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阿城区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情况的调查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阿城区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情况的调查

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是实现经济均衡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关系到缩小城乡差距、促进经济协调发展、建立和谐社会重点工程。为全面掌握阿城区“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工作的进展情况,阿城区统计局组织专门力量对此进行了专题调查,目前的具体情况如下:

一、全区城乡统筹产业发展总体情况

阿城区位于哈市中心区东南23公里处的阿什河畔,基本地貌为“七山一水二分田”,幅员面积2445平方公里,全区耕地面积116万亩,农业人口34.2万,辖3乡7镇9个街道办事处,108个行政村,808个自然屯。2005年被评为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50强、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已经建设成为龙江之首、东北十强县市。在新农村建设中, 阿城区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一是积极争取国家、省、哈市项目和资金,2007年争取国家标准粮田建设项目、国家及哈市测土配肥项目、国家绿色食品基地建设等大项目。二是争取帮建资金。积极与省、哈市帮建单位搞好对接,实事求是反映帮建乡村新农村建设实际问题,取得帮建单位的支持。同时,组织调动全区各委办局、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力量,开展帮建工作。3年来,共争取帮扶帮建折资0.223亿元。三是发挥农民新农村建设主体作用。每年出台《阿城区新农村建设以奖代投优惠政策》,在农村道路、户用沼气池、边沟建设等给予补贴,及时总结并推广裴家屯农民理事会调动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积极性的成功经验,激发了农民的建设热情,农民的首创精神和主体作用得以发挥。三年来,农民直接出资和出工折合共计1.44 亿元,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中坚力量。四是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3年来,共整合资金5.98亿元,其中,仅本级财政投入就达 0.88 亿元。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公益项目建设提供强力支撑。2008年全区农业总产值实现34.8亿元,农民人居纯收入实现6268元。超过2008年全国农民人均收入4761元,农村街道和工业重镇占乡镇比例较高,因此具有发展城乡产业,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近年来,阿城区进一步加快新农村建设,推进小城镇建设,推进都市农业建设,推进绿色食品基地建设,实施强村富民工程。计划到2015年,农民人均收入收入力争翻一番,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步伐,加快城乡一体化步伐。

二、全区城乡统筹的现状及工作情况

1、统筹土地利用和城乡规划建设。按照“统筹谋划、分类指导、试点示范、

逐步推进”的原则,协调和指导各乡镇、街道办事处从实际出发,参照“调整自然屯、壮大中心村、发展小城镇”的工作思路,开展撤屯工作。为达到科学规划乡村建设、农田保护、产业布局、屯落分布、生态涵养的要求,对全区27个住户少于20户的自然屯,选取基础条件好、农户积极性高的自然屯开展搬迁工作,逐步对全区27个自然屯进行整体搬迁,对搬迁户给予迁当补贴。目前,这一工作正在健康有序的逐步推进。

2、统筹城乡产业发展。近年来,阿城区积极采取综合性措施,大力发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一是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产业。积极引进大型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农业产业化。如新利街经济开发区引进哈市里道斯秋林食品有限公司,以良种繁育、生猪养殖、屠宰和红肠、糖果等食品加工加工为主,项目生产后将对全区农业产业化发展起到较大的拉动作用。目前,全区有龙头企业33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大户950户,其中年销售收入在3万元以上的大户有280户。农产品加工业收入超过50亿元。专业村已发展到38个。已初步形成“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格局。二是大力发展劳务经济产业。加大劳动力培训力度,提升劳动力就业技能,推动农村劳动力再就业,逐步实现由体力型向技术型转移,由短期转移向长期转移转变。全区现有农村劳动力15.3万人,2008年共转移10.7万人,占劳动力总数的69.9%,劳动力转移总收入实现6.5亿元,劳务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5.7 %。五年来,农村未增加新农民。三是大力发展商务中介产业。重点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连锁“农家店”;为农村经纪人发展创造更加宽广的发展空间,壮大经纪人队伍;积极鼓励农村发展各类合作经济组织,全区有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38个,拥有会员9470人,带动农户1.25万户。2008年合作社成员人均收入实现9000元。金京稻米专业合作社作用最为突出。四是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围绕横头山沿线等重点旅游景区,加大开发乡村旅游力度,重点培育旅游经济产业带;以新农村建设为媒介重点武装了裴家屯、磨盘村、振兴村、新明村等10个农家乐旅游村庄,对20家旅游家庭旅馆进行了星级认证。五是大力发展石材精深加工产业。发挥山区8个乡镇石材资源优势,发展石材精深加工产业大户,提升石材加工工艺品位,提高石材价值。六是大力发展农村运输产业。充分发挥我区蜚克图镇等大型粮贸市场、牲畜交易集散地、大岭乡等石材生产基地等优势,增加运输吨位,拉动农民增收。

3、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农村道路建设。全区建设农村通乡通村公路建设总里程962.2公里,实现农村硬化路面通乡通村率100%;屯内巷路硬化有594个屯,占65%;有454个屯主路实现硬化,达56.2%;有257个屯屯内巷路全部硬化,硬化率达到31.8%。2009年计划建设农村道路44.5公里、计划完成100公里巷路硬化,边沟36公里。屯内巷路硬化每平米补贴20元,边沟建设每延长米补贴10元。同时建立农村公路管养工作机制,县乡公路全部纳入行业管理,

实行专业化养护。农村饮水安全工程。2008年全区农村自来水入户率达到56.6%,2009年,计划新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39处,完善革命老区10个村屯饮水工程。截止目前,全区已开工建设20处。落实舍利街太平村等8个村屯革命老区饮水工程。农村住房建设。2008年改造房屋890户,新建1050户,全区住房砖瓦化率达到87%。2009年计划改造农村泥草房改造1400户,其中,对733户农村贫困户实施建房救助。现已改造完成793户4.07万平方米,总投资3928万元。农村能源建设。目前全区15个乡镇(街道)建设高标准8立方米沼气池达到2400口,100立方米沼气池20口,1000立方米大型沼气池4个。建设沼气服务网点5处。在料甸乡海沟村小白旗屯进行农村能源示范屯建设。建设太阳能浴池1处、安装太阳能路灯40盏、安装太阳能热水器并改造室内卫生厕10户、户用沼气池与高标准猪舍并建40口、安装户用秸杆气化炉40台、沼气服务站1处、秸杆气化炉固化成型燃料加工厂1处。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全区目前有农家店359家。2009年计划新建改造“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家店100家。

4、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统筹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实施城乡教育设施和资源均衡配置,加快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建设3所寄宿制学校,预计2010年投入使用。结合“双高普九”复检投入资金523万元,用于城乡学校建设实验室、语音室及配备试验设备、音体美卫器材。自2007年秋季开始实施免费职业教育,对高一、高二学生给予每生每年1500元的助学金。全区三年中共有2737人次享受国家助学金,累计资助金额150余万元。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贫困住宿生每生每学年750元生活补助,2008—2009学度,全区共有1515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贫困住宿生享受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贫困住宿生生活补助,资金为114万元。统筹发展农村卫生事业。建全农村医疗卫生保证体系,全区基本完善了区、乡、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并完善了4个乡镇卫生院、35个农村卫生所,农民参合率达到了98.2%,为农民身体健康提供了充分的保障。统筹发展农村文化体育事业。有线电视入户工作。加快农村有线电视网络建设,做到每个屯都留有结点。有线电视入村率达56%、入屯率达33%。对贫困群体给予收视费减免。农村文化站室建设。加强了乡镇文化站建设工作,建设农家书屋20家、建设农家文化大院10个。130多个屯成立了农民秧歌队,37个屯在墙体喷画了宣传画和漫画。合理配置了体育路径和健身设备。统筹发展农村社会保障事业。逐步建立城乡一致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农村敬老院建设。建立了双丰、小岭第二敬老服务中心,料甸乡、交界镇敬老院审批工作已结束。五保户供养工作。全区有354人纳入分散五保户供养。困难群体医疗救助工作。已为农村13627人低保户、特困户等弱势群体统一缴纳参合资金,每人20元,使困难群体参合率达100%。

5、统筹城乡劳动就业。建立了稳固的劳务输出市场,培育农民外出务工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