调会议,讨论教学内容的同步、教学方法的衔接以及幼儿学习情况的沟通,以确保幼小衔接的连贯性和顺畅度。
2. 加强教师培训和交流。
学前教师和小学教师应加强交流,互相了解彼此的教学理念,从而能够更好地进行幼小衔接工作。
学校可以组织教师培训,提高教师对幼小衔接的认识和能力。
3. 加强家校沟通。
学校需要主动与家长进行沟通,及时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学习和成长情况,同时向家长介绍学校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以促进学校和家庭之间的合作。
幼小衔接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有效策略
幼小衔接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有效策略幼小衔接是指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转变。
在这个过程中,幼儿需要适应学习环境的变化,同时教育者也需要采取一些策略帮助他们顺利过渡。
以下是幼小衔接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有效策略。
问题1:学习环境的转变幼儿园和小学的学习环境有很大的不同,小学的课程更加正规,教学方式也更加严谨。
幼儿在面对这种变化时可能会感到困惑和不适应。
策略1:提前了解小学教学内容幼儿园可以与小学老师合作,了解小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幼儿园可以根据这些信息进行相应的调整,逐渐引导幼儿接触小学的学习方式和内容,使他们在开始小学时更加得心应手。
策略2:提供过渡环境在幼儿园中设置一个类似小学的学习环境,让幼儿在熟悉的环境中逐渐接触小学的学习方式。
可以设置一个小学模拟课堂,让幼儿在这个环境中进行一定的学习活动,有助于他们适应小学的学习环境。
问题2:学习内容的难度增加小学的学习内容相比于幼儿园更加复杂,难度也更高,这对幼儿的学习能力提出了挑战。
策略1:个别辅导教育者可以提供个别辅导来帮助那些在学习方面有困难的幼儿。
通过与幼儿进行一对一的学习指导,提供针对性的帮助,使他们能够逐渐适应小学的学习内容。
策略2:分阶段推进小学的学习内容是有一定的阶段性的,不同年级的学习内容有所不同。
教育者可以根据幼儿的学习能力,将学习内容分为不同的阶段,逐渐推进学习难度,使幼儿能够逐步适应。
问题3:自理能力的提升小学对幼儿的自理能力要求更高,例如自己换鞋、整理书包等,这对幼儿的独立性提出了要求。
策略1:家园合作幼儿园和家长可以加强合作,共同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
幼儿园可以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中的自理情况,并提供相应的培训和指导,使幼儿能够在小学中更好地独立自理。
策略2:培养幼儿的责任感通过游戏和活动,让幼儿体验到自理能力的重要性,并培养他们的责任感。
在幼儿园中可以设置一些小组活动,让幼儿负责组织和完成一些任务,锻炼他们的自理能力。
幼小衔接是一个重要而敏感的过程。
幼小衔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幼小衔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幼小衔接是指孩子从幼儿园阶段过渡到小学阶段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需要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
然而,幼小衔接存在一些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我们需要思考的。
问题一:学习内容不连贯
幼儿园和小学的学习内容存在一定的差异,幼儿园注重的是孩子的生活经验和社交能力的培养,而小学则注重的是基础学科的学习。
这种差异会导致孩子在幼小衔接时出现学习内容不连贯的问题。
对策一:建立衔接机制
学校可以建立幼小衔接机制,通过教师之间的沟通和协作,让幼儿园和小学的教学内容有所衔接,让孩子在过渡时更加顺畅。
问题二:学习方式不同
幼儿园和小学的学习方式也存在差异,幼儿园注重的是游戏和体验式的学习,而小学则注重的是书本式的学习。
这种差异会导致孩子在幼小衔接时出现学习方式不同的问题。
对策二:逐步过渡
学校可以逐步过渡,让孩子在幼儿园阶段逐渐适应小学的学习方式,比如在幼儿园阶段就开始逐渐引导孩子进行书本式的学习,让孩子在小学阶段更加顺畅。
问题三:社交能力不足
幼儿园和小学的社交环境也存在差异,幼儿园注重的是孩子的社交能力的培养,而小学则注重的是学科知识的学习。
这种差异会导致孩子在幼小衔接时出现社交能力不足的问题。
对策三:加强社交能力培养
学校可以加强幼儿园和小学的社交能力培养,让孩子在幼儿园阶段就开始接触小学的社交环境,让孩子在小学阶段更加顺畅。
总之,幼小衔接是一个重要的过程,需要学校和家长共同努力,让孩子在这个过程中更加顺畅。
通过建立衔接机制、逐步过渡和加强社交能力培养等对策,可以有效地解决幼小衔接存在的问题。
幼小衔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幼小衔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引言幼小衔接工作是指将幼儿园和小学的教育环节衔接起来,以促进幼儿顺利过渡到小学阶段。
然而,在幼小衔接工作中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对于幼儿的健康成长和学习起到了一定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幼小衔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改进幼小衔接工作的效果。
问题一:教育理念不一致幼儿园和小学的教育理念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使得幼小衔接工作面临一定的挑战。
幼儿园注重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和社交能力,而小学更加注重学科知识的学习和考试成绩。
这种差异会导致幼儿在升入小学后出现适应困难的情况。
对策:幼小衔接工作的关键在于协调幼儿园和小学的教育理念。
幼儿园和小学应加强沟通和协作,共同制定适合幼儿发展的教育目标和教学方法。
同时,幼儿园和小学的教师需要进行专业培训,了解对方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以更好地引导幼儿顺利过渡到小学阶段。
问题二:学习内容断层幼儿园和小学的学习内容存在断层,导致幼儿在升入小学后面临学习困难。
幼儿园注重培养幼儿的综合素质和兴趣爱好,而小学则更加注重学科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培养。
在这个转变过程中,幼儿容易出现学习内容的断层,导致学习的不连贯性。
对策:幼小衔接工作应重点关注学习内容的衔接。
幼儿园和小学可以制定衔接规划,明确幼儿园阶段的学习目标和小学阶段的学习内容,以便顺利过渡。
同时,幼儿园和小学的教师应加强合作,共同设计和实施教学活动,使幼儿能够逐步适应小学的学习内容。
问题三:评价方式不合理幼儿园和小学的评价方式存在差异,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幼儿的学习和发展。
幼儿园注重幼儿的兴趣和创造力,采用观察和记录的方式进行评价;而小学注重成绩和考试,采用测试和考试的方式进行评价。
这种评价方式的差异容易给幼儿带来压力,影响其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对策:幼小衔接工作应关注评价方式的合理性。
幼儿园和小学可以共同制定评价标准,将幼儿园阶段的评价方式与小学阶段的评价方式进行衔接。
评价应注重幼儿的综合能力和个性发展,避免过度强调考试成绩的重要性。
浅谈农村幼儿园在幼小衔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浅谈农村幼儿园在幼小衔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幼小衔接工作在我国教育领域越来越受到重视。
然而,在农村幼儿园,幼小衔接工作仍然面临着诸多问题。
本文将围绕农村幼儿园在幼小衔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进行探讨。
一、农村幼儿园在幼小衔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1.教育观念落后在农村幼儿园,部分家长和教师的教育观念仍然停留在传统的“应试教育”阶段,重视知识的灌输,忽视幼儿身心发展。
这导致幼儿在进入小学后,很难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2.教育资源匮乏农村幼儿园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教师队伍不稳定,教育设施简陋。
这使得幼儿园在开展幼小衔接工作时,难以满足幼儿的发展需求。
3.幼小衔接课程设置不合理部分农村幼儿园在课程设置上,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
有的幼儿园甚至将小学课程提前教授给幼儿,导致幼儿在小学阶段失去学习兴趣。
4.家庭教育缺失二、农村幼儿园在幼小衔接工作中的策略1.更新教育观念农村幼儿园应积极更新教育观念,树立科学的幼小衔接理念。
家长和教师要认识到,幼小衔接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能力的培养和兴趣的激发。
2.优化教育资源3.完善课程设置农村幼儿园应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合理设置课程。
既要注重知识的传授,又要关注幼儿的能力培养和兴趣激发。
同时,加强与小学的沟通,确保课程内容的衔接。
4.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农村幼儿园要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通过开展家长学校、亲子活动等形式,促进家长与幼儿园的互动,共同关注幼儿的成长。
5.建立健全幼小衔接机制农村幼儿园在幼小衔接工作中面临着诸多挑战。
只有通过更新教育观念、优化教育资源、完善课程设置、加强家庭教育指导以及建立健全幼小衔接机制等措施,才能有效推动农村幼儿园的幼小衔接工作,为幼儿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浅谈农村幼儿园在幼小衔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在农村的广阔天地里,幼儿园是孩子们认识世界的第一步。
但在这个关键时期,幼小衔接工作的开展却并不顺畅。
幼儿园幼小衔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幼儿园幼小衔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幼儿教育,特别是在幼小衔接阶段。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幼儿园幼小衔接工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将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促进幼小衔接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问题1.教育观念的差异幼儿园和小学是两个不同的教育阶段,教育观念和方法存在较大差异。
幼儿园注重培养幼儿的兴趣、习惯和基本能力,而小学则更注重知识的传授和学业成绩。
这种差异可能导致幼儿在进入小学后难以适应新的教育环境。
2.教学内容和进度的不同幼儿园和小学的教学内容和进度也有很大差别。
幼儿园的教学内容较为简单、轻松,而小学的教学内容则相对复杂、深入。
小学的学习进度较快,幼儿可能难以跟上学习的步伐。
3.学习方式的转变幼儿园以游戏为主要学习方式,而小学则以课堂讲授和课后作业为主。
幼儿在进入小学后,需要适应这种学习方式的转变。
否则,他们可能会感到学习压力大、难以适应。
4.师生关系的转变在幼儿园,师生关系相对较为宽松、亲切。
而在小学,师生关系则更为正式、严谨。
幼儿在进入小学后,需要适应这种师生关系的转变。
5.家长期待值的提高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家长对幼儿的期待值不断提高。
他们希望幼儿在进入小学后能取得优异的成绩,从而为将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这种期待给幼儿带来了较大的压力。
二、对策1.加强沟通与协作幼儿园和小学应加强沟通与协作,共同制定幼小衔接工作计划。
双方教师应相互了解对方的教育观念、教学内容和进度,以确保幼儿能够顺利过渡到小学阶段。
2.调整教学内容与进度幼儿园应在教学中适当引入小学阶段的知识内容,让幼儿逐步适应小学的学习环境。
同时,小学也应适当调整教学进度,关注幼儿的学习兴趣和能力,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小学生活。
3.转变学习方式幼儿园应逐步培养幼儿自主学习的能力,让他们在游戏中学会思考、解决问题。
同时,小学也应注重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让他们在课堂上积极参与、主动探究。
5.调整家长期待值幼儿园和小学应共同努力,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合理调整期待值。
2024年幼小衔接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策略
2024年幼小衔接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策略幼小衔接是指幼儿园和小学之间的过渡阶段,这一阶段对于孩子们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幼小衔接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解决策略。
本文将从教育理念差异、教学方法不同、生活节奏变化等方面探讨幼小衔接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加强家园合作、提前做好准备、优化教学方法等解决策略。
一、教育理念差异幼儿园和小学的教育理念存在一定的差异。
幼儿园注重游戏化教学,强调在玩中学,学中玩,注重培养孩子们的创造力、想象力和社交能力。
而小学则更加注重知识传授和学科学习,强调学生的学术表现和成绩。
这种教育理念的差异可能导致孩子们在幼小衔接阶段出现适应困难。
解决策略为缓解教育理念差异带来的问题,需要加强幼儿园和小学之间的沟通与合作。
幼儿园和小学可以共同组织家长会、教育讲座等活动,让家长了解两个阶段教育的特点和要求,帮助孩子们更好地适应变化。
同时,幼儿园和小学教师可以进行教学交流,共同研究如何更好地引导孩子们从游戏化学习向学科学习过渡。
二、教学方法不同幼儿园和小学的教学方法也存在明显的差异。
幼儿园通常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如通过玩具、游戏等方式引导孩子们学习。
而小学则更加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
这种教学方法的不同可能导致孩子们在幼小衔接阶段出现学习上的不适应。
解决策略为应对教学方法不同带来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策略:首先,幼儿园可以在大班阶段适当增加一些小学教学方法的元素,如组织一些简单的小组讨论、作业等,让孩子们逐渐适应小学的教学方式。
其次,小学低年级阶段可以采用更加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如使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实物展示等,降低学习难度,帮助孩子们更好地适应小学学习。
三、生活节奏变化幼小衔接阶段,孩子们的生活节奏也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幼儿园的生活节奏相对较慢,孩子们有更多的自由活动时间和休息时间。
而进入小学后,生活节奏加快,课程安排紧凑,对孩子们的自律能力和时间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小衔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作者:————————————————————————————————日期:幼小衔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因此,在《幼小衔接》文本文件下达后,我园就为什么做,做什么及怎样做?三方面进行了一些思考,在家园、社区三位一体互动研讨实践中进行了一些探索,现与大家一起进行分享!一.为什么做?9月初通过家长问卷、小学教师座谈两种方式了解问题的症结及各角色的不同观点,从而寻找突破口。
我们发现存在的问题主要是:1.传统观念中的角色定位:幼儿园——知识的传递者,幼小衔接工作中在大班应关注孩子知识能力的建构。
如:拼音、识字教学。
家长——教师的配合者,幼小衔接工作中主要跟着老师走,老师说什么就做什么。
小学——幼儿园工作的协助者,孩子五、六月份来园参观小学时配合幼儿园做好接待、告知等活动。
2.不同角色持有各自的立场:小学教师的期待:(1)倾听、专注习惯第一(2)时间观念、任务意识、规则意识第二(3)生活学习等行为习惯重要第三家长的焦虑:(1)担心孩子入学后自理能力和学习习惯方面不适应;(2)担心孩子自控能力差、注意力不集中,做事动作慢;(3)担心小学课业负担重,希望提前教孩子识字、拼音、算术(4)担心孩子因不适应造成心理畏惧、因信心不足而厌学这些各自为政的问题的背后隐藏着一个严峻的现实:学校与家庭、幼儿园三者之间还未曾建立起一种真正的良好伙伴关系。
显然,搞好幼小衔接,是幼儿园、小学和家庭面临的共同课题。
二.做什么?对问题揭示分析后,我园从“整合、自主、快乐”的新理念出发,借助“基地活动开发与运用项目的研究”,与实验小学胡校长共同签定了共建基地的协议书,明确由小学教师联络员与我园高级教师共同构建“幼小衔接和乐共同体”。
首先,创新组织体制:形成一个体现“以幼儿园为核心,以家长为基础,以基地(实验小学)为平台,以促进幼儿发展需要为目标”特点的非行政性的组织架构。
其次,明确衔接定位:内容上包括:社会适应、良好习惯、学习能力、任务意识四方面目标确立时:依据《幼小衔接指导意见》,参照我园课程方案中对大班幼儿的培养目标,细化成我园幼小衔接工作的四个主要培养目标。
(1)培养儿童自我服务的能力,有一定的责任感,使其学会关心别人,友爱别人,能与人分享、协商和合作。
(2)激发儿童的求知欲,培养儿童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探索精神和口语表达能力,发展儿童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力。
(3)增强儿童适应环境的能力,能理解并听从指令,乐于与人交往并学会与同伴合作,能用语言及非语言的方式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4)建立幼儿规则意识,任务意识,能自我控制,遵守规则,做事有坚持性。
最后,思考实施对策:注重衔接中的家、园、基地“研”“行”同步。
三.怎样做?于是,围绕着幼小衔接的一个个活动应运而生,做法不断也丰富。
做法一:衔接过程小步化:本着小步推进、稳扎稳打的研究思路,改变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上的“突变”现象,依据《纲要指南》及《幼小衔接指导意见》,将幼儿的培养目标及教育内容细化到每学期每个月中,以“快乐、自主、整合”理念带动幼儿园基础性课程的深入。
做法二:实施过程活动化:设计系列主题活动,渗透活动价值。
活动一:小红帽礼仪服务队活动培养目标:哥哥妹妹手牵手——感受成长,增强责任文明有礼我先行——礼貌招呼,互动交往帮助弱小我能行——服务意识、增强责任安全秩序我更行——张扬自信、专注认真每天早上,在我们人乐幼儿园的大门口总是能看到几个带着小红帽的大班孩子,他们有的在向来园的小朋友热情的打招呼,有的帮助弟弟妹妹洗手时卷袖子,有的监督小朋友到保健老师处检查,有的维持检查时的排队秩序,还有的帮助把胆小的小朋友送到班级。
他们就是我们人幼的“小红帽礼仪服务队”,通过这样一个礼仪活动,使得大班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得到了增强,同时活动也使孩子们有了任务意识与责任感,为入小学做好积极的准备。
活动二:小记者活动:培养目标:写新闻——增强幼儿的任务意识,提高书写、绘画等多种表征能力案例:“写新闻”活动大一班教师根据每月制定的计划,策划了小记者的活动,活动以写新闻为切入口,关注“孩子的任务完成情况”及“家长在过程中的指导过程”两方面内容。
于是,在11月5日孩子离园时向孩子布置了看新闻、记新闻的任务,同时,借助家长QQ群,也向家长进行了宣传。
11月6日一早,孩子就陆陆续续地将自己记录的新闻带来了,在本次任务布置后,共收到了16份孩子的记录。
孩子的记录折射出家长的观念教师的分析看新闻后用画画的方式记录的能重视并关注孩子任务完成情况的督促,但是在方式方法上有所不同。
1.家长多局限于单一表征方式的运用。
2.也发现了教育理念先进的家长,他们的做法是:准时地提醒孩子观看新闻——让孩子运用自己的看新闻后通过自己的表述,由成人协助进行记录方式进行记录——询问孩子记录的内容所表达的意思——继续让孩子观看新闻,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及记录的内容家长文字式的记录虽然按时完成了任务,但是家长包办代替完成的,家长缺乏对孩子教育方法的正确处理。
应付性的行为我园教师从本次活动中,一方面也观察到了本班的孩子在接到指令后完成任务的能力,另一方面,也折射出了家长不同的教育观念,因此,现在大一班孩子当老师布置任务后,第二天有98.8%的小朋友都能按时完成。
活动三:混龄活动9月份——了解幼儿园环境、生活习惯养成(吃饭、穿衣)活动10月份——“乐乐小世界”专用活动室活动11月份——玩具大家一起玩活动在整个过程中,大班大部分的孩子都能主动和小班的弟弟妹妹结对、手拉手,而且能够在大带小的过程中,他们友好的交往,并对弟弟妹妹们的体贴照顾都得到了小班老师和阿姨的一致表扬。
而这样的混龄活动在人幼的各个班级中,一直以不同的内容进行着。
活动四:小主人家庭互动组活动:“小主人家庭互动组”活动是我园的特色活动,也得到了家长们的一直欢迎与支持。
特别是在本学期,当大班家长共同参与了对“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探讨后,大一班张月妈妈及时将自己的优势资源在家长会上向家长进行了宣传,于是,围绕着“实验小学基地”的特色小主人家庭互动组活动也随之开始了。
9月份——参观小学的教室,孩子对课程表产生了兴趣,生成了集体教学活动“我们的课程表”。
11月份——张月自己发起邀请同伴进课堂开展“模仿小学生”活动。
12月份——发挥家长优势资源,开展了我学小学生活动。
在一系列小主人互动组活动中,不仅让孩子模仿小学生的坐姿。
而且由不同的老师给小朋友进行十分钟一片段的活动。
孩子们通过这次活动知道了小学生上课的时候是怎么坐的、怎样举手、发言、懂得别人在回答问题时要认真倾听,而且与小学教师建立了情感。
做法三:互动交流达共识:策略一:“高级教师讲师团”帮助家长达成共识在幼小衔接家教指导中,我园成立了高级教师讲师团,由高级教师担任家教指导工作者,运用互动的形式,开展主题式的家庭论坛活动。
活动前,由三方共商活动方案,活动中,幼儿园高级教师引出话题,家长之间正反双方的辩论,小学教师适时的巧妙引导,形成了三方共同参与主持、辩论的互动交流达共识的氛围。
策略二:“家教qq群”吸引家长参与培养为了能够更好的和家长就“幼小衔接中,如何做好幼儿入学准备”这一话题的探讨,我园大一班教师率先利用网络平台,组建了班级QQ群,在群上发起了“入学适应能力的培养,需要我们做些什么?”的问题大讨论。
通过家长们在QQ群上针对自己孩子在认知能力和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的欠缺上,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与建议,如:为帮助幼儿养成守时观念,我园教师建议家长能按时7:50分将孩子送进园,并请家长引导孩子在档案中记录每天来园时间,每周做出统计,评选出“遵守时间小明星”。
……此外,我们还和家长一起对孩子的学习习惯、自我管理能力、任务意识和规则意识进行了培养。
这样的交流,不仅是“教师引家长、家长促发展”,更可喜的是“家长引家长,经验共分享”。
策略三:“基地互动”挖掘资源开展活动活动来源——幼儿的需求:10月初,由于建立了家教qq群,孩子们围绕着小学的话题也逐渐增多,如“小学的教室跟幼儿园有什么不同呢?小学生的课桌是怎么样的呢?”以往的做法——组织参观实验小学(包括操场、教室、采访小学生……)集中在一次活动中进行基地的联络——时间(小学生上体育课);地点(空一年级教室);接待人员(一年级教师);内容(参观教室环境,由小学一年级教师为孩子上一堂课)分析与反思:1.园方主动引领,提升基地(小学)活动的价值内涵。
2.园方争取(小学)的理解、认同、支持,形成共赢氛围。
3.小学基地教师了解了幼儿园的工作与幼儿活动,小学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互动交流丰富了,情感密切了。
策略四:《园报》宣传架起沟通桥梁我们还通过《园报》向家长宣传幼小衔接的理念、方法,请幼儿园教师、小学教师、家长一起参与投稿,版面有“小学教师对您说”、“幼小衔接大家谈”、“焦点话题”等,从理论到实践对家长进行必要的指导。
《园报》为家、园、校的进一步沟通搭建了平台,家长们反响强烈,积极踊跃参与投稿,对我们的工作给以了充分肯定。
(四)生活衔接日常化:从孩子的一日活动为切入点,关注孩子日常的共同生活行为,将我园的一日活动细化梳理成幼小衔接的操作细则,指导教师帮助孩子做好入学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