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小品《占位子》的观后感_占位子观后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春晚小品《占位子》的观后感_占位子观后感

春晚小品《占位子》的观后感

20xx年春晚的脚步渐行渐远,而留在舞台上的精彩节目又成了经典值得我们反复品味。在精彩的春晚节目中,百看不厌的就是语言类节目,而我家最爱看的就是小品。在两个孩子能看懂春晚时,电视里放得最多的娱乐节目就是小品节目。诙谐幽默的小品节目带给我们欢笑的同时,又能引发深刻的思考。

在20xx年春晚的小品节目中,最触动我思绪的就是《占位子》。

这个小品讲述了在开学第一天时,几个家长早早来到班里为孩子占位子的故事。一位叫“郝建”的年轻父亲认为,孩子现在在班上的位置决定着将来在社会上的位置。于是他早早地就到孩子的班里去,目的就是为孩子抢占一个好位置。不料当他进到班里却遇上四个先到的家长也因为想占好位置而互相“挣掐”的场面。在他“伶牙俐齿”的“分析”下,几位家长们被他按排到了一个各自“合适”的位置,而这位“郝建”父亲自己却坐在了那个黄金位置。后来争来争去的结果是,这位“郝建”父亲竟因不知道自己的孩子读几年级而走错了孩子的

班级。小品幽默风趣又略显沉重地表现了眼下孩子们求学的现实。小品的最后,这位“郝建”父亲的一翻悔悟令人深思:“孩子的教育不能光指望学校和老师,家长的陪伴也很重要。一直觉得自己是个称职的父亲,发现劲都使歪了。”

在春晚的舞台上,小品类节目似乎是社会生活与社会现实的一个缩影。而《占位子》能够通过家长为孩子占位子这么一个小小的事件来反映出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问题,可谓是匠心独运。

这个小品真实反映了目前的家庭教育问题,好多家长们都在为孩子的“未来”想法设法创造优越的条件,到头来却发现,好多时候,自己的劲都使歪了。

这个小品在幽默风趣令人发笑的背后,一句“孩子的教育不能光指望学校和老师,家长的陪伴很重要”震撼到了我的心,不禁让我“震悚”起来。这话说得真是一针见血,入木三分啊!同时又让我感动不已,在心中引发我强烈的共鸣。

(一)

回想自己在农村中学教书二十多年,曾亲眼目睹过好多学生因为父母有无“陪伴”而产生学习的坠落与奋起的情景。

在农村教书时,曾亲历过天使折翼的伤心事。那一届,班里面有一个孩子在初一时成绩十分优秀,因为父母长年外出打

工不在身边,孩子常时间没办法与父母在一起。孩子的父母有时过春节也不回家,孩子一直跟着爷爷奶奶一起生活。

这个孩子刚进入初中时,学习比较努力,成绩也在前几名,几乎没有犯过错误,因此深得老师同学喜欢。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在慢慢长大,因为外面的世界诱惑太大,孩子结交到了一些不爱学习只爱玩耍的“朋友”。在学校里,做为班主任的我几次提醒劝说无效,而又无法与其父母取得联系,孩子的爷爷身体不太好,根本无力管教孙子。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这个孩子对学习越来越放松,学习成绩直线下滑。

眼看着一个学习的好苗子就这样缺乏爱的滋养,心里无比焦虑。最后与家长取得了联系,家长也很焦急,几次打电话给我聊孩子的事情,但是与家长说再多的问题,因为来不到现场,孩子的问题始终解决不了。疏通孩子的心理问题是一个慢长的过程,家长们权衡“利弊”之后,始终放不下在外面的高工资的工作待遇而没有回家陪伴孩子读书。这个孩子本来是上县城最好高中的苗子,但是做为班主任却一直得不到家长们的有力支持。从七年级下学期开始,任凭你如何做思想工作,这个孩子就是学不到心里去,后来发展到为“替朋友两肋插刀”,屡教不改,真是叫人伤心。三年的煎熬到头,这个本来能上高中考大学的孩子,因为长期缺失父母的陪伴而失去学习的动力,最后在求学路上不了了之。

父母外出打工口口声声为了孩子的未来,却因忽视了对孩子最温暖的陪伴而改变了孩子生命的轨迹。当老师最大的痛苦就是亲眼看到明明能够高飞的天使却因得不到应有的爱而折断未满的翅膀。

不过令人感慨的是,并不是所有的家长都不懂得“陪伴”的重要。在我的教育生涯里,也遇到过可敬的妈妈为了孩子而全身心付出的感人事例。

那年接手一个毕业班,班里有一个女孩子小参,因为贪玩,在初二成绩迅速下滑,几次中都被划到了考高中的圈外。按照往年的考试情况,小参根本没有可能考上县城最好的高中,连她自己对学习都失去了信心。母亲为此很是焦虑,家里供养着上学的学生,对入一个经济来源不足的家庭来说,不外出找分工作是难以支撑家庭开支的。小参的母亲本来在离家几十里外的一个服装加工厂工作,可是为了孩子的学业,小参母亲听取了老师的建议,坚决辞掉了外面的工作,就在家里做起了小买卖。她卖过蔬菜瓜果,还卖过自已做的烧饼,还做过小孩子的成品衣服。这个妈妈在家里集市上,可以说什么样的活儿都做过。但是无论做再苦再累的活儿,她总要赶在孩子放学前回到家为孩子做好热乎乎的饭菜。孩子吃过饭后,母亲赶紧再忙自己的小生意。本来对考学不抱任何希望的小参同学,看到母亲的所做所为,深受感动和鼓舞。在监近中考的最后几个

月里,小参同学擦掉眼泪,咬紧了牙关,开始发疯似的学习起来。学习就怕“认真”二字啊,小参同学通过几个月的努力拼搏,考试成绩直线上升,最后如愿以偿考上高中。

母亲无私无畏的陪伴给了孩子学习的无穷动力,当年贪玩的小女生如今已经成为了高等院校的大学生。

还记得20xx年感动中国的“同桌妈妈”陶艳波16年的坚持陪读,终于让患有听力障碍的孩子如愿考上大学。陶妈妈用实际行动证明了“陪伴”的重要性。

试想,如果没有母亲的辛苦的陪伴和爱的付出,孩子怎能激发学习的原动力?此时此刻又想起了《占位子》里沈腾说的那句话:“孩子的教育不能全靠和老师,家长的陪伴很重要。”

(二)

回想刚刚来到县城中学的这一学期,在接手这一个班级之后的第一次家长会上,记得给家长们说了三个关键词,其中被我重点强调的一个词就是“陪伴”。孩子刚进入初中,一切都还不适应,这个时期的孩子更需要成人的“陪伴”。在学校里有老师的陪伴,在家庭里需要父母的陪伴。而对于七年级的孩子来说,家长的陪伴似乎更加重要。

七年级的孩子正处于性格成型期,可塑性非常强,在学校里比较听老师的话,可是在家庭中如果缺乏父母的陪伴,就会出现“5+2=0”的现象。

这学期接手新班之后,与学生家长交流甚多,在与多位学生家长接触的过程中更加清晰地认识到,有家长陪伴与无家长陪伴的孩子,在学习习惯与学习态度上存在着天壤之别。

县城里的家长们很重视孩子的教育。可接手新班后才发现,真是一千个家庭里有一千个问题儿童,每个成长期的孩子都在面临着成长需要与家庭教育缺失的矛盾。

通过几个月的观察了解发现,凡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养成的学生,在小学阶段的求学经历真是千差万别,粗略分析一下,大致有这么几种情形:

有的孩子在小学阶段属于“隔代养”,孩子的成长中爷爷奶奶全权代理。孩子在小学阶段的学习生活里几乎没有父母的影子。可好多小校里还是大班额教学,这样的现实全指望老师的教育哪能行?孩子回家后最需要父母去陪伴却呵护,可是这个重要的时刻父母们因为工作忙却不在场,孩子享受不到来自父母那里的爱与呵护,这种无形中缺失的童年之爱是终生都难以弥补的。孩子好不容易上了初中,与来自四面八方的同学聚在一起,本来貌似长大的孩子却根本不知如何与同学相处,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