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对称图形》典型案例分析

合集下载

11.5《轴对称图形》教学案例

11.5《轴对称图形》教学案例

11.5《轴对称图形》教学案例第一篇:11.5《轴对称图形》教学案例综合学科知识,感受数学之美——《11.5翻折与轴对称图形》教学案例及反思【主题与背景】:在传统教学观念的弊端中,教师重书本知识的传授,轻动手能力的培养;重学习结构,轻学习过程;重间接知识的学习,轻直接经验的获得,这种封闭的教学方式,严重地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和动手实践能力的提高,割裂了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

新课标指出:“要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

”自从新课标颁布后,我深切地体会到改革势在必行,学生才是课堂的主角,生活才是数学的源泉,我们应把本该生动的课堂还给他们,从只重视知识的教学转变为注重学生活动的课堂生活。

为了实现新课标的新理念,给学生多一点思维的空间和活动的余地,在实验中我上了《11.5翻折与轴对称图形》一节课,经过反复修改和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情景描述】:片断(一):创设情景,引出课题。

师:我们来欣赏一个画面:(出示情景,同时播放婚礼进行曲)师:看到这中式的喜庆场面,听到这西式的婚礼进行曲,想象一下我们来到了一个怎样的现场?生:我们来到了一个非常神圣的婚礼现场。

师:我们看到了哪个特殊的“字”,就让人想到是在办婚事呢?师:观察刚才画面,哪些部分是轴对称图形?什么样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生:画面中的大红双“喜”字是轴对称图形,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做对称轴。

师:剪喜字是应用了轴对称图形的知识来剪的,看来轴对称图形的知识在我们生活中用处可真大!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轴对称图形。

板书课题:轴对称图形。

(设计说明:教师以亲切的话语引入学生的生活画面:由喜庆场面学生比较好奇,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适时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通过找画面中的轴对称图形,让学生感受到轴对称图形在生活中的许多应用,从而体会到数学并不遥远,并不神秘,数学就在日常生活中,就在自己身边,即加强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亲密联系,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

《轴对称图形》教学案例分析

《轴对称图形》教学案例分析

《轴对称图形》教学案例分析早在这次活动之前,就看到冒主任的博文中出现了“课堂观察”一词。

只知道这是一种全新的听课、评课方式,对于如何进行课堂观察,却所知甚少。

活动前,冒主任做了简单的指导,让我们从学生课堂的自主参与,从参与“听、说、读、写、议”等角度进行观察、思考。

因为是形体教学的相关内容,我选择了观察学生的操作情况。

【操作活动设计综述】在《轴对称图形》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共设计杂烩了5次操作活动:1.验证图形对称,感知轴对称图形的特征2.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3.理解轴对称图形4.创造轴对称图形5.画轴对称图形  从设计意图上看,通过这些操作,学生应该能经历一个“形象→抽象”的逻辑思维过程,一个“一般→个别”的丰富认知结构的过程。

学生应该能在“感知→理解→应用”的过程中不断参与,手脑并用,在主动构建新知的过程中实现技能和能力的达成。

预设这几个的操作活动,是科学合理的。

【受观察学生情况综述】我观察的是身边的一个4人学习小组,4个都是男生,暂且按座位顺序用A、B、、D分别来代表。

通过一堂课的观察,我觉得A和D属于思维速度快、思考维度广的学生,能较好地利用操作材料积极探究、主动思考。

其中,A偏内敛,总是沉浸在自己的思维方向或是操rrr.作材料中;D偏外向,能根据操作要求快速操作,并能沿着老师所提问题的思维角度思考,频频举手发言,比较活泼、上进。

而B属于思维速度不够快但是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他总是在默默地倾听老师的引导、同伴的发言,一丝不苟地执行老师布置的操作任务。

D,则属于游离于课堂情境之外的学生,直到最后5分钟左右,他才开始关注课堂提问,前面的操作活动基本没有认真的参与。

这四个风格迥异的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值得我们深思的细节:【课堂操作过程观察与分析】一、有关“内敛A”的细节让我们先来看看思维速度快、思考维度广,但却总是沉浸在自己的思维方向或是操作材料中的“内敛A”。

1.在第三个操作环节中,教师在屏幕上出示了等腰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腰梯形、正五边形,要求学生看一看、说一说,甚至可以猜一猜,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轴对称图形》典型案例分析

《轴对称图形》典型案例分析

《轴对称图形》典型案例分析课题组成员樊慧芳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己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情境,让学生亲自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发展.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一直是被大家推崇的新课程标准理念的一种新的授课形式。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知识,给学生的学习活动带来了更多的乐趣,赋予了学生更优越的一个学习平台。

在《轴对称》一课的教学设计和实际教学中,我尽可能地将信息技术的优势在课堂中展现出来,引导学生更好地学好知识。

上完以后,我深深地体会到信息技术给数学课堂学习带来的巨大变化,可见数学魅力无限、美不可言,数学课堂要还数学本来面目,让数学知识散发数学魅力,体现数学的价值,揭示数学的本质,让数学"冰冷的美丽"唤发学生"火热的思考",让抽象的"冰冷的图形"散发"美丽的光环",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享受数学的美丽.[教案分析]本单元是小学阶段第一次教学轴对称图形,这是课程标准提出的内容与要求。

本套教材两次安排了轴对称图形的教学。

本单元的教学要求是:1.使学生初步认识生活中有些物体和现象是对称的,体验对称的奇妙,感受对称美;2.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3.能制作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二、教学重难点的认识本单元首先结合实例感知对称现象,生活中的许多物体具有对称特征,自然界有许多对称现象,联系实际教学轴对称图形离不开这些对称的物体和现象。

初步认识对称的物体或现象,感受对称的奇妙与对称美,都有利于轴对称图形的教学。

教学重点是轴对称图形,编排了两道例题。

前一道例题教学轴对称图形的特点,让学生知道怎样的图形才是轴对称图形,学会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

《轴对称图形》案例分析

《轴对称图形》案例分析

《轴对称图形》案例分析一、音乐情境引入同学们喜欢放风筝吗?放过风筝吗?根据自己放风筝的经验,想一想风筝有什么特点?屏幕上的这些风筝漂亮吗?观察这些风筝有什么特点?同学们都从对称、从美的角度来欣赏风筝。

看正因为这些风筝的造型是对称的,才会在天空中平稳的越飞越高,越飞越远,其实生活中也有许多类似的设计和图形,老师收集了一些(看大屏幕)蝴蝶、枫叶……这些图片在我们生活中见过吧,这些图形与风筝的特点比一比,有没有相同的特点。

这节课我们就从数学角度来研究这些具有共性的图形的特征。

二、看一看,认识特点1.把展示图片看成一个图形,这些图形大小、形状不同,有没有发现什么共同的地方?2.再次让学生欣赏枫叶、蜻蜓、天平这些具有轴对称性质的图片,观察讨论这些图形的特点。

3.初步归纳轴对称图形的特点。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4.演示关键词:完全重合,指出对称轴一般用点划线表示。

三、自主探究,形成概念教师将常见的五个平面图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正五边形、等腰梯形、圆)装在信封里发给学生,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动手操作判断所给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如果是画出它的对称轴。

[学习方式:小组讨论、交流、引发争论。

]四、深入探究,加深认识1.根据上一环节的学习,你还有什么想法?你还有什么话要说?引导说出如:这个梯形是轴对称图形,但是有的梯形不是轴对称图形,比如……(实例),说明为什么?2.探究轴对称图形对称轴的数量。

比较:等腰梯形、圆、正五边形虽然都是轴对称图形,但也有不同的地方,在哪呢?3.通过比、折、画等方法了解常见轴对称图形对称轴的数量。

五、综合练习,发展思维1、欣赏让学生欣赏字母、数字、汉字、剪纸、脸谱等轴对称图案。

2、猜一猜屏幕显示中国联通、中国银行、奔驰汽车、奥运五环左半部分图案,展开联想,分别猜出是什么标志?六、课外收集,拓展知识在建筑、服装、体育、航天、国旗、运输等很多地方都设计应用了对称方式,课后注意收集案例分析:本案例是一节不错的数学知识认知课。

三年级数学下册《轴对称》优秀教学案例

三年级数学下册《轴对称》优秀教学案例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轴对称的概念,我将采用生活化的情景创设,引导学生从熟悉的生活中发现轴对称现象。例如,通过展示风筝、剪纸、建筑等具有轴对称特点的图片,让学生观察、讨论并总结轴对称图形的特征。此外,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动态演示轴对称的生成过程,使学生在视觉冲击中感知数学的美。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导入新课阶段,我将以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为切入点,引发他们对轴对称现象的关注。首先,向学生展示一些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如窗户、蝴蝶、心形图案等,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图形的共同特征。接着,提出问题:“你们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具有这样特点的图形?”让学生举例分享,激发他们对轴对称的兴趣。
3.解决问题: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轴对称的性质进行解决,如寻找隐藏在图形中的对称轴、判断复杂图形是否为轴对称图形等。
(四)总结归纳
在总结归纳阶段,我将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轴对称的概念、性质和应用。通过以下方式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1.口头提问: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检验学生对轴对称知识的掌握程度。
(三)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在本章节的教学中,我将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和分享。通过分组完成任务,如共同设计轴对称图案、探讨轴对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等,让学生在合作中相互启发、互补优势,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反思与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评价,以帮助他们总结学习经验,提高学习效率。具体措施如下:
4.多元化教学手段,提高学习效果
本案例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多媒体展示、动手操作、合作学习等,丰富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注重跨学科资源的整合,让学生在创作过程中感受数学与艺术的结合,提升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轻松学 主动学——《轴对称图形》教学案例与评析

轻松学 主动学——《轴对称图形》教学案例与评析
Pr I mar V Sc h oo l Te ac hi ng Re s e ar c h
轻 松 学 主 动 学
— —
《 轴 对称 图 形》 教 学 案例 与评 析
江 苏 海 安 县 海 北 小 学 周 忠 艳
案例 : 《 轴对称图形》
片段一 : 欣 赏 美 丽 的轴 对称 图形
感悟 文 本 内化 语 言 升华 情 感
— —
《 小露 珠 》 教 学设 计
徐 元 桦
江苏宝应县范水镇韦镇小学
江 苏 宝应 县 叶挺 桥 小 学 新校 区 陆 香
学情分析 : 本 课 的 教 学 对 象 为 小 学 三 年 级 上 学 期 的学 生 , 他 们
课文无非是个例子 , 学生通过这个例子 , 习得 规 范语 言, 提 高 运 用 语 言 的 能力 , 实 现 语 文课 程 的工 具 性 。对 于
集 活 动 会标 , 你 能 利 用 今 天 学 习 的知 识 为 少 先 队 大 队 部
设 计 一 枚 轴 对 称 图形 的会 标 吗 ? 请 在 下 面 的 会 标 图 案 中
选 择 一 种 你 喜 欢 的形 状 , 把你 的设 计 画 在 纸 上 , 看 看 你 能
不 能 成 为 一 名 能 干 的I I , 4 , 设计师 !
师: 了解 轴 对 称 图 形 的 特 征 后 , 你 认 为 生 活 中 可 以 在
什 么 地方 用 到 这些 知识 呢 ? 希 望 大 家 利用 课 后 时 间 搜集

兴 趣 一 下 子 被 调 动 起 来 了 。 接 着 进 行 记 忆 小 比赛 , 积 极
地 进行小组合 作。整堂课 的教学气氛 十分活跃 , 学生 自

数学教学案例:运用轴对称性质进行图形判断与分析

数学教学案例:运用轴对称性质进行图形判断与分析

数学教学案例:运用轴对称性质进行图形判断与分析作为数学的一种基本概念和重要的内容几何图形的判断和分析在日常生活中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

在学校的数学教学中,几何图形的学习和掌握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

而在几何图形的判断和分析中,轴对称性质又是十分重要的概念之一。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为大家介绍一种数学教学案例,即运用轴对称性质进行图形判断与分析的方法。

通过实际的例子来展示如何运用轴对称性质来进行几何图形的判断和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知识点。

一、案例介绍案例名称:运用轴对称性质进行图形判断与分析案例对象:初中二年级学生案例目标:掌握轴对称性质,熟练掌握轴对称判断和分析图形的方法。

案例材料:包括多组几何图形和题目,如图1所示。

二、案例内容1.轴对称性质的概念轴对称性质是几何图形中的一种基本概念,指图形在某个轴上对称时,原来的图形和对称后的图形完全重合。

轴对称的轴线又称为对称轴。

可以把轴对称的图形分成两个部分,它们互为轴对称。

2.轴对称判断的方法轴对称判断的方法是,选取一个轴线,然后将图形绕这条轴线旋转180度,如果旋转后的图形可以重合,则说明这个图形是轴对称的,否则就不是。

换句话说,就是旋转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重合,没有发生变形,也没有出现重叠的部分。

3.图形的对称性质的运用图形的对称性质是几何题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

在进行图形判断和分析时,要学会灵活运用轴对称性质和图形的对称性质。

三、案例分析下面我们将通过具体的例子来展示如何运用轴对称性质和图形的对称性质来进行图形判断和分析。

例1:请判断下面两个图形是否轴对称。

解析:首先要选取一个轴线,以这个轴线为中心,将图形旋转180度。

如图2所示:从上图可以看出,在以直线AB为轴线时,图形1和图形2不可以重合,因此这两个图形不是轴对称的。

例2:请判断下面的图形是否轴对称。

解析:我们同样以直线OC为轴线,将图形旋转180度来判断。

如下图所示:可以发现,旋转后的图形可以重合,因此这个图形是轴对称的。

轴对称图形教学案例分析

轴对称图形教学案例分析

轴对称图形教学案例分析
本教材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入手,结合实例,通过观察、操作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初步感知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认识简单的轴对称图形,为今后进一步探索简单图形的轴对称特性,把握简单图形之间的轴对称关系,以及利用轴对称方法进行变换或设计图案打好基础。

教材第一道例题首先出示了一组实物图片,要求学生观察并说说它们的共同特征,初步感知“这些物体都是对称的”,并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再找出一些具有对称特征的物体,在小组里交流。

教材这样安排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对称现象。

接下来,教材把上面的实物图形进一步抽象为平面图行,引导学生通过对折发现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并初步描述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第二道例题则让学生利用已有的对轴对称图形的初步认识,用不同材料、不同方法“做出”轴对称图形。

以活动来帮助学生进一步积累感性认识,丰富对轴对称图形的体验,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想想做做”安排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训练帮助学生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

《轴对称图形》教学案例赏析

《轴对称图形》教学案例赏析

《轴对称图形》教学案例赏析教学内容:苏教版第六册第七单元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大家都知道2008年北京举办了第28届奥运会。

在昆虫王国里也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比赛,是什么呢?就请大家听这个故事吧!(播放课件:小蝴蝶参选记) 师:故事讲完了,小蝴蝶获得了冠军,得到了带着奖杯乘热气球环游故宫一圈的奖励。

结果它发现:它、天安门、奖杯以及它乘的热气球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老师也把这些物体带来了。

同学们看看它们是不是真如小蝴蝶所说。

(出示这些物体的图片)生:真的。

生:它们左边和右边是一样的。

师:小蝴蝶的左边和右边的花纹都是一样的。

生:天安门的左右两边都有两个小门。

生:奖杯的两边有一样的形状。

生:热气球的左右两边的结构也是一样的。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我们来验证一下,看你们说得对不对(师演示)。

把一个图形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轴对称图形”(板书课题)。

选择学生熟悉和感兴趣的素材,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

让学生初步感知物体的对称性。

二、感知探究师: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事物都是轴对称图形,(播放课件)轴对称图形美吗?(美)想不想用你们的小手剪一剪?(想)同学们这么有信心,先看老师怎样剪的(师述)。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动手剪出漂亮的轴对称图形吧!看谁剪得又快又漂亮,并且能把你剪的作品展示到对称天地中。

(展示作品) 师:同学们的手真巧,能剪出这么多漂亮的轴对称图形,老师真为你们感到自豪,虽然你们剪的轴对称图形的形状不一样,但是它们身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大家可以讨论一下。

你找到了吗?生:都是对折后剪出来的。

生:它们都有折痕。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你能给这条折痕起一个好听的名字吗?生:奇妙的对称折痕。

生:美丽的对称折痕。

生:直直的对称折痕。

师:同学们起的名字都非常好听,但是在数学王国里它的名字叫“对称轴”。

(板书:对称轴并讲解示范画对称轴强调“点画线”)让学生自己动手做轴对称图形,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再让学生通过讨论、起名,找到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这样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就很容易掌握了,为下面的练习作好铺垫。

《轴对称图形》案例分析

《轴对称图形》案例分析

《轴对称图形》教学案例乐东县利国镇中心小学曾其能数学中处处存在着美。

数的美,形的美,比例的美,对称的美……本课正是从数学角度让学生认识轴对称图形,了解其特点,并会画对称轴,其过程无不在渗透一个字——美。

(一)发现美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照镜子吗?(学生齐声回答说“喜欢”)请看这幅图片,小亮也在照镜子呢,你看他笑的多开心呀,猜猜看,他为什么笑的这么开心?生:他可能发现自己的脸上怎么会这么脏。

师:是吗?那你猜测一下他哪半张脸弄脏了?生:我认为是左半张脸。

生:我认为是右半张脸。

(学生各执已见,争执不休。

通过照镜子这个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师:那么到底是谁的结论正确呢?下面让我们也来照镜子,验证一下,好吗?(学生个个兴趣盎然)生:我知道了,肯定是右脸。

因为镜子里面的像和实际的人刚好左右相反。

师:很好!下面让我们再做个实验,请看图2,先猜测一下它可能是什么图形的一部分。

生:蝴蝶的一半。

师:是吗?下面让我们来验证一下我们的猜测是否正确,好吗?请同学们拿出镜子,先把镜子竖直放好,然后把图2靠紧并垂直于镜子放好,观察一下右图与镜子里的像刚好合成什么图形?(如图3)(同学们个个感到很好奇,纷纷试一试,然后异口同声的说“哇,真的是一只蝴蝶,太神奇了,太漂亮了”。

)师:那么图2为什么与镜子里的像刚好能组成蝴蝶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并思考,它们有什么共同点?有什么不同点?生:它们的形状相同,但图形2与镜子里的像刚好左右相反。

生:我认为它们的大小一样生:我认为它们的面积也是一样的。

生:我认为如果把它们叠在一起会重合。

师:下面我们反过来思考,如果把图3中的蝴蝶怎么样折叠就能得到图2中的半只蝴蝶?生:只要沿着中间折叠就可以了。

师: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圆形、等边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如果把它们分别折一折,是否也有同样的特点?(学生开始动手试一试,边折边看边议论)以上创设问题情境主要体现在:①采取从学生最感兴趣的“照镜子”等实际问题情境入手方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进一步感悟到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训练,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轴对称图形》教学案例设计(课标版,3篇)

《轴对称图形》教学案例设计(课标版,3篇)

轴对称图形教学案例设计(课标版,3篇)案例一:轴对称的图形有哪些?目标通过学习轴对称的概念,让学生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并能够在实际问题中应用轴对称的知识。

前置知识学生已经具备了对平面图形的基本认识,了解图形的基本属性。

教学步骤1.引入轴对称概念:通过一系列图形示例,让学生观察、描述和比较不同图形的特点,引导学生发现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2.轴对称图形的定义:给学生提供定义,并通过示意图解释轴对称的概念。

3.轴对称的判定方法:讲解如何判断图形是否轴对称,包括对称线的判定和对称点的判定。

4.学生练习:提供一些图形,让学生判断是否轴对称,并找出对称线和对称点。

5.讨论与总结:学生展示自己的答案,进行讨论和总结,澄清疑惑,强化概念。

总结与拓展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清楚地理解何为轴对称图形,并掌握判断图形是否轴对称的方法。

此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轴对称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给予拓展练习,进一步巩固知识。

案例二:设计轴对称图形目标通过设计轴对称图形,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对对称性的认识。

学生已经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和判定方法。

教学步骤1.复习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和判定方法。

2.引导学生设计轴对称图形: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些轴对称的图形模板,让学生根据模板进行设计,要求学生能够找到图形的对称线和对称点。

3.学生设计与分享:学生根据自己的创意进行设计,并展示和分享自己的作品。

4.评价与反思: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每个设计的创意和对称性,并给予反思和建议。

总结与拓展通过设计轴对称图形的活动,学生能够巩固对轴对称概念的理解,培养创造思维和观察能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探索其他类型的对称图形,如旋转对称图形和平移对称图形。

案例三:轴对称图形的应用目标通过探索轴对称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了解轴对称图形的重要性和实际价值。

前置知识学生已经掌握轴对称图形的概念、特点和判定方法。

教学步骤1.引导学生思考轴对称图形的应用: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轴对称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场景,如建筑物、家具、标志等。

小学二年下册轴对称图形教学案例及反思(推荐阅读)

小学二年下册轴对称图形教学案例及反思(推荐阅读)

小学二年下册轴对称图形教学案例及反思(推荐阅读)第一篇:小学二年下册轴对称图形教学案例及反思轴对称图形教学案例及反思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29页,轴对称图形教学目标:1、联系生活中的具体物体,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

2、使学生在认识和制作简单的轴对称图形的过程中,感受到物体或图形的对称美。

激发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轴对称图形的初步认识和制作。

教学难点:轴对称图形的初步认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剪刀、彩纸、图形纸、钉子板、字母卡片等。

教学过程一、猜一猜——情景导入欣赏录像。

二、观察、操作——探究特征(一)、观察,初步感知1、认识对称观察照片,你能发现它们有什么特点吗?(师课件点击放大剪纸图。

)生:它的两边都是一模一样的。

(课件点击返回)那其它物体有没有两边也是一模一样的呢?2、揭示对称像这样物体的两边是一模一样的,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它是对称的。

那这些物体它们都是对称的。

3、扩展认识在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物体也是对称的呢?(课件出示)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同桌之间自由说,全班交流)(二)、操作,体会特征1、从物体到图形的认识把这些对称的物体画下来,得到下面的图形:(电脑出示按天安门、飞机、奖杯、蝴蝶等实物画下来的图形)继续观察,这几个图形有什么特点呢?任选一个图形,在小组内合作,尝试能用什么方法来验证它们是对称的呢?(学生操作,教师巡视,选择不同的实验方法。

)交流反馈。

演示折纸过程:对折后两边是对称的板贴:对折师:那再请同学们观察一下,你把图形对折后发现了什么呢?在小组里说一说。

(学生小组交流)生:它们对折后两边是对称(一模一样)的。

师:那其他图形也是这样的吗?师加以补充:像这样,对折后折痕两边的部分完全一样(对称),称为完全重合。

板贴:完全重合师:为了使大家看得更清楚,我们请电脑老师来演示一下。

(电脑演示:2个对折完全重合的过程)。

导入和梳理:轴对称图形教学案例分析2

导入和梳理:轴对称图形教学案例分析2

导入和梳理:轴对称图形教学案例分析2轴对称图形教学案例分析轴对称图形是数学中一个重要且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概念。

随着各种数学教学资源的广泛应用,学生们可以更加直观地理解和掌握轴对称图形的相关知识。

本文将围绕轴对称图形展开,分析教学案例,探讨轴对称图形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以期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教学。

一、案例分析教学案例:将轴对称图形分成等价部分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分割轴对称图形,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点以及如何将其分成相等的部分。

教学内容:轴对称图形的基本概念,分割轴对称图形。

教学方法: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和绘制轴对称图形,让学生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点;通过练习分割轴对称图形的方法,掌握将其分成等价部分的技能。

教学步骤:1.引入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让学生了解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和特点。

2.展示一些常见的轴对称图形,并让学生分析其中的对称性。

3.给学生分发练习题,让他们练习如何分割轴对称图形。

练习题可以分为不同难度等级,以逐步提高学生的练习水平。

4.对学生进行讲解和指导,让他们了解如何将轴对称图形分成等价部分。

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来讲解这个过程,如讲解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和特点、通过对称轴的切割方式来证明等等。

5.让学生再次练习分割轴对称图形,进一步加深对这个过程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效果:这个教学案例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轴对称图形的知识。

通过练习分割轴对称图形,学生能够独立思考、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同时,这个案例也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注重细节和规律的分析,提升他们的逻辑思维水平。

二、教学重点1.轴对称图形的基本概念。

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需要让学生深刻了解这个概念和其相关的知识。

教师可以通过众多相关的例子和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这个概念。

2.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和特点。

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和特点以及如何利用这些性质来解决问题是重点之一。

教师需要通过举例和实际操作来让学生深刻了解这些性质和特点的应用。

3.轴对称图形的分割。

数学中的美—《轴对称图形》案例分析

数学中的美—《轴对称图形》案例分析

数学中的美—《轴对称图形》案例分析一、案例背景数学中的对称分为轴对称和中心对称,本册教材中讲的对称图形仅仅限于轴对称图形。

在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具有轴对称性质的事物很多,教材通过树叶,蜻蜓和天平的实物图,让学生观察分析它们的共同特性,在做减脂实验,然后找出轴对称图的概念,接着让学生折叠学过的几何图形找出其中轴对称图形,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这些集合图形的本质特征。

二、学情分析学生对生活中的对称现象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不能准确表述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对称图形的特征了解也不够深入,通过轴对称图形的学习,学生既可以了解轴对称现象,在生活中的普遍性又能提高欣赏能力与空间的想象能力。

三、教学目标1、过各种活动发展学生空间概念,学会欣赏教学美。

2、通过折纸,剪纸,画图,图形分类等操作活动,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并能在方格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3、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新知。

四、教学流程创设情景倒入新知——动手操作理解新知——巩固练习运用新知五、实录片段(一)发现美老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照镜子吗?请看这付幅图片,小刘也在照镜子呢,你看他笑的多开心呀,猜猜看,她为什么笑得这么开心呢?学生:……教师:同学们猜一下,她哪半张脸弄脏了?学生一:我认为是左半张脸。

学生二:我认为是右半张脸。

(反思,通过照镜子这个活动,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气氛。

)老师:那么是谁的正确呢?下面我们也来照镜子,验证一下,好吗?(学生跃跃欲试,兴趣盎然。

)学生一:我知道了,肯定是右半张脸,因为镜子里面的像和实际的人正好左右相反。

老师:很好。

下面我们再做一个实验,请看图2,先猜测一下它可能是什么图形的一部分。

学生一:蝴蝶的一半。

老师:是吗?下面让我们来验证一下,我们的猜测是否正确好吗?请同学们拿出镜子,先把镜子竖直放好,然后把图2靠紧放好,图垂直于镜子,观察一下,右图与镜子里面的像组成一个什么图形,刚好合成一个什么图形。

《轴对称图形》教学案例及反思

《轴对称图形》教学案例及反思

《轴对称图形》教学案例及反思【前言】:在传统教学观念的弊端中,教师重书本知识的传授,轻动手能力的培养;重学习结果,轻学习过程;重间接知识的学习,轻直接经验的获得,这种封闭的教学方式,严重地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和动手实践能力的提高,割裂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新课标指出:“要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

”自从新课标颁布后,我深切地体会到改革势在必行,学生才是课堂的主角,生活才是数学的源泉,我们应把课堂还给他们,从只重视知识的教学转变为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为了实现新课标的这一新理念,给学生多一点思维的空间和活动的余地,在实验中我上了《轴对称图形》这一节课,经过反复修改和实践,取得了教好的效果。

【案例概述】:片段(一):创设情景,引出课题师:我们来欣赏一个画面:(出示情景同时播放婚礼进行曲)。

看到这喜庆的场面,想象一下我们来到了一个怎样的现场?生:我们来到了一个婚礼现场。

师:我们看到了哪个特殊的字,就让人想到是在办婚事呢?生:画面中的大红双“喜”字。

师:你们知道吗?剪喜字是应用了轴对称图形的知识来剪的!那么,什么是轴对称图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轴对称图形。

板书课题:轴对称图形。

[设计说明;教师引入学生的生活画面:由于喜庆场面学生都比较好奇,这样安排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适时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感受到轴对称图形在生活中的许多应用,从而体会到数学并不遥远,并不神秘,数学就在日常生活中,就在自己的身边,既加强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

]片段(二):“识”对称,体悟特征1.师:看到这一课题,你想明白哪些问题?生:我想明白什么叫轴对称图形?生:我想明白在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中,有哪些是轴对称图形?生:我想明白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有哪些物体是轴对称图形?生:我想明白轴对称图形在生活中有什么应用?生:我想明白怎样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师:下面就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自学课本。

轴对称图形教学案例及反思

轴对称图形教学案例及反思

【前言】轴对称是初中数学中的一种基本对称,对称不仅使图形美观,而且对于激发学生对几何学科的兴趣和学习热情有着重要的作用。

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我意识到轴对称教学的重要性,通过对自己所教学生的实际观察和分析,不断探索有效的轴对称教学方式,并在实际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做到更好的引导学生,使学生在轴对称教学中获益匪浅。

今天,我将分享我的教学案例及反思。

【教学目标】通过轴对称教学,让学生:1.理解轴对称的含义,掌握轴对称的性质。

2.能够根据轴对称的特点对图形进行判断和构造。

3.发现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和规律,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4.培养学生的凝聚力和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兴趣引入教师首先向同学们展示一组由纸张剪成的一些几何图形,这些图形的共同特点是它们都有一条或多条对称轴,并请同学们讨论如何构造这些轴,以及使用这些轴对这些图形进行反转。

让同学们自由交流,引起学生的兴趣;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鼓励同学们自由讨论,扩展了同学们的视野,为课堂引入奠定了基础。

二、知识讲解教师在引入后,可以让同学们探讨一下轴对称的含义,让学生自己发言,总结轴对称的定义和性质,并通过学生探讨的方式,让他们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和构造方法。

同时,教师可以以各种形式对轴对称图形进行解释。

三、轴对称图形构造教师将轴对称图形的构造分为两个部分:1.图形关于对称轴的旋转和翻转。

2.图形的轴对称构造。

四、通过实例演示教师可以选取一些轴对称图形,并模拟构造这些图形的过程,让学生观察这个过程,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个过程。

此外,在教学中,善用多种工具(例如Geogebra)进行有效的展示和演示,同时也可以增强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五、以小组活动形式进行练习在学生通过实例演示后,同学们将分成小组进行练习。

在课堂活动中,教师会给予必要的指引,帮助学生了解对称图形的构造技巧和方法,并鼓励学生相互合作,联想和创新。

六、学生呈现与展示活动结束后,每个小组的学生展示他们完成的作品和思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轴对称图形》典型案例分析
课题组成员樊慧芳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己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情境,让学生亲自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发展.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一直是被大家推崇的新课程标准理念的一种新的授课形式。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知识,给学生的学习活动带来了更多的乐趣,赋予了学生更优越的一个学习平台。

在《轴对称》一课的教学设计和实际教学中,我尽可能地将信息技术的优势在课堂中展现出来,引导学生更好地学好知识。

上完以后,我深深地体会到信息技术给数学课堂学习带来的巨大变化,可见数学魅力无限、美不可言,数学课堂要还数学本来面目,让数学知识散发数学魅力,体现数学的价值,揭示数学的本质,让数学"冰冷的美丽"唤发学生"火热的思考",让抽象的"冰冷的图形"散发"美丽的光环",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享受数学的美丽.
[教案分析]
本单元是小学阶段第一次教学轴对称图形,这是课程标准提出的内容与要求。

本套教材两次安排了轴对称图形的教学。

本单元的教学要求是:1.使学生初步认识生活中有些物体和现象是对称的,体验对称的奇妙,感受对称美;2.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
3.能制作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二、教学重难点的认识
本单元首先结合实例感知对称现象,生活中的许多物体具有对称特征,自然界有许多对称现象,联系实际教学轴对称图形离不开这些
对称的物体和现象。

初步认识对称的物体或现象,感受对称的奇妙与对称美,都有利于轴对称图形的教学。

教学重点是轴对称图形,编排了两道例题。

前一道例题教学轴对称图形的特点,让学生知道怎样的图形才是轴对称图形,学会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

后一道例题是制作简单的轴对称图形,通过创造性的制作,进一步感受轴对称图形的特点。

编写的一篇“你知道吗”介绍了许多对称的昆虫、对称的自然现象、对称的著名建筑,有拓宽眼界、丰富知识,激发兴趣的作用。

“奇妙的剪纸”是一次操作型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利用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剪出图案或花边。

数学中的对称分为轴对称和中心对称。

本册教材中讲的对称图形,限于轴对称图形。

在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具有轴对称性质的事物很多。

教材通过树叶、蜻蜓和天平的实物图让学生观察、分析它们共同的特性,再做剪纸实验,然后找出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接着让学生折叠学过的几何图形,找出其中的轴对称图形,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这些几何图形的本质特征。

[教学设计]
这节课的教学,我将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起来,在每一环节均留给学生足够大的选择空间。

整节课我以让学生自主探究为主线,设计了“激趣导入、自主探究、深入探究、巩固练习、总结应用”这五个循序渐进的学习程序,并将教师对学生的及时评价穿插于课堂始终,努力营造一种自主学习、乐学善学的课堂气氛。

在新课导入环节,我设计了让学生将米老鼠的眼睛放在合适的位置上。

通过这样一个充满趣味性的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的兴奋状态,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气氛。

接着,我通过让学生欣赏美丽的轴对称图片,一方面让学生感受到轴对称图形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另一方面对学生渗透了对称美,
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数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具有抽象性,而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要解决数学的抽象性与小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就必须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维特点出发,加强直观教学,多让学生动手操作。

充分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

逐步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帮助他们形成初步的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本节课中,主要安排了两次探究活动:1、让学生动手剪一个轴对称图形,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这一活动来理解“对折”、“完全重合”、“对称轴”这些抽象的数学概念;2、让学生通过对折的方法来探索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有几条对称轴。

最后在引导学生总结所学知识之后,先让他们找一找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再让学生课后利用网络搜索引擎在网络上找一找生活中轴对称图形应用的例子。

这样的设计使学生在课后还能带着问题在计算机上继续探究,做到了“课虽结束,余趣尤存”。

把学生思维从课内延伸到课外,既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探求知识的欲望,也为今后的学习埋下伏笔。

[媒体介入]
生活中的对称现象学生早就有一定的认识,但作为轴对称图形的教学,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在认识、制作和欣赏轴对称图形的过程中,感受到物体或图形的对称美,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我利用多媒体课件,从上课开始就将学生带入到一个轴对称的教学情境中去。

让学生自己动手在计算机上将米老鼠的眼睛放在的位置上,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而接下来伴随着优美的音乐,通过计算机播放生活中美丽的轴对称图形,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轴对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深深地感受对称美。

在新课教学中,让学生充分理解“对折”、“完全重合”是非常重要的,这里计算机的动画演示帮助学生清楚形象地弄明白制作轴对称
图形的方法和过程,加深了学生对上述概念的理解,起到了常规手段无法替代的作用。

在新授部分完成之后,我利用自己制作的电脑小游戏,巧妙地将本节课的知识以完成电子射击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在快乐中得到巩固。

这种学习方式使孩子们能在“玩中学”,做到“乐学、善学”。

同时通过学生对计算机的操作,培养他们操作计算机、使用计算机的能力。

[课堂反响]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深深感受到这种基于信息技术基础上的教学方式的变革,极大程度地把课堂还给了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让我们的课堂学习成为了一汪澎湃的活水。

学生在整节课的学习过程热情高涨,精神饱满,通过自己动手折纸、操作计算机,真正成为了课堂学习的主人,对学生的每一个学习环节,教师也能适时予以评价,多给孩子们些鼓励,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让他们喜欢数学,较好地培养了他们的非智力因素。

作为教师——孩子们学习的合作者,我们只有将先进的教学理念融合到学科教学当中,只有在课前做好更多、更精心的预设,我们才能让孩子们在知识的殿堂里遨游得更自由、更自主!《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进行主动探索与合作交流的重要途径。

”“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这两段话,正体现了新教材的重要变化 ----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学习内容更贴近实际,同时强调了数学教学让学生动手实践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现实性的生活内容,能够赋予数学足够的活力和灵性。

对许多学生来说,“照镜子”,“折纸”是很感兴趣的内容,因此,也具有现实性,即回归生活。

让学生感知学习数学可以让生活增添许多乐趣,同时也让学生感知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学生学习的数学应当是生活中
的数学,是学生“自己身边的数学”。

这样,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必须回归于生活,学生就能在游戏中学得轻松愉快,整个课堂显得生动活泼。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教师的适时教诲和适时表扬,令学生的心灵得以纯洁,精神得以振奋,行为得以矫正,这样,可以让他们中每个人都有独特的作用,可以让他们正确评价自己。

同时让学生通过折一折、看一看、说一说、议一议等,使学生感受到民主、平等、积极、愉悦,从而他们才可以敢想敢说,个性充分张扬,健康心理也得以培养,课堂也真正成为学习的共同体。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们是否感悟到:新课堂,学生不再是接受的“容器”,而应是可点燃的“火把”;新课堂,学生不再是“配角”,而应是活动的“主体”;新课堂,不再是机械的训练,而应是注重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新课堂,不再是教师在表演,而应是学生在交流合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