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原理复习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导论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一、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也叫经济关系。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社会经济关系,它包
研究的出发点
1、物质资料生产的含义
1、劳动过程--生产力生产力的内涵、生产力的构成
2、社会过程--生产关系
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构成了社会的生产方式,它是二者的对立统一。
*生产资料所有制是对社会生产中人们在生产资料的所有、占有、支配和使用上所结成的关系的制度规定,
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
(四)横向生产关系系统
二、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必须联系生产力和上层建筑
(一)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有机结合和统一,构成社会生产方式。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就叫生产力。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1. 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2. 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发展和变化。
1. 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和发展要求时,它推动生产力发展。
2. 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状况和发展要求时,它阻碍生产力发展。
(二)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1. 要求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即经济体制,也必须同生产力的性质和水平相适应。
2. 要求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即经济体制,也必须同生产力的性质和水平相适应
3. 要求在一定的经济体制下选择与之相适应的经济运行机制。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任务是揭示经济运动规律(一)经济规律及其特点
经济规律: 经济规律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经济规律特点:1. 经济规律是不会长久不变的。
2. 经济规律是不能离开人的社会经济活动而存在并发生作用的。
第三节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学习政治经济学的意义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1.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 2 科学的抽象法3.数学和统计方法4.逻辑和历史相统一的方法
?思考题1、如何认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2 、什么是生产关系?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的目的是什么?
第二章 社会经济制度与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
一、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过程
原始公社制度、奴隶制度、封建制度、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这五种不同经济制度的依次变革 第二节 社会经济的两种基本形态 一、 自然经济
(一)定义: 自然经济也叫自给自足经济,是指为满足生产者家庭或经济单位(如原始村庄、奴隶庄园、 封建主庄园等)
的直接消费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
(二)自然经济的基本特征 : 1.它是自给自足的经济
2.它是封闭型经济
3.它是保守性经济
4. 它是以简单再生产为特征的经济
5.其中劳动者的私人劳动直接成为社会劳动的组
成部分
、商品经济
一)定义: 商品经济是直接以市场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
自然经济相对应的经济形式。
二)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条件:
1.社会分工
2.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的特
质的利益主体所有
三)商品经济的基本特征 : 1.商品经济本质上是交换经济。 2.商品经济是开放型经济。
3.
商品经济是开拓进取型经济 4.商品经济以扩
大再生产为特征
三、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到高阶段所形成的,以市场为基础行资源配置的经济形式
第三节 商品经济的基本原理 一、商品的两个因素
1、概念: 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2、 商品两因素: ①使用价值:能满足人们需要的某种属性
特点: 商品的自然属性,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是交换价值和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②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
特点: 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体现商品生产者相互比较劳动和交换劳动的经济关系,是一个历史 范畴
3、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关系:
4、使用价值和价值
的关系:
!!!!任何商品都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价值是商品最本质的特征。
概念:是在一定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
特点: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反映人和自然的关系,具有永久性
概念:撇开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2、特点:形成商品的价值,社会属性,历史范畴。
三)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关系
1. 统一性:是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
2. 对立性:具体劳动是实现抽象劳动的必要前提,商品交换成功必然使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相分离
(四)劳动二重性学说的重要意义 ----------- 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 交换价值: 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与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和比例
它包括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商品经济是与
二)现代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 :1.资源配制市场化 4. 宏观经济间接化 7.市场管理法制化
2. 企业行为自主化 5. 市场体系完善化 8.经济生产国际化
3. 企业产权商品化
6. 交易关系平等化
1.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和内容
2.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1.使用价值与价值相互排排斥、相互对立(矛盾)
2.使用价值与价值相互排依存、相互作用(统一)
1. 为劳动价值论奠定了基础
2.为剩余价值论奠定了基础
3.为其它一系列理论奠定了基础
三、商品价值量
(一)商品价值量决定
1、概念:是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劳动时间
2、个别劳动时间:生产某种个别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3、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
1、价值实现就是经营成功: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可获超额价值
2、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意味社会生产力发展
(二)价值量变化规律
1、劳动生产率○a 概念:劳动者生产某种产品的效率或能力
○b 表示方法:1、单位劳动时间内所生产的产品数量2、生产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
2、决定因素:劳动客观条件劳动主观条件劳动自然条件
3、价值量变化规律:商品价值量与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量成正比,与这一劳动的生产力成反比。
四、新的技术革命与商品价值决定
1、物化劳动和活劳动共同创造价值??马克思运用劳动二重性理论,批判了资本、土地、劳动共同创造价值的观点,指出生产资料在生产过程中只是进行价值转移,并不能创造新价值。
2、知识、信息是否创造价值??马克思科学地区分了决定劳动生产力的因素与决定价值的因素。
3、新科技与价值创造的关系新科技在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时,分别作用于生产力中物的因素、人的因素和社会结合的因素,这些不同因素与价值形成有不同的关系。
五、商品经济及其基本矛盾
(一)商品经济
1、概念:是以交换为特征或以出卖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自然经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经济,生产的目的是为了
直接满足生产者和经济主体自身的需要。
2、条件:前提条件:社会分工,决定性条件:生产资料和产品归属不同的所有者
3、简单商品经济:以个体劳动为基础,以换取自己需要的使用价值为目的的商品经济(二)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
1、矛盾产生基础:社会分工和私有制
2、矛盾解决:交换
劳动二重性以及商品二因素都源于商品的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1、价值形式演变:1、简单的价值形式
2、扩大价值形式
3、一般价值形式
4、货币形式
2、货币的本质: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货币产生的根源及发展历史:“金
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3、货币形式的发展:实物货币阶段--金属货币阶段--代用货币阶段--信用货币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