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 代 物 理 实 验

合集下载

近代物理实验氢和氘原子光谱

近代物理实验氢和氘原子光谱
近代物理实验氢和氘原子光谱
实验目的
1、测量氢和氘的巴尔末线系的波长,并分别 求其里德堡常数,从而求出氢和氘原子核的 质量比。
2、在初步了解平面光栅摄谱仪的结构和工作 原理的基础上,学会正确使用,并了解相关 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 。
实验仪器及装置
31WI型平面光栅摄谱仪、氢和氘光谱管及电源、 电弧发生器、投影仪、映谱仪、铁电极一对、 铁光谱标准图一套、洗相设备一套。
⒈熟悉平面光栅摄谱仪的结构、工作原理以及正确的使用方法。 仪器的光路图挂在实验室的墙壁上。根据教师的讲解,拟定好摄谱计划、
摄谱条件。 ⒉暗室处理 摄完谱后,将暗盒拿到暗室中进行洗相,显定影时间由教师指定。暗室
处理。 ⒊波长测定 将已处理好的光谱干板置于映谱仪上,将摄得的铁谱与标准的铁谱比较,
实验原理
v~
2 2e4m 1 (4 0 )2 h3c 1 m / M
1
n
2 f
1 n2
(2)
根据(3)式式可中知氢为氘的e里电德堡子常数电为:荷,h为普朗克常数,c为光速,m为电子质
量,M为氢原子核的质量,ε 为真空中的介电常数。(2) 氢原子光谱的巴尔末线系的可见光波段有条比较明亮的谱线,如下图所示。
本实验是以氢氘光谱管作为拍摄氢氘光谱的光源,以纯铁电弧作为0拍摄铁光谱的光源,用31WI型平面光栅摄谱仪拍摄氢氘与铁的光谱
式中的n 对于已知一线系取一定的整数,而n= 线。
如将通过实验测得的RD/RfH值代入(6)式,即可得氘核对氢核质量比,比值约为2。
nf
+1,
n=
(2)式中的nf对于已知一线系取一定的整数,而n= nf +1, n= nf +2 , n= nf +3 ,……等为取值从比大1的整数开始的一系列整数。

近代物理实验教材

近代物理实验教材

近代物理实验 Modern Physics Experiment(讲 义)物理实验室 编2010年7月目录实验一、塞曼效应 (1)实验二、小型棱镜读(摄)谱仪测氢原子光谱 (16)实验三、彩色线阵CCD实验 (21)实验四、光电传感器实验 (31)实验五、密立根油滴实验 (37)实验六、小型制冷装置制冷量和制冷系数的测量 (44)实验七、光拍频法测量光速 (51)实验八、光纤光学实验 (56)实验九、傅立叶变换光谱实验 (69)实验十、法拉第效应实验 (75)实验十一、光电效应普朗克常数测定 (79)实验十二、夫兰克-赫兹实验 (83)实验一 塞 曼 效 应z 实验简介1896年塞曼(Zeeman)发现当光源放在足够强的磁场中时,原来的一条光谱线分裂成几条光谱线,分裂的谱线成分是偏振的,分裂的条数随能级的类别而不同。

后人称此现象为塞曼效应。

早年把那些谱线分裂为三条,而裂距按波数计算正好等于一个洛伦兹单位的现象叫做正常塞曼效应(洛伦兹单位mc eB L π4/=)。

正常塞曼效应用经典理论就能给予解释。

实际上大多数谱线的塞曼分裂不是正常塞曼分裂,分裂的谱线多于三条,谱线的裂距可以大于也可以小于一个洛伦兹单位,人们称这类现象为反常塞曼效应。

反常塞曼效应只有用量子理论才能得到满意的解释。

塞曼效应的发现,为直接证明空间量子化提供了实验依据,对推动量子理论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直到今日,塞曼效应仍是研究原子能级结构的重要方法之一。

z 实验目的1. 掌握观测塞曼效应的实验方法。

2. 观察汞原子546.1nm 谱线的分裂现象以及它们偏振状态。

3. 由塞曼裂距计算电子的荷质比。

z 实验原理原子中的电子由于作轨道运动产生轨道磁矩,电子还具有自旋运动产生自旋磁矩,根据量子力学的结果,电子的轨道角动量L P 和轨道磁矩L μ以及自旋角动量S P 和自旋磁矩S μ在数值上有下列关系: L L P mce 2=μ h )1(+=L L P L(1)S S P mce =μ h )1(+=S S P S 式中m e ,分别表示电子电荷和电子质量;S L ,分别表示轨道量子数和自旋量子数。

专题02 文言文阅读——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原卷版)

专题02 文言文阅读——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原卷版)
一、18个文言虚词的含义
卫鞅既破魏还,秦封之於、商十五邑,号为商君。
(节选自《史记·商君列传》)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因孝公宠臣景监以求见孝公因宾客至 Nhomakorabea如门谢罪
B.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 若属皆且为之所虏
C.于是太子犯法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D.乃使使割河西之地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考向-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专题02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考点
考查内容
高考考题设问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虚词的考查范围主要是18个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除了这18个常见文言虚词外,高考也还有对其他文言虚词、兼词和复音虚词等进行考查的情况。
选择题: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于是以鞅为大良造。居五年,秦人富强。
孝公使卫鞅将而伐魏。卫鞅伏甲士而袭虏魏公子卬,因攻其军,尽破之以归秦。魏惠王兵数破于齐秦,国内空,日以削,恐,乃使使割河西之地,献于秦以和。而魏随去安邑,徙都大梁,惠王曰:“寡人恨不用公叔痤之言也。”
“今欲兴至治,致太平,宜除赎罪之法。相守选举不以实及有赃者,辄行其诛,亡但免官,则争尽力为善,贵孝弟,贱贾人,进真贤,举实廉,而天下治矣。”
呜呼,今日之变,有甚于此!自神宗③以来,黩货之风日甚一日。国维不张,而人心大坏,数十年于此矣。《书》曰:“不肩好货,敢恭生生,鞠人谋人之保居,叙钦。”④必如是而后可以立太平之本。

近代物理学大事年表

近代物理学大事年表

近代物理学大事年表【注】2000年8月至2004年12月本人在宁夏大学参加物理教育专业自学考试方式的本科学习,期间有一门课程是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近代物理学》,王正行先生编著。

从书中整理出此大事年表。

《近代物理学大事年表》2003年6月获得由《中学物理教学杂志社》组织的“第六届全国中学物理教研论文”评选活动全国一等奖。

1801年皮亚齐(G.Piazzi)发现了谷神星,它的半径只有500km,比月球还小。

在天文观测上,1885年发现巴尔末系时,就观测到n=13的H 。

1893年观测到n=31的谱线,1906年观测到n=51的Na,而目前已观测到n≈350的大原子。

在实验室中,目前可做到n≈105的H。

1895年,伦琴(W.C.RÖn tgen)用照相底片探测和发现了X射线。

1896年,天文学家匹克林(E.C.Pickering)在船橹座ξ星的光谱中发现了匹克林系。

1896年3月,贝克勒耳(A.H.Becquerel)发现了U的天然放射性。

接着,皮埃尔和玛丽居里(Pierre,Maric S.Curie)从沥青铀矿中分离出发射性比U强得多的Po和Ra,表明放射性并不是U所独有的性质。

1897年汤姆孙(J.J.Thomson)发现电子。

1897年卢瑟福(E.Rutherford)发现,放射性的辐射不只一种。

他把穿透本领较差的一种称为α射线,穿透本领较强的一种称为β射线。

迈克耳孙(A.Michelson)—某雷(E.Morley)实验是19世纪最出色的实验之一。

为了测量“以太风(Aether)”。

它的原理很简单,但却导致了一场后果深远的科学革命。

E=hv式是普朗克(M.Planck)1900年首先作为一个基本假设提出来的,称为普朗克关系,比例常数h称为普朗克常数,是微观物理的基本常数。

普朗克常数在研究黑体辐射的能谱时,首先认识到电磁辐射的能量是量子化的,其能量子为hv。

1900年,威拉德(P.Villard)发现放射性物质还有第三种辐射,其穿透本领比α射线和β射线都强,并且不受磁场偏转,从而不带电。

南京大学近代物理实验

南京大学近代物理实验

---------------------------------------------------------------最新资料推荐------------------------------------------------------南京大学近代物理实验南京大学近代物理实验差热分析摘要:本文阐述了差热分析的基本原理、实验及数据处理方法,分别测量了锡样品和五水硫酸铜样品的差热曲线,并进行了分析讨论。

关键词:差热分析,差热曲线,五水硫酸铜,锡引言差热分析是在程序控制温度下测量物质和参比物之间的温度差与温度关系的一种技术。

描述这种关系的曲线称为差热曲线或 DTA 曲线。

由于试样和参比物之间的温度差主要取决于试样的温度变化,因此就其本质来说,差热分析是一种主要排与焓变测定有关并籍此斟了解物质有关性质的技缘术。

1.差热分析的基哑本原理物质在加热果或冷却过程中会发生物伊理变化或化学变化,与姐此同时,往往还伴随吸衅热或放热现象。

伴随热割效应的变化,有晶型转冬变、沸腾、升华、蒸发舀、熔融等物理变化,以埃及氧化还原、分解、脱忻水和离解等化学变化。

计另有一些物理变化,虽讯无热效应发生但比热容卉等某些物理性质也会发聘生改变,这类变化如玻话璃化转变等。

物质发生勋焓变时质量不一定改变媚,但温度是必定会变化1 / 17抛的。

差热分析正是在物蟹质这类性质基础上建立帜的一种技术。

若将疚在实验温区内呈热稳定卵的已知物质和试样一起催放入加热系统中,并以稚线性程序温度对它们加凳热。

在试样没有发生吸噎热或放热变化且与程序茫温度间不存在温度滞后遗时,试样和参比物的温镍度与线性程序温度是一稻致的。

若试样发生放热册变化,由于热量不可能罐从试样瞬间导出,于是硝试样温度偏离线性升温易线,且向高温方向移动蛇。

反之,在试样发生吸兴热变化时,由于试样不丸可能从环境瞬间吸取足仰够的热量,从而使试样衔温度低于程序温度。

只外有经历一个传热过程试凸样才能回复到与程序温驱度相同的温度。

自然科学专业课程一览表

自然科学专业课程一览表
土地管理与法规、土地利用规划、土地 估价实务、房地产评估理论与方法、数据库 原理及应用、Cad与Photoshop制图、VC程序设计基础、地理空间数据组织与管理、 城市地理学、城市管理、城市规划实务、村 镇规划管理、应用写作、自然科学类、人文 社会科学类、能力创新类
地理系
纺织工程
2002年
高等数学、工程数学、C语言、大学物理、 普通化学(I)、纺织化学(II)、画法几何与 工程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设计 基础、电工技术基础、电子技术基础、纺织 材料学、纺织工艺与设备、织造工艺与设备、 织物结构与设计、纺织厂设计、纺织品开发CAD、纺织厂工期调节、纺织电测技术、 纺织专业英语、纺织企业管理、逻辑学、文
综合布线技术、网络的组建与设计、计算机 安全技术、lotus、Java程序设计、网页制 作技术、VB程序设计。
计算机系
网络பைடு நூலகம்程
2010年
计算机导论、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统 计、离散数学、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路、 程序设计基础、数据结构、数据库系统原理、 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 通信原理、计算机网络、网络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工程与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Java程序设计、软件工程、现代密码学、安全协 议及分析、防火墙技术、网络规划与系统集
计算机系
成、网络维护与管理、综合布线与工程管理、 网页设计与制作、
Java web编程、管理信息系统、非线性影 视编辑、电子商务、安全操作系统原理、计 算机维修与维护、无线网络技术、人工智能 概论、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多媒体技术、 网络新技术、网络测试技术、专业英语、计 算机病毒检测技术、XML应用技术、Linux操作系统、移动智能设备开发技术、信息检 索、社会与职业道德、大学语文或应用写、 自然科学类、人文社会科学类

近代物理实验四光电效应测普朗克常数

近代物理实验四光电效应测普朗克常数

近代物理实验四光电效应测普朗克常数实验四光电效应测普朗克常数实验⽬的:1、通过光电效应实验了解光的量⼦性。

2、测量光电管的弱电流特性,找出不同光频下的截⽌电压。

3、验证爱因斯坦⽅程,并测算普朗克常数。

实验器材:GD-IV 光电效应实验仪实验原理:1、光电效应历史进程; 2、实验原理图 3、爱因斯坦光电效应解释:A 、爱因斯坦⽅程:爱因斯坦认为从任⼀点发⽣的光不是简单的按麦克斯韦电磁学说中指出的那样以连续分布的形式把能量传播到空间,⽽是频率为v 的光以hv 为能量单位(光量⼦)的形式⼀份⼀份的向外辐射。

B 、爱⽒认为光电效应,是具有能量hv 的⼀个光⼦作⽤于⾦属中的⼀个⾃由电⼦,并将⾃⼰的全部能量都交给这个电⼦⽽造成的,若电⼦脱离⾦属表⾯耗费的能量为Ws 的话,则由光电效应打出来的电⼦的能为 E=Ws hv -或221mu=Ws hv - 01h:为普朗克常数:公认值为6.629×10-34J ·sec v :为⼊射光频率 m:电⼦的质量u:光电⼦逸出⾦属表⾯时的初速度ws 为受光线照射的⾦属材料的逸出功,即电⼦脱离⾦属束缚消耗的能量,从爱因斯坦⽅程显然看出,光⼦的能量hv 部分转化为电⼦脱离⾦属束缚所消耗的逸出功,另⼀部分为电⼦的运动动能,当不受其他空间电荷阻⽌时,此动能为最⼤动能。

⼊射到⾦属表⾯的光频率越⾼,逸出来的电⼦最⼤动能也越⼤,如图1: e: 截⽌电压:由于光电⼦具有最⼤的动能,即使阳极不加电压也会有光电⼦落⼊⽽形成电流。

甚⾄阳极相对于阴极的电位低时也会有光电⼦落到阳极,直到阳极电位低于某⼀数值时,此时的反向电场能完全阻⽌光电⼦到达阳极;当当所有光电⼦都不能到达阳极,光电流为零,此时相对于阴极为负的阳极电压称为光电效应的截⽌电压;此时显然有,兵eVs=221mu……02 图1D :阈频率:⾦属材料的逸出功Ws 是⾦属的固有属性,对于给定的⾦属材料Ws 是⼀个定值。

它与⼊射光的频率有关,令Ws=hv 0 03V 0阈频率。

近 代 物 理 实 验

近 代 物 理 实 验

近代物理实验实验报告班级学号姓名上课时间联系电话实验I 光磁共振一、实验目的1通过研究铷原子基态的光磁共振,加深对原子超精细结构的认识;2掌握光磁共振的实验技术;3测定铷原子的g因子和测定地磁场。

二、实验仪器三、实验原理四、实验步骤五、数据处理(数据记录表格自拟;可视情自行添加附页)六、对本实验的思考与创意1. 思考题解答1)什么是光抽运效应?产生光抽运信号的实验条件是什么?怎样用光抽运信号检测来检测磁共振现象?2)如何确定水平磁场、扫场直流分量方向与地磁场水平分量方向的关系及垂直磁场与地磁场垂直分量的关系?3)扫场不过零,能否观察到光抽运信号?为什么?4)利用光抽运探测磁共振比直接探测磁能级之间的磁共振跃迁的信号灵敏度可提高多少倍?2. 创意实验J 铁磁共振一、实验目的1.了解铁磁共振的基本原理,观察铁磁共振现象;2.测量微波铁氧体的铁磁共振线宽;3.测量微波铁氧体的g因数二、实验仪器三、实验原理四、实验步骤五、数据处理(数据记录表格自拟;可视情自行添加附页)六、对本实验的思考与创意1. 思考题解答1)本实验是怎样测量磁损耗的?实验中磁损耗又是通过什么来体现的?2)为什么在传输式谐振腔中有磁性样品时,腔的谐振频率会随外加稳恒磁场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并且在空腔的谐振频率上下波动,即产生所谓频散效应?3)如何精确消除频散效应?实验中是如何处理频散效应的?2. 创意实验K 核磁共振一、实验目的1.掌握NMR的基本原理及观测方法;2.用磁场扫描法(扫场法)观察核磁共振现象;3.由共振条件测定氟核(19F)的g因子。

二、实验仪器三、实验原理四、实验步骤五、数据处理(数据记录表格自拟;可视情自行添加附页)六、对本实验的思考与创意1.思考题解答1)简述核磁共振的原理并回答什么是扫场法和扫频法?2)NMR实验中共用了几种磁场?各起什么作用?3)试想象如何调节出共振信号。

4)不加扫场电压能否观察到共振信号?2. 创意实验L 电子顺磁共振一、实验目的1.了解电子顺磁共振的原理;2.掌握FD-TX-ESR-II型电子顺磁共振谱仪的调节和使用方法;3.利用电子顺磁共振谱仪测量 DPPH的g因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代物理实验
实验报告
班级
学号
姓名
上课时间
联系电话
实验I 光磁共振
一、实验目的
1通过研究铷原子基态的光磁共振,加深对原子超精细结构的认识;2掌握光磁共振的实验技术;
3测定铷原子的g因子和测定地磁场。

二、实验仪器
三、实验原理
四、实验步骤
五、数据处理(数据记录表格自拟;可视情自行添加附页)
六、对本实验的思考与创意
1. 思考题解答
1)什么是光抽运效应?产生光抽运信号的实验条件是什么?怎样用光抽运信号检测来检测磁共振现象?
2)如何确定水平磁场、扫场直流分量方向与地磁场水平分量方向的关系及垂直磁场与地磁场垂直分量的关系?
3)扫场不过零,能否观察到光抽运信号?为什么?
4)利用光抽运探测磁共振比直接探测磁能级之间的磁共振跃迁的信号灵敏度可提高多少倍?
2. 创意
实验J 铁磁共振一、实验目的
1.了解铁磁共振的基本原理,观察铁磁共振现象;2.测量微波铁氧体的铁磁共振线宽;
3.测量微波铁氧体的g因数
二、实验仪器
三、实验原理
四、实验步骤
五、数据处理(数据记录表格自拟;可视情自行添加附页)
六、对本实验的思考与创意
1. 思考题解答
1)本实验是怎样测量磁损耗的?实验中磁损耗又是通过什么来体现的?
2)为什么在传输式谐振腔中有磁性样品时,腔的谐振频率会随外加稳恒磁场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并且在空腔的谐振频率上下波动,即产生所谓频散效应?3)如何精确消除频散效应?实验中是如何处理频散效应的?
2. 创意
实验K 核磁共振
一、实验目的
1.掌握NMR的基本原理及观测方法;
2.用磁场扫描法(扫场法)观察核磁共振现象;
3.由共振条件测定氟核(19F)的g因子。

二、实验仪器
三、实验原理
四、实验步骤
五、数据处理(数据记录表格自拟;可视情自行添加附页)
六、对本实验的思考与创意
1.思考题解答
1)简述核磁共振的原理并回答什么是扫场法和扫频法?2)NMR实验中共用了几种磁场?各起什么作用?
3)试想象如何调节出共振信号。

4)不加扫场电压能否观察到共振信号?
2. 创意
实验L 电子顺磁共振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电子顺磁共振的原理;
2.掌握FD-TX-ESR-II型电子顺磁共振谱仪的调节和使用方法;3.利用电子顺磁共振谱仪测量 DPPH的g因子。

二、实验仪器
三、实验原理
四、实验步骤
五、数据处理(数据记录表格自拟;可视情自行添加附页)
六、对本实验的思考与创意
1.思考题解答
1)ESR的基本原理是怎样的?
2)在射频段ESR实验中,为什么必须消除地磁场的影响?如何消除?
3)在微波段ESR实验中,应怎样调节微波系统才能搜索到共振信号?为什么?
2. 创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