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语文课件-12.古代诗词曲四首|教科版

合集下载

教科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12古代诗词曲四首好事近·梦中作》PPT课件

教科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12古代诗词曲四首好事近·梦中作》PPT课件


除 夜①
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注 ①此诗作于元朝至元十八年,即公元1281年,此时作者独处囚房,是 他平生度过的最后一个除夕夜。
(1)体会“惊风雨”和“饱雪霜”的含义。(4分)
(1)运用了双关的手法。这里的惊风雨既写出了当时 恶劣的风雨天气,也写出了作者昔日屡经风雨, 紧张激烈的战斗生活。“饱雪霜”既指身体受到 北方严寒的侵袭,也暗喻精神上遭受元人的折磨。
(2)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4分)
• (2)诗人此时独处囚房,只有孤灯相伴,连饮 屠苏酒的梦都不会做了,只有一遍一遍地默 默挑着灯花。表达了诗人身陷牢狱仍心系天 下安危的宽广胸怀和面对死亡的无所畏惧慷 慨从容的精神。
• 梦元九 • 白居易 • 晨起临风一惆怅,通川湓水断相闻。 • 不知忆我因何事,昨夜三更梦见君。
• 酬乐天频梦微之 •元 稹
• 山水万重书断绝,念君怜我梦相闻。 • 我今因病魂颠倒,惟梦闲人不梦君!
(1)这两首诗都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 分)
• (精神境界。白诗与元诗都写了梦, 但在写法上却截然不同,试简要分析二者的不同点。(5分)
(2)白诗不直说自己苦思成梦,却反以元稹为念,问他何 事忆我,致使我昨夜梦君。从对方着墨,构思精巧。元 诗说自己梦见的尽是些不相干的人,偏偏没梦见白居易。 一反其意用不能入梦写自己的凄苦心境,翻出新意,内 容更为深广。
• 西陵夜居 • (唐)吴融 • 寒潮落远汀,暝色入柴扁。 • 漏永沈沈静,灯孤的的清。 • 林风移宿鸟,池雨定流萤。 • 尽夜成愁绝,啼蛩莫近庭。
反衬词人心境的忧郁、消沉。词作表现了词人借酒 解愁,忘却世事,对现实的消极逃避。“醉”字是 词眼。

古诗四首 PPT课件

古诗四首  PPT课件

浑(hún) ——简直
胜(shēng)—— 能够承受
簪(zān )—— 一种束发的首饰
译文:
国都虽已残破不堪,但山河依旧,春日的长安 城里草木长得照样十分茂盛。(只因为)感伤国 事,伤心离别,看到那美丽的花儿反而痛苦流泪 ,听到那婉转的鸟鸣反而心惊胆寒。
(家人的音信断绝)一封家信抵得上万金。 头发早就百了,(因为忧国念家)变的越来越 少了,抓起来简直就要插不上簪子了。
这首诗写于文天祥被俘第2年。 (见课文注释)
根据诗的结构分析感知诗的主题
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 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首联: 自国己家走危上急仕,途勤,王抗元 铺
颔联:国家分裂,命运艰辛 垫
颈联:
边疆。夜深了,我躺在床上听到那风雨 的声音,就迷迷糊糊地梦见自己骑着披 甲的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场。
本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是南宋著名爱国诗 人陆游在公元1192年写的一首抒情诗。作者由 于主张坚决抗击金族侵略者,反对屈辱求和, 触怒南宋王朝的投降派,这时已被罢官在家乡 闲住多年,而且不得过问政治,甚至不到山阴 (今绍兴)以外的地方旅行。他的年龄也已68岁, 但他的报国壮志并没有衰退。从这首诗中可以 明显看出这点。
此诗要了解作者借古讽今的两个背景: 一个是唐王朝晚期的社会状况,一个是 《玉树后庭花》的历史典故中包含的寓意。 同时,对“商女”的理解普遍不正确,要 加以解释。
▲读准下面的字, 并理解它的含义
溅(jiàn)—— 溅落
抵( dǐ )—— 值得
兄弟姐妹们,我戴 上眼镜仔看你读书

第4课 古代诗歌四首 课件 (共59张PPT).ppt

第4课  古代诗歌四首 课件   (共59张PPT).ppt

合作探究
曹操“观”到了什么?(诗中哪几句是他看到的景象?)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归纳:海水、海岛、树木、百草、秋风、洪波
210 01
合作探究
“水何澹澹”和“洪波涌起”都是写海水,是否重复?
“水何澹澹”写风平浪静时; “洪波涌起”写大风大浪时。
210 01
疏通诗意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 杨花落尽啦,子规鸟不住地啼, • 听说你遭贬了,被贬到龙标去,一路上要经
过辰溪、西溪、巫溪、武溪和沅溪。 • 让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 • 伴随着你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
210 01
整体感知
整体感知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作者所寄的是对好友身遭贬谪的同情,“明月”带去的是对好友长 途跋涉的担忧;是陪伴友人一路前行的一片深情。
4.在本诗中,李白为什么要以“明月”入诗?
“明月”除了有普天同照、能够把心儿 带给朋友外,更能表现友谊的纯洁,表明王 昌龄人格的高洁。
210 01
整体感知
5.“直到”的“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表现了作者盼望自己的心意早日到达朋友身边的焦急的心情。
明月虽可寄托,但这份情意送到朋友身边毕竟需要时间,作者希望 早一点把自己对友人的牵挂与安慰之情送到朋友身边。
210 01
合作探究
1.“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有几层意思?
借景抒情。这两句诗所表现的意味,有三层意思。 一是说自己心中充满了愁思,无可告诉,无人理解,只有将 这种愁心托之于明月; 二是说惟有明月分照两地,自己和朋友都能看见她; 三是说,人隔两地,难以相从,也只有依靠她才能将愁心寄 与,别无它法。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共31张PPT)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共31张PPT)
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一面是“枯藤老树昏鸦” 在秋风夕阳中一派灰暗;
2、对比手法 一面是“小桥流水人家” 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

写作手法
两相对比更反衬出沦落异乡的游子的孤独,使“断肠人”更添悲愁。
3、静动结合
作者将相对独立的事物纳入一个画面,形成动与静的相互映衬:
处于动态中的“流水”,与处于静态中的“小桥”“人家”相映,更显出环境 的幽静。
诗歌分析,体会意境
③我寄愁心与明月——抒情。抒发了作者寄情明月,托月送友的情怀。 明月:表达思乡之情的代表性景物。 拟人、想像奇特,与明月寄送情感。 ④随风直到夜郎西——抒情。抒发了作者寄情明月,托月送友的情怀。 (这两句成为送别友人的千古名句) 借景抒情
有道是“明月千里寄相思”,作者所寄的是对好友身遭贬谪的同情, 是对好友长途跋涉的担忧;是陪伴友人一路前行的一片深情,是告慰 友人并不孤单的一种情怀……所有这些,真切地传达出作者得知友人 遭贬后的心灵震撼,以及由此而引发出来的强烈的主观感情。
颈联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写景——点明时令
残夜指夜将尽而未尽、即将天亮之时。
驱尽黑暗、赶走严寒,
旧年而江上已是春天——时间飞逝,暗含思乡盼归之情 新生事物必然发展
尾联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抒情——思乡之情
“雁足传书”
手法、情感品析
首联: 青山外,绿水前
——想像,暗含奔波劳苦之意
次 北
颔联: 潮平岸阔,风正帆悬 ——白描
前三句全属写景,但又句句写出游子的客愁和乡思。
4、景物烘托 “枯藤”一句写秋末之景,渲染萧瑟意境,含蓄表示出游子无家可归之意。
“小桥”一句推出幽雅恬静的画面,更加引动游子的乡思。
“古道”一句写古道荒凉、西风骤起、马因跋涉而累瘦,侧面反映游子客途孤苦。

教科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古代诗、曲四首》PPT课件

教科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古代诗、曲四首》PPT课件

雨天的西湖,云雾迷茫,别 有一番奇妙的景色。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水光潋滟晴方好, 潋滟
山色空蒙 雨亦奇。
潋 滟: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长江万里白如练
长 江 万 里 白 如 练
江 帆 几 片 疾 如 箭
山 泉 千 尺 飞 如 电
晚云都变露
新月初学扇
《塞鸿秋· 浔阳即景》是写景之作, 写作者初秋傍晚登浔阳城楼所见, 作者选择客观的角度,采用了富有 动感的手法,为我们勾勒出了一幅 生动传神的浔阳江景图。词采俊茂, 音节流畅;设喻贴切,形象逼真。 通篇用比喻,想象丰富,笔力雄放, 确乎“如玉笛横秋”。
淡妆浓抹总相宜。
苏堤春晓
苏堤春晓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 ] 苏轼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 ] 杨万里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塞鸿秋·浔阳即景
塞鸿秋· 浔阳即景
(元)周德清 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 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 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 塞鸿一字来如线。
塞鸿秋· 浔阳即景
长江万里( ),淮山数点( 江帆几片( ),山泉千尺 ( ( )都变露,( )初学扇。 ( )一字来如线。 ); )。
实践提升:
结合这首曲的意境,发挥 你的想象,运用精彩的语言把它 改写成一篇散文。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件-12. 古代诗词曲四首|教科版 (共14张PPT)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件-12. 古代诗词曲四首|教科版 (共14张PPT)
塞鸿秋·浔阳即景
了解知识
周德清(1277—1365),字日湛, 号挺斋,高安暇堂(今属江西)人,所 著《中原音韵》一书,对语音学和曲律 的研究贡献甚著。
塞鸿秋·浔阳即景
(元)周德清 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 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 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 塞鸿一字来如线。
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 ——朱熹
长江万里白如练
淮山数点青如淀
江 帆 几 片 疾
如山 电泉
千 尺 飞
Hale Waihona Puke 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
鸿雁一字来如线
《塞鸿秋·浔阳即景》是写景之 作,写作者初秋傍晚登浔阳城楼所 见,作者选择客观的角度,采用了 富有动感的手法,为我们勾勒出了 一幅生动传神的浔阳江景图。词采 俊茂,音节流畅;设喻贴切,形象 逼真。通篇用比喻,想象丰富,笔 力雄放,确乎“如玉笛横秋”。
塞鸿秋·浔阳即景
长江万里( ),淮山数点( ); 江帆几片( ),山泉千尺 ( )。 ( )都变露,( )初学扇。 ( )一字来如线。
实践提升:
结合这首曲的意境,发挥你 的想象,运用精彩的语言把它 改写成一篇散文。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
4、“直到”的“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表现了作者盼望自己的心意早日到达朋友身边的焦急 的心情。明月虽可寄托,长风虽然迅疾,但这份情意送到 朋友身边毕竟需要时间,作者希望长风一路快跑,不作片 刻的停留,以早一点把自己对友人的牵挂与安慰之情送到 朋友身边。
5、谈谈你对“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的理解。
元曲基本知识
元曲又称“蕃曲”、“胡乐”,有严 密的格律定式,每一曲牌的句式、字数、 平仄等都有固定的格式要求。
元曲包括两类文体:一是包括小令、 带过曲和套数的散曲;二是由套数组成的 曲文,专为舞台上演出的杂剧。
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
马致远,元代戏曲
作家,字千里,号东篱, 大都(今北京)人。元代 戏曲作家、散曲家。有 “曲状元”之称。马致远、 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 称“元曲四大家”。作品 豪放清逸,杂剧以《汉宫 秋》为代表。其小令名作
次北固山下 王湾
(首联)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颔联)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颈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尾联)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名句赏析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阔”是“潮平”的结果。春潮涌涨, 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江岸平了,船上的 人视野也开阔了。“悬”是端端直直高挂 的样子。只有和风,帆才能“悬”。写景 极为传神。
有感情朗读诗歌,理解诗歌大意

大海
观沧海
jié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临:到达。碣石:山名,在今河北昌黎西北。
水何澹dàn澹,山岛s竦ǒn峙g z。hì何:副词,多么。澹澹:水波荡漾的样子。 竦峙:耸立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古代诗歌四首优秀PPT课件

古代诗歌四首优秀PPT课件
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 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不仅写景逼真,还表现出具有普遍 意义的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鼓舞力量。
第42页/共65页
结构梳理
次北固山下
(首联)行舟泊:青山外 绿水前 (颔联)望江面:两岸阔 一帆悬 (颈联)观日出:生残夜 入旧年 (尾联)思家乡:望归雁 传乡书
第13页/共65页
课文解读
到达,登上
观沧海
表目的连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向东行进,我登上碣石山,远眺那苍茫的大海。
多么
水何d澹àn澹,山s岛ǒn竦ɡ 峙zh。ì
耸立
水波荡漾的样子
海水水波荡漾,山岛耸立。
第14页/共65页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岛上)树木葱茏苍翠,百草丰美茂盛。
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
巨大的波浪
情意绵长
第32页/共65页
次北固山下
第33页/共65页
作者名片
王湾,唐代诗人。他的诗格调壮美,意境 开阔,预示了盛唐诗歌健康发展的前景。
代表作有《次北固山下》《奉使登终南山》 《奉和贺监林月清酌》。
第34页/共65页
背景链接
《次北固山下》选自《全唐诗》。古代交通不发达,流落 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思乡之情。诗人 王湾是北方人,往来于吴、楚之间。这首诗是他一路行来, 泊船北固山下,触发思乡之情而写下的。
新课导入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第2页/共65页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第3页/共65页
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古代诗歌四首》ppt课件

《古代诗歌四首》ppt课件

首联:诗人在船上,想像船到镇江后,还要乘驿车到别 处,暗含旅途奔波之劳。 颔联:船上所见景色。“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 “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潮平”又为“江春” 作铺垫。 颈联:既写景又点明了时令。“残夜”指夜将尽而未尽 之际,即将是天亮时的情景,残夜而东方海日已升,旧 年而江上已是春天——时间过得太快了,诗人已来,少 有此句。 尾联:诗人离家已久,尚不能归,见到此景,自然想到 要借雁足来传递家书了。这首五言律诗四联之间,相为 因果,浑然一体。 尾联直接表达思乡之情。全诗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 绪。学.科.网
研读与赏析
“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诗句, 诗人将自己这种昂扬奋发的精神融会 到诗里,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怀。 基调苍凉慷慨,历来被视为“建安风 骨”的代表作。
古时交通不发达, 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 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 生故园之思,因此,乡 愁成了诗歌中的重要内 容。
王湾
(唐代诗人)
1、诗的四联各写了什么内容?四联之间有怎样 的联系? 2、哪些诗句直接表达了思乡之情? 3、自主探究想象“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诗怎样的情景?如果你身临其境,将会有什么 样的感受?
马致远
元朝著名戏曲作家
马致远:
号东篱,元代著名散曲家。 曾任江浙行省务官,不久即跳出 宦海,退隐田园,写出许多“叹 世”之作。一生著有《汉宫秋》 《青衫泪》等杂剧共十五种,与 关汉卿、王实甫、白朴,并称元 代杂剧四大家。并写有小令,套 数200余首,经后人辑入《东篱 乐府》。他在元代散曲作家群中, 位居第一。在他的作品中,最能 反映他风格的是散曲,散曲中又 以小令《天净沙•秋思》最为有 名,被誉为“秋思之祖”。
观沧海
次北固山下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天净沙· 秋思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
古代诗歌四首
观沧海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次北固山下 天净沙· 秋思
2024/11/8
四言体乐府诗
2024/11/8
作者简介
曹操,即魏武帝。三国时政 治家、军事家、诗人。字孟德, 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市)人。善 诗歌,其诗大都抒发自己的政治 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 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他的 散文亦清峻整洁。与其子曹丕、 曹植合称“三曹”。
意 叙事


诗 如 其 人
阔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动静结合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静景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动景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博大胸怀
建博 功大 立胸 业怀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表现手法
主旨这:首写景抒情诗借景抒情,诗人以洗练的笔
李白
2024/11/8
作者简介
李白,唐代诗人,字太白, 号青莲居士,陇西成纪(今甘 肃天水)人。他是我国文学 史上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与杜甫齐名,世称“李杜”, 还有“诗仙”之称,著有 《李太白全集》。
文体知识
古诗
古体诗 近体诗
绝句(四句)
五言绝句:简称“五绝” 七言绝句:简称“七绝”
律诗(八句)
五言律诗:简称“五律” 七言律诗:简称“七律”
写作背景
王昌龄是盛唐诗坛上一位以写边塞题材为 主的著名诗人。他特别擅长写七绝,被后人誉 为“七绝圣手”。天宝初年,李白在长安供奉翰 林时,与他便有密切的交往。王昌龄一生遭遇 坎坷,他的性格与李白的傲岸不羁有着相似之 处。据说李白从天宝三年离京漫游,到扬州时 ,听到王昌龄被贬龙标尉这个不幸的消息,便 题诗抒怀,遥寄给远方的友人。

《古诗诗歌四首》PPT课件

《古诗诗歌四首》PPT课件

研讨归纳欣赏诗歌一般的方法
抓诗眼
寻景物 (根据“诗眼”,寻读诗歌 中的景 物,想像诗中画面)
悟诗情 (根据诗中的景物,体会诗人寄寓其中的
情感,与诗人同悲共喜。)
天净沙·秋思
抓诗眼 秋思
寻景物
枯藤、老树、昏鸦 古道、西风、瘦马
悟诗情 惆怅、思乡
什么是意境?
包括意和境。
意指作家主观的意志或情意。 境指客观的自然和社会生活。
译文
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刚与 堤平,白云低垂,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
几处早出的黄莺争着飞向阳光温暖的树木上栖 息,谁家新来的燕子衔着泥在筑巢。
繁多而多彩缤纷的春花渐渐要迷住人的眼睛, 浅浅的春草刚刚能够遮没马蹄。
我最喜爱西湖东边的美景,总观赏不够, 尤其是绿色杨柳荫下的白沙堤。
马致远(1250—1324),字千里,
意境就是指作家在作品中所描绘的客 观图景和作家在作品中所要表现的思 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 境界。
感谢 载
登高望海,留下了这首千古传颂的名篇。
王湾,字为德,洛阳(今属河南
洛阳)人,唐朝文学家、史学家。 •唐玄宗先天元年(712年),考中 进士,授荥阳县主簿、转洛阳。
(五言律诗) 次:停留。 北固山:在江苏镇江北面。三面临江,与 金山、焦山合称“京口三山”。
文学常识
中国古代诗歌大体分为两大类。
唐人把产生于唐朝以前较少格律限制的诗称为 古体诗,唐朝时新出现的格律诗称为近体诗。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诗人登临碣石山的目的是什么?诗眼是哪个字? 目的:观沧海 诗眼:观

教科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课件:古代诗、曲四首【第4课时】《塞鸿秋·浔阳即景》周德清

教科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课件:古代诗、曲四首【第4课时】《塞鸿秋·浔阳即景》周德清

二、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háng xíng
1.小溪泛尽却山行( xíng )。 • 2.那辆车行( xíng )驶到银行( háng )门口忽然停了。 • • shān shàn
3.新月初学扇(、看拼音,写词语。
huáng lí huái hǎi dàn zhuāng
2. 背诵这四首古诗、曲。 点拨:背诵的时候可以去想象诗、曲中的画面,根
据想到的画面进行背诵,这样才能记牢。
一、在加点字的正确读音下打“√”。
三衢道中(qè qú) ﹒ √ 空濛(móng méng) ﹒ √ 江帆(fān pān) ﹒ √
塞鸿 hóu) √ ﹒(hóng 潋滟(làn liàn) ﹒ √ 相宜(yì yí) ﹒ √
点击 听朗读
听范读,边听 边思考“核心 问题”“串珠 问题”。
梳理文意
【塞鸿秋:曲牌名。】
塞鸿秋·浔阳即景
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
【练:白绢。】
长江流经万里,至此江面开阔,不再波涛汹涌,
在月光的映照下,平静得像一匹白色的绸缎。远处
的青山环江矗立,点点如靛。
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
得益彰,诚可谓尺幅千里。
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 这两句写出了水和山的特点。水有“万里”的广
阔,有“如练”的白色;山有“数点”之多,有“如 淀”的青色。
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
这两句把疾行的船只比喻成箭,把直泻的山泉
比喻成电,形象、生动地写出船行进速度之快,山
泉倾泻之急。
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塞鸿秋·浔阳即景
长江万里( ),淮山数点( ); 江帆几片( ),山泉千尺 ( )。 ( )都变露,( )初学扇。 ( )一字来如线。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件- 12.古代诗词曲四首|教
科版
2020/9/8
了解知识
周德清(1277—1365),字日湛, 号挺斋,高安暇堂(今属江西)人,所 著《中原音韵》一书,对语音学和曲律 的研究贡献甚著。
塞鸿秋·浔阳即景
(元)周德清 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 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 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 塞鸿一字来如线。
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 。
——朱熹
长江万里白如练
淮山数点青如淀
江帆几片疾如箭
山泉千尺飞如电
晚云都变露
新月初学扇
鸿雁,写作者初秋傍晚登浔阳城楼所 见,作者选择客观的角度,采用了 富有动感的手法,为我们勾勒出了 一幅生动传神的浔阳江景图。词采 俊茂,音节流畅;设喻贴切,形象 逼真。通篇用比喻,想象丰富,笔 力雄放,确乎“如玉笛横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