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浅谈论文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浅述论文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浅述论文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定义是对学龄前儿童进行自我调节、自我意识等方面的教育,促使其形成健康心理状态的过程。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浅述论文,希望大家喜欢!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浅述论文篇一《试论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摘要:当今社会,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所以父母对孩子都是百依百顺,从而形成了孩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习惯。
那么,对于幼儿园的孩子来说,必须从小做起,养成他们良好的生活习惯,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还要加强自我保健的能力,提高身心健康水平,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幼儿形成有益终身的健康行为方式。
关键字:心理健康;一日活动;环境教育一、幼儿健康教育1.健康的定义。
人体各器官系统发育良好、功能正常、体质强壮、精力充沛并具良好劳动效能的状态。
常以人体测量、体格检查和各种生理指标衡量。
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定义:“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是指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满状态。
”2.心理健康的定义。
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内心世界与客观环境的一种平衡关系,是自我与他人之间的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的维持,即不仅能获得确保自我安定感和安心感,还能自我实现,具有为他人的健康贡献、服务的能力。
3.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定义。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定义是对学龄前儿童进行自我调节、自我意识等方面的教育,促使其形成健康心理状态的过程。
幼儿健康教育是指根据幼儿身心的发展特点,提高幼儿健康的认识,改善幼儿健康的态度,培养幼儿健康的行为,维护和促进幼儿健康的系统的教育活动。
二、健康幼儿的表现1.幼儿健康的表现。
能按成人的要求去观察事物,记得快、记得住、记得对,能就具体直观的事物进行概括。
肯动脑筋,想象力丰富,善于对周围事物和现象提出各种问题,并能解决一些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简单问题,具体的表现有很多种,这里不一一列举。
2.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充分肯定了情绪发泄对维护心理健康的价值。
他认为当人有情绪时,讲出一切来,能够减轻精神上的症状。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论文范文六篇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论文范文六篇【范文大全】教育学术论文是以教育为研究对象的理论文章。
教育论文是学术论文的一种。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论文范文六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论文1蒙台梭利有一个精彩论断:儿童拥有一份吸收性心智。
儿童出生后4—6年,是形成健康的独立意识的关键时期。
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习得的是与成人直接接触中感受最为真切、最为深刻的社会性行为。
在这一时期,如果成人能积极鼓励儿童的独创性和想象力,就有助于培养其正视和追求有价值的目的的勇气。
反之,儿童就会缺乏自信心,产生内疚感。
“健康”除了指生理正常无病痛外,还包括心理健康。
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教师和家长一般比较重视幼儿的身体健康,却往往忽视了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
因此,幼儿园教师有必要重视幼儿心理健康这一问题。
要对孩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让孩子真正“健康”,我认为教师应做到如下几点:一、热爱幼儿教师对幼儿的爱是教育中最宝贵的营养。
只有沐浴在爱的甘霖下的幼儿才会有安全感,才能适应幼儿园环境,学会与同伴、教师交往,形成活泼开朗的性格。
幼儿总是先感受到成人对自己的爱,进而才能发展到爱周围的人。
如果教师不爱幼儿,幼儿就无法适应冷漠的幼儿园环境与温馨的家庭环境间的巨大反差,就会怕上幼儿园,怕老师,患“幼儿园恐惧症”。
二、尊重幼儿马斯洛有一句著名论断:“最健康的自尊是建立在当之无愧的来自他人的尊重之上的。
”尊重儿童是幼儿心理健康成长的前提,是幼儿人格和谐发展的保证。
尊重幼儿,主要表现在平等、民主地对待幼儿,尊重幼儿发展的积极因素,让幼儿主动地发展。
幼儿有其独立存在的价值,教师要尊重其权利和地位。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教师往往以长者自居,要幼儿听命于自己,否则就批评惩罚或斥责,要么不准参加游戏,要么罚站……其实,幼儿出现“对抗”行为一定事出有因,且这正是其独立意识和自主性萌发的表现。
因而遇到冲突,教师要研究其原因,再作处理。
幼儿园心理健康探讨论文
幼儿园心理健康探讨论文在幼儿园教学中培养幼儿的心理健康,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幼儿施加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找到幼儿园教学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佳的结合点,充分发挥幼儿的心理潜能,发展幼儿的个性。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幼儿园心理健康探讨论文,希望大家喜欢!幼儿园心理健康探讨论文篇一《心理健康教育在幼儿园教学中的渗透》[摘要] 有一个健康的心理,会引领着我们的幼儿在绚烂多姿的学习生活中,自由自在,生机盎然,健康有序的畅游。
在幼儿园教学中培养幼儿的心理健康,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幼儿施加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找到幼儿园教学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佳的结合点,充分发挥幼儿的心理潜能,发展幼儿的个性,达到在提高心理素质的同时,真正提高幼儿园教育的质量和效率这一双重目标。
[关键词] 心理健康教育;自信心;交往;心理素质培养;合作;幼儿园教育正文:有一个健康的心理,会引领着我们的幼儿在绚烂多姿的学习生活中,自由自在,生机盎然,健康有序的畅游。
在幼儿园教学中培养幼儿的心理健康,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幼儿施加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找到幼儿园教学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佳的结合点,充分发挥幼儿的心理潜能,发展幼儿的个性,达到在提高心理素质的同时,真正提高幼儿园教育的质量和效率这一双重目标。
为了保证这一目标的实现,我在幼儿园教学中尽力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激发幼儿学习幼儿园的热情,围绕教学需要安排一定的心理素质训练,并把心理知识的学习与各种形式的心理训练结合起来。
在课堂上,密切关注幼儿们的表现,帮助幼儿们在学习生活中品尝解决困难的快乐,调整学习心态,提高学习兴趣与自信心,正确对待自己的学习成绩,克服厌学心理,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培养集体意识,善于与更多的同学交往,健全开朗、合群、乐学,自立健康人格,培养自动自主参与活动的能力,自觉自愿地投入到幼儿园学习中去。
一、语言、行为的暗示――潜移默化的影响幼儿的行为有位心理学家说过:“家长或老师若要毁掉一个儿童,最简单的方法莫过于每天对他说一遍“你怎么这个做不好”或“你真讨厌”,这样便会使儿童在形成自我意识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进入“自己这个做不好”或“那个也做不好”的圈子里。
论文浅谈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论文浅谈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论文浅谈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是指通过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方式,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在各种幼儿教育活动中,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首先,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对于他们的成长发展至关重要。
幼儿阶段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成长时期,幼儿的心理健康状况将直接影响他们未来的发展和成就。
通过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正确的情感认知和行为方式,促进他们的积极性和自信心的形成,从而为他们未来的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其次,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也对于幼儿教育工作者的教学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
教师在进行幼儿教育工作时,不仅要教授幼儿各种知识和技能,更要重视幼儿心理健康的培养。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每个幼儿的心理特点和需求,采取更科学的教育方法,帮助幼儿获得更好的成长体验。
综上所述,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日益受到重视的重要课题,对于幼儿的成长发展和教育工作者的教学工作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我们应该重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对幼儿的心理健康培养,为他们的未来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浅谈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论文3篇
浅谈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论文3篇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很需要幼儿园、教师、家庭三方面通力协作,更需要有机结合,互相渗透。
本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浅谈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论文,欢迎阅读!浅谈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论文篇一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不仅是指身体没有疾病,而且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
”由此可见,健康包含着身心两个方面。
人的身体和心理有密切的关系,健康的心理寓于健康的身体,心理不健康则会导致身体异常甚至患病。
过去那种重身体,轻心理的体育教学观念是不全面的。
未来人才不仅要掌握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具有较全面的能力,而且要有强健的体魄、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素质。
智力发展、品德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创新意识、竞争能力、自主人格、适应能力的形成和发展都要受心理素质的影响。
因此,在幼儿园的体育活动中有效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工作者的一项新课题。
一、心理健康教育对学前儿童发展的重要性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赋予儿童健康以新的含义,即不仅要有健康的体魄,而且要有健全的心理状态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近年来教育界一直在广泛讨论有关素质教育的问题,其中也已涉及到如何对儿童进行深层品质培养。
皮亚杰认为“教育构成关系中的两个因素,一方面是社会的理智与道德的价值,一方面是成长中的个人。
这两方面的相互作用构成一个通过心理活动这一中介而发生的动态过程。
”从这个意义上讲,儿童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以心理活动为中介的生命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交互作用的社会化过程。
因此,将心理素质的培养视为儿童素质教养的核心,是教育思维方式的重大变革,也是促进儿童素质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幼儿园体育活动与幼儿心理健康的关系幼儿园体育是幼儿全面和谐发展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科学、合理、适于幼儿身心的体育活动能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协调发展,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体育对幼儿的心理健康奠定体质基础。
人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是相互制约、密切联系的两个方面。
浅谈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浅谈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论文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学习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众所周知,幼儿时期是一个关键的成长阶段,孩子们在这个阶段经历着身体、智力和情感上的快速发展。
因此,为了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必须重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并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
首先,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幼儿建立积极的情感和情绪调节能力。
幼儿常常以情感和情绪来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感受,但由于缺乏成熟的情绪调节能力,他们往往难以将负面情绪转化为积极的行为。
通过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幼儿可以学习如何正确表达情感,解决问题,增加对他人的尊重和理解,提高情绪稳定性。
其次,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还可以帮助幼儿建立健康的自尊和自信。
自尊和自信是个人发展的重要基础,对于幼儿的学习和社交能力起着关键作用。
通过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树立正确的自我认知,并鼓励他们发展自己独特的才能和优势。
同时,在教育过程中给予幼儿必要的支持和认可,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自尊和自信心。
此外,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还可以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是人际交往和社会融入的重要素养。
通过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幼儿可以学习如何与他人合作,分享资源,解决冲突。
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团队活动、角色扮演等形式,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同时,通过讨论社会公德、环境保护等话题,引导幼儿树立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观念。
最后,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应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形成有效的教育合力。
家庭是幼儿最早、最重要的教育环境,幼儿的心理健康很大程度上受家庭的影响。
因此,教师应与家长密切合作,共同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并在教育实践中加强家庭教育的引导和支持,形成思想一致、协同育人的整体教育格局。
总之,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幼儿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帮助幼儿建立积极的情感和情绪调节能力,树立健康的自尊和自信,培养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帮助幼儿更好地适应学校和社会生活,并为其未来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浅谈幼儿心理健康研究论文
浅谈幼儿心理健康研究论文浅谈幼儿心理健康研究幼儿期是儿童成长中至关重要的阶段,对于幼儿的心理健康研究,已经成为心理学领域中一个热门的研究方向。
幼儿心理健康的关注不仅有助于提高幼儿的生活质量和发展潜力,也为家长、教师和社会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指导和干预方式。
本文将从探讨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幼儿心理问题的预防和干预等方面,对幼儿心理健康的研究进行浅谈。
1. 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幼儿期是人类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之一,幼儿的心理健康直接关系到他们的整体发展和未来的生活品质。
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的存在可能导致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如情绪不稳定、学习问题等,甚至在后期的成长过程中可能引发更严重的心理障碍。
因此,关注幼儿心理健康、促进其积极发展势在必行。
2. 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幼儿心理健康的形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家庭环境、亲子关系、社会支持等因素是主要的影响因素之一。
家庭环境是幼儿成长的基础,亲子关系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
家长的教养方式和家庭的支持体系对幼儿的心理健康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此外,社会支持系统的完善也可以对幼儿心理健康起到积极的保护作用。
3. 幼儿心理问题的预防为了预防幼儿心理问题的发生,首先要加强对家庭环境提供的关注和支持。
家庭成员应该时刻关注幼儿的需求,积极参与到幼儿的成长中,并提供良好的情感支持和引导。
此外,幼儿园和学校也应该提供适当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帮助幼儿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应对能力,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4. 幼儿心理问题的干预当幼儿出现心理问题时,及时的干预非常重要。
亲子关系中的沟通和信任是干预的重要途径之一。
家长和幼儿园教师可以通过与幼儿进行有效的沟通,理解他们的内心需求,并提供适当的支持和引导。
此外,专业心理咨询师也可以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通过心理疏导、认知重构等方法帮助幼儿解决心理问题,重建积极的心理健康。
结论幼儿心理健康研究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其对幼儿全面而健康的成长至关重要。
浅谈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论文2000字
浅谈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论文2000字幼儿是国家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幼儿时期心理状况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其一生的健康成长。
因此,关注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的因素,对当前幼儿健康成长和教育策略的转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浅谈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论文2000字,希望大家喜欢! 浅谈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论文2000字篇一《浅谈当今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出现的若干问题》摘要:健康是人类的最基本要求,也是一项最重要的社会目标。
然而,对于什么是健康,人们的认识并不完全一致。
在许多人脑子里,一提到健康就理解为身体没病,体格健壮。
这种单纯的身体健康观,存在很大的片面性,忽视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在幼儿健康教育中,偏重幼儿身体保健教育,缺少幼儿心理卫生教育方面的内容,这种倾向不利于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
由此可见如何克服传统健康观的片面性,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尤为重要。
特别是当今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出现了不少教育问题因此本文将对此作一个粗浅的梳理。
关键词:幼儿;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幼儿的心理健康是幼儿人格完善的必要条件,是幼儿的精神与发展的内在基础。
有了心理的健康,幼儿就可能有充分的发展。
反之,若是缺少了心理健康,那么幼儿的发展就会受到限制,在其以后的发展就有可能出现人格障碍或心理疾患。
目前,在幼儿中存在着一些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
以下对现今社会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出现我总结了以下几点:一、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重视不够、认识不足世界卫生组织早在1977年就提出了健康“应是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的完备状态”,将心理与社会适应这两个重要内容作为了健康的基本要素。
但是,在相当多的幼儿园中,明显存在着重生理保健轻心理保健的现象。
这种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不够,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普遍存在对幼儿心理健康知识的匮乏,在于对幼儿身心关系的认识模糊,在于没有认识到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许多人将幼儿心理的一些异常表现看成为孩子成长中的自然现象,不去加以关注。
幼儿心理健康 幼儿心理健康浅议论文
幼儿心理健康幼儿心理健康浅议论文幼儿的心理健康是指幼儿心理发展达到相应年龄组幼儿的正常水平,情绪积极、性格开朗、无心理障碍、对环境有较快的适应能力等都是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推荐的幼儿心理健康浅议论文,希望大家喜欢!幼儿心理健康浅议论文篇一《浅析幼儿心理健康》摘要:为了帮助幼儿形成一种良好的自我意识。
在教学实践中,带领幼儿步入交往的世界,引导幼儿不断强化自身的独立地位,积极支持幼儿合理的自主欲、给予幼儿实现成功的机遇、体验成功的喜悦,提高幼儿自我评价的自觉性,重视幼儿间的个体差异,了解、掌握幼儿自我意识特点,因人施教、有的放矢地对幼儿进行针对性教育;注重家园共育,同步推进幼儿健康、积极的自我意识培养。
关键词:自我意识;自我评价;自主欲;家园共育自我意识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是主体对于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尤其是人我关系的认识,其心理结构由三部分组成,即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
自我认识是指主观的我对客观的我的认识与评价。
自我认识是主体对自己身心特点的认识,自我评价则是在自我认识的基础上对自我进行的某种判断。
自我体验是指主体对自己怀有一种情绪体验,即主观的我对客观的我的态度。
如自豪、自尊、自信等都是自我体验,其内容主要包括自尊心、自信心、成就感、羞愧感等。
自我控制是主体对自身行为与内心活动的控制。
即主观的我对客观的我的制约与调节作用,如动机协调、活动的加强或削弱,积极性的加强或削弱,行为举止的自我监督与校正等。
其内容包括主动性、独立性、坚持性、自制力等方面。
自我认识失实、自我体验失衡、自我调节失控是儿童自我意识发展中的最主要问题。
那么,如何促使儿童拥有一种良好的自我意识呢?一、带领幼儿步入交往的世界交往是幼儿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
幼儿期是处于幼儿与周围人关系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期。
作为家长和老师要努力为孩子创造良好的交往环境,提供更多的交往机会,教给他们交往的技能和方法。
首先,鼓励幼儿参与各种活动,多与同龄伙伴交往。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论文范文参考(共8篇)
第1篇:幼儿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探究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幼儿成长发育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项内容,对幼儿成长过程中心理健康有着十分很大帮助作用。
因此,老师及幼儿家长均应当积极探索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相关问题,通过科学有效措施加强心理健康教学,从而使幼儿能够保持健康良好心理长,促进幼儿全面健康成长发育。
本文就幼儿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进行研究。
随着当前社会不断发展,社会上对幼儿心理健康也越来越越关注,同时幼儿心理健康也是幼儿成长发育过程中一项重要因素。
当前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是保证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及手段,对保证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有着必不可少的作用。
在当前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应当积极分析所存在问题,从而采取有效对策加强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一、当前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首先,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未能够充分认识。
从当前实际情况来看,很多幼儿园能够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有所认识,然而在心理健康教育实际实施过程中仅仅使幼儿生理方面及基本物质方面需求得到满足,对于幼儿心理健康内在真正需求往往忽略,另外在实践过程中存在一定局限性,对幼儿实际接收能力往往忽略,往往选择行为治疗方式进行矫正,未能够对是否真正适合幼儿进行考虑。
其次,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缺乏系统性。
在幼儿心理发展时期,通过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能够使幼儿潜在可能性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提高,因而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但就目前我国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情况来看,其发展时间比较晚,相关理论研究比较少,其所导致结果就是幼儿教育工第三,缺乏充足师资力量及家庭支持。
当前幼儿园老师未能够准确把握评价心理健康相关标准以及其效果,由于老师知识缺乏系统性,并且教育实践也存在局限性,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对于幼儿心理问题往往不知所措,未能够及时正确进行纠正。
此外,在家长方面,在日常生活过程中很多家长往往对幼儿心理健康重要性忽视,并且很多家长都不具备相关心理健康知识以及教育能力,造成幼儿有一些不良心理问题出现,由此可见,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目前家长所起到作用明显比较落后,与幼儿园教育之间未能够保证同步进行。
幼儿心理健康论文参考范文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幼儿心理健康论文参考范文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论文幼儿的心理健康是幼儿的精神与发展的内在基础。
我们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为幼儿拥有健康、幸福的人生奠定基础。
下面是给大家推荐的幼儿心理健康论文,希望大家喜欢!《浅谈培养幼儿的心理健康》摘要:幼儿的心理健康是幼儿的精神与发展的内在基础。
我们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为幼儿拥有健康、幸福的人生奠定基础。
关键词:培养幼儿心理健康幼儿的心理健康是幼儿人格完善的必要条件,是幼儿的精神与发展的内在基础。
有了心理的健康,幼儿就可能有充分的发展。
反之,幼儿的发展就会受到限制,在其以后的发展就有可能出现人格障碍或心理疾患。
目前,在幼儿中存在着一些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挫折容忍力低,经不起磕磕碰碰,稍有不顺心就会哭闹、发脾气。
第二、缺乏与人交往和应付人际事件的能力。
正常的心理健康的表现是:动作发展正常、认知发展正常、情绪积极向上、人际关系融洽、性格特征良好,没有严重的心理卫生问题。
它的发展取决于周围的物质和文化环境以及良好的教育影响。
[1]如何培养幼儿的心理健康呢?一、创设良好环境,使幼儿保持积极的情绪幼儿园是生态环境中学前教育系统的支柱,对学龄前儿童的教育起着导向作用。
幼儿园环境包括实物环境、心理环境、语言环境等多层次、多侧面的环境。
它们是按照教育目的为幼儿提供有新颖性、启发性和引导性的设备、材料、玩具、物品等,在调整环境时,也要经常丰富,补充和更替交换设备、材料、玩具、物品以激发幼儿求知好奇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满足幼儿操作、探索的心理需要,为幼儿的全面发展服务,使生活在这个环境中的每个幼儿感到安全、欢乐,被尊重,为集体所接纳,自尊、自信,获得成功,它的好坏直接影响幼儿的情绪变化。
如:新小班幼儿对亲近的人有强烈的情感依恋,与之分开时,会经过或多或少的分离焦虑。
表现为经常哭闹一阵,部分幼儿看到别人哭他也哭、别人笑他也笑,情绪不稳定。
这时我们为幼儿准备了一些色彩鲜艳,材料轻软、安全的布娃娃、绒毛小动物等玩具,在活动室里贴上幼儿与家长的照片,开设多个“娃娃家”活动区等,在日常活动中经常抱一抱、摸一摸、亲一亲幼儿,帮幼儿穿衣服、脱鞋子,以动作、表情等各种方式向幼儿表示亲近和爱抚,增强幼儿自身的安全感和对老师的信任感。
浅谈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论文【优秀5篇】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日益受到社会关注,作为人生基础教育的幼儿教育,我们更应该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
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
关键词:幼儿,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教育一、从现代社会看幼儿心理健康的指标而究竟什么才是幼儿心里健康的指标呢?幼儿心理健康表现我们大概可以从几个方面得知。
1.情绪基本上是愉快、稳定的。
不经常发怒,不无故摔打玩具与其他什物;生活起居正常,能按时入睡,睡眠安稳,少梦魇,无吮吸手指或咬物入睡的习惯;基本上能听从成人的合理嘱咐,不过分的挑食、拣穿,不经常无理取闹。
2.求知欲较强。
喜欢提问题并积极寻求解答;学习时或完成任何力所能及的任务时,注意力集中,记忆力正常;爱说话,语言表达能力同年龄相符,无口吃情况;生活中对力所能及的事,乐于自己做,不过分依赖别人的帮助,能比较认真地完成别人委托的事。
3.能合群,爱与小同伴交往,对人有同情心和友好行为,不随便打人骂人,不妒忌同伴;在集体中能愉快地生活,在成人指导下,愿意为集体和所能及的好事。
4.诚实而不说谎。
很少说不符合现实的话;不私自拿别人的东西或损坏别要的东西;做错事不隐瞒,肯承认错误。
5.有自尊心和一定的自信心。
对称赞感到高兴,对批评、指责感到羞愧,希望做受人欢迎的事,不愿做遭人责骂的事;不过分的畏难、胆怯等。
二、幼儿心理成长现状分析健康的幼儿心理是每个家长所期盼的,但现实的情况却令人不容乐观。
幼儿心理健康发展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网络环境的影响。
我们在找影响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因子中,发现幼儿的心理问题的影响因子较高的两个因素体现在:学习问题及心神障碍两个因子上。
[阳泉市3—5岁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研究报告;与1978年常模数据比较,当前幼儿的学习问题、心神障碍两个因子上高于1978年常模组,可以看到以30年前的眼光看今天的幼儿具有更大的困扰,他们或许不像我们成人想象的幸福。
浅谈幼儿心理健康教论文
浅谈幼儿心理健康教论文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作为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重要方式。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浅谈幼儿心理健康论文,供大家参考。
幼儿心理健康论文篇一:《幼儿心理健康与早期家庭教育论文》一、早期家庭教育对幼儿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家庭教养方式指父母在抚养、教育儿童的活动中通常使用的方法和形式,是父母各种教养行为的特征概括,是一种具有相对稳定性的行为风格。
在早期家庭教育中,家庭教养方式对幼儿心理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幼儿个性的影响,家庭教养方式直接影响幼儿良好性格的形成。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和个性心理学家奥尔波特认为,个性是决定人的独特行为和思想的个人内部的身心系统的动力组织。
帕金森把家庭看成是“制造人格的工厂,直接影响儿童良好性格的形成。
”因此,有必要探索早期家庭教育促进幼儿心理健康的策略。
二、早期家庭教育促进幼儿心理健康的策略为进一步提高早期家庭教育对幼儿心理健康的有效性,在了解早期家庭教育对幼儿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早期家庭教育促进幼儿心理健康的策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下文将逐一进行分析:1.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状况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状况是早期家庭教育促进幼儿心理健康的策略之一。
幼儿心理健康状况关系到幼儿的健康成长,早期家庭教育尤其要重视幼儿心理健康状况,在了解幼儿心理健康状况的基础上,遵循幼儿的个体差异,促进幼儿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的幼儿表现为情绪安定、积极向上。
个体的心理健康状态是在与他人的交往中表现出来的。
在早期家庭教育中,判断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准较多,如充沛的精力、性格开朗、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等,家长根据幼儿的实际表现情况,了解幼儿的心理健康状况,这样才能客观、准确地把握幼儿的心理脉络,对症下药,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2.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是早期家庭教育促进幼儿心理健康的关键。
早期家庭教育对家长而言,过分溺爱将会阻碍幼儿的正常的心理发展,应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用科学的教养方式指导幼儿教养行为,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心理。
浅谈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分析论文
浅谈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分析论文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首要位置,在注重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
下面是店铺带来的关于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论文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论文篇1:《浅谈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发现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独有的个性,不同的个性又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孩子的行为。
好的个性比如谦让、团结、爱护公物、讲礼貌能增进孩子的人际交往效果,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而反面来说,过分淘气、爱哭闹、不讲礼貌、自私等个性则会阻碍教学的进行,不益于孩子的正常发展。
个性就是心理范畴当中的人格,心理作为一种人对外部环境的主观反应,其正常与否决定着人对环境反应之后的行为的正确与否。
在先天因素和社会、家庭、学校和同伴群体的影响下,再加上幼儿是人一生成长和发展的关键开头期,幼儿的心理健康的状况越来越多地得到了社会和学校的重视。
学前健康教育《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幼儿的健康教育。
”身为一名幼儿教师,在经过了长期与小朋友的交流沟通和了解之后,我也深刻体会到了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它对幼儿的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
幼儿的心理健康是指心理发展能达到相应年龄组幼儿的正常水平,性格开朗、情绪积极、无心理障碍,能较快地适应环境.在实践教学中,幼儿在情绪和性格方面出现问题是比较常见的现象。
有的幼儿遇事的第一反应就是哭,有时候可能是没有明显原因地哭,这会让老师在解决问题时候很尴尬,会干扰正常的教学秩序;而从关心孩子的角度来说,到底是发生了什么,孩子心里在想什么,是所有老师关注的问题。
有的孩子性格比较孤僻,不大合群,从短期来说,这会影响孩子在学习和做事方面与其他同伴的合作积极性,长远来说,并不益于孩子以后人际交往的开展和性格的形成。
有的孩子比较情绪化,情绪的变化捉摸不定,做什么事都是根据心情来的,别人的劝阻或说服对他们行为的控制很少会起作用,老师如何能通过吸引孩子注意力的方式来保持其情绪的稳定性也是一门难科。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论文一、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现状1.教育观念滞后。
部分幼儿园及家长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存在误区,认为幼儿年龄小,心理问题较少,无需过多关注。
2.教育资源不足。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薄弱,专业教师短缺,教育设施不完善。
3.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脱节。
家长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不高,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难以形成有效合力。
二、幼儿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2.预防心理问题。
早期发现和解决幼儿心理问题,有利于预防成年期心理疾病的发生。
3.提高幼儿适应能力。
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幼儿适应环境、应对挑战的能力。
4.培养良好性格。
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培养幼儿积极、乐观、向上的性格,为其未来人生奠定基础。
三、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策略1.更新教育观念。
要提高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要更新教育观念,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对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性。
2.加强师资培训。
幼儿园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确保教育质量。
4.创设良好环境。
幼儿园应创设温馨、和谐、安全的氛围,让幼儿在愉悦的环境中成长。
5.开展多样化活动。
通过游戏、音乐、绘画等多种形式,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自我调节能力和情绪表达能力。
6.注重个体差异。
尊重幼儿的个性,关注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帮助幼儿克服心理障碍。
7.建立健全评价体系。
建立科学、全面的幼儿心理健康评价体系,定期评估幼儿心理状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论文其实,幼儿的心理健康问题并不是小问题。
想象一下,一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如果心理不健康,可能会影响到他的人际交往、学习能力甚至是性格塑造。
所以,当我们谈论幼儿教育时,心理健康教育绝对不能被忽视。
有时候,我们在幼儿园里看到孩子们玩得开心,就以为他们没问题。
但事实并非如此。
孩子们的世界同样复杂,他们可能会遇到挫折、焦虑、甚至是小小的抑郁。
这些情绪如果得不到妥善处理,可能会成为他们成长道路上的绊脚石。
对于教育者来说,了解幼儿的心理特点至关重要。
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探究论文
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探究论文《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健康教育是要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特点,通过适宜有效的多种活动,提高幼儿的健康认识水平,改善幼儿的健康态度,培养幼儿的健康行为,最终使幼儿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探究论文,希望大家喜欢!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探究论文篇一《幼儿园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摘要:3~6岁幼儿正处在心理发展、人格形成的关键期,可塑性大,心理上极不成熟,极易受环境等不良因素的影响。
同时父母缺乏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经验,很少关注孩子的心理感受,容易使孩子形成胆怯、自卑、孤独、焦虑等不健康心理。
因此,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他们从小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是当前及未来教育的需要,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人的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幼儿;心理健康;现状分析;人格;品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
”“幼儿园健康教育是要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特点,通过适宜有效的多种活动,提高幼儿的健康认识水平,改善幼儿的健康态度,培养幼儿的健康行为,最终使幼儿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幼儿园工作规程》也提出了:“幼儿园应当贯彻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促进其(幼儿)身心和谐发展,应当切实做好幼儿的心理保健工作。
”一、幼儿心理健康现状分析我园对3~6岁的幼儿做了一次心理健康调查问卷,发出调查问卷260份,收回有效问卷237份。
我们对不同年龄段幼儿个性发展表现、幼儿意志品质表现、幼儿社会性发展表现、幼儿情绪情感表现四个方面进行调查。
小班幼儿在幼儿个性发展表现中在遇到陌生人怯生的幼儿35%,喜欢炫耀自己的东西的幼儿68%,见到陌生人不会主动打招呼的幼儿27%;在社会性发展表现中不能主动帮助别人的幼儿比例达到36%;38%的幼儿不能与人分享;在意志品质表现中对亲人过度依恋达到45%,爱发脾气不听从父母的话达到30%,生病打针或跌倒摔痛哭闹的幼儿达到51%;在情绪情感表现中一周发脾气哭泣次数5次以上的幼儿达到88%,每次发脾气持续时间5分钟以上的幼儿达到58%,生气时大哭大闹的幼儿达到48%,23%的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的心情基本快乐。
浅谈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浅谈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浅谈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实施方法和策略以及家园合作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幼儿期是人格形成的重要时期,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帮助幼儿建立积极健康的人格,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在面对挫折和困难时,幼儿能够更好地适应和调整,有利于其身心健康的发展。
其次,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应该采取多种方式和策略进行实施。
在幼儿园教育中,可以通过游戏、绘画、故事等形式引导幼儿进行情感表达和情感认知,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情感态度。
同时,教师也应该关注幼儿的情感需求,及时进行情感指导和情感疏导,促进幼儿心理健康的发展。
最后,幼儿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家园合作,家长的支持和配合是至关重要的。
幼儿在家庭中度过大部分时间,家长对幼儿的情感和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家校合作,教师可以向家长传达相关的心理健康知识,并与家长共同关注和引导幼儿的情感发展。
综上所述,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其实施需要多种方式和策略,并且需要家园合作
共同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
只有通过共同的努力,才能够帮助幼儿建立积极健康的人格,实现其全面发展。
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浅谈论文
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浅谈论文如何把握好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与幼儿科学教育有很大的关系,注意教育内容的整合,影响到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浅谈论文,希望大家喜欢!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浅谈论文篇一《谈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父母、教师对幼儿的生活质量非常重视,但却对幼儿的心理健康重视不够。
本文从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和影响幼儿心理因素、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以及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几个方面来全面探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关键词】幼儿教学心理健康教育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父母、教师对幼儿的生活质量非常重视,但却对幼儿的心理健康重视不够。
如何把握好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与幼儿科学教育有很大的关系,注意教育内容的整合,影响到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
时下,在不少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中所出现的问题,与此都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就幼儿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进行如下的探讨。
1.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现状1.1 幼儿认知发展状况。
3―6岁幼儿情绪体验已相当丰富,一般成人体验到的情绪大部分已为幼儿所体验,只是在引起情绪的动因、情绪表现方式上还有许多不同。
幼儿的情绪表现完全是外显的,缺少控制,情绪常常极度强烈和高涨。
他们有时会出现极度的恐惧,有时会莫名其妙地发脾气。
他们对声音、陌生人或陌生人的东西、疼痛或身体失去平衡的害怕渐渐减弱,而对想象中的事物,比如黑暗、危险的动物、鬼怪的害怕则有所加剧。
对讥笑、斥责、伤害等威胁的焦虑也增加了。
1.2 幼儿人际交往能力发展状况。
幼儿与同伴活动在生活中所占的比例在不断增长。
而且同伴的数量也随年龄的增大而增多。
游戏已从平行性游戏转向联合性游戏和合作性游戏,社会化程度大大提高。
幼儿在没有同伴的情况下会假想一个同伴跟自己玩。
1.3 幼儿自我意识与个性发展状况。
幼儿在成人和同伴的交往中自我意识有所发展,他们已对自我形成某种看法。
幼儿教育与心理问题论文
幼儿教育与心理问题论文幼儿时期是个体成长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的教育和心理问题对儿童的未来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幼儿教育的角度出发,探讨幼儿心理问题的成因、表现及解决策略。
一、幼儿心理问题的成因1.家庭环境因素家庭是幼儿成长的第一环境,家庭氛围、父母教育方式、亲子关系等都可能对幼儿心理产生影响。
如家庭氛围紧张、父母溺爱或忽视、亲子关系冷漠等都可能导致幼儿心理问题。
2.幼儿园教育因素幼儿园教育是幼儿成长的重要环节。
教育方式不当、教师素质不高、教育环境不佳等都可能引发幼儿心理问题。
如教育方式过于严厉、教师缺乏耐心、教育环境单调等都可能导致幼儿心理压力过大。
3.社会环境因素随着社会的发展,幼儿面临的社会环境日益复杂。
如家庭破裂、父母离异、网络影响等都可能对幼儿心理产生负面影响。
二、幼儿心理问题的表现1.情绪问题幼儿情绪问题主要表现为情绪波动大、易怒、焦虑、抑郁等。
这些情绪问题可能影响幼儿的日常生活和学习。
2.行为问题幼儿行为问题主要表现为攻击性行为、反抗行为、依赖行为等。
这些行为问题可能影响幼儿的人际关系和心理健康。
3.认知问题幼儿认知问题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困难、记忆力差等。
这些认知问题可能影响幼儿的学习和发展。
三、幼儿教育与心理问题的解决策略1.家庭教育策略(1)营造和谐家庭氛围,给予幼儿充分的关爱和支持。
(2)父母要关注幼儿的成长,及时了解幼儿的心理需求。
(3)采取正确的教育方式,既要关爱幼儿,又要适当引导。
2.幼儿园教育策略(1)提高教师素质,关注幼儿心理健康。
(3)注重幼儿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3.社会支持策略(1)加强家庭教育指导,提高家长育儿水平。
(2)完善社会政策,保障幼儿权益。
(3)加强社会宣传,提高人们对幼儿心理问题的关注。
四、幼儿教育与心理问题密切相关,关注幼儿心理问题,既是家庭的责任,也是幼儿园和社会的共同使命。
让我们携手努力,为幼儿创造一个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
幼儿教育与心理问题论文记得有一次,在幼儿园的角落里,我看到了一个小男孩独自坐在那里,他的眼神里充满了迷茫和不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浅谈论文【论文摘要】:幼儿心理的发展是幼儿语言、感知觉、注意、情感、情绪等诸方面的发展。
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非智力因素+智力因素=成才.健全的身心,是促使孩子成才的重要条件.3"4岁幼儿心理特点:情绪性强,行为受情绪控制。
思维是直观、具体的。
孩子特别是小班幼儿只有具体的感性思维,把事物当做具体的人来看待,会说话,有人的习惯,甚至完全象人一样顽皮,幼儿的这种思维把具体的人和物等同起来。
心理学家称之为“泛灵”心理。
“凡是把事物视为有生命和有意向的东西的一种倾向。
幼儿能把“死板”的物体生命化,而把心灵世界物质化。
”在小班幼儿教育过程中,能不能利用孩子的这种“泛灵”心理呢?在执教小班的过程中,为促进小班幼儿心理各方面发展,我在大量的研读了关于3"4岁幼儿的方方面面的书籍,虚心请教了有执教过小班的同事后,在与孩子们一年的朝夕相处中及心灵碰撞中,终于摸索出了一套我认为较为行之有效的方法,希望与大家一起探讨和交流。
【关键词】:拟人化教育,幼儿心理健康【正文】:拟人化教育:拟人是指把非人类的东西加以人格化,赋以他们以人类的思想感情、行动和语言能力。
拟人化教育是针对幼儿的“泛灵”心理,将世界人格化,使幼儿将周围同化,引起幼儿注意和兴趣,以此期待教育结果、达到教育目的一种教育方式。
幼儿心理健康:幼儿整个心理活动和心理特征的相互协调、适度发展、相对稳定,并与客观环境相适应的状态。
正如麦灵所认为的:“心理健康是指人们对于环境及相互间具有高效率及快乐的适应情况。
”所以我认为一、对小班幼儿进行拟人化教育会调动孩子积极的情绪体验,消除消极情绪,培养幼儿积极情绪对于幼儿心理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会给幼儿营造一个宽松,自由,安全的心理环境,使幼儿乐于接受和喜欢。
对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也有很好的帮助作用。
二、拟人化的教育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将抽象的道理说得简单,通俗易懂,复杂的说教变得形象,易于孩子接受和认可,外在的规范,规则久而久之便内化成了幼儿的自觉行为。
有利于幼儿形成良好道德感和美感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采用拟人化教育利用属于引起幼儿注意的外部因素,较容易吸引小班幼儿的注意力,使小朋友产生兴趣,而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动力,是学习最好的老师。
对小班幼儿运用拟人化的教学,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动作,抓住了幼儿的兴趣,使幼儿对活动结果产生兴趣,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以兴趣为师,使孩子处于积极的活动状态,能有效提高小朋友的积极性,让幼儿主动地学。
四、拟人化教育开启了小班幼儿的语言智能,为孩子学习母语创设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为幼儿语言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使孩子的语言变得丰富多彩起来,也为每位小朋友插上了想象的翅膀。
近年来,重视幼儿心理的研究越来越成为许多幼教工作者的共识。
因为幼儿心理的发展是幼儿语言、感知觉、注意、情感、情绪等诸方面的发展。
据此,便要求教师采取有效的措施,促进幼儿心理健康的发展。
在以往自己执教中、大班幼儿时,采取的榜样示范法、引导法、激励法等教育方法在对小班幼儿心理的各方面发展上却收效甚微。
是什么原因呢?这使我不得不思考:什么才是适合小班孩子的,怎样的教育环境会促进幼儿的心理发展?带着这样的问题,我开始摸索和寻找适宜小班幼儿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
3"4岁的幼儿年龄小,身体、心理等各方面都不成熟,由于认知能力等方面的限制,在他们的眼中,周围的一切事物都是活的,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思维方式赋予事物以生命。
树宝宝、熊宝宝,**宝宝常常挂在嘴边,成为一些物体的代名词。
整个世界在他们的脑海里是那么地充满了童真和童趣。
针对该年龄段孩子的特点,我开始在幼儿园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对小班幼儿采用拟人化的教育方法。
于是乎在我们的教室,幼儿园里,周围的一切一切都是一个个有生命的个体,都变的鲜活和生动起来。
经过一年的实施,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觉得:一、对小班幼儿进行拟人化教育会调动孩子积极的情绪体验,消除消极情绪,培养幼儿积极情绪对于幼儿心理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会给幼儿营造一个宽松,自由,安全的心理环境,使幼儿乐于接受和喜欢。
对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也有很好的帮助作用。
情绪是人的一种复杂心理活动。
喜悦,愉快等情绪称之为积极情绪,痛苦,悲伤等称之为消极情绪。
对于大多数乡镇的孩子而言,从3岁开始,走出家庭,进入幼儿园。
从未离开过父母的他们,面对陌生的环境和人,害怕,恐惧,悲伤等消极情绪便油然而生。
若不及时消除,很可能形成恶性循环,造成幼儿厌学,对幼儿园产生恐惧,而且小班的幼儿情绪波动大,反复不稳定。
记得刚开学的头几个星期,教室里是一片哭闹的声音。
一些不哭的孩子在这样一个氛围里,也跟着哭闹。
几十个孩子的哭声简直震耳欲聋。
如何使幼儿摆脱这种不良情绪的困扰?前提是营造一种宽松,自由,安全的氛围。
意识到这一点,再结合小班小朋友的身心特点,我们开展了“我和**宝宝一起上幼儿园”的活动,请家长帮助幼儿把他最喜欢的玩具,每天和孩子一起送入幼儿园。
“我们小宝宝上幼儿园了,**宝宝看见了,在家没人陪他玩,而幼儿园里却有那么多小朋友,还有积木宝宝,橡皮泥宝宝……真开心,所以也要来幼儿园!”通过一系列“我和**宝宝一起游戏”、“我和**宝宝一起睡觉”、“我和宝宝一起学练本领”等活动,幼儿的积极情绪逐渐被调动了起来,幼儿园在他们心里是一个让他们觉得宽松,自由和充满安全感的地方。
飞飞是个性格内向,不爱说话,非常腼腆的孩子,从不主动地找老师和同伴说话,家长也说孩子胆子太小,“冲”不出不善言语,沟通能力差,不知如何是好。
我与他沟通时,也大多以点头或摇头表示,引导小朋友和他交流,效果也不明显。
一次偶然的机会使我找到了教育的契机。
一天早上,孩子来园的还不太多,我发现飞飞站在动植物角的一旁,在自言自语,我轻轻走进一听,原来他在和那里的乌龟“对话”呢,“乌龟宝宝你有妈妈吗?你有好朋友吗?我能和你做好朋友吗……”看到这,我连忙一边把耳朵凑近乌龟,一边告诉飞飞,乌龟宝宝在和老师说悄悄话,我的动作和表情一下子吸引了他,接着我转换了角色,以他喜欢的乌龟的口吻告诉他,“‘我’喜欢飞飞,愿意与他成为好朋友。
”“真的吗?太好了!”这个时候飞飞脸上兴奋的表情,愉悦地动作是我从未见过的,我继续以乌龟的身份与之交流,于是我们第一次有了真正意义上的谈话。
在以后我也经常转换角色,以其它他所喜欢的事物并将之拟人化,与飞飞谈心。
久而久之,他开始喜欢和我说话,也愿意与其他幼儿交谈,我看到飞飞的心灵之门在慢慢敞开,性格也在慢慢变得活泼。
二、拟人化的教育更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将抽象的道理说得简单,通俗易懂,复杂的说教变得形象,易于幼儿接受和认可,外在的规范久而久之便内化成了孩子的自觉行为。
有助于幼儿形成良好的道德感和美感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我们小班的小朋友非常喜欢玩橡皮泥,纵是最顽皮的孩子要是一接触到橡皮泥,也会顷刻变得非常安静,橡皮泥在幼儿的揉,搓,捏,压中如同变魔术般变成了各种不同的形状,小朋友们在玩橡皮泥的过程中体验到了无穷的乐趣。
但每玩一次橡皮泥,盒中就会缺好多,许多孩子把橡皮泥偷偷地带回家。
虽然,每次都及时对他们进行教育:幼儿园的橡皮泥是给大家一起玩的,是幼儿园的,不能拿走。
但效果不好,仍然有许多小朋友把它拿回家。
于是,我改变了教育的策略和方法,不再象往常一样进行批评教育。
一天,在小朋友离园前,针对孩子们急着想回家的心理,我先用拟人化的口气,着急的口吻对他们说:“美工区的橡皮泥妈妈,这几天特别着急,她的宝宝不见了。
”说到这,孩子们纷纷被我所吸引,一脸的困惑,见此,我觉得教育的契机来了,便接着往下说,“橡皮泥妈妈的孩子是在出来和小朋友一起玩的时侯不见的,到现在还没回家,妈妈都要急哭了,哪个小朋友看见橡皮泥宝宝的,赶快送它回家,它要找不到妈妈,也要哭了。
煽情的话语引来短暂的一片寂静,“老师,橡皮泥宝宝在伟伟那儿。
”一些孩子更是自觉地把橡皮泥交到了我手里,然后纷纷跑到我身边表示:再也不让橡皮泥妈妈和橡皮泥宝宝分开了,以后不拿橡皮泥回家了。
果然,孩子们真的再也没有去拿橡皮泥回家,当个别幼儿忍不住想拿时,他们会非常认真地告诉他们:别拿橡皮泥回家,橡皮泥宝宝会想妈妈的。
这一教育,不仅使幼儿自觉约束了自己不乱拿橡皮泥的行为,而且激发了小朋友爱护公物的道德感。
将物体拟人化,激发了孩子“泛灵”心理,对小班幼儿的心理影响尤为明显,使孩子把外物同化为自己的心理活动,然后顺应这种心理活动所要求的行为规范。
“灵化”了的外物对幼儿的德育教育效果是明显的。
三、拟人化教育利用属于引起幼儿注意的外部因素,创设了良好的教育环境,较容易吸引小班幼儿的注意力,使小朋友产生兴趣,而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动力,是学习最好的老师。
幼儿美术作品的讲评一直是我感到最难把握的。
孩子作画时处于安静状态,讲评使幼儿活跃起来。
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老师肯定的评价,特别是小班的幼儿,老师则应该既满足孩子情绪情感的需要,又达到引导幼儿发展的目的。
我上了一次美术课“画画我灵巧的小手”。
在作画的时候,幼儿都很感兴趣,也很专注,都完成了自己的作品。
但在讲评时,许多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对别人的画漠不关心,只对自己的画感兴趣。
尽管一再提醒,就是不起作用,我想吸引孩子,便要投其所好,满足他们的需要。
见婷婷画的是一张五指分开的画,用小手指的口吻说“婷婷小朋友,她把我画成了一个小树杈,真漂亮,谢谢婷婷。
”这句话刚说完,原本闹哄哄的教室一下子安静下来,孩子们一个个眼睛瞪得大大的,等着我继续说下去。
我借题发挥:要是在我身上再帮我画几个苹果就更好了,我就变成苹果树了。
“话音刚落,小朋友们都哈哈大笑起来,活动室的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
接着我又用同样的方法评价了另外几位幼儿的画,“雯雯小朋友把我变成了一座山。
五指并拢”,“真真小朋友把我的兄弟姐妹都分开了只画了一个或几个手指”。
孩子们哈哈大笑,争先恐后地要来讲评其他小朋友的作品。
昕瑶拿起洁洁的作品,用手拟人化的口吻说:“洁洁给我穿了一件漂亮的衣服颜色涂的鲜艳,我可帅了。
我要谢谢她。
”她的话把大家逗得捧腹大笑。
短短的一堂课,让每个孩子都体验到了讲评的快乐,也让我受益颇多。
教无定法,在教学过程中要勤思考,勤总结,小班幼儿运用拟人化的教学,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动作,抓住了幼儿的兴趣,使幼儿对活动结果发生兴趣,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以兴趣为师,使幼儿处于积极的活动状态,能有效提高幼儿学习的积极性,让幼儿主动地学。
四、拟人化教育开启了小班幼儿的语言智能,为幼儿学习母语创设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使幼儿的语言变得丰富多彩,为每位孩子插上了想象的翅膀。
心理学研究证明:3"6、7岁是语音发展的关键期,而3"4岁为语音发展的飞跃期。