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2《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2《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2《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是一篇新闻报道,介绍了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时间、地点以及获奖者。

这篇课文较为简单,主要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诺贝尔奖的基本情况,提高学生对新闻报道的阅读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新闻阅读能力,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但同时也可能因为知识面的局限而对某些知识点存在理解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诺贝尔奖的基本情况,掌握新闻报道的基本格式。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提高阅读新闻报道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诺贝尔奖的基本情况,新闻报道的基本格式。

2.难点: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尤其是诺贝尔奖背后的故事。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诺贝尔奖的基本情况。

2.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诺贝尔奖背后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展示诺贝尔奖的基本情况。

2.素材:收集相关诺贝尔奖背后的故事,用于课堂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诺贝尔奖的基本情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时间、地点以及获奖者。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引导学生运用新闻报道的基本格式,描述诺贝尔奖的基本情况。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拓展(10分钟)分析诺贝尔奖背后的故事,让学生了解诺贝尔奖的意义,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诺贝尔奖的基本情况和新闻报道的基本格式。

7.家庭作业(课后自主完成)结合课文内容,撰写一篇关于诺贝尔奖的新闻报道。

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2《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习阅读消息的方法。

2.了解、掌握消息的有关知识。

3.理解文章层次,明确消息的六要素和五结构。

4.反复阅读,思考发现,学习撰写消息的方法。

【重点难点】1.重点:加强对消息有关知识的讲解,了解并掌握消息的特征,锻炼学生撰写消息的能力,掌握写消息的方法,将课上所学运用到实践中去。

2.难点:揣摩作者对新闻事件的态度和倾向,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测◆字音字形1.颁.发(bān)2.遗嘱.(zhǔ)3.渗.透(shèn)4.卓.有成就(zhuó)5.建树(jiàn shù)6.仲.裁(zhòng)7.拨款8.巨额◆词语释义1.卓有成就:形容有突出的成绩和效果,也指做事效率很高,办事方式很有效果。

2.建树:表示建立了不朽的功勋或在事业上有很大的成就。

通常用来指人。

3.仲裁:双方争执不决时,由第三者居中调解,也叫公断。

4.颁发:上级对下级下达指令或授予奖章等。

◆课堂检测下面的句子中有几个错别字,请挑出来,并改正。

1.正因为年少时的努力拼搏,他现在在事业上颇有健树。

(建树)2.根据他的遗瞩,他的财产将全部捐赠给福利院。

(遗嘱)3.他是这个行业的领军人物,所以这个奖项由他来板发。

(颁发)二.缀入背景,导入新课1.教师导入,消息初触出示一则消息,让学生尝试用一句话来概括这则消息的主要内容,并提示学生将消息与平时学过的文章进行比较,说一说其在形式、内容、表达方式上的不同之处。

新闻出示:中国作家莫言获2012诺贝尔文学奖人民网10月11日讯北京时间19点,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揭晓,中国作家莫言获奖。

莫言,1955年2月17日出生,原名管谟业,生于山东高密县,中国当代著名作家。

香港公开大学荣誉文学博士,青岛科技大学客座教授。

1981年开始创作生涯。

有长篇小说《红高粱家族》《天堂蒜台之歌等》,中短篇小说集《透明的红萝卜》《爆炸》等。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优秀教案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优秀教案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优秀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世界历史》教材第九章第三节,详细内容为“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诺贝尔奖的设立背景、首届诺贝尔奖的颁发情况以及诺贝尔奖在国际上的重要地位。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诺贝尔奖的设立背景和首届诺贝尔奖的颁发情况。

2. 使学生理解诺贝尔奖在国际上的重要地位,培养他们的国际视野。

3. 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激发他们对科学事业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诺贝尔奖的设立背景及其在国际上的重要地位。

教学重点:首届诺贝尔奖的颁发情况及获奖者的贡献。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教学挂图。

2. 学具:笔记本、教材、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诺贝尔奖的图片,引发学生对诺贝尔奖的好奇心,进而导入新课。

2. 讲解教学内容(1)诺贝尔奖的设立背景介绍诺贝尔奖的设立者阿尔弗雷德·诺贝尔,以及他设立诺贝尔奖的初衷。

(2)首届诺贝尔奖的颁发情况详细讲解1901年首届诺贝尔奖的颁发过程,以及获奖者的成就。

(3)诺贝尔奖在国际上的重要地位分析诺贝尔奖对世界科技、文化和和平事业的影响,强调其国际地位。

3.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分组讨论:如果你获得了诺贝尔奖,你想在哪个领域取得成就?4.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关于诺贝尔奖的选择题,巩固所学知识。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一份关于诺贝尔奖的知识点填空题。

六、板书设计1.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2. 内容:(1)诺贝尔奖的设立背景(2)首届诺贝尔奖的颁发情况(3)诺贝尔奖在国际上的重要地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诺贝尔奖的设立背景。

(2)列举首届诺贝尔奖的获奖者及其成就。

2. 答案:(1)诺贝尔奖设立者:阿尔弗雷德·诺贝尔,设立初衷:奖励为人类作出杰出贡献的人。

(2)首届诺贝尔奖获奖者及其成就: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首届诺贝尔奖的颁发情况,使学生了解了诺贝尔奖的设立背景及其在国际上的重要地位。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案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案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诺贝尔奖的设立背景及意义;(2)掌握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相关信息,如时间、地点、获奖者等;(3)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诺贝尔奖;(2)利用互联网、图书等资源,搜集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相关资料;(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信息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培养其创新意识;(2)引导学生尊重和肯定获奖者的突出贡献;(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人类进步作贡献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诺贝尔奖的设立背景及意义;(2)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相关信息;(3)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 教学难点:(1)诺贝尔奖在各领域的具体作用和影响;(2)如何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人类进步作贡献的情感。

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诺贝尔奖的设立背景及意义;(2)提问:同学们听说过诺贝尔奖吗?它是什么?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探究诺贝尔奖的相关知识;(2)教师引导学生关注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相关信息。

3. 课堂讨论:(1)分组讨论诺贝尔奖在各领域的具体作用和影响;4. 实践环节:(1)学生分组搜集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相关资料;(2)教师检查资料搜集情况,并进行指导。

四、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诺贝尔奖设立背景、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等知识的掌握程度;2. 实践环节:评价学生在资料搜集、合作探讨等方面的表现;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了解其对科学研究、祖国热爱等方面的情感态度。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1. 情境创设:通过多媒体展示诺贝尔奖的设立背景,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2. 自主学习:鼓励学生主动探究诺贝尔奖的相关知识,提高自学能力;3. 合作探讨: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4. 实践环节:让学生亲自动手搜集资料,提高信息素养;5.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热爱祖国、为人类进步作贡献的情感。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学设计(推荐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学设计(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学设计(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学设计第【1】篇〗《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案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理清新闻要素,能根据消息的结构特点概括消息的主要内容。

2.引导学生把握消息的三个特点:内容具体真实,报道迅速及时,语言简明准确。

3.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在消息中蕴含的情感,培养阅读新闻的习惯。

重点难点1.引导学生理清新闻要素,能根据消息的结构特点概括消息的主要内容。

2.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在消息中蕴含的情感,培养阅读新闻的习惯。

课前准备1.学生自己查阅资料,搜集关于诺贝尔奖的相关材料。

2.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诺贝尔奖每年发给那些在过去的一年里,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事业方面为人类做出最大贡献的人。

”这是诺贝尔生前立下的遗嘱。

这位为世界贡献一生的伟大科学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鼓励着一代又一代的科学家不断前行。

而今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诺贝尔奖,已成为举世瞩目的荣誉奖项。

那么关于诺贝尔奖首次颁发的时间、获得者、颁发机构、颁发地点等,你了解多少呢?今天我们就从一则新闻《首届诺贝尔奖颁发》中寻求答案吧!板书标题、作者。

二、预习检查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颁发(bān)仲裁(zhòng)遗嘱(zhǔ)渗透(shèn)拨款(bō)逝世(shì)颇有(pō)2.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颁发:授予(勋章、奖状、证书等)。

(2)遗嘱:人在生前或临死时对自己身后事如何处理用口头或书面形式所做的嘱咐。

(3)建树:建立的功绩。

(4)仲裁:争执双方同意的第三者对争执事项做出决定,如国际仲裁、海事仲裁、劳动仲裁等。

(5)巨额:数量很大的(钱财)。

3.文学常识填空。

(1)诺贝尔,瑞典化学家、工程师,1833年出生于斯德哥尔摩,1896年逝世。

诺贝尔一生拥有300多项专利发明,并在五大洲约20个国家开设了约100家公司和工厂,积累了巨额财富。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学设计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学设计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相关史实,培养学生关注时事、积累知识的习惯。

2、掌握新闻的基本要素和结构,提高学生阅读和写作新闻的能力。

3、感受诺贝尔奖的重要意义和影响力,激发学生追求科学、文化进步的热情。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掌握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基本信息,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

(2)理解新闻的结构特点,如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

2、难点(1)引导学生分析新闻语言的准确性和简洁性。

(2)培养学生从新闻中提取关键信息并进行整合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自主探究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著名科学家、文学家的图片,如爱因斯坦、居里夫人、莫言等,引出诺贝尔奖这一话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知识讲解(1)介绍诺贝尔奖的设立背景、奖项设置、评选标准等相关知识。

(2)讲解新闻的定义、特点和要素,让学生对新闻有初步的了解。

3、文本分析(1)让学生自主阅读《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这则新闻,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新闻的标题有什么特点?导语部分交代了哪些内容?主体部分主要讲述了什么?背景和结语在这则新闻中起到了什么作用?(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各自的看法,教师进行巡视和指导。

(3)小组代表发言,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新闻的结构和内容。

4、语言赏析(1)引导学生分析新闻语言的准确性和简洁性,例如:“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今天首次颁发了诺贝尔奖。

”中的“首次”一词的作用。

(2)让学生找出文中使用数字的地方,如“根据诺贝尔的遗嘱,‘诺贝尔奖每年发给那些在过去的一年里,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事业方面为人类作出最大贡献的人。

’”体会数字在新闻中的作用。

5、写作训练(1)让学生根据给定的材料,模仿《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结构和语言,撰写一则简短的新闻。

(2)学生完成写作后,进行小组互评,教师选取部分作品进行展示和点评,指出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

八年级语文上册《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案、教学设计

八年级语文上册《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案、教学设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通过课堂表现、课后交流,了解学生的价值观、爱国情怀等方面的变化。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活动设计:
-利用多媒体展示诺贝尔奖的图片、视频资料,让学生直观了解诺贝尔奖的背景和影响。
-以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听说过诺贝尔奖吗?它代表了什么意义?”
-通过分享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故事,激发学生对科学、文学、和平事业的敬意和向往。
4.学生在团队合作、讨论等方面的表现参差不齐,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参与度。
5.学生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需求较大,教师应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知识与技能方面的重难点:
2.教学方法:
-采用讲解、示范、引导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课文知识。
-结合多媒体手段,展示相关资料,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学活动设计: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课文内容展开讨论。
-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从人物描写、场景描绘等角度分析文本。
2.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提高课堂参与度。
4.感受诺贝尔奖的荣誉与崇高,激发学生努力学习、追求卓越的动力。
5.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关注国家科技、文化事业的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他们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分析和理解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在此基础上,学生对《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这一课的学习将面临以下挑战:
4.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氛围,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八年级统编版《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学设计

八年级统编版《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学设计

八年级统编版《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学生能够正确认读、书写文中的生字词,如“颁发(bānfā)”“遗嘱(yízhǔ)”等。

了解消息的基本结构和特点,掌握消息的要素。

学会从消息中筛选关键信息,提高信息提取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分析文本,体会消息语言简洁、准确、客观的特点。

引导学生自主梳理消息内容,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了解诺贝尔奖的相关知识,认识诺贝尔奖在国际上的重要地位和意义。

培养学生对科学、文学、和平等领域杰出成就的尊重和敬仰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消息的结构,明确导语、主体等部分的内容和作用。

理解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内容和意义,提取关键信息。

2.教学难点体会消息语言在表达客观事实时的严谨性和准确性,感受新闻报道的客观性。

三、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讲解法、练习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3分钟)同学们,在世界科学、文学、和平等众多领域,有一个极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奖项,那就是诺贝尔奖。

每年的诺贝尔奖颁发都备受全球瞩目。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情况,通过一则消息走进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时刻。

(二)背景介绍(5分钟)诺贝尔奖是以瑞典著名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AlfredBernhardNobel)的部分遗产作为基金创立的。

诺贝尔奖分设物理、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和平等多个奖项,旨在表彰在这些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人士。

1901年,首届诺贝尔奖举行颁发仪式,这一事件在国际上有着重大影响,开启了对全球卓越人才奖励的新纪元。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0分钟)1.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字音、节奏,如“根据诺贝尔的遗嘱(yízhǔ)”,感受消息的语言风格。

2.学生自由朗读,结合课下注释,初步理解课文大意。

3.请几位同学朗读,其他同学进行评价,教师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如读音、停顿等方面。

2024年2《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案5篇

2024年2《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案5篇

2024年2《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案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世界历史》教材第九章第一节《20世纪初的科学革命与思想启蒙》,详细内容为首届诺贝尔奖的颁发背景、过程及其影响。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历史背景,理解其意义。

2. 使学生掌握首届诺贝尔奖的颁发过程,了解获奖者的主要成就。

3. 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激发他们追求科学真理的热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首届诺贝尔奖的颁发背景及其影响。

教学重点:首届诺贝尔奖的颁发过程和获奖者的主要成就。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诺贝尔奖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对诺贝尔奖的了解,进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讲授:讲解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历史背景,阐述其意义。

3. 互动:邀请学生分享所学到的关于首届诺贝尔奖的知识,进行课堂讨论。

4. 例题讲解:分析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过程中的一位获奖者的成就,如居里夫人。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列举出首届诺贝尔奖的获奖者及其成就。

7.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1.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背景2.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过程3. 获奖者及其主要成就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简述首届诺贝尔奖的颁发背景及其影响。

(1)激励科学家追求真理,推动科学研究的发展。

(2)提高了获奖者的国际声誉,促进了国际学术交流。

(3)为后来的诺贝尔奖设立了典范,成为世界科学界的最高荣誉。

2. 作业题目:请列举首届诺贝尔奖的获奖者及其成就。

答案:首届诺贝尔奖共有5位获奖者,分别是:(1)物理学奖:威廉·康拉德·伦琴,发现X射线。

(2)化学奖:雅各布斯·亨利克·范特霍夫,发现化学动力学。

(3)生理学或医学奖:埃米尔·阿道夫·冯·贝林,发现白喉抗毒素。

(4)文学奖:苏利·普吕多姆,法国诗人。

第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案

第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案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诺贝尔奖的设立背景和意义:讲解诺贝尔奖的起源,强调其对世界科学发展的推动作用,以及激励科学家追求真理的精神价值。
举例:介绍诺贝尔设立奖的初衷,即奖励为人类福祉、减少战争和促进国际合作做出杰出贡献的人。
(2)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具体情况:掌握奖项设置、获奖者及其在各自领域的贡献。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诺贝尔奖的基本概念。诺贝尔奖是瑞典发明家阿尔弗雷德·诺贝尔设立的,旨在奖励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和和平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人。它是科学界最高荣誉之一,代表了人类对科学和和平的不懈追求。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首届诺贝尔奖的颁发,展示了这些奖项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们如何激励科学家为人类福祉做出贡献。
(1)诺贝尔奖设立背景的深入理解:学生可能对19世纪末欧洲的战争与和平背景了解不足,导致对诺贝尔奖意义的认识不够深入。
解决方法:通过图片、资料等形式,补充当时的历史背景,帮助学生理解诺贝尔奖设立的深刻含义。
(2)科学家贡献的理解:学生对科学家在各自领域的贡献可能存在认知困难,如对X射线、炸药等知识的理解。
解决方法:设置小组讨论环节,Fra bibliotek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辨能力。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是否听说过诺贝尔奖,知道它是什么吗?”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诺贝尔奖的奥秘。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为:1.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通过了解诺贝尔奖及其获奖者的贡献,认识科学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2.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分析文章的说明方法和语言特色,提高文本解读能力;3.增强学生的国际视野,了解世界科学发展的前沿动态,认识我国科学家在国际科技领域的地位和贡献;4.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通过对诺贝尔奖设立背景和意义的探讨,激发学生对科学精神的追求和思考。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学科素养的全面提升,为新教材要求下的教学实践奠定基础。

2024年2、《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案

2024年2、《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案

2024年2、《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世界历史》教材第九章第三节《科技的发展与社会的变革》,详细内容为《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诺贝尔奖的设立背景、首届诺贝尔奖的颁发情况及其在当时社会产生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诺贝尔奖的设立背景及其意义;2. 让学生了解首届诺贝尔奖的颁发情况,包括获奖者及其贡献;3. 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诺贝尔奖的设立背景及意义,首届诺贝尔奖的颁发情况;教学重点:首届诺贝尔奖的颁发及其在当时社会产生的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学具:笔记本、教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诺贝尔奖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诺贝尔奖的设立背景及意义;2. 讲解新课:(1)诺贝尔奖的设立背景及意义;(2)首届诺贝尔奖的颁发情况,包括获奖者及其贡献;评选获奖者;4. 例题讲解:分析首届诺贝尔奖的获奖者及其贡献;5. 随堂练习:让学生列举出自己所了解的诺贝尔奖获奖者,并简要介绍其成就;六、板书设计1. 诺贝尔奖的设立背景及意义;2. 首届诺贝尔奖的颁发情况;3. 获奖者及其贡献;4. 诺贝尔奖在当时社会产生的影响。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谈谈诺贝尔奖的设立对世界科技发展的推动作用;2. 答案:诺贝尔奖的设立对世界科技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它激励着科学家们追求卓越,为人类的进步作出贡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是否成功引导学生了解诺贝尔奖的设立背景、首届诺贝尔奖的颁发情况及其在当时社会产生的影响;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深入了解诺贝尔奖的发展历程,关注诺贝尔奖的最新动态,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诺贝尔奖的设立背景及意义;2. 教学重点:首届诺贝尔奖的颁发情况及其在当时社会产生的影响;评选获奖者;4. 例题讲解:分析首届诺贝尔奖的获奖者及其贡献;5. 作业设计: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谈谈诺贝尔奖的设立对世界科技发展的推动作用。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学设计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学设计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是一篇新闻报道,描述了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过程。

本文主要通过介绍诺贝尔奖的设立背景、颁奖过程以及获奖者的情况,让学生了解诺贝尔奖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理解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新闻报道的文体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于诺贝尔奖的历史背景和具体设立情况可能了解不多,因此在教学中需要补充相关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诺贝尔奖的设立背景、颁奖过程以及获奖者的情况。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学会从新闻报道中获取有用信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事业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诺贝尔奖的设立背景、颁奖过程以及获奖者的情况。

2.难点:理解课文中的细节描述,准确提取有用信息。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景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文讲解、相关资料收集、教学课件制作。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诺贝尔奖的基本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诺贝尔奖的奖杯和诺贝尔的画像,引导学生关注诺贝尔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学生自读课文,了解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过程。

教师巡视课堂,指导学生阅读。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新闻报道的语言特点。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情况。

4.巩固(10分钟)学生回答课文中的细节问题,如诺贝尔奖的设立背景、颁奖过程以及获奖者的情况。

教师点评,总结答案。

5.拓展(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如果你是获奖者,你会如何使用这笔奖金?各组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诺贝尔奖的意义和价值。

7.家庭作业(5分钟)学生课后搜集有关诺贝尔奖的其他资料,了解诺贝尔奖的发展历程。

八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学设计(5)

八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学设计(5)

八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学设计 (5)一. 教材分析《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是一篇新闻报道,描述了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过程。

本文主要通过介绍诺贝尔奖的设立背景、评选过程以及颁奖仪式,展示了诺贝尔奖的高尚品质和权威性。

教学本课旨在帮助学生了解诺贝尔奖的历史背景和评选过程,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新闻报道类文章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诺贝尔奖的历史背景和评选过程可能了解不多,因此需要在教学中进行适当的引导和补充。

此外,学生可能对一些专业术语和人物名字感到陌生,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解释和拓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诺贝尔奖的设立背景、评选过程和颁奖仪式,掌握相关专业术语和人物名字。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和思考,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和平和人类进步事业的尊重和关注,激发学生追求卓越、勇攀科学高峰的热情。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诺贝尔奖的设立背景、评选过程和颁奖仪式。

2.难点:理解诺贝尔奖的高尚品质和权威性,培养学生对科学、和平和人类进步事业的尊重和关注。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2.案例教学:以诺贝尔奖为例,让学生了解科技创新对人类进步的重要意义。

3.情感教学:通过讲述诺贝尔奖背后的感人故事,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了解诺贝尔奖的相关知识,准备相关教学资源和素材。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新闻报道的基本特点,查阅诺贝尔奖的相关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诺贝尔奖的设立背景和意义,引导学生关注诺贝尔奖与科技创新的关系。

2.呈现(10分钟)学生阅读课文,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关键信息,如诺贝尔奖的评选过程、颁奖仪式等。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优秀教案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优秀教案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优秀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世界历史》教材第九章第三节,详细内容为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历史背景、颁发过程及其影响。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诺贝尔奖的由来、评奖机构、评选标准和首届诺贝尔奖的获奖者及其成就。

二、教学目标1. 了解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历史背景,掌握诺贝尔奖的设立宗旨和评选标准。

2. 认识首届诺贝尔奖的获奖者,了解他们的主要成就和贡献。

3.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国际视野,激发他们追求科学、探索未知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首届诺贝尔奖的获奖者及其成就,诺贝尔奖的评选标准。

难点:理解诺贝尔奖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国际视野。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视频资料、黑板、粉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诺贝尔奖颁奖典礼的视频片段,引发学生对诺贝尔奖的好奇心,为新课学习营造氛围。

2. 讲解新课:(1)介绍诺贝尔奖的设立背景、宗旨和评选标准。

(2)讲解首届诺贝尔奖的颁发过程,介绍获奖者及其成就。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探讨诺贝尔奖对世界科学发展的推动作用。

4. 例题讲解:分析首届诺贝尔奖获奖者的成就,解释诺贝尔奖评选标准。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列举出自己所了解的诺贝尔奖获奖者,并简要介绍他们的成就。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诺贝尔奖的设立宗旨和评选标准。

(2)介绍首届诺贝尔奖的获奖者及其成就。

2. 答案:(1)诺贝尔奖的设立宗旨是为了表彰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和和平领域作出杰出贡献的人士。

评选标准主要包括:候选人的成就对人类福祉的显著贡献,以及这些成就的原创性和重要性。

(2)首届诺贝尔奖获奖者及其成就如下:物理学奖:威廉·康拉德·伦琴,发现X射线。

化学奖:雅各布斯·亨利克·范特霍夫,研究化学动力学和渗透压。

生理学或医学奖:埃米尔·阿道夫·冯·贝林,发现白喉抗毒素。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学设计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学设计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新闻的特点和结构,把握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主要内容。

2、培养学生阅读新闻的能力,包括提取关键信息、概括主要内容等。

3、感受诺贝尔奖的意义和价值,激发学生对科学、文化等领域的关注和尊重。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掌握新闻的六要素,理清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基本情况。

(2)学习新闻语言的准确性和简洁性。

2、难点理解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背景和影响。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自主学习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知道世界上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奖项,它涵盖了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和平等多个领域,奖励那些在这些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人吗?没错,它就是诺贝尔奖。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新闻。

(二)知识讲解1、新闻的特点(1)真实性:新闻报道的内容必须是真实的,不能虚构或夸大。

(2)及时性:新闻要迅速及时地反映最新发生的事件。

(3)准确性:新闻语言要准确无误,不能模糊不清或产生歧义。

2、新闻的结构(1)标题: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

(2)导语: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

(3)主体:新闻的主要部分,详细介绍新闻的背景、经过和结果。

(4)背景:介绍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历史条件。

(5)结语:新闻的最后一段或一句话,总结新闻的主要内容或发表评论。

(三)初读课文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圈画出文中的生字词,并借助工具书进行理解。

2、思考:这则新闻报道了哪些内容?(四)整体感知1、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时间、地点、人物分别是什么?时间:1901 年 12 月 10 日。

地点:瑞典的斯德哥尔摩。

人物: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

2、首届诺贝尔奖颁发了哪些奖项?获奖者分别是谁?奖项:物理学奖、化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文学奖、和平奖。

获奖者:德国的伦琴(物理学奖)、荷兰的范托夫(化学奖)、德国的贝林(生理学或医学奖)、法国的普吕多姆(文学奖)、瑞士的迪南和法国的帕西(和平奖)。

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学设计课标分析:一、课标摘录:本课定位为新闻阅读课。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针对本节课的相关要求如下:随文学习基本的词汇、语法知识;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左右。

阅读新闻性文章,能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获取主要信息。

在通读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推敲重要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二、课标分解:1、关于“随文学习基本的词汇、语法知识;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左右。

”语言的积累与运用是语文核心素养之一,而“读读写写”中的词语,如“颁发”“遗嘱”“建树”“仲裁”“巨额”,均要求学生能够掌握,也即做到读准字音,写对字形,能在文本语境中理解意义,并能在陌生语境中学会运用。

2、关于“能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获取主要信息。

”从以下几个环节入手去完成:一是文章标题,它往往与文章的内容对象密切相关;二是每段文字的首句,它常常是对一段文章内容的总括;三是段与段之间的过渡句,这些句于多承上启下,成为前后内容的联系纽带,显示基本观点展开中的逻辑联系;四是在说明、议论、叙述文字中间穿插的抒情句、议论句,这样的句子是理解文章内容的关键提示,也是作者表明自己观点的关键地方。

3、关于“理清思路”,能自己给文章划分段落,并能概括大意;教材分析:本文是一篇典范的消息,堪称“倒金字塔结构”的样板。

电头和导语交代了时间、地点和事件,采用引资料的方法介绍颁奖对象应具备的条件,既准确,又具有权威性。

主体部分依次介绍获奖者的情况、颁奖机构及时间地点、奖金来源及运作模式。

其中,获奖者信息是这则消息主要内容,所以放在主体部分最优先的位置,详细报道了国籍、姓名、所获奖项和主要成就。

接下来介绍“谁颁奖”“何时何地颁奖”,但这些不如获奖者信息,但又是报道颁奖活动不可缺少的。

最后交代了背景,介绍诺贝尔奖金的来源和资金管理权与评奖权的分离。

学情分析:消息是“报道新闻事件”,报道事情的概貌而不是讲述详细经过和细节,以简要的语言文字迅速传播新近事实的新闻题材。

2《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案5篇

2《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案5篇

2《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案5篇第一篇:2《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案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巩固上一课所学的消息的知识,继续培养学生阅读消息的能力。

2.学习理清本课这则消息的层次,品味文章的语言特色。

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在阅读中培养快速阅读能力,运用所学的消息知识阅读本课文章。

2.引导学生结合课文旁批,了解这则消息的结构和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诺贝尔奖在促进世界科学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培养科学精神。

2.感受人类精英对人类历史发展所做出的巨大贡献,激发民族自信心和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分析这则消息的结构,理解其内容,提高学生阅读消息的能力。

教学难点品味消息准确精练的语言,学习写作消息。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2012年12月10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音乐厅举行的诺贝尔奖颁奖仪式上,中国作家莫言从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手中领取了诺贝尔文学奖。

2015年,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再次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在世界科学史上,有这样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不仅把自己的毕生精力全部贡献给了科学事业,而且在身后留下遗嘱,把自己的遗产全部捐献给科学事业,用以奖励后人勇攀科学高峰。

他就是诺贝尔。

今天,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科学奖,已成为举世瞩目的最高荣誉奖。

想知道首届诺贝尔奖得主都有谁吗?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学习《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这则消息。

二、自主预习1.背景资料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1833—1896),瑞典化学家、工程师、发明家、军工装备制造商和炸药的发明者。

诺贝尔一生拥有355项专利发明,并在欧美等五大洲20个国家开设了约100家公司和工厂,积累了巨额财富。

1895年,诺贝尔立嘱将其遗产的大部分(约920万美元)作为基金,将每年所得利息分为5份,设立诺贝尔奖,分为物理学奖、化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文学奖及和平奖5种奖金(1969年瑞典银行增设经济学奖),授予世界各国在这些领域对人类做出重大贡献的人。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案5篇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案5篇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案5篇《首届诺贝尔奖颁发》选自《百年好文章——路透社新闻佳作》,这篇新闻所报道的是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具体情况。

文中详细列举了获奖者的国籍、姓名、所获奖项和所做贡献。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案5篇,希望大家喜欢!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案篇1知识与技能1.了解二则外国消息的内容,进一步掌握消息的文体特点。

2.体会二则消息迥异的语言风格。

3.抓住关键词句,体会作者的感情。

过程与方法通过默读、品味、比较等多种方法,把握二则消息的主要内容和消息文体的特点,体会作者的感情态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人类精英对人类历史发展所做出的巨大贡献,激发对民族文化的热爱。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2023年,中国药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什么是诺贝尔奖首届诺贝尔奖得主都有谁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学习《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这则消息。

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默读课文,整体感知提问1:默读课文,把握消息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

明确:时间:1901年12月10日;地点:瑞典的斯德哥尔摩;人物: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及诺贝尔奖的获得者;事件:首次颁发诺贝尔奖。

提问2:根据消息文体特点,勾画出标题和导语并明确主体,思考导语讲了哪些内容主体部分讲了哪些内容明确:导语部分讲了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和诺贝尔的遗嘱。

主体部分讲了首届诺贝尔奖获得者及其贡献,诺贝尔奖颁发的机构、时间及地点,诺贝尔奖的奖金来源及评议权等消息背景提问3:你认为这则消息的背景部分可以删去吗明确:不可以。

背景部分交代了诺贝尔奖资金的来源以及诺贝尔奖评议权归属,可以显示诺贝尔奖评审的公平公正。

目标导学二:研读课文,体会情感提问4:反复研读诺贝尔遗嘱,体会诺贝尔的伟大襟怀。

提问5:首届诺贝尔奖得主都有哪些人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内做出了怎样的贡献你认为他们配得上诺贝尔奖吗明确:前两问参看课文第二自然段。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案教学设计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案教学设计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新闻的有关知识,培养学生阅读新闻的能力。

2.能根据新闻的结构理清课文的内容和层次。

3.抓住关键词句,深入体会诺贝尔的伟大胸襟。

【导入新课】同学们,每当世界上重大的事件发生时,总会有消息及时报道出来。

但是,有了重大的新闻题材,不一定有好的新闻作品,优秀的新闻作品需要新闻工作者字斟句酌,今天,我们学习一则优秀的外国新闻作品《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希望在这则新闻作品中获得许多新闻写作的启发。

【作者简介】诺贝尔(1833-1896),瑞典化学家、工程师。

诺贝尔在机械和化学方面有一百多种发明,其最突出的是发明了炸药。

他一生致力于炸药的研究,因发明硝化甘油引爆剂、硝化甘油固体炸药和胶状炸药等,被誉为“炸药大王”。

【写作背景】本文选自《百年好文章——路透社新闻佳作》(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有改动。

诺贝尔奖的来源诺贝尔在逝世的前一年,立嘱将其遗产的大部分作为基金,设立诺贝尔奖。

诺贝尔奖的设置诺贝尔奖分设物理学奖、化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文学奖以及和平奖五种奖项(1968年瑞典银行增设经济学奖并于次年首次颁发),将基金每年的利息分为五份,发给那些在过去的一年里,世界各国在上述领域为人类做出最大贡献的人。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首届诺贝尔奖于1901年12月10日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和挪威的奥斯陆同时颁发。

【字音字形】【多音字】设计意图:识记本课生字词,特别关注其中的易错字、多音字、难写的字,为学生阅读文本扫清障碍,体现语文学科工具性的特征。

操作建议:学生先在练习本上给红色字体注音,可以抽1名学生黑板上板书拼音,然后出示答案,若出现问题需提醒学生注意,并可对出错的字做进一步的解读,如字源、组词、造句等,便于学生真正学会该字不再犯错。

【理解词语】颁发:授予(勋章、奖状、证书等)。

仲裁:争执双方同意的第三者对争执事项做出决定。

巨额:数量很大的(钱财)。

建树:建立的功绩。

遗嘱:人在生前或临死时对自己身后事如何处理用口头或书面形式所做的嘱咐。

部编版八年级初二语文上册《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学设计

部编版八年级初二语文上册《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学设计

部编版八年级初二语文上册《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是一篇新闻报道,介绍了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时间、地点、获奖者和颁奖者。

通过本文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诺贝尔奖的设立背景、颁奖过程以及获奖者的成就。

本文语言简练,条理清晰,适合学生学习新闻阅读和写作技巧。

二. 学情分析初二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新闻阅读能力,对于新闻的基本结构、特点有所了解。

但他们对诺贝尔奖的了解可能有限,因此需要在教学中补充相关背景知识。

同时,学生可能对新闻报道的写作技巧感兴趣,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模仿优秀新闻报道的特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诺贝尔奖的设立背景、颁奖过程以及获奖者的成就;学习新闻报道的写作技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提高新闻阅读和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事业的热爱,培养他们追求卓越、勇于创新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诺贝尔奖的设立背景、颁奖过程以及获奖者的成就;学习新闻报道的写作技巧。

2.难点:新闻报道的写作技巧的运用。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诺贝尔奖的基本信息。

2.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新闻报道的写作技巧。

3.案例分析:选取优秀新闻报道,引导学生分析其写作特点。

4.实践操作:让学生动手撰写新闻报道,巩固所学知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背景资料,如诺贝尔奖的设立背景、获奖者的成就等。

2.准备优秀新闻报道案例,用于分析、模仿。

3.准备新闻报道写作模板,便于学生实践操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讲述诺贝尔奖的设立背景,引导学生关注诺贝尔奖。

2.呈现(10分钟)让学生阅读课文,了解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相关信息。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分析新闻报道的写作技巧。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新闻报道的结构、语言等特点。

4.巩固(10分钟)选取优秀新闻报道案例,让学生分析其写作特点。

教师点评,总结新闻报道的写作技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是部编本教材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二课。

所在单元是新闻主题的活动探究单元。

本单元设置有三个任务——新闻阅读、新闻采访和新闻写作。

显而易见,新闻阅读部分是本单元的基础任务,是学生自主学习所需要的基本材料,是为后面学生自主所要完成的新闻采访和新闻写作服务的。

这就要求我们,要通过阅读课文来掌握新闻的基础知识,从而使学生具备将生活中的事实转化为新闻的实践能力。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这则消息聚焦了人类文化史上的重要事件——首届诺贝尔奖颁奖,体现了新闻既能报道当下,也能记录历史的双重价值。

文中报道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具体情况,详细列举了获奖者的国籍、姓名、所获奖项和主要成就,同时也明确了颁奖机构、颁奖时间、颁奖地点等。

在结构上堪称是倒金字塔结构的样板。

从写作方法来看,选取了最普通的报道角度,正面直接报道,是标准的常规写法。

在语言方面,客观、准确、简练、平实,是标准的消息语言。

可以说是学生学习消息的最佳蓝本。

之前,通过对《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学习,学生已初步掌握消息的特点、消息的六要素和消息结构的五部分等知识。

那么,我们可以利用这一课,用之前所学方法来阅读消息、筛选信息,巩固所学;还可以学习新的知识消息的常见结构形式——倒金字塔式,探究消息的语言特点等,为下一步的新闻采访、写作的实践活动做好准备。

学情分析:有人形象地称当代是信息爆炸的时代,信息传播途径广、体量大、内容杂。

人们需要快速读取信息、甄别信息,并且要在众多信息当中筛选出自己所需。

对于学生而言,一方面合理地筛选信息成了必要的技能。

另一方面,信息的传播已进入自媒体时代,在将来,学生要有独立的自我信息发布能力,表达自己思想情感的能力。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作为一门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

”所以,学生要在实践中学习新闻知识,具备将所学再运用到新闻读写的实践中的能力。

初二的学生从未接触过新闻的专业知识,充满着强烈地好奇心、探索欲,也有着对新闻的个性化理解。

本课是学生学习的第二篇消息,通过对第一课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新闻几个基本知识。

不过由于初学这种文体的文章,学生学起来还是缺少章法,为了让学生更快掌握消息的特征,本课将从消息的基本知识入手,让学生找到学习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对消息的语言做更深层次的探究,让学生掌握新闻这种体裁,并能写出简短的消息。

结合学情和生本教育理念,我在教学设计中,力求保护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自主学习,并参与到合作探究当中去,勇敢地说、大胆地写。

教学设想:语文教学要紧跟时代,关注学生在生活中对语文知识的实践,留心时代对语文实践要求的新变化。

但是,无论世事如何变迁,让学生掌握语文规律并在实践应用是语文教学不变的目标。

这篇课文堪称消息写作的典范,能不能让学生掌握消息写作规律?能不能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再将所学运用到实践中去?如何让学生从单纯的新闻阅读体验,上升到理性的对新闻特点的把握,再进一步转化为读写新闻实践的能力?这是本节课,我思考并解决的问题。

第一步让学生转换阅读方式,把新闻当作新闻来读,用区别于一般文学作品的方法来读。

要速读,浏览式快速从文中筛选出信息,抓住新闻要素,了解作者是怎样组织和呈现新闻事实的,明确结构方式。

第二步,让学生透彻分析新闻事实的呈现方式,用理性思维分析出消息的语言特点。

第三步,通过迁移拓展,小试身手,巩固所学知识;通过交流分享,大胆动笔,将学到的知识转化为实践的能力,学生从静态学习语文走向动态,在综合多维连续的语文活动中,学会应用规律。

考虑到课文是百年前的事件报道,我特别选择我国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的相关新闻,拉近了新闻作品与学生的时间距离;选择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校园新闻,拉近了新闻题材与学生的空间距离。

由世界到国家,由国家到身边;由远及近,由大及小,体现了新闻反映社会生活的广泛性的特点。

使学生能关注世界,关注生活,勤于动笔,提高能力。

同时,也为本单元后两个探究活动做准备。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1.能利用已学的新闻知识分析课文,并从文中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了解作者通过新闻传达的事实。

2.学习消息语言的特点;3.学习消息的“倒金字塔结构”。

二、态度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三、道德与情感:1.能全面、客观的看待新闻报道;2.通过我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例子,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爱国热情;3.培养学生敏锐观察、发现生活的能力,以及敢于动笔表达自己认识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1.学习消息语言的特点;2.学习倒金字塔结构的新闻写作方式。

教学难点:学习消息语言的特点。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质疑法,讨论法。

教学准备:倒金字塔结构的微课视频。

我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的新闻。

学生采访运动会的短视频。

教学安排:一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1.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当今世界各类奖项中地位最高的奖项是什么吗?(生答)你们了解诺贝尔奖吗?截止2017年,诺贝尔奖共授予了892位个人和24个团体,通常被认为是颁奖领域内最重要的奖项,有着公认的权威性。

那么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时是什么样的呢?英国最大的通讯社,也是国际性通讯社之一的路透社,曾对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做出过报道。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则消息,《首届诺贝尔奖的颁发》。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简介诺贝尔奖和路透社。

)二、整体感知2.请同学们齐读整体感知环节的任务:速读课文,三分钟内完成下列问题:(1)划分出消息结构的五部分。

(2)结合课文旁批,说说各段分别传递了什么信息?学生可能回答:电头中出现的信息:地点斯德哥尔摩,时间1901年12月10日,发稿方式。

导语部分是第一段第一句。

交代了颁奖的时间,颁发者和颁发机构。

第二句交代了诺贝尔奖的来历,分类及获奖条件。

主体部分是第二到第四段。

第二段一一列举了当年诺贝尔奖各个门类的获奖者的国籍姓名,奖项及主要成就。

第三段明确了颁奖机构,颁奖时间和地点。

第四段交代了新闻的背景,介绍诺贝尔奖金的来源。

信息的出现顺序是由主到次的。

这种先主要再次要的新闻写作模式,被称之为倒金字塔式,我们一起来通过微课进行学习。

3.播放微课《新闻的倒金字塔式结构》。

4.梳理要点:(设计意图:整体感知课文,培养学生新闻阅读能力,筛选信息能力,提高学习自信心。

)三、探究新知5.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消息语言的特点。

倒金字塔结构,就是将信息按重要性程度或受众关心程度由主到次来排列的一种消息写作模式,这种固定的结构方式有利于人们快速筛选信息,符合消息时效性强、“快”的特点,消息还有哪些特点?这些特点就使得消息在语言上与一般文学作品不同。

第二段中画线句子示例:法国的普吕多姆(文学奖),他在诗歌创作方面颇有建树。

这一句中“颇有建树”,意思是在事业上有很大成就,这里用来评价普吕多姆的诗歌创作,很有分寸,体现了消息语言客观、准确的特点。

文中还有很多词句,分别体现了消息语言的不同特点,请同学们再细细研读课文,用三五分钟来仔细揣摩文中消息的语言,再将你的发现与小组同学分享。

学生分享内容可能有:客观:评价各位科学家的成就时,遣词造句客观,准确严谨。

如:两个发现;颇有建树和卓有成就。

大部分使用陈述句。

引用诺贝尔遗嘱内容,表明了新闻语言的客观真实。

“建立了促进国际仲裁的各国议会联盟”,简练,准确,使用了限制性的修饰语,显得很客观。

准确:电头中时间地点与第三段中的信息一致具体,报道的及时。

具体:第二段一一列举的国籍,姓名等信息;括号里的补充内容说明了消息语言的具体。

简练:对于颁奖时间和地点的介绍;括号内语言;作者巧妙用新闻背景来表现诺贝尔奖的公正与权威,客观简练。

通俗:作者用“黄色炸药、多种炸药”用通俗的语言介绍专业的知识,让读者易于理解。

朴实:从全文来看,大部分是短句子,显得非常简练;用朴素的语言给我们阐述了新闻的事实,大部分使用陈述句,显得朴实而又客观。

6.教师总结:通过对这篇课文的研读,我们又学到了关于消息的两个知识。

消息的结构常常采用倒金字塔式,消息的语言具有客观、简练、准确、具体、朴实、通俗的特点。

(设计意图:自主学习,揣摩消息语言特点;合作探究,总结消息语言特点,学习新知。

)四、强化认知:7.过渡:这篇新闻作品报道了首届诺贝尔奖的颁发,也记录下了当时的历史。

诺贝尔奖是人们公认的最具权威性的奖项,获奖情况甚至成为了衡量一个团体甚至一个国家学术是实力的标准。

我们国家也有诺贝尔奖的获得者,比如杨振宁,莫言,还有屠呦呦。

老师选择了新华网上这样一则消息,请同学们快速浏览,并思考一下,这则消息和课文有哪些相似之处?文中有没有消息语言特点的具体体现呢?圈点勾画出来,和同桌讨论一下。

8.总结归纳:我们的消息写作,除了要有完整的消息要素,还有把握消息的结构特点,更要字斟句酌,体现出消息的语言特点。

(设计意图:强化学生对倒金字塔结构及消息语言特点的认知,为之后动笔写新闻做准备。

采用屠呦呦的材料,拉近作品与学生的心理距离,增强民族自豪感。

)五、拓展训练,巩固新知:前两天,我们学校参加了东风教育分局运动会,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下面是一个短视频,请同学们根据视频当中提供的信息,按照刚刚学到的消息的相关知识,以校报记者的身份,快速完成一篇消息写作。

9.观看校园活动短视频,写作短消息。

10.个人展示,学生点评。

小组合作修改。

11.推荐展示。

师生点评,注意强调语言和结构两方面是否合格。

(设计意图:让学生运用本课所学,尝试短消息写作。

选取校园生活内容来写作,更贴近学生内心,易入手,同时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六、课堂小结:12.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消息语言的特点——客观、确切、简练、朴实、通俗;消息的常见结构形式——倒金字塔式。

跟随着新闻作品,我们还聚焦了人类文化史上的重要事件——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感受了祖国的伟大成就——我国首位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科学家屠呦呦;关注了生活中同学们努力的回报——在运动会上的大显身手。

新闻,既能报道当下,也能记录历史。

既能反映日常小事,也能囊括家国天下。

只要我们有敏锐地双眼,关注生活,发现生活,勤于动笔,敢于用多种新闻形式来表达认识,人人都能成为历史的记录者!(设计意图:总结本课所学知识;展现新闻关注社会生活的广泛性;引导学生多观察,多动笔。

)七、布置作业:根据需要,自行采访相关同学,给你的作品补充更多的信息,使之更加完善。

(设计意图:给学生进一步提升消息写作能力的空间;为后面学习通讯及新闻采访铺路。

)八、教学反思:整堂课有三个步骤:学习——强化——运用。

分为六个板块:整体感知、探究新知、强化认知、拓展延伸、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各版块分别设置一个主问题或主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