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童解缙
解缙妙联轶事
![解缙妙联轶事](https://img.taocdn.com/s3/m/fbbbee02b9d528ea80c77973.png)
解缙妙联轶事作者:贾艳芬来源:《语文世界(高中版 )》2005年第05期一、九岁妙对父联解缙曾为明代翰林,从小才华出众,被人称为“神童”。
九岁时有一次和父亲一起到江边洗澡。
父亲见他把衣服挂在一棵老树上,出口吟出一句:“千年古树为衣架”。
解缙不假思索,信口对出:“万里长江作浴盆”。
解缙非凡的语气令父亲又惊又喜。
二、机敏巧对师联解缙幼年机敏异常,一次他摘了一朵花玩耍,不提防老师进来,他急忙把花藏在袖内,老师随口吟道:“小子暗藏春色”,解缙对道:“大人明察秋毫”,这才平息了老师的怒气。
三、施展才华得佳偶解缙年轻时,一位尚书指着棋盘出了一联:“天当棋盘星当子,谁人敢下?”他对道:“地作琵琶路作弦,哪个敢弹?”尚书见解缙身着绿袍,颇似青蛙,出一联:“出水蛙儿穿绿袄,美目盼兮。
”他见尚书身着红袍,极像红虾,对一联:“落汤虾子着红袍,鞠躬如也。
”尚书佩服之至,于是将女儿许配给解缙。
四、信口为帝解难题明成祖朱棣读书甚广,解缙曾作侍读,伴朱棣读书。
一天成祖谓之曰:“书中一句属对甚难。
”解缙问:“何句?”成祖曰:“色难。
”解即应之:“容易。
”成祖问之:“卿既谓容易,何不对之?”解云:“为臣已然对之矣!”成祖思之良久方领悟到联中“色”即脸色,“容”即容貌,二者恰对,于是连连称妙。
五、以联求茶解渴解缙中了解元之后,远近闻名。
有一次他到山上游玩,口渴欲饮。
见一草庐就进去要茶喝。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问他是何人,解缙年轻气盛,答道:“吾解缙解元是也。
”老者笑道:“啊,你就是号称神童的解缙,想喝茶是吗?那么请你先对一个对子。
”解缙毫不在乎地说:“老丈请讲。
”老者好似胸有成竹,慢慢说出上联:“一碗清茶,解解解元之渴”。
解缙一时语塞,心想这茶喝不成了,于是准备告辞,但又顺便问道:“老人家,您贵姓?”“敝姓乐。
”解缙听罢,为之一震:“您一直住这山里吗?”“不,老夫过去是朝廷乐府的一个官员。
”解缙更是一喜,心中已有八九分把握,又指着墙上的七弦琴说:“老丈长抚琴,请弹一曲好吗?”老人家取下琴,奏了一曲《高山流水》。
解缙精彩对联故事
![解缙精彩对联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c57cb54d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ed.png)
解缙精彩对联故事解缙是明朝永乐年间翰林院学士,人称“解学士”,他六七岁即能吟诗作对,是当地远近闻名的“神童”,至今还流传着许多他对对子的故事。
解缙七岁时,有一天,父亲带他去江里洗澡。
父亲脱下衣服挂在江边树枝上,向解缙吟出一句上联:“千年老树当衣架;”解缙望了望烟波浩渺的大江,立即对道:“万里长江作浴盆。
”又有一次,解缙的父亲与友人弈棋,友人仰望高空,忽吟一上联请解缙父亲续对:“天当棋盘星作子,谁人敢下;”解父苦思良久不能对答,这时在旁观棋的解缙接口对道:“地作琵琶路当弦,哪个能弹。
”有一天早上,他母亲叫他扫地、放鸡,他随口应道:“打扫堂前地,放出笼里鸡。
”他母亲说:你又吟诗啦!解接口道:“分明是说话,又道我吟诗。
”一日,有个富豪子弟听说解缙的父母是做豆腐生意的,便故意问他父母“贵干”,想奚落他一番。
解缙明白他的意思,吟出一副对联答道:“严父街前肩担日月,慈母屋里手转乾坤。
”一天,解缙摘来一朵花,摆在学堂座位上玩耍,猛见老师进来,吓得连忙塞进袖子里。
老师见了,随口说出一联:“小子袖里暗藏春色;”解缙怕老师责怪,于是恭恭敬敬地对道:“大人堂上明察秋毫。
”老师见机敏,出口成对,不禁笑了,没有怪罪他。
解家在曹尚书府对面,曹家园里有一片翠竹。
正对解家大门。
一年春节,解缙在大门上贴了一副对联:“门对千竿竹,家藏万卷书.”曹尚书看了,觉得这是讽刺曹家有竹无书,不是书香门第,很是气恼,忙叫人把竹子砍光。
解缙见了,不声木晌地在原对联下添了两字:“门对千竿竹短;家藏万卷书长.”曹尚书更气了,叫仆人把竹桩连根刨掉。
解缙于是又在原对联下添了两字:“门对千竿竹短无;家藏万卷书长有。
”曹尚书无可奈何,只好暂时作罢。
后来曹尚书听说对联是小孩解缙所作,不胜谅讶,忙派人请解缙入府相见,尚书故意不开正门.让解缙从小门进.解缙嫌门窄.曹尚书借机取笑他:“小犬乍行嫌路窄;”解缙一听,分明是捉弄自己,便反手一击,对道:“大鹏展翅恨天低。
明朝三大才子
![明朝三大才子](https://img.taocdn.com/s3/m/7d439302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ce.png)
明朝三⼤才⼦解缙解缙(1369年12⽉6⽇-1415年2⽉22⽇)字⼤绅,号春⾬,江西吉安府吉⽔⼈,明代⼤⾂,⽂学家。
他的⽂章奇古,诗富有⽂道,书法⼩楷精绝,擅长狂草。
著有《解学⼠集》等,主持编纂《永乐⼤典》。
解缙出⽣在⼀个书⾹门第之家,⼩时候聪慧,有神童之称。
五岁时读诗⼀遍就能记住,七岁能写⽂章,⼗⼆岁通读《四书》,《五经》并能理解其中义理。
洪武⼆⼗年(1387)参加乡试,⼀举中的,名列榜⾸解元。
初⼊仕途并不顺利,先后经历贬谪,被贬到家乡,在此期间他著书⽴说。
洪武三⼗⼀年(1398),朱元璋病逝,进京吊唁,被⼈诬告,后被建⽂帝贬为河州卫吏。
建⽂四年(1402)被召回京,官复原职。
永乐元年(1403)成祖登基,升为翰林侍读,后建⽴⽂渊阁,进⼊参与机务。
不久,⼜升任翰林侍读学⼠。
奉命开始编书,最著名的就是《永乐⼤典》,期间被授于主编。
永乐⼆年(1404)内阁⾸辅,此时也是解缙最为得意之时。
永乐三年(1405)被召⼊宫商讨⽴太⼦事宜。
成祖本想⽴朱⾼煦为太⼦,后因解缙⼀句话⽽打消⽴朱⾼煦的念头。
永乐四年(1406)因为⽴太⼦之事,遭朱⾼煦痛恨,此时朱⾼煦诬告解缙,被贬到了交趾。
永乐⼋年(1410)⼊京奏事,因为先觐见太⼦⽽不先见皇帝,朱⾼煦趁机进⾔,说不把皇帝放眼⾥,于是被成祖下诏狱。
永乐⼗三年(1415),锦⾐卫都指挥使纪纲⽤酒将解缙灌醉,之后托到积雪中埋起来,解缙就这样死了,年仅四⼗七,死后宗族妻⼉被流放辽东。
杨慎杨慎(1488-1559)明三⼤才⼦之⾸,字⽤修。
⾸辅杨廷和之⼦,四川成都⼈。
幼时聪慧过⼈,好学,因为家庭原因从⼩受到好的家庭教育。
七岁能背唐诗,⼗⼀岁会写诗,⼗⼆岁能写⽂章,⼗三岁随⽗⼊京时就沿途写诗。
⼆⼗⼀岁时,参见会试因故落榜。
⼆⼗四岁时(1511)殿试第⼀,考中状元授翰林修撰。
开始了政治⽣涯。
正德⼗⼆年(1517)因为武宗好⾊,到处掳掠妇⼥,丝毫不惧上奏章指责武宗,武宗却不予理睬依旧我⾏我素。
明朝二十四臣之谢晋
![明朝二十四臣之谢晋](https://img.taocdn.com/s3/m/6a0ab22e8e9951e79b8927d4.png)
明朝二十四臣之谢晋解缙(公元1369年-公元1415年),明朝第一才子、内阁首辅、《永乐大典》总纂修、对联大师。
字大绅、缙绅,号春雨、喜易,谥文毅,汉族江右民系,江西吉水人。
洪武21年进士。
历官御史、翰林待诏,成祖即位,擢侍读,直文渊阁,参预机务,与编《永乐大典》,累进翰林学士兼右春坊大学士。
有《解学士集》、《天潢玉牒》。
解缙以才高好直言为人所忌,屡遭贬黜,终以“无人臣礼”下狱被杀。
解缙一生最大的贡献是主编《永乐大典》。
永乐元年(1403年),解缙奉旨主编《永乐大典》。
他召集朝臣学士,各方专家两千余人,调集数百万册书籍,进行编纂。
解缙白天参政,晚上破书万卷查阅资料,反复修改、补正、勘校,经过六个寒暑的精心编纂,于永乐七年(1409年),完成历史上第一部最早最大的、也是世界上第一部最早最大的百科全书初稿。
后几经修补,《永乐大典》的内容更加详实完备。
《永乐大典》的编纂成功,不仅是中国也是世界文化史上的伟大创举,它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乃至世界文化发展史上所占据的地位也是举世公认的,而作为主编的解缙可谓功不可没,所以后人把《永乐大典》和解缙相提并论。
时人赞曰:太平十策纾民意,永乐大典慧斯文。
[1]与杨慎、徐渭并称“明代三大才子”(也有人称他“大明第一才子”)、对联大师、《永乐大典》总纂修。
洪武二年十一月初七日(1369年12月6日)解缙(xiè jìn )出生在吉水鉴湖的一个书香门第之家。
祖父解子元,元至正五年(1345)进士,授安福州判宫,迁太史院校书郎,除承务部、东莞县尹,在元末战乱中死于乱兵;父亲解开,二魁胄监,五知贡举,以父死节赠官参知政事不拜,明初授以官又不受,一心从事著述、办学,培养人才;母亲高妙莹,不但贤良淑慧,而且通书史、善小楷、晓音律。
解缙生长在这样的家庭,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
传说他自幼颖敏绝伦,有“神童”之称。
其母画地为字,于腿盖中教之,一见不忘;5岁时,父教之书,应口成诵;7岁能述文,赋诗有老成语;10岁,日数诵千言,终身不忘;12岁,尽读《四书》、《五经》,贯穿其义理。
神童解缙的春联与对句
![神童解缙的春联与对句](https://img.taocdn.com/s3/m/2d87fe11580216fc700afd37.png)
神童解缙的春联与对句解缙(一三六九--一四一五)是明朝大臣,吉水(今江西吉水)人,洪武年间进士。
解缙小聪颖,思敏捷,又勤奋好学,小小年纪就熟读“四书”、“五经”。
他文章、诗词,样样精通,尤擅对句,远近称之为“神童”。
下面,就是他小时候对句的故事。
(1)写春联有一年除夕,十岁出头的解缙,即景生情,挥毫写了一副春联:日望赣江千里帆;夜观庐陵万盏灯。
这副春联,引来了四邻观看,众人称赞不已。
解缙家的对面,是曹尚书的府第。
这位尚书大人,久闻“神童”之名,但不大相信解缙的文才,见了这副春联,也不由得暗自赞许了。
只是心里总有些怀疑,于是,决定想个主意,来考考解缙。
曹尚书下令,在解家大门正对面的河堤上,栽了一片青竹,以挡住解家的“日望赣江千里帆,夜观庐陵万盏灯”的景色。
第二年除夕,解缙又在大门上,贴上一副春联:门对千竿竹;家藏万卷书。
曹尚书见了,不由得为之惊叹。
为了再次考考解缙,马上令人将竹子砍短。
他再去看解家的春联时,只见联尾各加一个字,成了:门对干竿竹短;家藏万卷书长。
曹尚书发了狠,令家人将竹子连根刨掉。
这时,解缙又挥笔在联尾,再各添一个字,联文变成:门对千竿竹短无;家藏万卷书长有。
曹尚书无可奈何,派人给解缙送去大红请帖,一定要当面见见这位“神童”的真本事。
(2)智斗曹尚书解缙接到曹尚书的大红请帖,就随来人到曹尚书家。
只见大门紧闭,侧门大开,便转身回走。
曹尚书在门内冷笑道:小子无才嫌地仄;缙听了,漫不经心哼道:大鹏展翅恨天低。
曹尚书只好打开大门迎进解缙。
他望了望一身绿衣的解缙,便吟道:水中蛤蟆穿绿衣;解缙笑着,指了指身穿红袍的曹尚书,针锋相对答道:锅里虾公着红袍。
曹尚书恼羞成怒骂道:二猿伐木深山中,小猴子也敢对锯(句)?解缙也毫不客气地,马上还以颜色:一马落足污泥里,老畜牲怎能出蹄(题)。
翰林出身的曹尚书,与一个乳臭未乾的小孩子对对,竟然丝毫占不了上风,很不甘心,但心里又不得不承认“神童”才华横溢,机智敏捷。
明代第一位内阁首府解缙
![明代第一位内阁首府解缙](https://img.taocdn.com/s3/m/ab48f94933687e21af45a910.png)
明代第一位内阁首辅解缙妙语对对联明朝的解缙是位很有学问的人,平时治学严谨。
他少年时代就很有才学,善于吟诗作对,当时人们称他为“神童”。
9岁时曾经跟随父亲在江边洗澡,他父亲将衣服挂在树上,触景生情,不由脱口吟出一句诗:“千年老树为衣架”,解缙不假思索,就以“万里长江作浴盆”相对,应对敏捷,令人惊叹。
解缙幼年家境贫寒,有一年除夕,解缙想写一副对联庆贺新年,正苦于无恰当内容可写,忽然看见对门富翁家的宅院旁有一丛青翠葱茏的竹子,便写下了一联:“门对千竿竹,家藏万卷书。
”富翁见了,心生嫉妒,便命家人将竹子拦腰砍断,想以此反难解缙。
解缙并不着忙,只在上下联的末尾各添一字,改为“门对千竿竹短,家藏万卷书长。
”富翁不甘心认输,急忙命家人将竹子连根挖掉。
解缙微微一笑,又在上下联各添一字,改为“门对千竿竹短无,家藏万卷书长有。
”愚不可及的富翁黔驴计穷,只好作罢。
解缙对对联出了名,有位尚书想试试他的本领,就命人邀请他来府上相见,却故意不开正门。
解缙非要看门人开正门,否则不进门。
尚书出来了,说道:“小犬无知嫌路窄”,解缙应声答道:“大鹏展翅恨天低”,两人一开口就交上了手。
尚书见解缙身着绿衣,便挖苦说:“出水蛤蟆穿绿袄”,解缙见尚书身穿红袍,立即反唇相讥:“落汤螃蟹着红袍”。
解缙对答如流,尚书这才让看门的开正门把他迎入府内。
接着尚书又抬头望天说:“天做棋盘星做子,谁人敢下?”解缙则低头指地说:“地作琵琶路作弦,哪个能弹?”尚书见解缙满腹才学,名不虚传,就把爱女许配给他。
有一次,一个秀才找他对对子,自以为得了一副佳联,神气十足地说:“牛跑驴跑跑不过马,鸡飞鸭飞飞不过鹰。
”这酸秀才自比马和鹰,视别人为牛驴鸡鸭,实在狂妄。
解缙便回敬道:“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秀才听完后羞愧满面地跑了。
还有一次,有人想当众奚落他,对此解缙也决不示弱。
某权臣出上联“二猿断木深山中,小猴子岂敢对锯?”解缙针锋相对:“一马陷足污泥内,老畜生怎能出蹄?”这个权臣想捉弄解缙,不想自讨没趣。
解缙斗智
![解缙斗智](https://img.taocdn.com/s3/m/e1ef36f5524de518964b7d49.png)
解缙斗智(转)门对千竿竹,家藏万卷书解缙(1369-1415)字大绅,江西吉水人。
少有神童之称。
解缙小时候家里很穷,父母以磨豆腐为生,不过解缙家还真住在高档住宅区,他家对面就是曹尚书府。
曹尚书家住的是高级别墅,园林景观设计得不错,院内种有大片绿竹林,一年春节,解缙借尚书家的景写了副对联贴在自家的破门上:门对千竿竹家藏万卷书对子很快就引得路人围观赞叹不已,曹尚书听下人禀报说有人拿他院里的竹子说事,心想这小子也太狂了!我当朝尚书都不敢说家藏万卷书,你一个做豆腐的敢如此张狂!家藏万颗豆还差不多!曹尚书喜欢较劲,使的还是损人不利己的怪招,他马上吩咐下人:“去,组织一个班的人,把竹子全给我削短了,短到外面看不到为止!”一帮家人大呼小叫,拿着镰刀斧头忙活了半天把竹子全砍了头,削下的竹子头顺手乱七八糟全扔到墙外面去了。
解缙这时候正在门口玩,一看竹子头扔了一地,自己蹦着高也看不到尚书府里一片竹叶,一想知道是自己的对联惹事了。
不过初生牛犊不怕虎,解缙心说你曹尚书心胸也太狭窄了吧!你不是爱砍竹子玩吗?好,待会让你连根刨!解缙转身进屋告诉父母说对门的曹尚书怕咱家明天做豆腐没柴烧,把自家院中种的竹子削下来了,你们快点去拾回来吧,要是不够,待会儿尚书还会把竹子连根刨了送出来。
解缙的父母一听气不打一处来,这孩子脑子是不是有毛病?人家那么好的竹子会给你当柴烧?万没想到出门一看,尚书家院门外真的扔了一地,全是竹子头,鲜嫩嫩绿油油的!两个人喜出望外地推车去拣竹子了,解缙这时候取了笔墨出来在对联上加了两个字,对联成了:门对千竿竹短家藏万卷书长写完了看了看,解缙把笔一放,忙着去帮父母捡柴禾。
一会儿曹尚书打发下人来看解缙家的对联刮下来没有,家人气喘吁吁跑着回来说不但没有,还长长了!曹尚书一听坐不住了,亲自跑到门口偷偷地看,看完气得坐在地上直喘粗气。
曹尚书退休后闲得无聊,最喜欢说东家长道西家短,可别人拿他的竹子“说长道短”,老曹不干!他又把管家叫过来:“去,组织一个排的人,不,一个连的人,把竹子全给我刨了扔出去!看他对联还长不长!”一会儿尚书府又开始稀里哗啦往外扔竹根了,这下连走道的都觉得奇怪了,尚书家这是要干什么,年不过了?解缙的父母早就雄赳赳气昂昂地坐在门口拉开架势等着抢竹根了,看看扔得差不多了,喜滋滋地推着车过去捡。
解缙—搜狗百科
![解缙—搜狗百科](https://img.taocdn.com/s3/m/402e850c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03.png)
解缙—搜狗百科个人履历解缙解缙(1369-1415年),字大绅,江西吉水人,汉族江右民系。
明代著名学问家。
他才思敏捷,十九岁中进士,为明太祖朱元璋所器重。
后因上“万言书”批评朝政,被罢官八年之久。
永乐初,任翰林学士,主持纂修《永乐大典》,不久,又被排挤出朝。
永乐五年(1407年)二月解缙贬广西,降为布政使司参议,在广西逗留约两年。
解缙之所以被贬广西,有这样的说法;明成祖有三个儿子,都是皇后所生,但立谁为太子,一直定不下来。
次子高煦,为人专横,因打仗有功,暗中运动争立为太子。
成祖宠爱高煦,征求解缙的意见,解缙说:“皇长子仁孝,天下归心。
”成祖默然不语。
事隔不久,成祖出示一张虎彪图,命廷臣应制作诗。
解缙见图,立即写了一首呈上。
诗写道:“虎为百兽尊,谁敢触其怒?唯有父子情,一步一回顾。
”成祖见诗,知解缙借端讽谏,心中感悟,群臣也主张立皇长子高炽为太子,此事终于定了下来。
太子虽立,仍不为成祖所喜。
解缙进谏说:“这样做会引起争端,不好。
”成祖不悦,认为他是有意离间,加以高煦挑拨,成祖一怒之下,便将解缙贬到广西。
解缙(xiè jìn ),与杨慎、徐渭并称“明代三大才子”。
洪武二年十一月初七日(1369年12月6日)出生在吉水鉴湖的一个书香门第之家。
洪武二十一年进士,官至翰林学士。
洪武三十五年十一月至永乐五年二月任内阁首辅(1402 年-1407年)。
永乐八年(1410年)他奔赴京城,私下谒见太子。
事被高煦发觉,说他私觐东宫,必有隐谋。
明成祖非常生气,将他逮捕下狱。
他在狱中被关了五年,一次锦衣卫上报囚犯名册,成祖见了解缙的名字,问道:“解缙还在吗?”稍露怜惜之意。
高煦得知此事,害怕成祖重新起用解缙,于是密令用酒灌醉他,而后拖到积雪中活活冻死。
时为永乐十三年(1415年),年仅四十七岁。
解缙 祖父解子元,元至正五年(1345)进士,授安福州判宫,迁太史院校书郎,除承务部、东莞县尹,在元末战乱中死于乱兵;父亲解开,二魁胃监,五知贡举,以父死节赠官参知政事不拜,明初授以官又不受,一心从事著述、办学,培养人才;母亲高妙莹,不但贤良淑慧,而且通书史、善小楷、晓音律。
关于解缙的故事
![关于解缙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5be1c3a4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23.png)
关于解缙的故事解缙啊,那可是明朝的一位大才子哟!他的故事那叫一个精彩,就像夜空中最璀璨的星星一样耀眼。
解缙从小就聪明过人,简直就是神童一枚呀!据说他小时候读书那叫一个快,别人还在吭哧吭哧认生字呢,他已经能把整篇文章背得滚瓜烂熟啦。
这就好比别人还在学走路呢,他已经能撒开脚丫子跑啦,你说厉害不厉害?长大后的解缙更是不得了,才华那是杠杠的。
他参加科举,一路绿灯,顺顺利利就中了进士。
进入官场后,他凭借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和那张三寸不烂之舌,在朝廷里也算是混得风生水起。
有一次,皇帝想考考解缙,就说:“朕有一把扇子,上面画了一些画,你给题首诗吧。
”解缙拿过扇子一看,上面画着一片山水,还有几个渔夫在打鱼呢。
他眼珠一转,张口就来:“画上青山似画屏,湖边渔夫钓舟横。
人间多少兴亡事,尽在渔人一笑中。
”哇塞,这诗写得真是绝了呀,既应景又有意境,皇帝听了那是龙颜大悦呀!不过呢,解缙这性子也是直得很,说话有时候不怎么过脑子,这也给他惹了不少麻烦。
他呀,就像那爆竹,一点就着,噼里啪啦就把心里话全说出来了。
在官场里,这可不见得是好事哟!有一回,他居然敢跟皇帝对着干,直接就把皇帝给惹毛了。
这可不得了啦,皇帝一怒之下,就把他给贬到外地去了。
你说他是不是太冲动啦?这就好比走路不看路,一不小心就掉进坑里啦。
但解缙就是解缙呀,哪怕被贬了,他还是那个有才的他。
在外地的日子里,他也没闲着,还是继续读书写诗,那精神头可足啦。
解缙的故事告诉我们啥呢?就是这人啊,有才固然好,但也得学会收敛自己的性子,不能太莽撞啦。
不然的话,就算你再有才华,也有可能会碰钉子哟。
就像解缙,如果他能稍微圆滑一点,说不定能在官场里走得更远呢。
咱们在生活中不也是这样吗?有时候不能光凭着自己的一腔热血就往前冲,还得看看路,想想后果。
不然到时候撞得头破血流,那可就后悔莫及啦。
总之呢,解缙的故事就像是一面镜子,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才子的辉煌与坎坷。
我们要从他的故事里吸取教训,既要发挥自己的才华,又要懂得为人处世的道理。
解缙对句相爷奇-对联故事
![解缙对句相爷奇-对联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26b57a2933687e21ae45a96c.png)
解缙对句相爷奇-对联故事天做棋盘星做子,谁人敢下?地作琵琶路作弦,哪个能弹?明朝初年有个解缙,人称“神童”。
他出身贫穷,平时帮着父亲做事,空下来就发愤读书。
七岁时,已能作联吟诗,出口惊人。
一年新春,家家户户都贴春联。
小解缙也写了一副春联,贴在门上:门对千竿竹家藏万卷书这副春联一贴出,引得人们议论纷纷。
闲言传到斜对面相爷的耳朵里。
他想试一试解缙,于是命家人去叫他来见面。
谁知小解缙不肯随便上门,要相府拿请帖来。
相府家人回去告知相爷,相爷叫拿请帖去请。
解缙收了请贴,与相府家人来到相府门前,见正门关着,就对家人说:“迎客有迎客之礼,为何不开正门?”家人无奈,只得又去禀告相爷。
相爷挥笔写了个上联,连同笔墨一起,叫家人给解缙。
小解缙接过一看,见是一副对子的上联:小犬乍行嫌路窄解缙已知相爷的用意,心想:今天非叫你开正门迎接我不可!于是即刻写了下联:大鹏展翅恨天低|中華励誌網春联大全|恭祝您年年如意春,岁岁平安节|相爷见到对句,只好大开正门。
小解缙进了门,相爷把他迎入客厅,分宾主坐下后,相爷从桌上拿起一本书说:“老夫听说你有万卷之书,书藏在哪里?”小解缙指指肚皮说:“就在这里。
”相爷又问:“既然如此,那我出联你能对吗?”小解缙眨眨眼睛说:“何止能对!”相爷看看这个身穿绿衣衫的小家伙,口气竟这么大,便出联道:井底蛤蟆青间绿小解缙听了,冷笑了一声,看了一眼身穿红袍的相爷,对道:盘中螃蟹白映红相爷本想讥笑他是个坐井观天的蛤蟆,不料自己反被奚落成一只死螃蟹,不由心里冒火,却不好发作,只好改换题目,又说:天做棋盘星做子,谁人敢下?小解缙略一思索,便对道:地作琵琶路作弦,哪个能弹?相爷见小解缙对答如流,大为吃惊,才知道小解缙果然是“肚藏万卷书”。
|中華励誌網春联大全|恭祝您年年如意春,岁岁平安节|。
神童应对有见识
![神童应对有见识](https://img.taocdn.com/s3/m/59d950278762caaedd33d4f6.png)
COUPLETS传/承/民/族/文/化传说故事古往今来,我国不少名人幼年聪慧过人,才思敏捷,擅长吟诗作对,被人们称为“神童”,他们为后世留下了不少风趣幽默、智慧十足的对联故事。
文中的这些少年很早就展露出卓越的才华,注定了他们不平凡的人生。
神童应对有见识文丨曾昭安一、解缙巧对一年端午节,明代才子解缙去岳父徐泰家贺节,正好徐泰的另外两个女婿也来了。
岳父那天来了兴致,把三个女婿叫到一起,指着门上挂的菖蒲、艾叶和院子里的花木,让他们作副即景对联。
解缙随口吟出上联:蒲叶桃叶葡萄叶,草本木本;徐泰见另两个女婿搜索枯肠半天对不出来,就叫解缙自己续对,解缙指着院中的花木说:梅花桂花玫瑰花,春香秋香。
上联“蒲”“桃”两种植物名连起来恰好与第三种植物名“葡萄”同音,而蒲属草本植物、桃和葡萄属木本植物,故草本在前,木本在后,以相呼应。
下联“梅”“桂”两种植物名连起来恰好与第三种植物名“玫瑰”同音,梅花于冬末春初开放,桂花和玫瑰花于夏秋时节开放,故与“春香”“秋香”相照应。
足见联语构思之巧。
二、黄策行智对其师相传广东郁南县有名中医黄策行,自幼博览群书,能诗善对.被誉为“神童”。
11岁那年一个月夜,他正与老师谈论诗文,老师见皓月当空,触景生情,随即出了个上联邀对:月圆照方窗,有规有矩;黄策行一时对答不上,老师有意夹了块鱼给他。
黄策行顿有所悟,对出下联:长竿垂短钓,能屈能伸。
上下联皆分成两短句,虚实结合,以实壮虚,相得益彰。
圆曰规,方曰矩,圆者中规,方者中矩。
上联中“圆”和“规”'方”和“矩”相互照应,寓意为人处世要“有规有矩”;下联中“长”和“伸”“短”和“屈”相互照应,含意更深一层,认为做人处事既要坚持原则,有规有矩,又要灵活变通,“能屈能伸”。
只有这样,人生才会成功。
黄策行小小年纪便有如此见地,非神童所不能也。
三、张适名句妙对客北宋进士张适6岁时,有客过书馆,他正在洗浴。
客说:书生沐浴,日新日新日日新;张适即时对道:学者工夫,时习时习时时习。
明代学士解缙的故事
![明代学士解缙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5b719dd9770bf78a6529547d.png)
明代学士解缙的故事明朝解缙七岁时,随父亲去长江洗澡,父亲脱下衣服挂在老树上说了上联:千年老树为衣架解缙即答了下联:万里长江作浴盆.解缙巧对讽权贵明朝翰林大学士解缙堪称诗词名家,他自幼聪明好学,7岁能诗善文,且生性刚直。
一次,告老还乡的李尚书不信解缙有此高才,他宴请几个权臣显贵作诗,派人叫解缙前来应对,想有意当众奚落他一番。
解缙来到李府,只见大门紧闭。
家人说主人吩咐要他从小门进入,他站在大门口硬是不走小门。
李尚书闻情走来大声说:“小子无才嫌地狭”;解缙即答:“大鹏展翅恨天低。
”尚书听了大吃一惊:呵,这小子口气倒不小,忙命人打开中门相迎。
刚入席,一权贵便想借题嘲笑他母亲在家做豆腐,父亲挑上街叫卖的贫寒身世,对他说:“听说才子能出口成对,今日请你以你父母职业为题如何?”解缙听了,明知是奚落自己,不慌不忙地吟道:”户挑日月上街卖;手把乾坤日夜磨。
“众人听了,无不拍案叫绝。
那权贵却鱼骨梗喉似的上下不安。
另一显贵见解缙身穿绿袄,便也出一上联讥讽他:“井里哈蟆穿绿袄”;解缙见那人身穿红袄,灵机一动说出下联:“锅中螃蟹着红袍”。
那显贵听了暗想:这小子好厉害,我把他比作活哈蟆,他却把我比作死螃蟹。
但又无理发泄,只好自认倒霉。
酒过三巡,尚书欲压服解缙,用手往天上一指,自命得意地说:“天作棋盘星作子,谁人敢下?”解缙听罢,用脚在地上一顿,说:“地作瑟琶路作弦,哪个能弹!”口气比他还高。
尚书奈何不得,啼笑皆非。
这时,解缙举杯祝酒说:“难得今日群才雅集,我愿题赠一联助兴”。
尚书听罢,忙叫人拿来文房四宝,解缙挥毫舞墨,然后掷笔大笑而去。
众人走过来一看,瞠目结舌地半天说不出话来,原来这是一副借物寓讽联:“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解缙巧对曹尚书明代有个学士叫解缙,是一个有名的才子。
据说,他六七岁就能吟诗作对,人们都称他为“神童”。
他家与曹尚书家的竹园相对,于是他便在自己家的门上贴了一幅对联:门对千竿竹家藏万卷书曹尚书见了很不愉快,心想:我家的竹园景色哪能让他借用呢?于是,他就命令人把竹子砍去一截。
关于解缙的个人简介
![关于解缙的个人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95ed9505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7b.png)
关于解缙的个人简介解缙,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中进士,官至内阁首辅、右春坊大学士,参预机务。
解缙以才高好直言为人所忌,屡遭贬黜,终以“无人臣礼”下狱,永乐十三年(1415年)冬被埋入雪堆冻死,卒年四十七。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关于解缙的个人简介,欢迎大家阅读!个人介绍解缙(1369年-1415年),字大绅,一字缙绅,号春雨、喜易,明朝吉水(今江西吉水)人,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中进士,官至内阁首辅、右春坊大学士,参预机务。
解缙以才高好直言为人所忌,屡遭贬黜,终以“无人臣礼”下狱,永乐十三年(1415年)冬被埋入雪堆冻死,卒年四十七,成化元年(1465年)赠朝议大夫,谥文毅。
生平明洪武二年(1369年)解缙出生在吉水鉴湖的一个书香门第之家。
传说他自幼颖敏绝伦,有“神童”之称。
5岁时,父教之书,应口成诵;7岁能述文,赋诗有老成语;10岁日数诵千言,终身不忘;12岁尽读《四书》、《五经》,贯穿其义理。
洪武二十年(1387年),解缙参加江西乡试,名列榜首(解元)。
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解缙中戊辰科进士三甲第十名,廷试与兄解纶、妹夫黄金华同登进士第,授庶吉士,读中秘书。
同年,官至翰林学士。
朱元璋非常器重他,命其常在身边。
一天,朱元璋在大庖西室,对解缙说:“我和你从道义上是君臣,而从恩情上如同父子,你应当知无不言。
”次日,解缙即呈上万言书,主张应当简明律法、并赏褒善政。
朱元璋读后,称赞其才。
不久,解缙再次呈上《太平十策》进言。
解缙初入仕时,曾指责兵部僚属玩忽职守,尚书沈潜对此极为恼怒,上疏诬告解缙。
明太祖朱元璋由此也责备解缙“散自怒”并贬他为江西道监察御史。
韩国公李善长因罪被朱元璋处死,解缙代郎中王国用上疏为李善长辩冤,他又代御史夏长疏《论袁泰奸黠状》,历陈御史袁泰蔑视朝纲,贪赃枉法,陷害忠良之罪。
袁泰受到处罚,对此怀恨在心。
朱元璋认为解缙还缺乏涵养,必须修身养性,闭门思过,否则会成为众臣攻击的对象。
解缙敏对——精选推荐
![解缙敏对——精选推荐](https://img.taocdn.com/s3/m/9233833a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4d.png)
解缙敏对明朝初期,吉水神童解缙,勤奋好学但家境清贫。
父母做豆腐养家糊口。
某日,解缙外出偶遇一位官人,此官明知却顾意问他父母是干什么的?解缙以一副谜语相回应:严父肩挑日月,慈母手转乾坤。
刁官听罢不知何意,以为是戏弄正欲露恶情,仆人在其耳边嘀咕了一阵。
刁官连连点头,方才弄清。
日出时,父亲担豆腐去卖,月出而归。
这正是“肩挑日月”的表明;母亲作豆腐,手推石磨转呀转的,恰似“手转乾坤”的回禀。
传说,解缙四岁才开口说话,五岁就会吟诗作对。
五岁时,母亲要他扫地把鸡放出来,他一边做事一边随口说:“打扫庭前地,放出笼中鸡”。
母亲讲他“做事就做事,干嘛去念诗”?解缙回答说,“明明是说话,怎道我吟诗。
”有人向解缙问路,打听姓董的郎中家住哪里?解缙稚声稚气地回答:“过街往北走,转弯你向东,门前桂花树,便是董郎中。
”。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这幅曾被毛泽东主席引用过的对联,也是解缙小时候写的。
解缙家对面一户财主,后门恰对富豪的竹林。
除夕,解缙后门对联:门对千竿竹,家藏万卷书。
富豪见之,命人把竹砍掉。
解缙知其意,上下联各添一字改成:门对千竿竹短,家藏万卷书长。
富豪更恼火,叫人把竹根挖掉。
解缙暗中笑,加字跟进:门对千竿竹短无,家藏万卷书长有。
富豪气得目瞪口呆,再不吭声。
春节过后,解缙父子到富豪家作客时,富豪有意为难解缙,要他走小门。
解缙不允,富豪出了一个上联:小犬无知嫌路窄,解缙立即应道:大鹏展翅恨天低。
富豪见他对答如流,也没甚么话好说了。
有一天,解缙同女友素姣,提着竹篮一同去采竹笋,回家时,却看见曹宝骑在马背上,调侃在田里插秧的农夫。
曹宝趾高气扬地说:“莳田郎,莳田郎,一天能莳几千几百行?”农夫们那有闲功夫理他,曹宝乐得哈哈大笑,不停地叫:“绝句!绝句!”解缙见他闲得无事,拿农夫开心取笑,愤愤不平,指着曹宝大声说道:“跑马夫,跑马夫,一天能走几千几百步?”素姣和农夫听解缙把曹宝比作跑马夫,一个个开怀大笑。
现代人写解缙的作文
![现代人写解缙的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5299a548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4087a50.png)
现代人写解缙的作文解缙,这位在历史长河中闪耀着独特光芒的人物,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或许只是一个遥远的名字,存在于泛黄的史书和枯燥的课堂讲解中。
但当我深入去了解他的一生,却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奇妙世界的大门。
解缙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自幼聪慧过人,有神童之称。
据说他五岁能诗,七岁能文,十岁一天背诵千言的文章,终身不忘。
这在咱们现代人看来,简直就是开了超级大脑的外挂嘛!想象一下,一个小娃娃,脑袋瓜里装的不是糖果和玩具,而是诗词文章,那得多厉害!长大之后的解缙,更是凭借着自己的才华在仕途上崭露头角。
洪武二十一年,解缙中进士,官至翰林学士。
这期间,他曾上万言书,批评朝政,那勇气可不是一般人能有的。
咱就说在现代职场,谁敢这么直接跟领导提意见啊,不得担心丢了饭碗?可解缙不怕,他就是这么刚!说到解缙最出名的,还得是他主持编纂的。
这部巨著涵盖了经、史、子、集、天文地理、阴阳医术、占卜、释藏道经、戏剧、工艺、农艺等等,真可谓是无所不包。
为了编纂这部书,解缙带领着一大群文人学者,日夜操劳。
想象一下那个画面,一堆人挤在屋子里,到处都是书,大家一边翻找资料,一边奋笔疾书,解缙在中间走来走去,指导着这个,提醒着那个,忙得不可开交。
那场面,简直比咱们现代人赶项目进度还紧张。
而且啊,解缙这个人的性格也特别有意思。
他直率、坦诚,有时候甚至有点莽撞。
在复杂的官场中,他这样的性格可没少吃亏。
有一次,他因为直言进谏,得罪了权贵,被贬官到了外地。
这要是搁在咱现代人身上,估计得郁闷好久,可解缙倒好,他到了外地也不闲着,还在想着为百姓做点实事。
在解缙的一生中,我觉得最让人感慨的,还是他对理想和信念的坚持。
尽管官场黑暗,路途坎坷,但他始终没有放弃自己心中的那份正义和对国家的热爱。
这让我想起了咱们现代人,很多时候为了一点利益,就放弃了自己的原则和梦想。
相比之下,解缙真的是太了不起了。
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快节奏的时代,每天都被各种信息和琐事包围着。
关于解缙的读后感
![关于解缙的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e502a956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26c3106.png)
关于解缙的读后感解缙,这个名字对于很多人来说,或许并不陌生。
但真正深入了解他的生平事迹后,我心中却是感慨万千。
解缙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自幼聪慧过人,有神童之称。
他在很年轻的时候就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华,诗词文章样样精通。
说起解缙,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他参与编纂《永乐大典》这件事。
那可不是一般的工程啊!想想看,要把那么多的书籍、资料整理归类,还要保证内容的准确和完整,这得多难!解缙就带着一帮文人学士,没日没夜地干。
据说当时的工作场景那叫一个紧张忙碌,每个人都埋着头,在堆积如山的书卷中寻找、筛选、整理。
解缙更是身先士卒,眼睛都熬红了,头发也不知道掉了多少,可他愣是不叫苦不叫累。
他对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哪怕是一个小小的标点符号,都要反复斟酌。
有时候为了确定一段文字的出处和准确性,他要翻阅无数的古籍,跑遍好多的藏书楼。
那股子认真劲儿,真是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而且啊,解缙这个人性格直爽,说话从不拐弯抹角。
在朝堂上,他看到不对的事儿,就直接跟皇帝说,也不管会不会得罪人。
有一次,皇帝做了一个决定,大家都不敢吭声,只有解缙站了出来,直言不讳地指出问题所在。
这可把皇帝气坏了,周围的大臣也都为他捏了一把汗。
可解缙呢,面不改色心不跳,坚持自己的观点。
虽说这种性格让他吃了不少苦头,但也正是因为这份正直和勇敢,让他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解缙的一生,可谓是波澜壮阔。
他经历过荣耀,也遭受过挫折。
曾经位极人臣,风光无限;后来却又被陷害入狱,最终落得个悲惨的结局。
这让我不禁感叹,在那个封建时代,官场的黑暗和人心的险恶。
他的才华横溢让人赞叹,可他的命运多舛又让人惋惜。
有时候我就在想,如果解缙生在一个更加开明、公正的时代,他的结局会不会不一样呢?也许他能一直施展自己的才华,为国家和人民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回顾解缙的一生,我深深地感受到,一个人的命运往往受到时代背景和自身性格的双重影响。
他的故事也让我明白,无论身处何种环境,都要有坚守自己原则和信念的勇气。
明朝人解缙小时候就特别聪明,但家境假游乐场春节,父亲要他请人
![明朝人解缙小时候就特别聪明,但家境假游乐场春节,父亲要他请人](https://img.taocdn.com/s3/m/b7686e74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c1.png)
明朝人解缙小时候就特别聪明,但家境假游乐场春节,
父亲要他请人
解缙年少时期就非常的聪明,有神童的称号,在母亲怀里时就开始跟随母亲认字,5岁的时候就能过目不忘,7岁已经可以写文章了。
公元1387年,他参加江西乡试,拿到了第一名。
18岁考中进士,在翰林院担任官职。
此时朱元璋对他也非常喜爱,经常让他陪在自己身边。
明代大学士解缙从小就是写对联的高手,一年春节,父亲让解缙写春联。
恰巧解缙家的对门有一片郁郁青青的竹子,于是小解缙就拟了一副春联:“门对千枝竹,家藏万卷书。
”可是春联贴出去以后,竹林的主人生气了,心想,你这不是成心拿我做比较吗?我们家是外尖中空的竹子,你们家饱藏的都是诗书,这算什么事啊?一生气他就带着家人把这片竹子砍了――看你还怎么门对千枝竹。
解缙一看,马上回家拿了两小块红纸,各写一个字,“短”和“长“,于是对联变成“门对千枝竹短,家藏万卷书长”。
竹林的主人更来气了,这不没完吗?又带着家人把这片竹林连根刨掉――这回看你还怎么拿竹子说事?小解缙拍了拍脑瓜,又拿了两小块红纸,分别写了“无”和“有”字,这样一来,就成了:“门对千枝竹短无,家藏万卷书长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