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新旧课程标准的比较

合集下载

高中思想政治新旧教材的比较

高中思想政治新旧教材的比较

(三)实施建议上的变化
• 1996年课程标准主要包括“教学原则和方法”、“教材编写与选用” 、“学习评价与考核”等三方面内容; • 2004年课程标准涉及到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科书编写建议、课程 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议等四方面的建议。 • 1996年课程标准的有关实施建议更多的是来自上层的意愿,体现的是 上层对下层的建议和要求;
革的要求,通过这样的内容变革,力图加强课程、教材内容与学生生
活、社会发展实际的联系,使教材内容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发展需要 ,能够让学生终身受益。
五、呈现方式的变化
(一)教材的编写体例的变化
• 旧教材分课、节、目三个层次。对内容的展开和分析基本还停留在“ 观点+事例”的呈现方式,更突出说理,带有较强的学科性和学理性 ,虽然具有一定的可读性,但带有比较浓厚的“教材”色彩。
昭示着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与教学真正转向“育人”轨道上来。
(二)课程设计上的变化
1.课程设计思路的变化
• 1996年课程标准没有明确说明课程设计的思路,但总体看,还是比较强调学 科体系,重视学科逻辑。
• 2004年课程标准不仅明确提出了课程设计的思路,而且在生活化、模块式、 选择性等方面与过去相比有新的变化。 ◎生活化。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 课程模块。强调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 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 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 ◎模块式。新课程标准在课程设计上,明确提出采取模块式的组织形态。 模块课程与以往的课程相比,淡化了学科体系,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 套餐,提高了学生对课程的选择空间和余地。
第二节 思想政治新旧教材 的对比分析

高中政治课标修订的主要变化

高中政治课标修订的主要变化

高中政治课标修订的主要变化一、课程内容优化高中政治课标修订在课程内容方面进行了全面优化,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政治素养和综合能力。

具体变化包括:1.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法治教育。

2.调整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比例,增加选修课程的选择性,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

3.强化实践性和应用性,增加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案例分析、社会调查等内容。

二、更新教学内容高中政治课标修订在教学内容方面进行了更新,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具体变化包括:1.增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深入阐述党的最新理论和方针政策。

2.及时更新法律法规和国际形势等方面的信息,确保教学内容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3.加强对传统文化、民族团结等方面的教育,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国家认同感。

三、改进教学方式高中政治课标修订在教学方式方面进行了改进,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

具体变化包括:1.推广探究式、互动式等多样化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

2.加强信息技术与政治教学的整合,利用多媒体、网络等手段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3.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见解,开展创新实践。

四、加强课程综合高中政治课标修订在课程综合方面进行了加强,注重跨学科的融合与联系。

具体变化包括:1.加强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如历史、地理、经济等,形成知识网络体系。

2.引入跨学科的案例分析、问题探究等内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3.强化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将德育与智育有机结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五、完善评价体系高中政治课标修订在评价体系方面进行了完善,以全面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具体变化包括:1.推行多元评价方式,将考试、作品评定、口头表达等多种形式相结合,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2.重视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进步,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高中思想政治新旧课标对比与分析——以《经济生活》为例

高中思想政治新旧课标对比与分析——以《经济生活》为例
堕 墼
No . 1l
T I ME E D U C A T 1 0 N
No v e mb e r
高 局中思 中思 想政治新 旧课标对 比与分 析
以《 经济生活》 为例
卢 嘉慧
摘要 : 通过对 比9 6 版和 0 4 版 的高中思想政 治课程 标准的“ 内容 ” 和“ 要 求” , 得 出一个重要的结论 , 就是 新课 标的 变化 体现 新课 改后
选择 、 内容安排顺序 、 内容侧重 点等方面来进行对 比和分析 。
1 . 1 内容 的选 择 上
在 内容 的选择 上 , 新 旧课程标 准都 有 的内容包 括 : 商品、 货 币、 价值 、 价格 、 消费 、 投资 、 储蓄 、 企业 、 劳动者 、 基本经济制度 、 分
配、 财政 、 税收、 市场 经济 、 市场 的调节 、 经 济 全 球 化 。 而 不 同 的 是, 旧课标 中多 了“ 三大产业” 和“ 商 品服务市场 ” 两个内容。 由此
在要 求方 向上 , 新 旧课标都有 理解的要求 。但 不同 的是 , 旧 课标 还有识记 和运用 的要求 , 而新课 标则有 归纳 和操作活动 ( 讨
论、 模拟 等 ) 的要求 。下 面笔者就 “ 劳动者 的权 利与义务 ” 这一框 的内容进行说 明。 旧课 标 是分 成 了“ 识记” 、 “ 理解 ” 、 “ 运用 ” 三个部 分进 行 阐 述。而新课标 的表述 为 : 评析 劳动者依 ; 树立 诚实劳动、 合法经营 、 积极创 业的观念 , 树 立正确的择业 观。 所以, 新课 标侧重于学 生 自主学 习能力 、 社会 实践能力 以及 情感 、 态度 、 价值观 的培养 。
2 . 2 要求表述上 在要 求表述上 , 旧课 标的表述 是 : “ 识记 ……” 、 “ 阐述……” 、 “ 根据 ……说 明. ……” 、 “ 从 ……说明 ……” 、 “ 分析… …明确 ……” 可 以看 出 , 新课标 对旧课标 的内容进行 了整合 , 新课标 的内容更 而新 的课 程标 准是这样表述 的 : “ 分析 ……” 、 “ 评述 ……” 、 “ 辨析 加 精简 , 突 出了重 点 。更加 注重学生 的发展 , 为减轻学 生的学业 比较… …” 、 “ 讨论 ……” 、 “ 模仿 ……从这些表述的变化可 负担 , 选取与学生生 活紧密相关 的内容作为教学的 内容 。 以看 出 , 随着时代 的发展 , 教育理念 已经 发生 了变化 。现今的教 育更加侧 重学 生的主体 地位 , 突 出以生 为本 的教育理念 。新课标 1 . 2 在 内容 安排的顺 序上 在 内容安排 的顺序 上 , 旧课 标 的顺 序是这样 的 : 商品、 货币、 更加强调学生 对知识 掌握 的灵活性 、 辩证 陆。 . 3 要求方式上 价值 、 价格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市场的调节 、 基本 经济制度 、 企业 2 经营者 、 生产 劳动者 、 财政、 税收、 投资、 储蓄、 商 品服 务市场 、 消 在要 求方式上 , 笔者将 以“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为 费、 经济全球化 、 对外 贸易 。 例, 对新 旧课程标准进行 比较 。 旧课标 的表述 : 要求结合 我国经济建设伟 大成就 的事例 , 说 而新 的课标是这 样安排 的 : 商品、 货币、 价值 、 价格 、 消费 、 储 局 蓄、 投资 、 企业 、 劳动者 、 收入 分配 、 财政 、 税收 、 市场经济 、 市 场的 明社会主义 国家的宏观调控能把人 民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 、 调节 、 基本 经济制度 、 经济 全球 化。 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 , 更好地发挥计划 和市场两种手段 的 从 而证实社会 主义 制度 的优越性。新 课标要求 以某 地经 济 由此 可见 , 旧课 标是 按照 学科发 展规 律的顺 序来进 行 编排 长处 , 的 。而新课标是从学 生身边的经济现象说起 , 新课标 更加符合学 发展为主题 , 综合考 虑政府职能 、 市场开发 、 环境保 护 、 资源利用 、 生 的认知规律 , 体现其更加 凸显 出了学生 的主体地位 。 居民生活等 , 共 同设计一个合 理的发展方 案。 可 以看出 , 旧课标高屋建 瓴 , 多为抽象 的概念。而新课标 更 1 . 3 内容 的侧重点上 旧课标更加侧 重于理论 知识 , 强调知识 的识记 和理解 , 但是 加强调 通过实践来理 解知识 , 更加贴 近学生实 际情况 , 更有 利于 新课标更加侧重 于知识 的运用 , 强调知识运用 能力的培养。下面 培养学生 的分析 问题和解决 问题 的能力 。 列举一个 “ 货币” 的例子加 以说明 。 综上所述 , 从教学上看 , 旧课标注重教 师的“ 教” , 新课 标突出 注重 学生的“ 学” 。从 内容上来看 , 旧课 标注重 在旧课标 中 , 对于“ 货币” 这一教学 内容是这样 描述 的 : 货币 学生 的主体地位 , 是从 商品中分离出来 , 固定地充 当一 般等价物的商品 。货币具有 理论知识 , 新课 标注重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从培养的 目 价 值尺度 、 流通 手段 、 贮藏 手段 、 支付手 段 、 世界 货币 五种职能 。 的来看 , 旧课标 准注重学生的应试能力 ( 识记 、 理解等 ) , 有传统教 价 格 是价 值 的货 币表 现 。 以货 币为媒 介 的商 品交 换 叫商 品流 学 的影子 , 而新课标注重培养学生 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从改 通 。纸币是由 国家发行并强制使用 的货 币符号 。 革 的方 向来看 , 旧课标 的改革逐渐 向素质教育转变 , 但力 度不 够 , 新 课标关于“ 货 币” 的 内容是这样描述 的 : 解释货币在商 品交 而新课 标是 以学 生 为主 体 , 更 具素 质教 育 的雏形 , 改革 力度 较 换 中的作用及其基本职能 。解释 常见 的信 用工具的用途 , 理解金 大。所以 , 新课标相对于 旧的课程标准 已经有 了很大 的进步 。 钱 在现代经济生活 中的意义 。 但是总体来 看 , 新旧课标仍然存 在不足 的地方 。比如 , 新 旧 所以 , 在新课 程标 准中 , 识记性 的知识 地位 下降 , 而实践性 的 课 标都没有很 有效地给学 生减压 , 学生的学 习任务仍然偏重 ; 新 内容增加 , 更 加侧重与学 生的生活 实际相结合 。同时 , 也更加侧 旧课 程标准都没有在实施建议上给予具体的策略 , 没有 给予试验

高中思想政治新旧教材的比较及教学启示

高中思想政治新旧教材的比较及教学启示

高中思想政治新旧教材的比较及教学启示发布时间:2021-06-22T09:47:59.487Z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7期作者:刘红玲[导读] 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教材是在2018年进行重新修订的,本文通过对比高中思想政治的新旧教材刘红玲陕西省商洛市镇安中学 711500 摘要: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教材是在2018年进行重新修订的,本文通过对比高中思想政治的新旧教材,比较新旧教材的区别,总结出新教材在修订后的教学内容呈现的方式以及思想观点等方面发生的变化,教师需要进一步探讨高中政治教材的变化,针对于教材的变化认真备课,通过新课程改革后的教材更好地让学生拓宽学习视野,陶冶学生的情操,并且根据教材的变化对高中政治教师提出新的要求和启示。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新旧教材;教学启示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人,重点是要关注人的身心发展,因此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帮助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都能够有所提升。

因此,高中政治教材需要不断地进行改革、紧跟时事,这样根据实时的道德标准才能帮助学生提升道德认知。

通过比较新旧版本的政治教材,教师不仅可以总结教学经验,还可以根据教材内容设置更多的教学活动,教师可以丰富教学理论,提高教学水平,促进教材的完善并且教师可以有效地开展更多的教学内容。

一、高中思想政治新旧版本教材的变化(一)编写依据的变化课程标准是编写教材的依据。

旧版本的高中思想政治教材是2004年的实验版课程标准为依据进行编写的,而目前的新版本教材是2017年所颁布的课程标准进行编写的。

根据这两个版本的教材进行对比分析,可以看出两个版本教材存在着一些相同之处。

例如,在教材的前言部分都针对课程性质、课程内容以及基本要求进行了一定的设计;在课程评价方面都提醒教师需要注意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但是两个版本的教材也存在着很多不同之处,例如,在教学内容的设计要求方面、课程设计、教学内容以及课程标准等方面都根据社会的进步进行了一定的改进和完善,使得教材内容更加严谨。

高中思想政治新旧教材的对比

高中思想政治新旧教材的对比

⑧硕士学位论文MASTEI之’S‘rllESIS摘要我国在21世纪初进行的高中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进行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转变人才培养模式的一场变革。

其中教材改革是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

因此,在对课程改革提出更高要求的今天,对教材改革前后所发生的变化及对教学所产生的影响进行研究是有意义的。

基于知识与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大背景,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的指引下,学生要求获得全面发展,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也需要一套全新的教材。

本课题采用案例分析法、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方法进行研究。

以人教社96版课标指导下的教材和04版课标指导下的教材为载体,高中思想政治课新教材的编写依据在总分目标,实施建议等方面较旧教材的编写依据更能体现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

新教材在教材结构上实现了由“以本为本”到“以生为本”的转变;在教材内容上有所增减整合,使内容设置更能体现时代性;在呈现方式上,教材栏目更加多样化,版式设计和图文风格更精美新颖。

新教材较旧教材所发生的变化给教师教学以新的启示。

主要体现在树立新的教材观,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建立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转变传统的教师角色,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做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最终目的是实现教材改革的目标,完成课程改革的任务。

教材的发展变化与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

新教材在内容上顺应了社会发展的步伐,在体系上适应了新的课程理念。

通过对教材的比较研究,可以对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有更全面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可以顺利达到高中课程改革所要达到的目标,为培养学生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全面发展提供保障。

研究教材有助于高中教师理解新课程理念,顺利实施新课程。

研究教材给教师的教学以启迪,教师根据教材的变化调整教学策略,使教材、教师、教学融为一体。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高中思想政治教材;比较研究;教学启示③硕士学位论文MASTER’5THESIS(一)问题的提出及选题的意义自1999年起,我国思想政治改革进程进入新课程改革阶段,1999年6月,《中央中共、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颁布,2001年6月,《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颁布,随后教育部又制定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由此拉开了新课程改革的序幕。

新旧版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比较研究

新旧版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比较研究

新旧版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比较研究课程标准指导着国民教育的各个方面,对课程改革和实践教学产生了巨大影响,它是教材编写、教学、考试评估和国家管理评估教育的基础,是国家的纲领性文件。

因此,比较不同版本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之间的差异,有利于对课程标准的理解与把握,也有利于了解中国思想政治课程的发展前景。

本文把《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2003年版)》和《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作为研究的对象,在研究过程中采用文献法、比较法等研究方法,比较两版本课程标准各个方面的异同,以了解我国思想政治课程发展的动态和前景,为现阶段思想政治教学提供一些建议。

研究发现2017版课程标准逻辑严谨、语言简洁地在课程性质部分定义了高中思想政治的本质,在基本理念部分凸显“立德树人”和“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在课程结构部分变化较大,必修是培育全体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载体,新增的选择性必修是选考思想政治学生的必学延展课程;在教学建议部分,主张“议题式”教学,开展“活动型学科课程”;在评价方式部分,与以往版本课程标准表现性评价,实现评价方式的多样化。

深入研究2017版课程标准的核心变化——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探索核心素养培养、学业质量划分和活动型学科课程开展的有效途径。

本文在对两版本课程标准比较研究后,针对新课程标准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施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为实施新课程标准提出几点建议,为思想政治教师处理好新旧课程标准的衔接、全面理解新课程标准、及时更新教学观念、适应好利用好新的教学模式提供参考。

但目前的研究还
不够完善,要了解新课程标准对育人的指导效果,需要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进一步观察和研究。

高中政治新课程与旧课程的变化及解读

高中政治新课程与旧课程的变化及解读

高中政治新课程与旧课程的变化2017年12月,教育部组织修订并颁布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程),目前正在组织编写修订普通高中各学科教材(以下简称新教材)。

从2019年秋季学期起,全国各省(区、市)将分步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

2022年秋季开学,全国各省(区、市)均启动实施新课程新教材。

高中思想政治新的课程标准最新出炉,通过新旧课标的对比分析,发现在以下方面都进行了改进和完善。

1.课程性质中的“变”旧课标主要从高中政治课程的基本观点、内容、学习高中政治的好处、高中政治课程在整个政治课程的地位这四个方面来介绍课程性质。

并没有明确的告知高中政治课是一门怎样的课程。

新课标中明确的指出高中政治课程是一门怎样课程,这门课程讲授了哪些内容,目的是培养什么的学生,以及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根本任务这几个方面来介绍课程性质的。

学习解读:课程性质的变化,突出体现了党中央十九大精神的重要性,将其融入到了学习的全过程中。

重在把握思想政治课程的思想性和方向性,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新时代的历史方位。

2.课程的基本理念中的“变”课程的基本理念由过去的五点变成了四点,而且在这四点中只能看到老的课程理念中的“政治方向”和“评价机制”的相关表述,但表述内容和方向也发生变化。

具体来说,新课标的课程基本理念变化如下:(1)“加强思想政治方向的引导与注重学生成长的特点相结合”变为“坚持政治的思想政治方向”;(2)由“建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机制”变为“建立促进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评价机制”,将“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提到了十分重要的地位。

(3)除此之外,新增加的表述有“构建以培育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为主导的活动型学科课程”以及“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改进教学方式”。

(4)被删掉的基本理念有三点,分别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与把握时代特征相统一”、“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强调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

高中政治新旧课程标准对比

高中政治新旧课程标准对比

高中政治新旧课程标准对比高中政治新旧课程标准对比是一个关于比较高中政治课程新旧两个版本的文档。

本文将针对两个版本的课程标准进行对比分析,以帮助读者了解两个版本之间的差异和变化。

新课程标准新课程标准是指最近实施的高中政治课程的标准和要求。

新课程标准通常会引入一些新的知识点和教学方法,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学生的需求。

新标准的制定通常需要经过反复的研究和讨论,以确保其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旧课程标准旧课程标准是过去实施的高中政治课程的标准和要求。

旧标准可能已经存在一段时间,并且可能已经过时或无法满足当今学生的需求。

由于社会的不断变化和进步,旧课程标准可能需要进行更新和调整。

对比分析通过对比新旧课程标准,我们可以发现一些显著的差异和变化。

这些差异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知识点:新课程标准可能引入一些新的知识点,以反映当今社会和政治的发展。

旧课程标准可能不包含或较少包含这些新的知识点。

2. 教学方法:新课程标准可能鼓励使用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和实地考察等。

旧课程标准可能更加注重传统的教学方法。

3. 考核方式:新课程标准可能对考核方式进行了调整,可能引入更多开放性和综合性的考题。

旧课程标准可能更注重记忆和应试能力的考核。

通过对比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新旧课程标准的差异和变化。

这有助于我们评估新课程标准的优劣,并为教育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

总结通过对比高中政治新旧课程标准,我们可以看到新标准在知识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方面可能存在一些与旧标准的不同。

这些差异和变化反映了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需求。

了解并评估这些差异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推动高中政治课程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升。

以上是对高中政治新旧课程标准对比的简要分析,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帮助。

高中政治课标解读

高中政治课标解读

高中政治课标解读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高中政治学科新课标的研究与解读成为了广大教师和学生关注的焦点。

为了更好地适应新时代教育要求,提高教学质量,本文将结合高中政治新课标的要求,分析教材变化及教学方法,以期为高中政治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新课标下高中政治教材的变化1.内容更加丰富:新教材在保留原有学科体系的基础上,加入了现实生活中的热点问题,使得教材内容更加贴近生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结构更加合理:新教材在编排上注重知识结构的逻辑性和系统性,有利于学生建立良好的知识体系。

3.观点更新颖:新教材引入了最新的理论研究成果,使得教材观点更具时代性,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时代发展脉搏。

4.实践性更强:新教材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设了实践环节,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新课标下高中政治教学方法探讨1.启发式教学:通过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

2.案例教学:运用现实生活中的典型案例,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3.讨论式教学: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4.情境教学: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政治理论,提高学生的情感认同。

5.实践教学: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三、转变教学方式,契合新教材的要求1.注重启发式教学:新教材强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引导学生提问、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独立思考能力。

2.采用情境教学:通过设置真实、贴近生活的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政治理论的魅力,提高政治学科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3.开展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4.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等资源,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四、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培养综合素质新教材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兴趣、特长,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高中思想政治新旧教材的比较分析及对教学的启示

高中思想政治新旧教材的比较分析及对教学的启示

摘要:教材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重要依据,它是文化知识的传播媒介,是教学活动的主要课程资源,是适应文化发展的客观需要、推动学习者全面发展、形成正确的三观、获得知识智慧的工具。

而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教材是高中思政课教师进行教学的重要材料和主要依据,对提高学生科学素养、道德品质、价值观念有重要的意义,是思想政治学习的主要资料。

文章主要分析了思政教材的演变过程、思政教材编写的原则和要求、同时对高中新旧思政教材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得出了几点关于教材编写的经验和启示,对教师以后走向工作岗位更好地利用教材教导学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关键词:高中思政教材对比分析一、思想政治课程教材的演变过程教材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上是指师生学习的材料,主要包括文字或者影像等;狭义指教科书:它是一个文化知识的传播媒介;而思想政治课程教材指教师开展活动的素材,学生学习的主要材料。

思想政治课程的教材演变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一)晚清时期初创这个时期的课程名称为修身课或者讲经课。

教材内容多为古人的言语、书籍等,比如《论语》《孝经》《三字经》。

而这些教材的内容不全都是正确的,既有精华也有糟粕。

比如“三纲五常”中的“五常”:仁、义、礼、智、信体现了做人的一些基本准则,古往今来都得到了人们的推崇;但是“三纲”:夫为妻纲、父为子纲、君为臣纲或许在中央集权的国家可以得到人民的信任和推崇,因为它确实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上行下效的精神、维护了国家的秩序,但是现如今的国家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在这样的社会主义国家里每个人的权利都是平等的,没有所谓的“高人一等”,所以“三纲”的内容在当今社会已经不再适用,我们应当与时俱进地进行改变。

(二)民国时期改变这个时期的思政课程名称仍然是修身课,1922年之后改称为公民课本。

这一时期课程的内容将国民党的“民族、民权、民生”和蒋介石的“新生活”纳入其中。

“三民主义”是为了激励中国人民复兴中华,而“新生活”以“礼义廉耻”为理论基础,提倡纪律、品德、秩序、整洁等思想,目的是为了使国民军事化,随时准备为国家和敌人拼命。

高中思想政治新旧教科书比较

高中思想政治新旧教科书比较

32010年Vol.25No.3按照教育部2003年制定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2004年制定的《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由教育部组织编写的新课标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于2004年8月出版了第一本,到2006年6月全套10本全部出齐。

除基本的指导思想和追求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一些基本的核心内涵没变之外,新教科书与旧教科书相比有了更大的进步并显示了巨大优越性,更能适合新时期的时代要求。

现对新旧教科书的差别进行简要分析。

1新旧教科书与课程标准的关系分析新教科书的编写与课程标准的关系与旧教科书相比有了更大的灵活性。

新教科书的编写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课程标准中已经安排的内容和顺序,也就是说可以根据具体实际情况不完全按照课程标准中规定的顺序和内容一一对应的编排教科书,在具体编写教科书时对课程标准的有些安排可以进行合理的微调。

例如,《政治生活》有关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在课程标准第三个主题“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中呈现,而新教科书中则被放在第一个主题“公民的政治生活”中讲述;《经济生活》将有关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前置到了第二单元,这一前置的意义在于充分体现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生产活动及其他经济活动在根本性质上有别于其他性质的社会;《经济生活》将第二单元由原来的“投资与创业”改为“生产、劳动与经营”,目的是更加突出生产劳动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中心地位;在《政治生活》中出现了政治与经济的关系、西部大开发等课程标准所没有的知识点。

当然,这种微调不是随意的。

而是基于对新课程的深化,是认识上不断完善和发展的结果,充分体现了新课程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2新旧教科书编写对学生基点认识分析建国以来,虽然经历了几次教科书编写,但一直都摆脱不了学科体系的痕迹,不论改编了多少次教科书,在教科书编排思想上都是大同小异,都是侧重以“学科”为中心。

教科书的编写是以这样的假设为前提的:学生对所要学习的内容本身是无知的,学生具有的只是些零碎、片面的经验和一些不相关的知识,因此认为知识只能来自教科书、来自教师,所以很强调教材的法规性质。

高中思想政治新旧课程标准对课堂教学改革的导向之比较(下)

高中思想政治新旧课程标准对课堂教学改革的导向之比较(下)

高中思想政治新旧课程标准对课堂教学改革的导向之比较(下)高中思想政治新旧课程标准对课堂教学改革的导向之比较(下)摘要:高中课程改革启动后,《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教学基本原则、课程评价机制、教科书编写和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建议七大方面,与旧的课程标准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

这样变化对研究新一轮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改革具有导向作用。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教学导向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4289(20XX)11-0023-03本文从课程目标、教学原则、课程评价、教科书编写和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方面,分析说明新课标的精神实质。

一、课程目标更加关注人文素养培育,强调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养成正确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统一课程目标是实现教学活动目的的努力方向和应达到的水平标志,是调控教学过程、反馈教学信息、检测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

新课标用“课程目标”取代了旧课标的“教学目标”,确立了分类目标,对教学中实现各类目标应达到的水平,都用具有指示意义的动词,指明课程追求的质的发展方向。

与旧课标相比,它对课堂教学改革的导向作用突出体现在两方面:第一,要求教学依据分类目标,结合具体教学内容,确立“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并围绕这“三维”目标展开,实现三者的有机统一。

第二,要求教学过程既是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也是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实现二者的统一。

尤其是在知识目标方面,新课标对教学应达到的水平要求,改变了旧课标用“识记、理解、运用”提出硬性指标的做法,用具有指示意义的行为动词对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作出动态描述(如知道、了解、具备、提高、培养、增强、发展、解析、理解、归纳、评述、描述、比较、辨析、说明、识别、阐述、评析、列举等),并在“内容标准”中,对应“内容目标”作出“提示与建议”,从过程和结果两方面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最基本的要求。

高中政治必修四新旧教材对比

高中政治必修四新旧教材对比

政治是高中必修的一门课程,其教材也经历了多次更新。

从2011年版到2021年版,政治必修四教材的变化可以说是翻天覆地。

新教材不仅在知识点上进行了调整,更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这也是新教材最大的亮点。

一、知识点的变化新教材的知识点相比旧教材更加贴近时代,更加注重实用性。

例如,在“政治制度”这一章节中,新教材增加了“互联网+政务服务”、“大数据+政务决策”等内容,强调了信息化对政治制度的影响。

而在“经济建设”这一章节中,新教材增加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带一路”等内容,强调了当前国家发展的重点。

新教材还增加了一些新的知识点,如“公民社会”、“政治参与”等,这些知识点对于学生的思想启蒙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二、能力培养的强化新教材不仅注重知识点的更新,更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新教材的每一章节都设置了“能力培养”板块,旨在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政治制度”这一章节中,新教材的“能力培养”板块中设置了“如何评价我国政治制度的优劣”、“如何提高政治参与的积极性”等问题,旨在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章节中,新教材的“能力培养”板块中设置了“如何解决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等问题,旨在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三、新旧教材的比较新教材相比旧教材的最大变化在于能力培养的强化。

旧教材注重的是知识点的传授,而新教材注重的是能力的培养。

新教材的“能力培养”板块设置了更多的问题,旨在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不仅符合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更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

新教材还增加了一些新的知识点,如“公民社会”、“政治参与”等。

这些知识点对于学生的思想启蒙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新教材相比旧教材的变化不仅在于知识点的更新,更在于能力培养的强化。

这一变化符合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更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

河南高中政治新旧教材对比

河南高中政治新旧教材对比

河南高中政治新旧教材对比
河南高中政治新旧教材对比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内容方面,新旧教材都包含了政治学科的基本知识和理论,但在具体内容的安排上有所不同。

新教材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增加了一些与时事热点相关的内容,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国家政治和社会发展的动态。

旧教材则更加侧重于政治理论的传统教学,注重学生对政治学科基础知识的掌握。

其次,在教学方法上,新教材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倡探究式学习和合作学习,鼓励学生思考和参与讨论。

旧教材则更加注重知识的传授和灌输,教师在课堂上起主导作用,学生主要是被动接受。

第三,在教材的编写团队和出版机构上,新教材的编写团队多为政治学科的专家学者,出版机构也更加权威专业。

旧教材的编写团队和出版机构则相对较为传统。

最后,在教材的评价和使用上,新教材强调评价的多样性和综合性,鼓励学生通过课堂表现、作业、项目等多种形式来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旧教材则更加注重考试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主要以考试成绩为主要依据。

河南高中政治新旧教材在内容、教学方法、编写团队和出版机构、评价和使用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

新教材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实践能力培养,而旧教材则更加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

这些差异体现了教育理念的不同和教学方式的改革。

高中政治新教材人教选修1与旧版教材必修3对比分析

高中政治新教材人教选修1与旧版教材必修3对比分析

高中政治新教材人教选修1与旧版教材必修3对比分析引言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政治教材也在不断完善和更新。

新教材人教选修1相较于旧版教材必修3,在内容、结构、编排等方面都进行了调整和优化。

本 document 将对比分析新旧教材在不同方面的变化,以期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更准确的教学和学习参考。

1. 内容对比1.1 理论观点的更新新教材选修1对一些重要的理论观点进行了更新和完善。

例如,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地位,新教材进行了更详细的阐述,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1.2 知识结构的调整新教材选修1在知识结构上进行了调整,更加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

例如,在经济学部分,新教材增加了关于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内容,以适应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

2. 结构与编排对比2.1 结构优化新教材选修1对章节结构进行了优化,使得知识体系更加清晰。

例如,将原来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三个模块进行整合,形成一个更加完整的知识体系。

2.2 编排创新新教材选修1在编排上采用了更多的图表、案例和互动环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例如,在讲解党的基本路线时,新教材使用了大量的实际案例和数据,使得抽象的理论更加贴近实际。

3. 教学与学习方法对比新教材选修1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教学与学习方法上,新教材提倡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

例如,在讲解我国的政党制度时,新教材设计了多个讨论题,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和思考。

4. 结论总的来说,新教材人教选修1在内容、结构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相较于旧版教材必修3都有较大的改进和完善。

新教材更加贴近实际,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实践能力,有利于提高政治课程的教学质量。

教师和学生应根据新教材的特点,调整教学和学习方法,更好地掌握政治知识。

从本轮高中思想政治课标的修订看课堂教学

从本轮高中思想政治课标的修订看课堂教学

从本轮高中思想政治课标的修订看课堂教学近日,教育部印发了新版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这是我国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的第四次修订。

根据新修订标准,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具有现代文化素养和实践能力,懂得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领袖能力等”。

从本轮高中思想政治课标的修订中,我们可以看出课堂教学中的一些变化。

首先,在教学内容上,标准注重了传统思想、现代思想和文化的融合。

在传统思想领域,标准加强了对“中华文化精华、传统文化的基本概念、价值、历史渊源和当代意义”的讲解。

在现代思想领域,标准突出了现代化、科技和全球化对思想的影响和要求,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批判思维和文化自信。

在文化领域,标准侧重于让学生了解和感受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地方文化和世界文化的内涵、特点和现实意义。

这样的教学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更全面、更宽广、更敞亮、更深刻的思维方式和文化眼光,增强他们的文化认同感、社会责任感和国际视野。

其次,在教学方法上,标准强调深度阐释、生动体验、自主探究和跨学科融合等方式。

深度阐释,是指对概念、理论、观点、事件、人物和文化进行较为详细、系统和全面的解读和分析。

生动体验,是指通过体验活动、游戏、情境模拟、实践操作等方式,使学生更直观、更深入、更亲近地感受和了解思想政治的内涵和要求。

自主探究,是指通过课前预习、课堂讨论、小组研究、课后总结等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思考、自主学习,形成独立、批判、创新的思维方式和学习能力。

跨学科融合,是指将思想政治课程与语文、历史、社会学、伦理、艺术等学科相结合,打通学科间的界限和融合点,使学生能够形成多元化和综合性的认知和思维方式。

再次,在评价方式上,标准强调质量评价和综合评价相结合。

质量评价,是指对学生的学业成绩、知识掌握程度、应用能力、思维创新等方面进行量化或定性评价,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准确的参考和指导。

综合评价,是指对学生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方面进行全面、准确、客观地评价,综合反映学生的全面素质和能力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思想政治新旧课程标准的比较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以迅猛之势在全国推进,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改革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这次课程改革是以《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新《课标》)的正式颁布为标志的。

省作为全国首批实施新课改的省市之一,本人是新课改的参与者在学习新《课程标准》时,认为新《课标》与旧《课标》相比有了很大变化。

现将新旧《课标》从课程性质、指导思想、结构体系、课程框架、课程目标、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材编写建议等七个方面作一比较,从中可以看出新课标的理念,从以往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和学科体系的把握到今天更为关注学生能力的发展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的转变。

一.课程性质比较,旧《课标》在序言中指出,思想政治课是对学生系统进行公民品德教育和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的必修课程,是中学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

新《课标》指出:“高中思想政治课进行马列主义、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观点教育,以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常识为基本容,引导学生紧密结合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经历探究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过程领悟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

切实提高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逐步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初步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

(注:划线部分为新增要求)它与与“思想政治课”的提法明显有了区分。

二、指导思想比较旧《课标》的指导思想不够突出,新《课标》则明确提出了以下五个基本理念:(1)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与把握时代特征相统一;(2)加强思想政治方向的引导与注重学生成长的特点相结合;(3)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4)强调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5)建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机制。

综观五个基本理念不难发现,它对于我国政治学科课程未来发展方向的把握还是比较准确的:不仅涉及了课程改革的一般问题,如对课程的理论性与实践性、基础性与发展性的基本定位和普遍导向;而且涉及了政治课程改革的具体问题和学科策略。

例如(3):以学科知识为支撑意味着打破了过去学科知识的体系性和严密的逻辑性,而为以生活为主题的系统联系提供理论上的支持。

(4 )强调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

要求引领学生在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实践活动中,感受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应用知识的价值和理性思考的意义。

(5)建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机制。

要改变过分注重知识性和单一的纸笔测验的评价方式,立足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建立能够激励学生不断进步的评价机制。

)这些既涉及了学生的学习方式问题,如平等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又涉及了教师的教学方式问题,如倡导教师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充满教学的过程中提高主动学习和发展的能力;既涉及了我国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传统问题,如重视基础知识、技能的优良传统.又涉及了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时代问题,鲜明地凸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现代教育教学理念,如高度重视学生在心理、智力和体能等方面的发展潜力,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与各种生活关切,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表现;同时,还涉及了政治课必须面对的更富挑战的问题:如在“应试教育”影响至深的背景下,如何改变过分注重知识性和单一纸笔测验的评价方式,立足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建立合理、科学的评价体系?如何采用多种评价方式,既能考评学生掌握和运用相关知识的水平和能力,又能考查他们的思想变化过程,全面反映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发展状况?三、新课程标准容框架的比较(如下图)思想政治 1(经济生活)思想政治 2(政治生活)思想政治 4 (生活与哲学)3.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2.科学社会1.经济4.科学思维常识5.生活中的法律常识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思想政治 3(文化生活)主义常识常识新课程标准必修模块选修模块旧课程标准经济常识哲学常识政治常识全部必修旧《课标》将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全部设定为必修课,课程框架比较简单;高一年级为经济常识;高二年级为哲学常识,高三年级为政治常识。

各年级教学容的深浅度和侧重点,充分考虑了高中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既相对独立、自成体系,又相互联接、有机统一。

新《课标》确定本课程采取模块式的组织形态,分为必修和选修两部分,各课程模块的容相对独立,实行学分管理。

必修课程围绕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的主题设置三个模块,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常识为主要容,设置生活与哲学模块。

这四个模块的容学习主要在高一、二年级完成,每个模块2个学分,共计8个学分。

这构对应与我国社会主义三大“文明”协调发展的要求。

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常识就将成为本课程的重要容。

选修课程是基于必修课程教学的延伸和扩展,是学生自主选择的课程,它包括科学社会主义常识、经济常识、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科学思维常识、生活中的法律常识、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等6个模块,共计12个学分,主要在高三年级完成。

这一课程模块的设置“把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既着眼于学生升学的需要,又考虑到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需要;既体现本课程作为德育课程的特有性质,又反映本课程在人文与社会学习领域中的特有价值”。

四、新旧结构体系的比较旧《课标》的结构体系为:序言;教学容和基本要求;教学原则和方式方法;教材编写与选用;学习评价与考核。

新《课标》的结构体系为:前言;课程目标;容标准;实施建议。

由此可见,两种《课标》都论及了前言(序言)、课程容,但“小”同“大”异。

就课程性质而言,(略第一点以说明)这里要说明的是它把往日混淆的“德育课”与“思想政治课”的提法明显有了区分。

就课程性质而言,旧《课标》在序言中指出,思想政治课是对学生系统进行公民品德教育和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的必修课程,是中学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

新《课标》指出:“高中思想政治课进行马列主义、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观点教育,以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常识为基本容,引导学生紧密结合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经历探究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过程……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

这里,往日混淆的“穗育课”与“思想政治课”的提法明显有了区分。

此乃“大异”。

但它们都一致承认,“高中思想政治课与初中思想品德课和高校政治理论课相互衔接,与时事政策教育相互补充并且与高中相关科目的教学和其他德育工作相互配合”。

此乃“小同”。

另外一个较大的差异就是,新《课标》提出了“教科书编写建议”和“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议”。

旧《课标》虽然也有“教材编写与选用”栏目,但过于笼统、原则,又主要指向于狭隘的教学,“学科本位”意识浓厚。

新《课标》主要指向于“课程”,它涵盖了政治课程的所有容。

其实,这种差异与人们对课程和教学的关系认识有关,旧《课标》显现的是大教学、小课程的观念,新《课标》则凸显了大课程、小教学的观念。

五、课程目标比较通过比较可知,新《课标》所提的目标有所增加和调整,总的趋势是由“以教定学”到“以学定教”。

增加的目标部分大致分为三类:一是我国以往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所缺失的,如具备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应有的自主、自立、自强的能力和态度;“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等。

二是时代发展要求作为一个合格的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政治素养,如知道中国共产党的“三个代表”;提高主动参与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能力,培养为未来生活而自主学习、选择、探究的能力。

三是政治与文化效应及育人功能的丰富和发展,如提高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面对实际问题,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的能力;提高在社会生活中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关系的能力。

调整的目标部分有:一是调整名称和容,如将旧《课标》中的“觉悟”目标改为新《课标》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其更有弹性和操作性。

二是位置调整,如将原来“恰当使用计算机多媒体等教具辅助教学”的容,从“教学原则与方式方法”移到“分类目标”的“能力”栏目中,并将其表述为“发展多种方法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收集、筛选社会信息的能力”。

课程目标分别如下:旧《课标》的总目标: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中心容,简明扼要地讲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哲学和政治学的基本观点,以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常识;帮助学生初步形成观察社会、分析问题、选择人生道路的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步提高参加社会实践的能力;使其成为具有良好政治、思想、道德素质的公民。

年级分科目标:(略)新《课标》的总目标:知道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常识;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和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具备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应有的自主、自立、自强的能力和态度;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感情;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分类目标:知识(略);能力(略);情感态度价值观(略)六、教学建议比较旧《课标》为教学原则与方式方法的建议:理论联系实际;知识性与思想性相结合,启发式教学;因材施教;配合教学容,开展多种活动;充分利用各种教学用具。

新《课标》的教学建议:注意学科知识与生活主题相结合;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采用灵活的教学策略;强化实践环节,丰富教学容;倡导研究性学习方式。

例如新课标的具体容中使用了“容目标”、“提示与建议”两栏,实际上是对教师教学提出的建议。

“容目标: 采用不同的行为动词规学习行为和表现,表达容标准的过程性和结果性两种要求。

行为主体是学生。

”“提示与建议:针对‘容目标’的实施,提供相应的容和路径,是可选择、供参照的建议。

运用主体是教师。

”可以看出,新旧《课标》在教学方法改进、实践能力培养、收集分析处理信息能力、育人功能的开发上基本上是一致的。

但新《课标》突出了以下几点:依托生活背景,强调整体素质:改变学习方式,倡导平等、合作与探究性学习;塑造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终身学习的必备能力。

七、评价建议比较旧《课标》的评价建议:评价目的在于了解学生学习进程和学习水平以及教师教学效果;学习评价应遵循知识、能力和觉悟相统一以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学习评价一般通过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途径相结合;学习评价分为识记能力评价、理解能力评价和运用能力评价。

新《课标》的评价要求:把对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评价放在突出位置;强调学生既是评价对象,也是评价主体;对学生的能力发展给予肯定性评价;把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途径结合起来;采取多种学习评价方式;采用开放的教学评价方式。

不难看出,旧《课标》的评价建议包含以下三点:评价目的、评价原则、评价途径、评价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