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组织水肿形成的原因教学文案
组织水肿的原理
组织水肿的原理
组织水肿的原理是由于组织间隙液体过多,导致组织肿胀。
具体来说,组织水肿可能是由于血管内外液体交换障碍,使得组织间隙液体与血液之间失去了动态平衡。
这种交换障碍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毛细血管血压和组织液静水压的升高,以及血浆胶体渗透压和组织液胶体渗透压的降低。
此外,组织水肿还可能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
1.毛细血管血压和组织液静水压:毛细血管血压和组织液静水压的升高可能导致液体从毛细血管渗出到组织间隙,从而引起组织水肿。
2.血浆胶体渗透压和组织液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和组织液胶体渗透压的降低可能导致液体从血液中进入组织间隙,从而引起组织水肿。
3.淋巴回流障碍:淋巴回流障碍可能导致组织间隙中的液体无法正常回流到血液中,从而引起组织水肿。
4.炎症反应:炎症反应可能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使血液中的液体渗出到组织间隙中,从而引起组织水肿。
综上所述,组织水肿可能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当出现组织水肿时,需要及时就医,以便明确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以免耽误病情。
高考生物组织水肿形成的原因及例析
【生物】高考生物:组织水肿形成的原因及例析组织间隙液体过多而引起的全身或身体的一部分肿胀的症状称为水肿,又称浮肿。
水肿发生的部位虽然各有差别,但其发生机理是基本相同的。
正常情况下,组织间隙液体的量是相对恒定的,这有赖于血管的内外液体和机体内外液体交换的平衡。
水肿的发生就是由某些疾病引起的这两方面的平衡障碍所造成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一引起水肿的原因1、血管内外液体交换障碍当组织液生成超过回流时,就会造成水肿。
引起组织液生成大于回流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①毛细血管血压增高由于毛细血管血压增高,使液体从毛细血管滤出到组织间隙增多,而又阻碍液体回流入毛细血管,这样就造成组织液积聚过多,当其超过淋巴的代偿回流时,就出现水肿。
如心力衰竭时引起的全身性水肿;肝硬变时引起的腹水,以及局部静脉受阻时引起的局部水肿等,基本原因之一,就是毛细血管血压增高所致。
②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血浆胶体渗透压是使组织液回流到毛细血管的一种力量,因此,当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时,组织液生成增多,回流减少,组织间隙液体积聚过多,形成水肿。
这种水肿常为全身性的。
③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正常毛细血管壁仅允许水分、晶体物质(如Na+ 、葡萄糖等)和少量白蛋白通过。
但在病理情况下,通透性增加,会使大量蛋白质漏出到组织液中。
结果,一方面血管内液体渗透压降低,另一方面组织液胶体渗透压升高,发生水肿。
炎症引起的水肿,就是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所致。
④淋巴回流受阻组织液除了大部分从毛细血管静脉端回流外,少部分还从淋巴管回流入血。
当淋巴管阻塞,淋巴回流受阻时,就可使含蛋白质的淋巴液在组织间隙中积聚而引起水肿,称为淋巴水肿。
如恶性肿瘤细胞侵入并堵塞淋巴管;或临床进行广泛摘除淋巴结;丝虫病时,主要淋巴管道被成虫阻塞,引起下肢和阴囊的慢性水肿等。
“高考直通车”联合衡水毕业清华北大在校生将于2013年5月中旬推出的手写版高考复习笔记,希望对大家复习备考有所帮助。
该笔记适合2014年、2015年、2016年高考生使用。
组织水肿原因高中知识点
组织水肿原因高中知识点
组织水肿(edema)是指身体组织中液体过多引起肿胀的一种症状。
常
见于手脚、面部和腹腔,也可能发生在其他部位。
组织水肿可能是疾
病的表现或疾病的后果,其产生原因有多种。
本文将列举组织水肿的
原因。
1.心血管疾病:心衰、高血压、静脉曲张等疾病均可能导致心肌收缩减弱或休克,使得血液向周围组织渗出,产生水肿。
2.肝病:肝硬化、脂肪肝等肝病会导致肝脏功能受损,引起体内蛋白质合成不足,造成水肿。
3.肾病:肾脏病变和肾功能不全也常常造成组织水肿。
这是由于肾脏失去了排除体内多余液体和水分的能力。
4.药物反应:一些药物,如多巴胺受体拮抗剂和洋地黄素,会导致血管扩张和血管渗透,使得液体从血管渗出,从而引起水肿。
5.淋巴系统障碍:淋巴系统是人体排除废物的一部分,若淋巴系统障碍,则会影响废物的排出,造成液体积聚引起水肿。
6.饮食因素:高盐饮食和高咸食物会增加人体的液体负荷,容易造成水
肿。
7.妊娠:孕妇的子宫和妊娠期激素引起了血管的扩张和液体滞留,从而引起了水肿。
8.其他:寒冷过度、长时间站立或坐卧不安也可能导致液体从血管漏出,引起水肿。
总之,组织水肿可能是多种疾病的表现,也可能由药物反应、饮食等
因素引起。
对于水肿,及时诊断疾病并治疗是关键。
同时,健康的生
活方式也可减少水肿的发生。
例如坚持适度运动、减少饮食中的高盐
食物、保持足够的水分摄入等,都是降低水肿发生的有效方法。
组织水肿形成的原因
组织水肿形成的原因水肿是机体内部或外部组织异常积聚液体导致的一种症状。
它通常表现为体部肿胀,皮肤弹性降低。
水肿的形成原因多种多样,以下将从营养不良、局部组织损伤、循环系统异常以及疾病因素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营养不良是水肿形成的一大原因。
当人体营养摄入不足时,由于摄入的蛋白质和营养物质不足,机体蛋白质合成不足,导致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
此时,组织间隙内的液体渗出增多,引起水肿。
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和贫困地区,由于营养不良普遍存在,水肿也相对较为常见。
其次,局部组织损伤也是水肿形成的常见原因。
当局部组织受到外力撞击、挤压、割伤等刺激时,会引起局部的炎症反应。
炎症反应导致局部血管扩张和通透性增加,血管壁的渗透性增加,血浆成分渗出到周围组织中,造成局部水肿。
例如,扭伤、骨折、手术刀口、烧伤等局部组织损伤都会引起水肿。
循环系统异常也是水肿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当循环系统功能出现障碍时,会导致体液循环不畅,引起水肿。
心脏病是其中最常见的病因之一、心脏病患者心脏泵血功能下降,导致心排血量减少,血液回流障碍,血液在体内滞留,引起周围组织渗出液体而产生水肿。
其他循环系统异常也包括肝硬化、肾病等疾病,它们引起水肿的机制复杂,通常涉及到体液滞留、血管通透性增加、肠道环境改变等多个方面。
疾病因素也是水肿形成的重要原因。
其中较常见的有淋巴血管阻塞、甲状腺功能减退、肾功能不全等。
淋巴血管阻塞可能由淋巴结肿大、淋巴管炎症等引起,导致淋巴液回流不畅,积聚在组织间隙中形成水肿。
甲状腺功能减退会导致体内代谢率降低,在组织中水分代谢减缓,造成水肿。
肾功能不全会导致尿液排泄不畅,体内代谢废物无法有效排出,从而引起水肿。
其他疾病如癌症、糖尿病、感染等也可以导致水肿。
总之,水肿的形成原因多种多样,包括营养不良、局部组织损伤、循环系统异常和疾病因素等。
了解水肿的形成机制有助于我们防止和应对水肿症状的发生。
对于长期或严重的水肿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诊断和治疗,以防止疾病进一步恶化。
组织水肿例题
“组织水肿”例题解析过多的液体在组织间隙积聚,称为组织水肿。
高中生物内容所涉及的只是局部水肿里的一部分,主要考查学生对内环境中三大组成成分间相互转变知识的理解及运用渗透作用原理解决与之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营养不良性水肿例1:导致组织水肿的原因有A. 营养不良,血浆蛋白不足B. 不太出汗情况下大量喝水C. 血糖含量过高D. 食物过咸,导致血浆渗透压增高解析:营养不良,引起血管内胶体渗透压降低,组织液回渗,血液量减少,使组织液增多,引起水肿。
不太出汗的情况下大量喝水,会造成血浆渗透压降低,导致排尿增多,但不会造成组织水肿。
血糖含量过高,会引起体内胰岛素含量增高,使血糖很快恢复正常水平。
食物过咸,导致血浆渗透压增高,引起体内抗利尿激素增多,使尿量减少,再有大脑皮层感觉中枢产生渴觉后饮水,细胞外液渗透压很快会恢复正常。
二、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造成的水肿例2:人体发生花粉等过敏反应时,引起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渗出,会造成局部A. 血浆量增加B. 组织液增加C. 组织液减少D. 淋巴减少解析:本题以生活中常见的人体花粉过敏现象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学生对内环境三大组成成分相互转变知识的理解。
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使正常情况下不能透过的血浆蛋白渗出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致使组织液浓度升高,组织液生成多,回流少,较多的水分滞留在组织液中,导致组织液增加,局部肿大,表现出过敏反应。
由于组织液回流少,所以血浆量减少。
组织液增加,导致淋巴代偿性回流,所以淋巴增多。
除了过敏反应外,急性肾炎等炎症也会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而造成水肿。
三、淋巴回流受阻,造成水肿例3:毛细淋巴管阻塞,会引起(1)组织发生水肿(2)组织发生脱水(3)组织液中大分子物质数量增加(4)组织液中大分子物质数量降低A. (1)(3)B. (2)(4)C. (1)(4)D. (2)(3)解析:这是一道能力型试题,结合淋巴循环考查对内环境组成和稳态的理解。
高中生物组织水肿形成的原因
组织间隙液体过多而引起的全身或身体的一部分肿胀的症状称为水肿,又称浮肿。
水肿发生的部位虽然各有差别,但其发生机理是基本相同的。
正常情况下,组织间隙液体的量是相对恒定的,这有赖于血管的内外液体和机体内外液体交换的平衡。
水肿的发生就是由某些疾病引起的这两方面的平衡障碍所造成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1、血管内外液体交换障碍当组织液生成超过回流时,就会造成水肿。
引起组织液生成大于回流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①毛细血管血压增高由于毛细血管血压增高,使液体从毛细血管滤出到组织间隙增多,而又阻碍液体回流入毛细血管,这样就造成组织液积聚过多,当其超过淋巴的代偿回流时,就出现水肿。
如心力衰竭时引起的全身性水肿;肝硬变时引起的腹水,以及局部静脉受阻时引起的局部水肿等,基本原因之一,就是毛细血管血压增高所致。
②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血浆胶体渗透压是使组织液回流到毛细血管的一种力量,因此,当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时,组织液生成增多,回流减少,组织间隙液体积聚过多,形成水肿。
这种水肿常为全身性的。
③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正常毛细血管壁仅允许水分、晶体物质(如Na+ 、葡萄糖等)和少量白蛋白通过。
但在病理情况下,通透性增加,会使大量蛋白质漏出到组织液中。
结果,一方面血管内液体渗透压降低,另一方面组织液胶体渗透压升高,发生水肿。
炎症引起的水肿,就是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所致。
④淋巴回流受阻组织液除了大部分从毛细血管静脉端回流外,少部分还从淋巴管回流入血。
当淋巴管阻塞,淋巴回流受阻时,就可使含蛋白质的淋巴液在组织间隙中积聚而引起水肿,称为淋巴水肿。
如恶性肿瘤细胞侵入并堵塞淋巴管;或临床进行广泛摘除淋巴结;丝虫病时,主要淋巴管道被成虫阻塞,引起下肢和阴囊的慢性水肿等。
2、体内外液体交换障碍正常人体主要通过肾的滤过和重吸收来调节水和钠盐的摄入量与排出量的动态平衡,从而保证体液总量和组织间隙液量相对恒定。
正常情况下,通过肾小球滤过的水、钠,99%以上被肾小管重吸收,只有约1%从尿中排出。
高三一轮复习生物组织水肿原因分析课件
对应练习
5.肝脏是人体重要代谢器官,激素灭活、大多数血浆蛋白质的合成都是在肝脏进行的,肝脏也能 维持血糖浓度的稳定。肝细胞内糖代谢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答案】C【分析】内环境稳态的调节:(1)实质:体内渗透压、温度、pH 等理化特性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2)定义: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 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3)调 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4)层面:水、无机盐、血糖、体温等 的平衡与调节。【详解】A、细胞外液渗透压主要来源于Na+和Cl-,A正确; B、正常情况下抗体、氨基酸、神经递质均会出现在内环境中,B正确;C、 动作电位由Na+内流形成,细胞外高Na+有利于神经细胞产生兴奋,C错误;D、
【答案】A【分析】题图分析:乙与丙之间是双向箭头,说明一方是血浆一方是 组织液,又因为丙的箭头指向甲,说明甲是淋巴液,丙是组织液,因此乙是血浆。
内环境是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详解】 A、若某人皮肤过敏,可能导致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组织液渗透压升高,更 多的水进入组织液,引发组织水肿,A正确;B、外界空气中的氧气进入到组织 细胞被利用,依次经过的结构为肺泡壁细胞(2层膜)、毛细血管壁细胞(2层 膜)、进出红细胞(2层膜)、毛细血管壁细胞(2层膜)组织细胞膜(1层)、 线粒体中(2层膜),共11层膜,即氧气由外界进入到组织细胞被利用至少要穿 过11层膜,B错误;C、根据丙到甲再到乙的单向流动可判断,甲是淋巴液,而 乙、丙可分别表示血浆和组织液,Ⅲ完成的是外界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过程, 因而表示呼吸系统。C错误;D、甲表示组织液,没有血浆蛋白,呼吸酶存在于 细胞内,D错误。故选A。
高中生物人教必修3教学案:第1章 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Word含答案
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1.体液分为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
2.体液各部分之间的物质交换关系为:3.血浆与组织液、淋巴的主要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4.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其中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l-。
5.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1.体液(1)含义:人体内含有的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
(2)组成[据图填空]:图中①~⑥为人体内的液体,它们依次代表:①血浆,②组织液,③淋巴,④细胞外液,⑤细胞内液,⑥体液。
2.内环境(1)概念: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
(2)组成及关系:血浆组织液―→淋巴(3)不同体细胞所处的具体内环境[连线]:二、细胞外液的成分1.血浆的成分[填图]2.组织液、淋巴与血浆的成分完全相同吗?提示:不完全相同,血浆中蛋白质含量相对较高。
三、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填表]四、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据图分析:(1)体内细胞只有通过F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2)据图填出参与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所需要的系统或器官。
A.消化系统,B.呼吸系统,C.泌尿系统,D.皮肤,E.循环系统。
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体液即为人体的内环境(×)(2)内环境的成分中含有CO2、血红蛋白、尿素等(×)(3)淋巴的成分与血浆完全相同(×)(4)血浆中蛋白质含量对血浆渗透压没有影响(×)(5)溶液的质量分数越大,渗透压越高(×)(6)人体内的细胞可通过内环境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2.下列物质中,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A.葡萄糖B.血红蛋白C.唾液淀粉酶D.呼吸酶解析:选 A 分布于细胞内的物质(血红蛋白、呼吸酶)和分布于消化道内的物质(唾液淀粉酶)不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
引发组织水肿的因素例析
引发组织水肿的因素例析吉林省梨树县第一高级中学姜万录组织水肿是内环境稳态失调的一种表现,是在不同条件下,组织间隙中积聚的组织液过多,从而引起全身或身体的一部分肿胀的症状称为组织水肿,又称浮肿。
组织水肿根据发生的部位不同,分为局部水肿和全身性水肿。
高中生物内容所涉及的只是局部水肿里的一部分,引发局部组织水肿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 营养不良引起组织水肿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着者,在生物体内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由于长期营养不足,且蛋白质严重消耗,细胞内缺乏合成蛋白质的原料,使血浆蛋白含量过少,就会相应地造成血浆渗透压降低,组织液的渗透压增加,血浆的吸水能力减弱,组织液中的水分子回渗到毛细血管中的速率降低,使血浆中大量水分透过毛细血管管壁进入组织间隙而引起组织水肿。
也就是说当摄入的蛋白质较低时,人体缺少必需氨基酸,体内的蛋白质减少,细胞中的水渗出、积累在组织液中,而血浆的吸水能力下降,组织液中的水不能及时被运输走,从而引起组织水肿。
例1:长期营养不良,血浆蛋白质降低,会引起组织水肿,这时因为()A.组织液回渗速率降低B.淋巴生成的速率降低C.淋巴循环受阻 D.血浆渗入组织液的速率降低解析:营养不良时,血浆蛋白合成量减少,血浆渗透压降低,使水分进入组织液,引起组织水肿。
也就是说当摄入的蛋白质较低时,人体缺少必需氨基酸,体内的蛋白质减少,细胞中的水渗出、积累在组织液中,而血浆的吸水能力下降,组织液中的水不能及时被运输走,从而引起组织水肿。
答案:A2 过敏反应引发组织水肿过敏原引发过敏反应时,组织释放组织胺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加大,使在正常情况下不能透过的血浆蛋白质渗出毛细血管进入组织液,结果增加了组织液中蛋白质的浓度而降低了血浆中蛋白质的浓度,从而使组织液渗透压升高,促进水分过多的进入组织液导致组织水肿。
例2:人体发生花粉等过敏反应时,引起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渗出,会造成局部()A.血浆量增加B.组织液增加C.组织液减少 D.淋巴减少解析:人体花粉过敏使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使正常情况下不能透过的血浆蛋白渗出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致使组织液浓度升高,组织液生成多,回流少,较多的水分滞留在组织液中,导致组织液增加,局部肿大,表现出过敏反应。
高考热点:高中生物“组织水肿的成因”有哪些?
高考热点:高中生物“组织水肿的成因”有哪些?高中生物“组织水肿的成因”有哪些?人体组织液在来源和去路之间一般会保持动态平衡。
当来源大于去路,就会导致组织液增多,即组织水肿。
组织水肿是内环境稳态失调的一种表现,是在不同条件下,组织间隙中积聚的组织液过多,从而引起全身或身体的一部分肿胀的症状称为组织水肿,又称浮肿。
组织水肿根据发生的部位不同,分为局部水肿和全身性水肿。
无论是来源增加还是去路减少,都会导致组织液增多,所以可以将组织水肿分为两种情况:一是组织液来源增加,二是组织液去路受阻(减少)。
一、组织液来源增加导致组织水肿血浆渗透压由晶体渗透压(低分子物质引起)和胶体渗透压(高分子蛋白质引起),由于晶体物质容易透过毛细血管壁,胶体物质不能透过毛细血管壁,所以,虽然胶体渗透压较小,但对保持血浆水分方面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当血浆蛋白浓度降低血浆胶体渗透压显著下降时或血浆渗透压降低时,组织液的水量将增加,从而引起水肿;这是引起组织水肿的直接原因。
这类原因有以下几种情况:1.营养不良导致组织水肿长期蛋白质类营养不良,使肝脏合成的血浆蛋白量严重不足;从而使血浆的渗透压变小,引发血浆中的水大量渗透到组织间隙,出现组织水肿。
2003年安徽阜阳发生的大头娃娃事件就是因为劣质奶粉导致营养不良造成的。
例1:长期营养不良,血浆蛋白质降低,会引起组织水肿,这是因为()A.组织液回渗速率降低 B.淋巴生成的速率降低C.淋巴循环受阻 D.血浆渗入组织液的速率降低解析:答案:A。
营养不良时,血浆蛋白合成量减少,血浆渗透压降低,使水分进入组织液,引起组织水肿。
也就是说当摄入的蛋白质较低时,人体缺少必需氨基酸,体内的蛋白质减少,细胞中的水渗出、积累在组织液中,而血浆的吸水能力下降,组织液中的水不能及时被运输走,从而引起组织水肿。
2.过敏反应引发组织水肿过敏原引发过敏反应时,组织释放组织胺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加大,使在正常情况下不能透过的血浆蛋白质渗出毛细血管进入组织液,结果增加了组织液中蛋白质的浓度而降低了血浆中蛋白质的浓度,从而使组织液渗透压升高,促进水分过多的进入组织液导致组织水肿。
备战高考:组织水肿例题
“组织水肿”例题解析过多的液体在组织间隙积聚,称为组织水肿。
高中生物内容所涉及的只是局部水肿里的一部分,主要考查学生对内环境中三大组成成分间相互转变知识的理解及运用渗透作用原理解决与之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营养不良性水肿例1:导致组织水肿的原因有A. 营养不良,血浆蛋白不足B. 不太出汗情况下大量喝水C. 血糖含量过高D. 食物过咸,导致血浆渗透压增高解析:营养不良,引起血管内胶体渗透压降低,组织液回渗,血液量减少,使组织液增多,引起水肿。
不太出汗的情况下大量喝水,会造成血浆渗透压降低,导致排尿增多,但不会造成组织水肿。
血糖含量过高,会引起体内胰岛素含量增高,使血糖很快恢复正常水平。
食物过咸,导致血浆渗透压增高,引起体内抗利尿激素增多,使尿量减少,再有大脑皮层感觉中枢产生渴觉后饮水,细胞外液渗透压很快会恢复正常。
二、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造成的水肿例2:人体发生花粉等过敏反应时,引起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渗出,会造成局部A. 血浆量增加B. 组织液增加C. 组织液减少D. 淋巴减少解析:本题以生活中常见的人体花粉过敏现象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学生对内环境三大组成成分相互转变知识的理解。
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使正常情况下不能透过的血浆蛋白渗出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致使组织液浓度升高,组织液生成多,回流少,较多的水分滞留在组织液中,导致组织液增加,局部肿大,表现出过敏反应。
由于组织液回流少,所以血浆量减少。
组织液增加,导致淋巴代偿性回流,所以淋巴增多。
除了过敏反应外,急性肾炎等炎症也会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而造成水肿。
三、淋巴回流受阻,造成水肿例3:毛细淋巴管阻塞,会引起(1)组织发生水肿(2)组织发生脱水(3)组织液中大分子物质数量增加(4)组织液中大分子物质数量降低A. (1)(3)B. (2)(4)C. (1)(4)D. (2)(3)解析:这是一道能力型试题,结合淋巴循环考查对内环境组成和稳态的理解。
【生物备课参考】——“组织水肿”专题复习
【生物备课参考】——“组织水肿”专题复习一、知识归纳血浆中的蛋白质在正常情况下是不能通过毛细血管壁的,血浆与组织液之间的渗透压差主要取决于血浆与组织液之间的蛋白质分子的浓度差,如因某种原因导致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减少或组织液中的蛋白质含量增加,就会相应地造成血浆的渗透压降低,组织液的渗透压增加,这时组织液增加,就会出现组织水肿的现象。
水肿可发生于局部,称局部水肿,如肺水肿、脑水肿;也可波及全身,称全身性水肿,如充血性心力衰竭时的心性水肿、肾病或肾炎时的肾性水肿、肝脏疾病时的肝性水肿和营养不良时的营养不良性水肿等;另外还有的全身性水肿至今原因不明,称“特发性水肿”。
水肿发生的部位虽然各有差别,但其发生机理是基本相同的。
正常情况下,组织间隙液体的量是相对恒定的。
这种恒定的维持,是有赖于血管的内外液体和体内外液体交换的平衡。
水肿的发生就是由某些疾病引起的这两方面的平衡障碍所造成。
1、血管内外液体交换障碍正常情况下,组织间隙液体与血液之间保持着动态平衡。
这种平衡是由两方面的力量所决定的:一种是促使液体滤出毛细血管的力量,即毛细血管血压和组织液渗透压;另一种是促使液体回流入毛细血管的力量,即血浆胶体渗透压和组织液静水压。
这两种力量对比决定着液体的滤出和回流时的方向和速度。
当组织液生成超过回流时,就会造成水肿。
引起组织液生成大于回流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①毛细血管血压增高由于毛细血管血压增高,使液体从毛细血管滤出到组织间隙增多,而又阻碍液体回流入毛细血管,这样就造成组织液积聚过多,当其超过淋巴的代偿回流时,就出现水肿。
如心力衰竭时引起的全身性水肿;肝硬变时引起的腹水,以及局部静脉受阻时引起的局部水肿等,基本原因之一,就是毛细血管血压增高所致。
②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血浆胶体渗透压是使组织液回流到毛细血管的一种力量,因此,当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时,组织液生成增多,回流减少,组织间隙液体积聚过多,形成水肿。
这种水肿常为全身性的。
高中组织水肿的知识点
高中组织水肿的知识点在高中生物学中,组织水肿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要理解组织水肿,首先得知道什么是组织液。
组织液是存在于组织细胞间隙的液体,它对于细胞的物质交换和代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组织水肿,简单来说,就是组织液的生成和回流失衡,导致组织液过多地积聚在组织间隙中。
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失衡呢?这得从影响组织液生成和回流的因素说起。
其中一个关键因素是毛细血管血压。
如果毛细血管血压升高,比如在炎症时,局部组织会释放一些炎症介质,使得毛细血管扩张,血压升高,这就会导致组织液生成增多。
打个比方,就好像水管里的水压增大了,流出的水自然就多了。
血浆胶体渗透压也是个重要角色。
血浆胶体渗透压主要由血浆蛋白维持,如果血浆蛋白减少,比如长期营养不良导致蛋白质摄入不足,或者肝脏疾病使得血浆蛋白合成减少,又或者肾脏疾病导致血浆蛋白大量丢失,血浆胶体渗透压就会降低。
这样一来,组织液回流的动力减小,就容易出现组织水肿。
这就好比拔河比赛,一方的力量减弱了,另一方就容易占上风。
另外,淋巴回流受阻也会引发组织水肿。
淋巴系统就像是组织液回流的“下水道”,如果淋巴管道堵塞,比如丝虫病,组织液就不能及时被运走,从而积聚在组织间隙中。
在实际生活中,有不少情况会导致组织水肿。
孕妇在妊娠后期,常常会出现下肢水肿,这是因为增大的子宫压迫了下肢静脉,使得下肢静脉回流不畅。
过敏反应也会引起组织水肿。
当过敏原引发过敏反应时,组织细胞会释放组织胺等物质,使得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大,血浆蛋白渗出到组织液中,从而导致组织液渗透压升高,出现水肿。
总之,组织水肿的发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多个生理机制的失衡。
理解组织水肿不仅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人体的生理机能,还能帮助我们解释一些常见的生理现象和疾病。
在解题时,我们要根据具体的情境,分析是哪个因素导致了组织液的生成和回流失衡。
比如,看到“长期营养不良”,就要想到可能是血浆蛋白减少导致的组织水肿;看到“炎症”,就要考虑是不是毛细血管血压升高引起的。
高中生物引起组织水肿的几种可能
高中生物引起组织水肿的几种可能
1.毛细淋巴管受阻,组织中大分子蛋质不能回流至毛细淋巴管致使组织液浓度升高,
组织吸水造成组织水肿.
2.过敏性物质引起过敏性水肿,过敏反应中组织胺的释放,引起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血
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使其浓度高,组织液吸水造成水肿。
3.营养不良引起组织水肿,营养不良时,血浆蛋白合成量减少,血浆透透压降低,使水分
进入组织液,引起组织水肿。
4.组织细胞代谢班盛,代谢产物增加时,引起组织液浓度升高,组织液吸水造成组织水肿。
5.肾小球发炎使血浆随尿液排出体外,血浆浓度下降,其吸水能力降低,会使组织液水分
增多,出现水肿现象。
高中生物组织水肿原理
高中生物组织水肿原理
高中生物组织水肿指的是机体组织或器官内部的液体积聚导致的肿胀现象。
其原理可以归结为液体的排出减少或液体的积聚增加两个方面。
一方面,液体的排出减少会导致组织水肿。
在正常情况下,机体的组织液体在细胞间隙中循环交换,通过淋巴系统排出体外。
而当淋巴系统功能异常或受到阻碍时,淋巴排出能力减弱,导致液体在组织间隙中滞留积聚,从而引起水肿的发生。
另一方面,液体的积聚增加也是组织水肿的原因之一。
在某些病理情况下,机体组织内液体的产生量增加,超过了正常的排出能力。
例如,炎症反应可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渗出到组织间隙中;肾病综合征时肾小球滤过率增加,造成尿液中的蛋白质排出减少,引起水肿等。
总的来说,生物组织水肿的发生是由于液体的排出减少或液体的积聚增加,导致组织内液体积聚超过正常范围,引起组织的肿胀。
高中生物原因模板教案
教学目标:1. 理解组织水肿的概念和成因。
2. 掌握引起组织水肿的主要原因及其机制。
3. 培养学生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组织水肿的成因。
2. 引起组织水肿的主要原因及其机制。
教学难点:1. 组织水肿的成因机制。
2. 引起组织水肿的主要原因及其机制。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
2. 组织水肿相关案例。
3. 学生实验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1. 通过提问“什么是组织水肿?”引导学生思考。
2. 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了解组织水肿的常见表现。
二、新课讲授1. 组织水肿的概念:讲解组织水肿的定义,使学生明确组织水肿是指组织间隙液体积聚过多,导致局部肿胀的现象。
2. 组织水肿的成因:a. 血管内外液体交换障碍:讲解组织液生成与回流的关系,阐述血管内外液体交换障碍导致组织水肿的机制。
b. 体内外液体交换障碍:讲解肾脏滤过和重吸收功能,阐述体内外液体交换障碍导致组织水肿的机制。
c. 营养不良:讲解营养不良导致血浆蛋白减少,进而引起组织水肿的机制。
3. 引起组织水肿的主要原因:a. 肾小球肾炎:讲解肾小球肾炎导致蛋白尿,进而引起组织水肿的机制。
b. 淋巴结发炎或淋巴结切除:讲解淋巴结发炎或切除导致淋巴回流受阻,进而引起组织水肿的机制。
c. 过敏反应:讲解过敏反应导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变大,进而引起组织水肿的机制。
三、案例分析1. 通过组织水肿相关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组织水肿的成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2.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课堂小结1. 总结组织水肿的成因和主要原因。
2. 强调掌握组织水肿成因机制的重要性。
五、作业布置1. 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加深对组织水肿成因的理解。
2. 分析生活中可能引起组织水肿的因素,提出预防措施。
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讲解组织水肿的成因和主要原因,使学生掌握了相关知识。
2. 在案例分析环节,培养了学生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组织间隙液体过多而引起的全身或身体的一部分肿胀的症状称为水肿,又称浮肿。
水肿发生的部位虽然各有差别,但其发生机理是基本相同的。
正常情况下,组织间隙液体的量是相对恒定的,这有赖于血管的内外液体和机体内外液体交换的平衡。
水肿的发生就是由某些疾病引起的这两方面的平衡障碍所造成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血管内外液体交换障碍
当组织液生成超过回流时,就会造成水肿。
引起组织液生成大于回流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①毛细血管血压增高由于毛细血管血压增高,使液体从毛细血管滤出到组织间隙增多,而又阻碍液体回流入毛细血管,这样就造成组织液积聚过多,当其超过淋巴的代偿回流时,就出现水肿。
如心力衰竭时引起的全身性水肿;肝硬变时引起的腹水,以及局部静脉受阻时引起的局部水肿等,基本原因之一,就是毛细血管血压增高所致。
②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血浆胶体渗透压是使组织液回流到毛细血管的一种力量,因此,当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时,组织液生成增多,回流减少,组织间隙液体积聚过多,形成水肿。
这种水肿常为全身性的。
③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正常毛细血管壁仅允许水分、晶体物质(如Na+ 、葡萄糖等)和少量白蛋白通过。
但在病理情况下,通透性增加,会使大量蛋白质漏出到组织液中。
结果,一方面血管内液体渗透压降低,另一方面组织液胶体渗透压升高,发生水肿。
炎症引起的水肿,就是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所致。
④淋巴回流受阻组织液除了大部分从毛细血管静脉端回流外,少部分还从淋巴管回流入血。
当淋巴管阻塞,淋巴回流受阻时,就可使含蛋白质的淋巴液在组织间隙中积聚而引起水肿,称为淋巴水肿。
如恶性肿瘤细胞侵入并堵塞淋巴管;或临床进行广泛摘除淋巴结;丝虫病时,主要淋巴管道被成虫阻塞,引起下肢和阴囊的慢性水肿等。
2、体内外液体交换障碍
正常人体主要通过肾的滤过和重吸收来调节水和钠盐的摄入量与排出量的动态平衡,从而保证体液总量和组织间隙液量相对恒定。
正常情况下,通过肾小球滤过的水、钠,99%以上被肾小管重吸收,只有约1%从尿中排出。
若肾小球滤过率和肾小管重吸收率保持这个比例,就不致发生水、钠潴留,称为肾小球-肾小管平衡。
但是,任何原因使肾小球滤过率减少而肾小管重吸收率并未减少,或肾小球滤过率没有明显变化而肾小管重吸收明显增强,再或肾小球滤过率减少而肾小管重吸收增强同时出现,都会导致肾小球、肾小管平衡失调,从而引起水、钠排出减少,在体内积留。
①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如急性肾小球肾炎时,引起蛋白尿,使血浆蛋白的含量减少,从而会导致组织水肿。
②肾小管重吸收增强这是大多数全身性水肿引起水、钠积留的重要环节。
造成肾小管重吸收增强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如醛固酮和抗利尿素增多,醛固酮由肾上腺皮质分泌,它能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钠的重吸收,因此,当醛固酮增多时,就能引起钠积留。
钠积留又使血液中晶体渗透压增高,反射性地刺激垂体后叶,增加抗利尿激素的分泌。
抗利尿激素有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份的重吸收,这样过多的水积留于体内。
3其他原因也可能引起组织水肿,
①过敏性物质引起——过敏性水肿
过敏反应时组织释放组织胺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加大,血浆中的蛋白质渗出毛细血管进入组织液,结果增加了组织液中蛋白质的浓度而降低了血浆中蛋白质的浓度,从而使组织液渗透压升高而吸水。
②营养不良引起
营养不良时,血浆蛋白合成量减少,血浆渗透压降低,使水分进入组织液,引起组织水肿。
也就是说当摄入的蛋白质较低时,人体缺少必需氨基酸,体内的蛋白质减少,细胞中的水渗出、积累在组织液中,而血浆的吸水能力下降,组织液中的水不能及时被运输走,从而引起组织水肿。
二“不是疾病”的水肿
有一些水肿对人体健康并无影响,可以说是“不是疾病”的水肿。
①老年性水肿:老年人由于体内组织器官功能减退,新陈代谢的能力下降,使得具有结合组织中水分作用的皮下酸性黏液多糖类物质增多,在这些综合因素的作用下而产生水肿。
此水肿多发生于双侧下肢,平卧或抬高下肢后水肿可明显减轻。
一般不需治疗。
②睡眠性水肿:部分人在睡醒后发现双侧眼睑水肿,即所谓睡眠性水肿。
其原因系由于人的眼睑相当疏松,而在睡眠状态下眼睑的活动减少,血液流动缓慢,局部毛细血管压力增加,驱使液体离开血管进入疏松的眼睑组织所致。
这种水肿起床后即可逐渐消退。
③反应性水肿:有些人在炎热的夏季,下肢或小腿部可出现轻度水肿。
这是因为高温会促使人的体表血管扩张,动脉血流量增加,小静脉怒张,引起血液瘀积,导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滤过压升高而产生水肿。
多见于身体较胖,平时不爱活动的人。
每逢夏季后,天气转冷,水肿即会消退,可反复多年,一般不需治疗。
④旅游性水肿:长途旅游时,因长时间行走,下肢静脉回流受到阻碍,毛细血管压力增高而引起。
多发于下肢,休息或平卧、改变体位后即可很快消退。
⑤肥胖性水肿:多因皮下脂肪组织增多,机体对浅表静脉的支撑作用减弱,血管易于扩张,导致下肢血液瘀积,加上活动减少,静脉血管压力升高而引起。
肥胖性水肿多以下肢为主,通过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减轻体重等方法,可使水肿减轻或消退。
三例题选析
例1. 导致组织水肿的原因有()
A、营养不良,血浆蛋白不足
B、不太出汗情况下大量喝水
C、血糖含量过高
D、食物过咸、导致血浆渗透压增高
解析:营养不良,引起血管内胶体渗透压降低,组织液回渗,血液量减少,使组织液增多,引起水肿。
不太出汗的情况下大量喝水,会造成血浆渗透压降低,导致排尿增多,但不会造成组织水肿。
血糖含量过高,会引起体内胰岛素含量增高,使血糖很快恢复正常水平。
食物过咸,导致血浆渗透压增高,引起体内抗利
尿激素增多,使尿量减少,再有大脑皮层感觉中枢产生激素增多,使尿素减少,再有大脑皮层感觉中枢产生渴觉后饮水,细胞外液渗透压很快会恢复正常。
答案:A
例2. 毛细淋巴管阻塞,会引起()。
(1)组织发生水肿
(2)组织发生脱水
(3)组织液中大分子物质数量增加
(4)组织液中大分子物质数量降低
A. (1)(3)
B. (2)(4)
C. (1)(4)
D. (2)(3)
解析:在某些病理情况下,当某一部分的毛细淋巴管阻塞后,使淋巴回流受阻,会引起所属区域的组织发生水肿,组织液中的大分子物质数量增加。
答案:A
例3. 班氏丝虫寄生在人体淋巴管内后,常造成下肢肿胀,这是由于()。
A、细胞将不能接受氨基酸
B、细胞间隙积聚液体
C、不能消化脂肪
D、组织内葡萄糖浓度升高
解析:血浆在形成组织液时,有些小分子蛋白质渗出,这些蛋白质只能通过毛细淋巴管进入,通过淋巴循环运回血浆,保证血浆蛋白质含量不减少。
若班氏丝虫寄生,则堵塞毛细淋巴管,大量的蛋白质积聚在组织液中,使组织液胶体渗透压不断升高,使组织液的生成增多,组织间隙积聚液体,造成下肢肿胀。
答案:B
例4. 人体出现组织水肿的原因可能是()
A、肾小球肾炎导致蛋白尿
B、醛固酮增多症
C、组织蛋白浓度降低
D、钙离子浓度降低
解析:肾小球肾炎导致蛋白尿是由于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渗出毛细血管进入组织液,组织液增多,造成浮肿。
病理条件下醛固酮增多会促使肾小管和集合管对钠大量重吸收,钠是对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稳定起决定作用的因素,继而吸收大量的水,钠与水在组织间隙大量潴留,造成水肿。
钙离子浓度降低,人体会出现抽搐而不是水肿。
答案:A、B
四、训练
1.(多选)一个人出现组织水肿,其原因可能是()
A.血液中尿素含量过高B.血浆中蛋白质含量过少
C.淋巴循环受阻D.血糖含量过高或过低
2.(多选)下列可造成人体组织水肿的原因有()
A.花粉过敏B.肾脏病变C.胰岛素分泌不足D.蛋白质供给不足
3.组织液生成增多,大量积累在组织细胞间隙就会导致组织水肿。
下列不能引起水肿的是()
A.营养不良,血浆蛋白含量减少B.花粉过敏,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大
C.饮食过咸导致血浆渗透压过高D.淋巴结发炎,淋巴回流受阻
4.长期营养不良,血浆蛋白质降低,会引起组织水肿,这时因为()
A.组织液回渗速率降低B.淋巴生成率降低
C.淋巴循环受阻D.血浆渗入组织液的速度降低
5.严重缺血时,会造成脑组织水肿。
产生这一现象的有关原因是()A.脑组织中ATP合成增多B.脑组织中ATP合成减少
C.脑组织中K+ 离子浓度增高D.脑组织中Na+ 浓度增高
答案:1、BC2、ABD3、C4、D5、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