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淳历史
高淳历代名流
高淳历代名流高淳历史悠久,人杰地灵。
古往今来,人才辈出。
秀丽的山水,淳朴的民风,熏陶了一代又一代的志士仁人。
南宋以降,高淳文苑人才济济,“吴门三贤” 雄才济世,名震朝野;明代进士齐泰,取义成仁,名垂千古;“韩门三进士”,功勋卓著,遐迩闻名。
清代以来,高淳文风蔚起,涌现了无数名流,他们或忠心报国,或清廉为民,或无意仕途,甘心造福桑梓。
历代名流为国为民的煌煌业绩,彪炳史册,百世流芳!吴门三贤出砖墙南宋时,高淳砖墙茅城吴门出了三位进士,史称“吴门三贤”。
南宋绍兴年间,砖墙茅城刘绛之女招安徽宁国人吴丕为夫,生下一子,取名吴柔胜,号胜之。
刘氏为人贤良,精心育子,其子吴柔胜不负母望,于南宋淳熙八年(1181年)中进士。
初任都昌县主簿,因得丞相赵汝愚推崇,不久调任浙江嘉兴府教授。
赵遭诬害革职后,柔胜也受牵连被罢官,很多年后才派到江西赣县任县尉。
吴柔胜在赣县任职期间,正遇大庾岭一带瘟疫流行,许多贬官到岭南的人死于瘴疠,丢下孤儿寡母扶柩归里。
这些妇女、小孩路过赣县时,吴柔胜见其孤苦伶仃,十分怜悯,就设“广惠馆”,用当地垦荒的收入接待他们,使之能安抵故里。
嘉定初年,吴柔胜调任国子监正,与国子监士人讲习程灏朱熹理学,曾名噪一时。
以后历任司农丞、随州湖南随县知州等职。
时随州连年兵灾,民不聊生。
吴柔胜到任后,取消苛捐杂税,缓交积欠赋税,褒奖抗金烈士,平洗冤假错案。
同时,发动群众修筑枣阳、随州二城,设置“忠勇军”,抵抗金兵入侵。
不久改任湖北通判兼鄂州湖北武昌知府。
鄂州遭灾荒,他动用公粮和富户储粮,以平价出售,拯救灾民。
当他调离鄂州到安徽太平当涂任知州时,当地人民哭着挽留。
后来以年老请调,改任秘阁修撰。
吴柔胜死后,朝廷赠封魏国公。
他有4个儿子,名吴源、吴泳、吴渊、吴潜。
吴源、吴泳荫封迪功郎,吴渊、吴潜先后中进士。
吴渊,吴柔胜三子,在祖母刘氏的教诲下,怀报国为民之志,刻苦学习,南宋嘉定七年(1214年)中进士。
先后任建德主簿、龙图阁学士、兵部尚书等职。
高淳古建筑与历史名人
高淳老街系东西走向,从县城淳溪镇通贤街以东到江南圣地,全长345米,宽3-4米,街道两旁的店铺、民宅紧密相连,沿老街方向每隔五组建筑,中间留有一宽约1-2米的纵深小巷,巷口处建有“土地神楼”,内设香案,供奉神像,街面两边店铺前高后低,一般纵深分为五进,开间1-3间,总长约70-80米,每进分为上、下两层,高约7-9米,前进用来营业,中进为居室、客堂,后进作为货栈或作坊。
老街建筑均为砖木结构,每组建筑之间隔墙(山墙)及外墙用砖砌成,各组建筑内的中间隔墙及柱、屋架等均为木质材料,屋面铺瓦,临街店面敞开式店堂均采用木板扉门,扉门上方采用曲椽等木质材料,建有“占天不占地”的骑楼或轩廊,内部阁楼也都用木板、木柱等木结构建成。
吴门三士建祠堂高淳吴氏宗祠位于县城中山大街东端,相传建于南宋年间,当时吴氏一门出了父子三进士,在家乡建祠,祭祀祖先。
父吴柔胜,字胜之,原籍安徽宣州,幼年家贫,后招赘为婿迁居高淳。
南宋淳熙八年?1181年考中进士,初任浙江嘉兴教授,江西赣县县尉。
嘉定初年,调任国子监正,讲习程?灏朱?熹理学,晚年改任秘阁修撰,死后朝廷谥正肃。
有四子:长子源早逝,次子泳荫封迪功郎,三子渊、四子潜先后中进士。
吴渊,字道父,嘉定七年?1214年中进士,官至龙图阁学士,参知政事,死后赠少师。
吴潜,字毅夫,嘉定十年高中状元,初任太府少卿、建康?今南京知府,后任理兵部尚书、吏部尚书,淳祜十一年?1215年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右丞相。
吴潜任内,兴水利、开药局、办学校、御倭寇,做了许多利国为民的好事。
晚年因得罪右丞相贾似道,又因反对立赵基为皇太子而被理宗罢职,贬循州?今广东龙川,贾遂派心腹齐宗申暗中在吴府水井投毒,致使中毒,“潜预知死日,语人日:吾将逝矣,夜必雷风大作。
已而果然,四鼓开霁,撰遗表、作诗颂,端坐而逝,时景定三年五月也。
”?《宋史》卷418南宋末年,元军南下,吴氏宗祠毁于兵火。
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当地吴氏后人捐银重建。
民俗文化遗产保护视角下的高淳庙会
民俗文化遗产保护视角下的高淳庙会高淳县,始建于明弘治四年(公元1491 年),自古便属交通要地,东邻苏、锡、常,西接安徽的宣城、马鞍山,在文化上受到多方影响,经过不断融合发展,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高淳庙会。
高淳地区家族观念浓厚,自宋代起便有许多同姓聚居的村落,家族祭祀、聚会等诸多相关文化活动也逐渐形成当地民俗,传承保留下来。
此外,高淳所在地区自然环境优越,风调雨顺,土壤肥沃,为诸如庙会等精神文化活动的展开奠定了较为稳定的物质基础。
这些得天独厚的条件,使高淳地区保留下大量古老独特的庙会活动。
虽然由于历史变迁与相关资料稀少等问题,现今已很难理清高淳究竟存在过多少庙会,但据不完全统计,高淳各地的大大小小庙会不少于30-40 个。
有据可考且还流传至今、具有相当影响力的庙会有14 台,这在整个江南地区也是绝无仅有的。
一、高淳庙会的历史沿革高淳庙会历史悠久,传承绵长。
据《高淳县志》记载,高淳自古便有元日行香拜祖,次日祀土神,第五日祀财神,上元祀社神,清明祀宗庙,七月祭报社神、“荐新”,十月祭于祠堂墓所,腊月祀年祀灶等习俗。
“春夏之交,或于十月登禾之后”还会有乡傩演出。
其中,较早的庙会历史可上溯至南宋末年。
至明清两代,由于政治较为稳定,经济有所发展,应民众精神文化需求而兴起的庙会较多,至今流传的庙会多为这一阶段产生。
这一时期,庙会的娱乐性有所增强,许多民俗节目正是在这一时期得到发展、完善,成为庙会演出项目之一。
民国时期,由于定都南京,与南京毗邻的高淳又一次迎来了民俗文化发展的黄金时期。
庙会中演出的民俗节目应时代发展需要得到充实、发展,庙会活动的覆盖范围与影响力也得到进一步提高。
至今仍颇有影响力的桠溪祭祠山庙会就是在这一时期形成。
虽然民国时间较短,时局动荡,但由于距今时间较近,因此所形成的庙会都保留完好,传承脉络清楚,且至今兴盛不衰。
在文革时期,高淳地区有许多庙会曾一度中断,或沦为农贸集市。
高淳老街的故事
高淳老街的故事
高淳老街是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的一条具有悠久历史和浓厚文化氛
围的老街,已经有数百年的历史。
这条老街布局复杂,建筑风格多样,是一条以商业贸易为主的古老街道。
高淳老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当时这个地方是扬州的重镇之一,也是南京地区的商业中心。
在宋朝时期,高淳在经济、文化、教
育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发展,因此吸引了大量的商人和文人前来定居。
在清朝时期,高淳老街更是繁荣了起来,这个时期的老街形成了
现在所看到的格局和建筑风格。
当时,在高淳老街上的商铺都是由富
商巨贾经营的,这让整个老街的经济生活更加兴旺。
现在的高淳老街依旧保有着古老的气息和历史,尤其是在商业活
动上,依然保留着传统的做法。
在这里,你可以看到老街上的商家经
营着传统的手工艺品、早市、餐饮、药店等各种传统产业。
同时,这
里也是高淳的文化、艺术活动的中心。
总之,高淳老街是一条充满文化和活力的老街,是高淳人民骄傲
的历史遗产,也是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探索和欣赏的文化旅游胜地。
高淳老街
高淳老街目录第一部分高淳老街总体情况介绍一、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要素二、历史沿革三、老街的分布格局与建筑特点四、因商立市,依市成街五、原汁原味的活态人文环境第二部分高淳老街的历史典故一、“官河夜泊”与“高淳八景”二、儒商赵庄与盛极一时的“东阳杂货店”三、乾隆下江南,高淳老街留“公案”四、关王显灵,日寇断魂五、陈毅将军:东征首战写雄篇第三部分高淳老街主要建筑的特点、渊源及价值一、吴氏宗祠(新四军一支队司令部旧址)二、杨厅三、襟湖桥与聚星阁四、乾隆古井五、关王庙六、仓巷24号第四部分高淳老街强化保护与管理的规划过程、具体措施与成果一、老街保护与管理的规划过程二、强化保护与管理的具体措施三、强化保护与管理的初步成果第五部分高淳老街的未来规划与保护管理体制一、老街未来规划的原则、核心和目标二、五年内计划实施的具体措施三、老街的保护管理体制第一部分高淳老街总体情况介绍一、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要素高淳老街历史街区位于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县淳溪古镇的西南部,与南京主城的直线距离为92公里。
淳溪镇自明孝宗弘治四年(公元1491年)高淳正式设县起,即为县治所在地。
以淳溪镇为中心的高淳县地处苏、皖两省交界之处,东连镇江市的溧阳县,南部和西部与安微省的郎溪、宣城、当涂三县接壤,自古即为“吴头楚尾”,是连接苏南与皖南两大区域的水陆要道和重要的文化走廊。
老街是淳溪古镇最重要的中心街区,明清时期的县衙即设于此。
老街紧临官溪河而建。
官溪河是淳溪镇的主河道,东连固城湖、胥溪河;西连运粮河、石臼湖和丹阳湖,既是沟通太湖和长江水系的重要水道,又是苏南与皖南进行大宗物资交易的集散地和经济命脉。
吴头楚尾,河湖环绕的地理因素是奠定高淳老街重要经济地位,孕育独特地域文化的自然基础。
二、历史沿革高淳于明代正式设县,但是高淳人类活动的历史却非常悠久。
1997年,在距离老街直线距离仅8公里的薛城发现了距今约6300年的新石器时代遗址。
该遗址主要分为上下两层。
高淳县历史沿革
高淳县历史沿革高淳历史悠久,早在6300多年前,就有人类在古中江北岸的高淳薛城繁衍生息。
考古发掘证明,薛城遗址的时代,远远超过南京北阴阳营遗址,是南京地区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存和古村落基地。
春秋时,周景王四年(前541年),吴筑固城为濑渚邑,景王五年(前540年),吴移濑渚于凌平山。
周敬王十四年(前506年),吴王阖闾命伍员伐楚,烧固城,复属吴。
战国时,周元王四年(前472年),越灭吴,地属越。
周显王三十六年(前333年),楚大败越,尽取吴地,地属楚。
秦始皇二十四年(前223年),灭楚并其地。
二十六年(前221年),秦统一中国,分天下为三十六郡,置溧阳县,属会稽郡,高淳隶溧阳。
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废丹阳郡置蒋州,溧阳隶之。
十一年(591年)析溧阳西北境及丹阳县(今小丹阳)故地置溧水县,属蒋州。
高淳地属溧水。
十八年(598年)并溧阳入溧水。
《嘉靖高淳县志》载:“高淳本溧水乡镇,古禹贡扬州之域,弘治辛亥(1491年),应天府丞冀绮以地远民难牵制,奏请割西南七乡,即镇为县。
”高淳建县始于此,距今(2009年)已有518年的历史。
明弘治四年(1491年)置县后,仍属应天府。
清顺治二年(1645年)江南底定,改应天府为江宁府,高淳仍属之。
咸丰三年太平天国定都南京,改为天京,高淳为天京西南藩篱。
当年,太平军曾在高淳东坝筑东、西、中、后四堡垒,多次与清军交战。
辛亥革命后废府、州、厅,存县建道,高淳县隶金陵道。
1927年,国民政府建都南京,废道存县。
1929年迁江苏省会于镇江,高淳县为江苏省六十一县之一。
1933年3月全省划13区,高淳县属溧阳区。
1935年秋设江宁区,将溧阳区管辖之溧水、高淳、句容3县划归其管辖。
1937年日军经高淳攻打南京,1939年8月高淳第二次沦陷,在日军操纵下成立伪高淳县维持会,进而成立伪高淳县政府,统治县城及西部圩区大片地区。
1949年5月2日高淳全境解放,成立高淳县人民政府,属苏南行政公署镇江专区。
高淳县优选篇
高淳县优选篇高淳县 1高淳县历史上是原隶属于南京市管辖的一个县,现已撤县设区。
高淳县隶属于南京市,地处南京南部,被誉为南京后花园,是世界慢城联盟授予的“国际慢城”,国家园林县城、中国最佳生态休闲旅游名县、全国百强县,被乾隆皇帝誉为“江南圣地”,素有“日出斗金、日落斗银”的江南鱼米之乡的美誉。
境内西部为水网圩区,东部为丘陵山区,全境为固城湖、石臼湖和水阳江环抱,是首批“国家级生态示范区”。
已形成精品陶瓷、机械制造、新型材料、出口服装、生物制药、保健食品等六大支柱产业,9家高新技术企业和23个高新技术产品享誉国内外市场。
2013年2月20日,__批准撤销高淳县,设立高淳区。
2013年2月20日,__批准撤销秦淮区、白下区,设立新的秦淮区;撤销鼓楼区、下关区,设立新的鼓楼区;撤销溧水县,设立南京市溧水区;撤销高淳县,设立南京市高淳区。
2013年3月28日南京市高淳区正式揭牌成立,从此建县制522年的高淳县成为历史。
高淳县是原属于南京市管辖的一个县,地处苏南板块,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
先后创成国家生态区、国家园林县城、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全覆盖示范区、中国最佳生态休闲旅游名县,被乾隆皇帝誉为“江南圣地”。
2011年再次跨入全国百强县。
2011年底,户籍总人口__人。
在明孝宗朱佑樘的弘治四年(1491年)高淳建县,现今高淳县人民政府驻淳溪镇镇兴路228号。
高淳地处江苏南部长江以南、为南京市郊,东邻苏、锡、常,西接安徽的宣城、马鞍山;总面积802平方公里,下辖8个镇,1个省级开发区,人口43万。
境内地势西低东高,西部为水网平原区,东部为低山丘陵区。
属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过度季风气候区,年降水量1157mm,年平均气温15.9℃,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气候宜人,生态优越,风光秀丽,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和全国环保优秀县。
高淳农业资源丰富,特色物产丰饶。
全区有固城湖、石臼湖两大天然淡水湖和长江支流水阳江。
是清朝乾隆皇帝钦赐的“江南圣地”,素有“日出斗金、日落斗银”的江南鱼米之乡的美誉。
暑期社会实践高淳
随着夏日的脚步渐近,我怀着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对家乡文化的热爱,参加了为期一个月的暑期社会实践项目。
这次社会实践,我选择了我所熟悉的高淳,希望通过实地走访和体验,深入了解高淳的历史文化,感受这座古镇的独特魅力。
一、高淳古镇的历史底蕴高淳,位于江苏省南京市西南部,是一座有着2200多年历史的古镇。
这里山水秀丽,人文荟萃,是江南水乡的典型代表。
在高淳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
我首先来到了高淳的古村落——桠溪国际慢城。
这里的古建筑群保存完好,白墙黑瓦,飞檐翘角,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繁华的年代。
漫步在青石板路上,我看到了村民们忙碌的身影,他们或是在田间劳作,或是在河边洗衣,一派宁静祥和的景象。
二、探寻高淳的文化遗产在高淳,有许多国家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如淳溪老街、高淳文庙、高淳县博物馆等。
这些文化遗产见证了高淳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我参观了淳溪老街,这是一条充满古韵的老街,街道两旁的建筑风格各异,既有明清时期的古建筑,也有民国时期的洋楼。
在这里,我看到了高淳的传统手工艺,如剪纸、木雕、竹编等,感受到了高淳人民精湛的技艺和浓厚的文化底蕴。
在高淳县博物馆,我了解了高淳的历史沿革、地理环境、经济发展和文化艺术等方面的情况。
博物馆里的文物琳琅满目,有石器、青铜器、陶瓷器、书画等,让我对高淳的历史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三、体验高淳的传统民俗高淳的传统民俗丰富多彩,如舞龙、舞狮、踩高跷、划旱船等。
这些民俗活动不仅具有娱乐性,更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在这次社会实践期间,我有幸参加了高淳的传统民俗活动。
我看到了舞龙队矫健的身姿,听到了鼓乐队的激昂旋律,感受到了高淳人民的热情与活力。
此外,我还品尝了高淳的特色美食,如高淳鸭血粉丝汤、高淳米酒等,这些美食让我大饱口福。
四、传承与弘扬高淳文化通过这次暑期社会实践,我深刻认识到高淳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传承的重要性。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青年,我深感责任重大。
首先,我们要加强对高淳文化遗产的保护,确保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得以传承。
江南圣地——高淳
华 东 第 一 大 石 佛
• 固城湖 • 固城湖位于高淳县东南部,因靠近古“固 城”而得名,俗称小南湖,是高淳县的一 个内湖,现存面积30.9平方公里,大体呈 三角形。湖的前身原为海滨的一个泻湖, 可在湖之东岩和花山一带的石灰岩上发现 和采集到当时的珊瑚化石,古称丹阳大泽。 后经江河泥沙长年累月的冲积,出现了一 处处的湖滩;再经历代围垦,便将大泽分 割成了丹阳、石臼、固城三湖。其中唯有 固城湖为高淳一县所拥有的湖泊,水质清 纯,水产丰富,有“日出斗金”的美称。
• 羽毛扇 • 高淳羽毛扇轻巧美观风量大,优胜蒲 扇(芭蕉扇),深得男女老少喜爱。 毛扇品牌有80多个。根据毛羽短长, 区分制作成圆型、半圆、宝剑型、春 桃型、石榴型、掌心型、佛手型、鸡 心型等多种型号。制成一把高档羽毛 扇,要经过质检、筛选、蒸晒、理毛、 穿编、贴花芯、装托柄、安扇垂等20 多道程序。羽毛扇乃扇风取凉的上品, 它轻便灵巧,扬风柔和,俗话说“毛 扇凉风入心头,天气再热不用愁。”
• 玉泉炻器
• 在风景秀丽的花山脚下,车流如云,一 箱箱制作精美的炻器产品从这里源源不 断地运往全国,远销海外。这里就是闻 名全省、蜚声海外的高淳陶瓷股份有限 公司所在地。 炻器是高淳陶瓷股份有限 公司利用本地独有的资源——焦宝石而 烧制的介于陶和瓷之间的产品,机械强 度高,热稳定性能好,适应机械洗涤和 骤冷暴热,在各大宾馆,尤其是东南亚 和欧美市场深受欢迎。因蕴含着山水之 美、人力之雄,似玉石之坚韧光洁,如 山泉之清冽碧透,因此以“玉泉”命名。
高淳经典两日旅游线路
• D1:游览游子山风景区(真如禅寺)—— 湖滨大道湖滨广场——湖滨大道游船码 头——品“固城湖”大闸蟹 宿高淳 • D2:游览"金陵第一古街"—高淳老街—— 赴迎湖桃源风景区(农家饭、赏荷花、采 莲蓬、垂钓、捕鱼、水上娱乐、全国螃蟹 养殖示范基地购螃蟹) 返回温馨的家
高淳流传的故事200字
高淳流传的故事200字高淳历史悠久,隋开皇十一年(591年)划溧阳西北的高淳、溧水两地置溧水区,属宣城郡,县治在开化城(今高淳顾陇)。
唐代,承袭旧制。
我们要说的双女坟位于高淳固城花山脚下的李家村,依山傍水,占地近五百平方米,东西向,砖石结构,前置双开石门,墓后相通并列双甬道,墓西有一口弧形水塘,名曰“双塘”,满池清泉围抱着墓穴。
墓中长眠着两名才貌出众的同胞少女,因婚姻不能遂愿,双双含恨自尽。
双女坟据传是唐天宝六年(公元747年)的墓葬。
在李家村,提到双女坟,无论男女老少都能讲出这两位少女追求自由、敢于抗争的美好故事。
崔致远到溧水后,被这块有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美丽山水所吸引。
“禄厚官闲,饱食终日”为他观赏游览中国江南秀美山水风光提供了良好条件。
崔致远常去乡间寻觅探幽、陶冶情操、体察民情、熟悉民风。
有一天,他闲暇之余到县南百里外的花山游览,听到双女坟中两个女子传说,竟令他朝思暮想、梦牵魂绕了很久,继而有感而发,写出了千古绝唱。
坟头题诗梦得幽缘花山秀峰突兀、幽谷鸣泉,景色秀美,以盛产牡丹而闻名遐迩。
古老的宁国驿道上,招贤驿馆就在山脚下,每年来此的文人墨客络绎不绝。
崔致远是在一个春暖花开的时节来到花山的。
登山巅俯瞰固城湖色万顷波光,细赏石间怪树奇花。
崔致远回到驿馆已是傍晚时分,得知山冈上的双女坟是贤人雅士必去之所,于是顾不上休息,独自一人兴冲冲地赶去观看。
他走了一会儿,只见一座土丘孤零零地卧于旷野,没有墓碑,无人祭奠,潺潺清泉围绕着孤冢流淌向远方,一种同情怜惜之意油然而生。
一边是情窦初开的翩翩少年风华正茂寂寞于他乡,一边是为爱献身的窈窕淑女长卧在荒郊野外,虽是阴阳相隔不能相见,但在这月朗星稀的傍晚竟引发强烈共鸣。
崔致远遐想联翩,突来灵感,诗兴大发,拂去墓门上的尘土,随手捡起一块赭石,一气呵成地题写了一首七律诗:“谁家二女此遗坟,寂寂泉扃几怨春。
形影空留溪畔月,姓名难问冢头尘。
芳情倘许通幽梦,永夜何妨慰旅人。
高淳的概况简介
高淳的概况高淳县地处长江以南,隶属于南京市。
南京市郊,东邻常州地级市下的溧阳县级市,西接安徽的宣城地级市下的宣州区和郎溪县、马鞍山地级市下的当涂县,北临溧水县。
面积801.8平方千米。
2008年底,总人口42.17万人。
高淳民俗文化高淳四宝高淳薛城遗址高淳民俗文化自古以来,高淳先民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文化传承有序,文脉源远流长。
纵观高淳的历史文化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历史遗迹呈现出有序的连贯性。
从整个高淳的历史沿革来说,6000多年原始社会先民就在这里生存,保留着新石器时代的金陵第一古村落——薛城遗址;春秋战国时期,伍子胥率军民开掘了至今仍在发挥航道作用的世界上第一条人工运河——胥河;秦汉时期,高淳是苏南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之一,留下了固城遗址、大量汉墓;三国时期,孙权为母亲筑塔做寿、周瑜在固城湖训练水兵;唐代,高淳的方言具有盛唐遗韵,崔致远在高淳为官时写的《双女坟》成为韩国第一首汉文诗;宋代,有玉泉寺、岳飞抗金岳城遗址等;元代文化在其他地方保留并不多,但高淳的刘家陇戏楼、花鞑子等遗存尚在;到明清时期,有淳溪老街、三元观戏楼、太平天国营垒遗址等等。
这些历史遗存无不验证了高淳这一独特地域环境的古老而神奇。
二是文化形态具有着鲜明的区域性。
在地理位置上,高淳属于古吴越地区,自给自足的传统农耕经济始终占据着主体地位,农耕文化是高淳最具典型的特征。
在人口变迁上,历史上高淳曾经出现三次大规模的人口变迁,分别发生在魏晋南北朝、南北宋及太平天国时期,高淳现有的村落基本上由这三次人口迁徙而形成。
移民来到高淳后大多聚族而居,这也是高淳村落最显著的一个特征。
大量移民的到来不仅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而且将文化传播到高淳,与本地文化结合,相互吸收、相互影响,造成了高淳文化形态的多元性、庞杂性、区域性特征,并在随后的历史进程中这种文化始终没有被割断过,这得益与高淳地理位置的闭塞性和生产方式的自足性。
所以,今天我们看到许多地区已经消亡的文化现象在高淳却能找其遗踪或轨迹。
高淳四宝
南京郊县高淳,历史悠久、文化源流,名人辈出、古迹众多。
民间传说高淳有“四宝”:四方宝塔一字街,倒栽柏树白牡丹。
千百年来招来了多少游客的探访、引发了多少文人的遐想。
四宝究竟怎样?又有着哪些鲜为人知的秘闻?本文试将揭开这千古之谜,窥探四宝的传奇故事。
四方宝塔四方宝塔即保圣寺塔,位于县城东郊,是南京地区最早建造的佛塔。
据清光绪《高淳县志》记载:“保圣寺......有浮屠,吴赤乌二年(239年)建。
”浮屠,是梵文佛塔的音译,起源于古印度。
东汉初期,佛教传入我国,寺、塔随之出现。
一般是先建寺后造塔,而高淳保圣寺却是先造塔后建寺。
这里流传着一则民间故事:吴黄龙元年(229年),吴大帝孙权从武昌迁都建邺(今南京)。
有年腊月初八,一场大雪梅花尽开,孙权母亲到高淳赏景,当轿行至东郊,被两位醉酒打架的道士挡驾,孙母喝令拿下,俩人却受惊吓而死。
事后孙母神情恍惚,寝食不安,于是孙权遵母命在当地建塔,以镇邪之用。
唐贞元十七年(801年),名僧贯休云游到高淳,看到光有塔没有寺,便在塔西南兴建禅寺,取名龙城寺。
北宋大中祥符年间改名保圣寺。
明崇祯年间在寺内建藏经阁,收集经书四橱。
清咸丰时,寺庙毁于战火,但佛塔幸存。
1982年保圣寺塔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省政府两次拨款修葺。
该塔四方七级,楼阁式,青砖砌成,高31米,底层每边长5.3米,从下向上逐层内收,呈一方锥体。
每层飞檐凌空,四角装置风铃,塔顶安有铁刹。
各层设回廊栏杆,游人沿内梯登临远眺,湖光山色美不胜收。
一字街一字街原是北宋政和五年(1115年)徽宗命蔡京征集建康五县民工在固城湖围湖造田,筑成900余顷的“永丰圩”,并在沿湖东北岸用花山青灰条石铺成的街道。
其时,商店林立、居民云集,水陆交通方便、来往商旅不绝,成为苏皖两省交界的重要集镇——高淳镇。
明初,朱元璋为解决京师漕运,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下诏疏浚胥河,在固城湖东建石坝启闭,名广通镇,俗称东坝。
正德七年(151 2年)夏,高淳发大水,为保下游苏锡常地区,朝廷下令增高东坝三丈,使固城湖水不复东流,水位抬高,高淳淹田十万余亩,一字街从此沉没湖中。
高淳旅游
生态旅游-高淳持久新奇的文化魅力.江苏南京高淳县特色旅游高淳人文环境独特,历史底蕴深厚。
高淳古时候称作“濑渚邑”,明朝弘治四年(1491 年)置县,因“地势高、民风淳”,县名钦定为“高淳”。
早在新石器时代,先民就在这块热土上生息繁衍,1997年发掘的薛城遗址距今6300多年,是南京市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古人类遗址,《人民日报》有文章称“南京人的远祖在薛城”,建于公元前541年的固城遗址比南京市的石头城早208年,厚重的历史引来了诸多历史名人在高淳创下丰功伟业,伍子胥率领部属开凿的胥河,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最古老并仍在发挥航运作用的人工运河。
根据记载,孔子、谢眺、李白、杨万里、范成大等历史名人都到过高淳,并留下不少千古佳话和脍炙人口的诗篇;伍子胥、周瑜、岳飞、杨辅清等古代名将曾在高淳运筹帷幄;抗日战争时期,陈毅同志率新四军一支队东征,进驻高淳,写下了《东征初抵高淳》的壮丽诗篇。
“四方宝塔一字街,倒栽柏树白牡丹”,高淳四宝由来已久,“官溪夜泊”、“固城烟雨”、“石臼渔歌”等濑渚八景更是远近闻名。
早在两百多年前,乾隆皇帝下江南,就曾把“江南圣地”的美誉赐予高淳。
淳朴善良、勤劳智慧的高淳人民,在这块千古乐土上创造了美好的家园,同时创造了优秀的民间传统文化,形成了丰厚的文化积淀,始于西周的古老傩舞——跳五猖在高淳代代相传,始于宋朝的打水浒融武术与舞蹈于一体,既强身又健体,还有那大马灯、龙舟赛、花台会,各种民俗异彩纷呈。
独特而又古风犹存的高淳文化使得高淳旅游充满了持久新奇的文化魅力。
高淳自然景观瑰丽、生态资源丰富。
高淳是南京唯一的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县内四季分明,气候宜人,生态优越,风光秀丽,游子山、花山、秀山,荆山,小茅山,群峰列锦、郁郁葱葱;官溪河、水阳江,碧波荡漾,绿水清粼;固城湖、石臼湖恰似晶莹的钻石镶嵌在县城的东南部和北部,胥河犹如一条轻盈的玉带贯穿境东。
山水相依的独特生态气候环境,造就了高淳物产的天然多样、绿色环保,竹、桑、茶果等土特产享有盛名。
高淳历史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高淳历史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高淳位于江苏省南京市东南部,是中国历史悠久的地区之一。
作为一座千年古城,高淳自古以来就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
在长时间的发展过程中,高淳历经了多次政治权力的更迭和社会制度的变化,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发展现状。
高淳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左右的夏朝时期。
在这个时期,高淳已经是一个繁荣的文化聚集地。
然而,真正使高淳名声大噪的是在战国时期,这里成为了吴国的都城。
高淳成为吴国统一六国、称霸天下的重要基地,吴王阖闾在此建立了宫殿、墓地和大规模水利工程等。
吴国灭亡后,高淳作为一个重要历史遗址持续发展。
到了南朝宋时期,高淳再次成为南朝宋的都城,留下了大量历史文化遗迹。
在近现代,高淳曾经历了一系列的政治、社会变革。
清朝时期,高淳作为南京的重要卫星城镇,发展步伐加快,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随着近代工业革命的影响,高淳的工业化进程也在不断推进。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高淳更是迎来了快速的经济发展,成为南京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淳的历史建筑和文化遗址被修复和保护,成为了旅游景区,吸引着大量游客。
未来,高淳的发展趋势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
首先,高淳地理位置优越,靠近南京市中心,随着南京城市建设的不断扩张,高淳将继续受益于这一趋势。
其次,高淳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资源,这使得高淳具备了成为文化旅游目的地的潜力。
未来,高淳可以加大对历史遗址的保护和修复,提升旅游设施和服务水平,吸引更多游客。
同时,开发独具特色的文化活动和文化产品也是高淳文化旅游发展的重要方向。
其次,随着经济的发展,高淳将进一步提升产业结构和城市规模。
高淳将加大对工业的支持力度,推动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同时发展与高淳特色资源相匹配的新兴产业,如文化创意产业、休闲旅游业等。
高淳还将积极引进外资和技术,加强与其他城市的合作,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另外,高淳将进一步发展教育和科技创新。
高淳将提升教育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教育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为高淳的发展提供强力支持。
高淳传说故事
高淳传说故事高淳啊,那可是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地方!在那片土地上,流传着好多好多奇妙有趣的传说故事呢。
你知道伍子胥的故事吗?传说伍子胥当年经过高淳,在固城湖边着急地想办法过河。
那场面,就好像我们着急上班怕迟到一样!他东奔西走,最后终于找到了过河的办法。
这不就像我们在生活中遇到难题,四处寻找解决办法,最后柳暗花明又一村嘛!还有那关于白娘子的传说,虽然大家更熟悉西湖边的故事,但高淳也有它独特的版本呢!想象一下,美丽的白娘子在高淳的山水间飞舞,那画面得多美呀!说不定她还在高淳留下了什么神秘的宝贝呢。
高淳的老街也有故事哦!据说以前有个手艺精湛的工匠,在老街上打造出了令人惊叹的工艺品。
那手艺,简直绝了!就像现在我们看到那些精美的手工艺品,都会忍不住赞叹一样。
走在老街上,你仿佛能听到过去的喧嚣声,那些店家的吆喝,顾客的讨价还价,多有意思呀!高淳的民间艺术也和传说紧密相连呢。
那些精美的剪纸、漂亮的刺绣,说不定每一个图案背后都藏着一个动人的传说。
就好像我们看到美丽的花朵,总会好奇它是怎么开放的,有着怎样的成长历程。
高淳的传说故事啊,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样多,数都数不过来。
它们是高淳人民的宝贵财富,是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精神宝藏。
这些故事让高淳变得更加神秘、更加吸引人。
每次去高淳,我都觉得自己像是走进了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世界。
那些传说故事仿佛在向我招手,让我去探索、去发现。
高淳,真是一个让人着迷的地方啊!这里的传说故事,不应该只停留在高淳,应该让更多的人知道,让大家都来感受这份独特的魅力。
难道不是吗?所以啊,大家都应该去高淳走走看看,亲身体验一下那些传说故事的魅力,相信你一定会被深深吸引的!。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050)江苏省高淳县淳溪镇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050)江苏省高淳县淳溪镇江苏省高淳县淳溪镇转自中国文化网淳溪镇位于苏南边陲,南临固城湖,北倚石臼湖,是一个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的古镇。
为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县委、县政府所在地,是“江苏百家名镇”之一。
淳溪镇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众多。
早在殷商时期,高淳人民就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耕耘不息,留下了各种不同时代风格的古建筑,虽历经沧桑,至今大多仍保存完好,有建于吴赤乌二年(239年)并于宋绍兴四年(1134年)重新修建的保圣寺塔,有明清时期用青石铺筑的古镇一条街,有建于明隆庆六年(1572年)的襟湖桥和新四军一支队司令部旧址——吴家祠堂。
薛城遗址的发现,把淳溪的历史追溯到六千年前。
淳溪镇文化灿烂,有历代文人墨客咏颂的“石臼渔歌”、“固城烟雨”、“保圣晨钟”、“官溪夜泊”等渚景观。
有令人蜂拥而至一睹为快的“薛城花台”,有盛世升平、昂首腾飞的“龙吟车”和“长芦龙灯”。
中国文化礼堂淳溪镇位于苏南边陲,南临固城湖,北倚石臼湖,是一个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的古镇。
为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县委、县政府所在地,是“江苏百家名镇”之一。
淳溪镇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众多。
早在殷商时期,高淳人民就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耕耘不息,留下了各种不同时代风格的古建筑,虽历经沧桑,至今大多仍保存完好,有建于吴赤乌二年(239年)并于宋绍兴四年(1134年)重新修建的保圣寺塔,有明清时期用青石铺筑的古镇一条街,有建于明隆庆六年(1572年)的襟湖桥和新四军一支队司令部旧址——吴家祠堂。
薛城遗址的发现,把淳溪的历史追溯到六千年前。
淳溪镇文化灿烂,有历代文人墨客咏颂的“石臼渔歌”、“固城烟雨”、“保圣晨钟”、“官溪夜泊”等渚景观。
有令人蜂拥而至一睹为快的“薛城花台”,有盛世升平、昂首腾飞的“龙吟车”和“长芦龙灯”。
高淳老街转自江南岸边高淳老街位于南京市南郊,距离约50公里,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和全国环保优秀县,其历史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高淳老街被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誉为“金陵第一古街”的美誉。
《高淳县志》的修撰及其区域文化价值
《高淳县志》的修撰及其区域文化价值从明朝正德九年至今,高淳历史上一共编撰过十部县志,它们详细记录了高淳千百年来的变化,是高淳发展的宝贵文献。
1987年版的《高淳县志》作为解放后的第一部县志,在高淳县志编撰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笔者在讲述高淳县志修纂历史的基础上,以1987版县志为例,分析了县志中文化内容的体现,以及其对于区域文化发展的价值所在。
一、高淳历史沿革及历次高淳县志的修撰历史(一)高淳历史沿革先秦时,高淳曾先后为越、吴、楚之地;秦始皇二十六年,秦统一中国,分天下为三十六郡,置溧阳县,属会稽郡,高淳隶溧阳,境内之固城曾为溧阳县治;隋开皇十一年(591年)析溧阳置溧水县,高淳属溧水。
《嘉靖高淳县志》载:“高淳本溧水乡镇,古禹贡扬州之域,弘治辛亥(1491年),应天府丞冀绮以地远民难牵制,奏请割西南七乡,即镇为县”。
高淳便由此开始建县,距今(2017)已有526年。
1949年5月2日高淳全境解放,成立高淳人民政府,属苏南行政公署镇江专区。
1983年3月,实行市管县,高淳县划归南京市直辖。
2013年,高淳县更名为高淳区。
(二)高淳县志的修撰历史“古者,列国皆有史官掌记时事。
晋之《乘》,楚之《梼杌》,鲁之《春秋》,汉班、马之《史记》《汉书》及历代之书史是也。
今之有志,即古史之余。
国朝英宗睿皇帝向明听治之暇,命文成纂修《一统志》颁行海内,先取郡邑志以备采录。
”这是最早关于高淳县志的记载,记于明正德时期的《高淳县志》中。
“正德九年(公元1514年),县令顿锐网罗旧闻,创修邑志。
是后嘉靖、万历、清顺治、康熙、乾隆间,递有所修。
最后,光绪七年(1881年),知县杨福鼎复踵成二十八卷,体例最为完备。
”民国七年《高淳县志·重修高淳县志序》中提及,古代高淳自明正德起,先后共修县志7次。
故加之民国和建国后1987年一版,到1987年版《高淳县志》时,先后共产生过9部縣志。
第一部县志编于明正德九年(1514年),当时高淳县令顿锐所编,今仅见其序,原本已佚。
历史古街高淳老街
历史古街高淳老街高淳老街又称淳溪老街,位于南京市高淳区淳溪镇,是高淳的商业中心,江苏省内保存最完好的古建筑群,被誉为“金陵第二夫子庙”。
高淳老街自宋朝正式建立街市,至今已有900余年的历史,下面是介绍。
高淳老街历史简介高淳老街是南京著名旅游胜地,位于南京市高淳区的商业中心,是江苏省保存最为完整的明清古建筑群,为省级文保单位,因位于高淳区淳溪镇,故而又称淳溪老街。
它自宋朝正式建立街市,至今已有900余年的历史。
高淳老街始建于明代,为淳溪古镇的主要商贸街道,历经明、清两代500多年的不断建设,形成了一条长800余米最初为1135米的商业街,高淳老街不仅水路运输方便,民俗文化丰富多彩,而且周围小桥流水,景色宜人。
高淳老街因呈“一”字形,又称一字街,东西全长800多米,宽4.5-5.5米不等,中间用粉红色的胭脂石横向铺设,两边用青条石纵向围绕,整条街面色鲜艳,整齐美观,历经八百年风吹雨打,人行车压,依然坚固耐用。
老街现存有314间店铺,均为楼宇式双层砖木结构,合面式店房,上下二层,挑檐、斗拱、垛、墙、横桁、楼窗,风姿古朴,造型别致,多为明清所建,造型既具皖南徽派风貌,又有鲜明的地方传统风格。
老街原名正义街,辛亥革命胜利后,为了纪念伟大的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易名“中山大街”。
日军侵占高淳后,改称“和平街”。
日本投降后,复名“中山大街”。
“”期间,又将其更名为“东方红大街”。
1982年进行地名普查时,又重新复名“中山大街”。
为保护这一历史文化遗产,1984年,南京市高淳区人民政府将老街原貌保存较好的长345米片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建设控制地带,东自东门桥,西止通贤路,南到官溪路,北达县府路及江南圣地。
通过不断修缮和改造,禀承“修旧”如旧原则,使老街仍保持了昔日的风貌,依旧飘逸着古色古香的韵味。
高淳老街主要景点老街风景区主要有关王庙、高淳民俗馆、杨厅、新四军一支队司令部、高淳民俗表演馆、新四军驻高淳办事处旧址、乾隆古井、耶稣教堂遗址等九处景点,以展现古老朴实的古建筑艺术及蕴涵其间的丰富民俗文化为主。
说说高淳区的来历
说说高淳区的来历
明朝弘治年间从溧水县分出置高淳县,县治为淳溪镇,属应天府。
县因高淳古镇而得名。
高淳镇即今淳溪镇。
清,改明应天府为江宁府,高淳属之。
清同治三年(1864年),陷天京,高淳复属江宁府。
1953年1月,撤销苏南行政区,成立江苏省,高淳县属江苏省镇江专区;1958年改为常州专区,高淳属之。
1959年,改为镇江专区,高淳县属镇江专区。
1983年3月1日,实行市管县体制,高淳县由镇江专区划回南京市管辖。
2013年2月,撤销高淳县,设立南京市高淳区,以原高淳县的行政区域为南京市高淳区的行政区域。
高淳区被誉为"江南圣地",素有"日出斗金、日落斗银"的江南鱼米之乡的美誉,坐拥先天的山湖资源,具有吴越江南典型的生态特征。
高淳是江苏省商贸十强县(市)、建筑强县、中国建筑之乡,造船水运业享有"中华民间造船水运第一县"的美称,以造船水运业著称的武家嘴村则被誉为"中国民间造船水运第一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南京市高淳区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测试题(有答案)第Ⅰ卷(选择题共25分)一、选择题(以下各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分,计25分)1.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在参观某地文化时说:“(该文化)在中华文明成熟之前,起到了稻作文明的奠基作用。
”他参观的地点是A.云南省元谋县 B.北京周口店 C.西安半坡村 D.浙江余姚河姆渡2.齐桓公称霸,商鞅变法等历史现象反映的时代特征是A.争霸称雄与社会变革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C.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D.统一国家的建立3.“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史记》所载这项措施的颁布者是A.商鞅 B.秦始皇 C.汉武帝 D.北魏孝文帝4.“(江南)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
”这一现象开始出现于A.秦朝 B.西汉 C.魏晋时期 D.宋朝5.“开元初,上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六七年间,天下大理。
”“天下大理”局面出现在下列哪位皇帝统治时期A. 唐玄宗B. 唐太宗C.唐高祖D.唐中宗6.汉代“(江南)不忧冻饿,亦亡(无)千金之家。
”宋代则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下列各项与这一变化相关的有①人口南迁②民族交往③大运河贯通④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③④ D.①②③④7.明清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得到加强,以下属于明朝时期加强君权的措施有①废除宰相②设立锦衣卫③八股取士④设立军机处A.①②③ B. ①② C. ②③ D.①③④8.下列事件中改变了中国社会性质的是A.戊戌变法 B.鸦片战争C.辛亥革命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9.甲午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是在右图中的哪一地点A. ①半岛B.②大东沟C. ③旅顺D.④威海卫10.“它使中国两千多年的皇帝制度彻底崩溃,是中国帝制与共和意识的分水岭,尽管它的结局是悲剧性的……”材料中的“它”是指A.戊戌变法B. 辛亥革命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11.“这场运动最重要的就是爱国主义……争回我国在青岛的主权;另一方面是促使青年人自我觉醒。
”“这场运动”是指A.洋务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国民革命运动12.北伐战争时期曾激励北伐将士的口号是A. “自强”“求富”B. “民主”与“科学”C.“打倒列强、除军阀” D.“停止内战、一致抗日”13.右图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旗上的“八一”二字纪念的是A.武昌起义B. 南昌起义C.北伐战争D.秋收起义14.下列选项与右图所示历史事件相关的是A.“两湖战场北伐铁军称号”B.“东北柳条湖局部抗战”C.“宛平卢沟桥全国性抗战”D.“刘邓大军大别山战略反攻”15.1945年8月,《新华日报》的一篇社论中写道:“八年间的死亡留徙,苦难艰辛,在今天获得了报酬了……接受了他们的无条件投降。
”材料中的“今天”是指A.8月5日 B.8月10日C.8月12日 D.8月15日16.右图所示的出版机构①创办于洋务运动时期②创办于上海③是近代中国历史最长的出版机构④是近代中国规模最大的出版机构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17.新中国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这个“新纪元”是①国家独立自主②进入社会主义社会③成为现代化强国④人民当家作主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18.网络上有这样一个段子:“(20世纪)①30年代,到延安去,到太行山去,到敌人的后方去;②40年代,到辽沈去,到天津去,到长江对岸去;③50年代,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④60年代,到山上去,到乡下去,到贫下中农当中去……”以下对该网络段子解读正确的是抗战时期,延安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中心,是进步青年向往的地方19.“今天,我主要讲一个问题,就是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这是邓小平在下列哪个会议上的讲话A.十一届三中全会B.十二大C.十三大D.十四大20.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促进国有企业改革深化的会议是A.遵义会议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C.中共十四大D.中共十五大21.香港、澳门回归后一直保持着繁荣稳定,这得益于A.民族区域自治政策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 求同存异的方针D. 一国两制方针22.20世纪60年代组建并担任我国核反击任务的部队是A.导弹部队B.海军部队C.空军部队D.炮兵部队23. 某次会议后,有人说:“周恩来是我去时候的敌人,回来时候的朋友。
”这次会议是A.日内瓦国际会议 B.万隆会议C.第26届联合国大会 D.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会议24.今年是中法建交50周年。
就在那一年,我国在科技方面出现的重大突破是A. 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 B.成功培育籼型杂交水稻C.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D.成功发射用于实战的导弹25基本工资A.注重实施素质教育B.教育领域改革C.落实科教兴国战略D.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第Ⅱ卷(非选择题共35分)二、非选择题(35分)请将正确答案写在答题纸的答题区域内,超出黑色矩形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26.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10分)【制度篇】 (1)秦朝在地方管理上推行的什么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1分)(2)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这标志着什么制度正式诞生?(1分)【经济篇】(3)唐朝农民创制的新的灌溉工具是什么?(1分)(4)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叫什么?(1分)【科技篇】 (5)东汉名医华佗的哪一项发明被誉为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1分)(6) 北宋时的哪一项发明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比欧洲早约四百年?(1分)【文化篇】(7)东晋时期哪一部书法作品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1分)(8)清朝时哪一部文学作品被誉为中国古典小说的高峰,并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1分)【外交篇】(9)唐朝时,促进中印文化交流的最杰出使者是谁?(1分)(10)明朝时,哪一重大历史事件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和友好往来?(1分)27.请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2分)材料一:我们的党定名为“中国共产党”。
我们党的纲领如下: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必须援助工人阶级,直到社会阶级区分消除的时候。
材料二:由于中国现时的社会……还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社会,由于现时中国革命的动力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及其他民主分子,由于中国共产党的强大存在,并由于现时的国际条件,便规定了中国革命在目前阶段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的革命。
——中共七大党章材料三:改革开放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要从根本上改革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材料四: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中共十八大党章请回答:(1)材料一应是哪次党代会通过的党章?这次会议选举了党的哪一中央领导机构?(2分)(2)材料二认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是什么?这次大会在何地召开?毛泽东在此次大会上作了哪一著名报告?(4分)(3)材料三中的“改革开放”开始于哪次会议?农村“改革”最早开始于何地?材料三的表述第一次出现在党章中应该是哪一年?(3分)(4)材料四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十八大党章的新内容。
请举出它在民族政策领域的体现。
(1分)(5)从党章的发展变化中,你能看出党具有怎样的优秀品质?(任举一点即可,2分)28.城市见证了历史的变迁。
结合所学知识,请补充完整下列图片中的相关信息。
(13分)以号,海创办了1872办了著名的文报纸(一大在此召开。
(5)是鸦片战争后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现在则是改革开放中首批设立的经济特区之一。
(6) 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是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9) ”。
八年级历史参考答案(开卷,满分60分)2014年6月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计25分二、非选择题(计35分)26.(10分)(1)郡县制(1分) (2)科举制(1分)(3)筒车(1分) (4) 交子(1分)(5)麻沸散(1分) (6) 活字印刷术(1分)(7) 《兰亭序》(1分)(8)《红楼梦》(1分)(9)玄奘(1分)(10)郑和下西洋(1分)27.(12分)(1)中共一大(1分);中央局(1分)(2)动力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及其他民主分子(2分,写不完整给1分);延安(1分);《论联合政府》(1分)(3)十一届三中全会(1分);安徽凤阳小岗村(1分);1992年(1分)(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分);(5)与时俱进(2分,其他言之有理的酌情给1-2分)28.(13分)(1)《南京条约》(1分)(2)轮船招商局(1分)(3)《申报》(1分)(4)1921年(1分)(5)厦门(1分)(6)南昌起义(1分)(7)遵义会议(1分)(8)重庆(1分)(9)“双十协定”(1分)(10)张学良(1分)(11)西安事变(1分)(12)五四爱国运动(1分)(13)新民主主义(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