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复习教案
中考语文复习教案阅读说明文
中考语文复习教案阅读说明文一、教学目标1. 理解说明文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
2. 掌握说明文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3. 提高学生对说明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4.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批判性思维。
二、教学内容1. 说明文的概念与特征解释说明文的定义分析说明文的特点和结构2. 阅读说明文的方法与技巧快速浏览和抓住主题细读理解重点信息和细节分析论据和论证逻辑3. 说明文的分析与理解识别作者的观点和立场分析论据的有效性和可靠性评价文章的逻辑性和说服力4. 说明文的写作技巧学习使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和手段掌握说明文的组织和表达方式5. 阅读练习与评价精选说明文阅读材料学生自主阅读和实践讨论和分享阅读心得与感悟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说明文的概念、特征和阅读方法。
2. 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分享阅读体验。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说明文案例,深入理解其写作技巧。
4. 阅读练习法:布置课后阅读任务,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说明文阅读材料,包括范文和练习文章。
2. 制定教学计划和时间表,确保教学内容的合理安排。
3. 准备教学PPT或黑板,用于展示和讲解知识点。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表现和参与程度。
2. 阅读练习评价:评估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思考能力。
3. 课后作业评价:检查学生对说明文阅读技巧的掌握情况。
4. 综合评价:综合考虑学生在课堂表现、阅读练习和作业完成方面的表现,给予总体评价。
六、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引入一些经典的说明文作品,激发学生对说明文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说明文的特点和价值。
2. 讲解说明文的概念与特征:详细讲解说明文的定义,分析说明文的特点和结构,帮助学生建立对说明文的初步认识。
3. 教授阅读方法与技巧:引导学生掌握快速浏览和抓住主题的方法,教授细读理解重点信息和细节的技巧,培养学生的信息提取和分析能力。
4. 分析与理解说明文:通过具体的说明文案例,引导学生识别作者的观点和立场,分析论据的有效性和可靠性,评价文章的逻辑性和说服力。
中考语文复习教案阅读说明文
中考语文复习教案阅读说明文一、教学目标1. 理解说明文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
2. 掌握说明文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3. 提高学生对说明文内容的分析和理解能力。
4.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批判性思维。
二、教学内容1. 说明文的概念与特征a. 解释说明文的概念b. 分析说明文的特点:客观性、条理性、准确性等2. 说明文的阅读方法a. 快速浏览:了解文章大意和结构b. 细读:关注关键词、定义、数据等c. 批判性阅读:判断信息的可靠性、合理性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举例或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说明文的特点和作用。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一篇说明文,尝试运用阅读方法进行分析。
3. 合作交流:分组讨论,分享阅读心得和发现的问题。
4. 教师讲解:针对学生的疑问和难点,进行解答和指导。
5. 练习巩固: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进行阅读和分析。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和参与情况。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练习题的完成质量和准确性。
3. 学生互评: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对方的阅读分析和理解能力。
五、教学资源1. 说明文阅读材料:选取适合中考难度和范围的说明文文章。
2. 教学PPT:展示说明文的概念、特征和阅读方法。
3. 练习题:设计针对性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拓展1. 举例说明说明文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科普文章、产品说明书等。
2. 对比分析说明文与其他文体的区别,如议论文、小说等。
3. 引导学生关注说明文的写作技巧,如使用恰当的比喻、举例等。
七、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说明文的概念、特征和阅读方法。
2. 强调说明文在生活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阅读中多关注说明文。
3. 提醒学生继续巩固所学知识,为后续课程做好准备。
八、课后作业1. 阅读一篇说明文,运用所学方法进行分析和理解。
2. 总结自己在阅读说明文时的感受和收获。
3. 思考说明文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举例说明。
九、教学反思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观察学生对说明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是否有所提高。
中考说明文阅读复习教案及练习
中考说明文阅读复习教案及练习一、教学目标1. 理解说明文的概念和特点,掌握说明文的阅读方法。
2. 分析说明文的结构,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说明文。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4.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理解说明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掌握说明文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3. 分析说明文的结构,从不同角度进行解读。
三、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提高说明文阅读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的中考说明文阅读真题和模拟题。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用于记录重点知识和解题思路。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说明文的概念和特点,引发学生对说明文阅读的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阅读教材中的说明文文章,了解文章内容,自主总结说明文的特点。
3. 课堂讲解:a) 讲解说明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如事实性、客观性、逻辑性等。
b) 教授说明文阅读方法,如速读、精读、猜读等。
c) 分析说明文的结构,如引言、、结尾等,并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说明文。
4.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中考说明文阅读真题,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解题思路,总结答题技巧。
5. 课堂练习:学生完成中考说明文阅读模拟题,教师点评并讲解答案。
6. 总结提升:学生分享本节课的收获,教师进行总结,强调说明文阅读的重点和技巧。
7. 课后作业: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内容1. 常见说明文写作手法和技巧的讲解。
2. 说明文语言的特点和表达方式。
3. 说明文中的概念、定义、特点、作用的解读方法。
七、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生动的说明文例子,引发学生对说明文写作手法和技巧的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阅读教材中的说明文文章,注意作者的写作手法和技巧。
3. 课堂讲解:a) 讲解常见的说明文写作手法和技巧,如比较、分类、举例、引用等。
b) 分析说明文语言的特点,如准确性、简洁性、逻辑性等。
中考说明文阅读复习教案及练习
中考说明文阅读复习教案及练习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说明文的基本特征和常见题型。
2. 培养学生快速阅读说明文的能力,提高答题技巧。
3. 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独立分析、理解说明文,提高中考阅读成绩。
二、教学内容:1. 说明文的基本特征:定义、特点、结构。
2. 常见题型及解题方法:主旨题、理解题、判断题、填空题、简答题。
3. 说明文的阅读策略:快速阅读、重点阅读、深度阅读。
三、教学过程:1. 讲解说明文的基本特征,通过实例进行分析,让学生理解并掌握。
2. 分析常见题型,讲解解题方法,让学生进行实战演练。
3. 教授说明文阅读策略,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提高阅读速度和效果。
四、课后练习:1. 选择一篇说明文,分析其基本特征。
2. 根据文章内容,回答常见题型的问题。
3. 运用所学的阅读策略,阅读一篇说明文,总结阅读心得。
五、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讲解和课后练习,评估学生对说明文基本特征的掌握程度。
2. 通过课后练习,评估学生对常见题型的解答能力。
3. 通过课后练习,评估学生对说明文阅读策略的运用情况。
六、教学策略的深化与应用1. 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已学的阅读策略。
深化对说明文阅读的理解,提高阅读效率。
2. 教学内容:说明文阅读的深度分析技巧。
如何在阅读过程中快速捕捉关键信息。
3. 教学过程:通过案例分析,讲解如何深入理解说明文的内容和结构。
练习快速筛选和整合文章中的信息。
4. 课后练习:选取一篇复杂的说明文,运用深度阅读策略,总结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观点。
七、题型专项训练1. 教学目标:针对不同题型,提高学生的答题技巧和准确率。
2. 教学内容:针对说明文阅读的各类题型,进行专项训练。
分析常见错误类型,提供避免错误的方法。
3. 教学过程:模拟考试环境,进行题型专项练习。
分析练习中的错误,指导正确的答题方法。
4. 课后练习:完成一套说明文阅读的真题练习,重点关注各类题型的答题技巧。
八、实战模拟测试1. 教学目标:模拟真实考试环境,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
中考说明文复习教案
中考说明文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说明文的定义、特点和结构。
2. 培养学生准确理解说明文内容、分析说明文层次和归纳说明文要点的能力。
3. 引导学生掌握说明文的阅读方法和技巧,提高阅读说明文的速度和效果。
二、教学内容1. 说明文的定义:说明文是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体裁,旨在客观、准确、科学地介绍和解释事物、现象、原理等。
2. 说明文的特点:客观性、准确性、条理性和逻辑性。
3. 说明文的结构:引言、本体、结论。
4. 阅读说明文的方法和技巧:快速浏览、重点阅读、归纳总结、查找核实。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说明文的定义和特点,引导学生了解说明文的重要性。
2. 讲解:详细讲解说明文的结构,分析说明文层次和归纳说明文要点的技巧。
3. 实践:让学生阅读一篇说明文,运用所学方法和技巧进行分析,引导学生总结文章结构和要点。
4. 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阅读说明文的体会和心得,互相学习和借鉴。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归纳和总结,强调说明文阅读的重要性和方法。
四、课后作业1. 阅读两篇说明文,运用所学方法和技巧进行分析,总结文章结构和要点。
2. 写一篇说明文,要求结构清晰、层次分明、内容准确。
五、评价方式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程度。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3. 期末考试:设置有关说明文阅读的题目,测试学生掌握程度。
六、教学案例分析1. 案例选取:选取一篇具有代表性的中考说明文真题,如2024年某地区中考说明文阅读题。
2. 案例分析:从文章结构、层次、要点、阅读技巧等方面进行深入剖析,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中考说明文阅读的考点和应对策略。
3. 解题方法指导:引导学生运用所学阅读方法和技巧,逐步解题,提高解题效率和正确率。
七、中考说明文阅读技巧训练1. 快速浏览:培养学生快速浏览文章,抓住文章主题和框架的能力。
中考语文复习教案阅读说明文
中考语文复习教案阅读说明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说明文的基本特征,包括说明对象、说明内容、说明顺序、说明方法等。
2. 培养学生准确理解说明文内容,抓住文章的说明中心和说明要素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分析、概括、提炼说明文信息的技巧。
4. 引导学生运用说明文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说明文的速度和效果。
二、教学内容:1. 说明文的概念及基本特征2. 说明文的说明对象、说明内容、说明顺序、说明方法等3. 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4. 说明文的阅读方法和技巧5. 说明文题目类型的分析与解答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说明文的基本特征、阅读方法和技巧。
2. 难点:说明文题目类型的分析与解答。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以具体说明文为例,解析说明文的基本特征和阅读方法。
2. 采用提问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说明文的特点和阅读技巧。
3. 采用练习法,让学生通过做题实践,巩固说明文的阅读方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说明文的概念和重要性。
2. 讲解说明文的基本特征,如说明对象、说明内容、说明顺序、说明方法等。
3. 分析说明文的阅读方法,如抓住文章的说明中心和说明要素,理解说明文的语言特点等。
4. 讲解说明文题目类型的分析与解答方法。
5. 课堂练习:让学生阅读一篇说明文,运用所学方法和技巧进行分析和解答。
6.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说明文阅读的重点和难点。
7.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阅读一篇说明文,总结阅读方法和技巧。
六、教学案例分析:1. 案例选取:选取一篇具有代表性的说明文进行案例分析。
2. 分析内容:从说明文的基本特征、阅读方法、题目类型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3. 学生参与: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分析过程,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七、课堂讨论与互动: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在阅读说明文时的经验和方法。
2. 邀请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分析成果,并邀请其他同学进行评价和提问。
3. 教师点评:对学生的讨论和互动进行点评,总结说明文阅读的常用方法和技巧。
中考说明文专题复习教案
中考说明文专题复习教案篇一:中考说明文阅读复习教案中考说明文阅读复习教案复习目标:1、了解说明文的概念、分类及特点。
2、理解说明的对象及特征,辨析说明方法。
3、把握说明顺序和结构,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复习重点:说明的对象及特征,说明方法的辨析复习难点:说明方法的辨析,说明顺序和结构,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复习步骤:一、导入——你能区别下列三个句子吗?①镜子里一下子映出了一张稚气活泼的脸。
②镜子里能映出图象完全是由光的反射所致。
③我认为,镜子就是镜子,只能映出虚幻,不会给人带来真实。
第①句是描写句,第②句是说明句,第③句是议论句。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什么是说明文:说明文是客观说明事物的一种文体,或说明事物的性质、状态、功能、特征,或阐述事理,目的在给人以知识。
二、中考说明文命题分析:近年中考说明文阅读偏重环境保护、现代科技和身边的人文环境等跟生活密切相关的科学小品文。
比如我们这次质检的阅读题《让垃圾照亮世界》就是一篇介绍如何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来保护环境的说明文。
三、中考说明文的考点:1、文章内容的整体理解,信息的筛选概括以及说明对象及其特征的把握2、说明顺序及结构的理解和把握。
3、说明方法辨别、分析及其作用。
4、说明语言的把握,关键词句的辨析。
5、结合实际,拓展科学思维。
四、说明文的中考知识点的复习(一)文章内容的整体理解,信息的筛选概括以及说明对象及其特征的把握把握说明对象以及概括说明中心及其特征(技巧:可以找中心句法。
把各段的意思用中心句概括出来,再分析说明内容。
)首先要弄清这篇文章是向读者介绍某一事物还是阐明某一事理的。
然后再看介绍了这一事物的哪些特征,或阐明了哪种事理。
概括说明对象的特点、说明文段的主要内容可以采用以下方法:看标题抓中心句(总括句、总结句、过渡句),筛选关键词划分层次、内容要准确、语言要简洁如《苏州园林》就是向读者介绍苏州园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游览者在苏州园林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中考说明文阅读复习教案
中考说明文阅读复习教案教案:中考说明文阅读复习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了解说明文的定义和特点;2.掌握说明文的阅读技巧;3.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说明文的特点和阅读技巧;2.练习中考说明文阅读题。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多种类型的中考说明文阅读题;2.学生准备:中考说明文阅读真题。
四、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知1.与学生分享说明文的定义和特点,让他们了解说明文的基本知识。
2.引导学生回顾说明文的阅读技巧,例如浏览全文,留意段落标题,抓住关键词等。
Step 2 阅读范例及解析1.给学生提供一篇典型的中考说明文,并要求学生自主阅读,注意整体的结构和关键信息。
2.导读学生阅读的重点,例如特殊的名词解释,操作细节等。
3.和学生一起解读说明文,梳理出文章的主旨和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
Step 3 解读中考说明文阅读题1.给学生分发中考说明文阅读题,要求他们独立完成。
2.解析题目,讲解正确答案的选择理由和阅读技巧。
3.让学生根据解析结果自主修改答案,加深理解。
Step 4 阅读训练1.给学生发放一些中考说明文阅读题,要求他们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并交卷。
2.教师及时批改并与学生一起解析答案,讲解正确答案的选择理由和阅读技巧。
3.学生根据解析结果反思自己的不足之处,改正错误。
Step 5 总结回顾1.针对学生在阅读训练中出现的问题,教师进行总结和归纳,让学生进一步明确自己的不足之处。
2.强调说明文阅读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多读多练,充实自己的相关知识。
3.鼓励学生制定明确的学习计划,并告知他们可以向老师寻求帮助。
五、课堂作业1.要求学生复习背诵中考说明文范文,并做好笔记;2.设计一个与说明文相关的题目,并思考出解题思路。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说明文的特点和阅读技巧,以及进行中考说明文阅读题的解析和训练,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但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的课堂参与度。
中考说明文阅读复习教案
中考说明文阅读复习教案第一章:说明文阅读的重要性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说明文的概念和特点。
2. 强调说明文阅读在中考中的重要性。
3. 激发学生对说明文阅读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说明文的概念和特点2. 中考说明文阅读的要求3. 说明文阅读的重要性三、教学步骤1. 引入说明文的概念和特点,让学生初步了解说明文。
2. 分析中考说明文阅读的要求,让学生明白中考对说明文阅读的考查重点。
3. 通过实例讲解说明文阅读的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学习说明文阅读的意义。
四、教学评价1. 检查学生对说明文概念和特点的理解。
2. 评估学生对中考说明文阅读要求的掌握。
3. 观察学生对说明文阅读重要性的认识。
第二章:说明文阅读技巧与策略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说明文阅读的基本技巧。
2. 培养学生运用策略进行说明文阅读的能力。
3. 提高学生说明文阅读的效率和准确度。
二、教学内容1. 说明文阅读的基本技巧2. 说明文阅读的策略3. 说明文阅读的实践应用三、教学步骤1. 介绍说明文阅读的基本技巧,如理解、概括段落大意等。
2. 教授说明文阅读的策略,如查找关键词、分析逻辑关系等。
3. 提供实践应用机会,让学生运用所学技巧和策略进行说明文阅读。
四、教学评价1. 检查学生对说明文阅读技巧的掌握。
2. 评估学生运用策略进行说明文阅读的能力。
3. 分析学生说明文阅读的效率和准确度。
第三章:说明文文本分析与解读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说明文文本分析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解读说明文文本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说明文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说明文文本分析的方法2. 说明文文本解读的技巧3. 说明文内容理解和概括的实践三、教学步骤1. 介绍说明文文本分析的方法,如分析作者观点、梳理事实与例子等。
2. 教授说明文文本解读的技巧,如理解数据和图表、推断隐含意义等。
3. 提供实践机会,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和解题技巧进行说明文文本分析和解读。
中考说明文阅读复习教案
中考说明文阅读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说明文的概念和特点2. 掌握说明文的阅读方法和技巧3. 提高学生对说明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4.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二、教学内容1. 说明文的概念和特点2. 说明文的阅读方法和技巧3. 说明文实例分析4. 练习题和答案解析三、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说明文的概念和特点,引起学生的兴趣2. 讲解:讲解说明文的阅读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主动思考3. 实例分析:分析一篇说明文,让学生实践所学阅读方法和技巧4. 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5. 答案解析:解析练习题的答案,帮助学生理解和纠正错误四、教学资源1. 说明文阅读指导PPT2. 说明文实例文本3. 练习题和答案解析文档五、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和思考情况2. 练习题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练习题的情况,评估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3.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改进方向六、教学策略1. 互动讨论: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问题,增强课堂互动性。
2. 实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的说明文案例,让学生了解说明文的结构和特点。
3. 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阅读任务,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4. 反思总结: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总结,归纳阅读方法和解题技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说明文的阅读方法和技巧,提高对说明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 教学难点:理解和运用说明文的结构和语言特点,解决阅读过程中的问题。
八、教学计划1. 第1-2课时:介绍说明文的概念和特点,讲解阅读方法和技巧。
2. 第3-4课时:分析说明文实例,让学生实践阅读方法和技巧。
3. 第5-6课时:设计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4. 第7-8课时:解析练习题答案,帮助学生理解和纠正错误。
5. 第9-10课时:进行小组合作阅读,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中考专题复习《说明文阅读》语文优秀教案优秀教案
中考专题复习《说明文阅读》语文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说明文的特点和结构,掌握说明文的阅读方法。
2.提高学生分析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和说明方法的能力。
3.培养学生准确筛选信息、概括要点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理解说明文的特点和结构,掌握说明文的阅读方法。
2.难点:分析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和说明方法,准确筛选信息、概括要点。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说明文的概念,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说明文知识。
2.学生分享自己在阅读说明文时遇到的问题和困惑。
二、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一篇说明文,初步感知说明文的特点和结构。
2.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勾画出关键信息,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说明文的特点和结构,包括:说明对象、说明顺序、说明方法等。
2.教师通过实例,讲解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和说明方法,如:平实、准确、简明等。
四、互动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所读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和说明方法。
五、实践训练1.教师给出一篇说明文,学生独立完成阅读任务,包括:筛选信息、概括要点、分析说明方法等。
2.学生展示阅读成果,教师点评并指导。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反思在阅读说明文时的不足之处。
一、说明文的特点和结构1.说明文的定义:说明文是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体,旨在客观、准确地介绍事物的特征、原理、功能等。
2.说明文的特点:客观性、准确性、条理性、通俗性。
二、说明文的阅读方法1.理解说明对象:明确说明文所介绍的事物或现象,把握其本质特征。
2.分析说明顺序:了解说明文的逻辑顺序,如:时间顺序、空间顺序、总分总顺序等。
3.筛选关键信息:勾画出文章中的关键信息,如:定义、特征、原理、功能等。
4.概括文章内容:根据关键信息,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和说明方法1.语言特点:平实、准确、简明。
说明文的语言要简洁明了,避免冗长复杂的句子,使读者容易理解。
2.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分类别等。
中考说明文阅读复习教案
中考说明文阅读复习教案第一章:说明文阅读概述一、教学目标1. 理解说明文的概念和特点2. 掌握说明文的阅读方法和技巧3. 能够分析说明文的基本结构二、教学内容1. 说明文的定义和特点2. 说明文的阅读方法3. 说明文的基本结构分析三、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说明文的概念和重要性2. 讲解:详细讲解说明文的定义、特点和阅读方法3. 实践:分析一篇说明文,让学生动手实践四、课后作业2. 练习分析说明文的阅读方法第二章:说明文的语言特点一、教学目标1. 理解说明文语言的特点2. 掌握说明文语言的阅读技巧3. 能够分析说明文语言的作用二、教学内容1. 说明文语言的特点2. 说明文语言的阅读技巧3. 说明文语言的作用分析三、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说明文语言的重要性2. 讲解:详细讲解说明文语言的特点、阅读技巧和作用3. 实践:分析一篇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和作用,让学生动手实践四、课后作业2. 练习分析说明文语言的阅读技巧第三章:说明文的事实和证据一、教学目标1. 理解说明文事实和证据的重要性2. 掌握说明文事实和证据的阅读技巧3. 能够分析说明文事实和证据的可靠性二、教学内容1. 说明文事实和证据的作用2. 说明文事实和证据的阅读技巧3. 说明文事实和证据的可靠性分析三、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说明文事实和证据的重要性2. 讲解:详细讲解说明文事实和证据的作用、阅读技巧和可靠性3. 实践:分析一篇说明文的事实和证据,让学生动手实践四、课后作业2. 练习分析说明文事实和证据的阅读技巧第四章:说明文的结构和组织一、教学目标1. 理解说明文结构和组织的重要性2. 掌握说明文结构和组织的阅读技巧3. 能够分析说明文结构和组织的作用二、教学内容1. 说明文结构和组织的作用2. 说明文结构和组织的主要形式3. 说明文结构和组织阅读技巧三、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说明文结构和组织的重要性2. 讲解:详细讲解说明文结构和组织的作用、主要形式和阅读技巧3. 实践:分析一篇说明文的结构和组织,让学生动手实践四、课后作业2. 练习分析说明文结构和组织的阅读技巧第五章:说明文的举例和比喻一、教学目标1. 理解说明文举例和比喻的重要性2. 掌握说明文举例和比喻的阅读技巧3. 能够分析说明文举例和比喻的作用二、教学内容1. 说明文举例和比喻的作用2. 说明文举例和比喻的阅读技巧3. 说明文举例和比喻的分析方法三、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说明文举例和比喻的重要性2. 讲解:详细讲解说明文举例和比喻的作用、阅读技巧和分析方法3. 实践:分析一篇说明文的举例和比喻,让学生动手实践四、课后作业2. 练习分析说明文举例和比喻的阅读技巧第六章:说明文的图表和数据一、教学目标1. 理解说明文中图表和数据的重要性2. 掌握说明文中图表和数据的阅读技巧3. 能够分析说明文中图表和数据的作用二、教学内容1. 说明文图表和数据的作用2. 说明文图表和数据的阅读技巧3. 说明文图表和数据的分析方法三、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说明文中图表和数据的重要性2. 讲解:详细讲解说明文中图表和数据的作用、阅读技巧和分析方法3. 实践:分析一篇说明文中的图表和数据,让学生动手实践四、课后作业2. 练习分析说明文中图表和数据的阅读技巧第七章:说明文的逻辑和条理一、教学目标1. 理解说明文逻辑和条理的重要性2. 掌握说明文逻辑和条理的阅读技巧3. 能够分析说明文逻辑和条理的作用二、教学内容1. 说明文逻辑和条理的作用2. 说明文逻辑和条理的主要形式3. 说明文逻辑和条理的阅读技巧三、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说明文逻辑和条理的重要性2. 讲解:详细讲解说明文逻辑和条理的作用、主要形式和阅读技巧3. 实践:分析一篇说明文的逻辑和条理,让学生动手实践四、课后作业2. 练习分析说明文逻辑和条理的阅读技巧第八章:说明文的写作目的和态度一、教学目标1. 理解说明文写作目的和态度的重要性2. 掌握说明文写作目的和态度的阅读技巧3. 能够分析说明文写作目的和态度的作用二、教学内容1. 说明文写作目的和态度的作用2. 说明文写作目的和态度的阅读技巧3. 说明文写作目的和态度的分析方法三、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说明文写作目的和态度的重要性2. 讲解:详细讲解说明文写作目的和态度的作用、阅读技巧和分析方法3. 实践:分析一篇说明文的写作目的和态度,让学生动手实践四、课后作业2. 练习分析说明文写作目的和态度的阅读技巧第九章:说明文的常见题型和解题策略一、教学目标1. 理解说明文常见题型和解题策略的重要性2. 掌握说明文常见题型和解题策略3. 能够运用说明文常见题型和解题策略进行解题二、教学内容1. 说明文常见题型2. 说明文解题策略3. 说明文答题技巧三、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说明文常见题型和解题策略的重要性2. 讲解:详细讲解说明文常见题型、解题策略和答题技巧3. 实践:让学生进行说明文题目练习,教师指导解答四、课后作业2. 分析不同说明文题型的解题方法第十章:综合练习与提升一、教学目标1. 巩固说明文阅读方法和技巧2. 提高说明文阅读理解能力3. 提升综合分析说明文的能力二、教学内容1. 综合练习题2. 提升说明文阅读策略3. 分析说明文阅读中的难点和易错点三、教学过程1. 导入:强调综合练习的重要性2. 讲解:讲解综合练习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3. 实践:学生独立完成综合练习题,教师辅导解答四、课后作业1. 完成综合练习题,巩固说明文阅读方法和技巧重点和难点解析一、说明文阅读概述重点和难点解析:理解说明文的定义和特点是教学的基础,需要重点关注。
中考说明文阅读复习教案
中考说明文阅读复习教案(第1课时)说明文基础知识一、说明文的概念:——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或说明事物的特征,或阐明事理,目的是给人以知识。
二、说明文的分类:1、说明对象与说明目的的不同: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
事物说明文旨在介绍某一事物的形体特征,如《中国石拱桥》;事理说明文旨在解释事物本身的道理或内部规律地,如《统筹方法》等。
2、以其介绍的客观规律及其知识体系的不同:自然科学说明文、社会科学说明文3、根据说明语言的不同特色的不同:平实的说明文和生动的说明文两种。
生动的说明文又叫文艺性说明文(科学小品或知识小品)。
三、说明顺序:——说明文的顺序,根据说明的目的和对象,可以以一种顺序为主,兼用其他顺序。
1、时间顺序,即按事物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写,事物的发展变化常用这种顺序。
例如《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
2、空间顺序,即按照事物在空间位置关系依次说明:从外到内、由上到下、由左到右、由四周到中央说明相对静止的事物,诸如园林、建筑物、工艺品等,多用这种顺序。
如《雄伟的人民大会堂》。
3、逻辑顺序,即按事物的内部联系来解说。
具体表现在:①从现象到本质(或从本质到现象);②从原因到结果(或从结果到原因);③从特点到用途(或从用途到特点);④从整体到部分(或从部分到整体);⑤从概括到具体(或从具体到概括);⑥从主要到次要(或从次要到主要)等。
例如《食物从何处来》就是以逻辑顺序说明事物的。
又如:《向沙漠进军》一文,讲了沙漠向人类进攻的方法,人类向沙漠进军的方法,从现象到本质说明,运用了逻辑顺序。
《苏州园林》运用了整体到部分的说明顺序。
四、说明文的结构方式:(一)总分式结构:““总—分—总”式、总(概括)—分(具体)”式、“分—总”式。
(二)递进式结构:着重分析各层意思是怎样逐步深入展开的,是由现象到本质、个别到一般、结果到原因等等。
(三)并列式。
例如,《苏州园林》一文采用了“总——分”式结构。
中考说明文考试内容和目标要求1 、对文章内容的整体把握,对文章主要信息的筛选概括;整体感知是说明文阅读的粗读阶段,主要任务是把握说明文的主要内容。
中考语文复习教案阅读说明文
中考语文复习教案阅读说明文一、教学目标:1. 理解说明文的概念和特点,明确说明文的主要目的是向读者介绍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等。
2. 掌握说明文的阅读方法和技巧,能够快速捕捉文章的核心信息,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3. 提高学生分析、概括、推理的能力,能够准确理解文章中的概念、定义、论据等。
二、教学内容:1. 说明文的概念和特点:介绍说明文的定义、分类、写作手法等。
2. 说明文的阅读方法和技巧:如何快速捕捉文章核心信息、理解作者观点、分析论据等。
3. 说明文中的概念、定义、论据等的理解:如何准确理解文章中的关键信息。
4. 说明文的分析、概括、推理:如何从文章中提炼出主要观点,进行逻辑推理等。
5. 说明文的练习与反馈:通过练习题和讨论,检查学生的理解程度,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入一些典型的说明文例子,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详细讲解说明文的概念、特点、阅读方法和技巧等,结合实际例子进行说明。
3. 练习:让学生阅读一些说明文,运用所学的阅读方法和技巧,分析和概括文章的主要观点。
4. 讨论:学生之间相互交流阅读体会,讨论遇到的问题,共同提高。
5. 反馈:教师对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评价,针对性地指导学生改进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提问、回答问题、讨论等。
2. 阅读理解能力:通过练习题和讨论,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包括对文章核心信息的捕捉、作者观点的理解、论据的分析等。
3. 课后反馈:收集学生的课后反馈,了解他们对说明文阅读方法和技巧的掌握程度,以及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适合中考复习的语文教材,提供相关的说明文阅读材料。
2. 参考资料:提供一些说明文的阅读技巧和方法的参考书籍、文章等。
3. 练习题:设计一些针对说明文的阅读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复习教案4
说明文阅读中考复习教案复习目标:1. 整体把握,筛选说明文中的科学信息,把握说明对象及其特征;2. 把握说明顺序和说明文的结构;3.辨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4.品析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复习方法:明确考点;讲析典型题例,总结解题方法;练习、检查;反馈、提高。
复习课时:4课时第四课时复习目标:品析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教学过程:一、考点梳理:准确科学是说明文语言最突出的特点,在阅读考试中,有关准确性的考点就是:能正确指出文中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程序等词语的作用,如“可能”、“一般”、“大约”等词。
二、常见题型1、加点字词有何作用?2、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并说明理由。
3、某一限制性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4、从文章中找出一个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特点的词句,并体会。
三、以例探法例1.(2016中考.贵州)未来,木星会取代太阳吗?①在太阳系中,木星是行星中的“巨无霸”。
它的体积和质量分别达到了地球的1320倍和318倍。
不过,除此以外,木星的独特之处还在于它能发光,有自己的能源。
②也许你并不觉得这是什么稀罕事,那么我们先来看一下行星的定义:行星通常是指自身不发光、环绕着恒星的天体。
其公转方向常与所绕恒星的自转方向相同。
一般来说行星需具有一定质量,行星的质量要足够的大且近似于圆球状,自身不能像恒星那样发生核聚变反应。
在人们的通常认识中,行星的确不能发光,只能依靠反射太阳的光线。
但科学家研究发现,木星正在把巨大的能量不断地向周围的宇宙空间释放,它释放的能量,相当于两倍从太阳那里所获得的能量,说明木星有一半的能量来自它的内部。
③分别于1972年和1973年发射的“先驱者”10号与11号飞船探测的结果显示,液态氢构成了整个木星。
它同太阳一样,没有坚硬的外壳,主要是通过对流形式来实现能量的释放。
前苏联科学家齐巴罗夫和苏齐科夫认为,木星的核心温度已达到30000℃之高,热核反应还在其内部继续进行。
中考说明文复习教案
中考说明文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说明文的定义和特点,掌握说明文的结构和写作技巧。
2. 分析并评价说明文中的信息组织方式,能够提取和概括文中的关键信息。
3.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对说明文材料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说明文的定义和特点:说明文是对事物、现象、原理等进行解释和说明的文体,其特点是客观、准确、清晰、条理分明。
2. 说明文的结构:引言、主体、结尾三部分,主体部分一般采用顺序、比较、分类等说明方法。
3. 说明文的写作技巧:使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如定义、分类、比较、举例等,以及运用形象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三、教学过程:1. 引导学生回顾说明文的定义和特点,通过举例让学生理解说明文的作用和价值。
2. 分析说明文的结构,让学生了解引言、主体、结尾三部分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3. 讲解说明文的写作技巧,通过示例让学生掌握各种说明方法和修辞手法的运用。
四、教学练习:1. 让学生阅读一篇说明文,分析其结构和特点,概括出文中的关键信息。
2. 让学生练习写作一篇说明文,运用所学的写作技巧,注重条理清晰、语言准确。
五、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提问和学生练习,检查学生对说明文定义、特点和结构的理解程度。
2. 评价学生在写作说明文时运用写作技巧的能力,以及阅读理解能力和信息概括能力。
教学资源:说明文阅读材料、写作练习纸张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教学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
2. 通过分组讨论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沟通技巧。
3. 运用案例分析和问题解决的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说明文的写作技巧。
七、教学方法:1. 阅读分析法:让学生阅读经典的说明文范文,分析其结构和写作技巧,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写作指导法:提供写作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改进写作方法和表达方式。
3. 互动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分享,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思维碰撞。
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复习教案
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说明文的特点和结构。
2.学会提取和总结说明文的主旨和要点。
3.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字分析能力。
二、教学内容:1.说明文的定义和特点。
2.说明文的结构和写作方法。
3.说明文的主旨和要点提取。
4.解答说明文阅读题。
三、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知1.教师简要介绍说明文的定义和特点,如:说明文是介绍事物的性质、特点、原理或作用等的文章。
说明文的特点是客观、严谨、科学。
2.提问学生,能否列举一些常见的说明文,如说明书、使用说明、科普文章等。
Step 2:解析说明文的结构和写作方法1.教师通过示范解读一篇说明文的结构,如:引入、原理、操作步骤、注意事项、事例、结尾等。
2.通过例子让学生分析说明文的写作方法,如:采用客观描述和条理分明的写作方式,使用一般现在时态和被动语态,使用事例和图表等进行说明。
Step 3:讲述说明文的要点提取方法1.教师通过示范演练,将一个说明文进行逐段解读,并分别总结每个段落的主旨和要点。
2.了解到说明文的要点通常在每个段落的开头或结尾,学生可以通过关键词和词组进行提取。
3.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分组在教材或习题集中找出并总结其他说明文的要点。
Step 4:解答说明文阅读题1.教师提供一些中考说明文阅读题,让学生进行解答,并进行讲解和答疑。
2.鼓励学生积极提问,引导他们思考如何从文中找到答案。
四、教学要点提示:1.说明文是介绍事物的性质、特点、原理或作用等的文章,具有客观、严谨、科学的特点。
2.说明文的结构通常包括引入、原理、操作步骤、注意事项等。
3.说明文的写作方法是采用客观描述和条理分明的方式,使用一般现在时态和被动语态。
4.提取说明文的要点通常通过关键词和词组进行提取。
5.解答说明文阅读题时,要仔细阅读题干和选项,通过关键词和词组找答案。
五、教学评价方式:1.学生的课堂参与情况。
2.学生在解答阅读题时的准确度和答题速度。
3.学生总结说明文要点的能力。
中考说明文阅读复习教案及练习
中考说明文阅读复习教案及练习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说明文的基本特点和结构。
2. 培养学生理解说明文语言,把握说明文内容的能力。
3. 引导学生掌握说明文的阅读策略,提高阅读说明文的速度和效果。
二、教学内容:1. 说明文的基本特点:准确性、条理性和逻辑性。
2. 说明文的结构:引言、本体、说明方法、结论。
3. 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定义、分类、比较、举例等说明方法。
4. 阅读说明文的策略:快速浏览、重点阅读、理解概念、分析关系。
三、教学过程:1. 引导学生回顾说明文的基本特点和结构。
2. 通过举例让学生理解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和阅读策略。
3. 进行说明文阅读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进行阅读。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说明文的基本特点、结构和阅读策略。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说明文实例,让学生深入理解。
3. 练习法:进行说明文阅读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说明文基本特点和结构的理解。
2. 阅读练习:评估学生运用阅读策略的能力。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说明文阅读任务,巩固所学知识。
1. 常见说明文的分类: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科普说明文。
2. 说明文中的概念理解:准确理解概念,区分易混概念。
3. 说明文的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4. 说明文中的数据和图表:理解数据和图表的意义,分析数据和图表之间的关系。
七、教学过程:1. 分析不同类型的说明文,让学生了解其特点。
2. 通过实例讲解说明文中的概念理解和顺序。
3. 练习阅读含有数据和图表的说明文,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
八、教学方法:1. 比较法:分析不同类型说明文的特点,帮助学生区分。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深入理解概念、顺序等。
3.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数据和图表的理解,促进互动。
九、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不同类型说明文特点的理解。
2. 阅读练习:评估学生在阅读说明文时对概念、顺序等的把握。
中考说明文阅读复习教案
中考说明文阅读复习教案教案主题:中考说明文阅读复习教案目标:1.了解说明文的特点和阅读策略。
2.掌握如何在中考中答题技巧和方法。
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解答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说明文的概念和特点。
2.说明文的阅读策略。
3.中考阅读理解的解题技巧和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让学生回顾一下说明文的定义和特点。
2.引导学生思考,说明文和其他文体有什么区别。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通过展示说明文的例子,引导学生了解说明文的特点,如客观、直接、具体、实用等。
2.讲解说明文的两种结构(顺序结构和对比结构)及其特点。
3.分析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如使用第三人称、使用客观的语气和数据等。
三、阅读策略(20分钟)1.分析说明文的篇章结构,如开头引入、中间阐述和结尾总结等。
2.引导学生掌握说明文的关键词和关键句,以便提取信息和理解文章。
3.给学生展示一篇说明文,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策略进行阅读,并提出问题。
四、中考题型(20分钟)1.介绍中考说明文阅读题的题型和要求,如对信息的提取、推断判断和作者观点等。
2.分析中考题干和选项的特点和解题技巧。
3.给学生发放一套中考真题,并进行解题指导和讲解。
五、实践训练(30分钟)1.让学生分组进行小组竞赛,完成一套中考说明文阅读题。
2.教师进行点评和讲解,强调解题的思路和方法。
3.对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价。
六、总结反思(10分钟)1.通过讨论和整理,总结学习了什么新的知识和技巧。
2.学生反馈他们在本堂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3.教师进行总结和回答学生的问题。
教学资源:1.说明文的例子(图片或文本)。
2.中考说明文阅读题的真题及解析。
3.中考说明文阅读题的模拟题。
教学评价:1.学生的参与度和合作度。
2.学生对于说明文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学生在中考说明文阅读题中的解题准确率和效率。
中考说明文阅读复习教案
中考说明文阅读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说明文的基本特征,如说明对象、说明内容、说明顺序等。
2. 培养学生分析、理解说明文的能力,能够概括文章的主题和要点。
3. 引导学生运用说明文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理解速度和准确度。
4. 通过对说明文的阅读复习,帮助学生提高中考语文成绩。
二、教学内容1. 说明文的概念及特点2. 说明文的阅读方法3. 说明文常见题型及解题策略4. 说明文重点知识点梳理5. 说明文阅读练习及解析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说明文的基本特征、阅读方法、题型和解题策略。
2. 难点:对说明文深层次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说明文的概念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说明文的阅读方法,如快速寻找主题、理解要点等。
3. 分析:分析说明文常见题型,如概括主旨、理解词句、推理判断等,并给出解题策略。
4. 练习:布置说明文阅读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进行自主学习。
5. 讲解:对学生的练习进行点评,讲解重点知识点,解答学生疑问。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练习的情况,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知识点掌握程度:通过提问、测试等方式,了解学生对说明文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4.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学习反馈,了解教学效果,不断调整教学方法。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的说明文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说明文的结构和特点。
2. 互动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阅读说明文的心得体会。
3. 练习巩固:定期布置说明文阅读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阅读能力。
4. 反馈评价:及时给予学生反馈,鼓励优点,指出不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说明文的基本特征、阅读方法和题型解题策略。
2. 示范法:以示例文章为例,展示阅读说明文的过程和方法。
3. 练习法:让学生通过阅读练习,提高说明文阅读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明文阅读复习之筛选信息概括要点》复习内容中考说明文阅读复习之筛选信息概括要点。
学情分析近两周对我校初三(9)班、初三(13)班、初三(15)班进行了说明文阅读的摸底测试。
摸底测试题《台风》一文层次清晰,题目难度不大。
前两个选择题只有个别学生因阅读不够细心导致丢分,只要稍加引导应该能够避免。
第三个要点概括题,只有少数学生能得到满分。
绝大多数学生都有多多少少的丢分。
学生阅读说明文时,信息提炼和要点概括的能力必须在初三复习过程中得到加强。
教学目标1、说明文的相关文体知识、连词知识。
2、通过抓关键词(中心词、连词)和说明方法对文段层次进行分析,训练学生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
3、引导学生养成耐心细致的阅读习惯,形成规范答题的意识。
重点难点训练筛选信息,概括要点的能力。
教学思路先通过对摸底测试情况的介绍,明确学习的重难点。
这个过程中简单讲解前两个选择题,并简要提炼做选择题的方法。
然后结合考纲的相应要求明确筛选信息、概括要点的能力在阅读说明文时的重要性。
再通过对《台风》一文的层次分析和要点概括,归纳整合信息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接着,当堂训练,并小组交流确定疑难点,师生互动解决问题。
最后布置课后作业。
教学准备1、提前进行说明文阅读的摸底测试并批改。
台风是发生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急速旋转的热带气旋,它像在流动江河中前进的涡旋一样,一边绕自己的中心急速旋转,一边随周围大气向前移动。
由于台风带来的狂风和暴雨常常会造成人类重大的生命或财产损失,因此,人们提起台风总是望而生畏。
然而多数人并不了解,如果没有台风,人类可能会遇到巨大的生存危机。
客观地说,台风有过亦有功,而且台风的功甚至大于过。
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民间流传的“台风来了怕台风,台风不来想台风”,正是对台风的客观评价。
盛夏时节,我国由于受副热带高压控制,严重干旱,造成大片农作物干枯,这时人们会盼望台风带来降水。
台风降水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夏季降水的主要来源,而包括我国在内的东南亚各国和美国,台风降雨量占这些地区总降雨量的1/4以上,这对改善上述地区的淡水供应和生态环境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未来,由于受气候变化的影响,自然降水将越来越少,而台风带来的暴雨性降水和丰富的风能资源量所占比重将增大。
台风可调节地球温度,维持全球热量平衡。
台风最高时速可达200千米以上,巨大能量的流动在直接给人类造成灾难的同时,也使地球保持着热量平衡。
台风发展和维持的主要能量来源是水汽凝结释放出的潜热能,其水汽主要来自低纬度的热带洋面;随着台风从热带向中高纬度地区的移行,由其携带的大量热量和水汽即从热带输送至中高纬度地区,它给酷暑难熬的人们带来了清凉。
台风一方面通过缓解高温酷暑,节约了因防暑降温支出的生活用水和用电量,缓解了电力的紧张程度;也使大、中、小型水库蓄满水,使水力发电机组正常运转,从而节约了大量原煤;而且台风登陆时,陆地下垫面会迅速削弱其风速,因此风害也被大大减轻,甚至不再成害而可以被人们用于风力发电。
台风过后海洋表面温度明显下降,其原因是台风中心的低气压、近海面的巨大风力和强烈的气流旋转迫使海浪剧烈运动、海水上翻。
由于海水上翻,江海底部的浮游生物和营养物质会被卷上来,鱼饵增多,自然有利于鱼群生长。
除了上面提到的这些益处外,台风的气压会引发地面上无法察觉的“慢地震”,使地壳中的能量逐渐释放,避免产生大型地震。
慢地震是以数小时到一两天的时间,用温和的断层滑动方式,释放地底能量,与一般地震在数秒、数分钟间产生剧烈的震动方式完全不同。
2009年6月,英国《自然》杂志上刊发了我国台湾地区一个研究团队的论文,该文首次将地震与台风这两种不同的自然灾害联系起来,表明台风与慢地震具有相关性,且台风发生其实有助于减轻地震带来的损害。
(1)下列有关“台风”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3分)A.台风是发生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的热带气旋,它一边绕自己的中心急速旋转,一边随周围大气向前移动,其带来的狂风暴雨常给人类造成重大损失。
B.台风降水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夏季降水的主要来源,包括我国在内的东南亚各国和美国,台风降雨对改善这些地区的淡水供应和生态环境都有重要意义。
C.台风过后海洋表面温度会明显下降,是因为台风中心的低气压、近海面的巨大风力和强烈的气流旋转迫使海浪剧烈运动、导致海水上翻。
D.台风一方面可以缓解高温酷暑,缓解了电力的紧张程度;同时,当其登陆时,其陆地下垫面会迅速削弱风速,不但消除了风害,还可用于风力发电。
(2)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台风有过亦有功,而且台风的功甚至大于过。
如果没有了台风,人类就会遇到巨大的生存危机。
B.由于气候变化的影响,目前自然降水已越来越少,而台风带来的暴雨性降水和风能资源比重增大。
C.台风造成的海水上翻,将江海底部的浮游生物和营养物质卷上来,使鱼饵增多,有利于鱼群生长。
D.台风的气压引发地面上无法察觉的“慢地震”,使地壳中的能量迅速释放,从而避免产生大型地震。
(3)结合文段内容,简要概括台风为人类带来的功劳和益处。
(4分)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1 3 D(“消除了风害”有误,应该是“风害被大大减轻,甚至不再成害”。
)2 3 C(A“就会”应改成“可能会”;B“目前自然降水已越来越少”应改成“未来自然降水将越来越少”,“比重增大”应改为“比重将增大”;D“迅速释放”应改为“逐渐释放”。
)3 4 ①可改善淡水供应和生态环境;②可调节地球温度,维持全球热量平衡;③可节约资源,用于发电;④有利于鱼群生长;⑤引发“慢地震”,逐渐释放地壳能量,避免产生大型地震。
(任答4点即可)2、准备好当堂训练的题目(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故选择了较短的说明文作课上练习)。
睡眠不足会怎样?孙洪强(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睡眠医学科)①睡眠能够带给我们什么?这个问题的答案还不是那么清晰。
不过,如果把这个问题反过来,也即“不睡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危害”,它的答案却是显而易见的。
②研究表明,睡眠不足会损害人的注意力,使人容易发生意外。
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提供的数据显示,美国每年因疲劳驾驶造成约10万起交通事故,这导致约4万人受伤,另有约1550人死亡。
而在疲劳驾驶造成的交通事故中,有约60%都是由于司机睡眠不足4小时或睡眠质量低引起的。
北京市交管局公布,近3年来北京市因疲劳驾驶直接引发的交通事故约有300起,伤亡200余人。
有专家称,“睡眠不足,已然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道路安全问题”。
③在失眠患者中,心脏病、高血压、中风、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病率比普通人群要高。
另外,睡眠不足和睡眠障碍还可导致抑郁。
据2007年的一项样本量为1万人的调查显示,失眠患者最终发展成为抑郁症的概率要比不失眠的人高5倍。
英国研究人员曾经在20多年里观察了1万多人的睡眠模式是如何影响他们的死亡率的。
结果显示,睡眠不足还会增加患病风险。
那些睡眠从7小时减少至5小时甚至更少的人,患疾病致死的风险增加了将近1倍。
④此外,睡眠不足还可能会影响女士们的美貌。
在睡眠不足时,体内会释放出更多的应激激素——皮质醇。
过量的皮质醇会分解皮肤中的胶原蛋白,使皮肤变得粗糙且缺乏弹性。
⑤有趣的是,睡眠不足还与肥胖有关系。
原来,睡眠不足会增强人的饥饿感,导致食欲增加。
有数据显示,每天睡眠少于5小时的人,比每天睡7~9小时的人更有可能成为肥胖者。
睡眠不足不仅会刺激食欲,同时也会让人渴望进食高脂肪和高碳水化合物,从而增加死亡风险。
⑥对于初中生和高中生来说,睡眠严重不足会造成生长激素分泌减少,影响生长发育。
如果缺少快速眼动睡眠,则会降低记忆的储存、重组和整合能力,容易造成学习能力降低。
⑦睡眠“负债累累”后,就会危害到我们的身心健康了。
我国台湾长庚医院睡眠中心的陈泞宏主任曾说过,睡眠的债也是有“利息”的。
比如熬夜一次,并不是在之后多睡几个小时就可以补回来的,而是要分好多天才能慢慢补回来。
因为从睡眠结构来看,每次实际睡眠时间如果超过正常作息所需,额外的那些睡眠就都属于无意义的“浅睡”。
/s/blog_5b0192cd0102v5q3.html(1)选出下列表述准确的一项是()(3分)A、美国每年因疲劳驾驶造成10万起交通事故,导致约4万人受伤。
B、文章第5段划线句运用列数据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了睡眠少的人更有可能导致肥胖。
C、熬夜一次多睡几个小时就可以补回来。
D、对于中学生来说,睡得越多,长得越高。
(2)根据文意,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睡眠不足会导致人的皮肤变差。
B、睡眠不足的人患病风险增加。
C、女士们的美貌是由睡眠时间决定的。
D、失眠患的人比不失眠的人更容易导致抑郁症。
(3)睡眠不足“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危害”?(4分)参考答案:(1)3 B(A项“约10万起”不是确数;C项“熬夜一次不是多睡几个小时就可以不会来的”;D项说法太绝对)(2)3 C(说法太绝对)(3)4 睡眠不足带来的危害:①损害注意力,使人容易发生工伤和意外;②增加患病风险;③使人皮肤变差;④导致肥胖,增加死亡风险;⑤影响生长发育,降低学习能力。
(答对四点即可得满分)3、上课前下发摸底测试的试卷,并提醒学生回顾文段,反思丢分点。
教学过程课堂导入导入直接以摸底测试的情况导入。
教学活动一:回顾诊断【任务与意图】通过对摸底测试情况的了解,简单归纳选择题的答题方法,明确本节课学习的重难点。
【过程与方法】1、出示第一个选择题的答题情况,并请学生讲解。
2、出示第二个选择题的答题情况,并请学生讲解。
3、简单归纳答选择题的方法。
A、都是单选题B、审清题目是“选是题”还是“选非题”C、找定选项对应句D、比较选项与原文的差异E、进行“疑似”选项之间的比较F、选定答案提醒:细心比较是关键!4、出示第三题简述题的答题情况,结合考纲相关要求明确考题类型——要点概括题。
结合学生答题情况,明确学习重难点:训练筛选信息概括要点的能力。
教学活动二:梳理归纳【任务与意图】以摸底测试的文章为例,结合第3题题目,和学生一起梳理文路,筛选信息概括要点,生成筛选信息概括要点的方法。
在梳理过程中引导学生具备阅读文章时的层次意识和耐心细致的阅读习惯。
【过程与方法】1、审清题目要求:“概括台风”的“功劳和益处”。
2、学生根据题目筛选信息。
(明确筛选信息的依据——题目要求)3、交流优化,提炼概括。
(请学生作答,老师引导,注意方法的生成)提问:⑴文中哪些段落阐述了台风为人类带来的功劳和益处?原文中可有标志性字句的提示?⑵这些段落中,哪些句子阐述了台风的功劳和益处?请在原文中勾画。
文本思路分析:第二段的段落结构是:阐述—总结(中心句)—补充。
中心句在中间。
由第二自然段关键信息的概括,提醒学生注意:耐心阅读找到段落中最有总结性的语句。
第三自然段的中心句简洁明了,要点概括可直接引用中心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