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可见光谱法优缺点之欧阳家百创编
名词解释--药物分析之欧阳家百创编

B欧阳家百(2021.03.07)标准品:用于生物鉴定、抗生素或生化药品中含量或效价测定的标准物质。
百分吸收系数:在一定波长下,溶液浓度为1%,厚度为1cm 时的吸收度,用表示。
比旋度:在一定波长和温度下,偏振光透过长1dm 且每1ml 中含有旋光性物质1g 的溶液时测得的旋光度。
崩解时限:口服固体制剂应在规定时间内,于规定条件下全部崩解溶散或呈碎粒,除不溶性包衣材料或破碎的胶囊壳外,全部通过筛网。
C残留溶剂:在合成原料药、辅料或制剂生产过程中使用的,但在工艺中未能完全除去的有机溶剂。
澄清度:检查药品溶液的混浊程度。
重现性:在不同实验室由不同分析人员测定结果之间的精密度。
重复性:在较短时间间隔内,在相同的操作下,由同一分析人员连续测定所得结果的精密度。
D定量限:指样品中能被定量测定的最低量。
对照品:化学药品标准物质。
滴定终点:指示剂的颜色或检测设备的电信号的突变点。
1%1cmE滴定度:每1ml规定浓度的滴定液所相当的被测药物的质量。
F分析方法的线性:指在设计的“范围内”,测试结果与试样中被测物质的浓度或量直接呈正比关系的程度。
G干燥失重:指药品在规定的条件下经干燥所减失的量,用百分率表示。
光谱分析法:利用物质的光谱进行定性、定量和结构分析的方法。
H含量均匀度:小剂量或单剂量固体制剂、半固体制剂和非均相液体制剂每片(个)含量符合标示量的程度。
恒重:供试品连续将此干燥或炽灼后的重量差异在0.3mg以下的重量。
J检测限:试样中被测物能被检测出的最低浓度或量。
精密度:在规定的测试条件下,同一个均匀供试品经多次取样测定,所得结果之间的接近程度。
鉴别:根据药物的某些物理、化学或生物学等特性所进行的试验,以判定药物的真伪。
K抗生素:在低微浓度下即可对某些生物的生命活动由特异性抑制作用的化学物质。
凯氏定氮法:测定化合物或混合物中总氮量的一种方法。
即在有催化剂的条件下,用浓硫酸消化样品将有机氮都转变成无机铵盐,然后在碱性条件下将铵盐转化为氨,随水蒸气馏出并为过量的酸液吸收,再以标准碱滴定,就可计算出样品中的氮量。
紫外-可见光谱法优缺点

紫外-可见光谱分析仪的优点:1.操作简单方便,不需要复杂的程序,可直接取待测样品置于比色皿中,并且能对待测液体或溶液进行直接测定,检测成本低。
2.分析速度快,一般样品可在1-2 min内完成,比较适用于现场分析或快速分析。
3.检测过程中不破坏样品,可称为无损检测,并可对改样品进行多次重复测量实验且重现性好。
4.检测范围广,根据物质分子对波长为200-760nm这一范围的电磁波的吸收特性所建立起来的一种定性、定量和结构分析方法。
5.稳定性好,抗干扰能力强,易实现在线分析及监测,适合于生产过程和恶劣环境下的样品分析。
6.电子光谱的强度较大,灵敏度高,一般可达410-g/ml主要用10-—8于微量分析。
7.准确度较高,浓度测量相对误差仅有1%左右。
8.分辨率高,在定量分析上,不仅可以进行单一组分的测定,而且还可以对多种混合物同时进行测定。
9.分析结果的准确性是建立在化学分析标样的基础上,因此分析的结果真实可靠。
紫外-可见光谱分析仪的缺点:1.紫外-可见光谱仪仅适用于微量分析,对于高浓度(一般是指浓度>0.01mol/L)物质,物质的吸光度和浓度之间的关系发生偏离,因此朗伯比尔定律不适用。
2.影响比尔定律偏离的因素较多,如非单色光,杂散光,噪声,化学因素等。
且影响光学系统参数等外部或内部因素较多,误差难以很好的修正,对检测结果的准确度影响较大。
3. 不是原始方法,是一种间接测定物质浓度的方式,不能作为仲裁分析方法,检测结果不能做为国家认证依据。
4. 受各企业产品相对垄断的因素,仪器购买和维护成本都比较高,性价比较低。
5. 需要大量代表性样品进行化学分析建模,并建立相应化学体系复杂,实验过程较为复杂,工作量大,并且对于显色剂的选择难度较大,已知文献中并无相关研究。
6. 需要大量样品检测实验,且配制样品过程中容易带来人为因素的误差,建模成本较高,测试成本较大。
7. 模型需要不断更新,在仪器发生变化或者标准样品发生变化时,模型也要变化,适应性较差。
有机波谱分析考试题库及答案之欧阳地创编

目录第二章:紫外吸收光谱法一、选择1. 频率(MHz)为4.47×108的辐射,其波长数值为(1)670.7nm(2)670.7μ(3)670.7cm (4)670.7m2. 紫外-可见光谱的产生是由外层价电子能级跃迁所致,其能级差的大小决定了(1)吸收峰的强度(2)吸收峰的数目(3)吸收峰的位置(4)吸收峰的形状3. 紫外光谱是带状光谱的原因是由于(1)紫外光能量大(2)波长短(3)电子能级差大(4)电子能级跃迁的同时伴随有振动及转动能级跃迁的原因4. 化合物中,下面哪一种跃迁所需的能量最高(1)σ→σ*(2)π→π*(3)n→σ*(4)n→π*5. π→π*跃迁的吸收峰在下列哪种溶剂中测量,其最大吸收波长最大(1)水(2)甲醇(3)乙醇(4)正己烷6. 下列化合物中,在近紫外区(200~400nm)无吸收的是(1)(2)(3)(4)7. 下列化合物,紫外吸收λmax值最大的是(1)(2)(3)(4)20. 计算波长为250nm、400nm的紫外光频率、波数及其所具有的能量(以eV和kJ·mol-1为单位表示)。
1.2×1015Hz,40×103cm-1,4.96eV,114.6kcal·mol-1;0.75×1015Hz,25×103cm-1,3.10eV,71.6kcal·mol-121. 计算具有1.50eV和6.23eV能量光束的波长及波数。
827nm,12.1×103cm-1;200nm,50×103cm-122. 已知丙酮的正己烷溶液有两吸收带,其波长分别为189nm 和280nm,分别属π→π*跃迁和n→π*跃迁,计算π,n,π* 轨道之间的能量差。
(1)152kcal·mol-1;(2)102.3 kcal·mol-124. 化合物A在紫外区有两个吸收带,用A的乙醇溶液测得吸收带波长λ1=256nm,λ2=305nm,而用A的己烷溶液测得吸收带波长为λ1=248nm、λ2=323nm,这两吸收带分别是何种电子跃迁所产生?A属哪一类化合物?π→π*, n→π*25. 异丙叉丙酮可能存在两种异构体,它的紫外吸收光谱显示 (a)在λ=235nm 有强吸收,ε=1.20×104,(b)在λ>220nm 区域无强吸收,请根据两吸收带数据写出异丙丙酮两种异构体的结构式。
紫外光谱法

紫外光谱法紫外光谱法,又称紫外分光光度法,是指用紫外光来测定物质的吸收波长和吸收强度,从而对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的一种技术。
紫外光谱法在化学领域的应用十分广泛,特别是在有机化学中,更是应用得非常深入。
紫外光谱法可以用来分析物质的结构、性质、含量等信息,是化学家的必备检测手段。
紫外光谱法的原理是利用物质对紫外光的吸收特性,通过测定物质吸收不同波长的紫外光时吸收能量的大小,从而判断该物质的结构和性质等信息。
具体而言,当物质接受紫外光时,会出现一种称为“吸收峰”的现象,即物质会吸收一定波长的紫外光,而忽略其他波长的紫外光,因此可以对各个波长的吸收能量进行测试,从而判断物质的结构和性质等信息。
紫外光谱法可以用来分析物质的结构、性质、含量等信息,是化学家的必备检测手段。
例如,紫外光谱法可以用来测定有机物质中的氢键类型,从而获得有机物质的结构信息;紫外光谱法可以用来判断有机物质的活性中心,从而了解有机物质的反应性;紫外光谱法可以用来测定有机物质的含量,从而获得有机物质的含量信息。
因此,紫外光谱法可以说是化学家的必备检测手段。
紫外光谱法的测定需要使用一种叫做“紫外光谱仪”的仪器,它能够将紫外光分解成不同的波长,然后将其与样品进行比较,从而获得样品的吸收能量。
紫外光谱仪的工作原理是将紫外光源通过一系列的滤光片,将紫外光分解成不同的波长,然后将其分别与样品进行比较,从而获得样品的吸收能量。
紫外光谱法的优点在于可以获得物质的精确结构信息,也可以实现快速、精确的物质含量测试,因此受到了广泛的应用。
缺点在于紫外光谱仪价格昂贵,操作难度较高,因此不太适合一般实验室的普通应用。
总之,紫外光谱法是一种利用紫外光来测定物质的吸收波长和吸收强度,从而对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的技术,它在化学领域的应用十分广泛,可以用来分析物质的结构、性质、含量等信息,是化学家的必备检测手段,具有获得物质的精确结构信息和实现快速、精确的物质含量测试的优势,但由于仪器价格昂贵和操作难度大,不太适合一般实验室的普通应用。
仪器分析名词解释及简答题之欧阳家百创编

仪器分析复习资料欧阳家百(2021.03.07)名词解释与简答题名词解释1.保留值:表示试样中各组分在色谱柱中的滞留时间的数值。
通常用时间或用将各组分带出色谱柱所需载气的体积来表示。
2.死时间:指不被固定相吸附或溶解的气体(如空气、甲烷)从进样开始到柱后出现浓度最大值时所需的时间。
3.保留时间:指被测组分从进样开始到柱后出现浓度最大值时所需的时间。
4.相对保留值:指某组分2的调整保留值与另一组分1的调整保留值之比。
5.半峰宽度:峰高为一半处的宽度。
6.峰底宽度:指自色谱峰两侧的转折点所作切线在基线上的截距。
7.固定液:8.分配系数:在一定温度下组分在两相之间分配达到平衡时的浓度比。
9.分配比:又称容量因子或容量比,是指在一定温度、压力下,在两相间达到平衡时,组分在两相中的质量比。
10.相比:VM与Vs的比值。
11.分离度:相邻两组分色谱峰保留值之差与两个组分色谱峰峰底宽度总和之半的比值。
12.梯度洗提:就是流动相中含有多种(或更多)不同极性的溶剂,在分离过程中按一定的程序连续改变流动相中溶剂的配比和极性,通过流动相中极性的变化来改变被分离组分的容量因子和选择性因子,以提高分离效果。
梯度洗提可以在常压下预先按一定的程序将溶剂混合后再用泵输入色谱柱,这种方式叫做低压梯度,又叫外梯度,也可以将溶剂用高压泵增压以后输入色谱系统的梯度混合室,加以混合后送入色谱柱,即所谓高压梯度或称内梯度。
13.化学键合固定相:将各种不同有机基团通过化学反应共价键合到硅胶(担体)表面的游离羟基上,代替机械涂渍的液体固定相,从而产生了化学键合固定相。
14.正相液相色谱法:流动相的极性小于固定相的极性。
15.反相液相色谱法:流动相的极性大于固定相的极性。
16.半波电位:扩散电流为极限扩散电流一半时的电位。
17.支持电解质(消除迁移电位):如果在电解池中加入大量电解质,它们在溶液中解离为阳离子和阴离子,负极对所有阳离子都有静电吸引力,因此作用于被分析离子的静电吸引力就大大的减弱了,以致由静电力引起的迁移电流趋近于零,从而达到消除迁移电流的目的。
紫外可见光谱法

紫外可见光谱法
contents
目录
• 紫外可见光谱法概述 • 紫外可见光谱法实验技术 • 紫外可见光谱法数据分析 • 紫外可见光谱法在各领域的应用 • 紫外可见光谱法的优势与局限 • 紫外可见光谱法实例分析
01
紫外可见光谱法概述
定义和原理
定义
紫外可见光谱法是一种基于物质吸收光子能量而产生化学反应的测量方法。
中药材中重金属的光谱分析
总结词
紫外可见光谱法可用于中药材中重金属的光 谱分析,通过对光谱特征的识别和解析,可 实现重金属的快速、准确检测。
详细描述
重金属是中药材中常见的污染物,过量摄入 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紫外可见光谱 法通过测量样品在特定波长范围内的吸光度 值,绘制出样品的紫外可见光谱图,从而分 析样品中重金属的种类和含量。该方法具有 操作简便、快速、准确等优点,为中药材中
重金属的监测提供了有力手段。
高分子材料的紫外光谱分析
总结词
紫外可见光谱法可用于高分子材料的紫外光谱分析, 通过对光谱特征的识别和解析,可实现高分子材料的 结构、性能和化学成分的快速、准确检测。
详细描述
高分子材料是一种重要的材料,广泛应用于工业、医 疗、信息等领域。紫外可见光谱法通过测量样品在特 定波长范围内的吸光度值,绘制出样品的紫外可见光 谱图,从而分析样品的结构、性能和化学成分。该方 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准确等优点,为高分子材料 的研发和应用提供了有力手段。
原理
紫外可见光谱法基于朗伯-比尔定律,物质在特定波长下吸光度与浓度成正比。 通过测量吸光度,可以确定样品中目标物质的浓度。
历史与发展
历史
紫外可见光谱法自20世纪初发展至今,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 领域。
测定紫外光谱时溶剂的选择(常用的溶剂的波长极限)之欧阳组创编

测定紫外光谱时溶剂的选择(常用的溶剂的波长极
限)
由于溶剂对电子光谱图的影响很大,因此在吸收光谱图上或数据表中必须注明所用溶剂;对已知化合物作紫外光谱比较时,也应注意所用溶剂是否相同。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中如何正确选择溶剂?
溶剂极性除了对最大吸收峰波长有影响外,还影响吸收光谱的精细结构。
当物质处于蒸气状态时,由于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减小到最低程度,电子光谱的精细结构(振转光谱)清晰可见;当物质处于非极性溶剂中时,由于溶质分子和溶剂分子间的相互碰撞,使精细结构部分消失;当物质处于极性溶剂中时,由于溶剂化作用,限制了分子的振动和转动,使精细结构完全消失,分子的电子光谱只呈现宽的谱线包封。
测定化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谱时选择溶剂的原则是:
(1)样品在溶剂中溶解良好,能达到必要的浓度以得到吸光度适中的吸收曲线;
(2)溶剂不影响样品的吸收光谱,因此在测定的波长范围内溶剂应当是紫外透明的,即溶解本身没有吸收。
透明范围的最短波长称为透明界限,测试时应根据溶剂的透明界限选择合适的溶剂;(3)为了降低溶剂与溶质分子间的作用力,减少溶剂对吸收光谱的影响,应尽量采用低极性溶剂;(4)溶剂挥发性小、不易燃、无毒性、价格便宜;
(5)所选用的溶剂应与待测组分不发生化学反应。
紫外可见光谱法

紫外可见光谱法紫外可见光谱法紫外可见光谱法,也被称为UV-Vis光谱法,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医药等领域的分析技术。
它可以快速、准确地测试样品中的化合物的组成和结构,也可以用于质量控制和成份分析等方面。
本文将介绍紫外可见光谱法的原理、应用及优缺点。
一、原理紫外可见光谱法的原理基于样品分子在紫外和可见光区域吸收辐射的现象。
当样品中的化合物受到光的照射时,它会吸收自己所能吸收的波长的光,导致光强度的降低。
通过比较样品前后的光强度差异,就可以确定其所含有的化合物的量。
二、应用紫外可见光谱法在化学、生物、医药等领域中具有重要应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领域:1.化学领域:用于分析化合物的结构和组成、溶液的浓度等。
2.生物领域:用于测定生物分子的含量和结构,如核酸和蛋白质的含量测定。
3.医药领域:用于药品的质量控制,检测药品中残留的杂质等。
4.环境领域:用于测定空气、水、土壤等中的污染物质浓度。
5.食品领域:用于检测食品中的添加剂、色素等成分。
三、优缺点紫外可见光谱法有多种优点,如准确、快速、简单易操作等。
同时,它也有一些缺点:1.受样品的溶液色和浓度等因素的影响较大,会影响测试准确性。
2.无法检测未吸收光的区域,有些化合物可能不会在紫外或可见光谱范围内吸收辐射。
3.分析结构复杂的混合物时,可能需要使用其他检测方法作为辅助手段。
总之,紫外可见光谱法是化学、生物和医学等领域中一种广泛应用的分析技术。
虽然它有一些局限性,但其准确性和简单易操作性仍使其成为研究和应用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激光拉曼光谱实验报告之欧阳家百创编

激光拉曼光谱实验陈述欧阳家百(2021.03.07)摘要:本实验研究了用半导体激光器泵浦的3Nd +:4YVO 晶体并倍频后获得的532nm 激光作为激发光源照射液体样品的4CCL 分子而获得的拉曼光谱,谱线很好地吻合了理论阐发的4CCL 分子4种振动模式,且频率的实验值与标准值比误差低于2%。
又利用偏振片及半波片获得与入射光偏振标的目的垂直及平行的出射光,确定了各振动的退偏度,辨别为0.013、0.853、0.869、0.940,和标准值0和0.75比较偏年夜。
关键词:拉曼散射、分子振动、退偏一,引言1928年,印度物理学家拉曼(C.V .Raman )和克利希南(K.S.Krisman )实验发明,当光穿过液体苯时被分子散射的光产生频率变更,这种现象称为拉曼散射。
几乎与此同时,苏联物理学家兰斯别而格(G .Landsberg )和曼杰尔斯达姆(L.Mandelstamm )也在晶体石英样品中发明了类似现象。
在散射光谱中,频率与入射光频率0υ相同的成分称为瑞利散射,频率对称散布在0υ两侧的谱线或谱带01υυ±即为拉曼光谱,其中频率较小的成分01υυ-又称为斯托克斯线,频率较年夜的成分01υυ+又称为反斯托克斯线。
这种新的散射谱线与散射体中分子的震动和转动,或晶格的振动等有关。
拉曼效应是单色光与分子或晶体物质作用时产生的一种非弹性散射现象。
拉曼谱线的数目,位移的年夜小,谱线的长度直接与试样分子振动或转动能级有关。
因此,与红外吸收光谱类似,对拉曼光谱的研究,也可以获得有关分子振动或转动的信息。
目前拉曼光谱阐发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物质的鉴定,分子结构的研究谱线特征。
20世纪60年代激光的问世增进了拉曼光谱学的成长。
由于激光极高的单色亮度,它很快被用到拉曼光谱中作为激发光源。
并且基于新激光技术在拉曼光谱学中的使用,成长了共振拉曼、受激拉曼散射和番斯托克斯拉曼散射等新的实验技术和手段。
拉曼光谱阐发技术是以拉曼效应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分子结构表征技术,其信号来源于分子的振动和转动。
03.紫外-可见光谱法

•
特点: 利用吸光度差值定量 消除干扰和吸收池不匹配引起的误差
3.3 显色反应与测量条件的选择
一、显色反应
若样品被测组分(M)无色,则对可见光无吸收,则须转 化成有色物质(显色反应)后,再测定。 M(无色被测组分)+R(显色剂)=MR(有色物)
1、对显色反应的要求:
a.MR的ε要大(灵敏度高) b.显色反应的选择性高. c.MR的组成恒定,稳定性好 d.显色条件易于控制(测定结果有良好的重现性好) e.λmax(MR)-λmax(R)≥60nm
→☆←
三、测量条件的选择
1、仪器测量条件
(1)入射波长 通常选择被测物质的最大吸收波长(λmax) 作入射波长——最大吸收原则。 若有干扰,采用“干扰最小,吸收最大”原则。 (2)狭缝宽度 狭缝太小:入射光强减弱,测定灵敏度降低。 狭缝太宽:入射光的单色性降低(ε有变动), 标准曲线的线性变差。一般为试样吸收峰的半宽度 的十分之一。 →☆←
1、光源
要求:提供强度足够大的持续光,且发射光 强度随波长的变化要小。 紫外光区:气体放电灯——氢灯 可见光区:热辐射光源——W灯,碘钨灯等。
→☆←
2、单色器
作用:将光源辐射的复合光分解为单色光。 组成:入射狭缝,准光器(透镜或凹面反射 镜使入射光成平行光),色散元件,聚焦元件。 出光狭缝等。色散元件是核心元件。 色散元件:棱镜、光栅。(棱镜:折射原理, 光栅:干涉原理) 狭逢的大小直接影响单色光的纯度。 单色器的分辨率越高,得到的单色光纯度越 高 。 →☆←
(3)吸光度值
一般选A:0.2-0.8 当T=36.8% A=0.434时, 吸光度测量误差最小。 调整A的方法:A=εbc ①选择不同的吸收池厚度 (改变b) ②改变称样量,稀释浓度。(改变c)
第三章_核磁共振波谱法习题集及答案之欧阳治创编

第三章、核磁共振波谱法一、选择题 ( 共80题 )1. 2 分萘不完全氢化时,混合产物中有萘、四氢化萘、十氢化萘。
附图是混合产物的核磁共振谱图,A、B、C、D 四组峰面积分别为46、70、35、168。
则混合产物中,萘、四氢化萘,十氢化萘的质量分数分别如下: ( )(1) 25.4%,39.4%,35.1% (2) 13.8%,43.3%,43.0%(3) 17.0%,53.3%,30.0% (4) 38.4%,29.1%,32.5%2. 2 分下图是某化合物的部分核磁共振谱。
下列基团中,哪一个与该图相符?( )HX:HM:HA=1:2:33. 2 分在下面四个结构式中哪个画有圈的质子有最大的屏蔽常数?()4. 1 分一个化合物经元素分析,含碳88.2%,含氢11.8%,其氢谱只有一个单峰。
它是下列可能结构中的哪一个?( )5. 1 分下述原子核中,自旋量子数不为零的是( )(1) F (2) C (3) O (4) He6. 2 分在 CH3 CH2 CH3分子中,其亚甲基质子峰精细结构的强度比为哪一组数据 ?()(1) 1 : 3 : 3 : 1 (2) 1 : 4 : 6 : 6 : 4 : 1(3) 1 : 5 : 10 : 10 : 5 : 1 (4) 1 : 6 : 15 : 20 : 15 : 6 : 1 7. 2 分ClCH2 CH2Cl 分子的核磁共振图在自旋-自旋分裂后,预计 ( )(1) 质子有 6 个精细结构 (2) 有 2 个质子吸收峰(3) 不存在裂分 (4) 有 5 个质子吸收峰8. 2 分在 O H 体系中,质子受氧核自旋-自旋偶合产生多少个峰 ? ( )(1) 2 (2) 1 (3) 4 (4) 39. 2 分在CH3CH2Cl 分子中何种质子值大? ( )(1) CH3 中的 (2) CH2 中的 (3) 所有的 (4)离 Cl 原子最近的10. 2 分在60 MHz 仪器上,TMS 和一物质分子的某质子的吸收频率差为 120Hz,则该质子的化学位移为 ( )(1) 2 (2) 0.5 (3) 2.5 (4) 411. 2 分下图四种分子中,带圈质子受的屏蔽作用最大的是( )12. 2 分质子的(磁旋比)为2.67×108/(T s),在外场强度为B0 = 1.4092T时,发生核磁共振的辐射频率应为( )(1) 100MHz (2) 56.4MHz (3) 60MHz (4) 24.3MHz13. 2 分下述原子核没有自旋角动量的是( )(1) Li73 (2) C136(3) N147(4) C12614. 1 分将H11放在外磁场中时,核自旋轴的取向数目为( )(1) 1 (2) 2 (3) 3 (4) 515. 2 分核磁共振波谱法中乙烯, 乙炔, 苯分子中质子化学位移值序是 ( )(1) 苯 > 乙烯 > 乙炔 (2) 乙炔 > 乙烯 > 苯(3) 乙烯 > 苯 > 乙炔 (4) 三者相等16. 1 分用核磁共振波谱法测定有机物结构, 试样应是( )(1) 单质 (2) 纯物质 (3) 混合物 (4) 任何试样17. 2 分在下列化合物中,核磁共振波谱, OH基团的质子化学位移值最大的是 (不考虑氢键影响) ( ) 18. 2 分对乙烯与乙炔的核磁共振波谱, 质子化学位移()值分别为5.8与2.8, 乙烯质子峰化学位移值大的原因是( )(1) 诱导效应 (2) 磁各向异性效应 (3) 自旋─自旋偶合 (4) 共轭效应19. 2 分某化合物分子式为C10H14, 1HNMR谱图如下:有两个单峰 a峰= 7.2 , b峰= 1.3峰面积之比: a:b=5:9 试问结构式为( )20. 2 分化合物C4H7Br3的1HNMR 谱图上,有两组峰都是单峰:a 峰= 1.7 ,b 峰= 3.3,峰面积之比: a:b=3:4 它的结构式是( )(1) CH2BrCHBrCHBrCH3(2) CBr3CH2CH2CH321. 2 分某化合物经元素分析, 含碳88.2%, 含氢11.8%,1HNMR 谱图上只有一个单峰,它的结构式是 ( )22. 2 分丙烷C H C H C HH H , 1HNMR 谱其各组峰面积之比(由高场至低场)是( )(1) 3:1 (2) 2:3:3 (3) 3:2:3 (4) 3:3:223. 2 分核磁共振波谱法, 从广义上说也是吸收光谱法的一种,但它同通常的吸收光谱法(如紫外、可见和红外吸收光谱)不同之处在于( )(1) 必须有一定频率的电磁辐射照射 (2) 试样放在强磁场中(3) 有信号检测仪 (4) 有记录仪24. 2 分对核磁共振波谱法, 绕核电子云密度增加, 核所感受到的外磁场强度会( )(1) 没变化 (2) 减小(3) 增加 (4) 稍有增加25. 2 分核磁共振波谱的产生, 是将试样在磁场作用下, 用适宜频率的电磁辐射照射,使下列哪种粒子吸收能量, 产生能级跃迁而引起的( )(1) 原子 (2) 有磁性的原子核(3) 有磁性的原子核外电子 (4) 所有原子核26. 2 分核磁共振的弛豫过程是( )(1) 自旋核加热过程(2) 自旋核由低能态向高能态的跃迁过程(3) 自旋核由高能态返回低能态, 多余能量以电磁辐射形式发射出去(4) 高能态自旋核将多余能量以无辐射途径释放而返回低能态27. 2 分核磁共振波谱的产生, 是由于在强磁场作用下, 由下列之一产生能级分裂, 吸收一定频率电磁辐射, 由低能级跃迁至高能级( )(1) 具有磁性的原子 (2) 具有磁性的原子核(3) 具有磁性的原子核外电子 (4) 具有磁性的原子核内电子28. 1 分核磁共振波谱法所用电磁辐射区域为( )(1) 远紫外区 (2) X射线区(3) 微波区 (4) 射频区29. 2 分13C自旋量子数I=1/2将其放在外磁场中有几种取向6(能态) ( )(1) 2 (2) 4 (3) 6 (4) 830. 2 分将11B(其自旋量子数I=3/2) 放在外磁场中,它有几5个能态 ( )(1) 2 (2) 4 (3) 6 (4) 831. 2 分某一个自旋核, 产生核磁共振现象时, 吸收电磁辐射的频率大小取决于()(1) 试样的纯度 (2) 在自然界的丰度(3) 试样的存在状态 (4) 外磁场强度大小32. 2 分13C(磁矩为C)在磁场强度为H0的磁场中时, 高能6级与低能级能量之差()(1)CB0 (2) 2CB0 (3) 4CB0 (4) 6CB0 33. 2 分自旋核在外磁场作用下, 产生能级分裂, 其相邻两能级能量之差为()(1) 固定不变 (2) 随外磁场强度变大而变大(3) 随照射电磁辐射频率加大而变大 (4) 任意变化34. 2 分化合物C3H5Cl3, 1HNMR谱图上有3组峰的结构式是 ( )(1) CH3CH2CCl3 (2) CH3CCl2CH2Cl(3) CH2ClCH2CH2Cl (4) CH2ClCH2CHCl235. 2 分化合物C3H5Cl3, 1HNMR谱图上有两个单峰的结构式是 ( )(1) CH3CH2CCl3 (2) CH3CCl2CH2Cl(3) CH2ClCH2CHCl2 (4) CH2ClCHClCH2Cl36. 2 分某化合物的1HNMR谱图上, 出现两个单峰, 峰面积之比(从高场至低场)为3:1是下列结构式中 ( ) (1) CH3CHBr2 (2) CH2BrCH2Br(3) CHBr2CH2Br (4) CH2BrCBr(CH3)237. 2 分化合物(CH3)2CHCH2CH(CH3)2, 在1HNMR谱图上, 从高场至低场峰面积之比为 ( )(1) 6:1:2:1:6 (2) 2:6:2 (3) 6:1:1 (4) 6:6:2:238. 2 分化合物ClCH2CH2Cl1HNMR谱图上为( )(1) 1个单峰(2) 1个三重峰(3) 2个二重峰(4) 2个三重峰39. 2 分某化合物ClCH2CH2CH2Cl1HNMR谱图上为( )(1) 1个单峰 (2) 3个单峰(3) 2组峰: 1个为单峰, 1个为二重峰 (4) 2组峰: 1个为三重峰, 1个为五重峰40. 2 分2丁酮CH3COCH2CH3, 1HNMR谱图上峰面积之比(从高场至低场)应为()(1) 3:1 (2) 3:3:2 (3) 3:2:3 (4) 2:3:341. 2 分在下列化合物中, 用字母标出的亚甲基和次甲基质子的化学位移值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 )CH3CH2CH3 CH3CH(CH3)2 CH3CH2Cl CH3CH2Br(a) (b) (c) (d)(1) a b c d (2) a b d c (3) c d a b (4) c d b a42. 2 分考虑2丙醇CH3CH(OH)CH3的NMR谱, 若醇质子是快速交换的, 那么下列预言中正确的是 ( )(1) 甲基是单峰, 次甲基是七重峰, 醇质子是单峰(2) 甲基是二重峰, 次甲基是七重峰, 醇质子是单峰(3)甲基是四重峰, 次甲基是七重峰, 醇质子是单峰(4) 甲基是四重峰, 次甲基是十四重峰, 醇质子是二重峰(假定仪器的分辨率足够)43. 2 分在下列化合物中, 用字母标出的4种质子的化学位移值()从大到小的顺序是()(1) d c b a (2) a b c d(3) d b c a (4) a d b c44. 2 分考虑3,3二氯丙烯(CH2=CHCHCl2)的NMR谱, 假如多重峰没有重叠且都能分辨,理论上正确的预言是 ( )(1) 有3组峰, 2位碳上的质子是六重峰(2) 有3组峰, 2位碳上的质子是四重峰(3) 有4组峰, 2位碳上的质子是八重峰(4) 有4组峰, 2位碳上的质子是六重峰45. 2 分一种纯净的硝基甲苯的NMR图谱中出现了3组峰, 其中一个是单峰, 一组是二重峰,一组是三重峰. 该化合物是下列结构中的( )46. 2 分考虑呋喃甲酸甲酯(糠醛甲酯)的核磁共振谱, 若仪器的分辨率足够, 下列预言中正确的是 ( )(1) 4个单峰, 峰面积比是1:1:1:3(2) 4组峰, 其中一个是单峰, 另外3组峰均是二重峰(3) 4组峰, 其中一个是单峰, 另外3组峰均是四重峰, 多重峰的面积比是1:1:1:1(4) 4重峰, 同(3), 但多重峰面积比是1:3:3:147. 2 分在下列化合物中标出了a、b、c、d 4种质子, 处于最低场的质子是 ( )48. 2 分化合物CH3COCH2COOCH2CH3的1HNMR谱的特点是( )(1) 4个单峰(2) 3个单峰, 1个三重峰(3) 2个单峰(4) 2个单峰, 1个三重峰和1 个四重峰49. 2 分化合物CH3CH2OCOCOCH2CH3的1HNMR谱的特点是( )(1) 4个单峰 (2) 2个单峰(3) 2个三重峰, 2个四重峰 (4) 1个三重峰, 1 个四重峰50. 2 分测定某有机化合物中某质子的化学位移值在不同的条件下, 其值( )(1) 磁场强度大的大(2) 照射频率大的大(3) 磁场强度大, 照射频率也大的大(4) 不同仪器的相同51. 1 分外磁场强度增大时,质子从低能级跃迁至高能级所需的能量( )(1) 变大 (2) 变小 (3) 逐渐变小 (4) 不变化52. 1 分自旋核的磁旋比γ随外磁场强度变大而( )(1) 变大 (2) 变小 (3) 稍改变 (4) 不改变53. 1 分表示原子核磁性大小的是( )(1) 自旋量子数 (2) 磁量子数 (3) 外磁场强度 (4)核磁矩54. 1 分核磁共振波谱法中, 化学位移的产生是由于( )造成的。
材料研究方法作业答案之欧阳道创编

材料研究方法第二章思考题与习题一、判断题√1.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是由于分子中价电子跃迁产生的。
×2.紫外—可见吸收光谱适合于所有有机化合物的分析。
×3.摩尔吸收系数的值随着入射波光长的增加而减少。
×4.分光光度法中所用的参比溶液总是采用不含待测物质和显色剂的空白溶液。
×5.人眼能感觉到的光称为可见光,其波长范围是200~400nm。
×6.分光光度法的测量误差随透射率变化而存在极大值。
√7.引起偏离朗伯—比尔定律的因素主要有化学因素和物理因素,当测量样品的浓度极大时,偏离朗伯—比尔定律的现象较明显。
√8.分光光度法既可用于单组分,也可用于多组分同时测定。
×9.符合朗伯—比尔定律的有色溶液稀释时,其最大吸收波长的波长位置向长波方向移动。
×10.有色物质的最大吸收波长仅与溶液本身的性质有关。
×11.在分光光度法中,根据在测定条件下吸光度与浓度成正比的比耳定律的结论,被测定溶液浓度越大,吸光度也越大,测定的结果也越准确。
()√12.有机化合物在紫外—可见区的吸收特性,取决于分子可能发生的电子跃迁类型,以及分子结构对这种跃迁的影响。
()×13.不同波长的电磁波,具有不同的能量,其大小顺序为:微波>红外光>可见光>紫外光>X射线。
()×14.在紫外光谱中,生色团指的是有颜色并在近紫外和可见区域有特征吸收的基团。
()×15.区分一化合物究竟是醛还是酮的最好方法是紫外光谱分析。
()×16.有色化合物溶液的摩尔吸光系数随其浓度的变化而改变。
()×17.由共轭体系π→π*跃迁产生的吸收带称为K吸收带。
()√18.红外光谱不仅包括振动能级的跃迁,也包括转动能级的跃迁,故又称为振转光谱。
()√19.由于振动能级受分子中其他振动的影响,因此红外光谱中出现振动偶合谱带。
()×20.确定某一化合物骨架结构的合理方法是红外光谱分析法。
常见的资源卫星影像数据区别之欧阳物创编

一.遥感数据基础知识:太阳辐射经过大气层到达地面,一部分与地面发生作用后反射,再次经过大气层,到达传感器。
传感器将这部分能量记录下来,传回地面,即为遥感数据。
目前用于遥感的电磁波段有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和微波。
航空与航天飞行器运行快、周期短,可获得多时相数据。
以美国陆地卫星5号(Landsat 5 )为例,Landsat 5每天环绕地球14.5圈,覆盖地球一遍所需时间仅16天,而气象卫星的周期更短(1天或半天)。
由于探测距离远,传感器所获得的地面影像覆盖的空间范围较大。
它距离地表的高度是705.3 km,对地球表面的扫描宽度是185 km,一幅TM图像可以全部覆盖我国海南岛大小的面积。
不同的卫星传感器获得的同一地区的数据以及同一传感器在不同时间获得的同一地区的数据,均具有可比性.(1)遥感平台遥感平台是装载传感器的运载工具,按高度分为:地面平台:为航空和航天遥感作校准和辅助工作。
航空平台:80 km以下的平台,包括飞机和气球。
航天平台:80 km以上的平台,包括高空探测火箭、人造地球卫星、宇宙飞船、航天飞机。
人造地球卫星的类型:低高度、短寿命卫星:150~350 km,用于军事。
中高度、长寿命卫星:350~1800 km,地球资源。
高高度、长寿命卫星:约3600 km,通信和气象。
(2)遥感数据类型按平台分地面遥感、航空遥感、航天遥感数据。
按电磁波段分可见光遥感、红外遥感、微波遥感、紫外遥感数据等。
按传感器的工作方式分主动遥感、被动遥感数据。
(3)遥感数据获取原理;(4)传感器a.传感器定义:传感器是收集、探测、记录地物电磁波辐射信息的工具。
它的性能决定遥感的能力,即传感器对电磁波段的响应能力、传感器的空间分辨率及图像的几何特征、传感器获取地物信息量的大小和可靠程度。
b.传感器的分类按工作方式分为:主动方式传感器:侧视雷达、激光雷达、微波辐射计。
被动方式传感器:航空摄影机、多光谱扫描仪(MSS)、TM、ETM(1,2)、HRV、红外扫描仪等。
紫外线消毒车的使用方法之欧阳家百创编

紫外线消毒车的使用方法欧阳家百(2021.03.07)一、适用范围:用于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和水及其它液体的杀菌消毒。
紫外线灯广泛用于医疗单位、餐饮系统、幼儿园和学校等。
二、使用注意事项:1、紫外线灯必须在密封的空间内才能起到消毒的作用。
2、紫外线灯消毒范围为其周围2米范围内。
3、紫外线灯消毒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紫外光谱的高能量破坏微生物的结构,具有强烈的杀菌作用,从而达到消毒目地的。
4、不得使紫外线光源照射到人,以免引起损伤。
紫外线可以破坏细胞,杀死细菌病毒,但也可以破坏人体正常的细胞,如果紫外线强烈作用于皮肤时,可发生光照性皮炎,皮肤上会出现一些红斑、痒、水肿等;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可出现头痛、头晕、体温升高等;作用于眼部,可引起结膜炎、角膜炎,称为光照性眼炎。
而长期大量接触紫外线甚至可能引起皮肤癌和诱发白内障,所以经常接触强烈紫外线的工作人员都戴有专用的防护面罩、防护眼镜和防护手套。
5、在使用过程中,应保持紫外线灯表面的清洁,一般每两周用酒精棉球擦拭一次,发现灯管表面有灰尘、油污时,应随时擦拭。
6、用紫外线灯消毒室内空气时。
房间内应保持清洁干燥,减少尘埃和水雾,温度低于20℃或高于40℃,相对湿度大于60%时应适当延 4 长照射时间。
7、紫外线的穿透力差,用紫外线消毒物品表面时,应使照射表面受到紫外线的直接照射,且应达到足够的照射剂量。
8、紫外线消毒灯的使用寿命,一般为700小时,超过700小时要及时更换灯管。
紫外线灯要有专用的消毒记录本。
9、在室内无人条件下,可采取紫外线灯悬吊式或移动式直接照射。
室内安装紫外线消毒灯数量为平均每立方米不少于1.5W,照射时间不少于30min三、使用方法:1、根据准备消毒的房间体积计算出所需紫外线灯的数量。
2、将准备消毒的室内环境清扫干净,在无灰尘、无人的情况下将门窗关闭。
3、将擦拭干净的紫外线灯,按照规定的照射范围摆好位置,通电源,打开开关,定时30 min,迅速离开消毒房间,关闭房门。
星海求知天文学的奥秘期末考试之欧阳引擎创编

一、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欧阳引擎(2021.01.01)1希腊神话中,与银河的形成无关的角色是()。
1.0 分窗体顶端A、窗体底端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2中国古人记载的公元185年超新星爆发的文字中,有可能反映了恒星化学组成的变化的语句是()。
1.0 分窗体顶端A、窗体底端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3由于星云通常含有厚重的尘埃,因此,需要对星云展开哪种波段的电磁波的观测才能更好地观测到恒星的生长状况?()1.0 分窗体顶端A、窗体底端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4月亮处于哪种月相时是肉眼完全看不到的?()0.0 分窗体顶端A、窗体底端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D 5视向速度法确定系外行星的测定原理包括()。
1.0 分窗体顶端A、窗体底端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6“先驱者”号携带的光盘表面刻画的信息包括()。
1.0 分窗体顶端A、窗体底端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7以下哪位华裔科学家对暗物质探索的贡献最大?()1.0 分窗体顶端A、窗体底端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8多普勒效应与物体的运动速度的哪个性质的关系最大?()0.0 分窗体顶端A、窗体底端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B 9下面哪一种粒子没有对应的反粒子?()1.0 分窗体顶端A、窗体底端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10系外行星的探测方法不包括()。
1.0 分窗体顶端A、窗体底端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111918年天鹰座新星的亮度达到了-1.1等,超过了()。
0.0 分窗体顶端A、窗体底端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D12泡利不相容原理具体指的是同一体系内的任意两个()不可能有完全相同的运动状态。
1.0 分窗体顶端A、窗体底端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13银河在星空中的“流域”没有涵盖哪个星座?()1.0 分窗体顶端A、窗体底端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14罗列系外行星的质量和尺寸时,一般不会将其与太阳系中的()行星进行比较。
塑料的耐候性之欧阳与创编

塑料的耐候性1 前言塑料是一种容易受环境气候因素影响的易于老化的材料。
塑料的老化往往是由太阳辐射或水解作用引起的。
评价塑料材料在户外光稳定性的方法之一是了解这些聚合物的键能,即打断其分子链所需要的能量。
目前已经了解了许多聚合物的键能,如聚酯、ABS、PC、HIPS、PS、PVC、氯化PE、氯化PVC、PP、LLDPE和HDPE等。
其它一些聚合物如PC、PA 和丙烯酸类聚合物有时会受潮湿的影响,因为水解而造成分子链断裂。
对塑料老化的了解使我们能够预计材料在干燥、阳光充足的气候中和在潮湿、阳光不充足的气候中其颜色变化和冲击强度的保持率会有什么样的不同。
目前,我们已经得到很多种类聚合物材料的户外老化数据。
2 试验曝露试验依据GB/T3681-2000进行,试验架面南45度。
试样品种很多,包括硬PVC、HDPE、LDPE、PP、抗静电PP、PS、PMMA和ABS。
用X-Rite色差仪测量试验前后样品颜色的变化。
用摆臂式冲击仪测量试验前后样品简支梁冲击强度的变化。
3 讨论3.1 太阳的能量光谱穿过大气层后,太阳光中的真空紫外和波长小于0.28微米的紫外部分被大气吸收。
紫外光的一部分,可见光和大部分的红外线透过大气到达地面。
太阳光中的真空紫外部分能量较高,会引起显著的化学破坏,对应用于太空的聚合物材料来说要重点考虑,因为那里没有大气层来保护。
太阳光中的红外部分能引起分子的振动,包括伸展、弯曲或旋转,或只是加热材料,很少直接造成化学破坏。
在太阳光谱中,从紫外到可见光到近红外,很宽波段范围内的光能将某些化学结构激发到较高的电子激发态。
虽然处于电子激发态时化学键会变弱,但通常不会发生化学变化。
但是,如果紫外光被吸收的话,就有可能会使化学键断裂。
对于那些化学键易被打断的聚合物结构来说,这一光谱范围会延伸到红外部分。
本研究中考察光能的吸收时会考虑试样的透明性、试样中所添加的二氧化钛等矿物质的存在,以确保这些材料能吸收光并将其传递给化学键。
ELV检测报告之欧阳育创编

ELV指令与检测方法一、ELV 检测简介ELV(End-of-Life Vehicle)即报废车辆指令。
20世纪90年代,人们对汽车产品环保问题的关注明显增强,为减少汽车产品对环境的破坏,并致力于环境和资源的保护,及能源节约,各个国家或地区纷纷制定各种环境法律法规,加强对报废汽车回收利用的管理、提高报废汽车回收利用率指标、切实减少报废汽车对环境的影响、实现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增长。
如何环保而又经济地处理报废汽车,促进汽车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世界汽车行业关注的热点,同时有关废弃物管理的各项法规也逐步严格。
2000年10月24日,欧盟正式颁布ELV废弃车辆指令2000/53/EC,欧盟成员国在2002年4月21日之前已经将该法规转化为各自的国家法律。
该指令的范围覆盖了汽车类、汽车类废品以及汽车配件和材料。
根据该指令规定,欧盟成员国应确保从2003年7月1日起,投入市场的车辆(包括材料和零部件)四项重金属含量不得超过2002/525/EC 规定的浓度限量,即均一材质中所含的铅、汞、六价铬,最高浓度限值不得超过0.1﹪;所含的镉,最高浓度限值不得超过0.01%。
2006年2月6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和国家环保总局联合颁布了《汽车产品回收利用技术政策》(以下简称中国ELV),明确要求将汽车产品回收利用率指标纳入到汽车产品市场准入许可管理体系,要求自2008年起,我国汽车生产或销售企业要开始进行汽车产品的可回收利用率登记备案工作,为实施阶段目标进行技术准备。
2010年起,我国汽车企业或进口汽车总代理商要负责回收处理其销售汽车产品及包装物品。
汽车在设计生产时禁用有毒物质和破坏环境的材料,减少并最终停止使用不能再生利用的材料和不利于汽车环保的材料,限制使用铅、汞、镉、六价铬、多溴联苯(PBB)、多溴联苯醚(PBDE)等有害物质。
二、ELV 主要要求在所有的汽车部件和材料中对有害物质的含量及使用进行限制■ 在车辆的设计过程减少有害物质的使用■ 2003年7月1日后,投放市场的车辆中确保不含Hg、Cd、Pb、Cr(VI),组分(豁免条例中规定的除外)在所有部件和材料中禁用组分的限量■ 镉(Cd)≤100ppm(0.01%)■ 汞(Hg)≤1000ppm(0.1%)■ 铅(Pb)≤1000ppm(0.1%)■ 六价铬(CrVI)≤1000ppm(0.1%)三、ELV主要指令有哪些2000/53/EC 2000年09月18日发布2005/64/EC 2005年10月26日发布四、欧洲ELV 测试和中国ELV 测试的区别欧洲ELV 要求EUELV requirement(2000/53/EC)Content 内容Limit 限值 Pb/铅1000ppm Cd/镉100ppm Cr 6+/六价铬1000ppm Hg/汞 1000ppm 中国ELV 要求China ELV requirementContent 内容Limit 限值 Pb/铅1000ppm Cd/镉100ppm Cr 6+/六价铬1000ppm Hg/汞1000ppm PBD/多溴联苯1000ppm PBDE/多溴联苯醚 1000ppm五、检测方法对象 定性分析定量分析 方法 仪器 方法仪器 镉及其化合物 X 射线荧光法 EDX 能量散射型光谱分析仪 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铅及其化合物 汞及其化合物 六价铬化合物 二苯卡巴肼分光光度法UV-Vis 紫外可见分试纸比色法 无 PBB/PBDE X 射线荧光法 EDX 能量散射型光谱分析仪 气相色谱-质谱法 GC-MS 气-质联六|、违反ELV 指令各国的处罚荷兰 罚款 每违反一天10,000欧元,关闭公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紫外-可见光谱分析仪的优点:
1.
欧阳家百(2021.03.07)
2.操作简单方便,不需要复杂的程序,可直接取待测样品置于比
色皿中,并且能对待测液体或溶液进行直接测定,检测成本低。
3.分析速度快,一般样品可在1-2 min内完成,比较适用于现场分
析或快速分析。
4.检测过程中不破坏样品,可称为无损检测,并可对改样品进行
多次重复测量实验且重现性好。
5.检测范围广,根据物质分子对波长为200-760nm这一范围的电
磁波的吸收特性所建立起来的一种定性、定量和结构分析方法。
6.稳定性好,抗干扰能力强,易实现在线分析及监测,适合于生
产过程和恶劣环境下的样品分析。
7.电子光谱的强度较大,灵敏度高,一般可达—g/ml主要
用于微量分析。
8.准确度较高,浓度测量相对误差仅有1%左右。
9.分辨率高,在定量分析上,不仅可以进行单一组分的测定,而
且还可以对多种混合物同时进行测定。
10.分析结果的准确性是建立在化学分析标样的基础上,因此分
析的结果真实可靠。
紫外-可见光谱分析仪的缺点:
1.紫外-可见光谱仪仅适用于微量分析,对于高浓度(一般是指浓
度>0.01mol/L)物质,物质的吸光度和浓度之间的关系发生偏离,因此朗伯比尔定律不适用。
2.影响比尔定律偏离的因素较多,如非单色光,杂散光,噪声,
化学因素等。
且影响光学系统参数等外部或内部因素较多,误差难以很好的修正,对检测结果的准确度影响较大。
3. 不是原始方法,是一种间接测定物质浓度的方式,不能作为仲裁分析方法,检测结果不能做为国家认证依据。
4. 受各企业产品相对垄断的因素,仪器购买和维护成本都比较高,性价比较低。
5. 需要大量代表性样品进行化学分析建模,并建立相应化学体系复杂,实验过程较为复杂,工作量大,并且对于显色剂的选择难度较大,已知文献中并无相关研究。
6. 需要大量样品检测实验,且配制样品过程中容易带来人为因素的误差,建模成本较高,测试成本较大。
7. 模型需要不断更新,在仪器发生变化或者标准样品发生变化时,模型也要变化,适应性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