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上官正传》文言文原文及译文

合集下载

宋史节选传文言文翻译

宋史节选传文言文翻译

【原文】宋有宋公,字子文,陈留人也。

性刚毅,有节操。

初仕,为县令。

时岁饥,民不聊生,公竭诚抚慰,全活数千人。

迁守冀州,政事修举,百姓乐业。

岁饥,复以诚心抚之,岁丰,则开仓赈贷,民赖以济。

公虽位至大官,而饮食不求侈,车马不求华,常以清俭自守。

及退居林下,日与诸生讲论经史,以自娱悦。

公之子,曰宋璟,字子玉,少而聪颖,读书过目成诵。

弱冠,举进士,对策第一,授秘书省正字。

历官有能名,累迁礼部侍郎。

璟性宽厚,与人交,必尽其诚。

在官清正,不附权贵,以直道自持。

尝奉使出使,有节度使欲以私事干之,璟正色拒之,曰:“吾奉王命,岂可徇私?”节度使怒,然终不敢肆。

璟以直道自持,人皆敬之。

【翻译】宋朝有一位名叫宋公,字子文,是陈留人。

他性格刚毅,有高尚的节操。

起初做官时,担任县令。

当时正值饥荒,百姓生活困苦,宋公竭尽全力安抚百姓,使数千人得以存活。

后来升任冀州守,政事得到整治,百姓安居乐业。

在饥荒年份,他又以诚心抚慰百姓,丰收年份则开仓赈济,百姓得以度过难关。

宋公虽然官至高位,但饮食不求奢华,车马不求华丽,常常以清廉节俭自守。

退休后,他隐居山林,每日与学生们讨论经史,以此自娱自乐。

宋公的儿子名叫宋璟,字子玉,自幼聪颖,读书过目不忘。

弱冠之年,便考中进士,对策第一,被授予秘书省正字之职。

历任官职均有能干之名,逐步升迁至礼部侍郎。

宋璟性格宽厚,与人交往,必尽其诚。

为官清廉正直,不依附权贵,以正直之道自持。

他曾奉命出使,有一位节度使想通过私事来拉拢他,宋璟严肃地拒绝了他,说:“我受王命而出使,怎能徇私?”节度使虽然愤怒,但最终不敢肆意妄为。

宋璟以正直之道自持,人们都对他表示尊敬。

《列传-卷五十一》(宋史)简介、原文全文及翻译白话译文

《列传-卷五十一》(宋史)简介、原文全文及翻译白话译文

《宋史》列传·卷五十一关于宋史《宋史》是二十四史之一,收录于《四库全书》史部正史类。

于元末至正三年(1343年)由丞相脱脱和阿鲁图先后主持修撰,《宋史》与《辽史》、《金史》同时修撰。

《宋史》全书有本纪47卷,志162卷,表32卷,列传255卷,共计496卷,约500万字,是二十四史中篇幅最庞大的一部官修史书。

卷五十一原文李谘程戡夏侯峤盛度丁度张观郑戩明镐王尧臣孙抃田况李谘,字仲询,唐赵国公峘之后。

峘贬死袁州,因家新喻,遂为新喻人。

谘幼有至性,父文捷出其母,谘日夜号泣,食饮不入口,父怜之而还其母,遂以孝闻。

举进士,真宗顾左右曰:"是能安其亲者。

"擢第三人,除大理评事、通判舒州,召试中书,为太子中允、直集贤院。

历三司、开封府判官,再迁左正言,出为淮南转运副使。

帝幸亳,以劳,迁尚书礼部员外郎。

会江南饥,徙江东转运副使,为度支判官。

擢知制诰,寇准数改谘所拟制辞,谘不乐,以父留乡里请外,遂出知荆南。

会翰林学士阙,宰相拟他官,帝曰:"不如李谘。

"遂为学士。

仁宗即位,超迁本曹郎中、权知开封府,数月,权三司使,拜右谏议大夫。

尝奏事两宫曰:"天下赋调有定,今西北寝兵且二十年,而边馈如故。

戍兵虽未可灭,其末作浮费非本务者,宜一切裁损以厚下。

"即诏谘与御史中丞刘筠等同议冗费,以景德较天禧,计所减得十三之上。

时陕西缘边数言军食不给,度支都内钱不足支月奉,章献太后忧之,命吕夷简、鲁宗道、张士逊与谘等经度其事。

谘曰:"旧法商人入粟边郡,算茶与犀象、缗钱,为虚实三估,出钱十四文,坐得三司钱百文。

"谘请变法以实钱入粟,实钱售茶,三者不得相为轻重。

既行而商人果失厚利,怨谤蜂起。

谘以疾累请郡,改枢密直学士、知洪州。

行数月,而御史台鞫吏王举、句献私商人,多请慈州矾,会计茶法不折虚费钱,妄称增课百万缗,以觊恩赏。

谘坐不察夺职。

久之,进给事中、知杭州,复枢密直学士、知永兴军。

《宋史》的原文及译文解析

《宋史》的原文及译文解析

《宋史》的原文及译文解析《宋史》的原文及译文解析韩琦,字稚圭,相州安阳人。

琦风骨秀异,弱冠举进士,名在第二。

授将作监丞、通判淄州,入直集贤院、监左藏库。

时方贵高科,多径去为显职,琦独滞箢库,众以为非宜,琦处之自若。

历开封府推官、三司度支判官,拜右司谏。

时宰相王随、陈尧佐,参知政事韩亿、石中立,在中书罕所建明,琦连疏其过,四人同日罢。

又请停内降,抑侥幸。

凡事有不便,未尝不言,每以明得失、正纪纲、亲忠直、远邪佞为急,前后七十余疏。

王曾为相,谓之日:“今言者不激,则多畏顾,何补上德?如君言,可谓切而不迂矣。

”曾闻望方崇,罕所奖与,琦闻其语,益自信。

益、利岁饥,为体量安抚使。

异时郡县督赋调繁急,市上供绮绣诸物不予直,琦为缓调蠲给之,逐贪残不职吏,汰冗役数百,活饥民百九十万。

赵元昊反,琦适自蜀归,论西师形势甚悉,即命为陕西安抚使。

元昊介契丹为援,强邀索无厌,宰相晏殊等厌兵,将一切从之。

琦陈其不便,条所宜先行者七事,继又陈救弊八事。

谓:“数者之举,谤必随之,愿委计辅臣,听其注措。

”帝悉嘉纳。

时二府合班奏事,琦必尽言,虽事属中书,亦指陈其实、同列或不悦,帝独识之,曰:“韩琦性直。

”琦蚤有盛名,识量英伟,临事喜愠不见于色。

论者以重厚比周勃,政事比姚崇。

其为学士临边,年甫三十,天下已称为韩公。

嘉祜、治平间,再决大策,以安社稷。

当是时,朝廷多故,琦处危疑之际,知无不为.或谏日:“公所为诚善,万一蹉跌,岂惟身不自保,恐家无处所。

”琦叹曰:“是何言也人臣尽力事君死生以之至于成败天也岂可豫忧其不济遂辍不为哉。

”闻者愧服。

(《宋史》卷三百一十二·列传第七十一,有删改)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是何言也/人臣尽力事君/死生以之/至于成败/天也/岂可豫忧其不济/遂辍不为哉B.是何言也/人臣尽力/事君死生以之/至于成败天也/岂可豫忧/其不济/遂辍不为哉C.是何言也/人臣尽力事君死生/以之至于成败/天也/岂可豫忧/其不济/遂辍不为哉D.是何言也/人臣尽力事君/死生以之至于成败/天也/岂可豫忧/其不济遂/辍不为哉8.下列对文中加点同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对人称字是出于礼貌和尊敬。

宋史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doc

宋史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doc

宋史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陆游字务观,越州山阴人。

年十二能诗文,荫补登仕郎。

锁厅荐送第一,秦桧孙塌适居其次,桧怒,至罪主司。

明年,试礼部,主司复置游前列,桧显黜之,由是为所嫉。

桧死,始赴福州宁德簿,以荐者除敕令所删定官。

时杨存中久掌禁旅,游力陈非便,上嘉其言,遂罢存中。

中贵人有市北方珍玩以进者,游奏:“陛下以'损'名斋,自经籍翰墨外,屏而不御。

小臣不体圣意,辄私买珍玩,亏损圣德,乞严行禁绝。

”应诏言:“非宗室外家,虽实有勋劳,毋得辄加王爵。

顷者有以师傅而领殿前都指挥使,复有以太尉而领阁门事, 渎乱名器,乞加订正。

”迁大理寺司直兼宗正簿。

孝宗即位,迁枢密院编修官兼编类圣政所检讨官。

史浩、黄祖舜荐游善词章,谙典故,召见,上曰:“游力学有闻,言论削切。

”遂赐进士出身。

入对,言:“陛下初即位,乃信诏令以示人之时,而官吏将帅一切玩习,宜取其尤沮格者,与众弃之。

”王炎宣抚川、陕,辟为干办公事。

游为炎陈进取之策, 以为经略中原必自长安始,取长安必自陇右始。

当积粟练兵,有衅则攻,无则守。

吴璘子挺代掌兵,颇骄恣,倾财结士,屡以过误杀人,炎莫谁何。

游请以外子拱代挺。

炎曰:“拱怯而寡谋,遇敌必败。

”游曰:“使挺遇敌,安保其不败。

就令有功,愈不可驾驭。

”及挺子曦叛,游言始验。

范成大帅蜀,游为参议官,以文字交,不拘礼法,人讥其颓放,因自号放翁。

后累迁江西常平提举。

江西水灾。

奏:“拨义仓振济,檄诸郡发粟以予民。

”召还,给事中赵汝愚驳之,遂与祠。

起知严州,过阙,陛辞,上谕曰:“严陵山水胜处,职事之暇,可以赋咏自适。

”再召入见,上曰:“卿笔力回斡甚善,非他人可及。

”除军器少监。

游才气超逸,尤长于诗。

晚年再出,为韩促胄撰《南园阅古泉记》,见讥清议。

朱熹尝言:“其能太高迹太近恐为有力者所牵挽不得全其晚节”盖有先见之明焉。

嘉定二年卒,年八十五。

4.下列各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荫补登仕郎荫:因祖宗功德B.有市北方珍玩市:买C.渎乱名器渎:贪污D.谙典故谙:熟悉5,下列各项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句是(2分)A.由是为所嫉B.炎莫谁何C.不拘礼法D.见讥清议。

《宋史》原文及翻译

《宋史》原文及翻译

《宋史》原文及翻译第一篇:《宋史》原文及翻译宋史原文:喻樗,字子才,其先南昌人。

少慕伊洛之学,中建炎三年进士第,为人质直好议论。

赵鼎去枢筦①,居常山,樗往谒,因讽之曰:“公之事上,当使启沃②多而施行少。

启沃之际,当使诚意多而语言少。

”鼎奇之,引为上客。

鼎都督川陕、荆襄,辟樗为属。

绍兴初,高宗亲征,樗见鼎曰:“六龙临江,兵气百倍,然公自度此举,果出万全乎?或姑试一掷也?”鼎曰:“中国累年退避不振,敌情益骄,义不可更屈,故赞上行耳。

若事之济否,则非鼎所知也。

”樗曰:“然则当思归路,毋以贼遗君父忧。

”鼎曰:“策安出?”樗曰:“张德远有重望,居闽。

今莫若使其为江、淮、荆、浙、福建等路宣抚使,俾以诸道兵赴阙,命下之日,府库军旅钱谷皆得专之。

宣抚来路,即朝廷归路也。

”鼎曰:“诺。

”于是入奏曰:“今沿江经画大计略定,非得大臣相应援不可。

如张浚人才,陛下终弃之乎?”帝曰:“朕用之。

”遂起浚知枢密院事。

浚至,执鼎手曰:“此行举措皆合人心。

”鼎笑曰:“子才之功也。

”樗于是往来鼎、浚间,多所裨益。

顷之,以鼎荐,授秘书省正字兼史馆校勘。

初,金既退师,鼎、浚相得欢甚。

人知其将并相,樗独言:“二人宜且同在枢府他日赵退则张继之立事任人,未甚相远则气脉长若同处相位万有一不合或当去位则必更张是贤者自相背戾矣。

”后稍如其言。

又尝曰:“推车者遇艰险则相诟病,及车之止也,则欣然如初;士之于国家亦若是而已。

”先是,樗与张九成皆言和议非便。

秦桧既主和,言者希旨,劾樗与九成谤讪。

樗出知舒州怀宁县,通判衡州,已而致仕。

桧死,复起为大宗正丞,转工部员外郎、出知蕲州。

孝宗即位,用为提举浙东常平,以治绩闻。

淳熙七年,卒。

(选自《宋史喻樗传》)【注释】①枢筦:指中央政务。

②启沃:竭诚开导、辅佐君王。

译文:喻樗,字子才,他的祖辈是南昌人。

他从小就仰慕二程理学,建炎三年,进士及第,他为人正直,好发议论。

赵鼎离开枢密院后,居住在常山,喻樗前往拜谒,于是婉言劝他说:“您侍奉皇上,应该多竭诚开导但要使皇帝少加以实行。

《宋史上官正传》文言文原文及译文

《宋史上官正传》文言文原文及译文

《宋史上官正传》文言文原文及译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教学教案、阅读试题、诗歌鉴赏、教学随笔、日记散文、语录句子、报告总结、故事大全、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teaching lesson plans, reading questions, poetry appreciation, teaching essays, diary essays, quotations sentences, report summaries, stories, essays, other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宋史上官正传》文言文原文及译文《宋史上官正传》文言文原文及译文原文:上官正字常清,开封人。

宋史文言文的原文和译文

宋史文言文的原文和译文

宋史文言文的原文和译文原文:罗点字春伯,抚州崇仁人。

六岁能文。

登淳熙二年进士第,授定江节度推官。

累迁校书郎兼国史院编修官。

岁旱,诏求言,点上封事,谓:“今时奸谀日甚,议论凡陋。

此风不革,陛下虽欲大有为于天下,未见其可也。

独不知陛下之求言,果欲用之否乎?如欲用之则愿以所上封事反覆详熟当者审而后行疑者咨而后决如此则治象日著而乱萌自消矣。

”淳熙十三年,出为浙西提举,简属吏之贤者入幕,悉咨以民间利病,政声赫然。

时昆山与华亭之间,有淀山湖调诸河入水者,淤田为天眷所占,道塞,点即奏请浚之,水亦随加,广溉田万余顷。

高宗崩,皇太子参决庶务,点迁起居舍人,被命使金告登宝位。

会金有国丧,迫点易金带,点曰:“登位吉事也,必以吉服从事。

有死而已,带不可易。

”又诘点不当称“宝位”,点曰:“圣人大宝曰位,不加‘宝’字,何以别至尊?”金人终不能夺。

皇子嘉王年及弱冠,点言:“此正亲师友、进德业之时,宜择端良忠直之士参侍。

”又言:“今道涂之言,皆谓陛下每旦视朝,勉强听断,意不在事。

宫中燕游之乐,奢侈之费,已腾于众口。

强敌对境,此声岂可出哉!”宁宗嗣位,以皇孙封英国公,点兼教授,入讲至晡时不辍,左右请少憩,点曰:“国公务学不休,奈何止之?”又摭古事劝戒,为《鉴古录》以进。

已而得疾卒,年四十五。

赠太保,谥文恭。

点天性孝友,无矫激崖异之行,而端介有守,义利之辨皎如。

或谓天下事非才不办,点曰:“当先论其心,心苟不正,才虽过人,亦何取哉!”宰相赵汝愚尝泣谓宁宗曰:“黄裳、罗点相继沦谢,二臣不幸,天下之不幸也。

”(节选改编自《宋史罗点传》)译文:罗点字春伯,抚州崇仁人。

6岁就会写文章。

淳熙二年(1175)考取进士,被任命为定江军节度推官。

后来多次升官至校书郎兼国史院编修。

有一年大旱,皇帝下诏广求对策。

罗点密奏皇帝说:“现在奸邪、阿谀奉承之风一天比一天严重,议论都很浅薄。

这种风气不革除,陛下即使想在天下大有作为,也不见得可行。

惟独不知陛下寻求进言,果真想采用吗?如果想采用,那么希望您把上述之事反复熟谙清楚,妥当的想清楚再颁行,有疑问的先咨询而后决定。

文言文文本《《宋史上官均传》》阅读练习及答案译文

文言文文本《《宋史上官均传》》阅读练习及答案译文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上官均,字彦衡,邵武人。

神宗熙宁亲策进士,擢第二。

元丰中,蔡确荐为监察御史里.行.。

时相州富人子杀人,谳狱为审刑、大理..所疑,京师流言法官窦莘等受赇。

蔡确引猜险吏数十人,穷治莘等惨酷,无敢明其冤。

均上疏言之,乞以狱事诏臣参治。

坐是谪知光泽县。

莘等卒无罪,天下服其持平。

元祐右初,议者请兼用诗赋取士,宰相遂欲废经义。

均言:“经术以理为主而所根者本也诗赋以文为工而所逐者末也今不计本末而欲袭诗赋之敝未见其为得也”自熙宁以来,京师百司有谒禁。

均言:“以诚待人,则人思竭忠;以疑遇物,则人思苟免。

愿除开封、大理外,余皆释禁,以明洞达不疑之意。

”遂论青苗,以为有惠民之名而无惠民之实,有目前之利而为终岁之患,愿罢之而复为常平籴粜之法。

又言官冗之弊,请罢粟补吏,减任子员,节特奏名之滥,增摄官之举数,抑胥史之幸进,以清入仕之源。

又言:“治天下道二,宽与猛而已。

宽过则缓而伤义,猛过则急而伤恩。

术虽不同,其蠹政害民,一也。

间者,监司务为惨刻,郡县望风趣办,不暇以便民为意。

陛下临御..,务从宽大,为吏者又复苟简纵弛,猛宽二者胥失。

愿明诏四方,使之宽不纵恶,猛不伤惠,以起中和之风。

”诏下其章。

蔡确弟硕盗贷官钱以万计,狱既上,均论确为宰相,挟邪挠法,当显正其罪,以厉百官。

张垛、李清臣执政,与正人异趣,相继击去之。

监察御史张舜民论边事,因及宰相文彦博,舜民左迁。

均言:“风宪..之任许风闻,所以广耳目也。

舜民之言是,当行之;其言非,当容之。

愿复舜民职。

”不从。

致仕。

卒,年七十八。

(节选自《宋史·上官均传》)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经术以理主而/所根者本也/诗赋以文为工而/所逐者末也/今不计本末/而欲袭诗赋之敝/未见其为得也/B. 经术以理为主而/所根者本也/诗赋以文为工而/所逐者末也/今不计本末而/欲袭诗赋之敝/未见其为得也/C. 经术以理为主/而所根者本也/诗赋以文为工/而所逐者末也/今不计本末/而欲袭诗赋之敝/未见其为得也/D. 经术以理为主/而所根者本也/诗赋以文为工/而所逐者末也/今不计本末而/欲袭诗赋之敝/未见其为得也/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项是A. 里行,属官名,唐朝开始设置,宋代因袭,有监察御史里行、殿中里行等。

宋史卷文言文翻译

宋史卷文言文翻译

【原文】太祖讳匡胤,字元朗,冀州人。

祖全祐,仕后唐为列校。

父弘殷,仕后周,以功封节度使,加同平章事。

太祖既长,资性刚毅,不事产业,好骑射,不喜读书。

及周显德六年,郭威已篡后汉,太祖从父兄光义,与郭威有旧,因往依之。

郭威见太祖状貌雄伟,谓光义曰:“吾儿有福,当富贵于吾。

”乃以女妻太祖。

【译文】太祖,名匡胤,字元朗,冀州人。

他的祖父全祐,在后唐时期担任过列校。

父亲弘殷,在后周时期任职,因功被封为节度使,加封同平章事。

太祖成年后,性格刚毅,不涉足产业,喜好骑射,不喜爱读书。

到了后周显德六年,郭威已经篡夺了后汉的政权,太祖的叔父光义,与郭威有旧交,因此前往依附他。

郭威看到太祖的相貌雄伟,对光义说:“我的儿子有福,应当在我之上富贵。

”于是将自己的女儿嫁给太祖。

【原文】太祖在郭威麾下,颇立功绩。

周恭帝即位,郭威以女主临朝,嫌太祖才高,欲远之。

会李守贞叛,郭威以太祖为帅,讨之。

太祖以精骑数千,直抵守贞垒,大破之,生擒守贞。

郭威以功进封太祖为检校司徒、同平章事,进封检校太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译文】太祖在郭威麾下,立下了不少功绩。

周恭帝即位后,郭威因为太祖才华出众,担心他会威胁到自己的地位,想要将他调离。

正逢李守贞叛乱,郭威任命太祖为统帅,前去征讨。

太祖率领数千精锐骑兵,直捣李守贞的堡垒,大败叛军,生擒李守贞。

郭威因太祖的功绩,晋升他为检校司徒、同平章事,再晋升为检校太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原文】周恭帝二年,郭威卒,周世宗即位。

太祖因功进封为检校太师、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加封开府仪同三司。

世宗欲大用太祖,太祖辞让。

世宗乃以郭威旧将李守节为枢密使,以太祖为副。

李守节性刚直,与太祖不协。

太祖知守节之意,遂请出镇河阳,以避之。

【译文】周恭帝二年,郭威去世,周世宗即位。

太祖因功晋升为检校太师、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加封开府仪同三司。

世宗想要重用太祖,但太祖辞让。

世宗于是任命郭威的旧将李守节为枢密使,让太祖担任副职。

李守节性格刚直,与太祖不和。

《宋史·任中正传》原文及翻译译文

《宋史·任中正传》原文及翻译译文

《宋史·任中正传》原文及翻译译文《《宋史·任中正传》原文及翻译译文》这是优秀的文言文翻译译文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宋史·任中正传》原文及翻译译文《宋史·任中正传》原文及翻译宋史原文:任中正,字庆之,曹州济阴人。

父载,右拾遗。

中正进士及第,为池州推官。

历大理评事、通判邵州。

以翰林学士钱若水荐,迁秘书省著作佐郎、通判大名府。

若水美风神有器识能断大事事继母以孝闻雅善谈论尤轻财好施所至推诚待物委任僚佐总其纲领无不称治汲引后进推贤重士襟度豁如也转运使陈纬徙陕西,举中正自代,太宗曰∶“朕自知之。

“召为秘书丞、江南转运副使。

中正躯干颀长,帝择大笏,命内臣取绯衣之长者赐之。

至部,岁大稔,民出租赋、平籴皆盈羡。

发运使王子舆欲悉调饷京师,中正曰∶“东南岁输五百余万,而江南所出过半。

今岁有余,或岁少歉,则数不登,患及吾民矣。

“乃止。

擢监察御史、两浙转运使。

民饥,中正不俟诏,发官廪振之。

按晋州盛梁狱,论如法。

既而有与梁善者,密中之,出为荆湖转运使。

代张咏知益州,在郡五载,遵咏条教,蜀人便之。

马知节知密院,改同知院事。

明年,曹利用为枢密使,复为副使。

仁宗在东宫时,以右丞兼宾客。

帝既即位,乃拜兵部尚书。

中正素与丁谓善,谓且贬,左右莫敢言者,中正独营救谓,降太子宾客、知郓州。

任中师。

字祖圣。

任中正弟。

先是,转运使韩渎急干笼利。

自薪刍、蔬果之属皆有算。

而中师尽奏蠲之。

中正贬。

中师亦降太常博士、监宿州酒税。

顷之。

中正以母老徙曹州,迁礼部尚书。

卒,赠尚书左仆射,谥康懿。

初,中正母入谒禁中,与陈彭年、王曾、张知白妻同见真宗,命中正母为班首,且赐坐。

中正事亲孝敬,平居简素。

(选自《宋史·任中正传》,有删改)译文:任中正,字庆之,曹州济阴人。

他的父亲任载,担任过右拾遗。

任中正进士及第后,担任池州推官。

历任大理评事、通判邵州。

因为翰林学士钱若水的推荐,调任秘书省著作佐郎、通判大名府。

《宋史·唐介传》原文及翻译译文

《宋史·唐介传》原文及翻译译文

《宋史·唐介传》原文及翻译译文《《宋史·唐介传》原文及翻译译文》这是优秀的文言文翻译译文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宋史·唐介传》原文及翻译译文《宋史·唐介传》原文及翻译宋史原文:唐介,字子方,江陵人。

知莫州任丘县,当辽使往来道,驿吏以诛索破家为苦。

介坐驿门,令曰:“非法所应给,一切勿与。

稍毁吾什器者,必执之。

”皆帖伏以去。

沿边塘水岁溢,害民田,中人杨怀敏主之,欲割邑西十一村地猪①涨潦,介筑堤阑之,民以为利。

通判德州,转运使崔峄取库绢配民而重其估。

介留牒不下,且移安抚司责数之。

峄怒,数驰檄按诘,介不为动。

既而果不能行。

入为监察御史里行,转殿中侍御史。

张尧佐骤除宣徽、节度、景灵、群牧四使,介与包拯、吴奎等力争之,又请中丞王举正留百官班庭论,夺其二使。

无何,复除宣徽使、知河阳。

介谓同列曰:“是欲与宣徽,而假河阳为名耳,不可但已也。

“而同列依违,介独抗言之。

仁宗谓曰:“除拟本出中书。

”介遂劾宰相文彦博守蜀日造间金奇锦,缘阉侍通宫掖以得执政今显用尧佐益自固结请罢之而相富弼又言谏官吴奎表里观望语甚切直。

帝怒,却其奏不视,且言将远窜。

介徐读毕,曰:“臣忠愤所激,鼎镬不避,何辞于谪?”帝急召执政示之曰:“介论事是其职。

至谓彦博由妃嫔致宰相,此何言也?进用冢司,岂应得预?”时彦博在前,介责之曰:“彦博宜自省,即有之,不可隐。

”彦博拜谢不已,帝怒益甚。

梁适斥介使下殿,修起居注蔡襄趋进救之。

贬春州别驾,王举正言以为太重,帝旋悟,明日取其疏入,改置英州,而罢彦博相,吴奎亦出。

又虑介或道死,有杀直臣名,命中使护之。

梅尧臣、李师中皆赋诗激美,由是直声动天下,士大夫称真御史,必曰唐子方而不敢名。

【注】:①猪,同“瀦”,水停聚处。

译文:唐介,字子方,是江陵人。

(唐介)任莫州任丘县知县,当时辽使往来干道上,驿吏被辽使勒索以致无法维持生计,苦不堪言。

唐介坐在驿站门口,下令说;“不是规定所应该给的,一切都不给。

《宋史》文言文阅读及译文

《宋史》文言文阅读及译文

《宋史》文言文阅读及译文《宋史》文言文阅读及译文张栻字敬夫,丞相浚子也。

以荫补官,辟宣抚司都督府书写机宜文字,除直秘阁。

栻时以少年,内赞密谋,外参庶务,其所综画,幕府诸人皆自以为不及也。

间以军事入奏,因进言曰:“陛下上念宗社之仇耻,下闵中原之涂炭,惕然于中,而思有以振之。

臣谓此心之发,即天理之所存也。

愿益加省察,而稽古亲贤以自辅,无使其或少息,则今日之功可以必成,而因循之弊可革矣。

”孝宗异其言,于是遂定君臣之契。

会史正志为发运使,名为均输,实尽夺州县财赋,远近骚然,士大夫争言其害,栻亦以为言。

上曰:“正志谓但取之诸郡,非取之于民也。

”栻曰:“今日州郡财赋大抵无余,若取之不已,而经用有阙,不过巧为名色以取之于民耳。

”上矍然曰:“如卿之言,是朕假手于发运使以病吾民也。

”旋阅其实,果如栻言,即诏罢之。

知阁门事张说除签书枢密院事,栻夜草疏极谏其不可,旦诣朝堂,质责宰相虞允文曰:“宦官执政,自(蔡)京、(王)黼始;近习执政,自相公始。

”允文惭愤不堪。

栻复奏:“文武诚不可偏,然今欲右武以均二柄,而所用乃得如此之人,非惟不足以服文吏之心,正恐反激武臣之怒。

”孝宗感悟,命得中寝。

然宰相实阴附说,明年出栻知袁州,申说前命,中外喧哗,说竟以谪死。

栻为人表里洞然,勇于从义,无毫发滞吝。

每进对,必自盟于心,不可以人主意悦辄有所随顺。

病且死,犹手疏劝上亲君子远小人,信任防一己之偏,好恶公天下之理。

天下传诵之。

栻有公辅之望,卒时年四十有八。

孝宗闻之,深为嗟悼,四方贤士大夫往往出涕相吊,而江陵、静江之民尤哭之哀。

嘉定间,赐谥曰宣。

栻之言曰:“学莫先于义利之辨义者本心之当为非有为而为也有为而为则皆人欲非天理。

”此栻讲学之要也。

──选自《宋史》(有删改)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间以军事入奏间:不久B.下闵中原之涂炭闵:怜悯C.然今欲右武以均二柄右:崇尚D.孝宗感悟,命得中寝寝:停止5.对文中画浪线部分的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学莫先于义利之辨/义者本心之当为/非有为而为也/有为而为则皆人欲/非天理B.学莫先于义利之辨/义者/本心之当为/非有为而为也/有为而为/则皆人欲/非天理C.学/莫先于义利之辨/义者/本心之当为/非有为而为也/有为而为/则皆人欲/非天理D.学/莫先于义利之辨/义者本心之当为/非有为而为也/有为而为则皆人欲/非天理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张栻以荫补入官列,担任直秘阁;同时又少年老成,才能卓异,应对得体,使幕府的人都自叹不如,因而深得皇上信任。

《宋史列传第二十七》的阅读与答案

《宋史列传第二十七》的阅读与答案

《宋史列传第二十七》的阅读与答案《宋史列传第二十七》的阅读与答案文言文,完成10~13题。

周莹,瀛州景城人。

右领军卫上将军景之子也。

太宗潜邸时,莹得给事左右。

即位,补殿直。

领武骑卒巡警泉、福州。

卒才数百,捕剧贼千余,迁供奉官。

天雄军节度孙永祐、转运使杨缄称荐之,又使绥、银州按边事,还奏称旨,擢鞍辔库副使。

真宗嗣位。

会蜀平,部送胁从者数十百人至阙下。

西川转运使马亮因入奏,请赦其罪遣还。

莹以为当尽诛之。

令莹、亮廷议,上是亮议,悉原其罪。

五年,高阳关都部署阙,藩侯无足领之者,宰相请辍宣徽使以居其任。

时王继英任北院,上以莹练达军事,乃拜永清军节度,兼领其任,为三路排阵使。

莹隶人有钱仁度者,颇有军功,与虎翼小校刘斌相竞,为殿直阎渥所发。

以莹故,诏勿问,止徙斌隶他军。

契丹入寇,诏步兵赴宁边军为援。

莹至,则寇兵已去,即日还屯所。

上闻曰:“莹何不持重少留,示以不测。

轻于举措,非将帅体也。

”景德初,丁内艰,起复,代王显为天雄军都部署兼知军府事。

尝召洺州骑士千五百人赴大名,道与寇直,力战,有死伤者,莹犹谓其玩寇,将悉诛之。

诏赐金帛,谕莹勿治其罪。

车驾北巡,为驾前东面贝冀路都部署。

明年,改知陕州,俄徙永兴军府,又移邠州,兼环庆路都部署。

时夏州内属,诏省戍兵还营,以减馈饷之费。

仍手诏谕莹,莹遽奏乞留,以张边威。

上谓莹庸懦不智,以曹玮代之,徙知澶州。

故事,大礼覃庆,外藩无赐物例。

东封岁,莹镇澶渊,车驾所经,故特有袭衣、金带、器帛之赐。

大中祥符七年入朝复遣还镇又以澶渊当契丹之冲藉其廪给之厚复命知澶州九年被疾求还京师卒,年六十六,赠侍中。

初谥忠穆,后改元惠。

(选自《宋史?列传第二十七》,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大中祥符七年/入朝复遣/还镇/又以澶渊当契丹之冲/藉其廪给之厚/复命知澶州/九年/被疾求/还京师/B.大中祥符七年/入朝复遣/还镇/又以澶渊当契丹之冲/藉其廪给之厚/复命知澶州/九年/被疾/求还京师/C.大中祥符七年/入朝/复遣还镇/又以澶渊当契丹之冲/藉其廪给之厚/复命知澶州/九年/被疾/求还京师/D.大中祥符七年/入朝/复遣还镇/又以澶渊当契丹之冲/藉其廪给之厚复命/知澶州/九年/被疾求/还京师/【参考答案】C(断句的前提是略通大意,然后利用特殊词语、文言虚词、句子结构等断句,可用排除法加以选择。

《宋史膝中正传》的原文及翻译

《宋史膝中正传》的原文及翻译

《宋史膝中正传》的原文及翻译原文:滕中正,字普光,青州北海人。

曾祖瑶,高邮令。

祖煦,即墨令。

父保裔,兴平令。

中正弱冠,举进士不第。

周显德中,滑帅向拱奏辟为掌书记。

拱移镇彭门,会中正丁外艰,复表夺情,仍署旧职,加朝散大夫。

拱镇襄阳,以中正为襄、均、房、复观察判官。

及留守西洛,又奏署河南府判官、检校户部员外郎。

乾德五年,度支员外郎侯陟表中正有材干,入为殿中侍御史。

两川平,选知兴元府,判西京留台,俄通判河南府留守司事。

太祖雩祀西洛,以祗事之勤,转仓部员外郎。

太宗即位,迁考功员外郎,授四川东路转运使。

太平兴国五年,召为膳部郎中兼侍御史知杂事。

六年,命与中书舍人郭贽、户部郎中雷德骧同知京朝官考课。

中正尝荐举监察御史张白知蔡州,假贷官钱二百贯籴粟麦以射利,坐弃市。

中正降为本曹员外郎,依旧知杂。

未几,又擢拜右谏议大夫,权御史中丞。

雍熙元年春,大宴,上欢甚,以虚盏示群臣。

宰相言饮酒过度,恐有失仪之责。

上顾谓中正曰:“今君臣相遇,有失者勿弹劾也。

”因是伶官盛言宴会之乐。

上曰:“朕乐在时平民安。

”是冬乾明节,群臣上寿酒,既三行,上目中正曰:“三爵之饮,实惟常礼,朕欲与群臣更举一卮,可乎?”中正曰:“陛下圣恩甚厚,臣敢不奉诏。

”殿上皆称万岁。

二年,以年老辞,出知河南府。

未几,被病罢,分司西京。

淳化初,判留司御史台,命其子元锡权河南司录以便养。

二年,卒,年八十四。

中正性峻刻连鞫大狱时议以为深文权中丞日振举纲宪人以称职许之二子并举进士,元锡至刑部郎中,元晏后名世宁,至工部郎中。

(选自《宋史·膝中正传),有删减)[注]夺情:古时官员遭父母丧,须去职在家守制。

但朝廷对大臣要员,可命其不必去职,以素服办公,不参加吉礼,称夺情。

译文:滕中正,字普光,是青州北海人。

他的曾祖滕瑶,任高邮令。

祖父滕煦,任即墨令。

父亲滕保裔,任兴平令。

滕中正加冠成人,考进士未考中。

后周显德年间,滑帅向拱上奏征召(滕中正)任掌书记。

向拱转任镇守彭门,正值滕中正的父亲去世,又上表夺情起用,仍暂任旧职,加封朝散大夫。

宋史任中正传文言文翻译

宋史任中正传文言文翻译

中正之才,非独文学,亦通经史,善论事。

尝应举进士,对策直言,名动京师。

仁宗皇帝闻而召见,谓曰:“朕闻尔文学优长,今日得见,果非虚传。

”遂擢为中进士第。

授秘书省正字,迁秘书省校书郎,又迁秘书省著作佐郎。

任中正为官清正,不附权贵,深得士人好评。

时朝廷多事,中正屡进忠言,虽屡遭贬谪,然其志不改。

元祐元年(1086),迁秘书省侍郎,兼国子监祭酒。

时元祐党争激烈,中正虽身居要职,然坚守正道,不偏不倚,颇得人心。

中正好施与,常以家财助贫乏,惠及乡里。

每遇灾荒,辄捐资助赈,救民于水火。

一日,闻邻县有饥民数千,遂倾家之资,募人往赈。

饥民得救,感其恩德,立碑颂之。

元祐四年(1089),迁中书舍人,兼侍读学士。

时哲宗皇帝年幼,中正以师傅之礼辅导,尽忠职守。

哲宗皇帝深敬重之,常曰:“任舍人,朕之良师也。

”时朝中大臣多有所请托,中正皆正色拒绝,不为私情所动。

元祐五年(1090),中正因病乞归。

哲宗皇帝闻之,亲赐手诏,慰勉不已。

未几,中正病故,年三十四。

哲宗皇帝闻讣,辍朝三日,赐谥曰“文简”。

任中正生平廉洁自持,不营私利,忠心耿耿,为国为民。

虽生逢乱世,然始终坚守正道,不堕青云之志。

其人其事,足以垂范后世,故宋史有传。

【文言文原文】任中正,字子正,庐陵人也。

嘉祐二年生,元祐五年卒。

少孤贫力学,博览群书,尤好《春秋》三传,以文学知名。

才非独文学,亦通经史,善论事。

应举进士,对策直言,名动京师。

仁宗皇帝召见,擢为中进士第。

授秘书省正字,迁秘书省校书郎,又迁秘书省著作佐郎。

为官清正,不附权贵,深得士人好评。

屡进忠言,虽屡遭贬谪,志不改。

元祐元年,迁秘书省侍郎,兼国子监祭酒。

元祐四年,迁中书舍人,兼侍读学士。

元祐五年,病乞归。

哲宗皇帝亲赐手诏,慰勉不已。

未几,病故,年三十四。

哲宗皇帝辍朝三日,赐谥曰“文简”。

中正生平廉洁自持,不营私利,忠心耿耿,为国为民。

虽生逢乱世,然始终坚守正道,不堕青云之志。

其人其事,足以垂范后世,故宋史有传。

寇准转文言文翻译

寇准转文言文翻译

寇准,莱州莒县(今属山东)人,生于宋真宗咸平三年(1000年)。

其父寇徇,官至刑部尚书。

寇准自幼聪颖,博学多才,尤擅文学。

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寇准登进士第,步入仕途。

寇准初任大理寺评事,后历任翰林学士、知制诰、翰林学士承旨等职。

在任期间,寇准屡次上疏直言,敢于触犯权贵,以直言进谏而闻名。

真宗皇帝对其甚为赏识,曾言:“朕之寇准,虽古之魏征,无以过之。

”景德元年(1004年),辽国侵犯宋朝,真宗皇帝亲征。

寇准力排众议,坚持迁都南方的建议,以稳住人心。

真宗采纳其议,遂南迁。

此次南迁,使得宋朝避免了与辽国的正面冲突,为后来的和平发展奠定了基础。

景德二年(1005年),寇准升任宰相。

在位期间,他推行一系列改革,整顿朝政,选拔贤能,使得国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

然而,寇准在朝中树敌众多,尤其是权臣丁谓、王钦若等人,对他百般排挤。

景德四年(1007年),寇准被贬为永兴军节度使。

在永兴军期间,寇准仍关心国事,多次上疏,力主抗辽。

景德五年(1008年),辽国再次侵犯宋朝。

寇准再次上疏,建议真宗皇帝亲征。

真宗皇帝采纳其议,亲自率军出征,取得了澶渊之盟,结束了长达数十年的辽宋战争。

澶渊之盟后,寇准官复原职,再次担任宰相。

然而,不久后,丁谓、王钦若等人再次联合排挤寇准,导致其被贬为道州司马。

此后,寇准辗转于各地,晚年客死他乡。

寇准一生,刚直敢言,不畏权贵,为国家立下赫赫功勋。

其言论多有关国家大事,以下为寇准部分言论的文言文翻译:1. “朝廷之政,如身之衣,须随时而更之,使之合时宜。

”(朝廷之政,如身之衣,须随时而更之,使之合时宜。

)2. “为国者,以民为本,以贤为辅,以法为纲。

”(为国者,以民为本,以贤为辅,以法为纲。

)3. “治乱之道,在于用人。

”(治乱之道,在于用人。

)4.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5. “国家之事,不可轻言,言必信,行必果。

”(国家之事,不可轻言,言必信,行必果。

宋史·张咏传(2)原文

宋史·张咏传(2)原文

宋史·张咏传(2)原文
出任益州知州,当时李顺作乱,继恩、上官正统兵攻讨,却停留不前进。

张咏用话激励上官正,勉励他亲自出击,并盛情地陈设帷帐为他饯行。

上官正因此决意出兵深入,终于大获全胜。

当叛军攻城略地之际,民众有很多人被胁迫跟随叛军的,张咏下达公文向他们晓喻朝廷的恩德和信义,使他们各自回到乡里。

当初,蜀地士人知道读书向学,但不喜欢做官。

张咏考察州里的张及、李畋、张逵等人都有学问品行,受到乡里的称赞;于是敦促勉励他们参加科举考试,这三个人果然考取了进士。

士子们从此懂得了努力上进。

(宋真宗)咸平二年,张咏以工部侍郎出任杭州知州。

正值当年歉收,百姓有很多人私自贩卖盐来自给。

(官府)捕获了几百个犯法的人,张咏全都减轻刑罚然后遣散他们。

部下属官请求说:不严加制裁,恐怕无法禁止此事。

张咏说:钱塘一带十万家民众,饥饿的人有八九万,(这些人)如果不靠贩卖私盐来养活自己,将来一旦像蜂群一样聚焦起来成为强盗(或:一旦蜂拥而起做强盗),那么就会成为很大的祸害。

等收获了,当会依旧按旧法办事。

(咸平)五年,宋真宗因为张咏以前在蜀地政绩优异,又任命他担任益州知州。

适逢朝廷派遣谢涛巡视西蜀,皇上因此令他转告张咏说:有爱卿在
蜀地,我没有西顾之忧了。

张咏与青州人傅霖小时候是同学。

傅霖隐居不做官。

张咏显贵之后,三十年也没找到(他)。

到这时他来谒见,守门人来报告说傅霖求见,张咏责骂他说:傅先生是天下(很有名)的贤士,我尚且没机会跟他成为朋友,你是什么样的人,竟敢直呼其名!。

上绛州上官司马书文言文翻译

上绛州上官司马书文言文翻译

上绛州上官司马书文言文翻译摘要:一、前言二、介绍上官司马三、上官司马的贡献四、对上官司马的评价五、结语正文:【前言】在我国古代,有许多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他们在各自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为我国历史留下了丰富的瑰宝。

上官司马便是其中一位杰出的代表,他的才学和贡献至今仍然被人们津津乐道。

本文将详细介绍上官司马的事迹,以及他为我国历史做出的重要贡献。

【介绍上官司马】上官司马,字绛州,生活于我国春秋时期。

他出自世家,家族世代为官,有着良好的教育和修养。

上官司马从小就表现出非凡的才华,他擅长文辞,精于兵法,成年后顺利进入仕途,成为了一名政治家和军事家。

【上官司马的贡献】上官司马的政治才能主要体现在他担任国家要职期间,他担任过绛州的司马,因此被称为上官司马。

在这个职位上,他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才能,积极为国家出谋划策,为维护国家稳定和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

上官司马的军事才能则表现在他成功地平定了多次叛乱。

在春秋时期,各国纷争不断,民不聊生。

上官司马凭借过人的智慧,多次成功地镇压了各地的叛乱,保障了国家的安全和稳定。

他还积极参与国家间的战争,取得了一系列辉煌的战果,使国家疆土得到了扩大,人民得以安居乐业。

【对上官司马的评价】上官司马作为春秋时期的一位杰出人物,他的才学和贡献受到了后世的高度评价。

他既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又是一位出色的军事家,更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

上官司马的事迹成为了后世学习的典范,他的精神品质和为国家、为人民做出的贡献将永载史册。

【结语】总之,上官司马是我国春秋时期的一位伟大人物,他为我国历史留下了丰富的瑰宝。

我们应该学习他的才华和精神品质,为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的幸福做出贡献。

2021-2022学年河北省廊坊市董村中学高三语文联考试题含解析

2021-2022学年河北省廊坊市董村中学高三语文联考试题含解析

2021-2022学年河北省廊坊市董村中学高三语文联考试题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5~8题。

看绿赵大年不知自何日始,我时常凝望那绿色的窗口。

停笔遐想的时候,吸烟小憩的时候,追索记忆的时候,推窗通风的时候……不知不觉地养成了习惯,总要举目眺望那绿色的窗口。

妻子见了,问:“那是谁家,养这么多花儿!”“不是花儿。

我细看过100次了,除了绿,什么别的颜色也没有。

”她也注视着:“还是有不同的颜色。

”“绿也有浓淡老嫩,深浅明暗,很多层次。

你细看,有淡绿,油绿,墨绿,翠绿,碧绿,鹅黄绿,鹦鹉绿……”她笑了:“你果然看得很仔细,能区分出这么多不同层次的绿色来。

”妻子是医生,她望着那绿色的窗口,沉吟半晌,武断地说:“那家的主人是个眼科大夫。

”“你认识?”“不。

因为看绿可以明目,眼科大夫就提倡看绿。

”妻子进一步告诉我,看绿,可以治疗我的近视眼,甚至还能预防视疲症,陶冶性情,延缓感情的老化。

她有根有据地说:“绿色代表和平,代表信任和希望,生命之树常绿嘛!”北京众多的平房四合院,全是灰色的。

面前的这些宿舍楼,除了水泥的本色便是红砖清水墙,外形又都像一些火柴盒。

朴素而不可爱,或者应该说是单调,呆板,实在难看。

因此,我坐在这鸽子笼一般的单元楼房里,终日伏案笔耕,头晕脑涨,也很少走到阳台上去看风景。

现在不同了,我的眼睛找到了目标和寄托;我的思绪也长上了绿色的翅膀。

我仍在时时猜测那绿色的窗口,它的主人是谁,摆满窗台的大盆小盏到底栽种着什么植物?我细细地审视,发挥着文学的想象力,做出了初步的判断:那亭亭如盖的几盆,一定是伞竹;那披散着长发的美人头,大概是吊兰;那阔叶而闪光的品种,多半是万年青;那如烟似雾的细丝,只能是文竹……而它们的培育者,却铁了心似的昼夜藏在绿叶掩映的室内,从不露面。

也许是受了绿窗的启发,妻子下班时常常买一两盆仙人掌或仙人球回家,摆在我书桌前方的窗台上,使我这个苦行僧抬头见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宋史上官正传》文言文原文及译文
导读:原文:
上官正字常清,开封人。

少举三传,后为鄜州摄官。

雍熙中,召授殿前承旨,屡遣鞫狱,迁供奉官、閤门祗候、天雄监军。

淳化中,转作坊副使、剑门都监。

李顺之乱,分其党趋剑门,时疲兵数百人,正奋励士气以御之。

会成都监军宿翰领兵投剑门,与正兵合,因迎击,大破贼数千众,斩馘殆尽。

奏至,太宗嘉之,诏书奬饬,并赐袭衣、金带,超正为六宅使、剑州刺史、充剑门部署,翰自供奉官擢崇仪使、领昭州刺史。

数月,正被疾,请寻医,至阙。

疾愈,入对,上劳问久之,复遣还任所,赐以金丹、良药、衣带、白金千两、马三匹,授以方略,令招抚残孽,慰勉遣之。

初,川贼甚盛,朝议深以栈路为忧,正以孤军力战挫贼锋,自是阁道无壅,王师得以长驱而入。

贼众三百馀,败归成都,顺怒其惊众,尽斩之,然自此沮气矣。

后贼既诛,馀寇匿山谷,恃险结集,剽劫为患。

王继恩百计召诱不至,正谕以朝廷恩信,皆相率出降。

未几,加峯州团练使,与雷有终并为西川招安使,代王继恩。

正木彊好凌人,自谓平贼有劳,受人主知,无所顾忌。

数面攻两川官吏之短而暴扬之,众积怨怒,多上章诉其不法者。

太宗谓近臣曰:“人臣可任用者,朕常欲保全。

正婞直而失于谦和,每谤书至,朕虽力与明辩,然众怒难犯,恐其不能自全。

”乃赐手札戒谕曰:「言者,君子之枢机,枢机之发,荣辱之主,不可不慎也。

夫遇事辄发,悔不
可及。

傥自恃无瑕,而好面攻人之短,岂谓喜怒不形于色耶?当以和辑远民为念,斯尽善矣。

」正上表谢。

真宗即位,改庄宅使。

是秋,广武叛卒刘旴啸聚数千辈,逐都巡检使韩景祐,略汉蜀邛州、怀安永康军。

正与钤辖马知节领兵趋新津,抵方井,击败之,斩旴,平其党。

迁南作坊使,赐锦袍、金带。

咸平初,召还,擢拜东上閤门使、勾当军头引见司,俄权户部使。

二年,出知沧州,徙高阳关副都部署,真拜洺州团练使。

车驾北巡,以为行营先锋钤辖。

寻知青州,未行,会王均叛蜀,命为峡路都钤辖,移知梓州。

又历沧、瀛、镇、贝四州,高阳关部署。

以足疾,求知磁州,手诏慰勉。

会邢州地震,民居不安,徙正典之。

移潞州。

景德中,以河北新经兵革,慎择守臣,以正知贝州,迁洺州防御使,复知沧州,移同州。

再表引年,授左龙武军大将军、平州防御使,分司西京。

寻以本官致仕,赐全奉,仍以见缗给之。

四年,卒,年七十五。

子璨至内殿崇班。

(《宋史》节选)
译文:
上官正,字常清,开封人。

年青时考中三传科举,后来在鄜州临时任职。

雍熙年间,被朝廷授予殿前承旨,后多次受差遣审理冤狱,升迁为供奉官、阁门衹侯、天雄监军。

淳化年间,转任作坊副使、剑门都监。

李顺作乱,分派党徒攻打剑门关,当时守候的士兵仅数百人,且疲惫不堪,上官正鼓舞士气抵御叛军的进攻。

恰逢成都监军宿翰率
领手下支援剑门,双方合兵,迎击叛军,叛军数千人被斩杀殆尽。

奏折上,太宗大为赞许,下诏书予以褒扬,并赐给二人袭衣、金腰带,破格提拔上官正为六宅使、剑州刺史,担任剑门驻军首领,宿翰从奉官提升为崇仪使、兼任昭州刺史。

几个月后,上官正染病,为寻找医生而来到京师。

病好后,面见太宗皇上,太宗慰问时间很长,再次派遣他回到剑门任所,赐给金丹、金丹、良药、衣带、千两白金、三匹马,教授他治理的策略和办法,命令他寻找、安抚残疾人、孤儿,安慰勉励之后方派他赴任。

刚开始时,四川叛军非常强盛,朝廷议论非常为出蜀的栈道担忧。

上官正孤军奋战,挫败叛军锋芒,从此剑阁通道没有阻滞,朝廷军队得以顺畅入川平叛。

攻打剑阁的叛军三百多人,失败后退到成都,叛军大为震惊,李顺暴怒,将他们全部斩杀,然而正是从此之后叛军情绪开始低落。

后李顺被诛杀,残余躲藏于山谷,依靠险要地形啸聚在一起,因抢夺、劫持成为地方之害。

王继恩多次设计引诱而不归顺,上官正向他们宣扬朝廷的恩德和信誉,一起全部归降。

不久,兼任峰州团练使,接替王继恩,和雷有终同时任西川招安使。

上官正质直刚强,喜欢以势压人。

自认为平定叛乱有功,又为皇帝所信任,因而没有任何顾忌。

正多次当面指责两川官吏的短处且公开宣扬,众人怨气和愤怒集聚,很多人上奏折控诉其违法行径。

太宗告诉亲近的臣子说:“大臣可以任用的,我常常要保全他们。

上官正刚直但不够谦虚温和,每次控诉他的奏折上报,我都要尽力进行明白
的`辩解,然而众怒难犯,恐怕他将来不能全身而退。

”于是亲自手
写书信赐给正,告诫说:“语言,是君子的中心的机密所在,言语一出,荣耀与羞辱具来,不能不慎重之。

如果看到任何事情都发表言论,后悔都来不及。

”倘若认为自己没有任何缺点,而喜欢当面揭发他人的短处,难道这就是喜怒不形于色吗?应当以和众人团结和睦为惦记,这样才算尽善之人。

”正上表表示感谢。

真宗皇帝即位,正改任庄宅使。

当年秋天,广武叛军刘旴聚集数千人,驱逐都巡检使韩景祐,占领汉、蜀、邛三州,怀安、永康二军。

上官正与钤辖马知节率军赶往新津,到达方井,击败叛军,斩刘旴,平定其属下。

升迁南作坊使,赐锦袍、金腰带。

咸平初年,召回朝廷,擢拜为东上阁门、勾当军头引见司,不久代理户部使。

第二年,出任沧州刺史,改任高阳关副都部署,实授官职洺州团练使。

真宗巡视北方,正为行营先锋钤辖。

不久任命管理青州,尚未上任,适逢王均在四川叛乱,上官正被任命为峡路都钤辖,调任管理梓州。

后又历任又历沧、瀛、镇、贝四州刺史,高阳关部署。

因为脚疾,请求任职磁州,真宗亲书诏书以示安慰勉励。

恰逢邢州地震,百姓惶惶不安,迁正主持邢州事物。

又迁任潞州刺史。

景德年间,以河北地区刚刚经历战争,朝廷选择知州非常谨慎,上官正任贝州刺史,升职为洺州防御使,复转沧州刺史,又改任同州。

两次上表要求养老,授予左龙武军大将军、平州防御使,分司西京洛阳。

不久以分司正式退休,朝廷以任官之礼,赐给全部俸
禄,仍旧以现钱给与。

真宗四年,离世,终年75岁。

其子璨,官至内殿崇班。

【《宋史上官正传》文言文原文及译文】
1.《宋史·上官正传》文言文原文及译文
2.《宋史·李允正传》原文及译文赏析
3.《宋史》原文及译文
4.《宋史膝中正传》的原文及翻译
5.《宋史·沈括传》文言文原文及译文
6.《宋史·梁克家传》文言文原文及译文
7.《宋史·高登传》文言文的原文及译文
8.《宋史·沈括传》的文言文原文及译文
上文是关于《宋史上官正传》文言文原文及译文,感谢您的阅读,希望对您有帮助,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