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元典导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文解字》:“典,五帝之书也,
从册在丌上,尊阁之也。”“五帝之 书”泛指为很古老、很原始的书。 “丌”是供奉贵重物品的几案。 可见“典”原指置于架子上的重要简 册。
武汉大学冯天瑜教授在 《论“文化元
典”》一文中首用“文化元典”这一概 念“称呼各文明民族的首创性文本”, 并特别阐明“‘元典’有始典、首典、 基本之典、原典、长(长幼之‘长’)典、 正典、大典、善典、美典、上典、宝典 等意蕴”,与汉字系统中已有的“经”、 “藏”的含义相近。

儒家元典从不同角度、层次为封建宗法
社会服务: 以历史经验为鉴而资治,多取《尚书 》《春秋》三传 制典修仪多取三礼 道德教化多取《论语》、《孟子》、 《孝经》 哲学构思多取《周易》、《大学》、 《中庸》
2.其它:
《老子》(《道德经》)、《庄子》(《南
华经》)则被道家和道教列为主要经典; 《墨子》被墨家视作经典。它们都在中华文 化系统中享有“元典”之尊。 此外,一些专科创始之作,也被该学科视作 经典,如《孙子兵法》是军事学经典,有 “兵学圣典”的美誉;《黄帝内经》是医学 经典;陆羽的《茶经》是茶学经典。此类典 籍因其原创性而赢得不朽,其精义至今为相 关专业所尊崇,成为取之不尽的灵感源泉。
《论语》是孔子的不同弟子和再传弟
子对孔子言行之记载的汇集,不成于 一人一时。今传本源于西汉末年张禹 融合的鲁、齐《论语》本。《论语》 在汉至唐代是妇女、学童的启蒙读本。 《孟子》一书主要是孟子自著,或者 其高弟记录孟子言行,孟子晚年加以 整理而成。
司马光著《中庸大学广义》一卷,《学》、
“十一经”:五代十国时后蜀国主孟
昶刻“十一经”,收入《孟子》,而 排除《孝经》、《尔雅》。 “十三经”:南宋时《孟子》正式成 为“经”,和《论语》、《尔雅》、 《孝经》一起,加上原来的“九经”, 构成“十三经”。
“四书”:又称“四子”:《论语》、
《孟子》、 《大学》、《中庸》。 《大学》是《礼记》(小戴记)四十 九篇中的第四十二篇。 《中庸》是《礼记》(小戴记)中的 第三十一篇,但单篇别出,由来已久。 为孔子之孙子思所作。
国学元典导读
提要
一、元典界说
二、国学元典
三、国学元典的当代意义 四、注意事项
绪论
一、元典界说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元,
始也。从一从兀。愚袁切。” (南唐)徐锴 《说文解字系传》: “元,首也,故谓冠为元服,故从兀。 兀,高也„会意。” 可见元的会意字,本意为“首”、 “头”,引申为“始”、“大”等。
《庸》并称别出。 程颢、程颐兄弟认为《大学》为“初学入 德之门”。《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 之书。而《论》、《孟》在宋代的地位已 凌驾于“六经”之上。 朱熹把这四部书编在一起并作注,成《四 书章句集注》。其作者正好出于早期儒家 的四位代表性人物——孔子、曾参、子思、 孟子,所以又被称为“四子书”,简称为 “四书”。
三、国学元典的当代意义
1.“文化认同”和“伦理共识”。
一个社会,一个族群的生活如果没有
“伦理共识”与“文化认同”,不免会 遭受到脱序的危险,当然也就不可能有 健康的现代化,健康的政治、经济、科 技、文化的建设。 2.“文化强国”。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 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 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科学发展为 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 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 改革创新为动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 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 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大致说来,元典是指对一个民族乃至全人
类的精神内涵及其发展流变产生深远影响 的文献典籍。它“集中反映了民族的集体 经验和文化心态,往往具有首创性,博大 精深,因而成为一个民族垂范永远的精神 象征和取之不尽的精神源泉。”(金宁主 编《中华文化研修教程》 ) “元典”强调典籍对人类文化和民族精神 所具有的根本而又深远的影响意义,“原 典”则强调典籍所保有的未经诠释或迻 (yí)译的原始的性质。
《四库全书》是中华国学原典宝库。
《四库全书》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丛书,
编撰于乾隆年间,由当时的纪晓岚、王 念孙、戴震等等一流学者完成。全书按 传统的经、史、子、集分为四大部分, 故称《四库全书》。正式收入的有三千 五百零三种,共计七万九千三百三十卷; 另有存目的六千八百一十九种,共记九 万四千零三十四卷。
朱子《四书章句集注》:“某要人先读
《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 以立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发越; 次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处。” 朱熹死后,朝廷便将他编定注释的《四书》 审定为官书,成为标准课本。元代恢复科 举考试后,朝廷正式把出题范围限制在朱 熹注释的《四书》之内,直至清朝束期。 “四书”不仅成为了儒学的重要经典,更 是读书人的利禄之途。
“九经”:唐朝时,《春秋》分为“三
传”,即《左传》、《公羊传》、《谷 梁传》;《礼经》分为“三礼”,即 《周礼》、《仪礼》、《礼记》。这六 部书再加上《易》、《书》、《诗》, 并称为“九经”。 “十二经”:晚唐文宗开成年间,在国 子学刻石,内容除了“九经”之外,还 加上了《论语》、《尔雅》、《孝经》。
二、国学元典
1.儒家元典
儒家文化在封建时代居于主导地位。最
高统治者不但从中寻找治国平天下的方 针大计,而且对臣民思想的规范、伦理 道德的确立、民风民俗的导向,无一不 依从儒家Biblioteka Baidu典。 武帝儒术独尊,儒学成与政治权力结合 的至高无上的封建正统学说。
“五经”:在中华文化系统中,堪称
“元典”的首推《易》、《诗》、 《 书 》 、 《 礼 》 、 《 春 秋 》“ 五 经 ” (原本“六经”,《乐》因秦火亡佚)。 附:《说文》:“经,织也。”《释名》: “经,径也。如径路无所不通,可常用 也。” 《广雅》:“经,常也。”《文 心雕龙·宗经》:“经也者,恒久之至 道,不刊之鸿教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