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军政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船员被杀案,再次将地位特殊的泰国军队势力推上风口浪尖。泰国现代政治史是一部军人政变史。自1932年确立君主立宪制开始,泰国一共发生了20
次军事政变。废除宪法、解散国会、实行军管,军方干政几乎演变为一种传统和习惯。这个手握强权,缺乏制衡的利益集团,成了泰式民主难以触碰的伤疤。
泰国古称暹罗(1949年改名泰国),公元一世纪开始有王国出现。却克里王朝(又称曼谷王朝)是从1782年起延续至今的泰国王室。1925年11月,拉玛七世在兄长意外早逝后匆忙即位,不久便遇上世界经济危机。年轻的国王为节省开支大幅度削减开支,辞退大量公务人员,并裁撤一大批陆军军官。这一决定最终导致了1932年夏天的军事政变。图为1926年11月26日,拉玛七世加冕仪式现场。
1932年6月24日凌晨,不满封建专制、接受西方新思想的民党(泰国第一个政党)举行政变,以披汶·颂堪上尉为首的陆军少壮派迅速占领要害部门,成立以批耶帕风中校为首的临时军政府,签署临时宪法,确认君主立宪制。6·24政变开创了泰国军人干预政治的先例。在镇压了保皇党势力数次反扑之后,1933年11月泰国首次举行全国大选,但议会民主仅仅经历了几个月便被军人专政所取代。图为政变发动后,军方战车开进曼谷。
在批耶帕风的军人执政时期,披汶的地位迅速上升。1938年11月大选后,掌握军事大权的披汶被推举为总理,在其组成的7届内阁中,平均每届都有51%的阁员是军人。披汶公开宣称国家需要军人专政,泰国应该学习富于侵略性的德国、日本和意大利以便同英法帝国主义对抗。披汶还仿照纳粹和法西斯党章,提出了泰国版的“惟国主义信条”——热爱自己的祖国胜于自己的生命。图为披汶·颂堪。
随着军人势力的崛起,国家预算中大幅增加军事开支。1933-34财年,泰国的国防拨款是1500万铢,比上一财年多出350万铢。1936-37 财年拨款增长到2200万铢,1937-38财年又增长到2600万铢,拨款主要用来向日本等国订购军舰和飞机。除军事联系外,泰国同日本的政治和经济联系也日益密切。1933年,泰国成为唯一在国联投票反对因炮制伪“满洲国”而谴责日本的国家。图为泰国购置的日产2200吨级海岸防卫舰。
二战期间,披汶站到了轴心国一边,允许日本借道泰国在东南亚扩张,以换取日本对其“泛泰主义”(以侵吞邻国为目的)的支持。内阁文官强烈反对这一举
动,并组织了反日的“自由泰运动”,并于1944年成功迫使披汶辞职。以宽·阿派旺为总理的“文治派”政府取代了披汶军政府。自1932年以来,泰国首次出现了文人统治时期,泰国民主的政党政治开始了首次实践。图为东条英机(中)接待来访的泰国国防大臣(左)。
1946年,泰王拉玛八世的神秘死亡成为了军人重新上台的契机。此前,拉玛七世因对军政府的专制独裁极度失望而退位,将王位传给侄子阿南塔·玛希顿(即拉玛八世)。1946年6月9日,年仅20岁的拉玛八世被发现在寝宫内头部中弹身亡,死因至今成谜。军人势力借机向文人政府施压要求其负责,最终导致了时任总理比里的辞职。1947年11月8日,披汶旧部再次发动政变,成功夺权。图为16岁时的拉玛八世。
披汶的再度上台开创了军人执政的新时期,从1948年11月到1973年11月,军人政权整整持续了25年,期间偶尔有装潢门面的选举。而政变后的三年里,军方内部的利益争斗引发多起试图推翻披汶政权的军事政变,但均未成功。19 51年,由于披汶削减75%的海军军费,海军发动政变,一度将披汶劫持到军舰上,但最终在陆军和空军的猛攻下被镇压。图为1951年7月,一辆陆军战车和参加对海军的战斗。
披汶执政时期,军队内部不断分化,出现了披汶——警察总监炮·是耶农——陆军司令沙立·他纳叻三足鼎立的局面。1957年大选,披汶和炮被指舞弊,声望大大下降。沙立同两人公开决裂,并于1957年9月17日发动政变推翻了披汶政权。披汶和炮逃亡日本宣布重新选举,但新政府选出后局势依然动荡。沙立在1958年10月20日再次发动政变正式担任总理,独揽军政大权。图为1957年10月,夺权后的沙立·他纳叻接受采访。
沙立上台后禁止一切政党活动和政治集会,开始了一段比披汶更加独裁的军人统治时期。1963年12月,沙立死在任上,其副手他侬接替了总理职务。1971 年11月17日,他侬因为国会要求修改政府预算再次发动政变,并颁布临时宪法,重新任命立法会议员,其中三分之二是军人和警察,这一举动引发了规模空前的反政府示威。图为1973年10月13日,25万人在曼谷举行示威,要求一部民主宪法,举行大选。
他侬联同其提拔的亲属亲信控制了军政大权,但其冷落国王,不重视宗教的“家族王朝”做派导致其声望降至冰点。随着军政府拘捕越来越多的抗议者,示威活动愈演愈烈。1973年10月14日,军队在暴力冲突中开枪打死了75人。血案发生后,泰王普密蓬·阿杜德(拉玛九世)召见三人,要求他们离开泰国。在包括陆军总司令等各方压力下,三人最终流亡海外。图为1973年10月15日,一名军警阻挡示威学生靠近坦克。
他侬政权垮台至1976年10月是泰国历史上第二次短暂的文人统治时期,期间军队对政治的影响力降到最低点,军方成员在299名立法会议员中只占到59 名。但是,3年的民主实验并不成功,由于罢工示威、暗杀和各大利益集团明争暗斗,社会政治动荡不安。图为1975年9月20日,士兵拘捕举行抗议示威的学生。
1976年8月,臭名昭著的前军政府独裁者他侬以一介僧侣身份返回泰国,引发一系列大规模群众抗议。10月6日,法政大学学生举行集会,抗议军人独裁,要求驱逐他侬。此时,三军最高司令沙鄂·差罗如借机发动政变,中止宪法,再次推翻了当时的文人政权,并对学生实行残酷镇压,造成至少15人死亡。图为1976年10月6日,法政大学门外,一名左翼分子拿着椅子砸向被吊在一个大树上,生死不明的学生。
此后,频繁的军事政变再次上演,15年间就发生了5次。1985年9月9日,4年前发动政变未遂的少壮派领袖马侬从美国秘密潜返泰国,率领500多人和22辆坦克再次发动政变。但由于兵力不足,仅仅10小时后就被镇压。这也是至目前为止泰国最后一次未遂政变。图为1985年9月9日,一名在政变现场采访的全美广播公司(NBC)的记者被马侬麾下士兵打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