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的意见》9.5正式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共烟台市委烟台市人民政府

关于加强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的意见

(征求意见稿)

加强生态文明乡村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理念,是转方式调结构的新思维,是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总导向、总载体和总抓手。为切实贯彻落实好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结合烟台实际,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明确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城乡一体化的总体要求,坚持生态文明综合示范区、生态建设重点项目和生态文明乡村创建三大任务同步推进,万水千山综合整治、万户千村改造建设、生态产业与生态文化四大行动配套联动,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同时兼顾,加快建设青山绿水、碧海蓝天的生态宜居宜业新烟台。

到2012年,全市所有县市区完成生态文明乡村建设总体规划,市县两级生态文明综合示范区(带)全面启动。到2015年,生态文明乡村创建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50%的涉农县市区和60%以上的涉农乡镇获得省级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工作先进县和先进乡镇称号,70%以上的规划保留村庄(新型农村社区)达到省级生态文明村标准;生态文明示范区(带)建设

1

取得重大进展,市级生态文明综合示范区内重要基础设施基本完成,100个以上重点项目建成运营。

到2020年,生态文明乡村创建工作提前全省五年完成,所有涉农县市区和乡镇获得省级先进县和先进乡镇称号,所有规划保留村庄(农村新型社区)达到省级生态文明村标准;市县两级重点生态示范区(带)建设全面完成,并实现对接连片,总面积达到3000平方公里以上。

二、推进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的原则和方法

——统一组织,统筹规划。建立健全组织领导体系,在市县两级分别设立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工作推进机构和多部门共同参与的生态文明乡村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建立产业、设施、镇村布局、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等科学有序、全域统筹的规划指导体系,对生态文明乡村建设严格执行规划管理。

——全域建设,分步实施。牢固树立科学发展、全面发展、长期发展理念,对全市范围内所有山、水、林、田、路、村分别确立远景规划,分区域、分项目、分年度制定具体实施规划和推进措施,确保“十二五”期间生态文明乡村建设走在全省前列。

——示范引领,项目推动。市级重点抓好生态文明综合示范区建设,对示范区重点项目及生态文明乡村建设重点工

2

作实施项目管理,每年筛选确定具有较强带动力、辐射力和示范效应的大项目好项目,建立由市区两级领导、责任部门和项目单位共同组成的专门班子,进行强力推动。各县市立足实际,规划建设各具特色的现代生态示范园区(带)。

——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建立健全政府主导、农民主体、企业参与、部门分工协作的工作格局,在不断加大财政投入的同时,采取市场运作方式,充分调动工商企业和社会各界的积极性,建立多渠道、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形成上下联动、合力推进的良好局面。

三、扎实推进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四大行动

(一)加强自然环境的生态化保护和系统化治理,推进“万水千山”综合整治行动。重点是建设四大工程:一是全域绿道慢行系统工程。规划、建设、城管、交通、林业等部门牵头,以县市区为主体,年内完成全市绿道慢行系统规划设计。组织启动市级生态文明综合示范区和各县市重点生态示范区的绿道慢行系统建设。首先在中心城市郊区集中规划建设沿城、沿山、沿水、沿海慢行绿道,串连示范区内所有重点居住区、重点生态产业项目和旅游景区,形成与骨干路网交错相环的绿道慢行交通网络。到2015年,建成全域贯通、连接市县的绿道慢行系统,形成绕城、沿海、贯通全域的绿

3

色生态屏障。二是水系生态建设工程。水利部门牵头,加快水利工程与自然生态、景观建设及文化内涵相互融合的规划论证,搞好水系生态综合整治。加快建设市级生态文明综合示范区内水系统筹管理与治理,并建立城乡统一的污水处理、循环利用系统。三是造林绿化工程。林业和交通部门牵头,以水系绿化、山体绿化、村镇绿化和路域绿化为重点,进一步巩固扩大造林绿化成果。到2013年,完成水系造林补植40万亩;到2015年,全市所有山体、所有镇村和所有县乡村路全部实现高标准绿化、美化。同时,规划建设环烟台市郊、连接七区的“百里绿道”长廊。四是土地综合整治工程。国土部门牵头,坚持土地整理复垦开发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有机结合,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建设有机统一,全面完成6个省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整理农田30.9万亩,整治村庄2.4万亩,复垦耕地2.1万亩,节余建设用地指标1.3万亩。加大市县两级资金投入力度,到2020年,争取完成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20个,农田整理规模达到60万亩,新增耕地4.2万亩;村庄整治4万亩,复垦耕地3万亩,节余建设用地指标1.8万亩。

(二)开展人居环境的规范化建设和功能化改造,推进“万户千村”生态低碳化建设行动。重点完成四大任务:一

4

是培植建设特色风情小镇。到2015年建成生态文明小城镇60个,建成3万人以上的特色风情小镇8个,其中生态型小城市2个。二是加快旧村改造。用三年时间,全面完成城中村改造;到2015年底,全市1000多个城区村、园区村和部分企业驻地村完成改造建设和改革转型任务。三是全面整治农村生态环境。集中三年时间,突击整治农村环境脏乱差问题,确保所有规划保留村庄实现“四清四化”。扎实推进农村饮水安全、污水治理、垃圾一体化处理和“一池三改”工程建设,“十二五”期末,60%的乡镇和70%的农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覆盖95%的乡镇和80%的村庄。四是大力培植新型低碳社区。在村镇规划建设中大力加强人居环境的功能化改造,积极推广先进适用的环保技术和能源利用方式,加快建设生态社区。城中村、园中村改造和迁村并点的新建农村社区要综合利用太阳能、风能、生物质源等可再生能源,住建和规划部门要制定有关指标体系,在建设项目审批验收过程严格把关,对示范区内的新建社区,要一步到位建成新型低碳社区。山区乡村改造建设要重点普及沼气和秸秆气化等新型能源利用工程,集中建设一批精品生态小村和低碳生态风情村落。

(三)加快促进三次产业的特色化培植和复合型发展,

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