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按物体的数量分类》

合集下载

中班《按物体的数量分类》教案

中班《按物体的数量分类》教案

篇一:中班下数学按物体的数量分类活动名称:按物体的数量分类(数学)活动目标:1、学会目测数群的点数方法,能正确数出7以内的数量。

2、能将数量在7以内的物体按数量归类,并用数字或圆点表示物体的数量。

活动准备:物质准备:(1)1-7的数卡和点卡若干。

(2)数量为1—7的各种玩具的图卡若干、超市货架底版。

(3)“小小超市员”和“给动物搬新家”的分组操作材料。

环境创设:将活动室场地分为两块,其中一块创设超市情景,摆放超市货架底版;另一块创设动物园环境,摆放7座动物房屋底版。

活动过程:一、引入超市情境,学习目测数群的方法。

1、出示各种玩具图卡,引导幼儿学习目测数群的方法。

引导语:超市里有许多玩具,让我们看看有哪些玩具,每种玩具的数量有多少。

你是怎么数的?2、引导幼儿用目测数群的方法点数:先看图卡里集中在一起的玩具有多少个,再数完剩下的玩具,这样就能得到图卡中玩具的总数量。

二、集体操作:整理货架。

1、出示超市货架底版,与幼儿共同讨论整理货架的规则:将数量相同的玩具放在同一层。

2、请一名幼儿示范,教师与其他幼儿共同检查。

3、出示1-7的数卡,请幼儿分别将这些数卡摆放到相应的货架旁:货架上的玩具数量是几,就在该层货架旁摆上数字几的数卡。

三、分组操作。

1、第一组:小小超市员。

提供超市货架底版,每层货架上摆五张数量为7以内的各种食品的图卡,其中只有一张图卡上的食品数量与其他四张不同。

请幼儿当小小超市员,检查食品在货架上的摆放情况,找出每层货架上放错的食品图卡,并将其放在正确的货架上,使每层货架上的食品数量都相同,最后在每层货架旁摆放对应的数卡或点卡。

2、第二组:给动物搬新家。

提供7座房屋底版,以及数量为1-7的各种动物的图卡若干。

请幼儿给动物搬新家,数量相同的动物住在同一座房子里,最后再根据房屋里住的每种动物的数量,在该房屋的屋顶上贴上对应的数卡或点卡。

篇二:中班数学按照物体数量分类中班数学:按物体数量分类活动目标:1、能将7以内的物体按数量归类,并用数字表示物体的数量。

2024年中班《按物体的数量分类》教案及反思

2024年中班《按物体的数量分类》教案及反思

2024年中班《按物体的数量分类》教案及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中班数学教材第四章《有趣的分类》第三节《按物体的数量分类》。

详细内容包括:理解数量概念,学习通过观察物体数量进行分类,掌握用简单的数学语言描述分类结果。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理解数量的概念,认识到数量是区分物体的一种特征。

2.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物体数量进行分类的能力,提高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使学生能够用简单的数学语言描述分类结果,增强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数量概念,通过观察物体数量进行分类。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观察、分类和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展示课件、卡片、磁性教具、白板。

2. 学具:每组一套磁性教具、卡片、画纸、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课件,展示一幅动物园的场景,引导学生观察画面中的动物,并提问:“大家数一数,画面中有多少只动物?它们可以分成几类呢?”2. 例题讲解(15分钟)通过磁性教具展示,讲解如何按物体数量进行分类。

以3个苹果、4个香蕉、5个橘子为例,引导学生观察并分类。

3.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发放磁性教具和卡片,让学生按数量分类,并描述分类结果。

邀请各小组代表进行展示,分享他们的分类结果,并给予鼓励和表扬。

5. 板书设计(5分钟)数量分类:3个苹果、4个香蕉、5个橘子分类结果:3个一组、4个一组、5个一组六、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按数量分类,描述结果。

给学生发放画纸和彩笔,让他们画出一个公园的场景,要求画出至少3个滑梯、4个秋千和5个跷跷板,并按数量进行分类。

2. 答案:画纸上的公园场景中,有3个滑梯、4个秋千和5个跷跷板,分别用不同颜色的笔进行分类。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数量分类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但在描述分类结果时,部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仍有待提高。

2. 拓展延伸在下一节课中,可以尝试让学生自己设计分类题目,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和逻辑思维。

中班按物体的数量分类教案及反思

中班按物体的数量分类教案及反思

中班按物体的数量分类教案及反思以下是 6 条关于“中班按物体的数量分类教案及反思”的内容:1. 嘿,中班的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要来玩一个超有趣的游戏啦!就像把不同颜色的糖果分分类一样,我们要给各种物体按照它们的数量来分组哟!比如教室里的小椅子,我们数数有几把呀?然后把相同数量的放一起,这多有意思呀!小朋友们能分得清吗?反思:在这个过程中,要多引导孩子们去观察和思考,看到底有几个东西,为什么要这样分类,这样才能让他们真正理解呢!2. 哇哦,中班的宝贝们,今天咱们要当一回小小分类员啦!想象一下,一堆玩具就像一群调皮的小精灵,等着你们按数量把它们送回家呢!看那一堆积木,有几块呀?嘿嘿,把数量一样的放在一块儿哟!这感觉是不是很棒?反思:要给孩子们足够的时间去尝试和探索,不要急着告诉他们答案,让他们自己去发现其中的乐趣和奥秘呀!3. 嘿呀,中班的小可爱们,我们要开始一个奇妙的分类之旅啦!就好像去整理一个超级大的宝库一样,把里面的东西根据数量摆放整齐哦!瞧那些漂亮的画片,数清楚有几张,然后放好啦!大家能做好吗?反思:在活动中,有些孩子可能会有点小迷糊,这时候就要耐心地再讲解一遍,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呢!4. 哇塞,中班的小伙伴们,今天有个特别的任务等着你们哦!就像给小动物们分房子一样,按照它们的数量来分哟!看那些可爱的小皮球,有几个呀?快来分一分呀!这多有挑战性呀!反思:可以多准备一些不同的物品让孩子们分类,这样能更好地锻炼他们的能力哟!5. 哈哈,中班的小朋友,今天我们来一场分类大作战呀!把那些散落在各处的物体都集合起来,按照数量给它们找到自己的队伍呀!比如说那些小豆子,数数一共有多少颗?有趣不有趣?反思:在孩子们分类的过程中,要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让他们更有信心呀!6. 嘿,亲爱的中班孩子们,我们要开始一个神奇的分类冒险啦!这就好像在一个大迷宫里找出正确的路径一样,根据物体的数量来呀!看看那些小雪花片,有几个呢?一起行动起来吧!反思:发现孩子们的闪光点,让这个分类活动变得更有意义,让他们爱上学习和探索呀!。

2024年中班数学《按物体的数量分类》教案

2024年中班数学《按物体的数量分类》教案

2024年中班数学《按物体的数量分类》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中班数学教材第四章《分类与排序》,具体内容为第一节的《按物体的数量分类》。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按物体的数量进行分类的方法,培养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按物体的数量进行分类的方法,能运用到实际情境中。

2. 培养学生观察物体数量特征的能力,提高对数学问题的敏感性。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参与的学习态度,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并运用按物体数量分类的方法。

教学重点:观察物体数量特征,进行准确分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图片、卡片、磁性黑板学具:每组一套图片、卡片、磁性黑板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组图片,包含不同数量的动物、水果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这些图片有什么共同点呢?”2.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按物体数量分类的方法,通过磁性黑板展示例题,引导学生参与解答过程。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随堂练习,每组学生根据所给图片进行数量分类,教师巡回指导。

4. 小组讨论与分享(5分钟)六、板书设计1. 《按物体的数量分类》2. 内容:定义:按物体数量进行分类的方法举例:展示例题及解答过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观察下列图片,将它们按数量分类。

(2)找出生活中按数量分类的例子,并与同学分享。

2. 答案:(1)略(2)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了按物体数量分类的方法。

课后反思如下:1. 教学效果:大部分学生能理解并运用按数量分类的方法,但个别学生还需加强指导。

2. 教学方法:通过分组讨论、分享等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3. 拓展延伸: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分类现象,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

针对课后反思,教师可适当调整教学方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高教学效果。

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活动《按物体的数量分类》教学设计教案

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活动《按物体的数量分类》教学设计教案

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活动《按物体的数量分类》教学设计教案一、活动目标1. 让幼儿通过观察和操作,学习按物体的数量进行分类。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维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

4. 培养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

二、活动重难点1. 活动重点:让幼儿学会按物体的数量进行分类。

2. 活动难点:让幼儿能够独立思考并正确地进行分类。

三、活动准备1. 物质准备:各种颜色和形状的物体(如积木、塑料动物等),分类卡片,记录表格。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活动室,适当的光线和温度。

四、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展示各种颜色和形状的物体,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物体的名称。

2. 讲解:教师向幼儿讲解按物体的数量进行分类的方法,并展示如何正确地进行分类。

3. 操作: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发放一定数量的物体,让幼儿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分类。

4. 记录:教师提供记录表格,让幼儿将分类结果进行记录。

5. 展示:每组派代表展示自己的分类结果,并解释分类的依据。

6. 讨论:教师引导幼儿讨论不同分类方法的特点和优缺点,让幼儿学会比较和分析。

7. 总结:教师对本次活动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按物体的数量进行分类的重要性。

五、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园的学习内容,鼓励家长在家中与幼儿一起进行科学探索活动。

2. 环境创设:教师在活动室中创设相关主题的环境,让幼儿在自由活动时间进行探索和操作。

3. 区域活动:教师在科学区设置相关活动,让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方法1. 直观演示法:通过展示实物和教具,让幼儿直观地了解分类的方法。

2. 操作实践法:让幼儿亲自动手操作,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3. 引导发现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幼儿思考和发现分类的规律。

4. 小组合作法:鼓励幼儿分组合作,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七、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观察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动手操作能力和分类的正确性。

2024年中班活动精彩教案按物体的数量分类(通用

2024年中班活动精彩教案按物体的数量分类(通用

2024年中班活动精彩教案按物体的数量分类(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通用教材《幼儿数学探究》第四章第一节,主题为“按物体的数量分类”。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环境中物体的数量,培养幼儿对数量多少的感知和分类能力;通过实践操作,让幼儿学会根据物体数量进行分类,并能用简单的数学语言进行描述。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观察并感知物体数量的多少,培养其观察能力。

2. 培养幼儿根据物体数量进行分类的能力,提高其数学思维能力。

3. 引导幼儿用简单的数学语言描述分类结果,培养其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学会根据物体数量进行分类。

难点:引导幼儿用数学语言描述分类结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幻灯片、图片、卡片、磁性教具等。

2. 学具:每组一份数量不同的物体(如积木、水果、玩具等),记录卡片,画笔等。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幻灯片展示一幅公园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图片中的物体数量,并提出问题:“你们看到了哪些物体?它们有多少个?”让幼儿自由发表意见。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出示三组数量不同的物体,如:3个苹果、5个橘子、7个香蕉。

(2)教师演示如何将这些物体按照数量分类,并解释分类的原因。

(3)引导幼儿用数学语言描述分类结果,如:“3个苹果是最少的,7个香蕉是最多的。

”3. 随堂练习(10分钟)(1)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发放一份数量不同的物体。

(2)让幼儿按照数量进行分类,并用记录卡片记录分类结果。

(3)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在分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1)邀请部分幼儿分享自己的分类结果。

六、板书设计1. 按物体的数量分类2. 内容:(1)物体数量分类方法(2)数学语言描述分类结果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在家长的帮助下,收集家中的物品,按照数量进行分类,并用数学语言描述分类结果。

2. 答案示例:(1)3个玩具车、5个玩偶、7个球(2)3个玩具车是最少的,7个球是最多的。

中班《按物体的数量分类》教案

中班《按物体的数量分类》教案
六、板书设计
1.板书标题:《按物体的数量分类》
2.板书内容:
(1)数量多少的概念
(2)分类方法
(3)日常生活用品分类实例
七、作业设计
1.作业题目:
请幼儿回家后,观察家里的日常生活用品,按照数量进行分类,并记录在作业本上。
2.答案:
(1)数量为1的物品:如1个苹果、1个玩具等。
(2)数量为2的物品:如2双袜子、2本书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
1.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2.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
3.例题讲解的步骤和方式。
4.小组合作的组织与实施。
5.作业设计的内容与答案。
6.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
详细补充和说明:
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重点在于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等逻辑思维能力,难点在于让幼儿理解数量多少的概念并掌握按物体数量进行分类的方法。这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幼儿主动思考和发现规律。
(3)数量为3的物品:如3个杯子、3个碗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1.教师反思: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针对每个幼儿的特点,调整教学方法。
2.拓展延伸:
(1)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中的其他物体,尝试进行数量分类。
(2)开展家庭作业:请家长协助幼儿完成作业,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
(3)开展数学主题活动,提高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二、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
实践情景引入需紧贴幼儿的生活经验,选择幼儿熟悉的日常生活用品,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同时,情景设计应具有趣味性和互动性,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自然地进入学习状态。
三、例题讲解的步骤和方式
例题讲解应遵循由浅入深的原则,首先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数量,然后逐步过渡到分类方法的解释。讲解过程中,教师应使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动作,以便幼儿更容易理解和模仿。

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活动《按物体的数量分类》教学设计教案

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活动《按物体的数量分类》教学设计教案

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活动《按物体的数量分类》教学设计教案一、活动目标1. 让幼儿能够观察和比较物体数量的多少,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比较能力。

2. 培养幼儿能够根据物体的数量进行分类,发展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

3. 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提高幼儿的社交能力。

二、活动准备1. 教具准备:不同数量的相同物品(如小球、小动物模型等),分类标识(如数字标签)。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活动室,适当的光线和温度。

三、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不同数量的相同物品,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物品的名称,让幼儿注意到物品的数量不同。

2. 讲解:教师向幼儿讲解分类的方法,示范如何根据物体的数量进行分类,并引导幼儿尝试进行分类。

3. 实践:幼儿分组进行实践活动,根据物体的数量进行分类,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问题。

4. 总结:教师引导幼儿总结分类的结果,让幼儿认识到不同数量的物体可以进行分类。

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活动内容,鼓励家长在家中与幼儿进行类似的活动,巩固幼儿的学习成果。

2. 环境创设:在活动室中设置分类区,提供不同数量的物品,让幼儿自由进行分类活动。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幼儿对物体数量分类的掌握程度。

2. 家长反馈: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评价幼儿对活动内容的掌握程度。

3. 活动记录:记录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包括分类结果和合作精神等方面,对幼儿进行全面评价。

六、教学内容1. 认识数量:让幼儿能够识别数量的多少,理解数量的概念。

2. 分类方法:教授幼儿分类的方法,让幼儿能够根据物体的数量进行分类。

3. 合作实践:通过团队合作,让幼儿共同完成分类任务,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

七、教学方法1. 直观展示:教师通过实物展示,让幼儿直观地认识数量的多少。

2. 示范引导:教师示范分类方法,引导幼儿进行分类实践。

3. 小组合作: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幼儿共同完成分类任务。

中班科学教案:按物体的数量分类

中班科学教案:按物体的数量分类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能够理解物体数量的分类,学会按照物体的数量进行分类。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维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学会按照物体的数量进行分类。

难点:让幼儿能够独立完成物体数量的分类任务。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各种数量的物体(如:5个球、10个积木、3个花等),分类标签。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活动室。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各种数量的物体,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物体的数量。

2. 讲解与示范:教师讲解物体数量分类的方法,并示范如何将物体按照数量进行分类。

3. 动手操作:幼儿分组进行物体数量分类实践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五、作业布置:1. 家庭作业:请幼儿与家长一起,在家中找出各种数量的物体,进行家庭版的数量分类实践活动。

2. 课堂作业:教师发放数量分类练习题,让幼儿完成后进行讲解和评价。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物体数量分类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通过作业收集,评估幼儿在家庭中进行数量分类实践的情况。

3. 通过课堂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幼儿对物体数量分类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反思:1. 教师需要反思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性和互动性,确保幼儿充分理解物体数量分类的概念。

2. 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反馈和表现,调整教学方法和难度,以提高教学效果。

八、教学拓展:1. 教师可以引入更复杂的数量分类任务,如颜色和数量的组合分类。

2. 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数量分类的比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

九、教学资源:1. 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寻找更多的物体数量分类实践活动,丰富教学内容。

2. 教师可以与家长合作,收集更多的实物资源,用于幼儿的数量分类实践。

十、教学计划:1. 下一节课,教师将继续巩固幼儿对物体数量分类的理解,通过更多的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分类能力。

2024年中班数学教案按物体的数量分类

2024年中班数学教案按物体的数量分类

2024年中班数学教案按物体的数量分类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指导手册》第四章第三节,主要详细内容为按物体的数量进行分类。

通过学习,使幼儿能够理解数量多少的概念,培养其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掌握按物体数量进行分类的方法,能够正确区分不同数量的物体。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提高其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积极参与活动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数量多少的概念,能够灵活运用分类方法。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不同数量的动物玩具、水果、交通工具等物品。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准备一个箱子,里面装有各种数量不同的动物玩具,邀请幼儿来帮忙分类。

通过实践活动,引导幼儿观察、比较不同数量的动物玩具。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展示例题,如:将3个苹果、4个香蕉、5个橘子分别放入对应的篮子中。

讲解按物体数量分类的方法,引导幼儿理解数量多少的概念。

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发放练习题,让幼儿独立完成按数量分类的任务。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错误,巩固所学内容。

4. 小组讨论(5分钟)将幼儿分成小组,让他们相互讨论如何正确分类。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积极参与活动的品质。

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分类方法,给予肯定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1. 按物体的数量分类2. 内容:不同数量的动物玩具、水果、交通工具等物品。

分类方法:观察、比较、分析。

知识点:数量多少的概念。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找出家中不同数量的物品,进行分类。

拍照记录分类过程,并写下自己的分类方法。

2. 答案:分类结果正确,能够清晰表达自己的分类方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进度,提高教学质量。

2. 拓展延伸:邀请家长参与教学活动,让幼儿在家庭环境中巩固所学内容。

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活动《按物体的数量分类》教学设计教案

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活动《按物体的数量分类》教学设计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能够理解按物体数量分类的概念,学会将物体按照数量的不同进行分类。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能够独立完成物体分类任务。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学习按物体数量分类的概念。

2. 实践操作,将不同数量的物体进行分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掌握按物体数量分类的方法,能够独立完成分类任务。

2. 教学难点: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学会如何根据数量对物体进行分类。

四、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各类物体(如积木、玩具、水果等),分类标签,记录表格。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活动室,适当的光线和温度。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介绍今天的活动主题,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的物体,发现物体的不同特点。

2. 基本概念学习:教师向幼儿讲解按物体数量分类的概念,让幼儿理解分类的意义。

3. 实践操作:教师分发各类物体,引导幼儿观察物体数量的不同,并将相同数量的物体放在一起。

4. 小组合作: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共同完成一个物体分类任务,鼓励幼儿互相交流、合作。

5. 总结与反思: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本次活动,让幼儿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6. 作业布置:教师布置相应的家庭作业,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尝试运用所学知识。

7. 教学评价:教师通过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以及对作业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了解幼儿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策略:1. 直观演示:教师通过实物展示,让幼儿直观地了解物体数量的不同。

2. 循序渐进:教师从简单到复杂,逐步引导幼儿学习按物体数量分类的方法。

3. 互动教学:教师与幼儿积极互动,解答幼儿的疑问,鼓励幼儿发表自己的观点。

4. 小组合作: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小组合作,培养幼儿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七、教学方法:1. 观察法: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物体数量的不同,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2024年中班《按物体的数量分类》精彩教案及反思

2024年中班《按物体的数量分类》精彩教案及反思

2024年中班《按物体的数量分类》精彩教案及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中班教材《数学乐园》第三章第二节“按物体的数量分类”。

详细内容包括:理解数量概念,学会按物体的数量进行分类;掌握10以内的数数和计数方法;培养观察、比较、分析、综合等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按物体的数量进行分类的方法,提高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2.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综合等数学素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参与的学习态度,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数量概念,掌握按物体数量分类的方法。

教学重点:10以内的数数和计数方法,以及观察、比较、分析、综合等逻辑思维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图片、卡片、计数器等。

学具:学生每人一份图片、卡片、计数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些生活中的物品,如水果、玩具、文具等,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它们的数量,并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些物品可以按照什么来分类呢?”2. 新课导入(10分钟)详细讲解数量概念,引导学生学会按物体数量分类。

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掌握10以内的数数和计数方法。

3. 随堂练习(15分钟)a. 将图片按照数量进行分类;b. 用计数器数数,验证分类结果;4. 小结与巩固(5分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小结,强调数量分类的方法和10以内的数数、计数方法。

六、板书设计1. 按物体的数量分类2. 内容:a. 数量概念b. 分类方法c. 10以内数数与计数d. 观察比较分析综合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请学生找一些生活中的物品,按照数量进行分类,并记录下来;b. 用计数器数数,验证分类结果。

2. 答案:a. 学生需上交分类记录表;b. 计数器数数结果正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参与度高,课堂氛围良好。

但在讲解数量概念时,部分学生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课后进行个别辅导。

2024年中班数学《按物体的数量分类》教案

2024年中班数学《按物体的数量分类》教案

2024年中班数学《按物体的数量分类》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中班数学教材第三章第二节《按物体的数量分类》。

详细内容包括:理解数量的概念,学会根据物体的数量进行分类,掌握数量比较的方法,以及运用分类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数量的概念,能够根据物体的数量进行分类和比较。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分享的学习品质,增强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和自信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数量概念的理解,按物体数量进行分类的方法。

难点:数量比较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数量卡片,实物模型。

学具:学生每人一份数量卡片,彩笔,剪刀。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些日常生活场景,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关注数量)2.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数量概念,引导学生学习按物体数量分类的方法。

通过实物模型演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量分类。

3. 随堂练习(15分钟)学生独立完成数量分类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小组讨论(5分钟)5. 解决实际问题(5分钟)教师提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六、板书设计1. 数量概念2. 按物体数量分类方法3. 数量比较方法4. 解决实际问题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完成教材第三章第二节课后练习题。

答案:见教材。

2. 拓展延伸:收集生活中的数量分类例子,与同学分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

在课后拓展延伸环节,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继续探索数学知识的热情。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2. 例题讲解3. 教学难点与重点4. 板书设计5. 作业设计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实践情景引入1. 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场景,如教室、公园、超市等,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024年中班《按物体的数量分类》教案及反思

2024年中班《按物体的数量分类》教案及反思

2024年中班《按物体的数量分类》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能够理解数量的概念,能够按物体的数量进行分类。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分类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分享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幼儿掌握按物体数量分类的方法。

2.教学难点:引导幼儿发现不同数量物体的规律。

三、教学准备1.教具:各种数量的小动物玩具、水果玩具、交通工具玩具等。

2.环境布置:将教室划分为若干个区域,每个区域放置不同数量的玩具。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邀请幼儿观察教室内不同区域的玩具,引导幼儿关注玩具的数量。

2.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这些玩具的数量一样吗?(二)基本概念讲解1.讲解数量的概念,让幼儿明白数量是指物品的多少。

2.通过实例让幼儿了解按物体数量分类的方法。

(三)分组讨论1.将幼儿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分配不同数量的玩具。

2.指导幼儿按数量对玩具进行分类,并讨论分类的方法。

(四)实践操作2.邀请其他小组的幼儿评价展示成果,并提出改进意见。

1.引导幼儿发现不同数量物体的规律,如:数量多的物体占地方大,数量少的物体占地方小。

2.让幼儿分享自己在操作过程中的发现和感受。

(六)拓展活动1.设计一个“找规律”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巩固按数量分类的技能。

2.邀请幼儿分享游戏中的趣事和收获。

五、教学反思1.导入环节:通过让幼儿观察教室内不同区域的玩具,激发他们的兴趣,为的教学活动打下基础。

2.讲解环节:讲解数量概念时,尽量用生动的实例和幼儿生活中的事物,使他们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3.分组讨论环节:让幼儿在小组内讨论分类方法,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同时,教师应关注每个小组的讨论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4.实践操作环节:让幼儿亲自操作,加深对数量分类的理解。

同时,鼓励他们分享操作过程中的发现和感受,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5.拓展活动环节:通过设计游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所学知识。

同时,邀请幼儿分享游戏中的趣事和收获,增强他们的分享意识。

中班数学《按物体的数量分类》教案

中班数学《按物体的数量分类》教案

中班数学《按物体的数量分类》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数学教材第四章《比较和分类》第三节《按物体的数量分类》。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理解数量概念,学会按照物体的数量进行分类,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掌握数量概念,能准确识别物体的数量。

2. 培养幼儿按照物体数量进行分类的能力,提高其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其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数量概念,按照物体数量进行分类。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数量卡片、水果卡片、动物卡片、文具卡片等。

学具:每组一套数量卡片、水果卡片、动物卡片、文具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出示数量不同的水果、动物和文具卡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大家看看,这些卡片上的物品有什么不同?”2. 讲解概念(5分钟)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讲解数量概念,让幼儿理解数量多少的概念。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出示例题,演示如何按照物体数量进行分类,并解释分类的规则。

4.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发放数量卡片、水果卡片、动物卡片和文具卡片,让幼儿分组进行练习,按照数量进行分类。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按物体的数量分类2. 板书内容:数量概念分类方法分类实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家长协助幼儿收集家中的物品,按照数量进行分类,并记录下来。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了解幼儿在分类活动中遇到的困难,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调整。

2. 拓展延伸:让幼儿尝试按照其他属性(如颜色、形状等)进行分类,提高其思维能力。

同时,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学习活动,共同探索数学的奥秘。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针对性2. 教学目标的明确性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处理4.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5.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6. 板书设计7. 作业设计8.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教学内容的针对性教学内容应紧密结合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兴趣。

2024年中班《按物体的数量分类》教案及反思

2024年中班《按物体的数量分类》教案及反思

2024年中班《按物体的数量分类》教案及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中班数学教材第四章第二节《按物体的数量分类》。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理解数量概念,学会根据物体的数量进行分类;通过实践活动,培养观察、分析、比较、归纳等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数量多少的概念,并运用到实际操作中。

2. 学会根据物体的数量进行分类,提高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数量概念,根据数量进行分类。

重点:培养观察、分析、比较、归纳等逻辑思维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数量不同的玩具、图片、卡片等。

学具:每组一套数量不同的玩具、图片、卡片,彩笔,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准备一个盒子,里面装有数量不同的玩具。

邀请学生观察并提问:“大家来看一看,这个盒子里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观察并回答:“这些玩具的数量是不同的。

”2. 新课导入(10分钟)3. 例题讲解(15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例题,引导学生学会根据数量进行分类。

例如:给出数量不同的水果,让学生将其分为两组,一组数量多,一组数量少。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错误。

5. 小组讨论(5分钟)六、板书设计1. 《按物体的数量分类》2. 内容:数量概念:理解数量多少分类方法:根据数量进行分类逻辑思维:观察、分析、比较、归纳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找出家里数量不同的物品,进行分类并记录下来。

(2)根据教材练习题,完成课后练习。

2. 答案:(1)略(2)教材练习题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形式,使学生掌握了按物体数量分类的方法。

课后反思,教师应关注学生对数量概念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拓展延伸:组织学生开展“家庭物品数量大调查”活动,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中班数学《按物体的数量分类》教案

中班数学《按物体的数量分类》教案

中班数学《按物体的数量分类》教案一、教学内容1. 学习物体数量的分类方法,能够根据物体的数量进行分类。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目标1. 能够让幼儿掌握按物体数量分类的方法,培养幼儿的数学思维能力。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掌握按物体数量分类的方法。

2. 教学难点: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学卡片、实物模型等。

2. 学具:画笔、彩纸、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幼儿观察教室里的物品,如桌子、椅子、书本等,引导幼儿发现这些物品有不同的数量。

2. 讲解示范:教师通过教学卡片,向幼儿讲解按物体数量分类的方法,并示范操作。

3. 动手操作:让幼儿分组进行实践活动,用画笔、彩纸、剪刀、胶水等工具,制作自己喜欢的物品模型,并按照数量进行分类。

4. 例题讲解:教师通过举例,讲解如何按照物体的数量进行分类,让幼儿理解和掌握分类方法。

5. 随堂练习:教师给出一些物品,让幼儿按照数量进行分类,并说出分类的依据。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按物体数量分类1. 观察物品数量2. 动手操作分类3. 例题讲解理解4. 随堂练习巩固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观察家里的物品,按照数量进行分类,并和家长分享分类的方法。

答案:幼儿可以根据家里的物品,如玩具、书籍、衣物等,按照数量进行分类,并和家长分享分类的方法和过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教师应该对课堂进行反思,观察幼儿对按物体数量分类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对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和改进,以提高教学效果。

拓展延伸:教师可以组织一些亲子活动,让家长参与到幼儿的学习中,让幼儿在家庭环境中也能运用所学的分类方法,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中班《按物体的数量分类》教案及反思

中班《按物体的数量分类》教案及反思

中班《按物体的数量分类》教案及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中班数学课程,具体章节为《按物体的数量分类》。

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学习物体的数量,掌握数量分类的方法,能够将相同数量的物体放在一起,并能够用语言描述物体的数量。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按物体数量分类的基本方法,能够将相同数量的物体放在一起。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他们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用语言描述物体数量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表达水平。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按物体数量分类的方法,能够将相同数量的物体放在一起。

难点:用语言描述物体数量,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卡片、小玩具等。

学具:学生自带的玩具、学习卡片等。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物体的数量。

例如,展示一张图片,里面有3只小鸟和2只小狗,让学生说出小鸟和小狗的数量。

2. 讲解示范:教师通过PPT讲解按物体数量分类的方法,并用卡片展示不同数量的物体,让学生观察并模仿分类。

3. 实践练习:教师让学生自己带一些玩具到课堂上,让学生自己尝试按数量分类,并用语言描述物体的数量。

4. 例题讲解: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例题,让学生观察并回答问题。

例如,展示一张图片,里面有5个苹果和3个香蕉,让学生说出苹果和香蕉的数量,并说出哪个数量多,哪个数量少。

5. 随堂练习:教师让学生自己找一些物体,尝试按数量分类,并用语言描述物体的数量。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按物体数量分类方法:1. 观察物体数量2. 将相同数量的物体放在一起描述:1. 用语言描述物体数量2. 说出哪个数量多,哪个数量少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数一数家里的玩具,将相同数量的玩具放在一起,并用语言描述玩具的数量。

2. 观察学校里的物体,尝试按数量分类,并用语言描述物体的数量。

答案:1. 家里的玩具数量分别为:3个汽车,2个小熊,4个球。

中班《按物体的数量分类》教案及反思

中班《按物体的数量分类》教案及反思

中班《按物体的数量分类》教案及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数学教材第四章《有趣的分类》中的第二节《按物体的数量分类》。

详细内容包括:理解数量的概念,能够根据物体数量进行分类;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维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幼儿能够理解数量的概念,掌握按物体数量分类的方法。

2. 能力目标: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数量概念,能够灵活运用数量进行分类。

教学重点:掌握按物体数量分类的方法,培养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数量卡片、分类板、磁性贴、实物(如水果、玩具等)。

学具:幼儿用书、画笔、剪刀、胶水、磁性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出示数量卡片,引导幼儿观察卡片上的物体数量。

邀请幼儿分享观察到的数量,讨论如何给这些物体分类。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示范按物体数量分类的方法,边操作边讲解。

针对幼儿的疑惑点,进行重点讲解,确保幼儿理解数量分类的原理。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每组发放一套数量卡片和分类板。

幼儿根据教师的要求,完成数量分类任务。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解答幼儿的疑问。

4. 实践操作(5分钟)教师出示实物,如水果、玩具等,引导幼儿按数量进行分类。

幼儿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教师观察幼儿的操作过程,给予指导。

教师邀请各小组分享实践操作的结果。

六、板书设计1. 《按物体的数量分类》2. 内容:数量卡片示例分类方法步骤实物分类示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按数量分类(水果、玩具)请幼儿和家长一起收集水果和玩具,按照数量进行分类。

家长协助幼儿记录分类结果,并在下一节课分享。

2. 答案:水果:3个苹果、5个香蕉、2个橘子玩具:4个汽车、6个娃娃、1个飞机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多种方式,使幼儿掌握了按物体数量分类的方法。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按物体的数量分类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按物体的数量分类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按物体的数量分类第一篇: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按物体的数量分类展开:1 通过游戏《找朋友》学习按物体的数量分类。

在以往教学中直接将数3个圆点对应放入数字3位置下幼儿难以理解,所以这个活动的学习部分非常关键。

为了使幼儿理解,设计了游戏《找朋友》。

幼儿自己数点卡上的数量,用数自己表示,教师举起相应的数字,介绍---你的朋友是~教师举数字问:3的朋友在哪里?幼儿举起数量一致的卡片。

互相纠正错误,若对了送给老师。

2 为了巩固联系这一知识设计了游戏《送小动物回家》介绍玩法:1号房子表示数量为1的小动物的家,依次介绍。

个别幼儿送:提问图片上有几只什么?哪是它的家?引导幼儿完整回答:图片上有3只小猫,它该回好房子。

分组送,送完后教师和幼儿共同检查,检查的同时要求幼儿完整讲述。

3 为了愉快的结束本次活动,设计了《开火车》游戏。

请5名幼儿分别当1.2.3.4.5号小火车。

其他幼儿拿上车票坐上相应的小火车。

扮演火车的幼儿检查自己的乘客。

结束:放音乐开火车出教室。

第二篇:中班科学教案说案《按物体的数量分类》说案《按物体的数量分类》活动内容、名称:科学《按物体的数量分类》选自省编教材,中班(上)p71 活动目标:培养正确的操作习惯和对操作活动的兴趣。

培养幼儿分析、比较、概括能力。

学习5以内按数量分类,巩固对5以内数的认识。

依据:根据教学任务从品德、能力、知识三方面培养而确定。

重点:根据物体数量的多少,将物体分别归类。

难点:能用语言完整讲述依据:按物体的数量分类是本节课的主要任务,但是幼儿刚升入中班完整讲述能力差,在活动过程中语言表述相对更困难一些,因此做为难点突破,使幼儿达到既会分类又会讲述的效果。

教学方法:1 观察法情景谈话法游戏法依据:观察是幼儿认识世界,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幼儿通过直接观察和直接体验能从中发现事物之间简单明显的联系和因果关系,在教师有目的的引导下,能帮助幼儿形成全面清晰的概念。

在活动中教学方法综合使用,取长补短,才能使教学效果更好,为进一步调动幼儿观察兴趣,设置有情节的谈话使活动更加生动、有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按物体的数量分类》
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目标:
培养正确的操作习惯和对操作活动的兴趣。

培养幼儿分析、比较、概括能力。

学习5以内按数量分类,巩固对5以内数的认识。

依据:根据教学任务从品德、能力、知识三方面培养而确定。

重点:根据物体数量的多少,将物体分别归类。

难点:能用语言完整讲述
依据:按物体的数量分类是本节课的主要任务,但是幼儿刚升入中班完整讲述能力差,在活动过程中语言表述相对更困难一些,因此做为难点突破,使幼儿达到既会分类又会讲述的效果。

教学方法:1观察法2情景谈话法3游戏法
依据:观察是幼儿认识世界,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幼儿通过直接观察和直接体验能从中发现事物之间简单明显的联系和因果关系,在教师有目的的引导下,能帮助幼儿形成全面清晰的概念。

在活动中教学方法综合使用,取长补短,才能使教学效果更好,为进一步调动幼儿观察兴趣,设置有情节的谈话使活动更加生动、有趣。

另外,因为游戏能使幼儿获得知识和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提高,能充分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幼儿学的主动,学的愉快,所以整个活动又以3个游戏贯穿始终。

教具:圆点卡片每人一张、动物图片每人一张、车票(分别标有数字可挂在脖子上)每人一张、数字卡片1-5、小房子(分别标有数字1-5)5个、磁带(音乐开火车)
依据:每人一套学具,使幼儿在活动中有静有动,动手动脑,在游戏、操作过程中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活动过程:
导入:出示数字卡片组织幼儿认读
展开:
1通过游戏《找朋友》学习按物体的数量分类。

在以往教学中直接将数3个圆点对应放入数字3位置下幼儿难以理解,所以这个活动的学习部分非常关键。

为了使幼儿理解,设计了游戏《找朋友》。

幼儿自己数点卡上的数量,用数自己表示,教师举起相应的数字,介绍---你的朋友是~
教师举数字问:3的朋友在哪里?幼儿举起数量一致的卡片。

互相纠正错误,若对了送给老师。

2为了巩固联系这一知识设计了游戏《送小动物回家》
介绍玩法:1号房子表示数量为1的小动物的家,依次介绍。

个别幼儿送:提问图片上有几只什么?哪是它的家?
引导幼儿完整回答:图片上有3只小猫,它该回好房子。

分组送,送完后教师和幼儿共同检查,检查的同时要求幼儿完整讲述。

3为了愉快的结束本次活动,设计了《开火车》游戏。

请5名幼儿分别当1.2.3.4.5号小火车。

其他幼儿拿上车票坐上相应的小火车。

扮演火车的幼儿检查自己的乘客。

结束:放音乐开火车出教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