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朝鲜
李氏朝鲜历史
李氏朝鲜历史李氏朝鲜是朝鲜半岛历史上最长久的王朝,统治了约五个世纪。
它的成立可追溯到1392年,终止于1897年。
李氏朝鲜的统治者完全掌握了政权,并通过一系列措施确保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本文将从李氏朝鲜的建立、社会制度、外交政策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李氏朝鲜的建立李成桂是李氏朝鲜的创始人。
1392年,他推翻了高丽朝鲜的统治,建立起李氏朝鲜。
他采纳了儒家思想,并将其作为朝鲜半岛上的统治理念。
李成桂还通过设立科举考试来选拔官员,以确保政府的廉洁和高效运转。
二、社会制度李氏朝鲜的社会制度基于儒家的价值观和等级观念。
朝鲜社会将士人(文人)、农人、工人和商人分为四个等级。
士人享有特权和地位,他们可以通过参加科举考试晋升为官员。
农人负责农业生产,工人从事手工艺和建筑工作,而商人则负责贸易和商业活动。
这种分工体系在朝鲜社会中形成了稳定的秩序。
三、国家治理李氏朝鲜采用了中央集权的国家治理模式。
国王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掌握着政府的最高权力。
他任命和罢免官员,决策国家大事。
而官员则负责下属地方政府的管理和统治。
官员通过科举考试来选拔,以确保其才干和廉洁。
四、外交政策李氏朝鲜的外交政策主要是以对中国的朝贡为主。
李氏朝鲜承认中国的中央王朝是合法的统治者,并向中国皇帝朝贡,并得到皇帝的任命。
这一举动保证了朝鲜的安全和繁荣,同时也确保了朝鲜与中国之间的经济和文化交流。
五、文化成就李氏朝鲜在文化方面取得了许多成就。
朝鲜文化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并形成了独特的朝鲜文化。
文人为朝鲜社会创造了许多优秀的文艺作品,如《木兰诗》、《汉江临漫》等。
此外,朝鲜的陶瓷制作和书法艺术也达到了高度发展。
六、李氏朝鲜的衰落随着时间的推移,李氏朝鲜逐渐陷入衰落。
外来势力的干涉、官员腐败和内部斗争等因素导致了朝鲜社会的动荡。
1897年,李氏朝鲜被日本吞并,结束了李氏王朝的统治。
结语尽管李氏朝鲜的统治时间长达五个世纪,并取得了一系列成就,但最终它还是走向了衰落。
朝鲜仁祖李倧生平简介
朝鲜仁祖李倧生平简介朝鲜仁祖(朝鲜语:조선인조),名李倧(朝鲜语:이종),李氏朝鲜的第16代君主,幼名天胤,谥号宪文烈武明肃纯孝大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朝鲜仁祖李倧生平简介,希望大家喜欢!李倧生平简介朝鲜仁祖李倧是宣祖所生的第五个庶子的儿子,宣祖期间发生了壬辰倭乱,当时朝鲜仁祖李倧的父亲李琈一直陪伴在宣祖身边,还曾经一起逃亡到北方去,也就是在他们逃到了黄海道的时候李倧出生了,后来安定下来以后被封为绫阳君。
后来宣祖去世光海君继承了王位,但是他在位期间的行为让整个朝野对此都十分不满,于是发动政变废除了光海君之后让仁祖李倧登上了王位。
朝鲜仁祖李倧在位期间曾经发生了很多的动乱,还曾经有大臣想要再次推翻朝鲜仁祖李倧的统治,不过最后这位大臣兵败被仁祖下令杀死了。
朝鲜仁祖李倧做国王的时候正好赶上了清明两朝战争不断的时候,朝鲜也在这次的战争中受到了波及,最后也让朝鲜从此之后属于大清朝,这一点让朝鲜仁祖李倧以及人民都十分的愤恨。
后来又发生了几次战乱之后朝鲜国内才逐渐恢复平静,同时朝鲜仁祖李倧也实行了一些有利于粮食生产的税法,在国防方面也加大了管理的力度,但是朝鲜仁宗李倧在政治方面却依旧不能完全保持清明,朝鲜朝堂上的纷争一直都没有停歇。
在这样的情况下朝鲜仁祖李倧在1649年离开了人世。
他的一生是十分曲折的,同时朝鲜国内国外的战争也十分纷杂,这些都让朝鲜仁祖李倧受尽了苦楚的折磨。
可以说在朝鲜仁宗李倧的统治时期朝鲜王朝的地位再次下降,尽管朝鲜仁宗李倧有想要整治国家的想法,可是最终还是无法挽回这个局面。
仁祖李倧的谥号仁祖李倧是朝鲜王朝的国王,在光海君登上王位后因为行事让朝野上下十分不满,于是大臣们发动了政变废除了光海君,同时拥护他的侄子登上王位,这就是仁祖李倧。
而李倧在位期间国家曾经一度陷入战争之中,而朝鲜在最后也属于了清朝,在他死后清朝也曾经赐下仁祖李倧谥号,但是却一直不被朝鲜承认,那么仁祖李倧的谥号是什么呢?李倧的祖父是宣祖国王,在宣祖时期曾经发生过震惊整个朝鲜的壬辰倭乱,仁祖李倧的父亲一直跟随着宣祖四处逃亡,而李倧就是在那个时候降生的。
朝鲜王朝氏表
李氏朝鲜历代皇帝简介1392年-1398年太祖李成桂1335年—1408年1398年-1400年定宗李芳果1357年—1419年1400年-1418年太宗李芳遠1367年—1422年1418年-1450年世宗李祹1397年—1450年1450年-1452年文宗李珦1414年-1452年1452年-1455年端宗李弘暐1441年-1457年1455年-1468年世祖李瑈1417年-1468年1468年-1469年睿宗李晄1450年-1469年1469年-1494年成宗李娎1457年-1494年1494年-1506年燕山君李隆1476年-1506年1506年-1544年中宗李懌1488年-1544年1544年-1545年仁宗李峼1515年-1545年1545年-1567年明宗李峘1534年-1567年1567年-1608年宣祖(宣宗) 李昖1552年-1608年1608年-1623年光海君李琿1575年-1641年1623年-1649年仁祖李倧1595年-1649年1649年-1659年孝宗李淏1619年-1659年1659年-1674年显宗李棩1641年-1674年1674年-1720年肃宗李焞1661年-1720年1720年-1724年景宗李昀1688年-1724年1724年-1776年英祖(英宗)李昑1694年-1776年1776年-1800年正祖(正宗)李祘1752年-1800年1800年-1834年纯祖(纯宗)李玜1790年-1834年1834年-1849年宪宗李奐1827年-1849年1849年-1863年哲宗李昇1831年-1863年1863年-1907年高宗李熙1852年-1919年1907年-1910年纯宗李坧1874年-1926年详细参考/43729该回答在2006-02-19 00:02:42由回答者修改过李氏朝鲜历代皇帝简介李氏朝鲜(1392年—1910年),朝鲜半岛历史上的王朝之一,君主的本贯是全州李氏。
全州李氏
子女
长子 安川大君 李於仙
次子 安原大君 李珍
三子 安丰大君 李精
四子 翼祖大王 李行里
五子 安昌大君 李梅拂
六子 安兴大君 李球寿
2. 翼祖康惠圣翼大王 李行里
生于咸兴的德源。袭封元朝千户职位,咸淳十年(高丽 元宗 忠敬王 15年,1274年) 九月十日去世。葬在咸镜道安边,陵号智陵。太祖即位后上庙号为翼祖(思虑深远曰翼)。
全州李氏
全州李氏是朝鲜半岛的一个著名世族,也是李氏朝鲜的王族。
历史
全州李氏的始祖李翰为新罗司空,更早的先世无迹可考。推测,李翰先祖为“新罗六姓”中关川谒平李姓的后人。
李氏朝鲜的王室就是全州李氏的后人,太祖李成桂是全州李氏的第22代。李成桂的高祖父李安社因与当地知州不睦,迁至江原道三陟。后该知州又至三陟任职,于是李安社全家迁至元朝境内,定居在今中国吉林省延边地区,李安社成为元朝的达鲁花赤。李安社之子李行里、孙李椿亦曾出任图们地区的元朝千户。李椿之子李子春任元朝双城总管府(在今朝鲜江原道永兴)的千户。在高丽恭愍王向东北方向开拓疆域的战争中,李子春曾作为内应,协助高丽军队攻占双城,因此被高丽封为万户兼兵马使。李成桂出生于永兴,22岁时首度出仕高丽,后接替父职,任东北面兵马使,在击退元军和倭寇的战争中取得战功,升至守门下侍中。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李成桂奉命征明途中在鸭绿江威化岛班师,回国发动政变,成为高丽末年政治的中心人物。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李成桂建立朝鲜王朝,全州李氏遂成为王族。
王妃 懿惠王后崔氏 (籍永兴) 葬咸兴和陵。
子女
嫡子
长子 永城大君 李天桂
次子 太祖大王 李成桂
长女 贞和公主
李氏朝鲜
李氏朝鲜朝鲜王朝(1392—1910年),是朝鲜半岛封建王朝,也称李氏朝鲜、李氏王朝,简称李朝。
1392年高丽将军李成桂政变上台,1401年其子李芳远被明朝册封为朝鲜国大王,成为明朝藩属国。
实行推崇儒学、排斥佛教的政策,对中国采取事大主义。
1636年后金攻占朝鲜,朝鲜国王李倧投降,改向满清朝贡。
1876年,日本军舰进入汉江口,签定不平等的《江华条约》,叩开了朝鲜国门。
甲午战争战败的清朝被迫放弃对朝鲜的宗主权。
1896年朝鲜国王李熙自称皇帝,改国号大韩帝国。
1910年8月日本通过《日韩合并条约》吞并朝鲜半岛,李朝灭亡。
朝鲜李朝世系朝鲜太祖李成桂1335年—1408年,在位期间1392年-1398年朝鲜定宗李芳果1357年—1419年,在位期间1398年-1400年,太祖嫡次朝鲜太祖李成桂子朝鲜太宗李芳远1367年—1422年,在位期间1400年-1418年,太祖嫡五子朝鲜世宗李祹1397年—1450年,在位期间1418年-1450年,太宗嫡四子朝鲜文宗李珦1414年—1452年,在位期间1450年-1452年,世宗嫡长子朝鲜端宗李弘暐1441年—1457年,在位期间1452年-1455年,文宗嫡子朝鲜世祖李瑈1417年—1468年,在位期间1455年-1468年世宗嫡次子,端宗之叔父朝鲜睿宗李晄1450年—1469年,在位期间1468年-1469年,世祖嫡次子朝鲜成宗李娎1457年—1494年,在位期间1469年-1494年世祖嫡长子德宗李暲(睿宗之兄,天顺元年追谥懿敬世子,成化七年追尊)嫡次子,睿宗侄子燕山君李隆1476年—1506年,在位期间1494年-1506年,成宗长子朝鲜中宗李怿1488年—1544年,在位期间1506年-1544年,成宗嫡长子,燕山君之弟朝鲜纯宗李坧朝鲜仁宗李峼1515年—1545年,在位期间1544年-1545年,中宗嫡长子朝鲜明宗李峘1534年—1567年,在位期间1545年-1567年,中宗嫡次子朝鲜宣祖李昖1552年—1608年,在位期间1567年-1608年,中宗庶七子德兴大院君李岹之第三子,明宗庶侄光海君李珲1575年—1641年,在位期间1608年-1623年,宣祖庶次子朝鲜仁祖李倧1595年—1649年,在位期间1623年-1649年,宣祖庶五子元宗李琈之长子,光海君庶侄朝鲜孝宗李淏1619年—1659年,在位期间1649年-1659年,仁祖嫡次子朝鲜显宗李棩1641年—1674年,在位期间1659年-1674年,孝宗嫡子朝鲜肃宗李焞1661年—1720年,在位期间1674年-1720年,显宗嫡子朝鲜景宗李昀1688年—1724年,在位期间1720年-1724年,肃宗庶长子朝鲜英祖李昑1694年—1776年,在位期间1724年-1776年,肃宗庶四子朝鲜高宗李熙朝鲜正祖李祘1752年—1800年,在位期间1776年-1800年,英祖次子庄献世子李愃之次子朝鲜纯祖李玜1790年—1834年,在位期间1800年-1834年,正祖庶次子朝鲜宪宗李奂1827年—1849年,在位期间1834年-1849年,纯祖嫡长子孝明世子(翼宗/文祖)李旲嫡子朝鲜哲宗李昪1831年—1863年,在位期间1849年-1863年,恩彦君第三子全溪大院君李圹之子朝鲜高宗李熙1852年—1919年,在位期间1863年-1907年,南延君第四子兴宣大院君李昰应之子朝鲜纯宗李坧1874年—1926年,在位期间1907年-1910年,高宗嫡长子懿愍皇太子李垠1897年-1970年------------高宗第三子朝鲜哀宗李玖1931年—2005年-----------高宗之孙。
李氏朝鲜
后再度迁都开京,1400年第二次王子之乱后最终定都汉城,直到1910年被日本吞并。
目录[隐藏]1 政治制度2 行政区划3 政治历史3.1 士祸3.2 宗教3.3 后宫专政4 科学和文化4.1 朝鲜文学4.2 实学派与退溪派5 经济6 其他7 本朝历代君主8 参看9 外部链接[编辑]政治制度李朝的政治结构采用中央集权制。
1469年完成的《经国大典》确立了新的政治制度。
以后虽然官职的名称存废有一定的变动,但是整个李朝时期的官职制度总体上都遵循了《经国大典》的规定。
李朝的官职仿照中国,分为正从九品,由正一品到从九品,共计十八品。
其中,正三品分正三品堂上和正三品堂下。
正一品至正三品堂上,称为堂上官。
正三品堂下到正七品,称为堂下官或参上官。
正七品以下为参下官。
在国王下面,有辅佐机关——议政府,其首领称“领议政”,相当于中国的内阁首辅。
领议政之下为左右议政,与领议政同为正一品。
再下为从一品左右赞成、正二品左右参赞。
再下有舍人等职官。
议政府之下有吏、户、礼、兵、工、刑六曹,相当于中国的六部。
其首长称判书,相当于中国的六部尚书。
检察谏议机构为司宪府和司谏院(两府)。
此外还有承政院,为国王起草旨意。
宗亲、忠勋机构有宗亲府、忠勋府、仪宾(相当于驸马)府、敦宁府等。
国学为成均馆(相当于中国的国子监)。
其他机构有奎章阁、经筵厅、弘文馆、艺文馆等。
史馆称春秋馆。
内廷供奉机构有内医院、尚衣院、司仆寺、内资寺、内赡寺、礼宾寺、济用监、内侍院等。
此外还有宗庙署、社稷署、长兴库、义盈库、冰库、平市署、图画署、惠民署、造纸署、瓦署、归厚署、典狱署、典牲署、掌苑署、司圃署、养贤库等机构。
武职机构有五军营、内三厅、训练院、世子翊卫司、扈卫厅、捕盗厅、镇抚营、管理营、龙虎营等。
首长称大将、中军、使等。
外职分八道,道下为州、府、郡、县。
汉城府判尹为正二品。
四都(开城府、江华府、水原府、广州府)长官称留守,为正、从二品。
地方官职为从二品府尹、正三品堂下大都护府使、牧使、从四品郡守、从五品县令等等。
朝鲜世祖李瑈介绍
朝鲜世祖李瑈介绍朝鲜世祖(韩语:,1417年九月二十九-1468年九月初八),是李氏朝鲜第7位国王,名李瑈,字粹之。
李瑈是朝鲜世宗李祹的嫡次子,母亲是昭宪王后沈氏。
下面是。
早年经历李瑈于永乐十五年(1417年)农历九月二十九日出生在朝鲜世宗居住的宫殿里,母亲是昭宪王后沈氏,是世宗李祹的第二个儿子。
李瑈在幼年时寄养于民间,对于世事艰难人情伪善,尝过苦楚了解辛酸,成就了器度,五岁就能朗诵《孝经》。
李瑈听人说弓马之事,心里喜好,经常随身带着弓箭。
他生性又好飞禽,得到一只鸟,就不离手。
由于李瑈为人处事恭敬勤俭有礼、忠孝友爱、好仁德重义气、自谦。
所以他的父亲世宗大王非常喜爱他,待他与其他儿子不同,但凡有军国大事,都邀他参与决断。
宣德三年(1428年)六月,李瑈被封为晋平大君,后改封咸平大君,又改晋阳,又改首阳大君。
同年十月十三日,娶赠领议政府事尹璠之女,即贞熹王后尹氏。
能文能武宣德四年(1429年)二月,朝鲜世宗在一个叫平康的地方讲武,让李瑈射鹿,李瑈七箭都射在鹿头上。
宣德四年(1429年)九月,世宗命首阳大君李瑈,安平大君李瑢、临瀛大君李璆一起学习乐理。
李瑢生性喜好华美,李璆素来通晓音律,所以都乐意学习。
只有李瑈不愿意学习音乐。
李瑈志在弓马,每天都跟习武之人角力,没人比得过他,哥哥王世子李珦夸奖李瑈英勇健壮。
李瑈直到听说世宗喜欢弹琴,才开始学习乐理。
一日世宗大王李瑈与李瑢、李璆学习皷乡琴,李瑈不学,而李瑢办不到。
世宗与世子李珦大笑。
又一次,李瑈曾经演奏伽倻琴,世宗赞叹道:看李瑈的气象,什么事干不成呢又说道:李瑈假设是能弹奏琵琶,会令衰气更为兴旺。
李瑈又曾经尝试吹笛,在座各位宗亲莫不感动,有鹤来到庭中闻笛起舞,锦城大君李瑜年纪还小,见到之后突然起身与鹤对舞。
曾经在月夜,李瑈教授伶人许吾以笛子的界面调(羽调俗称为界面调),听到的人都感到哀伤。
李瑢对李瑈说:乐这个东西,贵在哀而不伤,兄长何必用界面调呢李瑈答复:昔日陈后主以《玉树后庭花》亡了国家,然而唐太宗也听过。
李朝世系表
5)文宗李珦 (1450-1452年)
7)世祖李瑈 (1455-1468年)
6)端宗李弘暐 (1452-1455年)
德宗李暲(追认)
8)睿宗李晄 (1468-1469年)
《仁粹大妃》(1437-1504年)历史跨度较大,历经世宗、文宗 端宗、世祖、睿宗、成宗、废王燕山君7朝。
《王和我》
9)成宗李娎 (1469-1494年)
跨度较大,历经世宗、文宗、 、废王燕山君7朝。
10)废王燕山君李 隆(1494-1506 11)中宗李怿 (1506-1544年)
后世史家称她为“伟大的铁女子”。
2)纯宗李坧 (1907-1910年)
《明成皇后》(明成皇后生于1851年于 1895.10.8被日本人杀死。由于闵妃(即:明成 皇后)初期主张开放政策,后期力抗日本并身 死殉难,所以深受韩国后世人民欢迎。韩国的
后世史家称她为“伟大的铁女子”。
《大王之道》
真宗李緈(追认)
庄祖李愃.思悼世 子或庄献世子
《八天-正祖暗杀之谜》
《李算》
《商道》
22)正祖李祘(17761800年)承真宗嗣
23)纯祖李玜 (1800-1834年)
第三子恩彦君李裀的孙子
思悼世子曾孙兴宣大院君之次子
翼宗李旲(孝明世子)
24)宪宗李奂 (1834-1849年)
全溪君李圹的第三子
《大长今》
《黄真伊》
12)仁宗李峼 (1544-1545年)
13)明宗李峘 (1545-1567年)
李氏朝鲜的国际关系
李氏朝鲜的国际关系李氏朝鲜,是朝鲜半岛历史上一个强大的王朝,历时427年(1392-1910年)。
在这个时期内,李氏朝鲜在经济、文化、政治方面都有显著的发展,而其国际关系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1. 与明朝的关系作为朝鲜半岛的邻国,明朝与李氏朝鲜有着密切的关系。
明朝时期,由于在出兵高丽期间投降明朝的朝鲜将领李成桂得到明朝大力支持和帮助,最终建立了李氏朝鲜王朝,这对两国关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明朝时期,李氏朝鲜与明朝之间的贸易往来频繁。
明朝向朝鲜输出了大量的纺织品、冶金产品、饰品等物品,而朝鲜则向明朝输出了丝绸、枣等商品。
此外,两国也有频繁的文化交流。
在朝鲜王室的支持下,本朝学者到明朝勤学院学习,而明朝文人也常来朝鲜游历、研究、著书立说。
虽然两国关系深厚,但在明朝崇祯时期,李氏朝鲜曾与满清联合,共同向明朝开战,导致了两国长时间的军事对峙和战争。
2. 与日本的关系李氏朝鲜与日本的关系始于1592年。
当时,日本统治者丰臣秀吉为了扩大其势力范围,发动了所谓“文禄之役”,企图入侵朝鲜半岛,但最终失败。
此役后,两国的关系一度恶化。
17世纪中期,朝鲜开始对外封闭,以拒绝来自外部的入侵和干涉。
此后,朝鲜对待日本的政策一直是“放逐侨民,不通商贸”。
19世纪中期,随着日本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和其帝国主义政策的推行,日本对朝鲜的野心也逐渐明显。
1895年,日本通过甲午战争打败了中国,签订了《马关条约》,要求中国从朝鲜半岛撤军并承认日本在朝鲜享有特殊权益。
朝鲜对此表示不满,后来日本再以旅顺战役的胜利为由,迫使李氏朝鲜于1910年被其正式吞并。
3. 与清朝的关系在李氏朝鲜的历史上,与清朝的关系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在清朝的眼中,朝鲜是其一个重要的附属国家。
在18世纪,随着东北亚局势的变化,清朝开始意识到朝鲜对其边疆安全的重要性。
于是,清朝加强对朝鲜的控制和干涉,对朝鲜的朝贡和贸易也有了更多的限制。
此外,清朝还要求朝鲜禁止任何与西方国家的贸易往来和外交活动。
李氏朝鲜国君列表
朝鲜宪宗 李奂 1827年— 1849年 1834年1849年 纯 祖嫡长子 孝明世子 (翼宗/文 祖)李旲 朝鲜哲宗 李昪 1831年— 1863年 1849年1863年 恩 彦君第三 子全溪大 院君李圹 朝鲜高宗 李熙 1852年— 1919年 1863年1907年 南 延君第四 子兴宣大 院君李昰 朝鲜纯宗 李坧 1874年— 1926年 1907年1910年 高 宗嫡长子 懿愍皇太 子 李垠 1897年— 1970年 高宗第三 朝鲜哀宗 李玖 1931年— 2005年 高宗之孙
朝鲜显宗 李棩 1641年— 1674年 1659年1674年 孝 宗嫡子 朝鲜肃宗 李焞 1661年— 1720年 1674年1720年 显 宗嫡子 朝鲜景宗 李昀 1688年— 1724年 1720年1724年 肃 宗庶长子 朝鲜英祖 李昑 1694年— 1776年 1724年1776年 肃 宗庶四子 朝鲜正祖 李祘 1752年— 1800年 1776年1800年 英 祖次子庄 献世子李 愃之次子 朝鲜纯祖 李玜 1790年— 1834年 1800年1834年 正 祖庶长子
览表
备注
1494年
1469年-
1494年 世
祖嫡长子
德宗李暲
嫡次子,
睿宗侄子
燕山君
李隆
1476年—
1506年
1494年-
1506年 成
宗长子
李怿
1488年—
1544年
朝鲜中宗
1506年1544年 成
宗嫡长
子,燕山
君之弟
朝鲜仁宗
李峼
1515年—
1545年
1544年-
1545年 中
宗嫡长子
朝鲜明宗 李峘 1534年— 1567年 1545年1567年 中 宗嫡次子 朝鲜宣祖 李昖 1552年— 1608年 1567年1608年 中 宗庶七子 德兴大院 君李岹之 第三子, 明宗庶侄 光海君 李珲 1575年— 1641年 1608年1623年 宣 祖庶次子 朝鲜仁祖 李倧 1595年— 1649年 1623年1649年 宣 祖庶五子 元宗李琈 之长子, 光海君庶 朝鲜孝宗 李淏 1619年— 1659年 1649年1659年 仁 祖嫡次子
朝鲜王朝的大王世宗
朝鲜王朝的大王世宗朝鲜世宗;(1397年4月10日-1450年2月17日),即朝鲜世宗庄宪大王、朝鲜庄宪国王,李氏朝鲜的第四代国王,1418年至1450年在位。
名讳李祹,字元正,庙号世宗,明朝赐谥号“庄宪”,朝鲜加谥曰“庄宪英文睿武仁圣明孝大王”。
韩国人认为他对国家作出的巨大贡献超乎古人,所以后世的史学家通常都尊称他为世宗大王,同时,他也被称为“海东尧舜”。
一、简介:李裪,字元正。
公元(1397-1450)在位三十二年。
朝鲜太宗有嫡子四位,分别是长子即世子李褆、次子孝宁大君李补、三子忠宁大君即世宗李裪、四子诚宁大君李褈。
从上述四子的封号我们不难看出,世宗李裪并不是继承王位的第一继承人,而应该是当时的世子李褆,并且世子李褆还曾前往明朝觐见过成祖朱棣,对明朝进行了一次成功的访问“永乐六年,世子禔来朝,赐织金文绮。
及归,帝亲制诗赐之。
”(明史朝鲜列传)。
但后来在永乐十六年,太宗却废掉了世子,改立了世宗。
“十六年奏世子禔不肖,第三子祹孝弟力学,国人所属,请立为嗣……”(同上)。
何谓不肖,李朝实录的解释是“嫡长子褆为世子,迨年既冠,不好学问,沉于声色……”(李朝世宗实录)。
那么谁来做世子呢?太宗当然喜欢好学不倦的忠宁大君,可臣属们是这样想的吗?于是君臣间有了一次很有意思的谈话:一天,在开京大臣们奏请废世子。
太宗突然说我想立李褆的长子为嗣,表面上是想实行严格得嫡长子继承制,可暗地里是探探大臣们的口风。
谁不知道洪武皇帝就是如是做,才会招致“靖难之役”的发生。
所以大臣们都说:“大王啊!您教养世子无微不至,而世子呢!还是这个德性。
再说,哪有爸爸在封儿子的,您还是换一个人选吧!”太宗说:“忠宁大君李裪天性聪明、好学不倦、即使是三伏天和三九天,他照样整晚读书,而且了解政事,每每发生大事,他总能想出一些,一般人想不到的办法……”,大臣们也连忙称是。
这样年轻的忠宁大君李裪就成了朝鲜新的大王。
世宗李祹无疑是朝鲜王朝历代国王中最具文艺气息的君主,他被誉为“圣君世宗”。
朝鲜第三代君主李芳远的生平是怎样的
朝鲜第三代君主李芳远的生平是怎样的李芳远(韩语:이방원),即朝鲜太宗,字遗德,李氏朝鲜第三代君主,朝鲜王朝第一任国王。
下面是店铺分享的AA,一起来看看吧。
李芳远的生平简介李芳远生于公元1367年,卒于公元1422年,是朝鲜的第三代君主,李芳远的一生是有作为的一生,从少年时代李芳远就显示出自己英果聪毅的品质,可以称得上是朝鲜开国君主李成桂最出色的儿子。
李芳远生平堪称是波澜起伏,李芳远的一切称得上都是自己拼杀得来的,李芳远称得上是朝鲜的一代有作为的明君。
李芳远生平:1367年李芳远生于咸兴归州洞私邸。
1382年,李芳远进士及第,官至密直司代言,李芳远这一职位并不是依靠父亲的威望得来的,而是自己努力的结果。
1392年,李芳远为父亲扫清了即位为王的最后的障碍,刺杀了高丽重臣郑梦周。
1393年,李芳远奉命出使明朝,向明朝进贡马匹,路过北平的时候与当时的燕王朱棣相谈甚欢。
1398年八月二十六日,李芳远发动了第一次王子之乱,杀死了神德王后以及其生育的李芳硕和李芳蕃,辅政大臣郑道传等人,成为了朝鲜的实权人物。
1400年,李芳远发动了第二次王子之乱,流放了自己的四哥李芳干,剪除了异己,成为了世子。
之后不久受禅让成为了朝鲜的第三代君主,先后得到了朱允炆和朱棣两位明朝皇帝的承认,李芳远继位之后施行了许多改革措施使得朝鲜呈现出政通人和的局面。
1418年李芳远废掉了世子李褆,改立了世宗李裪,并且在八月八日禅让王位给自己的儿子世宗李裪。
1422年五月十日,李芳远在汉城泉达坊新宫薨。
上谥号为恭定圣德神功文武光孝大王,庙号太宗,葬于献陵。
明朝赐谥号为恭定。
李芳远生平称得上是波澜壮阔的,一生之中经历了太多的政治漩涡,并且最终在这些政治漩涡中走出,成为了胜利者,这与李芳远的雄才大略、审时度势、英果聪毅是分不开的。
李芳远的王后李芳远是朝鲜的第三代君主,是朝鲜王朝的创立者李成桂的五子,李芳远是一位非常优秀的人物,在曾经陷于很多的政治漩涡之中,在非常凶险的状况下,李芳远都能够做到力挽狂澜,置之死地而后生,在众多的政治漩涡中脱颖而出成为胜利者。
朝鲜王朝正祖李算生平简介
朝鲜王朝正祖李算生平简介朝鲜正祖(韩语:조선정조),名讳李祘(韩语:이산),李氏朝鲜的第22代君主,1776年至1800年在位。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朝鲜王朝正祖李算生平简介,希望大家喜欢!李算生平简介朝鲜王朝的22代帝王正祖大王李算是朝鲜王朝复兴时期的圣君。
正祖大王李算的一生坎坷不平,早年丧父便经受丧父之痛,但是他的性格却是很难得的,外柔内刚,开朗乐观的态度使他很快就重新振作,他和善待人,上进心强,而且也是个文武全才。
李算在他即位的二十几年的时间里传播发展了华丽的文化,而且在人文主义的基础上,留下了政治和经济等各方面的历史丰碑。
李算的人生虽然经历挫折与磨难,但英祖大王对李算一直都十分疼惜,因为看到李算就好像看到了自己,李算有着与生俱来的帝王风范,于是正祖便开始磨练他的帝王才能,悉心栽培,最终在正祖的教育和引导下,李算成为朝鲜又一个圣君,也可以说是明君。
朝鲜正祖大王的出现,使得朝鲜人民享受了以民为本的仁政。
正祖大王李算在位期间为了巩固统治,采取了一种叫“暗行御史”的制度。
这一种制度在历史上影响深远,除此之外,正祖李算还同意接受平民百姓的申诉和控告,听取民声,了解人民内心的愿望,正祖体察民情,平定了不少冤案,真正体现了爱民如子,是一位难得的好皇帝。
不幸的是,他的才华横溢却被她人嫉妒,这样一位好皇帝只活了四十八年,据说是被人所毒杀,不过最后还是不治而死,正祖大王李算于1800年6月死在了昌庆宫。
李算与宜嫔成氏的关系李算是朝鲜的君主,出生于一七五二年,被人称为“朝鲜最后一位明君”。
在李算在位期间,社会较为安定,人民的生活也有相应的保障。
宜嫔成氏是李算的妃子之一。
李算一直专心于国家大事,他与王后的感情也很好,可惜的是,王后一直未能给李算生育有孩子。
李算是一国的君主,他不能没有继承人,于是,李算便只能开始册立妃子,希望其他人能为他生育孩子。
成氏原本是一名宫女,在得到李算的宠爱之后,先是被封为尚仪,不久之后,成氏生下了李算的第一名儿子,这让李算以及朝鲜上下都十分高兴,因为自己的国家终于有继承人了。
李氏朝鲜历代国王皇帝年表及简介
李氏朝鲜历代国王皇帝年表及简介朝鲜也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下面店铺分享了李氏朝鲜历代国王、皇帝年表及简介,一起来制作吧。
李氏朝鲜历代国王1392年-1398年太祖李成桂 1335年—1408年1398年-1400年定宗李芳果 1357年—1419年1400年-1418年太宗李芳遠 1367年—1422年1418年-1450年世宗李祹 1397年—1450年1450年-1452年文宗李珦 1414年-1452年1452年-1455年端宗李弘暐 1441年-1457年1455年-1468年世祖李瑈 1417年-1468年1468年-1469年睿宗李晄 1450年-1469年1469年-1494年成宗李娎 1457年-1494年1494年-1506年燕山君李隆 1476年-1506年1506年-1544年中宗李懌 1488年-1544年1544年-1545年仁宗李峼 1515年-1545年李成桂1545年-1567年明宗李峘 1534年-1567年1567年-1608年宣祖 (宣宗) 李昖 1552年-1608年1608年-1623年光海君李琿 1575年-1641年1623年-1649年仁祖李倧 1595年-1649年1649年-1659年孝宗李淏 1619年-1659年1659年-1674年显宗李棩 1641年-1674年1674年-1720年肃宗李焞 1661年-1720年1720年-1724年景宗李昀 1688年-1724年1724年-1776年英祖(英宗) 李昑 1694年-1776年1776年-1800年正祖(正宗) 李祘 1752年-1800年1800年-1834年纯祖(纯宗) 李玜 1790年-1834年1834年-1849年宪宗李奐 1827年-1849年1849年-1863年哲宗李昇 1831年-1863年1863年-1907年高宗李熙 1852年-1919年1907年-1910年纯宗李坧 1874年-1926年李氏朝鲜历代国王的详细介绍1.太祖康献至仁启运应天肇统广勋永命圣文神武正义光德大王李旦,朝鲜太祖元年(1392年)至朝鲜太祖七年(1398年)在位;2.定宗恭靖懿文庄武温仁顺孝大王李曔,太祖李旦次子,朝鲜太祖七年(1398年)至朝鲜定宗二年(1400年)在位;3.太宗恭定圣德神功建天体极大正启佑文武睿哲成烈光孝大王李芳远,太祖李旦五子,朝鲜定宗二年(1400年)至朝鲜太宗十八年(1418年)在位;4.世宗庄宪英文睿武仁圣明孝大王李祹,太宗李芳远第三子,朝鲜太宗十八年(1418年)至朝鲜世宗三十二年(1450年)在位;(见图世宗大王)5.文宗恭顺钦明仁肃光文圣孝大王李珦,太祖李旦长孙,朝鲜世宗三十二年(1450年)至朝鲜文宗二年(1452年)在位;6.端宗恭懿温文纯定安庄景顺敦孝大王李弘暐,朝鲜文宗二年(1452年年)至朝鲜端宗三年(1455年)在位;7.世祖惠庄承天体道烈文英武至德隆功圣神明睿钦肃仁孝大王李瑈,世宗李祹次子,朝鲜世祖元年(1455年)至朝鲜世祖十四年(1468年)在位;8.睿宗襄悼钦文圣武懿仁昭孝大王李晄,世祖李瑈次子,朝鲜世祖十四年(1468年)至朝鲜睿宗元年(1469年)在位;9.成宗康靖仁文宪武钦圣恭孝大王李娎,世祖李瑈长孙,朝鲜睿宗元年(1469年)至朝鲜成宗二十五年(1494年)在位;10.燕山君李漋,成宗李娎长子,朝鲜成宗二十五年(1494年)至朝鲜燕山君十二年(1506年)在位;11.中宗恭僖徽文昭武钦仁诚孝大王李怿,成宗李娎次子,朝鲜中宗元年(1506年)至朝鲜中宗三十九年(1544年)在位;12.仁宗荣靖献文懿武章肃钦孝大王李岹,中宗李怿长子,朝鲜中宗三十九年(1544年)至朝鲜仁宗元年(1545年)在位;13.明宗恭宪献毅昭文光肃敬孝大王李峘,中宗李怿次子,朝鲜仁宗元年(1545年)至朝鲜明宗二十二年(1567年)在位;14.宣祖昭敬正伦立极盛德洪烈至诚大义格天熙运景命神历弘功隆业显文毅武圣睿达孝大王李昖,中宗李怿孙、德兴大院君李岹第三子,朝鲜明宗二十二年(1567年)至朝鲜宣祖四十一年(1608年)在位;15.光海君李珲,宣祖李昖长子,朝鲜宣祖四十一年(1608年年)至朝鲜光海君十五年(1623年)在位;16.仁祖宪文烈武明肃纯孝大王李倧,宣祖孙、定远君李琈长子,朝鲜仁祖元年(1623年)至朝鲜仁祖二十七年(1649年)在位;17.孝宗宣文章武神圣显仁明义正德大王李淏,仁祖李倧次子,朝鲜仁祖二十七年(1649年)至朝鲜孝宗十年(1659年)在位;18.显宗昭休衍庆敦德绥成纯文肃武敬仁彰孝大王李棩,孝宗李淏长子,朝鲜孝宗十年(1659年)至朝鲜显宗十五年(1674年)在位;19.肃宗显义光伦睿圣英烈裕谟永运洪仁峻德配天合道启休笃庆正中协极神毅大勋章文宪武敬明元孝大王李焞,显宗李棩长子,朝鲜显宗十五年(1674年)至朝鲜肃宗四十六年(1720年)在位;20.景宗德文翼武纯仁宣孝大王李昀,肃宗李焞长子,朝鲜肃宗四十六年(1720年)至朝鲜景宗四年(1724年)在位;21.英祖至行纯德英谟毅烈章义弘伦光仁敦禧体天建极圣功神化大成广运开泰基永尧明舜哲干健坤宁配命垂统景历洪休中和隆道肃庄彰勋正文宣武熙敬显孝大王李昑,肃宗李焞次子,朝鲜景宗四年(1724年)至朝鲜英祖五十二年(1776年)在位;22.正祖文成武烈圣仁庄孝大王李祘,英祖李昑孙、李愃次子,朝鲜英祖五十二年(1776年)至朝鲜正祖二十四年(1800年)在位;23.纯祖渊德显道景仁纯禧体圣凝命钦光锡庆继天配极隆元敦休懿行昭伦熙化峻烈大中至正洪勋哲谟干始泰亨昌运弘基高明博厚刚健粹精启统垂历建功裕范文安武靖英敬成孝大王李玜,正祖李祘次子,朝鲜正祖二十四年(1800年)至朝鲜纯祖三十四年(1834年)在位;24.宪宗体健继极中正光大至圣广德弘运章化经文纬武明仁哲孝大王李奂,纯祖李玜孙,朝鲜纯祖三十四年(1834年)至朝鲜宪宗十五年(1849年)在位;25.哲宗熙伦正极粹德纯圣钦命光道敦元彰化文显武成献仁英孝大王李昇,英祖李昑玄孙、李愃曾孙、恩彦君李裀孙、全溪大院君李圹第三子,朝鲜宪宗十五年(1849年)至朝鲜哲宗十四年(1863年)在位;26.高宗统天隆运肇极敦伦正圣光义明功大德尧峻舜徽禹谟汤敬应命立纪至化神烈巍勋洪业启基宣历乾行坤定英毅弘休寿康文宪武章仁翼贞孝太皇帝李熙,英祖李昑六世孙、李愃玄孙、恩信君李禛曾孙、南延君李球孙、兴宣大院君李昰应次子,朝鲜哲宗十四年(1863年)至韩国光武十一年(1907年)在位,韩国光武元年(1897年)起称帝;27.纯宗文温武宁敦仁诚敬孝皇帝李坧,高宗李熙长子,韩国光武十一年(1907年)至韩国隆熙四年(1910年)在位。
朝鲜肃宗李焞的生平简介
朝鲜肃宗李焞的生平简介朝鲜肃宗李焞(이순YiSun,1661年-1720年),幼名龙祥,字明普,李氏朝鲜第十九代君主,公元1674年—1720年时在位。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朝鲜肃宗李焞的生平简介,希望大家喜欢!李焞的生平简介朝鲜肃宗李焞在历史上算是在位时期比较长的一位国王,曾经长达四十六年的执政让李焞非常擅长运用权术。
李焞是显宗唯一的一个儿子,所以在继承王位这件事情上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轻松,小时候曾经用过龙祥这个名字,他的字是明普,到了朝鲜肃宗李焞这一代已经将王位传承了十九代了。
朝鲜肃宗李焞对于朝政和人心把握的都还是不错的,当时为了社会可以更加稳定的发展,朝鲜肃宗李焞还设置了措施,希望通过放宽对人民的剥削而达到发展的目的,而他在发展民生这一方面确实做的不错。
另外朝鲜肃宗李焞统治时期朝廷内朋党之间的纷争越演越烈,几乎达到了整个王朝的最高阶段,而肃宗为了可以更好的平横势力,总是不断的转换自己的态度和角度,他本来是想通过自己扶持弱势的一方来达到平衡的效果,希望这样能让王权更加稳固,但是却没想到这样一来纷争变得更加疯狂和剧烈了,在这段过程中消耗了朝鲜肃宗许多的精力,而且也对朝鲜本国的国力造成了大量的损失。
朝鲜肃宗李焞在1720年就去世了,由他的嫡出的长子继承了王位。
而李焞在去世之后被葬在了明陵,在他统治期间国内外除了朋党的纷争倒是没有发生什么大范围的战争。
另外朝鲜肃宗在位的时候曾经和清朝发生过关于土地的领土纠纷,不过好在并没有发生什么大的战争。
在朝鲜肃宗李焞的统治下,朝鲜也开始逐步的进入战后的恢复阶段,并且还取得了一些成果。
显宗李焞与明圣王后的关系肃宗李焞和明圣王后是亲生的母子关系,明圣王后自从十岁嫁给显宗之后,一直温顺端庄,十分吻合作为王妃的风范。
后来也是明圣王后生下了显宗这一生唯一的一个儿子,因此明圣王后在后宫之中的地位十分的超然。
后来在显宗去世之后肃宗李焞非常顺利的就继承了王位。
或许是因为肃宗李焞父亲去世的时候他还比较的年幼,所以肃宗李焞对明圣王后十分的孝顺和亲密,在李焞登上王位之后立刻就封他的母亲尊号,为明圣王后尽力的争取赢得到的支持和尊重。
朝鲜李氏王族介绍
朝鲜李氏王族介绍编者按:李氏朝鲜的皇室就是全州李氏的后人,太祖李成桂是全州李氏的第22代。
李成桂的高祖父李安社因与当地知州不睦,迁至江原道三陟。
后该知州又至三陟任职,于是李安社全家迁至元朝境内,定居在今中国吉林省延边地区,李安社成为元朝的达鲁花赤。
李安社之子李行里、孙李椿亦曾出任图们地区的元朝千户。
李成桂(),朝鲜王朝的开国之君。
本贯全州李氏,出生于元朝双城总管府(今朝鲜咸镜南道咸兴一带)。
初字仲洁,后改君晋,号松轩,即位后更名李旦,死后庙号太祖,明朝赐谥号康献,故又称朝鲜太祖或康献大王。
1356年,李成桂与其父帮助高丽王朝恭愍王收复双城总管府后归附高丽。
由于在抵御元朝红巾军的入侵中战功显赫而被提拔。
1392年,李成桂自立为王,改国号为朝鲜,定都汉城。
即位后,李成桂对内实行改革,清除了原高丽禑王的势力,对外通过招抚、武力征服朝鲜半岛东北地区的女真部落,使其疆域达到图们江。
李成桂晚年偏爱幼子李芳硕,立他为世子,引发第五子李芳远的不满。
后来出奔老家咸兴,又被太宗李芳远挟持回京,于是有咸兴差使的典故。
后死于汉城。
李成桂全州李氏是朝鲜半岛的一个著名世族,也是李氏朝鲜的王族。
全州李氏的始祖李翰为新罗司空,更早的先世无迹可考。
推测,李翰先祖为新罗六姓中阏川谒平李姓的后人。
李氏朝鲜的皇室就是全州李氏的后人,太祖李成桂是全州李氏的第22代。
李成桂的高祖父李安社因与当地知州不睦,迁至江原道三陟。
后该知州又至三陟任职,于是李安社全家迁至元朝境内,定居在今中国吉林省延边地区,李安社成为元朝的达鲁花赤。
李安社之子李行里、孙李椿亦曾出任图们地区的元朝千户。
李椿之子李子春任元朝双城总管府(在今朝鲜江原道永兴)的千户。
在高丽恭愍王向东北方向开拓疆域的战争中,李子春曾作为内应,协助高丽军队攻占双城,因此被高丽封为万户兼兵马使。
李成桂出生于永兴,22岁时首度出仕高丽,后接替父职,任东北面兵马使,在击退元军和倭寇的战争中取得战功,升至守门下侍中。
朝鲜的李氏王朝是怎么灭亡的
朝鲜的李氏王朝是怎么灭亡的朝鲜王朝(1392—1910年),是朝鲜半岛封建王朝,也称李氏朝鲜、李氏王朝,简称李朝。
下面本人分享了朝鲜的李氏王朝的灭亡,一起来制作吧。
朝鲜的李氏王朝的灭亡1868年日本名治维新后走上对外侵略的道路,与之一水相隔的朝鲜首被其难。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后中朝宗藩关系结束,日本毫无忌惮地入侵朝鲜。
1904年日俄战争后日本将朝鲜降为其保护国,1910年则进而吞并之,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败亡,朝鲜亡国36年。
在这段血雨腥风的日子里,一般朝鲜民众所遭受的苦难自不堪言,即使是朝鲜李氏王室,其遭遇之悲惨,也令人不忍卒读而掩卷。
如今,这个古老的家族早已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但如果我们花些时间拂去历史尘埃,追寻一下这个家族的成员们亡国前后的人生经历,也许会感悟到比怀古者几声唏嘘更多的东西。
高宗李熙:战栗中度日的国王朝鲜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朝鲜朝(因王族姓李,故俗称李朝)于1392年建立,到1910年被日本吞并时止,传王27代,有国519年。
也许是“汉阳地脉”已尽,李朝晚期同我国清末爱新觉罗氏一样,王室虚弱到连儿子也生不出的地步。
1863年32岁的哲宗突然死去,仍无后,正当金氏戚族集团为接班人问题动脑筋时,一直与之处于争权状态的丰壤赵氏戚族势力抢先把传国玉玺抢到手,同王族旁支兴宣君李昰应合谋,把兴宣君的次子12岁的李熙扶上王位,这便是李朝第26代王高宗。
为了确保权位,防止戚族再次弄权,在高宗15岁时,大院君有意为他选了一位出身于败落家庭、家族人丁稀疏的闵氏女为妃。
不意这位闵妃却非同小可,其城府与心计一点也不亚于大院君。
她很快便组织一支政治力量同乃翁展开角逐,大院君的十年政权最后竟被这位23岁的小女子闵妃颠覆了。
就在朝鲜王室内翁媳之间展开恶斗的时候,外部的世界正经历着一场历史性大变局。
在这个背景下,朝鲜开始从“隐遁亡国”变为大国势力的接合部和撞击点。
1868年日本实现明治维新。
1875年日本势力登陆朝鲜,中国作为宗主国在朝鲜同日本进行了20年的激烈对抗,最终败北。
世宗大王李祹生平事迹是怎样的
世宗大王李祹生平事迹是怎样的李祹(朝鲜语:이도,1397年-1450年),即朝鲜世宗,字元正,李氏朝鲜第四代君主,朝鲜王朝第二任国王。
想了解更多关于世宗大王的生平故事吗?下面是店铺分享的世宗大王李祹生平事迹是怎样的,一起来看看吧。
世宗大王李祹生平事迹世宗大王李裪是朝鲜王朝的第四代君主,李裪称得上是朝鲜历史上最出色的君主之一,世宗大王在位32年,对朝鲜的各方面的发展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特别是世宗大王李裪创立了朝鲜自己的文字,也就是谚文,现在的韩国和朝鲜还在使用世宗大王李裪创立的这种文字,世宗大王是一代英主,下面介绍一下世宗大王李裪生平。
世宗大王李裪生平:1397年世宗大王出生,其父李芳远继位之后封李裪为忠宁大君。
1418年李裪被立为世子,八月八日李裪受到太宗李芳远禅让王位继位为王。
1419年5月,世宗大王李裪在太宗的建议之下进行了己亥东征,并且获得了重大的胜利。
1429年,在世宗大王李裪的监督之下写成了《农事直说》,这是朝鲜的第一部农书。
1433年,世宗派金宗瑞击败女真兀狄哈部落,加强了对朝鲜半岛东北部咸镜道等地方的统治。
1443年12月,在世宗大王的主持之下完成了创制谚文的工作,颁布了《训民正音》。
1450年,李裪去世。
以上是世宗大王有具体的时间的一些事迹,另外世宗大王还积极的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命蒋英实等人制造成了朝鲜王朝自己的水表、浑天仪和日晷,并且下令制造成功了雨量计,下令改革历法,发表了《医方类聚》和《乡药集成方》等医学书籍。
另外,在北部边疆,世宗下令修建了四郡六镇,使得边防有所加强,世宗还制定了许多巩固国防的法规,并且积极的倡导新武器的发明和发展,在世宗和明国科学家吴尧的领导之下,朝鲜制造了许多火箭及火炮。
总而言之,纵观世宗大王李裪生平可以见到世宗大王堪称是一位非常出色的国王,是一位有作为的朝鲜明君。
世宗李祹与昭宪王后的关系世宗李裪和昭宪王后是夫妻,昭宪王后是世宗李裪的王后,两个人堪称非常的匹配,历史上对世宗李裪的评价甚高,对昭宪王后的评价也非常的高,昭宪王后为世宗李裪生育了八位王子和两位公主,后来嫡长子李珦继承了王位,也就是历史上的文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后再度迁都开京,1400年第二次王子之乱后最终定都汉城,直到1910年被日本吞并。
目录[隐藏]1 政治制度2 行政区划3 政治历史3.1 士祸3.2 宗教3.3 后宫专政4 科学和文化4.1 朝鲜文学4.2 实学派与退溪派5 经济6 其他7 本朝历代君主8 参看9 外部链接[编辑]政治制度李朝的政治结构采用中央集权制。
1469年完成的《经国大典》确立了新的政治制度。
以后虽然官职的名称存废有一定的变动,但是整个李朝时期的官职制度总体上都遵循了《经国大典》的规定。
李朝的官职仿照中国,分为正从九品,由正一品到从九品,共计十八品。
其中,正三品分正三品堂上和正三品堂下。
正一品至正三品堂上,称为堂上官。
正三品堂下到正七品,称为堂下官或参上官。
正七品以下为参下官。
在国王下面,有辅佐机关——议政府,其首领称“领议政”,相当于中国的内阁首辅。
领议政之下为左右议政,与领议政同为正一品。
再下为从一品左右赞成、正二品左右参赞。
再下有舍人等职官。
议政府之下有吏、户、礼、兵、工、刑六曹,相当于中国的六部。
其首长称判书,相当于中国的六部尚书。
检察谏议机构为司宪府和司谏院(两府)。
此外还有承政院,为国王起草旨意。
宗亲、忠勋机构有宗亲府、忠勋府、仪宾(相当于驸马)府、敦宁府等。
国学为成均馆(相当于中国的国子监)。
其他机构有奎章阁、经筵厅、弘文馆、艺文馆等。
史馆称春秋馆。
内廷供奉机构有内医院、尚衣院、司仆寺、内资寺、内赡寺、礼宾寺、济用监、内侍院等。
此外还有宗庙署、社稷署、长兴库、义盈库、冰库、平市署、图画署、惠民署、造纸署、瓦署、归厚署、典狱署、典牲署、掌苑署、司圃署、养贤库等机构。
武职机构有五军营、内三厅、训练院、世子翊卫司、扈卫厅、捕盗厅、镇抚营、管理营、龙虎营等。
首长称大将、中军、使等。
外职分八道,道下为州、府、郡、县。
汉城府判尹为正二品。
四都(开城府、江华府、水原府、广州府)长官称留守,为正、从二品。
地方官职为从二品府尹、正三品堂下大都护府使、牧使、从四品郡守、从五品县令等等。
李朝实行兵将分离制度,无定将、无定卒,类似轮流服役的预备役军队,而非常备军。
武官外职包括兵马节度使、三道水军统御使(均为从二品)、兵马/水军节制使、兵马虞侯、水军虞侯、兵马/水军佥节制使、兵马/水军同佥节制使、兵马万户、水军万户等品级。
中央外派官职有观察使、中军、察访等。
[编辑]行政区划朝鲜历代都把全国分为八道,俗称朝鲜八道。
朝鲜时代的八道如下:篡位的武将勋贵权臣为主的勋旧派,同与儒生和士大夫为主的“士林派”首先发生党争。
燕山君被废黜后,士林派取得了胜利。
士林派随后又不断发生内讧和分裂,包括明宗时期的大尹派和小尹派,以及宣祖时的东人党(岭南学派)和西人党(畿湖学派)。
东人党在政治斗争中得势后又分裂为以李滉(李退溪)为首领的南人派和曹植为首领的北人派。
北人派由于拥立光海君即位而在后来的一段时间内得势。
朝廷中的北人党又分裂为以李尔瞻为首、主张拥立光海君的大北派,和柳永庆为首、主张拥立嫡子的小北派。
小北派在光海君即位后受到打击,柳永庆被赐死,小北派分裂成清小北和浊小北,而大北派则又分裂成骨北、肉北和中北三派。
南人则分裂为清南和浊南。
西人派在仁祖反正、废黜光海君的政变中得势,又在显宗时期分裂为老论派(元老派)和少论派(少壮派)。
南人派在肃宗时因依附张禧嫔而得势。
总之,李朝的中期和后期,是在混乱而无休止的党争中度过的。
除了两班和士林的党争外,李朝的王位更迭也令人眼花缭乱。
先后发生过第一次王子之乱(太祖退位)、第二次王子之乱(定宗退位)、乙亥靖社(世祖篡位)、中宗反正(废黜燕山君)、仁祖反正(废黜光海君)等多次政治变动。
每一次政变都会带来被成为“士祸”的诛戮和贬斥。
[编辑]宗教在与政治有关的宗教政策方面,由于高丽末年时朱元璋曾批评高丽因为尊释轻儒,会导致亡国,所以朝鲜立国后除了世祖和燕山君等几位国王在位时外,历代国王通常采取崇儒废佛的政策,在国内拆毁佛教寺院。
即使是崇佛的燕山君,他在朝时亦受到大臣的废佛压力。
废佛时,寺院的土地予以没收,并对僧侣征收重税。
与此同时,高丽时期僧院的饮茶传统也被禁止,茶道从此在朝鲜失传,民间则以麦茶作为替代饮料。
在正祖时期,天主教开始传入朝鲜。
在中国的天主教传教士利用朝鲜政府对西洋天文历法和天文仪器感兴趣的机会,同来京的朝鲜使臣交往,传教士的博学多闻、教堂的庄严崇高、基督教教义表述的新奇观念,也随着这些交往传给了朝鲜使臣。
正祖八年(1784年),朝鲜使臣李承薰在北京天主教南堂领洗为天主教徒,教名伯多禄(彼得)。
他回国之后开始了秘密传教活动,朝鲜的天主教徒组织的地下教会、信徒迅速增加。
但是朝鲜的教会属于自发性质,没有经过教会任命的神职人员,教徒为教徒受洗,不符合天主教教义。
由于朝鲜严格禁止西洋人入境,所以北京教区主教决定派遣相貌与朝鲜人相同的中国传教士进入朝鲜。
1791年12月23日,周文谟教士历尽艰辛,潜入朝鲜国境,随即开始了传教活动,入教信徒有两班显贵,也有卑贱的士卒。
朝鲜政府将天主教视为邪教,不断逮捕处决教徒,在得知有中国传教士潜入之后,更是加紧了搜捕,逮捕、拷打教徒。
为了保护广大朝鲜教徒的安全,周文谟决定向朝鲜政府自首,于1801年4月19日在汉城英勇就义。
此案被称作“辛酉邪狱”,众多教徒和进步思想家如李承薰、丁若镛等人被处刑和流放。
朴趾源、朴齐家等与天主教无直接关联的北学论者也被降职、革职。
韩国学者认为,周文谟在朝鲜的活动已经超出了宗教的范畴,通过他的活动,十八世纪末的朝鲜社会在了解和吸收欧洲外来文化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
但是直到19世纪末开国时为止,李朝的统治者都一直对其采取打击和压迫的政策。
[编辑]后宫专政由于李氏朝鲜是中国的藩属国,所以在1896年独立之前,其国王不能自称皇帝。
其配偶相当于中国的皇后,但是称为王妃。
皇太子称为世子,皇太后称为王大妃,太皇太后称为大王大妃。
在王妃之下,还有嫔、淑仪、淑容、贵人这些等级。
按照李朝的传统,年幼的国王在不能亲自处理政务前,由王大妃摄政,称为“垂帘听政”。
成宗、明宗、宪宗、高宗时的王大妃都曾经垂帘。
此外,中宗时的朴敬嫔、肃宗时的张禧嫔都曾经用自身的影响干预朝政。
随着女人掌握政权而来的,是王朝后期的外戚门阀势道政治。
清州韩氏、青松沈氏、安东金氏、丰壤赵氏、骊兴闵氏都是因外戚政治而得势的家族。
[编辑]科学和文化和小说的兴起,促使人民注意社会的种种弊端,鼓励人民参加社会改革。
[编辑]实学派与退溪派李朝采用儒教思想治理国家,忠、孝被认为是最大的美德。
在官方的许可下,一些引退的士大夫和有学问的大学者在家乡建立了书院,并在全国得到推广。
书院享受免税的待遇,并有自己的田产。
但是到王朝末期,书院已经成了儒生发泄对政权不满的地方,因此很多书院被下令关闭。
17世纪以后,李朝社会逐渐衰落,教育陷入停滞,官方教育的主要内容——儒学中的朱熹性理学派脱离了实际生活,陷于空谈。
这时出现了实学派的思想。
新出现的实学派学者认为,人民的生活状况比士大夫所极为珍视的合法性和礼制问题更加重要,“若农民民不聊生,任何国家都无法生存,而即令没有君主,人民却能照样兴旺发达。
”这就是构成实学基础的新潮思想。
肃宗时期的学者柳馨远在他的《蟠溪随录》中提出了下列措施:1.建立一种利益能由大家公平分享的土地制度;2.实行推荐制,代替科举制;3.为所有人确立均等机会;4.改革政府机构;5.采用新学。
片土地的现象,并解放了大批奴婢。
世祖时期,在1466年制定了职田制,田地只授予在职官员,在其去职后由国家收回,以提高国家的税收,防止两班贵族对土地的兼并。
随着开垦荒地和农具的改进,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同时也带动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达。
货币的机能逐渐提高。
因此,不仅各地商业日益发达,对外贸易也进入正常的轨道。
十七世纪后,私营的手工业场取代了官营的工场,刺激了为出售而生产货物的手工业发展。
商业活动的增加还促进了商业性农业的兴起,而商业性农业的兴起又促使农村生活开始性发生变化。
朝鲜的宫廷用度、百官俸禄都来自田税米谷,此外一切恒常及临时使用之物,如丝绸、药材、马匹、衣料、纸张、菜蔬等等均责之于土贡。
英祖之前的几代国王对此制度进行改革,采取切合实际的政策,允许边远地区将贡物折成米,然后用米纳税,交到附近的港口,称之为贡价米。
在山区允许缴纳土产来代替粮食。
贡价米发到各个衙门手中,由其自行采办所需物资,或者交人承包采购。
承包者即为“贡人”,后来发展成朝鲜商人的主力。
18世纪,朝鲜的国内和国际商业活动量迅速增加,通过经由行会组织扩大的垄断和批发销售,出现了资本积累。
许多从事贸易的商人集中在汉城。
政府核准的商店即领有执照的贡物供应商与街巷小店主之间的传统分野,被融合到一种垄断和批发体制的结构之中。
临时商店的设立原来是为了满足人民在特殊场合(如科举考试、国王出巡和其它全国性大事等)的需求,但是这些店铺在这种场合过去后,仍继续向普通百姓供应食品和杂货。
这些店铺是由小店主在临时搭起的棚屋里经营的,他们不管怎样都依赖批发商。
批发商的价格方针对汉城百姓的生活有着直接影响。
手工匠往往成为个体生产者。
有些人甚至发展成工厂厂主,取得了销售自己产品的垄断特许权。
在一些情况下,仅仅做经营某些商品的批发商比从事物品生产更有得可图。
在商人和手工匠中,借对已获得特许的的商品作少许改进而创立一种新商品来获得特许证,已成为一种风气。
特许证确保垄断和受到政府保护。
朝鲜义州地区所谓的“湾商”垄断了来自京畿道和忠清道的商品贸易,还有一些批发商在全国有着人参销售网。
此时朝鲜人参生产已经从单纯的采集山参和在山间种植人参发展为大规模的参田,并将采摘的人参蒸干加工制成红参,在中国深受欢迎。
到英祖时期,朝鲜和清朝、日本之间的贸易额迅速增长。
其中除了中朝边市贸易的牛、马、盐、铁之外,最重要的是对清朝的人参贸易。
人参贸易又称为八包贸易,每包人参为10斤,朝鲜允许到中国的使团—所谓“燕行”人员—每人携带八包。
后来因朝鲜边民越境采参伤害中国地方官员,朝鲜政府停止人参出口,使团按每斤人参25两白银计算,可以携带2000两白银去中国购买商品。
后来为了防止白银过度外流,又折合成价值2000两白银的朝鲜货物,如皮毛、纸张、海产干货等杂物。
高级官员可以携带一个半八包(3000两白银)的货物。
由于使团内象译官等低级官员资本短缺,于是私商趁虚而入,或贷款给译官,或直接为使团提供包参和包银,从中国购买商品。
他们出售人参和朝鲜其他产品来换取日本的白银、中国的织物、日用杂贸以六十金,而往市倭馆,则价至百六十金,此大利。
故白丝虽累万斤,皆能售之”。
在英祖时期,开城的商人(松商)在人参批发和出口贸易活动中与汉城、义州的同行(京商、湾商)展开激烈的竞争,在日本和中国之间进行三方国际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