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治疗的百年历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冠心病治疗的百年历程
山西博爱医院 心内科 张中正
一、一般疗法和药物治疗
冠壮动脉性心脏病症状的描述可追溯到希波 克拉底年代(公元前400年),1768年英 国首先应用心绞痛(angina) 一词。 1、1875年已有应用硝酸甘油治疗心绞痛的 报告,在此后的近百年中,AMI梗死的治 疗即以严格卧床休息、镇痛和硝酸甘油为 主,住院病死率高达30%。
5、20世纪80年代,循证医学研究兴起和发展,通 过大规模随机双盲对照临床试验,为心血管病的 治疗提供了最佳的依据。 90年代4S研究开启了他汀类药物用于冠心病一、 二级预防的系列临床试验,使他汀类药物和抗血 小板药成为冠心病的最基本治疗。 循证医学证实ACEI对AMI及稳定性心绞痛预后 改善的作用也被推荐。
2、1962年Lown应用直流电复律技术转复严重快 速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 1964年英国、美国建立了第一个冠心病监护病 房(CCU),使AMI住院病死率由过去的30%减少 至15%左右,实现了AMI治疗史上首次死亡率的 降低。 3、1962年Black发现了第一个可用于临床的β受体 阻滞剂。1982年发现百年老药阿司匹林具有抗 血小板作用,并获得同年诺贝尔奖。 β受体阻滞 剂和阿司匹林用于冠心病的二级预防可明显减少 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1987年球囊扩张型支架问世,裸金属支架置入 可避免血管弹性回缩引起的再狭窄,但由于金属 异物刺激,仍有15%~30%因新生内膜过度增生 引起再狭窄。 20世纪90年代西罗莫司药物洗脱支架(Cypher) 和紫杉醇药物洗脱支架(TAXUS)等出现,支架携 带的药物抑制内膜增生而降低再狭窄率至10%以 下。但第一代药物洗脱支架(DES)延迟了内膜愈 合,从而增加晚期支架内血栓形成的发生几率。
第二代DES,即多聚物全降解药物洗脱支 架正在临床试验中。第二代DES是今后发 展的趋势,DES在完成抑制血管弹性回缩 和新生内膜增生后,在血管内已无存在的 必要,为了不影响血管正常舒缩功能或日 后血管重建,选择第二代DES是合理的。
三、AMI的再灌注治疗
1、冠状动脉血栓与心肌梗死的关系一直存在争论, 知道1980年才揭示斑块破裂、血栓形成是AMI的 主要原因 20世纪80-90年代,大规模随机对照试验证实: 静脉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使病死率 降至8%~10%,实现了AMI降低病死率的第2次 突破。 静脉溶栓之治疗,达到TIMI血流3级约55%, 15%~30%缺血复发,0.5%~1.5%发生颅内出 血。
2、1983年Hartzler首先报道直接PTCA治疗 STEMI。 发病12 h内的STEMI患者,如果在90 min内能行 PCI,而能耐受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应置入DES。 无急诊PCI条件就诊的患者,在120 min不能转 诊到PCI中心者,应先行静脉溶栓治疗,然后转 运至PCI中心进行进一步处理。直接PCI的广泛 应用AMI的住院病死率降至5%左右。
源自文库
4、20世纪60-70年代,AMI患者泵衰竭成为首要 死亡原因。 1962年发明了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治疗技术;AMI 并发心原性休克 1970年Swan等发明了血流导向气囊导管,伺候 Ganz将热效电阻安装于导管尖端,通过感知血 流温度的变化,测定心排血量,通过血液动力学 监测,指导临床治疗,使AMI住院病死率从15% 降至12%左右。
二、冠状动脉血管重建治疗
1、1964年主动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获得 临床成功,对严重三支及左主干病变患者 的治疗带来希望。
2、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1977年第一例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 在瑞士苏黎 获得成功,开辟了介入新心脏病学 新纪元。 PTCA存在的最大问题是:3%~6%术中或术后 早期血管急性闭塞,另外30%~40%在术后3个 月内由于血管弹性回缩、新生内膜过度增,生发 生再狭窄。 斑块旋切术、激光血管成形术及斑块旋磨术等, 其并发症及再狭窄发生率并不低于PTC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