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复习提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二物理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复习提纲
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
初二物理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复习提纲
考试范围:已讲授的全部内容。
答题技巧: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遇到没有把握的题可以尝试从四个选项入手,采用排除法做题。
实在不会不能空着,一定要蒙一个。
(二)多选题每小题3分。
多选题的正确选项为2个或3个。
因为多选题中只要出现错误选项此题就为0分,而如果漏选可以得2分。
所以没有把握的选项一定不能
..选.!如果四个选项全都无法确定,那就只选一个选项。
(三)填空题每小题2分。
最后一道小题为难题,如果思路不够清晰可以先跳过。
(四)实验题
(1)读数题要看清刻度,认真读数。
(2)作图题要用铅笔尺子
....规范作图。
(3)测量型实验要明确实验原理及公式,注意单位换算。
(4)探究型实验要牢记各种题型的答题要求。
每个实验的操作要写具体,有主语。
每个操作的目的是什么,写得要准确详细。
根据实验数据归纳结论,要明确两次实验得什么结论,三次实验得什么结论,六次实验得什么结论。
设计实验题要注意实验次数。
第一章:机械运动
一、长度测量
1.长度单位及单位换算
国际单位:()
单位换算:1km= m ; 1dm= m ; 1cm= m ; 1mm= m
2.根据日常经验估测常见物体的长度
下列估测中正确的是()
A.一支铅笔的长度约是0.1dm B.课桌的高度约是7.8cm
C.物理课本的厚度约是8cm D.一名中学生的身高约是1.65m
3.测量有误差,误差和错误的区别
误差:与之间的差异
误差与错误的区别:可以避免,只能尽量减小而不能消除。
①关于误差和错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多选
A.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
B.测量时出现的误差和错误都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避免
C.可以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避免误差的产生
D.通过更换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等途径可以减小测量时出现的误差
②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B.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C.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D.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
1
二、机械运动
1.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①某人坐在行驶的汽车内,说他是运动的,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A. 汽车
B. 汽车司机
C. 汽车座椅
D. 路边的树
②小红同学做在航行的遊艇内,若说她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
A.湖岸B.游艇 C.湖水 D.岸边的树
③坐在汽车上的人看到汽车外的树木后退,他选的参考物是()
A.地面 B. 汽车 C. 树木 D. 房屋
三、匀速直线运动
1.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2.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的概念
(1)速度:描述物体的物理量. 速度计算公式:
(2)匀速直线运动:运动快慢,经过的路线是 .
3.速度的单位及单位换算
国际单位:常用单位:1km/h= m/s 1m/s= km/h 4.运用匀速直线运动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①汽车司机坐位前面装速度计,其示数是60千米/小时,若汽车以这样的速度匀
速行驶30分钟,通过的路程是千米
②从97年4月一日起,我国火车提速后,速度可达160千米/时,北京到天津相
距约136千米,火车以这个速度行驶约需小时
2
③同学步行的速度是1.5m/s,该同学步行10min通过的路程是 m.
④车在平直公路上高速匀速行驶1分钟通过了1200米,则汽车的速度是 m/s.
四、变速直线运动
1.平均速度
平均速度:表示运动物体在某一段路程内(或某一事件内)的平均快慢程度.
平均速度计算公式:
①一辆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路程全长1000m,前半段的速度是
4m/s,后半段
的速度是6m/s,则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m/s.
②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我国运动员刘翔以12.91s的成绩夺得男子110m栏
金牌,他跑完
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五、速度公式的理解,尤其是当谁不变时,谁与谁成什么比。
六、描述物体运动的两种图像。
第二章:声现象
【考点】
1.声音是由物体产生的。
2.声音的传播需要,无法传声。
3.声音的三个特性:、、。
(1)同一发声物体(如音叉),轻敲与重敲改变的是。
3
(2)是辨别不同发声体的依据。
4.控制噪声的三个途径:从处,
处,
处减弱噪声。
【实验】
1.证明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
2.证明真空无法传声 3.证明空气可以传声
敲击右侧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
音叉也会发声,两个音叉之间的传
声介质是_________。
4.“拨尺实验”(改变音调和响度的方法)
(1)将直尺一段压在桌面上,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拨动直尺的另一端,
直尺发出的不同;
(2)将直尺探出桌面的部分变长,每次拨动直尺时使其振动幅度相同,
敲鼓时纸屑上下
跳动
发生的音叉激
起水花
发生的音叉弹
起小球
扬声器发声时小纸片
上下跳动
罩内抽成真空后
听不到铃声
4
直尺发出的不同。
【例题】
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多选
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
B.公路旁安装隔音墙是为了在传播路径上减弱噪声
C.课堂上能听到老师讲课声,是由于空气能够传声
D.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音调会不同
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多选
A.能够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主要是根据音调来判断的
B.在繁华路段禁止鸣笛,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C.发声的音叉能够激起水花,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D.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响度会不同
第三章:物态变化
【考点】
一、温度
1.温度是表示物体的物理量,常见液体温度计是根据原理制成的。
2.温度的常用单位:,用符号表示。
二、物态变化(条件、现象)
“固→液”:
5
“液→固”:
“液→气”:
“气→液”:
“固→气”:
“气→固”:
三、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
(1)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它们的区别是:有固定的熔点,而没有。
(2)晶体的熔点是指:晶体在时的温度。
晶体的凝固点是指:晶体在时的温度。
(3)同种晶体的熔点其凝固点。
(4)固态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热,温度;液态晶体在凝固过程中热,温度
(5)研究物态变化时,依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四个图像如图所示.其中属于晶体熔化图像
的是();属于非晶体凝固图像的是()
A B C D
6
7
四、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1) (2) (3) 五、液体的沸腾
(1)汽化分为 和 两种方式
(2)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发生;液体在蒸发过程中要 热
沸腾:液体在达到 时才会沸腾;沸腾时液体 热,温度 ;
(3)沸点:液体 时的温度。
六、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1)液体的沸点与液体上方的气压有关: 气压越大,沸点越 ;气压越小,沸点越 ;
(2)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 ℃.
【实验】
一、会用液体温度计测温度
①下图中正确的测量方法是( ) ②下图中读数时眼睛所在位置正确的是( )
③ 温度计的读数
A B A B C D 10 20
20 10 ℃
38
39
℃℃
℃
二、探究晶体熔化、凝固规律的实验
1
.如图1所示,是某物质的熔化图像.从图中可看出:这种物质是_______(“晶体”或“非晶体”);
它的熔点是______;AB段物体处于态,BC段处于态,CD段处于
态。
2.如图2所示,是某物质的凝固图像.从图中可看出:这种物质是_____(“晶体”或“非晶体”);它
的凝固点是_____;AB段物体处于态,BC段处于态,CD段处于
态。
3.在加热条件完全相同的前提下,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3所示,从图中
可以看出可能是同种物质.
4.下表是小京探究某种物质的凝固规律时记录的实验数据,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时间/l 1. 2 2. 3 3. 4 4. 5 5. 6 6.
图2图3
图1
8
(1)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这种物质在第2min时是________态。
(选:“固”、“液”或“气”)
(2)根据表中的数据可以判断出:该物质是________。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3)根据表中的数据可以判断出该物质的凝固点是________℃。
5.下表为探究某种物质的熔化规律时记录的实验数据,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解答下列问题
(1)该物质的熔点是_________℃;
(2)该物质是__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3)温度为2℃时,该物质处于___________态。
(选填:“固”或“液”)
6.在探究水的沸腾、海波和石蜡的熔化规律时,小琴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请回答
(1)在上述三个探究实验中,都需要的测量仪器是秒表和;
(2)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可以判断:海波的温度达到53℃时,其状态是______;(选填“固
态”或“液态”)
(3)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该实验中水的沸点是______℃。
7.在探究海波和石蜡熔化规律时,小琴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请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解答下列问题。
(1)在海波和石蜡这两种物质中,属于晶体的是________;
(2)该晶体的熔点是________℃;
(3)当该晶体的温度为42℃时,它处于______态。
(选填“固”或“液”) 三、查熔点表
1. 下表是几种物质的熔点,已知南极最低气温可达-89.2℃,要测量南极气温应该选用( )
物质 冰 固态酒精 固态煤油 固态氧 固态水银 熔点
-117
-30
-218
-38.8
A .酒精温度计
B .煤油温度计
C .水银温度计
D .煤油温度计和酒精温度计
2. 根据下表列出几种物质的熔点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物质名称 固态水银 银 金
铜
钢
钨
固态氢 固态氦 熔点/℃
-39
962
1064 1083 1300 3410
-259
-272
A .电灯泡的灯丝用钨做成,不易溶熔化
B .纯银掉入钢水中不会熔化
C .水银温度计在-40℃时已无法使用
D .在-265℃时氢是固态 四、探究液体沸腾规律的实验
1.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当水温升到89℃时,小刚开始计时,每隔1min 记录一次水的温度。
然后小刚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海波的温度/℃ 40 42 44 46 48 48 48 48 48 48 50 53 56 石蜡的温度/℃ 40
41
42
44
46
47
48
49
51
52
54
56
59
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17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1)由图像可以看出,把水从91℃加热到刚开始沸腾所需时间为________ min。
(2)根据图像可推断,如果其它条件不变,继续对水加热1min,则水的温度是______℃。
2.下表是小刚同学在观察水的沸腾现象时记录的实验数据,请根据要求解答下列问题:
(1)由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水的沸点为________℃,当水的温度达到沸点后,继续给水加热,水的温度__________。
(选填“升高”、“不变”或
“降低”)
(2)水银温度计玻璃泡中的液体是水银,酒精温度计玻璃泡中的液体是酒精。
已知在标准大气压下,水银的凝固点和沸点分别为-39℃和357℃,酒精的凝固点和沸点分别为-117℃和78℃。
在做“观察水的沸腾现象”的实验时,应选用温度计。
(选填“水银”或“酒精”)
★“白气”问题
一般我们在热现象中看到的“白气”一般都是小液滴。
如水沸腾时壶口冒出的“白气”;夏天冰棍周围冒出的“白气”;冬天人的嘴里呼出的“白气”等。
这些“白气”不是水蒸气,而是小水滴,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生活中见到的“雾”也是小水滴,也是液化现象。
请注意,人类的肉眼是不可能看到无色的水蒸气的。
1. 冰雹、小雪、雾和霜冻四种天气现象,其中主要通过液化形成的是()
A.冰雹 B.小雪 C.雾 D.霜冻
2. 下列现象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A.雾的形成 B.露的形成 C.霜的形成 D.冰雹的形成
3. 下列事例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A加热时,烧杯里冰化成水 B夏天,揭开包装纸后冰棒会冒“白气”
C放在衣橱里的樟脑丸越来越小 D冬天,冰冻的衣服也会逐渐变干
4. 清晨,河面上常常出现了雾,这个现象经过的物态变化过程是()
A.水先蒸发后凝固
B.水先汽化后凝华
C. 水先蒸发成水蒸气,再液化成小水珠
D.水经过蒸发变成水蒸气
5.卫生间里洗过热水澡之后,室内的玻璃镜面变得模糊不清,过了一段时间变得清晰起来.镜面发生这两种现象的物态变化情况是()
A.先汽化后液化
B. 先液化后汽化
C.只有液化
D.只有汽化
6. 掀开蒸馒头的锅的盖子,可以看到有水从锅盖上滴下,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7. 被100℃的水蒸汽烫伤要比被100℃的水烫伤严重,其原因是水蒸汽在皮肤表面液化时要
8.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熔化的是()
A.铁块化成铁水B.盘子里的水晾干了
C.湖水表面结冰D.水沸腾时水面出现“白气”
9.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凝固的是()
A.寒冷的冬天,湖水结成冰 B.炎热的夏天,冰棍周围冒“白气”
鸽子在沙滩上形
成影子
C.初冬的清晨,地面上出现霜 D.秋天的夜晚,草叶上出现露珠第四、五章:光现象与透镜
【考点】
1.光的三种现象
(1)直线传播:、、
(2)反射现象:、
(3)折射现象:、、
2.光的传播
(1)光在均匀介质中沿传播,光在真空中沿传播。
(2)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m/s= km/s
景物在汽车后
视镜中成像
树在水中的倒影
铅笔好像在水面
处折断了
瓶子在平
面镜中的像
拐弯路口的凸
面镜中的像
放大镜把字
放大
大厦的玻璃外墙
造成“光污染”
玻璃砖后的铅笔
好像错位了
手在墙上形成
手影
小孔成像
日偏食
海市蜃楼
光的色散
(1)一束光射到平面上,如果入射角是30°,那么反射角是。
(2)一束光射到平面上,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是30°,那么反射角是。
(3)一束光射到平面上,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30°,那么反射角是。
(4)如果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是60度,则反射角是度。
(5)画反射光线(6)画入射光线
4.平面镜成像特点
(1)一个人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1m处,他在镜中的像到镜面的距离是
________m。
(2)一个人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1m处,他在镜中的像到人的距离是
________m。
(3)一个人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向平面镜前进,他在镜中像的大小。
5.镜面反射和慢反射
(1)光在发生漫反射时,光的反射定律(填“遵守”或“不遵守”)
(2)我们能从各个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这是因为光在这些物体的表面上发生了
如:不同角度都可看到黑板上的字、不同角度都可看到电影屏幕上的影像(3)大厦的玻璃外墙反射出刺眼的白光,这是因为光在外墙的表面上发生了
(1)白光是由组成的。
(2)如右图所示,让一束太阳光通过棱镜射到白屏上,在光屏上就形成一条彩色光带,这是光的现象。
7.透镜
(1)凸透镜对光线有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作用;
(2)近视眼佩戴矫正;远视眼(老花眼)佩戴矫正。
(3)主光轴:过透镜的光心O点的水平虚线;
焦点(F):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
后的会聚点,在两侧共有两个;
焦距(f):焦点到O点的距离。
【实验】
1.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例: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在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
内时,她将半圆纸板向后折,发现
(“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
(2)用量角器量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比较
两角的大小可得反射角_______入射角。
甲乙
(3)通过实验得出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在法线的________(“同侧”或“两侧”)
(4)如果让光线逆着OB的方向射向镜面,其反射光线就沿着OA方向射出,这表明:
2.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1)该实验采用透明平板玻璃作为平面镜,是为了
能确定;
(2)该实验选择两个相同的蜡烛A和B,是为了观察
;
(3)实验时可能会看到两个不重合的像,原因是,
解决办法是;
(4)若实验时无论如何在桌面上移动蜡烛B,都不能与蜡烛A的像重合,则原
因可能是。
3.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准备工作>
(1)实验器材:光具座、蜡烛、火柴、还需要和;
(2)在开始实验时,首先要粗侧凸透镜的;
(3)实验时,要使凸透镜、蜡烛、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其目的是。
<规律考查>
用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做实验,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在实验过程中凸透镜位置保持不变。
(1)改变蜡烛位置,使其位于30cm刻度线处,再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的像;根据这一原理,可制成。
(2)改变蜡烛位置,使其位于15cm刻度线处,再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的像。
根据这一原理,可制成。
(3)改变蜡烛,使其位于42cm刻度线处,从透镜的右侧通过透镜可以看到一个、
的像。
根据这一原理,可制成
<估测焦距>
(1)如图2所示,此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取值范围是多少?
(写出计算过程)(2)如图3
多少?
图1
(写出计算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