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相色谱与质谱联用技术的各种模式探索(LC-MS)

合集下载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简介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简介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分析测试中心刘莺主要内容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简介 我们的仪器测试准备阶段的注意事项结果的解读第一章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简介 质谱基本原理质谱分析法是通过对被测样品离子质荷比的测定来进行分析的一种分析方法。

电离装置把样品电离为离子质量分析器把不同质荷比的离子分开检测器检测色谱-质谱联用技术体现了色谱和质谱优势的互补,它将色谱对复杂样品的高分离能力与质谱的高选择性、高灵敏度及能够提供相对分子质量与结构信息的优点结合起来,实现对复杂混合物更准确的定量和定性分析。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C-MS)以液相色谱作为分离系统,质谱为检测系统。

样品在质谱部分和流动相分离,被离子化后,经质谱的质量分析器将离子碎片按质量数分开,经检测器得到质谱图。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LC-MS, LC-ITMS, LC-TOF, LC-QqQ, LC-Q-TOF,LC-IT-TOF, LC-Q-IT等适用于不挥发性化合物、极性化合物、热不稳定化合物、大分子量化合物(包括蛋白、多肽、多聚物等)的分析测定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LC离子源离子传输系统质量分析器检测器数据系统真空系统大气与质谱联用的液相色谱液相色谱柱●规格:50×2.1mm、100×2.1mm、150×2.1mm、150×4.6mm,250×4.6mm●填料粒径:亚二微米(1.7-1.9μm)、2.5 μm 、3μm、3.5μm、5μm●填料类型:C18、C8、-NH2、-CN等与质谱联用的液相色谱流动相◆溶剂◆推荐使用水、甲醇、乙腈、异丙醇◆不能使用四氢呋喃、二氯甲烷、正己烷、氯仿◆酸◆不能使用无机酸(可能会导致腐蚀)◆推荐使用醋酸和甲酸◆三氟乙酸(TFA)会产生离子抑制作用与质谱联用的液相色谱流动相◆碱◆不要使用碱金属碱(可能会导致腐蚀)◆推荐使用氨水◆三乙胺/三甲胺(TEA/TMA)有助于形成负离子◆表面活性剂不能使用◆清洁剂和其他表面活性剂会产生离子抑制◆缓冲盐◆避免使用非挥发性盐,特别是碱金属磷酸盐、硼酸盐、柠檬酸盐等。

LC-MS基础资料

LC-MS基础资料

〔3〕母离子扫描
母离子分析可用来鉴定和确认类型的化合物, 尽管它们的母离子的质量可以不同,但在分裂 过程中会生成共同的子离子,这种扫描功能在 药物代谢争论中特殊重要。
(4)中性丧失扫描
中性丧失扫描分析可用来鉴定和确认类型的化 合物,例如新生儿遗传疾病筛查中某些检测工 程。也可以帮助进展未知物构造推断,例如有 中性丧失18Da的意味着-H2O,28-CO,30HCOH,32-CH3OH,44-CO2等等。
Ionic
IonSpray
电喷雾电离源
APCI
大气压化学电离源
Analyte Polarity
GC/MS
Neutral
101
102
103
104
105
Molecular Weight
LC_MS接口的作用
将淋洗剂及样品气化 分别除去大量的淋洗剂分子适应MS的高真空 样品分子的电离
常用的离子源:
279.1591 m/z 316, 2mm 离心管的产生的特征离子 m/z 384, 瓶的光稳定剂产生的离子 m/z391, 管路中邻苯二甲酸二辛酯, C24H38O4H+,
391.2843 m/z413, 邻苯二甲酸二辛酯+钠, C24H38O4Na+,
413.2668
分子量测定失败的缘由
子离子分析〔 MS/MS 〕 子离子,用于构造推断(得到化合物的二级谱图即碎
片离子)和选择离子对作多种反响监测〔MRM〕。
子离子谱图与锥体电压断裂谱图〔源内CID〕可能特殊 相像,所不同的是子离子质谱图只有一种质量通过MS1, 因此也全部碎片离子都是由我们所选定的母离子所产生 的,所以我们更信任由MS/MS产生的谱图的纯度。

+LC-MS-MS液相色谱质谱质谱联用仪

+LC-MS-MS液相色谱质谱质谱联用仪

+LC-MS-MS液相色谱质谱质谱联用仪LC-MS-MS 液质联用(LC-MS)性能选择和价格比较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的原理及应用简介液色迷人"1977年,LC/MS开始投放市场1978年,LC/MS首次用于生物样品分析1989年,LC/MS/MS取患上成功1991年,API LC/MS用于药物开发1997年,LC/MS/MS用于药物动力学高通量筛选2002年西方强国质谱协会统计的药物色谱分析各种不同方法所占的比例。

1990年,HPLC高达85%,而2000年下降到15%,相反,LC/MS所占的份额从3%提高到约莫80%。

我们国家目前在这方面可能相当于西方强国1990年的水平。

为此我们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色谱质谱的在线联用将色谱的分离能力与质谱的定性功能结合起来,使成为事实对庞大混合物更准确的定量和定性分析。

并且也简化了样品的前处理过程,使样品分析更简便。

色谱质谱联用包括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液质联用与气质联用互为增补,分析不同性质的化合物。

液质联用与气质联用的区别:气质联用仪(GC-MS)是最早商品化的联用仪器,适宜分析小分子、易挥发、热稳定、能气化的化合物;用电子轰击方式(EI)获患上的谱图,可与标准谱库对比。

液质联用(LC-MS)首要可解决如下几方面的需要解答的题目:不挥发性化合物分析测定;极性化合物的分析测定;热不稳定化合物的分析测定;大分子量化合物(包括蛋白、多肽、多聚物等)的分析测定;没有商品化的谱库可对比查询,只能自己建库或自己解析谱图。

常见的色质联用仪首要有气相-质谱联用仪和液相-质谱联用仪。

随着我国财政能力的日益增强和理化分析仪器的飞速发展,许多单元处于一个设备迅速增长的高峰期,提出买质谱的单元也不少,下面针对疾控系统中色质联用仪的采办与应用需要解答的题目谈下个人看法。

从技术层面来说,采办色质联用仪的目的首要有两方面:定性,灵敏度。

液相色谱-质谱(LC-MS)联用的原理及应用课件

液相色谱-质谱(LC-MS)联用的原理及应用课件

喷雾的离子化技术, 可产生带很多电荷 的离子,最后经计
+TOF MS: 1.84 min (57 scans) from go 10
1. 26e 1
Int act Ant ibody Spect r um
算机自动换算成单
5
质/荷比离子。
2500
3000
3500
4000
m/z, amu
BioSpec Reconstruct for +TOF MS: 1.84 min (57 scans) from go, smoothed
总离子流图:
• 在选定的质量范围内,所有离子强度的 总和对时间或扫描次数所作的图,也称TIC
图.
学习交流PPT
10
质量色谱图
• 指定某一质量(或质荷比)的离子其强度对时间所 作的图.
• 利用质量色谱图来确定特征离子,在复杂混合物 分析及痕量分析时是LC/MS测定中最有用的方式。 当样品浓度很低时LC/MS的TIC上往往看不到峰, 此时,根据得到的分子量信息,输入M+1或 M+23等数值,观察提取离子的质量色谱图,检 验直接进样得到的信息是否在LC/MS上都能反映 出来,确定LC条件是否合适,以后进行MRM等 其他扫描方式的测定时可作为参考。
学习交流PPT
3
Ionic
IonSpray
APCI
Analyte Polarity
GC/MS
Neutral
101
102
103
104
105
Molecular Weight
学习交流PPT
4
现代有机和生物质谱进展
• 在20世纪80及90年代,质谱法经历了两次飞跃。 在此之前,质谱法通常只能测定分子量500Da以下 的小分子化合物。20世纪70年代,出现了场解吸 (FD)离子化技术,能够测定分子量高达 1500~2000Da的非挥发性化合物,但重复性差。20 世纪80年代初发明了快原子质谱法(FAB-MS), 能够分析分子量达数千的多肽。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LCMS分别的含义是:L液相C色谱M质谱S分离(友情赠送:G是气相^_^)LC-MS/MS就是液相色谱质谱/质谱联用MS/MS是质谱-质谱联用(通常我们称为串联质谱,二维质谱法,序贯质谱等)LC-MS/MS与LC-MS比较,M(质谱)分离的步骤是串联的,不是单一的。

色谱法也叫层析法,它是一种高效能的物理分离技术,将它用于分析化学并配合适当的检测手段,就成为色谱分析法。

色谱法的最早应用是用于分离植物色素,其方法是这样的:在一玻璃管中放入碳酸钙,将含有植物色素(植物叶的提取液)的石油醚倒入管中。

此时,玻璃管的上端立即出现几种颜色的混合谱带。

然后用纯石油醚冲洗,随着石油醚的加入,谱带不断地向下移动,并逐渐分开成几个不同颜色的谱带,继续冲洗就可分别接得各种颜色的色素,并可分别进行鉴定。

色谱法也由此而得名。

现在的色谱法早已不局限于色素的分离,其方法也早已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但其分离的原理仍然是一样的。

我们仍然叫它色谱分析。

一、色谱分离基本原理:由以上方法可知,在色谱法中存在两相,一相是固定不动的,我们把它叫做固定相;另一相则不断流过固定相,我们把它叫做流动相。

色谱法的分离原理就是利用待分离的各种物质在两相中的分配系数、吸附能力等亲和能力的不同来进行分离的。

使用外力使含有样品的流动相(气体、液体)通过一固定于柱中或平板上、与流动相互不相溶的固定相表面。

当流动相中携带的混合物流经固定相时,混合物中的各组分与固定相发生相互作用。

由于混合物中各组分在性质和结构上的差异,与固定相之间产生的作用力的大小、强弱不同,随着流动相的移动,混合物在两相间经过反复多次的分配平衡,使得各组分被固定相保留的时间不同,从而按一定次序由固定相中先后流出。

与适当的柱后检测方法结合,实现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分离与检测。

二、色谱分类方法:色谱分析法有很多种类,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从两相的状态分类:相色谱和经典液相色谱没有本质的区别。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C-MS)是一种结合了液相色谱和质谱两种技术的分析方法。

它通过液相色谱的分离能力和质谱的物质鉴定能力,可以同时获得化合物的分离和结构信息,适用于复杂样品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液相色谱(LC)是一种基于不同化合物在液相中的分离速度差异来分离化合物的方法。

它具有高分离能力、高选择性和易于操作等特点,广泛应用于生物、制药、环境和食品等领域。

液相色谱的核心是通过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实现化合物的分离。

而质谱(MS)则是一种基于化合物的质量与电荷比(m/z)来确定化合物结构和组成的方法。

质谱利用化合物在质谱仪内的质荷比来生成化合物的质谱图谱,从而实现化合物的鉴定和定量分析。

LC-MS联用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将液相色谱与质谱相连接,通过在液相色谱柱出口处将待分析的化合物分子引入质谱仪中进行分析。

这样一来,通过液相色谱对样品进行分离,可以避免复杂样品矩阵的干扰,并使待分析化合物逐一进入质谱仪进行离子化和探测。

质谱仪将产生的质谱信号转化为质谱图谱,进而进行化合物的鉴定和定量分析。

整个过程中,液相色谱和质谱的运行参数需要相互匹配和优化,以保证良好的分离效果和质谱信号。

LC-MS联用技术具有许多优点。

首先,它能够提供化合物的分离和结构信息,有效地应对样品复杂性的挑战。

其次,它能够对目标化合物进行快速定性和定量分析,为化合物的鉴定和生物活性评估提供支持。

此外,LC-MS联用技术还具有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和高分辨率的特点,可以检测并鉴定一些浓度较低的化合物,如药物代谢产物和生物标志物。

此外,LC-MS联用技术还适用于多种化合物类别的分析,如有机物、无机物、生物大分子和药物等。

在实际应用中,LC-MS联用技术被广泛用于药物研究和开发、环境监测、食品安全和生物科学等领域。

例如,在药物研究中,LC-MS联用技术可以用于药物的代谢研究、药物动力学研究、药物质量控制和药物残留分析等。

色谱联用技术(LC-MS).

色谱联用技术(LC-MS).

常用于强极性化合物及高分子化合物的测定,一般 不适于非极性或弱极性化合物的分析;



由于温度较低,因此较适用于热不稳定化合物;
只能允许非常小的液体流量(0.2~1mL)。
② 大气压化学源(API-±CI、APCI)
大气压化学源 工作原理
与ESI相似,所不同的是通过电晕放电针首先 使溶剂离子化,离子化的溶剂与待分析物气态分 子发生离子交换反应,形成准分子离子,使分析 物离子化。
(1)种类:甲醇、乙腈、水和它们不同比例的混合 物以及易挥发盐的缓冲溶液。 若流动相需用缓冲溶液,该缓冲液最好具有挥发 性,这样可pH值,调节 流动相的pH。
蛋白酵素
流动相应当具有低的蒸发热和低的表面张力,以 增强离子的解吸作用,离子化效率提高。 (2)流速:和色谱柱的内径有关,内径越小流量越 小。 0.3 1.0 2.1 4.6 内径(mm) 10 30~60 200~500 >700 流速(μl/min)
母离子分析可用来鉴定和确认类型已知的 化合物,尽管它们的母离子的质量可以不同, 但在分裂过程中会生成共同的子离子,这种扫 描功能在药物代谢研究中十分重要。
Product Ion Scan(子离子扫描)
-After identification, the precursor ion is sent into the collision cell and fragmented by CID -Q1 is fixed, Q3 sweeps a given mass range -Used for structural elucidation(结构确认) -First step to developing quantitative method
(2) 负离子方式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C-MSMS的五种扫描模式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C-MSMS的五种扫描模式

液相⾊谱质谱联⽤技术LC-MSMS的五种扫描模式具有液相⾊谱LC前端的串联质谱MS,特别是三重四极质谱(也称为“串联”)质谱(LC-MS/MS),这种仪器在过去的⼗⼏年⾥逐渐取代了GC-MS和单四极质谱检测器(LC-MS),成为⽬前质谱实验中⽤到的主要仪器之⼀。

液相⾊谱质谱联⽤技术LC-MS/MS仪器包括(i)⼤⽓压电离源,通常为ESI源(图1B)或⼤⽓压化学电离源(图1C),由(ii)离⼦⼊⼝和聚焦组件(Q0)耦合,提供从⼤⽓压到真空的转换和离⼦聚焦,进⼊(iii)第⼀质量过滤装置(Q1),接着进⼊(iv)碰撞室(Q2),该碰撞室充满⽤于碰撞诱导离解(CID)的低压⽓体,接着进⼊(v)第⼆质量过滤装置(Q3),最后进⼊(vi)离⼦检测器(电⼦倍增器)(图1A)。

液相⾊谱质谱联⽤技术仪可以在仪器灵敏度和质量分辨率范围内进⾏五种不同的扫描模式:图2:液相⾊谱质谱联⽤技术LC-MS/MS的五种扫描模式1. 全扫描:扫描两个质量过滤器(Q1和Q3)的整个(或部分)质量范围,⽽Q2不包含任何碰撞⽓体。

此实验可以查看样品中包含的所有离⼦(图2)。

2. ⼦离⼦扫描:在Q1中选择⼀个特定的m/Q,⽤碰撞⽓体填充Q2使所选m/Q碎裂,然后扫描Q3的整个(或部分)质量范围。

该实验可以查看所选前体离⼦的所有碎⽚/产物离⼦(图2)。

3. 前体离⼦扫描:扫描Q1的整个(或部分)质量范围,在Q2中填充碰撞⽓体,将扫描范围内的所有离⼦碎⽚化,然后Q3选择⼀个特定的m/Q分析。

此实验可以通过检测产物离⼦和检测之前的m/Q的时间相关性,确定哪个m/Q前体离⼦可能产⽣所选产物离⼦(图2)。

4. 中性丢失扫描:在Q1的整个(或部分)质量范围内扫描,⽤碰撞⽓体填充Q2使扫描范围内的所有离⼦碎裂,然后在预定范围内扫描Q3,该预定范围对应前体扫描范围内每个潜在离⼦发⽣的特定质量的碎裂引起的损失。

该实验可以识别失去选定的通⽤化学基团的所有前体,例如失去与甲基相对应的质量的所有前体(图2)。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的原理及应用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的原理及应用

width: 740px"><div align=center><font color=#ff0000 size=3><strong>&nbsp;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的原理及应用</strong></div><div align=center>&nbsp;</div><div align=left><br><strong>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的原理及应用</strong> <br>简介<br>1977年,LC/MS开始投放市场</font></div><p><font color=#ff0000 size=3>1978年,LC/MS首次用于生物样品分析</font></p><p><font color=#ff0000 size=3>1989年,LC/MS/MS取得成功</font></p> <p><font color=#ff0000 size=3>1991年,API LC/MS用于药物开发</font></p><p><font color=#ff0000 size=3>1997年,LC/MS/MS用于药物动力学高通量筛选</font></p><p><font color=#ff0000 size=3>2002年美国质谱协会统计的药物色谱分析各种不同方法所占的比例。

1990年,HPLC高达85%,而2000年下降到15%,相反,LC/MS所占的份额从3%提高到大约80%。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技术应用研究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技术应用研究

液相色谱一质谱联用(Liquid chromatog- 液 器 、泵 、进 样 器 等部 分 组 成 。MS又 称 质谱 中 ,电喷 雾 接 13的应 用 极 为 广 泛 ,其 主要 由
raphy-mass spectonnetry,简称LC—MS)技 术 计 ,由离 子 源 、质 量分 析 器 和 离 子 检 测 器 等 大 气 压 离 子 化 室 和 离 子 聚 焦 透 镜 组 件 构
的 应 用成 果 ,以期 为此 技术 在 生产 和 科研 中 源要 求 样 品 汽 化 是 不 相 适 应 的 。为 了实 现 质谱/质谱(UPLC— MC/MC)法 ,研 究表 明
进 一 步发 挥 其独 特 的优 势而 提供 理 论 参考 。 联 用 ,一 般是 选 用 合 适 的 “接 口”以 协 调 液 该 法 检 测 外 源 性 激 素 的 灵敏 度 高 ,检 出 限
2.1应 用于食 品领域
统地 阐述 了液相 色谱 一质谱 联用 (LC—MS)技
液 相 色 谱 的分 析 对 象 主要 是 难 挥 发 和
张 爱 芝 等 …针 对 食 品 动 物 禁 用 的 兽 药
术 及其 在食 品 、医药 、饲 料 、化学 化 工等 领 域 热 不 稳 定 物 质 ,这 与 质谱 仪 中 常 用 的 离 子 中外 源 性 激 素 ,建 立 了超 高 效 液 相 色 谱 一
谱 仪 (Ms)等部 分组 成 (见 图1)。LC系 统 由储 快原 子 轰 击(FAB)、电喷 雾 接 口(ESI)等 。其 宽 ,检 验 结 果 准 确 可 靠 ,应 用 性 强 。周 莉 莉
和 成熟 起来 的 一 种较 完 美的 、与 传 统分 离 分 为 静 态 仪 器和 动 态 仪 器 。简 言之 ,此技 术 是 品 溶 液 。通 常 要 对 Lc—MS进 行 定期 校 准 以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CMS)的各种模式探索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CMS)的各种模式探索

实验七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C-MS)的各种模式探索093858 张亚辉一、实验目的1、了解LC-MS的主要构造和基本原理;2、学习LC-MS的基本操作方法;3、掌握LC-MS的六种操作模式的特点及应用。

二、实验原理1、液质基本原理及模式介绍液相色谱-质谱法(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LC-MS)将应用范围极广的分离方法——液相色谱法与灵敏、专属、能提供分子量和结构信息的质谱法结合起来,必然成为一种重要的现代分离分析技术。

但是,LC是液相分离技术,而MS是在真空条件下工作的方法,因而难以相互匹配。

LC-MS经过了约30年的发展,直至采用了大气压离子化技术(Atmospheric pressure ionization,API)之后,才发展成为可常规应用的重要分离分析方法。

现在,在生物、医药、化工、农业和环境等各个领域中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组合化学、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的研究工作中,LC-MS已经成为最重要研究方法之一。

质谱仪作为整套仪器中最重要的部分,其常规分析模式有全扫描模式(Scan)、选择离子监测模式(SIM)。

(一)全扫描模式方式(Scan):最常用的扫描方式之一,扫描的质量范围覆盖被测化合物的分子离子和碎片离子的质量,得到的是化合物的全谱,可以用来进行谱库检索,一般用于未知化合物的定性分析。

实例:(Q1 = 100-259m/z)(二)选择离子监测模式(Selective Ion Monitoring,SIM):不是连续扫描某一质量范围,而是跳跃式地扫描某几个选定的质量,得到的不是化合物的全谱。

主要用于目标化合物检测和复杂混合物中杂质的定量分析。

实例:(Q1 =259m/z)本实验采用三重四极杆质谱仪(Q1:质量分析器;Q2:碰撞活化室;Q3:质量分析器),由于多了Q2、Q3的存在,在分析测试的模式上又多了四种选择:(三)子离子扫描模式(Product Scan):第一个质量分析器固定扫描电压,选择某一质量离子(母离子)进入碰撞室,发生碰撞解离产生碎片离子,第二个质量分析器进行全扫描,得到的所有碎片离子都是由选定的母离子产生的子离子,没有其它的干扰。

LC-MC实验报告

LC-MC实验报告

实验四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C-MS)的各种模式探索姓名:邢露同组人员:袁达之, 陈婷彦, 徐倩倩, 周波时间:2012.11.5一、实验目的本实验通过液质联用来了解LC-MS 的基本操作方法以及掌握LC-MS的六种操作模式的特点及应用。

二、实验原理1、液质基本原理及模式介绍高效液相色谱是在气相色谱和经典色谱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现代液相色谱和经典液相色谱没有本质的区别。

不同点仅仅是现代液相色谱比经典液相色谱有较高的效率和实现了自动化操作。

经典的液相色谱法,流动相在常压下输送,所用的固定相柱效低,分析周期长。

而现代液相色谱法引用了气相色谱的理论,流动相改为高压输送(最高输送压力可达4.9 107Pa);色谱柱是以特殊的方法用小粒径的填料填充而成,从而使柱效大大高于经典液相色谱(每米塔板数可达几万或几十万);同时柱后连有高灵敏度的检测器,可对流出物进行连续检测。

因此,高效液相色谱具有分析速度快、分离效能高、自动化等特点。

所以人们称它为高压、高速、高效或现代液相色谱法。

质谱分析是一种测量离子荷质比(电荷-质量比)的分析方法,其基本原理是使试样中各组分在离子源中发生电离,生成不同荷质比的带正电荷的离子,经加速电场的作用,形成离子束,进入质量分析器。

在质量分析器中,再利用电场和磁场使发生相反的速度色散,将它们分别聚焦而得到质谱图,从而确定其质量。

ESI离子源4000v强电场中,样品溶液通过毛细管喷嘴喷出,带电液滴被静电场吸向质谱人口,同时伴随干燥或加热干燥气体吹送,使液滴表面溶剂挥发,液滴体积变小,表面电荷密度变大,当同种电荷之间的库仑斥力达到雷利极限时,突破表面张力,液滴爆裂为更小的带电液滴,这一过程不断重复,使最终的液滴非常细小,呈喷雾状,此时液滴表面电场非常强大,使分析物离子化,带单电荷或多电荷。

质谱仪作为整套仪器中最重要的部分,其常规分析模式有全扫描模式(Scan)、选择离子监测模式(SIM)。

LC-MS简介液质联用简介

LC-MS简介液质联用简介

液质联用(LCMS)原理简析1.质谱法质谱分析是先将物质离子化,按离子的质荷比分离,然后测量各种离子谱峰的强度而实现分析目的的一种分析方法。

质谱的样品一般要汽化,再离子化。

不纯的样品要用色谱和质谱联用仪,是通过色谱进样。

即色谱分离,质谱是色谱的检测器。

离子在电场和磁场的综合作用下,按照其质量数m和电荷数Z的比值(m/z,质荷比)大小依次排列成谱被记录下来,以检测器检测到的离子信号强度为纵坐标,离子质荷比为横坐标所作的条状图就是我们常见的质谱图。

2.质谱仪质谱仪由以下几部分组成数据及供电系统┏━━━━┳━━━━━╋━━━━━━┓进样系统离子源质量分析器检测接收器┗━━━━━╋━━━━━━┛真空系统质谱仪一般由进样系统、离子源、分析器、检测器组成。

还包括真空系统、电气系统和数据处理系统等辅助设备。

(1)离子源:使样品产生离子的装置叫离子源。

液质的离子源有ESI,APCI,APPI,统称大气压电离(API)源,实验室常用液质的离子源为ESI源。

电喷雾(ESI)的特点通常小分子得到[M+H]+ ]+,[M+Na]+ 或[M-H]-单电荷离子,生物大分子产生多电荷离子。

电喷雾电离是最软的电离技术,通常只产生分子离子峰,因此可直接测定混合物,并可测定热不稳定的极性化合物;其易形成多电荷离子的特性可分析蛋白质和DNA等生物大分子;通过调节离子源电压控制离子的碎裂(源内CID)得到化合物的部分结构。

(2)质量分析器: 由它将离子源产生的离子按m/z分开。

离子通过分析器后,按不同质荷比(M/Z)分开,将相同的M/Z离子聚焦在一起,组成质谱。

质量分析器有:磁场和电场、四极杆、离子阱、飞行时间质谱、傅立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等。

实验室目前液质的质量分析器类型:三重四极杆(QqQ):离子源→第一分析器→碰撞室→第二分析器→接收器MS1 MS2Q1 q2 Q3QqQ仪器可以方便的改变离子的动能,因此扫描速度快,体积小,常作为台式进入常规实验室,缺点是质量范围及分辨率有限,不能进行高分辨测定,只能做到单位质量分辨。

ms)的原理及应用

ms)的原理及应用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LC/MS) 的原理及应用1.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LC/MS) 的概述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LC/MS) 是一种结合了液相色谱 (LC) 和质谱 (MS) 技术的分析方法。

液相色谱是一种用于分离和纯化复杂混合物的技术,而质谱则是一种通过分析分子的质量和结构来鉴定化合物的方法。

LC/MS 结合了这两种技术的优势,具有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和高分辨率的特点,因此在生物、化学、环境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LC/MS) 的原理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LC/MS) 的原理如下:2.1 液相色谱 (LC) 部分液相色谱 (LC) 是一种基于样品在流动相和固定相之间的分配行为进行分离的技术。

在液相色谱部分,样品溶解在流动相中,并通过固定相柱或柱组进行分离。

不同组分会以不同的速率通过柱,从而实现分离。

2.2 质谱 (MS) 部分质谱 (MS) 是一种基于分子的质量和结构进行分析的技术。

在质谱部分,离子源将分离后的化合物转化为离子,并通过质谱仪器进行质量分析和鉴定。

常用的离子源包括电喷雾离子源 (ESI) 和化学电离源 (APCI)。

2.3 LC/MS 联用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LC/MS) 中,液相色谱和质谱紧密结合。

液相色谱部分负责分离复杂混合物,质谱部分负责分析和鉴定分离后的化合物。

分离后的化合物通过离子源被转化为离子,并在质谱仪器中进行质量分析。

3.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LC/MS) 的应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LC/MS) 在许多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3.1 生物医药领域•药物代谢研究:LC/MS 可以用于分析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过程,帮助研究人员了解药物在人体内的代谢途径和代谢产物。

•蛋白质分析:LC/MS 可以用于蛋白质的鉴定和定量分析,是生物医药领域中蛋白质组学研究的重要工具。

3.2 环境领域•污染物检测:LC/MS 可以用于分析水体、土壤、大气中的污染物,帮助监测环境中的污染程度和来源。

lc-ms的原理

lc-ms的原理

lc-ms的原理
LC-MS(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是一种结合了液相色谱和质谱技术的分析方法。

它的原理是将样品溶解在液相中,经过色谱柱分离,并通过质谱仪进行检测和识别。

液相色谱(LC)是一种基于分子在液相中的分配和亲和性质的分离技术。

样品溶解在移动相中,并通过固定相(色谱柱)分离成不同的组分。

这些组分通过不同的相互作用(如极性、分配系数等)在色谱柱中以不同的速率通过。

质谱(MS)则是一种基于分析样品中化合物的质荷比(mass-to-charge ratio,m/z)的技术。

在质谱仪中,样品分子通过电离过程转化为离子,然后通过加速电场、磁场和其他分子分离方法,根据其质量分离并检测。

在LC-MS联用中,液相色谱系统将分离的样品进样到质谱系统中。

质谱仪将进样的分离组分一个接一个地离子化,并对其进行分析和检测。

根据质荷比分离出的离子特征谱帮助识别化合物的组成和结构。

LC-MS联用的原理利用了液相色谱和质谱的互补性,可以很好地分析复杂的样品混合物中的化合物,并提供结构和组成信息。

它广泛应用于食品、环境、制药和生物医学等领域的化学分析和生物分析。

药物分析中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的研究

药物分析中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的研究

药物分析中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的研究在药物研究和分析领域,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LC-MS)被广泛应用于药物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这种分析方法结合了高效液相色谱(HPLC)和质谱(MS)的优势,不仅能够实现高灵敏度和选择性,还能够识别和鉴定药物成分。

本文将探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在药物分析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其研究进展。

1. LC-MS原理及优势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是一种将液相色谱技术和质谱技术相结合的分析方法。

在这种方法中,样品首先经过液相色谱柱进行分离,然后进入质谱仪进行离子化和质谱分析。

该方法的原理基于质谱的分子识别能力和高效液相色谱的物质分离能力,能够快速、高效地分析复杂样品中的组分。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具有以下优势:1.1 高灵敏度:质谱仪的灵敏度相比传统检测方法更高,可以检测到低浓度的化合物。

1.2 高选择性:质谱的分子特征识别能力可确保准确定量和鉴定目标化合物。

1.3 高分辨率:液相色谱对复杂样品中各成分进行有效分离,提供更好的分辨率。

1.4 宽线性范围: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适用于宽线性范围内的定量分析。

2.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在药物分析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其主要应用领域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2.1 药代动力学研究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可以用于药物在体内的代谢动力学研究。

通过分析药物及其代谢产物在生物体内的变化,可以揭示药物的代谢途径、药物代谢酶的作用机制以及药物的消除动力学等信息。

2.2 药物残留分析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在农产品和食品安全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用于检测药物和农药在食物中的残留量。

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准确测定食品中的残留药物浓度,以保障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2.3 新药研发在新药研发的过程中,药物的分析方法是十分关键的。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可以用于新药的分子结构分析、药代动力学研究、代谢产物的鉴定等方面。

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提高药物研发的效率,还可以为新药的安全性评价提供重要数据。

液相色谱与质谱联用技术的各种模式探索(LC-MS)详述

液相色谱与质谱联用技术的各种模式探索(LC-MS)详述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C-MS)的各种模式探索摘要:为了了解LC-MS的主要构造和基本原理,学习LC-MS的基本操作方法,以及掌握LC-MS的六种操作模式的特点及应用。

通过邻苯二甲酸酯的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各种模式探索的方法,以及实验条件的控制。

根据质谱图可以知道很多物质的信息。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具有分辨率高、质量范围广、扫描快和灵敏度高的优点。

关键词:LC-MS 模式探索质谱图Abstract To learn the basic principles and the main structure of LC-MS and study the basic operation of LC-MS methods,master features and application to six LC-MS mode of operation. By liquid chromatography -mass spectrometry techniques to explore various modes of approach, as well as controlling the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According spectrum can know a lot of information material. Liquid chromatography -mass spectrometry technology has high resolution, wide mass range, high sensitivity and fast scanning advantages.Keywords:LC-MS Mode Exploration Spectrum近年来,随着工业生产和塑料制品的广泛使用,邻苯二甲酸酯不断进入环境,普遍存在于土壤、底泥、大气、水体和生物体等环境样品中,成为环境中无所不在的污染物。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各种模式探索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各种模式探索

Q1 选择特定离子进入,经 Q2 碎裂后,Q3 仍 定量分析

检测特定离子。只有符合特定条件的离子才
能被检测到。选择性、专属性更强。
2.实验内容介绍
邻苯二甲酸酯是一类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对人和动物有许多不良影响,本实验由质谱检测
邻苯甲酸二甲酯,学习质谱的使用方法。
三、仪器与试剂
1.仪器:
液相系统:Varian Pro Star;
检测模式英文表示特点应用全扫描scan常用扫描范围覆盖分子离子和碎片离子的质量得到化合物的全谱可进行谱库搜索对未知化合物定选择离子监测simselectiveionmonitoring跳跃地扫描某几个选定的质量得到谱图的目标化合物检测和复杂混合物中杂质的定量子离子扫productscanq1固定扫描电压选择某一质量离子进入母离子q2q3对这个选定的母离子进行裂解和全扫描得到的是选定母离子的全化合物结构分析母离子扫precursorscanq1选择母离子进入经q2裂解后q3固定扫描电压检测特定的离子则该离子是由选择的母离子产生的
实验日期:2015 年 11 月 25 日
实验名称: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C-MS)的各种模式探索
一、实验目的
1.了解 LC-MS 的主要构造和基本原理。
2.学习 LC-MS 的基本操作方法。
3.掌握 LC-MS 的六种操作模式的特点及应用。
二、实验原理
1.液质基本原理及模式介绍 液质联用是液相色谱与质谱联用的技术,它兼具了液相色谱具有的高分离性能、分析性能
(Q1、Q3)用于质量分离,二级(Q2)用于碰撞。其扫描模式在常规的全扫描和选择离子检测
模式外,又多出了四种选择,以下做一个简单汇总。
检测模式 英文表示
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C-MS)的各种模式探索摘要:为了了解LC-MS的主要构造和基本原理,学习LC-MS的基本操作方法,以及掌握LC-MS的六种操作模式的特点及应用。

通过邻苯二甲酸酯的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各种模式探索的方法,以及实验条件的控制。

根据质谱图可以知道很多物质的信息。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具有分辨率高、质量范围广、扫描快和灵敏度高的优点。

关键词:LC-MS 模式探索质谱图
Abstract To learn the basic principles and the main structure of LC-MS and study the basic operation of LC-MS methods,master features and application to six LC-MS mode of operation. By liquid chromatography - mass spectrometry techniques to explore various modes of approach, as well as controlling the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According spectrum can know a lot of information material. Liquid chromatography - mass spectrometry technology has high resolution, wide mass range, high sensitivity and fast scanning advantages.
Keywords:LC-MS Mode Exploration Spectrum
近年来,随着工业生产和塑料制品的广泛使用,邻苯二甲酸酯不断进入环境,普遍存在于土壤、底泥、大气、水体和生物体等环境样品中,成为环境中无所不在的污染物。

而邻苯二甲酸酯类具有较弱的环境雌激素成分,具有影响生物体内分泌和导致癌细胞增殖的作用。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是指能改变机体内分泌功能,并对机体、后代或(亚)种群产生有害效应的环境物质。

由于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对人
和动物有种种不良影响,对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研究成为关注的焦点。

本次实验通过LC-MS六种方法,从混合物中测得邻苯二甲酸酯(DMP)。

液相色谱-质谱法(LC-MS)的分析模式有六种:分别是:①全扫描模式方式(Scan):扫描的质量范围覆盖被测化合物的分子离子和碎片离子的质量,得到的是化合物的全谱,可以用来进行谱库检索,一般用于未知化合物的定性分析;②选择离子监测模式(SIM):跳跃式地扫描某几个选定的质量,得到的不是化合物的全谱。

主要用于目标化合物检测和复杂混合物中杂质的定量分析。

③子离子扫描模式(Product Scan):第一个质量分析器固定扫描电压,选择某一质量离子(母离子)进入碰撞室,发生碰撞解离产生碎片离子,第二个质量分析器进行全扫描,得到的所有碎片离子都是由选定的母离子产生的子离子,没有其它的干扰。

主要用于化合物结构分析④母离子扫描模式(Precursor Scan):第一个质量分析器扫描电压选择母离子(如分子离子),进入碰撞室碰裂后,第二个质量分析器固定扫描电压,只选择某一特征离子质量,该特征离子是由所选择的母离子产生的,由此得到所有能产生该子离子的母离子谱。

主要用于同系物的分析;
⑤中性丢失扫描模式(Neutral Loss):第一个质量分析器扫描所有离子,所有离子进入碰撞室碎裂后,第二个质量分析器以与第一个质量分析器相差固定质量联动扫描,检测丢失该固定质量中性碎片(如质量数15、18、45)的离子对,得到中性碎片谱。

主要用于中性碎片的分析。

⑥多反应监测模式(MRM):第一个质量分析器选择一个(或
多个)特征离子,经过碰撞解离,到达第二个质量分析器再进行选择离子检测,只有符合特定条件的离子才能被检测到,因为是两次选择,比单四极质量分析器的SIM方式选择性、排除干扰能力、专属性更强,信噪比更高。

主要用于定量分析。

一、实验部分
1.仪器与试剂:液相系统(Varian Pro Star)、Varian 410自动进样器,Varian310LC-MS、Varian Inertsil20RBAX Eclips C18(150mm*4.6mm,5μm)、甲醇、超纯水、标准溶液(用甲醇配制邻苯二甲酸二甲酯、邻苯二甲酸二乙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2.条件的设置:色谱条件:流动相(80%甲醇+20%水)、流速(0.7ml/min)、扫描时间(10min);离子源模式:电喷雾电离(ESI)、正离子模式;扫描条件:Detector:1000V;Needle:5000V;Shield:600V;Spray Chamber Temperature:50℃;Nebulizing Gas Pressure:55psi;Drying Gas Pressure:18psi,Drying Gas Temperature (℃):300℃,Capilary Voltage50(V),Coll.Energy 20(v)
3.实验测定:①开机,启动电脑选择system control ,打开二元泵,脱气机,自动进样器电源,按下wash按钮,洗针,等待联机②建立方法,点击工具栏“view edit methods”图标,选择“create a new method flie”,点击next,至fish,参数设置(梯度表,自动进样,质谱相关参数设置),激活方法,在“system control”界面上,用‘file /activate method 激活方法,开启电喷雾,点击“turn spray on”③进样方法,点击“file/new samplelist”,建立新样品表,设置进样次数,进样体积,
进样盘位置,文件位置,开始测定。

并再次确认使用方法④关机:关泵,关电喷雾器及进样针,降压到10bar一下,关闭二元泵,脱气机,自动进样器,电源,清洁喷雾针,shield及腔室输入standby,待机。

4.实验结果:
4.1全扫描模式(Q1=50m/z-400m/z,capli=50,Req.Dwell=0.5)
图一
图二
4.2选择离子检测模式(Q1=163m/z 、217m/z、capli=50,Req.Dwell=0.5)
图三
图四
4.3子离子扫描模式(Q1=19
5.1m/z 、217m/z、Q3=50m/z-200m/z、capli=25,Req.Dwell=0.5)
图五
二、结果分析与总结:
1.结果分析:①从图一和图二可知,全扫描模式下,只有两个峰出现,质荷比分别为217m/z,245m/z,出现这种原因可能有:噪声过大,导致其他的峰无法测出;等梯度洗脱时,极性小,峰流出的时间变快,导致没有很好分开。

这两个峰分别是查阅文献值DMP(194m/z)、DEP (222m/z)中性结合的氢(1m/z),再结合因在玻璃容器中的Na (21m/z),所以才会在质谱图中显示质荷比分别为217m/z,245m/z。

②从图三和图四可知,选择性扫描模式下,因为梯度洗脱的原因,导致仍然只有两个峰,质荷比为217m/z,245m/z。

而在图四中,还有162.9m/z,查阅文献值DMP的子离子是163m/z,说明产生了子离子。

③从图五可知,子离子模式下,质荷比为162.8m/z,查阅文献值DMP 的子离子是163m/z,说明是子离子模式。

④从五张图中,可以知道扫描时间都在5min左右,扫描的时间较短,而且图谱可读性较强。

2.实验总结:进入实验室,就看到大型仪器,通过机械和化学的知识,创造出这样的仪器,感觉很神奇。

接着学姐就跟我们解释了很多关于这方面的知识,讲解的很详细。

同时也帮着我们巩固了课本上的知识,知道三重四极杆也就是一般的LC/MS/MS,一个MS就是一个四极杆,但是第二个四极杆一般作碰撞室,所以只有两个MS做质量分析器,即只有MS/MS,但是一般都叫三重四极杆。

此次实验虽然自己没有操作,但是对于实验仪器的操作和主要原理有了更深的理解,另外对于Q1的控制,以及图谱的分析有了更深的了解。

不过因为数据15天以
后才出来,很多东西或者细节都忘了差不多。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希望下次能够多记住写下一些关键知识点。

3.实验拓展:①结合HPLC等其它色谱分析技术及实验,可知LC-MS 具有分辨率高、质量范围广、扫描快和灵敏度高、图谱扫描可读性高的优点,现在LC-MS主要是在生物大分子的分析中起到了强大的作用,为药物分析与生物制品的检测的发展到了很大的作用。

②接口的选择:ESI适合于中等极性到强极性的化合物分子,特别是那些在溶液中能预先形成离子的化合物和可以获得多个质子的大分子(如蛋白质)APCI不适合可带多个电荷的大分子,其优势在于弱极性或中等极性的小分子的分析;正、负离子模式的选择:选择的一般原则为:正离子模式:适合于碱性样品,可用乙酸或甲酸对样品加以酸化。

样品中含有仲氨或叔氨时可优先考虑使用正离子模式。

负离子模式:适合于酸性样品,可用氨水或三乙胺对样品进行碱化。

样品中含有较多的强伏电性基团,如含氯、含溴和多个羟基时可尝试使用负离子模式;
4.实验建议:①增加梯度洗脱这一程序,由于等度洗脱对于混合物的分离的效果太差,所以在开放实验中必然要用到等梯度洗脱②调整缓冲溶剂,观察不同的峰型③将样品放在不同材质的瓶中,观察是否结合其他电子。

参考文献:
《仪器分析实验讲义》实验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