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政治文化生活易混易错知识点总结(精心整理)
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单选题易混易错知识点小结(精选五篇)
![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单选题易混易错知识点小结(精选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ed51ee25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94.png)
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单选题易混易错知识点小结(精选五篇)第一篇: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单选题易混易错知识点小结【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易混易错知识点小结】第二篇:高中政治必修三易混易错知识点[范文模版]知识的宽度、厚度和精度决定人的成熟度。
每一个人比别人成功,只不过是多学了一点知识,多用了一点心而已。
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中政治必修三易混易错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高中政治必修三易混易错知识11、传统建筑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点拨:建筑,被称为凝固的艺术。
中国古代建筑,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2、传统文化是固定不变的。
(×)点拨: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
3、传统文化推动社会发展。
(×)点拨:传统文化自身既有精华又有糟粕,推动社会发展必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则会阻碍社会进步。
4、对待传统文化要先继承后发展。
(×)点拨:继承和发展是同个过程的两个方面,不是两个过程。
5、思想运动往往催生社会变革,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
(×)点拨:思想运动往往催生社会变革,促进文化发展。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社会制度的变化,也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
6、教育作为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传递文化的特定功能,不具有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点拨:教育作为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既具有传递文化的特定功能,又具有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高中政治必修三易混易错知识21、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没有区别。
(×)点拨:源远流长是从时间上来讲的,要从纵向来理解,强调的是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影响深远;博大精深是从内涵丰富的角度来讲的,要从横向来理解,强调的是中华文化内容丰富、底蕴深厚。
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易错点整理
![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易错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50c36b106c175f0e7cd13755.png)
文化生活易错知识点集锦一、文化与生活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着深刻的影响,所以任何文化的发展对社会的发展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注意:并非任何文化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只有先进的、健康的文化才起到促进作用,反动的、腐朽没落的文化则起到重大的阻碍的作用。
)2、经济是基础,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所决定,意味着文化与经济的发展是同步的。
(注意:经济是基础,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所决定,但并不意味着文化与经济的发展是同步的。
)3、西双版纳的植物王国属于文化现象。
(注意:错,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而不是自然具有的。
)4、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自发形成。
(注意:文化素养也不是后天自发形成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
文化素养的形成,离不开生活、实践和教育。
)5、文化是个人成长的催长剂。
(注意:先进的、健康的才能成为个人成长的催长剂。
)6、处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就一定能形成较高的文化素养。
(注意:处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有利于形成一定的文化素养,但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感悟文化熏陶的过程。
)二、文化传承与创新1、世界文化全球化趋势的出现,必然弱化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注意:没有民族的文化就无所谓世界文化。
多元的世界文化才能使世界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与活力。
)2、在世界文化出现全球化趋势的今天,对那些失传的古老民族文化,没有必要进行抢救和保护,应当顺其自然地让它们被历史淘汰。
(注意:独特文化传统的文化保持,是“和而不同”的基础,文化遗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见证,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3、世界文化就是各国文化的总和。
(注意: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
)4、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注意:尊重和保存不同的民族文化,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最新易错易混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最新易错易混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91b6a57482fb4daa58d4bb3.png)
《文化生活》最新易错易混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1、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自发形成的。
(提醒:文化素养也不是后天自发形成的,而是后天努力培养的。
)2、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永久不变的影响。
(提醒:不是永久不变,而是深远持久的影响。
)3、文化是一种社会物质力量。
(提醒:从本质上讲,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但是文化又能够在人们认识、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4、经济是文化的基础,因此,文化与经济发展始终亦步亦趋。
(提醒:经济决定文化,但是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不能简单地认为文化是经济的附属品和派生物。
)5、经济与文化的发展是同步的。
(提醒:文化的发展并不是始终与经济的发展亦步亦趋。
)6、优秀的文化创造时代的未来,决定时代的走向。
(提醒:优秀文化源于时代的实践,引导时代的发展。
)7、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同一行为的评价是不同的。
(提醒: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同一行为的评价也可能相同。
)8、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提醒:优秀文化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9、文化对经济发展起推动作用。
(提醒: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优秀文化促进经济发展,落后文化阻碍经济发展)10、先进文化是文化和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提醒: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先进文化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11、“浅阅读”在文化上对人肯定不会有深远持久的影响。
(提醒:不管是“浅阅读”还是深阅读,都可能会对人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12、优秀的文化反映时代的潮流,决定时代的走向。
(提醒:优秀文化反映时代的潮流但不能决定时代的走向)13、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因此,只要处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就一定能形成较高的文化修养。
(提醒:处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有利于形成一定的文化素养,但只有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自觉学习、主动接受文化熏陶才能有利于形成较高的文化素养。
高二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复习重点难点易混易错点
![高二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复习重点难点易混易错点](https://img.taocdn.com/s3/m/27d8020a2b160b4e767fcfca.png)
高二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复习重点难点易混易错点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复习重点难点1、文化与经济、政治的相互关系。
2、现代社会中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意义。
3、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
4、文化生活对人们交往方式、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5、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与人们的文化素养。
6、积极向上的文化生活对塑造人生的意义与作用。
易混易错点1、有文化就意味着文化程度高。
2、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的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文化只包括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
3、纯粹“自然”的东西也是一种文化。
4、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总是对社会的发展起推动作用。
5、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6、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是文化程度。
7、经济决定文化,首先表现在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而并不是说经济发达精神文化就自然而然地好起来,或物质条件差。
精神文化就不能搞好。
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复习重点难点1、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确认文化多样性的价值。
2、理解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态度和原则。
树立尊重不同民族文化的观念。
3、加强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
4、阐述继承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5、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6、教育在文化继承中的作用。
7、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和根本途径。
8、文化创新的作用。
9、阐述“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
10、文化创新要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克服文化“守旧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的错误倾向。
●易混易错点1、文化传播的途径和文化传播的手段是一致的。
2、文化继承就是文化发展3、文化的发展对国家、社会的发展影响不大。
4、“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和“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是一回事。
5、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
6、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是一成不变的。
7、文化创新既要继承传统,又要体现时代精神,二者之间是矛盾的。
高中政治人教版教科书课本知识易错点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经济生活哲学ppt
![高中政治人教版教科书课本知识易错点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经济生活哲学ppt](https://img.taocdn.com/s3/m/9710154d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09.png)
①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要一分为二看问题。 ②矛盾普遍性原理,承认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 ③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④矛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要坚持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⑤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要集中 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又要统筹兼顾,处理好次要 矛盾。 ⑥矛盾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看 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分清主流与支流。 ⑦主 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关系原理,要坚持 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政治生活
• 1.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公民当家作主。 • 2.在我国公民的权力和义务是相统一的。 • 3.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作为我国公民的基本的民
主权利,就是选举和被选举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 权利。其主体是全体公民。
• 4.享有权利才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体现。 • 5.国家权力来源于国家权力机关。 • 6.公民享有的权利都是一样的。 • 7.政府有管理经济的职能,政府可以直接干预经
济活动。
• 8.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是最基层的国家机关。
• 9.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人民能直接行使 国家权力。
• 10.中国共产党要依法行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 务。
• 11.各民主党派和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与被领导、 监督和被监督的关系。
• 12.人民代表大会享有最高立法权、最高决定权、 最高任免权、最高监督权。
一。
• 13.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无条件 的。
• 14.联系是客观的,人们无法改变。 • 15.世界上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着相互联系。 • 16.整体功能总是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
• 19.任何事物都包含着优点和缺点。
• 20.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矛盾越多 越好。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三文化生活易错易混点 课件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三文化生活易错易混点 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99a52d80912a216157929e1.png)
8
第七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 1、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传统文化之中。 2、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文化的力量。 3、爱国主义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 4、爱国主义是抽象的。 5、爱国与爱社会主义始终是一致的。 6、民族文化是民族精神的结晶。 7、民族精神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提示: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6.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
(提示: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 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6
7.中外文化交流有利于消除文化差异。 (提示: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中外文
面发展。 7、优秀文化为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对促进人
的全面发展起决定作用。
2
第三课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1、民族节日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2、文化多样性等同于文化多元化。 3、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文明进
步的根本动力。 4、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志,是民族生存
7
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 1、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没有区别。 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在于汉字和史书典籍。 3、汉字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4、中华文化呈现各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民族不同,民族文化的
色彩就不同。 5、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就是在交流中全盘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 6、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总和。 7、中华文化的力量是激励中国人民几千年来克服艰难险阻、战胜
4
第五课 文化创新 1、文化创新的源泉来自于创作者的灵感。 2、发展先进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 3、民族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4、文化交流借鉴是推动文化发展的根本途径。 5、必须尊重和认同传统文化。 6、文化发展和繁荣的关键是继承传统文化。 7、文化创新的主体是文化工作者。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常见易混易错知识点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常见易混易错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4d536ed30b4c2e3f56276337.png)
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根本动力
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物质资料的生产,人类文明进步的根本动力是社会实践
21
数字媒介阅读比图书阅读重要
不同传播手段各具特点,适用于不同的场合和对象,不能简单、笼统地说哪种手段重要,
22
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而非主要途径。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有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等。注意区分文化传播的途径和文化传播的手段
23
大众传媒的发展将会促使旧的传媒的消失
大众传媒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但并不意味着旧的传媒的消失,
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性因素
9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各式各样的文化现象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10
对于文化环境的影响人是无能为力的
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
11
文化支配人们的交往行为
文化只能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而不能支配人们的交往行为
32
对待传统文化要先继承、后发展
文化并不是在继承之后才发展,而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对待传统文化,既要继承,又要发展,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而不是先后两个过程
33
科技是推动文化发展的决定因素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社会制度的变化,也决定着文化发展的方向。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因素
政治文化生活易错知识点
![政治文化生活易错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eaa2545e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eb.png)
政治文化生活易错知识点政治文化生活易错知识1文化的作用与影响(1)文化有意识形态与非意识形态之分。
意识形态文化具有鲜明的阶级性,而非意识形态文化则没有阶级性。
(2)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
文化是精神力量,不能说是“物质力量”,但是可以“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
(3)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主要是指经济、政治对文化的决定作用和文化对经济、政治具有反作用。
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是指文化与经济、政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4)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发展是同步的,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可以滞后或超前”于经济政治的发展。
(5)文化有先进和落后、健康和腐朽之分,不同性质的文化对人生发展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
(6)文化需要物质载体,文化对人的影响是通过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来实现的。
(7)文化“影响”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的认识活动、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不能用“决定”-词。
(8)区分潜移默化"和“ 深远持久”:潜移默化强调的是“不知不觉的、无形的非强制的”,但不意味着人接受文化的影响是完全被动的,人可以主动接受先进文化、优秀文化的熏陶。
深远持久强调的是文化对人影响的持久性和深远性,文化影响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三观”作为人的素养的核心,这种影响往往是终生的。
(9)“丰富精神世界”和“增强精神力量"的判断:丰富精神世界侧重优秀文化对人的“三观”的影响,对人的健全人格的塑造等,强调的是“内化于心”。
增强精神力量侧重优秀文化的感染力、感召力、震撼力,强调的是“外化于行”政治文化生活易错知识2文化的多样性与传播(1)区分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文化遗产是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文化生活易错易混知识点大全(教师版)
![文化生活易错易混知识点大全(教师版)](https://img.taocdn.com/s3/m/d300e2e2c5da50e2534d7f56.png)
文化生活易错易混知识点大全一、文化与生活1西双版纳的植物王国属于文化现象。
(注意:错。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而不是自然具有的,纯粹“自然”的东西不是一种文化)2、经济是基础,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所决定,意味着文化与经济的发展是同步的。
(注意:错。
经济是基础,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所决定,但并不意味着文化与经济的发展是同步的。
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3、文化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4、处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就一定能形成较高的文化素养。
(注意:错。
处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有利于形成一定的文化素养,但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感悟文化熏陶的过程。
)5、有文化就意味着文化程度高。
(注意:错。
文化不等于文化教育程度。
)6、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是文化程度。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7、社会文化和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8、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着深刻的影响,所以任何文化的发展对社会的发展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注意:错。
并非任何文化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只有先进的、健康的文化才起到促进作用,反动的、腐朽没落的文化则起到重大的阻碍的作用。
)9、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永久不变的影响。
(注意:错。
是深远持久的影响;文化对人的影响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
)10、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11、文化是个人成长的催长剂。
(注意:错。
先进的、健康的才能成为个人成长的催长剂。
)12、经济与文化互相决定(注意:经济决定文化,文化反作用于经济)13、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是经济、政治的派生物和附属品(注意:不能认为文化是经济、政治的派生物和附属品)14、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自发形成。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易错点汇总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易错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11654b8b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95.png)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易错点汇总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1、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自发形成的。
(提醒:文化素养也不是后天自发形成的,而是后天努力培养的。
)2、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是文化程度。
(提醒: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3、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永久不变的影响。
(提醒:不是永久不变,而是深远持久的影响。
)4、文化是一种社会物质力量。
(提醒:从本质上讲,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但是文化又能够在人们认识、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5、经济是文化的基础,因此,文化与经济发展始终亦步亦趋。
(提醒:经济决定文化,但是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不能简单地认为文化是经济的附属品和派生物。
)6、经济与文化的发展是同步的。
(提醒:文化的发展并不是始终与经济的发展亦步亦趋。
)7、优秀的文化创造时代的未来,决定时代的走向。
(提醒:优秀文化源于时代的实践,引导时代的发展。
)8、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提醒:优秀文化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9、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因此,只要处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就一定能形成较高的文化修养。
(提醒:处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有利于形成一定的文化素养,但只有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自觉学习、主动接受文化熏陶才能有利于形成较高的文化素养。
)10、优秀文化决定人的全面发展。
(提醒:优秀文化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这种作用不是“决定”作用。
)第二单元文化的传承与创新1、民族节日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2、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长期相互借鉴而日趋同一。
(提醒: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长期相互借鉴而又保持各自特色。
)3、认同本民族文化,就是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提醒:对待文化的多样性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生活》易混易错知识点总结一、文化与生活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着深刻的影响,所以任何文化的发展对社会的发展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注意:并非任何文化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只有先进的、健康的文化才起到促进作用,反动的、腐朽没落的文化则起到重大的阻碍的作用。
)2、经济是基础,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所决定,意味着文化与经济的发展是同步的。
(注意:经济是基础,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所决定,但并不意味着文化与经济的发展是同步的。
)3、西双版纳的植物王国属于文化现象。
(注意:错,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而不是自然具有的。
)4、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自发形成。
(注意:文化素养也不是后天自发形成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
文化素养的形成,离不开生活、实践和教育。
)5、文化是个人成长的催长剂。
(注意:先进的、健康的才能成为个人成长的催长剂。
)6、处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就一定能形成较高的文化素养。
(注意:处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有利于形成一定的文化素养,但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感悟文化熏陶的过程。
)二、文化传承与创新1、世界文化全球化趋势的出现,必然弱化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注意:没有民族的文化就无所谓世界文化。
多元的世界文化才能使世界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与活力。
)2、在世界文化出现全球化趋势的今天,对那些失传的古老民族文化,没有必要进行抢救和保护,应当顺其自然地让它们被历史淘汰。
(注意:独特文化传统的文化保持,是“和而不同”的基础,文化遗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见证,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3、世界文化就是各国文化的总和。
(注意: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
)4、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注意:尊重和保存不同的民族文化,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5、大众传媒的发展将会促使旧的传媒的消失。
(注意:大众传媒另已成为文化传播的的主要手段,但并不意味着旧的传媒的消失。
)6、人口迁徙是文化传播的一种手段。
(注意:人口迁徙是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途径,大众传媒是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7、传统思想,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注意: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传统思想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影响。
)8、传统建筑被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
(注意:传统建筑被称为凝固的艺术,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传统文艺被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9、文化创新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离开社会实践。
(注意:这个观点错。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10、文化创新的渊源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注意:文化创新的渊源是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中的一切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文化创新的源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11、文化创新的积极作用就是不断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注意:不科学。
文化创新还有另一个积极作用,即文化创新能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12、发展先进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
(注意: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标准所在。
)13、文化创新来自作者的灵感,文化工作者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注意:文化创新来源于社会实践,不是作者的灵感;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14、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继承传统,推陈出新与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注意:错,这是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社会实践。
)15、文化创新注意的问题主要是交流、融合。
(注意:文化创新注意的问题主要是继承传统,又体现时代精神。
)16、文化创新表现为时代精神注入传统文化的努力之中。
(注意:文化创新表现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的努力之中。
)三、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得益于汉字和史学典籍的延续。
(注意: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还得益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2、中华文化是中国这一古老土地上孕育的文明,因此各地区文化都是相同的。
(注意:不同区域的文化,长期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
)3、中华文化呈现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民族不同,民族文化的色彩也就不同。
(注意: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自己的民族特性,又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有认同感和归属感。
)4、爱社会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注意: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5、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注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6、经济建设是我国当前所有工作的中心,一切活动都要围绕经济建设展开,弘扬民族精神会影响经济建设的。
(注意:弘扬民族精神不会影响经济建设,反而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
)7、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中,所以,中华民族精神是不变的。
(注意:民族精神会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
)8、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必须抵制外来文化的影响。
(注意:两者并不矛盾,但要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既要注意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先进文明成果,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又要警惕外来腐朽文化的影响。
)9、中华文化就是中国各民族的文化。
(注意:不能这样认为,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的特性。
)10、中华民族精神的全部内涵可归纳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注意:这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四、发展先进文化1、流行文化代表着主流文化,就是经典文化。
(注意:流行文化并不代表着主流文化,经典文化可以是流行的,但流行的并不一定是经典。
)2、我国坚决抵制,依法取缔“法轮功”,体现了我们严厉打击落后文化的决心。
(注意:“法轮功”是腐朽文化,腐朽文化与落后文化是不同的。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引领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永不褪色的旗帜。
(注意:马克思主义是引领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永不褪色的旗帜。
)4、精神文明建设规定着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是文化建设的灵魂。
(注意:思想道德建设规定着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是文化建设的灵魂。
)5、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以为人民服务为原则的。
(注意: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
)6、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以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为目标。
(注意: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是培育“四有公民”。
)7、学生阶段主要是提高知识文化修养,思想道德建设是以后的事。
(注意:这观点错。
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能促进知识文化修养。
)8、我国人民的共同理想是共产主义理想。
(注意:共同理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是最高理想。
)——以下错题自己改正: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易混易错点1、有文化就意味着文化程度高。
2、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的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文化只包括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
3、纯粹“自然”的东西也是一种文化。
4、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总是对社会的发展起推动作用。
5、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6、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是文化程度。
7、经济决定文化,首先表现在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而并不是说经济发达精神文化就自然而然地好起来,或物质条件差。
精神文化就不能搞好。
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易混易错点1、文化传播的途径和文化传播的手段是一致的。
2、文化继承就是文化发展3、文化的发展对国家、社会的发展影响不大。
4、“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和“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是一回事。
5、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
6、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是一成不变的。
7、文化创新既要继承传统,又要体现时代精神,二者之间是矛盾的。
8、文化创新的渊源就是文化创新的源泉9、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10、文化创新的积极作用就是不断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11、文化遗产就是世界遗产12、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见证,一个民族的文化只能属于这个民族13、大众传媒取代了传统传媒14、传统文化是包袱而不是财富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易混易错点1、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必须抵制一切外来文化的影响。
2、爱国与爱国主义是矛盾的。
3、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意味着其发展一帆风顺,始终辉煌4、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就是得益于汉字和史书典籍的延续5、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是一回事6、中华文化就是中国各民族的文化7、民族精神是一成不变的,终将被时代精神取而代之第四单元发展先进文化●易混易错点1、文化生活存在的问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2、时尚文化就是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3、流行文化就是经典文化4、传统习俗就是落后文化5、在文化建设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会妨碍文化多样性的发展6、社会主义文明建设就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7、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是一回事8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国家的事情,与个人无关9、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是根本对立的10、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内容是一成不变的11、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建设应该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意味着现有传统道德规范已过时12、知识文化修养高的人,思想道德修养也高,反之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