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校中国古代史考研真题和笔记
[历史学]考研学习笔记《中国古代史》
中国古代史一、中国历史的开端(公元前21世纪以前)本章主要考察史前时代,即有文字记载以前的人类历史,或言夏朝以前原始社会的历史。
这一历史时期,人类社会的组织、经济关系和婚姻形式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社会组织的变化:原始群→氏族社会(母系氏族/父系氏族)→部落联盟→早期国家经济关系的变化:采集、渔猎→农业出现→手工业出现婚姻形式的变化:杂交、血缘婚→族外群婚、对偶婚→一夫一妻制20XX年);红山文化(北师大20XX年)历史学者通常将原始社会分为原始群(猿人和早期智人)和氏族公社(晚期智人)两个时代,考古学者则将其划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即所谓远古历史上的“野蛮时代”,是人类历史从蒙昧走向文明的过渡阶段。
从使用工具的情况来看,旧石器时代以打制石器为主,新石器时代以使用磨制的石器为主。
新石器时代发明了陶器,居民村落开始出现,出现了原始农业。
1、旧石器时代的人类遗址*旧石器时代早期中国猿人(云南元谋猿人,陕西蓝田猿人,北京猿人)旧石器时代中期早期智人阶段(广东马坝人、湖北长阳人、山西丁村人、陕西大荔人)旧石器时代晚期晚期智人阶段(北京山顶洞人、广西柳江人、河套人)▲我国境内发现最早的人类是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时代最早的晚期直立人是蓝田猿人,距今约80万年,北京人距今约70万年,北京人已摆脱杂交而进入群婚的早期阶段,实行“血缘婚”(同辈相婚,长幼不婚),处于“血缘家族”社会时期。
人工取火技术最早由北京人(保留火种)、山顶洞人(钻木取火)掌握。
*注:黄河流域大约包括陕西、山西、河北、河南等地区。
上表所列代表性文化遗址的突出特点:仰韶文化:河南渑池、彩陶文化,包括西安半坡遗址和临潼姜寨遗址。
陶器的发明是母系氏族社会手工业的巨大成就,它是人类改变自然物性质并为人所用的标志,大量使用陶器与定居生活关联紧密,陶器上的图案与纹饰亦为史学界所关注。
河姆渡文化:浙江余姚、干栏式建筑(栽桩架板高于地面)、水井遗迹,江南地区最早的新石器文化遗址。
313历史学考研笔记
313历史学考研笔记以下是313历史学考研笔记的样例,供您参考:一、中国古代史1. 夏朝: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约公元前2070年至公元前1600年,由大禹建立。
2. 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至公元前1046年,由汤建立。
3. 西周:约公元前1046年至公元前771年,由周武王建立。
4. 东周: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56年,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5. 秦朝:公元前221年至公元前206年,由秦始皇建立。
6. 汉朝:公元前206年至公元220年,分为西汉和东汉两个时期。
二、中国近现代史1. 鸦片战争:1840年至1842年,中国战败,签订《南京条约》。
2. 太平天国运动:1851年至1864年,由洪秀全领导。
3. 义和团运动:1900年至1901年,反对西方列强侵略。
4. 辛亥革命:1911年,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民国。
5. 五四运动:1919年,反对北洋军阀政府,提倡民主、科学和新文化。
6. 抗日战争:1937年至1945年,中国对抗日本侵略。
7. 新中国成立: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三、世界史1. 古埃及文明:约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30年,尼罗河流域的文明。
2. 古希腊文明:约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146年,爱琴海地区的文明。
3. 古罗马文明:约公元前753年至公元476年,地中海地区的文明。
4. 中世纪欧洲:公元476年至公元1453年,封建制度时期。
5. 文艺复兴:公元14世纪至公元17世纪,欧洲的文化和艺术复兴。
6. 工业革命:公元18世纪末至公元19世纪初,欧洲的工业生产变革。
晁福林《中国古代史(上册)》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1~3章)【圣才出品】
晁福林《中国古代史(上册)》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1章漫长的远古时代1.1复习笔记一、叙说1.史前社会阶段(远古时代)(1)人类诞生之前时段划分①地球的形成——距今46亿年以上;②最原始生物出现——距今33亿年;③太古代——距今33亿年~25亿年;④元古代——距今25亿年~6亿年;⑤古生代、中生代——距今6亿年~7千万年;⑥新生代——距今7千万年到今天。
地质年代分类的“代”之下有“纪”和“世”两个层次。
a.距今7千万年到300万年之间是地质年代新生代的第三纪,其中包括古新世、始新世、渐新世、中新世、上新世五个阶段;b.新生代第四纪的更新世从距今300万年到1万年,是原始人向现代人演化的阶段。
(2)世界早期的猿类森林古猿、腊玛古猿和南方古猿被认为是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
南方古猿纤细种被认为是人类的直接祖先。
①“能人”“能人”生活的时代距今200万年左右。
能人在体质方面的重要特点是脑容量有较多增加。
被称为“奥杜韦文化”的东非能人石器文化,属于旧石器时代的最早阶段,说明当时的人已经开始了社会群体生活。
②直立人继“能人”之后的远古人类称为“直立人”。
直立人的分布区域已经遍布亚洲、非洲和欧洲。
在亚洲,以我国的发现最为丰富,例如元谋猿人、北京猿人、蓝田猿人、和县猿人等,都具有极其重要的科研价值。
另外,19世纪末发现的印尼的爪哇猿人也很著名。
火的使用是直立人文化发展的重大突破。
我国山西芮城西侯度经古地磁法鉴定距今180万年的地层中,发现有用火烧过的鹿角、马牙等物,被认为是人类用火的最早物证。
③“智人”距今20万~10万年之间,直立人向智人发展。
19世纪50年代在德国发现的尼安德特人是早期智人的代表之一。
19世纪60年代末在法国克罗马农山洞发现有晚期智人的化石材料,其发展水平可以作为欧洲晚期智人的代表。
2.旧石器时代与新石器时代的特征(1)旧石器时代①开始制造简单的工具,如砍砸器、石斧等。
代表有奥杜韦文化、蓝田猿人、北京猿人。
晁福林《中国古代史(上册)》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夏商西周的社会情况)【圣才出品】
第2章夏商西周的社会情况2.1 复习笔记一、叙说1.夏朝(1)夏朝的建立禹是夏朝的奠基者。
从禹的儿子启开始,夏朝正式建立。
夏朝共历四五百年的时间,大约在公元前21世纪至前17世纪之间。
(2)夏朝的灭亡夏王出自姒姓。
夏朝时期有几千个方国部落。
夏朝时期,国家只是雏形,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在夏朝与众多的方国部落之间。
夏桀亡国的主要原因在于夏朝失去了诸多方国部落的支持,从而陷入了内外交困的局面。
可以断定夏朝时期阶级矛盾已经相当严重和尖锐,但是断定夏朝主要由于奴隶所进行的阶级斗争而覆灭的结论是不符合历史实际的。
(3)夏朝对后世的影响夏朝对后世的影响很大,商朝的统治者常以夏的覆亡为历史的鉴戒。
作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夏朝的许多制度、礼仪、文化等对于后世都有深远影响。
相传,造车、造酒等技术都是夏朝时期所发明的,并且还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这对后世生产和生活的发展有不小的作用。
2.商朝(1)商朝的建立继夏而起的商朝是由子姓的商族所建立的。
商的祖先契与舜禹的时代约略同时,可见商也是一个相当古老的部落。
商早期活动在黄河下游北方广大地区,时常进行迁徙,到了成汤时期商族活动在今冀南、豫北一带。
大约在前17世纪,成汤在众多方国部落的支持下灭掉夏朝,建立了商朝。
(2)商朝的王权商朝时期王权得到加强。
最高君主的名称在夏代多称为“后”,到了商朝则称为“王”。
相传成汤灭夏时就以自己勇武为理由,而号称“武王”。
(3)商朝与夏朝的对比①当时以商为核心的方国部落联盟比较巩固。
商朝成为联系众多方国部落的中心和纽带。
商朝要保持其主导和核心的地位,必须由精明干练、富于经验的强有力的人物来充当商王。
当这样的人物在位的时候就会“诸侯毕服”,反之,则“诸侯莫朝”。
②王位继承商王继位不仅有“父死子继”的情况,也有不少是“兄终弟及”。
3.周朝(1)周族的兴起①周的始祖弃是舜禹时代的人,曾被舜任命为后稷。
②在部落首领公刘的时期,周族居于戎狄之间,公刘率族众迁徙至豳。
宁欣《中国古代史(下册)》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详解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目录分析 05 读书笔记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作者介绍 06 精彩摘录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知识
时期
中国
复习
重难点
金元
宋辽夏
古代史
真题
教材 复习
机遇
典型
真题
笔记
典型
大事记
内容摘要
本书具有以下几方面特点:1.整理名校笔记,浓缩内容精华。每章的复习笔记以宁欣《中国古代史(下册)》 教材为主,结合国内其他著名的中国古代史著作,整理各章的重难点,浓缩了经典教材的知识精华。2.精选考研 真题,巩固重难点知识。为了强化对重要知识点的理解,本书精选了部分名校或统考近几年的历史学考研真题, 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所选考研真题基本涵盖了各个章节的考点和难点,特别注重联系实际,凸显当前热 点。3.归纳典型试题,强化常见考点。为了进一步巩固和强化各章知识难点的复习,特针对该教材的重难点相应 整理了典型常考题,并对相关知识点进行归纳和延伸,梳理知识点逻辑关系,以达到高效复习的目的。
目录分析
1.1复习笔记
1.2典型题(含 考研真题)详 解
2.1复习笔记
2.2典型题(含 考研真题)详 解
3.1复习笔记
3.2典型题(含 考研真题)详 解
4.1复习笔记
4.2典型题(含 考研真这是《宁欣《中国古代史(下册)》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 的心得。
精彩摘录
这是《宁欣《中国古代史(下册)》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 的精彩内容摘录。
感谢观看
2024年研究生考试考研历史学专业基础(313)试卷与参考答案
2024年研究生考试考研历史学专业基础(313)复习试卷(答案在后面)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4分,共80分)1、下列哪位历史学家被誉为“历史之父”?A、希罗多德B、修昔底德C、色诺芬D、柏拉图2、中国古代史上的“文景之治”指的是哪两位皇帝的统治时期?A、汉武帝和汉昭帝B、汉文帝和汉景帝C、汉光武帝和汉明帝D、汉宣帝和汉元帝3、下列哪位思想家被认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A、康德B、黑格尔C、费尔巴哈D、马克思4、关于历史学方法论中,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历史比较法的特点?A. 对比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发展B. 分析历史现象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C. 关注历史事件发生的因果关系D. 强调历史发展的规律性5、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A. 文献研究法B. 考古研究法C. 历史比较法D. 社会调查法6、在历史学研究中,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历史哲学的研究内容?A. 历史观B. 历史认识论C. 历史方法论D. 历史编纂学7、考研历史学专业基础(313)试卷选择题第7题: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的真正动力是()A.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B. 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C.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D. 阶级斗争8、考研历史学专业基础(313)试卷选择题第8题:以下哪位学者提出了“历史循环论”?A. 奥古斯丁B. 马克思C. 黑格尔D. 斯宾格勒9、考研历史学专业基础(313)试卷选择题第9题: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A. 鸦片战争B. 洋务运动C. 戊戌变法D. 辛亥革命10、关于中国古代史分期,以下哪个分期是错误的?A. 夏商周B. 秦汉C. 魏晋南北朝D. 宋元明清11、下列哪位学者被称为“历史之父”?A. 司马迁B. 贾谊C. 班固D. 刘知几12、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的结束?A. 五代十国B. 宋朝建立C. 元朝建立D. 明朝建立13、以下哪位历史学家被后人誉为“历史之父”?A. 荀子B. 埃德温·伯内特C. 希罗多德D. 威尔·杜兰特14、中国古代史上的“贞观之治”是指唐朝哪位皇帝的统治时期?A. 唐太宗B. 唐高宗C. 唐玄宗D. 唐武宗15、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欧洲中世纪结束和近代史的开始?A. 查理曼帝国的建立B. 哥伦布发现美洲C. 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D. 尼德兰革命16、考研历史学专业基础(313)选择题: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标志着中国进入封建社会?A. 春秋战国时期B. 秦始皇统一六国C. 汉武帝推行推恩令D.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门阀制度17、考研历史学专业基础(313)选择题:以下哪位思想家被认为是“法家”的代表人物?A. 孔子B. 孟子C. 韩非D. 庄子18、考研历史学专业基础(313)选择题:以下哪项不是欧洲中世纪时期的特点?A. 基督教会的权力极大B. 城市兴起和发展C. 世俗权力衰落D. 学术研究繁荣19、下列关于《史记》的说法,哪一项是正确的?A. 司马迁编撰《史记》时主要依据了前朝官方史书。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上册)》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秦帝国的建立和秦末农民战争)【圣才】
2 / 13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②地方军由郡尉掌管。 (3)加强治安 统一六国后,为了巩固地主阶级政权,镇压农民反抗,秦始皇对商鞅变法以来的秦国法 律加以补充、修订并颁布全国,制定比较完整的封建法典《秦律》,包括法律条文三种,治 狱案例一种。
4.总结 (1)秦始皇统一南方和东方,客观上有利于民族的融合。 (2)秦朝疆域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 辽东,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 (3)秦王朝虽然时间很短,但对以后 2000 多年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有着极为 深远的影响。
4 / 13
圣才电子书 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1 / 13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第六,廷尉负责司法; 第七,治粟内史负责掌全国财政税收; 第八,宗正负责管理皇室亲族内部事务; 第九,少府负责掌管全国山河湖海税收和手工业制造,以供皇室需要; 第十,另有将作少府负责宫廷修建工程等职务。 ③在地方行政机构上,推行郡县制,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从中央到地方的封建统治网, 强化了封建国家机器。 a.郡 第一,郡守为郡的最高长官,掌管全郡,直接受中央政府管辖; 第二,郡尉辅佐郡守掌管全郡军事; 第三,监御史由中央派遣,负责监察事宜。 b.县 第一,郡下设县若干,万户以上设县令,不满万户设县长; 第二,县尉掌管全县军事; 第三,县丞助理县令、县长,负责司法裁判。 c.乡 第一,县以下设乡若干,三老掌管教化; 第二,啬夫负责征收租税和征发徭役; 第三,游徼负责地方治安。 d.里、亭、邮等 (2)扩大军队 ①中央常备军由皇帝直接委派大将统帅,戍守边疆,并驻守京师;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上册)》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隋朝统一帝国的再建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第10章隋朝统一帝国的再建和社会经济的发展(581~618年)10.1 复习笔记一、隋朝前期的政治1.隋朝的建立和统一(1)隋朝的建立周静帝大定元年(581年)二月,杨坚代周称帝,改国号隋,建元开皇,都长安,他便是历史上有名的隋文帝。
(2)统一南北①过程a.开皇七年(587年),后梁主萧琮文帝扣留于长安。
文帝派兵进驻江陵,后梁被废。
b.开皇八年十月,晋王杨广为尚书令兼行军元帅,大举攻陈。
c.开皇九年正月,韩擒虎率军夜渡采石,贺若弼从广陵渡江,两路并进,一举灭陈。
d.开皇十年,杨素平定部分地方豪强势力叛乱,击溃陈朝残余力量。
②意义隋的统一,结束了自东晋十六国以来270多年的分裂割据局面,再建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有利于各民族的融合和经济文化的发展。
2.加强中央集权的政治措施(1)改革官制①建立三省六部制表10-1 三省三省长官同为宰相,分割权力,互相牵制。
内史主决策,门下掌审议,尚书管执行,相权一分为三,从而使皇权得到加强。
表10-2 六部及其他中央机构(2)州、郡、县改革①措施隋文帝时,改州、郡、县三级为州县两级,并减省州县,裁汰冗员。
隋炀帝时为郡县二级制。
②意义地方政府制度的改革,简化了地方行政层级,节省了行政开支,提高了政府工作的效率,加强了对地方政府的直接控制。
(3)地方官员制度改革①措施九品以上的地方官员一律由吏部任命。
每年由吏部进行考核,开始执行官员的回避制度,地方官及僚佐,不许任职本地,而且三年一任,不得连任。
②意义此举避免了地方大族控制地方政权的局面,加强了中央对地方事务的控制能力。
(4)府兵制的发展①措施a.规定军人悉属州县,府兵军人除另有军籍外,还同自己的家属都列入州县的户籍,成为民户,按均田制授田。
b.府兵受田而免租调力役。
军人平时耕作,每年有一定时间轮番宿卫,战时出征,实现了兵农合一,寓兵于农。
c.关于府兵统率方面,沿用魏、周遗制,设置十二卫,每卫置大将军,总隶于皇帝。
②意义隋朝在府兵制度上的改革,使府兵制进一步与均田制结合起来,从而巩固了府兵制。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下册)》(第5版)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12~13章)【圣才出品】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下册)》(第5版)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12章五代宋辽夏金时期各族联系的加强和经济文化重心的南移(907~1279年)12.1复习笔记一、五代十国和契丹的兴起1.五代十国的分立和割据唐朝灭亡以后,在中原地区相继出现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史称“五代”。
五代历时54年(907~960年),先后更换了八姓十四帝。
(1)五代①后梁(907~923年)907年,朱全忠废唐哀帝自立,国号梁,建都开封,改元开平,史称“后梁”。
后梁建立后,朱全忠李克用争夺霸权,双方互有胜负。
923年,后唐军队进攻开封,后梁灭亡。
②923年,李克用之子李存勖灭后梁,称帝,国号唐,改元同光,建都洛阳,史称“后唐”。
李存勖骄恣荒淫、重敛急征,后死于兵变,养子李嗣源称帝,革除了李存勖的一些弊政,明宗死后,后唐被后晋所灭。
③后晋(936~947年)936年,后唐河东节度使石敬瑭以甘当儿皇帝,以割让燕云十六州为条件,换得契丹援助,灭唐建晋,是为晋高祖。
其侄石重贵继位后被辽所灭。
④后汉(947~951年)后晋河东节度使刘知远,在辽军北撤后,很快入主开封并建立政权,国号汉,刘知远是为汉高祖。
其子刘承祐继位后因猜忌前朝众将,被原天雄节度使郭威所杀。
⑤后周(951~959年)原天雄节度使郭威杀刘承祐后称帝,国号周,史称“后周”。
郭威虚心纳谏,选贤任能,发展生产、革除弊政。
954年,郭威死,其养子郭荣即位,是为周世宗柴荣。
他革新政治,发展经济,禁灭佛教,严明军纪,增强了国力。
另外,又亲征南唐,收复失地,后被北宋取代。
(2)十国在南方和河东地区先后并存的十个割据政权,史称“十国”。
表12-1十国国家建立者建立时间都城灭亡时间灭亡原因吴杨行密902扬州937权臣徐温养子徐知诰废吴帝自立,吴国亡吴越钱镠907杭州978为北宋所灭荆南钱镠907江陵963为北宋所灭前蜀王建907成都925为后唐所灭闽王审知909福州945为南唐所灭南汉刘隐917广州971为北宋所灭楚马殷927长沙951为南唐所灭后蜀孟知祥934成都965为北宋所灭南唐徐知诰939金陵975为北宋所灭北汉刘崇951太原979为北宋所灭(3)军阀混战下人民的痛苦生活和反抗斗争①人民的痛苦生活a.连年征战,导致人口锐减,田地荒芜,十室九空。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上册)》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夏商时期奴隶制国家的建立和发展)
第2章夏商时期奴隶制国家的建立和发展(前2070~前1046年)2.1 复习笔记一、夏王朝的建立与灭亡1.夏王朝的建立夏王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它的建立标志着我国历史正式进入了文明时代。
(1)夏族的兴起夏族,姒姓,是活动于中原地区的古老部落。
到禹父鲧时,夏部族已是雄踞大河南岸的著名部落,称为有崇氏,其首领鲧,又称崇伯鲧。
(2)大禹治水尧舜时代洪水泛滥,鲧奉舜之命治水,采用堵的方法,九年无功而被赐死。
禹继承其父的事业,经过十三年的努力,采取疏导的方法把江水引入大海,终于解决了水患,从而赢得了众多部落首领及其部众的拥护,被拥戴为“夏后氏”,成为诸夏之族最高的君长,初步确立了王权。
(3)征伐三苗大禹统领众多邦国君长,以替天行道惩罚有苗相号召,经过激烈的战斗,打败三苗。
这是一次规模较大的武力征伐,通过这些征伐活动,加强了夏禹的王权。
(4)涂山之会禹在确立王权后,为了巩固王权,沿颍水南下,在淮水中游的涂山(今安徽蚌埠市西郊,现属怀远县)大会夏、夷诸部众多邦国君长或部落首领,史称“涂山之会”。
这成为夏王朝正式建立的重要标志。
(5)夏朝初建禹死后,子启继立。
由于传统的“禅让”观念没有完全消除,西部的同姓诸侯有扈氏起兵反对。
启亲率大军讨伐,与有扈氏大战于甘(今河南洛阳市西),并最终“剿绝”有扈氏。
夏启扫除了障碍,巩固了王权,王位的世袭制度得以确立,从此开始了我国历史上的“家天下”局面。
(6)钧台之享为了使世袭王权为众多的诸侯所确认,夏启在都城阳翟召集天下的诸侯,举行盛大的“钧台之享”,这是继“涂山之会”之后又一次重要的朝会。
至此,夏王朝的统治基础确立了。
2.夏王朝的阶级结构和国家制度(1)阶级制度①父权家长制夏王朝是在原始父系氏族公社制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在原始公社制度解体的过程中,父权家长制家庭成为它的一种对抗力量。
中国的早期国家组织,官尹、国君等都是在父权家长制家庭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②等级制度从夏代开始,王室拥有“天下”,诸侯(邦君)有“国”,大夫有“家”,父权大家族的族长转化为世袭贵族。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上册)》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唐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繁荣)【圣才】
第11章唐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繁荣(618~907年)11.1 复习笔记一、唐前期的政治和经济1.唐王朝的建立与统一(1)从太原起兵到关中称帝①617年,太原留守李渊建立大将军府,起兵反隋。
③李渊率军攻破隋都长安,立隋代王杨侑为傀儡皇帝,自任大丞相,封唐王,掌握实权。
④618年,江都兵变,隋炀帝被杀,李渊称帝,改元武德,定国号为唐,都长安,李渊是为唐高祖。
(2)经略北南、统一全国①618~621年,李世民率军先后攻取薛举、薛仁杲、李轨和刘武周。
基本解除了西北、东北方向对关中根据地的威胁,并使秦、晋之地连为一片。
②621~623年,李世民率军击败王世充和窦建德,期间唐军还镇压了刘黑闼、徐圆朗和高开道,最终确立了在中原地区的统治。
③621~624年,李孝恭、李靖率军消灭割据江南的萧铣、林士弘、辅公柘,长江中下游及岭南之地尽为唐朝所有。
④628年,唐太宗派兵击灭朔方,至此,除边境少数民族居住的地区外,唐朝基本上完成了全国的统一。
2.唐太宗与“贞观之治”(1)玄武门之变与唐太宗登基①626年,李世民率长孙无忌、尉迟敬德、侯君集、张公瑾等人设伏于宫城北门玄武门,射杀李建成、李元吉,挟持唐高祖,发动了夺权政变,史称“玄武门之变”。
②626年,李世民登基,是为唐太宗,改元贞观。
(2)政权机构建设①三省六部制a.沿用三省六部制,在中央设尚书、中书、门下三省。
b.中书主起草诏令,是决策机构。
c.门下主审议诏令,有“封驳”、“涂归”的权力。
d.尚书省是执行机构,下辖吏、户、礼、兵、刑、工六部,负责贯彻各项诏敕和政策。
e.三省长官为宰相,另选官员加“参知政事”、“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衔,参加政事堂会议,同为宰相。
②监察机构得到加强长安、洛阳设御史台,为唐中央最高监察机构,设长官御史大夫,负责中央和地方的监察工作。
③地方行政机构的设置地方实行州、县两级制,县下设乡,乡下设里,另设道作为监察机构。
里是最基层的政权单位,对人民进行直接的统治。
晁福林《中国古代史(上册)》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4章~大事记)【圣才出品】
晁福林《中国古代史(上册)》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4章秦汉时期封建社会的成长4.1复习笔记一、叙说1.秦汉对后世中国的影响(1)为封建大一统奠定了坚实基础秦汉是中国封建统一国家形成时期,后来封建大一统是秦汉时期奠定的基础。
秦的统一及其统一后的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是中国古代史上划时代的大事,此后的2000年,尽管出现过许多分裂时期,但统一一直起着主导作用,统一国家不断扩大,直到现在,中国地大物博和秦汉的统一是分不开的。
(2)确立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秦汉是中国专制集权制度确立时期。
秦汉专制集权制度为历代王朝所继承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其作用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
中央集权封建国家在一定时期和条件下,对于大规模地兴修水利、发展农业、加强防御力量、发展民族关系、促进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都起过不同程度的积极作用。
中国封建社会发展长期迟缓也与专制集权有关。
(3)确立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秦汉是中国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的确立时期。
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的特点是地主土地私有、土地买卖、租佃关系。
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形成和发展,一直贯穿于2000年的封建社会。
(4)是农民反抗斗争的开始秦汉是中国封建社会大规模农民起义开始发生的时期。
随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的建立以及专制制度的日益强化,封建专制主义的残暴统治和地主阶级的剥削压榨,引起了农民的不断反抗。
这些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起了推动历史前进的作用。
(5)多民族国家逐渐形成秦汉是中国汉民族形成和多民族国家开始出现的时期。
后来以汉族为主体的国家不断发展。
(6)思想文化基本格局形成秦汉时期的文化成就,如秦统一文字,司马迁开创、班固继承并发展的纪传体通史、断代史著作,汉赋,蔡伦造纸术,张衡的天文学等,都是中国古代的珍贵文化遗产,对后世产生过很大影响。
西汉董仲舒提倡的以儒为主、糅进阴阳迷信等思想的新儒学,最终成了中国整个封建时代的统治思想。
2.同时期的世界其他地区情形在与秦汉同时期的世界其他地区,还并存者三大帝国,分别为罗马、安息、贵霜,这三个帝国与秦汉并称为当时的四大帝国。
考研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古代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3
考研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古代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3(总分:58.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名词解释(总题数:29,分数:58.00)1.名词解释21-28小题。
(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2.【合纵与连横】兰州大学2002年中国古代史真题;北京大学2006年中国通史真题;南京大学2015年中国古代史基础真题;南京大学2018年中国古代史真题;苏州科技大学2018年中国通史真题;西北师范大学2018年历史学真题;湘潭大学2018年中国史真题(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战国中后期秦与关东六国间的外交和军事政策。
关东各国为了抗拒强秦,就组成军事联盟,称为“合纵”。
秦为了破坏关东的合纵,以便于它向东方发展,就用军事压力和政治离间等手段,在关东争取盟国,称为“连横”。
从事合纵运动的主要人物是洛阳人苏秦,从事连横运动的是魏人张仪。
合纵政策并没有削弱秦国,秦国通过连横政策增强了实力。
)解析:3.【远交近攻】(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战国时秦相范雎提出的兼并战争的策略。
公元前266年秦昭王用范雎为相,采纳了范雎的“远交近攻”之策,即远交齐、楚,近攻三晋。
范雎认为,如此“得寸则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
这样既能破坏东方各国的合纵,又能巩固所攻占的土地。
各校中国古代史专业考研试题
各校中国古代史专业考研试题1.请简要介绍中国古代史的三个重要时期,并分析各个时期的特点和主要事件。
答案:中国古代史的三个重要时期是夏商周、秦汉和唐宋明。
夏商周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初期时期,主要特点是建立了最早的王朝制度,社会逐渐形成等级制度,出现了最早的文字——甲骨文。
秦汉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主要特点是统一了中国的政权,实行了严格的法律制度,修建了长城。
唐宋明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繁荣时期,主要特点是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出现了许多重要的文化人物和艺术作品。
2.请简要介绍中国古代史上的五位重要人物,并分析他们的贡献和影响。
答案:中国古代史上的五位重要人物是孔子、汉武帝、李世民、李白和文天祥。
孔子是中国古代的伟大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思想对中国古代和现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重要皇帝,他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政策,对中国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
李世民是唐朝的开国皇帝,他建立了一个强大而繁荣的帝国,对中国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
李白是中国古代的一位伟大诗人,他的诗歌作品风格独特,影响了后世文学创作。
文天祥是中国古代的一位伟大抗元将领和文学家,他的抗争精神和爱国情怀对中国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
3.请简要介绍中国古代史上的三个重要事件,并分析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答案:中国古代史上的三个重要事件是黄河流域的农业文明的兴起、秦朝的统一和唐朝的开放政策。
黄河流域的农业文明的兴起对中国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它标志着中国进入了农业社会,形成了农耕经济和封建制度。
秦朝的统一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结束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分裂局面,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统一,为后来的统一王朝奠定了基础。
唐朝的开放政策对中国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它使得中国成为当时世界上最繁荣和开放的国家之一,对世界文化和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上册)》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社会进步和民族融合)
第9章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社会进步和民族融合(220~581年)9.1 复习笔记一、三国鼎立1.从军阀混战到三国鼎立(1)汉末军阀混战①董卓之乱东汉后期,外戚与宦官的矛盾加深,外戚何进拉拢袁绍,密召董卓进京,准备铲除宦官势力,事泄被宦官诛杀,袁绍又尽杀宦官,结束了东汉长期以来外戚宦官专权的局面,但中央权力出现真空。
董卓乘机入洛阳,废少帝,立献帝,独揽朝政。
②军阀混战a.过程190年,关东军阀、豪强起兵讨伐董卓,推举袁绍为盟主。
董卓不敌,挟持献帝西走长安,后被部将吕布与司徒王允合谋杀死。
董卓死后,关东豪强地主的军事联盟宣告瓦解,各自割据,相互混战。
b.结果军阀混战近十年后,便剩下孙策、刘表、刘璋等较大军阀,其中最强的是袁绍和曹操。
(2)官渡之战与曹操统一北方①曹操扩大势力a.拉拢地方豪强武装,打败青州黄巾军,将其收为麾下,军事力量得到扩充。
b.迎献帝,“携天子以令诸侯”。
C.募兵屯田,初步解决军粮问题。
②官渡之战建安五年(200年)正月,袁绍发布讨曹檄文,企图渡河与曹军主力决战。
次年,袁、曹两军相峙在官渡,曹操率军偷袭乌巢,烧尽其军粮。
袁军乱,曹军出击,大败袁军。
此战以少胜多,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
③曹操统一北方袁绍死后,建安十一年(206年),曹操完全平定了冀、青、并、幽四州,并自领冀州牧,将袁氏的老巢邺城(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南)作为自己的大本营;建安十二年(207年),为了稳定后方,曹操又亲率大军远征乌桓,基本上统一北方。
(4)赤壁之战①过程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南征荆州,企图扫平南方割据势力。
刘表身亡,其子刘琮降曹,刘备退守夏口,派谋士同孙权结盟。
曹率大军东进,与孙刘联军5万人遭遇于赤壁。
吴主帅周瑜派黄盖诈降,因风纵火,焚毁曹军舰船。
然后水陆并进,大败曹军。
②意义赤壁之战后初步形成了天下三分的格局。
(5)三国鼎立局面的确立①赤壁之战后的三方势力a.曹操转为对内经营,先后取得了关中、凉州和汉中地区,对南方采取防御方针。
历史考研中国古代史论述题(近年各名校真题)
中国古代史政治沿革史1、如何看待中华文明的起源的多元性(03华东师)2、你眼中的夏朝(13东师)3、论述商王朝到西周政体发展和演变(15社科)4、论述周初大分封(14东师、14南开、14西北师、15北师)5、简述宗法制(14陕师)6、西周封建制、宗法制与井田制的内容及其三者的关系,并说明以此三种制度为核心,西周国家与殷商国家有何区别(02中山)7、论述春秋争霸情况8、简述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变化及其意义(14清华)9、简述春秋战国为“古今一大变革之会”之说(99华东师)10、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角度分析春秋与战国的异同(15华东师)11、简述弭兵之会的过程及影响(14河师)12、三家分鲁(15社科)13、战国时期各国中央机构的变化(14辽大)14、评价秦始皇的功过(14陕师)15、简述秦统一的历史原因(13黑大)16、论述秦朝官制17、论述秦朝巩固统一、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14江师、13云大)18、评价历史上的封建制和郡县制(15东师)19、评述秦朝的历史地位(13苏大)20、简析秦王朝灭亡的原因(01华东师)21、简述楚汉之争22、试析楚汉战争中刘邦、项羽成败的原因(98东师)23、简述“汉初布衣将相之局”(05华东师)24、论述西汉前期的官制与特点(01东师)25、简述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的背景(14北大)26、汉高祖至汉武帝分封制实行的具体过程(02复旦)27、论述文景之治的背景及主要内容28、汉文帝的八王之乱(15扬大)29、西汉削藩的措施(15湘大)30、西汉一朝中央与地方的关系(00华东师)31、论述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99复旦、13陕师、14厦大、15上大)32、结合史实评价汉武帝(14社科)33、评价刘秀(15苏大)34、论述东汉初年加强中央集权和巩固统治的措施(15东师)35、论述东汉末年的清议与党锢36、简述东汉累世公卿的政治现象(15南开)37、两汉政治制度演变(14山东大复试)38、三国时期的历史文化特点(14川大)39、曹魏巩固北方统治的措施40、评析曹操统一北方(01浙大)41、结合史实评价曹操(15社科)42、诸葛亮治蜀的措施及蜀汉后期政局(14扬大)43、试论诸葛亮(02兰大)44、论述我国历史上的“衣冠南渡、永嘉之乱”.(14湖师)45、简述西晋的主要社会问题(14华师)46、从婚配取向论述关于东晋南朝的士族门阀(14首师)47、南朝的更迭(15扬大)48、简述南朝士族衰落与庶族地位上升的表现和原因(14苏大)49、简述南朝“寒人掌机要”的现象及其历史背景与影响(05华东师)50、论述魏晋南北朝历史更替的线索,并评价这个时期的政权情况(13东师)51、魏晋南北朝的历史地位(14福师)52、论述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士族的兴衰(98东师)53、魏晋南北朝数百年分裂状态中,南方突破不了哪些因素而灭亡?北方如何化解阶级、族群的对立、地域的制约,以及异质文化的落差,而整合创造成为新的国家体制(01台湾中正大学)54、分析淝水之战前后南北政权的特点及其变化55、简述淝水之战后前秦迅速瓦解与侯景之乱后梁朝迅速衰亡的原因(14南大)56、论述府兵制在北魏隋唐的情况(13人大、15社科)57、比较西周封建制与北周隋唐府兵制,分别从政权、经济资源、军事武力、社会地位、精神文化等各层面分析两者于相应的时空的优劣与演变(01台湾中正大学)58、试论隋王朝(13陕师)59、论述隋朝加强中央集权和巩固统一的措施(07统考、15华科)60、试论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98东师)61、论述贞观之治的措施(14河北大)62、论述武则天与武周统治63、论述开元之治的措施及意义(14扬大、15南师)64、论述安史之乱的背景、过程及影响(02复旦、13黑大、13西北大、14湘大)65、论述唐后期的政局66、唐的差遣制度对宋制度的影响(14社科)67、唐代政事堂(02中山)68、西汉全盛时代与盛唐时代的繁荣之间的异同之处(02复旦)69、比较汉唐宦官专政的异同(14人大)70、比较西周封建制与北周隋唐府兵制,分别从政权、经济资源、军事武力、社会地位、精神文化等各层面分析两者于相应的时空的优劣与演变(01台湾中正大学)71、简述赵匡胤(01华东师)72、简述宋朝在中国及世界历史上的地位(95北大)73、宋朝的官职差遣(15云大)74、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影响(99复旦、13南大、13黑大、13南师、13扬大、14河北大、14华师、13川师、14陕师、14社科)75、北宋前期职官制度的主要特点(09统考)76、北宋的军制变化、特点及影响(13川大)77、试析北宋积贫积弱的原因(14南农)78、简述宋朝城市化的特点和意义(14云大)79、比较唐代都城和宋代都城在建筑上的主要区别,并说明中国古代都城变化的主要特点以及这些变化发生的原因(06华东师)80、试论澶渊之盟的影响(13西北大)81、南宋与金的三次议和的历史背景和内容(15西北师)82、宋以后宗族变化的特点及其对地方生活的影响(15华师)83、王与马共天下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分别出现在哪个时代,分别是什么意思?反映了什么样的时代特征?体现了什么样的时代变迁?(15北大)84、元朝统一的意义(96南大)85、元朝的政治制度(15黑大)86、论述元朝的中央与地方行政机构87、宋元时期的地方行政体制,并作出评价(96南开)88、简述元代的行省制度及其意义(08统考)89、元末农民起义的特点(15苏大)90、试析元代兴衰的历史教训(02厦大、02复旦)91、简述行省制度从元明清形成、发展的历程(15西北师)92、分析元、明辅政制度的变化(14南大)93、明代内阁制度的发展与演变及影响(14西北大、14华东师)94、明代内阁的形成、发展及与宰相制的区别(15福师)95、论述明初加强君主集权的措施(13苏大、14湘大、13人大)96、论述明初恢复经济的措施(15苏大)97、明建立后的中央统治体制的变化(13南大)98、论述东林党的政治活动,并对比作出评价(96南开)99、明代贪腐的具体表现及原因(15福师)100、明朝嘉靖时期政治腐败与张居正改革(99复旦)101、比较明太祖与明成祖对待宦官政策的不同(01东师)102、明太祖惩治吏治的措施与效果(01兰大)103、明朝后期社会新现象(14华师)104、东汉、唐、明宦官擅权及其特征(96南大)105、清朝入关前后社会的主要矛盾(15黑大)106、概述北魏、元及清三个征服王朝入主中原后的统治手段(99台湾中正大学)107、论述明清政治制度的变革108、论述明清时期的地方政权机构及其演变(14辽大)109、明清时期地方制度和官职的变化(15西北大)110、试论由秦至清的地方最高一级行政机构的演变及影响(13南开)111、清朝前期反对分裂、巩固统一的斗争(13福师)112、简述清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13黑大)113、论述清前期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及影响(14河师、14云大)114、清初的中央机构(15扬大)115、简述唐宋明清的中央行政运作体制的主要变化(00复旦)116、清前期在边疆地区施行的不同于内地行省的统治措施(14川大、14西北大)117、论述清朝在康雍乾时期为巩固多民族统一国家所做的努力(15东师)118、简述康熙帝(01复旦)119、简述清代奏折制度(15华师)120、评17世纪中国范围内的政局变革(15人大)121、论述八旗制度的组织形式及其演变122、论述从三公九卿到三省六部制的演化123、三省与六部的关系(15社科)124、论述隋朝到清朝中枢机构从三省制到军机处的演变(14首师)125、比较府兵制和募兵制的异同和优劣(15河北大)126、论述秦朝到清朝中枢机构的演变(14湖师复试)127、谈谈你对军机处的认识(14人大)128、以汉、唐、宋为例论述中国古代皇权与相权的消长变化129、中国古代宰相制度的变迁(14中民)130、中国古代皇权政治的特点(15华师)131、以汉、唐、宋为例论述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发展变迁132、论述中国古代科举制的演变历程及其影响(07统考、14复旦、14河师、14江师、14内蒙古、15南开、15华师)133、唐代科举制的发展、作用及局限性(15福师)134、结合科举制的形式和内容,论述科举制的得失利弊(14南大)135、科举制是什么?论述其实质和基本精神(14天师)136、简述隋唐科举制的内容(14云大)137、论述春秋战国到清末的选官制度(14兰大、14西北师)138、论述两汉与隋唐在选官制度上的异同139、唐宋时期的选官制度(15西北大)140、魏晋时期九品官人制的产生、运作和历史影响(99复旦、09统考、14吉大)141、中国古代法律制度评述(15北师)142、唐宋法律制度的演变(99东师)143、秦以后历史上有很多南北分裂局面,选一个时期分析其形成、原因、历史意义(15厦大)144、门阀士族形成的条件、发展、特点及兴衰原因(15山西大、15吉大)145、论述从秦汉至明清的宰辅制度的演变(15西北师)146、中国门第形成与消蚀原因以及3到9世纪门第对中国政治、社会的影响(02台湾中正大学)147、阐述汉末到明初间中国千余年人口重心移动状况,并由南方民族汉化、农耕技术改进两个角度说明移民在当中发挥的功能(12台湾中正大学)148、中国古代皇位继承制度(96南大)149、从隋到清封建统治典型的繁盛时期(99南农)150、自汉至清云南地区与中央王朝的关系(02复旦)改革变法史1、论述管仲改革的措施及意义(13陕师)2、论述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及意义(99复旦、13扬大、14陕师)3、比较管仲改革和商鞅变法(13南大)4、简述李悝变法的内容及影响(00复旦、14河北大)5、论述战国时期魏、秦、楚三国变法的异同及其历史意义(13福师)6、战国时代改革的特征(15苏大)7、论述王莽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其失败的原因(13扬大、14云大、14上大)8、比较王莽改制和王安石变法(15人大)9、结合王莽改制与商鞅变法,谈谈你对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改革的成败与得失的看法(15西北师)10、论述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原因、措施及意义(13南大、13扬大、14川师、14华东师、15黑大、14云大、15上大、15社科、15兰大)11、简述周世宗改革及其影响(14苏大)12、论述北宋中期庆历新政及熙宁变法(01复旦、15南师)13、谈谈你对王安石变法的认识(14苏大、15陕师)14、王安石变法的指导思想及其一生的实践,并分析其失败原因(99浙大)15、论述张居正改革的背景、主要内容及意义(00复旦、13吉大、14西北师、15湘大)16、比较王安石变法和张居正改革(98华东师)财政赋役史1、商代铜器的种类及其制造技术及艺术价值(96南开)2、论述春秋土地制度的演变过程(14陕师)3、春秋战国时期的商业发展状况并分析商业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96南开)4、汉武帝时期的经济政策的内容并评价(96南开)5、简述西汉的赋税、徭役制度,并分析其特征(15陕师)6、汉代编户齐名的赋税制度(15吉大)7、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外经济文化交流(02厦大)8、南朝时南方经济的发展及原因(95南开)9、简述东汉初恢复生产及社会经济的措施(13川师、15扬大)10、简述度田事件(15吉大)11、东汉豪强地主田庄经济的特点(14陕师)12、举例论述公元3世纪到6世纪南方经济与社会的发展(15华东师)13、西晋的占田制的实行及其意义(01兰大)14、北魏三长制、均田制的内容和历史影响(13苏大)15、魏晋南北朝时期土地制度的演变及其实质(99浙大)16、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中外经济文化交流(02复旦)17、隋朝赋役制度的演变(02复旦)18、隋朝经济的大起大落(03陕师)19、论述唐代从租庸调制到两税法的演变(14南师)20、简述两税法的内容与意义(13南师、13云大、15上大)21、简述两税法与摊丁入亩的关系(13陕师)22、论述刘晏理财与两税法(13华东师)23、简述唐代服役制度由租庸调制演变为两税法的社会经济原因(99复旦)24、论述唐两税法(14陕师、14社科、15吉大、15扬大)25、唐代扬州成为全国经济最发达城市的原因(15江苏师)26、简述唐代中后期经济重心的南移(14川大)27、论述西汉到唐前期的土地制度28、简述隋唐时期的均田制(14湖师)29、均田制从产生到瓦解的历史变化(02复旦)30、隋朝整顿发展经济的措施及其影响(13扬大、15西北大(隋文帝发展经济)、15扬大、15江苏师)31、唐后期工商业税骤然兴起的背景、内容及意义。
古代史学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
古代史学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中国历史悠久,古代史学作为研究中国古代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方面面的学科,一直备受关注。
对于有志于从事古代史学研究的考生来说,考研是实现自己理想的重要一步。
而在考研中,掌握历年的真题及答案解析将是提高分数的关键。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典型的古代史学考研真题:试题:1.南北朝时期,魏晋南朝与北朝所形成的区域差异,主要原因是()A.物产差异B.地理差异C.政治差异D.文化差异答案解析:这道题目考察的是南北朝时期的区域差异,要解答该题需要对南北朝时期的历史背景和特点有所了解。
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分水岭,随着北方政权与南方政权的分离,南北朝形成了两个独立的政治体系。
答案选项中的A物产差异、B地理差异是不正确的,因为南北朝时期的区域差异并非由这两个因素所引起。
而C政治差异和D文化差异则是该时期区域差异的重要原因。
因此,正确答案为C。
但需要注意的是,考生在回答该题时需简洁明了,逻辑清晰,不要夸大其词。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另一道考研真题:试题:2.明代为什么被誉为“史学之盛世”?A.奖励史学研究B.培养了一大批史学家C.推动了史学研究的发展D.提倡史家审史研究方法答案解析:明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中国史学发展的重要阶段。
答题时,应该对明代史学的特点和发展进行准确把握。
明代的史学之所以被誉为“史学之盛世”,是因为在该时期,明代朝廷对史学研究非常重视,推动了该领域的发展。
再配合答案选项B培养了一大批史学家和D提倡史家审史研究方法,该题目的正确答案是ABC 三个选项。
明代朝廷树立了崇尚史学、奖励史学研究的风气,培养了一大批杰出的史学家,同时也推动了史学研究方法的发展。
通过对这两道题目的解析,我们可以发现,在答题过程中,既要具备对古代史学的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又要运用自己的思维进行分析和推断。
同时,复习过程中还要注重积累经典的古代史学文献,按照考试要求整理相关知识点,并重点关注历年真题中的重点难点。
历史学考研中国古代史真题部分
考试科目:中国古代史部分真题集锦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盘庚迁殷、董仲舒、行省、齐行叫歇二,问答题1,商鞅变法述评(20分)2,论述郑成功收复台湾(20)3,汉、唐、明宦官专政之比较(30)三,史料分析(10)五月,乙未,诏曰:“魏末丧乱,军人权置坊府,南征北伐,居处无定,家无完堵,地罕包桑,朕甚愍之。
凡是军人,可悉属州县,垦田、籍帐,一与民同。
军府统领,宜依旧式。
罢山东、河南及北方缘边之地新置军府”(《资治通鉴》卷177,隋文帝开皇十年)北京师范大学1999硕士入学中国古代史试题科目代码:329 科目名称:中国古代史一、名词解释: (每题5分,共30分)1、禅让2、董仲舒3、唐初八史4、均贫富5、四等民族6、雅克萨之役二、问答题: (共70分)1、论曹操。
(20分)2、明初集权述评。
(20分)3、试对中国古代历次重大改革活动加以比较和评论。
(30分)北京师范大学1999硕士入学中国古代史试题科目代码:329t 科目名称:中国古代史一、名词解释: (每题5分,共30分)1、胡服骑射2、颜氏家训3、贞观之治4、牛李党争5、大明律6、改土归流二、问答题共70分)。
1、西周政治制度有什么特点2 (30分)2、论王莽。
(20分)3、简述清前期的民族关系与民族政策。
(20分)南京大学95年中国古代史1、简述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2、汉武帝在加强中央集权方面主要推行了哪些措施?各有什么作用?3、简述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内容和意义。
4、什么是牛李党争?他们争论的主要问题是什么?试评析其优劣。
5、清朝在康、雍、乾时期为建立多民族统一国家进行过哪些重大斗争?南京大学96年中国古代史一、名词解释(任择5题,每题5分)1、殷墟2、四书五经3、吐谷浑4侨洲郡县5、淝水之战6、庆历新政7、乡度会试8、土木之变二、简要回答下列问题(任择3题,每题10分)1、何谓“十通”2、唐朝的三省制3、元朝统一的意义4、“嘉靖倭难”的前因后果5、明清小说的代表作举要三、论述下列问题(1——2题必做,3——5题任择其一,每题15分)1、东汉、唐、明三朝宦字擅权及其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研答题方法大全(最新增补版)一、写英语作文的方法英语作文对考生来说是一个难点,占分多(30分),时间少(作文是最后一个题,往往剩时已不多)。
其实只要采取我说的方法,就能得27分以上,并对做其他题也有很大帮助。
[再凑30分你就大功告成了,玩得就是简单。
]作文都是问题作文,也就是说,给你一个问题或现象,让你回答或分析。
你只要会默写背诵七篇范文就行了。
范文就是考研英语模拟题的参考答案。
按照不同题材找出七篇,如选有关政治、社会、教育、科学、环保、生活等各一篇,经过多次抄写、朗诵,达到会默写的程度。
这样就会导致:(一)无论出什么题材的题你都会写。
(二)文章的结构是现成的,你只要从这七篇范文套用一个合适的结构就行了。
(三)你的文章没有错字和语法错误。
因为你写出的每个单词、句式都来自这七篇范文,绝无差错。
大家知道,好多同学会说不会写,写出的也可能有错(这个英语专家也不能避免);但你会默写,这些难题就化为乌有了。
(四)你的作文在整体上无可挑剔,改卷子的人很难碰到这样“内行”的卷子,印象分大增。
因此得27以上,也就不可避免了。
会默写七篇范文,对做英译汉、汉译英、阅读理解等题大有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
二、答政治论述题的方法(一)判定对错。
如果是一个分析判断题,首先判定这种说法是正确还是错误。
判对错不能用自己私人的观点,而要用国家的观点或公共利益的观点去判断,这样就不会出错了。
[有的题直接让你分析,不需判对错](二)引原理。
如果这种说法是对的,就指出它符合马克思主义哪一条原理;如果是错的,则指出它违反此原理。
(三)联系实际(两个什么时候)。
这样写:历史事实和近年实践证明,什么时候我们坚持了该原理,我们的事业(或学业)就顺利(兴旺发达等好词随便用)……什么时候我们违反了该原理,我们的事业就会遭受挫折……(四)辩证分析(两个反对)。
在具体实行该原理的过程中,我们既要反对左的倾向……又要反对右的倾向……。
比如学习,我们既要反对那种一味学习,开夜车,不顾身体健康的现象,又要反对那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一曝十寒的现象。
正确的方法应是劳逸结合,书本知识与社会知识结合,等等。
(五)条件句式。
(只有……才,如果……就)综上分析,可以看出,只有坚持该原理,才能……;如果不坚持该原理,就会……。
因此……(六)总结(忽然想起还有需要补充的,就再写两句;如果没有,就算了)。
三、专业课复习及答题方法方法是:一个要点(一句话)跟一个例子(书名号加双引号)。
如白居易的诗论,只要记住三个要点、三个例子就行。
(一)诗歌必须为政治服务。
《与元九书》:“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二)诗歌必须为现实服务。
《寄唐生》:“惟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
”(三)诗歌内容和形式必须互相统一。
《与元九书》:“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
”这个题无论是名词解释还是简答、论述,只要答出这三点就行了。
没必要记那么多。
答题时,废话可以随便加。
名词解释和简答题、论述题是一回事。
不加废话就是名词解释,少加废话就是简答,多加废话就是论述。
答题时,无论会与不会,都要层次分明,也就是说要标明(一)(二)(三)……让批卷人一目了然。
还要学会变通。
比如,这个题,名词解释也可以是“《与元九书》”。
【你之所以记不住,是因为你想全记住或记住很多。
记住的方法很简单:少记。
有的同学要问:“这样的答案是不是太简单?”其实这样问是很幼稚的。
这样简单的你能会就不错了。
如果考试时每个题都能这么简单地回答,那么150分的卷子,肯定能得130分以上。
】四、写文学评论的方法。
就是赏析,小论文,占分太多,所以要专门说明。
这太简单了,是送分的题。
方法如下:一些著名的篇目,要找到赏析文章来看。
如果考试时让你赏析一篇文章或诗词,无论古代现代、诗歌散文,你只要按照我的公式来写就行了:(1)简述文章内容。
(2)分析文章主题。
(3)分析文章结构。
(4)分析文章语言。
(5)分析文章的总体风格。
(6)分析文章承传,即它受前代哪些作品的影响,对后世作品有何影响,与同时代作品有何联系。
(7)总结(所谓总结,就是写到最后忽然又想到了什么,赶紧添上就行了。
)。
无论遇到什么样的赏析题,都按我的公式去答,无往而不胜。
因为什么?就是因为别人不知道这个方法,就你一个人知道。
[注意:写文学评论不要标明(一)(二)(三),合理分段,层次分明就行了。
]把戏人人会变,只是方法不同。
关于文学评论,徐润拓老师也有妙法(“北大徐氏妙法”):评论写作基本思路如下:(1)分析材料——(2)找到题眼——(3)回顾教材有关原理——(4)概述此原理的主要内容——(5)结合文学史更多实例进行论证和分析。
当然最关键的是找到“题眼”(“文眼”)。
有时一篇材料可有多个“题眼”,提供了更大的分析空间。
[李批:妙!太妙了!]五、我的方法,信之则灵,不信则空。
只要你不打折扣地去做,就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苏州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名词解释互见法性灵说沈宋鸣凤记正始体二简答题为何将《庄》《骚》并称?西昆集有什么特征?《聊斋志异》在情节的表现手法上有什么不同?关于《清忠谱》的三论述题结合具体作品,论述建安风骨唐宋词的文体特征鲁迅对于《儒林外史》的评价四评论陶潜的田园诗的艺术特色杜甫的史诗王维与韦应物在作诗的风格方面有何异同朱陈的文学理论的不同方面广西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试题一、诗文解释1.《诗经·伯兮》:自伯之东,首如飞蓬。
岂无膏沐?谁适为容。
2.《淮南子》中的,太长了不记得了。
3.曹植的《赠白马王彪》中两句进行分析。
4.李清照《永遇乐》“中州盛日,闺中多暇,记得偏重三五。
”5.陆游的“我昔学诗未有得,残余未免从人乞”。
6.关汉卿的《窦娥冤》中一句(共八条,不是能完全记下来,抱歉!)二、名词解释:1.三家诗2.正始之音3.四大传奇4.性灵说 .5.掉书袋6.郊寒岛瘦三、简答题1.《论语》的文学性体现在那些方面?2.对鲍照对七言诗的贡献进行评价。
3.论关汉卿戏剧对典型形象的塑造的成就4.晚明小品文的特色分析5.对杨万里“诚斋体”艺术特色的分析、四、分析题1.对元稹《莺莺传》中张生的形象,有人说是元稹本人,你有什么评价?(对一些名家观点如鲁迅等人对这一问题的观点进行评价,具体话语不记得了,抱歉)2.不记得了。
五。
鉴赏题(选做一个)1.对杜甫的《月夜》一诗结合浦起龙的评价进行鉴赏,现将诗默写出来: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2.对纳兰性德的一首词进行鉴赏。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北京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基础课(古代汉语及中国文学)中国文学一、填空1、文学史上的中古期是指到中叶这段时间。
2、“善养吾浩然之气”,语出“有德者必有言”语出。
3、《史记》五种体例是表、书、列传、、。
4、杜丽娘是明朝戏剧家的剧作中的人物。
5、“别是一家”的词论是提出的。
《词源》的作者。
6、五四时期的周作人在理论上突出的贡献之一是以来概括新文学的内容,标示新文学区别于旧文学的本质特征。
7、现代文学的第一个十年以创作题材而言,不管哪种流派的作家,大量描写的都是和。
8、三十年代的海派小说中,穆时英,刘呐鸥等人的“小说”和的心理分析小说,具有较典型的现代主义风格。
9、在曹禺的“生命三部曲”中以“损不足以奉有余”的现代大都市为背景,则表达了与“爱”交织在一起的“复仇”主题。
10、赵树理以传统说唱文学为基础,创造了一种体的现代小说形式。
11、后期新月派诗人特别强调以区别同时期中国诗歌会诗人对外部世界的叙事的偏重。
12、作为奴隶丛书出版的萧红的反映了“九。
一八”事变前后东北农村市镇的生活图景。
二、简答 20分各5分1、举例说明山水诗和田园诗是区别。
2、简述《三国演义》的语言特点。
3、为什么说矛盾的《子夜》是对三十年代中国社会“全方位”的正面描绘?4、简要说明鲁迅小说中的乡土中国与沈从文小说中的乡土中国有什么不一样?读古诗写一篇500字左右的鉴赏短文 10分回车驾言迈,悠悠涉长道。
回顾何茫茫,东风摇百草。
所遇无故物,焉得不速老?盛衰各有时,立身苦不早。
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奄奄随物化,荣名以为宝。
2004南开古代文学考试文学史考题一,选择10个。
魏晋南北朝之前的较多(《诗经》成书方式、三曹、陆机文风、西晋文风等各一个),宋人词集题一个元杂剧一个“前四史”一个……二,词语解释1 游仙诗2 苏门四学士3 台阁体4 南洪北孔5 西曲6 北地三才7 《录鬼簿》还有一个,却暂时记不起了。
三,简答1 《七发》在赋史的影响及地位2 《桃花扇》是否优秀历史剧?为什么?3 李煜词的艺术特点四,论述(3选2)1 宫体诗发生发展的三个阶段2 《西游记》中的佛道思想3 科举制与唐代文学2004年南开古代文学专业批评史考题一,名词解释1 小说界革命2 浙西词派3 无我之境二,简答1 刘勰的知音论简说2 简述冯梦龙的小说观3 苏轼论"辞达"的含义4 孟子以意逆志说简议5 陆机《文赋》创作论构思论三,论述1 韩愈古文理论及中唐散文创作综论2 庄子与中国古代文学思想综论04年人民大学中国古代、现当代文学试题古代文学一、简答1、试论<诗经>的艺术特征2、唐宋八旗大家与古文运动二、名词解释(未全)1、建安风骨2、唐传奇3、江西诗派4、公安三袁5、元白诗派6、“三言”“二拍”现当代一、填空(作者)<缀网劳珠><为奴的母亲><铸剑><海滨故园><终身大事>(未全)二、名词解释象征派、山药蛋派、巴金三、试评论鲁迅与林语堂关于人性论的论战四、谈谈你对寻根文学的看法北京大学2004年“古代文学”考研试题1。
名词解释(6*5)(1)《诗经集传》(2)七体(3)太康文学(4)徐庾体(5)《太和正音谱》(6)花雅之争2。
论述题(4*30)1 以〈史记〉为中心论述先秦两汉史传文学的发展情况。
2 试评述白居易和元稹为代表的诗歌运动的理论。
3 谈谈陆游、范成大和杨万里的关于乡村题材诗歌的创作情况。
4 关于〈三国演义〉的虚实之争,请你谈谈对这个问题的认识。
专业基础(2)1 党锢之祸和东汉晚期的现实政治。
(35分)2 结合曹丕的〈典论·论文〉具体内容,给出你的评价。
(30分)3 结合现代作家的文学创作,谈谈古代小说和现代小说之间的联系。
(35分)2005年厦门大学古代文学专业试题文学基础一名词解释30分1文学思潮2新月派3原野4郊寒岛瘦5南洪北孔二简答题1文学批评中的作者取向 2艺术情感 3魏晋传奇有哪几种,内容各什么4李白的送友人 5郁达夫的自叙传小说的艺术 6林语堂的散文观三论述1文学层面有哪几种,分析关系2论语中有关人格修养的观点,试对其中一两个观点进行阐述3以鲁迅沈从文张爱玲为例分析现代作家在对都市和乡村两类题材的写作中国文学批评史6题选4题每题37.5分1陈子昂<与东方左史逑修竹篇序>风骨论和兴寄论分析2严语沧浪诗话中别趣别才分析3曹丕文气说和孟子知言养气说比较分析4袁枚的性灵说,缘情说跟儒家诗言志说比较5常州词派的领袖人文的词学主张6文心雕龙的隐秀北师大中文历年考研试题2002年试题中国古代文学史(非古代文学专业)简答题(共30分,每题10分)1,简析《离骚》中的抒情主人公形象2,简析《桃花扇》的艺术构思3,欧阳修的散文对散文文体有什么创新?论述题(共70分,第1,2题各25分,第三题20分)1,举例《左传》的叙事特征2,以陶渊铭的《归田园居》(5首)为例,分析陶渊铭田园诗的艺术境界3,《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性格与其爱情悲剧的关系2001年试题中国古代文学(非古代文学专业)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举例说明<诗经>的赋比兴手法2,简析王实甫<西厢记>杂剧的戏剧冲突3,简述柳宗元山水游记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意义论述题(共70分,1,2题各25分,3题20分)试论<史记>人物传记塑造人物形象的基本特征及其对后世文学的影响2,分析李白诗歌的艺术个性3,试论<西游记>众的孙悟空形象中国文学词语解释《古诗十九首》;汉赋;花间词派;《文心雕龙》;新月派简要回答中国古代神话分几种类型?轻各举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