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新版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 教学设计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文《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诗歌《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的内容和深层含义。
掌握诗歌中的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鲁迅先生的伟大精神,激发学生对鲁迅的崇敬之情。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诗歌的内容理解与情感体验。
诗歌中的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难点:诗歌深层含义的理解和感悟。
诗歌情感的表达和朗读技巧。
教学准备:诗歌《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的文本。
多媒体课件,包括鲁迅的生平介绍、诗歌朗读示范等。
学生讨论用的小组讨论纸和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情境创设:教师播放一段有关鲁迅的视频或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提问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鲁迅是谁吗?他有哪些著名的作品?他为什么被尊称为“民族的脊梁”?教师简单介绍鲁迅的生平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3. 激发兴趣:展示鲁迅的名言,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引导学生思考其意义。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1. 自由朗读:学生自由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2. 检查朗读:请几位学生朗读诗歌,教师及时纠正发音和语调。
3. 整体感知:教师提问:这首诗歌给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学生分享自己对诗歌的初步理解。
三、细读诗歌,理解内容1. 逐句解析:教师逐句解析诗歌内容,帮助学生理解每句诗的意思。
例如:“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引导学生思考这句话的含义。
2. 讨论交流:分小组讨论诗歌中的关键句子,每组选择一个句子进行深入讨论,并汇报讨论结果。
3. 教师点拨:教师总结学生的讨论,进一步解释诗歌的深层含义。
四、学习修辞,感受语言魅力1. 修辞手法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中的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
小学教案设计《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
小学教案设计《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二、教材分析1. 诗歌地位与主题《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是一首富有深刻哲理的现代诗。
这首诗是臧克家为纪念鲁迅逝世十三周年而作,它以鲜明的对比,歌颂了鲁迅“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伟大精神,批判了那些骑在人民头上的统治者和压迫者,揭示了为人民的人在人民心中永生,与人民为敌的人必然灭亡的真理。
2. 诗歌结构与特色全诗共七节,每节都运用了对比手法。
从诗的语言来看,简洁而有力,富有节奏感。
诗中的形象鲜明,如“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这样的诗句,用最直白的话语却传达出深邃的思想,非常适合六年级学生在理解诗歌艺术的同时,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3. 教材的教育价值本诗有助于六年级学生进一步提升对现代诗歌的理解能力,体会诗歌中的对比、象征等表现手法的作用。
同时,通过对鲁迅精神的学习,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思考人生的意义。
三、学情分析1. 知识基础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现代诗歌阅读基础,他们能够理解一些简单的诗歌意象和情感表达。
对于鲁迅这个人物,他们在之前的学习中也有所接触,知道鲁迅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2. 学习能力学生在这个阶段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但对于诗歌中深刻的哲理和复杂的表现手法的理解可能还存在困难。
他们需要更多的引导来深入挖掘诗歌的内涵。
3. 心理特点六年级的学生开始对社会现象和人生价值有了初步的思考,这首诗所传达的思想能够引起他们的兴趣,但他们的理解可能还比较肤浅,需要通过课堂教学进一步深化。
四、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 掌握诗中的生字词,理解“不朽”“摔垮”等词语的含义。
- 了解诗歌的结构,理解对比手法在诗中的运用及其作用。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反复朗读,体会诗歌的节奏和韵律,感受诗歌的情感。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教学设计(优质课教案及作业设计)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教学设计
【作业设计】
一、阅读课文,给下列各题选择正确答案。
1.“情愿做野草 , 等着地下的火烧”这句诗表明鲁迅先生的态度是()
A. 对旧社会黑暗势力的反抗。
B. 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无比愤恨。
C. 盼望旧社会彻底消亡。
D. 情愿把自己的一切贡献给人民大众的事业。
2.“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对这节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是()
A. 第一个“活”字充满了作者的鄙夷和轻蔑,第二个“活”字是作者对鲁迅伟大一生的充分肯定和赞美。
B. 第一个“死”字充满了作者的痛恨和咒骂,第二个“死”字表达了作者的惋惜和怀念之情。
C. 概括了两种人生的不同价值。
D. 说明人总逃脱不了死的结局。
二、判断下列说法正误 , 正确的画“√” , 错误的画“×”。
1.《有的人》歌颂的是鲁迅先生的精神,全诗运用了对比的手法。
()
2.“有的人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这里的“野草”指的是鲁迅先生的散文《野草》。
()
3.诗歌按表达方式可分为抒情诗和叙事诗,《有的人》属抒情诗。
()
三、阅读第1节,说说诗中两个“活”字和两个“死”字的不同含义及所表达的作者的感情和态度。
《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2. 理解鲁迅先生的精神内涵,从中受到精神的洗礼。
教学重点:1. 揣摩词语的感情色彩和表达效果,体会语言运用的美妙。
2. 感悟鲁迅精神,理解“有的人”的深刻内涵。
教学难点:1. 揣摩重点语句的情感色彩和表达效果。
2. 引导学生真正理解“有的人”的深刻内涵,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教学准备:1. 搜集关于鲁迅的资料,了解其生平事迹。
2. 了解这首诗的创作背景。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情感1. 导入新课:鲁迅先生是我们民族的民族魂,他的精神在激励着我们奋发向前。
今天,我们要通过一首诗来缅怀鲁迅先生,这首诗就是《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
2. 简介作者及背景:这首诗是臧克家为纪念鲁迅先生逝世十三周年而写的,它深刻地概括了鲁迅先生在人民心中永垂不朽的精神形象。
通过这首诗的学习,我们要更加深入地了解鲁迅先生的精神内涵,从而更加珍惜生命、热爱生活。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 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检查生字新词的掌握情况。
(出示生字新词:劳苦、下场、圣贤、凌厉、埋葬、剥削、奔赴、荒乱、永垂不朽等)3. 指名分小节朗读课文,学生互评。
4. 结合课后思考与练习一,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全诗分三部分:第一部分(1)用对比提出议论话题;第二部分(2-7)通过“有的人”对比两种人;第三部分(8-10)赞颂鲁迅“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批判骑在人民头上的反动统治者。
)5. 集体朗读课文,进一步熟悉课文内容。
三、品读课文,感悟理解1. 默读课文,思考并讨论:这首诗写了哪两种人?各有什么特点?学生讨论交流后明确:一种是像鲁迅先生那样的人,他们“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另一种是像反动统治者那样的人,他们“骑在人民头上”,“狠狠地吸榨着人民的筋骨”,然后“露出活森森的臂膊”。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优秀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优秀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优秀教案第【1】篇〗《有的人》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培养学生鲜明的爱憎情感,使他们懂得为人民服务的人将获得永生,与人民为敌的人必然灭亡的道理。
能力目标1、了解本文运用的对比手法,体会这种手法运用的好处。
并尝试运用对比的手法进行练笔。
2、初步了解学习现代诗的方法。
情感目标借研读鲁迅《故乡》、《祝福》和《孔乙己》中的三个精彩片段,激起学生阅读鲁迅作品的兴趣。
教学重点:诵读诗歌,体会情感。
理解诗歌深刻的内涵,了解诗歌中对比手法的运用。
教学难点:借研读鲁迅《故乡》、《祝福》和《孔乙己》中的三个精彩片段,激起学生阅读鲁迅作品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1、1936年10月19日凌晨5时25分,一位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在上海不幸病逝。
全国人民无比悲痛。
但是国民党反动派派出了许多的特务、军阀、走狗极力阻止人民给鲁迅先生举行追悼会,他们阻止得了吗?我们一起来回忆《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和巴金的《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看看当时的情景吧。
2、鲁迅逝世13周年,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才第一次公开地隆重纪念鲁迅先生。
诗人臧克家参加了纪念活动,百感交集,心中充满了对鲁迅的思念和崇敬就情不自禁地写下了《有的人》这首短诗。
出示课题——《有的人》。
二、诵读全诗,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读诗,注意把字音读正确,诗句读流畅。
(教师倾听学生的朗读情况,并针对学生不容易读好的地方加以辅导。
)2、指七名学生分节读,教师随机点拨:“当牛马、石头、不朽、摔垮、抬举”等字音。
3、默读并思考:这首诗在内容和写法上你发现了有什么特别之处吗?(内容上的对比,2-5,3-6,4-7;“有的人”反复出现。
)引导学生结合诗句回答。
三、自主感悟,诵读悟情1、同学们,自由读第一节,你能读出疑问吗?①、自由读第一节。
统编版(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教学设计
统编版(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是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一篇课文。
本单元以“走近鲁迅”为主题,通过不同的文本形式,展现了鲁迅先生的伟大人格和精神品质。
这首诗是臧克家为纪念鲁迅逝世十三周年而写的。
诗歌通过对比的手法,歌颂了鲁迅先生为人民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批判了那些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人。
诗歌语言凝练,富有节奏感和韵律感,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
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本单元的课文从不同角度展现了鲁迅先生的形象,《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作为一首现代诗歌,以独特的艺术形式表达了对鲁迅先生的敬仰和缅怀之情。
通过学习这首诗,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鲁迅先生的精神品质,感受诗歌的艺术魅力,提高诗歌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整体设计思路本教学设计以“走近鲁迅,感悟精神”为主题,通过朗读感悟、分析对比、拓展延伸等教学环节,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体会鲁迅先生的伟大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精神,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学习中提高语文素养。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2)理解诗歌中对比手法的运用,体会诗歌的深刻内涵。
(3)学习诗歌的语言表达和修辞手法,提高诗歌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朗读感悟、小组讨论等方式,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情感。
(2)引导学生分析对比手法的运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3)通过拓展延伸,让学生了解鲁迅先生的其他作品和事迹,加深对鲁迅先生的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感受鲁迅先生为人民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激发学生对鲁迅先生的敬仰之情。
(2)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理解诗歌中对比手法的运用,体会诗歌的深刻内涵。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教学设计(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教学设计(精品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教学设计第1篇】一、课前谈话——聊聊我所认识的鲁迅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下午,我们一起来读一篇和鲁迅有关的课文。
大家预习过吗?这篇课文的题目叫什么?生:《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
师:对,我们要学习臧克家的《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
在学习这篇课文之前,大家先来看一下鲁迅的这张照片。
(出示鲁迅照片)你心目中的鲁迅是一个怎么样的人?生:他是一个有民族精神的作家。
师:他是一个作家。
(板书:作家)生:他生于1905年,在2004年去世,活了99岁。
师:活了99岁呀,这个鲁迅我不太认识。
(其他学生:是臧克家。
)哦,这是臧克家呀。
鲁迅先生活了多少岁啊?(其他学生:55岁。
)对,55岁。
生:鲁迅先生还是一个革命家,是中国革命的先锋。
师:作家、革命家。
(板书:革命家)还有吗?生:我知道他为什么当一个作家,因为他认为当作家可以用语言让中国人觉醒,推翻旧制度。
师:你知道他为什么要当作家,是为了推翻旧制度。
还有吗?生:他在作家群里享有很高的地位,他逝世后很多作家都发文来纪念他。
师:我们知道鲁迅先生是一个作家、革命家。
今天我们就借助臧克家的这首诗进一步认识鲁迅先生。
(板书:鲁迅)师:为了让大家能把课上好,刘老师下午还带来了一本书。
这本书是我编写的《小学生鲁迅读本》。
如果你今天课堂上的发言让我们所有的老师和同学对鲁迅有了新的认识,那么刘老师这本签名的书就送给你,好不好?想要的举手。
(生踊跃举手)书只有一本,希望同学们一会儿踊跃发言。
二、教学铺垫——聊聊臧克家纪念鲁迅的背景师:臧克家写了《有的人》这首诗纪念鲁迅,有谁能把臧克家写这首诗的背景给我们介绍一下?生:臧克家写这首诗是为了纪念鲁迅逝世13周年。
师:还有吗?继续补充。
生:新中国成立时的1949年是鲁迅逝世13周年,臧克家写了这首诗。
师:好,掌声。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8《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 总结散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的写作背景、作者情感表达、结构特点等。
- 强调鲁迅先生的人物形象,如对待学习的认真态度、对待劳动人民的亲切态度等。
- 学生活动:积极参与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 回顾诗歌《有的人》的创作背景、主题思想、艺术特色等。
28《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主备人
备课成员
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28课《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本课由纪念鲁迅的诗篇《有的人》和纪念鲁迅的文章《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两部分组成。
《有的人》是当代诗人臧克家为纪念鲁迅逝世十三周年而写的一首抒情诗。这首诗以纪念鲁迅逝世十三周年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鲁迅的敬仰和怀念之情。全诗分为两节,分别从正反两个方面抒写对“有的人”的评价,热情赞美鲁迅先生为人民无私奉献的可贵精神,号召人们做真正有价值的人。
教学难点与重点
1. 教学重点
(1) 理解诗歌《有的人》的创作背景和主题思想,感受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敬仰之情。
(2) 鉴赏诗歌的艺术特色,如对比手法、形象描绘等,体会诗歌的美感。
(3) 理解散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的写作背景和作者的情感表达。
(4) 分析散文的结构特点,如层次分明、细节描写等,体会散文的文学价值。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鲁迅的侄女周晔为纪念鲁迅而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文章通过回忆伯父鲁迅先生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几件事,表现了鲁迅先生对待学习的认真态度、对待劳动人民的亲切态度、对待自己的严格要求以及对待敌人的憎恨态度。文章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语言朴实自然,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
核心素养目标
统编版小学语文《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教案设计
统编版小学语文《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教案设计统编版小学语文《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27课《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二、教材分析《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是臧克家为纪念鲁迅逝世十三周年而写的一首抒情诗。
这首诗在表现手法上很有特色,它通过两种人的鲜明对比,热情地歌颂了鲁迅“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伟大精神,无情地鞭挞了骑在人民头上的反动统治者,同时也启示人们要做真正有价值的人。
诗歌语言凝练,富有哲理,饱含诗人对人生意义的深沉思考。
在六年级上册教材中,本单元以“走近鲁迅”为主题,通过不同的文章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了解鲁迅的形象和精神,而这首诗是从纪念鲁迅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体会鲁迅精神的内涵以及诗人对鲁迅的崇敬与缅怀之情。
三、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诗歌阅读能力,对诗歌的韵律、节奏有了初步的感知。
他们在之前的学习中对鲁迅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例如学习过鲁迅的《少年闰土》等作品。
然而,对于诗歌中深刻的哲理和对比手法的运用,学生可能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
同时,如何从诗歌中体会鲁迅精神在当代社会的意义,也是学生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四、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正确认读“臧、俯、孺”等生字,会写“垮、郊、躯”等生字,理解“不朽、俯下身子”等词语的意思。
-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 了解诗歌运用对比的手法,体会诗歌的表达效果。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预习、课堂讲解和练习,掌握生字词的读写和理解。
- 反复朗读诗歌,通过朗读体会诗歌的节奏、韵律和情感。
- 引导学生对诗歌进行分析,理解诗歌中两种人的不同表现和内涵。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鲁迅伟大的精神品质,激发对鲁迅的崇敬和缅怀之情。
- 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意义,激励学生做一个对社会有价值的人。
五、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理解诗歌中两种人的对比描写及其表达的深刻含义。
- 体会鲁迅“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内涵。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公开课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能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培养鲜明的爱憎感情,懂得为人民的人将得到永生,与人民为敌的人必然灭亡的道理。
2、了解本文运用的对比手法,体会这种手法运用的好处。
教学重点:1、指导学生采用多种形式有感情地反复朗读,领会作者对鲁迅先生崇敬、怀念的思想感情。
2、了解诗歌中对比、反复、借用手法的运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揭课1936年10月19日凌晨5时25分,鲁迅先生不幸病逝于上海。
“赶快收殓,埋掉。
忘记我,管自己的生活。
”这是他最后的遗言。
然而,人们能忘记他吗?1949年,新中国成立,鲁迅先生逝世13周年,胜利了的人民在全国各地隆重纪念这位伟大的文学家,诗人臧克家参加了首都北京的纪念活动,心中充满了对鲁迅的思念和崇敬,于是写下了这首诗《有的人》,副标题为“纪念鲁迅有感”。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
(出示课题)二、整体感知同学们课前已经预习了课文,来说说这首诗在写法上有什么特别之处?三、学习第1小节“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1、两个“死”字、两个“活”字,含义一样吗?2、小结:有的人“活着”,精神已死亡,不过是行尸走肉,虽生犹死;有的人生命虽已结束,但精神永存,永远活在人民心里,虽死犹生。
3、那么,两个“有的人”所指的对象一样吗?第一个是指反动统治者,第二个是指鲁迅以及像鲁迅一样的人。
四、小组合作学习2-7小节学习内容:从2-7小节中选择相关联的两个小节。
学习要求:(时间4分钟)1、用关键字概括这两种人对待人民的态度以及人民对待这两种人的态度,谈谈体会;(板书:人民)2、根据内容进行分工,练习朗读,注意语气。
各小组汇报:2、5小节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一个“骑”字,揭露了反动统治者骄横凶暴的形象;“呵,我多伟大!”刻画了反动统治者自我吹嘘的丑态,对反动派进行了有力的讽刺;鲁迅先生“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有这样一个镜头:黄包车夫脚被玻璃扎破了,鲁迅先生亲自为他包扎。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教学设计(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教学设计(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教学设计第1篇】《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教学目标1.能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初步感受诗的魅力,并感悟本诗包含的深刻哲理,培养鲜明的爱憎感情,懂得为人民的人将获得永生,与人民为敌的人必然灭亡的道理。
2.了解本文运用的对比手法,体会这种手法运用的好处。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诵诗歌,感悟本诗包含的深刻哲理,懂得“生”与“死”在本诗中的特殊含义。
教学难点了解本文运用的对比手法,体会这种手法运用的好处。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一、介绍鲁迅,导入新课1.出示【课件1】鲁迅画像,引入:大家认识他吗?他是谁?谁能用两句话来描述一下这个老人?2.你对鲁迅了解多少?谈一谈。
(在学生述说的基础上老师进行补充,并出示相关简介)3.导入:同学们,鲁迅先生自1936年10月19日离开我们已经很多年了,这么多年的时间,岁月的风尘并没有把这个名字掩埋在历史深处,相反,他的名字就像沙里的珍珠,随着时间风沙的流逝而更加光彩夺目。
这节课,我们再走进著名诗人臧克家先生在1949年参加完鲁迅先生逝世十三周年纪念活动以后,挥笔写下的经典诗篇《有的人》(板书)【课件2:课题】二、引导朗读,初悟诗情过渡:现在先让我们把这首诗读一读吧。
1.生自由读文,要求读准每一个字的读音,把每一个句子读顺畅。
2.指名读,提示学生诗中“呵”的读法。
3.出示画好节奏的诗句【课件3】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教师范读,进行引导:诗歌本身有一定的节奏,像音乐一样。
读诗和读普通的文章是不一样的,它更讲究朗读时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
如何把诗读出节奏呢?我们可以把要突出来的字标上着重号,把要停顿的地方画上斜竖线,然后再进行朗读。
4. 引导读出感情:读诗除了要读出节奏,还要读出感情。
本诗写了两类人,是哪两类?(板书:“虽死犹生”和“虽生犹死”)对这两类人,作者表达的感情都是怎样的呢?(前者是歌颂,后者是批判)(板书:歌颂批判)那么,读的时候,我们也要把这两种感情读出来。
最新人教统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
最新人教统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理解诗歌深刻的内涵,了解诗歌中对比手法的运用。
3.能借助本单元的课文和相关资料,感受鲁迅的人物形象。
【语文要素】教学重难点能借助本单元的课文和相关资料,感受鲁迅的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新课师:同学们,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们对鲁迅先生有了一些了解。
鲁迅走了,但他给后人留下了很多很多,有怀念,更有深深的思考。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纪念鲁迅的文章,著名诗人臧克家为纪念鲁迅逝世十三周年写的经典诗篇《有的人》。
(板书课题,齐读)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1.自读诗歌,将诗歌读流畅。
2.再读诗歌,要求:把握诗歌主要内容,理清诗歌的写作思路。
明确:第1小节写了哪两种人;第2~4小节写出了这两种人对待人民的不同态度;第5~7小节写出了人民对这两种人的不同态度。
3.教师指导学生划分朗读节奏(课件出示),指导读好停顿和重音。
(教师示范第1小节,指名轮流读第2~4小节,自由读第5~7小节。
)4.自由朗读。
三、对比品读,理解内容,体会情感1.默读诗歌,思考:这首诗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明确:对比的写法。
第2~4小节对比的是有的人对人民的不同态度;第5~7小节对比的是人民对有的人的不同态度。
这两部分内容之间又是一一对照的,写出了两种人的不同结局。
2.(课件出示插图和文字)小组对比朗读,交流探讨:(1)“有的人”指的是哪两种人?这两种人本质的不同是什么?(虽生犹死,虽死犹生)(2)对这两种人,你认为作者的态度一样吗?你对这两类人的态度呢?(学生自由说一说)小结:是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人民更爱戴、敬仰、怀念……损害人民利益的人,人民更痛恨、鄙视、憎恶……四、借助资料,自主探究,感受鲁迅形象1.引导学生结合前面所学3篇课文及课外资料,围绕“诗题叫‘有的人’,如果没有副标题和学习提示,你能借助资料,读出其中一种人就是指鲁迅先生这样的人吗?从哪里读出来的”这一问题展开学习。
《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教学设计 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
《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鲁迅的人品美,学习这首诗的写法。
2. 引导学生理解诗歌深刻的内涵,学习诗歌的写作手法。
教学重点:1. 引导学生理解诗歌深刻的内涵。
2. 学习诗歌的写作手法。
教学难点:1. 引导学生理解诗歌深刻的内涵。
2. 学习诗歌的写作手法,并能灵活运用。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与本诗有关的多媒体课件。
2. 学生收集有关鲁迅的资料,以及对鲁迅的认识。
3. 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创设情境(播放《有的人》这首歌曲)刚才大家听到的这首动听的歌曲,名字叫做《有的人》,是当代著名诗人臧克家在鲁迅先生逝世13周年时写的,它采用对比、反复、重叠等手法热情地歌颂了鲁迅先生愿为天下人幸福而献身的崇高精神。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首诗歌。
(板书课题)二、复习巩固生字,积累词语1. 复习巩固生字。
指名认读生字并组词。
2. 积累词语。
(开火车形式进行)老师把这些词语分成两类,看谁积累得多!永远沉睡、涌出眼泪、摔垮天地、苍白无力、永远活在人民心里;溜之大吉、骑在人民头上、践踏人民、炫耀赫赫战功。
指导学生正确理解运用这些词语。
并相机指导读好这两组词语。
三、细读课文,体会情感。
(一)学习诗的前三节。
1. 指名读课文的前三节,让学生说说每节写了什么内容?谈谈自己的理解。
(学生自由发言,老师加以引导。
)相机指导朗读。
这三节写的内容都与鲁迅有关,写出了鲁迅品质的高尚和精神的伟大,写出作者由衷的敬佩之情。
(让学生划出本课的中心句。
)2. 重点理解第二节内容,指名读后谈谈自己的理解。
有的学生可能对“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和“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这两句诗的意思不理解,老师要相机让学生联系实际和上下文理解。
(让学生展开想象,具体描述鲁迅怎样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的?也可以让学生表演一下。
)这种写法叫做具体描述人的动作神态来表现人的品质的手法。
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模仿着写一写。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培养鲜明的爱憎感情,懂得一心为人民的人将获得永生,与人民为敌的人必然灭亡的道理。
2.了解本文运用的对比手法,体会运用这种手法的好处;理解课题的深刻含义。
教学重点学习鲁迅的伟大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了解诗歌中对比手法的运用,体会运用这种手法的好处。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含义深刻的诗句。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谈话导入,揭示新课导语:同学们,通过对本单元前几篇课文的学习,我们对鲁迅先生有了更多的了解。
毛泽东曾这样评价鲁迅先生:(出示课件,教师朗读或者指名让学生朗读。
)“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亳的奴颜和媚骨。
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宝贵的性格。
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强、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
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连五个“最”,论定了鲁迅在中国现代文化史上不可替代的地位。
“赶快收殓,埋掉、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不幸病逝于上海。
拉倒”“忘记我管自身的生活”是他最后的遗言。
然而,人们真的会忘记他吗事隔13年,诗人臧克家写下了《有的人》一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
2.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3简介诗人臧克家(课件出示诗人臧克家的简介,学生自读了解臧克家(1905-2004)山东诸城人。
中国现当代著名诗人作家忠诚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同盟盟员,中国诗歌学会会长,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写作学会名誉会长。
主要诗集有《烙印》《罪恶的黑手》《运河》《从军行》《一颗新星》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指名学生朗读,检查学生是否读通顺、读正确。
3范读引领,指导朗读和重音。
(1)教师教给方法,指导学生划分节奏读好停顿和重音。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教学设计(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教学设计(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教学设计第【1】篇〗《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名师教学设计一、课前解析关注朗读这首现代诗对比强烈、形象鲜明、语言朴素、节奏明快,有着很强烈的情感倾向和浓浓的时代色彩。
在朗读指导中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对比朗读,如:每一小节前后两句对比读;行为和结果的对比读;还有更加细化的第二小节第一句和第五小节第一句(以此类推)的对比读。
朗读指导不能孤立地进行,要与理解课文有效结合起来,做到读中感悟,悟中促读,两者相辅相成,使学生从课文中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朗读时自然地表达出来,做到以情带声,以声传情。
通过这种对比朗读,既能帮助学生体会诗歌的内涵,也能在潜移默化中学习对比的表达手法。
关注词句诗句中部分词句生动形象,朗读时通过关键字词想象画面,如“骑”“烂”“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等词句。
关注情感这首诗是著名诗人臧克家1949年在北京参加鲁迅先生逝世十三周年纪念活动时所作,歌颂了鲁迅先生为人民献身的美好品质和高贵精神。
在教学中,重点指导学生体会这种高尚品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二、教学目标1. 能借助本单元的课文和相关资料,感受鲁迅的人物形象。
2. 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三、教学重点1. 能借助本单元的课文和相关资料,感受鲁迅的人物形象。
2. 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五、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了解背景1.导入:同学们,上课前老师带给大家一句名言:“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你们知道这是谁写的吗?学生齐说:鲁迅2.对于鲁迅,你对他都有哪些了解呢?学生讨论交流3. 教师引导:同学们,鲁迅先生离开我们已经有83年了。
83年的时间,岁月的风尘并没有把这个名字掩埋在历史深处,相反,他的名字随着时间的流逝更加光彩夺目。
鲁迅先生身上有什么独特的魅力让他得到了这么多人这么持久的爱戴呢?从《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篇文章中同学们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
《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教案——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教案——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读写并理解“不朽、俯下、牛马、不朽、情愿” 等生字词,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诗歌的深刻内涵。
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全诗,掌握诗歌的节奏与韵律。
学习诗歌中对比、反复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体会其对表达情感和突出主题的作用,并能进行简单的模仿创作。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感悟、合作探究、资料补充等方式,深入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对鲁迅的崇敬与赞美之情,以及对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的深刻批判。
学习从诗歌的意象、语言、结构等方面入手,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提高诗歌鉴赏能力和文学素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感受鲁迅的伟大精神,激发学生对鲁迅的敬仰和爱戴之情,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学习鲁迅的精神,关心他人,勇于奉献,积极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诗歌中对比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深刻领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尤其是对鲁迅为人民无私奉献精神的赞美。
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和节奏美,掌握诗歌朗读的技巧,能够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全诗。
了解鲁迅的生平事迹和文学成就,理解他在人民心中的崇高地位,为深入理解诗歌主题奠定基础。
教学难点体会诗歌中蕴含的深刻哲理和丰富内涵,理解“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等诗句的含义,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和创新思维,让学生能够在学习诗歌的过程中,体会到文学的魅力和力量,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三、教学方法朗读感悟法:通过教师范读、学生自由朗读、个别朗读、配乐朗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诗歌的韵律美、节奏美和情感美,以读促悟,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
合作探究法:将学生分成小组,针对诗歌中的重点问题、难点问题进行合作讨论、探究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思维的碰撞和创新。
28《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教案-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
《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准确书写“俯、摔、垮、郊、涯”等生字,深刻理解“不朽、尸首、下场、抬举、纪念、情愿、到处、伟大、永远、抬举”等词语在诗歌语境中的含义,提升字词运用能力。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熟练背诵诗歌,通过朗读体会诗歌的节奏和韵律,增强对诗歌的理解和记忆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反复诵读、小组讨论、对比分析、情境创设等多种方法,深入理解诗歌内容和表达的情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能力。
仔细学习诗歌中对比的写作手法,从诗句的内容、结构、表达效果等方面深入分析,体会其对突出主题的作用,同时引导学生在写作中尝试运用对比手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作者对鲁迅先生的崇敬和赞美之情,深入了解鲁迅为人民服务的伟大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励学生向鲁迅学习,培养为人民奉献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深入理解诗歌中两种人的不同表现和结局,从诗句的细节描写中剖析两种人的本质特征,准确把握诗歌的主题。
全面体会诗歌中对比手法的运用,包括每节诗中两种人的行为、态度、命运等方面的对比,感受其强烈的表达效果,理解对比对于塑造人物形象和彰显主题的重要意义。
2.教学难点深刻理解诗歌的深刻内涵,领悟作者对生死、人生价值的深层思考,透过诗歌理解鲁迅精神的实质,引导学生将这种精神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追求。
三、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分析法、情境教学法、拓展延伸法、读写结合法。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在多媒体上展示鲁迅先生的多张经典照片,包括鲁迅先生在书桌前写作的照片、与进步青年交流的照片、在演讲的照片等,同时播放一段舒缓且略带沉思氛围的音乐,如《沉思曲》。
向学生提问:“同学们,当你们看到这些鲁迅先生的照片时,你们心中浮现出的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呢?你们对鲁迅先生有哪些了解呢?比如他的作品、他的思想对社会产生的影响。
”引导学生积极发言,分享自己所知道的关于鲁迅先生的信息。
1小学语文教材同步统编版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28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
《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理解诗歌《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的基本内容和深层含义。
2. 掌握诗歌中的生字生词,理解其在文中的运用。
(二)过程与方法1. 通过朗读和讨论,提高学生对诗歌语言的感悟能力。
2. 学习诗歌的修辞手法,如反复、比喻等,并能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感受鲁迅精神的伟大,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2. 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一)诗歌的深层含义和鲁迅精神的理解。
(二)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三、教学难点(一)诗歌中抽象概念的理解和内化。
(二)诗歌语言的鉴赏和实际运用。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激发兴趣与提问通过提问激发学生兴趣:“同学们,你们知道鲁迅是谁吗?他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通过这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鲁迅先生的生平和贡献,为学习课文内容打下基础。
2. 鲁迅生平简介展示鲁迅的图片和简介,让学生对鲁迅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简要介绍鲁迅的生平事迹,如他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他的代表作有哪些,以及他对中国文学和社会的影响。
3. 课文背景介绍向学生介绍《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即诗人臧克家为纪念鲁迅先生逝世十三周年而创作,让学生了解诗歌背后的情感和意义。
4. 引入课文主题(二)新课呈现1. 诗歌朗读通过诗歌的朗读,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节奏感。
首先,教师可以示范朗读,注意语速、语调和情感的表达。
然后,邀请学生个别或分组朗读,鼓励他们尝试不同的朗读方式,体会诗歌的内在情感。
2. 逐句解析教师引导学生逐句阅读诗歌,并对每一句进行深入分析。
例如,对于“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可以让学生思考这句话的含义,以及作者为何这样表达。
通过这种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深层含义。
3. 生字生词学习在解析的过程中,特别指出诗歌中的生字生词,如“俯下身子”、“不朽”,并解释其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
《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小学语文教案设计
《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小学语文教案设计《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27课《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二、课时两课时三、教材分析《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是一首纪念鲁迅先生的现代诗。
这首诗通过鲜明的对比,热情地歌颂了鲁迅先生“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伟大精神,无情地鞭挞了骑在人民头上的反动统治者,启示我们要做一个真正有价值的人。
诗中运用了对比、反复等表现手法,语言简洁凝练,富有哲理。
六年级的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现代诗,对诗歌的基本形式和特点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诗歌中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表现手法的理解可能存在一定难度。
四、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诗歌鉴赏能力。
他们对鲁迅这位伟大的文学家有一定的认识,但这种认识可能还停留在表面。
在情感态度方面,学生能够初步体会到对正面人物的崇敬和对反面人物的批判,但对于如何从诗歌中深入挖掘这种情感,并将其与自身的价值观联系起来,还需要教师的引导。
此外,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思维活跃,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适合通过探究性学习来深入理解诗歌。
五、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正确认读“臧、摔、垮”等生字,会写“俯、仰、摔”等生字,理解“不朽、情愿”等词语的含义。
-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 了解诗歌的结构特点,体会对比、反复等表现手法在诗歌中的作用。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预习、课堂讲解和练习,掌握生字词的读写和运用。
- 通过反复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理解诗歌的思想内涵。
- 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分析诗歌中的对比手法,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会鲁迅先生热爱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伟大精神,激发对鲁迅先生的崇敬之情。
-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思考如何做一个对社会有价值的人。
六、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理解诗歌的内容,把握诗歌的主题思想,体会作者对鲁迅先生的崇敬和赞美之情。
六年级语文上第课《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教学设计)-(统编版)
教学过程学习任务一:回忆鲁迅,导入新课1.导入新课:在鲁迅先生逝世十三周年之际,著名诗人臧克家先生挥笔写了一首诗——《有的人》。
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吧!(板书课题,齐读课题)2.作者介绍。
臧克家(1905—2004),笔名少全、何嘉,中国现代诗人、作家、编辑家,忠诚的爱国主义者。
他的代表作品:《烙印》《罪恶的黑手》《古树的花朵》《凯旋》。
3.创作背景。
1949年,臧克家回到北京,10月19日是鲁迅先生逝世13周年纪念日,胜利了的人民在全国各地第一次公开地隆重纪念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先生。
臧克家亲身参加了首都的纪念活动,并去瞻仰了鲁迅故居,看到了鲁迅文章中提到过的“枣树”“老虎尾巴”,睹物思人,百感交集,心中充满了对鲁迅的思念和崇敬,写了《有的人》这首短诗。
学习任务二:引导朗读,初悟诗情(一)识字解词1.学生自读课文,出示要求:(1)不认识的字可以看拼音,或者请教老师和同学。
(2)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圈出生字词;(3)读通每个句子,读不通顺的多读几遍;(4)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要求认读的生字:zāng xiǔ shuāi臧克家不朽摔垮指名认读,相机正音。
(2)课件出示生字组词。
(3)开展读字游戏:开火车读3.词语释义(可以多种形式,借助语境,引导学生理解词意)不朽:永不磨灭;永远存在下去。
尸首:人的尸体。
下场:人的结局(多指不好的)。
4.多音字当 dāng (当时)dàng (上当)乌鸦听了狐狸夸奖的话,开口一唱歌,当(dāng)时嘴里的肉就掉下来,狐狸骗到肉就跑了,乌鸦知道上当(dàng)为时已晚。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有的人》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这首诗是为纪念鲁迅逝世十三周年而写的。
诗中不只是单纯写对鲁迅的怀念,而是通过和与鲁迅截然相反的“有的人”的对比,批判了那些骑在人民头上的统治者和压迫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7* 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诵诗歌,懂得为人民的人将获得永生,与人民为敌的人必然灭亡的道理。
2.了解本文运用的对比手法,体会运用这种手法的好处。
3.结合诗歌及本单元的课文和搜集的资料,说说鲁迅是一个怎样的人。
【重点难点】
重点:
1.能有感情地朗诵诗歌,理解诗歌深刻的内涵,真切感悟做人的真谛。
2.结合诗歌及本单元的课文和搜集的资料,说说鲁迅是一个怎样的人。
难点:
1.能有感情地朗诵诗歌,理解诗歌深刻的内涵,真切感悟做人的真谛。
2.了解诗歌中对比手法的运用。
【教学准备】
1.有关鲁迅生平的纪录片。
2.《有的人》诗歌朗诵音频。
3.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回顾导入。
1936年10月19日凌晨5时25分,一位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在上海不幸病逝。
全国人民无比悲痛。
但是国民党反动派派出了许多的特务、军阀、走狗极力阻止人民给鲁迅先生举行追悼会,他们阻止得了吗?我们一起来回忆《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看看当时的情景吧。
2.背景介绍。
鲁迅逝世13周年,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才第一次公开地隆重纪念鲁迅先生。
诗人臧克家参加了纪念活动,百感交集,心中充满了对鲁迅的思念和崇敬就情不自禁地写下了《有的人》这首短诗。
出示课题——《有的人》。
二、诵读全诗,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诗,注意把字音读正确,诗句读流畅。
2.播放朗读音频,学生倾听,练习朗读。
指七名学生分节读,教师随机点拨。
3.默读并思考:这首诗在内容和写法上你发现了有什么特别之处吗?(内容上的对比,2—5,3—6,4——7;“有的人”反复出现。
)引导学生结合诗句回答。
三、自主感悟,诵读悟情。
1.自由读第一节,质疑探究。
①自由读第一节。
②质疑:预设:为什么有的人活着像死了,有的人死了却还活着?相机理解“死”与“活”
③引导学生带者疑问来读书。
哪种人虽生犹死,哪种人虽死犹生?请同学们读2、5节。
2.学习2、5节:
①指名读,评议:他读出了什么感觉?或你听到他读出了什么味道?(对敌人的恨,对人民的爱)
②探讨:为什么“恨”?怎么样的人会“骑在人民的头上”?骑在人民头上后的表情怎样?
③读一读:读出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反动派的傲慢神态。
④指导读好“摔垮”读出把敌人打垮后痛快淋漓的感觉。
师生合作读。
师: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
生:骑在人民头上的,/人民把他摔垮;
师: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生:给人民作牛马的,/人民永远记住他!
3.自主学习3、6节,4、7节
①自由选择一组,想想用什么方法朗读表达出你的理解。
②各人自由练习。
③男女生分别领读,带读。
学生汇报读。
评议,生评,师评。
4.诗歌为纪念鲁迅先生而作,却不用“鲁迅赞”或“纪念鲁迅”为题,而是以“有的人”进行反复咏叹。
这首诗的前四节一连用了八个“有的人”,请把“有的人”替换为某一种人或某一类人。
总结出“流芳千古”和“遗臭万年”并板书
预设:被人民憎恶的人,被人民爱戴的人
残酷剥削人民的人,为人民服务的人
妄想流芳千古的人,一心默默奉献的人
愚弄人民的人,造福人民的人
损害人民利益的人,维护人民利益的人
反动统治者,共产党人
压迫人民的暴君,廉洁奉公的公仆
自私的人,无私的人
一心追求名利的人,一心只知奉献的人。
四、升华情感,拓展延伸。
1.这诗表达了臧克家对鲁迅深深的怀念,我们带着对这伟人的崇敬和怀念之情来读读老师变序后的诗。
(师生合作读)
鲁迅死了(师)
他还活着。
(生)
鲁迅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师)
给人民作牛马的,(生)
人民永远记住他!(生)
鲁迅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师)
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生)
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生)
鲁迅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师)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活的人,(生)
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生)
探讨:“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的人,你知道都有谁呢?指名说(岳飞、雷锋、周恩来,王二小、……
2.结合这首诗和我们前面学习的课文,以及课下搜集的资料中对鲁迅的了解,说说鲁迅是一个怎样的人。
3.还有像鲁迅一样的人很多,你想歌颂谁,就把他的名字套进去读一读。
自由练,指名读。
4.教师引读:面对自私自利,残酷剥削压迫人民的人我们痛恨、愤怒的说————生读: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因为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所以他的下场可以看到。
教师引读:当我们面对大公无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我们
尊敬他、歌颂他——生读: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因为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活的人,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五、课堂总结。
本课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臧克家于1949年为纪念鲁迅逝世13周年而写的一首哲理诗,全诗共七节,语言朴素,感情深沉,蕴含丰富的人生哲理。
诗歌运用对比手法,列举了完全对立的两种人,热情歌
颂了热爱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无情鞭挞了反动统治者。
【板书设计】
有的人
——纪念鲁迅有感
虽活着虽死了
却死了却活着
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甘愿作野草,等着火烧
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春风吹到处是野草
骑在人民头上俯首甘为牛马
人民把他摔垮人民永远记住他
【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围绕这首诗的特点展开,以读为主,通过自由读、男女生读、合作读等多种形式的读,引导学生从对比中读出感情,体会诗歌的内涵,懂得为人民的人将获得永生,与人民为敌的人必然灭亡的道理,从中体会作者对鲁迅的赞颂,再次感受鲁迅的伟大。
过程中我觉得自己的情感引导得比较到位,学生读得慷慨激昂,情感教育的目标达到了。
但是在具体的朗读中,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个别字音、重读、停顿的指导不够,致使有的学生知道要表达的感情,但读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