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道芳:中国最早之天文仪器《璇玑玉衡》
璇玑玉衡
璇玑玉衡《尚书·舜典》曰:“在璇玑玉衡,以齐七政。
”一代舜帝为我们留下的天文纪事,仅此九字。
自古炎黄子孙但闻其声,不见其事,“璇玑玉衡”千古成谜。
于是后人据《周髀算经》中有“北极璇玑四游”的话,称它是北辰。
又有人据《史记·天官书》中有“北斗七星,在璇玑玉衡,以齐七政。
”而断定璇玑玉衡就是北斗七星。
而更多的人认为璇玑玉衡不是星象,而是一种仪器。
如孔安国称:为正天之器,可转也;马融称:测天之事,见于经者,惟玑衡一事;王盘称:浑仪已和之旧器历代相传,谓之玑衡;沈括称:天文学家有浑仪测天之器设于崇台,以候垂象者则古玑衡事也;载东原称:古测天仪器,设璇玑以拟黄极,玉衡以界黄道。
主张仪器说的人虽多是历代知名学者,但谁也说不准这种仪器的具体内容,而多与汉代以后的浑仪混为一谈。
全是猜测,毫无依据。
璇玑玉衡确实是一种天文仪器,它是在浑天说以前盖天说时代功能最多,结构最完善的一种天文仪器。
它由简到繁,历史悠久。
它肩负了古代从观象授时至历法完善的全部重任,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极为深远,堪称我国科技史上第一重大发明。
至汉代,因浑天说兴起,随着浑仪的出现,这种曾在历史上辉煌过相当长时期的璇玑玉衡,也就随之销声匿迹,致使汉代以后的学者,从未目睹过它的真实面目。
(其实这种置于灵台,藏于密室的东西在任何朝代也不是一般文人学者所能见到的。
)有幸的是司马迁在史记中,将他任太史令时所亲眼见到过的璇玑玉衡,用文字记述下了它的总体内容,使我们今天得以窥其大概;只因司马迁对这种仪器的记述即没有尺寸也没有图形,而文字又多有颠倒脱落晦涩难读,所以历代学者都不明白司马迁这段文字的中心内容。
长久以来,几被遗忘。
为了弄清史记中这几段文字的实质及璇玑玉衡的总体内容,今不嫌这些文字的冗长,将有关文字全部摘录于后。
“书曰:七正二十八舍……”“太史公曰:在璇玑玉衡……”(摘自《史记·律书》)“北斗七星,在璇玑玉衡……” (摘自《史记·天官书》)从太史公在《律书》末的按语可知,《璇玑玉衡》无疑是一种天文仪器,只是司马迁将其静态部分写在律书后半部,将其动态部分随笔写进了天官书中。
普通高考语文真题 (112)
第1页 共12页 ◎ 第2页 共12页绝密★启用前2018-2019学年度???学校5月月考卷试卷副标题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 卷的文字说明一、现代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中国古代的天文李政道古代西方人的一种观念是“天圆地方”,我们老祖宗却认为“天圆地圆”,有黄道、赤道。
两千多年前,诗人屈原在其著作《天问》中引证天是圆的,地也是圆的。
他说:九天之际,安放安属?隅隈多有,谁知其数?九天是指坐标,就是昊天(东)、阳天(东南)、赤天(南)、朱天(西南)、成天(西)、幽天(西北)、玄天(北)、鸾天(东北)、钧天(中间向上),一共是九个坐标位置。
屈原说,如果天圆地平,就会相交,成“九天之际”。
“安放安属?”相交的点放在哪里呢?“隅隈多有,谁知其数?”天地相交显然不合理。
因此,天是圆的,地一定也是圆的。
天如蛋壳,地如蛋黄,各自可转。
所以中国古代天文就是赤道、黄道两个圆轨道。
他下面再问:天是圆形的,还是椭圆形的? 东西南北,其修孰多?南北顺椭,其衍几何?其中东西是经度,南北是纬度。
他问的是经度长一些,还是纬度长一些。
实际上,地球的赤道直径与南北两极的距离相差22公里,屈原当然没有求出来,不过他这种解析问题的能力及有关天圆地圆的推测都令人佩服。
《周礼》说:“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
”璧的外围是圆的,中间有圆孔,代表天。
可是,为什么天中有礼?琮的造形更奇怪了,外面是方的,中间也有一个圆孔穿过去。
外边为什么是方的?为什么璧代表天,琮代表地?另外,商代还有一种玉器叫璇玑,造型很像璧。
璧,璇玑,琮,他们的关系是什么?《虞书·舜典》注疏:“璇,美玉也;玑为转运,径八尺,圆周二丈五尺强,王者正天文之器。
”璇玑是一个大的天文仪器。
我们今天看到的璇玑玉器,直径仅约33厘米,可能是模型,是商代的文物。
璿玑玉衡赋原文概述赏析第三部分【清代】张玉书
………………………………………………………
图片欣赏
作者简介
• 张玉书(1642年7月22日~1711年7月3日) 字素存,号润甫,江苏丹徒(今江苏镇江)人。生于明 思宗崇祯十五年六月二十二日(1642年7月22日),卒于清圣祖康熙五十年五月十八日(1711 年7月3日),年七十岁。张九徵次子,长兄为张玉裁。自幼刻苦读书,顺治十八年(1661年) 进士,精春秋三传,深邃於史学。历任翰林院编修、国子监司业、侍讲学士。二十三年(1684 年)授刑部尚书,调兵部尚书。二十九年拜文华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康熙三十五年(1696 年),随皇帝征噶尔丹叛乱。历官凡五十年,为太平宰相二十年。久任机务,直亮清勤,朝廷 倚以为重。康熙十八年(1679年)主持修《明史》,先後出任《平定朔漠方略》《佩文韵府》 (1704—1711年)、《康熙字典》的总裁官。他数度勘视河工,支持靳辅主持治河工程。康 熙四十九年(1710年),告病辞官,仍慰留在朝,康熙五十年(1711年),以七十岁高龄随 康熙至热河,病死塞外,諡文贞。玉书工作古文辞,称一代大手笔。著有《张文贞集》十二卷, 《清史列传》行于世。有子张逸少,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甲戌科进士。
• 《后汉书·安帝纪》:“昔在帝王,承天理民,莫不据琁机 玉衡,以齐七政。” 清 王韬 《变法上》:“铜龙沙漏, 璇玑玉衡, 中国 已有之于 唐 虞 之世。”一说为北斗七星。 一至四星名魁、为璇玑;五至七星名杓,为玉衡。参阅 《史记·天官书》、《晋书·天文志上》。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现代文阅读)模拟试卷17(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现代文阅读)模拟试卷17(题后含答案及解析)全部题型 2. 第二部分专业基础知识第二部分专业基础知识现代文阅读为乐趣而读书毛姆①首先,我要坚持的就是:阅读应该是一种享受。
②______不能帮你获得学位,______不能助你谋生糊口,不能教会你驾船,______不能告诉你如何发动一辆故障的汽车。
______它们将使你的生活更丰富,更充实,更圆满而感到快乐,______你真能享受这些书的话。
③许多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著作,如今除了给专门研究的学者之外,并不需要每个人都去读。
生活在繁忙的现代,除非是与他们的生活直接有关的书籍,很少人有时间博览群书。
不论学者们对一本书的评价如何,纵然他们一致地加以称赞,如果它不能真正引起你的兴趣,对你而言,仍然毫无作用。
别忘了批评家也会犯错误,批评史上许多大错往往出自著名批评家之手。
④你正在阅读的书,对于你的意义,只有你自己才是最好的裁判。
⑤每个人的看法都不会与别人完全相同,最多只有某种程度的相似而已。
如果认为这些对我具有重大意义的书,也该丝毫不差地对你具有同样的意义,那真毫无道理。
虽然,阅读这些书使我更觉富足,没有读过这些书,我一定不会成为今天的我,但我请求你:如果你读了之后,觉得它们不合胃口,那么,请就此搁下,除非你真正能享受它们,否则毫无用处。
⑥没有人必须尽义务地去读诗、小说或其他可归入纯文学之类的各种文学作品。
他只能为乐趣而读,试问谁能要求那使某人快乐的事物一定也要使别人觉得快乐呢? ⑦请别以为快乐就是不道德的,所有的快乐本身都是很好的,只是它们所造成的后果,常使敏感多虑的人想要逃避。
读书的快乐并不会产生下流或肉欲。
往昔的智者们都认为只有知识的快乐最令人满足而且最能持久。
养成阅读的习惯实在受用无穷,很少有什么运动能让你在过了盛年之后仍能从其中获得满足。
同样,除了独人牌戏、打棋谱、填字谜外,很少有游戏能不需同伴而独自一人赏玩。
阅读就没有诸如此类的不便,几乎没有一种工作能像阅读这样——只除了针线活儿。
高一语文基础测试卷(内附答案)
定远中学高一下学期语文基础训练一、论述类文本阅读中国古代的天文李政道古代西方人的一种观念是“天圆地方”,我们老祖宗却认为“天圆地圆”,有黄道、赤道。
两千多年前,诗人屈原在其著作《天问》中引证天是圆的,地也是圆的。
他说:九天之际,安放安属?隅隈多有,谁知其数?九天是指坐标,就是昊天(东)、阳天(东南)、赤天(南)、朱天(西南)、成天(西)、幽天(西北)、玄天(北)、鸾天(东北)、钧天(中间向上),一共是九个坐标位置。
屈原说,如果天圆地平,就会相交,成“九天之际”。
“安放安属?”相交的点放在哪里呢?“隅隈多有,谁知其数?”天地相交显然不合理。
因此,天是圆的,地一定也是圆的。
天如蛋壳,地如蛋黄,各自可转。
所以中国古代天文就是赤道、黄道两个圆轨道。
他下面再问:天是圆形的,还是椭圆形的?东西南北,其修孰多?南北顺椭,其衍几何?其中东西是经度,南北是纬度。
他问的是经度长一些,还是纬度长一些。
实际上,地球的赤道直径与南北两极的距离相差22公里,屈原当然没有求出来,不过他这种解析问题的能力及有关天圆地圆的推测都令人佩服。
《周礼》说:“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
”璧的外围是圆的,中间有圆孔,代表天。
可是,为什么天中有礼?琮的造形更奇怪了,外面是方的,中间也有一个圆孔穿过去。
外边为什么是方的?为什么璧代表天,琮代表地?另外,商代还有一种玉器叫璇玑,造型很像璧。
璧,璇玑,琮,他们的关系是什么?《虞书?舜典》注疏:“璇,美玉也;玑为转运,径八尺,圆周二丈五尺强,王者正天文之器。
”璇玑是一个大的天文仪器。
我们今天看到的璇玑玉器,直径仅约33厘米,可能是模型,是商代的文物。
那么璇玑怎样做天文仪器呢?每颗恒星和行星,都要转圈,都各自沿着一个圆在走。
但大球面上有一点不动,就是天球面和地球的轴的相交点,叫做正极。
我们可以设想,璇玑或璧、琮的前身可能是一个旋转式天文仪器,目的就是把这个旋转轴的指向定准于正极。
怎样做到这个要求呢?我的猜想是:假如要定准正极,一定要有一根长管。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现代文阅读)模拟试卷7(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现代文阅读)模拟试卷7(题后含答案及解析)全部题型 2. 第二部分专业基础知识第二部分专业基础知识现代文阅读中国古代的天文李政道古代西方人的一种观念是“天圆地方”,我们老祖宗却认为“天圆地圆”,有黄道、赤道。
两千多年前,诗人屈原在其著作《天问》中引证天是圆的,地也是圆的。
他说:九天之际,安放安属?隅隈多有,谁知其数? 九天是指坐标,就是昊天(东)、阳天(东南)、赤天(南)、朱天(西南)、成天(西)、幽天(西北)、玄天(北)、鸾天(东北)、钧天(中间向上),一共是九个坐标位置。
屈原说,如果天圆地平,就会相交,成“九天之际”。
“安放安属”?相交的点放在哪里呢?“隅隈多有,谁知其数”?天地相交显然不合理。
因此,天是圆的,地一定也是圆的。
天如蛋壳,地如蛋黄,各自可转。
所以中国古代天文就是赤道、黄道两个圆轨道。
他下面再问:天是圆形的,还是椭圆形的? 东西南北,其修孰多?南北顺椭,其衍几何? 其中东西是经度,南北是纬度。
他问的是经度长一些,还是纬度长一些。
实际上,地球的赤道直径与南北两极的距离相差22公里,屈原当然没有求出来,不过他这种解析问题的能力及有关天圆地圆的推测都令人佩服。
《周礼》说:“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
”璧的外围是圆的,中间有圆孔,代表天。
可是,为什么天中有孔?琮的造型更奇怪了,外面是方的,中间也有一个圆孔穿过去。
外边为什么是方的?为什么璧代表天,琮代表地?另外,商代还有一种玉器叫璇玑,造型很像璧。
璧、璇玑、琮,它们的关系是什么?《虞书.舜典》注疏:“璇,美玉也;玑为转运,径八尺,圆周二丈五尺强,王者正天文之器。
”璇玑是一个大的天文仪器。
我们今天看到的璇玑玉器,直径仅约33厘米,可能是模型,是商代的文物。
那么璇玑怎样做天文仪器呢? 每颗恒星和行星,都要转圈,都各自沿着一个圆在走。
大球面上有一点不动,就是天球面和地球的轴的相交点,叫作正极。
我们可以设想,璇玑或璧、琮的前身可能是一个旋转式天文仪器,目的就是把这个旋转轴的指向定准于正极。
中国古代十大天文学著作
中国古代十大天文学著作中国古代十大天文学著作中国古代积累了丰富的天文学知识,留下了许多重要的著作。
以下是中国古代十大天文学著作的介绍:1. 《天文演绎》:由中国古代天文学家张衡创作,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天文学著作之一。
该书系统地介绍了天体运动的规律,对于研究宇宙的结构和天体的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2. 《浑天说》:由中国古代天文学家张衡创作,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天文学著作之一。
该书详细记录了天体的位置、运动和规律,为后来的天文观测和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3. 《天文图经》:由中国古代天文学家杨公素创作,是中国古代天文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著作之一。
该书以图表的形式展示了天体的位置和运动,为天文测量和观测提供了重要的工具。
4. 《授时历书》:由中国古代天文学家郭守敬创作,是中国古代最早的授时历书之一。
该书详细介绍了天体运动的规律和方法,为制定准确的历法和时间标准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5. 《天文志》:由中国古代天文学家杨公望创作,是中国古代天文学史上最重要的著作之一。
该书详细记录了天体的位置、运动和规律,为后来的天文观测和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6. 《三统历》:由中国古代天文学家徐光启创作,是中国古代最具影响力的历书之一。
该书详细介绍了天体运动的规律和方法,为制定准确的历法和时间标准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7. 《天工开物》:由中国古代科学家宋应星创作,是中国古代天文学和天文仪器制作的重要著作之一。
该书介绍了众多天文仪器的制作方法和使用技巧,对于天文观测和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8. 《续史记》:由中国古代天文学家袁天罡创作,是中国古代天文学史上最重要的著作之一。
该书系统地记录了古代天文学家的研究成果和天文观测数据,为后来的天文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9. 《测天仪象法全书》:由中国古代天文学家郭守敬创作,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天文仪器制作和使用手册之一。
该书详细介绍了各种天文仪器的制作方法和使用技巧,为天文观测和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中国古代天文仪器
中国古代天文仪器璇玑玉衡"璇玑玉衡"一词出自中国古籍《尚书.舜典》﹐原文是"在璇玑玉衡﹐以齐七政".由于记载简略﹐含意难以理解﹐从汉代起就产生两种不同看法﹕一主星象说﹐一主仪器说.司马迁主张璇玑玉衡就是北斗七星﹐《史记.天官书》上说:"北斗七星﹐所谓l璇玑玉衡以齐七政r."纬书《春秋运斗枢》更把北斗七星的名称与璇玑玉衡联系起来:"北斗七星第一天枢﹐第二璇﹐第三玑﹐第四权﹐第五玉衡﹐第六开阳﹐第七摇光.一至四为魁﹐五至七为杓(柄)﹐合为斗.居阴布阳﹐故称北斗."《晋书.天文志》则三星为玉衡."与司马迁的主张略有不同.此外﹐又有北极(北辰)说﹐例如伏胜在《尚书大传》中写道:"璇者﹐还也﹐玑者几也﹐微也﹐其变几微而行动者大﹐谓之璇玑﹐是故璇玑谓之北极."《说苑》则说:"璇玑谓北辰﹐勺陈枢星也."《周髀算经》称北辰皆曰璇玑﹐而《星经》又有不同的说法:"璇玑者谓北极星也﹐玉衡者谓北斗九星也."以上均主星象说. 从汉代起﹐认为璇玑玉衡是仪器的也大有人在﹐孔安国说﹕璇玑玉衡为"正天之器﹐可运转"﹐肯定璇玑玉衡为仪器.郑玄说:"运动为玑﹐持正为衡﹐以玉为之﹐视其行度."这也是指的仪器.更有人主张璇玑玉衡就是浑仪(见浑仪和浑象)﹐马融说:"上天之体不可得知﹐测天之事见于经者﹐惟玑衡一事.玑衡者﹐即今之浑仪也."三国时王蕃说:"浑仪羲和氏旧器﹐历代相传谓之玑衡."而北宋的苏颂认为璇玑玉衡是浑仪中的四游仪.圭表中国最古老﹑最简单的一种天文仪器﹐创制年代已不可考.它包括两个组成部分﹕一为直立在平地上的标竿或石柱﹐汉以后改用铜制﹐叫做表﹔一为正南北方向平放的尺﹐叫做圭.《周礼.大司徒》等篇所称"土圭"﹐即度圭(量度用圭)之意﹐是用玉或石制成的.汉以后改用石或铜制.圭和表互相垂直﹐组成圭表.根据正午时度量表影的长度可以推定二十四节气﹐从表影长短的周期性变化可以确定一回归年(见年)的日数.表影在正北的瞬间就是当地真太阳时(见日)的正午﹐可用以校正漏壶.从《周礼.考工记》可知﹐战国以前人们已懂得使用铅垂线来校正表的垂直﹐用水平面来校正圭的水平.秦以前的表的高度﹐文献中没有明文记载.汉代以后一致称古代表高8尺﹐西汉《淮南子.天文训》提出10尺的表﹐以符合十进制的要求.但后世大都仍用8尺高表.只有南北朝梁大同十年(公元 544年)太史令虞邝曾在今南京用过9尺高表测影﹐这是少见的例外.元代郭守敬把表高增加到36尺﹐又在表顶上加一根架空的横梁﹐从梁心到圭面共40尺﹐这样来提高测影精度﹔又创制景符﹐以解决表高影淡的缺点﹐并可以测出日面中心的影长(见登封观星台).明代邢云路曾在万历年间制60尺高表﹐是中国历史上最高的高表.到清代又采用10尺高表.《周礼》记载﹐圭长为1尺5寸﹐这是指便于移动的土圭.汉代记载﹐太初四年(公元前101年)造的铜表高8尺﹐长1丈3尺﹐后者实指的是圭长.后世的圭长大抵差不多﹐郭守敬增加表高时才把圭长也相应地增加到128尺.这条长圭被称为量天尺.明代又恢复8尺高表和1丈多的长圭.清钦天监在明制表的顶上加了一截﹐使表高达到10尺.这时﹐表影在冬季会落到圭外.为此﹐清人在圭的另一端立了一个高3尺5寸的"小表"﹐相当于圭的延伸﹐叫立圭﹐使表影落在立圭上.量度这段影的高度可以推算得10尺表的表影长度.影表尺中国古代用来测定投在圭表上日影长短的一种专用尺.其前身则为《周礼》提及的土圭,即一种石或玉制短尺.1975年10月,在明初所制铜圭而上发现了用于计量影长的残存刻度十余处,经考证测量,判明明代影表尺尺值为24.525厘米,与隋唐小尺同.日晷利用一根表投出的日影方向和长度以测定真太阳时的仪器."晷"字的古义是太阳的影子.汉代以及后来很长的时期内把圭表测得的太阳影长也称为"日晷".大约元﹑明以后才把测天体的方位以定时刻的仪器称为"晷".明末以后﹐作为测时器名称的"日晷"才流行于世.中国日晷起源于圭表.日中时﹐表影指向正北的瞬时为正午﹐即当地真太阳时十二时正.《史记.司马穰苴列传》中有"立表下漏"的记载﹐可见远在春秋时代就用表来测定时刻了.但用这种方法一天里只有一次机会得到读数,因此它只能用于校正漏刻的快慢.后来发明了把时角坐标网通过表顶投影到一个平面上﹐这样白天无论何时都能从太阳的影子来得到时刻读数.这种仪器就是日晷.日晷的部件包括一根表(称为晷针)和刻有时刻线的晷面.日晷按晷面安置的方向可以分为地平日晷﹑赤道日晷﹑立晷(晷面平行卯酉面)﹑斜晷(晷面置于任何其他方向)等.晷面也可以制成半球面形﹐晷针顶点处于球心﹐就是球面日晷.如果在晷面上按当地的地理纬度和节气刻制13条节气晷线(冬至夏至各一条﹐其余每两个节气用一条)﹐则从表影的方向和尖端的位置可以测定节气和时刻﹐这种日晷叫节气日晷.中国日晷的早期历史尚不清楚.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先后在内蒙﹑洛阳等地发现了几块秦汉时代的石板.在正方形的平面上刻有大小两个同心圆.大圆上每隔1/100圆弧的地方刻有一个浅孔﹐共69孔.每孔向内刻有一条辐射线﹐到小圆周为止.圆心刻有一略大的深孔.这种石刻合于中国古代把一天分为100刻的时刻制度﹐所以有些人认为它是一种日晷.但是﹐它们是地平日晷还是赤道日晷﹐一直有不同意见.也有人认为它们可能不是日晷﹐而是一种置于地平面上﹐用来测定方向或方位角的仪器﹐不过可以用作正午的漏刻校正器罢了.第一个明确可靠的日晷记载是《隋书.天文志》所载隋开皇十四年(公元594年)州司马袁充发明的短影平仪.这是一种地平日晷﹐晷面圆周均分为12辰.圆心立表.袁充测定了不同节气里太阳走过一辰所需的时间﹐载列为表.但因每个时辰的时间长度相差悬殊﹐未被后人采纳.关于赤道日晷﹐据清代梅文鼎说﹐他家乡安徽宣城有一具唐制日晷﹐但并无其他文献佐证.明确的记载初见于南宋曾敏行《独醒杂志》卷二﹐其中说到他的族人曾瞻民(字南仲)发明了"晷影图".所述结构和后世赤道日晷基本相同﹐不过晷面是木制的.后世改用石质晷面﹐金属晷针﹐以求经久﹐称为员石欹晷.今北京故宫等处还保存有一些清代制造的石质赤道日晷.元代郭守敬创制的仰仪﹐兼有球面日晷的作用.后来朝鲜﹑日本制作的仰釜日晷则把仰仪中心的璇玑板等取消﹐改成尖顶的晷针﹐成为纯粹的球面日晷.节气日晷以及其他各种形式的立晷﹑斜晷等大概都是明末来华的欧洲耶酥会士传入中国的﹐或由中国学者学习刚传入的欧几里得几何学之后自己再创作的.明末天启年间(公元1621~1627年)陆仲玉著有《日月星晷式》一书﹐介绍了各种类型日晷的制作法﹐并涉及测星﹑月用的星晷和月晷.浑仪和浑象"浑"字在古代有圆球的意思.汉代张衡说过:"立圆为浑".浑仪是由许多同心圆环组成的一种仪器,总起来看好象包在一个圆球里.浑象则是一个真正的圆球.浑仪和浑象又是反映浑天说的仪器,因而在早期常常统称为浑天仪.浑仪浑仪中有窥管,是一种观测仪器,其主要用途是测定昏、旦和夜半中星以及天体的赤道坐标,有时也能测黄道经度和地平坐标.唐代天文学家李淳风设计制造的浑仪,其结构分为外、中、内三层(重).外层称为六合仪,由子午环(天经双规)、地平环(金浑纬规)和赤道环(天常环)交结成固定的框架.中层称为三辰仪,由璇玑环、赤道环、黄道环和白道环等构成.各环间的相对位置是固定的,但其整体可绕仪器的极轴东西旋转.内层叫四游仪,由极轴、赤经双环和窥管(也称望管)等构成.平行的赤经双环夹着窥管也绕极轴旋转.窥管还可以自由地在双环内转动,因此能指向天空的任何一点.唐以后所制造的浑仪,原理和基本结构都与李淳风浑仪相似,只是把规环或其他零件、部件增减一些罢了.浑仪已有悠久的历史.何时发明,目前尚难断定.西汉天文学家落下闳曾造过圆仪.耿寿昌用圆仪测定日、月的视运动.东汉贾逵在圆仪上加黄道环,改称黄道铜仪,用以测定二十八宿的黄道经度等.一直到南北朝的张子信还在使用圆仪来观测日、月、五星的视运动.而后来出版的史书中往往说落下闳造浑仪,张子信用浑仪,可见圆仪和浑仪两种仪器名称虽异而功用实同.早期的浑仪构造如何,史无记载.有确切记载的是东晋时孔挺所造的浑仪.这架浑仪就是六合仪和四游仪合起来的两重铜浑仪,因为这是测量天体赤道坐标所需的最简单的结构,可以推断早期各家的浑仪相去也不会太远.后来因为要直接测量太阳在黄道上的运动,必须增加黄道环;要直接测量月亮在白道上的运动,又必须增加白道环.又因为天球的周日转动,二十八宿和黄道、白道等在天穹上的位置不断变化,为了适应这种变化就必须使黄道环、白道环和赤道环都能随天球转动方向转动,就有三辰仪的产生.这些都在李淳风的浑仪中得到实现.可是,随着浑仪环数的增加,所遮蔽的天区也越来越多.由于唐、宋以来数学的发展,人们已能比较精确地掌握赤道、黄道和白道三种坐标系统的互换,因此,北宋沈括首先去掉三辰仪中的白道环,开始了浑仪的简化过程.到郭守敬时发生了质的飞跃,创造出历史上有名的简仪.明清时代还曾仿制或新制一些浑仪,但已是余波,创新之处不多.对于浑仪,中国古代还注意到它的安装位置的校正问题.北魏明元帝永兴四年(公元 412年)造的太史侯部铁仪(或称灵台铁仪)有个十字底座.底座上开有水沟,以校正底座平准.北宋皇祐三年(公元1051年)于渊、周琮等造的皇祐新浑仪中,在六合仪的地平环上也开了水沟.大约在唐代以前人们就知道从浑仪极轴两端的圆孔观测拱极星的周日运动来校正仪器极轴的方向.北宋沈括把这个方法发展到很成熟的地步.因此,后来郭守敬在简仪中创造了专门的候极仪装置.浑象属于表演性的仪器,在一个大球上刻画或镶嵌有星宿、赤道、黄道、恒隐圈、恒显圈等,和现代的天球仪相似.浑象可能是西汉人耿寿昌发明的.东汉张衡的浑象是他设计的漏水转浑天仪的核心部分.张衡以后,中国天文学家多次制造过浑象,而且多数和水力机械联系在一起(古代也称为水运浑天,今通称水运浑象),以取得和天球周日转动同步的效果 ,其中有名的制造者有三国时陆绩、王蕃,南北朝时钱乐之等.钱乐之于南朝宋文帝元嘉十七年(公元440年),制造的小浑象周6尺6寸,有二十八宿、中外星官,以白青黄三色珠为星,以区别甘氏、石氏、巫咸氏星官,黄道上还有日、月、五星.到唐代,一行、梁令瓒把日、月缀于二轮上,可绕浑象运行,并且又和自动报时装置结合起来,开创了中国独特的天文钟传统.到郭守敬,才把报时装置和水运浑象分离开来.现存最古的浑象为清初南怀仁所作,称为天体仪,置于北京古观象台.三国时吴国天文学家葛衡曾经改造浑象.他把围在浑象天球之外代表地的机构移入天球中,天球转动时地仍不动.为了能看到天球中的地,必须把天球挖去多块.这种仪器古代称之为浑天象,后来就发展成为假天仪.假天仪是人们进入天球里面抬头向上看的,犹如现今天文馆的天象厅.中国第一架假天仪是北宋时苏颂、韩公廉等人制造的.他们在竹架纸糊的天球上"因星凿窍",外面点上灯,人在里面看窍眼如同星星一样.元代郭守敬所造玲珑仪,也是一架假天仪.可惜这些仪器都已散失了.简仪是中国元朝天文学家郭守敬简化浑仪而创造的一种天文测量仪器,它把唐宋的浑仪结构精简并重新组合而成,故称简仪.一,制造沿革郭守敬使用传统浑仪测量天体时,感到浑仪层层交错环圈过于繁复,相互遮挡不少天空视野,且妨碍观测等,因而萌生简化浑仪的想法.他把黄道圈除去,分立其上之地平与赤道测量装置,再以云架与龙柱把两者合并之,能无遮挡的有效测量南北天极附近以外的其余广大天区之目标天体赤道坐标,简仪亦成为郭守敬在天文测量仪器方面的代表作.二,结构与原理1.赤道系统亦称赤道经纬仪,包括赤道仪和四游仪.赤道仪内为带二十八宿周天刻度之赤道环,外套标上时辰刻度百刻环,有两个界衡并过环心,由南极云架与十字框架支撑与承托;赤道环与界衡均可绕环心水平转动,以此来测量入宿度(该天体与它西侧相邻宿内距星的赤经差).四游仪主体为四游双环,安装南北极轴上,南极立于赤道环环心上而北极则接上规,双环以南北极成轴绕北天极转动;两环上刻有周天度数,双环间有直距支撑(亦可看成两环以直距为心斜立着转动,此直距亦相当于极轴),其上有一窥衡绕该环转动,窥衡上有横耳并内藏细丝(类似寻星镜十字丝定位原理);以此对好目标天体即可在集双环读出天体的去极度(天体与北极的夹角).国立自然科学博物馆展出之简仪,图中可见最外大圆之北极云架接上最高之候极仪,其中间方型之北极龙柱立着(较黑之铜环)为地平装置之立运环2.地平系统亦称地平经纬仪,即立运仪.立运仪在北极云架下方,下接底座;阴纬环垂直平放于立运环之下,绕环心转动;而立运环则垂直转动并立于云架之下;两环均有刻度,以其上之界衡与窥衡对准目标天体则可在环刻度上读出天体之地平方位角与天体高度.(1)候极仪包括位南极云架顶端的上规与其内之定极环,以此加上赤道系统即可调整仪器的极轴方向及测量北极星上中天时刻.(2)正方案此部份部件已散夫,明朝仿制品由原来测定方向变为地平式日晷,同时也可作为南北定向之用.(3)底座包括:北极云架、南极云架与四方底座,两云架北高南低,云架的龙柱精致刻上栩栩如生的云中游龙,云架下有鳌承托.底座有水准糟以测定整座简仪之水平水平.三,成就该仪之赤道系统为世界上最早的赤道装置,原理相当于现在的越轴式(即叉式赤道仪).欧洲至1598年才由丹麦天文学家第谷发明与之类似的装置.而赤道环与百刻环之间有四个圆筒形的短铜棍,以减低两者之摩擦力,为世界上滚筒轴承的最早利用之处.另外以窥衡加上丝线测量,与及环上的分刻度亦有所提高之下,大大提高了当时观测准确度和方便性.四,纪念邮票中国邮电部于1962年12月1日发行编号"纪m92"的一组八枚"中国古代科学家"纪念邮票中,一枚是郭守敬半身像,另一枚是其代表作m简仪.但邮票中简仪绘画时不甚仔细,看不出赤道装置立体感与细致而导致出现错觉.五,成品去向郭守敬当年制作的简仪原本置于大都司天台(即现在北京建国门内大街路北中国社会科学院),曾被搬迁至鸡鸣山观测台至清康熙七年(1668年)迁回北京,但于清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15年)被传教士纪理安故意当作废铜熔掉.六,仿制与复制品现存最古老的简仪是在明正统二年(1437年)按郭守敬所制并安放在南京之原物仿制,明清两代钦天监以此于北京古观象台用于测量,1900年八国联军侵略,德国于12月12日把简仪拆卸运往位于东交民巷的法国外交使馆收藏,至1902年迫于世界舆论压力才归还给清政府.1933年6月,简仪因逃避战火南迁至南京,于1934年2月初安顿在紫金山天文台上,但历经风吹雨打、受腐蚀剥落以致1980年代初已近乎被毁,南京市当局于1988年花了11个月对该仪进行维修,现于南京紫金山天文台露天陈列展览,其他的简仪复制品皆以此为蓝本复制.此简仪本体以青铜铸成,高约2.84米,长4.4米,宽2.98米,重约14吨.结构稳固,工艺华美,近看高大,远看玲珑;体现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冶铸技巧与机械制造等方面的结晶.1993年8月,台湾台中市国立自然科学博物馆展出按实际比例制作的复制品(另外还有浑仪与水运仪象台复制品),现于该馆"中国的科学与技术展区"展出.2002年1月11日,北京古观象台(即北京古代天文仪器陈列馆)投资100万元启动简仪的复制工程.把副件安放在北京古观象台上陈列.另在河北省邢台之"郭守敬纪念馆"与在2006年春节启用之浙江省温岭市石塘镇之"石塘天文馆"亦有简仪的复制品存放.仰仪中国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创制的一种天文仪器.它的形状好像一口平放的锅,直径一丈二尺(元代天文尺).锅口上边刻着时辰和方位,相当于地平圈,上面还有水槽,用以校正水平.在锅口的南部放置东西向和南北向的杆子各一根.南北向杆子延伸到半球的中心,顶端装置一小方板,称为璇玑板.板可以南北向和东西向转动.板的中央开一小孔,小孔的位置正好在半球的中心.在仰仪的内半球面上刻着赤道地平坐标网.不过,这个坐标网与天球的坐标网,东西相反,以南极替代北极.转动璇玑板,使它正对太阳.太阳光通过小孔在球面上成像,从坐标网上立刻可以读出太阳去极度数和时角,由此可知当地的真太阳时和季节.仰仪基本是一种球面日晷.不过,仰仪的功能比球面日晷广泛,它能测定日食发生的时刻,还可以估计日食的方位角,食分多少和日食发生情况的全过程.它甚至还能观测月球的位置和月食情况.这架仪器利用针孔成像的原理,避免人眼对强烈的太阳光作直接观测.仰仪流传到朝鲜和日本后,取消了璇玑板,改成尖顶的晷针,从而成为纯粹的日晷,被称为仰釜日晷.星盘(planispheric astrolabe)一种测量天体高度的仪器,可能是希腊天文学家喜帕恰斯(公元前二世纪人)发明的,也有人说是更早的阿波隆尼(公元前三世纪人)所创造.现存文献中最早论述过星盘的是希腊天文学家塞翁 (Theon)的著作(约公元 375年).中国在元朝制造过这种仪器(1267年),在明朝译著过有关星盘的两本书,即《浑盖通宪图说》(1607年)和《简平仪说》(1611年).仪器的主体是个圆形铜盘,盘的背面安装有一可绕中心旋转的窥管.观测时,将铜盘垂直悬挂,人目用窥管对准太阳或恒星,就可以从盘边的刻度上得到它们的高度.在盘的正面,有用球极平面射影法绘制的星图和地平坐标网.星图上只有最亮的星和黄道、赤道.地平坐标网有以天顶为中心的等高圈和方位角.地平坐标网在下,星图在上,后者是用透明材料绘制的.由观测得到太阳的高度后,将当日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转到观测到的高度圈上,二者交于一点.这一点和盘面中心的联线(用游尺)同刻在边缘上时圈的交点,就是观测时间.知道太阳当天的赤纬和中午时的高度,也可以求出观测地的纬度.这种仪器还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在盘面上增加其他的东西,如测影的刻度、罗盘和占星用的符号等.它可以应用于教学、航海和测量等,在欧洲和伊斯兰世界曾经长期使用,直到十八世纪中叶才为六分仪代替.漏壶(clepsydra)古代利用滴水多寡来计量时间的一种仪器.漏壶按计时方法大体上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观测容器内的水漏泄减少情况来计量时间,叫作泄水型漏壶;另一种是观测容器(底部无孔)内流入水增加情况来计量时间,叫作受水型漏壶.在一些文明古国,如中国、埃及、巴比伦等,都使用过漏壶.巴比伦一般使用泄水型漏壶;埃及人两种类型都用,不过受水型漏壶使用较晚,也较罕见. 中国的漏壶也称刻漏.最早的漏壶是在漏壶中插入一根标竿,称为箭.箭下用一只箭舟托着,浮在水面上.水流出或流入壶中时,箭下沉或上升,借以指示时刻.前者为泄水型漏壶,叫作沉箭漏;后者为受水型漏壶,叫作浮箭漏.这两种类型统称箭漏.另一种是以滴水的重量来计量时间,叫作称漏.此外,还有一种以沙代水的沙漏.中国历史上用得最多、流传最广的是箭漏. 漏壶的发明时代目前尚无定论.《周礼.夏官》有"挈壶氏","掌挈壶以令军井","凡军事县(悬)壶以序聚柝","皆以水火守之"."水守"是在壶旁备水,需要时往壶里添加;"火守"有两方面的意义,即夜间用火照明以观察箭上的刻度,在冬天又要以火温水,防止冻结由这条记载可知,在周朝已经有了漏壶.《史记》上曾记载司马穰苴在军中"立表下漏"以待庄贾,日中而贾违令不至,即被处死刑的事件.由此可见,春秋时期漏壶的使用已很普遍了.早期的漏壶,现已无存.西汉的漏壶现已发现三只,是分别在河北满城、内蒙古伊克昭盟和陕西兴平发现的.这三只漏壶属于同一类型,都是铜制单只泄水型壶,大小稍有不同.壶的形状是圆筒,下有三足,在接近底部的侧面有小孔,安装滴水管,壶上有提梁,梁中央有长方形的孔,用以扶箭直立. 单只泄水型或受水型漏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但是水流速度与壶中水的多少有关,单只漏壶随着壶中水的减少,流水速度也在变慢.这样,就直接影响到计时的稳定性和精确度.后来人们想到在漏水壶上另加一只漏水壶,用上面流出的水来补充下面壶的水量,就可以提高下面壶流水的稳定性.但这种办法只适用于受水型漏壶,因此泄水型漏壶很快便被淘汰了.发明增加补给壶的办法之后,人们自然会想到,可以在补给壶之上再加补给壶,形成多级漏壶.补给壶的使用大概始于西汉末东汉初.东汉张衡已使用二级漏壶,即一只漏壶和一只补给壶(不计最下面的受水壶,下同),晋代出现了三只一套的出水壶,唐初吕才设计了四只一套的漏壶.北宋燕肃又发明了另一种方法.他在中间一级壶的上方开一孔,使上面来的过量水自动从这个分水孔溢出,让水位保持恒定.燕肃创制的漏壶叫莲花漏,北宋时曾风行各地. 元延三年(公元1316年)的一套漏壶,现保存在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是三级漏壶.北京故宫博物院中有与此类似的一套清代制的大型漏壶.据记载,称漏的最早制造者是公元五世纪的北魏道士李兰.称漏盛行于唐、宋.它的构造是一杆吊着的秤,受水壶挂在秤钩上,以受水壶里受水的重量计量时间.按李兰的规定,流水一升,重增一斤,时经一刻.也可以把秤杆上的重量刻度改成时刻刻度,从而直接读出时刻数.沙漏的最早记载见于元代,造沙漏的目的是为了避免水因气温变化而影响计时精度.其原理是通过流沙推动齿轮组,使指针。
[地方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云南省昆明市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语文真题2014年
问题:1. 爱而不见,______。自牧归荑,______。(《诗经·邶风·静女》)
答案:搔首踟蹰 洵美且异
问题:2. ______,时矫首而遐观,______,鸟倦飞而知还。(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答案:策扶老以流憩 云无心以出岫
问题:3. 杜甫在《登岳阳楼》诗中,集中抒发自己老病孤独、身世之悲的两句是______,______。
问题:7.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感情色彩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______。
A.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
B.我希望有朝一日,解放了的干干净净的法兰西会把这份战利品归还给被掠夺的中国
C.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
D.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里是野蛮人
B.故乡的槐树,成簇成片,遍布四野,似乎散漫凌乱,却又井然有序;似乎千篇一律,却又各具情致
C.满耳的阵阵蛙鼓,激昂亢奋地噪闹着,将静夜和旷野喧嚣得如同这季候一般,热情洋溢,生机勃勃
D.野花肆意开放,花丛间常可见一队队小而伶俐的麻褐色野兔,在那里追逐嬉戏,天真烂漫,活灵活现
答案:D[解析] D项,“活灵活现”形容描述或模仿的人或事物生动逼真。而句中指野兔,用错了修饰对象。
问题:3. 盛唐时期,诗歌创作繁荣,流派纷呈,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有王维、孟浩然、陈子昂等,边塞诗派的代表人物有高适、岑参等。
答案:B[解析] 陈子昂并非山水田园诗派的诗人。
问题:4. 巴尔扎克是法国19世纪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欧也妮·葛朗台》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其中的主要人物老葛朗台是世界文学作品中“四大吝啬鬼”之一。
问题:3.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______。
A.平添 骁勇 秣马厉兵 路遥知马力
璇玑玉衡到底在说什么?
璇玑玉衡到底在说什么?《尚书?舜典》曰:“在璇玑玉衡,以齐七政。
”一代舜帝为我们留下的天文纪事,仅此九字。
自古炎黄子孙但闻其声,不见其事,“璇玑玉衡”千古成谜。
于是后人据《周髀算经》中有“北极璇玑四遊”的话,称它是北辰。
又有人据《史记?天官书》中有“北斗七星,在璇玑玉衡,以齐七政。
”而断定璇玑玉衡就是北斗七星。
而更多的人认为璇玑玉衡不是星象,而是一种仪器。
如孔安国称:为正天之器,可转也;马融称:测天之事,见于经者,惟玑衡一事;王盘称:浑仪已和之旧器历代相传,谓之玑衡;沈括称:天文学家有浑仪测天之器设于崇台,以候垂象者则古玑衡事也;载东原称:古测天仪器,设璇玑以拟黄极,玉衡以界黄道。
主张仪器说的人虽多是历代知名学者,但谁也说不准这种仪器的具体内容,而多与汉代以后的浑仪混为一谈。
全是猜测,毫无依据。
也有人说璇玑玉衡就是一块玉器的图腾现象,文学爱好者最喜欢这种考究形式了。
然后在对那个玉器,进行美感抒发,美文连篇,就圆满了。
其实,璇玑玉衡有图,有数,现在的人做研究,隐隐约约看到图的样子,也了解到一些天文学的对应关系,北极七星中有一颗星叫做:玉衡,北极星,也叫北斗七星,北斗七星是由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瑶光七星组成的。
古代中国人民把这七星联系起来想象成为古代舀酒的斗形。
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组成为斗身,古曰魁;玉衡、开阳、瑶光组成为斗柄,古曰杓。
北斗星在不同的季节和夜晚不同的时间,出现于天空不同的方位,所以古人就根据初昏时斗柄所指的方向来决定季节:斗柄指东,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
道教称北斗七星为七元解厄星君,居北斗七宫,即:天枢宫贪狼星君、天璇宫巨门星君、天玑宫禄存星君、天权宫文曲星君、玉衡宫廉贞星君、开阳宫武曲星君、瑶光宫破军星君。
璇、玑、玉衡,都是七星中有所代表,璇玑玉衡,与阴阳、四时、五行、二十四节气息息相关,甚至有北斗主死,南斗主生的传统说法。
玉石的天文与星象观测考核试卷
12.以下星宿中,被称为“北极星”的是______。
13.古代中国将玉器的形状与______相对应。
14. “天球说”认为,天体都在一个______上运动。
15.古代中国将玉器的雕刻图案与______相对应。
16.以下星宿中,被称为“织女星”的是______。
5.以下玉石中,被认为具有避邪作用的是______。
6.古代中国将玉分为______等,其中______为最高等级。
7.古代中国认为,玉石的质地与______有关。
8. “浑天仪”是______发明的,用以模拟天体运动。
9.以下星宿中,被称为“天狼星”的是______。
10.古代中国将玉石与天文观测相结合,其中一个目的是为了______。
A.《石经》
B.《天文志》
C.《梦溪笔谈》
D.《本草纲目》()
3.古代中国将天上的星宿与地上的地理区域相对应,以下哪些对应是正确的?
A.天狼星对应西方
B.大角星对应北方
C.参宿四对应东方
D.天鹅座α星对应南方()
4.以下哪些玉石被认为具有特殊的天文象征意义?
A.碧玉
B.翠玉
C.玉米黄
D.青玉()
5.古代中国天文观测中使用的仪器,以下哪些与玉石有关?
B.定位
C.记录
D.预测()
9.古代中国认为玉石具有以下哪些与天文相关的特质?
A.神圣
B.智慧
C.永恒
D.变化无常()
10.以下哪些玉石被认为具有避邪的作用?
A.碧玉
B.翠玉
C.玉米黄
D.青玉()
11.古代中国将玉石与天文观测相结合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哪些时期?
庐山太平宫的“璇玑玉衡”为古代道人测天仪器
作者: 王宪章
出版物刊名: 中国道教
页码: 41-42页
主题词: 唐开元 李渊 李世民 下诏 璇玑玉衡 崇道 述异记 精心绘制 吴道子 朱衣
摘要: 唐代,崇道之风,席卷朝野。
唐太祖李渊、太宗李世民自命为太上老君的后裔,道教位于三教之上。
《述异记》记载,唐开元十九年(731年)8月21日晚,唐玄宗梦见一个朱衣金冠的神仙乘舆天降,进宫谒见,自称为九天使者,受玉帝旨意巡视人间事,需要在庐山西北麓建馆修炼,五百年后将造福于天下生民。
唐玄宗遂命皇宫画家吴道子根据他梦中所见精心绘制了一幅九天使者像,下诏江州太守独孤正在庐山西北麓择地兴建一座殿宇轩昂、楼阁鼎峙的道。
李政道博士论“璇玑玉衡”是张衡浑天仪的远祖,
李政道博士论“璇玑玉衡”是张衡浑天仪的远祖,《尚书·尧典》说:“在璇玑玉衡,以齐七政。
”《史记·五帝本纪》说:“舜乃在璇玑玉衡,以齐七政,遂类于上帝,禋于六宗,望于山川,辩于群雄。
”这里的“在”字的含义是指观察,而观察的对象就是璇玑玉衡;观察的目的是“以齐七政”。
即使国家的一切行政举措能够按照璇玑玉衡的变化密合对应。
《尚书·尧典》与《史记·五帝本纪》均记载了舜在正月上旬的一个吉日,在尧的祖庙里接受帝尧的禅位的情况。
乍临天下,虞舜心里很有些不踏实。
他“下咨四岳,上观璇玑”,这除了个人心理方面的原因之外,在政治方面也打算在帝尧原来的基础之上有所调整,有新的作为。
所以,唐代博览群书,精于训诂,校五经,注汉书的颜师古说:“舜察璇玑玉衡,恐已政化有所遗失,不合天心。
” “在璇玑玉衡,以齐七政”,它揭示了中国古代自然主义的政治信仰。
这正如汉代博学才高,为世通儒,曾注《孝经》、《论语》、《诗》、《易》、《三礼》、《尚书》、《列女传》、《老子》、《淮南子》、《离骚》诸书的马融说的:“日月星皆以璇玑玉衡度知其盈缩进退失政所在。
圣人谦让犹不自安,视璇玑玉衡以验齐日月五星行度、知其政是与否,重审已之事也。
”那么,究竟什么是璇玑玉衡?综合起来,对于璇玑玉衡的解释可以归纳为两种。
第一是“天象说”《尚书大传》说:“璇者,还也。
玑者,几也,微也,其变几微,而所动者大,谓之璇玑。
是故璇玑谓之北极。
”先秦之《星经》说:“璇玑,谓北极星也。
玉衡,谓斗九星也。
”第二是“浑仪说”《隋书·天文志》引晋刘智的议论说:“颛顼造浑仪,黄帝为盖天,皆以天象盖也。
”《太平御览》引《春秋文耀钩》说:“高辛受命,重黎说天文,帝尧即位,羲和立浑仪。
”《隋书·天文志》说“浑仪”为颛顼帝所造《春秋文耀钩》则说是天官羲和所造。
研究表明,浑天仪是汉代张衡所造。
因此,浑天仪不可能是尧舜时期的“璇玑玉衡”。
广东省揭阳市双湖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期末试卷含解析
广东省揭阳市双湖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期末试卷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18分)阅读下文,完成19-22题阳光邵顺文四月天的一个清晨。
我打开宿迁楚街荷花池宾馆住宿房间的窗帘,向窗外望去,大片的阳光带着她们的影子进入了我的视野。
阳光是金色的。
她洒在古典建筑的瓦片上、墙上,洒在三轮车和出租轿车的车体上,也洒在道路两侧安静伫立的树木上。
很多次我到达过楚街,但是我没有一次像今天这样认真地留心这阳光的存在,更没有在其他地方留心过,以至心里竟然涌起一丝愧疚,仿佛她是一个长期以来一直默默关注我的朋友:这么多年以来,她一直用自己的眼睛注视着我。
她的眼神,像是在爱慕我,又像是在怜惜我。
晴朗的天气,她穿着华丽的裙裾,来到我的面前,向我展示她的妩媚。
阴霾的时候,她默默地躲在一扇墙或者一片云的身后,用一种歉意的目光注视我。
她期望我开心,期望我在生命里的每一天都发出自己的声响。
她像真正爱我的人,从来没有责备过我,当她听到我爽朗的笑声或者对时间的歌唱,她会窃窃自喜。
当她听到我长长的叹息,她就锁紧自己的眉头。
她有无数话想对我说,但是,因为我从来没有把自己的眼睛认真地停留在她的身上,哪怕一秒钟,所以她也从来没有机会对我表达。
她无法说出对我的爱,也无法说出对我的恨。
我是她的帝王将相,而她一直都没有成为我的臣民。
每天清晨,她在渴望中来;每天傍晚,她带着绝望离去。
当我知道自己这么多年以来,竟然如此冷漠无情的时候,我的内心不由颤动起来。
我轻轻地伸出自己的双手,朝着窗外的阳光。
这时候,我感到了一股从来没有过的欣喜通过我的手心向我传来:我首先听到了她惊喜的叫声。
这是一种出乎意料的喜悦到达之际,才会发出的声响。
接着她紧紧地拥抱了我,用她一千只甚至一千万只柔软的、纤细的小手指紧紧地簇拥了我。
在我的皮肤之上,在我的指甲之上,在我的每一根指节之上,她们热烈地弹奏着曼妙的乐曲。
她们的节拍是那么地一致,以至于我不得不怀疑她们是否经过某个神灵严格的训练。
浙江省舟山市2024高三冲刺(高考数学)统编版(五四制)质量检测(备考卷)完整试卷
浙江省舟山市2024高三冲刺(高考数学)统编版(五四制)质量检测(备考卷)完整试卷一、单选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共8题)第(1)题春暖花开,某学校组织学生春游,每个班级可以在周一到周六任选一天出游,则甲、乙两班不在同一天出游的概率为()A.B.C.D.第(2)题如图,在圆锥中,,是上的动点,是的直径,,是的两个三等分点,,记二面角,的平面角分别为,,若,则的最大值是()A.B.C.D.第(3)题已知角的终边上一点的坐标,其中a是非零实数,则下列三角函数值恒为正的是()A.B.C.D.第(4)题已知函数,该图象上最高点与最低点的最近距离为5,且点是函数的一个对称点,则和的值可能是()A.B.C.D.第(5)题设是实系数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根,若是虚数,是实数,则()A.B.C.D.第(6)题执行下面的程序框图,如果输入的,则输出的为()A.7B.6C.5D.4第(7)题中国最早的天文观测仪器叫“圭表”,最早装置圭表的观测台是西周初年在阳城建立的周公测景(影)台.“圭”就是放在地面上的土堆,“表”就是直立于圭的杆子,太阳光照射在“表”上,便在“圭”上成影.到了周代,使用圭表有了规范,杆子(表)规定为八尺长.用圭表测量太阳照射在竹竿上的影长,可以判断季节的变化,也能用于丈量土地.同一日子内,南北两地的日影长短倘使差一寸,它们的距离就相差一千里,所谓“影差一寸,地差一尺”(1尺=10寸).记“表”的顶部为A,太阳光线通过顶部A投影到“圭”上的点为B.同一日子内,甲地日影长是乙地日影子长的两倍,记甲地中直线AB与地面所成的角为,且.则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约为()A.15千里B.14千里C.13千里D.12千里第(8)题已知函数及其导函数的定义域均为,记.若的图象关于点中心对称,为偶函数,且,则( )A .670B .672C .674D .676二、多选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共3题)第(1)题已知,给出下列不等式:①;②;③;④;其中正确的有( )A .①B .②C .③D .④第(2)题年月,神舟十三号返回舱成功着陆,返回舱是宇航员返回地球的座舱,返回舱的轴截面可近似看作是由半圆和半椭圆都包含,点组成的“曲圆”半圆的圆心在坐标原点,半圆所在的圆过椭圆的焦点,椭圆的短轴长等于半圆的直径,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下半圆与轴交于点若过原点的直线与上半椭圆交于点,与下半圆交于点,则( )A.椭圆的离心率为B .的周长为C.面积的最大值是D .线段长度的取值范围是第(3)题定义在的函数满足,且,都有,若方程的解构成单调递增数列,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B .若数列为等差数列,则公差为6C .若,则D .若,则三、填空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共3题)第(1)题关于的方程在区间上有两个不等实根,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__.第(2)题已知直线与曲线相切,则___________.第(3)题已知为坐标原点,过抛物线的焦点的直线交于两点.若为线段的中点,且,则______.四、解答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最后一题17分,共77分 (共5题)第(1)题已知函数.(1)若在处的切线与x 轴平行,求a 的值;(2)是否存在极值点,若存在求出极值点,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若在区间上恒成立,求a 的取值范围.第(2)题随着共享单车的成功运营,更多的共享产品逐步走入大家的世界,共享汽车、共享篮球、共享充电宝等各种共享产品层出不穷.某公司随即抽取人对共享产品是否对日常生活有益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参与调查的人中的性别以及意见进行了分类,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男女总计认为共享产品对生活有益认为共享产品对生活无益总计(1)根据表中的数据,能否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的前提下,认为对共享产品的态度与性别有关系?(2)现按照分层抽样从认为共享产品增多对生活无益的人员中随机抽取人,再从人中随机抽取人赠送超市购物券作为答谢,求恰有人是女性的概率.参与公式:临界值表:第(3)题已知数列的前项和为,且满足.(1)求证为等比数列;(2)求数列的前项和.第(4)题某区域中的物种拥有两个亚种(分别记为种和种).为了调查该区域中这两个亚种的数目,某生物研究小组计划在该区域中捕捉个物种,统计其中种的数目后,将捕获的生物全部放回,作为一次试验结果.重复进行这个试验共次,记第次试验中种的数目为随机变量.设该区域中种的数目为,种的数目为,每一次试验均相互独立.(1)求的分布列;(2)记随机变量.已知,;(ⅰ)证明:,;(ⅱ)该小组完成所有试验后,得到的实际取值分别为.数据的平均值,方差.采用和分别代替和,给出,的估计值.第(5)题已知函数在处的切线方程为(1)求实数,的值;(2)设函数,当时,的值域为区间的子集,求的最小值.。
陕西省渭南市(新版)2024高考数学人教版考试(押题卷)完整试卷
陕西省渭南市(新版)2024高考数学人教版考试(押题卷)完整试卷一、单选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共8题)第(1)题函数的图象大致是()A.B.C.D.第(2)题如图所示是中国2012-2021年汽车进、出口量统计图,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2012-2021年中国汽车进口量和出口量都是有增有减的B.从2018年开始,中国汽车的出口量大于进口量C.2012-2021年中国汽车出口量的第60百分位数是106万辆D.2012-2021年中国汽车进口量的方差大于出口量的方差第(3)题执行下面的程序框图,则输出的的值为()A.8B.9C.10D.11第(4)题设复数满足,则()A.2B.1C.D.2第(5)题定义在区间,上的函数是实常数)的图象过点,则函数的值域为 A.,B.,C.,D.,第(6)题中国最早的天文观测仪器叫“圭表” ,最早装置圭表的观测台是西周初年在阳城建立的周公测景(影)台.“圭”就是放在地面上的土堆,“表”就是直立于圭的杆子,太阳光照射在“表”上,便在“圭”上成影.到了汉代,使用圭表有了规范,规定“表”为八尺长(1尺=10寸).用圭表测量太阳照射在竹竿上的影长,可以判断季节的变化,也能用于丈量土地.同一日内,南北两地的日影长短倘使差一寸,它们的距离就相差一千里,所谓“影差一寸,地差千里”.记“表”的顶部为A,太阳光线通过顶部A投影到“圭”上的点为B.同一日内,甲地日影长是乙地日影长的,记甲地中直线AB与地面所成的角为,且则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约为()A.8千里B.10千里C.12千里D.14千里第(7)题已知集合,,则()A .或B.或C .或D.或第(8)题已知集合,则()A.B.C.D.二、多选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共3题)第(1)题已知抛物线C:,圆S:,点P在上,则()A.圆上一点到C上一点的距离最小值为或B.圆心S到C上一点的距离ST最小值为C.过P作圆的两条切线与C的四个交点纵坐标乘积一定为112D.过P作圆的两条切线与C的四个交点纵坐标乘积不一定为112第(2)题甲乙两名同学参加系列知识问答节目,甲同学参加了5场,得分是3,4,5,5,8,乙同学参加了7场,得分是3,3,4,5,5,7,8,那么有关这两名同学得分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得分的中位数甲比乙要小B.两人的平均数相同C.两人得分的极差相同D.得分的方差甲比乙小第(3)题如图,正方体的棱长为3,点是侧面上的一个动点(含边界),点在棱上,且,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若,则点M的轨迹是线段B.若保持,则点M的运动轨迹长度为C.若点在平面内,点为的中点,且,则点Q的轨迹为一个椭圆D.若点到与的距离相等,则动点的轨迹是抛物线的一部分三、填空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共3题)第(1)题已知,则______.第(2)题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前一项的差都大于2,则称这个数列为“数列”.已知数列满足:,,则数列的通项公式___________;若,,且数列是“数列”,则t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第(3)题已知双曲线,其左右焦点分别为,,点P是双曲线右支上的一点,点I为的内心(内切圆的圆心),,若,,则的内切圆的半径为______.四、解答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最后一题17分,共77分 (共5题)第(1)题设函数,.(1)证明:当时,;(2)判断函数在上的零点个数.第(2)题已知函数有两个零点.(Ⅰ)求a的取值范围;(Ⅱ)设x1,x2是的两个零点,证明:.第(3)题已知,.(1)当时,求证:对任意,;(2)若是函数的极大值点,求的取值范围.第(4)题在中,所对边分别为,已知.(1)求的值;(2)若,求.第(5)题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的参数方程为(为参数).以坐标原点为极点,轴的非负半轴为极轴的极坐标系中.曲线的极坐标方程为.(Ⅰ)写出直线的普通方程和曲线的直角坐标方程;(Ⅱ)判断直线与曲线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香港2024高三冲刺(高考数学)人教版真题(提分卷)完整试卷
香港2024高三冲刺(高考数学)人教版真题(提分卷)完整试卷一、单选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共8题)第(1)题已知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下所示,现有如下说法:①该几何体的最长棱长为;②该几何体的体积为2;③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则其中所有正确说法的序号是()A.③B.①②C.①③D.①②③第(2)题设a、b、c分别是的三个内角A、B、C所对的边,则是的()A.充要条件B.充分而不必要条件C.必要而不充分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第(3)题已知是定义在R上的单调函数,实数,,,,若,则()A.B.C.D.第(4)题已知的展开式中第三项与第五项的系数之比为,其中,则展开式中常数项是()A.B.C.D.45第(5)题中国最早的天文观测仪器叫“圭表”,最早装置圭表的观测台是西周初年在阳城建立的周公测景(影)台.“圭”就是放在地面上的土堆,“表”就是直立于圭的杆子,太阳光照射在“表”上,便在“圭”上成影.到了汉代,使用圭表有了规范,规定“表”为八尺长(1尺=10寸).用圭表测量太阳照射在竹竿上的影长,可以判断季节的变化,也能用于丈量土地.同一日内,南北两地的日影长短倘使差一寸,它们的距离就相差一千里,所谓“影差一寸,地差千里”.记“表”的顶部为,太阳光线通过顶部投影到“圭”上的点为.同一日内,甲地日影长是乙地日影长的,记甲地中直线与地面所成的角为,且.则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约为()A.10千里B.12千里C.14千里D.16千里第(6)题设集合,,若,则实数()A.0B.C.0或D.1第(7)题执行下面的程序框图,如果输入三个实数、、,要求输出这三个数中最小的数,那么空白的判断框中应填入()A.B.C.D.第(8)题已知是虚数单位,若复数的实部与虚部相等,则实数()A.B.C.D.二、多选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共3题)第(1)题已知椭圆:与双曲线:有公共焦点,,它们的离心率分别为,,P是它们在第一象限的交点,的内切圆圆心为Q,,O为坐标原点,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 .若,则B.若,则的最小值为C.过作直线的垂线,垂足为H,点H的轨迹是双曲线D.两个曲线在P点处的切线互相垂直第(2)题如图,已知抛物线的焦点为,抛物线的准线与轴交于点,过点的直线(直线的倾斜角为锐角)与抛物线相交于两点(A在轴的上方,在轴的下方),过点 A作抛物线的准线的垂线,垂足为,直线与抛物线的准线相交于点,则()A.当直线的斜率为1时,B.若,则直线的斜率为2C.存在直线使得D.若,则直线的倾斜角为第(3)题已知三棱锥的棱长均为,其内有个小球,球与三棱锥的四个面都相切,球与三棱锥的三个面和球都相切,如此类推,…,球与三棱锥的三个面和球都相切(,且),球的表面积为,体积为,则()A.B.C.数列为等差数列D.数列为等比数列三、填空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共3题)第(1)题某公司一年购买某种货物吨,每次购买吨,运费为万元/次,一年的总存储费用为万元.要使一年的总运费与总存储费用之和最小,则的值是__________.第(2)题某学校拟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现有四名优秀教师将对三个研究性学习小组予以指导,若每个小组至少需要一名指导教师,且每位指导教师都恰好指导一个小组,则不同的指导方案数为___________.第(3)题若关于x的方程有解,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四、解答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最后一题17分,共77分 (共5题)第(1)题已知数列{a n}的前n项和为S n,b n=(n N*).若{b n}是公差不为0的等差数列,且b2b7=b11.(1)求数列{b n}的通项公式;(2)证明:数列{a n}是等差数列;(3)记cn=,若存在k1,k2 N*(k1 k2),使得成立,求实数a1的取值范围.第(2)题已知椭圆的离心率为,长轴长为4.(1)求椭圆的标准方程;(2)设椭圆的上、下焦点分别为、,过点作斜率为的直线交椭圆于A,B两点,直线,分别交椭圆于M,N两点,设直线MN的斜率为.求证:为定值.第(3)题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过直线上任一点作该直线的垂线,,线段的中垂线与直线交于点.(1)当在直线上运动时,求点的轨迹的方程;(2)过向圆引两条切线,与轨迹的另一个交点分别①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②求周长的最小值.第(4)题莫比乌斯函数,由德国数学家和天文学家莫比乌斯提出,数学家梅滕斯首先使用作为莫比乌斯函数的记号,其在数论中有着广泛应用.所有大于1的正整数都可以被唯一表示为有限个质数的乘积形式:(为的质因数个数,为质数,,),例如:,对应,,,,,,.现对任意,定义莫比乌斯函数.(1)求,;(2)已知,记(为的质因数个数,为质数,,)的所有因数从小到大依次为,,…,.(ⅰ)证明:;(ⅱ)求的值(用()表示).第(5)题已知函数(,且).(1)若,求函数的最小值;(2)若,证明:.。
语文测试题
语文测试题考试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试题部分(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解答题))和答题(卡)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在答题卡上填选择题时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变动,使用2B橡皮擦干净后再填涂;解答题部分使用0.5签字笔书写. 考生一律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一律无效.3、考试结束后考生应走出考场,由监考员收查试卷.第I卷阅读(70分)甲必做题(45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题3分)阅读下面文字,回答第1-3小题。
中国古代的天文李政道古代西方人的一种观念是‚天圆地方‛,我们老祖宗却认为‚天圆地圆‛,有黄道、赤道。
两千多年前,诗人屈原在其著作《天问》中引证天是圆的,地也是圆的。
他说:九天之际,安放安属?隅隈多有,谁知其数?九天是指坐标,就是昊天(东)、阳天(东南)、赤天(南)、朱天(西南)、成天(西)、幽天(西北)、玄天(北)、鸾天(东北)、钧天(中间向上),一共是九个坐标位臵。
屈原说,如果天圆地平,就会相交,成‚九天之际‛。
‚安放安属?‛相交的点放在哪里呢?‚隅隈多有,谁知其数?‛天地相交显然不合理。
因此,天是圆的,地一定也是圆的。
天如蛋壳,地如蛋黄,各自可转。
所以中国古代天文就是赤道、黄道两个圆轨道。
他下面再问:天是圆形的,还是椭圆形的?东西南北,其修孰多?南北顺椭,其衍几何?其中东西是经度,南北是纬度。
他问的是经度长一些,还是纬度长一些。
实际上,地球的赤道直径与南北两极的距离相差22公里,屈原当然没有求出来,不过他这种解析问题的能力及有关天圆地圆的推测都令人佩服。
《周礼》说:‚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
‛璧的外围是圆的,中间有圆孔,代表天。
可是,为什么天中有礼?琮的造形更奇怪了,外面是方的,中间也有一个圆孔穿过去。
外边为什么是方的?为什么璧代表天,琮代表地?另外,商代还有一种玉器叫璇玑,造型很像璧。
璧,璇玑,琮,它们的关系是什么?《虞书〃舜典》注疏:‚璇,美玉也;玑为转运,径八尺,圆周二丈五尺强,王者正天文之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道芳:中国最早之天文仪器《璇玑玉衡》《璇玑玉衡》探源2000年10月《尚书?舜典》曰:“在璇玑玉衡,以齐七政。
”一代舜帝为我们留下的天文纪事,仅此九字。
自古炎黄子孙但闻其声,不见其事,“璇玑玉衡”千古成谜。
于是后人据《周髀算经》中有“北极璇玑四遊”的话,称它是北辰。
又有人据《史记?天官书》中有“北斗七星,在璇玑玉衡,以齐七政。
”而断定璇玑玉衡就是北斗七星。
而更多的人认为璇玑玉衡不是星象,而是一种仪器。
如孔安国称:为正天之器,可转也;马融称:测天之事,见于经者,惟玑衡一事;王盘称:浑仪已和之旧器历代相传,谓之玑衡;沈括称:天文学家有浑仪测天之器设于崇台,以候垂象者则古玑衡事也;载东原称:古测天仪器,设璇玑以拟黄极,玉衡以界黄道。
主张仪器说的人虽多是历代知名学者,但谁也说不准这种仪器的具体内容,而多与汉代以后的浑仪混为一谈。
全是猜测,毫无依据。
璇玑玉衡确实是一种天文仪器,它是在浑天说以前盖天说时代功能最多,结构最完善的一种天文仪器。
它由简到繁,历史悠久。
它肩负了古代从观象授时至历法完善的全部重任,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极为深远,堪称我国科技史上第一重大发明。
至汉代,因浑天说兴起,随着浑仪的出现,这种曾在历史上辉煌过相当长时期的璇玑玉衡,也就随之销声匿迹,致使汉代以后的学者,从未目睹过它的真实面目。
(其实这种置于灵台,藏于密室的东西在任何朝代也不是一般文人学者所能见到的。
)有幸的是司马迁在史记中,将他任太史令时所亲眼见到过的璇玑玉衡,用文字记述下了它的总体内容,使我们今天得以窥其大概;只因司马迁对这种仪器的记述即没有尺寸也没有图形,而文字又多有颠倒脱落晦涩难读,所以历代学者都不明白司马迁这段文字的中心内容。
长久以来,几被遗忘。
为了弄清史记中这几段文字的实质及璇玑玉衡的总体内容,阅史记“书曰:七正二十八舍……”`“太史公曰:在璇玑玉衡……”(摘自《史记?律书》)“北斗七星,在璇玑玉衡……” (摘自《史记?天官书》)从太史公在《律书》末的按语可知,《璇玑玉衡》无疑是一种天文仪器,只是司马迁将其静态部分写在律书后半部,将其动态部分随笔写进了天官书中。
这种仪器共有三种功能,即建律、运历、造日度。
所谓建律就是取子谷黍中者,以一黍之广为一分,取八十一分长而又可容一千二百黍之管为黄钟,以后其管径不变按律书依次短之,分别为太簇、姑洗、蕤宾、夷则、无射、大吕、夹钟、仲吕、林钟、南吕、应钟。
凡十二管为十二律,其间奇为律偶为台,以管之长短制乐而节声音,黄钟最长其音低,应钟最短其音高。
有取黄钟长的八十一分之一为一分,十分为寸,十寸为尺,十尺为丈,十丈为引,以计量物之长短。
又以黄钟之管所容一千二百黍为仑,十仑为合,十合为升,十升为斗,十斗为斛,以计量物之多少。
又以黄钟所容一千二百黍之重为十二铢,二十四铢为两,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以权物之轻重。
此王者制事立法,物度轨则,皆准于黄钟,黄钟为万事根本。
所谓运历,是在璇玑玉衡上据日、月、星辰之运行来纪年、纪月、纪日。
(在观象授时的年代,古人尚不能掌握据月亮之运行规律。
其纪月是出于北斗斗柄的指向。
所以说在夏商时代用的都是纯阳历,而阴历在阴末周初尚处于萌芽阶段。
)所谓造日度,指的是测定回归年之长(岁实)我国传统历法概以回归年长的值来分周天度数,如汉前的古六历皆以365.25日为一回归年,则其周天就分为365.25度。
东汉刘洪的乾象历以365.2462日为一回归年,其周天数则有365.2426度,这就是说回归年的值从粗到精不断的改正,其周天的度数也不断的变化。
从造日度这句话可知从尧时的期三百六旬有日成一岁,至后来以365.25日为一岁,其间不知经历了多少次的观测改正,只是史料上没有记载而已。
单从璇玑玉衡的这三项功能看,它的结构应是十分复杂,我们无法从司马迁的文字记述中把它复制出来,但我们可以根据律书中的天地方位、二十八宿的布局、以及它与十二辰、十二月、十二律等的对应关系,绘制出一幅静态的璇玑玉衡平面图来。
(图一)图中北斗七星是按杓携龙角,衡殷南斗,参枕魁首的位置关系落上的。
图一:璇玑玉衡冬至子时天象图从这个静态的璇玑玉衡图上,我们看到一个及富特色而又广为人们所熟悉的天象,就是天上二十八宿之排列正处于四象分天的位置上。
苍龙、玄武、白虎、朱雀不偏不倚各占一方。
东方苍龙(角、亢、氐、房、心、尾、箕)北方玄武(斗、牛、女、虚、危、宝、壁)西方白虎(奎、娄、胃、昴、毕、觜、参)南方朱雀(井、鬼、柳、星、张、翼、轸)北斗七星横于子午线上,正处于中心位置。
天旋地转,永无止息,我们的祖先究竟是在何年何月何日何时,把这幅天象静止在璇玑玉衡上,作为建律、运历、造日度的依据呢。
笔者按岁差真运动原理制成一种《天文历象盘》,在这个历盘上无须任何计算就可以推演出古今任何一个年代的全天天象来。
(该年代冬至夜半子时的天象)今在历盘上推演出公元前2000年的天象如(图二)其天象概貌大致是,太乙是当年的北极星,去极3°有余。
冬至日在虚,春分日在胃,夏之日在柳,秋分日在氐, 北斗七星横于子午线上,七星中的开阳去极14°左右整个北斗都在横显圈内,我国中原地带可以看到北斗七星终夜不没。
二十八宿正处于四象分天位置,当时二十八宿中靠近天赤道有奎、娄、胃、昴、毕、觜、星、张、翼、轸、氐、宝、壁等十三宿。
图二:《天文历象盘》上公元前2000年冬至子时天象现将图一图二作一对比,可以看出二者星象绝无差异,这说明司马迁用文字记述下来的这幅天象是夏后氏时代(公元前2000年)冬至夜半子时的天象实录,绝非虚构。
从璇玑玉衡上十二月十二辰的方位看当年冬至日在虚,虚宿(太阳)正值冬至(十一月中气)又虚宿正处于子时。
所以知道璇玑玉衡上之天象是公元前2000年冬至夜半子时的星象。
这是我国历史上有文字记载有天象依据又广为人们所熟悉的一个历元天象,秦汉前古人不知道有岁差,历法家就一成不变的把它作为建律、运历、造日度的依据,所以在先秦典籍中随处都可以见到由这一天象所发生出来的各种天文纪事。
前面说过,我们无法按司马迁的文字记述复制出古代的璇玑玉衡来,但我们可以把这静态的璇玑玉衡图,按天地时空关系把它们分开,在依层次的把它们组装起来,按天体运行规律使之转动,这样我们可以在这璇玑玉衡上演示出这个年代的任何一天及任何时刻的天象,从而解开我国历史典籍中的许多重大疑案,揭示出我国传统文化的源头来。
舜帝时代的璇玑玉衡,《尚书?舜典》曰:“在璇玑玉衡,以齐其政。
肆类于上帝,礼于六宗,望于山川,遍于群臣,辑五瑞,既月乃日, 四岳群牧。
班瑞于群后,岁二月,东巡守至于岱宗,五月,南巡守至于南岳,八月,西巡守至于西岳,十有一月,朔巡守至于北岳。
”这是说舜帝登基后,就象天帝一样,要祭宗祀、望山川、遍群神、巡视四岳诸牧。
可他出巡的时间和方位,何以要二月东巡、五月南巡、八月西巡、十一月北巡呢?原来当时有这样的天象:二月(春分)初昏,斗柄指东;五月(夏至)初昏,斗柄指南;八月(秋分)初昏,斗柄指西;十一月(冬至)初昏,斗柄指北;舜时距夏后氏不远,当时确有此天象。
舜帝四季出巡,正如天帝乘坐北斗(《史记?天官书》曰:“斗为帝车。
”)运于中央,临制四方一样。
从《尚书?舜典》的记载可知,舜帝时代的璇玑玉衡内容比较简单,天上仅有北斗七星定月序。
地上除东西南北方位和十二月外,别无他物。
随着时间的推进,璇玑玉衡的内容才慢慢丰富起来。
璇玑玉衡衍生出的两部历法在先秦典籍中最难读的是《周易》,而在《周易》中最为费解的又莫过于《乾》、《坤》二卦。
前辈经师多把《乾》、《坤》二卦中龙的潜伏、出地、升天、回落,比喻成士大夫立德扬名的兴衰过程。
迄近代才有人指出《乾》、《坤》二卦中的龙是天上的苍龙(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但苍龙在天上的出没中天,是出于什麽年代、什麽季节、什麽时刻的天象,从未有人说清楚。
至于《周易》的作者为何要把苍龙在天上的一年之动记述在《乾》、《坤》二卦中,就更无人知晓了。
这千年谜团,若与璇玑玉衡联系起来,一切都云开雾散,真相大白于天下了。
原来《乾》、《坤》二卦所记十二爻辞,是商民族世世代代所遵循的历法。
现将这十二段爻辞按爻序的初上用九用六分别与璇玑玉衡上之十二月相对应,(图三)则不难看出苍龙在天上一年之运行过程。
商人正是根据苍龙每月初初昏时刻所在的方位,而按排农事,指导生产,如正月初九,潜龙勿用,从璇玑玉衡上可以看出正月初昏,苍龙正潜伏于酉卯线以下的东北方位。
实值立春,冰雪尚未消融,天气寒冷,农民都藏在家中修生养息。
故爻辞称潜龙(农)勿用,九二的见龙在田又读见农在田。
“飞龙在天”“亢龙(坑农)有悔”作者一方面讲的是苍龙的真实天象,一方面借这两句话告诫统治者要提高农业的地位,不要随便坑害农民。
总之, 《乾》、《坤》二卦所记十二爻辞,不出天象物侯人事三方面内容,他们紧密结合息息相关,全都从璇玑玉衡上发生出来。
还值得一提的是夏后氏时代所颁行的历法,《夏小正》它同样是在这个璇玑玉衡上发生的与《周易》中商人的历法同一时代的产物。
如《夏小正》“正月初昏,参中斗柄悬在下。
”参与商(心宿二,又叫大火)相去约158度,自古有参商不见面之说。
今参宿在头顶中天,商星自然潜伏于地下不得相见,故初九称“潜龙勿用”(商星是苍龙之心脏部位)。
又如《夏小正》“五月初昏大火中”则《乾》九五称“飞龙在天”“大火中”与“飞龙在天”完全是一个天象。
《左传?昭公元年》曰:“昔高辛氏有二子,伯曰伯,季曰实枕,居于旷林,不相能也,日寻干戈,以相征讨,后帝不藏,迁伯于商丘,主辰大火,商人是因,故辰为商星。
迁实执于大夏,主参,唐人是因,以服事夏商。
”《左传》的这一传说,岁年代不可考,但事情可信。
《夏小正》与《周易?乾坤》是在同一个时代同一个天底下产生出来的两部历法,《夏小正》是出自西方以虎为图腾的夏民族,故历法中多以参(白虎)作标志;《周易?乾坤》是出自东方以龙为图腾的商民族,其中多以苍龙为观测标志。
应该说这两部历法,都是我们的祖先从实际的天象观测中得来的,但它们的发生都离不开璇玑玉衡这个母体。
东汉魏伯阳称“循据璇玑升降上下,周流六爻,难得察睹,故天常位,为易宗祖”,这话应当是有依据的。
三) 春秋战国时期,在我国历史上盛行一种岁星纪年。
这是古人经过长期观测,发现岁星(木星)在12年间东行一周天。
(实际只有11.86年)于是就分周天为十二次,年行一次。
他们上推往古下算未来。
于是就有一类说法,并出现了十分规范的岁星纪年法。
如《史记?天官书》曰“以摄提格岁,岁阴左行在寅,岁星右转居丑,正月与斗牵牛晨出东方……”《淮南子?天文训》曰:“太岁在寅,岁名曰提摄格,其雄为岁星,含斗、牵牛,于十一月与之晨出东方。
”《开元占经》称:“甘氏曰:‘提摄格在寅,岁星居丑,正月与建斗、牵牛婺女晨出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