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类型学综述.doc
建筑类型学在居住建筑中的体现与运用

第36卷第8期·4·2010年3月山西建筑SHANXIARCHITECTUREVd.36No.8Mar.2010文章编号:1009—6825(2010}08—0004.02建筑类型学在居住建筑中的体现与运用宁善文摘要:通过对类型学的论述,简单介绍建筑类型学在居住建筑中如何体现与运用,接着以菊儿胡同为例阐述上述观点,最后阐述类型学如何指导我国的建筑运动,并提出建筑设计应整体地体现五点交织的原则。
关键词:建筑类型学,居住建筑,类型选择,意义中图分类号:TU-022文献标识码:A给事物分类是人类理性思维的表现,人们为了把各种不同的事物区别开来而将具有相同特征的事物分fJ别类。
“自然科学中的分类行为我们称之为分类学,而社会学领域的分类行为则称之为类型学,二者既区别又联系。
”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主要是依据“自然属性”来分类,而后者依据的是一套较为模糊的系统来分类。
前者注重研究有具体目的的分类法则,而后者关注与分类意识本身以及不同类型之间的联系,用以研究“町变性”和“过渡性”分类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一种途径、手段,人们通过分类而了解自己身处的环境,进而把握自己的认识。
1建筑类型学概况类型学就足按照具有相同形式结构,以及具有相同特征的一组对象进行描述的理论。
建筑类型学为人们认识建筑提供了一活的新型住宅。
比如对起居室、卧审、客厅、厨房、卫牛问、农用车辆停放及农机具存放场地、粮食存储仓库等进行合理布局,对水、电、气、讯、暖等进行配套没计,充分利用沼气、太阳能、风能等新型节能环保材料,通过方案对比优选没计图纸。
4.4在有条件的乡村率先建设样板小区为打消农民对农村住宅小区化建设的顾虑,可在有条件的农村率先建没样板小区。
安全、适用、美观、经济的样板房,将引领农村住宅建设新潮流。
明晰农民的产权,他们感觉到住宅小区化建设的好处后,自然会积极参与,从而推动住宅小区化建设的推广与发展。
4.5严格控制单家独院,倡导推广多户联排多层住宅建设改变过去农户分散居住,单家独院的建没模式,引导农民集中居住,按照小区规划图,多户联排,统一建筑风格建设多层住房。
五建筑类型学和建筑现象学_109p_专题研究报告

(4).罗西将城市作为集体记忆的所在地,它交织着历史的和个 人的记录。当记忆被某些城市片断所触发,过去所遇到的经历(即 历史)就与个人的记忆一起呈现了出来。如何去激起人们思绪,这 就要靠类似的城市。因为,那些记录着历史与个人经验的客体大多 已不复存在了,而只有那种类型是我们今天可能去把握的。
4.格拉西-建筑的逻辑构造
(3)建筑类型学:
第一,类型学继承了历史上的建筑形式 第二,类型学继承了特殊的建筑片断和轮廓,这些元素可能是我们 正 在分析的不同于其它的特殊的例子 第三,类型学是在新的文脉中将这些片断重组的尝试;是在新的关系 中拼贴这些片断的尝试 新的建筑、建筑群体和城市的产生应该被视某一为是老的城市 生长繁殖的结果。设计过程必需作为一种归类分组的方法体系,才 能够把具有相似结构特征的形式归结分类,并在此过程中接纳并呈 现特定的文化和人脑中的固有形象。 按照阿尔甘的观点,类型学分类方式是根据下列等级组织进行的: 1)城市的尺度和它的建筑组织,这反映在建筑组群与城市形态关系的 研究上。 2)建筑的尺度和它的大的组合元素,如广场、室内空间类型等的形式 构成。 3)细部比例、构造以及它的装饰部分,如柱式处理。
2.类型学在建筑上研究的重点
(1)类型选择
类型选择是创造过程的第一步。有些时候,创造的过程也就 是类型选择的过程。以类型选择为依据的类型学的设计必须依据 特定文化背景的人们头脑中共有的固定形象,其过程往往是生活 方式与建筑形式相互适应。选择的类型常常是固定的建筑组群关 系以及建筑的母题。
(2)类型处理
对于已选取的类型必须进行几何简化,这是类型处理的第一 步。因为没有这一步的还原简化,那么所选择的只能是某一特殊 的类型学原型。由于这一原型不具备普遍的抽象性,从而使类型 选择失去了普遍历史意义。
建筑构造课程总结.doc

建筑构造课程总结建筑构造上课程总结一、概念部分民用建筑即非生产性建筑,指供人们居住和进行公共活动的建筑的总称。
(P4)1公共建筑行政办公建筑、文教建筑、托幼建筑、医疗建筑、商业建筑、观演建筑、体育建筑、展览建筑、旅游建筑、交通建筑、通信建筑、园林建筑、纪念性建筑等等。
(2)居住建筑住宅、集体宿舍等。
砌体结构建筑砌体结构masonry structure 是由块材和砂浆砌筑而成的墙,柱作为建筑物主要受力构件的砌体为主制作的结构称为砌体结构。
它包括砖结构、石结构和其它材料的砌块结构。
分为无筋砌体结构和配筋砌体结构框架结构建筑框架结构是指由梁和柱以刚接或者铰接相连接而成构成承重体系的结构,即由梁和柱组成框架共同抵抗适用过程中出现的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
采用结构的房屋墙体不承重,仅起到围护和分隔作用,一般用预制的加气混凝土、膨胀珍珠岩、空心砖或多孔砖、浮石、蛭石、陶粒等轻质板材等材料砌筑或装配而成。
超高层建筑我国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规定建筑高度超过100m时,不论住宅及公共建筑均为超高层建筑。
耐火极限耐火极限Fire resistance rating 对任一建筑构件按时间一温度标准曲线进行耐火试验,从受到火的作用时起,到失去支持能力或完整性被破坏或失去隔火作用时为止的这段时间,用小时表示。
勒脚外墙的墙角,和内墙角一样,受到土壤中水分的侵蚀,应作相应的防潮层。
(P24)勒脚构造做法散水屋面为无组织排水时一般设散水,并可加滴水砖带。
散水的做法通常是在夯实素土上铺三合土、混凝土等材料,厚60到70毫米。
应设不小于百分之3的排水坡度。
宽度一般0.6到1.0米。
与外墙交接处应设分隔缝分隔缝用弹性材料嵌缝,防止外墙下沉时将散水拉裂。
(P26)散水构造做法壁柱当墙体受到集中荷载或墙体过长时(如240MM厚、长6M)应增设壁柱(又叫扶壁柱),使之和墙体共同承担荷载并稳定墙身。
壁柱的尺寸应符合块材规格。
建筑 文献综述

学号:********
常州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2012届)
题目邳州市金桥城市花园46号住宅楼施工组织设计
学生刘源
学院怀德学院专业班级土木08(2)校内指导教师王伯林专业技术职务副教授校外指导老师专业技术职务
二○一二年一月
只有一个孤独的影子,她,倚在栏杆上;她有眼,才从青春之梦里醒过来的眼还带着些朦胧睡意,望着这发狂似的世界,茫然地像不解这人生的谜。
她是时代的落伍者了,在青年的温馨的世界中,她在无形中已被摈弃了。
她再没有这资格,心情,来追随那些站立时代前面的人们了!在甜梦初醒的时候,她所有的惟有空虚,怅惘;怅惘自己的黄金时代的遗失。
咳!苍苍者天,既已给与人们的生命,赋与人们创造社会的青红,怎么又吝啬地只给我们仅仅十余年最可贵的稍纵即逝的创造时代呢?。
建筑 文献综述

学号:********
常州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2012届)
题目邳州市金桥城市花园46号住宅楼施工组织设计
学生刘源
学院怀德学院专业班级土木08(2)校内指导教师王伯林专业技术职务副教授校外指导老师专业技术职务
二○一二年一月
只有一个孤独的影子,她,倚在栏杆上;她有眼,才从青春之梦里醒过来的眼还带着些朦胧睡意,望着这发狂似的世界,茫然地像不解这人生的谜。
她是时代的落伍者了,在青年的温馨的世界中,她在无形中已被摈弃了。
她再没有这资格,心情,来追随那些站立时代前面的人们了!在甜梦初醒的时候,她所有的惟有空虚,怅惘;怅惘自己的黄金时代的遗失。
咳!苍苍者天,既已给与人们的生命,赋与人们创造社会的青红,怎么又吝啬地只给我们仅仅十余年最可贵的稍纵即逝的创造时代呢?。
《建筑类型学》课件

类型的选择与运用
选择合适的类型
在建筑设计和创作过程中,需要根据项目的具体需求和条件选择合适的建筑类型。选择 合适的类型可以提高建筑的实用性和美观性,同时也可以更好地满足业主和使用者的需
求。
运用类型的技巧
在选择合适的类型之后,还需要掌握运用类型的技巧和方法。这些技巧和方法包括对类 型的组合、变形、抽象和具象等处理方式,可以帮助设计者创造出具有独特意义和风格
建筑类型学的应用价值
建筑设计
建筑类型学为建筑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帮助建筑师更好地理解不同类型的建 筑需求和特点,设计出更加符合实际需求的建筑作品。
城市规划
建筑类型学在城市规划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它可以帮助规划师更好地了解城市中不同类 型的建筑和空间需求,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方案。
建筑历史研究
类型的分类与命名
类型的分类
建筑类型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和角度进行分类。例如,可以根据使用功能、建筑 风格、建筑材料等进行分类。对不同类型的建筑进行分类和归纳,可以帮助我们 更好地了解它们的属性和特点。
类型的命名
每种建筑类型都有其特定的名称,这些名称通常是根据该类型的特征和属性来命 名的。了解不同类型的名称和含义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它们。
05
建筑类型学的未来发展
数字化技术的影响
数字化技术为建筑类型学提供了新的设计工具和表达方式,使得建筑师能够更精确 地模拟和预测建筑性能和形态。
数字化技术有助于实现建筑类型学的跨领域合作,促进建筑、环境、社会和文化的 融合。
数字化技术为建筑类型学提供了更广阔的创新空间,有助于探索新的设Fra bibliotek理念和形 式。
建筑类型学需要研究如何通过 建筑设计来反映社会文化的演 变,同时保持对传统文化的尊 重和继承。
房屋建筑学归纳整理.归纳整理

第一篇概论1、建筑的定义是什么建筑是人们用石材,木材等建筑材料搭建的一种供人居住和使用的物体,如住宅,桥梁,体育馆等等。
广义上来讲,园林也是建筑的一部分。
有人说过:上帝一次性给出了木头.石头.泥土和茅草,其他的一切都是人的劳作...这就是建筑。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建筑是一部石头史书。
2、建筑设计一般包含哪几个阶段的设计?分别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增加或减少设计阶段建筑设计的程序一半可分为方案阶段,初步设计阶段和施工图设计阶段。
对有些小型和技术简单的城市建筑,可以以方案阶段代替初步设计阶段,而有些复杂的工程项目,则还需要在初步设计阶段和施工图设计阶段之间插入技术设计的阶段。
3、建筑工程设计包括哪几方面的内容完整的设计包括下列内容:1.设计总说明;2.总平面图(大的公寓、别墅要有分区域或各居室平面图);3.各部位立面图及剖面图;4.节点大样图;5.固定家具制作图;6.电气平面图;7.电气系统图;8.给排水平面图(涉及改造部分);9.顶视图;10.建筑立面图(别墅);11.装修材料表。
2.平面设计图平面设计图包括底部平面设计图和顶部平面设计图两份。
平面图应有墙、柱定位尺寸,并有确切的比例。
不管图纸如何缩放,其绝对面积不变。
有了室内平面图后,设计师就可以根椐不同的房间布局进行室内平面设计。
设计师在布置之前一般会征询顾客的想法。
卧室一般有衣柜、床、梳妆台、床头柜等家具;客厅则布置沙发、组合电视柜、矮柜,有可能还有一些盆栽植物;厨房里少不了矮柜、吊柜;还会放置冰箱、洗衣机等家用电器;卫生间里则是抽水马桶、浴缸、洗脸盆三大件;书房里写字台与书柜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是一个电脑爱好者,还会多一张电脑桌。
居家的家具可以自己购买,也可以委托设计师设计。
如果房间的形状不是很好,根据设计定做家具,会取得较好的效果。
平面图表现的内容有三部分,第一部分标明室内结构及尺寸,包括居室的建筑尺寸、净空尺寸、门窗位置及尺寸;第二部分标明结构装修的具体形状和尺寸,包括装饰结构在内的位置,装饰结构与建筑结构的相互关系尺寸,装饰面的具体形状及尺寸,图上需标明材料的规格和工艺要求;第三部分标明室内家具,设备设施的安放位置及其装修布局的尺寸关系,标明家具的规格和要求。
浅析建筑类型学

一、什么是建筑类型学分类是认识事物的一种方式。
人类认识事物具有多维视野和丰富的层次,由此产生了庞杂的分类途径。
但是分类学只能作为在研究类属间的变化的初级阶段。
因为分类学不能随变化过程中的各种形式做细致的分析研究。
变化越为渐进发展其限定的属性则越为精细,在各属性之间划分界限则会越困难。
而类型学则在分类学中得到明确的,可用来研究可变性与过渡性的问题。
类型学在建筑上研究的重点有三个主要方面1、类型选择以类型选择为依据的类型学的设计必须依据特定文化背景的人们头脑中共有的固定形象,其过程往往是生活方式与建筑形式相互适应。
2、类型处理首先是对已选取的类型进行几何简化还原,这是可以直接运功用在具体的建筑刑事处理上的。
同时,为了避免单调我们可以进行类型转换研究。
3、类型学与城市形态类型的选择和处理的最终目的是要以类型的处理取得城市形态的连续。
城市的最终形态是建筑和建筑群,而建筑和建筑群之间的关系则要由类型与形态的研究来联系。
到目前为止,对建筑类型学的概念还没有一个明确的阐述,但是简单的说类型学就是按照具有相同形式结构,以及具有相同特征的一组对象进行描述的理论。
建筑类型学为人们认识建筑提供一个不同的视角。
因此,类型不意味着事物形象的抄袭和完美的模仿,而是意味着某一因素的观念,是人们能够据此创造出种种绝不雷同的作品的概念。
这也就是说,类型所模仿的总是情感和精神所认可的事物。
类型决非等同于建筑师所设计的形式,形式只是类型的一个变体,一种类型可以有多种变体,这就很好地解决了统一于多样性的矛盾问题。
二、建筑类型学的原理建筑学常以功能、形态、结构、地域等分类。
类型学具有方法论的意义,但又不只是方法论,还以一定的哲学观为依托。
例如,黑格尔将建筑分为象征型、古典型、浪漫型三种类型,便基于他“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的美学观。
黑格尔认为:“在用明确具体的形式使内容意义体现为实际存在(作品)之中,艺术就变成一种专门的艺术。
”也就是说,理念与不同的形式结合,产生了不同艺术类型。
建筑类型学

類型的含義-紀元前6-7世紀,在小亞細亞的希臘城鎮中就有了typo 這個詞,意指”relief”、”seal”、”engraving”。
這種與具體雕刻、書寫有關的,技藝性的含意常常出現在柏拉圖、亞理士多德和伊比鳩魯的文字中。
如此,在知覺心理學和哲學中,typo 獲得了與model 相近的含義-描述由具體的個體所組成的組群所必然呈現的一套特徵。
比較之下,model、structure、genre、species 等詞,”類型”具有更為靈活易操作的意義。
Bruno Migliorini 的定義-意在對類型進行分類的考察、描述和研究。
類型學的起源-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在語言學和邏輯思想的影響下,類型的觀念在思想界獲得一種新的中心地位。
那時產生的是非常抽象和一般的類型理論,類型的觀念在諸多不同的領域裡,形成了一種系統化的學問。
例如當時的古生物化石學、心理學、醫學、語言學和社會學等領域。
類型學的運用與重要性-類型學的運用,係各個領域從現象學的觀念(面對事物本身、本質的還原)出發,轉化到實際運作上的一個共同特徵,其特色在於從整體的觀點處理問題,形成一種無法細分的、整合性的價值體系,以別於傳統自然科學式的分析方法。
例如Alfred Schutz的社會學,Erwin Panofsky的美學、形態心理學(Gestalt Psychology)等。
發展至今,類型學已成為許多學科中的一種共同的主題,一種基本的思想方式,並使不同領域間有互相交流的可能。
類型學與建築類型是基於對「美感」的需求與渴望而逐漸產生的,其所具有的獨特性由於社會的差異會有極大的差別,與文化模型密切相關。
因此類型的概念不論在理論或實務上,理所當然的與建築無法分離。
建築類型學-建築的類型學理論,並不在於具體的建築設計的操作,而是一種認識的方式和思考方式,它刻意忽略建築間個別的枝節問題,以填補都市和建築個體之間的鴻溝。
類型學所分析的是廣泛的,空間的整體性。
建筑设计参考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建筑设计参考文献综述:[1]《房屋建筑学》,邢双军主编建筑学作为一门内容广泛的综合性学科,它沙及到建筑功能、工程技术、建筑经济、建筑艺术以及环境规划等许多方面的问题。
般说来,建筑物既是物质产品,又具有一定的艺术形象,它必然随着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并且总是受科学技术、政治经济和文化传统的深刻影响*建筑物—一作为人们亲手创造的人为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耗用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它除了具行满足物质功能的使用要求外,其空间组合和建筑形象又常会赋予人们以精神上的感受。
[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1.0.1 为了防止和减少建筑火灾危害,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下列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建筑:1 9层及9层以下的居住建筑(包括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居住建筑);2 建筑高度小于等于24.0m 的公共建筑;3 建筑高度大于24.0m 的单层公共建筑;4 地下、半地下建筑(包括建筑附属的地下室、半地下室);5 厂房;6 仓库;7 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区);8 可燃、助燃气体储罐(区);9 可燃材料堆场;10 城市交通隧道。
注:1 建筑高度的计算:当为坡屋面时,应为建筑物室外设计地面到其檐口的高度;当为平屋面(包括有女儿墙的平屋面)时,应为建筑物室外设计地面到其屋面面层的高度;当同一座建筑物有多种屋面形式时,建筑高度应按上述方法分别计算后取其中最大值。
局部突出屋顶的瞭望塔、冷却塔、水箱间、微波天线间或设施、电梯机房、排风和排烟机房以及楼梯出口小间等,可不计入建筑高度内。
2 建筑层数的计算:建筑的地下室、半地下室的顶板面高出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小于等于 1.5m 者,建筑底部设置的高度不超过2.2m 的自行车库、储藏室、敞开空间,以及建筑屋顶上突出的局部设备用房、出屋面的楼梯间等,可不计入建筑层数内。
住宅顶部为两层一套的跃层,可按1 层计,其它部位的跃层以及顶部多于2 层一套的跃层,应计入层数。
建筑类型学研究

建筑类型学研究一、本文概述《建筑类型学研究》这篇文章旨在深入探讨建筑类型学的理论框架、研究方法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建筑类型学作为一种重要的建筑理论,其研究的核心在于探索建筑形式背后的深层结构和普遍规律,为建筑设计提供具有指导意义的原型和模式。
本文将首先回顾建筑类型学的发展历程,梳理其重要的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
接着,文章将分析建筑类型学在建筑设计实践中的应用案例,探讨其对于建筑设计创新的启示和影响。
文章还将讨论建筑类型学在当代建筑语境下所面临的挑战和发展趋势,以期为未来的建筑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二、建筑类型学的基本理论建筑类型学,作为一种深入探索建筑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其基本理论主要围绕“类型”这一概念展开。
类型,作为普遍存在的抽象概念,是形式与内容、结构与功能的统一体。
在建筑领域,类型不仅指建筑的形式和风格,更涵盖了其背后的文化、历史和社会背景。
建筑类型学的基本理论主张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出发,研究建筑类型的形成、演变和传承。
它强调建筑不仅仅是物理空间的堆砌,更是一种文化和历史的载体。
因此,建筑类型学的研究方法不仅包括形式分析、功能分析和空间分析,还涉及文化分析、历史分析和社会分析。
在建筑类型学看来,建筑类型是经过历史沉淀和文化积累而形成的,具有稳定性和传承性。
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建筑类型也在不断地演变和创新。
这种演变并不是对传统的简单模仿或复制,而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有机的变革和创新。
在建筑类型学的研究中,建筑师需要深入理解建筑类型的本质特征和内在逻辑,把握其演变的规律和趋势。
只有这样,才能在设计中既保持对传统的尊重和传承,又能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和审美。
建筑类型学的基本理论是一种基于历史和文化的研究方法,它旨在揭示建筑类型的本质特征和演变规律,为现代建筑设计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三、建筑类型学的历史演变建筑类型学,作为一种深入探索建筑本质及其与人类生活关系的理论,其历史演变可追溯至古代的建筑实践与哲学思想,并在不同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下逐渐丰富和发展。
建筑专业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建筑专业毕业论文文献综述第一篇:建筑专业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建筑学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范文文献综述正文浅谈我国居住小区建设1.居住小区规模以往我国的居住空间的建设规模通常在10h平方米以上的居多,通过对入选《中国小康住宅示范工程集萃》和《中国城市居住小区建设试点丛书--规划设计篇》中的城市居住小区进行统计,在总计的44个小区中,用地规模的比例分别在表1中作出统计。
表1对居住小区用地规模的统计从中可以发现规模在10h平方米以上的小区占到总数的81.81%。
中国城市住宅区的用地规模通常是根据城市规划中的城市路网结构划定的,城市路网的间距限定了住宅区的用地边界。
现代城市路网间距一般为400m左右,由此形成城市住宅区用地单元规模一般为十几公顷。
这种以交通干道划定范围是依据邻里单位模式的结果。
以人的尺度限定住宅区规模就必须了解人的认知能力。
根据生理学家的研究,人的视力能力在超过130m~140m就无法分辨其他人的轮廓、衣服、年龄、性别等,因此在传统街区中通常将130m~140m 作为街与街之间的距离;F•吉伯德指出文雅的城市空间范围不应大于137m,亚历山大也指出人的认知邻里范围直径不超过274m(即面积在50h平方米左右)。
因此可以判定以人的尺度确立的理想的居住小区规模是应该小于5h平方米的。
同济大学周俭等学者通过对居住空间的研究提出我国居住小区规模应该是不超过150m的空间范围或4h平方米的用地规模,其结论与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相近。
因此从居住者对所居住环境的控制能力和认知能力看,我国通常的居住小区规模是明显偏大的。
由于同一个小区内居住人口过多,居民间从相遇、相识、相知,到建立交往圈,并重组社会邻里结构和社会关系网络的可能性随着异质性人群人数的增加而减少。
减小居住小区的规模不仅可以增进居民的交往,加强居住空间的邻里感,也顺应了住宅商品化以后的市场机制制约下的开发模式,避免了住宅大规模开发中一次投入过大的压力,以及对市场判定不准而大量房屋空置等问题。
我国城市住宅类型分析维度和范式综述

(Jean-Nicolas-Louis Durand)最早以类型学方法分析建筑作品及改革建筑设计方法时,通过相同比例或相同模式平面图并置来进行平面“布局”分析,这可以看作是建筑空间类型研究的先导[1]。
我国1949年以来的城市住宅研究非常重视空间,尤其是平面因素,这固然与建筑学的核心任务有关。
我国1949年后就直接引入苏联的住宅制度及住宅类型,单位居住模式的集居型住宅成为我国住宅发展的原型。
在高度统一的公有制影响下,住宅类型的社会性相对同化。
计划经济又进一步使与人均面积、单方造价等经济指标密切相关的平面设计成为住宅类型分析的主要视角。
外廊式、内廊式、单元式,以及其变体等各住宅类型在K 值(住宅平面系数)上的不同表现、与城市街道的关系是研究的主要着眼点。
20世纪50年代后期,为推进住宅设计标准化,住宅平面类型得到更加细致的分析,单元拼接组合类型和尺寸都进一步得到推敲,以促成住宅平面类型定型化和标准化①。
1978年后,我国住宅制度改革推动住宅建设蓬勃发展,然而住宅类型的研究延续了此前的空间—效率—功能分析模式,在具体的住宅空间理念上提出了“适应性”“以人为本”等新概念。
究其原因,一是单纯从空间表象而言,改革开放前后的住宅并没有明显的类型上的差异;在规划层面,商品开发的(封闭)小区模式与单位大院有明显的渊源;在建筑层面,标准单元式住宅成为主流类型;在家户空间内部,房中厅、厨卫完备,但组合模式本身具有类似性②。
二是住宅商品化导致的对住宅平面的要求——经济性、标准化与适应性——与改革开放前没有本质的不同。
住宅类型的研究主要还是为经济建设、住宅建设服务,所以空间因素仍旧是住宅类型分析的主要视角。
1.2风格风格是一定时期、一定地域中住宅呈现的较为稳定的外在样式特征的总和。
前现代时期,风格与时间和地域直接相关,是社会文化、技术发展等因素的自然结果。
但随着住宅“设计”专业化,住宅风格逐步脱离制约它的时间、地域、技术等条件。
建筑类型学精品

建筑类型学精品建筑类型学,作为建筑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致力于研究和分类各种建筑类型。
它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建筑的多样性和文化背景,为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建筑类型学的重要性,介绍一些精品建筑类型,并探讨它们在不同文化和时代的发展。
第一章:建筑类型学的背景建筑类型学是一门研究建筑类型及其演变的学科,它的研究对象包括住宅、商业建筑、宗教建筑、文化建筑等各种不同类型的建筑。
建筑类型学通过分类和比较,帮助我们了解建筑的历史、文化、功能和风格。
这一领域的发展有助于建筑师、城市规划师和历史学家更好地理解建筑的本质,为设计和规划提供灵感。
第二章:住宅建筑类型住宅建筑是建筑类型学中一个重要的领域。
不同地区和文化拥有各自独特的住宅建筑类型。
例如,中国的四合院、英国的乡村小屋、美国的摩天大楼公寓等都代表了不同的住宅建筑类型。
这些建筑类型反映了当地的气候、传统和生活方式,为人们提供了适应环境的住所。
第三章:商业建筑类型商业建筑类型也在不同地区呈现出多样性。
购物中心、写字楼、酒店、餐厅等都是常见的商业建筑类型。
它们的设计通常受到商业需求、城市规划和文化因素的影响。
例如,亚洲的购物中心往往拥有大型购物区域,而欧洲的咖啡馆则强调社交空间。
第四章:宗教建筑类型宗教建筑在不同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
教堂、寺庙、清真寺等宗教建筑类型承载着宗教信仰和仪式。
它们的设计通常反映了宗教的价值观和教义,如基督教教堂的十字形平面,伊斯兰清真寺的尖塔和圆顶。
第五章:文化建筑类型文化建筑类型包括博物馆、图书馆、剧院等。
这些建筑旨在促进文化和艺术的传播,通常具有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功能。
例如,法国卢浮宫以其宏伟的巴洛克建筑和珍贵的艺术品而闻名,而悉尼歌剧院则以其独特的帆布结构成为地标。
第六章:建筑类型学的重要性建筑类型学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建筑的多样性和演变。
它为建筑师提供了设计灵感,帮助他们更好。
建筑学(知识)综述

各类建筑的功能组合1.1公共建筑1.1.1公共建筑的空间组成与交通联系公共建筑的空间包括三部分:即使用部分、交通联系部分和使用部分。
三大空间以不同的方式组合,即形成了不同的设计方案。
建筑的交通联系空间由过道、过厅、出入口、楼梯、电梯、自动扶梯、坡道等构成。
交通联系空间的形式、大小和位置,服从于建筑空间处理和功能关系的需要。
可分为:水平交通,其空间形式有内走廊、通道、通廊;垂直交通,其空间形式有楼梯、电梯、自动扶梯、坡道等;枢纽交通,建筑的交通联系空间的要求是:适宜的高度、宽度和形状;流线简单明确,不宜迂回曲折;良好的采光;满足防火的要求。
1.1.2 公共建筑的功能分区与人流组织1、功能分区空间的主与次(明确空间主与次的辩证关系)。
空间的闹与静(根据功能需要处理好闹与静的关系)。
空间的内与外(要考虑对内、对外的联系)。
2、人流组织,所考虑的问题是人流活动的顺序问题人流组织形式:平面和立体两种组织形式。
人流疏散:正常和紧急;连续和集中;集中且紧急。
1.1.3 公共建筑的群体组合1、公共建筑群体组合的三个要点重视功能关系:明确使用性质,合理进行分区。
运用道路广场加以组织,总体布局要联系方便、紧凑合理。
结合周围环境:创造美的环境。
室外空间多样化:运用绿化和各种建筑手段丰富群体空间。
2、公共建筑群体组合的类型与特点分散式布局组合:功能分区明确,减少相互干扰,利于适应不规则地形,增加建筑层次感,取得良好朝向和自然通风。
中心式布局群体组合:保证功能的合理性和鲜明的个性。
1.2 住宅建筑1.2.1 住宅建筑的功能分析与分类住宅按空间使用功能可分四大部分:居住、辅助、交通和其他,包括居室(起居室、卧室、书房)、厨房、卫生间、门厅和过道、贮藏间、阳台等。
住宅按基本平面可分为:独立式、联立式、联排式、单元式、外廊式、内廊式、跃层式等。
住宅按层数分可分为:低层(1~3层)、多层(4~6层)、中高层(7~9层)、高层(10~30层)。
浅谈建筑类型学

浅谈建筑类型学摘要:类型学是一种分析建筑的方法,通过对建筑类型学的不同发展阶段的研究、认识,可以使建筑设计师对特定历史的文化生活与真实的环境条件进行分析,从而设计出类似于以往而又不同于以往建筑形式的理想建筑。
关键词:类型学;建筑设计;方法论及现实意义1建筑类型学的含义“类”,即有种类、同类、分类、类别之意。
我国古代逻辑中,“类”就已被作为推理原则的基本概念和手段了。
所以,“类”也有相似、类推、法式的含义。
现代词“类型”更加强调了其方法论特征。
类型,指按照事物的共同性质、特点而形成的类别。
性质特征相同或极其相近的群组为其主要内容。
群组,是类型形成的前提条件,而不是单体。
类型概念是法国拿破仑时代著名理论家Q•德•昆赛(Quatremere De Quincy)第一次提出的。
他认为:“类型”一词代表完全去复制或模仿一事物的意欲,而不是相同的形象,至今还适用。
而意大利新理性主义建筑师阿尔多•罗西(Aldo Rossi)认为类型就是人类在其漫长的生活与艺术实践中,历史的、约定俗成的确定下来的各种形态和形态关系。
它既原始,又新奇。
由于它是人类共同创造的智慧结晶,所以它曾经也必将永远为人们所接受。
因此,类型并不意味着对事物形象完全的抄袭和模仿,而是意味着某一因素的观念,是人们能够据此创造出种种绝不雷同的作品的概念。
这也就是说,类型所模仿的总是感情和精神所认可的事物。
类型决非等同于建筑师所设计出的形式,形式只是类型的一个变体。
一种类型可以有多种变体,这就很好地解决了统一与多样的矛盾问题。
2建筑类型学的研究重点类型学在建筑上研究的重点有3个主要方面:类型选择、类型转换及类型与城市形态关系研究。
2.1类型选择它是创造过程的第一步。
有时候,创造过程也就是类型选择的过程,选择时应该依据有特定文化背景的人们头脑中共有的固定形象,其过程往往是生活方式与建筑形式相互适应。
《建筑构造综述》PPT课件

香港茵怡花园
(摘自黄华生编著《建筑外墙香港
案例 》,中国计划出版社 出版有限公司 )
1、4 贝思
第1章 建筑构造综述
1.4建筑构造详图的表达方式 1.构造详图通常是在建筑的平、立、剖面图上,通过引出放 大或进一步剖切放大节点的方法 2.除了构件形状和必要的图例外,构造详图中还应该标明相 关的尺寸以及所用的材料、级配、厚度和做法
房屋建筑学 教学课件
第4篇 建筑构造
1
第4篇 建筑构造
第1章 建筑构造综述
1.1 建筑构造的研究对象 组成建筑物实体的各种构、部件,特别是作为建筑物的围护、 分隔系统,它们相互间的基本构成关系和相互连接的方式以及 建造实现的可能性和使用周期中的安全性、适用性
2
第1章 建筑构造综述
1.2研究建筑构造的基本方法 1.关注造成建筑物变形的因素
7
8
上海“新天地”
9
10
第1章 建筑构造综述
1.2研究建筑构造的基本方法 1.关注造成建筑物变形的因素 2.关注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的相互影响 3.关注建筑材料和施工工艺的发展
11
1923年造
材料和工艺的发展使建筑的 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12
1999年造
第1章 建筑构造综述
1.3建筑构造设计遵循的基本原则 1.满足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及变化的要求 2.充分发挥所用材料的各种性能 3.注意施工的可能性和现实性 4.注意感官效果及对建筑空间构成的影响 5.讲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6.符合相关各项建筑法规和规范的要求
3
变形造成的墙面开裂
成片玻璃幕墙
可能发生的变
形示意图
4
对应变形所采用的节点构造措施
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类型学综述建筑类型学可以说是一种新兴的建筑观点,因为和传统的建筑观点来比较的话他的兴起时间不能算是长的。
建筑类型学更是一种有潜力的建筑观点,因为他所存在的时间已经足已证明他的价值和观点,让人们看到他在建筑上应用的潜力。
下面将在学习了建筑类型学之后对类型学进行简单的综述。
一、类型学的概念1、类型学的起源分类意识和行为是人类理智活动的根本特性,人们在原始的意识中就会对事物进行分类,进而简化事物、更加快速的认识世界理解世界。
分类意识和行为使人类得以正确的认识世界、分析世界,并凭借着分类网架进行艺术创造。
自然科学中的分类行为是分类学(Taxology),社会领域的分类行为是类型学(Typology)。
类型学就是这样一个分类意识和行为的学科。
类型学是起源与18世纪的生物分类学,生物分类学是研究生物分类的方法和原理的生物学分支。
分类就是遵循分类学原理和方法,对生物的各种类群进行命名和等级划分。
人们从生物分类学中学到了对各种事物分类的类型学。
2、类型学的概念《大英百科全书》中对类型学的描述:“一种分组归类方法的体系通称为类型。
类型的各成分是用假设的各个特别属性来识别的。
这属性彼此之间互相排斥而集合起来,却包罗无遗,这种分组归类的方法因在各种现象之间建立有限的关系而有助与论证和探索”。
19世纪法国的德昆西给第一次提出了类型的概念:类型一词代表完全去复制或者模仿一个事物的意欲,而不是相同形象,形象自身就是一个规则或者模式。
具体的说就是客体的类型的哲学方法论学说和具体的学说。
客体按其自身的重要属性、关系、联系和结构特征可分为诸类型。
在哲学方面,类型学主要研究对类型概念的解释。
关于类型这一观念有其历史上的演变过程:柏拉图把类型作为不变的理念实质来理解,亚里士多德把类型作为不变的现实实质来理解。
3、类型学的特点一是要求系统内的元素和类型具有“排他性”和“概全性”二是类型学依赖研究者的意图和从相应组织了的现象中抽出的特点秩序即分类的尺度。
二、类型学与建筑的关系1、类型学在建筑领域中的重要性类型学设计方法在本质上是从社会文化和历史传统角度入手的。
它并非一种崭新的设计手段,在前工业社会或传统社会中它是唯一的设计方法。
以至于现代运动中的建筑师和理论家认为类型学是前科学的,是受习惯势力影响的,是与手工艺制品相联系的。
他们认为在工业和科学社会中需要与科学技术思想相适应的新设计方法,但现代主义抛弃类型学的实践最终是不成功的。
随着新理性主义的发展,类型学理论逐渐赢得了一批遍及欧洲大陆乃至世界范围的倡导者和追随者,有识之土开始认识到建筑设计需要类型学设计方法。
2、建筑类型学建筑类型学(typology)建筑的类型学理论,并不在于具体的建筑设计的操作,而是一种认识的方式和思考方式,它刻意忽略建筑间个别的枝节问题,以填补都市和建筑个体之间的鸿沟。
类型学所分析的是广泛的,空间的整体性。
常言说:物以类聚,就是类型之意。
把一个连续、统一的系统(continiunm)作分类处理的方法用于建筑,因而有建筑类型学的发展。
3、类型学与建筑类型学从类型学的概念和重要性中可以看出类型学在建筑领域内可以进行运用并帮助建筑设计的拓展和创新,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类型学可以在建筑领域中的阅读城市、认识艺术水平高低建筑的方法、建筑创作的工具等方面得以应用。
例如在城市的尺度和城市的建筑组织方面、建筑的尺度和建筑的组合元素、建筑细部比例和构造装饰等方面都可以利用类型学的知识进行处理。
类型学设计过程:提出类型-------寻求意念-------意念被唤起,自身放弃--------类型变体。
这和建筑创作的过程很相似,建筑设计也是通过寻找一个概念-------表达一种想法-------通过将概念本体的变形找到概念与功能、空间等的切合点。
所以我们可以将类型学与建筑设计进行结合得到一个建筑类型学:类型的选择(创造的第一步)-------类型的处理(几何形体的简化)-------类型学与城市形态(类型学是城市形态研究的重要手段)。
三、建筑类型学的发展与观点1、建筑类型学的发展18世纪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生物学上提出了原型是新物种产生的根源的说法,罗杰埃提出了建筑的原型就是建筑的始源,原始的茅草屋。
这也就形成了以自然为类型的第一类型学。
19世纪工业革命之后,进入到了机械时代。
所有的事物都要用机械进行大批量的生产,对于建筑来讲就是有一个范型之后就可以进行大批量的生产。
这也就形成了以工业为类型的第二类型学,第二类型学对建筑的解释是:认为建筑的元素是标准的、统一的。
20世纪60年代开始建筑师开始从建筑历史中进行研究和寻找建筑的类型,其中以罗西等为首的建筑师提出了以建筑为类型的第三类型学。
他们认为第三类型学是继承了历史上的建筑形式,不是历史的片段,要在新的环境和文脉中进行重新的尝试。
2、建筑类型学的观点建筑类型学的观点主要来自与现代结构主义的思想,结构主义的两个共通特点:一是认为研究领域里要找出能够不向外面寻求解释说明的规律,能够建立起自己说明自己的结构;二是实际找出来的结构能够形式化,并成为公式而作演绎法的应用。
结构的的三要素就是整体性、转换规律和自身调整性。
这就是说建筑类型学提出的原型是创作是的原动力,,在人与建筑的关系上,人总是根据某种原型而创造出建筑,建筑师创造的只是为建筑的变换的实现提供了动力。
建筑师不肯能凭空去创造一个建筑结构模式或者一个与历史的建筑结构模式想违背的原则。
建筑师在创造建筑时,只是在他头脑里先存在了建筑的类型,继而再将它进行变换而已。
四、建筑类型学的应用实例1、建筑类型学的方法论建筑师通过找到“元语言”(对构成建筑的集合要素的词汇和基本句法)去构造具体的建筑作品。
具体的方法有恩格尔斯的转换方法、罗伯特的空间类型学、列昂的城中城设计、罗西的类推方法。
恩格尔斯的转换方法借助生物学上“同源”和“变态”现象的启示,发现元素对整体变形的决定作用。
进行转换的前提就是变异,转换的条件就是具有同源现象。
列昂.克里尔的城中城设计他所注重的街区类型的处理,认为建筑街区必须在城市空间的组构中成为最重要的类型学元素。
作为一个类型学上的固定元素,建筑街区可以产生城市空间,但是它可以保持不确定性,在街道和窗厂的构图完成之后得以形成。
罗伯特.克里尔的空间类型学认为空间的基本类型不外乎方形、三角形、圆形、自由形,经过合成、贯穿、扣结、打破、透视、分割、以及变形等方法的组合能产生无数新的形式。
绝不会因为运用了清楚的形体而限制了创造上的想象力。
罗西的类推方法建筑意义上的形式简化可以理解为圆、方、三角等几何形的抽象,罗西给单纯的几何抽象物以历史,从而完成新形式和旧形式的沿袭。
具体的类推步骤是:先引用存在的历史或片段-------图像类推-------换喻-------产生同源现象。
2、罗西的建筑实例在建筑类型学中不能不提到罗西,他的许多理论和实践都是围绕着建筑类型学展开的。
下面已加拉拉特西公寓进行阐释。
1969年开始兴建的意大利战后规模最大的加拉拉特西公寓位于米兰市西北的绿化带上的一块菱形台地上。
建筑以米兰地区住宅中传统的开敞走廊作为其联系内部各单元的街道,底层有一条连通两层的柱廊。
由于基地本身存在着高差,整栋建筑被一条狭缝垂直地分为两座单体,并被一同抬离地面。
在靠近狭缝处底层的扁柱变成四根排成两行的直径1.8米的圆柱,标志出通往二层开敞拱廊的楼梯。
底层的柱廊一面为部分连通两层的密集扁柱,另一面则在一层围合。
建筑立面简洁而严整,但又富于变化。
公寓上部采用标准的正方形窗,下部为一到二层的柱廊,划分了居住与公共交往空间。
而柱廊的封闭与开敞、柱列的纤细与粗壮的对比,以及它们连同上部方窗与凹入的阳台所形成的丰富的光影变化,形成了加拉拉特西公寓纯净的外部表情在加拉拉特西公寓中,罗西采用了居住类型来发展有透空廊道的住宅。
(并随后一直保持了它的意义)他倾向于将此种连廊作为一种室内街道;此外,还有正方型的窗。
罗西在谈到使用林廊来引发人们对于传公寓的联想和记忆时,他解释说:“我更喜欢借助熟悉的对象,虽然其形式和状态已经是定型化了的(固定的),但其意义可以变化……我为米兰加拉拉特西区设计的公寓群中存在着一种与走廊类型之间类似的关系,这与我在米兰传统出租住房的建筑艺术中经常体验到的一种相关感觉有关,这些走廊象征了一种沉浸与日常生活琐事,家庭内部亲密以及多种多样个人关系的生活方式以,基于罗西对于场所的惯常手法,场所的简洁为其后的行为提供了更多想象的可能。
在这里,建筑的缺乏正如同哈姆雷特式的表白,是一种语言的缺乏但却并不是无言的。
罗西所选取的类型与两个重要的和相关的模型有关:一是作为现代建筑语言的组成部分;二是外廊作为一个内容的“街道”来构想。
罗西为此解释到:“我认为在设计过程中类型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
许多建筑作品是丑陋的,就是因为它们自身的选择没有被理解,也不含有任何意义”。
原型的物体揭示了永恒关注的主题,这种存在(对象)介于“储存”和“记忆”之间。
当考虑到记忆问题时,建筑就转化为自传性的经验,它与新添加的意义一同变化。
显然罗西通过自身的生活体验以及对米兰传统建筑重要要素及内在图式的研究,运用现代建筑所表现出的简化、抽象的几何形体,赋予加拉拉特西公寓以深刻的含义。
它的超越功能的设计获得了超越世俗的纯洁性,天然去雕饰的结构充满张力,最后,自然典雅的形式维护了低造价住宅的尊严。
结束语经过对建筑类型的学习知道类型学在建筑中的广泛应用,今后可以在建筑中继续研究和探讨应用类型学,得到更加丰富的建筑理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