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分析化学各章节考试习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分析化学习题册答案(完整版)

分析化学习题册答案(完整版)

分析化学习题册答案第一章 绪论一、填空题1. 分析方法 分析原理2. 定量分析 定性分析 结构分析3. 化学分析 仪器分析二、简答题答 试样的采集和制备-试样分解-干扰组分的分离-分析测定-结果的计算和评价。

第二章误差与数据处理一、填空题1、系统,偶然2、系统,偶然,真实值,平均值3、0.002,0.0035,1.7%4、精密度,标准5、空白,对照,增加平行测定的次数量6、±0.02 ,±0.0002,20,0.27、5,28、准确,不确定9、3 10、28.70 11、系统,系统,偶然二、选择题1、A2、D3、B4、B5、D6、D7、B8、A9、B 10、C 11、C 三、简答题1.解:(1)产生系统误差。

通常应该烘干至恒重,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置于称量瓶中,采用差减法称量。

(2)使测量结果产生系统误差。

一般可通过空白试验来消除由此引起的系统误差。

(3)产生偶然误差。

原因是滴定管读数的最后一位是估计值,是不确定的数字。

(4)产生系统误差。

应该使用基准物质重新标定NaOH 标准溶液的浓度。

(5)滴定终点颜色把握不准,深浅不一致,由此带来的误差正负不定,属于偶然误差。

2.称取0.1000g 的试样时,称量的相对误差为0.1%;称取1.000试样时的相对误差为0.01%。

因为分析天平的绝对误差为±0.1mg ,所以称量的绝对误差一样大,称量的准确度好象一致,但二者的相对误差不一样大,称量1.000g 试样的相对误差明显小于称量0.1000 g 试样的相对误差。

因此,用相对误差表示准确度比绝对误差更为确切。

3.甲的报告是合理的,因为取样质量只有两位有效数字,限制了分析结果的准确度,使分析结果最多也只能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四、计算题1.解:应先计算出纯(NH 4)2SO 4试剂中氮的理论含量,再与测定结果进行比较。

ω(B)(理论值)=%100132.13214.01100%)SO)((NH(N)2424⨯⨯=⨯M M =21.21%绝对误差为:21.14%-21.21%=-0.07% 相对误差为:%.%..0301002121070-=⨯-2.解:计算过程(略),结果如下:第一组:1d = 0.24% S 1 = 0.28% RSD 1= 0.74% 第二组:2d =0.24% S 2 = 0.33% RSD 2= 0.87%第二组数据中的最大值为38.3,最小值为37.3;第一组的最大值为38.4,最小值为37.6。

分析化学各章试题及答案

分析化学各章试题及答案

分析化学各章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以下哪种物质不属于分析化学研究范畴?A. 金属离子B. 有机分子C. 核酸D. 蛋白质答案:D2. 分析化学中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滴定分析B. 光谱分析C. 色谱分析D. 热分析答案:D3. 在酸碱滴定中,指示剂的作用是什么?A. 提供反应的终点信号B. 增加溶液的粘度C. 改变溶液的颜色D. 增加溶液的导电性答案:A二、填空题1. 分析化学中,_________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物质与试剂反应时所消耗的试剂量。

答案:滴定2. 光谱分析法中,_________是指物质对特定波长光的吸收能力。

答案:吸收光谱3. 色谱分析中,_________是指固定相与流动相之间的相互作用。

答案:色谱保留三、简答题1. 请简述分析化学在环境监测中的作用。

答案:分析化学在环境监测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对环境样品中污染物的定性和定量分析,为环境质量评价、污染源追踪、环境治理和环境保护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2. 什么是原子吸收光谱法?其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是什么?答案:原子吸收光谱法是一种基于原子对特定波长光的吸收来测定元素含量的方法。

在分析化学中,它被广泛应用于金属元素的测定,因其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操作简便等优点。

四、计算题1. 某溶液中HCl的浓度为0.1mol/L,用0.05mol/L的NaOH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NaOH溶液20.0mL。

计算HCl溶液的体积。

答案:设HCl溶液的体积为V,根据滴定反应HCl + NaOH = NaCl + H2O,可得:0.05 mol/L × 20.0 mL = 0.1 mol/L × V解得 V = 10.0 mL五、实验题1. 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用于测定某未知溶液中Ca2+的浓度。

答案:实验方案如下:(1) 取适量未知溶液于试管中。

(2) 加入适当的指示剂(如钙指示剂)。

(3) 用已知浓度的EDTA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

分析化学第三版重点考试习题参考答案

分析化学第三版重点考试习题参考答案

第二章习题参考答案3.答:应选用1mol•L-1HCl作洗涤液。

因为HCl含有与氯化物沉淀的共同离子,可以减少洗涤时的溶解损失,又可保持一定的酸度条件,避免某些水解盐的沉淀析出,另外HCl为强电解质可避免因洗涤引起的胶溶现象。

如果用蒸馏水洗涤,则不具备上述条件,使沉淀的溶解损失增大,特别是PbCl2。

HNO3不含共同离子,会引起盐效应而使沉淀溶解度增大。

NaCl虽具有共同离子,但不具备酸性条件,故亦不宜采用。

4.(1)用NH4Ac溶液,PbSO4溶解,而Hg2SO4不溶。

(2)用氨水,Ag2CrO4溶解,而Hg2CrO4不溶。

(3)用NaOH溶液,PbCrO4溶解,而Hg2CrO4不溶。

(4)用氨水,AgCl溶解,而PbSO4不溶。

(5)用稀HNO3,Pb(OH)2溶解,而AgCl不溶。

(6)用氨水,AgCl溶解,而Hg2SO4不溶。

5.解:17解:由分组试验未得到肯定结果,可判断第一、二组阴离子肯定不存在;由挥发性试验和氧化还原性试验未得到肯定结果,可肯定NO2-、S2O32-不存在;只有NO3-、Ac-不能肯定其存在与否,还需进行鉴定。

19解:第一、二组阴离子的铅盐都难溶于水。

所以第一、二组阴离子不可能存在,故第一、二组阴离子(SO42-、SO32-、S2O32-、SiO32-、CO32-、PO43-、Cl-、Br-、I-、S2-)可不必鉴定。

21解:(1)试样本身无色,溶液也无色,则有色离子如Cu2+、Fe3+、Fe2+、Cr3+、Mn2+、Co2+、Ni2+不可能存在;试样易溶于水,则易水解生成难溶化合物的离子Bi3+、Sb3+、Sb5+、Sn2+、Sn4+不可能存在;(2)焰色试验时火焰为黄色,表明有Na+存在;其它有明显焰色反应的离子Ba2+、Ca2+、Cu2+、K+不可能存在;(3)则Ag+、Hg22+、Pb2+不存在,且在酸性溶液中具有挥发性的阴离子SO32-、S2O32-、S2-、CO32-、NO2-及与酸作用能生成沉淀的SiO32-都不可能存在;(4)则能生成难溶性硫酸盐的离子Pb2+、Ba2+、Ca2+、Ag+、Hg22+不存在;另外挥发性阴离子及还原性强的I-不存在;(5)则NH4+不存在;生成有色沉淀的阳离子Ag+、Hg22+、Cu2+、Hg2+、Fe3+、Fe2+、Cr3+、Mn2+、Co2+、Ni2+不存在;(6)表明第一组阴离子(SO42-、SO32-、S2O32-、SiO32-、CO32-、PO43-)不存在。

完整版)分析化学考试题库有答案

完整版)分析化学考试题库有答案

完整版)分析化学考试题库有答案分析化学题库第一、二章:绪论、误差判断题:1.根据测定原理,分析化学可分为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两大类。

(√)2.分析化学的任务包括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结构分析和形态分析。

(×)3.用高锰酸钾法测定双氧水中过氧化氢的含量属于滴定分析。

(√)4.偶然误差是定量分析中误差的主要来源,它会影响分析结果的精密度。

(√)5.可疑值(或逸出值)必须被舍去。

(×)6.被分析的物质称为样品,与样品发生化学反应的物质称为试剂,以化学反应为基础的分析方法称为化学分析法。

(√)7.偏差是测量值与平均值之间的差异。

(×)8.绝对误差是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9.增加平行测定次数,可以减少系统误差。

(×)10.当偶然误差被消除后,分析结果的精密度越高,准确度越高。

(×)11.在滴定分析中,测定结果的精密度越高,其准确度也越高。

(×)12.相对平均偏差、样本标准偏差、总体标准偏差都可用来表示测定值的分散程度。

(×)13.增加测定次数可以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度。

(×)14.用20 mL 移液管移取 NaOH 溶液,体积数应记为 20.00 mL。

(×)15.根据测定原理,分析化学可分为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两大类。

(√)16.用酸碱滴定法测定醋酸的含量属于化学分析。

(√)17.化学分析是分析化学的基础,仪器分析是分析化学发展的方向。

(√)18.在一定称量范围内,被称样品的质量越大,称量的相对误差就越小。

(√)19.滴定管的初读数必须为“0.00 mL”。

(×)20.测定 0.8 mL 样品溶液的含量,属于常量分析。

(×)21.测定值与真实值相接近的程度称为准确度。

(√)填空题:1.配制用的蒸馏水中含有少量被测组分,此情况属于系统误差。

2.用 50 mL 移液管移取 NaOH 溶液,体积数应记为 50.00 mL。

分析化学分析化学全书 各章习题及答案

分析化学分析化学全书 各章习题及答案

第 1 页共19 页分析化学习题第一章概论练习题及答案一、基础题1、下列论述中正确的是:()A、准确度高,一定需要精密度高;B、精密度高,准确度一定高;C、精密度高,系统误差一定小;D、分析工作中,要求分析误差为零2、在分析过程中,通过()可以减少随机误差对分析结果的影响。

A、增加平行测定次数B、作空白试验C、对照试验D、校准仪器3、下列情况所引起的误差中,不属于系统误差的是()A、移液管转移溶液之后残留量稍有不同B、称量时使用的砝码锈蚀C、滴定管刻度未经校正D、以失去部分结晶水的硼砂作为基准物质标定盐酸4、下列有关随机误差的论述中不正确的是()A、随机误差是随机的;B、随机误差的数值大小,正负出现的机会是均等的;C、随机误差在分析中是无法避免的;D、随机误差是由一些不确定的偶然因素造成的5、随机误差是由一些不确定的偶然因素造成的、2.050×10-2是几位有效数字()。

A、一位B、二位C、三位D、四位6、用25ml移液管移出的溶液体积应记录为()ml。

A、25.0B、25C、25.00D、25.0007、以下关于偏差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测量值与真实值之差B、测量值与平均值之差C、操作不符合要求所造成的误差D、由于不恰当分析方法造成的误差8、分析测定中出现的下列情况,何种属于随机误差?( )A、某学生几次读取同一滴定管的读数不能取得一致B、某学生读取滴定管读数时总是偏高或偏低;C、甲乙学生用同样的方法测定,但结果总不能一致;D、滴定时发现有少量溶液溅出。

9、下列各数中,有效数字位数为四位的是()A 、10003.0-⋅=+L mol c HB 、pH=10.42C 、=)(MgO W 19.96%D 、0. 040010、下列情况引起的误差不是系统误差的是( )A 、砝码被腐蚀;B 、试剂里含有微量的被测组分;C 、重量法测定SiO2含量是,试液中硅酸沉淀不完全;D 、天平的零点突然有变动二、提高题11、滴定分析法要求相对误差为±0.1%,若使用灵敏度为0.0001g 的天平称取试样时,至少应称取( )A 、0.1g ;B 、 0.2g ;C 、 0.05g ;D 、 1.0g12、由计算器算得(2.236×1.1124)/(1.03590×0.2000)的结果为12.00562989,按有效数字运算规则应将结果修约为:( )A 12.006B 12.00;C 12.01;D 12.013、有关提高分析准确度的方法,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

分析化学各章练习题及答案

分析化学各章练习题及答案

章节试题及答案(仅供练习参考)1、误差是衡量 ··························· ( )A.精密度B.置信度C.准确度D.精确度2、偏差是衡量 ··························· ( )A.精密度B.置信度C.准确度D.精确度3、下列论述中错误的是 ······················ ( )A.单次测量结果的偏差之和等于零B.标准偏差是用于衡量测定结果的分散程度C.系统误差呈正态分布D.偶然误差呈正态分布4、下列论述中正确的是 ······················· ( )A.总体平均值通常用σ表示B.正态分布中正误差和负误差出现的概率相等C.标准偏差通常用μ表示D.分析结果落在 μ±σ范围内的概率为%5、下列论述中正确的是 ······················ ( )A.系统误差加减法的传递是分析结果的绝对偏差为各测量步骤绝对偏差的代数和B.偶然误差乘除法的传递是分析结果的相对偏差为各测量步骤相对偏差的代数和C.置信度是以自由度来表示的D.少量实验数据是按t 分布进行统计处理6、下列论述中错误的是 ······················ ( )A.平均值的置信区间是μ=x ±nμσ B.少量实验数据的平均值的置信区间是μ= x ±n t f⋅αS C.平均值与标准值的比较要用F 检验实验法是比较两组数据的方差S 27、根据分析天平的称量误差(±)和对测量的相对误差(%),下列论述中正确的是·······························() A.试样重量应≥ B.试样重量应≥C.试样重量应<D.试样重量就≥8、下列论述中,有效数字位数错误的是···············()A.[H+]=×10-2(3位)=(3位)(2位) =×10-5(2位)9、下列表达中最能说明偶然误差小的是················()A.高精密度B.标准偏差大C.仔细较正过所有法码和容量仪器D.与已知含量的试样多次分析结果的平均值一致10、下列论述中最能说明系统误差小的是···············()A.高精密度B.标准偏差大C.仔细校正过所有砝码和容量仪器D.与已知含量的试样多次分析结果的平均值一致11、定量分析中精密度和准确度的关系是···············()A.准确度是保证精密度的前提B.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前提C.分析中,首先要求准确度,其次才是精密度D.分析中,首先要求精密度,其次才是准确度12、若试样的分析结果精密度很好,但准确度不好,可能原因是····()A.试样不均匀B.使用试剂含有影响测定的杂质C.使用未校正的容量仪器D.有过失操作13、分析测定中论述偶然误差正确的是···············()A.大小误差出现的几率相等B.正误差出现几率大于负误差C.负误差出现几率大于正误差D.正负误差出现的几率相等14、下列论述中错误的是·····················()A.方法误差属于系统误差B.系统误差包括操作误差C.系统误差又称可测误差D.系统误差呈正态分布15、下述情况,使分析结果产生负误差的是·············()A.用HCL标准溶液滴定碱时,测定管内壁挂水珠B.用于标定溶液的基准物质吸湿C.测定H2C2O4·H2O摩尔质量时,H2C2O4·2H2O失水D.滴定前用标准溶液荡洗了锥瓶16、对SiO2标样(SiO2%=)测定5次,结果如下:(x1)%,(x2)%,(x3)%,(x4)%,(x5)%。

(完整版)分析化学习题带答案

(完整版)分析化学习题带答案

分析化学习题集初小宇编学部:班级:姓名:黑龙江东方学院第一章分析化学中的误差与数据处理一、基础题1、下列论述中正确的是:( A )A、准确度高,一定需要精密度高;B、精密度高,准确度一定高;C、精密度高,系统误差一定小;D、分析工作中,要求分析误差为零2、在分析过程中,通过( A )可以减少随机误差对分析结果的影响。

A、增加平行测定次数B、作空白试验C、对照试验D、校准仪器3、下列情况所引起的误差中,不属于系统误差的是( A )A、移液管转移溶液之后残留量稍有不同B、称量时使用的砝码锈蚀C、滴定管刻度未经校正D、以失去部分结晶水的硼砂作为基准物质标定盐酸4、下列有关随机误差的论述中不正确的是( B )A、随机误差是随机的;B、随机误差的数值大小,正负出现的机会是均等的;C、随机误差在分析中是无法避免的;D、随机误差是由一些不确定的偶然因素造成的5、随机误差是由一些不确定的偶然因素造成的、2.050×10-2是几位有效数字( D )。

A、一位B、二位C、三位D、四位6、用25ml移液管移出的溶液体积应记录为( C )ml。

A、25.0B、25C、25.00D、25.0007、以下关于偏差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测量值与真实值之差B、测量值与平均值之差C、操作不符合要求所造成的误差D、由于不恰当分析方法造成的误差8、分析测定中出现的下列情况,何种属于随机误差?( A )A、某学生几次读取同一滴定管的读数不能取得一致B、某学生读取滴定管读数时总是偏高或偏低;C、甲乙学生用同样的方法测定,但结果总不能一致;D、滴定时发现有少量溶液溅出。

9、下列各数中,有效数字位数为四位的是( C )A、10003.0-⋅=+LmolcH B、pH=10.42C、=)(MgOW19.96% D、0. 040010、下列情况引起的误差不是系统误差的是(C )A、砝码被腐蚀;B、试剂里含有微量的被测组分;C、重量法测定SiO2含量是,试液中硅酸沉淀不完全;D、天平的零点突然有变动二、提高题1、滴定分析法要求相对误差为±0.1%,若使用灵敏度为0.0001g的天平称取试样时,至少应称取( B )A、0.1gB、0.2gC、0.05gD、1.0g2、由计算器算得(2.236×1.1124)/(1.03590×0.2000)的结果为12.00562989,按有效数字运算规则应将结果修约为:( C )A、12.006B、12.00C、12.01D、12.03、有关提高分析准确度的方法,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B )。

分析化学习题库含答案 (2)

分析化学习题库含答案 (2)

分析化学习题库含答案一、单选题(共52题,每题1分,共52分)1.中性溶液严格地说是指:A、pOH=7.0的溶液B、c(H+)=c(OH-)的溶液C、pH=7.0的溶液D、pH + pOH=14.0的溶液正确答案:B2.标定盐酸溶液的基准物质最好的是:A、邻苯二甲酸氢钾B、硼砂C、基准碳酸钠D、Na3PO4正确答案:C3.用Ce4+滴定Fe2+时两个电对的电极电位相等的情况是:A、仅在化学计量点时B、在滴定剂加入50%时C、在每加一滴滴定剂平衡后D、仅在指示剂变色时正确答案:A4.采样时,样品量应至少满足()次重复检测的需要以及其他备考样品和加工处理的需要。

A、4次B、2次C、1次D、3次正确答案:B5.重量分析中沉淀的溶解损失引起的误差属于:A、随机误差B、操作误差C、过失误差D、系统误差正确答案:D6.已知某溶液的pH值为10.90,其氢离子浓度的正确值为:A、1×10-11 mol/LB、1.26×10-11 mol/LC、1.259×10-11 mol/LD、1.3×10-11 mol/L正确答案:D7.下面有关准确度与精密度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A、准确度高则要求精密度一定要高B、准确度与精密度没关系C、精密度高则准确度高D、准确度高不要求精密度要高正确答案:A8.碘量法滴定的酸度条件为:A、强酸B、弱碱C、强碱D、弱酸正确答案:D9.将甲基橙指示剂加到无色水溶液中,溶液显黄色,则为:A、酸性B、碱性C、中性D、不定正确答案:D10.吸光度A与透光度T的关系是:A、A = lgTB、A = -lgTC、A = T%D、T = A%正确答案:B11.国家标准规定的标定EDTA溶液的基准试剂是:A、MgOB、ZnOC、Zn片D、Cu片正确答案:B12.实验室常用测量溶液pH的电极是复合电极,主要由玻璃电极和参比电极组成,新用或久置不用的电极使用前须浸泡在()中活化。

化学分析分章节习题及答案

化学分析分章节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概论一、选择题1.按被测组分含量来分,分析方式中常量组分分析指含量()(A)<%(B)>%(C)<1%(D)>1%2.若被测组分含量在1%~%,则对其进行分析属()(A)微量分析(B)微量组分分析(C)痕量组分分析(D)半微量分析3.分析工作中实际能够测量到的数字称为()(A)周密数字(B)准确数字(C)靠得住数字(D)有效数字4.定量分析中,周密度与准确度之间的关系是( )(A)周密度高,准确度必然高(B)准确度高,周密度也就高(C)周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前提(D)准确度是保证周密度的前提5.下列各项概念中不正确的是( )(A)绝对误差是测定值和真值之差(B)相对误差是绝对误差在真值中所占的百分率(C)误差是指测定值与平均值之差(D)整体平均值确实是真值6.对置信区间的正确明白得是( )(A)必然置信度下以真值为中心包括测定平均值的区间(B)必然置信度下以测定平均值为中心包括真值的范围(C)真值落在某一个靠得住区间的概率(D)必然置信度下以真值为中心的靠得住范围7.指出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 )(A)置信度越高,测定的靠得住性越高(B)置信度越高,置信区间越宽(C)置信区间的大小与测定次数的平方根成反比(D)置信区间的位置取决于测定的平均值8.可用下列何种方式减免分析测试中的系统误差()(A)进行仪器校正<恒定值> (B)增加测定次数(C)认真细心操作(D)测按时保证环境的湿度一致9.偶然误差具有()(A)可测性(B)重复性(C)非单向性(D)可校正性10.下列()方式能够减小分析测试定中的偶然误差(A)对如实验(B)空白实验(C)仪器校正(D)增加平行实验的次数11.在进行样品称量时,由于汽车通过天平室周围引发天平震动是属于()(A)系统误差(B)偶然误差(C)过失误差(D)操作误差12.下列()情形不属于系统误差(A)滴定管未经校正(B)所用试剂中含有干扰离子(C)天平两臂不等长(D)砝码读错13.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方式误差属于系统误差(B)终点误差属于系统误差(C)系统误差呈正态散布<恒定不变啊啊啊> (D)系统误差能够测定14.下面数值中,有效数字为四位的是()(A)ωcao=% (B)pH=<只有两位>(C)π= (D)100015.测定试样中CaO的质量分数,称取试样,滴定耗去EDTA标准溶液,以下结果表示正确的是( ) (A)10% (B)% (C)% (D)%16.按有效数字运算规则,×+×10-5-× =()(A)(B)(C)(D)17.比较两组测定结果的周密度()甲组:%,%,%,%,%乙组:%,%,%,%,%(A)甲、乙两组相同(B)甲组比乙组高(C)乙组比甲组高(D)无法判别18.在不加样品的情形下,用测定样品一样的方式、步骤,对空白样品进行定量分析,称之为( ) (A)对如实验(B)空白实验(C)平行实验(D)预实验二、填空题1.分析化学是化学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是研究物质(化学组成)、(含量)、(结构)及有关理论的一门科学。

分析化学答案(精品).doc

分析化学答案(精品).doc

第一章绪论第二章光学分析法导论第三章紫外一可见吸收光谱法第四章红外吸收光谱法第五章分子发光分析法第八早原子发射光谱法第七章原子吸收与原子荧光光谱法第八章电化学分析导论第九章电位分析法第十章极谱分析法第十一章电解及库仑分析法第十二章色谱分析法第一章绪论1.解释下列名词:(1)仪器分析和化学分析;(2)标准曲线与线性范I韦I;(3)灵敏度、精密度、准确度和检出限。

答:(1)仪器分析和化学分析:以物质的物理性质和物理化学性质(光、电、热、磁等)为基础的分析方法,这类方法一般需要特殊的仪器,又称为仪器分析法;化学分析是以物质化学反应为基础的分析方法。

(2)标准|11|线与线性范围:标准Illi线是被测物质的浓度或含量与仪器响应信号的关系Illi线;标准]11| 线的直线部分所对应的被测物质浓度(或含量)的范围称为该方法的线性范围。

(3)灵敏度、精密度、准确度和检出限:物质单位浓度或单位质虽的变化引起响应信号值变化的程度,称为方法的灵敏度;精密度是指使用同一方法,对同一试样进行多次测定所得测定结果的一致程度;试样含量的测定值与试样含量的真实值(或标准值)相符合的程度称为准确度;某一方法在给定的置信水平上可以检出被测物质的最小浓度或最小质量,称为这种方法对该物质的检出限。

2.对试样小某一成分进行5次测定,所得测定结果(单位//g mL-1)分别为0.36, 0.38, 0.35, 0.37,0.39o(1)计算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2)如果试样中该成分的真实含量是0.38 试计算测定结果的相对误差。

解:(1)测定结果的平均值0.36 + 0.38 + 0.35 + 0.37 + 0.39x = ----------------------------------------5标准偏耒1(0.36 — 0.37)2+(0.38 — 0.37)2+(0.35 — 0.37)2+(0.37 — 0.37)2+(0.39 — 0.37)2 _ V5^1 =0.0158“g •加厶"和対标准偏差『評00% =晋XW7%(2)相对误差E r = -x 100% = °37 ~038 x 100% = -2.63% o“0.383.用次甲基蓝-二氯乙烷光度法测定试样中硼时,为制作标准曲线,配制一系列质最浓度炖(单位mg-L1)分别为0.5, 1.0, 2.0, 3.0, 4.0, 5.0的标准溶液,测得吸光度A分别为0.140, 0.160, 0.280, 0.380,0.410, 0.540。

分析化学每章试题及答案

分析化学每章试题及答案

分析化学每章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分光光度法中,吸光度A与溶液浓度c的关系符合()。

A. A = kclB. A = kcC. A = kc^2D. A = k/c答案:B2. 酸碱滴定中,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应()。

A. 与滴定终点一致B. 与滴定终点接近C. 与滴定终点无关D. 与滴定终点相反答案:B3. 原子吸收光谱法中,样品的原子化方式是()。

A. 电热原子化B. 化学原子化C. 火焰原子化D. 以上都是答案:D4. 电位滴定法中,电位突跃点表示的是()。

A. 滴定终点B. 滴定开始点C. 滴定中点D. 滴定结束点答案:A5. 气相色谱分析中,固定相的作用是()。

A. 吸附样品B. 溶解样品C. 与样品发生化学反应D. 以上都不是答案:B6. 液相色谱分析中,色谱柱的作用是()。

A. 吸附样品B. 溶解样品C. 与样品发生化学反应D. 分离样品答案:D7. 质谱分析中,分子离子峰表示的是()。

A. 分子失去一个电子B. 分子失去一个质子C. 分子失去一个中子D. 分子失去一个原子答案:A8. 红外光谱分析中,化学键的振动频率与()有关。

A. 化学键的强度B. 化学键的类型C. 化学键的长度D. 以上都是答案:D9. 核磁共振氢谱中,化学位移与()有关。

A. 氢原子的电子云密度B. 氢原子的核磁矩C. 氢原子的自旋量子数D. 氢原子的磁矩答案:A10. 紫外-可见光谱分析中,最大吸收波长与()有关。

A. 分子的共轭结构B. 分子的极性C. 分子的对称性D. 分子的分子量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在酸碱滴定中,当溶液的pH值接近7时,滴定终点的pH变化速率是_______。

答案:最快2. 原子吸收光谱法中,样品的原子化温度应该_______。

答案:高于样品的沸点3. 在电位滴定法中,电位突跃点的电位变化是_______。

答案:最显著4. 气相色谱分析中,固定相的选择应该根据_______。

分析化学各章节习题(含答案)之欧阳理创编

分析化学各章节习题(含答案)之欧阳理创编

第一章误差与数据处理1-1 下列说法中,哪些是正确的?(1)做平行测定的目的是减小系统误差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2)随机误差影响精密度,对准确度无影响。

(3)测定结果精密度高,准确度不一定高。

(4)只要多做几次平行测定,就可避免随机误差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1-2 下列情况,将造成哪类误差?如何改进?(1)天平两臂不等长(2)测定天然水硬度时,所用蒸馏水中含Ca2+。

1-3填空(1)若只作两次平行测定,则精密度应用表示。

(2)对照试验的目的是,空白试验的目的是。

(3)F检验的目的是。

(4)为检验测定结果与标准值间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应用检验。

(5)对一样品做六次平行测定,已知d1~d5分别为0、+0.0003、-0.0002、-0.0001、+0.0002,则d6为。

1-4用氧化还原滴定法测定纯品FeSO4·7H2O中铁的质量分数,4次平行测定结果分别为20.10%,20.03%,20.04%,20.05%。

计算测定结果的平均值、绝对误差、相对误差、平均偏差、相对平均偏差、标准偏差及变异系数。

1-5有一铜矿样品,w(Cu) 经过两次平行测定,分别为24.87%和24.93%,而实际w(Cu)为25.05%,计算分析结果的相对误差和相对相差。

1-6某试样5次测定结果为:12.42%,12.34%,12.38%,12.33%,12.47%。

用Q值检验法和4d检验法分别判断数据12.47%是否应舍弃?(P = 0.95)1-7某分析人员测定试样中Cl的质量分数,结果如下:21.64%,21.62%,21.66%,21.58%。

已知标准值为21.42%,问置信度为0.95时,分析结果中是否存在系统误差?1-8在不同温度下测定某试样的结果如下:10℃::96.5%,95.8%,97.1%,96.0%37℃:94.2%,93.0%,95.0%,93.0%,94.5%试比较两组数据是否有显著性差异?(P = 0.95)温度对测定是否有影响?1-9某试样中待测组分的质量分数经4次测定,结果为30.49%,30.52%,30.60%,30.12%。

分析化学试题(含答案)

分析化学试题(含答案)

分析化学试题(含答案)一、单选题(共64题,每题1分,共64分)1.用EDTA滴定Co2+时(CCo终=0.01mol/L),其允许最小pH值为()。

A、4.0B、5.0C、6.0D、7.0正确答案:A2.将甲基橙指示剂加到一无色水溶液中,溶液呈黄色,该溶液的酸碱性为()。

A、中性B、碱性C、酸性D、不能确定其酸碱性正确答案:D3.按一般吸光光度法以试剂空白作参比测得某试液的透光率为5%;现改用示差法,以一般吸光光度法测得透光率为10%的标准溶液做参比,则该试液的透光率为()。

A、50%B、5%C、10%D、90%正确答案:A4.配位滴定法以EDTA滴定金属离子时,终点的颜色是()。

A、游离指示剂的颜色B、指示剂配合物的颜色C、EDTA配合物的颜色D、EDTA配合物与指示剂配合物的混合色正确答案:A5.以甲基红为指示剂,能用NaOH标准液准确滴定的酸是()。

A、硫酸(pKa2=1.92)B、草酸(pKa1=1.25,pKa2=4.29)C、乙酸(pKa=4.75)D、甲酸(pKa=3.75)正确答案:A6.用0.1mol/L的NaOH标液滴定0.1mol/L氨水,当溶液的pH=9.25时,氨水被滴定的百分数为()。

(氨水的pKb=4.75)A、125%B、75%C、50%D、25%正确答案:C7.用碘量法测定漂白粉中的有效氯(Cl)时,常用()作指示剂。

A、甲基橙B、淀粉C、铁铵矾D、二苯胺磺酸钠正确答案:B8.浓度为0.1000mol/L的HCl标准溶液对CaCO3的滴定度是()g/mL。

A、0.01B、0.01000C、3.646×10-3D、5.000×10-3正确答案:D9.用碱式滴定管滴定时,手指应捏在玻璃珠的()。

A、正中B、随意C、上半部边缘D、下半部边缘正确答案:C10.相对标准偏差(n<20)的表达式为()。

A、Xdi.×100%B、Xndi1..×100%C、Xndi.×100%D、Xndi12..×100%正确答案:D11.浓度和体积相同的两份KHC2O4·H2C2O4溶液,一份可与VmL0.1500mol/LNaOH溶液完全中和,另一份加H2SO4后,用KMnO4溶液滴定至终点,也需要VmLKMnO4溶液。

(完整版)分析化学各章节习题(含答案)

(完整版)分析化学各章节习题(含答案)

第一章误差与数据处理1-1 下列说法中,哪些是正确的?(1)做平行测定的目的是减小系统误差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2)随机误差影响精密度,对准确度无影响。

(3)测定结果精密度高,准确度不一定高。

(4)只要多做几次平行测定,就可避免随机误差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1-2 下列情况,将造成哪类误差?如何改进?(1)天平两臂不等长(2)测定天然水硬度时,所用蒸馏水中含Ca2+。

1-3填空(1)若只作两次平行测定,则精密度应用表示。

(2)对照试验的目的是,空白试验的目的是。

(3)F检验的目的是。

(4)为检验测定结果与标准值间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应用检验。

(5)对一样品做六次平行测定,已知d1~d5分别为0、+0.0003、-0.0002、-0.0001、+0.0002,则d6为。

1-4用氧化还原滴定法测定纯品FeSO4·7H2O中铁的质量分数,4次平行测定结果分别为20.10%,20.03%,20.04%,20.05%。

计算测定结果的平均值、绝对误差、相对误差、平均偏差、相对平均偏差、标准偏差及变异系数。

1-5有一铜矿样品,w(Cu) 经过两次平行测定,分别为24.87%和24.93%,而实际w(Cu)为25.05%,计算分析结果的相对误差和相对相差。

1-6某试样5次测定结果为:12.42%,12.34%,12.38%,12.33%,12.47%。

用Q值检验法和4d检验法分别判断数据12.47%是否应舍弃?(P = 0.95)1-7某分析人员测定试样中Cl的质量分数,结果如下:21.64%,21.62%,21.66%,21.58%。

已知标准值为21.42%,问置信度为0.95时,分析结果中是否存在系统误差?1-8 在不同温度下测定某试样的结果如下:10℃::96.5%,95.8%,97.1%,96.0%37℃:94.2%,93.0%,95.0%,93.0%,94.5%试比较两组数据是否有显著性差异?(P = 0.95)温度对测定是否有影响?1-9某试样中待测组分的质量分数经4次测定,结果为30.49%,30.52%,30.60%,30.12%。

分析化学各章练习题与答案

分析化学各章练习题与答案

章节试题及答案(仅供练习参考)1、误差是衡量 ················································································· ( )A.精密度B.置信度C.准确度D.精确度2、偏差是衡量 ················································································· ( )A.精密度B.置信度C.准确度D.精确度3、下列论述中错误的是 ···································································· ( )A.单次测量结果的偏差之和等于零B.标准偏差是用于衡量测定结果的分散程度C.系统误差呈正态分布D.偶然误差呈正态分布4、下列论述中正确的是 ····································································· ( )A.总体平均值通常用σ表示B.正态分布中正误差和负误差出现的概率相等C.标准偏差通常用μ表示D.分析结果落在 μ±σ围的概率为68.3%5、下列论述中正确的是 ···································································· ( )A.系统误差加减法的传递是分析结果的绝对偏差为各测量步骤绝对偏差的代数和B.偶然误差乘除法的传递是分析结果的相对偏差为各测量步骤相对偏差的代数和C.置信度是以自由度来表示的D.少量实验数据是按t 分布进行统计处理6、下列论述中错误的是 ···································································· ( )A.平均值的置信区间是μ=x ±nμσ B.少量实验数据的平均值的置信区间是μ= x ±n t f⋅αS C.平均值与标准值的比较要用F 检验D.t 实验法是比较两组数据的方差S 27、根据分析天平的称量误差(±0.0002g)和对测量的相对误差(0.1%),下列论述中正确的是 ······················································································()A.试样重量应≥0.02gB.试样重量应≥0.2gC.试样重量应<0.2gD.试样重量就≥2.0g8、下列论述中,有效数字位数错误的是···············································()A.[H+]=3.24×10-2(3位)B.pH=3.24(3位)C.0.42 (2位)D.Ka=1.8×10-5(2位)9、下列表达中最能说明偶然误差小的是················································()A.高精密度B.标准偏差大C.仔细较正过所有法码和容量仪器D.与已知含量的试样多次分析结果的平均值一致10、下列论述中最能说明系统误差小的是 ··············································()A.高精密度B.标准偏差大C.仔细校正过所有砝码和容量仪器D.与已知含量的试样多次分析结果的平均值一致11、定量分析中精密度和准确度的关系是 ··············································()A.准确度是保证精密度的前提B.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前提C.分析中,首先要求准确度,其次才是精密度D.分析中,首先要求精密度,其次才是准确度12、若试样的分析结果精密度很好,但准确度不好,可能原因是 ···············()A.试样不均匀B.使用试剂含有影响测定的杂质C.使用未校正的容量仪器D.有过失操作13、分析测定中论述偶然误差正确的是 ················································()A.大小误差出现的几率相等B.正误差出现几率大于负误差C.负误差出现几率大于正误差D.正负误差出现的几率相等14、下列论述中错误的是 ··································································()A.方法误差属于系统误差B.系统误差包括操作误差C.系统误差又称可测误差D.系统误差呈正态分布15、下述情况,使分析结果产生负误差的是 ··········································()A.用HCL标准溶液滴定碱时,测定管壁挂水珠B.用于标定溶液的基准物质吸湿C.测定H2C2O4·H2O摩尔质量时,H2C2O4·2H2O失水D.滴定前用标准溶液荡洗了锥瓶16、对SiO2标样(SiO2%=37.45)测定5次,结果如下:37.40(x1)%,37.20(x2)%,37.30(x3)%,37.50(x4)%,37.30(x5)%。

分析化学题库及答案

分析化学题库及答案

分析化学题库及答案第二章误差与分析数据处理※1.下列哪种情况可引起系统误差A.天平零点突然有变动B.加错试剂C.看错砝码读数D.滴定终点和计量点不吻合E.以上都不能※2.由于天平不等臂造成的误差属于A.方法误差B试剂误差C仪器误差D过失误差E.系统误差※3.滴定管的读数误差为±0.02ml,若滴定时用去滴定液20.00ml,则相对误差为A.±0.1%B.±0.01%C.±l.0%D. ±0.001%E. ±2.0%※4.空白试验能减小A.偶然误差B.仪器误差C.方法误差D.试剂误差E.系统误差※5.减小偶然误差的方法A.对照试验B.空白试验C.校准仪器D.多次测定取平均值E. A和B※6.在标定NaOH溶液浓度时,某同学的四次测定结果分别为0.1023mol/L,0.1024mol/L,0.1022mol/L、0.1023mol/L,而实际结果应为0.1048mol/L,该学生的滴定结果A.准确度较好,但精密度较差B.准确度较好,精密度也好C.准确度较差,但精密度较好D.准系统误差小。

偶然误差大E. 准确度较差,且精密度也较差△7.偶然误差产生的原因不包括A.温度的变化B.湿度的变化D.实验方法不当E. 以上A和D都对△8.下列哪种误差属于操作误差A.加错试剂B,溶液溅失C.操作人看错砝码棉值D.操作者对终点颜色的变化辨别不够敏锐E. 以上A和B都对△9.精密度表示方法不包括A.绝对偏差B.相对误差C.平均偏差D相对平均偏差E.以上A和D两项※10.下列是四位有效数字的是A 1.005B,2.1000C.1.00D.1.1050E.25.00※11.用万分之一分析天平进行称量时.结果应记录到以克为单位小数点后几位A. 一位B.二位C三位D四位E.五位※12.一次成功的实验结果应是A.精密度差,准确度高B.精密度高,准确度差C.精密度高,准确度高D.精密度差,准确度差E.以上都不是※13.下列属于对照实验的是A.标准液+试剂的试验B.样品液+试剂的试验C.纯化水十试剂的试验D.只用试剂的试验E.以上都不是※14对定量分析结果的相对平均偏差的要求.通常是A.Rd≤2%B. Rd≤0.02%C.Rd≥0.2%D, Rd≤0.2%E. Rd≥0.02%液的体积正确的是A.24.100mlB.24.1mlC.24.1000mlD.24.10mlE.以上都不对△16用两种方法分析某试样中Na2CO3,的含量,得到两组分析数据,欲判断两种方法之间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应改用下列方法中的哪一种?A.u检验法B.F检验法加t检验法C.F检验法D..t检验法E.以上都不对△17有一组平行测定所得的分析数据,要判断其中是否有可疑值,应采用A. t检验法B. G—检验法C.F检验法D. u检验法E. F检验法加t检验法△18.下列有关置信区间的定义正确的是A.以其实值为中心的某一区间包括测定定结果的平均值的几率B在一定置信度时,以测量值的平均值为中心的包括总体平均值的范围C.实值落在某一可靠区间的几率D.在一定置信度时,以真实值为中心的可靠范围E.以上都不对△19.某同学用Q—检验法判断可疑值的取舍时,分以下五步进行,其中错误的为A.将测量数据按大小数据排列,算出测量值的极差B.计算出可疑值最邻近值之差C.计算舍弃商Q记D.Q表≥Q记,,舍去可疑值E.以上都不对△20.某试样中C1-含量平均值的置信区间为36.45%±0.10%(置信度为90%)对此结果应理解为A.在90%的置信度下,试样中Cl-的含量在36.35% 36.55%范围内.B.总体平均值u落在此区间的概率为10%C.若再作—次测定,落在此区间的概率为90%D.在此区间内的测量值不存在误差E.以上都不是A. 一位B.二位C.三位D.四位E.以上都不对22. 关于准确度与精密度关系的四种表述中正确的是1..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必要条件2..高的精密度一定能保证高的准确度3.精密度差,所测结果不可靠,再衡量准确度没有意义4.只要准确度高,不必考虑精密度5.以上都不对A. 1,3B. 2,4C. 1,4D. 2,3E.1,523. 某石灰石试样含CaO约30%,用重量法测定其含量时,Fe3+将共沉淀。

化学分析分章节习题及答案

化学分析分章节习题及答案

化学分析分章节习题及答案化学分析分章节习题及答案想学好初中的化学,多多做试卷是一个好办法。

以下是店铺整理的化学分析分章节习题及答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选择题1.按被测组分含量来分,分析方法中常量组分分析指含量()(A)<0.1%(B)>0.1%(C)<1%(D)>1%2.若被测组分含量在1%~0.01%,则对其进行分析属()(A)微量分析(B)微量组分分析(C)痕量组分分析(D)半微量分析3.分析工作中实际能够测量到的数字称为()(A)精密数字(B)准确数字(C)可靠数字(D)有效数字4.定量分析中,精密度与准确度之间的关系是 ( )(A)精密度高,准确度必然高(B)准确度高,精密度也就高(C)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前提(D)准确度是保证精密度的前提5.下列各项定义中不正确的是( )(A)绝对误差是测定值和真值之差(B)相对误差是绝对误差在真值中所占的百分率(C)偏差是指测定值与平均值之差(D)总体平均值就是真值6.对置信区间的正确理解是( )(A)一定置信度下以真值为中心包括测定平均值的区间(B)一定置信度下以测定平均值为中心包括真值的范围(C)真值落在某一个可靠区间的概率(D)一定置信度下以真值为中心的可靠范围7.指出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 )(A)置信度越高,测定的可靠性越高(B)置信度越高,置信区间越宽(C)置信区间的大小与测定次数的平方根成反比(D)置信区间的位置取决于测定的平均值8.可用下列何种方法减免分析测试中的系统误差()(A)进行仪器校正<恒定值>(B)增加测定次数(C)认真细心操作(D)测定时保证环境的湿度一致9.偶然误差具有()(A)可测性(B)重复性(C)非单向性(D)可校正性10.下列()方法可以减小分析测试定中的偶然误差(A)对照试验(B)空白试验(C)仪器校正(D)增加平行试验的次数11.在进行样品称量时,由于汽车经过天平室附近引起天平震动是属于()(A)系统误差(B)偶然误差(C)过失误差(D)操作误差12.下列()情况不属于系统误差(A)滴定管未经校正(B)所用试剂中含有干扰离子 1(C)天平两臂不等长(D)砝码读错13.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方法误差属于系统误差(B)终点误差属于系统误差(C)系统误差呈正态分布<恒定不变啊啊啊>(D)系统误差可以测定14.下面数值中,有效数字为四位的是()(A)ωcao=25.30%(B)pH=11.50<只有两位>(C)π=3.141 (D)100015.测定试样中CaO的质量分数,称取试样0.9080g,滴定耗去EDTA标准溶液20.50mL,以下结果表示正确的是( )(A)10% (B)10.1% (C)10.08% (D)10.077%16.按有效数字运算规则,0.854×2.187+9.6×10-5-0.0326×0.00814 =()(A) 1.9 (B) 1.87 (C)1.868 (D) 1.868017.比较两组测定结果的精密度()甲组:0.19%,0.19%,0.20%, 0.21%, 0.21%乙组:0.18%,0.20%,0.20%, 0.21%, 0.22%(A)甲、乙两组相同(B)甲组比乙组高(C)乙组比甲组高(D)无法判别18.在不加样品的情况下,用测定样品同样的方法、步骤,对空白样品进行定量分析,称之为( )(A)对照试验(B)空白试验(C)平行试验(D)预试验1.D2.B3.D4.C5.D6.B7.A8.A9.C10.D 11.B 12.D 13.C 14.A 15.C 16.C 17.B18.B二、填空题1.分析化学是化学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是研究物质(化学组成)、(含量)、(结构)及有关理论的一门科学。

(完整版)分析化学参考答案(武大第四版)

(完整版)分析化学参考答案(武大第四版)

第一章 定量分析化学概论1. 某矿石的最大颗粒直径为10mm ,若其k 值为0.1kg ·mm -2,问至少应采取多少试样才具有代表性?若将该试样破碎,缩分后全部通过10号筛,应缩分几次?若要求最后获得的分析试样不超过100 g ,应使试样通过几号筛?解:(1) 根据经验公式m Q ≥kd 2,故至少采取试样m Q =0.1×102=10kg(2) 要通过10号筛,d=2mm ,应保留试样m Q ≥0.1×22=0.4kg将10kg 的试样进行缩分:10×(21)4=0.625kg >0.4kg 可见需缩分4次方可满足要求 。

查表1-1,故应通过20号筛。

2.用氧化还原滴定法测得FeSO 4·7H 2O 中铁的质量分数为20.01%,20.03%,20.04%,20.05%。

计算:a.平均值;b.中位数;c.单次测量值的平均偏差;d.相对平均偏差;e.极差:f.相对极差。

解:3.用沉淀滴定法测定纯NaCl 中氯的质量分数,得到下列结果:59.82%,60.06%,60.46%,59.86%,60.24%。

计算:a.平均结果;b.平均结果的绝对误差;c.相对误差;d.中位数;e.平均偏差;f.相对平均偏差。

解:5.某试样中含MgO约30%,用重量法测定时,Fe3+产生共沉淀,设试液中的Fe3+有1%进入沉淀。

若要求测定结果的相对误差小于0.1%,求试样中Fe2O3允许的最高质量分数为多少?解:设试样Fe2O3中允许的最高质量分数为x%6.某含Cl-试样中含有0.10%Br-,用AgNO3进行滴定时,Br-与Cl-同时被滴定,若全部以Cl-计算,则结果为20.0%。

求称取的试样为下列质量时,Cl-分析结果的绝对误差及相对误差。

:a.0.1000g;b.0.500 0 g;c.1.000 0 g。

解:7. 某试样中含有约5%的S,将S氧化为SO24,然后沉淀为BaSO4。

分析化学各章节习题(含答案)之欧阳道创编

分析化学各章节习题(含答案)之欧阳道创编

第一章误差与数据处理1-1 下列说法中,哪些是正确的?(1)做平行测定的目的是减小系统误差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2)随机误差影响精密度,对准确度无影响。

(3)测定结果精密度高,准确度不一定高。

(4)只要多做几次平行测定,就可避免随机误差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1-2 下列情况,将造成哪类误差?如何改进?(1)天平两臂不等长(2)测定天然水硬度时,所用蒸馏水中含Ca2+。

1-3填空(1)若只作两次平行测定,则精密度应用表示。

(2)对照试验的目的是,空白试验的目的是。

(3)F检验的目的是。

(4)为检验测定结果与标准值间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应用检验。

(5)对一样品做六次平行测定,已知d1~d5分别为0、+0.0003、-0.0002、-0.0001、+0.0002,则d6为。

1-4用氧化还原滴定法测定纯品FeSO4·7H2O中铁的质量分数,4次平行测定结果分别为20.10%,20.03%,20.04%,20.05%。

计算测定结果的平均值、绝对误差、相对误差、平均偏差、相对平均偏差、标准偏差及变异系数。

1-5有一铜矿样品,w(Cu) 经过两次平行测定,分别为24.87%和24.93%,而实际w(Cu)为25.05%,计算分析结果的相对误差和相对相差。

1-6某试样5次测定结果为:12.42%,12.34%,12.38%,12.33%,12.47%。

用Q值检验法和4d检验法分别判断数据12.47%是否应舍弃?(P = 0.95)1-7某分析人员测定试样中Cl的质量分数,结果如下:21.64%,21.62%,21.66%,21.58%。

已知标准值为21.42%,问置信度为0.95时,分析结果中是否存在系统误差?1-8在不同温度下测定某试样的结果如下:10℃::96.5%,95.8%,97.1%,96.0%37℃:94.2%,93.0%,95.0%,93.0%,94.5%试比较两组数据是否有显著性差异?(P= 0.95)温度对测定是否有影响?1-9某试样中待测组分的质量分数经4次测定,结果为30.49%,30.52%,30.60%,30.1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 酸碱滴定法
3-1 EDTA 在水溶液中是六元弱酸(H6Y2+),其 pKa1~pKa6 分别为 0.9、1.6、2.07、2.75、6.24、
2
的 EDTA 标准溶液 25.00 mL,发生如下反应:Al3++H2Y2-=AlY-+2H+ 控制条件,使 Al3+与 EDTA 配位反应完全,然后用 c(Zn2+) = 0.05005 molL-1 的锌标准溶液返
滴定,消耗 5.50mL: Zn2++ H2Y2-=ZnY2-+2H+
计算试样中 Al2O3 的质量分数。
H2C2O42H2O 为基准物,至少应称取多少?称量的相对误差是多少? 2-5 工业用硼砂 1.000g,用 c(HCl) = 0.2000 mol L-1 的盐酸 25.00 mL 恰好滴定至终点,计算
样品中 w(Na2B4O710H2O)、w(Na2B4O7)、w(B7)。 2-6 测定试样中铝的含量时,称取试样 0.2000g,溶解后,加入 c(EDTA) = 0.05010 molL-1
溶液中,再以已知浓度的 Zn2+标准溶液滴定释放出来的 EDTA:
KB(C6H5)4+4HgY2-+3H2O+5H+=4Hg(C6H5)++4H2Y2-+H3BO3+K+
H2Y2-+Zn2+=ZnY2-+2H+
则△ n(K+): △ n(Zn2+)为

2-3 称取基准物草酸(H2C2O42H2O)1.6484g,配制于 250.0 mL 容量瓶中,计算 c(H2C2O4)。 2-4 用邻苯二甲酸氢钾(KHC8H4O4)标定浓度约为 0.1 molL-1 的 NaOH 溶液时,若要求体 积 测 量 的 相 对 误 差 在 ±0.1% 以 内 , 则 至 少 称 取 邻 苯 二 甲 酸 氢 钾 多 少 克 ? 若 改 用
2-2 计算下列各题:
( 1 ) H2C2O42H2O 和 KHC2O4 H2C2O42H2O 两 种 物 质 分 别 和 NaOH 作 用 时 ,
△ n(H2C2O42H2O): △ n(NaOH) =
;△ n(NaOH): △ n(KHC2O4 H2C2O42H2O) =

(2)测定明矾中的钾时,先将钾沉淀为 KB(C6H5)4,滤出的沉淀溶解于标准 EDTA-Hg()
25.05%,计算分析结果的相对误差和相对相差。
1-6 某试样 5 次测定结果为:12.42%,12.34%,12.38%,12.33%,12.47%。用 Q 值检验法
和 4 d 检验法分别判断数据 12.47%是否应舍弃?(P = 0.95) 1-7 某分析人员测定试样中 Cl 的质量分数,结果如下:21.64%,21.62%,21.66%,21.58%。 已知标准值为 21.42%,问置信度为 0.95 时,分析结果中是否存在系统误差? 1-8 在不同温度下测定某试样的结果如下: 10℃::96.5%,95.8%,97.1%,96.0% 37℃:94.2%,93.0%,95.0%,93.0%,94.5% 试比较两组数据是否有显著性差异?(P = 0.95)温度对测定是否有影响?
1-3 填空
(1) 若只作两次平行测定,则精密度应用
表示。
(2)对照试验的目的是
,空白试验的目的


(3)F 检验的目的是

(4)为检验测定结果与标准值间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应用
检验。
(5)对一样品做六次平行测定,已知 d1~d5 分别为 0、+0.0003、-0.0002、-0.0001、+0.0002,
0.5123g
计算结果应以
位有效数字报出。
(2) 已知 pH = 4.75,c(H+)=

(3) 已知 c(H+) = 2.20×10-3 mol·L-1 ,则 pH =

第二章 滴定分析法
2-1 分析纯 NaCl 试剂若不作任何处理就用以标定 AgNO3 溶液的浓度,结果会偏高,试解释 之。若 H2C2O42H2O 长期保存于放有干燥剂的干燥器中,用以标定 NaOH 溶液浓度时,标 定结果将偏高还是偏低?为什么?
第一章 误差与数据处理
1-1 下列说法中,哪些是正确的?
(1)做平行测定的目的是减小系统误差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2)随机误差影响精密度,对准确度无影响。
(3)测定结果精密度高,准确度不一定高。
(4)只要多做几次平行测定,就可避免随机误差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1-2 下列情况,将造成哪类误差?如何改进?
(1)天平两臂不等长 (2)测定天然水硬度时,所用蒸馏水中含 Ca2+。
Cr O 2-+6Fe2++14H+=2Cr3++6Fe3++7H O
27
2
计算试样中 Ca(ClO3)2 的质量分数。
2-8 用高锰酸钾法间接测定石灰石中 CaO 的含量。若试样中 CaO 含量约为 40%,为使滴定
时消耗 c(KMnO4) = 0.02 molL-1 的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约为 30 mL,应称取试样多少克?
2-7 称取含 Ca(ClO3)2 试样 0.2000g,溶解后将溶液调至强酸性,加入c(Fe2+) = 0.1000 molL-1
的硫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亚铁标准溶液 26.00 mL,将 ClO3-还原为 Cl-:
ClO3-+6Fe2++6H+ = Cl-+6Fe3++3H2O
过量 Fe2+用 c(K2Cr2O7) = 0.02000 molL-1 的重铬酸钾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用去 10.00 mL:
1
1-9 某试样中待测组分的质量分数经 4 次测定,结果为 30.49%,30.52%,30.60%,30.12%。 问应该怎样报告分析结果?(P = 0.90) 1-10 解:
(1) 用返滴定法测定某组分含量,测定结果按下式计算:
0.1023mol L-1 (0.02500L-0.01921L) 106.0g mol-1 w
则 d6 为

1-4 用氧化还原滴定法测定纯品 FeSO4·7H2O 中铁的质量分数,4 次平行测定结果分别为
20.10%,20.03%,20.04%,20.05%。计算测定结果的平均值、绝对误差、相对误差、平均
偏差、相对平均偏差、标准偏差及变异系数。
1-5 有一铜矿样品,w(Cu) 经过两次平行测定,分别为 24.87%和 24.93%,而实际 w(Cu)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