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的由来
中秋节的由来起源介绍
【导语】中秋节起源于我国古代秋祀、拜⽉之俗。
《礼记》中载有“天⼦春朝⽇,秋⼣⽉。
朝⽇以朝,⼣⽉以⼣。
”这⾥的“⼣⽉”就是拜⽉的意思。
两汉时已具雏形,唐时,中秋赏⽉之俗始盛⾏,并定为中秋节。
欧阳詹(公元785~约827年)于《长安玩⽉诗序》云:“⼋⽉于秋。
季始孟终;⼗五于夜,⼜⽉云中。
稽于天道,则寒暑均,取于⽉数,则蟾魂圆,故⽈中秋。
”下⾯是整理发布的《中秋节的由来起源介绍》,欢迎阅读参考!更多相关讯息请关注!中秋节的由来起源介绍篇⼀ 中秋之夜,⽉⾊皎洁,古⼈把圆⽉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称⼋⽉⼗五为“团圆节”。
古往今来,⼈们常⽤“⽉圆”、“⽉缺”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游⼦,更是以⽉来寄托深情。
唐代诗⼈李⽩的“举头望明⽉,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的“春风⼜绿江南岸,明⽉何时照我还”等诗句,都是千古绝唱。
中秋节与元宵节和端午节并称为我国三⼤传统佳节。
究中秋节之来源,与“嫦娥奔⽉”、“吴刚伐桂”、“⽟兔捣药”等神话传说有着密切的关系。
故中秋节的民间习俗多与⽉亮有关。
赏⽉、拜⽉、吃团圆⽉饼等,均源于此。
古代帝王有春天祭⽇,秋天祭⽉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之风,到了后来赏⽉重于祭⽉,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
中秋赏⽉的风俗在唐代极盛,许多诗⼈的名篇中都有咏⽉的诗句,宋代、明代、清代宫廷和民间的拜⽉赏⽉活动更具规模。
我国各地⾄今遗存着许多“拜⽉坛”、“拜⽉亭”、“望⽉楼”的古迹。
北京的“⽉坛”就是明嘉靖年间为皇家祭⽉修造的。
每当中秋⽉亮升起,于露天设案,将⽉饼、⽯榴、枣⼦等⽠果供于桌案上,拜⽉后,全家⼈围桌⽽坐,边吃边谈,共赏明⽉。
现在,祭⽉拜⽉活动已被规模盛⼤、多彩多姿的群众赏⽉游乐活动所替代。
吃⽉饼是节⽇的另⼀习俗,⽉饼象征着团圆。
⽉饼的制作从唐代以后越来越考究。
苏东坡有诗写道:“⼩饼如嚼⽉,中有酥和饴”,清朝杨光辅写道:“⽉饼饱装桃⾁馅,雪糕甜砌蔗糖霜”。
中秋节的历史背景
中秋节的历史背景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也是华人世界中的一颗璀璨明星。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人们都会在这一天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共度团圆时刻。
中秋节有着悠久的历史背景,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一、古代祭月传说中秋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
相传,在古代中国,嫦娥仙女与后羿相爱,但后羿得到了不死药,成为了神仙。
后羿藏下不死药后,一天不小心被嫦娥的徒弟发现,为了保护不死药,后羿不得不吞下药丸,并飞到了月亮上。
为了怀念后羿,嫦娥嫁给了桂树下的木匠。
于是,人们每年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便纪念后羿和嫦娥相聚的日子,这就是中秋节的由来。
二、宴月传统习俗中秋节作为一种重要的传统节日,人们会以宴会的方式庆祝。
这种宴会通常是家庭聚会,亲友团聚,共度美好时刻。
一家人会在中秋夜共进团圆饭,辞旧迎新。
庆祝的最重要的食物是月饼,这是中秋节的标志性美食。
人们还会赏月,此时的月亮明亮而圆满,才能体现月圆人团圆的含义。
同时,家庭会布置花灯,以增添节日的喜庆氛围。
三、中秋节的历史传承中秋节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在中国各地有着不同的庆祝方式和传统习俗,反映出多元的文化表达。
中秋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秋节的庆祝形式不断演变,但其象征团圆和祈福的意义始终保持着。
四、中秋节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中秋节不仅在中国内地广泛庆祝,也在华人社区和海外地区得到了广泛传承。
在华人社区,人们以传统的方式庆祝中秋节,如赏月、制作月饼、举办舞龙舞狮表演等。
在一些国家,中秋节也成为了当地的民俗节日,吸引着更多的人们参与其中。
在文化交流的背景下,中秋节也逐渐在国际间获得了认可和重视。
200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中秋节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中秋节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使者,展示了中华文化的魅力。
总之,中秋节作为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具有深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这个节日承载了人们对团圆和祈愿的美好愿景,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八月十五中秋的来历与传说
【导语】⼋⽉⼗五的中秋节是⼀个很美满的节⽇,在这⼀天,⼤家都团团圆圆的,那么你知道中秋节的来历和传说吗?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忧考中秋节频道!1.⼋⽉⼗五中秋的来历与传说 1、中秋节由古代祭⽉慢慢演变⽽来。
古代历法把每个季节分为三个⽉,分别是孟⽉、仲⽉、季⽉。
农历⼋⽉份正好是秋季的第⼆个⽉,所以被称为“仲秋”,⽽农历⼋⽉⼗五正好是秋季的⼀半,所以被称为“中秋”。
最初这⼀天被定为古代帝王祭⽉的节⽇,慢慢就演变成为中秋节。
2、中秋节由嫦娥奔⽉的故事演变⽽来。
这个故事最⼴为流传,后羿射掉了多余的九个太阳,然后上天赏赐他⼀种成仙的药,他舍不得离开⾃⼰的妻⼦嫦娥,就把药交给嫦娥保管。
在⼋⽉⼗五这天嫦娥吃了仙药,然后奔⽉亮去了。
后羿思念嫦娥,所以每年这⼀天,都会在园⼦⾥摆上嫦娥最爱吃的东西,盼望她能回来团圆。
之后,年年如此,代代相传,就演变成了节⽇,由于这天时值中秋,所以称为中秋节。
3、中秋节由祭祀⼟地神演变⽽来。
在农耕社会,农作物对于农民⾄关重要,所以⼈们经常祭祀⼟地。
在秋季收获时,农民会祭祀⼟地神,农历⼋⽉⼗五正好是农作物收获的时节,因此逐渐演变成中秋节。
2.⼋⽉⼗五中秋的来历与传说 1、吴刚伐桂 ⽉中之桂树与吴刚的传说,以唐代段成式《⾣阳杂俎》前集卷⼀《天咫》所载最为具体,其云:“旧⾔⽉中有桂、有蟾蜍,故异书⾔⽉桂⾼五百丈,下有⼀⼈常斫之,树创随合。
⼈姓吴名刚,西河⼈,学仙有过,谪令伐树。
”意思是说吴刚曾跟随仙⼈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错误,仙⼈就把他发配到⽉亮,命令他砍伐不死之树——⽉桂。
⽉桂⾼达五百丈,随砍即合,炎帝就是利⽤这种永⽆休⽌的劳动作为对吴刚的惩罚。
李⽩诗中有“欲斫⽉中桂,持为寒者薪”的记载。
2、嫦娥奔⽉ 相传,嫦娥偷吃了丈夫后羿从西王母那⼉讨来的不死之药后,飞到⽉宫。
但琼楼⽟宇,⾼处不胜寒,所谓“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正是她倍感孤寂的写照。
后来,嫦娥向丈夫倾诉懊悔说:“明天乃⽉圆之候,你⽤⾯粉作丸,团如圆⽉形状,放在屋⼦的西北⽅向,然后再连续呼唤我的名字。
中秋节的历史由来与演变
中秋节的历史由来与演变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被誉为“月夕”,每年农历八月十五,夜晚的月亮明亮而圆满。
中秋节的历史由来与演变源远流长,下面将为您详细介绍。
一、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许多传说和神话故事。
其中最有名的是关于嫦娥奔月的故事。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天上有十个太阳,使得人类面临灭顶之灾。
于是,英雄后羿射下九个太阳,拯救了人们的生活。
为了纪念这一壮举,人们把八月十五定为中秋节,以表达对后羿的敬佩之情。
二、中秋节的演变与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中秋节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并附带了许多习俗和民间故事。
在唐宋时期,中秋节被列为官方节日,并在其间施行打用户外征缴、品评好的时间,这使得中秋节得到了更广泛的认同和庆祝。
在这个时期,月饼成为了中秋节的主要食品,象征着圆满和团圆。
近代以来,中秋节的庆祝方式逐渐丰富多样。
从传统的家庭团圆到亲友聚餐,再到如今的各种中秋晚会和文化活动,中秋节已经演变成一个集合亲情、友情和爱情的节日。
此外,许多地方还会举办烟花表演、灯笼展览、舞龙舞狮等各种庆祝活动,吸引了大批游客和市民的参与。
三、中秋节的文化内涵中秋节不仅仅是一种传统节日,更是展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窗口。
节日里的各种习俗和活动,都能体现出中国人民崇尚团圆和亲情的价值观。
中秋节的特色食品——月饼,象征着“团圆”的意义;赏月则是中秋节最重要的传统活动之一,人们常常结伴登山或在院子里摆放桌椅,赏月、吃月饼、谈笑风生。
此外,中国古代诗人也以中秋节为灵感,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作,将月亮与思乡之情、爱情等联结在一起。
中秋节的历史由来与演变不仅仅代表了古代传说和信仰,更融入了中国人民的生活和思维方式。
它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凝聚了人们对传统价值观的认同,并促使这项传统文化得以源远流长,并在现代社会中得以传承和弘扬。
总结:中秋节的历史由来与演变可追溯到古代传说,如嫦娥奔月等故事。
该节日经过演变和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并逐渐丰富多样的庆祝方式。
中秋节的由来简单
中秋节的由来简单中秋节的由来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也是我国农历八月十五的固定节日。
它既有来自古代的传承,也有丰富多样的民俗习惯。
本文将简要介绍中秋节的由来,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一古老而独特的节日。
一、嫦娥奔月的传说中秋节的由来可以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的古代中国。
相传,古代中国有十个太阳,每天轮流上天照耀大地。
后羿是一个英勇善良的人,他面对酷热的天气和干旱的土地,决定射下九个太阳,保护人们的生活。
他成功地射下了九个太阳,但这样做却引来了天帝的愤怒。
天帝赐予后羿一种神奇的不死药,但是这种药只能供给一个人食用。
后羿把不死药交给了他的妻子嫦娥,但是一个坏人名叫丞相夫差,偷偷地来找嫦娥要药。
为了保护不死药不落入坏人的手中,嫦娥偷偷吃下了药。
她吃下药以后,变成了个轻盈美丽的仙女,并飞到了月亮上。
嫦娥成了人们在中秋节赏月时仰望的对象。
二、古代的月饼和团圆习俗除了嫦娥奔月的传说,中秋节也是一个重要的团圆节日。
相传在古代中国,中秋节是为了庆祝丰收和感谢月神的节日。
人们习惯在这一天赏月、品尝月饼,并与亲人团聚。
月饼是中秋节的传统食品之一,它的制作历史悠久。
最早的月饼用馅料和玉米面做成,后来演变成了皮薄馅大的传统款式。
如今,人们可以品尝到各种各样的月饼,比如蛋黄月饼、豆沙月饼等。
无论形状还是口味,月饼都象征着团圆和美好的祝愿。
在中秋节的晚上,家人会聚在一起,共同赏月、品尝月饼。
有时,人们还会编织五彩纸灯,赏灯增添节日的氛围。
这种团圆的习俗体现了中秋节的核心价值观念,即家庭的重要性和亲情的珍贵。
三、中秋节的传承与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中秋节不仅在中国,而且在许多东亚国家也得以庆祝和传承。
传统的庆祝方式仍然存在,但也融合了现代的元素。
例如,中秋节的诗歌朗诵和戏剧演出仍然是传统的文化表达方式。
此外,中秋节的烟花表演和舞龙舞狮等民间活动也十分受欢迎。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比如利用互联网和手机视频,与远方的亲友共同观赏月亮,传递节日的祝福。
中秋节的由来和意义
中秋节的由来和意义中秋节,又称为月圆节或团圆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
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祭月活动。
中秋节通常在农历八月十五,也是秋分后的第一个满月之夜,因此以月亮的圆缺来标志这一节日。
下面将分别介绍中秋节的由来和意义。
一、中秋节的由来据史书记载,中秋节最早起源于周朝。
周朝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强大王朝,国君人称周天子,庶民则称为民。
据说在这个时期,人们相信正月与正月之间的月亮会带来好运和丰收的象征。
因此,在每年农历八月十五,夜晚的满月之时,人们会在户外举行盛大的祭月仪式,表达对月亮的敬意和感谢。
这个传统一直延续至今,成为了中秋节的重要仪式之一。
在唐朝时期,中秋节逐渐演变为一种庆祝丰收的节日。
在这个时期,人们开始举行皇帝主持的盛大宴会,以庆祝丰收的果实和美好的生活。
皇帝还会在宫廷的后花园里点燃蜡烛,点亮整个花园,并与大臣们一起赏月。
这个富丽堂皇的盛宴成为了中秋节的另一个重要特色。
二、中秋节的意义1. 团圆:中秋节被视为一个重要的家庭团聚的时刻。
在过去,中国人由于各种原因常常分隔两地,团圆成为了一种珍贵的温情时刻。
中秋节的到来让人们有机会回到家中,与亲人团聚,共度佳节。
无论是对于在外务工的农民工,还是远赴他国工作的华人来说,回家过中秋成为了他们渴望的梦想。
2. 传统美食:中秋节的美食也是这个节日的一大魅力。
在中秋节前夕,家庭主妇们会忙着制作月饼。
月饼是中秋节最具特色的食品之一,有各种口味和形状,最受欢迎的是传统的莲蓉和豆沙口味。
人们在赏月的时候品尝月饼,象征着团圆和美好的祝愿。
3. 赏月:中秋节时,人们通常会到户外或山坡上赏月。
月亮的明亮和美丽与节日紧密相连。
赏月不仅仅是观赏月亮的美景,还包含了人们对美好未来的期待,以及对亲人祝福的寄托。
4. 文化遗产:中秋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的代表之一,承载着浓厚的文化遗产。
在这一节日里,人们会进行一系列的传统活动,如舞龙舞狮、击鼓传花等。
通过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中秋节不仅为人们提供了欢乐的时刻,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团结和自豪感。
中秋节的来历及传说故事
中秋节的来历及传说故事(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中秋节的来历及传说故事中秋节,又称祭月节、月光诞、月夕、秋节、仲秋节、拜月节、月娘节、月亮节、团圆节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
中秋节的起源和由来
中秋节的起源和由来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据传是为了纪念XXX奔月。
最早见于《周礼》的“中秋”一词,来自于古代历法中秋季的第二月叫XXX,而农历八月十五日在八月中旬,因此称为“中秋”。
古代帝王祭月的节期也是在农历八月十五,故名“中秋节”。
此外,中秋节也因祈求团圆和相关俗活动而被称为“团圆节”、“女儿节”等。
在宋朝开始盛行,至明清时已成为中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中秋节的起源有多种说法。
一种说法是起源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动,早在春秋时代,帝王就已开始祭月、拜月了,后来逐渐传到民间。
另一种说法是与农业生产有关,因为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农民为了庆祝丰收,表达喜悦的心情,就以“中秋”这天作为节日。
还有历史学家研究指出,中秋节起源应为隋末唐军于大业十三年八月十五日,唐军XXX以圆月作为构思,成功发明月饼,并XXX作为军饷,成功解决因大量吸收反隋义军而衍生之军粮问题。
月饼,最初起源于唐朝军队祝捷食品。
XXX年间,大将军XXX征讨突厥靠月饼隐蔽的传话得胜,八月十五凯旋而归,此后,吃月饼成为每年的俗。
当时有经商的吐鲁番人向唐朝皇帝进献大批美女以饼祝捷。
高祖XXX接过华丽的饼盒,拿出圆饼,笑指空中明月说:“应将XXX邀蟾蜍”。
说完把饼分给群臣一起吃。
总之,中秋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节日,代表着团圆、感恩和丰收。
无论起源如何,中秋节已经成为中国人民的共同记忆和文化传承。
南宋XXX的《梦粱录》中首次出现了“月饼”一词,但是对于中秋赏月、吃月饼的描述,则要追溯到明代的《西湖游览志会》:“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
到了清代,对月饼的记载变得更加丰富,制作也更加精细。
历史学家推断,中秋节赏月的风俗最初是古代宫廷文人兴起,后来才传到民间。
早在魏晋乐府《子夜四十歌》中,就有一首《秋有月》描写道:“仰头望明月,寄情千里光。
”唐代时,中秋赏月和玩月非常流行,许多诗人的名篇都有XXX的诗句。
中秋节也开始成为一个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也记载了“八月十五中秋节”的存在。
中秋节的来历与意义
中秋节的来历与意义中秋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之一,通常在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庆祝,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下面将从中秋节的起源、传统习俗以及节日的意义三个方面来阐述中秋节的来历与意义。
一、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起源于中国古代的祭月活动,据传始于周朝,当时人们悲痛地祭奠嫦娥因误食长生不老药而飞往月宫的传说。
传说中,为了报答人间的孝心,嫦娥选择在每年八月十五这一天返回人间和亲人团聚。
于是,人们在这一天欢欣庆祝,并将祭月的习俗代代流传下来。
二、中秋节的传统习俗1. 赏月:中秋节的主要活动之一是赏月。
人们聚集在一起,同家人、亲友一起欣赏皓月当空的美景。
赏月不仅是一种娱乐活动,更是一种表达情感和家人团聚的象征。
2. 吃月饼:中秋节必不可少的美食就是月饼。
月饼的制作过程也是一个具有浓厚传统文化色彩的活动。
人们会将制作好的月饼馈赠亲友,以表达团聚和共度佳节的美好祝愿。
3. 赏桂花:中秋节正值桂花盛开的季节,人们也会赏桂花,感受花香的清新和花朵的美丽。
桂花还被视为中秋节的象征物,寓意着团圆和繁荣。
三、中秋节的意义1. 团圆:中秋节是一个强调家庭团聚和亲情的节日。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的工作压力大,忙碌的生活节奏也使得亲情的联系渐渐淡漠。
中秋节提供了一个特别的机会,让人们回归家庭,与亲人共度美好时光,加强家庭矩阵的凝聚力。
2. 感恩:中秋节也有感恩的寓意。
人们在这一天表达对亲人的感激之情,感谢他们的关爱和付出。
同时,也感恩自然的恩赐,欣赏月亮的宁静和大自然的美丽。
3. 传承文化:中秋节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国古代智慧和价值观念。
通过庆祝中秋节,人们传承和弘扬了祖先的智慧和传统文化,使得中华民族的文化更加丰富多彩。
4. 祈福:对于许多人来说,中秋节也是一个祈求平安、幸福和健康的时刻。
人们在这一天会带上自己的愿望,在赏月的同时表达祈福和祈愿的心声。
总结:中秋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的代表,凝聚着人们的情感和思念之情。
中秋节的来历简单介绍优秀4篇
中秋节的来历简单介绍优秀4篇中秋节,又称祭月节、月光诞、月夕、秋节、仲秋节、拜月节、月娘节、月亮节、团圆节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写作关于中秋节的真正来历,山草香整理分享了4篇中秋节的来历简单介绍。
“中秋”二字,始见于《周礼》:“中春昼,鼓击士鼓吹豳雅以迎暑;中秋夜,迎寒亦如云。
”按照我国古历法的解释是:“农历八月在秋季中间,叫“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称“中秋”。
十五日夜,当一轮明月悬挂中空,人们望着玉盘般的明月,自然会想到家人的团聚,“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因而人们又把中秋节称为“团圆节”也就成了中秋节的来历。
月亮,到底是个什么样的物体呢?干百年来,曾引起人们无穷的遐思与猜想。
《唐逸史》中,记载了唐明皇夜游广寒宫的故事。
故事说八月十五日夜,鄂州人罗公远与李隆基一块在宫中赏月,他对玄宗说,愿同陛下一起去游月宫,说完就将拐杖向空中掷去,化为一座银色的桥。
罗公远请玄宗一同登桥,走了数十里,来到一座大城门前,玄宗抬头见匾上写着“广寒清虚之府”,只见几百个白衣仙女,在宽阔的庭院里翩翩起舞,奏着霓裳羽衣曲……这个传说,反映了人们对月亮的向往,也是最初的中秋节的来历。
其实,月亮是一个荒凉、坎坷、万籁俱寂、没有生命的星球。
月球基本上是一个圆球形,直径为3476公里,相当于地球的四分之一、其表面积是地球面积的十四分之一,差不多与亚洲面积相等。
体积只有地球的四十九分之一、它的引力只有地球引力的六分之一、在月球上走动,谁都会轻飘飘的,一跳就可以跳六七米高。
古人云:“一片冰心在玉壶”。
随着科学的发展,科学家们发现月球上还有水冰,而且北极地区的水冰是南极地区水冰的2倍。
近年来,美国科学家采用“月球勘探者”探测器探测月球,发现月宫里藏有水,按照目前用中子光谱仪测量可达到的。
月面深度0.5米计算,月球上水的总储量大约在1100万吨到3.3亿吨之间。
月球水冰的发现,将极大地激发人类登月的愿望,加快人类开发和利用月球的步伐。
中秋节的由来和习俗是什么
中秋节的由来和习俗是什么中秋将至,关于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你知道多少呢?今天我就给大家带来一篇精选关于中秋节的由来和习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幼教资源,公开课,教案,课件等,关注我!关于中秋节的来历,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节”。
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游子,更是以月来寄托深情。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
根据我国古代历法,农历八月十五日,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称“中秋”。
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因此秋中第二月叫仲秋,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
《新唐书·卷十五志第五·礼乐五》载“其中春、中秋释奠于文宣王、武成王”,及“开元十九年,始置太公尚父庙,以留侯张良配。
中春、中秋上戊祭之,牲、乐之制如文”。
中秋节也称为仲秋节,团圆节,八月节等,也是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西湖游览志余》中说:“八月十五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
我国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
夕月,即祭拜月神。
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
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
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
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
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中秋节时,云稀雾少,月光皎洁明亮,民间除了要举行赏月、祭月、吃月饼祝福团圆等一系列活动,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
除月饼外,各种时令鲜果干果也是中秋夜的美食。
中秋节的由来另一个说法是: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时刻,各家都拜土地神。
中秋可能就是秋报的遗俗。
中秋佳节,人们最主要的活动是赏月和吃月饼了。
中秋由来和风俗及传说故事
中秋由来和风俗及传说故事一、中秋的由来你知道中秋是咋来的吗?这得从老祖宗那说起喽。
其实中秋节和古代的祭月习俗有很大关系呢。
在古代啊,人们对月亮那可是充满了敬畏和崇拜,觉得月亮高高在上,神秘得很。
早在周朝的时候就有秋分祭月的活动啦。
不过秋分这日子,每年的天气可不一样,有时候阴天,月亮都看不到,那咋祭月呢?于是慢慢地,就把祭月的日子固定到了八月十五。
为啥是八月十五呢?这时候秋高气爽,月亮又大又圆,看起来特别美,就特别适合祭月。
再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祭月的节日就演变成了中秋节,成了阖家团圆的日子。
而且到了唐朝的时候,中秋节就已经很盛行了,大家都在这一天一起赏月、喝酒、吃好吃的。
二、中秋的风俗1. 赏月这中秋节啊,赏月可是最重要的事儿。
到了晚上,一家人或者一群朋友,找个空旷的地儿,像院子里或者公园里,往那一坐,眼睛就盯着月亮看。
看着那又大又亮的月亮,感觉心里都特别宁静。
有时候还会比比谁看到的月亮更漂亮,谁能在月亮上看到更多的图案,像什么玉兔啊,桂花树啊之类的。
2. 吃月饼月饼可是中秋节的标配啊。
这月饼的种类可多了去了,有甜的豆沙馅、枣泥馅的,也有咸的蛋黄馅、鲜肉馅的。
那月饼的形状也是圆的,就跟月亮似的。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分着吃月饼,可温馨了。
而且啊,月饼上还有好多漂亮的花纹呢,有的印着“中秋快乐”,有的印着嫦娥奔月的图案。
3. 玩花灯特别是小朋友们,可喜欢玩花灯了。
花灯的样式也是五花八门的,有兔子形状的,因为兔子和月亮有联系嘛,传说月亮上有玉兔;还有莲花形状的,看起来特别漂亮。
到了晚上,小孩子们提着花灯在大街小巷里跑来跑去,就像一群小萤火虫似的,特别有节日的氛围。
4. 猜灯谜这也是中秋节的一个有趣的风俗。
在一些热闹的地方,像庙会啊或者社区里,会挂着好多灯谜。
灯谜的内容可丰富了,有猜字的,有猜动物的,有猜生活用品的。
大家就围在那里,绞尽脑汁地猜,猜对了还有小奖品呢,可好玩了。
三、中秋的传说故事1. 嫦娥奔月这个传说可有名了。
中秋节的由来和风俗简介(通用8篇)
中秋节的由来和风俗简介(通用8篇)中秋节的来历意义和风俗篇一中秋节的起源篇二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间,故谓之中秋节。
我国古历法把处在秋季中间的八月,称谓“仲秋”,所以中秋节又叫“仲秋节”。
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
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
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
《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
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西湖游览志余》中说:“八月十五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
《帝京景物略》中也说:“八月十五祭月,其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如莲花。
……其有妇归宁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团圆节。
中秋晚上,我国大部分地区还有烙“团圆”的习俗,即烙一种象征团圆、类似月饼的小饼子,饼内包糖、芝麻、桂花和蔬菜等,外压月亮、桂树、兔子等图案。
祭月之后,由家中长者将饼按人数分切成块,每人一块,如有人不在家即为其留下一份,表示合家团圆。
中秋节时,云稀雾少,月光皎洁明亮,民间除了要举行赏月、祭月、吃月饼祝福团圆等一系列活动,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
除月饼外,各种时令鲜果干果也是中秋夜的美食。
中秋节起源的另一个说法是: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时刻,各家都拜土地神。
中秋可能就是秋报的遗俗。
中秋节传统习俗篇三中秋节传统习俗:观潮在古代,浙江一带除中秋赏月外,观潮可谓是又一中秋盛事。
中秋观潮的风俗由来已久,早在汉代枚乘的《七发》赋中就有了相当详尽的记述。
汉以后,中秋观潮之风更盛。
明朱廷焕《增补武林旧事》和宋吴自牧《梦粱录》也有观潮记载。
中秋节传统习俗:燃灯中秋之夜,有燃灯以助月色的风俗。
如今湖广一带仍有用瓦片叠塔于塔上燃灯的节俗。
江南一带则有制灯船的节俗。
中秋节的由来和习俗(精选6篇)
中秋节的由来和习俗(精选6篇)1.中秋节的由来和习俗篇一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也称仲秋节、团圆节、八月节等,是我国汉族和大部分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也流行于朝鲜、日本和越南等邻国。
因为秋季的七、八、九三个月(指农历),八月居中,而八月的三十天中,又是十五居中,所以称之为中秋节。
又因此夜浩月当空,民间多于此夜合家团聚,故又称团圆节。
中秋节起源于我国古代秋祀、拜月之俗。
《礼记》中载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
朝日以朝,夕月以夕。
“这里的夕月”就是拜月的意思。
两汉时已具雏形,唐时,中秋赏月之俗始盛行,并定为中秋节。
2.中秋节的由来和习俗篇二中秋节有悠久的历史,和其它传统节日一样,也是慢慢发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早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的记载。
后来贵族和文人学士也仿效起来,在中秋时节,对着天上又亮又圆一轮皓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这种习俗就这样传到民间,形成一个传统的活动,一直到了唐代,这种祭月的风俗更为人们重视,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这个节日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中秋节的传说是非常丰富的,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之类的神话故事流传甚广。
3.中秋节的由来和习俗篇三中秋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
祭月,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是古代我国一些地方古人对“月神”的一种崇拜活动。
在廿四节气的秋分时节,是古老的“祭月节”。
中秋节则是由传统的“秋分祭月”而来。
祭月作为民间节日重要的祭礼之一,逐渐演化为赏月、颂月等活动。
中秋节普及于汉代,汉代是我国南北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融合时期,各地文化上的交流使节俗融合传播。
“中秋”一词现存文字记载最早见于汉代文献,成书于两汉之间的《周礼》(世传为周公旦所著,实际上成书于两汉之间)中说,先秦已有“中秋夜迎寒”、“中秋献良裘”、“秋分夕月(拜月)”的活动。
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简介
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简介中秋节,又称月夕、团圆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
每年农历8月15日,是人们在团月之时庆祝的一种习俗。
中秋节起源于古代中国的祭月仪式,后来逐渐演变成与家人团圆、赏月并欣赏月饼的传统盛会。
本文将简要介绍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习惯。
一、中秋节的来历中秋节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嫦娥奔月传说。
相传古代中国有十个太阳,每天轮流出来照耀大地,但这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困扰。
为了拯救人民,英雄后羿射下了九个太阳,使世界恢复宁静。
然而,后羿之妻嫦娥无意间误饮了仙药,飞上了月亮。
为了怀念妻子,后羿每年在这个时候拜月,并将这个习俗传承下来,形成了中秋节这一传统节日。
二、中秋节的风俗习惯1. 赏月:中秋节最重要的活动之一就是赏月。
人们在这天通常会找一个宽敞的地方,与家人或朋友一起观赏明亮的月亮。
月亮的圆形代表着团圆,所以赏月也象征着亲人团聚的愿望。
2. 吃月饼:在中秋节期间,人们都会赠送和品尝月饼。
月饼是一种圆形的糕点,其制作过程繁琐,口感丰富多样。
里面的馅料有豆沙、莲蓉、红豆等多种口味。
传统的月饼上还会印上花纹,如兔子、莲花等寓意吉祥的图案。
3. 赏花灯:在一些地方,特别是南方城市,中秋节还有赏花灯的习俗。
人们会沿街散步,欣赏五彩缤纷的花灯,这些花灯造型各异,如龙、凤、兔子等,灯光明亮,给人们带来独特的视觉享受。
4. 玩游戏:中秋节也是家庭聚会的时候,人们会一起玩各种传统游戏。
其中最流行的游戏是“猜灯谜”。
人们在花灯下贴上谜语,其他人则猜谜语的答案,猜对了可以获得小奖品。
5. 龙舟竞渡:在一些地方,中秋节还有一项传统的活动,那就是龙舟竞渡。
人们组成龙舟队,在河流或湖泊中竞渡划船比赛,船上的队员有节奏地划着船桨,船尾有人敲鼓助威,气氛热烈而喜庆。
三、结语中秋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颗瑰宝,是人们表达思念和祝福的重要时刻。
通过赏月、吃月饼、赏花灯等习俗,人们在这一天共同感受团圆和温馨。
无论身在何方,中秋节都是人们心中的一个节日,一个可以与亲人团聚、祈福家庭和美好未来的时刻。
中秋节的来历简单介绍
中秋节的来历简单介绍中秋节的来历简单介绍(通用9篇)根据中国的历法,农历八月在秋季中间,为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称“中秋”。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中秋节的来历简单介绍,欢迎阅读与收藏。
中秋节的来历简单介绍篇1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的秋节。
由于这一天居秋季之半,所以叫中秋节,民间俗称八月节,这就是中秋节的由来。
早在汉代,我国就已经有中秋节了。
可是不在八月十五,而在立秋之日。
这一天,王公贵族出外打猎,将所获猎物奈把宗庙。
唐化,各种书籍中均不见中秋故事的记载,。
到了宋代,关于中秋节的记载就多起来了。
那时的中秋节“责家结锦台钳,民间争占酒楼”,就是贫穷的市民也“解衣市酒,勉强迎欢”。
从此,中秋节便成为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节。
中秋节是汉族民间传统节日。
除汉族外,絮占、回、苏、壮、布依、朝鲜等族也过此节日。
跟中因古代秋天祭月的礼制有关,中秋节在每年阴历八月十五举行,恰值三秋之中,故名。
中秋节的来历简单介绍篇2“中秋”这一词最早记载于《周礼》。
因我国古时的历法,农历8月15日,正好是一年的秋季,并且是八月中旬,故称为“中秋”。
另外,在一年四季中,每季分为“孟、仲、季”三部分,故秋季的第二个月名为“仲秋”。
直到唐朝的初年,中秋节才成了固定的节日。
民间尚有“吴刚伐桂、嫦娥奔月”的神话传说。
中秋节的来历简单介绍篇3“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
根据我国古代历法,农历八月十五日,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称“中秋”。
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所以秋中第二月叫仲秋,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
《新唐书·卷十五志第五·礼乐五》载“其中春、中秋释奠于文宣王、武成王”,及“开元十九年,始置太公尚父庙,以留侯张良配。
中春、中秋上戊祭之,牲、乐之制如文”。
中秋节也称为仲秋节,团圆节,八月节等,也是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中秋节的由来和寓意
中秋节的由来和寓意中秋节,又称月圆节、团圆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人们一同庆祝中秋节,品尝月饼、赏月、嫦娥奔月等活动。
那么,中秋节的由来和寓意是什么呢?一、中秋节的由来关于中秋节的由来,中国有许多传说故事。
最有名的故事之一是关于嫦娥奔月的传说。
相传在古代,十个太阳同时出现在天空,炎热的阳光折磨着大地。
为了解救人们的苦难,后羿射下了九个太阳,使得世界重新恢复了平静。
由于后羿的功勋,他被封为王,并娶了美丽的嫦娥做妻子。
然而,后羿的一个徒弟名叫冰山,他心怀不满,私下觊觎后羿的王位。
有一天,冰山在后羿外出打猎时,趁机闯入后羿的家中,并威胁嫦娥将她掳走。
嫦娥害怕冰山的威胁,只能听从他的命令。
嫦娥无奈之下,寄望于月宫中的玉兔,希望它能够帮助她。
玉兔答应了嫦娥的请求,用它的力量打开了宫殿的大门。
嫦娥见到机会,毅然决定逃离冰山的控制。
然而,当她逃到月亮上时,她发现自己再也无法回到地球。
嫦娥托梦给后羿,告诉他自己已被困在了月亮上。
后羿伤心欲绝,放了许多美食和嫦娥最喜欢的蟾蜍到月亮上,以表达对她的思念之情。
自此以后,人们在中秋节这一天,便开始了赏月和品尝月饼的传统。
二、中秋节的寓意中秋节象征着团圆和祝福。
每年的这一天,人们会团聚在一起,共同分享团圆的喜悦。
无论身在何方,中秋节都是一个让人思念亲人和家乡的时刻。
中秋节还寓意着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月亮在中国文化中被赋予了象征团圆和美好的意义。
赏月是中秋节最重要的活动之一,人们一同仰望明亮的月亮,寄托对未来的期待和希望。
月饼作为中秋节的传统食品,也有着深厚的寓意。
月饼形状圆润,寓意着团圆和圆满的象征。
吃月饼的过程也是人们表达祝福和感恩之情的方式。
此外,中秋节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中秋节期间,人们还会进行不同的民俗活动,如猜灯谜、赏桂花、击鼓传花等,这些活动都展示了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总结起来,中秋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独特而重要的节日。
中秋节的由来及传说故事
中秋节的由来及传说故事中秋节,又称祭月节、仲秋节、拜月节、、团圆节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
那么关于中秋节的来历你知道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秋节的由来及传说故事,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
目录中秋节的由来及传说故事中秋节的习俗中秋节温馨祝福语过中秋节的意义中秋节赏月的寓意中秋节的由来及传说故事秋节起源于上古时代,普及于汉代,定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以后。
中秋节有悠久的历史,和其它传统节日一样,也是慢慢发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早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的记载。
后来贵族和文人学士也仿效起来,在中秋时节,对着天上又亮又圆一轮皓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这种习俗就这样传到民间,形成一个传统的活动,一直到了唐代,这种祭月的风俗更为人们重视,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这个节日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中秋节的传说是非常丰富的,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之类的神话故事流传甚广。
中秋传说之一——嫦娥奔月相传,远古时候天上有十日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
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
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
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
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
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
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小人蓬蒙看见了,他想偷吃不死药自己成仙。
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
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
中秋节的由来传说故事
中秋节的由来传说故事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称为月圆节、团圆节、追月节等。
中秋节的由来有很多传说和故事,下面我们来一一了解。
传说一:“嫦娥奔月”相传上古时期,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的故事是人们所传颂的神话传说之一。
后羿是上古时期著名的射箭高手,他驾着九个太阳照亮天空,为人民带来了灾难与痛苦。
为了解救人民,后羿决定射下九个太阳。
他花费巨大功力射下了八个太阳,保住了人人平安。
为了纪念这段传奇,人们开始庆祝中秋节,并敬仰后羿和他的妻子嫦娥。
据传说,嫦娥因误食灵药,神途突破,后遗憾升天,现居月宫。
每逢中秋之夜,人们便能看到圆圆的月亮中,传说中嫦娥的影像。
并开始欣赏月亮,称之为“赏月”。
传说二:“孟姜女哭长城”传说中,相爱的孟姜女和丈夫巨石相隔,在孟姜女百般哀求下,大禹在秦州修长城将两人分隔开,各自孤独地生活。
传说,在每年的中秋之夜,孟姜女会来到长城边,哭诉自己失去爱情的悲痛和不公。
她的眼泪和哭声融入了大地,熬成了日后峰峦起伏的群山和奔腾不息的黄河。
人们看到长城之内突然明灭起伏的灯火——那是孟姜女的眼泪化作的烛灯,让人们对爱情和家族之间的强烈感情充满了深深的思考。
传说三:“吴刚奔月”《史记》中记载:吴刚是汉文帝时期的名士,为了得到长生不死的秘方,他常年信仰银石。
一年中秋之夜,他在郊外燃起火炉,挖出了满地的银石汞齐铸成的灯盆。
这时天降嫦娥,手捧仙药,吴刚生怖,拜嫦娥为师,拒绝回家。
嫦娥则将他送上月球,当他生起移月之意时,以树为柢,以银兔为力,建造木屋以安居。
自此,吴刚岁岁在月饼中享受天宫养生,守树等待着归家的日子。
总之,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有许多美妙的传说和故事,闪耀着历史和民俗文化之光。
中秋节是家庭团聚的时刻,也是人们对传统历史文化的传承和趋向和谐和睦的美好诉求。
人们在这个节日里可以留情别岸,畅想家园,期盼温暖美好的未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秋节的由来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佳节。
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
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中秋节有悠久的历史,和其它传统节日一样,也是慢慢发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早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的记载。
后来贵族和文人学士也仿效起来,在中秋时节,对着天上又亮又圆一轮皓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这种习俗就这样传到民间,形成一个传统的活动,一直到了唐代,这种祭月的风俗更为人们重视,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这个节日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中秋节的传说是非常丰富的,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之类的神话故事流传甚广。
中秋节的由来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
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它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全国众多民族中的传统文化节日。
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
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据说此夜月球距地球最近,月亮最大最亮,所以从古至今都有饮宴赏月的习俗;回娘家的媳妇是日必返夫家,以寓圆满、吉庆之意。
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如宁波、台州、舟山,这与方国珍占据温、台、明三州时,为防范元朝官兵和朱元田的袭击而改“正月十四为元宵、八月十六为中秋”有关。
此外在香港,过了中秋兴犹未尽,还要在十六夜再狂欢一次,名为“追月”。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一书,而真正形成全国性的节日是在唐代。
我国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
夕月,即祭拜月神。
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
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
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
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
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至于中秋节食月饼这一习俗的形成则是在明代。
明代文学家田汝成在《西湖游览志余》中写道:“八月十五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意”。
明代史学家沈榜在《宛署杂记》中描述北京中秋月饼盛况时写道“造面饼相遗,大小不等。
饼中以果为馅,巧名异状,有一饼值数百钱者。
”书中还介绍了当时的制作工艺,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北京皇宫中供月使用的月饼“从下至上直径尺余,重有两斤。
”后来随着历代的演变,月饼的品种及花样越来越丰富,制作工艺更新,风味更多,八月十五吃月饼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一种古老而又非常有意义的传统。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
在北宋,八月十五夜,满城人家,不论贫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说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
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意。
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
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今天,月下游玩的习俗,已远没有旧时盛行。
但设宴赏月仍很盛行,人们把酒问月,庆贺美好的生活,或祝远方的亲人健康快乐,和家人“千里共婵娟”。
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