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井观天设计理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坐井观天》设计思路
红旗区渠东小学二语组
教材分析:
《坐井观天》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十二课。《坐井观天》这是一则寓言故事,课文通过生动有趣的对话,给孩子们讲述了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文章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的争论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课文短小精悍,图文对应,青蛙和小鸟的对话浅显易懂,学生能够从中明白蕴涵的道理。
学情分析:
《坐井观天》是一篇生动有趣,寓意深刻的童话故事,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既有很强的吸引力,又有一定的难度,所以不容易把握文章的情感,在教学中应该通过多种朗读方法来解决。二年级大部分学生读书已经能够达到正确、流利,有相当一部分孩子还能够达到有感情。因此,要让学生学会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积累。在学生理解文意方面,同学们对课文的理解力偏低,而小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片面的,把部分当整体,因此这个故事的寓意对学生来说,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设计理念: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以青蛙和小鸟的三次对话为线索,以读代讲以读促学,创设了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情景。促进学生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与创造,让学生创造性的自主学习,愉悦的读懂故事,
明白道理,品味语言。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读懂课文时,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并关注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说教法:
根据寓言故事的特点及本课的语言特色,教学中以青蛙与小鸟的三次对话为线索,以读代讲、以读促学让学生在读中悟情明理。依据新课标的精神,我运用了谈话法、对比法、朗读感悟等教学方法,激励学生全面参与、主动学习,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说学法:
新课标要求语文课程一定要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教学本课时,指导学生运用“读、说、悟”等学习方法,结合比较朗读、想象情境、直观理解等学习方法,真正达到以读促悟的阅读目的。
教学目标:
结合新课标的要求和本课的实际,我确定这一课时的目标有两点:1、能正确流利、会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小鸟和青蛙的对话;读出不同句子的语气。2、理解“坐井观天”的寓意,懂得学习、做事要眼界开阔,不能目光短浅,自以为是。
教学重难点
课文4—7自然段青蛙和小鸟的对话是教学的重点,初步理解坐井观天的寓意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1、谈话导入:出示青蛙、小鸟图片。小鸟在天上,而青蛙在地上,这两个动物之间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
2、出示课题《坐井观天》。观察“观”,了解“观”就是看,观天就是看天。
3、介绍寓言特点。
寓言故事比较短小,让人从中领悟到一定的道理。简单说:小故事,大道理。《坐井观天》是一个什么故事?它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看一看。【设计意图:通过这一环节,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学生明确了阅读目标,思考其中的道理。】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句子读通顺,并标出自然段;
(2)检查朗读情况,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它们在争论天有多大)
【设计意图:新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学生独特的阅读感受、体验和理解。初读课文,整体了解文本,知道这篇文章到底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三、品词析句、朗读感悟。
1、理解“井沿”
结合插图,随文认读“井沿”,识记“沿”。小鸟和青蛙在哪里争论?准确地贴出它们的位置并告诉大家这是井的哪一部分。(井的边上)
2、请同学们自由读2-7自然段,数一数它们之间有几次对话?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
3、指名读三次对话,并出示相应内容。
4、朗读第一次对话,了解青蛙和小鸟不同的生活。
(1)同桌合作读第一次对话。(出示课件)相机指导朗读,通过问句,指导学生体会并读出青蛙的好奇,读出问句上扬的语调。
(2)指导读好长句子中标点的停顿,体会小鸟的生活。
(3)理解“一百多里”,感受天之大。
试着把一百多里的感觉读出来。(指名读,评价)
请同桌两人分角色朗读(指名读,评价,老师范读,再指名读)(4)飞了一百多里,你觉得小鸟飞过了什么地方呢?
用“小鸟可能飞过了……”这样的句式练习说话。(飞过了高山、草原、大海、沙漠)
小结:小鸟飞了这么远的路,看见了这么多东西,所以它见多识广!可是,青蛙相信小鸟说的话吗?你是怎么知道的?(明确这是第二次对话)谁能读读青蛙的话。
5、朗读第二次对话,想一想:青蛙和小鸟在争论什么?
(1)男女生分角色读第二次对话。
(2)在文中圈画出青蛙和小鸟眼中的天是什么样子的?明确它们在争论什么问题。
(3)联系上下文理解“大话”“无边无际”。
朗读提示:①读出青蛙的一叹一问。朗读感叹句时,要强调“别”字,朗读问句时,要强调“井口、那么远”等词语,语调上扬,读出不相信的语气。②课文出现了两次“哪”,在第一次对话中读三声,
在这里读轻声,所以这个字是“多音字”。谁能再把这句话读一读。
③把天很大的样子读出来。
过渡:青蛙和小鸟都坚持自己是对的,谁也不让谁,于是,就有了接下来的第三次对话。
6、朗读第三次对话,想一想,他们的说法为什么不一样?
(1)师生读对话。
(2)理解两个“笑”字的不同。
(3)指导朗读。读青蛙的话时,要突出强调“天天”“……一……就……”“不会”等词语,读出青蛙的自信、自大。读小鸟的话时,要突出“是”,读出强调,加强语气。
(4)分角色朗读,借助提示语读好对话。
(5)全班交流:他们的说法为什么不一样?感知故事的寓意。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认识事物,看待问题,站得高才能看的全面,不然就会像这只青蛙一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这就是坐井观天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的道理。(全班一起读)
7、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对话,读出不同句子的语气。
【设计意图:由于学生生活经历浅,阅读积累少,很难从字里揣摩出青蛙在井底目光短浅,不信小鸟说的话。我先引导学生自读课文,找出课文中小鸟和青蛙的三次对话。而后再仔细品读。这个环节是本课的重点所在,学习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着重以学生的朗读体会为主,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汇报交流、读与想象充分结合的教学方法为辅。通过多次分角色朗读,教师的指导重点词句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